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生化学成绩与其行为归因影响的研究
对高中学生学习化学行为归因的研究
对高中学生学习化学行为归因的研究摘要本从“归因理论”的三个维度:内外因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制性维度,采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探索中学生学习化学行为归因认识的倾向及其规律性。
并根据统计的结论,得出今后化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化学学习归因理论行为归因几点启示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成败,有赖于对学习化学成败原因的认识,不同的认识,可以导致不同的学习行为,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探索中学生学习化学行为归因认识的倾向及其规律性,为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搞好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归因理论”进行研究,这个理论认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的归因主要分为三个维度:内外因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制性维度,根据这个理论可以把影响学生学习化学成败的原因按三个维度分成六个类型:①根据内外因维度:将能力、努力程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学习习惯归为内部因素,将情绪、机会、试题难度、教师水平、休息、外辅导归为外部因素;②根据稳定性维度:将能力、学习兴趣、试题难度、教师水平归为稳定性因素,将努力程度、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情绪、机会、休息、外辅导归为不稳定性因素;③根据可控性维度:将能力、学习兴趣、情绪、机会、试题难度、教师水平、休息、外辅导归为不可控因素,将努力程度、学习方法和态度归为可控性因素。
2研究方法21样本: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99级高二,三个班共有192人。
22在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学生知道了自己的成绩之后,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分以下几个方面:a对考试中自己的表现及所取得的成绩的情感反应:分为非常满意到非常不满意个等级;b要求学生对考试的成功或失败的11个原因中的每一个在个等级上进行评估;要求学生对今后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在个等级上进行评估。
个等级第一个为分,依次递减,最后一个为1分(调查表附后)。
23把学生分成组:按平时表现及成绩分为学习化学优秀组、学习化学中等组、学习化学困难组,再根据这次考试的成绩,把这三个组中的每个组分成两个组:成功组与失败组。
高中生化学学业成绩不良的成因及对策的个案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中生化学学业成绩不良的成因及对策的个案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中生化学课程已经成为了必修科目之一,它在培养高中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高中生的学业成绩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化学成绩较差,严重影响了学生成绩的综合水平和未来的学习与发展。
因此,探究高中生化学学业成绩不良的成因及对策,对于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对于高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问题1.高中生化学学业成绩不良的现状及原因是什么?2.高中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难点和问题?3.如何有效提高高中生化学学业成绩?三、研究意义高中生化学学业成绩不良的问题,在教育界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为教育界提供具体的数据和解决的办法,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指导和参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和整体素质,促进高中教育的发展。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与个案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高中生化学学业成绩不良的现状、原因、难点及改进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对个案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探究高中生化学学习成绩不良的成因和对策。
五、预期结果通过研究,我们预计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1.掌握高中生化学学业成绩不良的现状及原因;2.认识高中生化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3.了解有效提高高中生化学学业成绩的方法和手段。
六、论文结构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问题1.2 研究意义1.3 研究方法1.4 预期结果第二章,文献综述2.1 高中生化学学习的特点2.2 高中生化学学业成绩不良的现状2.3 高中生化学学业成绩不良的成因分析第三章,调查研究3.1 研究设计3.2 数据采集与处理3.3 调查结果分析第四章,个案分析4.1 个案选择4.2 个案分析方法4.3 个案分析结果分析第五章,诊断分析5.1 问题分析5.2 针对性改进措施5.3 效果分析第六章,总结与展望6.1 研究结论6.2 研究不足6.3 展望未来参考文献。
高一学生化学学业成就归因研究——以庆阳城区学生为例
陇东学院学报
J r l f ogo g n e i o n ndn i r t u a oL U v sy
V0. 0 No 5 12 .
