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复习
2024语文高考一轮复习 选择性必修中册(一) 单篇梳理 基础积累 课文1 屈原列传
(第5段)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
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 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
⑨当(相抵,抵得上) ⑩顾反(回来)
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
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
“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②屈平既嫉之,虽放流, ②咎(怪罪,责怪) 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 ③自为(帮助自己) 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④自佐(辅佐自己) 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⑤属(连续)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 ⑥治国(安定太平的国家) 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⑦累世(许多代) 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 ⑧其(大概,或许) 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 ⑨分(职分,资质) 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
【记忆导图】
1.120个实词积累、识记 (1)被
被
被
小篆 隶书 楷书
“被”是形声字,小篆从衣部,皮声。表示被子。
义项 ① 表示被动 ② 同“披”,披散 ③ 同“披”,披着、穿着 ④ 覆盖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
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 ⑥察察(洁净的样子) 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 ⑦汶汶(浑浊的样子) 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⑧常流(即“长流”,指江水) 又安能以晧晧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 ⑨晧晧(皎洁的样子) 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 ⑩温蠖(尘垢) 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列传之整理复习
夸耀 进攻,征伐 功绩,战功
3、此五霸之伐也
4、坎坎伐檀兮 1、父母者,人之本也
砍,砍伐
来源 根本 原来的,固有的
2、今背本而趋末
3、此之谓失其本心 4、本在冀州之南
本来,原来
副词,一旦 1、冀幸君之一悟 副词,全部、全都 2、俗之一改 3、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4、六王毕,四海一
数词
动词,统一 副词,完全
“的”
下面句子中句式特点 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 • 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B、故死而不容 C、信而见疑 D、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A
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
为: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语气词,表反问
竟为秦所灭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闻秦王善为秦声 我为赵将 为刎颈之交
介词,被
变为,变作
介词,替,给
因为
弹奏
表判断 成为
1、无专门词语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兵措地削,亡其六郡。 2、介词“于” 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3、介词“见”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4、“见……于”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介词“为”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6、“为……所” 夫直议者 ,不为人所容。 其后楚日益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7、“为所”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8、介词“被”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整个社会都污浊,我一人洁净;众人都昏醉, 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6、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此后楚国的领土一天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 被秦国灭了。
练习:下列“见”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F )
• A、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 B、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D、徒见欺 • E、渐见愁煎迫 • F、君既若见录
屈原列传知识点复习
《屈原列传》重要知识点复习解释加点的字,翻译加下划线的句子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1)。
为楚怀王左徒(2)。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3)。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4),屈平属草稿未定(5),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翻译: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6)。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7)。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8)。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10)。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11)。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12)。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13),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14)。
