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整体评析 .doc
2016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2016高考语文试题分析2016年高考落下帷幕。
高考试题却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引发强烈关注。
现将语文试题略作分析如下:一、试题特点1、整体一脉相承,平稳过渡今年的语文试题较之往年,形制基本没有明显的变化,问题设置也基本相同。
从第一、二、三、四、六题的材料选用及问题设置可以直观显现。
论述类文本阅读以文艺学素材为内容,考查方式与以往相同。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二十四史之《明史》,也是平日练习常见史传内容,考查断句、文化常识、综合分析概括,与往年无变化。
尤其是选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也是在小说和传记中二选一,其中的小说分别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情节作用分析、题目拟制探究,与往年试题及平时模考及练习几无二制,人物传记亦是如此。
2、语用形式出新,本质依旧第五大题的语言运用向来是命题形式变化莫测的板块,今年也不例外。
尤以第13小题成语和第15小题语言连贯为代表。
成语运用逢考必考,这是师生皆知的,但是今年的形式却有点出人意料。
语言连贯选择关联词的运用,以往考过,虽有新意但不令人惊奇。
往往会猜测第16第17小题会以新面目呈现,但今年却非如此。
然而,形式出新,考查的核心能力依旧,可谓换汤不换药。
3、作文任务驱动,套作无路今年的作文承袭去年的形式,即所谓的“任务驱动型”命题方式。
材料给出提升语文素养的三种途径,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从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出发,比较所给三条途径,阐述看法和理由。
这种形式的作文,在审题立意方面不会给考生造成障碍,但要有条理的阐述观点和看法,其实对考生的思想深度和思维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句话,这样的作文很好写,但写好难。
对于那些宿构、套作作文基本无用武之地,能够真正展现学生的才能。
二、难度分析试题总体上让人感觉“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但难度应属中等偏上。
难在该难的地方。
比如,诗歌赏析,本该是难点,实际上确实是难点。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所用材料属诗歌内容节选。
理解大意不难,难在问题设置,“做了哪些铺垫”问题具体化,就考生而言,答案难以拟制。
精华版2016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Word版详解答案分解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解析适用地区: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D 项“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范围扩大,原文是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只能证明“殷王世系是基本可靠的”和“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这两点,并不是选项所说的“所载内容”,扩大了范围。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内查语意。
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
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B项范围扩大:原文只是说“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无情批判”,并没有泛指旧史学,漏掉了修饰语。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命题者在没置选项时是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两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
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D项“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扭曲文意。
原文“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白斌《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意思是说“中国的文字学家很早就把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为探究先民造字之法的凭依”了,而“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只是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关系错误。
2016年高考语文试卷1及答案解析(新课标全国1卷)【WORD版】
精心整理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1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贷借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买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物品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
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
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
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
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
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12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信用工具。
B.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期发行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C.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
3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翛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
2016年全国1卷语文试卷分析
稳中有变、凸显素养——2016年全国1卷语文试卷分析一、命题评价“稳中有变,凸显素养”是2016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卷的突出特征。
2016年广东省第一次改用全国卷。
