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选修二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
高中历史选修2课件精选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第2课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民主和民主思想的含义:
?民主:
?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政体形式,是对传统 封建独裁统治和君权神授的彻底否定,指的是政 府的权力源于被统治者的认可,而且公民有权以 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决策过程。
?民主思想: ?则是指关于民主的学说和理论。
?思考:结合10页学思之窗,思考洛克的权力分立 理论有什么历史影响?
?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 ?二、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1、历史背景: ?2、思想主张: ?3、历史影响: ?(1)为英国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做出了理论论证; ?(2)分权理论经过孟德斯鸠的改造,发展成为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相对独立,彼此制约的政 治理论; ?(3)对18世纪,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 重要影响。
?三、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1、历史背景:
?(1)18世纪出,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社会制度等级森严,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之间的 矛盾十分尖锐;
?(2)法国产生了一大批杰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家,掀起了著名的“启蒙运动”。
?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 ?二、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三、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1、历史背景: ?2、思想主张: ?(1)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 ?(2)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3)人民是国家的最高主权者,一切权力来自
?本节课所讲述的民主思想,指的是反映新兴资产 阶级利益,为维护资产阶级革命和统治进行辩护 的民主思想,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过渡:本课有哪些思想家提出了 哪些民主思想呢?
生活时代及现状 (社会存在)
主要思想(理论) (社会意识)
斯宾诺 17世纪中叶的荷兰 天赋人权 莎
洛克 17世纪晚期的英国 权力分立
高中历史选修2教学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天赋人权 社会契约 主权在民 革命权利
对法国 大革命 和北美 独立战 争产生 重大影 响
6、分析对比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的异同
同 天赋人权
异
社会契约
法治
斯宾诺莎
生存权是最 人们为保障安
高的自然权
全而通过契约 建立国家
利
洛克 卢梭
生命、自由、国家的产生是
财产等自由 人民共同制定
权利
契约的产物。
创分权制 衡
影响法国 大革命、 美国革命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 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 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 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 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 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 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 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 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 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 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 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 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民主: 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政体形式,是对 传统封建独裁统治和君权神授的彻底否定,指的是 政府的权力源于被统治者的认可,而且公民有权以 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决策的过程。
专制: 最高统治者拥有无限制的权力,以自己 的意志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
本节所讲民主思想,指的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 益,为维护资产阶级革命和统治进行辩护的思想,是 资产阶级性质的。
D.行政权、司法权、对外权 3、17世纪,荷兰独立后处于领先地位的手工业是
人教版选修2第一单元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人教版选修2第一单元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课导读部分1、什么是民主化进程?反对专制、反对专制、争取人权和公民权利的斗争历程臣民——公民的社会解放进程2.为什么到了近代,民主化进程会为什么到了近代,蓬勃发展?蓬勃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根本原因)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根本原因)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平等法制资产阶级的要求——提升地位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有什么特点?3、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有什么特点?人权(基石——人权(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和自由)代议制(基本框架——代议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制)制+民主共和制)根本保障——法治和分权4、近代民主化进程的实现有哪些不同途径?哪些不同途径?你能举出一些史例吗?些史例吗?自下而上的革命:自下而上的革命: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自上而下的改革:自上而下的改革:明治维新5、近代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可谓道路漫漫多艰险,回忆一下,路漫漫多艰险,回忆一下,为了实现中国民主化,实现中国民主化,近现代的志士仁人进行了哪些努力探索?仁人进行了哪些努力探索?维新派戊戌变法立宪派推动清末预备立宪革命派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第1课欧洲的君主专制知识网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新君主国(络新君主国(西、英、法)专制君主法国促进经济发展俄国促进近代民族国家兴起逐渐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时代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时代--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
