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高一必修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上学期]

合集下载

高一第1单元集合的知识点

高一第1单元集合的知识点

高一第1单元集合的知识点在高中数学中,集合论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分支,是数学的基础之一。

在高一的第1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并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运算和性质。

本文将围绕这些方面进行讨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集合的知识。

一、集合的概念在数学中,集合是若干个元素的总和。

我们可以用花括号 {}来表示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用逗号隔开。

例如,{1, 2, 3, 4} 表示由4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数字、字母、词语或其他数学对象。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互异性,即集合中的元素不重复。

例如,{1, 2, 3, 3} 和 {1, 2, 3} 表示的是同一个集合,因为集合中的元素相同。

另外,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之分,{1, 2, 3} 和 {3, 2, 1} 表示的也是同一个集合。

二、集合的运算在集合论中,我们可以进行多种运算操作,包括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

1. 并集是指将两个或多个集合的所有元素合并在一起得到的新集合。

并集的符号为∪。

例如,对于集合 A = {1, 2, 3} 和 B = {3, 4, 5},它们的并集为 A∪B = {1, 2, 3, 4, 5}。

2. 交集是指两个集合共同拥有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交集的符号为∩。

例如,对于集合 A 和 B,它们的交集为A∩B。

3. 差集是指属于一个集合而不属于另一个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差集的符号为 -。

例如,对于集合 A 和集合 B,它们的差集为A-B。

4. 补集是指在一个全集中,不属于某个集合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补集的符号通常用 ' 来表示。

