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概念
名词解释_软件工程
1、软件工程:指的是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过程的学科2、软件危机:指的是在软件开发和维护时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的供需矛盾3、软件危机的表现形式:1)软件的发展速度跟不上硬件的发展和用户需求2)软件成本和开发进度不能预先估计,用户不满意3)软件产品质量差,可靠性没有保证4)软件可维护性差5)软件产品没有配套文档4、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阶段(发展方向)5、解决软件危机的途径:1)纠正对软件开发的错误观念2)需要研究软件开发技术和方法,规范软件开发流程3)使用好的软件工具,研究软件复用技术,提高开发效率4)提高软件工程管理水平5)重视文档的重要性6、工程化思想名词解释7、什么是软件工程化思想答:软件工程在规范和指导着我们的开发活动,并在应用中不断发展而它的发展创造的一个朴素的指导思想仍然是“工程化的思想”8、提高软件效率的途径之一是:提高软件的复用性9、软件工程的内容:软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软件方法和软件工程管理方面。
在管理方面,主要研究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体现为软件过程中的各项管理控制活动。
软件方法主要研究软件开发方法论、开发技术和开发工具“方法“是指方法论,是人们认识、理解和描述软件系统结构的一种思维模式,如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工具“是针对不同的方法论研究的用于从事软件工程分析与设计的图表工具,如结构化方法中有数据流图、功能结构图等10、软件生命周期“高内聚,低耦合“软件定义(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开发(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程、测试)、运行与维护(运行与维护)三个时期注意:需求分析这个阶段的成果是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工程讨论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项目管理两大部分目前软件技术主要讨论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11、软件开发过程名词解释12、传统的模型有:瀑布模型、增量模型、快速原型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13、面向对象模型:RUP(统一过程模型)14、软件过程概念:软件过程包括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维护过程15、软件成熟度模型(CMM):是对一个软件组织的软件能力成熟度进行评价的框架模型16、常见的软件过程模型有:(简答)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螺旋模型、增量模型和喷泉模型瀑布模型(以文档为驱动)答:以文档为驱动,它将开发过程分为调研、分析、设计、编程、测试和维护六个阶段瀑布模型特点:1)强调阶段之间的顺序性和依赖性2)强调推迟实现的观点3)强调“完备的文档”、“需求验证”、“阶段评审”对质量保证的作用瀑布模型的优点:1)可强迫开发人员采用规范的方法2)严格地规定每个阶段必须提交的文档3)要求每个阶段的所有产品都必须经过质量保证小组的仔细检查瀑布模型的缺点:1)各个阶段的划分完全固定,阶段之间产生大量的文档,增加工作量2)由于开发模型是线性的,用户只有等到整个过程的末期才能见到开发陈果,从而增加了开发的风险3)早期的错误可能要等到开发后期的测试阶段才能发现,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快速原型模型(以需求为驱动)答:快速原型模型是快速建立起来的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它所能完成的功能往往是最终产品能完成的功能的一个子集优点:不带反馈节喷泉模型答: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为驱动的模型,主要用于描述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优点:可以提高软件项目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适用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17、极限编程(名词解释)答:极限编程(eXtreme Programming)是一套能快速开发高质量软件所需的价值观、原则和活动的集合,使软件能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开发出来,并向客户提供最高的效率18、SW-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答:软件配置管理和软件质量保证是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重要软件工程活动19、软件规模估算技术名词解释答:代码行技术和功能点技术20、软件规模估算方法名词解释p37答:软件估算是指凭借经验做出的推算,要求技术人员有项目经验做基础方法有:自顶向下估算法、自底向上估算法、差别估算法、专家估算法、类推估算法、算式估算法21、“流水作业法“名词解释答:“流水作业法”是以高效率,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的方式来生产和组装最终产品的方法22、Gantt图的优点:直观简明、容易掌握、容易绘制Gantt图的缺点1)不能显式地描绘各项作业彼此之间的依赖关系2)进度计划的关键部分不明确,难于判定哪些部分应当是主攻和主控的对象3)计划中有潜力的部分及潜力的大小不明确,往往造成潜力的浪费23、工程网络名词解释答:显式地描绘各个作业彼此之间的依赖关系24、关键路径名词解释答:项目的总工期由各工序衔接中最长的一条路径决定,这条路径被称为“关键路径”注::关键路径的最早时刻等于最迟时刻25、软件质量保证(SQA)答:软件质量保证是建立一套有计划,有系统的方法,来管理保证标准、步骤、实践和方法能够正确地被所有项目采用。
软件工程的几种定义
软件工程的几种定义软件工程是指应用系统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方法和工具来开发、维护和管理软件的学科。
随着软件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软件工程的定义也逐渐形成并演变。
在本文中,将介绍软件工程的几种定义。
一、软件工程的经典定义软件工程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弗里德曼(Friedman)于1968年提出,并在1969年的美国计算机学会(ACM)会议上首次正式使用。
软件工程的经典定义是指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开发、维护和管理软件,以提高软件质量和效率。
弗里德曼将软件开发过程类比为建筑工程,强调了规范和纪律的重要性。
二、软件工程的工程化定义软件工程的工程化定义强调将软件开发过程视为一种工程活动,强调工程方法和技术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它强调软件工程师必须具备系统工程、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挑战。
三、软件工程的过程控制定义软件工程的过程控制定义强调通过控制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软件开发过程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
它倡导使用统一的开发流程和规范,并通过度量和评估来监控和改进软件开发过程。
四、软件工程的价值导向定义软件工程的价值导向定义将软件开发过程的目标定位于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软件产品。
它关注软件的功能、质量、性能等方面,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组织来创造具备商业竞争力的软件产品。
五、软件工程的技术方法论定义软件工程的技术方法论定义将软件开发过程视为一种科学,强调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解决软件开发中的问题。
它将软件开发过程分解为多个阶段,并通过应用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来实现每个阶段的目标。
六、软件工程的持续改进定义软件工程的持续改进定义强调软件开发过程的不断改进和优化。
它倡导使用反馈机制和度量指标,通过持续评估和改进来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软件工程的定义多种多样,但它们都强调了软件开发过程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无论采用哪种定义,软件工程都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创新的领域,需要软件工程师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以开发出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的软件产品。
