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地区2010年夏季高温干旱特征及成因分析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常年气候分析
2020.05本文采用1981年至2010年土默特左旗的日气温(包括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降水、日极大风速和日照资料,对土默特左旗地区的气候情况进行分析研讨,以期为本地充分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1 方法文中主要采用了研究气候较为经典的方法,包括气候倾向率法[2]、气候相对变率法、MK检验法[3]等对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的气候进行研究。
2 土默特左旗气温特征分析对温度做年变化分析(见图1),可以发现近30年来气温整体呈现多波动形式,且近30年来无论是平均气温还是最高、最低气温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最高气温的气候倾向率为0.4℃/10a;平均气温的气候倾向率为0.4℃/10a;最低气温的气候倾向率为0.6℃/10a。
最低温度的气候倾向率较大,说明近三十年的最低温度升高的幅度较大。
图1 温度年变化图3 土默特左旗降水特征分析3.1 土默特左旗降水时间特征分析土默特左旗年降水量表现为多波动的形式,且从20世纪90年代后波动较为明显。
30年来平均降水量为394.49 mm,气候倾向率为-0.5mm/10a,年降水量减少十分明显。
30年来最大降水量出现于2003年为628.3mm,全年降水日数为135天;最小降水量出现于2005年为194.6mm,全年降水日数为90天,极易造成当地干旱灾害;极差为433.7mm。
3.2 土默特左旗降水突变特征分析对年平均降水、夏半年和冬半年降水做M-K突变检验,给定显著水平是α=0.05,即u 0.05=±1.96,年降水在1989年前年降水趋于减少,在此之后整体有增加的趋势,到2007年后降水基本趋向于平均值。
冬半年降水表现为在1990年之后降水一直处于一个上升的趋势,表明冬半年降水有所增加。
4 土默特左旗极大风速和日照时间特征分析由于数据有限,取2005年—2010年的极大风速分析显示,2005年—2010年六年期间6级大风的天数分别为58天、52天、58天、60天、62天、67天,7级大风的天数分别为21天、23天、19天、32天、32天、29天,7级以上的大风天数为2天、6天、5天、14天、9天、14天,其中2008年的极大风速出现极值为26.4m/s,出现于5月29日,风向为北风。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精选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央视热播栏目《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在感受诗词之美的同时,也体会到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你发现了吗?据图文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征是()A.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B.东高西低,大致呈阶梯状C.中部高,四周低D.四周高,中部低(2)谢公屐是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特制的木制旅游鞋(如图),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下图为谢公屐示意图。
谢公屐的特别功能与“天姥”的位置对应正确的是()A.节省体力——东南丘陵B.防滑防潮——成都平原C.保暖隔雪——东北平原D.脱穿便利——珠江三角洲(3)边塞诗人岑参诗中写道:“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此景可见于()A.处暑时节的黄土高原B.白露时节的新疆地区C.秋分时节东北三省D.寒露时节的四川盆地(4)能表示岑参诗中景象的天气符号()A.B.C.D.(5)“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此景可见于()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江南丘陵【答案】(1)A(2)A(3)B(4)D(5)B【解析】【分析】(1)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读图可知,谢灵运特制的木制旅游鞋谢公屐上坡的时候后面高,下坡的时候前面高,这样可以节省体力,主要适应在坡地行走。
(3)根据诗中的描述可知,该天气是在狂风怒吼,卷起黄沙漫漫,飞石满地的景象,描写的是我国秋季新疆地区的冬季风来临的景象。
(4)读常用的天气符号可知,A表示多云,B表示雨夹雪,C表示台风,D表示沙尘暴。
诗中描写的是大风挂起沙尘的景象。
(5)“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反映了这里草原广布,地势平坦。
地势平坦的高原是内蒙古高原。
故答案为:(1)A;(2)A;(3)B;(4)D;(5)B;【点评】(1)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
呼和浩特市区近27年月平均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1
12
1
02
1
21
1
25
1
05
1
45
2
83
1
际间波动最小的 为 八 月,方 差 为 1
2
5,最
高与最低年相差 3
其次为五月,
方差为 1
最
9℃ ;
1,
高与最低年相差 4℃ .
3 年极端最高气温变化特征
呼和 浩 特 近 2
7 年的年平均最高气 温为
选取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国家一般气象站1
日 最 高 气 温、日 最
摘 要:
9
9
1 年 ~2
0
1
7 年 日 平 均 气 温、
低气温数据资料,
用线性回归、
方差分析、
对比分析等统计方法,
分析了月平均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以
及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近2
且年际间变化呈现夏季
7 年来呼和浩特市 区 气 温 呈 明 显 上 升 趋 势,
1 资料与方法
文中所用资料为:呼和浩 特 赛 罕 区 国 家 一 般 气
象站 1
9
9
1 年 ~2
0
1
7 年 气 温 观 测 资 料,观 测 场 位 于
,北 纬 4
,海 拔 高 度 为 10
东经 1
1
1
°
4
2’
0
°
4
5’
4
5
4m.