例如,对于全集 U 和集合 A,它们的补集为 A'。

三、集合的性质在集合论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性质需要我们掌握和应用。

1. 元素的个数: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称为集合的基数。

我们用符号 |A| 来表示集合 A 的基数。

例如,对于集合 A = {1, 2, 3, 4},它的基数为 |A| = 4。

2. 子集关系:如果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那么前者被称为后者的子集。

高一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

高一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表示自然数集,*或表示正整数集,表示整数集,表示有理数集,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与集合的关系是,或者,两者必居其一.(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③描述法:{|具有的性质},其中为集合的代表元素.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子集(或)AB⊇A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1)A⊆A(2)A∅⊆(3)若BA⊆且B C⊆,则A C⊆(4)若BA⊆且B A⊆,则A B=A(B)或B A N N N+Z QRa M a M∈a M∉x x x∅真子集A ≠⊂B(或B ≠⊃A)B A ⊆,且B中至少有一元素不属于A (1)A ≠∅⊂(A 为非空子集)(2)若A B ≠⊂且B C ≠⊂,则A C≠⊂集合相等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 ,B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A(1)A ⊆B (2)B ⊆A (7)已知集合有个元素,则它有个子集,它有个真子集,它有个非空子集,它有非空真子集.(8)交集、并集、补集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交集{|,x x A ∈且}x B ∈(1)A A A= (2)A ∅=∅ (3)A B A ⊆ 并集{|,x x A ∈或}x B ∈(1)A A A= (2)A A ∅= (3)A B A ⊇ 补集(1)∅=⋂A C AU (2)UA C AU =⋃【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解集|x x a <-或}x a >A (1)n n ≥2n 21n -21n -22n -把ax b +看成一个整体,化成||x a <,||(0)x a a >>型不等式来求解(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及其表示(1)函数的概念①设、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对于集合中任何一个数,在集合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以及到的对应法则)叫做集合到的一个函数,记作.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③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A B f A x B ()f x A B A B f A B :f A B →①设是两个实数,且,满足的实数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满足的实数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满足,或的实数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做,;满足的实数的集合分别记做.注意:对于集合与区间,前者可以大于或等于,而后者必须.(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②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③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⑤中,.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⑦若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⑧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的定义域为,其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解出.⑨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定义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a b a b <a x b ≤≤x [,]a b a x b <<x (,)a b a x b ≤<a x b <≤x [,)a b (,]a b ,,,x a x a x b x b ≥>≤<x [,),(,),(,],(,)a a b b +∞+∞-∞-∞{|}x a x b <<(,)a b a b a b <()f x ()f x ()f x tan y x =()2x k k Z ππ≠+∈()f x ()f x [,]a b [()]f g x ()a g x b ≤≤(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①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②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③判别式法:若函数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的关于的二次方程,则在时,由于为实数,故必须有,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④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⑤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⑥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⑦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⑧函数的单调性法.(5)函数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6)映射的概念()y f x =y x 2()()()0a y x b y x c y ++=()0a y ≠,x y 2()4()()0b y a y c y ∆=-⋅≥①设、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对于集合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以及到的对应法则)叫做集合到的映射,记作.②给定一个集合到集合的映射,且.如果元素和元素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叫做元素的象,元素叫做元素的原象.〖〗函数的基本性质(1)函数的单调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函数的性质定义图象判定方法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当x 1<x 2时,都有f(x 1)<f(x 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1)利用定义(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象上升为增)(4)利用复合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当x 1<x 2时,都有f(x 1)>f(x 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1)利用定义(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象下降为减)(4)利用复合函数②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增函数的和是增函数,两个减函数的和是减函数,增函数减去一个减函数为增函数,减函数减去一个增函数为减函数.A B f A B A B A B f A B :f A B →A B ,a A b B ∈∈a b b a a byxo③对于复合函数,令,若为增,为增,则为增;若为减,为减,则为增;若为增,为减,则为减;若为减,为增,则为减.(2)打“√”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分别在、上为增函数,分别在、上为减函数.(3)最大(小)值定义①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存在实数满足:(1)对于任意的,都有;(2)存在,使得.那么,我们称是函数的最大值,记作.②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存在实数满足:(1)对于任意的,都有;(2)存在,使得.那么,我们称是函数的最小值,记作.(4)函数的奇偶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函数的性质定义图象判定方法[()]y f g x =()u g x =()y f u =()u g x =[()]y f g x =()y f u =()u g x =[()]y f g x =()y f u =()u g x =[()]y f g x =()y f u =()u g x =[()]y f g x =()(0)af x x ax=+>()fx (,-∞)+∞[()y f x =I M x I ∈()f x M ≤0x I ∈0()f x M =M ()f x max ()f x M =()y f x =I m x I ∈()f x m ≥0x I ∈0()f x m =m ()f x max ()f x m =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奇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函数的奇偶性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偶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y 轴对称)②若函数为奇函数,且在处有定义,则.③奇函数在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同,偶函数在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反.④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偶函数(或奇函数),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奇函数.〖补充知识〗函数的图象(1)作图利用描点法作图: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②化解函数解析式;③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④画出函数的图象.利用基本函数图象的变换作图:要准确记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各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①平移变换②伸缩变换③对称变换(2)识图()f x 0x =(0)0f =y y对于给定函数的图象,要能从图象的左右、上下分别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注意图象与函数解析式中参数的关系.(3)用图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1)根式的概念①如果,且,那么叫做的次方根.当是奇数时,的是偶数时,正数的正的次方次方根用符号的次方根是0;负数没有次方根.叫做根指数,叫做被开方数.当为奇数时,为任意实数;当为偶数时,.③根式的性质:;当;当为偶数时,.(2)分数指数幂的概念①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且.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②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且.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注意口诀:底数取倒数,指数取相反数.(3)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①,,,1n x a a R x R n =∈∈>n N+∈x a n n a n n a n nn a n n a n a n 0a ≥n a =n a =n (0)|| (0) a a a a a ≥⎧==⎨-<⎩0,,,m na a m n N +=>∈1)n >1(0,,,mm n n aa m n N a -+==>∈1)n >(0,,)r s r s a a a a r s R +⋅=>∈②③(4)指数函数〖〗对数函数(1)对数的定义①若,则叫做以为底的对数,记作,其中叫做底数,叫做真数.②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③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2)几个重要的对数恒等式,,.()(0,,)r s rs a a a r s R =>∈()(0,0,)r r r ab a b a b r R =>>∈(0,1)x a N a a =>≠且x a N log a x N =a N log (0,1,0)x a x N a N a a N =⇔=>≠>log 10a =log 1a a =log b a a b =(3)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常用对数:,即;自然对数:,即(其中…).(4)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那么①加法:②减法:③数乘:④⑤⑥换底公式:(5)对数函数(6)反函数的概念lg N 10log N ln N log e N 2.71828e =0,1,0,0a a M N >≠>>log log log ()a a a M N MN +=log log log a a a MM N N-=log log ()n a a n M M n R =∈log a N a N =log log (0,)b n a a nM M b n R b =≠∈log log (0,1)log b a b N N b b a=>≠且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从式子中解出,得式子.如果对于在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式子,在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式子表示是的函数,函数叫做函数的反函数,记作,习惯上改写成.(7)反函数的求法①确定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②从原函数式中反解出;③将改写成,并注明反函数的定义域.(8)反函数的性质①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②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其反函数的值域、定义域.③若在原函数的图象上,则在反函数的图象上.④一般地,函数要有反函数则它必须为单调函数.〖〗幂函数(1)幂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函数叫做幂函数,其中为自变量,是常数.