东师16春《古代汉语(四)》在线作业满分答案剖析
东师《古代汉语(2)16秋在线作业2
![东师《古代汉语(2)16秋在线作业2](https://img.taocdn.com/s3/m/9ec0ac6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a.png)
东师《古代汉语(2)16秋在线作业2东北师范⼤学东师古代汉语(2)16秋在线作业2⼀、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5 分。
)1. 在唐代,“疏”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所以⼜称为A. 传B. 笺C. 正义D. ⾳义正确答案:2. 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属于词义扩⼤现象的⼀项是()A. “领”由“脖⼦”义到“⾐领”义B. “臭”由“⽓味”到“秽⽓”C. “河”由“黄河”义到“河流”义D. “劝”由“⿎励”义到“规劝”义正确答案:3. 古汉语中,“之——往”的差异在于()A. 词义内容不同B. 语法功能不同C. 等级观念和感情⾊彩D. 习惯⽤法不同正确答案:4. “适莽苍者,三飡⽽反,腹犹果然”中“果然”的⽂中义是()A. 饱的样⼦B. 的确C. 真的燃烧D. 认为……对正确答案:5. 关于“对”的定义,下列各组正确的说法是()A. 在⼀⾸律诗中,前⼀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第⼆字的平仄必须相同。
B. 在⼀⾸律诗中,前⼀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第⼆字的平仄必须相反C. 是指同⼀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同D. 是指同⼀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F.G.正确答案:6.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者”中存在的特殊语法现象是()A. 使动⽤法B. 意动⽤法C. 名词⽤作状语D. 名词作动词正确答案:7. 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类。
⼀类是以⿐辅⾳[-m]、[-n]、[-?]收尾的,叫( )A. 阴声韵B. 阳声韵C. ⼊声韵D. 上声韵正确答案:8. 既疏通经⽂⼜疏通注的意义的注解术语是A. 笺B. 注C. 传D. 义疏正确答案:9. “魏王贻我⼤瓠之种,我树之成”中“树”的意思是( )A. 树⽊B. 树⽴C. 种植D. 成长正确答案:10. “是故质的张⽽⼸⽮⾄焉”中“的”的意思是()A. 箭靶B. 盾牌C. 箭靶正中的圆⼼D. 语⽓词正确答案:古代汉语(2)16秋在线作业2⼆、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5 分。
东师《古代汉语(二)16秋在线作业1
![东师《古代汉语(二)16秋在线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aa0325e17c1cfad6185fa706.png)
B.正确
正确答案: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中有意动用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中的“者”字是代词。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与“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中“走”的词义相同。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中,“方城以”“汉水以”是介宾结构,做状语.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富润屋,德润身。”中“润”是使动用法,“使……润泽”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中“赡”的文中义是足够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2.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是由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3.“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中“于”是介词。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中“焉”的词性是副词,“哪里”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5.“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中“死”是对动用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6.“願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中的“憾”是遗憾的意思。
B.《礼记》流传下来的有两种本子,都是汉人辑录的
C.戴德辑录了《小戴礼记》,戴圣辑录了《大戴礼记》
D.《礼记》即《小戴礼记》。
东师《古代汉语(一)16秋在线作业1
![东师《古代汉语(一)16秋在线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3c3eebb50029bd64793e2c06.png)
B.正确
正确答案:
14.四体二用说最先提出者是清代戴震。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5.秦以后文字,基本上属于今文字范畴。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6.在“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里,“乃”的词性是连词,和意思是“就”。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7.“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中“焉”是兼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可译为“在那里。”
B.有糧者亦食
C.食之,比门下之客
D.虎求百兽而食之
正确答案:
8.关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的“夫”说法正确的是()()()()
A.词性是指示代词
B.可译为“那”
C.表示将发表议论
D.发语词
正确答案:
9.“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除会意、形声外,还有()()()()
A.假借
B.转注
C.指事
D.象形
D.助词,表停顿
正确答案:
3.“歌、謌”的关系是()
A.古今字
B.异体字
C.通假字
D.繁简字
正确答案:
4.“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中“先”“后”都是()
A.使动用法
B.意动用法
C.为动用法
D.为动用法
