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运算定律(例5、例6)

合集下载

乘法运算定律应用(例)

乘法运算定律应用(例)

03 乘法结合律
定义与性质
定义
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 相乘时,改变它们的乘法运算顺序, 其积不变。即对于任意实数a、b、c, 都有(a×b)×c=a×(b×c)。
性质
乘法结合律是乘法运算的基本性质之 一,它保证了乘法运算的可结合性, 使得多个数相乘时,可以按照任意顺 序进行分组计算,结果不变。
示例解析
01
示例1:计算(2×3)×4与2×(3×4) 的结果。
02
• 根据乘法结合律,两者的计算 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
示例解析
• (2×3)×4=(6)×4=24 • 2×(3×4)=2×(12)=24
示例2:计算(5×a)×b与5×(a×b)的结果(a、b为任意实数)。
示例解析
• 同样根据乘法结合律,两者的计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
解析
根据题意,总价 = 甲货物总价 + 乙 货物总价 = a × c + b × c = (a + b) × c。
应用2
在代数运算中,乘法分配律也经常被 用来进行因式分解或展开多项式等操 作。
举例
因式分解多项式 a^2 - b^2。
解析
根据乘法分配律和平方差公式, a^2 - b^2 = (a + b)(a - b)。
实际应用举例
• 应用2:在物理计算中,利用乘法结合律计算多个物理量的乘积。 • 例如,计算物体的体积时,需要将其长、宽、高三个维度相乘。根据乘
法结合律,可以先计算任意两个维度的乘积,再与第三个维度相乘,得 到最终结果。 • 应用3:在计算机编程中,利用乘法结合律优化算法性能。 • 在进行大量乘法运算时,通过合理地改变乘法运算的顺序,可以减少计 算量,提高运算效率。例如,在计算连乘表达式时,可以先将部分因子 相乘得到中间结果,再利用中间结果进行后续计算。

五年级运算定律

五年级运算定律

五年级运算定律一、加法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

- 定义: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 用字母表示:a + b=b + a。

例如:3+5 = 5+3,结果都是8。

2. 加法结合律。

- 定义: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 用字母表示:(a + b)+c=a+(b + c)。

例如:(2 + 3)+4=2+(3 + 4),(2+3)+4 =5+4=9,2+(3 + 4)=2 + 7 = 9。

二、乘法运算定律。

1. 乘法交换律。

- 定义: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 用字母表示:a×b = b×a。

例如:2×3 = 3×2,结果都是6。

2. 乘法结合律。

- 定义: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 用字母表示:(a×b)×c=a×(b×c)。

例如:(2×3)×4 = 2×(3×4),(2×3)×4=6×4 = 24,2×(3×4)=2×12 = 24。

3. 乘法分配律。

- 定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 用字母表示:(a + b)×c=a×c + b×c。

例如:(2+3)×4=2×4+3×4,(2 + 3)×4=5×4 = 20,2×4+3×4 = 8+12 = 20。

三、减法的性质。

1. 定义: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 用字母表示:a - b - c=a-(b + c)。

例如:10-3 - 2=10-(3 + 2),10 - 3-2 = 7 -2=5,10-(3 + 2)=10 - 5 = 5。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数学四年级下第三章运算定律第2节人教版

乘法运算定律教案数学四年级下第三章运算定律第2节人教版

第三章运算定律第2节乘法运算定律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24-25页例5、例6。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经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发现过程,体验观察比较,举例论证,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2.经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过程,体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它的广泛应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考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在计算时灵活应用乘法的运算律。

考点分析: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等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考点:能用乘法运算律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专家建议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这一小节是对学过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简便计算的根据,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激发学生对学习简算技能、形成简算意识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意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并最终养成简算习惯。