(2)幂函数的图象(3)幂函数的性质①图象分布:幂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一、二、三象限,第四象限无图象.幂函数是偶函数时,图象分布在第一、二象限(图象关于轴对称);是奇函数时,图象分()y f x =A C ()y f x =x ()x y ϕ=y C ()x y ϕ=x A ()x y ϕ=x y ()x y ϕ=()y f x =1()x f y -=1()y f x -=()y f x =1()x f y -=1()x f y -=1()y f x -=()y f x =1()y f x -=y x =()y f x =1()y f x -=(,)P a b ()y f x ='(,)P b a 1()y f x -=()y f x =y x α=x αy布在第一、三象限(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是非奇非偶函数时,图象只分布在第一象限.②过定点:所有的幂函数在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通过点.③单调性:如果,则幂函数的图象过原点,并且在上为增函数.如果,则幂函数的图象在上为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图象无限接近轴与轴.④奇偶性:当为奇数时,幂函数为奇函数,当为偶数时,幂函数为偶函数.当(其中互质,和),若为奇数为奇数时,则是奇函数,若为奇数为偶数时,则是偶函数,若为偶数为奇数时,则是非奇非偶函数.⑤图象特征:幂函数,当时,若,其图象在直线下方,若,其图象在直线上方,当时,若,其图象在直线上方,若,其图象在直线下方.〖补充知识〗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①一般式:②顶点式:③两根式:(2)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①已知三个点坐标时,宜用一般式.②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与对称轴有关或与最大(小)值有关时,常使用顶点式.(0,)+∞(1,1)0α>[0,)+∞0α<(0,)+∞x y ααqpα=,p q p q Z ∈p q qp y x =p q qp y x =p q q py x =,(0,)y x x α=∈+∞1α>01x <<y x =1x >y x =1α<01x <<y x =1x >y x =2()(0)f x ax bx c a =++≠2()()(0)f x a x h k a =-+≠12()()()(0)f x a x x x x a =--≠③若已知抛物线与轴有两个交点,且横线坐标已知时,选用两根式求更方便.(3)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①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对称轴方程为顶点坐标是.②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在上递减,在上递增,当时,;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函数在上递增,在上递减,当时,.③二次函数当时,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是二次函数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知识在初中代数中虽有所涉及,但尚不够系统和完整,且解决的方法偏重于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关系定理(韦达定理)的运用,下面结合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系统地来分析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分布.设一元二次方程的两实根为,且.令,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此类问题:①开口方向:②对称轴位置:③判别式:④端点函数值符号.①k<x 1≤x 2x ()f x 2()(0)f x ax bx c a =++≠,2bx a=-24(,24b ac b a a--0a >(,2ba-∞-[,)2b a -+∞2b x a=-2min 4()4ac b f x a -=0a <(,]2ba -∞-[,)2b a -+∞2bx a=-2max 4()4ac b f x a -=2()(0)f x ax bx c a =++≠240b ac ∆=->x 11221212(,0),(,0),||||M x M x MM x x =-20(0)ax bx c a ++=≠20(0)ax bx c a ++=≠12,x x 12x x ≤2()f x ax bx c =++a 2bx a=-∆⇔②x1≤x2<k③x1<k<x2af(k)<0④k1<x1≤x2<k2⑤有且仅有一个根x1(或x2)满足k1<x1(或x2)<k2f(k1)f(k2)0,并同时考虑f(k1)=0或f(k2)=0这两种情况是否也符合⑥k1<x1<k2≤p1<x2<p2此结论可直接由⑤推出.(5)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设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令.(Ⅰ)当时(开口向上)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x叫做函数))((Dxxfy∈=的零点。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1.1集合的概念课时1集合的概念【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1.1集合的概念课时1集合的概念【课件】
集,能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和给定子集的补集.
知识要点及教学要求
4.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基本关系并进行集合的基本运算,
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5. 通过对典型数学命题的梳理,帮助学生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
件、充要条件的意义,理解性质定理与必要条件的关系、判定定
理与充分条件的关系、数学定义与充要条件的关系.
(3) 所有等边三角形;
(4) 方程 = 的实数解;
(5) 不等式x+2>0的所有实数解.
思路点拨: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关键是看这组对象是否确定.
【解】“高一(1)班个子高的男生”无确定的标准,因此(1)不能构成
集合.(2)(3)(4)(5)的元素有点、图形、实数等,虽然不尽相同,但它
怎么表示一个集合和集合中的元素?
【问题3】结合问题1,你能说出集合中的元素应具
有怎样的特征吗?
【活动2】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熟悉常用数集的
表示方法
【问题4】某中学2021级高一年级的20个班构成一个集合,
则高一(1)班是这个集合中的元素吗?高二(2)班呢?
【问题5】结合问题4,你能说出集合与元素之间 具有怎
(3)(4)中的元素表示出来.
【问题9】从上面的例子看到,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描述一
个集合.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示集合呢?
【问题10】什么是列举法?什么是描述法?怎样用列举法和
描述法表示集合?
典例精析
【例1】(教材改编题)下列元素的全体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 高一(1)班个子高的男生;
(2) 平面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1的所有点;
3. 在呈现方式上,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
学法指导
用观察、比较法研究典型的数学实例、回顾旧知,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例题及答案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例题及答案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例题及答案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一)目标:1.理解集合、子集的概念,能利用集合中元素的性质解决问题2.理解交集、并集、全集、补集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运算性质,3.能利用数轴或文氏图进行集合的运算,掌握集合问题的常规处理方法.重点:1.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运用;2.交集、并集、补集的求法,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运用.基本知识点:知识点1、集合的概念(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知识点2、常用数集及记法(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N ,{}Λ,2,1,0=N(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Λ,3,2,1*=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Λ,,,210±±=Z(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整数与分数=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数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的=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Q 、Z 、R 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知识点3、元素与集合关系(隶属)(1)属于: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2)不属于: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注意:“∈”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 ∈A 颠倒过来写知识点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知识点5、集合与元素的表示: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B 、C 、P 、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b 、c 、p 、q ……例题精析1:1、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1)所有很大的实数(不确定)(2)好心的人(不确定)(3)1,2,2,3,4,5.(有重复)2、设a,b 是非零实数,那么b ba a+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 3、由实数x,-x,|x |,332,x x -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 A )(A )2个元素(B )3个元素(C )4个元素(D )5个元素4、设集合G 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 +b 2(a ∈Z, b ∈Z )的数,求证:(1) 当x ∈N 时, x ∈G;(2) 若x ∈G ,y ∈G ,则x +y ∈G ,而x1不一定属于集合G 证明(1):在a +b 2(a ∈Z, b ∈Z )中,令a=x ∈N,b=0,则x= x +0*2= a +b 2∈G,即x ∈G证明(2):∵x ∈G ,y ∈G ,∴x= a +b 2(a ∈Z, b ∈Z ),y= c +d 2(c ∈Z, d ∈Z )∴x+y=( a +b 2)+( c +d 2)=(a+c)+(b+d)2∵a ∈Z, b ∈Z,c ∈Z, d ∈Z∴(a+c) ∈Z, (b+d) ∈Z∴x+y =(a+c)+(b+d)2 ∈G ,又∵211b a x +==2222222b a b b a a --+- 且22222,2b a b b a a ---不一定都是整数,∴211b a x +==2222222b a b b a a --+-不一定属于集合G知识点6、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例如,由方程012=-x 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1,1}注:(1)有些集合亦可如下表示:从51到10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51,52,53, (100)所有正奇数组成的集合:{1,3,5,7,…}(2)a 与{a}不同:a 表示一个元素,{a}表示一个集合,该集合只有一个元素(2)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并把这个条件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格式:{x ∈A| P (x )} 含义:在集合A 中满足条件P (x )的x 的集合例如,不等式23>-x 的解集可以表示为:}23|{>-∈x R x 或}23|{>-x x 所有直角三角形的集合可以表示为:}|{是直角三角形x x注:(1)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去竖线及左边部分如:{直角三角形};{大于104的实数}(2)错误表示法:{实数集};{全体实数}(3)、文氏图: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思考:何时用列举法何时用描述法},5,23,{2232y x x y x x +-+⑵有些集合的元素不能无遗漏地一一列举出来,或者不便于、不需要一一列举出来,常用描述法如:集合}1|),{(2+=x y y x ;集合{1000以内的质数}例集合}1|),{(2+=x y y x 与集合}1|{2+=x y y 是同一个集合吗 }1|),{(2+=x y y x 是抛物线12+=x y 上所有的点构成的集合,集合}1|{2+=x y y =}1|{≥y y 是函数12+=x y 的所有函数值构成的数集例题精析2:1、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①{1,4,7,10,13} }5,23|{≤∈-=n N n n x x 且②{-2,-4,-6,-8,-10} }5,2|{≤∈-=n N n n x x 且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①{x ∈N|x 是15的约数} {1,3,5,15}②{(x ,y )|x ∈{1,2},y ∈{1,2}}{(1,1),(1,2),(2,1)(2,2)}注:防止把{(1,2)}写成{1,2}或{x=1,y=2}③=-=+}422|),{(y x y x y x )}32,38{(- ④},)1(|{N n x x n ∈-= {-1,1}⑤},,1623|),{(N y N x y x y x ∈∈=+ {(0,8)(2,5),(4,2)}⑥}4,|),{(的正整数约数分别是y x y x{(1,1),(1,2),(1,4)(2,1),(2,2),(2,4),(4,1),(4,2),(4,4)}3、关于x 的方程ax +b=0,当a,b 满足条件____时,解集是有限集;当a,b 满足条件_____时,解集是无限集4、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 { 1, 5, 25, 125, 625 }= ;(2) { 0,±21, ±52, ±103, ±174, ……}= 巩固提升:1、数集{}21,,x x x -中元素x 所满足的条件是 2、已知{}23,21,1A a a a =--+,其中a R ∈,⑴若3A -∈,求实数a 的值;⑵当a 为何值时,集合A 的表示不正确。