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的历史。
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史的主线。
一、中世纪的封建制度(背景)中世纪的封建制度(背景)1.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特点:1.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特点: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特点经济上:经济上:土地所有权分散政治上:政治上:权力分散2.王权受到制约2.王权受到制约(1)教权对王权的制约(2)贵族特权对王权的限制(3)城市自治权对王权的削弱教皇利奥三世为国王查理大帝加冕说明教会在欧洲中世纪始终享有特殊地位。
选修2 第1讲 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
6
(3)分权学说:国家存在着三种权力,即立法权、 行政权和对外权。最高权力为立法权,属于议会, 行政权属于国王,对外权涉及和平与战争、外交 与结盟,也由国王行使。
(4)意义:洛克的分权理论后来经过法国启蒙思想 家孟德斯鸠的改造,发展成为立法、司法、行政 主权相互独立、彼此制约的政治理论,对18世纪 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17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 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 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 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的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 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 时,立法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 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 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国]约翰· 洛克《政府论》(1688年)
16
考点2:卢梭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 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 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 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一样,作为一个臣 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 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国]詹姆士· 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9
3.影响:卢梭的思想成为反抗封建统治,争取自 由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不仅转变为法国大革命 的檄文《人权宣言》的基本精神,被凝练为“自 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且为北美独立战争 提供了理论根据。
10
11
考点1:洛克 【1—1】在欧洲启蒙思想运动中,英国思想家洛克 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学说。该学说经过法国思想 家的发展,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一块基石。
14
(2)孟德斯鸠。他的学说和洛克学说的不同之处:洛克 对行政权和外交权加以区分,并把两者均归于君主。 孟德斯鸠则把行政权和外交权加以合并统称为行政权, 同时增加了司法权,并主张人民集体享有立法权,司 法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从而使三权之间真正形成 了三足鼎立并相互监督制约的关系。
历史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历史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西方:民主思想源远流长,希腊最早出现民主思想;中国:“民本思想”源头久远(孟子最早),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流露出对民本思想的朦胧追求(顾炎武、黄宗羲等)第一节欧洲君主专制理论的构建〘课前需知〙专制:专制是一种政体形式,与民主相对,指统治者拥有无限的权利,可以以自己的意志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
专制主义:指维护专制统治的学说或理论。
理解:1)专制与民主相对,指最高统治者拥有无限的权利,以自己的意志对国家实行独裁的学说或理论。
2)从历史角度看,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不同国体)都曾出现过专制主义。
中世纪(公元476—1453):西欧的封建时期特点:1)经济上:土地所有制分散的;2)政治上:权利分散,国王一定程度上受教皇与贵族的制约。
〘知识点汇总〙一、“万王之王”——教权至上1、背景:中世纪时期,欧洲是基督教的世界,教权至上论流行。
2、目的: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
3、过程(各教皇鼓吹教权至上)1)尼古拉一世:最早提出反对世俗权利干预教会事物,竭力维护教会的独立;2)格里高利七世:○1进一步鼓吹教权至上论,认为罗马天主教是基督耶稣的第一位门徒彼得创立的;○2教皇是彼得继承人,其权利直接来自上帝;○3教皇不仅是教会内部宗教事物的最高首领,而且在其他任何方面也超过世俗皇帝。
3)英诺森三世:把教皇的权利推崇到了极点,彼得治理的不仅是教会而是全世界,自称“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4)卜泥法斯八世:1302年发布“一圣通谕”,正式规定教会权利高于一切世俗权利。
※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被称为“神学界之王”〗二君主专制的加强—君权与教权之间的争夺权力的斗争1、背景:1)国王的权利(世俗权利)受到教会的严重威胁;2)民族国家的形成;3)西欧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是贵族和市民阶层开始对教会不满。
2、目的:争夺统治权,强化君权。
