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详细)(标准版)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详细)(标准版)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检查、脑神经检查、运动系统检查、感觉系统检查、反射检查和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等六个方面。

一、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包括患者的一般状况如意识、精神状态、脑膜刺激征和头部、颈部、躯干、四肢等检查。

1、意识状态:评价患者意识是否清醒及意识障碍程度。意识障碍通常分为:

(1)嗜睡:是意识障碍早期表现,患者精神菱靡,动作减少,处于持续睡眠状态;虽能被唤醒、正确回答问题及配合身体检查,但刺激停止后又进入睡眠。(2)昏睡:意识水平低下,需高声喊叫或给予疼痛刺激方能唤醒,醒后表情茫然,能含混地回答简单问话,不能配合检查,刺激停止后立即进入熟睡。

(3)昏迷:患者意识丧失,表现双眼闭合、不能自行睁开、对言语刺激无反应、面部和肢体无目的性动作,疼痛刺激可能无反应或引发通过脊髓或脑干通路传递的无目的反射动作。

1)浅昏迷:患者意识丧失,高声喊叫不能唤醒,对强烈疼痛刺激如压眶可有反应,可有较少无意识动作;

腹壁反射消失,但角膜反射、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腱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2)中昏迷:疼痛反应消失,四肢完全处于瘫痪状态,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角膜反射、光反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减弱,呼吸和循环功能尚稳定。3)深昏迷:眼球固定,瞳孔散大,角膜反射、光反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消失;四肢迟缓性瘫,腱反射、病理反射消失,呼吸、循环和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特殊意识障碍包括:①谵妄状态:患者的觉醒水平、注意力、定向力、知觉、智能和情感等发生极大紊乱,常伴激惹、焦虑、恐怖、视幻觉和片断妄想等,可呈间歇性嗜睡,有时彻夜不眠;可伴发热,酒精或药物依赖者戒断性谵妄易伴癫病发作。②模糊状态:起病较缓慢,定向力障碍多不严重,表现淡漠、嗜睡、注意力缺陷。

诊断学体格检查要点

诊断学体格检查要点

睑内翻:见于沙眼。

上睑下垂:1 、双侧睑下垂:先天性上睑下垂、重症肌无力。

2、单侧上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蛛网膜下腔出血、白喉、脑脓肿、脑炎等) 眼睑闭合障碍:1、双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单侧:面神经麻痹

眼睑水肿:肾炎、慢性肝病、营养不良、贫血、血管神经性水肿。

眼球突出:双侧突出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1、Stellwag 征:瞬目减少,即眨眼减少。

2、Graefe 征:眼球下转时上眼睑不能相应下垂。

3、Mobius 征:表现为集合运动减弱,即目标由远处逐渐移近眼球时,两侧眼球不能适度内聚。

4、Joffroy 征:上视时没有额纹浮现。

眼球下陷:双侧下陷见于严重水肿或者老年人;单侧下陷见于Horner 综合征和眶尖骨折。眼球运动:医师用棉签或者手指于受检者眼前30-40cm 处,嘱病人固定头位,眼球随目标方

向挪移普通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 6 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眼球配偶肌:右:左内直肌、右外直肌

右上:右上直肌、左下斜肌

右下:右下直肌、左上斜肌左:右内直肌、左外直肌左上:左上直肌、右下斜肌左下:左下直肌、右上斜肌

眼球震颤:见于耳源性眩晕、小脑疾患和视力严重低下者

检查方法:嘱患者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水平和垂直)运动数次,观察是否出现震颤。

见于婴幼儿营养不良、维生素A 缺乏

双侧瞳孔大小不等:颅内病变(脑外伤、脑肿瘤)

对光反射:动眼神经

集合反射(调节反射):动眼神经 (嘱病人凝视 1 米以外的目标,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 一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二度:超过咽腭弓者。三度:达到或者超过咽

壁中线者。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7年制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7年制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7年制)

