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
2.田汉编写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歌
3.聂耳为歌词谱曲
《义勇军进行曲》影响大,是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
《》确定为代国歌的经过。
(1)国歌确定的经过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知名学者、爱国志士推荐;
国家领导人支持;统一认识一致通过为代国歌;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为什么说〈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学生分析:国歌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歌曲,每周进行升旗时他们都会歌唱。但是同学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诞生过程却很陌生,因此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后练习边读课文边思考问题,要求学生把国歌诞生的经过进行梳理,列出简单的发言提纲,从而了解国歌诞生的经过。
设计理念:本篇课文是略读文章,要求学生根据课后问题进行自学,可以初步列出简单的发言提纲。学生写的提纲要求不要高,只要意思明白即可,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以及归纳、概括、书面语言表达的能力。
学生: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及创作过程和影响
(学生可能存在:“抛头颅洒热血”怎样理解;为什么田汉将歌词写在一张香烟的包装纸上?为什么说《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国歌的诞生过程到底是怎样的?)
二.学习课文
出示自学提示:把国歌诞生的经过梳理一下,列出简单的发言提纲
学生进行自学
进行交流: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过程:
课件设计:投影
教学目标:
1.认读9个字
2.了解国歌诞生的经过,并能讲一讲。
3.体会到国歌代表祖国的尊严,它使我们不忘祖国被侵略、受压迫的历史,不忘前辈们抛头颅撒热血、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它使我们能居安思危,振奋精神,为保卫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不止。
教学重点: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诞生的经过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一、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逐渐接近作者的情感。
同时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方式呈现多样化,搜集的资料内容越来越广,量逐渐增大。
教学中教师可紧扣教学重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借助搜集的资料,从多渠道学习课文,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二、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精彩词句。
3.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强烈情感和愿望。
三、教学重难点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准备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2.学生搜集国歌的相关资料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
放国歌课件。
2.听了国歌,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3.是呀,只要你是个中国人,无论你身处何方,一听到这歌声都会激动起来,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与国歌有关的文章。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自己解决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
(2)找出读懂和不懂的地方,做好批注。
2.小组交流:(1)互相指读生字,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2)交流读懂的地方,共同解决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1)开火车读课文,评议朗读情况。
(2)交流已解决的问题,讨论未解决的问题。
(重点问题放入下节课解决)(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着“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讲了哪些内容?指名汇报,教师相机板书:诞生传唱定为国歌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交流研讨1.默读全文,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2.小组交流讨论。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设计2
教
学 词语的理解与应用
难
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 教学手段
与 1: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 式 2:学习方式: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辅导为辅。
教案、课本、教学参考书等。
难点解决方法:
师生一起讨论学习
一:讲解词语:
zhù
1: 筑
wǒzhùqiáng
我筑 墙 。
yóuránérshēng
2: 由 然 而 生
(二)造句
1:无论……都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
2:并……
我同意并支持你的决定。
3:以……为
我以书本为老师。
4:把……写
我把作业写在本子上
(三)完成句子
1:很多战士牺牲了。
2今天放映的《英雄儿女》电影后,
放映------播放
教学方法 一:听力练习 二:词句练习
(一)连 线题。
目
标 2:理解课文的意思。
3:运用句型造句。
4:我们要热爱祖国
教
学 1 识记课文中的句型。
重
点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应用
逮捕 亲手
激发 激动
教
学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应用。
难
点
教 学 方 法 与 1: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
学 习 方 式 2:学习方式: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辅导为辅。
教学手段
我们要好好学习,奋发向上。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
三:讲解课 文。
板书设计
作业 组长意见
1:复习上一课时有关知识。 2:讲解课文内容。 3:小结本课时的重点内容。 课后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
课题
第二课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第七、八课时) (练习)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3篇)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3篇):国歌中国国歌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第一篇:2一、教材分析:课文详细地记叙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传唱,定为国歌的过程,突现了其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社会价值,课文浅显易懂,密切结合实际,切合学生的语言习惯,是一篇介绍经典音乐作品的说明文。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逐渐接近作者的情感。
同时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方式呈现多样化,搜集的资料内容越来越广,量逐渐增大。
教学中教师可紧扣教学重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借助搜集的资料,从多渠道学习课文,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三、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精彩词句。
3.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强烈情感和愿望。
四、教学重难点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五、教学准备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2.学生搜集国歌的相关资料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
放国歌课件。
2.听了国歌,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3.是呀,只要你是个中国人,无论你身处何方,一听到这歌声都会激动起来,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与国歌有关的文章。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自己解决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