历史人教版高中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1.2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学案【学习目标】识记:了解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的民主思想基本内容理解:分析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根本区别,树立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
运用:了解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势、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
【重点难点:】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理解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根本区别,树立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
【自主检测】一、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起源、产生原因、主要内容1.起源:古希腊城邦时期的民主制(奴隶社会性质)2.产生原因:①经济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②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强化,引起资产阶级不满。
3.主要内容:天赋人权、分权制衡、主权在民、社会契约等二、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主要代表及思想主张(一)斯宾诺莎“天赋人权”思想、民主政体最优论1.背景(1) 经过尼德兰革命(世界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成立了荷兰共和国,摆脱西班牙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独立后的荷兰①迅速发展。
(2)荷兰仍面临②的外部威胁,内部存在③,④还统治着人们的头脑,阻碍了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资产阶级急需在思想理论上反对封建神学专制统治,捍卫资产阶级利益。
2.内容(1)抨击和批判封建⑤,批判神学经典,主张哲学摆脱宗教的控制。
(2) ⑥是斯宾诺莎政治学说的基础(3)提出“⑦”,只有在民主政治中才能实现平等、自由。
3.影响(1)把⑧看作政治目的,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理论上的论证。
(2)对后来西方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校对①资本主义②西班牙强权③封建残余势力④基督教神学⑤专制理论⑥人性论⑦政治的目的是自由⑧自由⑨政治思想(二)洛克权力分立思想、“社会契约”思想1.背景:英国革命实现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政治妥协2.目的: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3.内容(1)社会契约论:人民通过互相协议,通过社会契约组成政治社会和政府。
在议会集体意志约束下的君主政体,是当今社会契约的最完美体现,因而应当实行①制度。
高考复习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1讲 近代西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2)主要思想:
①通过社会契约组成政治社会和政府,是为了保护人们的生 命、自由、财产等权利。
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③主张限制政府的权力,实行分权。
④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1讲
近代西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结束
(3)历史影响:洛克提出的自由、法治与分权的政治原则, 对启蒙运动、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以及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 深远影响。
(3)概况:
①兴起:1836 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和 1837 年《人民 宪章》的提出。
②低潮:1839 年和 1842 年宪章派两次提交请愿书被否决。
(5)斗争过程:从《权利请愿书》到《大抗议书》;资产阶 级革命的发展(长期议会召开、两次内战、共和国的成立、克 伦威尔的独裁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和“光荣革命”)。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1讲
近代西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结束
(6)斗争结果: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建立了代表英国资 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制。
—————————————————————————
历史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1讲
近代西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结束
近代法国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檄文——《人权宣言》
(1)背景:波旁王朝专制统治的腐朽;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 展;三级会议的召开和大革命的爆发;君主立宪派的贡献。
(2)思想基础: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
(2)潘恩《常识》的发表,揭露了英国政府对殖民地的暴 政,提出了建立独立共和国的目标,激励人民为独立而奋斗。
(3)1775年,英王加大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使殖民 地人民和解的幻想彻底破灭。
高中历史选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
第一单元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单元引言: 一、东西方对封建君主专制的评价 二、专制理论和民主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1.专制理论和民主思想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 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西方民主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P3 第二 段)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精神影响
第2课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民主:与专制对立的一种政体形式,指政府的 权力受到被统治者的认可,且公民有权以一种 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决策过程。 民主思想:关于民主的学说和理论。 考纲要求: 洛克 卢梭
3.主张人民有反抗暴政的权利