作为教育部命制的高考语文课标I卷在命题上,保持了基本稳定的特征,并在稳定中有所创新,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功底和基本应试能力。
二、试题分析论述文方面,文章选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选择的材料与命题中规中矩,难度不大。
文言文阅读方面,2016年的试卷与2015年试卷的命题角度保持一致,依旧考察断句、古文化常识、内容概括与重点句子翻译。
断句仍旧涉及语境、人名、文言虚词等;古文化常识除了平时的积累外,还需要联系现实生活;重点句子翻译中涉及省略成分、古今异义、重点实词、通假字等等。
要求考生不仅要知识功底深厚,并且能够在考场上快速的把握文段大意继而解决问题。
诗歌鉴赏,选取了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首不常见的诗歌《金陵望汉江》。
考点涵盖景物描写、结构上作用以及用典抒情等。
考生需综合诗人、诗歌、注解这几个方面把握诗文大意。
总体上出题也符合全国卷的命题角度。
情景式默写考察的篇目主要是《劝学》、《出师表》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中高中四句、初中三句。
在出题上总体难度不大。
但是对审题有特别的要求,本题的重点字词也不少。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的依然是小说文本,文本内容关注了社会热点问题——农业种植被忽略,贴近现实社会,题目难度不大,切合小说的基本考点。
实用类文本阅读依然选择了人物传记。
传主陈忠实是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作品《白鹿原》能反映上世纪80年代小说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2016年春天,陈忠实因病去世,本题选择陈忠实的生平作为考点,也是在意料之中,高考卷有选择当年度去世的文化名家的传统。
考察的能力涉及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语言文字运用题,成语题进行了创新,给出6个句子,要求选出3个使用正确的词语,与以往三选一,四选一的考查方式不同,考查内容量增加了,但是难度不大。
2016年高考语文试卷解析(全国卷)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 却能“ 上食埃土 , 下饮黄泉 ”是用心专一 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 先帝刘备过早去世,“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 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 望能够“ 封狼居胥 ”,但是由于行事草率, 最终却“ 赢得仓皇北顾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根据4d2h丢了“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扩大了范围。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 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 个新的时期。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B.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
诗歌鉴赏: 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 龙盘踞。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 六代的帝王沉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 无足称赏。我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 冶。今天的任公子,已无需沧海垂钓而罢竿了。
赏析
这首诗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长江远去的感想。全 诗情景合一,寓比兴之意于写景之中。诗的前两句 “汉水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 湍。”都写 出了长江下游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 浩瀚,气势博大的特点,写出了远去的长江气势浩大, 切中题旨 ,铺垫出一派雄壮气象。为读者绘制了一幅 极其宏伟的万里长江风光图卷。接着用江水泛滥造成 的巨大影响和 损失来写近古的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 盛世蓄好气势。但诗的后四句“我君混区宇,垂拱众 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并不是单纯而热 烈地歌颂盛世,在一 派祥和安宁之中,也透露出英雄 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诗的感情深沉而表达稳妥, 比喻以江水壮阔的气势与盛唐的国力相对应,贴切得 体,从而自然又蕴含丰富地 表达出盛世才子的惆怅。
2016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分析
2016年江西语文高考试卷是采用全国卷的第二年,仅从我们研究生阅卷情况来看,总体来看在试卷的设计试题难度适中,试题对不同考生群体的区分也比较明显、得分点分散不单一,体现了高考选拔性考试的特点。
2016年的语文全国卷试题还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从素材的选取上看,不管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语文文字应用等,都弘扬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例如现代文阅读首先就是一篇关于殷墟甲骨文的说明文,表明了对传统文明的关注;诗歌鉴赏是李白的《金陵望汉江》,传达的也是爱国主义精神。
个人认为,2016年高考全国卷充分反映了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既有效地考核考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又能对中学语文素养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指引。
第1题,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从ABCD四个选项内容上看,发现内容在原文中第一和第二段,这种题的做法是首先要锁定区域,然后再对比词语的所表达的意思正确与否,以及重要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原文中的“几乎”表限定性的词语,表明王国维写的这两部作品只能证明《史记殷本纪》和《世本》是基本可靠的D选项为证明了所载内容真实性,把限定词“基本,几乎”丢了,所以选择D。
但我认为C选项设置不够严谨,因为“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这个需要学生推断出是西周时代,这样就增加了难度,考生第一场考语文,难免紧张,个人认为第一道题应该设置简单些,提升考生自信,且语文考题设置本来就应该从易而难,所以我认为C选项具有过大的干扰性。
看到第2题题干,我们可以发现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搜集了,而是上升到细节和分析的层面了。
B选项中有一个关键词“因而”是判断该题的关键,也就是该句子是一个因果关系,只要看原文中的因果关系是否如此即可,但原文中并没有表明是因果关系,所以B选项错误。