动气象站启用后,
通过逐分钟气温测定结果筛选确
定一天中的最 高、最 低 气 温. 文 中 四 季 的 划 分 按 照
4℃/
[]
1
0
a2 的 速 率 上 升,全 球 变 暖 已 经 成 为 不 争 的 事 实,
1961~2010年呼和浩特市区地温及季节冻土的变化特征
1961~2010年呼和浩特市区地温及季节冻土的变化特征梁燕【期刊名称】《气候变化研究快报》【年(卷),期】2016(005)003【摘要】对呼和浩特市区50a (1961~2010年)地温及冻土气象观测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地温和冻土随时间的演变规律,探讨其基本事实、特征及变化原因。
结果为:50年间呼和浩特市区地温升高显著(p < 0.05)、土壤封冻状态及最大冻土深度均发生较大变化,且不同年代变化幅度也不尽相同:90年代地温和土壤封冻状态迅速变化,10年代地温增温最为剧烈、土壤封冻状态变化最为显著;最大冻土深度则表现为由浅到深、再到浅的过程。
地温与气温的变化不同步,地温的变化滞后于气温,春季地温升高幅度大于冬季。
日最低平均地表温度和日最高平均地表温度较其它两类地温增温明显,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45/10a和0.43℃/10a;平均解冻日的大幅提前(基本表现为每10年提前7天左右)是引起封冻天数变化的直接原因;70~90年代为冻土深度最大的时段,最大冻土深度10年代较70~90年代约减少17 cm。
【总页数】6页(P149-154)【作者】梁燕【作者单位】[1]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内蒙古呼和浩特【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相关文献】1.1961-2010年沈阳市地温变化特征 [J], 赵淼;侯亚红;明惠青;徐方姝;吴晓宁;息涛;关健华2.1961~2010年广西浅层地温变化特征 [J], 周绍毅;劳炜;苏志;李强3.1961—2010年德州市地温变化特征 [J], 陈成国;石慧兰;王桂兰;孙翠凤;杨礼厚4.1961-2010年桂林气温和地温的变化特征 [J], 陈超;周广胜5.黔南1961-2018年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分析 [J], 陈杨;潘启学;顾欣;唐红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呼和浩特市夏季降水异常的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呼和浩特市夏季降水异常的大气环流特征分析张华【期刊名称】《《内蒙古气象》》【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4页(P18-21)【关键词】降水异常; 年代际背景; 大气环流特征【作者】张华【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34引言呼和浩特市位于阴山山脉南部,地处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1]。
年降水量336.3~416.6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0.0%~64.7%。
由于夏季是北方城市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绿化建设及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时期,降水偏多易形成城市内涝,延长工程工期,降水偏少,易形成干旱,造成农业减产,所以夏季降水的多少对呼和浩特市社会经济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本文就呼和浩特市夏季降水异常的大气环流形势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在提高夏季降水气候趋势预测准确率上起到促进作用,为积极应对夏季降水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预防方面提供决策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取呼和浩特市7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7年夏季降水资料中按标准(见1.2中(2))挑选降水异常年,利用降水异常年美国NCEP/NCAR北半球月平均500hPa高度场及700hPa经向风、200hPa矢量风再分析资料(网格距为2.5°×2.5°)进行环流特征分析,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南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序列分析南亚夏季风与夏季异常降水的统计关系。
1.2 方法(1)由于降水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为了消除这种差异,采用降水距平百分率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运用统计分析和Buishand突变分析[2]揭示呼和浩特市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2)定义夏季典型多雨年、少雨年为降水异常年。
划分标准:将呼和浩特市7个气象观测站夏季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均≥10%(≤-10%),且5个站及以上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均≥20%(≤-20%)或4个站及以上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均≥50%(≤-50%)时,定义为降水量典型多(少)雨年,得出7个典型多雨年份和9个典型少雨年份(见表1)。
呼和浩特市自然环境现状
呼和浩特市环境现状调查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脚下,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现已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蒙语“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
内蒙古人则通常省称为“呼市"。
一、呼和浩特市自然环境调查1地理位置通过呼和浩特市卫星图可知: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处东经110°46′——112°10′,北纬40°51′--41°8′,市区位于北纬40。
48 东经111.41 。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侧,西与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接壤,东邻乌兰察布市,南抵山西省。
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
2地质地貌2。
1 土壤特征呼和浩特市气候受地形海拔高度影响,水热条件随地形海拔高度的变化呈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对土壤的形成、发育产生明显分异,在海拔1900—2000米以上的中山,年平均气温较低,水分条件好,生物循环积累和淋溶过程较为明显,从而形成森林土壤和淋溶森林土壤;而在海拔1600米以下的石质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则形成灰褐土、粗骨土及过度类型的栗褐土,在山前倾斜平原及黑河冲积平原,地形平缓,所形成的是隐域性潮土、盐土等。
2。
2 地貌特征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北部大青山和东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
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