软件工程知识点汇总
软件工程知识点汇总1. 软件工程简介软件工程是运用系统化、规范化和可管理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学科。
它涵盖了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发布和维护等。
2. 软件工程流程模型常见的软件工程流程模型包括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等。
不同的模型适用于不同的项目需求和开发环境,每个模型都有其优缺点。
3. 软件需求工程软件需求工程是确定软件系统应该如何工作的过程。
它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规格和需求验证等活动。
良好的需求工程能够确保软件系统满足客户的需求和预期。
4.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将软件需求转化为可执行的程序设计的过程。
它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模块设计、接口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活动。
良好的软件设计能够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5. 软件开发软件开发是按照软件设计规范进行编码和测试的过程。
开发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编程技能和测试能力,并遵循编码规范和测试流程。
6.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保证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测试方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和安全测试等。
高质量的测试能够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用户满意度。
7. 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是对软件开发过程中所的各类工作产品进行控制、记录、审计和追踪的过程。
配置管理包括版本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和文档管理等活动。
8. 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是对软件开发项目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过程。
它包括项目需求分析、项目计划制定、项目资源分配和进度控制等活动。
有效的项目管理能够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项目成功率。
9. 软件质量管理软件质量管理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质量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
它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活动。
良好的质量管理能够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
10. 软件维护与迭代软件维护是在软件发布后对其进行修复bug、优化性能和添加新功能的过程。
软件迭代是对软件系统进行增量式的开发和发布,不断提高软件质量和功能。
对软件工程专业的理解
对软件工程专业的理解软件工程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工程专业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软件工程专业的定义、核心内容、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展示对软件工程专业的理解与认识。
一、软件工程专业的定义软件工程专业是指应用系统工程原理、方法和工具,进行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与管理的一门学科。
软件工程专业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上,注重软件工程的实践与方法论,旨在培养具备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软件工程专业涉及的知识领域包括计算机编程、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软件开发模型等。
二、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内容1. 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掌握各种软件开发技术,如面向对象编程、Web开发、移动应用开发等。
学生需要学习多种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掌握开发流程与方法。
2. 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学习软件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方法,包括项目计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测试与维护等。
学生需要了解项目管理的流程和工具,掌握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
3.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为了确保软件项目的质量,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的方法。
学生需要了解测试的各种技术和工具,学会编写测试用例和执行测试,并能够提出改进意见。
4. 软件工程实践:除了理论知识,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还需要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需要完成各种软件开发项目,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实践项目的过程中,他们将学到如何应对挑战,解决问题,提升软件工程实践能力。
三、软件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专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各种企事业单位、互联网公司、软件开发公司等就业。
就业岗位包括软件开发工程师、项目经理、软件测试工程师等。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迅速崛起,也给软件工程专业的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软件工程知识点
软件工程知识点1. 软件工程概述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和应用工程原则、方法和工具来开发和维护高质量软件系统的学科。
它涵盖了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
2. 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定义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包括需求定义、系统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和交付物,通过严格遵循软件生命周期来管理项目,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3. 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需求分析是确定软件系统所需功能和性能的过程。
它包括对用户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和规范化,以便从中获得详细的系统需求。
4.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软件系统的结构和组成部分的过程。
它包括软件架构设计、模块设计、数据结构设计等。
5. 软件编码软件编码是将设计好的软件系统转化为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的过程。
在编码过程中,开发人员需要遵循相应的编程规范和标准,以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6.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
测试可以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等不同的层级和类型,旨在确保软件功能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7. 软件部署软件部署是将软件安装和配置到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中的过程。
在部署过程中,需要注意安装环境、配置文件和用户权限等问题,确保软件能够正常运行。
8. 软件维护软件维护是为了修复软件中的错误、改进功能以及适应新的需求而进行的修改和更新。
