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黄宝生做的《梵汉对勘维摩经》纠谬修订稿2

合集下载

窥基《说无垢称经疏》探析

窥基《说无垢称经疏》探析

第50卷第4期2023年7月V o l50N o4 J u l y202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S i c h u a n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窥基‘说无垢称经疏“探析杨东摘要:窥基‘说无垢称经疏“是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维摩诘经“玄奘译本的注疏㊂该经疏从头至尾对照玄奘和罗什两个译本,对旧译本的阙误不足以及两译的辞别义同之处均予以了详尽分析㊂该疏依慈恩宗的判教理论把‘维摩诘经“同时判摄于空宗和有宗,批驳了该经唯属于空宗的观点,并以慈恩宗的四重二谛之说结合经文,给出了判摄该经于有宗的理由㊂‘说无垢称经疏“另外一大特色在于窥基依清辨㊁护法二师的古注,同时以空有二宗的理论并行阐释大部分经文,这对于精研经义㊁探讨空有二宗的理论异同有着重要的意义㊂同时,各派对‘维摩诘经“进行了判教,窥基也对中观唯识二宗义理进行了会通㊂关键词:窥基;‘说无垢称经“;判教;空宗;有宗D O I1013734j c n k i1000-531520230212收稿日期:2023-03-20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窥基‘说无垢称经疏“研究 (20B Z X058)的阶段性成果㊂作者简介:杨东,男,四川道孚人,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E-m a i l846766678@q q c o m㊂毋庸置疑,‘维摩诘经“①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的外来典籍之一㊂无论僧俗,不分教派,‘维摩诘经“一直为人所喜爱和诵读,对中国古代的哲学㊁宗教以及文学艺术都有莫大的影响㊂该经自汉末到北宋,汉译本凡有七种,至今留存的尚有三国吴支谦所译‘维摩诘经“㊁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维摩诘所说经“和唐玄奘所译‘说无垢称经“三种㊂对于前两种译本的研究,学界从宗教㊁哲学㊁语言㊁文学等诸多方面都进行过比较广泛深入的探讨②㊂对玄奘译本的研究则明显不足,仅有少量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翻译㊁文字方面的比较研究㊂三个译本中,以鸠摩罗什的译本流传最广㊁影响最大,自僧肇为之作注以来,历代注疏不绝,流传至今的仍有僧肇㊁慧远㊁吉藏㊁智顗㊁湛然等大德的疏文㊂为玄奘译本作注疏的不多,仅囿于唐代奘门弟子和后学,流传下来的仅有‘说无垢称经疏“一部,为玄奘高足窥基所作㊂窥基的经疏对‘说无垢称经“进行了次第详尽的解说,详细对勘了罗什译本,对罗什译本中存在的文句阙失㊁文义不足以及文义难知等问题一一指出㊂窥基在疏中依慈恩宗义对‘说无垢称经“予以了教判,并批驳了他宗认为该经唯是说空之教的观点㊂另外,窥基虽为唯识宗大师,但在阐解经文之时并不拘囿于自家宗义,而是空有并重,对经文同时以中观和唯识二宗的宗义并行解释,这是该疏最为特别之处㊂遗憾的是,学界和教界至今对‘说无垢称经疏“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认识不足,对其探讨亦甚少㊂本文就该疏上述几个方面的特点予以更细致的探讨,期望能抛砖引玉,使该经疏得到更全面和深入的研究㊂①②本文以‘维摩诘经“作为该经的通用称呼,以‘维摩诘所说经“特指鸠摩罗什译本,‘说无垢称经“特指玄奘译本㊂现列举几部重要的著作㊂(1)黄宝生的‘梵汉对勘维摩诘所说经“是依照梵文本以现代汉语重译了‘维摩诘经“,并对比了鸠摩罗什和玄奘的译本㊂参见:黄宝生‘梵汉对勘维摩诘所说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2)何剑平的‘中国中古维摩诘信仰研究“对于‘维摩诘经“的相关文献㊁维摩诘信仰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以及摩崖造像艺术的关系㊁该经与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佛教判教的关系㊁该经对隋唐各佛教宗派的影响等方面都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㊂参见:何剑平的‘中国中古维摩诘信仰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版;(3)孙昌武的‘中国文学中的一指陈旧译本之不足如前所说,在玄奘重译‘维摩诘经“之前,该经于中土已有六个译本,其中尤以鸠摩罗什所译的‘维摩诘所说经“最为人称道,广为流传㊂玄奘非常重视经文翻译中对于梵文原本的忠实度,由此标准来衡量,在奘门子弟眼中,前代译本包括什公译本都达不到这个要求,正如窥基在疏中序文所言: 所以西靡玉谍,东耀金姿;竞赏一真,已经六译㊂既而华梵悬隔,音韵所乖;或仿佛于道文,而糟粕于玄旨㊂大师 陶甄得失,商榷词义,载译此经,或遵真轨㊂ ①与其他译本相比,玄奘译本之信达雅是学界公认的,新译本也确实是文畅义足㊂然而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新译本都没能取代什公译本在僧俗界的影响,甚至基师出外讲经,亦不得不依旧本讲说㊂对此,窥基于‘说无垢称经疏“末自述云:基以咸享[亨]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曾不披读古德章疏,遂被并州大原县平等寺诸德迫讲旧经,乃同讲次,制作此文,以赞玄旨㊂夜制朝讲,随时遂怠,曾未覆问㊂又以五年七月,游至幽明蓟地,更讲旧经,方得重览㊂文虽疏而义蜜[密],词虽浅而理深,但以时序匆迫,不果周委言㊂今经文不同之处,略并叙之,诸德幸留心而览也㊂②由此因缘,窥基在讲经过程中得以详细比对玄奘译本与鸠摩罗什译本之异同得失,并造此章疏以启后学㊂细览疏文,窥基依据梵文原本在疏中随文对旧译本之不足和错谬之处予以了详细的说明,据笔者统计,共有上百处之多,主要是译文脱阙㊁译文错谬㊁文义不全㊁文义难解和文义不同之失,还有少部分是文义狭隘和译文增益的问题㊂窥基对罗什译本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经名和品名的翻译;二是译文阙失和删略原文㊂窥基在经疏的开头以六门义总说‘说无垢称经“,其中第四门义 叙经之不同 谈到了经名和品名的翻译㊂基师首先根据前代译名㊁梵文原本以及佛教理论对鸠摩罗什把经名译为‘维摩诘所说经“提出了批评,然后对什译本与奘译本在品名翻译上凡有不同之处均予以了指责㊂对于什译本阙失删略原文之失,窥基在疏中亦一一指出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窥基在对什译本的不足提出批评的时候,偶尔会掺杂个别道德指责于其中㊂例如,‘声闻品“中记载舍利弗宴坐树下遇维摩诘这一段,奘译本为 时无垢称来到彼所,稽首我足,而作是言 ③,什译本则为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 ④,阙失 稽首我足 的礼称用语,基师对此提出了强烈批评,他说:无垢德望虽高,形随凡俗;声闻道居下位,貌像如来;故随类以化群生,来仪稽首㊂罗什词屈姚主,景染欲尘;入俗为长者之客,预僧作沙弥之服;不能屈折高德,下礼僧流;遂删来者之仪,略无稽首之说㊂⑤他认为维摩诘虽然德高望重,但毕竟是以居士凡俗身份教化,所以见到声闻弟子还是应该致礼,而鸠摩罗什却故意删略了此礼仪语㊂窥基进一步分析鸠摩罗什此举是由于自己僧节有亏,不能 屈折高德,下礼僧流 ,故而有意删掉此礼仪语㊂类似的道德指责在关于经名翻译的讨论中也存在一处㊂对于罗什把经名翻译成‘维摩诘所说经“,疏云: 什公不依汉译㊁存其梵音者,意许维摩亦得说经,良以身婴俗妄,久离僧流,恐傍议而多生,所以许其说经㊂ ⑥意谓鸠摩罗什由于自身被迫破戒㊁久离僧团,为了避免人们议论,所以故意翻译成让维摩诘这样的居士也能够说经㊂显然,这样的臆测和苛责远远超过了翻译批评的范围㊂黄宝生在其著作‘梵汉对勘维摩诘所说经“中对窥基的观点予以了分析㊂他依照现存梵文本认为鸠摩罗什把经名翻译成‘维摩诘所说经“从语言上说并无过失,反而是窥基对梵文文词的分析有误;就品名的翻译而言,两译均采取了简化的译法,而窥基僵硬地以奘译本为绝对标准,一味挑剔什译,缺乏说服力;又现存梵本只有在阿那律㊁罗睺罗和阿难的话中有 稽首我足 一语,其他弟子话中均无此言㊂总之,黄宝生认为窥基对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①②③④窥基‘说无垢称经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8册,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993页㊂窥基‘说无垢称经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8册,第1114页㊂‘说无垢称经“,玄奘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4册,第561页㊂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4册,第539页㊂什译的上述批评大多不能成立,其根本原因在于基师并不精通梵文,而且怀有门户之见,缺乏公允之心①㊂笔者部分同意黄宝生的看法,但对其认为窥基对鸠摩罗什译本的批评大多不成立的观点持不同看法㊂因为,仔细对照黄先生依照梵文重新翻译的文本,并且通览整部经疏,可以发现窥基的批评大部分都是就事论事,对旧译错误之处的指责也大多是有根据的,言辞激烈者也仅见于上文所引,但因其过于扎眼而吸引了研究者的注意㊂对于什译和奘译中一些不同之处,窥基也在多处指出两者只是表述有异,实则义理相同或者相通,并没有不加区分一味指责㊂比如本经‘序品“中有 已除所有怖畏恶趣,复超一切险秽深坑 ②之句,罗什译本为 关闭一切诸恶趣门 ③㊂窥基在疏中指出, 旧经总言关闭一切诸恶趣门,义亦通也 ④㊂从翻译角度来说,旧译与新译相比少了一些内容⑤,但窥基于此仍然肯定了旧译所显的义理与原文的相通之处,并未加以苛责㊂又如‘序品“中有 咸得无相妙印所印,善知有情诸根胜劣 ⑥之句,什译本为 善解法相,知众生根 ⑦㊂疏云: 旧经初云善解法相,由解能诠无相法教,故能随转不退法轮㊂或诸菩萨善解一切法之真体,谓任运得无相之理㊂ ⑧ 善解法相 和 咸得无相妙印所印 在翻译文字上有很大不同,基师对此予以了会通,还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解释来说明二者文异意同㊂通读全疏,此类表述甚多,兹不繁举㊂总之,整部经疏自始至终对照二译,细陈得失,这对于探索佛经翻译和精研经义的学者而言都有莫大的研究价值㊂二依慈恩宗义判摄经文判教起于南北朝时期,盛行于隋唐,不少宗派都提出了自己的判教理论㊂初唐时期,即玄奘和窥基所处时代,佛教界影响最大的判教理论还不是天台和华严的学说,而是南朝慧观法师所创立的 二教五时 说和北朝慧光法师所创立的 三教四宗 说㊂隋代智顗大师总结了前代的判教学说,认为南北朝时期的判教说可以分为十家,即 南三北七 ,南朝诸师以顿㊁渐㊁不定三种教相为通说,源自慧观所立之顿㊁渐二教;而慧光法师所创立的渐㊁顿㊁圆三种教判,则成为 北七 的通判⑨㊂慧光所创的 四宗 说影响了后世多家判教说,这 四宗 分别是:(1)因缘宗,即宣说六因四缘,诸法各有体性之教,是小乘中之浅教;(2)假名宗,宣说诸法有相,但无实性,一切皆为假有,是小乘中之深教,如‘成实论“所说;(3)诳相宗,宣说诸法性空如幻,诸法相状亦非实有,是大乘中之浅教,如‘般若“等说;(4)常宗,宣说一切法之真实道理,法身常住,佛性㊁如来藏为迷悟之根源,是大乘中之深教,如‘华严经“㊁‘涅槃经“等说㊂此四宗名目后来被慧光的再传弟子净影慧远改为立性宗㊁破性宗㊁破相宗和显实宗,名义更为贴切㊂窥基在‘说无垢称经疏“的第二门 经之宗绪 中讨论本经所属之教宗,他首先简述了先德(即慧光等)所立之四宗之义,然后予以反驳,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说:此方先德,依现所有经论义旨,总立四宗㊂ 若其经论唯有尔许,可定四宗㊂只如 大众部经,何宗所摄?‘梵网六十二见经“并‘舍利弗阿毗昙“㊁正量部教㊁三弥帝论㊁上座部论,如是等经论并非四宗,何得唯言总有四宗?