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为2280米,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为986米,市区海拔高度为1040米。
大青山为阴山山脉中段,生成很多纵向的山脉山峰。
境内,由西向东主要山峰有九峰山、金蜜殿山、蟠龙山,虎头山等,东南部是蛮汉山。
2。
3 地质单元2。
3.1大青山山前倾斜平原山前倾斜平原分布于大青山南麓,哈素海,小黑村,太平庄以北地区,长约90km,宽约10km。
由大青山南麓各沟口形成的洪积锥裙、冲洪积扇裙河冲洪积一湖积扇前带构成.山前倾斜平原北高南低,坡度较大,尤以山麓地带最为明显。
呼和浩特气候特点及注意事项
呼和浩特气候特点及注意事项一、呼和浩特概述:呼和浩特地处温带内陆地区,位于华北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为2 280米,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为986米,市区海拔高度为1 040米,呼和浩特的大气压强在900帕上下浮动;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漫长而寒冷,少雪;夏季短而温热,降水集中,春季干旱多风,秋季日光充足,凉爽而短促;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冷暖变化剧烈,无霜期较短,降水少且集中,气候干燥。
二、呼和浩特气温: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差异较大,其特点: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炎热,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
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增,北部大青山区仅在2℃左右,南部达到6.7℃。
最冷月气温-12.7~16.1℃;最热月平均气温17-22.9℃。
平均年较差为34.4-35.7℃,平均日较差为l3.5-13.7℃。
极端气温最高38.5℃,最低-41.5℃。
无霜期:北部山区为75天,低山丘陵区110天,南部平原区为113-134天:日照年均1600小时。
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335.2-534.6毫米,其地域分布是西南最少,年雨量仅350毫米;平原区在400毫米左右;大青山区在430-500毫米;最多是大青山乡一前响村,年均降水达到534.6毫米;其次是井乡,年均降水量为489.3毫米;最少是在南坪乡、黑城乡、新营镇一带,年均降水量仅为335.2-362.8毫米。
三、呼和浩特空气污染:呼和浩特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很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煤烟型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已成为呼市环境污染治理的核心问题,冬、春季比夏、秋季污染严重,采暖期比非采暖期污染严重,市区中心污染最严重。
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大气的稳定度状态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影响因子,天气变化是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的主导因素,局地环流是决定城市污染物分布的关键因素。
因此,不同季节排污量的变化、天气条件是制作呼和浩特市大气污染预报的主要依据。
呼和浩特气候特点及注意事项
呼和浩特气候特点及注意事项一、呼和浩特概述:呼和浩特地处温带内陆地区,位于华北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为2 280米,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为986米,市区海拔高度为1 040米,呼和浩特的大气压强在900帕上下浮动;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漫长而寒冷,少雪;夏季短而温热,降水集中,春季干旱多风,秋季日光充足,凉爽而短促;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冷暖变化剧烈,无霜期较短,降水少且集中,气候干燥。
二、呼和浩特气温: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差异较大,其特点: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炎热,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
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增,北部大青山区仅在2℃左右,南部达到6.7℃。
最冷月气温-12.7~16.1℃;最热月平均气温17-22.9℃。
平均年较差为34.4-35.7℃,平均日较差为l3.5-13.7℃。
极端气温最高38.5℃,最低-41.5℃。
无霜期:北部山区为75天,低山丘陵区110天,南部平原区为113-134天:日照年均1600小时。
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335.2-534.6毫米,其地域分布是西南最少,年雨量仅350毫米;平原区在400毫米左右;大青山区在430-500毫米;最多是大青山乡一前响村,年均降水达到534.6毫米;其次是井乡,年均降水量为489.3毫米;最少是在南坪乡、黑城乡、新营镇一带,年均降水量仅为335.2-362.8毫米。
三、呼和浩特空气污染:呼和浩特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很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煤烟型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已成为呼市环境污染治理的核心问题,冬、春季比夏、秋季污染严重,采暖期比非采暖期污染严重,市区中心污染最严重。
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大气的稳定度状态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影响因子,天气变化是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的主导因素,局地环流是决定城市污染物分布的关键因素。
因此,不同季节排污量的变化、天气条件是制作呼和浩特市大气污染预报的主要依据。
内蒙古自治区干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区划
内蒙古自治区干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区划李晶;王耀强;屈忠义;马兰忠【摘要】内蒙古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且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干旱是本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为了揭示自治区不同区域发生旱灾的时空分布特征,调查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县1990~2007年间因旱造成的农业、牧业、城镇居民生活及工业方面的损害程度及相应降水资料.运用统计计算、频率分析等方法,初步确定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旱情时空分布特征,确定了内蒙古自治区3个易旱季节(春旱、春夏旱、春夏秋旱)旱灾易发区的分布区划及3个级别的旱灾等级(严重旱灾、中度旱灾、轻度旱灾)发生频率和分布区划.该结果可为下一步旱灾预警预报及抗旱减灾、水资源规划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期刊名称】《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年(卷),期】2010(028)005【总页数】7页(P266-272)【关键词】旱灾等级;易旱季节;时空分布;旱情【作者】李晶;王耀强;屈忠义;马兰忠【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水利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23干旱己经成为影响面最广,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对农牧业生产、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均会造成严重影响,中国干旱灾害发生频繁,影响面积广,是造成农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气象灾害[1],20世纪50-80年代因旱灾损失的粮食占全国粮食损失总量的一半[2]。