【精华】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精华】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精华】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某些指定对象的总体。

这些对象被称为集合的元素。

集合可以是有序的,也可以是无序的。

例如,自然数集合{1, 2, 3, }是无序的,而有序对集合{(1, 2), (2, 3), }是有序的。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两种:列举法和描述法。

列举法是将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出,用花括号{}括起来。

例如,集合{1, 2, 3}表示包含元素1、2、3的集合。

描述法是使用文字描述集合中元素的特征,例如,自然数集合可以表示为{所有大于0的整数}。

集合的基本运算包括交集、并集、差集、补集等。

交集是指两个集合共同拥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并集是指两个集合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差集是指一个集合中有而另一个集合中没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补集是指一个集合中所有不属于另一个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二、函数的概念函数是数学中另一个基本的概念,它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在函数中,一个变量被称为自变量,另一个变量被称为因变量。

函数的表示方法有三种:解析法、表格法和图像法。

解析法是使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函数的方法,例如,y = x^2 表示一个二次函数。

表格法是使用表格来表示函数的方法,表格中的每一行都代表一个函数值。

图像法是使用图形来表示函数的方法,图形中的每个点都代表一个函数值。

函数的基本性质包括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单调性是指函数在某个区间内是递增或递减的;奇偶性是指函数在自变量取相反数时,函数值也取相反数;周期性是指函数在一定区间内重复出现。

三、集合与函数的关系集合与函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集合可以用来表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而函数可以用来描述集合中元素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个函数可以将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映射到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从而建立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常常被结合起来使用。

例如,在求解函数的值域时,需要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然后根据函数的性质来求解值域。

人教版高中数学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必修一)

人教版高中数学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必修一)

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一)集合的有关概念⒈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5.常用的数集及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N内排除0的集.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6.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⑴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的数”,“平面点P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⑵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1,-2},而不是{1,1,-2}⑶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⑴大于3小于11的偶数;⑵我国的小河流;⑶非负奇数;⑷方程x2+1=0的解;⑸某校2011级新生;⑹血压很高的人;⑺著名的数学家;⑻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7.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例如,我们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4∉A,等等。

练:A={2,4,8,16},则4∈A,8∈A,32∉A.(二)例题讲解:例1.用“∈”或“∉”符号填空:⑴8 N ; ⑵0 N ; ⑶-3 Z ; ;⑸设A 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 A ,美国 A ,印度 A ,英国 A 。

高中数学 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数学 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2014年高中数学 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考点透视】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2.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3.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4.解答集合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集合有关概念,特别是集合中元素的三要素;对于用描述法给出的集合{x|x∈P},要紧紧抓住竖线前面的代表元素x以及它所具有的性质P;要重视发挥图示法的作用,通过数形结合直观地解决问题.5.注意空集∅的特殊性,在解题中,若未能指明集合非空时,要考虑到空集的可能性,如A⊆B,则有A=∅或A≠∅两种可能,此时应分类讨论.【例题解析】题型1.正确理解和运用集合概念理解集合的概念,正确应用集合的性质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例1.已知集合M={y|y=x2+1,x∈R},N={y|y=x+1,x∈R},则M∩N=()A.(0,1),(1,2) B.{(0,1),(1,2)}C.{y|y=1,或y=2} D.{y|y≥1}思路启迪:集合M、N是用描述法表示的,元素是实数y而不是实数对(x,y),因此M、N分别表示函数y=x2+1(x∈R),y=x+1(x∈R)的值域,求M∩N即求两函数值域的交集.解:M={y|y=x2+1,x∈R}={y|y≥1}, N={y|y=x+1,x∈R}={y|y∈R}.∴M∩N={y|y≥1}∩{y|y∈R}={y|y≥1},∴应选D.点评:①本题求M∩N,经常发生解方程组21,1.y xy x⎧=+⎨=+⎩0,1,xy=⎧⎨=⎩得1,2.xy=⎧⎨=⎩或从而选B的错误,这是由于在集合概念的理解上,仅注意了构成集合元素的共同属性,而忽视了集合的元素是什么.事实上M、N的元素是数而不是点,因此M、N是数集而不是点集.②集合是由元素构成的,认识集合要从认识元素开始,要注意区分{x|y=x2+1}、{y|y=x2+1,x ∈R}、{(x,y)|y=x2+1,x∈R},这三个集合是不同的.例2.若P={y|y=x2,x∈R},Q={y|y=x2+1,x∈R},则P∩Q等于()A.P B.Q C. D.不知道思路启迪:类似上题知P集合是y=x2(x∈R)的值域集合,同样Q集合是y= x2+1(x∈R)的值域集合,这样P∩Q意义就明确了.解:事实上,P、Q中的代表元素都是y,它们分别表示函数y=x2,y= x2+1的值域,由P={y|y ≥0},Q={y|y≥1},知Q P,即P∩Q=Q.∴应选B.例3. 若P={y|y=x2,x∈R},Q={(x,y)|y=x2,x∈R},则必有()A.P∩Q=∅ B.P Q C.P=Q D.P Q例4若}032|{}1|{22=--===x x x B x x A ,,则B A ⋂= ( )A .{3}B .{1}C .∅D .{-1} 思路启迪:{}{|1,1}{|1,3},1.A x x x B x x x A B ==-===-=∴⋂=-, 解:应选D .点评:解此类题应先确定已知集合.题型2.集合元素的互异性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是集合的重要属性,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常常被学生在解题中忽略,从而导致解题的失败,下面再结合例题进一步讲解以期强化对集合元素互异性的认识.例5. 若A={2,4, a 3-2a 2-a +7},B={1, a +1, a 2-2a +2,-12 (a 2-3a -8), a 3+a 2+3a +7},且A ∩B={2,5},则实数a 的值是________.解答启迪:∵A ∩B={2,5},∴a 3-2a 2-a +7=5,由此求得a =2或a =±1. A={2,4,5},集合B 中的元素是什么,它是否满足元素的互异性,有待于进一步考查.当a =1时,a 2-2a +2=1,与元素的互异性相违背,故应舍去a =1.当a =-1时,B={1,0,5,2,4},与A ∩B={2,5}相矛盾,故又舍去a =-1.当a =2时,A={2,4,5},B={1,3,2,5,25},此时A ∩B={2,5},满足题设.故a =2为所求.例6. 已知集合A={a ,a +b, a +2b},B={a ,a c, a c2}.若A=B ,则c 的值是______. 思路启迪:要解决c 的求值问题,关键是要有方程的数学思想,此题应根据相等的两个集合元素完全相同及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建立关系式.解: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若a +b=a c 且a +2b=a c2,消去b 得:a +a c2-2a c=0,a =0时,集合B 中的三元素均为零,和元素的互异性相矛盾,故a ≠0.∴c2-2c +1=0,即c=1,但c=1时,B 中的三元素又相同,此时无解.(2)若a +b=a c2且a +2b=a c ,消去b 得:2a c2-a c -a =0,∵a ≠0,∴2c2-c -1=0,即(c -1)(2c +1)=0,又c≠1,故c=-12.点评:解决集合相等的问题易产生与互异性相矛盾的增解,这需要解题后进行检验和修正. 例7.已知集合A={x|x2-3x +2=0},B={x|x2-a x +a -1=0},且A ∪B=A ,则a 的值为______. 思路启迪:由A ∪B=A B A ⇒⊆而推出B 有四种可能,进而求出a 的值.解: ∵ A ∪B=A , ,B A ∴⊆∵ A={1,2},∴ B=∅或B={1}或B={2}或B={1,2}.若B=∅,则令△<0得a ∈∅;若B={1},则令△=0得a =2,此时1是方程的根;若B={2},则令△=0得a =2,此时2不是方程的根,∴a ∈∅;若B={1,2}则令△>0得a ∈R 且a ≠2,把x=1代入方程得a ∈R ,把x=2代入方程得a =3. 综上a 的值为2或3.点评:本题不能直接写出B={1,a -1},因为a -1可能等于1,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矛盾,另外还要考虑到集合B 有可能是空集,还有可能是单元素集的情况.题型3.要注意掌握好证明、判断两集合关系的方法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我们解答数学问题过程中经常遇到,并且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应予以重视.反映集合与集合关系的一系列概念,都是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来定义的.因此,在证明(判断)两集合的关系时,应回到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中去.例8.设集合A={a |a =3n +2,n ∈Z},集合B={b|b=3k -1,k ∈Z},则集合A 、B 的关系是________.解:任设a ∈A ,则a =3n +2=3(n +1)-1(n ∈Z),∴ n ∈Z,∴n +1∈Z.∴ a ∈B,故A B ⊆. ①又任设 b ∈B ,则 b=3k -1=3(k -1)+2(k ∈Z),∵ k ∈Z,∴k -1∈Z.∴ b ∈A ,故B A ⊆ ②由①、②知A=B .点评:这里说明a ∈B 或b ∈A 的过程中,关键是先要变(或凑)出形式,然后再推理. 例9若A 、B 、C 为三个集合,C B B A ⋂=⋃,则一定有( )A . C A ⊆B .AC ⊆ C .C A ≠D . A =∅[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间关系的运算.解:由A B B C =知,,A B B A B C A B C ⊆⊆∴⊆⊆,故选A.例10.设集合{1,2}A =,则满足{1,2,3}A B ⋃=的集合B 的个数是( )A . 1B .3C .4D . 8[考查目的] 本题考查了并集运算以及集合的子集个数问题,同时考查了等价转化思想. 解:{1,2}A =,{1,2,3}A B ⋃=,则集合B 中必含有元素3,即此题可转化为求集合{1,2}A =的子集个数问题,所以满足题目条件的集合B 共有224=个.故选C.例11. 记关于x 的不等式01x a x -<+的解集为P ,不等式11x -≤的解集为Q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新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集合