S p. 2 09 e 0
高 一 学 生 化学 学 业 成就 归 因研 究
— —
以庆阳城区学生为例
归 因 于 自己 白 努 力 ; 习 失 败 归 因 于 自己 不 够 努 力 。 勺 学
自我 概 念 , 而 表 现 出 积 极 的 学 习 态 度 与 行 为 提 供 进
这 臼因 指 向 自身 , 为 内 部 因 素 。考 试 考 出 好 成 弼 挺据。 称
绩 , 因 于 猜 中题 目 ; 试 失败 , 因 于 运 气 陲。这 归 考 归 类 归 因 指 向外 界 , 为 外 部 因 素 ; 稳 定 l 素 或 不 称 2、 生因
笨 。 这 类 因 素 学 生 自身 无 法 控 制 , 为 不 可 控 因 素 。 2 2 溟怩篁工 具 称 . 考 试 成 功 , 因 于 自己 的 努 力 , 业 做 错 , 因 于 自己 归 作 归 自编 调 查 问 卷 : 中 学 生 化 学 学 业 成 就 归 因 的 高
见 。 的 呔 意 , 类 因 素 学 生 自 己 可 以 控 制 , 为 可 控 调 查 问卷 ( 附 录 ) 这 称 因 素 。] [ 作 眷 恻 9韦 纳 的 原 因 分 类 模 式 , 合 高 中 生 学 署 结 参 【6 lJ 目前 国 内 砌贫 渚 对 中学. 化 学业 成就 归 因 现 习 化 学 的 实 际 隋 况 , 考 有 关 研 究 资 料 , _ 编 制 了 隹
胡 胜 利 , r 刘 钊 2 来
(. 1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07 ;. 3002陇东学院, 甘肃 庆阳 750 ) 400
省优秀论文对高中学生学习化学行为归因的研究
省优秀论文对高中学生学习化学行为归因的研究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成败,有赖于对学习化学成败原因的认识,不同的认识,可以导致不同的学习行为,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探索中学生学习化学行为归因认识的倾向及其规律性,可为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搞好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的归因主要分为三个维度:内外因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制性维度,根据这个理论可以把影响学生学习化学成败的原因按三个维度分成六个类型:①根据内外因维度:将能力、努力程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学习习惯归为内部因素,将情绪、机会、试题难度、教师水平、休息、课外辅导归为外部因素;②根据稳定性维度:将能力、学习兴趣、试题难度、教师水平归为稳定性因素,将努力程度、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情绪、机会、休息、课外辅导归为不稳定性因素;③根据可控性维度:将能力、学习兴趣、情绪、机会、试题难度、教师水平、休息、课外辅导归为不可控因素,将努力程度、学习方法和态度归为可控性因素。
在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学生知道了自己的成绩之后,我对所教的一个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分以下几个方面:a 对考试中自己的表现及所取得的成绩的情感反应:分为非常满意到非常不满意5个等级;b要求学生对考试的成功或失败的11个原因中的每一个在5个等级上进行评估;c要求学生对今后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在5个等级上进行评估。
5个等级第一个为5分,依次递减,最后一个为1分。
把学生分成组:按平时表现及成绩分为学习化学优秀组、学习化学中等组、学习化学困难组,再根据这次考试的成绩,把这三个组中的每个组分成两个组:成功组与失败组。
调查得出结果:学习化学优秀组将学习成功归因为:学习兴趣、情绪状态、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化学中等组将学习成功归因为:学习兴趣、努力程度、情绪状态、学习态度、教师水平;学习化学困难组将学习成功归因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教师水平。
三组都认为:兴趣、学习态度对其影响较大。
高中生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
高中生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进一
步研究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高中生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心理过程及其
影响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高中生在化学实验中遇到问题时的思考过程、解决策略及其成功率进行了探究,并分析了性别、年级、成绩等因素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在解决化学实验问题时普遍存在的心理过程包括问题认知、解决方案生成、方案选择和实施、反思总结等,而影响其解决问题的因素主要包括知识水平、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动机和态度等。
此外,性别、年级、成绩等因素也对其解决问题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女生在问题认知和解决方案生成方面表现更优秀,高年级学生在方案选择和实施方面表现更成熟,成绩优秀的学生更注重反思总结过程。
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有效的教学和辅导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化学实验中的问题。
- 1 -。
对高中生化学成绩与其行为归因影响的研究
1 问题 的提 出
心 理归 因是 指利 用 有关 的信 息 资料 , 自己或 对 别 人行 为产 生 的原 因进 行 判 断 、 推论 的过 程 。美 国 当代著名 心理学 家维纳在 前人研 究的基 础上创 立 的 心理归 因理 论 , 目前 在 许 多领域 获得 广泛 应 用 。维 纳 认为 , 们对导 致 某一 行 为结 果 的 原 因虽 然能 提 人 出许多 , 这些原 因都 可以从 内外 部 因素 、 但 稳定 性和 控 制性 3 维度进 行分析 : 个 内部 因素 ( 能力 、 心境 、 努 力 等 ) 外部 因素 ( 务 难 度 、 遇 、 无 他 人 帮 助 与 任 机 有 等 )稳定 因素 ( ; 能力 、 任务难 度等 ) 与不稳定 因 素( 努 力、 机遇等 )可控制 性 因 素 ( 力 ) ; 努 与不 可控 制 性 因 素( 能力 、 务难度 、 任 机遇等 )1。 [ 教育是归因理论最重要的应用研 究领域之 一 , 并 取得 了令人瞩 目的研究成果 。一些研 究表 明 , 生把 学 学 习的成功和失败归 因于何种原 因 , 对其学 习行 为 会 产生重大 的影响 : 如果学生将学 习的成 功归 因于内部 因素 ( 如能力 、 努力)就 能提高 自我评 价 , , 增强学 习的 自信心 , 敢于面对 学 习中的 困难 , 意投 入更 多 的精 愿 力, 对未来充满期望 。如果学生把学 习的失败归 因于 内部 的、 稳定 的、 不可控 的因素 ( 如能力 )就会使学 生 , 产生 自卑和无助 感 , 回避 成就 任务 , 不能用 积极 的态 度控制 自己的行 为 。如果 学生 把学 习 的失败 归于 内 部 的、 不稳定的 、 的因素 ( 可控 如努力不 够)心理上会 , 产生 内疚 , 以后会 提高 自己 的注意 力和 意志 力 , 于 乐 付 出更大的努力 完成任 务 。如果 学生 把成 功 与失败 归 因于外 部 因 素 ( 务难 度 , 气好 坏 , 无 他 人 帮 任 运 有 助)就会产生惊 奇 、 , 感激或 气愤 、 敌意 的情 绪 , 在一定 程度上可以提高或降低 其学习活动 的动机 , 产生 听凭 命运安排 的心理 。以上分 析学生 心理 归 因的一 些情 况 , 明学 生 对学 习成 功 和失 败 的归 因倾 向正 确 与 说 否, 直接影 响学 生 的 自我 评 价 、 情绪 、 期望 、 对待 学 习 困难 的态度 以及努力程 度 。可见 , 对心理 归因进行训 练对 个体 心理发 展具有促 进 功能 。对 学生 进行 心理 归因训练 , 可以引导 学生 形成 正确 的心理 归 因倾 向 , 提 高学生 学习的效率 , 实现预期的教 学 目的卫 。 在学 校 中, 价 学 生 的学业 成 就主要 是通过 考 评 试 这种手段 进行 的。每 次考 试 后 , 学生 都 会 自发 地
