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乡村支教电影观后感悟体会10篇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心得10篇_看《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10篇.doc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心得10篇_看《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10篇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心得10篇_看《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10篇《一生只为一事来》根据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师的真实故事改编,以商人董大山的视角,讲述了支月英在偏远大山深处的艰苦条件下,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初心,为大山里三代孩子带来重大命运变革的感人故事。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由张亚海导演,穆婷婷、谭凯、巩汉林、王姬主演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日前首映,电影以商人董大山的视角展开,讲述了支月英老师驻守大山38年、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
众主创在现场分享了此次拍摄的点点滴滴,影片即将于9月9日全国公映。
《一生只为一事来》原型人物支月英是一位支教乡村38年的乡村女教师,她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以及央视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称号。
当歌手米粒和小演员宋心钰一起演唱完主题曲《若说》后,支月英以及主创走上舞台向观众问好。
在被问到影片拍完之后的收获和感悟时,穆婷婷表示:饰演支月英老师是自己的荣幸,影片的拍摄就是一场心灵的洗涤之旅,以后会时刻用支老师的精神鞭策自己。
谭凯在被问到是不是生活中也像电影里一样是霸道总裁时,他表示自己生活中是一个很平易近人的人,只不过角色的要求让自己不得不有时候表现的比较严肃,引发观众鼓掌和笑声。
著名演员王姬饰演了片中支月英的母亲,在被问到如果是自己遇到了和片中一样的情况,会怎样面对时,王姬一度哽咽,表示支月英老师这样的人太伟大了,身为一个母亲内心肯定是柔软的,但是担心归担心,还是会支持自己孩子的选择。
而当支月英老师在被问到如果青春再重来一次,会怎样选择时,她毫不犹豫的说还是会选择支教乡村,做一名普通的老师。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看心得教师节来临之际,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正式开启全国路演。
9月2日,影片导演张亚海,主演徐梓涵、宋心钰以及影片故事原型支月英老师本人来到江西宜春与观众见面。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影感悟心得精选【5篇】
影片《一生只为一事来》以我省“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女教师支月英为原型创作拍摄。
关于观看《一生只为一事来》电影观后感悟,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悟【1】看《一生只为一事来》的时候,竟然掉了眼泪。
我自己也有点意外,半辈子电影看下来,我早就是一个心肠冷酷的专业观众。
类似《唐山大地震》《山楂树之恋》这种,电影内外,全中国大概流了有五吨眼泪,我也就是听别人哭哭。
而《一生只为一事来》这样的电影,老实说,也不是我的菜。
因为我不喜欢煽情,不喜欢励志主题,而要在影像的意义上去挑剔这部电影,更太容易。
比如,整部电影的年代感单薄,年代符号也简易,剧情设置和起承转合基本套路,主要演员的声口和表情也相当城市。
但是,我几乎是轻易地被这个题材拿住,因为,这些年的中国教师太缺乏影像表现。
自《阳光灿烂的日子》后,中国教师的形象基本就被冯小刚给遮蔽了。
虽然,冯小刚演的这个胡老师绝对是他个人表演史上的最佳,形神兼备地表现了教师行业的难堪开端,之后的教师影像,基本就在胡老师的光圈里摇摆,传达一种温和的无能,色厉且内荏,以及猥琐的体面。
而随着这些年教育被各种蚕食,影像中的教师或者成了“疯狂老师”“麻辣老师”,或者就成了“恐怖老师”“人偶老师”。
我们几乎忘记了,少年时代,我们遇到的老师曾经多么亲切,他们曾经就是我们的左邻右舍,我们的父亲母亲。
这就是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的意义,编导用相当朴素的镜头带我们回到过去,重新把我们童年时代的老师还给我们。
电影开头恰好是我们2 世纪7 年代初出生的人上小学的年代,背着行李的支月英从城市来到大山,我想到了我自己的小学语文老师金感芳。
她在和支月英一模一样的年纪成了我们的班主任,而少年时代的喜欢,常常就用恶作剧的方式表达,虽然我们没有像电影中的小男主一样给老师吃巴豆来逼她离开,但我们也把自己最喜欢的老师气得眼睛出血。
2019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优秀观后感范文精华篇
2019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优秀观后感范文精华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在寒冷冬日里更有暖意。
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如盏盏明灯,点亮千家万户。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2019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优秀观后感范文精华篇,希望大伙儿们喜欢呀。