正确答案:
5.“长驱到齐,晨而相见”中“而”的词性与用法是()
A.连词,表修饰
B.代词,你
C.助词,表顺承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古代汉语(一)16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中“发”的文中义是()
A.开仓赈济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21年9月《古代汉语(四)》网考资料.pdf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21年9月《古代汉语(四)》网考资料.pdf](https://img.taocdn.com/s3/m/56adf7c667ec102de3bd89e0.png)
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的是()
A.读为 B.之言 C.貌 D.谓 答案: C
20.“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中“报”的文中义是()
A.判决 B.报答 C.举报 D.审问 答案: A
21.据王力的研究,上古音中声母的个数是()
A.高声吟咏 B.朗诵 C.紧闭着 D.呻吟着 答案: C
17.叠韵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两个字的韵()
A.相同 B.相近 C.相似 D.相象 答案: A
18.关于“叠韵”和“双声”的定义,下列正确的一组是()
A.两字声音相同为双声 B.两字声调相同为双声 C.两字韵相同为叠韵 D.两字必须韵母相同才为叠韵 答案: C
8.下列各例中的“然”为连词的是()()()()
A.然兵困于京索之间,迫西山而不能进者 B.所渐者使之然也 C.汉王默然良久 D.项王暗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 答案: A, D
9.下列各句中,“之”字相当于助词“的”的是()()()()
A.乃令重黎举夔於草莽之中而进之 B.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沸靡之财 C.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釁 D.则耿介之士寡,而高价之民多矣 答案: B, C, D
10.“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中“高”的用法是()
A.对动 B.使动
C.意动 D.为动 答案: C
11.关于“对”的定义,下列各组正确的说法是()
A.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同 B.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反 C.是指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同 D.是指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 答案: D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1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d1112b0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43.png)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1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1⼀、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忧者,农夫也。
”中的第⼀个“夫”的词性是. 语⽓词. 副词. 连词. 代词正确答案:2. “从左右,皆肘之。
”中“肘”字的特殊⽤法是. 名词⽤作动词. 名词的意动⽤法. 动词的使动⽤法. 名词做状语正确答案:3. 有些词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的语法功能,具有了另⼀类词的功能,这种⽤法是. 使动⽤法. 宾语前置. 词类活⽤. 意动⽤法正确答案:4. “宣⼦⽥于⾸⼭,舍于翳桑。
”中“舍”的⽂中义是. 停留. 舍弃. 住宿. 房舍正确答案:5. “君⼦不以⾔举⼈,不以⼈废⾔。
”⾥的“以”字的词性和意义是. 连词,为了. 连词,因为. 介词,因为. 介词,为了正确答案:. 形声. 象形. 会意正确答案:7. “故远⼈不服,则修⽂德以来之”中的“来”的特殊⽤法是. 为动⽤法. 使动⽤法. 意动⽤法. 对动⽤法正确答案:8. 西汉后期古⽂经学家认为《左传》解释(). 《春秋》. 《⾕梁传》. 《国语》. 《公⽺传》正确答案:9. “四体不勤,五⾕不分,孰为夫⼦?”中“勤”的⽂中义是. 勤劳. 劳苦. 安逸. 勤奋正确答案:10. “或谓之⽈:‘是⾮君⼦之道也。
’”中“或”的词性是. 选择连词. 肯定性⽆定代词. 否定性⽆定代词. 副词正确答案: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1⼆、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古汉语中可以⽤作状语的名词有()()()(). 普通名词. 专有名词. ⽅位名词. 时间名词. ⼤⼈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 君⼦不以⾔举⼈,不以⼈废⾔。
. 吾道⼀以贯之。
. 斧⽄以时⼊⼭林。
正确答案:3. 下列句⼦中的“然”是词尾的是()()()(). 虎以为然. ⾂诚见其必然者也. 威王勃然怒⽈. 梁王安得晏然⽽已乎正确答案:4. 下列句⼦中,有倒装情况的是. 王⽈:“若是其甚与?”. “亦太甚矣,先⽣之⾔也!”. 孟尝君就国于薛。
东师《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2
![东师《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2](https://img.taocdn.com/s3/m/3b3dac91bceb19e8b9f6ba06.png)
B.正确
正确答案:
7.“願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中的“憾”是遗憾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许慎对“六书”中对“假借”的定义是:建类一首,同意相授。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哀公赐之桃与黍”中“赐”是“赐予”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犹不改,宣子骤谏”中“骤”的词性是副词,意义是“急速”。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中的“直”是“直行”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左右皆掩口而笑”中“掩”是“遮盖”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汉初所传的《论语》齐论、古论、鲁论之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是个主谓倒装的结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1.“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中含有判断句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2.“泪、涙”的关系属于造字方法不同的异体字。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3.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由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4.汉代古文经学家从分析大量汉字结构和用字现象中归纳出的造字和用字条例是六艺。