高中生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
高中生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
究
在高中生实施化学研究时,他们的心理进程和影响因素受到严重影响。
一般来说,这些影响是不利于这些学生学习,以及未来可能会产生的潜在危害。
本文旨在分析高中生在实验期间的心理进程,以及其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
首先,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实验期间,学生的注意力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学生往往会被分心,焦虑和恐惧也会使他们分心,而不是集中精力在研究中。
此外,大多数学生受到习惯和观念的影响,它们可能会对实验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他们可能从自己的以前的经历总结出结论,使他们作出不准确的判断。
这些心理进程及其影响因素也可能影响高中生的行为表现。
一般来说,他们可能会有紧张的情绪,而且可能会因为舍不得失败而变得抵制化学实验。
学生也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启发,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此外,一些特定的规则和标准可能会限制他们的行为,也会影响他们实施实验所达到的最终效果。
此外,实验室内部的各种情感和心理因素也可能影响高中生执行实验的心理过程。
他们可能会意识到,如果实验失败,他们可能受到老师的惩罚或代价,从而适应压力。
另外,他们也可能作出一些受害的判断,希望逃避实验的责任,而不愿接受不利的结果。
综上所述,高中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其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受到严重的干扰。
这些影响因素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
以及实验的结果。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概念,从而提高实验效果。
中学生化学学习归因研究
中学生化学学习归因研究学习归因是化学学习认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为学习者提供了利用过去学习经验指导当前学习行为的机制,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情绪、动机和行为发生连锁反应,进而影响到随后的化学学习活动和学业成就。
但是,纵观学习归因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化学教育领域对学习归因结构研究相当匮乏,已有研究对化学学习行为和结果认知的解释效应不足;从实践研究来看,化学学习归因实证研究也才刚刚起步,并停留在归因效果的验证性层面,缺乏具有学科知识丰富领域特征、符合国情和中学化学教学实际的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
因此,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文献研究基础上,首次从学科层面探讨学习归因的结构问题,通过引入“意向性”和“使能”构造成分,尝试对中学生化学学习归因结构进行探查,并在此基础上较深入地探讨学习归因结构与学习策略、学业成就等认知变量的影响机制和作用关系,以此增强了对中学生化学学习归因现象的理论解释力,同时也是对国内化学学习归因结构研究不足的推进。
本研究主要基于理论思辨和量化研究的研究范式展开,通过自编和修编的《中学生化学学习归因结构测量问卷》进行数据收集、修订工作,同时结合SPS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多种统计方法对化学学习归因结构进行模型拟合和检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正式修编定型的《中学生化学学习归因结构测量问卷》对化学学习策略的作用机制进行全模型分析、对化学学习策略、化学学习能力、化学学业成就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进行了较为深入检验和分析。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中学生化学学习归因结构。
中学生化学学习归因是一个具有学科特征的、复杂的多维认知系统,主要包括五个维度的认知成分,分别是使能认知、学科特定自我概念认知、学科情境认知、学科人际认知和学科策略认知,是一个相互独立的一阶结构模型,它们共同指导着化学学习行为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
与日常归因相比,化学学习归因的认知结构具有学科性、主观性、目标性等更多功能属性。
学习自我效能感对高三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
学习自我效能感对高三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面对特定任务时,对自身能够完成该任务的信心和能力的主观评估。
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决策、动机、行为和成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高中生作为学习压力较大、成长阶段的孩子,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对于其学习动力的提高和学习成绩的提升非常重要。
而化学是高中学科中较难的学科之一,涉及的知识点多且抽象,学生往往容易出现焦虑、困惑等负面情绪,因此怎样提高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研究问题:1.高三学生的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如何?2.如何提高高三学生化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研究内容:1.了解高三学生化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分析不同性别和学业水平的学生之间自我效能感的差异。
2.探究高三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3.设计一系列化学学习的教学活动,通过不同方式提升高三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并分析效果。
三、研究方法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比较分析法。
1.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高三学生化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现状和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建立研究框架和样本数据库。
