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理综(吉林-全国卷Ⅱ卷)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ⅱ)及解析
第 2 页(共 13 页)
A.
B.
C.
D.
二、实验题
9.(17 分)(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单摆偏离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
【解答】解:在物体下落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故机械能守恒
第 6 页(共 13 页)
故有 mgh=
解得 v= 所以在相同的高度,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同,即速率相同. 由于 a 的路程小于 b 的路程.故 ta<tb,即 a 比 b 先到达 s. 又到达 s 点时 a 的速度竖直向下,而 b 的速度水平向左. 故两物体的动量不相等. 故选 A. 【点评】两物体运动的路程关系:sb>sa,但在相同的高度速率相同,这是本题的突破 口.所以挖掘出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4.(3 分) 【考点】光的偏振. 【分析】根据光的现象,只要光的振动方向不与偏振片的狭逢垂直,都能有光通过偏振 片. 【解答】解:A、太阳光包含垂直传播方向向各个方向振动的光,当太阳光照射 P 时能在 P 的另一侧观察到偏振光,故 A 正确; 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能通过偏振片,故 B 正确; 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不能通过偏振片,因为它们已经相互垂直.故 C 是错误的; D、沿与竖直方向成 45°角振动的光也能通过偏振片,故 D 正确; 故选:ABD 【点评】D 选项容易漏选,其实题中另一侧能观察到光即可.
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 S1 和 S2,将 R 调到最大;b.合上
S1,调节 R 使 满偏;c.合上 S2,调节 R1 使 半偏,此时可认为的 的内阻 rg=R1.试 问: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理综试卷参考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理综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A3.D4.C5.D6.A7.C8.B9.C10.D11.A12.B13.C二、选择题14.A15.BC16.A17.ABD18.CD19.AD20.BD21.C三、非选择题22.(1)AC(2)(ⅰ)R0滑动变阻器甲E2(ⅱ)偏小23.设物块在圆形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2mgR+12mv2①物块在最高点受的力为重力mg、轨道的压力N。
重力与压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mg+N=m2vR②物块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N≥0③由②③式得V④由①④式得H≥2.5R⑤按题的需求,N=5mg,由②式得V⑥由①⑥式得h≤5R⑦h的取值范围是2.5R≤h≤5R⑧24.设构成铍“副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和速度分别为m和v,氢核的质量为m H。
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与氢核发生弹性正碰,碰后两粒子的速度分别为v ′和v H ′。
由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定律得mv =mv ′+m H v H ′①12mv 2=12mv ′2+12m H v H ′2②解得v H ′=2Hmvm m +③同理,对于质量为m N 的氮核,其碰后速度为V N ′=2Nmv m m +④由③④式可得m =''''N N H H H N m v m v v v −−⑤根据题意可知v H ′=7.0v N ′⑥将上式与题给数据代入⑤式得m =1.2u⑦25.(1)以a 表示粒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加速度,有qE =ma①加速度沿y 轴负方向。
设粒子从A 点进入电场时的初速度为v 0,由A 点运动到C 点经历的时间为t ,则有h =12at 2②l =v 0t ③由②③式得v 0=l④设粒子从点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 ,v 垂直于x 轴的分量v 1⑤由①④⑤式得v 1⑥设粒子经过C 点时的速度方向与x 轴的夹角为α,则有tan α=10v v ⑦由④⑤⑦式得α=arctan2h l⑧(2)粒子经过C 点进入磁场后在磁场中作速率为v 的圆周运动。
2007年全国卷理综卷加答案
07年全国卷精选20、电阻R 、电容C 与一线圈连成闭合电路,条形磁铁静止于线圈的正上方,N 极朝下,如图所示。
现使磁铁开始自由下落,在N 极接近线圈上端的过程中,流过R 的电流方向和电容器极板的带电情况是 A .从a 到b ,上极板带正电 B .从a 到b ,下极板带正电 C .从b 到a ,上极板带正电 D .从b 到a ,下极板带正电21、匀强电场中的三点A 、B 、C 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 的长度为1 m ,D 为AB 的中点,如图所示。
已知电场线的方向平行于ΔABC 所在平面,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4 V 、6 V 和2 V 。
设场强大小为E ,一电量为1×10-6 C 的正电荷从D 点移到C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 ,则 A .W =8×10-6J ,E >8 V/m B .W =6×10-6 J ,E >6 V/mC .W =8×10-6 J ,E ≤8 V/mD .W =6×10-6 J ,E ≤6 V/m23、倾斜雪道的长为25 m ,顶端高为15 m ,下端经过一小段圆弧过渡后与很长的水平雪道相接,如图所示。
一滑雪运动员在倾斜雪道的顶端以水平速度v 0=8 m/s 飞出,在落到倾斜雪道上时,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斜面的分速度而不弹起。
除缓冲外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过渡轨道光滑,其长度可忽略。
设滑雪板与雪道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距离(取g =10 m/s 2)24、在半径为R 的半圆形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为B 。
一质量为m ,带有电量q 的粒子以一定的速度沿垂直于半圆直径AD 方向经P 点(AP =d )射入磁场(不计重力影响)。
⑴如果粒子恰好从A 点射出磁场,求入射粒子的速度。
⑵如果粒子经纸面内Q 点从磁场中射出,出射方向与半圆在Q 点切线方向的夹角为φ(如图)。
(完整word版)2007年高考理综试题及详细答案_新课标
种群 数 量 %( )准考证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 绝密 启用前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1. 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A .血浆CO 2浓度升高B 、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 .血浆渗透压升高D 、血糖浓度升高2. 下列有关正常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分裂间期发生DNA 复制B 、分裂间期有蛋白质合成C .分裂间期有RNA 合成D 、分裂间期有逆转录发生3确的是A .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B .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第C .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D .能量流动方向由甲经乙到丙 4.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 .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 .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 .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5.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A .物种进化 B 、外来物种入侵 C .群落演替 D 、垂直结构6.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DNA 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A .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B .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C .