课程编号:14039701 学分: 4.0 总学时:85 学时

大纲执笔人:戚秀卿、刘琦大纲审核人:宋浩明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在学习了基础医学课程,为过渡到临床各科学习而开设的临床课程,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也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的桥梁。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问诊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技巧,心电图、肺功能和各种内镜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学》为85学时。

二、面向专业

临床医学等专业。

三、课程基本要求

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逐步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和良好的问诊技巧,能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问诊。能用规范的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掌握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图形分析。熟悉诊断步骤,逐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病历,并能作清楚、流畅的口头报告。

(一)症状学

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鉴别诊断及问诊要点。掌握询问常见症状的方法,通过分析症状的个性及其伴随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

(二)问诊

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问诊的重要性。熟悉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s5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s5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自主神经可分为交感与副交感两个系统,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血管与腺体等活动。大部分内脏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的双重支配,在大脑皮质的调节下,协调整个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临床常用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眼心反射

患者仰卧,双眼自然闭合,计数脉率。检查者用左手中指、示指分别置于患者眼球两侧,逐渐加压,以患者不痛为限。加压20~30s后计数脉率,正常可减少10~12次/分,超过12次/分提示副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增强,迷走神经麻痹则无反应。如压迫后脉率非但不减慢反而加速,则提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二、卧立位试验

平卧位计数脉率,然后起立站直,再计数脉率。如由卧位到立位脉率增加超过10~12次/分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由立位到卧位,脉率减慢超过10~12次/分则为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

三、皮肤划痕试验

用钝头竹签在皮肤上适度加压划一条线,数秒钟后,皮肤先出现白色划痕(血管收缩)高出皮面,以后变红,属正常反应。如白色划痕持续较久,超过5分钟,提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如红色划痕迅速出现、持续时间较长、明显增宽甚至隆起,提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或交感神经麻痹。

四、竖毛反射

竖毛肌由交感神经支配。将冰块置于患者颈后或腋窝,数秒钟后可见竖毛肌收缩,毛囊处隆起如鸡皮。根据竖毛反射障碍的部位来判断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范围。

五、发汗试验

常用碘淀粉法,即以碘1.5g,蓖麻油10.0ml,与95%酒精100ml混合成淡碘酊涂布于皮肤,干后再敷以淀粉。皮下注射毛果芸香碱10mg,作用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而引起出汗,出汗处淀粉变蓝色,无汗处皮肤颜色不变,可协助判断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范围。

《诊断学》神经系统检查

《诊断学》神经系统检查

《诊断学》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1.浅反射:刺激不同部位的皮肤或粘膜引起的反射称为浅反射。临床上常见的反射有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等。

⑴角膜反射:嘱被检查者眼向内上注视。检查者用棉签纤维由角膜外缘向内轻触被检查者角膜,正常时该眼睑迅速闭合,成为角膜直接反射。反射弧为三叉神经眼支-桥脑-面神经核。

⑵腹壁反射:被检查者仰卧,双下肢屈曲并拢,放松腹部。用钝针或竹签由外向内轻划腹壁。反射作用为该侧腹肌收缩,脐孔略向刺激侧偏移。上中下腹壁反射中枢分为胸椎7-8、8-9、11-12节段。

⑶提睾反射:用钝针或竹签由下而上轻划股内侧皮肤,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消失或减弱见于同侧锥体束或生殖股神经损害等。

2.深反射:指以叩击骨膜或肌腱的方式而引起相应骨骼肌收缩的牵张反射,因通过肌梭等深部感受器传入而得名。深反射检查的记录方式一般为:无反应(-)、迟钝或减弱(+)、正常(++)、亢进(+++)、阵挛(++++)。

⑴肱二头肌反射:检查者以左手托住被检查者放松后屈曲的肘部,并以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以叩诊锤轻叩拇指甲背,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收缩,肘关节屈曲。反射弧中枢在颈髓5-6节段。

⑵肱二头肌反射:被检查者上肢放松、半屈下垂,检查者以左手托于肘窝外,用叩诊锤轻叩鹰嘴上方肱三头肌肌腱。正常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肘关节伸直。反射弧中枢在颈髓7-8节段。