采用量化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2.通过实验法,设计教学活动,比较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确定较为有效的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同时,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设计,进一步了解提升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3.通过比较分析法,对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自我效能感差异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四、预期结果1. 对高三学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的调查结果,反映出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自我效能感的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 对高三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在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之上,设计适合不同人群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
3. 通过实验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和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自我效能感差异,找出提升高三学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最佳方案。
学习自我效能感对高三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研究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自我 效能感平均分比较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自我效能感平均分比较
此外,实验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互动频率和情感交流, 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而且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得了更多展示和挑战自我的机会, 进一步增强自我效能感。相反,对照组学生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缺乏合作 学习经验和机会,导致自我效能感提高幅度较小。
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的 影响
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和学习成果的认知和评 价。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影响。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学习 者往往更加自信,愿意挑战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并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到 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此外,自我效能感还可以通过影响学习者的心态和情绪, 进而影响其学习主观幸福感。
学习观对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学习观对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学习观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的看法和态度。积极的学习 观能够使学习者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 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相反,消极的学习观则可能导致学习者缺乏动力和兴趣, 对学习产生倦怠感和挫败感。因此,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对于提高学习主观幸福感 至关重要。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实践研究
一、引言
一、引言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自我效能感日益受到,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感知,对学习态度、动力和成绩有显著 影响。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广泛运用 于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本研究旨在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 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学生学习成败归因的调查与研究——以化学学科为例
学生归 因于 自身 的懒惰 , 即缺乏 恒心 和毅力 ;
2 9 . 6 9 / 6 的学生 归因于学 习方法不对 ; 3 . 7 的
学生归 因于家教 、 班风等 。
从调查结 果看 , 大 约 三分 之一 的学生 将 成功归 因于努力 , 将 近一 半 的学 生将 失败 归
密切 的联系” 。 从教学实 践 中可 以发现 , 成 就动 机会 对 学生 的学 习产生 巨大 的影响 。成就动 机就是
教育 ; ( 4 ) 集体 的或间接 的经验 。而在这 些 因 素 中, “ 学生对 学 习成败 的归 因” 是一 种较 为 客观的 、 可控的因素 , 是教育 工作者能够 研究
成为学习 的主动 探索 者 , 而 学 习的成 效 与学
心理学研究 表 明 , 学生 学 习 的成就 动 机 与以下因素有关 : ( 1 ) 学 生 的学 习成绩 ; ( 2 ) 学 生对学习成败的归因 ; ( 3 ) 儿 童期 所受 的家庭
生 的主动探索 、 体验 、 组织 、 感悟、 练 习等具有
和改变 的。Βιβλιοθήκη “ 想要很好地完成 困难 的工作 , 在竞争 的条件
下获得优异 的成 绩 、 创 造优 异 的业绩 的那种
于是 , 笔者从 调 查高 一学 生 化学 学 习 的
m1 5  ̄
8 ¥ 1
教育研究与评论 ・ 中学教育教学
成败归 因人手 , 希 望 了解 他们 的成 就 动机 的 大体情况 , 了解他们 的学习障 碍 , 并 通过 调整
因于不努 力 。心 理学 研 究表 明 , 在 成败 归 因 中, 是否努力是一种 内部 的、 可控 的因素 。学 生将学 习上 的成 败 归 因于是 否 努力 , 会 激 励 他们在今后 的学 习 中更加 努力 。这就 为开展 成败归 因指 导奠定 了基础 。 大约三分之一 的学 生将成 功归 因于学 习 方式较好 , 大约 三分 之 一 的学生 将失 败归 因 于学 习方式不对 。这说 明部分 学生 已经能够
高中生化学学习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
高中生化学学习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发布时间:2021-04-07T11:33:34.55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1期作者:杨绍蕊[导读] 本研究对云南省昌宁第一中学高三理科一个重点班和一个普通班共96名学生杨绍蕊云南省昌宁第一中学摘要:本研究对云南省昌宁第一中学高三理科一个重点班和一个普通班共9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别从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以及成就归因4个方面,测试高中生化学学习的成就动机水平,并用SPSS19.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高中生化学学习的成就动机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为: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