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D .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7.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A .3B .4C .5D .6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最新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黑龙江、吉林、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内蒙古、甘肃、新疆)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 页,总分30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 毫米的黑以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试卷共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126 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i.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A 甲状腺激素B 雌激素C 促甲状腺激素D 促性腺激素ii.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A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 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iii.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 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iv.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 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C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 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曲线甲、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v.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2007年全国卷理综卷加答案
07年全国卷精选20、电阻R 、电容C 与一线圈连成闭合电路,条形磁铁静止于线圈的正上方,N 极朝下,如图所示。
现使磁铁开始自由下落,在N 极接近线圈上端的过程中,流过R 的电流方向和电容器极板的带电情况是 A .从a 到b ,上极板带正电 B .从a 到b ,下极板带正电 C .从b 到a ,上极板带正电 D .从b 到a ,下极板带正电21、匀强电场中的三点A 、B 、C 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 的长度为1 m ,D 为AB 的中点,如图所示。
已知电场线的方向平行于ΔABC 所在平面,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4 V 、6 V 和2 V 。
设场强大小为E ,一电量为1×10-6 C 的正电荷从D 点移到C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 ,则 A .W =8×10-6J ,E >8 V/m B .W =6×10-6 J ,E >6 V/mC .W =8×10-6 J ,E ≤8 V/mD .W =6×10-6 J ,E ≤6 V/m23、倾斜雪道的长为25 m ,顶端高为15 m ,下端经过一小段圆弧过渡后与很长的水平雪道相接,如图所示。
一滑雪运动员在倾斜雪道的顶端以水平速度v 0=8 m/s 飞出,在落到倾斜雪道上时,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斜面的分速度而不弹起。
除缓冲外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过渡轨道光滑,其长度可忽略。
设滑雪板与雪道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距离(取g =10 m/s 2)24、在半径为R 的半圆形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为B 。
一质量为m ,带有电量q 的粒子以一定的速度沿垂直于半圆直径AD 方向经P 点(AP =d )射入磁场(不计重力影响)。
⑴如果粒子恰好从A 点射出磁场,求入射粒子的速度。
⑵如果粒子经纸面内Q 点从磁场中射出,出射方向与半圆在Q 点切线方向的夹角为φ(如图)。
C108.2007年理综全国卷Ⅱ
庞留根 吕叔湘中学 2007年7月 年 月 Email: dyszplg@
2007年理综全国卷Ⅱ.14 年理综全国卷Ⅱ 年理综全国卷 14.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对一定质量的气体 A.在体积缓慢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 在体积缓慢不断增大的过程中, 在体积缓慢不断增大的过程中 做功 B.在压强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一定做功 在压强不断增大的过程中, 在压强不断增大的过程中 C.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 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 D.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 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 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 不变
解:a做自由落体运动, 做自由落体运动, 做自由落体运动
ta =
2R R = 1.41 g g
b做变速圆周运动,当摆角很小时可视为振动处理, 做变速圆周运动,当摆角很小时可视为振动处理, 做变速圆周运动 视为振动处理
T 1 R R t c = = × 2π = 1.57 4 4 g g
当摆角不是很小时,可以推知,时间t 不会比t 当摆角不是很小时,可以推知,时间 b不会比 c小, 所以 ta<tb;
2007年理综全国卷Ⅱ.18 年理综全国卷Ⅱ 年理综全国卷 18.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间跃迁时, 可发出三种 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间跃迁时, 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间跃迁时 不同波长的辐射光。 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λ 不同波长的辐射光 。 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 1 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 和λ2,且λ1>λ2,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 A. λ1+λ2 B. λ1-λ2 ) CD
2007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及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黑龙江、吉林、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内蒙古、甘肃、新疆)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 页,总分30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 毫米的黑以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试卷共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126 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i.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A 甲状腺激素B 雌激素C 促甲状腺激素D 促性腺激素ii.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A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 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iii.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 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iv.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 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C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 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v.