新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集合

新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集合一.知识归纳: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对x∈A都有x∈B,则AB(或AB);2)真子集:AB且存在x0∈B但x0A;记为AB(或,且)3)交集:A∩B={x|x∈A且x∈B}4)并集:A∪B={x|x∈A或x∈B}5)补集:CUA={x|xA但x∈U}注意:①?A,若A≠?,则?A;②若,,则;③若且,则A=B(等集)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别要注意以下的符号:(1)与、?的区别;(2)与的区别;(3)与的区别。

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①A∩B=AAB;②A∪B=BAB;③ABCuACuB;④A∩CuB=空集CuAB;⑤CuA∪B=IAB。

5.交、并集运算的性质①A∩A=A,A∩?=?,A∩B=B∩A;②A∪A=A,A∪?=A,A∪B=B∪A;③Cu(A∪B)=CuA∩CuB,Cu(A∩B)=CuA∪CuB;6.有限子集的个数:设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则A有2n个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

二.例题讲解:【例1】已知集合M={x|x=m+,m∈Z},N={x|x=,n∈Z},P={x|x=,p∈Z},则M,N,P满足关系A)M=NPB)MN=PC)MNPD)NPM分析一:从判断元素的共性与区别入手。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和交集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和交集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
(2)同时读了a,b两本书的有哪些同学?
提示 (1)至少读过一本书的有学号为2,3,4,6,8,9,10,12,14,15,16, 18,20的同学. (2)同时读了a,b两本书的有学号为6,12,18的同学.
2
课前预习
课堂互动
素养达成
1.并集 学习概念时要注意“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 (1)自然语言:由所有属于集合A__或___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的__并__集__. (2)符号语言:A∪B=__{_x_|x_∈__A_,__或__x_∈__B_}___. (3)图形语言:如图所示.
提示 A∪B={1,2,3,4}. 3.若x∈(A∩B),则x∈(A∪B).( √ ) 4.若x∈(A∪B),则x∈(A∩B).( × )
提示 不一定成立,x不一定是A,B的公共元素.
5
课前预习
课堂互动
素养达成
[微训练] 1.已知集合A={x|x>0},B={x|-1≤x≤2},则A∪B等于________.
解析 A∪B={x|x>0}∪{x|-1≤x≤2}={x|x≥-1}. 答案 {x|x≥-1} 2.若P={x|x≥1},Q={x|-1<x<4},则P∩Q=________. 解析 如图所示,P∩Q={x|1≤x<4}.
答案 {x|1≤x<4}
6
课前预习
课堂互动
素养达成
[微思考]
1.并集定义中“x∈A或x∈B”包含三种情况,你知道有哪三种情况吗?
18
课前预习
课堂互动
素养达成
(2)若A∪B=A,则B⊆A, ∵A={1,2},∴B=∅或B={1}或{2}或{1,2}. 若B=∅,则Δ=4(a-1)2-4(a2-5)=24-8a<0,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册1.1集合的概念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册1.1集合的概念

1.集合 {(x, y) | y = x2 + 1}与集合 {y | y = x2 + 1} 是同一集合吗?
答:不是.集合 {(x, y) | y = x2 + 1}
是点集,集合{y | y = x2 +1} = {y | y 1}
是数集.
2.若{x | x2 ax 1 0} {1},求a. 3.若{x | x2 ax 1 0}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
归纳总结
一般地, 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 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b,c,...来表示.
我们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 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来表示. 问题: 组成集合的元素一定是数吗?
组成集合的元素可以是物、数、图、 人等,它具备怎样的性质呢?
Q {x R x q , p, q z, p 0} p
集合的表示方法三: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 合的方法.
具体方法:
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 号及取值范围,在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 集合中的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x| P(x)}或{x∈A| P(x)} 含义:在集合A中满足条件P(x)的x的集合.
(2)方程 x 2=x 的解;
注意
(1)大括号不能缺失. (2)有些集合元素个数较多,元素又呈现出一定的规 律,在不至于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亦可如下表示:从1 到10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1,2,3,…,100} 自然数集N:{1,2,3,4,…,n,…} (3)区分a与{a}:{a}表示一个集合,该集合只有一个 元素.a表示这个集合的一个元素. (4)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前后次序.相 同的元素不能出现两次.