重点班的成就动机强于普通班。
普通班男生的三个方面的驱动力都比女生强,重点班恰好相反。
高中生在化学学习成功归因方面做得较好,失败归因没有找准。
提出了激发和培养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化学学习;成就动机;调查研究化学学习动机是指所有对化学学习活动具有促进功能的心理倾向[1]。
它来自于学生学习化学的需要,当这种学习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有机体内部便会产生一种内驱力,促使学生去学习化学。
我们可以翻阅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书中提出了化学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2]。
而现阶段高中生化学学习的效果是否达到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设定的化学学习目标?高中生在学习化学中,对于成就动机的研究现状怎么样?笔者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现阶段就读于昌宁县的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成就动机情况。
一、问卷的编制和调查对象(一)问卷的编制本研究中运用的调查问卷《高中生化学学习成就动机调查问卷》,参照赵欣[1]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的调查及分析》一文中的调查问卷,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整合而成。
高一学生化学学习成败归因的调查与策略研究
高一学生化学学习成败归因的调查与策略研究林文全沈珊珊(浙江省仙居中学浙江仙居 317300)摘要:拥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和正确的成败归因方式,学习者会有内在的目的性、主动地学习。
在对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成败归因方式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调整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归因方式,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成败归因;成就动机;化学教学1、问题的提出建构主义理论启发我们,“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而学习的成效与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组织、感悟、练习等具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学习者的动机是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学生的学习动机非常复杂多样。
从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成就动机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
成就动机就是“想要很好地完成困难工作,在竞争的条件下获得优异的成绩、创造优异的业绩的那种动机。
它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人类生活的进步与发明创造都与成就动机的推动有关。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个人成就动机与以下因素:(1)学生的学习成绩;(2)学生对成败的归因;(3)儿童期所受的家庭教育;(4)集体的或间接的经验有关。
”。
而在这些因素中,“学生对成败的归因”是一种较为客观的、可控制的因素,是教育工作者能够研究的。
本研究从调查高一学生的成败归因入手,希望了解学生动机的大体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并通过调整教学,帮助刚进入高中的高一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正确的归因方式,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调查概况及结果分析在高一第二学期开学初,我对我校1000多名在校高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了396份有效问卷。
2.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共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成败归因自测”,列出了涉及家庭、学校、个人等24项内容,学生根据自己情况按“最重要、重要、一般、次要、不相关”等不同程度在问卷中选择相应的答案;第二部分为“自我分析”,学生先从第一部分选出“最重要和重要”的内容共8项,按重要程度重新排序,然后陈述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对高中学生学习化学行为归因的研究
2 研 究பைடு நூலகம்方 法
( ) 本 : 北 省 秦 皇 岛市 第 一 中学 9 1样 河 9级 高 二 ,
3个 班 共 有 1 2人 。 9
( ) 高 二 第 一 学 期 期 中 考 试 之 后 , 生 知 道 了 2在 学 自己 的成 绩 时 , 行 问 卷 调 查 , 查 分 以 下 几 个 方 进 调 面 : 考 试 中 自己 的 表 现 及 所 取 得 的 成 绩 的 情 感 a对 反 应 : 为 非 常 满 意 到 非 常 不 满 意 5个 等 级 ; 分 b要 求
2个 组 : 功 组 与失 败 组 。 成
为 , 而 产 生 不 同 的 学 习 效 果 。本 研 究 的 目的 就 在 从 于 : 索 中 学 生 学 习 化 学 行 为 归 因 认 识 的倾 向 及 其 探 规律性 , 大面积 提 高化学 教 学质 量 , 好教 学 , 为 搞 提 供理论依 据 。
3 统 计 结 果
( ) 成 绩 等 级 ( 习 化 学 优 秀 组 、 习 化 学 中 1对 学 学 等组 、 习 化 学 困 难 组 )考 分 类 型 ( 功 、 败 ) 归 学 、 成 失 、 因 类 型 3者 进 行 3因 素 试 验 方 差 分 析 , 用 随 机 模 采 型 , 析 结 果 见 表 1 分 。 表 1 明 : 生 对 学 习化 学 成 败 的归 因 , 倾 向 说 学 都 于稳 定 性 维 度 ( 力 、 习 兴 趣 、 题 难 度 、 师 水 能 学 试 教 平 ) 可 控 性 维 度 ( 力 程 度 、 习 方 法 和 态 度 ) 二 及 努 学 ,
者都 达到统计学 上 的显 著差 异 , 在控 制 源维度 上 而
无显 著差异 。 从 表 2可 以看 出 : 习 化 学 优 秀 组 将 学 习成 功 学 归 因 为 : 习 兴 趣 、 绪 状 态 、 力 、 习 态 度 ; 习 学 情 能 学 学 化 学 中等 组 将 学 习 成 功 归 因 为 : 习 兴 趣 、 力 程 学 努 度 、 绪 状 态 、 习 态 度 、 师 水 平 ; 习化 学 困 难 组 情 学 教 学 将学 习成功 归因为 : 习兴趣 、 习态度 、 师水平 。 学 学 教 3组 都 认 为 : 趣 、 习态 度 对 其 影 响 较 大 。不 同 的 兴 学 是 : 习化 学 优 秀 组 认 为 学 习 兴 趣 、 力 、 绪 对 其 学 能 情 影 响 较 大 ; 习 化 学 中 等 组 认 为 学 习 兴 趣 、 力 程 学 努 度 、 力 、 绪 、 习态 度 、 师 水 平 对 其 影 响 较 大 ; 能 情 学 教 学 习 化 学 困难 组 认 为 学 习态 度 、 师水 平 、 习 兴 趣 教 学 对 其 影 响 较 大 。 在 对 失 败 的 认 识 中 : 习 化 学 优 秀 学