维护过程中包括问题分析、修改设计、修改代码、测试和发布等环节。
9. 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保证是通过制定和执行软件质量标准、流程和方法,以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被及时发现和解决的一系列活动。
包括代码审查、测试自动化、性能测试等。
10. 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是对软件开发项目进行规划、组织、监控和控制的活动。
它包括项目需求管理、进度管理、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以确保软件项目按时、按质量要求完成。
软件工程的概念、目标及生命周期
软件工程的概念、目标及生命周期软件工程是指通过应用科学和数学的原则、方法和工具,采用系统化、规范化、可靠化等方式来开发和维护软件系统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软件工程的概念、目标以及生命周期。
一、软件工程的概念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应用科学和数学原理来开发和维护软件系统。
软件工程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一系列的原则、方法和工具,以系统化、规范化、可靠化的方式来提高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
软件工程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导向:软件工程侧重于应用科学和数学原理,以技术为基础来解决软件开发和维护中的问题。
2. 系统化:软件工程将软件开发过程进行系统化管理,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各个阶段。
3. 规范化:软件工程强调规范化的开发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和规范,保证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遵循统一的标准。
4. 可靠化:软件工程追求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测试和验证等手段,减少软件系统出现问题的概率。
二、软件工程的目标软件工程的目标是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高质量软件系统。
具体来说,软件工程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开发高质量软件:软件工程致力于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开发过程,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2. 提高开发效率:软件工程通过标准化和工具化的开发过程,提高开发效率,减少开发成本和时间。
3. 满足用户需求:软件工程注重需求分析阶段,确保软件系统符合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4. 管理软件项目:软件工程提供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帮助开发团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5. 改进软件维护:软件工程关注软件系统的维护阶段,提供方法和工具,确保软件系统持续稳定运行。
三、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指的是软件从需求分析到维护的整个开发过程。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需求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发团队与用户沟通、收集用户需求,并对需求进行分析和规划。
2. 设计阶段: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软件系统的整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确定软件的架构和模块划分。
软件工程概念
软件工程概念第一章:软件定义1.软件( Software):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是包括程序(Program),数据(D ata)及其相关文档( Document)的完整集合。
2.软件的特征:逻辑复杂,开发复杂,成本高,风险大,维护困难。
3.按软件功能分类: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设备驱动程序,通信处理程序等。
支撑软件:文本编辑程序,文件格式化程序,程序库系统等应用软件:商业数据处理软件,工程与科学计算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软件,系统仿真软件,智能嵌入软件,医疗、制药软件,事务管理、办公自动化软件。
按软件规模分类:微型,小型,中型,大型,甚大型,极大型。
按软件工作方式分:实时处理软件,分时软件,交互式软件,批处理软件4.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5.软件危机主要是两个问题:1.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的日益增长的需求?2.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5.软件危机的表现:1.成本高,开发成本估计不准确2.软件质量不高、可靠性差3.进度难以控制4.维护非常困难5.用户不满意6. 由于软件质量问题导致失败的软件项目非常多。
6.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1.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 2.与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软件工程学的目的:以较低的成本研制具有较高质量的软件软件工程技术的两个明显特点:1.强调规范化2. 强调文档化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7条):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3.实严格的产品控制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5.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6.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7.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8.软件工程方法学包含3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9.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定义(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开发(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运行维护(持久满足用户需求)10.软件过程模型: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
软件工程概论
软件工程概论软件工程概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同时,软件行业也成为了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具有无限的发展前景。
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软件工程应运而生。
软件工程是一门关于软件开发及其维护的学科,旨在建立一组标准化的方法,规范软件的生产过程,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软件工程的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流程模型、软件开发方法以及软件工程中的人员角色。
一、软件工程的概念软件工程是一种系统化、规范化、可量化的软件开发方法。
它是应用工程的思想、方法、技术和经验,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从软件的开发到维护全过程的管理学科。
软件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软件开发中必要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理解软件开发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软件工程要求软件开发人员从纯技术的视角上,向管理、计划和控制等方面发展,以满足软件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指软件开发从提出需求到废止使用的整个过程。
它包括五个基本阶段:计划阶段、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编码阶段和测试阶段。
其中,计划阶段包括项目开始前的准备活动,需求分析阶段主要是明确用户对软件的需求,设计阶段则是将需求转化为软件模型,编码阶段是根据设计方案编写程序代码,测试阶段则是对软件进行系统测试以确保质量。