旧史学只是经不住史证,受到批判,所以要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强加因果关系这类逻辑题也有可能迷惑考生。
第3题这道题似乎难度由没有第二道题大,是一道信息筛选题,但事实上还是需要推理判断,C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很容易错选C因为原文只是说最初是为了继续寻找甲骨文,但后来第二次发掘就变成了对整个遗址的发掘,从这里推断出目的变更的原因是由于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需要很强的逻辑推断能力才能判断是对的。
2016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
2016年全国卷1⾼考语⽂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 ⾮官⽅答案,仅供参考 绝密★启⽤前 2016年普通⾼等学校全国统⼀考试 语⽂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务必将⾃⼰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阅读(9分,毎⼩题 3分) 阅读下⾯的⽂字,完成1〜3题 殷墟甲⾻⽂是商代晚期在⻳甲兽⾻上的⽂字,是商⺩室及其他贵族利⽤⻳甲兽⾻占⼘吉凶时写刻的⼘辞和与占⼘有关的记事⽂字,殷墟甲⾻⽂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了巨⼤⽽深远的影响。
甲⾻⽂的发现证实了商⺩朝的存着。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语⾔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从甲⾻⽂的发现,将商⼈亲⼿书写、契刻的⽂字展现在学者⾯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进⼊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国维写了《殷⼘辞中所⻅先公先⺩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世系⼏乎皆可由⼘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世系基本可信,司⻢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是⼀部“实录”,那么司⻢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朝与夏⺩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时期,甲⾻⽂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
甲⾻⽂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2016年高考语文试卷解析(全国卷)
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解题时,要纵 观整个语段,把握所给文字的核心话题,依据 相关提示,进行准确补写,使整段文字语意连 贯。第一处要结合横线后面的内容填写;第二处, 后面说“比如……”,可见是举例说明横线上的 内容;第三处,是分析变化的原因。
①的PH值发生变化; ②花青素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③引发花青素的变化
15.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 ①不要依赖译文。② 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 ③肯动脑筋,④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⑤,只要译文 不是太差,看着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 起来揣摩学习,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11.(3 )①强调百亩园是西 湾村人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 ②将百亩园抽象为一种 生活方式的象征; ③与下文百亩园的一朝 被毁构成鲜明尖锐的对比。
11.(4)六安爷层面(4分):
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 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征 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 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 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 小说主旨层面(4分): 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 精神需要; ②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 耕种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叹惋又发人 深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 ①这四句写出了长江下游万流横溃,直 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博大的景象。 ②结构上照应题目,也为下文颂扬盛唐 国势兴盛蓄势。 内容上也有利于突出诗歌 主题。 9. ①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以水无巨鱼 指代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 开创盛世的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 子,透露出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 哀,自然又蕴含丰富地表达出盛世才子的 惆怅。
美玉微瑕——2016年高考全国语文试题评析
1 1 .( 1 ) 下 列 对 小说 相 关 内容 和 艺 术特 色的 分 析 鉴 词语 选用 的错 误 .
D .接 线 生的失误 让 两人相 识 ,心 灵的 需要 让他 们相
恋 ,无情 的 轰炸 让 他 们 永 别 , 小说 情 节 既在 意料 之 外 , 是(
又在 情理 之 中,设 计 自然 而又精 巧. A、E不给 分.
养 ,可谓异彩纷呈 ,值得称赞.可是金无足赤,美玉微
【 评析】 / J 、 说 中的“ 我” 不是“ 作者” ,这是学生都应该
瑕 ,一些试题在词语使用、概念理解 、语 言表达、要点 知道的语文常识.A项 中“ 作者” 一词 的使用 ,能够帮助 归纳、文化 常识 、命 题形式等方 面尚有值 得商榷之处. 学 生迅 速判 断该 选项 的对 错. 这 样 既 可 以考 查 多 年 没 有 下面分别举例 ,并结合其他省市同类题 目进行对照分析. 考过的文学基本常识 ,又能降低选项难度 ,使选项设置
一
、
词 语使 用错 误
难易结合,有利于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
令人 颇感 意外 的是 ,语 言 文 字运 用 题 选 择 项 中也有 例3 2 0 1 6 年 全 国 Ⅲ卷 : 1 3 .下列各 句 中加 点成 语 的使 用 ,全都 正 确 的 一 项
) .
例1 2 o 1 6 年 全 国 Ⅱ卷 : 赏 ,最恰 当的 两项是 ( ) .