近百年来,特别是近40多年,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人口膨胀和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有些学者[3~6]从气候变化角度,指出了全球变暖或干旱化等对旱灾的影响。
还有些学者[7~10]从气象记录或历史记录中,提取干旱次数或划分干旱等级等,恢复了不同时段中国旱灾的时空格局,建立了历史重大旱灾年表和全国灾情系列图[11~14]。
2010年高温天气特征分析和预报
2010年高温天气特征分析和预报摘要:2010年7月末,由于副热带高压的加强,我省温度普遍回升,7月28日全省沿江苏南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35℃以上的持续高温天气,7月29日高温强度增强,南京个别站点最高温度达到了40℃,高温范围进一步向北扩展,我市的大部分站点最高温度都突破了35℃,自此沿淮及淮北地区正式步入了盛夏高温天气。
本文主要对2010年淮安本站的持续高温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总结和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温、加强高温的预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高温天气特征分析预报一、淮安市2010年高温气候特征分析1、时间演变特征。
7月27日起,江苏省自南向北开始出现了高温天气,淮安站从7月30日到8月15日经历了两次的连续高温,第一阶段从7月30日到8月5日,共7天,第二阶段从8月12日到8月14日,共3天。
从8月15日开始,我市持续高温结束,17日到22日,虽然仍有零星站点温度达到33~34℃,23日往后,气温连日下降,最高温度基本不超过30℃。
2、地域分布特点。
为了分析本次高温地域分布特征,对6个站点高温日数和高温极值等要素作了统计。
通过分析数据发现:高温日数日数除位置偏东的楚州较少(5天)外,其他各县区都达8天以上,盱眙高温日数多达10天,为最大值;高温极值除市区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情况特殊外,基本呈南高北低特征,盱眙最高为38.4℃,东北部的涟水和楚州最低,分别仅为36.7℃和36.3℃。
二、高温天气成因分析高温天气是在特定的大气环流形势背景下发生的,我省高温天气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梅雨之前的初夏高温和出梅之后的盛夏高温。
初夏高温主要是河套暖高压脊东移影响我省,造成下沉气流增温和暖平流作用,在江淮之间及淮北地区在5到6月出现高温,有时也影响到苏南;因该暖脊系统是移动性的,因而出现持续高温过程较少;盛夏高温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在我省淮河以南地区7~8月间出现高温以及大多数持续高温天气出现在这一时间。
内蒙古自治区干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区划
发 区的分 布 区划 及 3个 级别 的 旱 灾等 级 ( 重 旱 灾 、 严 中度 旱 灾 、 度 旱 灾 ) 生 频 率 和 分 布 区划 。 该 结 果 可 为 下 一 轻 发
步 旱 灾预 警 预 报 及 抗 旱 减 灾 、 资源 规 划 配 置 提 供 参 考 依 据 。 水
关 键 词 :旱 灾 等 级 ; 旱 季 节 ; 空分 布 ; 情 易 时 旱 中 图分 类 号 :¥2 43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6 1 2 1 )50 6 . 0 07 0 ( 0 0 0 —2 60 7
干 旱 已经 成为 影 响 面最 广 , 成经 济 损 失最 大 造 的 自然 灾害 , 农牧 业生产 、 对 社会 经济 和人 民生活均 会 造成 严重影 响 , 中国干 旱灾害 发生频 繁 , 响面积 影
盟 市 水资 源 占到 总量 8 % , 四盟 市 占 1 % , 四 1 中 2 西 盟市 只 占到 7 %。年 降 水量 从 东 到 西 分 布 为 50~ 0
5 m, 0m 降水量 在年 内变化较 大 , ~9月 份 的降水 量 6 占全年 降水量 的 6 % ~8 %, 季 降水 量 仅 占年 降 0 0 春
水 量 的 1 %左 右u 2 。 由于 降水量 年际 变化大 , 不少
高温干旱气候特点
高温干旱气候特点高温干旱气候是指气温较高、降水较少的气候现象。
它通常发生在炎热的夏季或位于干旱地区。
这样的气候对生物和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
高温干旱气候的特点有很多,下面将详细探讨。
首先,高温干旱气候的显著特点是高温。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气温常常超过40摄氏度,甚至更高。
极端的热浪会导致人们身体不适、中暑,也对农作物和动植物产生高度压力。
高温还会导致水分蒸发,使得地表的湿度下降,进一步加剧干旱情况。
其次,高温干旱气候的另一个特点是降水稀少。
正常情况下,高温地区的降水量已经相对较少,而在高温干旱气候下,降水更加稀缺。
这意味着土壤及地表水的储备量变得非常有限,无法满足植物和动物们的需水量。
干旱还导致林火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频发,对人类居住和农作物种植都带来严重威胁。
此外,高温干旱气候也会对地表水体造成影响。
由于降水量极少,河流、湖泊和水库的水位会不断下降,甚至干涸。
这对水资源丰富地区的人们造成了巨大压力,导致水源紧张,甚至引发水资源争夺的冲突。
干旱还会导致农田灌溉水源不足,进一步影响粮食产量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高温干旱气候也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极大威胁。
由于环境干旱和炎热,很多动植物无法适应这样的气候条件而灭绝或迁移。
这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此外,干旱还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限,农作物减产,给食物安全和农村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高温干旱气候也会对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影响。
首先,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威胁。
极端高温天气可能导致中暑、脱水等疾病的扩散,对社会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高温干旱气候还会导致农田减产,未收到种植和畜牧业的影响,导致农村贫困问题进一步加剧。
应对高温干旱气候带来的挑战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政府和各界必须采取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和减轻干旱的影响。