⑶桡骨膜反射:检查者轻托被检查者前臂,使其腕关节放松、下垂,轻叩桡骨茎突。正常反应为前臂旋前、屈肘。反射弧中枢在颈髓5-8节段。

⑷膝关节:被检查者平卧位,检查者一手托起膝关节,使髋、膝关节屈曲呈135°左右(被检查者坐位时,一侧下肢髋、膝关节90°屈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完整版)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完整版)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完整版)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

(本文依据于《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神经病学第2版》,内容由笔者整理思路重新归纳总结)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七部曲”:一般检查、脑神经检查、运动功能检查、感觉检查、反射检查、特殊体征(如脑膜刺激征)检查、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一、一般检查

1.一般情况:观察意识、面容、步态、营养状况以及是否存在不自主运动。

2.精神状态:观察衣着、主动和被动接触是否良好、对疾病的自知能力是否存在、有无精

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等。

3.头部和颈部

3.1头颅:观察颅骨形态、有无肿块及压痛等。

3.2面部:观察面部发育有无异常、眼、口周、外耳、鼻等。

3.3颈部:观察有无头部活动受限或不自主运动。

3.4颅颈部血管杂音:检查时患者取坐位,使用钟形听诊器,在眼眶、颞部、乳突、锁

骨上窝和下颌角下方颈总动脉分叉处听诊。

4.脊柱和四肢:观察有无活动受限、前凸、后凸、侧弯和脊膜膨出,棘突有无压痛或叩痛,

脊柱活动是否诱发或家中疼痛及其部位。

二、脑神经检查

1.嗅神经(olfactory nerve)

嘱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拇指堵住患者一侧鼻孔,将装有挥发性气味但无刺激性的液体(如

香水、松节油、薄荷水等)的小瓶,或牙膏,香皂,樟脑等,置

于患者另一侧鼻孔下,让患者说出嗅到的气味名称。

2.视神经(optic nerve)

2.1视力

2.1.1远视力检查:

通常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受试者距视标5m测定。

(视力=0.1 x 被检眼与视力表的距离m/5)

2.1.2近视力检查:

诊断学的教学大纲

诊断学的教学大纲

诊断学的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以后临床课的学习。

《诊断学》课程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各类临床表现的发生进展规律、机制及建立诊断的思维程序,从而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疾病。诊断学的内容,包含收集临床资料的步骤与方法,对症状、体征与各类检查结果的评价、分析与推理,是医学生务必学习与掌握的,为临床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诊断学》与其他医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内容是建立在医学基础课的基础上的,是把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体地结合并应用到临床实践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而也是打开临床医学的一把钥匙。

二、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

《诊断学》的教学环节包含课堂讲授、临床技能培训、课间实习、临床技能考试等。其中课堂讲授是教师对指定教材的部分章节进行讲解,结合CAI课件、VCD、录象、录音、投影、模型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与思维程序。《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课堂教学外,大量的实践课是在技能训练室与病房中进行,在病房中熟悉病史采集方法,熟悉各类特殊体征及正规的检查手法。在反复医疗实践中,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方法与检查技术,逐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考试是检验《诊断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理论考试(占80%)与实验考试(占20%)两部分,理论考试是对学期末医学生学完本学科的结业考试,实验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查体的能力,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人卫版第九版诊断学体格检查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精品》课件