五.教学方法讲解法小组合作课件演示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乘法交换律。

师:同学们,环境保护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总是要力所能及的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植树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大家都参加过植树活动吗?看看小明的同学们,正在植树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一共有25组,每个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1、求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1)理解题意根据已知条件,有25个小组,每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求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求25个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5×4或4×25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下乘法运算的定律。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知识要点】(一)、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3)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注意:0不能作除数。

(4)整除:a÷b(b≠0)=c 则a能被b整除,b能整除a。

(二)乘法运算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这个规律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为: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先将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它们的积不变。

这个规律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a·c+b·c=(a+b)·c乘法分配律的拓展: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乘相减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减。

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a·c-b·c=(a-b)·c(三)减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四)除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四年级小学数学第5讲(乘除法运算定律)

四年级小学数学第5讲(乘除法运算定律)

第5讲运算定律(乘除法)学习锦囊一、知识要点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位置积不变,字母公式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字母公式(a×b)×c= a×(b×c)3,除法定律:一个数连队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它们的积,字母公式(a÷b)÷c= a÷(b×c)二.方法推荐1,添括号去掉括号,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运算符号不变。

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乘号变除号,括号里乘号变除号,除号变乘号2,添括号或去掉括号是为了凑整十,整百,整千……..快乐热身1,口算4×25= 5×2= 20×5= 125×8=25×8= 125×4= 24×5= 25×16=2,计算下列各题47×35 35×4720×6×5 20×5×6开心启动例1计算下列各题,用乘法的交换律进行验算65×17= 32×46=验算验算例2一个书柜有3层,每层放书25本,有这样的4个书柜,共放书多少本?例3学校买了4套桌椅,桌子每张75元,椅子每张25元,一共用去多少元?例4五年级每班有10个优秀学生,共5个班,现在有100个笔记本奖给这些同学,平均每个同学奖几个本子?列车维护1,填一填(a×b)×c=a×( × )36×()=45×()××(×)125÷25÷5=125÷(×)2,找朋友(连线)25×(4×17) 1000÷(125×8)(38×20)×5 6×10012×6+6×88 38×(20×5)1000÷125÷8 (25×4)×173,我能算算12×8×125 25×(100+4)27×13+73×13 270÷15÷2加速行驶1,我是小医生(1)24+24×5 改正=(24+1)×5=25×5=125(2)1260÷9÷7 改正=1260÷9×7=1230÷63=202,一个数是40,另一个数是4,它们现数和的25倍是多少?3,一个影院有30排座位,每排原来22个座位增加到时 28个座位,一共增加了多少个座位?挑战自我简算42×35+55×35+3×35 99×14+14。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下册--运算定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下册--运算定律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教学内容教材第17~31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简便计算(连减的简便计算)。

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

随着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和乘法中,它们仍然成立。

因此,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对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在编排上有如下特点:1.将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

3.本单元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注方法的灵活性,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从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2.强调形式归纳与意义理解的结合。

3.把握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的联系与区别。

4.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提高其计算能力。

课时安排建议用7课时教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A第1课时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教材第17页例1、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加减乘除运算定律

加减乘除运算定律

加减乘除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加减乘除是最基础的四则运算。

而加减乘除运算定律则是我们进行这些运算时必须遵守的规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加减乘除运算定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些定律。

一、加法运算定律在加法运算中,有两个重要的定律,即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1. 加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表明,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顺序不会改变其和的结果。

换句话说,无论a和b是什么数,a + b = b + a。

例如,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2 + 3 = 3 + 2 = 5,这符合加法交换律。

2. 加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说明,在连续进行多个加法运算时,加法的结果与加法的顺序无关。

换句话说,无论a、b、c是什么数,(a + b) + c = a + (b + c)。

例如,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2 + 3) + 4 = 2 + (3 + 4) = 9,这符合加法结合律。

二、减法运算定律减法运算中,并没有像加法一样明确的定律。

但是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因此可以借用加法运算定律来解决减法问题。

例如,对于减法运算a - b,可以转化为a + (-b)的形式,其中(-b)表示b的相反数。

然后,按照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运算。

三、乘法运算定律在乘法运算中,有两个重要的定律,即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 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表明,在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因数的顺序不会改变其积的结果。

