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染料的发展介绍

合集下载

关于植物染的历史

关于植物染的历史

关于植物染的历史

植物染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在古代,人们发现可以使用植物染料给布料染色,这种方法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染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开始培育更多的植物染料品种,探索不同的染色方法和技巧。

在古代,植物染料被广泛用于制作服饰、家居用品和工艺品等方面。由于植物染料来源于自然,因此其颜色柔和、自然,且对人体无害。此外,植物染料还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特性,调制出各种不同的颜色和质感,因此在古代很受人们的欢迎。

在中国的历史上,植物染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古代的染色工艺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术体系。在明清时期,中国的植物染技术达到了巅峰,许多染色工艺品成为了当时的珍品。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合成染料逐渐取代了植物染料的位置。合成染料虽然颜色鲜艳、易于制作,但它们对人体和环境有害。因此,近年来人们开始重新关注和重视植物染技术,希望通过它来替代合成染料,实现环保和健康的染色方式。

总之,植物染技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和文化遗产,它不仅代表了当时的染色工艺水平,也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蓝染工艺发展前景及其在时尚领域的设计应用

蓝染工艺发展前景及其在时尚领域的设计应用

蓝染工艺发展前景及其在时尚领域的设计应用

蓝染工艺发展前景及其在时尚领域的设计应用

蓝染工艺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是将天然植物染料印刷到布料上制作各种花式图案的传统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蓝染工艺也在不断地革新和发展。在当今的时尚领域,蓝染工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将从蓝染工艺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在时尚领域的设计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蓝染工艺的历史和现状

蓝染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和印度。在欧洲,蓝染工艺最早出现在13世纪的法国。在日本,蓝染工艺则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日本最美的染色技艺”。

蓝染工艺的现状则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传统的蓝染工艺是手工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费时费力。而现代的蓝染工艺则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大规模的生产。同时,蓝染工艺也在不断地吸收其他文化的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多样化风格。

二、蓝染工艺的未来发展前景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天然染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蓝染工艺正是以天然植物染料为主要材料的手工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另外,由于蓝染工艺的制作过程复杂,对工艺师的技艺有

较高的要求,因此,蓝染工艺也是一门具有文化内涵的传统手工艺,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三、蓝染工艺在时尚领域的设计应用

在当今的时尚领域,蓝染工艺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设计师们将蓝染工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打造出了许多别具一格的时尚单品。

蓝染工艺可以应用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将蓝染工艺的特点融入到服装设计中,打造出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时装。蓝染工艺的纹理和图案也可以很好地呈现在服装表面,为服装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染厂布料知识点总结

染厂布料知识点总结

染厂布料知识点总结

一、染料的选择

1.染料的种类:

染料根据染色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染料、分散染料、酸性染料、还原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重型金属染料等。在染厂生产中,根据不同的布料材质和染色要求,选择

合适的染料种类是十分重要的。

2.染料的选用原则:

(1)色牢度:染料的色牢度是指染料在不同条件下(例如洗涤、光照、摩擦等)不褪色

或者褪色很少的能力。在染厂生产中,需要根据布料的使用要求和生产工艺条件,选用具

有较好色牢度的染料。

(2)温度、时间和PH值:不同染料在不同温度、时间和PH值下的染色效果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染料。

(3)成本和环保性:染料的成本和环保性也是选择染料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染料的价格、用量和毒性对染厂的生产成本和环境影响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布料的处理

1.预处理:

在染色之前,布料需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布料表面的蜡、油、残留的染料、杂质和硅油等,并且使布料表面的纤维能够充分吸收染料。预处理工艺包括漂白、煮炼、

清洗、开粒、松腻等。

2.分级:

在染色之前,布料需要进行分级。分级的目的是根据颜色深浅和质量要求,将布料分为不

同的等级进行染色。分级工艺包括配等和分等两个阶段。

三、染色工艺

1.染色方法:

(1)浸染:是将染料与布料浸泡在染液中,使染料分子在布料纤维上沉积的一种染色方法。

(2)印花:是在布料上印刷图案,使用染料对图案部分进行上色的一种染色方法。

(3)分级染色:是根据不同布料的颜色深浅和质量要求,将布料分成不同等级进行染色

的一种染色方法。

(4)提花:是在布料上按图案烫出凹凸不平的花型,然后再进行染色的一种染色方法。2.染色条件:

天然染料与合成染料

天然染料与合成染料

天然染料与合成染料

摘要:现在是讲究环保的时代,和谐社会,合成染料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毒无知污染环境,而且合成染料的原料石油也日渐减少,所以合成染料不符合现在的需求了。天然染料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

关键词:合成天然发展

一染料的历史

染料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采用天然物质作染料。古人从植物动物矿物中提取出染料来进行布料的印染和作画。但是因为天然染料的来源少而且技术有限,所以天然染料的色彩单一,应用也不广泛,价格昂贵,只能是贵族们使用。

公元前3000年中国已有染织物的技术。约公元前25世纪印度用茜草和蓝草染色。与此同时,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人已掌握媒染技术,用植物染料染成黄、红、绿等色。在远古时期,就有价值昂贵的著名泰尔紫,可能由克里特人首先制出,后来腓尼基人掌握了其制作技术,从海螺中提取的泰尔紫,牢度较好。从公元前20世纪开始中国曾利用多种矿物和植物,染出黄、红、蓝、绿、紫、黑色。黄色使用石黄、荩草、地黄、黄栌;红色使用赭石、朱砂、茜草;蓝色使用石青、靛草;绿色作用空青、荩草;紫色使用紫草;黑色使用皂斗等。1972年,中国湖南长沙马王堆古墓中出土的西汉纺织品,色彩仍很清晰,利用近代分析技术,确证朱红色为硫化汞,银灰色为硫化铅,粉白色为绢云母,蓝色为靛蓝。由此可见当时的染料应用技术水平(见彩图唐代用多种彩色颜料绘制的墓室壁画、西汉印花敷彩纱(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533~544年,中国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卷五中,详细记载了多种植物染料的提炼方法如“□红花法”、“造靛法”等,所制成的染料可较长期使用。中国染料和染成的织物通过丝绸之路运往欧洲。

布料是怎么染色的?

布料是怎么染色的?

布料是怎么染色的?

染色是人类一项最古老的工艺,它可以使布料变得颜色和形状各异、

鲜艳刚苗。针对不同类型的布料,染色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本文主要

对布料染色的方法做一个综合性的介绍,包括一些经典的染色技术以

及一些改进的技术。

一、化学染色

1、低温活性染料染色

这是一种常见的布料染色方法,又称“水洗染”。这种染色方法主要适

用于棉麻、纤维素、人造丝、人造毛等纤维材料,可以得到多种色泽,如:红、绿、黄、灰、蓝等。它的特色是染色快速,洗涤化学使用比

较友好,对织物有一定的保护功能。

2、热水染

热水染主要适用于人造毛、棉等慢变色纤维材料。在料子与染料溶液

的接触下,料子在使用稀释剂的协助下逐渐吸取,使料子的色彩发生

改变。热水染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获得很好的派色性,而且洗色也相对

保守。

二、毛染

毛染是一种采用自然色染的布料染色方法,它是以天然的植物染料为

原料,以桑染和混染相结合的方式染面料,从而使面料低温染上纯正

而坚定的色彩。毛染经久耐色,色彩质朴洁净,不但能够给用户以自然、舒适和高雅的感受,也能够营造出多样的搭配效果。

三、印染

印染是一种综合的布料染色方法,它把印花染色工艺结合起来,使布

料具有无比色彩和形状绚丽多样的功能。印花图案可以是剪裁式或者

织布式,它可以采用褶边、浸色、绞花等技术,来达到染色及形状和

纹理上的变化。

四、复合染(物染)

复合染是一种将化学染料与自然染料共同染色,以达到染色色彩饱满、色泽鲜明的效果。这种技术不仅可以调整色彩的色度,而且可以创造

出超高的色彩变化和特殊的色彩鲜艳的效果。

五、现代颜料染

现代颜料染是一种在现代颜料染料在化学物质微型缝隙中迅速染料的

染布基础知识

染布基础知识

染布基础知识

染布是一种以染料将布料进行着色的过程,既能为布料增添色彩,又能改变其外观和质感。染布作为一种古老而重要的手工艺,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行业和时尚设计领域。本文将介绍染布的基础知识,包括染料的分类、染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一、染料的分类