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2007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2)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黑龙江、吉林、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内蒙古、甘肃、新疆)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 页,总分30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 毫米的黑以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试卷共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126 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i.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A 甲状腺激素B 雌激素C 促甲状腺激素D 促性腺激素ii.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A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 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iii.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 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iv.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 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C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 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v.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200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理综试卷(物理)理综试卷(物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分) 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 N 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 N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A .0.5 B2 C .3.2 D .4 15.一列简诸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4 m/s ,已知坐标原点(x =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a 所示,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 =0.15s 时波形的图是时波形的图是图a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磨擦,a 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 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中达到的平衡状态,中达到的平衡状态,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气体从a 态变化到b 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了热量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了热量17.从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
2007年全国高考16套生物试题及解析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题(共16套)1.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I-生物部分2.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II-生物部分3.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四川卷)-生物部分4.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重庆卷)-生物部分5.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天津卷)-生物部分6.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北京卷)-生物部分7.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山东卷)-生物部分8.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宁夏卷)-生物部分9.2007年全国高考(海南)-生物卷10.2007年全国高考(广东)-生物卷11. 2007年全国高考(江苏)-生物卷12.2007年全国高考(上海)-生物卷13.2007年全国高考(上海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14.2007年全国高考(广东卷)理科基础-生物部分15.2007年全国高考(广东卷)文科基础-生物部分16.2007年全国高考(山东卷)基本能力-生物部分1---[人教大纲版]2007高考全国卷I---理综(生物)(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辽宁)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得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C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4、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2007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物理部分ppt课件
06计算题部分 16+19+20分
13
23.(16分)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 光滑有轨道,由一段斜的直轨道与之相切的 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 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 开始下滑,然后沿 圆形轨道运动。要 求物块能通过圆形 轨道最高点,且在 该最高点与轨道间 的压力不能超过5mg (g为重力加速度)。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 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 14
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①断开S1 和S2,将R调到最大;②合上S1调节R使 AA 满偏;③合上 S2,调节R1使 AA 半偏,此时可以认为 AA 的内阻rg=R1, 试问:
(ⅰ)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该选择 ① ;为了使测量尽量精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 ② ; 电源E应该选择 ③ 。 (ⅱ)认为内阻rg=R1,此结果与rg的真实值相比 ④ 。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4.(19分)用放射源钋的α射线轰击铍时,能发 射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这就是所谓铍 “辐射”。1932年,查德威克用铍“辐射”分别 照射(轰击)氢和氨(它们可视为处于静止状 态)。测得照射后沿铍“辐射”方向高速运动的 氨核和氦核的质量之比为7:0。查德威克假设铍 “辐射”是由一种质量不为零的中性粒子构成的, 从而通过上述实验在历史上首次发现了中子。假 设铍“辐射”中的中性粒子与氢或氦发生弹性正 碰,试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条件下计算构成铍 “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质量用原子质量 单位u表示,1u等于1个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 一。取氢核和氦核的质量分别为1.0u和14u。)15
3