人卫版第九版诊断学体格检查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精品》课件
(二)深反射(fǎnshè)
5.跟腱(ɡēn jiàn)反射 反射中枢为骶髓1~2节。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二页。
跟腱反射检查
● 诊断学(第9版)
(二)深反射(fǎnshè)
6.阵挛 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 踝阵挛:反映腱反射(fǎnshè)极度亢进。 ➢ 髌阵挛:意义同上。
踝阵挛检查
第三十页,共四十二页。
第十五页,共四十Leabharlann Baidu页。
● 诊断学(第9版)
(四)不自主运动
1.震颤 类型有:①静止性震颤;②意向性震颤。 2.舞蹈样运动 多见于儿童期脑风湿性病变。 3.手足徐动 见于( jiànyú)脑性瘫痪、肝豆状核变性和脑基底节变性。
第十六页,共四十二页。
● 诊断学(第9版)
(五)共济(ɡònɡ jì)运动
第六页,共四十二页。
● 诊断学(第9版)
(四)三叉神经(sānchā-shénjīng)
是混合性神经,需下列检查。
1.面部感觉 注意区分周围性与核性感觉障碍。 2.角膜反射 直接和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见于三叉神经病变;单纯直接反射消失见于面
神经瘫痪。
3.运动功能 三叉神经运动纤维受损使病侧咀嚼肌肌力减弱或萎缩,张口(zhāng kǒu)时由于翼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二页。
● 诊断学(第9版)
(二)深反射(fǎnshè)

医学诊断学:神经系统查体

医学诊断学:神经系统查体
nervous system)
意识&意识障碍
意识在医学中指大脑的觉醒程度,是中枢神经系统 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应答反应的能力,或机体 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意识障碍包括意识水平(觉醒或清醒)受损,如昏 迷和急性意识模糊状态,以及意识水平正常而意 识内容(认知功能)改变,如痴呆和遗忘等。但 通常指意识水平下降。
营养不良(腓肠肌\三角肌常见)
运动系统(motor system)检查
2. 肌力(muscle strength)
❖ 指肌肉运动时的最大收缩力。 ❖ 检查时令患者作肢体伸屈动作,检查者从相反方 向给予阻力,测试患者对阻力的克服力量,并注意 两侧比较。 ❖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周围神经损害引起瘫痪 ❖ 对单神经损害(如尺\正中\桡\腓总神经)和局限性 脊髓前角病变(如脊髓前角灰质炎)需分别检查相应 单块肌肉
运动系统(motor system)检查
2. 肌力(muscle strength)
肌群肌力测定
①肩: 外展\内收 ②肘: 屈\伸 ③腕: 屈\伸 ④指: 屈\伸 ⑤髋: 屈\伸\外展\内收
⑥膝: 屈\伸 ⑦踝: 背屈\跖屈 ⑧趾: 背屈\跖屈 ⑨颈: 前屈\后伸 ⑩躯干: 仰卧位\俯卧位 抬
头&肩, 观察腹肌\脊 旁肌收缩力
轻瘫试验
• 上肢轻瘫试验:
嘱患者仰卧,双上肢向上伸直,保持不动并闭目。持续数 分钟后,患侧上肢下落,低于健侧。

诊断学(第八版).-第九版诊断学

诊断学(第八版).-第九版诊断学

目录

绪论

第一篇问诊

第一章问诊的重要性

第二章问诊的内容

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第一节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第二节重点问诊的方法