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翻译: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11)。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既绌(15)。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16)。
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17),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18)。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选择性必修中册《屈原列传》文言文复习讲义
《屈原列传》文言文复习讲义一、主人公——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我国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体诗歌新样式,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代表作为抒情长诗《离骚》。
主要作品有《天问》、《九歌》、九章》等。
汉代刘向把它们合编成《楚辞》。
屈原有才干,有远见,对楚国忠心耿耿,却一被楚怀王疏斥,再被顷襄王流放,直到怀石沉汨罗而死。
二、官职【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
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屈原列传》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
三、文言现象(一)通假字1.犹离忧也(通“罹”,遭受)2.其称文小而而其指极大(通“旨”)3.人穷则反本(通“返”,返回 ||人困窘没有出路,就会追念根本。
)4.靡不毕见(通“现”,显现 ||无不透彻明白。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通“浊”,污浊 ||自动地远离污浊。
)6.屈原既绌(通“黜”,被罢免官职)7.齐与楚从亲(通“纵”,合纵 ||联合抗秦)8.乃令张仪详去秦(通“佯”,假装)9.厚币委质事楚(通“贽”,见面礼 ||拿着丰厚的礼物进献给楚国。
委,呈现)10.亡走赵,赵不内(通“纳”,接纳 || 亡走,逃跑)(二)一词多义1.闻:(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名词,学识 ||知识广博,长于记忆,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2)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 ||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了。
宰,泛指地方官吏。
)(3)况草野之无闻者乎(名词,名气 ||何况乡间没有名气的人呢?草野,乡野,民间。
与“朝廷”相对。
)(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动词,听到)2.志:(1)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品行)(2)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动词,记忆)(3)其志洁,其行廉(名词,品行)(4)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 ||在一篇诗词中再三流露这种意愿。
《屈原列传》复习学案
一、字音字形:
• 谗言 • 谄媚 • 罹难 • 蝉蜕 • 罢黜 • 枯槁 • 诡辩 • 既往不咎
chá n chǎn lí tuì chù gǎo guǐ jiù
二、解释加点的字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识;记 1博闻强志 嫉妒 2争宠而心害其能 写作 3屈平属草稿未定 夸耀、自夸 4平伐其功 5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恨、痛心 6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深 处境困难;“返” 7人穷则反本 8其文约,其辞微 简约;含蓄 9而齐竟怒不救楚 最终
3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 于王之宠姬郑袖。
到了楚国,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 大臣靳尚,让他在怀王的宠姬郑袖的面前 编造谎言。 4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逃跑到赵国,赵国拒不收留。又到秦国, 最终死在秦国,后来才弄回来葬在楚国。
5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 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一个国君无论他是愚昧还是聪明,贤 能还是不贤能,没有不想寻求忠臣, 任用贤良来辅佐自己的。
6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 笑。
军队遭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个郡,自 身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7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面行走一 面吟唱,脸色憔悴,身体和相貌都像干枯的树木 一样。
10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臣请往如楚 11冀幸君之一悟, 俗之一改也 12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13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14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 襄王 15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抵;到…去 希望;全
连接
太平、清平; 出现
诋毁 效法
三、翻译句子:
1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屈原列传》《过秦论》《苏武传》《五代史伶官传序》文言知识复习
《屈原列传》《过秦论》《苏武传》《五代史伶官传序》文言知识复习《屈原列传》1、重点实词:志、治乱、娴、列、害、属、夺、伐、疾、离、穷、称、条贯、靡、指、迩、推、从、详、币、质、如、竟、当、顾、卒、咎、存、致、举、分、短、之徒、祖、适、吊、爽然2、翻译:⑴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⑵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⑶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⑷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3、文化常识:同姓、币、《诗经》、《楚辞》属zhǔ①连接。
《信陵君窃符救赵》:“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②跟着。
《垓下之战》:“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撰写。
《屈原列传》:“屈平属草稿未定。
”④通“嘱”。
托付。
《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⑤劝;劝请。
《赤壁赋》:“举酒属客。
”shǔ①归属;隶属。
《琵琶行》:“名属教坊第一部。
”②管辖。
《扁鹊见蔡桓公》:“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③部属。
《陈涉世家》:“徒属皆曰:‘敬受命。
’”④类;辈。
《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伐①砍伐。