16.如图所示,PQS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 的1/4圆周轨道,圆心O在S的正上方,在S和P两 点各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a和b,从同一时刻开 始,a自由下落,b沿圆弧下滑。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A 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B a与b同时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C a比b先到达S, 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 D b比a先到达S, 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历年高考选择题
高考选择题(一)1.(2008高考理综全国卷I)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2.(2008高考理综全国卷I)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
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
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3.(2008高考理综全国卷I)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
如果在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A.3 B.4 C.9 D.124.(2008高考理综全国卷Ⅱ)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H2CO3/ 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5.(2008高考理综全国卷Ⅱ)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而增殖B.流感病毒的核酸位于衣壳外面的囊膜上C.肠道病毒可在经高温灭菌的培养基上生长增殖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6.(2008高考理综全国卷Ⅱ)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高考选择题(二)1、(2007高考理综全国卷I)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2、(2007高考理综全国卷I)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3、(2007高考理综全国卷I)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4、(2007高考理综全国卷I)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
2007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科数学试题及解答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理科数学(必修+选修II)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 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的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 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P (A+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P n (k)=C knP k (1-P)n -k一.选择题 1. sin2100 =(A)23 (B) 23-(C)21(D) 21-2.函数f(x)=|sinx|的一个单调递增区间是 (A)⎪⎭⎫⎝⎛-4,4ππ (B) ⎪⎭⎫⎝⎛43,4ππ(C) ⎪⎭⎫ ⎝⎛23,ππ (D) ⎪⎭⎫ ⎝⎛ππ2,233.设复数z 满足i z2i1=+,则z = (A) -2+i(B) -2-i(C) 2-i(D) 2+i4.以下四个数中的最大者是 (A) (ln2)2(B) ln(ln2)(C) ln 2(D) ln25.在∆ABC 中,已知D 是AB 边上一点,若AD =2DB ,=CB CA 31λ+,则λ= (A)32 (B)31 (C)31-(D) 32-球的表面积公式S=42R π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球的体积公式 V=334Rπ,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6.不等式:04x 1x 2>--的解集为 (A)( -2, 1) (B) ( 2, +∞)(C) ( -2, 1)∪ ( 2, +∞)(D) ( -∞, -2)∪ ( 1, +∞)7.已知正三棱柱ABC-A 1B 1C 1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相等,则AB 1与侧面ACC 1A 1所成角的正弦等于(A)46(B)410 (C)22 (D) 238.已知曲线3lnx 4x y 2-=的一条切线的斜率为21,则切点的横坐标为 (A)3 (B) 2 (C) 1 (D) 219.把函数y =e x 的图象按向量a =(2,3)平移,得到y =f (x )的图象,则f (x )=(A) e x -3+2 (B) e x +3-2 (C) e x -2+3 (D) e x +2-310.从5位同学中选派4位同学在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参加公益活动,每人一天,要求星期五有2人参加,星期六、星期日各有1人参加,则不同的选派方法共有(A)40种 (B) 60种 (C) 100种 (D) 120种11.设F 1,F 2分别是双曲线1by a x 2222=-的左、右焦点。
2007年高考全国2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II理科综合卷6.已知:C(s)+CO2(g)=2CO(g)△H>0。
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7.0.1mol/LNaHCO3的溶液的pH最接近于A.5.6B.7.0C.8.4D.13.0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醋酸钠的水解反应CH3COO—+H3O+=CH3COOH+ H2OB.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 2H2O+ CO32—C.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C6H5O—+ CO2+ H2O=C6H5OH+CO32—D.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3Fe+8H++2NO3—=3Fe3++2NO↑+4 H2O9.已知:①1mol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②①1mol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molHCl分子时释放431kJ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g)=2HCl(g)B.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D.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1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10.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正极有O2逸出D.铜片上有H2逸出1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A.C+ H2O= CO2+ H2B.3NO2+H2O=2HNO3+NOC.2Na2O2+2H2O=4NaOH+O2↑D.2F2+2H2O=4HF+O2Ag+Ba2+ Al3+阳离子OH-Cl- SO42-阴离子为鉴别它们,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a.B和D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b.A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B,且A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C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阳离子反应可生成D,且C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E溶于水后,与上述某阴离子反应可生成B;e.A溶液与适量E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再加过量E溶液,沉淀是减少,但不消失。
072理综合卷答案
绵阳市高2007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13题,每题6分。