三、流程模型为了更好的管理和控制软件开发过程,人们提出了软件开发流程模型。
软件开发的游程模型是指软件建设过程中不断实施的各个阶段和活动的组合,基本上可以分为瀑布模型、原型模型、迭代模型、螺旋模型、敏捷模型等。
(1)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一种经典的、线性的软件开发流程模型。
它是按照顺序完成各个阶段的,即只有当上一个阶段完成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这种模型的优点是开发流程清晰明确,整个过程非常可控,但是也有缺点,即在后期发现问题,需要回到前一个阶段进行修改,费用和时间成本较高。
(2)原型模型原型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在软件开发的初期,开发人员会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建议,开发出一个草图性质的产品原型。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构建和维护高质量软件系统的学科,它包括一系列的概念和知识体系。
1. 软件工程概念:
- 软件:它是计算机程序及其相关文档的集合,能够实现特定功能、解决特定问题。
- 软件开发:指根据用户需求和规格说明书设计、编写、测试和调试软件的过程。
- 软件生命周期:指软件从概念到退役使用的整个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
- 软件工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运用系统化、规范化和量化的原则、方法和工具来开发、部
署和维护软件的学科。
- 软件质量:指软件满足特定需求并具备可靠性、稳定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等特征的程度。
2. 软件工程知识体系:
- 软件需求工程: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规格和需求验证等。
- 软件设计:包括系统设计、架构设计和详细设计等。
- 软件构建:包括编码、测试、调试和版本控制等。
- 软件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计划、进度管理、风险管理和质量管理等。
- 软件维护:包括故障修复、性能优化、功能增强等。
- 软件工程工具和环境:包括集成开发环境、测试工具、版本控制工具等。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为软件开发提供了指导原则和方法,帮助开发者和团队高效地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并具备高质量的软件系统。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软件工程名词解释1·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计算机科学原理和方法,以系统化、规范化、可量化的方式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的一门学科。
2·需求分析(Requirement Analysis):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中的第一步,指的是分析和理解用户对软件系统的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3·设计(Design):设计阶段是根据需求分析阶段的需求,制定软件的整体架构和详细设计方案,包括软件结构、模块划分、接口定义等。
4·编码(Coding):编码阶段是将设计阶段的详细设计方案转化为计算机可执行的代码,实现软件功能。
5·测试(Testing):测试阶段是对编码完成的软件进行全面的测试,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6·部署(Deployment):部署阶段是将测试通过的软件安装到目标环境中,并进行相关配置和调试,使软件能够正常运行。
7·维护(Mntenance):维护阶段是在软件发布后,对软件进行日常的维护和更新,包括错误修复、功能添加等。
8·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是指从需求分析到软件维护的整个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
9·迭代开发(Iterative Development):迭代开发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将整个开发过程分成多个迭代周期,每个迭代周期内完成一部分功能,逐步完善软件。
10·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敏捷开发是一种快速响应需求变化的软件开发方法,强调灵活性和与用户的紧密合作。
11·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是一种标准的面向对象建模语言,用于描述软件的需求、设计和结构等,是软件工程中常用的建模工具。
软件工程概述
软件工程概述软件工程是指应用系统化、规范化、可重复的方法构建和维护软件的一门学科。
它涵盖了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环节。
软件工程旨在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效率和质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软件需求。
本文将从软件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核心概念等方面进行综述。
1. 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工程是一门工程学科,它应用了工程原理、管理原则和科学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
软件工程是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论,旨在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效率和质量,以满足用户需求。
2. 软件工程的发展历程软件工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软件开发项目规模越来越大,传统的编程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于是人们开始探索一种更有效的软件开发方法。
在20世纪60年代末,软件工程开始被正式提出并逐渐成为软件开发的主流方法。
在20世纪70年代,软件工程的概念逐渐得到了认可,并且出现了一系列软件工程方法论,如结构化设计、模块化、自顶向下等。
这些方法大大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软件工程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敏捷开发、DevOps等新方法被广泛采用,以适应快速迭代和持续交付的需求。
3. 软件工程的核心概念(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的第一步,它关注的是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与用户充分沟通、访谈和调研,软件工程师能够准确把握用户的需求,为后续的设计和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2)设计:软件设计是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软件系统划分为一系列的模块,并定义模块之间的接口和交互关系。
设计阶段需要考虑软件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等问题。
(3)编码:编码是将设计好的软件模块转化为机器语言的过程。
在编码过程中,开发人员需要遵循编码规范和最佳实践,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高效性。
(4)测试: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环节。
通过设计和执行测试用例,测试工程师能够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以确保软件在交付给用户之前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简述软件工程的定义
简述软件工程的定义
软件工程是指将系统化、规范化、量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以提高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的学科。
它包括了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到维护等各个阶段。
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软件工程已经成为了信息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软件工程的历史
1.1 早期阶段
1.2 结构化程序设计
1.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4 敏捷开发模式
二、软件工程的特点
2.1 复杂性