染料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大类。

1. 天然染料:这类染料主要来自于植物、动物和矿物等自然物质。常见的植物染料有蓝靛、木蓝、蓝莓、葡萄皮等,动物染料有柿饼染料、蚕蛹染料等,矿物染料有土耳其红、蓝铜矿等。天然染料具有天然成分和环保特点,但稳定性和色彩选择性有一定限制。

2. 合成染料:这类染料是通过化学方式合成的,能够具备多种颜色、稳定性和选择性。合成染料在纺织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常见的有间苯二酚染料、偶氮染料、天然酚染料等。

二、染布的方法

1. 热染法:这是最常见的染布方法之一,适用于大部分纤维材料,如棉、麻、丝、毛等。将染料直接加入热水中,然后将布料浸

泡在染液中,通过加热使染料渗透到纤维内部,达到染色效果。不

同的纤维材料具有不同的染色温度和时间要求。

2. 冷染法:这种染布方法适用于一些对高温敏感的纤维材料,

如蛋白质纤维和天然纤维。染料通过低温溶解在水中,然后将布料

浸泡在染液中进行染色。与热染法相比,冷染法具有较低的染料渗

透速度,但是能够较好地保留纤维材料的质感。

3. 印花法:这是一种将染料通过印花工艺将花纹或图案印在布

料上的染布方法。印花可以通过直接印花、转印和喷涂等方式进行。印花法不仅可以实现染布,还能够在布料上制作出各种花纹和图案,以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

日本传统纺织与布料染色技艺

日本传统纺织与布料染色技艺

日本传统纺织与布料染色技艺日本传统织绣与布料染色技艺

日本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其传统织绣与布料染色技艺一直以来

都备受瞩目。这些技艺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美感,成为了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关于日本传统织绣与布料染色技艺的知识和历史。

首先,我们来谈谈日本传统织绣技艺。日本织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

世纪。在那个时候,织布技术已经在日本的各个地区得到了发展。不同地区的织布技艺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特色。例如,京都的织物以其精致的丝绸和金线装饰而闻名,而冲绳的织物则以其鲜艳的颜色和独特的图案而著称。

日本的织布技艺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更是一门艺术。传统的织布工艺需要经

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织布师傅们通常会使用传统的手工织机,将经线和纬线交织在一起,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花纹和图案。与机器织布相比,手工织布更加精细和独特,每一件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日本的布料染色技艺。日本的布料染色技艺可以追溯

到公元前6世纪。在那个时候,日本人已经开始使用天然植物染料来给织物上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染色技术逐渐发展,并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染色方法。

其中最著名的染色技术之一是“日本染色”。这种技术使用的染料主要来自于植物、昆虫和矿物等自然物质。通过将染料与织物相结合,然后进行煮沸和浸泡等处理,可以使织物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日本染色技术以其独特的色彩和纹理效果而闻名于世。

除了日本染色技术,日本还有其他一些独特的染色方法。例如,“蓝染”是一种

染料_精品文档

染料_精品文档

染料

染料是一种具有着色特性的物质,广泛应用于纺织、印刷、涂料、

化妆品等行业。它可以通过吸收光线的不同波长而产生颜色,从而

赋予物体鲜艳的色彩。染料的应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使用染料来美化衣物和装饰物体。

染料的种类繁多,根据来源可分为植物染料、动物染料和化学合成

染料。植物染料主要来自于天然植物,如蓝莓、草莓、藏红花等。

动物染料则来自于昆虫、贝壳等动物体内的染色物质,如蚕丝染料、紫贝染料等。化学合成染料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有机化合物,