高一学生化学学业成败归因调查研究
高一学生化学学业成败归因调查研究摘要以化学学业成败归因调查问卷为工具,以84名高一学生为被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探讨高一学生化学学业成败的总体归因倾向以及检验学习兴趣等12个归因在不同性别,不同学习水平,重点、非重点班级等因变量上的差异。
关键词归因调查差异成败性别1 调查背景一般来说,人们把对其行为和行为结果作出优劣判断,进而推断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内在原因的过程称为归因[1]。
而学业成败归因即指学生为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还是不理想成绩寻找原因的过程。
一般来说,学生将学习的成败归因于自己身上或外界影响、无法改变或可以改变,结果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影响他们的后续学习。
学习归因研究在国内外已有相当长的历史,韦纳等人早就发现,学生们试图去为他们的成功或失败寻找能力、努力、态度、知识、运气、帮助、兴趣等方面的原因,其中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4个主要原因[3]。
我国学者也曾在中小学生中做过一些调查,学生的化学学习归因无性别差异,都归为能力、努力、运气、教师、环境、基础等因素[1]。
本文使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探究不同学习等级的学生之间、重点班与普通班之间、男生与女生之间到底存不存在归因上的明显不同。
2 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性别填写:用于分析男、女生在归因上有无差异。
(2)成败自我评价部分:让学生对自己的化学学习成绩作“很好”、“好”、“中等”或“较差”的价值判断,用于分析不同学业等级的学生在归因上有无差异。
(3)原因知觉部分:提供12个备选原因,要求学生分析他们的化学学习成绩之所以是目前这种状况与这12种原因的关联分别有多大,然后采用李克特式5点量表计分法,分数越高表明这一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关系越密切。
在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后,选取笔者所在中学高一级的一个重点班40人和一个普通班56人作为被试,发放问卷96张,收回有效问卷84份。
天津市区重点校高中化学学差生的归因研究的开题报告
天津市区重点校高中化学学差生的归因研究的开题
报告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天津市区重点校高中化学学差生的归因研究
一、选题背景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强的学科,在高中阶段是学习化学的关键时期。
但是,在天津市区的一些重点学校中,部分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表现相
对差强人意。
这些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成绩低、概念不清、能力不
足等。
因此需要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寻找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天津市区重点学校高中化学学习差生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到学生成绩低、概念不清、能力不足的原因,探究学生的归因方式,为化学教学改进和化学教师的职业成长提供参考。
三、相关文献综述
针对高中生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研究,国内外学者进
行了很多的实证研究。
其中,归因理论是研究学生学习的一个经典理论。
前瞻性研究表明,高中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其处理失败的方式高度相关。
归因是高中生处理学习失败的一个方式,其所采用的归因方式会直接影
响其易感性和适应性,还会给自身带来长期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进行问卷
调查,以30名学生为样本,对学生的成绩、归因方式、学习动机等进行调查;其次对样本中的4名学生进行个案深入访谈,以深入了解其学习
状态、学科成绩、归因方式等情况。
五、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预计能够了解天津市区重点学校高中化学学习差生的归因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解决学生的问题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同时,该研究还为教师在教学中发掘学生的潜力、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提供参考。
中学生化学学业成败归因与自我效能感调查研究
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推荐表单位名称:山东师范大学填表日期:2008年11月28日说明具体方向,如学科教学(数学)。
本表可复印、附页。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中学生化学学业成败归因与自我效能感调查研究学科专业名称:学科教学•化学申请人姓名:陈玉义导师姓名:毕华林教授论文提交时间:2006年4月10日独创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字: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字:签字日期:200 年月日签字日期:200 年月日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1 问题的提出 (1)1.1前言 (1)1.2研究的现状 (1)1.2.1学业成败归因研究的现状 (1)1.2.2自我效能感相关研究的现状 (2)1.3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3)1.4本研究的意义 (4)2 研究的任务及假设 (5)2.1研究任务 (5)2.2研究假设 (5)3 研究的理论基础 (5)3.1归因理论 (5)3.1.1归因理论的发展 (6)3.1.2归因的分类 (6)3.2自我效能感理论 (8)3.2.1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 (8)3.2.2学业自我效能感理论 (10)3.3习得性失助感理论 (10)3.3.1习得性失助感的产生 (10)3.3.2习得性失助感与归因 (10)4 研究方法及实施 (11)4.1样本的选择 (11)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2量表的编制 (11)4.2.1成败归因量表 (11)4.2.2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 (18)4.3数据的收集 (19)4.4分析工具 (19)5 研究结果及分析 (19)5.1中学生化学学业成败归因分析 (19)5.1.1成败归因倾向性分析 (19)5.1.2成功归因差异显著性多元方差分析 (21)5.1.3失败归因差异显著性多元方差分析 (26)5.2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分析 (31)5.2.1学业自我效能感描述性分析 (31)5.2.2学业自我效能感差异性分析 (32)5.3化学学业成败归因、自我效能感和成绩间的关系分析 (37)5.3.1相关显著性分析 (37)5.3.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9)5.4学业成败归因、自我效能感与成绩间的路径分析 (47)6 研究结论与建议 (50)6.1结论 (50)6.2建议 (51)注释 (59)主要参考文献 (60)附录 (62)致谢 (66)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67)中文摘要学业成败归因和自我效能感理论是教育研究所关注的热点,如何利用这两种理论为教育教学服务,是当今教育科学领域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高中生化学成绩与其行为归因影响的研究摘要探索高中学生对学习化学行为归因的倾向,寻找其规律性。