第1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学生(新高一培优十六讲系列)

第1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学生(新高一培优十六讲系列)

第1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玩前必备]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1)集合: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作集合. (2)集合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2)非空集合:①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②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4.常用数集的表示符号 把有限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列举出来,写在花括号“{__}”内表示这个集合的方法. 6.描述法(1)集合的特征性质如果在集合I 中,属于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x 都具有性质p (x ),而不属于集合A 的元素都不具有性质p (x ),则性质p (x )叫做集合A 的一个特征性质. (2)特征性质描述法集合A 可以用它的特征性质p (x )描述为{x ∈I |p(x )},它表示集合A 是由集合I 中具有性质p (x )的所有元素构成的.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特征性质描述法,简称描述法. 7.集合间的基本关系A B(或B A)8.集合的运算(1)如果一个集合包含了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样的集合就称为全集,全集通常用字母U表示;[玩转典例]题型一集合的基本概念例1(大纲全国,1) 设集合A={1,2,3},B={4,5},M={x|x=a+b,a∈A,b∈B},则M中元素的个数为()A.3B.4C.5D.6例2 已知集合A={m+2,2m2+m},若3∈A,则m的值为________.[玩转跟踪]1.(新课标全国,1)已知集合A={1,2,3,4,5},B={(x,y)|x∈A,y∈A,x-y∈A},则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A.3B.6C.8D.102.已知集合A是由a-2,2a2+5a,12三个元素组成的,且-3∈A,求实数a.3.(探究与创新)设A 为实数集,且满足条件:若a ∈A ,则11-a∈A (a ≠1).求证: (1)若2∈A ,则A 中必还有另外两个元素; (2)集合A 不可能是单元素集.题型二 集合的表示方法例3 下面三个集合:A ={x |y =x 2+1};B ={y |y =x 2+1};C ={(x ,y )|y =x 2+1}. 问:(1)它们是不是相同的集合? (2)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例4 已知集合A ={x ∈R |ax 2+2x +1=0},其中a ∈R .若1是集合A 中的一个元素,请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玩转跟踪]1.已知x ,y 为非零实数,则集合M =⎩⎨⎧m |m =x |x |+y |y |+⎭⎬⎫xy |xy |为( )A.{0,3}B.{1,3}C.{-1,3}D.{1,-3}2.(探究与创新)已知集合A ={x |ax 2-3x -4=0,x ∈R }: (1)若A 中有两个元素,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若A 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题型三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例5 (2013·江苏,4)集合{-1,0,1}共有________个子集.例6 设集合⎭⎬⎫⎩⎨⎧∈+==Z k k x x M ,412|,⎭⎬⎫⎩⎨⎧∈+==Z k k x x N ,421|,则( ) A .N M =B .NM C .MN D .=N M I例7 已知集合A ={x |-3≤x ≤4},B ={x |2m -1<x <m +1},且B ⊆A .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玩转跟踪]1.设M 为非空的数集,M ⊆{1,2,3},且M 中至少含有一个奇数元素,则这样的集合M 共有( ) A .6个B .5个C .4个D .3个2.(2016·山东北镇中学、莱芜一中、德州一中4月联考)定义集合A -B ={x |x ∈A 且x ∉B },若集合M ={1,2,3,4,5},集合N ={x |x =2k -1,k ∈Z },则集合M -N 的子集个数为( ) A.2 B.3C.4D.无数个3.已有集合A ={x |x 2-4x +3=0},B ={x |mx -3=0},且B ⊆A ,求实数m 的集合.题型四 集合的基本运算例8 (2016·全国Ⅰ,1)设集合A ={x |x 2-4x +3<0},B ={x |2x -3>0},则A ∩B =( ) A.⎝⎛⎭⎫-3,-32 B.⎝⎛⎭⎫-3,32 C.⎝⎛⎭⎫1,32 D.⎝⎛⎭⎫32,3 例9 (2015·四川,1)设集合A ={x |(x +1)(x -2)<0},集合B ={x |1<x <3},则A ∪B =( ) A .{x |-1<x <3} B .{x |-1<x <1} C .{x |1<x <2} D .{x |2<x <3} 例10 (1)设全集U =R ,A ={x |x (x +3)<0},B ={x |x <-1},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 .{x |-3<x <-1}B .{x |-3<x <0}C .{x |-1≤x <0}D .{x |x <-3}(2).(2011·江西,2)若集合A ={x |-1≤2x +1≤3},B =⎩⎨⎧⎭⎬⎫x ⎪⎪x -2x ≤0,则A ∩B =( )A.{x |-1≤x <0}B.{x |0<x ≤1}∅C.{x |0≤x ≤2}D.{x |0≤x ≤1}例11 已知A ={x |2a ≤x ≤a +3},B ={x |x <-1,或x >5},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玩转跟踪]1.(2016·安徽安庆市第二次模拟)若集合P ={x ||x |<3,且x ∈Z },Q ={x |x (x -3)≤0,且x ∈N },则P ∩Q 等于( )A.{0,1,2}B.{1,2,3}C.{1,2}D.{0,1,2,3}2.如图,I 是全集,M 、P 、S 是I 的3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M ∩P )∩SB.(M ∩P )∪SC.(M ∩P )∩(∁I S )D.(M ∩P )∪(∁I S )3.(探究与创新)已知集合A ={x |-2≤x ≤5},B ={x |2a ≤x ≤a +3},若A ∪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玩转练习]1.已知集合A ={y |y =|x |-1,x ∈R },B ={x |x ≥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3∈A B .3∉B C .A ∩B =BD .A ∪B =B2.设集合M ={-1,1},N =⎩⎨⎧⎭⎬⎫x ⎪⎪1x<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N M B .M N C .N ∩M =∅D .M ∪N =R3.(2018·全国Ⅱ)已知集合A ={(x ,y )|x 2+y 2≤3,x ∈Z ,y ∈Z },则A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9 B .8 C .5 D .44.(2018·济南模拟)设全集U =R ,集合A ={x |x -1≤0},集合B ={x |x 2-x -6<0},则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 .{x |x <3}B .{x |-3<x ≤1}C .{x |x <2}D .{x |-2<x ≤1}5.(2018·潍坊模拟)设集合A =N ,B =⎩⎪⎨⎪⎧⎭⎪⎬⎪⎫x ⎪⎪x x -3≤0,则A ∩B 等于( )A .[0,3)B .{1,2}C .{0,1,2}D .{0,1,2,3}6.(2017·全国Ⅱ)设集合A ={1,2,4},B ={x |x 2-4x +m =0}.若A ∩B ={1},则B 等于( ) A .{1,-3} B .{1,0} C .{1,3} D .{1,5}7.已知集合A ={x |-1<x <0},B ={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0] B .[0,+∞) C .(-∞,0)D .(0,+∞)8.满足{a ,b }∪B ={a ,b ,c }的集合B 的个数是________.9.设集合A ={-1,1,3},B ={a +2,a 2+4},A ∩B ={3},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 10.已知集合M ={-2,3x 2+3x -4,x 2+x -4},若2∈M ,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 组成的集合为________.11.已知全集I ={2,3,a 2+2a -3},若A ={b,2},∁I A ={5},求实数a ,b .12.已知A ={x |x 2-3x +2=0},B ={x |ax -2=0},且A ∪B =A ,求实数a 组成的集合C .13.设全集为R ,集合A ={x |3≤x <6},B ={x |2<x <9}. (1)分别求A ∩B ,(∁R B )∪A ;(2)已知C ={x |a <x <a +1},若C ⊆B ,求实数a 的取值构成的集合.14.已知集合A ={x |0<x -a ≤5},B ={x |-a2<x ≤6}.(1)若A∩B=A,求a的取值范围;(2)若A∪B=A,求a的取值范围.。