A.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B.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D.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一)16秋在线作业1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一)16秋在线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ec7b7e707e21af45b307a851.png)
古代汉语(一)16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失其所与,不知。
”中的“与”的词性和意义是(). 连词,和. 名词,同类. 动词,同盟. 介词,用正确答案:2. 记录和传递语言的社会性的书写符号体系是(). 文字. 书信. 语音. 词义正确答案:3. “四体二用说”里的“四体”指的是(). 四种造字法. 四种用字法. 四种假借法. 四种通假法正确答案:4. 下列句子中,没有名词做状语现象的是().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日饮食得无衰乎?. 鲁仲连义不帝秦. 左右以君贱之正确答案:5. 铸在青铜器(主要是钟和鼎)上的文字是(). 甲骨文. 金文. 蝌蚪文. 诅楚文正确答案:6. 《战国策》属于史料汇编。
是国别体,它共多少篇(). 23. 33. 32. 42正确答案:7. “鲁仲连义不帝秦中“帝”的用法是(). 名词使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做状语正确答案:8. “而母,婢也”是什么句式(). 叙述句. 省略句. 被动句. 判断句正确答案:9. “甘、本、末、刃、亦、下”属于“六书”中的(). 象形. 指事. 形声. 会意正确答案:10. 关于下面句子,理解错误的是().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中“牢”的词义为羊圈。
. “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中“坼”的文中义是裂开。
. “孟尝君就国于薛。
”中的“就”是“前往、接近”的意思。
.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
’”中的“趋”是“慢走”的意思。
正确答案:古代汉语(一)16秋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先秦文字除甲骨文外,还包括()()()(). 六国古文. 金文. 籀文. 小篆正确答案:2. “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除会意、形声外,还有()()()(). 假借. 转注. 指事. 象形正确答案:3. 关于《左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编年体. 历史著作. 相传是左丘明所作. 古文经学家认为是解释《春秋》正确答案:4. 关于《春秋左传注疏》,说法正确的是()()()() . 是《左传》的一个注本. 晋朝杜预注. 唐代孔颖达疏. 《十三经注疏》中收录正确答案:5. 下列句子中的“乎”字是介词的有()()()(). 将加己乎十仞之上. 何为至今不杀乎. 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 飞翔乎天地之间正确答案:6. 下列各句中,属于判断句的是()()()(). 夫战,勇气也. 百乘,显使也. 制,岩邑也. 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正确答案:7. 下面句子中,有名词作状语现象的有()()()() . 权使其士. 虏使其民. 日食饮得无衰乎. 鲁仲连义不帝秦正确答案:8. “者”字是助词的有()()()().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正确答案:9. 下面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有()()()(). 则吾乃梁人也.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彼吾君者,天子也。
东师16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满分答案全解
![东师16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满分答案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78a81c1231126edb6f1a10c5.png)
东师16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谓语与宾语的关系需要译为“把……看作”、“认为……怎样”,有主观上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这种用法是A. 意动用法B. 对动用法C. 为动用法D. 使动用法2. 下列句子中属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A.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B. 于予与何诛!C. 舍瑟而作。
D.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3. 四体二用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A. 段玉裁B. 许慎C. 班固D. 戴震4. “子路问:‘闻斯行诸?’”中“诸”字的词性为A. 语气词B. 代词C. 兼词D. 词尾5. 下列句子中存在使动用法的是()A.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 刻削之道:鼻莫加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C. 甘其食,美其服D. 一狼洞其中6. 下列句子中“朝”是使动用法的是A. 武丁朝诸侯。
B. 使妇人载以过朝。
C. 太史书曰: “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D. 盛服将朝。
7. 下面句子中,有名词用如动词现象的是A. 吾道一以贯之。
B.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C. 孟尝君客我。