2.2 可变性
2.3 不确定性
2.4 技术性
三、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
3.1 分阶段逐步推进原则
3.2 模块化原则
3.3 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相结合原则3.4 适度正式化原则
四、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
4.1 需求分析阶段
4.2 设计阶段
4.3 编码阶段
4.4 测试阶段
4.5 维护阶段
五、软件工程中常用的方法和工具
5.1 UML
5.2 设计模式
5.3 代码重构
5.4 版本控制
六、软件工程的应用领域
6.1 企业信息化
6.2 互联网应用
6.3 移动应用开发
6.4 游戏开发
七、软件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7.1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7.2 区块链技术
7.3 大数据与云计算
7.4 虚拟现实技术
总之,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在未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软件工程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软件工程综述
软件工程综述软件工程是指将工程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开发和维护软件的学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工程逐渐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和独立的职业领域。
本文将对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工作流程以及未来趋势进行综述。
一、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工程是一门关注构建高质量软件系统的学科。
它涉及到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多个方面。
与传统的工程学科相比,软件工程更加注重工程原则的应用和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
二、软件工程的发展历程软件工程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的软件危机。
由于软件开发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很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和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软件工程应运而生。
自此以后,软件工程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断发展壮大。
三、软件工程的工作流程软件工程的工作流程一般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环节。
首先,需求分析阶段旨在确定用户需求和系统约束。
其次,设计阶段主要涉及到软件的整体架构和模块设计。
然后,编码阶段将根据设计来实现具体的功能。
接下来,测试阶段用于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最后,维护阶段负责修复bug和更新软件功能。
四、软件工程的重要性软件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它能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减少软件缺陷和错误。
其次,软件工程可以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此外,软件工程还有助于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提高开发团队的整体效能。
五、软件工程的未来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软件工程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敏捷开发和DevOps等方法将成为软件工程的热点和趋势,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总结起来,软件工程是一门关注构建高质量软件系统的学科,其发展历程丰富多样。
软件工程的工作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环节。
软件工程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并将继续发展壮大。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1. 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软件工程是一门关于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学科,它涵盖了软件的开发、设计、测试、部署和维护等方面。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通过系统化、可靠的方法来开发高质量的软件。
2. 需求工程(Requirement Engineering)需求工程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了识别、定义和管理软件系统的需求。
需求工程的目标是确保软件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能够适应变化。
3.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设计思想,它提供了一种在特定情境下解决问题的方案。
设计模式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提高代码的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4. 软件测试(Software Testing)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旨在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
软件测试可以通过执行各种测试用例来验证软件的正确性和健壮性。
5.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配置管理是软件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涉及到对软件开发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配置项进行管理和控制。
配置管理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有效地跟踪和控制软件的变更。
6. 软件过程改进(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软件过程改进是软件工程中持续改进的过程,旨在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软件过程改进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方法、工具和流程来提高软件开发的生产力。
7. 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敏捷开发是一种以迭代、适应和快速交付为特点的开发方法。
敏捷开发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并鼓励快速响应变化。
8. 原型开发(Prototyping)原型开发是一种快速构建、演示和测试软件系统的方法。
原型开发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并及时获取反馈来改进软件系统。
9. 软件架构(Software Architecture)软件架构是软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组织方式。
软件工程专业的认识
软件工程专业的认识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发和维护大型软件系统的学科。
它涉及到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降低软件开发的风险。
软件工程的核心目标是满足用户需求,实现软件的高质量、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开发。
一、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1. 软件:软件是一种计算机程序,用于解决特定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
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等,应用软件是各种面向用户的工具和应用程序。
2.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发和维护大型软件系统的学科。
它涉及到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降低软件开发的风险。