1.1集合的概念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1.1集合的概念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 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Φ)。
课堂练习:课本P3 练习1、 2、3
1.判断下列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与定点A,B等距离的点; (2)高中学生中的游泳能手
2.用符号“∈”或“&”填空:
0__N; -3__N; 0.5__Z;√2___Z;
3.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由方程x²-9=0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2)一次函数y=x+3与 y=-2x+6 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3)不等式4x-5<3 的解集.
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 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集合。
教学过程: 环节一:问题导入新课
•问题1: 通过预习,你对集合有哪些认识?
环节二:问题引领,探究新知
问题 2:下述例子能组成集合吗?它们的元素分别是什么? (1)1~10 之间的所有偶数; (2)礼泉一中今年入学的全体高一学生; (3)所有的正方形;
解:(1)设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为A,则 A={0,1,2,3,4,5,6,7,8,9}.
(2)设方程 x2 - 4 = 0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B,则 B={-2,2}
(3)设由大于10且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为C,则 C={11,12,13,14,15,16,17,18,19}
环节四:回顾总结
•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集合的概念,你能总结出我们都学习了集 合的什么内容吗?
布置作业
• 作业1: 习题1.1第2,3,4题 • 作业2: 《课时练习册》第一节内容 • 作业3: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多少种?如何表示?类似的,集合与集合之间的
关系又有多少种?如何表示?请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本来解答.

关于高一数学上学期集合知识点总结

关于高一数学上学期集合知识点总结

关于高一数学上学期集合知识点总结尊敬的教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总结高一数学上学期关于集合的知识点。

集合是数学中最根本的概念之一,它在高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下面,我将从集合的根本概念、分类、运算以及应用等方面进展详细阐述。

一、集合的根本概念集合是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 等。

集合中的每一个事物称为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b、c等。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假如a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用符号( a \in A )表示;假如a不是集合A的元素,用符号( a \notin A )表示。

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用符号( \emptyset )表示。

子集与真子集:假如集合B的所有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那么B是A的子集,用符号( B \subseteq A )表示;假如B是A的子集,且B不等于A,那么B 是A的真子集,用符号( B \subsetneq A )表示。

二、集合的分类有限集与无限集:根据元素数量的多少,集合可以分为有限集和无限集。

有限集包含有限个元素,如集合( A = {1, 2, 3} );无限集包含无限个元素,如自然数集( \mathbb{N} )。

数集:根据元素的类型,集合可以分为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等。

整数集用符号( \mathbb{Z} )表示,有理数集用符号( \mathbb{Q} )表示,实数集用符号( \mathbb{R} )表示。

三、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直接列举出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如集合( A = {1, 2, 3} )。

描绘法:用数学符号和语言描绘集合中的元素,如集合( B = {x | x\text{ 是偶数}} )。

区间表示法:对于实数集的子集,可以用区间表示,如集合( C = [0, 1] )表示闭区间[0, 1]内的所有实数。

四、集合的运算交集: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用符号( A \cap B )表示,包含所有既属于A又属于B的元素。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

§ 1.1集合(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定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 兀素,一些兀素组成的总体叫 集合,也简称集。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 A,B,C …表示,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 a,b,c …表示。

3. 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4.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⑴若a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则称a 属于集合A ,记作a_A ; ⑵若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则称a 不属于集合 A ,记作a A 。

5. 常用的数集及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 N *或2; N 内排除0的集. 整数集,记作Z ; 有理数集,记作 Q;实数集,记作 R6.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⑴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兀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女口:“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 的数”,⑵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兀素是互不相冋的,即集合中的兀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方程(x-2)(x-1) 2=0的解集表示为 1,-2,而不是 1,1,-2⑶无序即集合中的兀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⑵我国的小河流;⑷方程x 2+1=0的解;⑹血压很高的人;⑻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7.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 ”及“不属于 ”两种) ⑴若a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则称 a 属于集合A ,记作a_A ;⑵若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则称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例如,我们A 表示“ 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 练:A={2, 4, 8, 16},贝U 4_A , 8_A , 32 A.(二)例题讲解:集合与函数概念⑴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⑶非负奇数; ⑸某校2011级新生; ⑺著名的数学家; 3€ A , 4 A ,等等。

高一数学上册《集合》知识点

高一数学上册《集合》知识点

高一数学上册《集合》知识点1、集合的概念集合是集合论中的不定义的原始概念,教材中对集合的概念进行了描述性说明:“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理解这句话,应该把握4个关键词:对象、确定的、不同的、整体。

对象――即集合中的元素。

集合是由它的元素唯一确定的。

整体――集合不是研究某一单一对象的,它关注的是这些对象的全体。

确定的――集合元素的确定性――元素与集合的“从属”关系。

不同的――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2、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有限集和无限集是针对非空集合来说的。

我们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我们把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做Φ。

理解它时不妨思考一下“0与Φ”及“Φ与{Φ}”的关系。

几个常用数集N、N*、N+、Z、Q、R要记牢。

3、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的表示形式比较容易掌握,并不是所有的集合都能用列举法表示,同学们需要知道能用列举法表示的三种集合:①元素不太多的有限集,如{0,1,8}②元素较多但呈现一定的规律的有限集,如{1,2,3, (100)③呈现一定规律的无限集,如{1,2,3,…,n,…}●注意a与{a}的区别●注意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集合元素的“无序性”。

特征性质描述法的关键是把所研究的集合的“特征性质”找准,然后适当地表示出来就行了。

但关键点也是难点。

学习时多加练习就可以了。

另外,弄清“代表元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x|y=x2},{y|y=x2},{|y=x2}是三个不同的集合。

4、集合之间的关系●注意区分“从属”关系与“包含”关系“从属”关系是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包含”关系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掌握子集、真子集的概念,掌握集合相等的概念,学会正确使用“”等符号,会用Venn图描述集合之间的关系是基本要求。

●注意辨清Φ与{Φ}两种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2005上学期高一数学—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一、选择题:
1.集合{}5,4,3,2,1=M 的子集个数是 ( )
A .32
B .31
C .16
D .15
2.如果集合A={x |ax 2
+2x +1=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的值是
( )
A .0
B .0 或1
C .1
D .不能确定 3.设集合{}
32|≤=x x M ,a x sin 11+=其中⎪⎭

