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木雕的少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木雕的少年》
一、说教材
《卖木雕的少年》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的第27课。

这篇课文讲述“我”到非洲旅行与一位卖木雕少年之间令人感动的接触,热情地赞扬非洲人民与中国人民之间纯真的友谊。

本课叙述详略得当,作者对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围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等内容上。

课文还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语。

选编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习有三个目的: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把本课定为两个课时完成,其课时目标分别为:
第一课时
1、会认11个字,写14个生字。

并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1-4自然段,体会瀑布的美和木雕的精致,并能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1、巩固文中的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学习5-15自然段,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

3、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

我把第二课时定为说课对象。

本文篇幅较长,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疏远,运用简化阅读教学手段,抓课文重要句段,“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

”这一目标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情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学情的了解决定着教学方法的运用。

三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但他们的求知欲和接受能力较强,可塑性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对学生不求一样的发展,但要有发展;不是同步的提高,但要有提高;不追求相同的规格,但必须合格。

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使“预设和生成”为课堂注入生命活力。

三、说教法
语文教学要符合教学规律,追求教学效率,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为基本原则。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本堂课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为:
1、朗读体会法。

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要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体会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阅读拓展法。

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补充课外资料,以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对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

3、读写结合法。

在阅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进行写话,强化表达能力,升华对买木雕少年的喜爱之情。

4、多媒体课件展示法。

课件演示起着直观的作用,通过对重点句段和相关背景资料的展示,让学生有重点地进行朗读训练,同时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中非人民的友好之情。

四、说学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法地指导和习惯的养成。

1、在朗读中学习本文语言的用法,体会文章的主旨。

如四字词组和两个“遗憾”的不同意义。

2、学会自主探究,他们带着要求自读自悟。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生成新的知识,形成新的技能。

3、通过写话,拓展思维,加强语言训练,进一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感悟。

五、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文中的四字词语,如:爱不释手栩栩如生各式各样名不虚传琳琅满目构思新奇游人如织五官端正语无伦次读一读,然后选用这些词语口头说说自己眼中的瀑布或木雕。

(这环节的设计不仅巩固了文中的四字词语,还巧妙地运用这些词组来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的内容。

对词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喜悦,更好地进入下一步的新知学习。

)(二)读文感悟
1、教师谈话导入,并提问:我与卖木雕的少年是什么关系?
通过“我们是朋友”引出课文第13、14自然段,在指导朗读过程中,突出“朋友”一词。

(本文中卖木雕少年的一言一行,跟“我”可能是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密切相关,全文浓缩成“朋友”一词,把本课内容给读薄了,然后以“朋友”为本课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引领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我的友好之情,又把本课内容读厚起来。


2、过渡,质疑:我是游客,少年是卖木雕的,怎么会是朋友呢?我们一起阅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2)四人小组交流画出的句子,谈谈各自读后的想法。

(通过学生自读自悟,自行交流学习成果,来提高他们的自主阅读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这符合《新课标》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


(3)集体交流。

预设:
①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部分(5—8自然段)。

少年为什么猜测我是中国人呢?他当时会怎么想呢?
(通过卖木雕少年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他的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让学生真正做到读中感,读中悟。


②理解两次出现的“遗憾”,想想我和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

(文中两次出现“遗憾”,可其表达的意义却不一样,让学生明白一个词语在不同的环境中意思也会有所不同,从而感受我们祖国语言的丰富性。


③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部分(11—15自然段)。

指导朗读:我”说的话都有提示语,你看,“高兴地喊”、“感动极了”,这些话容易读出语气;而少年的话该读出什么语气呢?(自由读对话,琢磨少年说话的语气)
④少年为什么说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而不说其他国家的人是他们的朋友?
出示中国人曾大力援助非洲资料,如:周总理访问非洲;中国医生给非洲儿童治病;坦赞铁路。

阅读后引导学生说说感受,以此理解“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这句话。

(中国人曾大力援助非洲的资料对理解本文的主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实质上是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课本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之内,课外知识的补充也是我们理解课内知识的重要途径,这也间接地培养了学生阅读课外知识的兴趣。


(三)指导朗读,深化认识。

过渡:卖木雕的少年多可爱呀,你能读出他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感情吗?
1、找找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2、自由朗读这些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3、指名朗读交流。

(这环节的安排进一步深化文章主题,体现朋友间的友好,并力求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抓住文本读进去,又以朗读表达出来。

学生朗读课文“读进去,读出来”的阅读能力在此得到了提高。


(四)创设情境,升华感情,总结课文。

1、课件出示情境:那天晚上,“我”和宾馆里的各国游客,以及许多当地人都对这个黑人少年赞不绝口,大家纷纷夸起了这个黑人少年。

请你先想一想,人们会怎么夸;然后你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员,写几句话夸夸这个少年。

2、书写交流。

(情境地创设,拓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并把听说读写各种技能结合到一起,不仅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对卖木雕的少年有了深刻的认识,把他那真、善、美的美好品质永远保留到学生的心中。


3、谈话总结:非洲赞比亚的风景美,木雕美,那里的人们更美。

世界各地的人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让世界充满爱,让各族人民都成为朋友。

(通过总结,能促进学生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有助于深化主题,升华情感。

让学生回味无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