3. 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开发过程是指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到维护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
4. 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是指软件从诞生到消亡的整个过程。
它包括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以及软件在运行和维护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5. 软件工程方法:软件工程方法是指导软件开发过程的一系列原则、技术和方法。
常见的软件工程方法有瀑布模型、螺旋模型、敏捷开发等。
二、软件工程的重要性1. 提高软件开发效率:软件工程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
2. 保证软件开发质量:软件工程强调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软件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达到预期的目标。
3. 降低软件开发风险:软件工程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可以降低软件开发过程中出现错误和问题的风险。
4. 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软件工程为软件产业提供了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有助于推动软件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三、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1. 用户需求驱动:软件工程强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关注用户的需求和期望,确保软件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名词解释_软件工程
名词解释_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名词解释1: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化、规范化、可定量方式来开发和维护软件的学科。
2: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DLC)是指软件从概念阶段到废弃阶段的整个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发布和维护等阶段。
2.1 需求分析阶段在需求分析阶段,软件工程师与客户合作确定系统的需求和期望功能。
这个阶段包括需求收集、分析和规范等活动。
2.2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软件工程师使用需求分析的结果来定义软件的体系结构,确定模块划分、数据结构和算法等。
2.3 编码阶段在编码阶段,开发人员根据设计文档编写源代码,并进行代码的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2.4 测试阶段在测试阶段,软件工程师进行各种测试活动,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功能正常。
2.5 发布与维护阶段在软件开发完成后,将软件部署到目标环境,并进行维护和升级。
3:软件开发方法3.1 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一种线性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按照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的顺序进行。
3.2 敏捷开发敏捷开发是一种迭代的软件开发方法,通过迅速响应变化、定期交付可用软件来满足客户需求。
3.3 增量开发增量开发是一种将软件划分为多个增量进行开发的方法,每个增量都是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
4: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保证是指通过制定标准和规范、进行测试和评审等活动,确保软件开发过程和最终产品的质量。
4.1 质量计划质量计划是通过确定质量目标、制定质量标准和规范、安排质量活动等方式,规划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活动。
4.2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通过监控和评估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活动和结果,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4.3 缺陷管理缺陷管理是指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发现的缺陷进行跟踪、记录和修复的过程,以确保软件质量的持续改进。
5: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文档、测试计划、用户手册等。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版权版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创作作品所享有的权利,包括复制、发行、展示和演绎等权利。
软件工程的概念和定义
软件工程的概念和定义软件工程是一种以系统化、标准化和可重复使用的方法论为基础,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内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工程化手段。
这种方法论包括多种软件开发过程,如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以及软件工程师对各种软件配置、管理、质量保证等方面的掌握。
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工程的定义可以是:一种以最佳实践、精益思维、系统化方法和工具,促进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同时也管理软件过程的学科。
相对于其他方面,软件工程注重于如何以系统化方法和工具来管理和促进软件开发和维护。
最佳实践是通过实践中的经验和证据得出的正确方法,以简化软件工程过程。
软件工程的发展历史软件工程的发展历程已经超过了50年,其初衷是为了解决当时因软件程序规模爆发性增长而出现的软件危机。
在1968年的南加大会议上,由 I. F. Sutherland, C. A. R. Hoare 和扬·伊文赫特将“软件工程”这个词引入。
从此之后,软件工程便成为了被广泛关注和应用的科学领域。
软件工程的特点软件工程有许多特殊的特点,例如:1.软件通过维护的方式来实现长期的效益;2.软件的复杂性,是硬件无法比拟的;3.软件的生命周期比硬件要长;4.软件的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增长;5.软件具有实时性,同时也具有易于可靠地更新的优势;6.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带有创意性和学术性。
在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中,软件工程师会进行以下几项重要活动:1.需求分析:在此阶段中,开发者会与客户沟通以确定需要实现的业务需求;2.系统和软件设计:在此阶段中,开发者会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出可行的解决方案;3.编码:在此阶段中,开发者会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编码;4.测试:在此阶段中,开发者会测试软件以确保其满足客户需求和特定功能;5.维护:在此阶段中,开发者会维护并更新原有代码,以确保其一直处于最新状态。
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其应具有以下能力:1.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创新和革新能力;3.技术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4.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软件工程的认识理解
软件工程的认识理解1.引言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计算机软件开发、维护和管理的科学。
它致力于通过系统方法、工具和技术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1.1 定义软件工程是关注软件开发过程和活动的一门学科,旨在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效率和可维护性。
它涵盖了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到维护的软件开发全流程。
