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二篮球场上的数学问题《智慧乐园二》教材分析浙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二篮球场上的数学问题《智慧乐园二》教材分析浙教版
《智慧乐园二》教材分析
通过平移可较快求出各图形的周长。
第(1)题,列表记录:
观察发现,图形的周长=层数×6。
第(2)题,列表记录:
观察发现,图形的周长=层数×14。
第(3)题,列表记录:
观察发现,图形的周长=层数×26。
视班级基础,教师至少可向两个方向继续拓展。
其一,在某一小题结束后,引导学生继续推理:像这样的5层,图形周长是多少?10层呢?其3个小题都结束后,综合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图形的周长与原小长方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得出:图形周长=小长方形周长×层数。
可结合图形说明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
因为拼成的图形通过平移可得到一个大长方形,长=小长方形长×层数,宽=小长方形宽×层数,则周长=(小长方形长×层数+小长方形宽×层数)×2=小长方形周长×层数。
第2题,根据上题发现的规律,求得图形周长:(20+12)×2×10=640(cm)。
三年级数学下册三周末活动中的数学《智慧乐园三》教材分析浙教版
《智慧乐园三》教材分析
本课重点训练有序思考。
从先买钢笔的角度考虑。
三种笔都要买,20元最多只能买3支钢笔;剩下5元,先考虑圆珠笔,只能买1支;还有2元可买6支铅笔。
若买2支钢笔,剩下10元;买3支圆珠笔,就只能买3支铅笔;买2支圆珠笔,则可以买12支铅笔……如下表:
也可以从先买圆珠笔的角度考虑。
还可以从先买铅笔的角度考虑。
教学时,根据班级情况,可采用自行尝试——交流评议——小结的流程,也可以由教师引领,从先买钢笔的角度考虑,初步感悟思考方法,然后由学生自己选择先从买圆珠笔或买铅笔的角度考虑,独自经历
有序思考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二 篮球场上的数学问题—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复习课件 浙教版 (共16张PPT)
用字母表示:(a+b)×c=a×c+b×c
2
或a×(b+c)Leabharlann a×b+a×c例1:
2.观察下面的竖式,说说在计算的过程中运 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5 ×1 2
50 250
300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25×12=25×2+25×10
例2:
(4+2)×25 =6×25 =150
4×25+2×25 =100+50 =150
( ×)
(
)
64×64+36×64=(64+36)×64 ( × )
√
2.填空:
(32+35)×4=( 32 )×4+( 35 )×4 (62+12)×3=( )×( )+( )×( )
62
3
12
3
3.算一算。
56 ×81
56 448
4536
23 ×94
92 207 2162
37 ×62
74 222 2294
6.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上合适的数。
12×32=32×__1_2___
108×75= 75 ×__1_0_8__
30×6×7=30×(6×
)
125×(8×40)=(
7×
125
8
)×_____ 40
谢谢
(4+2)×25 = 4×25+2×25
知识梳理 2.两位数乘两位数(简便计算)
1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灵活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3:
2.编几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请同桌做一做,并批 改。哪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容易做错?怎样纠正? 在小组里分析错题。
78 ×67 55 45 66 468
浙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智慧乐园二
2、小组交流自己的分法。
建议:请每个同学把自己的分法,给小组的同学看一看。
要求:如果有相同的,下一位同学在相同分法的图上作个记号。最后每个组数一数,每一幅图你们组一共想出了几个不同的分法,把你们认为特别好的分法打上★,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
4、全班汇报,交流分法。要求:
认真倾听,对照自己的提问,想一想,哪些是自己想到的,哪些自己没有想到?
二、归纳小结,练习。
把下列各图分成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两块(不破坏小方格图)。你有哪些分法?
1、学生独立尝试。(允许同桌两人一起分割图形)
2、小组交流自己的分法。
全班汇报,交流分法。
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2、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在分割图形的过程中提升观察、分析、判断与思考能力。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游戏引入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玩个图形游戏:下面的大正方形中有16个小正方形,请你把它分成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两块(不破坏小方格图),并涂色表示各种分法。
默读游戏要求,有什么问题吗?不破坏小方格图是什么意思?