卢梭还认为政府的产生,并不是契约的内容或契约本身 的目的。政府只是人民为执行契约而创设的。他认为“公共 力量就必须有一个适当的代理人把它结合在一起,并使它按 照公意的指示而活动;他可以充当国家与主权者之间的联系, 他对公共人格所起的作用很有点像是灵魂与肉体的结合对一 个人所起的作用那样。这就是国家之中所以要有政府的理由; 政府和主权者往往被人?昆淆,其政府只不过是主权者的执行 人。”政府就是在臣民与主权者之间所建立的中间体,它的 职能就是使二者相互适应,它负责执行法律并维护社会的以 及政治的自由。任何政府侵犯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便可以不 承认它,而且有理由起来推翻当权的统治者,夺回自己的权 利。人们以暴力推翻封建暴君的专制统治,不仅是合法的, 也是合理的。
2.主权在民的思想(核心)
卢梭认为,自由、平等的权利是人类首要的不可转让的天 赋人权。人类订立社会契约,放弃自然的自由是为了获得社会 的自由,放弃自然的平等是为了取得政治的平等,而且人人放 弃,在实际上就等于大家都没有放弃。任何政府都不能侵犯人 民的自由平等的权利。国家是民众的结合体,是一个公共的人 格,民主国家是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每个公民 都是国家权力的主人。在民主国家中,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并 为人民的“公意”所指导。主权的核心是立法权,立法权必须 属于人民,立法者必须无比公正,因为主权体现人的意志,它 是公意的运用,是集体的生命,“权力可以转移,但是意志却 不可以转移”。人民没有任何理由转让主权,转让主权就是出 卖意志,就是出卖自由和生命。主权不仅不可转让,也不可以 分割,卢梭反对把主权分割为立法、行政、外交等若干权力, 因为主权代表公意,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 卢梭还主张任何公民都可以担任国家的行政官吏。
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和实践》复习提纲
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和实践》复习提纲一、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一)、洛克的民主思想(17世纪末)1、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复曲折,1688年的“光荣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权。
2、著作:《政府论》;3、目的:捍卫革命成果,为“光荣革命”、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及资本主义新秩序进行辩护。
4、思想:①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并把人权概括为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
②主张实行法治以保护人民的自由权利。
③提出分权的政治原则:为了防止政府侵犯人权,需要限制政府的权力,实行分权。
5、意义:洛克提出的自由、法治与分权的政治原则,对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及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卢梭的民主思想(18世纪)1、背景:18世纪初,法国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社会矛盾尖锐;法国启蒙运动兴起。
2、著作:《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3、目的: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开启和激发人们摆脱愚昧无知,获得自由解放。
4、思想:①提倡自然权利学(天赋人权),主张人生而自由;②追求平等社会(首要目标),不仅要求法律上的平等,而且主张经济上的平等。
③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制;④否定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⑤主张暴力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5、意义:①卢梭的著作和民主思想,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成为人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争取自由解放的思想武器;②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后来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檄文《人权宣言》的基本精神,被凝练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③并为北美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根据,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④鼓舞了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
二、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一)、《独立宣言》(1776年)1、背景:①欧洲启蒙思想在北美传播,它为北美《独立宣言》的问世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英王的残酷和暴虐,使争取独立成为殖民地人民共同的目标。
高中历史选修2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类不平等的起源和
基础》等
A资产阶级革
背景
命胜利 B资本主义迅
A政治妥协 B捍卫革命
A矛盾尖锐; B“启蒙运动”
速发展
成果
兴起,
C基督教神学
的统治
斯宾诺莎
洛克
卢梭
思 A人性论; A 社会契约论:A天赋人权:人
想 B通过契约建 通过社会契约 生而平等的
内 立国家; 组成政治社会 B主权在民:人
容 C最佳政体民 和政府
——卢梭
以下的话是出自哪位思想家的口 ?
“每个人生来就享有与他人同等的包括生命、自 由和财产权在内的一系列自然权利,这些权利 乃是由自然法加以昭示并予以保护的,任何外 在的力量都无权予以损害和剥夺。”
——洛克
“每个人是他自己的思想的主人”
——斯宾诺莎
“我们每人将其人身与其所有力量共 同置于普遍意志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以 共同体身份接纳各个成员为这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
随学随练
?1.欧洲近代早期,开始出现反对封建专制 统治的民主思想,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B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C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 ?D启蒙思想家的动员
A
随学随练
?2.17世纪的荷兰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海外 贸易发达。但当时的荷兰仍面临一系列问 题,其中外部威胁来自于( )
国家产生 政府职责
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 社会契约 维护自由平等
政府运作 君主立宪、民主制度
西方专制理 论
君权神圣 君权神授
民主思想
主 天赋人权、权 权 力分立、主权
在民
在
斯宾诺莎、
民 洛克、卢梭
专制思想
朕 君权神圣 即 君权神授
(人教新课标)选修二 2013高二历史课件 第一单元 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拓展1
观 察下图,这幅漫画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 么?