⎝⎛∈2,0πx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a ≠⊂
M
B .M a ∉
C .{}M a ∈
D .{}a ≠⊂
M
4.设集合A={x |1<x <2},B={x |x <a }满足A ≠⊂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
B .(]1,∞-
C .[)+∞,1
D .(]2,∞-
5.满足{1,2,3} ≠⊂M ≠
⊂{1,2,3,4,5,6}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8
B .7
C .6
D .5
6.设全集I={0,1,2,3,4},集合A={0,1,2,3},集合B={2,3,4},则A C I ∪B C I = ( )
A .{0}
B .{0,1}
C .{0,1,4}
D .{0,1,2,3,4}
7.集合A={a 2
,a +1,-1},B={2a -1,| a -2 |, 3a 2
+4},A∩B={-1},则a 的值是( ) A .-1 B .0 或1 C .2 D .0 8.已知集合M={(x ,y )|4x +y =6},P={(x ,y )|3x +2y =7},则M∩P 等于 ( )
A .(1,2)
B .{1}∪{2}
C .{1,2}
D .{(1,2)}
9.设集合A={x |x ∈Z 且-10≤x ≤-1},B={x |x ∈Z 且|x |≤5 },则A∪B 中元素的个数为 ( ) A .11
B .10
C .16
D .15
10.已知全集I =N ,集合A ={x |x =2n ,n ∈N},B ={x |x =4n ,n ∈N},则 ( )
A .I =A∪B
B .I =A
C I ∪B C .I =A∪B C I
D .I =A C I ∪B C I
11.设集合M=},2
1
4|{},,412|{Z k k x x N Z k k x x ∈+==∈+=,则 ( )
A .M =N
B .N M ⊂
C .N M ⊃
D .M ∩=N Φ
12.集合A={x |x =2n +1,n∈Z}, B={y |y =4k ±1,k ∈Z},则A 与B 的关系为
( )
A .A ≠⊂
B B .A ≠⊃B
C .A=B
D .A≠B
二、填空题:
13.设集合U ={(x ,y )|y =3x -1},A ={(x ,y )|1
2
--x y =3},则C U A = . 14.集合M={a |
a
-56
∈N,且a ∈Z},用列举法表示集合M=_____ ___. 15.设含有10个元素的集合的全部子集数为S ,其中由3个元素组成的子集数为T ,则T/S 的值
为 .
16.设A={x|x2+x-6=0},B={x|mx+1=0},且A∪B=A,则m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
17.已知集合A={x|-1<x<3},A∩B=∅,A∪B=R,求集合B.
18.已知集合A={x|1≤x<4},B={x|x<a};若A B,求实数a的取值集合.
19.已知集合A={-3,4},B={x|x2-2px+q=0},B≠φ,且B⊆A,求实数p,q的值.20.设集合A={x|x2+4x=0},B={x|x2+2(a+1)x+a2-1=0} ,A∩B=B,求实数a的值.
21.已知集合A={x∈R|x2-2x-8=0},B={x∈R|x2+ax+a2-12=0},B⊆A,求实数a的取值集合.
22.集合A={x|x2-ax+a2-19=0},B={x|x2-5x+6=0},C={x|x2+2x-8=0}. (1)若A∩B=A∪B,求a的值;
(2)若∅A∩B,A∩C=∅,求a的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ABDAC CDDCC BC
二、填空题:13.{(1,2)},14.{}4,3,2,1-,15.15/128 ,16.⎭
⎬⎫⎩⎨⎧-21,31.
三、解答题:
17.解析:由A ∩B =∅及A ∪B =R 知全集为R ,C R A =B ,
故B =C R A ={x |x ≤-1或x ≥3}.
18.解析: 将数集A 表示在数轴上(如图),要满足A B ,表示数a 的点必须在4或4的右边,所求a 的取值集合为{a |a ≥4}.
19.解析:若B={}⎩
⎨⎧=-=⇒⎩⎨⎧=-=∆=++∴⊆-93
044069,32
q p q p q p A B 则 若B ⎩⎨⎧==⇒⎩⎨
⎧=-=∆=+-∴⊆=16
4
0440
816,},4{2
q p q p q p A B 则 , 若B={-3,4}则A B ⊆
则⎪⎩⎪⎨⎧
-==⎩⎨⎧==⎩⎨⎧=-=∴⎪⎩⎪⎨⎧-==⇒⎩⎨⎧=+-=++12
2116493.12210816069q p q p q p q p q p q p 或或
20.解析:A={0,-4} 又.A B B B A ⊆∴=⋂
(1)若B=φ,则0)]1()1[(4:,001)1(22
2
2
2
<--+<∆=-+++a a a x a x 于是的,
.1-<∴a
(2)若B={0},把x =0代入方程得a =.1±当a =1时,B={}⎩⎨

-=∴=-=≠∴≠-==.
1},0{,1.1},0{4,0,1a B a a B a 时当时当 (3)若B={-4}时,把x =-4代入得a =1或a =7. 当a =1时,B={0,-4}≠{-4},∴a ≠1.
当a =7时,B={-4,-12}≠{-4}, ∴a ≠7.
(4)若B={0,-4},则a =1 ,当a =1时,B={0,-4}, ∴a=1
综上所述:a .11=-≤a 或 21.解析: A ={-2,4},∵B ⊆A ,∴B =∅,{-2},{4},{-2,4}
若B =∅,则a 2
-4(a 2
-12)<0,a 2
>16,a >4或a <-4
若B ={-2},则(-2)2-2a +a 2-12=0且Δ=a 2-4(a 2
-12)=0,解得a =4.
若B ={4},则42+4a +a 2-12=0且Δ=a 2-4(a 2
-12)=0,此时a 无解;
若B ={-2,4},则⎩
⎨⎧⨯-=--=-42122
42a a
∴a =-2
综上知,所求实数a 的集合为{a |a <-4或a =-2或a ≥4}. 22.解析: 由已知,得B ={2,3},C ={2,-4}.
(1)∵A ∩B =A ∪B ,∴A =B
于是2,3是一元二次方程x 2-ax +a 2
-19=0的两个根,由韦达定理知:
⎩⎨⎧-=⨯=+19
32322
a a
解之得a =5.
(2)由A ∩B ∅A ⇒∩≠
B ,又A ∩
C =∅,得3∈A ,2∉A ,-4∉A ,由3∈A ,
得32
-3a +a 2
-19=0,解得a =5或a =-2
当a =5时,A ={x |x 2
-5x +6=0}={2,3},与2∉A 矛盾;
当a =-2时,A ={x |x 2
+2x -15=0}={3,-5},符合题意. ∴a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