1.B 2.A 3.C 4.D 5.A6.A7.B8.D9.A10.C11.B12. D13.C二、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D15.B 16.D 17.C 18.A 19.AB 20.BC 21.A第Ⅱ卷(选择题,共174分)22. (1) ①闭合开关S 1和S 2,记下电流表的读数I 1;②闭合开关S 1,断开开关S 2,记下电流表的读数I 2;③ 表达式:21221I I R I I E -=;21112212I I RI R I R I r --+=.(实验步骤可交换顺序,每步2分,E 和r 各2分)(2) ① 如图(要有正确的描点,曲线有明显的直线段和曲线段,分界点大致在(0.4,20)处,全正确给3分);② F =0.5(x -12)(劲度系数在0.48~0.52之间都正确,3分),大于(3分).22.解:设A 、B 两球的质量都为m ,它们之间的斥力大小为F ,两球间的距离从l 0到恢复到l 0的时间内两球通过的距离相等,设为l 1,恢复到l 0时A 球的速度为v A ,B 球的速度为v B ,由动量守恒有3m v 0=m v A +m v B ·(2分) 有3v 0=v A +v B ·(1分) 由动能定理有对A 球有:F l 1=222121υυm m A -·(2分) 对B 球有:-F l 1=202)2(2121υυm m B -·(2分) 有+2A υ2B υ=205υ·(1分) 解得v A =2v 0,v B =v 0·(1分)O 0.10.2 0.3 0.4 0.5 0.6 0.7当两球的速度相等时,两球间的距离最小,设此时两球的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有 3m v 0=(m +m )v ·(2分)得v =23v 0·(1分)设两球间的距离从最小值到恢复到l 0的时间内, A 球通过的距离为l , 由匀变速运动规律al A 222=-υυ·(2分) 得l =a872υ·(2分)23. 解:(1)设滑块过B 点时的速度为v B ,C 到B 由动能定理得:0212-=-B m qER mgR υ·(3分) 设B 到P 时间为 t ,由动量定理得:B m t mg qE υμ-=+-0)(·(3分)解得 t =s 72)(2=+-mg qE mR qE mg μ·(3分)(2)设过D 点的速度为v ,沿轨道恰能到达最高点D 的条件为:mg =m v 2 /R ·(2分)设滑块过C 点时的速度为v C ,从C 到D 由动能定理得: )(2122C m qER mgR υυ-=--·(2分) 设滑块在C 点时所受的压力为N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RmqE N C2υ=-·(2分)解得0.9N )(3=+=mg qE N ·(2分)由牛顿第三定律,滑块通过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N /=N =0.9N ·(2分) 注:其它解法正确的同样给分.24. 解:(1)金属杆先向右做匀减速运动,达到右端最远处后向左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过了原点O 后,回路中不再有感应电流.设金属杆从原点处运动到右端最远处的时间为t 1,则 v 0-a t 1=0·(2分) 解得t 1=10 s所以,回路中感应电流持续的时间T =2 t 1=20 s ·(2分)(2)设金属杆速度为v 1 = 6 m / s 时的位置坐标为x 1,此处的磁感应强度为B 1,金属杆上的感应电动势为E 1,感应电流为I 1,受到的安培力为F 1,则120212ax -=-υυ·(2分) 解得x 1=32 m ·(2分)则B 1=0.05 x 1=1.6 T ·(1分) E 1=B 1d v 1·(1分)REI 11=·(1分) F 1 = B 1d I 1=R d B 1221υ·(1分)解得F 1 = 4.8 N ·(2分)当金属杆向右运动时,F 1方向向左,假设外力F 的方向向右,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1-F = ma ·(1分)所以F = F 1-ma = 3.8 N ·(1分)外力F 方向与a 方向相反,即沿x 轴正方向.·(1分) 当金属杆向左运动时,F 1方向向右,假设外力F 的方向向右,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1-F = ma ·(1分)所以F =-F 1-ma =-5.8 N ·(1分)外力F 方向与a 方向相同,即沿x 轴负方向.·(1分) 26.(12分,每空2分)(1)CuO (氧化铜) 3Fe +4H 2O 高温===== Fe 3O 4+4H 2 (2)肥皂泡爆裂,发出淡蓝色火焰 (3)从肥皂水中取出导气管 (4)Fe 3O 4+4H 2高温===== 3Fe +4H 2O 3Fe +2O 2撞击==== Fe 3O 4 27.(1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 页,总分30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 毫米的黑以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试卷共21 小题,每小题6 分,共126 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A甲状腺激素 B 雌激素 C 促甲状腺激素 D 促性腺激素2.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 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3.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 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C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 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5.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 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 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 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6.已知:C(s)+CO 2(g)2CO(g)△H>0。
该反应的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 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7.0.1mol/L NaHCO3溶液的pH最接近于A.5.6 B.7.0 C.8.4 D.13.0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醋酸钠的水解反应CH3COO-+H3O+=CH3COOH+H2OB 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2H2O +CO32-C 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C6H5O-+CO2+H2O=C6H5OH+CO32-D 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3Fe+8H++2NO3-=3Fe3++2NO↑+4H2O9.已知:①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②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 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kJ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2HCl(g)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10.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B 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 正极有O2逸出D 铜片上有H2逸出11.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A CO+H2O CO2+H2B 3NO2+H2O=2HNO3+NOC 2Na2O2+2H2O=4NaOH+O2↑D 2F2+2H2O=4HF+O2A C6H12B C6H14C C7H12D C7H1413.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g 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 浓度为0.50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A Na2OB Na2O2C Na2O和Na2O2D Na2O2和NaO2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正确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体积缓慢地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B 在压强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一定做功C 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D 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15.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x=0与x=1cm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