D.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8. 下列句子中,“ 然”不是代词的是A. 赵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B. 夫子怃然。
C.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D.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惟此时为然。
9. 有些词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功能,这种用法是A. 使动用法B. 宾语前置C. 词类活用D. 意动用法10. “歌、謌”的关系是A. 繁简字B. 古今字C. 通假字D. 异体字古代汉语(1)16春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从结构上,判定名词用作动词,注意在句中的语法地位,包括()()()()A. 看此名词是否受否定副词修饰B. 看此名词后边是否带宾语C. 看此名词的文中义D. 看此名词是否有补语2. 关于“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2)16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2)16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31c65a336c1eb91a375d5f.png)
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2)16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1:“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和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其中“比”的意义是()A:比较B:并列C:相接D:适合正确答案:D2:平水韵有韵部多少个A:32B:106C:120D:30正确答案:B3:参差属于复音词中的A:连绵词B:叠音词C:附音词D:合成词正确答案:A4:“我決而飞,抢榆枋”中“決”的文中义是()A:迅速的样子B:飞的样子C:振翅的样子D:盘旋的样子正确答案:A5:“去以六月息也”中“息”的文中义是()A:休息B:气息C:呼吸D:停止正确答案:A6: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了什么年代的声母系统A:先秦时代B:秦汉时代C:魏晋南北朝D:唐代末年宋代初年正确答案:D7:《庄子》一书共()A:7篇B:15篇C:11篇D:33篇正确答案:D8:反切的原则是A: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B:上字取声韵,下字取调C:上字取韵和调,下字取声D:下字取声韵,上字取调正确答案:A9:古人给《庄子》作注的有晋代的司马彪、郭象、向秀等五家,现存的只有谁的注本十卷,唐代有成玄英为此作疏。
()A:司马彪郭象向秀 .孟氏B:C:D:正确答案:B10:“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其中“图”的词义是()A:地图B:计划C:图画D:图谋正确答案:B11:对“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
”说法正确的是()()()()A:“地方”是一个复音词B:“地方”是两个单音词C:“地方”是土地方圆的意思D:“地方”是处所的意思正确答案:BC12:《吕氏春秋》全书现存共一百六十篇,其中包括( ) ( )( ) ( )A:.纪B:论C:览D:传正确答案:ABC13:下列各句,“者”是代词的是A: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B:其言谈者必轨于法C: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D: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正确答案:ABCD14: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的平仄格式有()()()()A: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东师16春《古代汉语(四)》在线作业满分答案剖析
![东师16春《古代汉语(四)》在线作业满分答案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d79a8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68.png)
东师16春《古代汉语(四)》在线作业满分答案剖析东师16春《古代汉语(四)》在线作业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中“少”的用法是()A. 对动B. 使动C. 意动D. 为动2. 在唐代,“疏”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又称为()A. 传B. 笺C. 正义D. 音义3. 不附带注解的文章,称为()A. 脱文B. 多文C. 衍文D. 白文4. 五言律诗首句入韵的平起式的首句平仄格式是()A. 仄仄平平仄B. 平平仄仄平C. 平平平仄仄D. 仄仄仄平平5. 古无舌上音,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清代学者()A. 段玉裁C. 钱大昕D. 王力6. 在汉语音韵学里,把同一韵的字归并到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组合,称为()A. 韵目B. 韵摄C. 韵部D. 韵尾7.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 中“方”的意思是()A. 方正B. 并列C. 相接D. 连接8. “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中“称”的意义是()A. 称许B. 称作C. 量D. 行9. 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称为()A. 脱文B. 空文C. 白字D. 如字10.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中“具”的文中义是()B. 具备C. 一起D. 具有古代汉语(四)16春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下面句子中存在通假现象的为()()()()A. 非有分于从衡之党,则有仇雠之患B. 无私剑之捍C. 富国以农,距敌恃卒D. 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2. 下面哪几个术语是指的同一概念,用法相同()()()()A. 义疏B. 疏C. 正义D. 传3. 含有通假现象的句子有()()()()A. 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B. 而美荐绅之饰C. 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D. 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4. 下列各句中,“之”字相当于助词“的”的是()()()()A. 乃令重黎举夔於草莽之中而进之B. 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沸靡之财C. 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釁D. 则耿介之士寡,而高价之民多矣5. 下列句子中“数”表“屡次”义的有()()()()A. 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B. 审毫釐之小计,遗天之大数C.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D. 羽以为郎中。