《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②敲打。
高适《燕歌行》:“摐金伐鼓下榆关。
”③讨伐;攻打。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④攻破;破坏。
《谋攻》:“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⑤功劳;功业。
《魏公子》:“此五霸之伐也。
”⑥夸耀,自夸。
《屈原列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伐冰之家】指贵族豪门之家。
古代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时才能用冰,伐冰即凿痧窖取冰。
《过秦论》1.重点词:固、蒙、因、爱、致、与、之属/徒/伦、延、追亡逐北、因利乘便、奋、振、御、履、隳、践、信、陈、揭赢、抗、向、絜、序2.通假字:从景3.文化常识:崤函河关享国天下(宇内、四海、八荒、六合、九州、八州);敲扑;百姓(黔首、氓隶、布衣、黎民);山东;七庙2、翻译:(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屈原列传》文言知识点复习课件精品PPT27张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状后
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状后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后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状后
蝉蜕于污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
状后
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状后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宾前
成语
怀瑾握瑜:语出《楚辞·九音·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王逸注:“在衣为怀,在乎为握;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 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博闻强志: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又作“博闻强记”“博闻强识”, 《礼记·典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 随波逐流: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沉浮。 弹冠振衣:整洁衣冠。 与世推移: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史记》这 篇传记,是 记载屈原生 平事迹最早 、最完整的 文献。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屈原由“王甚任之”到“王怒而 疏”。 第二部分( 第4-9段):屈原由见“绌”到见“迁”。 第三部分(第10-11段):写屈原以身殉国的经过及他对 后世的影响。 第四部分(第12段):写作者对屈原的评价。
5.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 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6.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分析了屈原《离骚》用来列举事实讽
刺当世政治的包括“ 上称帝喾, 下道齐,桓 中述汤、”武这三方面。
7.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
主旨
自学指导二 5min
梳理文章的文言知识
(实词、虚词、古今异义、文言常识、特殊句式等)
通假字
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罹,遭受
人穷则反本
《屈原列传》复习
课文的最后两部分通过屈原同渔父的比喻性对话,让屈原将自己以 死保节的决心作了最终的表白,在那“举世混浊”、“众人皆醉” 的恶劣环境中,唯独屈原保持了“清醒”的政治头脑,“清白”的 品德节操使他“宁赴常流”“葬身鱼腹”决不“以身之察察,受物 之汶汶”,也决不“以皓皓之白,蒙世之温蠖”。这种洁身自好的 高尚节操和宁折不弯的斗争精神,表现了他对理想和正义的执着追 求,对卑劣、腐朽的切齿痛恨。屈原的死,是对邪恶势力的强烈控 诉,也是对浑浑噩噩的人们的呼唤和激励。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屈 原的这种反抗终究是消极的,同时他这种孤芳自赏,傲世疾俗的思 想感情,也反映了他轻视群众,脱离人民的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 表现了他的“国无人莫我知”(《离骚》)的孤独感。
E 固定结构 奈何绝秦欢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5 . 成语典故 ( 表疑问,怎么。 )
(Hale Waihona Puke 表反问,怎么 ……呢 ? )怀瑾握瑜: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博闻强志: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又作“博闻强记”“博闻 强识”。
随波逐流 :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沉浮。
弹冠振衣 :整洁衣冠。 与世推移: 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2 . 重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
属 屈平属草稿未定 亡国破家相随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动词,zhǔ,连缀,引申为写作 动词,zhǔ,连接 通“嘱”,嘱托,动词 动词,隶属,属于 动词,掌管 动词,类似 名词,类,这些人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有宁越……之属为之谋 吾属今为之虏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名词,用在人称后面,表复数。吾 属,我们。 若属,你们这些人
伐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其后秦欲伐齐 口诛笔伐 伐薪烧炭南山中
屈原列传复习题
屈原列传复习题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曲折和辛酸。
他的名字至今仍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传颂,他的作品《离骚》更是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下面是一些关于屈原的复习题,帮助大家回顾和了解他的生平和作品。
1. 屈原是哪个时期的人物?屈原生活在中国战国时期,大约公元前340年到公元前278年之间。
2. 屈原的家庭背景如何?屈原来自楚国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楚国的重要官员。
由于家庭的地位和背景,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学习了许多经典文化和政治知识。
3. 屈原为什么离开楚国?屈原曾经在楚国担任过重要的政治职位,但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与楚国的统治者不合,他被贬谪到了边远地区。
4. 屈原的作品有哪些?屈原的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