换句话说,无论a和b是什么数,a × b = b × a。

例如,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2 × 3 = 3 × 2 = 6,这符合乘法交换律。

2. 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说明,在连续进行多个乘法运算时,乘法的结果与乘法的顺序无关。

换句话说,无论a、b、c是什么数,(a × b) × c = a × (b ×c)。

例如,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2 × 3) × 4 = 2 × (3 × 4) = 24,这符合乘法结合律。

乘法的意义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讲义

乘法的意义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讲义

乘法的意义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讲义乘法是数学运算中的一种基本运算。

它表示将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相乘的操作。

乘法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经济学、工程学等许多领域都有重要作用。

1.表达重复的加法:乘法可以被理解为将一个数复制若干次并相加的操作。

例如,2×4表示将2加上自己4次:2+2+2+2=8、这种重复的加法在计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非常方便地完成大量的计算工作。

2.表示数量的关系:乘法可以用来表示两个数的数量关系。

例如,3×4表示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4倍。

这种数量关系的表示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很强的指示作用,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3.解决分组问题:乘法还可以用来解决分组问题。

例如,有12个学生,每个学生需要6个橙子,那么总共有多少个橙子?可以将问题表示为12×6,将12个学生分成6个一组,得到的结果就是总共需要的橙子数。

乘法的运算定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乘法的交换律: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a×b=b×a。

换句话说,两个数的乘积不受乘法因子的顺序影响。

例如,2×3=3×2=62.乘法的结合律: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a×b)×c=a×(b×c)。

换句话说,多个数相乘的结果不受乘法因子的结合顺序影响。

例如,(2×3)×4=2×(3×4)=243.乘法的分配律: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a×(b+c)=(a×b)+(a×c)。

换句话说,将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分别将这两个数与该数相乘后再相加。

例如,2×(3+4)=(2×3)+(2×4)=144.乘法的单位元素:对于任意的实数a,a×1=1×a=a。

换句话说,任何数与1相乘所得的结果仍为该数本身。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2 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2 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教案与反思

2 乘法运算定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第1课时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教材第24~25页例5、例6)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举例验证等活动,发现并概括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用字母表示规律。

2.初步学会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观察算式和归纳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发展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并能进行简便运算。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哪几个运算定律?明确: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追问: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a+b=b+a(a+b)+c=a+(b+c)2.我们学习这些运算定律的目的是什么呢?明确:为了使计算更加简便。

揭示课题:好,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一些新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让我们的计算更加简便。

(板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二、学习新课1.乘法交换律。

出示教材第24页例5情境图。

(1)提问:仔细读题,图中告诉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数学问题?明确:①已知条件: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②所求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如何列式解答?学生尝试计算,教师指名汇报。

板书:4×25=100(人)25×4=100(人)(3)请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你们有什么发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25=25×4(4)看看这组算式有什么规律?你能归纳出这个规律吗?明确: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5)有谁能模仿这道题目的形式,举出类似的例子?同桌相互交流。

(6)根据我们举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提示:这些例子都是几个数相乘?两者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归纳:①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加减乘除各种运算定律举列说明

加减乘除各种运算定律举列说明

加减乘除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用到的四则运算,而它们都有各自的定律和规则。

本文将从各种运算的定律出发,通过举例说明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一、加法定律1. 加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指的是:对于任意两个实数 a 和 b,a + b = b + a。

3 + 5 = 5 + 3。

2. 加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指的是:对于任意三个实数 a、b 和 c,(a + b) + c = a +(b + c)。

(2 + 3) + 4 = 2 + (3 + 4)。

二、减法定律1.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即 a - b = c 可以简化为 a = b + c,其中 a、b 和 c 都为实数。