今依新翻经论,总依诸教,教类有三;以理标宗,宗乃有八㊂窥基认为把佛之教理分为四宗远远不能囊括现有之经论,譬如大众部经㊁上座部论㊁‘梵网经“等并不能摄入四宗之内㊂依照新翻经论,佛之经教应判为三类;以所尊奉的教理来标明宗趣,则佛之教理应分为八宗㊂杨东窥基‘说无垢称经疏“探析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参见:黄宝生译注‘梵汉对勘维摩诘所说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导言第24-29页㊂玄奘译‘说无垢称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4册,第557页㊂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4册,第537页㊂窥基‘说无垢称经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8册,第1016页㊂按:此处原文为 旧经总言开闭一切诸恶趣门 ,于义不通,勘罗什译文,应为 关闭一切诸恶趣门 ㊂此处黄宝生先生译为: 筑起壕沟而避免堕入一切恶道 ,与奘㊁什二译均不同,读者可自行揣摩㊂参见:黄宝生译注‘梵汉对勘维摩诘所说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版,第6页㊂玄奘译‘说无垢称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4册,第557页㊂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4册,第536页㊂窥基‘说无垢称经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8册,第1011页㊂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接下来,窥基引‘解深密经㊃无自性相品“把佛陀的一代教法依照义理的深浅与说法的先后判为 三时教 ,即第一时有教㊁第二时空教和第三时中道教,这就是 瑜伽三时教 ㊂那么‘说无垢称经“属于哪一教呢?窥基在经疏中把这三时教分别以宗义来说明,并且判摄了该经所属之教,疏云:何等是此三时教也一㊁唯说法有宗,即阿含等初时之教㊂逗彼小机,破于我执,说无有情我,但有法因故㊂虽二十部种种异执,初逗小机,唯说法有㊂二㊁唯说法空宗,即般若等第二时教㊂逗彼大机,破于法执,说一切法本空性故㊂三㊁双遮有空执㊁并说有空宗,即‘华严“㊁‘深密“㊁‘涅槃“㊁‘法华“㊁‘楞伽“㊁‘厚严“㊁‘胜鬘“等是㊂ 准理配经,二师别引,即第二㊁第三时教也㊂中百等师,多引唯是说空之教㊂今解不然,正中道教㊂①窥基把第一时有教解释为 唯说法有宗 ,第二时空教为 唯说法空宗 ,第三时中道教则是 双遮有空执㊁并说有空宗 ㊂这里的 二师 是指清辨和护法两位论师,即本经即属于清辨所代表的第二时空教,也属于护法所代表的第三时中道教,三论师们多认为本经是第二时空教㊂窥基认为本经不仅仅属于说空之教,也属于并说有空的中道教㊂窥基在经疏中进一步依教理把佛之一代教法判为八宗:(1)我法俱有宗,如犊子部等;(2)有法无我宗,如萨婆多部等;(3)法无去来宗,如大众部等;(4)现通假实宗,如说假部等;(5)俗妄真实宗,如说出世部等;(6)诸法但名宗,如一说部;(7)胜义皆空宗,如清辨等所说之义;(8)应理圆实宗,如护法等所说之义㊂窥基所立的 八宗 教判在其‘妙法莲华经玄赞“和‘大乘百法明门论解“中也有所论及,而在本疏中所论则尤为详细㊂瑜伽三时教和八宗教判是慈恩宗判教理论的核心,对于当时以及后世的判教说都有很大影响,既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其学说也为其他宗派所吸收,比如华严宗的十宗判就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八宗判的说法㊂就‘说无垢称经“而言,窥基认为该经既属于第七胜义皆空宗所摄,也摄属于第八应理圆实宗㊂他说:今此经非前六宗,后二唯是大乘所说,故知通是二宗所摄㊂若依初大乘清辨等义,此经虽明二谛之义,依胜义谛,以空为宗㊂ 是故此经虽具谈二谛,胜义深故,以为义主,故以空为宗㊂②八宗之中只有第七和第八二宗纯粹是大乘宗义,本经则通摄于此二宗㊂若依第七胜义皆空宗的宗义而言,本经虽然非常详细地谈到了世俗谛和胜义谛,但是因为胜义谛更为深细殊胜,作为本经的经义之主,显明胜义空是本经的宗趣,所以判属于第七宗㊂基师在疏中还列举了经文中的一些事迹对此观点予以了佐证㊂把‘维摩诘所说经“判属于胜义皆空宗不会引起太大的异议,如前文所说的 中百等师 即持该经乃说空之教的看法㊂但是把该经同时判属于宣讲法相唯识学的第八宗,恐怕得有强有力的证据才能让人信服㊂窥基把本经判属于第七胜义空宗是从二谛的角度来谈的,把本经同时判属于第八应理圆实宗的理由亦是根据二谛立说,所不同者,此次所依据的是唯识宗的 四重二谛 说,疏云:依后大乘护法等义,虽说二谛,世俗谛有四,通空及有;胜义谛有四,唯有非空㊂空者无也,遍计所执,唯妄执有,体实空无,故非胜义㊂二谛皆有四重不同㊂世俗谛四者:一世间所成 是故二谛各有四重,依人依法,道理浅深,智境粗细,以分差别㊂③窥基不惜笔墨,在疏中先详细地解释了 四重二谛 之说,即二谛各有世间所成㊁道理所成㊁证得所成和真义所成这四重㊂后三重世俗谛对应和等同于前三重胜义谛,所以实则只有五种类别,即第一世俗谛加上四种胜义谛,或者说四种世俗谛加上最后的真义所成胜义谛,其中除了第一世俗谛,即世间所成世俗谛属于遍计所执,是完全空无之外,其他都属于不同程度的 有 ㊂这四重二谛是依照圣人与凡夫㊁世间法和出世间法㊁道理的深浅㊁心智所对境界的粗细等差别来予以分类的㊂窥基随后引经文说明本经充分显明了这四重二谛之理,认为经中除了处处显示第一世俗谛之外,还尤重于宣说四重胜义谛㊂他对此进一步予以了详尽的阐释,以因缘法门㊁唯识法门㊁无相法门和真如法门这四门义来说明本经对于四重胜义谛的彰显:因缘法门最为粗显,经中处处宣说,如三科等法,即世间所成胜义;唯识法门比较深细,如经中‘序品“所说心净则佛土净之义,①窥基‘说无垢称经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8册,第999页㊂杨东窥基‘说无垢称经疏“探析此三性三无性的唯识理观属于道理所成胜义;无相法门则更为深细,如‘不二法门品“中文殊菩萨以真如无言无说无示来阐述二空真如,这是证得所成胜义;真如法门则是极致深妙,如‘不二法门品“中维摩诘之默然,真正超言绝相,不落诠显,即真义所成胜义㊂这四法门虽然因事相粗细不同而有分别,但实际相互含摄,且有着次第浅深之别㊂他说:今此经中,显世俗谛我法皆空,令不执着㊂说有因缘之法,断染取净;显其唯识,明妄境非真,证唯心之理;彰无相之旨,断分别差别之相;说真如之理,令起智证㊂寄诠说四,事理可殊;废旨谈诠,一切无别㊂①窥基认为本经清晰显明了四重二谛之理,即第一世俗谛一切皆空,而胜义谛则四重皆有㊂此四重胜义谛由粗而细,由浅入深:由因缘门而断染取净,然后由唯识门证得唯识无境之理,进而由无相门断一切分别相,最终是不藉诠显㊁由无分别智所证的一真法界㊂由此,窥基完成了本经亦属于应理圆实宗的论证,之后基师对该经的教判以及两宗之别予以了简短的总结:此中两宗俱释经义㊂初之大乘,总说二谛;后之大乘,别陈二谛㊂前以三无性为真,三性为俗;后以三无性为俗,三性为真㊂宗说有空,理不同故㊂②意思是空有二宗对待有空㊁二谛和三性的说法差异导致了二者在宗义上的不同,但并不妨碍两者同时对经义进行正确的阐释㊂这段话潜在的意思是两宗虽然说法不同,但在义理上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对经义的解释实则相通不悖,所以‘维摩诘经“既可判摄于胜义皆空宗,也可判摄于应理圆实宗㊂可见,窥基依之判教的理论虽是自宗所创的八宗教判说,但对本经的判教却不拘囿于门户之见,具有一定的包容性㊂三以空有二宗之理俱释经义‘说无垢称经疏“在疏释经文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兼用空宗和有宗的理论并行阐释经义,这在历代的汉文佛经注疏中都是非常少见的㊂通览全疏,除了第二‘显不思议方便善巧品“㊁第十‘香台品“㊁第十一‘菩萨行品“和最末‘嘱累品“这四品之外,这种空有并释经义的方式贯穿了整部经疏㊂疏文在对某段经文进行疏解的时候,除了窥基自己的见解,还用 清辨释云 或者 清辨解云 来展示清辨空宗的解读,之后紧接着是 护法解云 或者 护法宗云 或者 护法等云 展现护法有宗对经文的解读㊂不过,在第一‘序品“之后就不再出现护法和清辨这两位论师的名字了,从第三‘声闻品“开始,疏文用 空理义云 来指代空宗的解读,用 应理义云 来指代有宗的解读,一直持续到倒数第二‘法供养品“结束㊂虽无明文,但从这种空有并释贯穿全经的解读方式㊁疏文中出现的 二师别引 ㊁ 清辨释云 ㊁ 护法解云 等字眼,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出窥基在疏讲经文的时候手边还存有清辨和护法两位论师对该经的梵本注疏作为参考,而其中四品的疏文缺少这种对照阐释,原因可能就在于二师的原注本就缺这几品的注解㊂然而,这并不能得出结论说 清辨解云 ㊁ 应理义云 这类字眼后面的文字就是清辨㊁护法两位论师的原注㊂疏卷三曰: 应理义云:‘成唯识“说心谓第八识,有情谓五蕴假者,此依彼心而假建立㊂ ③显然,若是护法的原注,注文中不可能出现‘成唯识论“这部书㊂这里的 应理义云 只是表示这是护法有宗的观点,基师引‘成唯识论“来说明经义,并非护法论师注疏的原文㊂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疏文中 护法解云 ㊁ 空理义云 等字眼后面的释文并非都是对两位论师注疏的原文翻译,而是混杂着基师个人解释的半译半解之文,或者说是参照梵文原疏义理的自由阐解㊂该疏这种空有并释经义的方式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令读者在对照中看到空有二宗对佛法基本义理和具体名相的不同阐释,进而充分理解空有二宗宗义的差别及其异曲同工之处㊂譬如 空 是大乘佛教的共义,但唯识与中观二宗对 空 的阐释不同,‘问疾品“中维摩诘与尊者迦多衍那讨论无常㊁苦㊁空㊁无我与寂灭之义时,疏云:经:诸法究竟至是空义㊂赞曰:空理义云:世俗谛有,胜义谛空,究竟道中都无所有,此是空义,空者无故㊂应理义云:诸①窥基‘说无垢称经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8册,第1000页㊂法之中,究竟真如无如所执诸法有故,因空所显,说为空义㊂①空宗认为世俗谛诸法皆可视为有,但在胜义谛,诸法皆空㊁皆无所有㊂有宗则认为凡夫妄执诸法是有,而究竟真如并不是像遍计所执的诸法是有,只有达证得遍计所执诸法实际是空无所有,真如才能显现㊂由于真如是因遍计所执空所显,所以说为 空 ,但实则是 有 ㊂也就是说,有宗认为 空 是指遍计所执,遍计所执诸法究竟无所有,此无所有所显之空性即真如,在胜义谛,真如不能视为 空 ,只是因空所显,可说为空㊂有宗以三性说空,这与空宗胜义谛中诸法皆空,包括真如㊁涅槃等皆无有很大的区别㊂又 心净故众生净 是佛教中很著名的观点,在‘阿含经“中就有宣说,为佛教大小乘各派所承认并加以阐解,唯识学者常常把它和本经中 心净则佛土净 的说法一起引用,作为唯识之理成立的经证㊂那么空有二宗对此观点又有什么不同的解读呢?疏云:经:如佛所说至有情清净㊂赞曰: 空理义云:此引俗谛教,心谓六识,不说有八㊂心若实有,有实罪者,即有情杂染㊂心性本空,罪者非有,故有情净㊂应理义云:成唯识说,心谓第八识,有情谓五蕴假者,此依彼心而假建立㊂第八之心,若是有漏杂染所摄,能依假者,亦是杂染㊂所依第八心若是无漏清净所摄,能依假者,亦是清净㊂今此通依八识,建立假者有情㊂心是本故,故罪及罪者,离心亦非有㊂②空宗认为,从世俗谛来说,心是指六识,不说有八识㊂心若是实有,则有实在的犯罪者,有情即是杂染㊂但从胜义谛的角度,心之本性即空,那么所谓犯罪过者也非实有,所以有情也是本来清净㊂有宗则认为,心即是第八识,有情即是依五蕴建立的假有,此五蕴之假有则是依八识心假名安立㊂第八识若是处于有漏杂染法所摄的状态,依第八识建立的有情假有即是杂染;第八识若是处于无漏清净法所摄状态,有情即是清净㊂而心是本体,有情是依八识心安立,所以罪过以及犯罪的有情,离开心识也并非实有㊂另外,僧肇在‘注维摩诘经“中记载了鸠摩罗什对该观点的注解: 什曰:以罪为罪,则心自然生垢㊂ 不以罪为罪,此即净心,心净则是净众生也㊂ ③鸠摩罗什的观点与窥基依空宗之义所做的阐释,两者的意思是一致的㊂由此可见,空宗是以 性空 来解释 清净 :有情心性本空,故有情本清净,这主要是从 性 上来讲的㊂有宗则以第八识说心,以第八识的杂染说有情杂染,第八识的清净说有情清净,即八识心的转染成净,这主要是从 相 上来讲㊂‘不二法门品“是‘维摩诘所说经“中非常重要的一品,该品借各大菩萨之口宣说 不二法门 之义,由文殊㊁维摩诘二位大士作结, 不二法门 成为该经的理论特色之一,历代研究者对此都很重视,维摩一默也成为了佛教史上千古流传的佳话㊂窥基在疏释该品经文之前,首先在品初对品名与 不二法门 之义分别从空宗与有宗的角度予以了总释,疏曰:空理义云:空性无差,俗妄有异㊂今说真同性,不同俗妄异,故言不二法㊂此空即门,缘此能生真空智故㊂谈其真性,非二非不二,今遮妄二法,故言不二法㊂妄不生空智,真空方可生,遮彼非门,故非门强说门㊂此品广明,名不二法门品㊂应理义云:俗事及所执妄谓皆有异,真理非妄成,非妄异㊂今显无相真如理唯是一,恐闻一定一,不说于一,但遮妄异,故言不二㊂不二之理,可轨可摸,故名为法,此能通生死无漏智解,立以门名㊂据实真如非不二,非法非二法,非门非不门,遮二故强名不二,遮非法故名法,遮非门故名门,此品广明,名不二法门品㊂④从空宗的角度而言,空性无差异,但世俗虚妄之法是各个相异的㊂现在说真如同空性,不同于世俗虚妄之法有差异(即有 二 ),所以叫不二法㊂空性即法门,因为由此能生起真空之智,即无分别智㊂真如空性实际是非二非不二的,此处为了遣除虚妄之二边,故说不二之法㊂另外,虚妄分别不会引生空智,只有空性真如方能引生,为了遣除虚妄分别不是圣道之门,故真如非门也勉强说为门㊂该品广明上述道理,所以称为不二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①②窥基‘说无垢称经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8册,第1050页㊂窥基‘说无垢称经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8册,第1052-1053页㊂。