这些染料拥有更多的颜色选择和更好的稳定性,应用广泛。

染料的选择和染色的过程密切相关。在选择染料时,需要考虑到染

料与纤维材料之间的相容性,以及染料的颜色和耐久性。不同的纤

维材料对染料的吸收能力不同,有些纤维材料需要经过特殊处理才

能被染料吸附。此外,某些染料可能会褪色或受到光的影响,因此

在选择染料时需要考虑到色牢度和抗光性。

染料的染色过程可以分为前处理、染色和后处理三个步骤。前处理

是为了净化和预处理纺织品,以便染料能够更好地渗透和附着在纤

维上。这个步骤通常包括清洗、漂白和裁剪纤维。染色是将染料与

纤维材料接触并渗透到其内部,使纤维上的颜色发生变化。最后,

在后处理阶段,染色后的纺织品经过漂洗、定型和后整理等处理,

以确保染料牢固地附着在纤维上,并具有所需的光泽和手感。

除了纺织品和装饰品,染料在其他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在印刷行业中,染料通常用于油墨、颜料和涂料的制造。在化妆品行业,染料是眼影、唇膏和指甲油等产品中的关键成分,为这些产品赋予了各种各样的色彩选择。

非遗扎染知识点总结

非遗扎染知识点总结

非遗扎染知识点总结

一、扎染的起源和发展

扎染作为一种古老的纺织加工工艺,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一种将染料通过各种手工艺技术直接输送至布面上的染色工艺。扎染在中国最早出现在唐代,至宋代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是当时经济文化繁荣时期的产物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扎染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精品之一,也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扎染最初是由农民手工制作而成的,是由麻、棉、丝织物为主要的染色材料。而如今的扎染在材料和技术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麻、棉、丝,更多地运用了化纤、混纺等新型纺织材料。

二、扎染的工艺流程

1. 设计

扎染的设计是整个工艺流程的关键,设计师需要根据布料的花型、颜色等特性进行精心设计,通过纸样或者图纸确定染色的部分和颜色的配比。设计精美的图案能够让染出的布料更具艺术感和观赏性。

2. 捆扎

捆扎是扎染的核心步骤,也是技艺高超的地方。通过将制作好的纸样或图案打捆,用线条分隔不同颜色的染料区域,使布料在染料浴中染出不同的花色。

3. 染色

染色是扎染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一部分。扎染需要选择好质量的染料并确定好合适的染料浴,再将布料放入染料浴中进行染色,然后进行烘干和定型。

4. 整理

染色完成后要进行整理,包括去线、洗涤、脱水等,使布料具有均匀一致的染色效果。

5. 完工

经过整理后的布料要进行整烫,使其达到光滑挺括的效果,这样才能成为美观的成品。

三、扎染的特点和技艺

1. 扎染的特点

扎染的特点是颜色鲜亮、变化多端,图案丰富多彩且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是远古时期染色技艺的突破和提升,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其特点是在布上呈现出独具风格的各种图案和色彩,且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淡、褪色。

染料染色工艺

染料染色工艺

染料染色工艺

染料染色是一种关键的生产过程,它可以将原料产品,如纤维,染色成多种颜色和花纹。它可以增强纤维的使用性能和外观特性,从而生产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服装,家具等物件,比如汽车座套,浴巾,家具和装饰品等等。

染料染色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当时染料染色已经可以用来制作衣服,毛织物和布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染料染色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可以得到更复杂的颜色和花纹。现代染料染色工艺已经大大改变了我们生活中纤维制品的外观特性。

染料染色工艺通常分为三个步骤:预处理,染料染色和定型。预处理是指把纤维经过预处理后,准备染料染色的工艺,包括洗涤,织物调质,表面处理,防止织物变色和防止染料与织物的持续接触等等。染料染色是指将染料与纤维混合溶解,直至完全吸收,从而获得预期的颜色效果。定型是指将染料完全固化,以预防染料流失或改变颜色,从而保证染料染色的稳定性和效果。

在染料染色中,染料是重要的主要原料,它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各种类型的量角染料(如聚合物染料,酞菁染料,有机染料,酰胺染料等),来获得不同的颜色和花纹效果。染料染色过程中,常需要使用共混剂,以帮助染料更好地溶解,提高染料染色的性能和效果。