东师16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满分答案讲解
![东师16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满分答案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859438a6bec0975f465e23e.png)
东师16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谓语与宾语的关系需要译为“把……看作”、“认为……怎样”,有主观上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这种用法是A. 意动用法B. 对动用法C. 为动用法D. 使动用法2. 下列句子中属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A.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B. 于予与何诛!C. 舍瑟而作。
D.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3. 四体二用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A. 段玉裁B. 许慎C. 班固D. 戴震4. “子路问:‘闻斯行诸?’”中“诸”字的词性为A. 语气词B. 代词C. 兼词D. 词尾5. 下列句子中存在使动用法的是()A.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 刻削之道:鼻莫加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C. 甘其食,美其服D. 一狼洞其中6. 下列句子中“朝”是使动用法的是A. 武丁朝诸侯。
B. 使妇人载以过朝。
C. 太史书曰: “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D. 盛服将朝。
7. 下面句子中,有名词用如动词现象的是A. 吾道一以贯之。
B.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C. 孟尝君客我。
D.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8. 下列句子中,“ 然”不是代词的是A. 赵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B. 夫子怃然。
C.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D.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惟此时为然。
9. 有些词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功能,这种用法是A. 使动用法B. 宾语前置C. 词类活用D. 意动用法10. “歌、謌”的关系是A. 繁简字B. 古今字C. 通假字D. 异体字古代汉语(1)16春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从结构上,判定名词用作动词,注意在句中的语法地位,包括()()()()A. 看此名词是否受否定副词修饰B. 看此名词后边是否带宾语C. 看此名词的文中义D. 看此名词是否有补语2. 关于“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东师16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满分答案剖析
![东师16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满分答案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5bd30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e.png)
东师16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满分答案剖析东师16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满分答案剖析东师16春《古代汉语(1)》在线作业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5 分。
)1、谓语与宾语的关系需要译为“把看作”、“认为怎样”,有主观上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这种用法是A、意动用法B、对动用法C、为动用法D、使动用法2、下列句子中属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B、于予与何诛!C、舍瑟而作。
D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3、四体二用说是谁首先提出来的A、段玉裁B、许慎C、班固D、戴震4、“子路问:‘闻斯行诸?’”中“诸”字的词性为A、语气词B、代词C、兼词D、词尾5、下列句子中存在使动用法的是()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刻削之道:鼻莫加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C、甘其食,美其服D、一狼洞其中6、下列句子中“朝”是使动用法的是A、武丁朝诸侯。
B 、使妇人载以过朝。
C 、太史书曰: “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D 、盛服将朝。
7、下面句子中,有名词用如动词现象的是A、吾道一以贯之。
B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C 、孟尝君客我。
D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8、下列句子中,“ 然”不是代词的是A、赵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B、夫子怃然。
C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D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惟此时为然。
9、有些词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功能,这种用法是A、使动用法B、宾语前置C、词类活用D、意动用法10、“歌、謌”的关系是A、繁简字B、古今字C、通假字D、异体字古代汉语(1)16春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5 分。