成唯识论音响补遗科

成唯识论音响补遗科

成唯识论音响补遗科序,龙省,自瞿昙氏观星悟道。

于是广说经论。

最后以涅槃妙心。

嘱大迦叶。

拈华顾要。

灯灯相续。

初祖西来。

唯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

名曰性宗。

慈氏菩萨以所悟识心圆明。

造为瑜伽师地之论。

天亲菩萨揽其渊浩。

创唯识颂。

于是护法标首。

慈恩演传。

成唯识论。

最为精密。

名曰相宗。

古杭绍觉老人。

乃云栖莲大师嫡裔也。

阐释全文。

有唯识音义。

法嗣新伊师广搜奥旨。

有合响。

而我苕圣先法师。

实为伊公入室弟子。

重加集注。

是正有补遗。

兹三集皆以演释唯识精义。

实相宗之宝炬矣。

或曰。

万法唯心。

心唯一也。

深究其原。

则一亦不立。

今相宗所论心王心所。

八识辗转。

观所缘缘。

研极微细。

得无与直指之道背耶。

余曰。

否否。

夫人心影最难穷也。

迷心认影。

一影一心。

即一世界。

循环相生。

何啻万亿。

无论谬执之辈。

据幻为真。

如沉弱水。

如堕夜雾。

不可得出。

即使明悟上智之士。

于斯道中。

已契大意称悟彻。

而微细无明流注性海。

慧剑所不能除。

宝镜所不能照。

化雨法雷所不能洒澹震荡。

是生死因。

随劫轮转。

将奈何矣。

彼慈氏天亲悲悯斯苦。

故造斯论。

绘写变相。

破心影之惑。

斩八识之根。

使学者绝后再苏。

转识成智。

向所谓网罗窠臼。

皆成安乐窝最胜院。

妙用神通。

百法具足。

然则相宗之旨。

正所以洞明差别辅性宗。

如车二毂鸟双翼。

何可偏废哉。

此唯识补遗之刻。

深有功于正法眼藏。

非渺小也。

刻既成。

遂书诸简端。

康熙戊午孟夏谷旦董漠?题No. 825成唯识论音响补遗科文卷上第一卷?论题(成)?论主(护)?译师(唐)?正文大科(三)初宗前敬叙分(二)初归敬述意(稽)次造论因缘(二)初通为利生(今)次别为破执(二)初破凡夫外道(又)次破小乘四师(复)次依教广成分(三)初一颂半(略答)外难略标识相(三)初末论设问(若)次本论颂答(颂)三末论释成(二)初释前三句(二)初略释(三)初释第一句(论)次释第二句(彼)三释第三句(二)初征(如)次释(二)初正释(二)初依相见假说我法(彼)次由熏习变似我法(二)初法释(或)次喻明(如)次结判(愚)次广释(二)初明无实唯似境(三)初征答总标(云)次重征别释(二)初破实我实法不可得(二)初破实我(二)初征(如)次释(二)初正破(三)初叙破外道小乘我相(二)初别破(二)初破六师三计(二)初叙计(诸)次破斥(三)初破胜论数论(初)次破无惭尼犍(中)三破兽主遍出(后)次破小乘三计(二)初叙计(又)次破斥(三)初破即蕴我(初)次破离蕴我(中)三破非即离我(后)次总破(三)初约思虑有无破(又)次约作用有无破(又)三约所缘非缘破(又)次立量以显唯识(二)初显能所缘是见相(又)次结示所缘是识变(是)三结属我执俱分(三)初标列(然)次别释(二)初俱生我执(三)初释总名(俱)次释别相(此)三示断位(此)次分别我执(三)初释总名(分)次释别相(唯)三示断位(此)三结判(二)初正判(二)初判相质有无(二)初判定有无(如)次结成前义(是)次判依遍有无(然)次引证(故)次释妨?次破实法?次结示心外境非所缘?三总结证成?次释假应依实难?次释后三句?次二十三颂半广明识相显前颂意?三后有五颂明修行之位次?三释结施显分??次释妨(二)初正释妨难(三)初释忆识等事妨(二)初难(实)次释(二)初斥非(所)次显理(然)次释造业受果妨(二)初难(若)次释(二)初斥非(所)次显理(然)三释生死涅槃妨(二)初难(我)次释(二)初斥非(所)次显理(然)次结示唯识(由)?次破实法(二)初征答非有(如)次广破执相(三)初正破心外有法(二)初破外道(二)初征(外)次释(二)初约十三家别破(五)初数论师(三)初叙执(且)次破斥(七)初破现量所得(彼)二以能所互破(又)三体应同用破(又)四破三合成一(许)五以总别互破(又)六约变时合不合破(二)初正破(此)次遮救(不)七约无差别破所成(又)三结非(故)二胜论师(二)初叙执(胜)次破斥(二)初正破(二)初明诸句体非实有(八)初被诸句中常无常(彼)二以实德二句对破(又)三破实句中有碍常(又)四破诸句中无碍法(诸)五约唯识破诸句(又)六破大有性(彼)七破同异性(又)八破和合句(又)次显诸句非现量得(二)初明诸句非现量境(然)次显能缘非现量智(又)次结非(故)三自在天等八论(二)初破大自在(二)初叙(有)次破(彼)次例破余七(余)四二种声论(二)初叙(有)次破(彼)五顺世论师(二)初叙(有)次破(二)初破因微(彼)次破果色(三)初破不越因量(二)初正破(又)次破救(三)初破量德合故似粗(若)次约果如因破(若)三约因如果破(若)次破因果同处(又)三破果体是一(又)次束成四种总破(二)初总标(然)次别破(四)初数论等(二)初叙(一)次破(彼)二胜论等(二)初叙(二)次破(彼)三无惭等(二)初叙(三)次破(彼)四邪命等(二)初叙(四)次破(彼)次破余乘?次立量以显唯识?三结属法执俱分??次破余乘(二)初当(彼)次释(二)初总释(破)次别释(三)初破色法(二)初破对无对色(二)初标列(且)次别明(二)初有对色(二)初明有对非实有(二)初略明(彼)次广释(二)初明能成极微不实(二)初约质碍有无破(谓)次约方分有无破(二)初破有方分(又)次破无方分(二)初且约有方分破无方分(三)初约所成果色破(若)次约因能成果破(又)三约果色即因破(执)次结归有方分破其实有(有)次结所成果色非实有(故)次明有对唯识变(二)初征(五)次释(二)初正释(二)初总释依缘(虽)次别释依缘(二)初略明所依(然)次广释所缘(二)初总标所缘缘有无(此)次别明所缘缘有无(二)初明外所缘缘非有(二)初破执(四)初破正量部计能生(二)初叙计(谓)次破斥(非)二破经部师计和合(二)初叙计(眼)次破斥(非)三破经部转计极微(非)四破萨婆多计和集(二)初叙计(有)次破斥(彼)次结况(许)次显内所缘缘非无(二)初明识变似色等为所缘缘(由)次明识所变相非极微成(二)初正明(然)次释妨(为)次结示(由)次无对色(余)次破表无表色?次破不相应行?三破无为法??次破表无表色(二)初征(表)次释(二)初明二色非实有(二)初正明(二)初释有表(二)初身表(二)初破实有(三)初反征(此)次正破(三)初破形(若)次破动(若)三破心所引生(若)三结示(故)次申正义(然)次语表(二)初破实有(语)次申正义(然)次释无表(二)初破实有(表)次申正义(然)次释难(二)初难(世)次释(二)初总答非色(不)次别明业体(二)初明思为三业体(能)次转释身语二业(二)初示由思名业道(起)次明业道是假说(或)次结二色唯识变(由)?次破不相应行(三)初总明无实体用(二)初明依色心分位假立(不)次立量以显无实体用(此)次别破得非得等(六)初破得非得(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且)次外人答(契)次正破实有(二)初依经总非(经)次就义别破(二)初正破得(二)初引经例破(亦)次约二因破(三)初征(又)次破(二)初破能起因(若)次破不失因(若)三结(故)次例破非得(得)次申正义(二)初明得(然)次明非得(观)二破众同分(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复)次外人答(契)次正破实有(二)初依经总非(此)次就义别破(二)初约同智言因破(若)次约同事欲因破(若)次申正义(然)三破命根(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复)次外人答(若)次正破实有(二)初依经总非(此)次就义别破(三)初例破(又)次释妨(若)三结示(此)次申正义(然)四破无心定等(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复)次外人答(若)次正破实有(若)次申正义(二)初正释(二)初无心定(谓)次无想果(无)次结示(故)五破三有为相?六破名句文身?三傍破执随眠等?第二卷?五破三有为相(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复)次外人答(契)次正破实有(二)初依经总非(此)次就义别破(五)初破能相所相体异(非)二破生等相体俱有(又)三破能所相本有(能)四破能相合所相(所)五破生等三世相违(又)次申正义(二)初刹那四相(三)初标立相意(然)次释成四相(四)初列说四相(本)二约世简小(前)三释通外难(如)四述相所表(生)三结成是假(故)次一期四相(一)?六破名句文身(二)初破他非(二)初征答实有(二)初论主问(复)次外人答(契)次正破实有(二)初依经总非(此)次就义别破(二)初正破二师(二)初单破正理论师(二)初破名等异声实有(若)次破声能生名句文(二)初正破(谓)次遮救(二)初遮音韵即名等异声实有(若)次遮音韵非能诠须生名等(若)次双破经部正理(二)初正破(声)次结责(何)次结成愚智(语)次申正义(四)初显假差别(然)二显三用殊(名)三明不即不离(此)四会其相违(二)初正会相违(由)次蹑迹会违(且)?三傍破执随眠等(二)初正破(二)初叙执(有)次破斥(彼)次例余(执)?三破无为法(二)初正破实有(二)初依理总非(诸)次约义别破(二)初正破(二)初例有为总破(二)初例破离色心等定有无为(且)次立量显无为即色心实性(然)次约一多别破(二)初总征(又)次别释(二)初破体一(二)初破虚空(若)次破余二(一)次破体多(若)次例余(二)初准前例破(余)次立比量破(又)次显示正义(三)初总标(然)次别释(二)初依识变假施设有(一)次依法性假施设有(二)初示法性名(二)次出无为体(离)三结示(故)?次立量以显唯识(二)初双显二取是相见分(外)次结示唯识亦是假说(诸)?三结属法执俱分(三)初标列(然)次别释(二)初俱生法执(三)初释总名(俱)次释别相(此)三明断位(此)次分别法执(三)初释总名(分)次释别相(唯)三明断位(此)三结判(二)初正判(二)初判相质有无(二)初判定有无(如)次结成前义(是)次判依遍有无(然)次引证(故)?次结示心外境非所缘(二)初明离识我法非所缘缘(如)次明自心外蕴非所缘缘(二)初简异聚王所(现)次简同聚心所(问)?三总结证成(由)?次释假应依实难(二)初难(有)次释(二)初正释外难(三)初总破法喻(彼)次别破法喻(二)初破喻(二)初破依类假说(三)初正破(依)次遮救(若)三结破(类)次破依实假说(三)初正破(依)次遮救(若)三结破(由)次破法(二)初正破假说依真(又)次结申假说正义(由)三结难非理(是)次示假说意(然)?次释后三句(二)初结前标数(识)次释通别名(二)初释三类别名(一)次释能变通名(二)初总标(此)次别释(二)初释因能变(一)次释果能变(二)初总明(二)次别释(二)初等流果(等)次异熟果(二)初正释(异)次简异(此)?