为今后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归因训练提供依据。
采用自编成绩归因问卷对高中生学习化学行为归因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1)努力程度、学习兴趣是对化学学习影响较大的因素;学习方法、试题难度、休息等的影响则较小;(2)成绩与内归因、稳定影响成线性关系;(3)考试失败的学生成绩与内归因有线性关系。
关键词高中化学行为归因学习兴趣化学成绩试题难度1 问题的提出心理归因是指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自己或别人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判断、推论的过程。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维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立的心理归因理论,目前在许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维纳认为,人们对导致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虽然能提出许多,但这些原因都可以从内外部因素、稳定性和控制性3个维度进行分析:内部因素(能力、心境、努力等)与外部因素(任务难度、机遇、有无他人帮助等);稳定因素(能力、任务难度等)与不稳定因素(努力、机遇等);可控制性因素(努力)与不可控制性因素(能力、任务难度、机遇等)[1]。
教育是归因理论最重要的应用研究领域之一,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一些研究表明,学生把学习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于何种原因,会对其学习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学生将学习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就能提高自我评价,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敢于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对未来充满期望。
如果学生把学习的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和无助感,回避成就任务,不能用积极的态度控制自己的行为。
如果学生把学习的失败归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如努力不够),心理上会产生内疚,以后会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和意志力,乐于付出更大的努力完成任务。
如果学生把成功与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任务难度,运气好坏,有无他人帮助),就会产生惊奇、感激或气愤、敌意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或降低其学习活动的动机,产生听凭命运安排的心理。
以上分析学生心理归因的一些情况,说明学生对学习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倾向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情绪、期望、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以及努力程度。
可见,对心理归因进行训练对个体心理发展具有促进功能。
对学生进行心理归因训练,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归因倾向,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2,3]。
在学校中,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主要是通过考试这种手段进行的。
每次考试后,学生都会自发地进行归因,即解释自己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对自己行为结果的归因无论正确与否,都会影响他们随后的情感、期望和行为动机,进而影响他们的成就行为和学习成绩[4]。
本文以维纳的归因理论为依据,探索高中学生对学习化学行为归因的倾向,寻找其规律性。
为今后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归因训练提供依据,进而期望在其他各学科进行同类研究,对学习成绩不同情况的学生总结带规律性的引导方法。
从而进行合理的归因训练,使教育教学更具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5]。
2 研究方法2.1 被试向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08级高中一年级全体学生共780人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49份。
2.2 研究工具自编成绩归因问卷,对成绩在11个影响因素上分别进行1~5级的评价,重要程度越高,级别越高。
2.3 研究方法根据归因理论可以把影响学生学习化学成败的原因按3个维度:①根据内外因维度:将能力、努力程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归为内部因素,将情绪、机会、试题难度、教师水平、休息、辅导归为外部因素;②根据稳定性维度:将能力、学习兴趣、试题难度、教师水平归为稳定性因素,将努力程度、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情绪、机会、休息、课外辅导、试题难度归为不稳定性因素;③根据可控性维度:将能力、学习兴趣、情绪、机会、试题难度、教师水平、休息、课外辅导归为不可控因素,将努力程度、学习方法和态度归为可控性因素[5]。
将学生:按平时表现及成绩分为3组:学习化学优秀组、学习化学中等组、学习化学困难组,再根据学生在一次考试中的成绩,每组分成2种水平:成功与失败。
2.4 统计工具SPSS11.5和Windows excel。
3 分析结果3.1 学生对化学学习行为归因的基本情况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学习化学优秀组将学习成功归因排在前边的为:学习兴趣、努力程度、教师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化学中等组将学习成功归因为:努力程度、学习兴趣、教师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化学困难组将学习成功归因为: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学习兴趣、教师水平、学习能力、情绪状态。
3组都认为:努力程度、学习兴趣是对化学学习影响较大的因素,这都属于内因。
同时所有组普遍把学习方法、试题难度、休息等的影响排在了靠后的位置,都属于不稳定的因素。
不同的是:学习化学优秀组和学习化学中等组认为学习态度并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学习化学困难组认为学习态度对其影响较大。