第三节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第四章常见症状

第一节发热

第二节皮肤黏膜出血

第三节水肿

第四节咳嗽与咳痰

第五节咯血

第六节胸痛

第七节发绀

第八节呼吸困难

第九节心悸

第十节恶心与呕吐

第十一节呕血

第十二节便血

第十三节腹痛

第十四节腹泻

第十五节便秘

第十六节黄疸

第十七节腰背痛

第十八节关节痛

第十九节血尿

第二十节尿频、尿急与尿痛

第二十一节少尿、无尿与多尿

第二十二节头痛

第二十三节眩晕

第二十四节晕厥

第二十五节抽搐与惊厥

第二十六节意识障碍

第二篇体格检查

第一章基本方法

第一节视诊

第二节触诊

第三节叩诊

第四节听诊

第五节嗅诊

第二章一般检查

第一节全身状态检查

第二节皮肤

第三节淋巴结

第三章头部

第一节头发和头皮

第二节头颅

第三节颜面及其器官

第四章颈部

第五章胸部检查

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

第二节胸壁、胸廓与乳房

第三节肺和胸膜

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第五节心脏检查

第六节血管检查

第七节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六章腹部

第一节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第二节视诊

第三节触诊

第四节叩诊

第五节听诊

第六节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七章生殖器、肛门、直肠检查

第一节男性生殖器检查

第二节女性生殖器检查

第三节肛门与直肠检查

第八章脊柱与四肢检查

第一节脊柱检查

第二节四肢与关节检查

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

第一节脑神经检查

第二节运动功能检查

第三节感觉功能检查

第四节神经反射检查

第五节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第十章全身体格检查

第一节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查体是临床医生在诊断神经系统疾病时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神经系统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

从而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在神经系统查体中,有一些病理征检

查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方法。

1. 视觉检查,包括检查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眼底检查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视觉神经功能状况,对于诊断视觉神经疾

病非常重要。

2. 运动检查,通过检查患者的肌力、肌张力、肌肉协调性等,

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运动神经功能状况,对于诊断运动神经疾

病有重要意义。

3. 感觉检查,包括对患者的触觉、疼痛感觉、温度感觉等进行

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感觉神经功能状况,对于诊断感觉

神经疾病非常重要。

4. 肌张力检查,通过对患者的肌肉张力进行检查,可以帮助医

生了解患者的神经肌肉系统功能状况,对于诊断神经肌肉疾病有重

要意义。

5. 肌腱反射检查,通过对患者的肌腱反射进行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脊髓、周围神经功能状况,对于诊断脊髓和周围神经疾病非常重要。

6. 平衡和协调检查,通过对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进行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小脑功能状况,对于诊断小脑疾病有重要意义。

7. 脑神经检查,包括对患者的脑神经进行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脑神经功能状况,对于诊断脑神经疾病非常重要。

8. 自主神经检查,通过对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进行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状况,对于诊断自主神经疾病有重要意义。

总结,神经系统查体中的这些病理征检查方法,对于诊断各种神经系统疾病都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医生在进行神经系统查体时,应当结合这些检查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从而制定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希望本文介绍的这些方法对于大家有所帮助。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制作单位:诊断学教研室
神经系统检查
概述 脑神经检查 运动功能检查 感觉功能检查 神经反射检查 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概 述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部和
周围部。 中枢部为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脑和脊髓,分别位 于颅腔和椎管内。 周围部为周围神经系统。 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 脊神经;亦可分为躯体 神经和内脏神经。

腹壁反射
检查方法:棉签轻划法 临床意义: 上、中或下部反射消失:不同平面的胸髓受损; 双侧上、中、下反射消失:昏迷、急性腹膜炎患者; 一侧上中下部腹壁反射消失:同侧锥体束受损。

提睾反射
检查方法:竹签轻划法
临床意义: 双侧反射消失:腰髓1-2病损; 一侧反射减弱、消失:锥体束损 害; 局部病变:腹股沟疝、阴囊水肿。
从患侧向正常部位移行
被检查者宜闭目
检查内容:
浅感觉检查 深感觉检查 复合感觉检查
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浅感觉检查: 痛觉:
检查方法:针刺法 临床意义:神经炎所致的局部神经 痛、脊髓空洞症、手指远端挫 伤脊髓丘脑侧束损害 \
深感觉检查: 运动觉:
检查方法:指夹法 临床意义:后索受损
位置觉:
检查方法:肢体放置法 临床意义:后索受损
触觉:
检查方法:轻触法 临床意义:后索受损
震动觉:

《诊断学》课程标准

《诊断学》课程标准

《诊断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Z2431101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

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修课方式:必修课教学时数:126

总学分数:7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1.课程简介

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方法的学科,是临床医学生必修课之一,是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它包括了问诊方法、技巧及内容;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学;实验诊断;放射诊断;超声诊断;病历书写。通过它的学习,使医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科临床课程及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采用对媒体型理论授课,实习课采用相互查体,演示病人等方法进行教学工作。

2.课程性质

诊断学是阐述疾病诊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医学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4.课程作用