(2)找出读懂和不懂的地方,做好批注。
2.小组交流:(1)互相指读生字,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2)交流读懂的地方,共同解决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1)开火车读课文,评议朗读情况。
(2)交流已解决的问题,讨论未解决的问题。
(重点问题放入下节课解决)(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着”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讲了哪些内容?指名汇报,教师相机板书:诞生传唱定为国歌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交流研讨1.默读全文,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2.小组交流讨论。
【精品】31.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精品】五年级上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教案)北京版31.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11个认读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二、过程与方法1.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学会本课生字词语,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国歌诞生的经过,并能讲一讲。
4.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抓课文关键词句提升朗读能力,在读中学习和感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忘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他使我们能居安思危,振奋精神,为保卫祖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不止。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精彩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演示法、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国歌的创作过程吗?你们知道国歌的原名叫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就借助《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篇课文来了解。
(板书: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二、初读感知(播放音频《中华民族的最强音》)1.人物简介:田汉(1898—1968)字寿昌,湖南省长沙县人。
中国话剧艺术的奠基人之一,现代戏曲改革的先驱者,杰出的戏剧家、文学家、诗人和早期进步电影、音乐事业卓越的组织者与活动家。
聂耳:(1912—1935)云南玉溪人,原名聂守信,号紫艺。
在黎锦晖主办的联华歌舞班拉小提琴期间,由于听觉能力非常敏锐,被人取了个“耳朵先生”的绰号,从此干脆改为聂耳。
1933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4月,为躲避国民党政府的白色恐怖。
组织安排他去欧洲、苏联学习,但路过日本在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为大海吞没,年仅23岁。
聂耳的英年早逝,给中国现代音乐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小学语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
小学语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1、师:大家知道,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象征有许多,比如:国旗、国徽,还有什么呢?(国歌)现在就让我们高声歌唱国歌。
2、学生合唱国歌。
3、师:谁来说一说每当你听到国歌时的感受?4、学生自由说听到国歌后的感受。
5、师:这么雄壮、激昂的歌曲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又是如何成为我们的国歌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6、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师:现在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
3、师:大家解决了阅读的障碍后,同桌接力朗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4、同桌互读课文,交流体会。
5、指名回答。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1、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个主题?2、指名回答。
(1)《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2)《义勇军进行曲》的传唱;(3)《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指名学生接力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
(1)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
(2)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决心,唱出了民族危亡时期的最强音。
(3)雄壮的乐曲,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体现了人民的信念。
6、师:你觉得课文中哪个部分最让你感动?为什么?7、指名回答。
8、师: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课文哪个部分告诉了我们?(最后一个自然段)9、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0、师;国歌是这么的重要,那么当你高唱国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11、指名回答。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指名朗读课文。
2、唱国歌,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二、指导朗读、入境融情1、师:下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构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构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构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课程简介《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是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探索和发现自己音乐潜能的机会,通过欣赏和学习不同类型的音乐曲目,学生将了解到中华民族音乐的文化基础以及中华民族音乐的美妙传统,理解音乐的种类和音乐的属性,提升音乐技能和音乐鉴赏能力。
课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1.了解中华民族音乐的文化基础和美妙传统;2.学习不同类型的音乐曲目,理解音乐的种类和音乐的属性;3.提升音乐技能和音乐鉴赏能力,掌握基本的音乐乐理知识;4.构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和表现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方法1.导入:通过图片和音乐展示中华民族音乐的魅力,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好奇心和兴趣。
2.互动教学:通过欣赏和讨论,扩宽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感知,激发学生表现兴趣和互动参与,提高课堂的参与和成就感。
3.课堂表演: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才艺,展示自我特长,提高学生表现能力和自信度,增强学生积极上进的态度。
4.团体合作:通过分组合作完成课堂任务和活动,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集体协作的能力。