答案 反映了欧洲近代民主思想的兴起。
拓展2 斯宾诺莎思想的矛头指向何处? 答案 封建专制理论、神学经典是其矛头 所指。
拓展3
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 权力,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极大的诱惑,使他 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 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 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 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同的利益,违反了社 会和政府的目的。——洛克《政府论》 洛克为防止出现法律适合于“私人利益” 的现象提出了什么主张?该主张的基本内涵是 什么? 答案 主 张:分权学说。基本内涵:①国 家存在三种权力,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
3.影响 孟德斯鸠 立法 司法 (1)分权思想经 的改造发展成为 、 、行政三权分立的政治理论。 (2)对18美国 世纪 革命和 大革命产生了重 法国 要影响。 名师点拨 :洛克认为国家存在着议会行使 的立法权、国王行使的行政权和对外权三种权 力,成为资产阶级分权与制衡学说的创始人。
近代民主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影响
【角度1】欧洲近代早期开始出现反对封建专 制统治的民主思想,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有哪 些? 提示 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同封建统治 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为了反对君主专制 制度和个人独裁,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资 产阶级反对专制统治的民主思想应运而生。
拓展4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力提供了基础 的一项神圣权力。然而这项权力绝不是出于自 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因而,如果我 们撇开社会公约中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 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 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 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 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观点?实质是 什么?
选修2第3课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
“一切莫不有法:神有其法,物有其 法,禽有其法,人有其法,至上智慧 亦有其法。”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说也奇 怪,就是品德本身也是需要界限的。”
上述两段话反映了孟德斯鸠怎样 的思想主张? 答:人类必须实行法制,以限制权力 过大或滥用,防止专制,保障自由。
孟德斯鸠的主要思想观点
•
——卢梭《社会契约论》
• 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 了什么主张?
六、对近代民主思想的评价
1.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 充分的思想准备
2.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 和推动作用
3.鼓励了中日等亚洲国家仁人志 士的斗争
中国的民主思潮
1.早期维新派开始宣传资产阶级 民主思想
卢梭所说的社会契约是指 A.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 B.全体人民之间的 C.统治者之间的 D.希腊城邦式的
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 但无不在枷锁之中”,这说明 卢梭①主张自然赋予每个人的 权利是自由平等的②激励人民 起来反对封建专制③提出了社 会契约论④主张保留私有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戊戌变法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严 复)
3.新文化运动中更广泛宣传,并更 彻底地反对封建思想
小结 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 (17——18世纪)
斯宾诺莎 洛克 孟德斯鸠 卢梭 思想自由 天赋人权 三权分立 社会平等 民主政体 实行法治 制约平衡 人民主权
实行分权
三 权 分 立 图 解
行政权 国王
议会 立法权
----卢梭
卢梭认为,真正保障人民的自由 与平等权利的,不是英国的君主 立宪制,而是人民直接拥有国家 主权和立法权的民主共和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 1.2《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知识概要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知识概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
民主理论与资本主义兴起的关系。
难点:三位思想家主张的比较。
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根本区别。
【知识概要】
一、民主政体最优论
1.提出的背景:17世纪的荷兰是欧洲最自由的地方,但并不民主。
2、斯宾诺莎的主要思想:①强调思想自由和遵守国家法令的重要性(思想自由,行动守法)②认为只有民主政体才能保证思想和言论自由(即民主政体最优论)
二、天赋人权论
1、提出的背景:1688年的“光荣革命”,资本主义政权建立。
2、代表及著作和主要思想:洛克《政府论》;①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②强调自由、法治;提出分权的政治原则
三、三权分立学说
1、人物及其著作: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
2、意义: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必修Ⅲ)
四、人民主权论
卢梭,《社会契约论》,思想:追求平等;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学说。
高中历史选修2第1单元第2课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
1 背景: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荷兰独立(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
●外部:西班牙强权,内部:封建参与,基督教神学统治
2 斯宾诺莎(荷兰)学说
●政治学说基础:人性论,生存权是最高自然权利
●政治的目的是自由,包含“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色彩
●民主政体中,所有人才能平等,才能享受自由。
二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1 背景:
●英国光荣革命成功,为捍卫革命成果
●约翰洛克,英国政治思想家
2 洛克学说
●批判封建主义,表达民主思想
●君权来自人民,君主立宪最完美
●分权学说: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
●人民有权推翻国王或政府
3 影响
●洛克:资产阶级分权与制衡学说的创始人
●其民主思想为17世纪英国革命的产物,分权理论被孟德斯鸠改造●对18世纪美、法革命产生重要影响
三卢梭”主权在民”思想
1 背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
2 卢梭思想:
●人生来平等
●《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
暴力推翻暴君是合理合法的。
3 影响:
●被当作反抗封建统治,争取自由的强大思想武器
●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的基本精神
●北美独立战争的理论依据。
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教师版
课题: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一、选修二知识结构二、基础梳理(一)古代欧洲的民主实践1、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2、古代罗马贵族共和国(二)中世纪欧洲的天主教会专制1、中世纪的欧洲,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遍及欧洲各地,拥有最高的精神和世俗权力。
2、中世纪“神学之王”托马斯·阿奎那根据宗教至上的基督教理论,宣扬“君权神圣”:国家是上帝的产物,教皇是上帝的代表,国王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所以教会高于国家,罗马教皇高于国王,国王应服从教会和教皇;如同整个宇宙必须有一个上帝来治理一样,整个国家也应有一个国王来统治,才是最好的政体。
(三)中世纪后期、近代早期的君主专制1、主要思想: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说(从神学角度);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和英国思想家霍布斯的君权至上理论(从世俗权力角度)。
2、代表国家或人物:15、16世纪的新君主国——西班牙、英国、法国等;16世纪以后的的专制君主——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俄国沙皇伊凡四世、彼得一世等。
3、简评:在近代民族国家兴起和强大的过程中,欧洲的君主专制统治起过进步作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它逐渐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
(四)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三、重难点突破1、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主权在民与三权分立的内在联系天赋人权,实际上就是指人在自然状态下就已经享有的权利,所以也有人直接把它称作自然权利。
相比人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用法律固定下来的权利,它不受人间任何意志或权力的干涉,只以自然法作为它的根本准则。
社会契约说假定,国家之前是人类的无政府的自然状态,所有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人,都占有因自然法而产生的自然权利。
因人们滥用自然权利,而使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得不到保障。
为了摆脱这种自然状态,人们慢慢地经过明示或暗示的同意,订立一种契约,把自己的一部分权利让渡出来,集合成国家权力,把它交给“契约”规定的政府去行使。
所以,国家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同意;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而不属于政府官员。
人教版历史选修2《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word教案_
人教版历史选修2《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word教案那么,大家在进一步思考,斯宾诺莎思想的基础和核心是什么?影响如何?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实际上其思想的基础是人性论,跟前面一场什么运动的核心思想很相似啊?(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可见,斯宾诺莎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并加以发展。
斯宾诺莎思想的核心是“天赋人权”。
什么是“天赋人权”呢?——自我保存是人性的根本原则,生存权是人最高的自然权利。
国家的目的在于保障人的生命和社会的安全。
同学们,斯宾诺莎还提出在民主政治中人们才能享有自由,以及幸福生活!那么,他有没有提出怎样建立这种民主政治,让人们享有自由与幸福呢?(没有,因此,其思想学说的影响有限,因为无论什么人的人身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他都会抗争!但毕竟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理论上的论证,对后世影响深远。
假设你是故事主人公华莱士,你会怎么做?我们再来看看故事主人公是怎么做的?情境一(续):国仇家恨使华莱士终于爆发了,他孤身一人闯进英军驻地,杀死了多名英军。
在广大村民高呼“英雄”的呼喊声中,他们揭竿而起,杀英兵宣布起义。
华莱士屡战屡胜,威名日盛,引来众多人民加入义军。
2、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情境二:华莱士屡战屡胜,威名日盛,引来众多人民加入义军。
华莱士逐渐成为义军首领,令英军和苏格兰领主胆战心惊的英雄。
苏格兰贵族议会封他为爵士,任命他为苏格护国公。
然而华莱士却发现,在苏格兰贵族议会中,苏格兰领主拥有君主般庞大的权力,法律由他制定,由他颁布,甚至也由他执行。
各级官吏的任免也是由他决定,对外战争或者缔结和约也是由他出面。
简直跟神圣的君主没有两样。
而且这些苏格兰贵族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丝毫不为人民和国家前途担心。
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部分,思考:你认为这种贵族议会组织形式好吗?为什么?当然不好!太专制!其实这种议会的形式在当时欧洲非常盛行,即使在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也不例外。
2013年高考一轮总复习选修22-1-1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人民版)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思想倾向各是什么? (2)两则材料中都提到了“上帝”的概念,分别指出其实质。 (3)分析上述思想内容对其所处时代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政治思想的演进。第(1)问思想倾向应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准确提炼信息,材料一詹姆士的思想倾向实 质是君权神授,材料二洛克的思想倾向是社会契约论。第(2)问关于 两则材料中“上帝”的实质要从二者代表的阶级利益和目的去分 析,材料一放在君主专制角度上,材料二是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理 论武器。第(3)问影响的分析要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具体分析:材料一 的影响应该从该思想对社会矛盾的激化角度分析;材料二的影响主 要从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角度分析。