识” 实在有悖人 际交往常识.可两人的确 电话交流过 多 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 目标.这一解释有三条义项 ,分别
次 ,互相 了解 ,感情 深 厚.那 怎 么表 述合适 呢?查 阅 是该成语的基本义 、比喻义 、引申义.按照 引申义去理
按 图索骥” 放在第④句 的语境 中,似乎是正确 的. 《 现代汉语词典 》 ,不难发现 ,此处用“ 相知” 一词 ,最为 解 ,“ 合适.作为正确选项 ,D选项 常见词运用不当,可能影 然而再读该句又似乎觉得用得不妥 ,原 因是什么呢?词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教育部考试中心)考查基本能力和素养引领高考内容改革——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考试(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16年第7期)2016年高考全国共有9套语文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3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分省自主命制6套。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命题主动适应使用全国卷省份的调整,严控试题质量,合理控制难度,实现平稳过渡。
1.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和导向作用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教育部的2016年工作重点中也把“推进考试内容改革,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列为重点工作。
发挥好、利用好“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不仅是高考命题总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高考语文学科命题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在高考的考试科目中,语文是综合性强、关注度高、影响面大的学科,一段阅读语料会让考生铭记终生,一个作文题目会引发社会广泛讨论与深入思考。
2016年高考语文命题,通过对材料的细致甄选、试题设计的明确指向、答案构拟和评分标准细化等多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引导考生在展示语文学习成果的同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内化依法治国理念,自主强化创新意识,并向整个社会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作文题“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直接聚焦语文学习和语文素养,试题要求考生通过比较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和社会生活实践三条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语文素养既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所在,又是与考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
该作文题在考查考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传递出这样一种理念,即以热爱之情感受语文之美,以敬惜之心对待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以使命之责认识语文之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精华版2016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Word版详解答案分解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解析适用地区: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D 项“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范围扩大,原文是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只能证明“殷王世系是基本可靠的”和“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这两点,并不是选项所说的“所载内容”,扩大了范围。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内查语意。
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
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B项范围扩大:原文只是说“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无情批判”,并没有泛指旧史学,漏掉了修饰语。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命题者在没置选项时是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两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
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D项“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扭曲文意。
原文“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白斌《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意思是说“中国的文字学家很早就把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为探究先民造字之法的凭依”了,而“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只是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关系错误。
2016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6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2016年高考语文试卷大体上继续沿袭2015年的出题风格,论述类文本,文言文,诗歌鉴赏,古诗理解性默写和现代文阅读部分出题难度和2015年高考相比变化不大,表达题部分题型稳中有变。