2019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优秀观后感范文9月6日,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在北京师范大学首映,导演张亚海与主演穆婷婷、谭凯、王姬,小演员徐梓涵、宋心钰、李涵阳、胡雨慈,以及电影主题曲演唱者米粒等主创现身,影片原型人物支月英也来到现场。
该片9月9日上映,原型人物支月英是一位支教38年的乡村女教师,她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以及央视“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称号。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刚满19岁的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来到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乡村女教师。
至今,支月英还在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着初心与大山的希望,诠释了“一生只为一事来”。
在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影片特意选在北师大首映,既是为了向即将步入教师行列的学生们传播“一生只为一事来”的伟大无私的奉献精神,也是为了向全天下的教育工作者致敬。
片中,穆婷婷饰演支月英,她说第一天去剧组时就对山里生活、支教老师和当地孩子有了崭新的认识。
“我去支老师的学校看,发现她对孩子们就像妈妈一样,不仅管学习,还要管生活,一个孩子发烧了,她还要带他看医生。
难以想象这些年她面临的困难。
”穆婷婷表示,饰演支月英老师是自己的荣幸,影片的拍摄就是一场心灵的洗涤之旅,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感动更多人,希望大家关注山村儿童的教育问题。
王姬在片中饰演支月英的母亲,当被问及如果自己遇到和片中一样的情况会怎样面对时,王姬一度哽咽,她表示支月英老师这样的人太伟大了,虽然女儿选择这样的职业,作为母亲肯定是心疼、担心,但是身为母亲,肯定还是会支持自己孩子的选择:“我相信支老师没有家人的支持,也坚持不了这么多年。
乡村支教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影感悟以及心得体会【5篇】【精品】
影片《一生只为一事来》以我省“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女教师支月英为原型创作拍摄。
关于观看《一生只为一事来》电影观后感悟,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悟【1】9月6日,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在北京师范大学首映,导演张亚海与主演穆婷婷、谭凯、王姬,小演员徐梓涵、宋心钰、李涵阳、胡雨慈,以及电影主题曲演唱者米粒等主创现身,影片原型人物支月英也来到现场。
该片9月9日上映,原型人物支月英是一位支教3 年的乡村女教师,她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以及央视“感动中国2 年度人物”称号。
19 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刚满19岁的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来到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乡村女教师。
至今,支月英还在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着初心与大山的希望,诠释了“一生只为一事来”。
在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影片特意选在北师大首映,既是为了向即将步入教师行列的学生们传播“一生只为一事来”的伟大无私的奉献精神,也是为了向全天下的教育工作者致敬。
片中,穆婷婷饰演支月英,她说第一天去剧组时就对山里生活、支教老师和当地孩子有了崭新的认识。
“我去支老师的学校看,发现她对孩子们就像妈妈一样,不仅管学习,还要管生活,一个孩子发烧了,她还要带他看医生。
难以想象这些年她面临的困难。
”穆婷婷表示,饰演支月英老师是自己的荣幸,影片的拍摄就是一场心灵的洗涤之旅,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感动更多人,希望大家关注山村儿童的教育问题。
王姬在片中饰演支月英的母亲,当被问及如果自己遇到和片中一样的情况会怎样面对时,王姬一度哽咽,她表示支月英老师这样的人太伟大了,虽然女儿选择这样的职业,作为母亲肯定是心疼、担心,但是身为母亲,肯定还是会支持自己孩子的选择:“我相信支老师没有家人的支持,也坚持不了这么多年。
”支月英补充说,她母亲虽然嘴上不支持,行动上却一直支持,“她的支持是我坚持的动力。
《一生只为一事来》支月英事迹电影观后感悟400字10篇
《一生只为一事来》支月英事迹电影观后感悟400字10篇《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悟【1】周三那天去看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看后很受感动!影片讲述的是支月英老师扎根乡村教育,坚守乡村教育的事。
整部影片娓娓道来,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没有什么惊天之举,很平实、很真实的把支老师的日常展现给大家。
看似很平凡的每一天,最终汇聚成难能可贵的坚守,而这种坚守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整整39年,现在还在继续坚守着!这种坚守也让平凡变得不平凡起来!由于她的坚守,让淘小子(董大山等)、“笨孩子”等都走出大山;由于她的坚守,让乡亲们意识到教育的重要,让多少“放牛娃”能去上学;由于她的坚守,让多少人(罗如意)、多少家庭摆脱困境;由于她的坚守,让商人董大山迷失的心又重新回归,回归纯真、回归美好,而不是一味地逐利;由于她的坚守,让大山里的孩子、让乡亲们坚信:坚守就有希望,让他们充满信心走向美好生活!她爱孩子们,鼓励赞赏他们,还和家长沟通怎么教育孩子,她的真爱真付出让孩子有切身体会,让他们懂事了成长了!观看过程中,为淘小子们的恶作剧大家开心的笑,为支老师的坚守、为她的执着、为她的付出大家深受感动,有的人脸上现出晶莹的泪花。