此外,在染料染色过程中,常需要使用光固化技术来改善染料染色的稳定性。光固化技术是指将传统的双酚A固化剂与染料混合,然后使用紫外光照射,以使染料更快的固化,从而实现更好的染料染色

效果。

染料染色工艺的发展和应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绚丽,有越来越多的纤维制品获得了多种不同的颜色和花纹,从而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另外,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工艺的自动化发展也使得染料染色工艺更加快捷,更加精准。

布料染料的发展介绍

布料染料的发展介绍

环保染料
环保染料是指对环境友好、低污染或可降解的染料,是当前染料发展的趋势。
环保染料采用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先进技术制造,具有无毒、低污染、可降解等 特点。
环保染料的价格较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其应用范围将不断扩 大。
03
布料染料的应用领域
纺织业
纺织业是布料染料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在纺织品的生产 过程中,染料被用于给纺织纤维上色,赋予其所需的色彩和 图案。染料的质量和性能对纺织品的外观、手感和耐用性有 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皮革染色需要使用特殊的染料和工艺,以确保皮革的颜色鲜艳、均匀且持久。随 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皮革染色行业对环保型染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染 料制造商需要不断研发新型的环保型染料,以满足皮革染色行业的需求。
04
布料染料的技术创新
染色工艺的改进
染色效率的提高
通过改进染色工艺,缩短了染色时间,提高了生 产效率。
布料染料的发展介绍
contents
目录
• 布料染料的历史发展 • 布料染料的种类与特性 • 布料染料的应用领域 • 布料染料的技术创新 • 布料染料的市场趋势 • 布料染料的未来展望
01
布料染料的历史发展
古代染料
天然染料
古代人们主要使用天然染料,如 植物染料、动物染料和矿物染料。 这些天然染料取自自然,如靛蓝、

印染技术历史

印染技术历史

印染技术历史

印染技术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人类最初通过植物、动物和矿物来制作染料,用手工艺术方法在布料上进行染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印染技术逐渐演变并成为一个独特

的工艺和艺术形式。印染技术历史可以说是印染文化的历史,是世界文化传承演变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的印染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商朝时期,中国的印染技术

已经初具规模。最初,中国印染主要以植物染料和手工印染技术为主,技艺相传。随着丝

绸之路的开通,中国的丝绸制品开始出口到其他国家,中国的印染技术也逐渐传播到世界

各地,对世界印染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在印度,木棉、蓝靛和胭脂是古代最重要的染料,印度的印染技术在古代就已非常成熟。印度的手工印染工艺被誉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印染技术之一。特别是蓝靛染料的应用,成为印度传统的特色之一,被世界公认。

日本是一个以传统印染技术而著称的国家。在日本,尤其是在江户时代,浴衣和和服

是非常流行的传统服饰,同时也推动了日本印染技术的发展。日本的传统印染技术在染料

和染布的方面有着很高的特色,日本的印染技术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印染技术的演变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化学染料的发明和工业

化生产的兴起,彻底改变了印染技术的传统模式。随着人工合成染料的问世,使印染技术

不再受限于天然染料的颜色和耐久性,同时也推动了印染技术的现代化。

在当代社会,印染技术不仅是传统的手工艺品,更是工业生产和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染技术的发展逐渐融入到现代科技进步与工业化的趋势之中,形成了多元化、复合化的

技术体系。数字化设计与印染技术的结合,为纺织品的印染工艺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

中国布料发展史

中国布料发展史

中国布料发展史

中国布料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当时中国古代人就开始使用棉布和麻布。公元前2700年,中国古代人就开始种植棉花,织棉布,而且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织出漂亮的图案。

公元前2000年,中国古代人就开始织麻布,而且已经发展出可以织出各种花纹的技术。公元前1000年,中国古代人开始织出细腻的丝绸,这种细腻的丝绸成为中国古代礼服的主要材料。

公元前500年,中国古代人发明了染料,用来染色布料,使布料拥有更多的色彩,更加美观。

公元前200年,中国古代人发明了刺绣,利用线绣出各种各样的花纹,使布料更加精美。

公元后200年,中国人开始使用纺织机,织出的布料比手工织出的布料更加精细,更加耐用。

公元后1000年,中国人发明了印染机,可以在布料上印制出各种图案,使布料更加美观。

从公元前3000年至今,中国布料的技术不断发展,使布料更加精致,更加耐用,为中国人民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染料简史