这些作品以其华丽的辞藻、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5. 《离骚》是屈原的哪一篇作品?《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篇诗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屈原对楚国政治腐败和自身遭遇的不满和痛苦。
6. 屈原的离世原因是什么?据传,屈原在流放期间感到极度的孤独和失望,最终选择了投江自尽。
这一事件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思考和解读的余地。
7. 屈原的作品对后世有什么影响?屈原的作品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辞章技巧和表达方式被后来的许多文学家所借鉴和模仿。
此外,他的作品也被广泛用于教育和研究,并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8. 屈原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有何地位?屈原被视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象征和代表。
他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文艺作品、传统节日和文化活动中。
他的故事也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传统。
通过这些复习题,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屈原的生平和作品,进一步认识到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屈原的作品不仅仅是古代文学的瑰宝,更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一扇窗口。
通过学习和研究屈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屈原列传复习
属予作文以记之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动词,隶属,属于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有宁越„„之属为之谋
动词,掌管 动词,类似
名词,类,这些人
吾属今为之虏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名词,用在人称后面,表复数。 吾属,我们。 若属,你们这些人
伐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其后秦欲伐齐 口诛笔伐 伐薪烧炭南山中 此五霸之伐也
翻译句子 4、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怀王因为不知道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 欺骗
5、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 知人之祸也。
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像客人一样死在 秦国,被天下人耻笑。这就是怀王不了解人造成的祸患啊。
6、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02年湖南省高考满分作文《无愧于天,无愧于心》
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你选择了清醒;在众人 皆浊的恶浊世道上,你选择了清白;褪去了华服,你选 择了荷叶制成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选择了汩罗河的 波涛。 于是你用生命代价作出了自己心灵的选择,而且从 未有过悔意。你披散的长发和放声的狂吟,就已经全无 遮掩地宣泄出你的任性和倔强。你不管别人诧异的眼光, 你只一心一意地构筑那个神秘的美丽幻境。 其实你很天真,惟其如此,你做出的选择,才是最 接近生命本质的。——02年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面对选择》
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体; 行廉志洁,与日月同光。
复习目标
1、学案知 4、“屈原”素材写作指导
一、一词多义 属 屈平属草稿未定 亡国破家相随属 动词,zhǔ,连缀,引申为写作 动词,zhǔ,连接 通“嘱”,嘱托,动词
课内文言文复习3、屈原列传
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 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夸耀)其功,曰以为 ‘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疏远)屈平。
屈平疾(恨,痛心)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 眼睛 )也,
高二空中课堂语文专项复习 ——3、《屈原列传》
讲评时间8月8日
学习目标: 1、背诵全文,并默写。 2、理解、落实关键字句。
一、重点实词释义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记忆力),明(明白,通晓)于治乱, 娴(熟悉)于辞令。入( 对内)则与王图议(计划、 计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对外 )则接遇宾客, 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三、理解式名句默写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5.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 “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有形象 的描述: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6.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 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 也”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 7.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 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 《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诽而不乱。 。 8.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分析了屈原《离骚》 用来列举事实讽刺当世政治的包括“上称帝喾,下道齐桓, 中述汤、武 ”这三方面。 9.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 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练、用辞精到的两句是:其文约, 其辞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 诋毁,说坏话) 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 放逐,流放)之。
高三复习屈原列传素材课件
作者在叙述屈原的生平事迹时,运用简练明快的语言,使故事更加紧凑有力,让读者能够更加快速地理解故事情节。
简练明快
作者在叙述屈原的生平事迹时,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语言表现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丰富多样