7 - 3 = 4,可以简化为 7 = 3 + 4。

2. 减法的性质减法具有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特点。

三、乘法定律1. 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指的是:对于任意两个实数 a 和 b,a × b = b × a。

2 ×3 = 3 × 2。

2. 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指的是:对于任意三个实数 a、b 和 c,(a × b) × c = a ×(b × c)。

(4 × 5) × 6 = 4 × (5 × 6)。

3. 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指的是:对于任意三个实数 a、b 和 c,a × (b + c) = a ×b + a × c。

3 × (6 + 2) = 3 × 6 + 3 × 2。

四、除法定律1. 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即a ÷ b = c 可以简化为a = b × c,其中 a、b 和c 都为实数。

12 ÷ 4 = 3,可以简化为12 = 4 × 3。

2. 除法的性质除法具有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特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乘法运算定律》第24、25页例5、例6 中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初步认识,在作业或者练习中已经接触过当一个乘法算式里的因数交换位置后,通过计算会发现它们的积并不变。

这节课我们正式概括出任意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发现对任意两个整数相乘有同样的性质,从而总结出“乘法交换律”这个术语。

对于乘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交换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尽量激励学生动口、动眼、动脑,积极探究问题,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验证、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方法与技巧:借助观察、比较、验证、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主动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掌握并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五)教学难点总结、概括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的特点,并熟练运用。

二、说教学策略及教法(一)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主导”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

在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

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五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

五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

五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
五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有以下内容:
1.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对于任意两个数a和b,a+b=b+a,a×b=b×a。

2.加法和乘法的结合律:对于任意三个数a、b和c,(a+b)+c=a+(b+c),(a×b)×c=a×(b×c)。

3.加法和乘法的分配律:对于任意三个数a、b和c,a×(b+c)=a×b+a×c。

4.零的特性:任意数与0相加等于该数本身,即a+0=a;任意数与0相乘等于0,即a×0=0。

5.乘法的单位元:任意数与1相乘等于该数本身,即a×1=a。

6.正负数相加的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其相反数,即a-b=a+(-b)。

7.乘方运算的规则:a的n次方等于a乘以自身n次,即a^n=a×a×...×a (n个a相乘)。

8.乘幂的运算规律:任意数的乘幂运算满足(a×b)^n=a^n×b^n。

以上是五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的一些常见内容,通过掌握和应用这些定律,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数学运算。

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运算定律一、乘法交换律公式:a×b=a×b(目的:通过因数位置的交换,达到将特殊组合数先算的目的。

)如(4和25;125和8;20和5等)例题:25×7×4 12.5×6×8=25×4×7 =12.5×8×6=100×7 =100×6=700 =600二、乘法结合律:公式:(a×b)×c=a×(b×c)(目的:通过将后算因数进行结合,达到将特殊组合数先算的目的。

)如(4和25;125和8;20和5等)例题:4×8×12.5 5.6×125=4×(8×12.5)=(7×0.8)×125=4×100 =7×(0.8×125)=400 =7×100=700三、乘法分配律:公式:a×(b+c)=ab+ac(目的:通过将复杂数字拆分成简单有利于组合的数字,达到简便计算的目的。

)如(8.8=8+0.8;101=100+1; 99=100-1等)例题:8.8×125 101×0.45 99×0.36 =(8+0.8)×125 =(100+1)×0.45 =(100-1)×0.36=8×125+0.8×125 =100×0.45+1×0.45 =100×0.36-1×0.36 =1000+100 =45+0.45 =36-0.36=1100 =45.45 =35.64四、乘法分配律(逆运算):公式:ab+ac=a×(b+c)(目的:通过将分开的数字组合成有利于计算的数字,达到简便计算的目的。