例如,可以推动水资源管理的创新,如雨水收集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工作,促进植被增加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减轻干旱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
2010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2010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2010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1、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刷新气象记录一条鱼被卡在干涸的池塘硬泥里。
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中旬,云贵川桂高温少雨,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30%至80%,西南地区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农业生产受灾严重,人畜饮水困难,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2、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2010年8月8日,受灾群众在甘肃舟曲县城搜寻幸存者。
当年8月7日20时至24时,甘肃省甘南州出现局地短时强降水,8月8日,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冲进县城,并截断河流形成堰塞湖,造成1500多人死亡,200多人失踪。
3、新疆北部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雪灾2010年1月初,强降雪导致布尔津县交通中断。
当年1月上中旬,阿勒泰、塔城、富蕴等气象观测站日降雪量屡破当地1月日最大降雪量极值,阿勒泰、富蕴等地最大雪深突破冬季历史极值。
新疆北部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雪灾。
4、14次强降雨轮袭南方汛情严重2010年6月20日,江西余江县一位市民在深及胸口的洪水中撑伞前行。
当年5至7月,我国南方共出现14次强降雨天气过程,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南、广东、福建、广西、浙江、安徽等地,长江上游干流、赣江、信江、抚河、渠江发生洪水,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较重。
5、东北华北冬春持续低温40年罕见2010年1月6日凌晨,北京西城区大院胡同的夏奶奶和一位社区工作人员从布满冰花的窗玻璃里向外看。
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东北、华北发生近40年来罕见持续低温灾害。
京津冀地区和东北三省平均气温分别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和次低值。
6、海南出现近50年同期罕见强降雨2010年10月,三亚一位市民在水中行走。
当年10月1日至19日,海南平均降水量达1060.1毫米,平均暴雨日数为6.6天,均是常年同期的5倍以上,且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
强降水导致多个县市出现严重内涝。
呼和浩特会考地理风向标
呼和浩特会考地理风向标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位于中国北方的黄土高原上。
作为内蒙古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呼和浩特的地理位置对其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气候、地形、交通等多个方面介绍呼和浩特的地理特点,带您了解这座城市的风向标。
一、气候呼和浩特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季节性明显,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根据气象数据,呼和浩特年均气温为7.7摄氏度,年均降水量为385毫米。
这种气候条件对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地形呼和浩特地处黄土高原,地势相对平坦,属于高原丘陵地貌。
呼和浩特周边多为丘陵和河谷地貌,山地相对较少。
该地形条件为农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交通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交通枢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首先,呼和浩特拥有火车站和机场,方便国内外游客前往。
其次,呼和浩特连接多条高速公路,与周边城市联通便利。
此外,呼和浩特还是中国重要的公路运输枢纽,是连接华北和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
四、经济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北方地区的重要商贸中心。
该市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同时也发展了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呼和浩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成为内蒙古区域经济的核心,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五、旅游资源呼和浩特地处内蒙古的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例如,位于呼和浩特市郊的昭君文化公园,是中国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
此外,呼和浩特周边还有草原、湖泊等自然景观,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草原风情,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六、教育呼和浩特拥有多所高等学府,为整个内蒙古地区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其中,内蒙古大学作为该市最重要的高等学府之一,为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呼和浩特的地理位置和教育资源的优势,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前来学习。
呼和浩特的地理特点在该市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气候、地形、交通等因素为呼和浩特的农牧业、旅游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呼和浩特地区2010年地下水位特征评述
凯, 于静 洁, 谢贤群. 河北南部平业环境保护, 0 , () 0 — 0 . ] 2 1 06: 1 44 0 2 4
1 成 建 国 . 京 市 平 原 区平 均 地 下 水 位 变 化 分 析 『] 公 自动 化 杂 志 , 北 J. 办
与 20 0 9年 相 比均 有 所 下 降 , 降 幅度 呼和 浩 特 市 市 区、 川县 明显 高 于 20 下 武 0 9年 , 县略 高 , 余 地 区略 低 。 年 内呼 和 浩特 市城 郊 地 下 水 托 其 位 降 幅 最 大 , 水 河县 降 幅 最 小 。 清
关 键 词 : 下 水位 : 测 地 监
【】 余 5
2o.5)9 3. o 9( 6: - 1 1 2 就 . 村地 下水 资源 开发保 护探讨 [. 徽农 业科 学, 0, 农 J安 】 2 93 0 7 (9: 3 3 1 3413 7 2 ) 4 0 - 40 , 7 . 1 4 晶, 田 辉 , 吉林松 嫩平原区地下水动态 及其驱动 等.