5.结果展示:通过成果展示和总结,提高学生认识自我,增强学生的学习和表现信心,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教学内容一、中华民族音乐的文化基础和美妙传统1.中华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基础2.中华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和传承3.中华民族音乐的代表作品和曲目二、不同类型的音乐曲目1.传统的中外音乐曲目2.时下热门的音乐曲目3.广泛使用的教育性音乐曲目三、音乐的种类和音乐的属性1.音乐的类型和风格2.音乐的基本属性和规律3.音乐的特征和鉴赏方法四、音乐技能和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1.锻炼音乐感知和乐理能力2.培养音乐表现和演奏技巧3.提高音乐鉴赏和欣赏能力五、构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1.积极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表现2.赋予学生自主选择和表达的权利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给予学生一定的音乐自我表现和创意发挥空间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和学习,学生将会增强自我音乐素养、激发学习和表现兴趣,同时也构建了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中华XX的最强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中华的最强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华文化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中华文化的特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2. 中华文化的魅力:诗词、书画、戏曲、建筑等。
3. 民族自豪感与价值观: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难点1. 中华文化魅力的深入理解。
2. 培养学生自豪感和正确价值观。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2. 讨论法:让学生交流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3. 写作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传承中华文化。
二、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展示中华文化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址、博物馆等。
第四章:教学安排与步骤一、教学安排1. 课时:本章节共计4课时。
2. 教学进度:按照教案步骤逐一进行。
二、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中华文化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3. 讨论:让学生交流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一、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2. 搜集有关中华文化的资料,进行阅读和分享。
二、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参与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
2. 课后作业: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对中华文化的理解程度和表达水平。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第六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年级语文上册 中华名族的最强音教案 北京版(2021年整理)
五年级语文上册中华名族的最强音教案北京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五年级语文上册中华名族的最强音教案北京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五年级语文上册中华名族的最强音教案北京版的全部内容。
中华名族的最强音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学会本课生字12个,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发展性目标: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教学重点: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教学准备:义勇军进行曲的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生情。
1。
师生欣赏歌曲录音.2.学生自由说欣赏录音后的感受.3.导语引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
自己看书,听着录音机范读课文。
2。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3。
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的卡片.4.同位互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读文整体感知内容。
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1。
学生边读边想、不理解的问题记下来.2。
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3.小组交流4。
全班交流5。
齐读最后一小节6。
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7。
当你高唱国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四、指导朗读、入境融情。
1。
下面,我们来朗读课文,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五年级语文上册 中华名族的最强音教案 北京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意境理解。
2. 欣赏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带。
2. 生字词卡片。
3.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提问:你们对中华民族有哪些了解?2. 学习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教师讲解诗歌内容,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3. 理解意境(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互动交流。
4. 欣赏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体会其美感。
(2)学生谈自己的欣赏体会,培养审美情趣。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
(2)运用所学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3. 诗歌背诵: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检验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当地的历史老师,为学生讲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北京版《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设计
北京版《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设计
北京版《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_个,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发展性目标:
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教学重点:
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教学准备:义勇军进行曲的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生情。
1.师生欣赏歌曲录音。
2.学生自由说欣赏录音后的感受。
3.导语引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自己看书,听着录音机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
欢的方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五年级上语文教案中华民族最强音_北京课改版
31*、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课 时
1
累 计 (1 ) 课 时
教学
目标
1认读9个字。
2了结国歌产生的通过,并能讲一讲。
3体会到国歌代表祖国的威严,它使我们我们不忘祖国被入侵、受压迫的历史,不忘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它使我们能居安思危,振奋精神,为保卫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强盛而奋斗不止。
教学重点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产生的通过。
教学难点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产生的通过。
教学预备
国歌
教 学 过 程
时刻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5分
10分
10分
15分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明白我们国家的国歌的创作过程吗?你们明白国歌的原名叫什么吗? 2这节课,我们就借助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篇课文来了解。
二初步自学:
1提出自学要求:借助拼音和工具书学习生字的音和义;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自然段号,想想那几个自然段能够合并在一起,全文能够分几段?