相较2015年而言变化最大的就是作文部分,由材料作文改为了任务驱动型作文。
下面就对同学们而言最难的几个部分进行具体的剖析。
文言文2016年高考文言文难度等级中等,但对于同学们来说难度最大的地方在于文言文翻译部分,原题如下(1)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
(2)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第一个翻译难点在于龃龉两个字上,第二个在于矢和囊当同学们面对这样的难点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方法将之解决,1.字形推断法龃龉,齿字旁一定和牙齿有关系,其本身意上下牙齿对不齐,比喻意为意见不合,再代入语境中,自然能推断出来是格格不入的意思。
2.语音推断法矢在这里为通假字通屎所以泽中的民众吃雁屎自然就不难翻译了。
3.语法推断法囊本身是名词,示为动词,所以囊必为词类活用做状语使用,如果这样分析,囊则译为把....装入袋中。
这样本次所有的翻译难点便迎刃而解,所以同学们在学习时能在积累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那么语文文言文翻译自然会得高分。
诗歌鉴赏2016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如下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一会儿。
8.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5分)9.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6分)诗歌鉴赏关键在于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考查点,2016年诗歌主要考察对诗歌内容本身的理解,所以抓住主要意象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下面就诗歌内容的理解给大家推荐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诗歌鉴赏三步走1.看题目从题目中把握诗歌创作的六要素如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从诗歌题目中得知本诗是赠给曹霸的关于一幅画的诗2.看作者从此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风格,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解析人:永州一中小忠【试卷总评】2016年是高考改革的重要年份,是对2017全国高考全面深化改革的充分准备。
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在试卷命制上,保持了形式稳定,稳中有变的基本特征,让改革的过渡有章可循;试题材料重视传统文化,着眼社会、关注人文;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基本应试能力,从而凸显考生的语文素养。
纵观整套试卷,可谓是“守正出新,亮点频频。
”论述类文本节选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选择的材料与命题中规中矩,着重考查了学生理解文本及筛选信息的能力。
和历年的考题相比较,相对稳定,难度适中,有效考查了考生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
文言文阅读遵循从正史中选材的命题思路,今年的《曾公亮传》选材于《宋史》,考查的容与2015年试题结构、命题角度保持一致,取消了实词的考查,依次考查文言句读、文化常识、细节辨析、文言翻译,突出稳定性,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在根本上解决文言文阅读问题。
诗歌鉴赏题型变化不大。
新课改以来,高考诗歌以唐宋律诗为主,今年也不例外,考查了唐代大诗人白的一首五言律诗《金陵望汉江》,属于其作品中的二流作品。
并依照考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考查了作品的景象特点和诗人的思想容,难度适中。
名句默写仍是理解性背默,所考篇目均在考纲要求的64篇之,三道题分别考查荀子的《劝学》、诸亮的《出师表》,以及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题干提示明白浅易,所填空中均没有易于出错的字词。
两篇大阅读依然遵循了以往二选一的形式,一篇小说,一篇人物传记,难度相当。
其中文学类文本选取了锐的小说《锄》,考查的容包括对标题的含义、语言的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的理解。
这些题型都是学生备考中的常规题型,难度不大。
实用类文本选择了人物传记,且为他传——《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高考卷有选择当年度去世的名家的传统。
而今年春天,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忠实因病去世,其作品《白鹿原》能反映上世纪80年代小说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整体评析 .doc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整体评析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课标卷(陕西省等地区使用)在整体上呈现出外松内紧、平稳发展的特点。
试题在大模样上与2015年或近三年来的课标卷几乎保持一致。
试卷结构、分值分配甚至大题题型等,都与以往有较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Ⅰ卷阅读中的五大板块,从外形上几乎没有改变;第Ⅱ卷中的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虽做了一些少量的变动,但大的框架及本质上还是稳定的。
但试题在少数地方和试题内部还是做了一定的调整,暗暗收紧了一些。
这些暗收,有如下一些体现:第一,考试内容的改变。
在第Ⅱ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15题,2014年前是连贯题,2015年是句式的选用,到2016年改为正确使用词语中的虚词的使用。
将单音节虚词、双音节虚词和关联词放在语段中选用。
虽然只有1道题3分,但体现的是考试内容的轮换。
第二,考试题型的改变。
在第Ⅱ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13题,虽然仍考成语,但考法与以往都不同。
2015年是给3个句子,并留下空缺,后面给3个近义成语,需要辩析近义成语选择最恰当的一组填入。
实质考查的是对近义成语的区别。
再以前出4个句子,每句中都有1个加点成语,需要判断它们的正误。