)如(98+2=100;101-1=100等)例题:98×0.36+2×0.36 101×0.45-0.45=(98+2)×0.36 =(101-1)×0.45=100×0.36 =100×0.45=360 =45实际操作:97×0.35+0.35×3 102×0.36-0.36×2 99×0.79 5.6×125 7.2×125 0.72×99+7.2×0.1 102×0.45-0.45×2 101×0.21 99×0.45+2×0.45-0.45。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我们在数学中常常用到的一条定律,它包含了乘法的一些基本性质。

在学习和应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乘法,简化计算过程,提高效率。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

一、乘法交换律整数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整数相乘的结果与交换因数的顺序无关。

也就是说,对于任意两个整数a和b,它们的乘积满足a乘以b等于b乘以a。

例如,2乘以3等于3乘以2,结果都是6。

这个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简化计算和推导代数式。

二、乘法结合律整数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整数相乘的结果与加括号的位置无关。

也就是说,对于任意三个整数a、b和c,它们的乘积满足(a乘以b)乘以c等于a乘以(b乘以c)。

例如,(2乘以3)乘以4等于2乘以(3乘以4),结果都是24。

这个定律的应用可以使复杂的乘法计算更加简化和方便。

三、乘法分配律整数乘法分配律是指一个整数与两个整数的和相乘,等于这个整数分别与这两个整数相乘后的和。

也就是说,对于任意三个整数a、b 和c,它们的乘积满足a乘以(b加上c)等于a乘以b加上a乘以c。

例如,2乘以(3加上4)等于2乘以3加上2乘以4,结果都是14。

这个定律的应用可以使复杂的乘法计算更加简化和快捷。

四、乘法的零元和幺元整数乘法的零元是0,任何整数乘以0的结果都是0。

整数乘法的幺元是1,任何整数乘以1的结果都等于这个整数本身。

这两个元素在乘法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可以用于简化计算和推导代数式。

五、乘法的倒数整数乘法的倒数是指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整数的乘积等于被除数。

也就是说,对于任意两个不为零的整数a和b,它们的乘积除以b 等于a。

例如,6乘以(1/2)等于3,即6除以2的结果。

这个定律的应用可以使乘法计算更加简洁和灵活。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定律,它包含了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还涉及到乘法的零元、幺元和倒数。

理解并灵活应用这些定律,可以使我们在数学计算和代数推导中更加高效和准确。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 c = a× (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 (a-b)×c=a×c-b×c乘法分配律的应用:①类型一:(a+b)×c (a-b)×c= a×c+b×c = a×c-b×c②类型二:a×c+b×c a×c-b×c=(a+b)×c =(a-b)×c③类型三:a×99+a a×b-a= a×(99+1) = a×(b-1)④类型四:a×99 a×102= a×(100-1) = a×(100+2)= a×100-a×1 = a×100+a×2三、简便计算1.连加的简便计算:①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结合在一起)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会看图
预设① : 每组4人负责挖坑、种树, 2人负责抬水、浇树。 (每组一共6人。)
预设② : 每组要种5棵树, 每棵树要浇2桶水。 (6人对应5棵树, 每棵树要浇2桶水。) 预设③ :一共有25个小组。
(二)尝试解决ຫໍສະໝຸດ 问题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4×25=100 或 25×4=100
4
×7
(60×25)×
8
=60×( 25 ×8)
8 8 × )×14 5 )
125×(8× 14 )=(125× 3×4×8×5=(3×4)×(
练习
2.
这个游泳池长50m。他每次游多少米? 问题:(1)根据题意,请你列式解答,并思考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还可以怎样算? 预设①: (50×7)×2 =350×2 =700(m) 预设②: (50×2)×7 =100×7 =700(m)
(三)我会举例
我发现: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三、我会看图
1、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一共25个小组,每组种5棵树, 每棵树浇2桶水。)
(25×5)×2 =125×2 =250
25×(5×2) =25×10 =250
2、 仔细观察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
1.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等式吗? 2. 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 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3.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结合律吗?
练习
1. 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 15 25×7×4= 25 ×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28页练习七,第10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