THANKS
感谢观看Βιβλιοθήκη “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啊。)
判断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自己死了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
被动句
“举以(之)巴陵。”(用它来攻打巴陵。)
省略句
03
屈原列传重点句子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探讨了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如浓郁的抒情色彩、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文风。
分析了屈原如何通过作品表达对楚国政治腐败和国家危机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详细解析了屈原的作品及其表达的思想内涵
05
屈原列传人物形象
屈原对楚国怀有深厚的感情,多次在作品中表达对楚国的忠诚和热爱。
忠诚爱国
才华横溢
忧国忧民
屈原是楚国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才华横溢,被誉为“辞赋之祖”。
屈原关心国家大事和人民疾苦,对楚国的政治腐败和民族危机深感忧虑。
03
02
01
楚怀王是屈原时代的楚国国君,他的形象在屈原的作品中被多次提及,是屈原忧国忧民的重要原因之一。
郑袖是楚怀王的宠妃,她的形象在屈原的作品中被描述为善于权谋、心狠手辣的女人。
倒叙手法
屈原列传采用了倒叙手法,从屈原的结局开始叙述,逐步追溯他的生平事迹,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屈原列传复习
4、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到 5、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 音节助词 6、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音节助词 7、出游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 这
其他重点词语
1、争宠而心害其能 14、竟死于秦而归葬 2、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15、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 3、离骚者,犹离忧也 而不反也 4、《国风》好色而不淫 16、屈平既嫉之 5、故劳苦倦极 17、冀幸君之一悟 6、靡不毕见 18、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7、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19、顷襄王怒而迁之 8、屈平既绌 20、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9、楚诚能绝齐 21、适长沙 10、使使如秦受地 22、及见贾生吊之 11、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23、同死生,轻去就 1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24、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13、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
以1、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2、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3、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4、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 而不反也 5、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6、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7、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8、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 何国不容
一、虚词
以1、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来 而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转折 2、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来 2、《国风》好色而不淫转折 3、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用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转折 4、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 4、楚怀王贪而信张仪 因果 而不反也 因为 5、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顺承 5、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因为 6、竟死于秦而归葬 顺承 6、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因为 7、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并列 7、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凭借 之1、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代词 8、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主谓之间 何国不容 凭借 3、屈平之作《离骚》主谓之间
举
本义是双手举起来,用作动词。
屈原列传复习练习题
屈原列传复习练习题一、选择题1. 屈原生活的时代是: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A. 齐B. 楚C. 燕D. 赵A. 《诗经》B. 《楚辞》C. 《离骚》D. 《九歌》4. 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了哪种情感?A. 忠君爱国B. 愤世嫉俗C. 怀才不遇D. 爱情至上5. 屈原投江自尽的原因是:A. 国家灭亡B. 亲人去世C. 朋友背叛D. 政治失意二、填空题1. 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
2. 屈原的出生地在今天的__________省。
3. 屈原的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 屈原在《离骚》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等手法,表达了内心的忧愁和愤懑。
5. 屈原投江自尽的时间是__________(农历)。
三、简答题1. 简述屈原的政治抱负。
2. 请列举屈原作品中的三个神话人物。
3. 简述屈原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4. 请谈谈你对屈原爱国情怀的理解。
5. 请简述端午节与屈原的关系。
四、阅读理解题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1. 请解释“朕皇考曰伯庸”中的“皇考”。
2.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中的“摄提”指的是什么?3. 请分析选段中屈原对自己名字的寓意。