这是感动的泪水、触景生情的泪水,有人也许会说,看个电影,至于吗?但这的确让你控制不住,实在是有感而发,为这样的师者、为这样的老师感动、流泪正常,没人笑话!影片中大山深处的星空很美,风景很美,大家一致的想法是去旅游非常好,但是长期生活在那里的支老师,在当年她面对的是多么艰苦的环境啊!看后,我个人的感觉,这部影片更真实、更感人,个人感觉比《老师好》更能触动你的内心。
这部电影带来的感受也超出了我的预期,当时是为看而看,不像《老师好》是主动去看,但看后真的是一部好电影!现在看来,好电影的标准绝不能用票房去衡量,强烈推荐大家去看,费用自付,不给报销啊,哈哈!真实的支老师大家可以百度,以感动中国颁奖词作为结尾吧!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大山。
乡村支教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5篇:育人一事,值得一世
乡村支教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5篇:育人一事,值得一世2019年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正式上线各大影院,而《一生只为一事来》十九岁的支月英怀揣梦想来到大山深处支教,被以董大山为首的顽劣孩子处处作对,以及乡亲们的漠视教育,让支老师灰心离去,幡然醒悟的孩子们一路追赶。
几个孩子最终截然不同的命运走向,两代学生的悲欢成长的故事。
而关于观看《一生只为一事来》电影的影评以及观后感,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影评【1】在我从教生涯的第2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单位统一组织观看影片《一生只为一事来》。
支老师的“不是因为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有希望”久久萦绕在我心田。
一位普通的乡村支教教师,干了一辈子看似平凡的工作,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影响了几代人,为深山里的孩子带去了未来的希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一直觉得,老师应该是个有情怀的职业,他离不开道义也离不开爱的传递。
无疑,大山里的孩子们是幸运的,碰到这样慈母般的老师。
在幼教这个平凡的岗位里,我们不会有大作为,但只要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懂感恩,知礼仪,我想这就是我们的收获,也是我们坚持的动力。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影评【2】看《一生只为一事来》的时候,竟然掉了眼泪。
我自己也有点意外,半辈子电影看下来,我早就是一个心肠冷酷的专业观众。
类似《唐山大地震》《山楂树之恋》这种,电影内外,全中国大概流了有五吨眼泪,我也就是听别人哭哭。
而《一生只为一事来》这样的电影,老实说,也不是我的菜。
因为我不喜欢煽情,不喜欢励志主题,而要在影像的意义上去挑剔这部电影,更太容易。
比如,整部电影的年代感单薄,年代符号也简易,剧情设置和起承转合基本套路,主要演员的声口和表情也相当城市。
但是,我几乎是轻易地被这个题材拿住,因为,这些年的中国教师太缺乏影像表现。
自《阳光灿烂的日子》后,中国教师的形象基本就被冯小刚给遮蔽了。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2019年9月10日教师节前后,安吉县社区教育学院孝丰分院党支部和工会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电影《一生只为一件事来》。
第一次听电影的名字,猜测会是什么样的故事。
讲述山村教师坚守农村一线,一辈子没有离开的故事。
看似简单的平凡事迹,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去坚持。
即使你没有得到理想的生活,你也不能失去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如果心中有一条上山的路,那就什么也挡不住了。
就像泥洋中的竹子,扎根在山里。
有学生的地方就得有老师,我就得去。
困住我们的不是眼前的山,而是贫瘠的心。
电影中的支月英老师并不伟大,但他非常贴近生活。
那时无数的乡村教师就是这样坚持下来的。
她平凡的话语成了无数学生前进的动力。
在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支月英老师克服了许多困难,陪伴学生,开导学生:再黑的夜晚,只要我们抬头就能看到月亮,让我们看到方向。
不是有希望才坚持,而是有坚持才有希望.从一个城市长大的弱女子,为什么要成长为一个会做农活的女人?支月英老师的平凡事迹让我们叹为观止,因为他在农村的土地上坚持了一辈子。
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
向所有在农村教育一线奋战的老前辈致敬。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有多难?根据《感动中国》人物支月英原型改编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件事》,讲述了她在山区驻扎了38年,为农村教育奉献了一生的感人故事。
昨日,该片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首映式,影片主创和人物原型支月英的到来,使现场成为一个方向。