智慧乐园二
教学内容:智慧乐园二 浙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P39
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等分图形,首先因为大正方形中含有16个小正方形,所以被平均分成两块后,每块都含有8个小正方形;然后考虑使两块的形状相同,尽可能有序思考。第2题,借鉴第一题的思路,有序思考。
教学目标
1、在分割图形的过程中提升观察、分析、判断与思考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三年级数学下册二《篮球场上的数学问题(主题图)》教材分析浙教版
《篮球场上的数学问题(主题图)》教材分析
教材以“篮球场上的数学问题”为主题,创造性地将“步测和目测”“长方形周长”“乘法分配律”“长方形面积”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等数学知识整合成一个单元。
主题图,从体育馆和篮球场的建造、观看篮球比赛的购票活动以及购买体育用品等多种角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有的问题是结合生活经验提出的,如:“体育馆有多大?”“买地板要花多少钱?”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可进一步指导学生从数学角度来理解问题,如:“你认为体育馆的大小可能和什么有关?”“怎样才能算出买地板要花的钱?”有的问题是直接观察画面信息提出的,如:“买32张甲级票要多少钱?”“一套球衣、球裤一共要多少钱?”还有的问题可能是添加或组合了信息提出的,如:“买6套球服要多少钱?”“有3个小朋友,一共带了100元,可以怎样买球票?”对这些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评议:“同学的提问好吗?好在哪里?”让学生在对问题的鉴别、比较和分析中,体会到提问的方法,逐步培养提问能力。
在提问环节,实际教学时,可让学生先独立看图思考,简要写出自己的问题,再小组交流,选出组内好的问题,最后全班评议、记录。
在黑板上罗列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后,还要对其分类,使学生初步感知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然后可以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能和哪些学过的知识有关呢”的提问,过渡到本单元的准备性练习,进一步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本单元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二篮球场上的数学问题10步测与目测教案浙教版20191129482
《步测和目测》教课设计教课目的知识目标认识步测和目测的方法。
能力目标可以进行简单的步测和目测测出两地间的距离。
感情目标感觉步测和目测与平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课重难点用步测丈量距离的方法。
教课过程一、引入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用丈量工具来丈量两地之间的距离。
当没有丈量工具时如何丈量篮球场的长和宽呢?(板书课题:步测和目测)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什么是步测什么是目测。
二、研究新知.1.说明步测的意义什么是步测呢?(学生研究议论)沿长边走了 71 步,长大概是多少米?这类方法是步测。
2、步测的方法。
(1)问:如何求一步的长度?(用两点间的距离除以步数)(2)问:想想用步测的方法丈量两点之间的距离,需要知道哪些条件?(一步的长度乘以步数)注意:为了测得比较正确,走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指引学生回答:要依据平常迈步的大小,迈步要均匀,防备步子忽大忽小,向前走时,尽量直线前进等。
3.教课例 1出示课件( 1)察看图例。
例 1:均匀每一步大概长是多少厘米?2 米 4 厘米走了 5 步,一步长度如何求?要点理解 5 步 2 米 4 厘米的关系.使学生能依据这段距离的长度和步数来正确解答均匀每一步大概长多少厘米?(2)指名板演。
提示:注意要求的单位是什么?给出的距离单位是什么?(3)校正。
2米 4 厘米 =204 厘米 204÷ 5≈(40厘米)4、教课例 2出示课件例 2:沿篮球场的长边、宽边走一走,各走了多少步?大概多少米?长71步宽 38步(1)读题,理解题意。
发问:如何求篮球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指引学生:步数×一步长度 =两点之间距离。
( 2)学生试做,校正。
5、目测出示例 3:我们用眼睛看来估计一段距离大概有多长,这就是目测。
( 1)成立实质距离的观点。
目测篮球架、教课楼、旗杆的高度。
与伙伴沟通你是如何预计的。
( 2)小结目测时,有时受地形影响造成错觉.如:宽阔的地方,简单把长距离估测得偏短,狭小的地方,简单把短距离估测得偏长.所以,需要长久累积,频频练习.三、稳固练习:1、经过丈量,求出自己的均匀步长,而后步测一段路的长度。
三年级数学下册 二 篮球场上的数学问题 11《长方形周长(一)》教材分析 浙教版
《长方形周长(一)》教材分析做与说本课研究长方形的周长。
教材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活动经验与认知储备,通过尝试、交流和优化,得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一般方法。
第1题,教学时,可先请学生说说什么是周长,然后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教材提供了一些线索,如制作画框所用木料的长度,将树围起来的绳子的长度,包装礼物的彩带的长度等。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长方形的周长呢?教材分两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第2题,重在强化周长的意义与长方形的边长特点。
第(1)题,在格点图中画长方形,(数)算周长。
学生可能会把四条边分别数出来,再相加;也可能会数出一条长、一条宽,分别乘2再相加;还可能会数出一条长、一条宽后相加再乘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校评,优化方法。
第(2)题,指定周长,在格点图中画长方形。
有的学生会先试着画一个,再通过计算周长来调整。
要引导学生先思考:知道周长是12厘米,就是对长和宽提出了什么要求?周长即长与宽之和的2倍。
因此,长+宽=6。