4. 这段文字体现了屈原怎样的家国情怀?5. 请谈谈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五、名词解释题1. 楚辞2. 骚体3. 屈赋4. 汨罗江5. 屈原祠六、判断题1. 屈原是楚国的公子,出身贵族。
()2. 屈原的作品《天问》主要探讨了宇宙和人生的哲学问题。
()3. 屈原在《九歌》中描绘了大量的民间祭祀活动。
()4. 屈原的政治主张得到了楚怀王的充分信任和支持。
()5. 屈原投江自尽后,他的作品在楚国迅速传播开来。
()七、连线题1. 《离骚》 A. 祭祀乐歌2. 《天问》 B. 抒发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之情3. 《九歌》 C. 探讨宇宙和人生问题4. 《渔父》 D. 描述与渔父的对话八、翻译题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列传复习》课件
流放
最终,屈原被流放到远离故乡的地方。
屈原的文学成就
代表作品
屈原的代表作品有《离骚》、 《天问》等,展现了他独特的 文学才华。
风格特点
对后世的影响
他的作品充满激情和辞章之美, 以赋予读者深远的思考。
屈原的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和文 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屈原与《离骚》
《离骚》的背景
《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一首 长诗,描绘了他流亡途中的 心情。
《屈原列传复习》PPT课 件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课程,今天我们将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人物—— 屈原。让我们一起探索他的生平、文学成就、思想和历史地位。
屈原的生平
出生背景
屈原出生于春秋时期,是楚国的一位贵族子 弟。
丑闻事件
由于被诬陷,屈原遭受了诽谤和排斥。
求贤若渴
屈原渴望为国家贡献才能,一心追求政治上 的进步。
屈原的历史地位
1
民间传说
2
民间故事将屈原描绘为英雄和伟人,
流传至今。
3
官方评价
官方对屈原在政治、文化和宗教方面 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学术争议
学者对屈原的历史地位和作品的解读 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争议。
结语
屈原的价值
屈原作为古代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国文化 的独特魅力。
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学习屈原的生平和作品,我们可以获得 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离骚》的内容
诗中反映了屈原对祖国的思 念、对流亡生活的苦闷以及 个人奋斗的决心。
《离骚》的艺术价值
《离骚》以其独特的艺术手 法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中国文 学史上的家族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础。
2 人生观念
他主张个人奋斗和追求,倡导自我价值的实现。
屈原列传复习学案
《屈原列传》复习学案教学目标:1、积累重要实词和虚词。
2、积累写作素材,拓展思维空间。
教学流程:一、解释加点的词。
(13分钟)1、“离骚”,犹离.忧也()2、争宠而心害.其能( )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4、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5、人穷.则反本()6、一篇之中,三致.之焉()7、颜色..憔悴,形容..枯槁()8、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9、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10、志博闻强志.()11、伐平伐.其功()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其后秦欲伐.齐()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自矜功伐.()12、属屈平属.草稿未定( )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属.予作文以记之()举酒属.客(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名属.教坊第一部()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命之所属.()二、翻译句子。
(11分钟)1、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译:2、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译:3、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译:4、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译:5、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译:6、其后楚日益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译:三、名句默写。
(3分钟)1、其志洁,,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08年安徽)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道:“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08年天津)3、,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
(09年湖南)四、120个实词积累(5分钟)过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4以其境过清()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7今公子故过之() 8一日,大母过余曰()恨 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3、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4、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记忆力
其志洁,其行廉
名词,志趣
聊斋志异 项脊轩志
动词,记述。 名词,表一种记事的文体
指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指如削葱根
名词,通“旨”,意旨,旨
趣。
名词,手指。
璧有瑕,请指示王
动词,指出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 哙遂入……头发上指
动词,指向 动词,直立,竖起
闻
博闻强志
忽闻门外虫鸣
初闻涕泪满衣裳
名词,学识,见闻 动词,听见
动词,听说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使动用法,使……听取。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动词,懂得,明白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名词,声望,声名
无何,宰以卓异闻
动词,闻名
以勇气闻于诸侯
动词,闻名,出名
3 . 词类活用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明道德之广崇 蝉蜕于浊秽 厚币委质事楚 泥而不滓 其后楚日以削
弹 新沐者必弹冠 莫辞更坐弹一曲
而设法备贮弹药,则可也