育工作者的集体致敬,无论是台上嘉宾还是台下观众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该片由张亚海执导,穆婷婷、谭凯、巩汉林、王姬主演,将于9月9日教师节前夕全国公映。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悟1000字观看一生只为一事来感悟体会10篇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悟1000字观看一生只为一事来感悟体会10篇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悟1000字_观看一生只为一事来感悟体会10篇《一生只为一事来》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讲述了XXX的真实生活,影片在XXX第一班学生XXX的回忆中徐徐展开:1980年,19岁的XXX只身一人走进深山,站上了XXX的讲台。
关于观看《一生只为一事来》电影的观后感悟,XXX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悟【1】初心,很多时候是指人们做某件事情的最初原因。
它们,也是纯真、质朴以及纯洁的信念。
有的时候,对于教师来说,初心便是无私付出、奉献教育。
坚守初心,也成为了许多教师身上质朴和纯真的信念。
XXX执导、XXX以及XXX等人联合主演的剧情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就是那么一部演绎了教师那份“坚守初心之质朴信念”的影视作品。
通过这部电影作品的剧情等资料,我们往往可以体会并感受到那份质朴信念的温度和力度。
因为,在主人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她坚守初心的不变、质朴和纯真的信念。
在电影当中,我们可以从客观因素、主观动因以及实际行动等三大方面,去感受这份关于初心的信念。
客观因素是坚守初心的困境电影作品《一生只为一事来》的客观因素,具有它们本身独特的作用与意义。
很多时候,它们是铺垫并烘托主人公心中追求与愿望完成的构成部分。
从而,为作品主题举行铺设。
其间,包孕了多个方面的因素。
故事里的主人公XXX,她投身教育事业的地方不是城市、也不是城镇。
她在故事中所身处的环境,是连绵的大山。
可以说,大山深处是这部电影里主要的客观因素了。
正因为这样,大山里面的环境很多时候是比不上城市。
甚至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的。
对于投身教育事业的XXX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困境。
所以说,XXX深处这样的客观因素,成为了她坚守教育初心的一种困境表现。
并且,它们也成为了表现她坚守初心之信念的铺垫。
与此同时,电影故事中的客观因素不仅仅是大山深处。
作品,还以大山中的工作、生活以及研究上的条件,作为影片的客观体现。
2019教育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 观看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
2019教育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观看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影片《一生只为一事来》以我省“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1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女教师支月英为原型创作拍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一)同样作为一名农村教师的我,从支月英老师的身上看到了、学到了、感受到了许多许多。
真爱对待学生。
要对班上每个同学的家庭状况、学习状况、身体发育状况等做到心中有数。
用真诚平等的心态,永远给孩子们带去信心和希望。
对那些离异父母的孩子,要与他们的父母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其家庭现状,有情况第一时间与他们联系;对留守儿童,及时了解其父母打工地,教会他们一些自护的知识,寒、暑假鼓励他们与父母亲密接触;对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了解其学生困难的原因,有些许进步就要第一时间进行鼓励,与他们呼吸相通,忧乐与共……育人从育心开始。
我们当老师,最重要的是“传道”,教育学生怎么做个有用的人,做个感恩的人。
庆幸的是,在教学中,班上的孩子们会把家里的油壶进行加工,再用网上购买的材料进行手工上漆,自己动手画出他们心中的花瓶,亲手种上代表着希望的种子。
孩子们还会利用劳动实践的时间,动手摘上几个小时的茶叶,并捐上自己一天的零花钱,只是为了去阳光益智中心看看那些跟他们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孩子。
他们会因为母亲的起早摸黑准备的学校便当而有所感受;他们会因为一个装病的谎言让父亲淋上一身雨而内疚;他们会因为父母出门在外挣钱的不易,而知道节省,更加孝顺身边的亲人。
从教十五载,我尽自己的心,努力做一名无愧于心的老师,以后也将带着一颗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继续执教。
坚守才有希望,我将以支月英老师为榜样,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激发智慧的火花,去注解思考的问题,去赞扬回答的尝试,尽自己所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二)为庆祝新中国七十华诞,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在我国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9日下午,九江小学组织全体老师到影院集中观影《一生只为一事来》。
2019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600字【10篇】