)1、从结构上,判定名词用作动词,注意在句中的语法地位,包括()()()()A、看此名词是否受否定副词修饰B、看此名词后边是否带宾语C、看此名词的文中义D、看此名词是否有补语2、关于“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2)16秋在线作业2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2)16秋在线作业2](https://img.taocdn.com/s3/m/78695d2ff111f18583d05aed.png)
古代汉语(2)16秋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在唐代,“疏”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所以又称为. 传. 笺. 正义. 音义正确答案:2. 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扩大现象的一项是(). “领”由“脖子”义到“衣领”义. “臭”由“气味”到“秽气”. “河”由“黄河”义到“河流”义. “劝”由“鼓励”义到“规劝”义正确答案:3. 古汉语中,“之——往”的差异在于(). 词义内容不同. 语法功能不同. 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 习惯用法不同正确答案:4. “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中“果然”的文中义是(). 饱的样子. 的确. 真的燃烧. 认为……对正确答案:5. 关于“对”的定义,下列各组正确的说法是(). 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同。
. 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反. 是指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同. 是指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F.G.正确答案:6.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中存在的特殊语法现象是().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作动词正确答案:7. 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以鼻辅音[-m]、[-n]、[-?]收尾的,叫( ) . 阴声韵. 阳声韵. 入声韵. 上声韵正确答案:8. 既疏通经文又疏通注的意义的注解术语是. 笺. 注. 传. 义疏正确答案:9.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中“树”的意思是( ). 树木. 树立. 种植. 成长正确答案:10.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中“的”的意思是(). 箭靶. 盾牌. 箭靶正中的圆心. 语气词正确答案:古代汉语(2)16秋在线作业2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在先秦古声母研究的成就中,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的是. 娘日归泥. 古无轻唇音. 古无舌上音. 喻四入定正确答案:2.. -. -. -. -正确答案:3. 下列句子中,“之”字是代词的有. 当其无,有车之用。
东师16春《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东师16春《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0535c2482fb4daa48d4b45.png)
东师16春《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它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多少国()A. 10B. 11C. 12D. 132. 下列句子中,“者”字用在时间词后面,是助词的是()A.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B.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C. 视吾家所寡有者D. 使吏召诸民当偿者3. 若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结构,“牛、瓜、象、羊”属于()A. 指事B. 形声C. 会意D. 象形4.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中“牢”的词义是()A. 水牢B. 关牲畜的圈C. 牢固D. 监狱5.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中“是”的词性和意义是()A. 系词,是B. 形容词,正确C. 代词,这些D. 词尾,……样子6. 传统的“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A. 象意B. 指示C. 谐声D. 转注7. “群、羣”的关系是()A. 繁简字B. 古今字C. 通假字D. 异体字8. “姜氏欲之,焉辟害?”中“焉”的词性和意义是()A. 助词,哪里B. 助词,怎样C. 代词,哪里D. 代词,怎样9. “长驱到齐,晨而相见”中“而”的词性与用法是()A. 连词,表修饰B. 代词,你C. 助词,表顺承D. 介词,在10.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中“发”的文中义是()A. 开仓赈济B. 发射C. 发送D. 打开古代汉语(一)16春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下列各句中,属于判断句的是()()()()A. 夫战,勇气也B. 百乘,显使也C. 制,岩邑也D. 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2. 下面句子中含双宾语的是()()()()A. 不如早为之所B. 生庄公及公叔段C. 公赐之食D.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3. “四体二用”说中的“二用”包括()()()()A. 转注B. 指事C. 象形D. 假借4. 下列各句中,“走”词义相同的是()()()()A.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B.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C.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D.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5. 下列各句中,有介词“以”宾语省略情况的是 ()()()()A. 以何市而反B. 食以草具C. 窃以为君市义也D. 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E.