周 期 性 变化 . 地 下 水位 也 有 周 期 性 变 化特 征 。 地 下 水 的 变化 故 而 除 与 降 水 有 关 系外 。 与 生产 和 生 活 用 水关 系密 切 。 下 水 位 的 还 地 变 化 直 接影 响到 上 层 土 壤 水分 .特 别 是 在 地 下 水位 较 高 的情 况 下 . 农 作 物 根 系 分 布层 的土 壤 水 分 影 响较 大 , 此 测定 地下 水 对 因 位 深 度 对 分 析 土壤 水 分 变 化 也 十分 必 要
Ke r sUn e go n trlv l n tr g y wo d : d rr u d wae e ; e Mo i i on
1961-2018年内蒙古夏季极端高温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
1961—2018年内蒙古夏季极端高温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刘诗梦1,吴和俐2(1.内蒙古气候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2. 贵阳市气象局,贵州 贵阳 550001)摘要 利用内蒙古71 个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及eCMWF再分析数据,研究了1961—2018 年夏季内蒙古极端高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极端高温时期高空大气环流异常特征。
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近58 年内蒙古夏季极端高温呈增长趋势,在1996 年发生了转暖突变,极端高温与其出现日数为显著正相关。
从空间上看,内蒙古极端最高气温分布,地区差异大,呈西高东低分布;极端高温的发生频次分布与气温相反,全区总体是东多西少。
内蒙古夏季极端最高气温与其上空200 hPa高度场为显著正相关,当高空位势高度为正异常时,地面极易发生极端高温事件。
关键词 内蒙古;夏季极端高温;高空大气环流引言在全球变暖环境下,极端天气、气候现象频发,极端高温事件也显著增多,由此引发的灾害不仅破坏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更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1-2]。
全球大陆超过一半地区的冷夜、冷日正在减少,暖夜、暖日数量增多[3]。
中国近百年来平均地表气温明显增加,增幅高于同期全球升温幅度平均值,北方地区升温趋势尤为显著,升温速率随纬度增长而增大[4]。
尤其是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北方地区极端气温有一个明显的增加趋势[5]。
对于北方而言,影响地面气温最重要的因子即是其上空的异常环流形势[6-7]。
当控制蒙古地区的高度场异常时,地面降水、气温和相对湿度将发生变化,可能会加剧极端气候事件的发展[8-9]。
因此,首先分析了内蒙古夏季极端高温的时空分布特征,接着研究了极端高温的突变时间,最后,利用夏季200 hPa位势高度场,探讨了影响内蒙古夏季极端高温天气的环流因子,为内蒙古夏季气候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使用的站点资料为1961—2018 年内蒙古具有代表性且序列一致,资料完整的71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夏季逐日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资料[10];再分析资料采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全球逐月再分析数据,该资料的水平分辨率为0.75 °×0.75 °。
呼和浩特市近30年气温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上接第 196 页)
下降。因此,应积极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提升民众防灾
4 结论与讨论
减灾意识、强化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为广大农户提供 精细化的指导及有效落实防涝减灾对策等多种措施,做
通过分析 1991—2020 年五寨县暴雨特征及其对农 好暴雨灾害的气象服务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稳定。
业的影响,得出以下 3 点结论。1)1991—2020 年五寨 县暴雨日数持续减少。1991—2000 年暴雨日数呈下降趋 势,其他各年代均有所增加。其中 2001—2010 年暴雨日 数的上升趋势最为显著,1991—2000 年暴雨日数的变化 趋势最为缓慢。2)1991—2020 年五寨县暴雨日数距平值 以 -0.038 d/10 年的速率呈缓慢的下降趋势。其中 1995 年五 寨县出现暴雨日数最多,为 3 d,而 1992—1994 年、1996 年、 1998 年、2000—2002 年、2004—2006 年、2008— 2009 年、2011 年、2013—2016 年、2018 年 与 2020 年 暴雨日数较少,均未出现过暴雨天气过程。五寨县暴雨 日数主要出现在 7—9 月,以 7 月暴雨日数最多。3)暴 雨对农业的影响有利又有弊。既能够有效缓解旱情又会 严重影响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使民众的经济收益大幅
气温升高导致积温及其持续时间明显增加,延长农作物 生长期,进而使农作物产量实现明显增加。然而,冬季 气温升高,为病菌、虫卵越冬创造了有利条件,导致春 季病虫害肆虐。呼和浩特市降水量较少,导致干旱灾害 频发。一旦农作物播种时期遭遇干旱灾害,作物无将正 常出苗,导致农作物产量大幅下降。夏季高温干旱将导 致土壤严重失水,轻则使农作物叶片萎蔫,重则导致农 作物由于缺少而枯萎死亡。此外,呼和浩特市极端低温 呈 下 降 趋 势, 极 易 引 发 冻 害, 对 作 物 的 正 常 生 长 极 为 不利。