染料简史

染料简史

现代药品的起源与我们对颜色鲜艳的布料的追求,与生产它们的染料息息相关。而染料又是源于一项新发明---煤气灯的意外副产品。

18世纪90年代,发明家威廉·默多克(William Murdoch)正在协助将康沃尔郡的锡矿产业化。他发现将煤放在密闭空间里加热会产生一种“燃烧起来非常明亮”的气体。1794年,他已经在家使用这种“煤气灯”来照明了。1807年,伦敦蓓尔美尔街(Pall Mall,以俱乐部多而出名)也用上了煤气灯。随后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使用。这一过程产生的废物被成为煤焦油,它粘稠而难闻。

▲威廉·默多克(1754-1839),他还在1784年制造了蒸汽机车的原型

▲伦敦蓓尔美尔街。托马斯·鲍尔斯等人的《圣詹姆斯宫鸟瞰图》,出版于1763年。街景朝东,圣詹姆斯宫的门楼在右边。

1834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布·龙格(Friedlieb Ferdinand Runge)用漂白粉处理没人用的苯(煤焦油的成分之一)时,获得了一种非常蓝的物

质,他将之命名为cyanol(来自单词cyan,意为蓝绿色)。1855年,德国化学家奥古斯特·威廉·冯·霍夫曼(August Wilhelm von Hofmann)研究这种物质后命名为苯胺。

▲弗里德里布·龙格(1794–1867)

霍夫曼1845年应阿尔伯特亲王(Prince Alber t)邀请到英国出任伦敦皇家化学学院(Royal College of Chemistr y)首任院长。他着迷于苯胺及相关化合物的特性研究,其英国学生查尔斯·曼斯菲尔德(Charles Mansfield)从煤焦油中分离出了苯。霍夫曼将以苯为中心的这一族分子称为“芳香族”,因为它们具有香甜的气味。

枫香染的历史传承与民族发展的研究

枫香染的历史传承与民族发展的研究

枫香染的历史传承与民族发展的研究【摘要】

枫香染作为传统的染色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本文通过对枫香染的起源和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介绍,探讨了枫香染在历史上的发展轨迹和工艺技术,以及其在服饰文化中的地位和对民族经济的影响。分析了枫香染在当代的现代发展趋势。结论部分探讨了枫香染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展望了未来枫香染的发展方向。枫香染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还可以为民族经济和工艺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与进步。

【关键词】

枫香染, 历史传承, 民族发展, 工艺技术, 服饰文化, 民族经济, 现代发展, 文化传承, 发展方向.

1. 引言

1.1 枫香染的起源

枫香染起源于中国南方地区,据史料记载,枫香染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最初,枫香染是一种由植物提取的天然染料,主要用于染色布料和服装。枫香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晋朝和唐朝时期,当时的人们发现了枫香树皮和叶子的染色效果,并开始将其应用于纺织品的染色工艺中。

枫香染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传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染色技术和工艺。在宋朝时期,枫香染技术更加完善,成为当时服饰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枫香染以其独特的颜色和柔和的质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成为了当时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品之一。

1.2 枫香染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性

枫香染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对枫香染的研究和弘扬,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民族文化,为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

2.1 枫香染的历史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枫香染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成为了中国传统的染色工艺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枫香染经历了多次探索和发展,不断吸收各地的技术和工艺,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染料基础知识

染料基础知识

染料基础知识

染料是指在一定介质中,能使纤维或其他物质牢固着色的化合物。我们介绍的染料和颜料只限于有机化合物。古代染料取自动植物。1856年Perkin发明第一个合成染料——马尾紫,使有机化学分出了一门新学科——染料化学。20世纪50年代。Pattee和Stephen发现含二氯均三嗪基团的染料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上的羟基发生键合,标志着染料使纤维着色从物理过程发展到化学过程,开创了活性染料的合成应用时期。目前,染料已不只限于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它在油漆、塑料、纸张、皮革、光电通讯、食品等许多部门得以应用。染料的分类染料的分类方法有三种:按来源划分(天然和合成染料)、按应用性能划分、按化学结构划分。常用后两种分类方法。染料按应用性能分为以下几类:

1.直接染料(direct dyes) 该类染料与纤维分子之间以范德化力和氢键相结合,分子中含有磺酸基、羧基而溶于水,在水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可使纤维直接染色。

2.酸性染料(acid dyes)在酸性介质中,染料分子内所含的磺酸基、羧基与蛋白纤维分子中的氨基以离子键相合,主要用于蛋白纤维(羊毛、蚕丝、皮革)的染色。

3.分散染料(disperse dyes)该类染料水溶性小,染色时借助分散剂呈分散状态而使疏水性纤维(涤纶、锦纶等)染色。

4.活性染料(reactive dyes)染料分子中存在能与纤维分子的羟基、氨基发生化学反应的基团。通过与纤维成共价键而使纤维着色。又称反应染料。主要用于棉、麻、合成纤维的染色,也可用于蛋白纤维的着色。

5.还原染料(vat dyes)有不溶和可溶于水两种。不溶性染料在碱性溶液中还原成可溶性,染色再经过氧化使其在纤维上恢复其不溶性而使纤维着色。可溶性则省去还原一步。该类染料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和印花。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染料发展史
• 纺织工业的发展,天然染料在数量和质量上远不 能满足需要,对合成染料提出迫切的需求;加上 从煤焦油中发现了有机芳香族化合物,为合成染 料提供了原料;同时四价碳(1858年)和苯结构 理论模型(1856年)的确立,使人们能够通过染 料分子的结构设计有目的地合成染料:由于上述 契机,促成了现代染料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之后, 合成染料相继出现。
染料
s20111543
染料概述
• 有机染料和颜料的概念 • 有机染料发展史 • 染料显色机理 • 染料分类及应用特点 • 禁用偶氮染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机染料和颜料的概念
一般工业和民用 着色剂(Colorant) 主要有两类,即染料 和颜料。
染料是能使纤维 或其他基质染成一定 颜色的有色有机化合 物。
颜料是不溶于水 和一般有机溶剂的有 机或无机有色化合物。
有机染料发展史
• 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使用来自植物和动物体的天 然染料对毛皮、织物和其他物品进行染色。我国是 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染料的国家之一。
• 1856年,英国18岁的Perkin研制出第一个合成染 料——苯胺紫。用重铬酸钾氧化苯胺硫酸盐,得到 一种黑色沉淀物,发现它能把丝染成紫红色。次年 设厂生产,取名为苯胺紫或冒肤,供染色使用。从 此,化学合成的染料碱性品红、碱性品绿、碱性品 紫等碱性染料相继出现,这些都是由苯胺及其衍生 物为原料进行生产的,所以,合成染料被称为苯胺 染料。
染料化合物的颜色就是它所吸收的光波颜色的补色
吸收波长/nm 颜色
定性的颜色
400~440 紫罗兰 带绿色的黄
400~500