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6. 下面句子中,“为”是介词的有()()()()A.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B. 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C. 无以为家D.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7. 下列句子是被动句的是()()()()A. 蔓草犹不可除B. 父母宗族,皆为戳没C.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 卻克伤于矢8. 下列句子中的“乎”相当介词“于”的是()()()()A. 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B. 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C. 不知夫子发方受命乎灵王D. 飘摇乎高翔9. 关于“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说法正确的有()()()()A. “趋”是“小步快走”的意思B. “谢”是“道歉”的意思C. 疾是快的意思D. “走”是“行走”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师16春《古代汉语(四)》在线作业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中“少”的用法是()A. 对动B. 使动C. 意动D. 为动2. 在唐代,“疏”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又称为()A. 传B. 笺C. 正义D. 音义3. 不附带注解的文章,称为()A. 脱文B. 多文C. 衍文D. 白文4. 五言律诗首句入韵的平起式的首句平仄格式是()A. 仄仄平平仄B. 平平仄仄平C. 平平平仄仄D. 仄仄仄平平5. 古无舌上音,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清代学者()A. 段玉裁C. 钱大昕D. 王力6. 在汉语音韵学里,把同一韵的字归并到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组合,称为()A. 韵目B. 韵摄C. 韵部D. 韵尾7.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 中“方”的意思是()A. 方正B. 并列C. 相接D. 连接8. “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中“称”的意义是()A. 称许B. 称作C. 量D. 行9. 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称为()A. 脱文B. 空文C. 白字D. 如字10.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中“具”的文中义是()B. 具备C. 一起D. 具有古代汉语(四)16春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下面句子中存在通假现象的为()()()()A. 非有分于从衡之党,则有仇雠之患B. 无私剑之捍C. 富国以农,距敌恃卒D. 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2. 下面哪几个术语是指的同一概念,用法相同()()()()A. 义疏B. 疏C. 正义D. 传3. 含有通假现象的句子有()()()()A. 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B. 而美荐绅之饰C. 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D. 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4. 下列各句中,“之”字相当于助词“的”的是()()()()A. 乃令重黎举夔於草莽之中而进之B. 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沸靡之财C. 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釁D. 则耿介之士寡,而高价之民多矣5. 下列句子中“数”表“屡次”义的有()()()()A. 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B. 审毫釐之小计,遗天之大数C.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D. 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羽,羽不用6. 先秦古声母研究的成就中对上古唇音和舌音的研究成果有()()()()A. 古无轻唇音B. 娘日归泥C. 喻三入定D. 古无舌上音7. 古韵学家根据韵尾不同把韵分为三类,其中入声韵是()()()()A. 以鼻辅音[-k]收尾的B. 以鼻辅音[-p]收尾的C. 以鼻辅音[-?]收尾的D. 以鼻辅音[-t]收尾的8. 关于《吕氏春秋》,叙述正确的有()()()()A. 原书十二纪六十篇B. 原书六论三十六篇C. 原书八览六十四篇D. 但现在八览里缺了一篇9. 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A. 此五者,邦之蠹也B. 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C. 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D. 夫听者,事之候也10. 下列各例中的“然”为连词的是()()()()A. 然兵困于京索之间,迫西山而不能进者B. 所渐者使之然也C. 汉王默然良久D. 项王暗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古代汉语(四)16春在线作业1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中“恨”是“憾”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2. 格律诗除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外,偶数句必须入韵A. 错误B. 正确3. “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中“披”是“剖开”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4. “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中“吟”通“噤”,“嘴闭着”的意思。
A. 错误B. 正确5. “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中“强”为“勉强”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6. “公非长者”中的“非”是副词A. 错误B. 正确7. 使用“貌”这个注解术语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