2讨论交流:
( 1)同桌互相讨论不明白得问题。
(2) 学生提出仍旧不明白得问题。
三进一步自学:
出是如何样产生的?
五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1出示提纲(投影)引导学生说一说过个是如何样产生的?
如:《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
(1)时代背景 (2)田汉编写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歌词。
(3)聂耳为歌词谱曲。义勇军进行曲阻碍极大,是鼓舞人民的斗争号角。
义勇军进行曲被确定为代国歌的通过。
(1)知名学者、爱国志士举荐。
(2)国家领导人支持。
2什么缘故说《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五年级语文上册 中华名族的最强音教案 北京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北京版第一章:课程说明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描绘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课文阅读,分析和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中华民族的最强音》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中汲取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中华民族的最强音》2. 教学多媒体: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讨论他们的爱国行为。
4. 情感体验: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爱国情怀。
6.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课文中小故事的心得体会。
第二章:教学计划一、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二、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2. 课文阅读3. 分析讨论4. 情感体验5. 总结归纳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2. 深入学习课文3. 小组讨论4. 情感升华5. 课后作业布置三、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学生的学习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中汲取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活用《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提升教学效果
活用《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提升教学效果。
一、制定教学目标在活用《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时,我们应该先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我们想要让学生们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比如,我们可以设置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2.欣赏《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中的经典音乐作品,体验它们所传达的情感和感受;3.掌握相关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乐赏析、演奏技巧等;4.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二、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逐步展开教学。
比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式:1.历史讲解通过讲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让学生们了解和理解它的文化内涵,引导他们进入文化背景中去思考和欣赏这些音乐作品。
2.音乐欣赏选择《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中的经典音乐作品进行欣赏,鼓励学生们主动开展音乐鉴赏活动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3.演奏技能训练在欣赏的基础上,通过演奏技能训练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技巧和演奏水平。
可以邀请有经验的音乐家或老师进行指导,还可以组织学生们自己演奏、创作、表演等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实践能力。
4.文化对比通过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与外国音乐文化进行对比,让学生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和感受自己的文化优势和特色,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
三、评价教学效果在教学结束后,我们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依据。
评价方式可以采取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询问学生们对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感受、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和建议等。
结语活用《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环。
通过适当地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美好。
我们相信,有这样的教育引导,我们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案一、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逐渐接近作者的情感。
同时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方式呈现多样化,搜集的资料内容越来越广,量逐渐增大。
教学中教师可紧扣教学重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借助搜集的资料,从多渠道学习课文,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二、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精彩词句。
3.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强烈情感和愿望。
三、教学重难点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准备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2.学生搜集国歌的相关资料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
放国歌课件。
2.听了国歌,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3.是呀,只要你是个中国人,无论你身处何方,一听到这歌声都会激动起来,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与国歌有关的文章。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自己解决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
(2)找出读懂和不懂的地方,做好批注。
2.小组交流:(1)互相指读生字,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2)交流读懂的地方,共同解决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1)开火车读课文,评议朗读情况。
(2)交流已解决的问题,讨论未解决的问题。
(重点问题放入下节课解决)(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着“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讲了哪些内容?指名汇报,教师相机板书:诞生传唱定为国歌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交流研讨1.默读全文,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2.小组交流讨论。
《中华XX的最强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中华的最强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的最强音》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华的最强音》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篇文章被称为《中华的最强音》。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第二章:中华文化的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华文化的特点,如汉字、诗词、书法、绘画等。