1.2 历史背景软件工程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软件开发主要依赖于个人技能和经验,缺乏系统化的方法和理论。
随着软件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逐渐凸显,促使人们开始关注软件工程的发展。
1.3 目的和目标软件工程的目的是通过引入系统化的方法和工具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其目标是实现软件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
2.软件开发软件开发是软件工程的核心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
2.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第一步,旨在明确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为后续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基础。
2.2 设计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软件系统的架构和详细设计方案,包括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算法设计等。
2.3 编码编码阶段将设计结果转化为计算机可执行的代码,采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技术实现软件系统的各项功能。
2.4 测试测试阶段通过制定和执行测试用例,检查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需求,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错误和缺陷。
2.5 维护维护阶段负责对已部署的软件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包括更新、升级、故障排除等,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3.软件工程方法论软件工程方法论是指导软件开发过程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帮助开发者在面临各种问题时做出决策。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软件工程方法论:3.1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一种线性的开发模型,按照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的顺序依次进行。
它强调文档的规范性和严格的需求管理,适用于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开发。
3.2 螺旋模型螺旋模型是一种迭代式的开发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迭代阶段,每个阶段都包含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活动。
什么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的内容
什么是软件⼯程软件⼯程的内容 软件⼯程是⼀门研究⽤⼯程化⽅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的和⾼质量的软件的学科。
那么你对软件⼯程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软件⼯程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软件⼯程的定义 软件⼯程⼀直以来都缺乏⼀个统⼀的定义,很多学者、组织机构都分别给出了⾃⼰认可的定义: BarryBoehm:运⽤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来设计并构造计算机程序及为开发、运⾏和维护这些程序所必需的相关⽂件资料。
IEEE:在软件⼯程术语汇编中的定义:软件⼯程是:1.将系统化的、严格约束的、可量化的⽅法应⽤于软件的开发、运⾏和维护,即将⼯程化应⽤于软件;2.在1中所述⽅法的研究 FritzBauer:在NATO会议上给出的定义:建⽴并使⽤完善的⼯程化原则,以较经济的⼿段获得能在实际机器上有效运⾏的可靠软件的⼀系列⽅法。
《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软件⼯程是应⽤计算机科学、数学、逻辑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开发软件的⼯程。
软件⼯程借鉴传统⼯程的原则、⽅法,以提⾼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算法。
其中,计算机科学、数学⽤于构建模型与算法,⼯程科学⽤于制定规范、设计范型(paradigm)、评估成本及确定权衡,管理科学⽤于计划、资源、质量、成本等管理。
⽐较认可的⼀种定义认为:软件⼯程是研究和应⽤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化⽅法去开发和维护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法结合起来。
ISO 9000对软件⼯程过程的定义是:软件⼯程过程是输⼊转化为输出的⼀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其它定义:1.运⾏时,能够提供所要求功能和性能的指令或计算机程序集合。
2.程序能够满意地处理信息的数据结构。
3.描述程序功能需求以及程序如何操作和使⽤所要求的⽂档。
以开发语⾔作为描述语⾔,可以认为:软件=程序+数据+⽂档。
软件⼯程的内涵 ⼀、软件⼯程过程是指为获得软件产品,在软件⼯具的⽀持下由软件⼯程师完成的⼀系列软件⼯程活动,包括以下四个⽅⾯: 1、P(Plan)——软件规格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工程概念第一章:软件定义1.软件( Software):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是包括程序(Program),数据(D ata)及其相关文档( Document)的完整集合。
2.软件的特征:逻辑复杂,开发复杂,成本高,风险大,维护困难。
3.按软件功能分类: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设备驱动程序,通信处理程序等。
支撑软件:文本编辑程序,文件格式化程序,程序库系统等应用软件:商业数据处理软件,工程与科学计算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软件,系统仿真软件,智能嵌入软件,医疗、制药软件,事务管理、办公自动化软件。
按软件规模分类:微型,小型,中型,大型,甚大型,极大型。
按软件工作方式分:实时处理软件,分时软件,交互式软件,批处理软件4.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5.软件危机主要是两个问题:1.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的日益增长的需求?2.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5.软件危机的表现:1.成本高,开发成本估计不准确2.软件质量不高、可靠性差3.进度难以控制4.维护非常困难5.用户不满意6. 由于软件质量问题导致失败的软件项目非常多。
6.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1.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 2.与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 软件工程学的目的:以较低的成本研制具有较高质量的软件软件工程技术的两个明显特点:1.强调规范化2. 强调文档化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7条):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3.实严格的产品控制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5.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6.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7.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8.软件工程方法学包含3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9.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定义(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开发(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运行维护(持久满足用户需求)10.软件过程模型: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