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
科技园地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边疆,是祖国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属于欧亚大陆干旱、半干旱性气候区域,面积约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45.6%,分为西部荒漠区和中部草原区,是地球表面生态系统最脆弱的区域之一。
干旱、半干旱区是内蒙古人口居住密集区,也是农业、畜牧业和工业的主要分布区和主产区。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迁,干旱、半干旱区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因此,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1.森林衰退森林衰退是指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生理机能下降、生长发育滞缓或死亡、生产力降低以及地力衰退等现象。
内蒙古是我国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区域,据全区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内蒙古森林总面积为2487.90万公顷,居全国第1位,其中,人工有林地面积331.65万公顷,居全国第8位,“三北”地区居首位;灌木林地面积798.56万公顷,居全国第2位。
森林覆盖率达21.03%。
内蒙古干旱、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丁茂 北京美亚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INNER MONGOLIA FORESTRY36科技园地半干旱区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尤其是人工造林工程集中实施的区域,由于受技术、政策、经营管理水平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1)林分树种组成单一,纯林多,混交林少。
自“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陆续启动以来,营造了大量的人工纯林。
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例,2010—2014年,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区范围内灌木造林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98.4%,导致人工林纯林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林分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差。
(2)造林密度过大,结构不合理,生态功能下降。
密度是森林经营过程中重要的林分因子。
目前,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区人工林密度普遍偏大,超出了土壤水分承载能力,加之持续的干旱加剧了水分供应不足,导致林下草本层发育不良、林木死亡,地力严重衰退,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下降。
1981-2010年呼和浩特地区降水极端事件特征分析
2018年第9期时代农机TIMES AGRICULTURAL MACHINERY第45卷第9期Vol.45No.92018年9月Sep.20181981-2010年呼和浩特地区降水极端事件特征分析李鹏(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摘要:利用呼市地区6个站198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对极端降水日数、极端降水量和两个通用指标的特征变化做了分析。
结果表明,极端降水日数的年际变化波动较大,无明显趋势变化。
极端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幅度较为明显。
雨日天数年际波动较大,总体来看以0.33d/10a 在增加,近30年来持续干旱天数以0.39d/10a 的速度在减少。
年平均降水量与年极端降水量之间相关度非常好,其回归方程的P 值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
关键词:呼和浩特;极端事件;降水量;阈值作者简介:李鹏(1985-),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气象行政执法工作。
1资料和方法本研究选取呼和浩特市的6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呼市南郊、武川、土左旗、托县、和林、清水河),利用1981-2010年的逐日降水数据进行研究,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气象局数据库。
采用翟盘茂百分位法来确定6个自动气象站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选取1981-2010年中任意一年中逐日降水量按照升序顺序排序,将各年份序列中顺位第90个百分位上的30个降水量值取平均,定义为该值作为该地极端强降水时间的阈值,当该站某日降水量级超过了此阈值,就可以认定当日出现了极端降水时间。
2结果与分析2.1极端降水阈值的空间分布呼和浩特市降水阈值在10.7~15.5mm/d ,最大值出现在呼和浩特市区和土左旗,最小值出现在北部区武川县,两者相差4.8mm 。
从总体降水分布来看呼和浩特地区极端降水阈值分布除武川较小外其他地区没有明显区别,均值约为14.8mm ,超过中雨(10mm )量级,量级较小。