带绿色的黄
460~500 带绿色的蓝

400~620 带蓝色的绿

480~520
绿
品红
560~700


600~700

带蓝色的绿
染料显色机理—近代发色理论
图中所示为各波段光波的颜色,其光波上两两相对的 颜色互为补色。
• 1870年,德国化学家A.拜耳,从天然靛蓝氧化得 到的靛红与三氯化磷反应并还原得到靛蓝;1878 年用苯乙酸合成了靛红,从而完成了全合成靛蓝。
有机染料发展史
• 法国化学家克鲁西昂和布雷通尼埃在1873年将有 机物(褐煤、锯末、纸、皮革等)与硫化钠及硫 磺焙烧成棕色硫化染料。
• 随着联苯胺的出现,德国化学家P.博蒂格尔1884 年合成了直接大红4B(又称刚果红),由于可以 直接用来染棉纤维,因此称为直接染料;
• 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大力开发大分子、耐高温、易分散、无 毒性的高档有机颜料新品种,努力提升颜料商品化技术。
染料显色机理—经典发色理论
1865年引入了苯环的概念; 1868年提出了最初将色素的颜色和化学结构联系 起来,认为颜色和不饱和性有关 ; 1876年提出发色团学说,认为有机化合物必须含 有一种可能产生颜色的基团,这些基团可称为发 色基团,都是一些不饱和基团 ,例如:
直接黄G
还原染料
▪ 还原染料本身不溶于水,必须在碱性溶液中以强还原剂还原 后,成为能溶于水的可溶性状态,才能上染于纤维。这类染
料大都属于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不含有-SO3H、-COOH 等水溶性基团,其基本特征是在分子的共轭双键系统中,含
1888年有人提出醌构理论,即有色有机化合物分 子中含有邻醌基或对醌基形成的结构 。
染料显色机理—近代发色理论
• 物质对光发生不同的选择吸收就会呈现各种颜色。
• 由于各个分子中化学键的本质、电子的流动性、 以及分子基态至激发态的激发能各不相同,使得 不同分子对光的吸收存在很大的差异。
• 当分子中存在π电子或n电子时,电子就可以通过 对光的吸收被激发到反键轨道上——从基态到激 发态会产生一个能量差ΔE=E1-E0,ΔE即为被染 料分子选择吸收的能量 。
• 1880年,英国人托马斯和R.霍利德将乙萘酚钠盐 溶液浸在棉布上,然后用乙萘胺重氮盐显色,在 棉纤维上得红色。由于染色过程中需用冰维持低 温,因此就称为冰染染料。
• 20世纪初,化学合成染料迅速发展,生产品种增 多,产量剧增,取代了全部天然染料。
有机染料发展史
• 20年代以后,染料生产规模扩大,染料工业处于制造技术 和市场倾销的剧烈竞争之中。制造技术的改革,如将萘气 相氧化制取邻苯二甲酸酐,降低了染料生产成本。为适应 市场要求,染料的加工商品化技术和应用技术也得到重视 ,出现了许多使用方便的染料类型,如色酚新品种与重氮 盐制成快色素等,便于冰染印花。1924年用金属盐预处理 的络合染料直接用于毛丝染色。还原染料制成可溶性溶蒽 素和溶靛素等直接应用于染色等。在新染料开发方面, 1922年出现了用于醋酸纤维染色的不溶性分散染料,1934 年出现酞菁蓝、酞菁绿颜料,这些性能优越的染料,丰富 了染料工业的内容。
染料分类
按结构分
偶氮染料 (-N="N-)
硝基和亚硝基染料 (-NO2 、O=N-)
蒽醌染料
硫化染料
(芳烃的胺、酚或硝基物与硫磺 或多硫化钠通过硫化反应生成 )
靛族染料
染料的分类
按应用分
直接染料 还原染料 酸性染料 活性染料 分散染料 阳离子染料
直接染料
直接染料具有磺酸基(-SO3H)或羧基(-COOH)等水 溶性基团,对纤维素有较大亲和力,在中性介质中能直接 染色,因此得名,也能染丝、毛、维纶等纤维,染法简便。 但色牢度较差,往往要经过固色处理。这类染料结构以双 偶氮几多偶氮染料为主,主要有联苯胺偶氮染料和二苯乙 烯偶氮直接染料。
染料显色机理—近代发色理论
E=hυ
以摩尔计: E=hc/λ=28000/λ(kcal/mol)
在可见光范围内:
E=28000/400=70kcal/mol~ E=28000/760=37kcal/mol
因此只有能在37~70kcal/mol能量范围内产生激 化状态的分子才是有色化合物。
染料显色机理—近代发色理论
有机染料发展史
• 1861年Ch.曼恩发现芳香胺重氮盐能与芳香胺或芳 香酚偶合,从此得到第一个偶氮染料苯胺黄;
• 1868年,德国化学家C.格雷贝和C.李卜曼将蒽醌 溴化和碱熔制得茜红,稍后将茜素磺化制得染毛 的染料;
• 1870年德国巴登苯胺纯碱公司投入生产,从此开 发了蒽醌染料,并进一步制取蓝色和绿色染毛用 的酸性蒽醌染料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