次(二十三颂半广)明识相显前颂意(二)初(十四)行半颂明三能变识相(二)初广释三能变相(三)初初能变相(三)初末论设问(虽)次举本颂答(颂)三末论释成(二)初正释颂文(八)初自相等三门(二)初正释三门(二)初别释(三)初自相门(论)次果相门(此)三因相门(此)次总结(初)次重明因相(三)初标(一)次解(四)初明种子相(二)初正释(二)初正示种相(此)次明种实有(二)初正释(虽)次释妨(二)初难(此)次释(二)初正释(若)次简别(然)次结判(二)初判属相分(种)次判属三性(二)初正判(诸)次释妨(二)初难(若)次释(虽)二明本新义(三)初净月等师唯立本有(三)初释义(此)次引证(二)初引教(如)次引理(又)三结示(如)次难陀等师唯立新熏(三)初释义(有)次引证(二)初引教(如)次引理(二)初证有漏(又)次证无漏(无)三会违(二)初会本有五种性别(三)初标(有)次释(即)三结(故)次会地狱成就三根(所)三护法正义新本合论(三)初正释二类(二)初标(有)次释(二)初本有(一)次始起(二)次斥前互阙(二)初破净月唯本有(二)初正破(二)初明违理(二)初约因缘义破不从熏生(三)初标(若)次释(二)初引证(如)次引论(摄)三结(唯)次约因缘义破由熏增长(非)次明违教(又)次结责(故)次破难陀唯新熏(二)初正破(二)初明违理(二)初正明违理(二)初斥非(二)初约有为无漏无因破(若)次遮性净为无漏生因(三)初出彼所凭(分)次破彼谬解(二)初征(而)次破(三)初破以空理为无漏因(若)次破以即心为无漏因(若)三破有漏心性是无漏(二)初以有漏例无漏(若)次以异生例圣者(二)初正例(又)次破救(若)三申经正义(然)次显正(由)次通前所引(四)初通内种定有熏习(诸)二通无漏由闻熏习(二)初明亦熏本无漏种(其)次判二性为缘亦异(闻)三通依障建立种性(二)初正释(依)次通妨(然)四通三根依当可生(既)次明违教(然)次结责(故)三结示正义(由)三明种子义?四明熏习义?三结?二不可知等三门?三相应门?四受俱门?五三性门?六心所例王门?七因果譬喻门?八伏断位次门?次证有本识?次第二能变?三第三能变?次会三能变俱转示二谛?次九行颂广释外难显唯识??三明种子义(三)初明内种(三)初总标(然)次别释(六)初刹那灭(一)二果俱有(二)三恒随转(三)四性决定(四)五待众缘(五)六引自果(六)三结示(唯)次明外种(外)三简熏习(内)?四明熏习义(三)初总标(二)初问(依)次答(所)次别释(二)初所熏(三)初征(何)次释(四)初坚住性(一)二无记性(二)三可熏性(三)四与能熏和合(四)三结(唯)次能熏(三)初征(何)次释(四)初有生灭(一)二有胜用(二)三有增减(三)四与所熏和合(四)三结(唯)三结判(二)初结熏习(如)次判因果(二)初约种现判因果同时(能)次约三类判因果横竖(二)初正判三类(能)次结属因缘(此)?三结(是)?二不可知等三门(二)初征答总标(此)次别释三门(二)初释行相所缘(二)初略释(二)初明行相(了)次明所缘(二)初别明执受处(二)初释处(处)次释执受(执)次总结是所缘(执)次广释(二)初释行相(三)初略指是异熟见分(此)次通明心心所分量(三)初难陀立二分(二)初正明立二分(二)初正释(二)初释(二)初明心心所各有二分(然)次破安慧唯立自证分(二)初破无所缘(若)次破无能缘(若)次结(故)次引证(如)次大小乘辨异(二)初明小乘偏义(二)初明行相所缘(执)次明王所问异(心)次申大乘正说(二)初明行相所缘(违)次明王所同异(心)次陈那立三分(二)初正释(然)次引证(如)三护法立四分(二)初正明应有四分(二)初正释(又)次结判(二)初正判(此)次引证(是)次摄归唯是一心(二)初明摄(如)次引证(如)三结归是异熟见分(故)次释所缘(二)初正明所变(二)初明唯变处等(二)初正释(二)初明业力所变决定(三)初器界(二)初正明共中共变(二)初释义(二)初正释(所)次释疑(虽)次料简(二)初征(谁)次释(三)初月藏明一切有情共变(有)次次师明现居当生者变(二)初斥前非(有)次申自义(是)三护法明于身有用即变(二)初斥前非(有)次申正义(然)次结显共中不共(此)次种子(诸)三根身(二)初明不共中不共变自根身(有)次明不共中共种变他依处(二)初正释(有)次料简(二)初师亦变似根(此)次师唯变依处(有)次明定等所变不定(前)次结示(略)次明不变心等(二)初问(何)次答(二)初通明诸识有二种变(有)次别显异熟唯因缘变(二)初有漏位唯变色等(异)次无漏位亦现心影(至)次总结所缘(故)次明不可知门(二)初明不可知(不)次征答劝信(二)初征(云)次答(如)第三卷?三相应门(三)初问答总明(此)次别释触等(五)初释触(二)初明正义(二)初正明(能)次转释(二)初释性(三)初释三和(谓)次释分别变异(二)初正释(皆)次通妨(根)三释令心触境(和)次释业(三)初正释(既)次引证(起)三通妨(瑜)次斥异解(然)二释作意(二)初明正义(作)次斥异解(有)三释受(二)初明正义(受)次斥异解(二)初叙执(有)次斥破(二)初破领俱触(三)初正破(彼)次遮救(三)初破受似触生(若)次破受领受体(若)三破不舍自性(若)三结责(故)次破共余相(然)四释想(想)五释思(思)三结相应义(此)?四受俱门(二)初明唯舍受相应(二)初正释(三)初约识行相明(此)次约俱生受明(又)三约执藏义明(又)次释妨(二)初难(若)次释(既)次简非余所相应(二)初征答(如)次释明(二)初明非别境俱(谓)次明非善等俱(此)?五三性门(三)初问(法)次答(此)三释(二)初释无覆无记义(异)次释无覆无记名(覆)?六心所例王门(二)初正释(二)初例三性门(触)次例余诸门(又)次斥谬(二)初叙执(有)次斥破(二)初破一切种(二)初正破(二)初约不能受熏持种破(彼)次纵受熏以种多难破(又)次破救(二)初叙执(谁)次破斥(彼)次破无简别(又)?七因果譬喻门(二)初明正义(二)初正释颂文(三)初征答总标(阿)次法喻别释(二)初释恒转义(恒)次释如瀑流(如)三结示缘起(如)次通妨显理(二)初释过未既假不成非断难(二)初外难(过)次答释(二)初对斥(过)次显理(岂)次释无因无果谁离断常难(二)初外难(因)次答释(二)初对破(若)次显理(二)初略明(因)次广显(三)初标义(谓)次释成(观)三结劝(如)次斥异说(二)初正斥(二)初斥余部(二)初叙计(三)初标(有)次释(谓)三结(如)次斥非(三)初总斥(彼)次别破(三)初破一念二时(何)次破生灭体一(又)三时体互破(生)三结非(故)次斥经部(经)次结劝(由)?八伏断位次门(二)初征答总标(此)次广释颂义(二)初正明舍阿赖耶(二)初总明(谓)次别释(二)初明能舍诸位(二)初明正义(二)初正释(二)初释义(此)次引证(云)次释妨(二)初难(若)次答(二)初约回心向大释(彼)次约直修大乘释(又)次斥异解(二)初正破(二)初叙(有)次破(彼)次破救(二)初叙(地)次破(彼)次简所舍唯名(然)次通明第八异名(二)初广释诸名(二)初释名义(二)初总标(然)次别释(四)初释心等四名(谓)二释阿赖耶名(或)三释异熟识名(或)四释无垢识名(或)次简所舍(阿)次结归二位(然)?次证有本识(三)初征答总标(云)次教理别明(二)初引教(二)初引大乘(二)初引契经证有第八(二)初三经四颂(四)初引阿毗达摩颂(二)初引颂(谓)次释义(二)初时释(三)初约二用释(二)初略判颂文(此)次广释颂义(二)初因缘用(二)初释(二)初正释因缘(界)次转释缘用(谓)次结(是)次依持用(二)初明流转依持(三)初标(由)次释(谓)三结(诸)次明还灭依持(三)初标(及)次释(谓)三结(能)次约染净释(又)三约三性释(或)次结证(今)二重引前经中颂(二)初引颂(即)次释义(二)初正释(二)初释前三句(二)初约含藏义释(由)次约三藏义释(与)次释第四句(二)初约地上释(已)次通地前释(或)次结证(非)三引解深密经颂(二)初引颂(解)次释义(二)初正释(三)初释第一句(以)次释第二句(是)三释后二句(凡)次结证(唯)四引入楞伽经颂(二)初引颂(入)次释义(眼)次指广证有(此)次显大乘是至教量?次引余部?次显理?三总结劝信??次显大乘是至教量(二)初立比量证(诸)次引七因证(二)初引圣慈氏七因(二)初总标(又)次别明(七)一先不记(一)二本俱行(二)三非余境(三)四应极成(四)五有无有(五)六能对治(六)七义异文(七)次引庄严论颂义(如)?次引余部(二)初总标(余)次别引(四)初大众部(谓)三上座部(上)三化地部(化)四说一切有部(二)初引文(说)次论释(二)初释义(三)初明正义(谓)次别简释(七)初简余蕴(谓)二简五欲(五)三简乐受(乐)四简身见(身)五简转识(转)六简色身(色)七简不相应行(又)三总结示(异)次结证(由)?次显理(三)初结前起后(已)次依经广显(十)初持种心(三)初引经证有(谓)次依义广释(二)初明正义(二)初正释(二)初简转识非持种心(谓)次明第八是持种心(二)初正释(二)初顺明(此)次反显(若)次简非(二)初简色不相应(色)次简转识心所(转)次结示(故)次斥异解(五)初破识类受熏持种(二)初叙(有)次破(六)初约假实破(彼)二约三性破(又)三约无心位破(又)四约凡圣类同破(又)五约根法类同破(又)六约事类不俱破(又)二破六识俱转受熏持种(执)三破色心自类前为后种(二)初叙(有)次破(二)初正破(二)初约无熏习义破(彼)次约间断不生破(又)次遮救(亦)四破三世实有能成因果(二)初叙(有)次破(彼)五破执遣相空拨无本识(二)初叙执斥违经(有)次约法斥违理(二)初斥成邪见(智)次斥反正智(若)三总结证成(故)二异熟心?三界趣生体?四有执受?五持寿暖识?六生死时心?七缘起依?八识食体?九灭定有心?十染净心?三指广结略??二异熟心(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简转识非真异熟(谓)次明第八是真异熟(三)初约有情身器显有真异熟(定)次约身受怡劳显有真异熟(又)三约非佛有情显有真异熟(非)三总结证成(由)?三界趣生体(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标义(谓)次释成(二)初简转识等非趣生体(非)次明第八心品是趣生体(三)初约实等四义顺明(唯)次约无色第六反释(此)三约佛非趣生反证(由)三总结证成(正)?四有执受(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明第八是能执受(二)初显有能执受心(谓)次立第八是能执受(二)初正立(唯)次简别(此)次简转识等非能执受(三)初简诸转识(谓)次简诸心所(诸)三简色根命根(非)三总结证成(故)?五持寿暖识(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简转识非持寿暖识(谓)次明第八是持寿暖识(二)初正立(唯)次释成(二)初正释(经)次通妨(二)初难(虽)次释(二)初约三法具处释(此)次约暖不遍处释(又)三总结证成(由)?六生死时心(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正明生死时心(二)初明正义(二)初简转识非生死时心(谓)次明第八是生死时心(真)次斥异说(二)初异说(二)初叙(有)次破(二)初正破(若)次遮救(若)次余部(有)次别明将死时心(二)初立义(又)次释成(二)初简转识不生冷触(眼)次明第八能生冷触(唯)三总结证成(故)?七缘起依(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引经释(谓)次明论释(二)初明第八是名色缘(二)初正明(眼)次遮救(亦)次简转识非名色缘(又)三总结证成(故)第四卷?八识食体(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通明四食相(三)初总标(谓)次别释(四)初段食(一)二触食(二)三思食(三)四识食(四)三结判(二)初约三科判(由)次约三界判(段)次别明识食体(二)初简转识非识食体(二)初正简(眼)次斥异(四)初破过未识等为食(非)二破入定心等为食(亦)三破不相应行为食(又)四破第六意识为食(二)初叙(有)次破(二)初总斥指广(彼)次约义别破(三)初破无漏识为食(又)次破有漏种为食(亦)三破身命互为食(复)次明异熟是识食体(二)初正释(由)次通妨(唯)三总结证成(既)?九灭定有心(三)初引经证有(又)次依义广释(二)初明灭定有第八识(三)初依义明灭定有识(二)初明定中第八为不离身识(谓)次破后时还起名不离身识。