2019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600字【10篇】2019年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在教师节当天上线各大影院,本片根据“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师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来,以商人董大山的视角展开,讲述了支月英老师“一生只为一事来”、为山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
关于观看《一生只为一事来》的感悟体会,小编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生只为一事来》感悟体会【1】2月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上,江西农村最美乡村医生代表支月英成功当选“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主持人在介绍支月英的评委会颁奖词中说道,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支月英在长达36年的教师生涯中,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
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
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
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龚全珍式好干部”、江西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最后的获奖感言里,支月英对孩子说出了最朴素的寄托:“希望你们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愿望,老师为你们自豪,我爱你们。
”《一生只为一事来》感悟体会【2】“有些人,不是因为希望得到什么而去坚持,而是因为爱,才不放弃。
”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已经结束,我的心中却不能平静,这句话一直萦绕在心头,无法散去。
影片开头偏黑白的色调一下子把我拉入了那个年代。
我看见一位与我年龄相当的女孩儿,抛弃过往的舒适和未来的光明,固执地走上通往深山的“路”。
看到她历经冷漠和排斥后暗淡的面容,看着她离去后又不舍初心地猛然回首……就是因为心中有这条“路”,所以不管离开多少次,都能回来。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通用20篇)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篇1《一生只为一事来》看得我泪流满面,观看中不只是感动,而是一种心灵的激荡。
虽然我们身处的教学环境好了,可我认为孩子对师爱的需求是一样的。
我在不停的问自己,我爱我的教育工作吗?我爱我的孩子们吗?我做的太微不足道了,我也在不停的追问自己,我还要做些什么?我还能做些什么?眼泪随着心陷入深深的思索……《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篇2《一生只为一件事来》中支月英用三十年走过了一条平凡的农村教师的成长之路。
然而,这平凡的前提是奉献、付出。
奉献的是青春和一生年华;付出的是失小家之爱为一生大爱。
她在荒芜的乡村耕耘教育沃土,汗水和心血浇灌未来之花。
当她满头白发时,依然坚守,但是,此时此地却已是山花烂漫了。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篇3“不是为了希望才坚守,而是只有坚守了,才有希望!”“坚守”两个字,道出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真谛,让我的心灵为之震撼。
其实,看看我们身边的老师们,何尝不是这样做的呢?那些班主任们,每天早来晚走,披星戴月,下班回家还要抽时间回复家长们各种奇葩的问题;为了上好一节课,课前做了多少的准备工作;为了课间学生安全,她们往往一面批着作业一面掐着时间,就连上个厕所都要一路小跑,生怕错过了下课铃声,赶紧进教室组织学生做有意义的活动;为了能及时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她们起早贪晚甚至都不曾有充分的周末休息时间;为了能顾全大局不给领导添麻烦即使身体条件不允许、透支健康也要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篇4五指不沾阳春水的城里小姑娘-支月英,为了大山里的孩子,成长为了什么农活都会干的女汉子。
江西支月英老师的真实事迹,就是因为在乡村的坚守而让我们观影者叹服。
2019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优秀观后感心得10篇(2)
2019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优秀观后感心得10篇(2)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看体会2月8日晚,江西一位平凡的乡村教师站在了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的颁奖舞台上。
她叫支月英,36年来坚守在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一张小小的山村讲台,彰显出她内心的大爱。
当晚,当记者独家连线在北京颁奖现场的支月英时,她略带激动但言语朴实无华的言语中,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孩子们了,我好想赶快回去看到他们。
”对于获得的荣誉,支月英称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承诺:36年扎根乡村讲台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一到白洋教学点,她发现这里条件比想象中还要艰苦。
学校地处江西省奉新县和靖安县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要20多里地,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爬行。