但2016年一改以往的考法,出了6个句子,每句都有1个加点成语,后面每3个句子排列组合成4个选项,要求选出一组全部正确的一项。
这种加大了成语的数量,也是暗收的表现之一。
第三,考查能力的深入。
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独立的理解分析能力、概括综合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创新探究能力,这些都是课标卷或者近五六年来高考试题一直追求的主流目标。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在内在本质上,暗暗强化了这一目标。
在第Ⅰ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几乎每道题都涉及到了推断能力,选考类文本阅读中的主观题,不论是文学类文本还是实用类文本,都牢牢抓住归纳概括能力不放,在第Ⅱ卷写作试题上,沿续了近三年来的方向,降低材料的限制定,降低审题难度,扩大试题的开放性。
第四,考试题型的回现。
2016年新课标Ⅲ语文高考试题(含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剖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整体评析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课标卷(陕西省等地区使用)在整体上呈现出外松内紧、平稳发展的特点。
试题在大模样上与2015年或近三年来的课标卷几乎保持一致。
试卷结构、分值分配甚至大题题型等,都与以往有较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Ⅰ卷阅读中的五大板块,从外形上几乎没有改变;第Ⅱ卷中的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虽做了一些少量的变动,但大的框架及本质上还是稳定的。
但试题在少数地方和试题内部还是做了一定的调整,暗暗收紧了一些。
这些暗收,有如下一些体现:第一,考试内容的改变。
在第Ⅱ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15题,2014年前是连贯题,2015年是句式的选用,到2016年改为正确使用词语中的虚词的使用。
将单音节虚词、双音节虚词和关联词放在语段中选用。
虽然只有1道题3分,但体现的是考试内容的轮换。
第二,考试题型的改变。
在第Ⅱ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第13题,虽然仍考成语,但考法与以往都不同。
2015年是给3个句子,并留下空缺,后面给3个近义成语,需要辩析近义成语选择最恰当的一组填入。
实质考查的是对近义成语的区别。
再以前出4个句子,每句中都有1个加点成语,需要判断它们的正误。
但2016年一改以往的考法,出了6个句子,每句都有1个加点成语,后面每3个句子排列组合成4个选项,要求选出一组全部正确的一项。
这种加大了成语的数量,也是暗收的表现之一。
第三,考查能力的深入。
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独立的理解分析能力、概括综合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创新探究能力,这些都是课标卷或者近五六年来高考试题一直追求的主流目标。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在内在本质上,暗暗强化了这一目标。
在第Ⅰ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几乎每道题都涉及到了推断能力,选考类文本阅读中的主观题,不论是文学类文本还是实用类文本,都牢牢抓住归纳概括能力不放,在第Ⅱ卷写作试题上,沿续了近三年来的方向,降低材料的限制定,降低审题难度,扩大试题的开放性。
第四,考试题型的回现。
2016年语文高考试题,有些试题是前十年或前三十年考过的题型或类似的题型。
如写作题,让考生针对如何提高语文素养的问题,比较三种提高途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高考作文以语文学习为内容,在上世纪八十年中期曾考过一次。
再如虚词使用,这是在2009年课标卷前大纲卷曾考过的题。
文言文中的以考解说词语为形式的题,其实考的是古代文化常识,这也是上世纪九十年中后期考过的题型。
第五,试题难度分布的调整。
2016年试题,还有一个明显的地方,就是将难度较大的题的位置做了不少调整。
如论述类文本,将最难的试题放在最后第3题上,而将第1题变得较为平和容易。
实用类文本将最难的试题放在最后一道探究题上。
第Ⅰ卷阅读较难较紧,第Ⅱ卷表达较易较松,整个试卷呈现着前紧后松的门帘子样子。
宏观上看,2016年的语文高考试题,用了一些内劲暗收的方法,体现了试题的发展,但在整体外观上,仍与2015年试题保持着较高的一致性。
试题深度解读一、现代文阅读(一)文本分析文本摘编自格非的文学讲稿《塞壬的歌声》。
文本篇幅长度1069字。
主要论述了传统故事与小说尤其是与现代小说的异同。
全文共有4段,前3段论述了小说与故事的联系和区别,第4段论述了现代小说与故事,与传统小说的异同及其发展。
文本最突出的思维特点是比较,在比较中表达其异同。
格非,是清华大学中文系刘勇教授的笔名。
刘勇,于1964年生在江苏镇江丹徒。
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格非文集》、《欲望的旗帜》、《塞壬的歌声》、《小说叙事面面观》、《小说讲稿》等。
2015年8月,作品“江南三部曲”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塞壬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人面鸟身女妖,相貌美丽,歌声极为动听,但常常用其歌声来诱惑过往船只水手入迷而触礁身亡。
(二)试题分析现代文阅读命了3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道小题紧紧围绕小说尤其是现代小说与传统故事的联系与区别这一中心内容,重点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词句子的能力、推断能力和因果关系等逻辑判断能力。
试题在形式上与去年比,调整了难易顺序,第1小题较易,最后第3小题最难。
也调整了试题覆盖的文本范围,第1小题考查了文本中的前3段,增大了范围。
第1题答案:B项。
分析:此题考查了前3自然段,此部分主要论述了小说与故事的异同。
B项综合了第2第3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在表述传统故事与小说的本质区别时,错误地将小说仍表述为“游历见闻”,这与第3自然段第2句话“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见闻”相违背。
难度较小。
第2题答案:C项。
分析:此题考查了第3第4两段,第3自然段重点论述了小说与故事本质的区别之一是虚构。
第4自然段重点论述了现代小说的突出特点,一是故事性的淡化,二是讲述方式的多变与叙事目的的加强。