中華書局新版書目

中華書局新版書目

中華書局新版書目匡謬正俗疏證馬王堆漢墓簡帛文字全編聖武親征録(新校本)元朝名臣事略兩京新記輯校•大業雜記輯校〔唐〕顔師古撰嚴旭疏證78元劉剑主編鄭健飛、李霜潔、程少軒協編1380元賈敬顔校注〔元〕蘇天爵撰〔唐〕韋述撰〔唐〕杜寶撰陳曉偉整理48元姚景安點校38元辛德勇輯校30元西南大學新藏石刻拓本匯釋(全二册)民國綫裝圖書總目(全四輯)全元詞(全三册)歐陽脩詞校箋尹洙集編年校注山中白雲詞箋證(全二册)不敢居詩話日本漢詩話集成(全十二册)毛遠明、李海峰編著1600元中國國家圖書館、中華書局編174000元楊镰主編298元〔宋〕歐陽脩撰歐陽明亮校箋58元〔宋〕尹洙撰時國强校注128元〔宋〕張炎撰孫虹、譚學純箋證118元〔清〕佚名撰楊宇點校58元趙季、葉言材、劉暢輯校1280元咳餘叢考(新校本)釋氏源流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清〕趙翼撰樂保群點校150元〔明〕釋寶成編撰〔明〕佚名編撰王孺童點校39元王孺童點校30元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續編:漢傳注疏部(一)《中華大藏經•續編》編委會編4300元漢語俗字叢考(修訂本)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校訂本)將無同中古史研究論文集版本源流與正史校勘廖季平先生年譜長編槐聚心史——錢鍾書的自我及其微世界張涌泉著298元梁啟超著俞國林校訂68元胡寶國著66元聶激萌、陳爽編88元王承軍撰168元汪榮祖著58元楊寬先生編年事輯文禄堂訪書記賈鵬濤撰76元王文進著柳向春整理吴格審定128元古籍之爲文物數字人文(創刊號)錢謙益的“詩史”理論與實踐李開升著98元劉石、孫茂松、顧青主編92元嚴志雄著58元元代詩論校釋(全二册)集部通論丁放撰198元盧盛江著68元。