A. 错误B. 正确8. “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中“谒”是“禀告”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9.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中“拂”为辅佐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10. 用在注释古书时,使文意如水流注,畅通明晓的注释术语是注A. 错误B. 正确11. 七言律诗的平起仄收式的首句的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A. 错误B. 正确12. 七音是我国传统语音学术语,它是按声带颤动与否划分出来的。
A. 错误B. 正确13. 读为、读曰是音韵术语。
这两个术语总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A. 错误B. 正确14. 《吕氏春秋》一书,全书现存160篇。
A. 错误古代汉语(四)16春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薦绅之饰” 中“兵”的意义是()A. 兵器B. 士兵C. 兵甲D. 军队2. “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沸靡之财”中“苦”的意思是()A. 艰苦B. 粗劣C. 辛苦D. 苦涩3.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中“史记”的意思是()A. 《史记》B. 历史C. 历史资料D. 记载历史的书4. 平水韵所有韵部的个数是()A. 32C. 106D. 305. 两个字的韵相同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它叫()A. 同音B. 对转C. 双声D. 叠韵6. “歧”“捎”“学”“泽”它们分别属于上古韵部的()A. 之宵药铎B. 之侯觉锡C. 支侯觉耕D. 支宵觉铎7.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中“具”的文中义是()A. 准备B. 具备C. 一起D. 具有8.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中“会”的词义是()A. 会合B. 节奏C. 符合D. 聚合9.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中“畴”字的意思是()B. 同类C. 田地D. 筹划10. 义疏唐人也称为“疏”,在唐代取注解经书而得义之正,故又称()A. 集解B. 传注C. 正义D. 笺古代汉语(四)16春在线作业2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我国传统语音学按发音部位的不同,曾把声母分为()()()()A. 五音B. 六音C. 七音D. 八音2. 用来注音,一般不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的术语有()()()()A. 读如B. 读若C. 读曰D. 读为3. 关于“粘”的定义,下列各组错误的说法是()()()()A. 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同B. 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反C. 是指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D. 是指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同4. 下面哪几个术语在使用时,被解释的词总是放在它们的后面,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A. 曰B. 为C. 谓D. 谓之5. 《吕氏春秋》全书现存共一百六十篇,其中包括()()()()A. 纪B. 论C. 览D. 传6. 五音把声母分为唇音、舌音和()()()()A. 鄂音B. 齿音C. 牙音D. 喉音7. 下列句子中“文学”的词义相同的有()()()()A. 而贵文学之士B. 而诸先王以文学取C. 工文学者非所用D. 莫如修行义而习文学8. 对五言和七言律诗的描述,正确的是()()()()A. 五言的以首句入韵为正轨B. 七言的以首句入韵为正轨C. 五言的以仄收式为正轨D. 七言的以平收式为正轨9. 关于“反切”,说法正确的是()()()()A. 反切是对汉字字音结构进行分析后创造的一种为汉字注音的方法B. 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拼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C. 反切的原则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D. 反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10. 关于孤平,说法正确的有是()()()()A. 指的是B型句的平平仄仄平一句B. 此句第一字如果是平,那么第三字可平可仄C. 如果第一字用了仄,那第三字就必须改用平,否则就是孤平D. 是孤平也叫犯孤平古代汉语(四)16春在线作业2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双声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两个字的声调相同。
A. 错误B. 正确2. “言战者多,被甲者少矣”,其中“被甲”的意思是请战。
A. 错误B. 正确3. “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中“死”字是为动用法A. 错误4. 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拼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
A. 错误B. 正确5. “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中“王”为动词A. 错误B. 正确6. 三十六字母是研究和认识历史上其他各个时期声母系统的桥梁。
A. 错误B. 正确7. “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中“道”是名词用作状语A. 错误B. 正确8. “蚊”、“纹”、“紊”、“雯”等字同属于韵部“文”A. 错误B. 正确9. “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羽,羽不用”中“干”的意思打扰。
A. 错误B. 正确10. 音韵学上的术语“五音”“七音”是根据发音部位划分出来的。
A. 错误B. 正确11. “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釁”中“畜”与“釁”都存在通假现象A. 错误12. “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中“刓”的词义是“磨去棱角”A. 错误B. 正确13. “天下风走而响应矣”中的“凤”与“响”都是名词用作状语A. 错误B. 正确14. 近体诗用韵的要求很严格,必须一韵到底,不允许邻韵通押A.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