11.软件过程模型RUP: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造阶段,移交阶段第二章:可行性研究的任务1.可行性研究的五个方案: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法律可行性,社会效益2.可行性研究过程:1.复查系统规模与目标、2.研究目前的系统、3. 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4. 进一步定义问题、5. 导出和评价供选择的解法、6. 推荐行动方针、7. 草拟开发计划、8.书写文档提交审查3.系统流程图:用来描述物理系统的工具。
4.系统流程图表达:是数据在系统各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而不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控制过程。
即:系统流程图≠程序流程图。
5.系统流程图的基本思想: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形式描绘组成系统的每个部件6.系统流程图元素:处理,输入输出,连接,换页连接,数据流。
7.数据流图:用来描述逻辑系统的工具。
数据流图(DFD)是一种图形化技术,它描绘信息流和数据从输入移动到输出的过程中所经受的变换,即数据流图描绘数据在软件中流动和被处理的逻辑过程。
8.数据流图四种基本符号:数据加工/处理/变换,数据源点或终点 (外部实体),数据存储,数据流。
9.数据字典的组成:数据流,数据流分量(数据元素),数据存储,处理。
10.数据元素:顺序,选择,重复,可选。
第三章:需求分析1.需求分析:软件定义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2.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不是确定系统怎样完成它的工作,而是确定系统必须完成哪些工作,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
3.软件需求的组成:业务需求,用户需求,系统需求。
4.需求分析方法:面向数据流的结构化分析方法 (SA),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OOA) 等5.逻辑模型:数据流图(DFD),数据字典(DD),实体-关系图(ERD),状态转换图(STD)6.物理模型:系统流程图,7.需求分析的基本思想:“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抽象和分解8.需求分析;功能模型—数据流图,数据模型—实体-关系图,行为模型—状态转换图9.实体-关系图(ERD):描述数据对象及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10.数据流图(DFD):描述数据在系统中如何被传送或变换,以及描述如何对数据流进行变换的功能(子功能)11.状态转换图(STD):描述系统对外部事件如何响应,如何动作模型的核心是数据字典12.实体-联系图(ER)组成::数据对象(实体)、数据对象的属性及数据对象彼此间相互连接的关系。
联系: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
通常用矩形框代表实体;用连接相关实体的菱形框表示关系;用椭圆形或圆角矩形表示实体(或关系)的属性;并用直线把实体(或关系)与其属性连接起来。
13.数据规范化目的是:1.消除数据冗余,即消除表格中数据的重复;2.消除多义性,使关系中的属性含义清楚、单一;3.使关系的“概念”单一化,让每个数据项只是一个简单的数或字符串,而不是一个组项或重复组;4.方便操作。
使数据的插入、删除与修改操作可行并方便;5.使关系模式更灵活,易于实现接近自然语言的查询方式。
14.状态转换图(简称为状态图):通过描绘系统的状态及引起系统状态转换的事件,来表示系统的行为。
此外,状态图还指明了作为特定事件的结果,系统将做哪些动作(例如,处理数据)。
15.状态:初态:一个,终态:0或多个,中间状态16. 验证软件需求:一致性,完整性,现实性,有效性。
第五章:总体设计1.总体设计(概要设计):将软件需求转化为数据结构和软件的系统结构2.数据库设计包括三个步骤:模式设计,子模式设计,存储模式设计。
3.软件设计原理:模块化,抽象,逐步求精,信息隐藏与信息局部化,模块独立4.模块:是由边界元素限定的相邻程序元素(例如,数据说明,可执行的语句)的序列,而且有一个总体标识符代表它。
C、C++和Java语言中的 {...} 对过程、函数、子程序和宏等面向对象方法学中的对象是模块,对象内的方法也是模块模块化是好的软件设计的一个基本准则5.模块独立的含义:模块完成独立的功能,符合信息隐藏和信息局部化原则,模块间关连和依赖程度尽量小。
6.独立性的度量:耦合、内聚。
7.耦合是对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
8.耦合的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进入或访问一个模块的点以及通过接口的数据9.模块间的耦合程度强烈影响系统的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耦合性越高,模块独立性越弱10.耦合强度依赖的因素:一模块对另一模块的引用一模块向另一模块传递的数据量一模块施加到另一模块的控制的数量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11.耦合性由强到弱排列为:内容耦合,公共耦合,特征耦合,控制耦合,数据耦合。
12.原则:尽量使用数据耦合,少用控制耦合,限制公共耦合的范围,完全不用内容耦合。
13.内聚 (Cohesion):标志一个模块内各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14.内聚有七种,由弱到强分别为:偶然内聚->逻辑内聚->时间内聚->过程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
15.深度 = 分层的层数。
过大表示分工过细。
16.宽度 = 同一层上模块数的最大值。
过大表示系统复杂度大。
17.扇出 = 一个模块直接调用/控制的模块数。
18.扇入 = 直接调用该模块的模块数。
19控制域:这个模块本身以及所有直接或间接从属于它的模块的集合。
20.作用域:受该模块中的一个判定所影响的所有模块的集合。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变换流,事务流。
第六章:详细设计1.详细设计:描述系统的每个程序,包括每个模块和子程序名称、标识符、层次结构系2.对程序的功能、性能、输入、输出、算法、流程、接口等进行描述3.程序控制结构:顺序、选择,循环,(多分支,DO While ,DO Until)五种基本控制结构。
4.程序流程图又称为程序框图:是对一个模块的内部执行过程用图形来描述。
5.盒图:只能从上边进入,从下边走出,没有其他的入口和出口,6.盒图的基本符号:顺序,选择型(If-then-else),多分支选择型(CASE型),DO-WHILE循环(先测试循环), DO-UNTIL循环(后测试循环). 调用子程序.7.PAD图:PAD图中竖线的总条数就是程序中的层次数8.PAD图基本符号:顺序,选择,循环,Case分支,语句标号,定义.9.判定表:左上部列出所有的条件,左下部是所有可能的操作,右上部是各种条件的组合矩阵,右下部是每种条件组合对应的动作第七章:软件实现1.实现:编码和测试2编码:把软件设计结果翻译成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3.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4.程序内部的文档包括:恰当的标识符,适当的注释,程序的视觉组织。
5.符号名即标识符;包括模块名、变量名、常量名、标号名、子程序名、数据区名以及缓冲区名等。
6.程序的注释:程序员与日后的程序读者之间通信的重要手段7.注释分为序言性注释和功能性注释.8.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步骤,是对软件规格说明、设计和编码的最后复审,其工件量约占总工作量40%以上(对于人命关天的情况,测试相当于其它部分总成本的3-5倍)。
8.软件测试方法:静态测试方法,,动态测试方法9.静态测试方法:人工测试方法,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方法10.动态测试方法:白盒测试方法,黑盒测试方法.11.黑盒测试法又称功能测试:把程序看作一个黑盒子,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12.白盒测试法又称为结构测试:把程序看成装在一个透明的白盒子,测试者完全知道程序的结构和处理算法13.软件测试步骤:1.模块测试又称(单元测试),2.子系统测试,3.系统测试称为集成测试,4.验收测试也称为确认测试,5.平行运行14.单元测试主要使用白盒测试技术。
15.单元测试重点:模块接口,局部数据结构,重要的执行通路,出错处理通路,边界条件。
16.集成测试方法:非渐增式测试方法,渐增式测试方法17.渐增式测试策略:可使用深度优先的策略,或宽度优先的策略18.回归测试:是指重新执行已经做过的测试的某个子集,以保证修改变化没有带来非预期的副作用。
19.白盒测试技术:逻辑覆盖20.逻辑覆盖是以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为基础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技术。
21.逻辑覆盖: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21.路径覆盖,点覆盖= 语句覆盖,边覆盖=判定覆盖,路径覆盖与条件组合覆盖。
22.语句覆盖:每条语句至少执行一次23.判定覆盖:每一判定的每个分支至少执行一次24.条件覆盖:每一判定中的每个条件,分别按“真”、“假”至少各执行一次25.判定-条件覆盖:同时满足判定覆盖和条件覆盖的要求26.条件组合覆盖:求出判定中所有条件的各种可能组合值,每一可能的条件组合至少执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