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
支月英像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
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前些年,教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
但过了一年又一年,乡亲们不但看到支月英坚持了下来,还看到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都一个个送孩子回家,像自己亲人一般对待。
于是乡亲们议论开了:“这位老师靠得住,肯定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不同声音,“莫想啊,顶多再过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般好老师啊!”冬去春来,寒来暑往。
这位外乡的女教师,用自己36年的倾心守望,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成为深山乡村人人尊敬的人民教师。
“不是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在白洋山村,支月英与一双双渴望知识眼睛相伴。
2019教育片《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5篇_教师观看《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
2019教育片《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5篇_教师观看《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一生只为一事来》是第35个教师节的献礼片,大家观看这部影片有什么心得感想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坚守才有希望周三那天去看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看后很受感动!影片讲述的是支月英老师扎根乡村教育,坚守乡村教育的事。
整部影片娓娓道来,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没有什么惊天之举,很平实、很真实的把支老师的日常展现给大家。
看似很平凡的每一天,最终汇聚成难能可贵的坚守,而这种坚守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整整39年,现在还在继续坚守着!这种坚守也让平凡变得不平凡起来!由于她的坚守,让淘小子(董大山等)、“笨孩子”等都走出大山;由于她的坚守,让乡亲们意识到教育的重要,让多少“放牛娃”能去上学;由于她的坚守,让多少人(罗如意)、多少家庭摆脱困境;由于她的坚守,让商人董大山迷失的心又重新回归,回归纯真、回归美好,而不是一味地逐利;由于她的坚守,让大山里的孩子、让乡亲们坚信:坚守就有希望,让他们充满信心走向美好生活!她爱孩子们,鼓励赞赏他们,还和家长沟通怎么教育孩子,她的真爱真付出让孩子有切身体会,让他们懂事了成长了!观看过程中,为淘小子们的恶作剧大家开心的笑,为支老师的坚守、为她的执着、为她的付出大家深受感动,有的人脸上现出晶莹的泪花。
这是感动的泪水、触景生情的泪水,有人也许会说,看个电影,至于吗?但这的确让你控制不住,实在是有感而发,为这样的师者、为这样的老师感动、流泪正常,没人笑话!影片中大山深处的星空很美,风景很美,大家一致的想法是去旅游非常好,但是长期生活在那里的支老师,在当年她面对的是多么艰苦的环境啊!看后,我个人的感觉,这部影片更真实、更感人,个人感觉比《老师好》更能触动你的内心。
这部电影带来的感受也超出了我的预期,当时是为看而看,不像《老师好》是主动去看,但看后真的是一部好电影!现在看来,好电影的标准绝不能用票房去衡量,强烈推荐大家去看,费用自付,不给报销啊,哈哈!真实的支老师大家可以百度,以感动中国颁奖词作为结尾吧!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大山。
《一生只为一事来》支教电影观后感精选1八篇
《一生只为一事来》支教电影观后感精选1八篇篇1:《一生只为一事来》支教电影观后感今天带着孩子去看了一下这部电影,虽然有一些小细节上还是值得推敲一下(例如特效部分),但整部电影还是有很多出彩的地方,例如电影的整体色调,场景画面,小演员的干净表演都是很出彩的。
这些出彩的地方也能看得出来电影的用心之处,用心的作品都不会太差,至少这部电影给我感触良多,四星评价一分给遗憾篇2:《一生只为一事来》电影观后感国产片的旁白叙事又来了。
仿佛不旁白矫情就不是国产片。
平淡到就像一潭死水,一件件鸡毛蒜皮的碎事,没有任何的戏剧波动,没有任何一个人物的成长改变,典型的国产片流水账模式。
支老师从城市来到山村支教的动机何在?没有一个合理合情的说明,显得这个人物很虚。
看人家《放牛班的春天》,《教师日记》甚至《哪啊哪啊神去村》都不是平白无故就来奉献自身的青春自身的爱的。
而且这个人物由始至终是没有“成长”的,她没有因为什么困难而产生离开的念头,而且对父母绝情(丢下父母远走他乡是为不孝,与华夏的传统文化美德是背道而驰的,“大公无私”到牺牲自身的爱情、亲情、青春和未来,这样的人一点也不可爱,也不值得提倡!)。
这种拍了无数次的支教电影,但从没看过一部真正动人的。
有一部《遥望南方的童年》,人家讲的不是支教,却将乡村教育讲得比谁都深刻有爱。
篇3:《一生只为一事来》电影观后感开始没报较大期望,但一行数人居然都看的流泪了,这是一部需要安静观看的影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绚目惊艳的特效,它其实就像支老师的一生:平凡,素朴,但每一秒都饱含着创作团队的赤诚之心。
电影里,董大山是整部电影的主线,用他时间跨度非常大的视角来呈现支老师三个人生阶段的片断,其实这也是所有人的视角,因为任何人都无法完整的看见支老师为孩子们奉献的每个日夜,正如电影里所说的:“我不知道那场大雨有没有淋到支老师,但我可以想象的到,在那段孤独的上山路上,在我们没有看到的许很多多地方,在漫长的年年岁岁、春夏秋冬里……她就是这样艰难无畏的独自跋涉,独自前行……”,没有人知道她究竟孤独的经历了多少,电影短短的108分钟同样无法完整展现,时间的局限性是电影的遗憾,同时这又是许很多多“支老师们”的伟大。