注维摩诘经校补

注维摩诘经校补

精彩摘录
以上这些摘录只是《注维摩诘经校补》一书中众多精彩内容的一部分。通过 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维摩诘经》的丰富内涵和佛法的智慧。这 些摘录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平和,以平等无分别的心态 去对待一切事物,从而实现心灵的解脱和超越。无论是对于佛教信仰者还是对于 寻求心灵成长的普通人来说,《注维摩诘经校补》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阅读感受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对《维摩诘经》的深入解读所吸引。作者通过对经 文的细致分析和对佛教思想的深入探讨,让我对这部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尤其 是书中对维摩诘居士的智慧和境界的阐述,更是让我感受到了佛教的校补内容,对原文进行了详细的校对和补充。这些校补内 容不仅让我对经文的理解更加准确,还让我对佛教经典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更深刻 的认识。
精彩摘录
“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这句话表达了维摩诘居士 虽然身处世俗家庭,但心灵并不被世俗所束缚,他依然能够保持清净的梵行,超 越三界的束缚。这体现了佛教对于出家与在家修行的平等看待,无论身处何地, 都能通过修行实现心灵的解脱。
精彩摘录
“一切法皆是佛法。”这句话强调了佛法的包容性和普遍性。在维摩诘看来, 世间万物皆具有佛性,都可以成为修行的对象。这一观点打破了佛教与其他宗教 和哲学的界限,展现了佛教的开放性和融合性。
精彩摘录
“心净则国土净。”这句话表达了维摩诘对于心灵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独特见 解。他认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决定了他所处的环境是否清净。如果内心充满贪 嗔痴等烦恼,那么即使身处名山大川之间,也难以感受到真正的清净与宁静。相 反,如果内心清净,那么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精彩摘录
“不二法门,是为入道之门。”这句话揭示了佛教修行的核心要义。不二法 门强调了修行者要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以平等、无分别的心态去对待一切 事物。这种心态能够帮助修行者更好地领悟佛法的真谛,实现心灵的解脱和超越。

P.2550《略説禪師本末》所反映的三階教實踐活動

P.2550《略説禪師本末》所反映的三階教實踐活動

P.2550《略説禪師本末》所反映的三階教實踐活動
王惠民
【期刊名称】《《敦煌吐鲁番研究》》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P.2550,正面爲本篇,現存315行,首略缺數行,存序文後半部分,尾全,最後一句是'粗抄少分,並在《當根破病藥》第一卷具説盡',敍述蒲州虞鄉縣崇淨寺一僧人從出家到亡故時的主要經歷。

背面部分爲後來抄寫的陰陽文書,前面有'震塚圖'、'艮塚圖'圖文,後面是陰陽書,最後一行是'陰陽塚墓入地深淺法五姓同用四十五家書第卅七',研究者衆,本文不涉及背面内容。

【总页数】25页(P231-255)
【作者】王惠民
【作者单位】[1]敦煌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6.5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梵汉佛经对勘研讨会综述

梵汉佛经对勘研讨会综述

作者: 郑国栋
出版物刊名: 哲学动态
页码: 112-112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9期
主题词: 对勘工作;研讨会综述;佛经;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哲学;梵汉对勘;2010年;征求意见稿
摘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梵文研究中心举办的“梵汉佛经对勘工作研讨会”于2010年6月22—23日在北京召开。

与会者包括佛教文献学、佛教语言学和佛教哲学等领域的老中青三代学者以及出版社代表。

会议为与会者提供了黄宝生先生起草的《梵汉佛经对勘丛书总序》以及他的《梵汉对勘人楞伽经》和《梵汉对勘人菩提行经》的征求意见稿。

梵文研究的学术意义_黄宝生

梵文研究的学术意义_黄宝生

光明日报/2010年/7月/7日/第012版专版一批大型文化研究课题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推介梵文研究的学术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宝生《梵文研究及人才队伍建设》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承担。

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整合院内一些研究所中与梵文相关的学科研究人员,成立了梵文研究中心,实施这个项目。

我们之所以勇于承担这个项目,是基于对梵文研究的学术意义的认识。

梵文是印度古代通用语言。

印度和中国同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梵文文献和古汉语文献一样是留给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中国和印度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交流史。

印度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汉地,译经活动随之开始,自东汉至宋代,历时千余年。

同样,佛教自7世纪传入中国藏族地区,译经活动持续至17世纪,也历时千余年。

佛教在印度本土于12世纪消亡,大量的梵文佛经也随之流失。

而中国却以写本和雕版印刷的传承方式保存有卷帙浩繁的佛经汉译本和藏译本,堪称世界古代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大奇观。

印度佛教在中国文化土壤中扎下根,长期与中国文化交流融合,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就汉文化而言,最终形成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主干的儒道释文化复合体。

汉译佛经和中国古代高僧的佛学著述合称为“汉文大藏经”。

它们与儒家典籍和道藏共同形成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我们必须重视对这些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研究。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任继愈先生主持,着手编辑《中华大藏经》,已经出版了“正编”。

其文本采取影印的方法,并依据历代多种版本,列出“校勘记”,但没有同时进行标点工作。

这是因为佛经的标点已成为中国古代文献整理中的难点,不能匆忙地全面进行。

在汉文大藏经中,包含有大量汉译佛经,绝大多数译自梵文。

因此,为了提高佛教典籍的整理质量,应该培养一批通晓梵文的人才,参与佛经的校勘、标点和注释工作。

利用梵文佛经与古代汉译佛经进行对勘研究,有助于读解汉译佛经。

敦煌佛教疑伪经语言研究的价值

敦煌佛教疑伪经语言研究的价值

伪经许多写本都有明确的撰、 抄人及时间标志, 大多可以推断 出其大致的撰、 抄时间。现举例列表如下:
表一: 敦煌疑伪经及其可推断撰、 抄时间
经名 #3 《 救护身命经》 !3 《 佛说妙好宝车经》 63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83 《 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 第二十九 $3 《 首罗比丘经》 %3 《 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 53 《 佛说天公经》 73 《 如来在金棺嘱累清净庄严敬福经》 43 《 佛说救疾经》 #"3 《 普贤菩萨说证明经》 ##3 《 究竟大悲经》 #!3 《 佛说善恶因果经》 #63 《 佛说呪魅经》 #83 《 佛说法王经》 #$3 《 佛性海藏智慧解脱破心相经》 #%3 《 佛为心王菩萨说投陀经》 卷上 #53 《 佛说父母恩重经》 #73 《 佛说延寿命经》 此经首见于隋 《 法经录》 。 “ 大业十三年 ( %#5 ) , 佛 北魏时淮州比丘昙辩撰, 后由青州比丘道侍改治。伯 !#$59; 尾题: 弟子张佛果为刘士章善友知识敬造 《 宝车经》 一卷。 ” 陈文帝据此经作 《 大通方广忏文》 , 故此经当产生于南北朝时期。 此经约产生于南北朝后期或隋初。 其第二、 三部分约为六世纪七、 八十年代北齐僧人所造。 南北朝时, 以梁武帝为首的中国佛教徒推行断食酒肉, 此经即推行之产物。 首见于隋 《 法经录》 卷四。 首见于隋 《 法经录》 。 首见于隋 《 法经录》 , 伯 8$%6 尾题: “ 开皇十五年 ( $4$ ) 九月一日, 清信弟子谈永和敬造 《救 疾病经》 百卷。 ” 上博 $" ( 884$$ ) 尾题: “ 武德六年 ( %!6 ) 四月二十七日, 清信佛弟子索行善 ” 敬造。 首见于隋 《 法经录》 。 经名首见于 《 大唐内典录》 。 最初见于 《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 中村不折 "58 尾书: “ 先天二年 ( 5#6 ) 六月二日写了。 ” 首见于隋 《 法经录》 。 据研究, 此文可能产生于华严宗及禅宗北宗盛行的武周时期。 最初见于 《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 最初见于 《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 伯 !!7$ 有题记: “ 丁卯年 ( 785 ) 十一月二十九日, 奉为亡妣写毕。孤子比丘智照。 ” 斯 885% 题记亦有 “ 干符二年 ( 75$ ) ” 字样。 伯 !658< 题记有 “ 谓大周显德六年 ( 4$4 ) 四月五日” 字样。 可推断的撰、 抄时间

为黄宝生做的《梵汉对勘维摩经》纠谬修订稿2

为黄宝生做的《梵汉对勘维摩经》纠谬修订稿2

为黄宝生做的《梵汉对勘维摩经》纠谬(二)韩廷杰笔者曾于《广东佛教》2013年第2期发表文章《为黄宝生做的〈梵汉对勘维摩经〉纠谬》。

上一篇文章,主要评论第一品,本篇文章将要评论第二品和第三品,黄宝生在第一品的错误,还在继续发展,比如说第二品开头有一句话pratilabdhaks.āntika支谦译为“得法忍”,罗什译为“得无生忍”,玄奘译为“具无生忍”。

由此可见,这是“无生法忍”的简略形式,这个词在第一品出现过,我的第一篇文章曾经说明:“无生”是佛教正法、佛教真谛,黄宝生的“今译”第5页至第6页还有一句话“能够忍受无所得和无生法”,这里的“无所得”也是佛教正法、佛教真谛,“无所得”或“无得”在佛经里经常出现,如《心经》里就有“无得”这两个字,即“无智亦无得”。

意思是说: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假有,都是幻有,都是空。

上一篇文章我曾经说明,黄宝生把“无生法忍”的“忍”字解释为“忍受”,这是极大的错误。

佛教徒对佛教正法、佛教真谛,只能是通过自己的修行证悟,而且要坚信不疑,不动心,不退转。

“忍受正法”,此话不通!第45页的注①,黄宝生又把“忍”字和六波罗蜜联系起来,这就更荒唐了,上篇文章,我曾说明:同样一个词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含义,“无生法忍”的“忍”字,和六波罗蜜的“忍”是两回事,毫不相关,“无生法忍”的“忍”是安住而不退转,六波罗蜜的“忍”是忍辱。

黄宝生又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注①又说“但ks.ānti也包含忍受诸法”,“忍受诸法”,此话不通!“诸法”和“正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诸法”是指一切事物,包括有情和无情两大类,三法印之一“诸法无我”中的“诸法”,是说有情众生都没有起主宰作用的永恒的灵魂,这是人无我;一切无情识的器世间都没有不依赖于任何事物的永恒的独立存在的自性,这是法无我。