由此可以得出A波长一定是4cmB 波的周期一定是4sC 波的振幅一定是2cmD 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cm/s16.如图所示,PQS 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1/4圆周轨道,圆心O 在S 的正上方,在S 和P 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和b ,从同一时刻开始,a 自由下落,b 沿圆弧下滑。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比b 先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等B a 与b 同时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等C a 比b 先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相等D b 比a 先到达S ,它们在S 点的动量不相等17.如图,P 是一偏振片,P 的振动方向(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
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 时能在P 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A 太阳光B 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C 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D 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18.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之间跃迁时,可发生三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
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λ1和λ2,且λ1和λ2,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A λ1+λ2B λ1-λ2C 1212λλλλ+ D 1212λλλλ-19.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质点在固定的正的点电荷作用下绕该正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 0,轨道平面位于纸面内,质点的速度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现加一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已知轨道半径并不因此而改变,则A 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大于T 0B 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小于T 0C 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大于T 0D 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小于T 020.假定地球,月球都静止不动,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向月球发射一探测器。
假定探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
用W 表示探测器从脱离火箭处飞到月球的过程中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用E k 表示探测器脱离火箭时的动能,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 .E k 必须大于或等于W ,探测器才能到达月球B .E k 小于W ,探测器也可能到达月球C .E k =12W ,探测器一定能到达月球 D .E k =12W ,探测器一定不能到达月球21.如图所示,在PO 、QR 区域中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于纸面。
一导线框abcdefa 位于纸面内,框的邻边都相互垂直,bc 边与磁场的边界P 重合,导线框与磁场区域的尺寸如图所示。
从t =0时刻开始,线框匀速横穿两个磁场区域。
以a →b →c →d →e →f 为线框中的电动势ε的正方向,以下四个ε-t 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第Ⅱ卷本试卷共10小题,共174分。
22.(17分)(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A .适当加长摆线B .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C .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D .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其中对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
(2)有一电注表,量程为1mA ,内阻r g 约为100Ω。
要求测量其内阻。
可选用器材有:电阻器R 0,最大阻值为99999.9Ω;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10k Ω;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2k Ω;电源E 1,电动势约为2V ,内阻不计;电源E 2,电动势约为6V ,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
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S 1和S 2,将R 调到最大;b.合上S 1调节R 使 c.合上S 2,调节R 1半偏,此时可以认为 r g =R 1,试问: (ⅰ)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 1应该选择 ;为了使测量尽量精确,可变电阻R 应该选择 ;电源E 应该选择 。
(ⅱ)认为内阻r g =R 1,此结果与r g 的真实值相比 。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23.(16分)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有轨道,由一段斜的直轨道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 。
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
要求物块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且在该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能超过5mg (g 为重力加速度)。
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 的取值范围。
24.(19分)用放射源钋的α射线轰击铍时,能发射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这就是所谓铍“辐射”。
1932年,查德威克用铍“辐射”分别照射(轰击)氢和氨(它们可视为处于静止状态)。
测得照射后沿铍“辐射”方向高速运动的氨核和氦核的质量之比为7:0。
查德威克假设铍“辐射”是由一种质量不为零的中性粒子构成的,从而通过上述实验在历史上首次发现了中子。
假设铍“辐射”中的中性粒子与氢或氦发生弹性正碰,试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条件下计算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
(质量用原子质量单位u表示,1u 等于1个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
取氢核和氦核的质量分别为1.0u和14u。
)25.(20分)如图所示,在坐标系Oxy的第一象限中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速磁场,场强大小为E。
在其它象限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A是y轴上的一点,它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为h;C是x轴上的一点,到O的距离为L。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初速度沿x轴方向从A点进入电场区域,继而通过C点进入磁场区域。
并再次通过A点,此时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成锐角。
不计重力作用。
试求:(1)粒子经过C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26.(15分)用A+、B-、C2―、D、E、F、G和H分别表示含有18个电子的八种微粒(离子或分子),请回答:(1)A元素是、B元素是、C元素是(用元素符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