在对失败的认识中:学习化学优秀组认为学习兴趣、努力程度、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教师水平、对其影响较大;学习化学中等组认为学习态度、教师水平、努力程度、学习能力、情绪状态对其影响较大;学习化学困难组认为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教师水平、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情绪状态对其影响较大。
以上3组同样认为努力程度和学习兴趣是对化学学习影响较大的因素,同样把学习方法、试题难度、休息等的影响排在了靠后的位置,都属于不稳定的因素。
成功和失败的组进行比较,失败的组在教师水平和学习态度的因素上比成功组靠前。
对情绪因素的作用也比成功组的评价要重要。
3.2 3种不同维度归因与化学学习成绩的相关及回归分析分别将归因的3种不同维度与化学学习成绩求相关,所得结果(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化学学习成绩与内归因和稳定性两个不同维度的因子分别存在显著相关。
用化学学习成绩做因变量,以内归因、稳定性做自变量,用逐步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化学学习成绩的影响模式(表3)。
由表3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稳定性维度对成绩的预测力较强,回归方程式为:Y(化学成绩)=0.507×x(稳定性)+59.022。
内归因维度的回归方程式为:Y(化学成绩)=0.476×x(内归因)+57.156。
3.3 3种不同维度归因与化学学习成绩成败的相关及回归分析把化学学习成绩分为成败2组,细化化学学习成绩与归因之间的影响关系(表4)。
4 讨论本研究中,高一学生总体上把学习成绩归因中的努力程度、学习兴趣认为是对化学学习影响较大的因素,这都属于内因。
进一步的相关研究中也显示内归因与成绩有显著的相关,这和我们期待的一致,有利于考试成功的学生提高自我评价,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敢于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对未来充满期望;同时使心理上会产生内疚,以后会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和意志力,乐于付出更大的努力完成任务。
不同学业水平的各组均将方法、难度、休息等不稳定因素排在影响分值的后面。
这可能不利于考试失败的学生重树信心,但后续的研究表明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
说明那些不稳定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发挥的影响较小。
在对成功组的调查中,学习化学优秀组和学习化学中等组认为学习态度并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学习化学困难组认为学习态度对其影响较大。
对失败组的调查中,学习化学困难组和学习化学中等组认为学习态度对其影响较最大,而学习化学优秀组则把态度的影响排在次重要的位置。
这说明成绩靠后的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可以提升和改变的空间。
同时失败组的学生的成绩与内归因有显著的相关,与学生总体相比在稳定性维度没有形成显著相关,这正好有利于他们减少成绩不满意所带来的压力和愧疚感,克服困难付出更大的努力。
进一步对化学学习成绩与归因方式的影响模式的研究中发现[6],化学成绩与内归因,稳定性两个维度的因子分别呈线性相关,即内归因和稳定性归因可以预测化学成绩,预测方向为正!说明学生对化学学习归因越是倾向内归因,越是稳定,越易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内归因和稳定性归因有助于学生产生持续性的学习动机,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
将学生本次考试的成绩按成败分组,探讨成功和失败不同学习结果下学习成绩与归因方式的影响模式。
发现在失败情况下化学成绩与内归因因子呈线性相关,即内归因可以预测化学成绩,预测方向为正。
而在成功情况下没有出现这种现象,说明成功组的学生的归因倾向并不明确。
在失败的前提下,那些内归因的学生较易取得好的成绩。
但在稳定性维度没有出现相关,这不同于以往的研究。
5 对化学教学的启示根据归因理论,归因的变化可以引起动机的变化,动机的变化则对行为又有直接的影响。
那么,归因的变化就会引起行为上的相应变化,而这种新的变化又会改变归因。
学生会利用各种前提信息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归因,这种归因会引起情绪和期望方面的心理变化,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进而影响今后的学习,而这又会引起新的归因,如此形成良性或恶性循环。
因此,有必要也有可能通过归因训练程序,改变学生的不良归因倾向,使他们坚定自己的信心,以期引起行为的积极变化[7]。
在教学过程中,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因此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如何来解释和说明自己的学习成败结果。
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归因理论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做出合理的、适当的归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行为的坚持性。
教师应防止单纯以学习成绩高低评价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归因模式:(1)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多做评价,比如学习努力,认真听讲等,有利于学生把关注点转移到学习过程中;(2)在学生学习活动之前,教师一般要对他们进行解释和说明,给予适当的指导,指出活动的难度、条件、所需要的技巧、能力、动机等。
教师的这种指导,影响到学生对自己成功和失败结果的归因,并进一步影响其成就行为;(3)在学习中要针对中等以下学生给与更多学法上的指导,课下多交流,课堂中要多与他们互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4)教师应将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努力和能力等内归因相联系,将学生学习的失败与缺乏努力而不是与学习能力相联系,这样会使中学生的学习信心有显著提高。
特别指出对待失败的问题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恰当的归因,多找不可控的因素的影响如试题难度、情绪状态等,以促使其表现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动,避免将学业上的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而影响其学习的自信。
参考文献[1] 黄志军.中国教育学刊,2001,(5):31-34[2] 杨秀君,孔克勤.心理科学,2005,28(1):99-103[3] 苏昊,曹立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1):44-46[4] 韩仁生.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2):4-7[5] 李俊生,张英锋,张永安.化学教育,2002,23(7,8):41-44[6] 刘晓陵.张进辅.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5(3):326-331[7] 曾斓.高中生的学习归因特点对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影响的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