诊断学是是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

(二)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目的,以基层临床医学专业能力为导向,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床边教学,综合教学于一体,有效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突出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行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用、实用“为度、适度拓展知识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在院校融合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各临床学科疾病基本知识的掌握。

2.课程设计思路

《诊断学》是基于基础与临床衔接而设计的一门课程。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对接情况,设

《诊断学》 第四节 神经反射检查

《诊断学》 第四节  神经反射检查

第四节神经反射检查神经反射由反射弧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等。反射弧中任一环节有病变都可影响反射,使其减弱或消失;反射又受高级神经中枢控制,如锥体束以上病变,可使反射活动失去抑制而出现反射亢进。反射包括生理反射和病理反射,根据刺激的部位,又可将生理反射分为浅反射和深反射两部分。

一、浅反射

浅反射(superficial reflexes)系刺激皮肤、黏膜或角膜等引起的反应。

1.角膜反射(corneal reflex)见本章第一节。

2.腹壁反射(abdominal reflex)检查时,患者仰卧,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松弛,然后用钝头竹签分别沿肋缘下(胸髓7~8节)、脐平(胸髓9~10节)及腹股沟上(胸髓1l~12节)的方向,由外向内轻划两侧腹壁皮肤(图2-9-1),分别称为上、中、下腹壁反射。正常反应是上、中或下部局部腹肌收缩。反射消失分别见于上述不同平面的胸髓病损。双侧上、中、下部反射均消失也见于昏迷和急性腹膜炎患者。一侧上、中、下部腹壁反射均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肥胖、老年及经产妇由于腹壁过于松弛也会出现腹壁反射减弱

或消失,应予以注意。

3.提睾反射(cremasteric reflex)竹签由下而上轻划股内侧上方皮肤,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双侧反射消失为腰髓1~2节病损。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局部病变如腹股沟疝、阴囊水肿等也可影响提睾反射(图2-9-1)。

4.跖反射(plantar reflex)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手持患者踝部,用钝头竹签划足底外侧,由足跟向前至近小趾跖关节处转向足母趾侧(图2-9-2),正常反应为足跖屈曲(即Babinski征阴性)。反射消失为骶髓1~2节病损。

诊断学神经系统检查

诊断学神经系统检查
常用方法: 1.体表图形觉 2.实体辨别觉 3.两点辨别觉 4.皮肤定位觉
20
四、感觉障碍的性质
1.感觉丧失:病人对刺激不能感知。 2.感觉减退:感觉敏感度下降。 3.感觉过度:当刺激离开一段时间后才出现感觉。 4.感觉过敏:指轻微的刺激引起强烈感觉。 5.感觉异常: 麻木感、痒感、针刺感、蚁走感、肿胀感、束带感 等。 6.感觉分离:
26
6.皮层型 出现单一上肢或下肢感觉障碍。
27
神经反射检查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是通过 反射弧形成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及效应器五部分,并受高级中 枢控制。
反射弧中任何部分及高一级中枢有病变,均可 使导致反射异常,表现反射亢进、减弱或消失。
反射活动受高级中枢控制,当锥体束以上有病 变时,反射活动失去抑制,因而出现反射亢进。
方法:医生左手持病人腕关节。右手中指及示 指夹持病人中指,稍向上提,使腕部处于轻度 过伸位,然后以拇指迅速弹刮患者中指指甲。
由于中指深屈肌受到牵引而引起其余四指的轻 微掌屈反应,称为阳性,为上肢锥体束征,多 见于颈髓病变。
58
图:霍夫曼征
59
2.巴宾斯基(Babinski)征
检查方法同跖反射。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伸 直,医生手持病人踝部,用钝头竹签由后向前 划足底外側。
下列检查方法均是让被检者先睁眼完成动作, 然后再闭眼重复。小脑半球病变时睁眼及闭眼 均不能完成动作,称小脑性共济失调;而由于 感觉系统病变如多发性神经炎等出现的感觉性 共济失调时,睁眼动作稳准,闭跟则动作摇晃, 不稳不准。