分析文章中提到的具体例子,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文章中的例子,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第三章:中华文化的传承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是如何传承的。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华文化传承的方式,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
分析文章中提到的传承例子,了解中华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传承情况。
3.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思考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华文化传承的看法和建议。
第四章:中华文化的魅力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4.2 教学内容:介绍中华文化在不同领域的魅力,如文学、艺术、哲学等。
分析文章中提到的具体例子,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文章中的例子,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华文化魅力的认识和感受。
第五章:中华文化的影响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在国际地位的认识。
5.2 教学内容:介绍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如汉字、儒家思想、中国艺术等。
分析文章中提到的具体例子,了解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字12个,写字12个,理解、积累部分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唱国歌,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强烈情感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通过研读文本来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图片、音乐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
2.多种形式的诵读,自由读、个人读、师生配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的个性体验得到充分发挥。
3.合作交流,同桌合作、师生合作。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生共听《义勇军进行曲》。
2.每当听到这雄伟、激昂的国歌时,你会想到什么?3.自由发言,引入课文学习。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①强调“逊、豁”的读音和“奴隶、简陋、催人奋进、抗日救亡、政协、力荐、豁然开朗、抛头颅”等词语。
②学习生字“聂”,相机了解国歌曲作者聂耳,词作者田汉。
(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交流)2.自由大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
说说读了课文,你对国歌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3.教师小结,肯定同学们能从各方面进一步了解国歌。
三、学习一、二、三自然段1.师轻声唱国歌前两句,“每当听见国歌,就。
”学生用这个句式说一说。
(理解“油然而生”)2.国歌的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怎样创作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划下来,并和同学交流。
(读读自己划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3.学生汇报,相机理解“魔爪”、“催人奋进”。
4.教师小结: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之时,《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指导_教案教学设计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指导〖课文分析〗课文详细记叙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传唱、定为国歌的过程,突现了其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社会价值。
课文浅显易懂,密切结合实际,切合学生的语言习惯,是一篇介绍经典音乐作品的说明文。
围绕“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个主题,文章汇集了大量的信息,并作了准确精当的阐述,表现出作者对作品的喜爱和唤醒世人报效祖国的强烈心愿。
课文以《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引出第1自然段,在朗诵或传唱声中,牵系着浓浓的爱国情。
第2自然段点明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让读者在领略音乐意境的同时,激起强烈的阅读欲望,探询音乐作品的原始信息。
第3自然段将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和谱曲的经历等信息化的资料,用饱含激qing的笔墨点化成有血有肉的高昂激越、催人奋进的爱国旋律。
5、6两个自然段写这首歌在国内、国际战争中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说明它的重大影响。
第7自然段写明了《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说明了歌词起着“警钟长鸣”的重要作用。
第八自然段写这首歌曲的现实意义―――居安思危,振奋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全文从《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传唱、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来反映“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个主题。
《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不是偶然的。
当年,这首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决心,唱出了民族危亡时期的最强音。
雄壮的乐曲,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体现了人民的信念。
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实了,这首歌代表着我们中国人民一往无前的精神面貌和追求新生活的良好愿望。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永远鼓舞着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要点提示〗1.通过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
上册《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12个,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发展性目标:
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教学重点:
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教学准备:义勇军进行曲的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生情。
1.师生欣赏歌曲录音。
2.学生自由说欣赏录音后的感受。
3.导语引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自己看书,听着录音机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3.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的卡片。
4.同位互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读文整体感知内容。
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1.学生边读边想、不理解的问题记下来。
2.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5.齐读最后一小节
6.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7.当你高唱国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四、指导朗读、入境融情。
1.下面,我们来朗读课文,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2.指名朗读。
3.分组朗读、讨论:在交流自已喜欢的段落的基础上,就自已喜欢的这小节谈谈体会。
4.分组齐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指名朗读课文。
2.唱国歌,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二、依照规律、指导书写。
1.有共性规律的字:学生独立观察,讨论规律。
2.重点指导的字:鸿、豁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巩固。
1.朗读课文,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落实。
2.积累词语。
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听写词语。
四、作业: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