C项对现代小说的表述“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与第4自然段有关现代小说第二个特点相违背,而第二个特点在原文中有两处表述,一是“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二是“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
其中的A、B和D项都有较容易的推断表述。
难度适中。
第3题答案:B项。
分析:此题考查了全文4个自然段。
B项考查了文本第4自然段中的两个方面的因果关系。
现代小说家采用的手段是改变讲述故事的方式,而这种改变产生的结果是使得虚构故事淡化减损乃至消失。
现代小说家改变讲述故事方式的目的是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在文本中,现代小说家采用的手段最后形成的结果与采用手段的目的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也没有直接的联系。
试题B项将现代小说家采用手段的最后结果作为其手段目的的原因。
同时,试题的ACD三项,都加大了推断能力的难度,其中的D项还将推断扩充到文外,对B项进行干扰。
此题难度最大。
二、文言文阅读(一)文本分析文本节选《明史·陈登云传》,全文共586字。
文段重点记载了陈登云上疏的内容,兼记了他的仕宦经历。
表现了陈登云刚直的性格及忠君爱民的品德。
文本故事性弱。
(二)试题分析试题与2015年保持一致,共4小题,19分。
前3小题为客观选择题,各3分,分别为断句、词语解说(古文化常识)和概括分析。
第4小题为翻译,两个文中句子,共10分。
整个试题难度加大。
第4题答案:C项。
分析:此题用断句判断的方式考查了对句群中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句群“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由三个句子构成,一是“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陈述了郑承宪的罪恶;二是“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陈述了陛下的做法,为下句作铺垫;三是“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陈述了郑承宪妻子的罪过。
难度适中,较往年稍难一些。
第5题答案:D项。
分析:此题借对词语解说的正误判断考查了与文本相关的4个古代文化常识,“中宫”、“陛下”、“吏部”和“移疾”。
“陛下”和“吏部”较为常见,“中宫”与“移疾”较为生疏。
试题在难点“移疾”上设错误,加大了试题的难度。
D项在表述“称疾”时,将部分的个别的现象扩大为全部的内容,确实在古代,官员在受到权贵诋毁时用移疾来请求退职,但它只是一部分现象,并不是全部,大多数时候,移疾还确实是用上书称病的方式请求退职。
这是在考查概念的全称概括与现象的部分之间的关系。
难度较大。
第6题答案:D项。
分析:D项在分析中错解了一个字“赍”,“赍”在句中“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币振之”的意思是“持有”“携带”,D项解说为“筹措”。
但试题B项用了推断进行干扰,原文中只写了陈登云检举多名重臣,并未写检举后的结果,试题表述“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这个结果是从后文“朝右皆惮之”推断出来的。
因此增加了试题的难度。
难度偏难。
第7题答案:(1)其中难道没有刚正的人,但禁不住抵触排挤,大多无法安身。
(2)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
分析:此翻译题重点考查了常见的实词含意,包括着双音节实词。
第1句有单音节实词“胜”(经受住)、双音节实词“龃龉”(比喻抵触不合)。
第2句有单音节实词“啖”(吃)、“矢”(粪屎)和“囊”(袋子活用为用袋子装着)。
难度适中,不易得满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一)文本分析文本节选自杜甫的七言古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全诗共40句,280字。
介绍了曹霸将军的出身、绘画才能和艺术成就,最后对其在安史之乱后沦落漂泊的遭遇表达了同情。
试题选取了第17至第24句,共8句56字。
重点表现了曹将军画玉花骢的过程和成就,体现了曹将军的艺术才华。
在内容上,诗文有两句理解上的难点,一是第2句“画工如山貌不同”,画工指画马的人们,如山指很多,貌不同,指所画之马与真马差得远。
曾经有许多画家都画过这匹玉花骢马,但所画出的效果都不好,远远比不上真马;二是第6句“意匠惨淡经营中”,意匠经营,指画马之前的构思布置过程,静静深入地想着,努力地布局安排着。
在手法上,突出地采用了铺垫衬托。
(二)试题分析第8题答案: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以此马面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句,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之间一气呵成。
分析:此题有两问,共5分。
第一问如何理解最后一句“一洗万古凡马空”。
其实是在问曹霸画马的结果如何,诗句用比较,将曹霸所画之马与第二句中所写的其他画工所画之马比较,突出了曹霸所画之马的脱俗超群与众不同。
如何理解只是需要将末句的意思说出来即可。
第二问问曹霸是怎样做到的,其实是问曹霸画马的过程步骤。
体现在诗文的第6第7两句。
6句写凝神构思布局,7句结落笔画成。
一般可能会丢掉第二个落笔画成的过程,这是难点。
第9题答案: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
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迥立闾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并没有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分析:此题一问,6分。
所问明确具体,诗人作了哪些铺垫。
所谓铺垫,就是从侧面突出。
一是真马,二是其他画工所画的马。
用极短的时间完成也可以算是一种铺垫。
虽然没有设置成答案,但也是铺垫内容之一。
四、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2)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3)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分析:试题共3道小题,一道初中,二道高中,共6分。
与近三年试题保持一致,即在识记的基础上增加了理解的内容。
读懂命题人在题干上的表述对于写准答案极为重要。
第1小题,在一“但”字上,难度较小。
第2小题后面的表述,需要考生理解《蜀道难》第二节写风险,第三节写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