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

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

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

一、脑神经检查

(一)嗅神经

嗅觉功能障碍如能排除鼻黏膜病变,常见于同侧嗅神经损害。

(二)视神经

检查包括视力、视野检查和眼底检查。

(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

1.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分别为第3、4、6对脑神经,共同支配眼球运动,合称眼球运动神经。

2.如发现眼球运动向内、向上及向下活动受限,以及上睑下垂、调节反射消失均提示有动眼神经麻痹。

3.如眼球向下及向外运动减弱,提示滑车神经有损害。

4.眼球向外转动障碍则为展神经受损。

5.瞳孔反射异常可由动眼神经或视神经受损所致。

6.单侧眼球运动神经的麻痹可导致复视。

(四)三叉神经

1.三叉神经系第5对脑神经,是混合性神经。

2.感觉神经纤维分布于面部皮肤、眼、鼻、口腔黏膜。

3.运动神经纤维支配咀嚼肌、颞肌和翼状内外肌。

4.面部感觉

嘱患者闭眼,以针刺检查痛觉、棉絮检查触觉和盛有冷水或热水的试管检查温度觉。两侧对比,观察患者的感觉反应是否减退、消失或过敏,同时确定感觉障碍区域。

5.角膜反射

(1)嘱患者睁眼向内侧注视,以捻成细束的棉絮从患者视野外接近并轻触外侧角膜,避免触及睫毛,正常反应为被刺激侧迅速闭眼,称为直接角膜反射。

(2)如刺激一侧角膜,对侧也出现眼睑闭合反应,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3)直接与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见于三叉神经病变(传人障碍);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见于患侧面神经瘫痪(传出障碍)。

6.运动功能

(1)检查者双手触按患者颞肌、咀嚼肌,嘱患者做咀嚼动作,对比双侧肌力强弱。

(2)再嘱患者做张口运动或露齿,以上下门齿中缝为标准,观察张口时下颌有无偏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自主神经功能检查自主神经可分为交感与副交感两个系统,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血管与腺体等活动。大部分内脏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的双重支配,在大脑皮质的调节下,协调整个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临床常用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眼心反射

患者仰卧,双眼自然闭合,计数脉率。检查者用左手中指、示指分别置于患者眼球两侧,逐渐加压,以患者不痛为限。加压20~30s后计数脉率,正常可减少10~12次/分,超过12次/分提示副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增强,迷走神经麻痹则无反应。如压迫后脉率非但不减慢反而加速,则提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二、卧立位试验

平卧位计数脉率,然后起立站直,再计数脉率。如由卧位到立位脉率增加超过10~12次/分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由立位到卧位,脉率减慢超过10~12次/分则为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

三、皮肤划痕试验

用钝头竹签在皮肤上适度加压划一条线,数秒钟后,皮肤先出现白色划痕(血管收缩)高出皮面,以后变红,属正常反应。如白色划痕持续较久,超过5分钟,提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如红色划痕迅速出现、持续时间较长、明显增

宽甚至隆起,提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或交感神经麻痹。

四、竖毛反射

竖毛肌由交感神经支配。将冰块置于患者颈后或腋窝,数秒钟后可见竖毛肌收缩,毛囊处隆起如鸡皮。根据竖毛反射障碍的部位来判断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范围。

五、发汗试验

常用碘淀粉法,即以碘1.5g,蓖麻油10.0ml,与95%酒精100ml混合成淡碘酊涂布于皮肤,干后再敷以淀粉。皮下注射毛果芸香碱10mg,作用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而引起出汗,出汗处淀粉变蓝色,无汗处皮肤颜色不变,可协助判断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范围。

六、Valsalva动作

患者深吸气后,在屏气状态下用力作呼气动作10~15s。计算此期间最长心搏间期与最短心搏间期的比值,正常人大于或等于1.4,如小于1.4则提示压力感受器功能不灵敏或其反射弧的传入纤维或传出纤维损害。

(胡申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