因为佛教主张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形成,都是相待而成立,所以断然否定自性。

“正法”则是佛的正确教法,如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中道、空等。

敦煌古佚和疑伪经语词新考

敦煌古佚和疑伪经语词新考

故, 梵住 故 , 觉分故 , 修 证菩提 故 , 闻胜 戒
故 , 应道理 。 ( 艺 13 瑜 伽 师地论 》 不 津 1(
卷七)
台智者大师说《 妙法莲华经玄义》 卷八下 : 譬如 “
黄石 中金 , 愚夫无 识 , 之谓 石 , 在粪 秽 , 不顾 视 掷 都 录 ; 客得 之 , 出其 金 。 ( 3 n76723—5 估 融 ” T 3 1 1p 8a )
念 、 恤 。上 揭 例 即其 例 。失 译 后 汉 《 方 便 佛 体 大
报恩经》 卷一 : 汝师瞿昙实是 恶人。适生一七 , “
其母命 终 , 岂非 恶 人 也 ?逾 出宫 城 , 王 苦 恼 , 父 生
收 稿 日期 :0 1 2— 1 2 1 —1 0
宝池。 若人 至彼 , 多获七 宝。若入 池者 ,
术带头人资助项 目“ 敦煌佛经语词和俗 字研 究” 苏教 师[0 8 3 ( 2 0 ]0号) 作者简介 : 于淑健 (9 5 ) 男, 16 一 , 江苏涟 水人 , 文学博 士 , 苏经 贸职业技术学 院副教授 。 江
( / / / b 分别表示所引佛经 资料在《  ̄T n p ac 大正经》 中的册数 ( ) 编号( ) 页码 ( ) T、 n、 P 和每页的上 中下三栏 (b ) ac 。下 皆同 。
( 26  ̄ 斯 19 佛说智慧海藏经》 卷上) ② 尔时伴 中有 一 长 者 , 我 父母 旧 是
所知 识 。我 即前 问父母 消息。 尔时 长者 即答 我 : 汝 父 母 家 昨 夜 失 火 , 烧 荡 “ 所 尽, 父母 亦丧 。 我 闻是 已, 绝踔 地 , ” 闷 良
( 26  ̄ 土五会 念佛诵 经观 行仪》 伯 06 净 卷

黄宝生荣获印度南印教育学会国民杰出成就奖

黄宝生荣获印度南印教育学会国民杰出成就奖

作者: 长安[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世界文学
页码: 319-319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期
主题词: 杰出成就奖;教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评奖委员会;师利;迦罗;外国人士
摘要:印度南印教育学会是一个非政府组织,为表彰对印度国民做出终身奉献的杰出人士,特设以坎契普兰市的圣人师利旃陀罗塞迦罗因陀罗 娑罗私婆底大师冠名的国民杰出成就奖。

此奖自1998年起,已颁授给公众领导人、社团领导人、科技人士、社会思想家、哲学家、外国人士等共计79位获奖者。

2019年6月下旬,评奖委员会一致决定,将第22届师利旃陀罗塞迦罗因陀罗 娑罗私婆底国民杰出成就奖国际学者奖授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梵文中心主任黄宝生先生。

敦煌文献字词补正四则

敦煌文献字词补正四则

敦煌文献字词补正四则
李博
【期刊名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2
【摘要】本文对敦煌文献中出现的四组疑难字词进行考释补正,认为《太子成道变文(五)》中“头山”当读作“投山”,意为投奔山林.《维摩诘经讲经文(三)》中“消昏攸睹”当为“消昏改曙”,“改”作改为讲;“人物段无”的“段”是“叚”(假)字误识;“不(利)之才”可释作“不利之才”,“利”意为灵便.《金刚丑女因缘》中“(石九)”字及《丑妇赋》中“焠”字并读为“摧折”之“摧”.
【总页数】4页(P185-188)
【作者】李博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21
【相关文献】
1.敦煌文献字词考释七则 [J], 赵静莲
2.敦煌文献字词零释 [J], 曾良
3.俄藏敦煌文献Дx.10787《解梦书》字词校释八则 [J], 周晟
4.敦煌文献字词考释与语法研究 [J], 赵家栋
5.敦煌文献疑难字词的判定 [J], 赵家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似杨枝别乐天古诗解析

不似杨枝别乐天古诗解析

“不似杨枝别乐天”全诗赏析“不似杨枝别乐天”一句出自宋代苏轼的《朝云诗(并引)》,本文对该作品进行全面解析,下面我们啦一起学习吧!【原文】《朝云诗(并引)》[宋] 苏轼世谓乐天有粥骆马放杨柳枝词,嘉其主老病不忍去也。

然梦得有诗云: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乐天亦云:病与乐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时归。

则是樊素竟去也。

予家有数妾,四五年相继辞去,独朝云者随予南迁。

因读乐天集,戏作此诗。

朝云姓王氏,钱唐人,尝有子曰幹儿,未期而夭云。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

【翻译】世人对白居易有粥骆马放杨柳枝词,赞赏他的主人年老有病不忍心离开了。

地梦得有诗说:春尽絮飞留不得,随着风好去落谁家。

乐天也说:疾病与乐天相伴住,春季随着樊子一时归。

就是樊素最终离开了。

我家有几妾,四五年相继离去,只有朝云的随我南迁。

因为读白乐天集,游戏创作这首诗。

朝云姓王氏,钱塘人,曾经有个儿子叫干儿,不期而夭折说。

不像杨树枝分开乐天,恰似通德伴伶玄。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书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

丹成我追逐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

【赏析】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历经苦难,然而,最让人折服的是他的乐观与洒脱。

他先娶王弗,王弗早逝后,续娶王弗堂妹王闰之。

王闰之在杭州時,为苏轼收了年仅12岁的王朝云,可惜三位女子,都先苏轼而去。

苏轼晚年被贬惠州时,年仅34岁的王朝云生病了。

当时的惠州,是南荒之地,缺医少药。

正值壮年的王朝云竟一病不起,不久永别人世。

这对苏轼的打击,显然是很沉重的。

一天傍晚,天下着阴冷的小雨,苏轼写下了:“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字里行间,是深沉的感激与眷恋。

鲁迅先生曾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苏轼虽命运坎坷,但他却也是幸运的,因为天之涯、海之角,无论苦难与富贵,生或者死,朝云始终深情相伴,照护左右。

神话和历史——中印古代文化传统比较

神话和历史——中印古代文化传统比较

作者: 黄宝生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外国文学评论
页码: 5-11页
主题词: 中国;印度;神话;历史
摘要:神话的产生和发展既与人类早期的原始思维方式有关,也与口耳相传的文化传播方式有关。

中国古代重视书面文字记录,历史意识成熟较早,史学发达,势必强化理性思维而抑制神话的发展。

而印度古代长期采用口耳传播方式,口头文化发达,为神话的繁衍发展提供了合适的文化土壤。

本文围绕神话和历史这个命题,运用一些实例,对中印古代神话的形态和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中古《维摩诘经》注疏研究述评 -回复

中古《维摩诘经》注疏研究述评 -回复

中古《维摩诘经》注疏研究述评-回复维摩诘经是佛教中一部重要的经典之一,它深入探讨了禅宗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价值。

在对该经进行研究时,注疏的作用无疑是重大的。

本文将以《维摩诘经》的注疏研究为主题,逐步回答下面的问题,从而全面了解注疏对于这一经典的意义和价值。

1. 什么是注疏?注疏是对经典进行注解和解释的书籍,它通过对原文的逐字逐句解释、翻译和阐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经典的意义。

注疏不仅对词句进行注解,还可以加入对经典内容的补充、批注和理论阐述等。

因此,在研究维摩诘经时,注疏是一份重要的参考资料和学习工具。

2. 为什么要研究《维摩诘经》的注疏?研究《维摩诘经》的注疏有多重原因。

首先,这部经典本身非常复杂和深奥,通过注疏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经典的内涵和佛教的核心思想。

其次,注疏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对该经典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同时也有助于把握该经典在佛教思想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此外,通过对不同版本和不同注疏的比较研究,也可以揭示出不同学者对该经义理的不同解读和理解。

3. 注疏对于《维摩诘经》教义的阐释提供了哪些帮助?注疏对于《维摩诘经》的教义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

首先,通过注疏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文中的隐喻、比喻和象征意义,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佛陀对于禅宗的教导。

其次,注疏可以提供背景知识和历史背景,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文中提到的人物、地点和事件。

此外,注疏还可以对经文的文字进行校勘和翻译,从而更准确地恢复原文的意义和内容。

4. 注疏对于佛教禅宗的发展有何意义?注疏对于佛教禅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注疏记录了禅宗在历史上的发展轨迹和思想演变。

通过对不同版本和不同注疏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禅宗各派思想的差异和联系,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佛教禅宗的发展历程。

其次,注疏补充和解释了经文中的一些重要观念和思想,对于禅宗的教义和实践起到了推动和引导的作用。

总结起来,研究《维摩诘经》的注疏对于理解佛教禅宗的核心思想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敦煌出土的梵文于阗文双语医典_耆婆书_陈明

敦煌出土的梵文于阗文双语医典_耆婆书_陈明

《中国科技史料》第22卷 第1期(2001年):77—90China Historica l Materia ls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22No .1(2001)敦煌出土的梵文于阗文双语医典《耆婆书》陈 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古史中心,北京100871) 摘要:《耆婆书》(J īvaka -pustaka )是出自敦煌藏经洞的梵文、于阗文双语医书,约抄写于公元11世纪之前。

它现存为4个部分,有医方精选集的特点,属于印度“生命吠陀”体系。

该医书中还有佛教影响的痕迹。

文章主要从其内容结构、双语文本比较、相同医方比较等方面,讨论了《耆婆书》的一些特色。

关键词:《耆婆书》;耆婆;印度古典医学;中印文化交流中图分类号:R79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98(2000)01-0077-14收稿日期:2000-12-16;修回日期:2001-02-08;作者简介:陈明(1968—),湖南衡阳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

基金项目:1999年度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敦煌梵文于阗文医典〈耆婆书〉研究》中博基[1999]17成果之一。

 ① 数码44r1与47v4等,是贝利教授转写本对《耆婆书》原卷诗颂位置的编号。

以44r1为例,分别表示原卷中的叶数、正面/背面(正为r /背为v )、行数,即《耆婆书》原卷第44叶正面第1行。

下同。

而JP [1]、JP [4]、JP [47]、JP [74]则是恩默瑞克教授根据柯诺夫英译本对《耆婆书》药方的编号,如JP [4]表示《耆婆书》的第4条药方。

下同。

1 《耆婆书》的写本及其研究《耆婆书》(J īvaka -pustaka ,以下简称为JP )是斯坦因(A .S tein )从敦煌藏经洞盗去的于阗文和梵文的双语卷子,入藏英国伦敦的印度事务部图书馆(Indian Office Library ),馆藏编号为Ch .ii 0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黄宝生做的《梵汉对勘维摩经》纠谬修订稿2 为黄宝生做的《梵汉对勘维摩经》纠谬(二)韩廷杰笔者曾于《广东佛教》2013年第2期发表文章《为黄宝生做的〈梵汉对勘维摩经〉纠谬》。