(4)从局限性来看,都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 2.不同点 (1)历史背景:前者是神权仍居统治地位的反映,后者则表明神 权已受到严重冲击,在社会上的威信降低。 (2)论证角度:“君权神授”思想是从神学的角度为君权辩护, “君权至上”思想是从世俗权力来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
(3)对君权大小的认识:“君权神授”强调君主专制;“君权至 上”思想虽论证了君主统治的合理性。但只是强调君权作为国家统 一、集权的保证,并不主张极端的君主专制,反对世袭君主。
日趋尖锐。
阿奎那的“君权神圣”理论:根据宗教权力 至上的基督教理论,阿奎那宣扬世俗权力来
自于上帝,“治理其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
个仆人”。 主要内容 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理论:斯图亚特 王朝的统治者继承“君权神授”思想,大肆 宣扬“君权神授”、 “王权至上”的专制 主义理论,认为国王的权力来自上帝,拥有 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国王只需对上帝负责 。
(哈尔滨三中、东北育才、大连育明、天津耀华2010年四校 第二次联考,4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了国王。……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46)材料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
1910 年(宣统二年)11 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呼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
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
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及有关于宪法范围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
‛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 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 人,其中皇族7 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
——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政府的原因。
( 6 分)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46)(15分)材料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
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
在陕甘宁边区,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
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并指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实行三三制的主要意义。
(7分)3.(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46)(15分)材料一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
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
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
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
——《李鸿章附呈潘司丁日昌条说》(1867年)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
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
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
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
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
‛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
‛并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
(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
(6分)4.(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46)(15分)材料县设六十议员,是谓县议员;府设六十议员,是谓府议员;省设六十议员,是谓省议员。
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公举者平民主之……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公举者秀才主之……省议员于进士中选择其人,公举者举人主之……公举法:凡男子二十岁以上,除喑哑盲聋以及残疾者外,其人能读书明理者,则予以公举之权……兴革之事,官有所欲为,则谋之于议员,议员有所欲为,亦谋之于官,皆以叙议之法为之,官与议员意合,然后定其从违也。
从违既定,乃由县详府;府议员意合,则由府详省;省议员意合,则详于君;君意合,则书名颁行;意不合,则令其再议。
若事有不能衷于一是者,则视议员中可之者否之者之人数多寡,而以人多者为是,所谓从众也。
推之,凡军国大政,其权虽出于君上,而度支转饷,其议先询诸庶民,是真为政者矣。
——何启、胡启垣:《新政论议》(1895年)(1)概括指出材料中民主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
(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方案在中国近代民主进程中的意义。
(5分)材料一第三十条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
第七十二条国民政府设主席一人、委员若干人,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委员名额以法律定之。
——摘自《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6月)材料二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以前,为准备实施宪政起见,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二)国民政府委员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国民党内外人士选任之。
(三)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国务机关。