2.2降水极端事件变化特征分析2.2.1降水极端事件的年际变化呼和浩特市极端降水日数在20世纪90年代和2005年前后,基本高于平均值,近30年的其他时候普遍低于平均值,这说明90年降水极端事件的日数是偏多的,最大值出现在2003年的11.5天,最小值出现在2007年,仅有3.6天,但总体看极端降水日数的年际变化波动较大,无明显趋势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地 区 降水 量 为 历 史 最 少 年份 。 过 对 大 气环 流 和 相 关 特 征 量 的 分析 . 果表 明 :00年 是 进入 2 世 纪 以来 气候 最 为 异 常 的 一年 海 洋 通 结 21 1
异 常特 征 主要 有 :0 9年 6月 至 2 1 20 0 0年 4 月 ,赤 道 太 平 洋发 生 一 次 中等 强 度 的厄 尔尼 诺 事件 ,0 0年 7月 又迅 速 进 入 拉 尼 娜 状 :0 0 21 2 1
而生 的是 高 温 。所 以 , 究 我 市 夏季 高 温 少 雨 的 发 生 、 展 和 影 研 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 着 重 要 意 义
21 0 0年北 半球 大气 环 流 异 常 .包 括 中 高纬 度 环 流 异 常 、 副
热 带环 流异 常 和 热 带 对 流异 常
影 响 我 国 夏 季 高温 少 雨 的因 素 比较 复杂 .赵 振 国等 曾把 影 响 中 国汛 期 旱 涝 的 因素 归 纳 为 海 温 异 常现 象 、 青藏 高原 热状 况 、
托县 )均 创 历 史 极 值 。 季平 均 气 温 和 林 县 属 于 正 常 。 , 夏 土左 旗 显
表 1 21 0 0年 夏 季 呼 和 浩 特 地 区气 温 、 水 评 价 降
图 1 21 0 0年 6月 北 半 球 50 P 0 h a月平 均 位 势 高 度 和 距 平 (O p 1g m)
l 21 0 0年 夏 季 高 温 干旱 特 征
2 1 夏 季 (— 0 0年 6 8月 ) 和 浩 特地 区平 均 气 温 1 .( 川 县 ) 呼 90 武
~
2 .℃( 克 托 县 ) 与历 年 同期 相 比 . 林 县 持 平 。 余 地 区偏 41 托 。 和 其
高 2 。7月 呼和 浩 特 地 区 平 均 气温 2 . ( 川 县 ) 2 .℃( 克 ℃ 2 武 7 ~ 67 托
际气 候 变 率 的 最 强 信号 .它 不 仅 对 区 域气 候 而 且 对 全 球 气 候 异 常都 有 明显 的 影 响 许 多气 象 工 作 者 都 研究 发现 .N O 事 件 对 E S
我 国夏 季 降 水 有 着 重要 影 响 . 振 国研 究 指 出 . 国夏 季 雨 带 的 赵 我 位置与 E S N O事 件 发 生 有着 较 好 的关 系 .在 厄 尔 尼 诺 当年 我 国 夏季 主要 雨 带 偏 南 . 拉 尼 娜 当年 我 国夏 季 主 要雨 带 偏 北 在
年 夏季, 风带 50P 西 0 h a位 势 高度 场 整 体 环 流异 常偏 高 ;0 9年 1 20 2月至 2 1 0 0年 9月 . 太 平 洋 副 热 带 高 压 面积 和 强 度 均 较 常 年 同期 异 西 常偏 强 , 太平 洋 副 热 带 高 压在 2 1 西 0 0年 1 O月之 前 受 厄 尔尼 诺 影 响 而 异 常 偏 强偏 西 . 高脊 线 位 置 也 表 现 出明 显 的 阶段 性 特 征 副
关键词 : 高温 干 旱 : 尔尼 诺 事件 一 拉 尼 娜 : 流 异 常 : 太 平 洋副 高指 数 厄 环 西
中 图分 类 号 :1 1 S6 . 2 文 献 标 识码 : A 1 . 6 /js. 0— 9 72 1 .1 4 03 9jsn1 7 0 0 . 2 . 1 9 . 0 0 0 0 文章 编 号 : o — 9 72 1 )10 7 — 3 1 7 00 (0 20 — 0 2 0 0
21 0 0年 7月 . 涡偏 强 、 高 位 置偏 西 。北半 球 极 涡 呈 单 极 极 副
内 蒙古 农 业 科 技 2 1 ( )7 ~4 0 2 1 :2 7
I n r Mo g la Ag i u t r lS in e An c n l g n e n oi rc l a c e c d Te h oo y u
呼和浩特地区 2 1 年夏季高温干旱特征及成 因分析 00
内蒙 古 呼 和浩 特 市 是 个 自然 灾 害频 发 的地 区 .而 其 中 由夏
田. 农作 物受 旱 较 严 重 2 夏 季 高 温 少 雨发 生 的 主 要 原 因— — 北 半 球 大 气 环 流 异 常
季 降水 偏 少 产 生 的 干旱 气 象 灾 害 占的 比例 很 大 .而 且 少 雨 相 伴
李 薪
( 和 浩 特 市气 象 台 , 呼 内蒙 古 呼 和浩 特 000 10 0)
摘
要 :0 0年 夏 季 (— 21 6 8月 ) 呼 和 浩特 地 区 出现 了严 重 的 高 温 干 旱 , 中 7月 份 高 温 持 续 时 间 长 , 度 大 , 历 史极 值 ; 水量 偏 少 . , 其 强 创 降 部
亚洲 季 风 、 中纬 度 阻塞 高 压 和 西 太 平 洋 副热 带 高 压 这 5个 最 重 要 的 因子 朱 益 民 等 指 出 . N O 是 热 带 太 平 洋 地 区海 气 系 统 年 E S
21 中高 纬度 环 流 异 常 . 211 极 涡 .. 21 0 0年 6月 . 半 球 高 纬 度 地 区 在 格 陵 兰 和 白 令 北
海 附 近各 有 一 高 压 脊 发展 至极 地 .使 得 极 涡呈 两 个 中心 分 布并
偏 离极 地 . 一个 中心 位 于 新 地 岛 附 近 . 一个 中心 位 于北 美 洲 巴 另 芬 岛 附 近 。 由于 极 涡 偏 离 极 地 .反 映 在 距 平 场 上 .极 区 存 在 8 g m 的正 距 平 区 , 新 地 岛 附 近对 应 8 g m 的 负 距 平 区 。 亚 0p 在 0p 洲 中 高 纬度 锋 区 偏 北 . 得 东 亚 冷 空气 活 动 偏 北 偏 弱 . 地 的 冷 使 极 空 气 被 高 压 坝 阻 挡 . 套 地 区受 高 压 脊 控 制 . 河 出现 了高 温 少 雨 天 气 ( 1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