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第一章遗传学细胞基础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本章要点
☻真核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染色质的基本结构与染色体的高级结构模型。
☻多线染色体的形成原因。
☻有丝、减数分裂染色体形态、结构、数目变化及遗传学意义。
☻无融合生殖及其类型。
☻高等动植物的生活周期。
☻染色质、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异固缩现象、核型、核型分析、双受精、直感现象、世代交替。
☻真核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1.细胞壁。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及穿壁胞间连丝。
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
功能:对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2.细胞膜
成分:主要由磷脂和蛋白分子组成。
功能:选择性透过某些物质;提供生理生化反应的场所;对细胞内空间进行分隔,形成结构、功能不同又相互协调的区域。
3.细胞质
构成:蛋白分子、脂肪、游离氨基酸和电解质组成的基质。
细胞器:如线粒体、质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线粒体:双膜结构,有氧呼吸的场所,有自身的DNA,和植物的雄性不育有关。
叶绿体:双膜结构,光合作用的场所,有自身的DNA,绿色植物所特有。
核糖体:蛋白质和rRNA,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内质网:平滑型和粗糙型,后者上附有核糖体。
高尔基体:单膜结构,分泌、聚集、贮存和转运细胞内物质的作用。
中心粒:动物及低等植物,与纺锤体的排列方向和染色体的去向有关。
4.细胞核
功能:遗传物质集聚的场所,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
组成:1. 核膜;2. 核液;3. 核仁;4. 染色质和染色体。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间期细胞核里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网状结构称为染色质。
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卷缩成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碱性染料染色很深的物质,染色体。
二者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形态。
☻不知道是什么
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根据间期染色反应,将染色质分为:
•常染色质:在间期染色质线中染色很浅的区段。
•异染色质:在间期染色质线中,染色很深的区段。
染色深浅不同原因:DNA链存在状态不同,与染料间反应会有所不同。DNA链的密度不同,结合染料分子的量也不同,染色会深浅不一。
常染色质异染色质间期染色程度浅深
螺旋化程度低高
DNA序列疏松、单一序列凝集、高度重复序列
功能状态间期活跃表达,带有重要的遗传信息不活跃,一般不编码蛋白质化学组成相同
组成性异染色质与兼性异染色质:
•组成性异染色质:除复制期外均处于聚缩状态;构成染色体的特殊区域,如着丝点、端粒附近;只与染色体结构有关,一般无功能表达;主要是卫星DNA。
兼性/功能性异染色质:可存在于染色体的任何部位;可在某类细胞内表达,而在另一类细胞内不表达;携带组织特异性表达遗传信息。如雌性哺乳动物的X染色体。(巴氏小体)
染色体的形态:
(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1.着丝粒与动粒/着丝点
着丝粒不被染料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表现为染色体上一缢缩部位(无色间隔点),又称为主缢痕。
包括中央结构域、配对结构域和动粒结构域。由两端保守边界序列和中间富含A+T序列构成。着丝粒是纺锤丝附着的区域,缺少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不能正确分配到子细胞,经常发生丢失。
2.染色体臂
根据其位置/臂比可将染色体的形态分为:
中间着丝粒染色体(等臂):V 近中着丝粒染色体:L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近似棒状端着丝粒染色体:棒状颗粒状染色体:颗粒状
3.次缢痕
某些染色体的一个或两个臂上往往还有另一个染色较
淡的缢缩部位,称为次缢痕,通常在染色体短臂上。次
缢痕在细胞分裂时,紧密地与核仁相联系。与核仁形成
有关,也称为核仁组织中心。
4.随体
次缢痕末端所带的圆形或略呈长形的突出体称为随体。随体的有无也可作为染色体的识别标志。
5.端粒
对染色体DNA分子末端起封闭、保护作用;防止DNA酶酶切;防止DNA分子间融合;保持DNA复制过程中的完整性。
端粒具有串联重复序列,可用下列同式表示:T(1-4)-A(0-1)-G(1-5),如人类为TTAGGG,拟南芥为TTTAGGG。长度可能与细胞寿命有关。
端粒酶:在细胞中负责端粒延长的一种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
随着对端粒和端粒酶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端粒系统与衰老、癌症有密切关系。如果抑制端粒酶的活性,就可以使癌细胞停止分裂增殖达到抗癌目的;若激活端粒酶就可以增加细胞分裂次数,从而延长寿命
(二)染色体的成对性
在一般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具有同一种形态特征的染色体总是成对存在的,这种大小、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三)染色体核型/组型和核型分析
将一个体细胞中全套染色体按同源染色体大小、着丝粒的位置、臂比、次缢痕的位置、随体的有无等特征,分组编号构成一个图像,即核型。
对生物细胞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所进行的分析,称为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质的基本结构与染色体的高级结构模型。
√染色质的基本结构
1974,柯恩柏格,念珠模型
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
♫核小体:包括H2A、H2B、H3、H4四种组蛋白各两分子的八聚体,直径约10nm;
♫核小体与核小体之间由连接丝和一个小分子的组蛋白H1相连;
♫一个核小体及其连接丝约含有180-200个碱基对的DNA,其中约146bp盘绕在核小体表面1.75圈。
√染色体的高级结构模型
经过间期复制的染色体,均包含有两条
成分、结构和形态一致的染色单体。
每个染色单体包括DNA双螺旋分子与
蛋白质结合形成的一条染色线与染色粒。
一条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互称为姊妹
染色单体
染色单体包括染色线和染色粒
染色体四级结构模型理论解释染色质状
态转变的过程
☻多线染色体的形成原因。
单线性与多线性:染色单体通常单线性,但一些双翅目昆虫(摇蚊、果蝇)的幼虫唾液腺的细胞中存在巨大染色体。
多线染色体产生于内源有丝分裂:染色单体在间期正常进行复制,但未发生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