第二部分,第3题,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直接给出几个长方形,请学生计算周长。
先请学生思考:要求周长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如果要我们自己来测量,打算测量几条边?为什么?再计算周长,并交流结果。
要点有二,其一,进一步归纳、明确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以便中下程度的学生有“法”可依,其二,根据正方形4条边长都相等的特征,进一步优化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边长×4。
练与用练习题有3道,与本课开始相呼应,解决生活中的周长问题。
第1题,篮球场的周长为:(28+15)×2=86(米)。
第2题,隔离带一周的长度为:80×4=320(厘米)。
第3题,围栏的周长为:(6+4)×2=20(米)。
练一练五本课巩固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一教学内容。
第1题,求正方形的周长。
视班级情况,学生可以仅按教材要求计算各正方形周长,也可以在计算之后,找一找规律。
边长每增加1厘米,周长就增加1×4=4(厘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篮球场上的数学问题 浙教版(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篮球场上的数学问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周长不变,面积变大 B.周长不变,面积变小C. 周长不变,面积不变 D.周长变小,面积变小2.用一根长20厘米的线,围成一个长方形,正确的说法是()。
A. 长5厘米,宽4厘米B. 长8厘米,宽2厘米 C. 面积一定是16平方厘米3.101×125=()A. 100×125+1B. 125×100+125 C. 125×100×1 D. 100×125×1×1254.如图,在长方形中正好摆两个大小相等的圆,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 324B. 54C. 162D. 127.175.小红把8×(□+2)错算成8×□+2,她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A. 8B. 16C. 14二、判断题6.粉笔的长度大约是8厘米,黑板的面积大约是4平方分米。
7.a×c-a×b=a×(c-b)。
()8.×7=8+×7=13。
9.102×98=(100+2)×98这里运用了乘法的结合律。
三、填空题10.直接写出得数.(1)5×18=________(2)46÷2=________(3)3×27=________(4)6×16=________(5)20×90=________11.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算.25×12+25×28=________12.1.8分米=________厘米1.8平方分米=________平方厘米1.8立方分米=________立方厘米13.9000-9=________×99914.用简便方法计算634×8+566×8=________四、解答题15.长方形ABCD被虚线分割成4个面积相等的部分(如下图,单位:厘米).试求线段BE的长度.16.花园小学新买来58套课桌,每张课桌118元,每把椅子72元。
三年级数学下册二篮球场上的数学问题12《长方形周长(二)》教案浙教版
《长方形周长(二)》教案教学内容浙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科书42-43页例题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动手操作,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熟练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同时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能熟练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周长的概念,能熟练拼凑新图形并求出新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用具几张长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同学们,咱们上节课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你能回答出我的问题吗?1、长方形的周长=( + )×22、正方形的周长=( )×4同学们太厉害了!(给回答正确的学生奖励小红花)3、出示课件例1下面个图形中横行、竖列相邻的两点距离表示1厘米。
(1)计算各图形的周长。
问:①这些图形都是长方形吗?(不全是长方形)②它们是由什么图形拼组成的?(它们是由两个或几个长方形组成的)(2)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问:①什么是周长?(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
注意:必须是封闭图形。
)②这些图形的周长可以用长方形周长去计算吗?同学交流讨论,尝试回答。
(不能用长方形周长的方法计算这些组合图形,会重复计算长方形的长或宽)二、探究新知出示课件例2、在下面的长方形中选两个,拼成一个较大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问:1、任意选两个长方形就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长方形吗?试一试:①号图形和④号图形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长方形吗?2、怎么选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长方形?拼一拼:①号图形可以和几号图形拼成一个较大的长方形?例2中还可以有那两个图形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长方形?3、较大长方形的周长是两个小长方形周长的和吗?同学们互相交流总结,派代表回答。
三、随堂练习1、完成课本43页1题。
2、完成课本43页2、3题。
注意:周长相等,图形不一定相同。
3、完成课本43页4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二篮球场上的数学问题14《长方形面积(一)》教材分析浙教版