上一篇文章,主要评论第一品,本篇文章将要评论第二品和第三品,黄宝生在第一品的错误,还在继续发展,比如说第二品开头有一句话pratilabdhaksāntika 支谦译为“得法忍”,罗什译为“得无生忍”,玄奘译为“具无生忍”。

由此可见,这是“无生法忍”的简略形式,这个词在第一品出现过,我的第一篇文章曾经说明:“无生”是佛教正法、佛教真谛,黄宝生的“今译”第5页至第6页还有一句话“能够忍受无所得和无生法”,这里的“无所得”也是佛教正法、佛教真谛,“无所得”或“无得”在佛经里经常出现,如《心经》里就有“无得”这两个字,即“无智亦无得”。

意思是说: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假有,都是幻有,都是空。

上一篇文章我曾经说明,黄宝生把“无生法忍”的“忍”字解释为“忍受”,这是极大的错误。

佛教徒对佛教正法、佛教真谛,只能是通过自己的修行证悟,而且要坚信不疑,不动心,不退转。

“忍受正法”,此话不通~第45页的注?,黄宝生又把“忍”字和六波罗蜜联系起来,这就更荒唐了,上篇文章,我曾说明:同样一个词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含义,“无生法忍”的“忍”字,和六波罗蜜的“忍”是两回事,毫不相关,“无生法忍”的“忍”是安住而不退转,六波罗蜜的“忍”是忍辱。

黄宝生又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注?又说“但ksānti也包含忍受诸法”,“忍受诸法”,此话不通~“诸法”和“正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诸法”是指一1切事物,包括有情和无情两大类,三法印之一“诸法无我”中的“诸法”,是说有情众生都没有起主宰作用的永恒的灵魂,这是人无我;一切无情识的器世间都没有不依赖于任何事物的永恒的独立存在的自性,这是法无我。

因为佛教主张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形成,都是相待而成立,所以断然否定自性。

“正法”则是佛的正确教法,如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中道、空等。

“无生”可以称为“正法”,绝对不能称为“诸法”。

种种迹象表明,黄宝生对佛教的基本概念不清,他屡犯严重错误的主要原因就在这里。

第46页prajñāpāramitā,这是六度或六波罗蜜多之一,或者意译为“智度”,支谦、罗什、玄奘都是这样译的;或者音译为“般若波罗蜜多”,这两种翻译都对,黄宝生把音译和意译混杂在一起,译为“智慧波罗蜜”,这就不对了。

并不是说音译和意译不能混用,佛教术语已经固定下来,就不能改了。

如果更改,就会造成混乱,利用音译或意译的情况明显是多一些。

indriyaparāparajñānaniryāte,罗什译为“又能分别诸根利钝”。

玄奘译为“善知有情诸根胜劣”。

黄宝生译为“知道众生根器优劣”,显然是受玄奘的影响。

但是这句话罗什译文较好,因为佛教往往把有情众生分为二类:一是利根众生,接受佛法很快;二是钝根众生,接受佛法很慢。

翻译佛经,不能只看字面意思,还要调用自己的佛教知识,彦琮认为译经师必须通晓大小乘,这是非常合理的。

Parāpara这个词有“利钝”的意思,也有“胜劣”的意思,究竟选择哪一个,这就考验你的佛教功底了。

黄宝生的翻译,一是受玄奘的影响,二是受英译本的影响,因为英译本译为strength or weakn2ess。

第47页daridrānāthasatvasmgrahāya支谦译为“救摄贫民”,罗什译为“摄诸贫民”,玄奘译为“摄益贫穷无依无怙”,本段的大概意思是说:维摩诘居士大慈大悲,救济贫穷无助之人。

支谦译文中的“救摄”和玄奘译文的“摄益”都是“救济”的意思。

这句话的前一句是aksayabhoga(财富无尽),这和“救济”是相通的。

黄((((((宝生的注?说“这一段描述维摩诘实行六波罗蜜,吸引和教化众生”。

这种理解显然不对,samgraha的原意是“摄”,没有“吸引和教化”的意思。

这个词在本段大量出现,支谦和罗什都译为“摄”,“摄”有摄受的意思,即“团结”。

如“四摄法”,本句实际上是讲布施摄和利行摄,以下各句大体上是讲爱语摄和同事摄,尽管某些人有犯戒、懈怠、心意散乱等错误,不能抛弃他们,要团结他们一起入佛道。

第48页avadātavastra(白衣),黄宝生的注?说明如下:“标志在家人的衣著,有别于出家人染色的袈裟衣”。

应当说明:这里所说不是一般的“在家人”,而是佛教的在家信徒,即居士。

Parivāra这个词,支谦译为“家属”,罗什和玄奘都译为“眷属”,他们这样翻译是对的,因为维摩诘是居士,是有家属的。

黄宝生译为“随从”就不对了,维摩诘不是官员,不应当有随从,黄宝生的译文明显受英译本的影响,英译本译为servant.第49页vrddhamadhyadahrasahāyaka应当译为“与老年、中(((((年、幼年为伴”,罗什译为“摄诸长幼”是对的,黄宝生译为“与老年、中年和青年作伴”,显然是转译自英译本he associated with elders,with those of middle age,and with the young。

没有仔细推3敲,关键是dahra这个词没有“青年”的意思。

黄宝生为什么做得这样快,诀窍就在这里。

第50页strīkumārikā作为复合词来看,可以译为“少女”,因为本段是说维摩诘进入后宫,所以支谦和玄奘译为“化正宫女”,罗什则译为“化政宫女”,“宫女”即宫中少女。

黄宝生译为“妇女和公主”,显然是错了。

strī可以译为“妇女”,kumārikā没有“公主”的意思。

第52页的一段,是维摩诘示现有病,很多人来看望他,这里出现两个rāja(国王),即rājarāja原意为王中王,可以译为“大王”。

支谦、罗什和玄奘都译为“国王”,看来他们是按“大王”翻译的,黄宝生把第二个rāja译为“宰相”,毫无根据。

prānin这个词,支谦、罗什和玄奘都译为“人”,三位译经师对这个词的翻译,意见完全一致,黄宝生译为“众生”就不对了。

因为“众生”这个词含义太广,包括一切动物。

黄宝生所以敢于“反潮流”,其根据还是英译本,因为英译本把这个词译为ng beingLivis。

顺便议论一个问题:现代人翻译佛经,起什么作用,帮助读者理解佛经,帮助读者理解译经师的翻译技巧及其历史局限性。

像黄宝生这样翻译,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吗,不可能~很可能起误导作用。

第54页注?对“机关木人”进行解释如下:“机关木人(yantra)傀儡,意谓人体由五蕴聚合而成,如同木制的活动傀儡。

”这个注完全错了~“傀儡”之说,容易导至有一个主宰者或操纵者,误导人们认为有个灵魂,有个“我”,这就是外道。

这种错误极其严重~黄宝生说yantra指傀儡,这是毫无根据的乱说。

这个词的意思是“魔法”或“魔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身体就像是魔术师利4用魔法幻化出来的一样,是假的,是空。

众生颠倒错误,认为是实有。

所以支谦、罗什、玄奘都译为“是身如幻”,三位译经师对这个词的翻译,意见完全一致,不可否定。

常读佛经的人一看便知,本段是讲十喻,中观学派为了说明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假的,都是空,用一系列的比喻说明这个道理,如《金刚经》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十喻中的关键词不能改。

这里所说的“关键词”即大乘十喻:如幻、如炎、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犍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

为了说明人身是空,是无常,也有十喻:(一)是身如聚沫,(二)是身如泡,(三)是身如炎,(四)是身如芭蕉,(五)是身如幻,(六)是身如梦,(七)是身如影,(八)是身如响,(九)是身如浮云,(十)是身如电。

黄宝生把yantra译为“机关木人”、“傀儡”,实指木偶,读之令人啼笑皆非,与佛教义理背道而驰。

第54页nirvyāpāro ‘yam kāyah prthivīsadr?ah支谦、罗什和玄奘((((( 都译为“是身无主为如地”,三位译经师的意见完全一致,他们的翻译是对的,意思是说人的身体是四大五蕴构成的,是虚假的,没有起主宰作用的灵魂,这是佛教的基本观点,和下文讲的“无我”、“无补特伽罗”,意思都一样,说明佛教十分强调这个问题。

黄宝生译为“这身体无作用,如地”与佛教道理相违,佛教认为大地有执持、生长的作用,身体也有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它修行。

第56页dharmakāyo hi marsāh tathāgatakāyah。

((黄宝生译为“诸位贤士啊,如来身是法身”此中漏译hi(因为)前文讲到“当乐佛身”,这一段说明原因或理由,所以这个词5应当翻。

罗什和玄奘都加了一句话“所以者何”,明显是从这个词考虑的。

第58页anuttarā samyaksambodhi或者音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者意译为无上正等觉,黄宝生把音译和意译混杂在一起,译为“无上正等菩提”就不对了。

如前所述,佛教术语的翻译,各个时期不一样,这个词支谦译为“无上正真道”,这是古译,不可效仿。

罗什时代曾译为“无上正等菩提”,从这个词的出现频率来看,上述音译和意译出现较多。

并不是说音译和意译不能混合使用,如《簿伽梵歌》就是音译和意译混合使用,我们现代人的翻译,应当采用流通用语,如四谛中的“集”,曾译为“习”,如果现在有人这样译,这就是极大的笑话。

第61页ekasmin samaye,玄奘译为“一时间”,意思是在某一段时间内。

黄宝生译为“一次”,不对,因为“一次”和“一时”是有区别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梵文用两个不同的词表达。

“一次”的梵文是sakrt。

(第63页的prthagjana(异生),即众生,因为有情众生在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轮回诞生,所以称为“异生”。

黄宝生解释为“凡夫”,就不对了,“凡夫”与“圣人”相待而成立。

古译时,曾经将这个词译为“凡夫”,后来发现不对,改为“异生”。

黄宝生又解释为“愚夫”,这就更不对了,词义更狭。

第65页,这一段很重要,是讲佛教真谛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亡虑绝,不可说,不可想,动口即错,动念即乖。

Avijñapti应当译为“不可了别”,罗什译为“法无分别”,玄奘译为“法无了别”的意6思,即上文讲的“心行处灭”,不可想。

黄宝生译为“无假名”,显然是错了,因为这种译文与中观理论相违,正如《中论》所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黄宝生的译文“无假名”和《中论》的“亦为是假名”显然是矛盾的。

按俗谛来说,一切事物都是相待而成立,如大与小相待而成立,长与短相待而成立,父与子相待而成立。

真谛是佛教的绝对真理,所以没有这些相待关系,nispratipaksatva应当译为“无相待性”,黄宝生译为“无对立性”,显然是错了。

第67页黄宝生的译文“若不增加词句,则无所说,无所听,无所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