动词,用手指轻轻弹击 动词,弹奏
名词,弓弹、炮弹、 炸弹的总称
离 “离骚”者,犹离忧也 约从离衡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多情自古伤离别
“离”为动词,通“罹”, 遭受动词,离散,分离
动词,背离
动词,分离,离别
迁 顷襄王怒而迁之
动词,放逐,流放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此五霸之伐也
名词,功业
害 争宠而心害其能
动词,嫉妒
邪曲之害公也
使动用法,使…损害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名词,祸害
疏 王怒而疏屈平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动词,疏远 形容词,稀疏 动词,陈述,旧读 shù
论积贮疏 十三经注疏
名词,奏章,古代大臣向君主 上书言事的文体,旧读 shù
名词,注解的一种,为“注” 作注的文字,旧读 shù
使动用法,使……灭亡, 使……破败。
名作状,在朝内,在国外
名作状,象客那样。 形作动,说短处,诋毁。 形作名,忠诚之士,贤 能之人 名作动,效法,模仿
4、古今异义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颜色憔悴
古义:第二年。今义:今 年的下一年。
古义:脸色。颜,颜面。色,气色。 又如:暮去朝来颜色故。今义:物体 光波通过视觉时所产生的印象。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欺诈巧辩之词。 今义:无理狡辩。
形容枯稿
古义:形,形体。容,容貌。今义: 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义:此处指言语举动适度得 体。一说,“从容”为举止行 动之意。今义:不慌不忙,不 急迫,镇定自若的样子。如成 语“从容不迫
5、 特殊句式 A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天者,人之始也 3、秦,虎狼之国。 4、此不知人之祸也 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屈原列传》复习
一、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1.“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罹,遭遇
2.人穷则反本。
反——返,回到,追念
3.治乱之条贯,糜不毕见。 见——现,表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指——旨,意义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濯——浊,污泥
6.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泥——涅,染黑
7.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 绌——黜,免除官职。
动词,调动官职。左迁:贬官
战、守、迁皆不及施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动词,迁移,迁都 动词,变迁,变更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动词,调动官职, 此指升迁。
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 本末倒置
名词,根本 名词,本义:草木的根
今背本而趋末
名词,根本的、基础的东 西或方面,此指农业。
此之谓失其本心
形容词,本来的
8.厚币委质事秦。
质——贽,见面礼。
9.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 反——返,回来
10.亡走赵,赵不内。
内——纳,接纳
11.被发行吟泽畔。
被——披,披散着
2 . 重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 属 屈平属草稿未定 动词,zhǔ,连缀,引申为写作
亡国破家相随属
动词,zhǔ,连接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托,动词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动词,隶属,属于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动词,掌管
神情与苏、黄不属
动词,类似
有宁越……之属为之谋
名词,类,这些人
吾属今为之虏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名词,用在人称后面,表复数。吾 属,我们。
若属,你们这些人
伐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其后秦欲伐齐 口诛笔伐 伐薪烧炭南山中
动词,耀,自夸 动词,讨伐,进攻
动词,声讨 动词,砍伐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动词,战胜,打败
本在冀州之南 己后典籍皆为板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抑本其成败之迹
副词,本来 名词,稿本,版本 名词,稿本、底本 臣本量布词衣,册 副词,本来 ( 是 ) ,原来 ( 是 ) 动词,推究,考察。
志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名词,志向,心意。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名词,意愿
博闻强志
E 固定结构 奈何绝秦欢
( 表疑问,怎么。 )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5 . 成语典故
( 表反问,怎 么……呢 ? )
怀瑾握瑜: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状后 状后 状后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后
5、 蝉蜕于污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 6、楚人即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8、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状后 状后 状后
( 否定句中代词“自”做宾语,前置,“自为 ( wéi ) ”与下文 的“自佐”相对 )
六、难句翻译 1、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4、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动作名,听觉,听力
形作名,邪恶小人 形作名,方正之人
形作动,阐明。 蝉:名作状,像蝉那样。 浊秽:形作名,污浊环境。
名作状,用厚币 动词,nì,生活在污泥里。
名作状,天天地
亡国破家相随属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身客死于秦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判断句
B 1、遂绝 齐 2、又因厚币 用事者臣勒尚
( 省略介词( 于 ) ) ( 省谓语 ( 赂 ) )
C 1、方正之不容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4、而自令见放为 5、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6、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7、是以见放 8、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被动句
D 倒装句 1、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3、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