《长方形面积(一)》教材分析看与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建立在充分理解和掌握面积概念及面积单位基础上的。
教师如果感到有必要,可在课前布置学生剪制一些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并在他们熟悉的图形表面铺一铺、看一看,面积大概是多少。
教材首先呈现工人师傅铺地板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篮球场的面积有多大?”并进一步把这个具体的生活问题抽象到更一般的数学层面:“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做与说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可以通过铺摆单位面积的正方形来测量长方形的面积,本课继续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感知所摆面积单位的个数与长方形长、宽之间的关系。
可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展开。
第1题,从2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中选出几个,拼成各种各样的长方形,并在表格中记录它的长、宽与面积。
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检查填得是否正确,再根据全组同学的记录,引导学生归纳发现,初步形成猜想:长方形面积=长×宽。
第2题,是一个演绎说理的过程。
教学可从铺满面积单位的长方形开始,如:1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你知道下图的长、宽和面积吗?怎么想?下面的图形呢?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长是几厘米,就意味着每行能摆几个小正方形;同样的,宽是几厘米,就意味着可以摆这样的几行;而所谓面积,即全图中可以摆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可用每行个数乘行数即长乘宽求得。
长方形面积=长×宽。
第3题,直接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还可以把图形分分类,①,②,④为一类,是一般的长方形;③,⑤为一类,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为了沟通“线”和“面”之间的联系,可借助电脑课件演示,动态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沿着水平方向平移了“宽”的长度所扫过部分的大小。
浙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二篮球场上的数字问题 教案
《步测和目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进行简单的步测和目测测出两地间的距离。
情感目标感受步测和目测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用步测测量距离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用测量工具来测量两地之间的距离。
当没有测量工具时怎样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呢?(板书课题:步测和目测)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什么是步测什么是目测。
二、探究新知.1.说明步测的意义什么是步测呢?(学生研究讨论)沿长边走了71步,长大约是多少米?这种方法是步测。
2、步测的方法。
(1)问:如何求一步的长度?(用两点间的距离除以步数)(2)问:想一想用步测的方法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需要知道哪些条件?(一步的长度乘以步数)注意:为了测得比较准确,走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引导学生回答:要按照平时迈步的大小,迈步要均匀,防止步子忽大忽小,向前走时,尽量直线行进等。
3.教学例1出示课件(1)观察图例。
例1:平均每一步大约长是多少厘米?2米4厘米走了5步,一步长度怎样求?重点理解5步2米4厘米的关系.使学生能根据这段距离的长度和步数来正确解答平均每一步大约长多少厘米?(2)指名板演。
提示:注意要求的单位是什么?给出的距离单位是什么?(3)订正。
2米4厘米=204厘米 204÷5≈40(厘米)4、教学例2出示课件例2:沿篮球场的长边、宽边走一走,各走了多少步?大约多少米?长71步宽38步(1)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如何求篮球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引导学生:步数×一步长度=两点之间距离。
(2)学生试做,订正。
5、目测出示例3:我们用眼睛看来估量一段距离大约有多长,这就是目测。
(1)建立实际距离的观念。
目测篮球架、教学楼、旗杆……的高度。
与同伴交流你是怎样估计的。
(2)小结目测时,有时受地形影响造成错觉.如:开阔的地方,容易把长距离估测得偏短,狭窄的地方,容易把短距离估测得偏长.因此,需要长期积累,反复练习.三、巩固练习:1、通过测量,求出自己的平均步长,然后步测一段路的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乐园二》教材分析
通过平移可较快求出各图形的周长。
第(1)题,列表记录:
观察发现,图形的周长=层数×6。
第(2)题,列表记录:
观察发现,图形的周长=层数×14。
第(3)题,列表记录:
观察发现,图形的周长=层数×26。
视班级基础,教师至少可向两个方向继续拓展。
其一,在某一小题结束后,引导学生继续推理:像这样的5层,图形周长是多少?10层呢?其3个小题都结束后,综合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图形的周长与原小长方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得出:图形周长=小长方形周长×层数。
可结合图形说明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
因为拼成的图形通过平移可得到一个大长方形,长=小长方形长×层数,宽=小长方形宽×层数,则周长=(小长方形长×层数+小长方形宽×层数)×2=小长方形周长×层数。
第2题,根据上题发现的规律,求得图形周长:(20+12)×2×10=64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