附注:(一)国民政府主席提请选任各党派人士为国府委员时,由各党派自行提名,但主席不同意时,由各该党派另提人选。
(三)国府委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人员充任,其余半数,由其他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其分配另行商定。
——摘自《政协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1946年1月28日)(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有关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不同之处。
(6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关于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实质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9分)6.(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6)(15分)材料一‚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
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
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
‛‚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材料二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
……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的异同。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
(8分)材料一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是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年)材料二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以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这个权威称做人民还是国王,或者称做民主政府还是贵族政府,或者这个权威是在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这是给暴政种下了种子,而且我将设法离开那里,到别的法制下生活。
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但我并不热爱民主……我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便是真相。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等(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与托克维尔的主要观点。
(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托克维尔与孟德斯鸠不同的民主观形成的原因。
(6分)【答案】1.(1)区别:预备立宪期限缩短;调整预备立宪内容,增加设立内阁。
原因:革命形势的发展;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清政府意图化解统治危机。
(9分)(2)原因:革命成为大势所趋;清廷借立宪维护统治;立宪派大失所望。
(6分)2.(1)原因:巩固抗日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调动各阶层积极性,实行民主。
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联合;民主协商。
(8分)(2)意义:广泛团结了抗日力量,调动各阶层积极性;保证了各阶层民主权利;根据地人民民主政权得到巩固。
(7分)3.(1)宗旨:洋务派注重对外宣传,维新派强调政治属性。
任务:洋务派强调披露洋人之事务,维新派倡导为维新变法服务。
目的:洋务派意在维护朝廷并警示洋人,维新派强调利用报纸传播新思想,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
(2)逐步冲破封建专制的言禁,拓展了国人视野;进行了救国图存和启蒙思想的宣传,有助于开启民智;为社会变革作了舆论准备。
4.(1)议员选举和科举功名相联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有一定限制;仿行宪政,议事原则自下而上,少数服从多数;军国大政仍归君主。
(10分)(2)进行制度设计;为之后的政治改革提供了思想资源。
(5分)5.(1)以宪法形式规定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行国民大会职权,国民政府委员全部以国民党人充任;以各党派政治协商形式确认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国民政府委员会中国民党人和党外人士各占一半。
(2)实质变化:改变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名党派联合政府。
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变化;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与国内民主运动高涨;国际因素制约。
6.(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
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
(2)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施行“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
7.(1)孟德斯鸠:政治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在法律框架内做应该做的事)。
托克维尔:无限制的权力即暴政(多数人的暴政);反对暴政和绝对权威;崇尚自由;倾向民主制,但并不热爱民主。
(2)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孟德斯鸠是启蒙思想家,针对法国专制制度及时弊;托克维尔的观点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受美国民主的影响。
1.【考点】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清末预备立宪【解析】(1)第一小问对比材料中‚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信息,可以看出内容上后者有变化,增加了设立内阁,从‚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和‚着缩改于宣统五年‛的信息可以得出预备立宪期限缩短;第二小问原因从材料第二段中‚人民代表呼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的信息,可概括出立宪派和部分官员的推动,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和清政府的主观目的来分析,可归纳出革命形势的发展,清政府意图化解统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