《一生只为一事来》最新观后感心得感想5篇_看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5篇
《一生只为一事来》最新观后感心得感想5篇_看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5篇《一生只为一事来》根据“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师的真实故事改编,以商人董大山的视角,讲述了支月英在偏远大山深处的艰苦条件下,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初心,为大山里三代孩子带来重大命运变革的感人故事。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第35个教师节,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先进师德典型的教育示范作用,9月4日中午,教育部直属机关组织近500名党员干部,在机关礼堂观看了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全程观看影片。
这部影片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拍摄,讲述了曾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央视“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的乡村教师支月英的真实故事。
支月英在偏远山村的讲台旁坚守39年,从“支姐姐”变成了“支妈妈”,从“支妈妈”变成“支奶奶”,为大山深处的孩子带去充满希望的童年。
细腻的场景刻画、真挚的师生情感打动了观影的每一位党员干部。
大家纷纷表示这部电影堪称中国版的《乡村女教师》,为支月英坚守大山,放弃优越生活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不少人留下热泪。
做一棵大树,守望一片远山,时至今日,支月英还在以最朴素的信念坚守着教育初心与大山的希望。
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项内容,本次观影活动让教育部机关党员干部受到一次灵魂的洗礼。
大家表示,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向先进模范学习,主动对标对表,切实查找问题、短板和不足,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担教育使命,学榜样前行,用实际行动写好教育奋进之笔。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看心得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首映礼在南昌举行。
电影以“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江西省奉新县教师支月英为创作原型,讲述了支月英39年扎根偏远山村,为大山里三代孩子带来重大命运变革的感人故事。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心得10篇精选(3)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心得10篇精选(3)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献身教育,甘为人梯支月英老师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三十多年,深刻诠释了执着和奉献。
能有一位这么优秀的教师留在山里,是山里娃的幸运,是山里人的幸福。
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教师的感人事迹,让我和大家感觉到暖意,她在深山里潜心育人,展现了筑梦路上炎黄儿女的精气神。
作为同行的我,感觉离她还有很大差距,这激励我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榜样力量化作精神动力,付诸工作实践。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
每个党员教师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提高做学生工作的能力,了解学生真正的需要,明确教学工作的着力点,努力把和学生有关的每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做好做精,真正给学生带来实惠。
学习榜样,争当榜样。
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认为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首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献身教育,甘为人梯。
其次,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努力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才能挑好肩上这副教书育人的重担,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学习榜样,重拾动力这是我进入教师这个行业的第三个年头,一名山区的人民教师。
也许是一直以来我的授业恩师给我的印象都特别好,才让我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这条光辉之路,让我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的快乐,也感受到支月英老师坚守贫苦偏远学校那份毅力的源泉。
支月英老师是全国众多优秀教师中离我最近的榜样。
当我看到她的事迹时,我的心里一股羞愧的感觉油然而生,或许是曾经那萌生的退意抽了我一耳光,或许是物质需求逐渐蚕食精神需求的改变。
支月英老师的形象亮得刺眼,就像幽暗黑夜里的一束白光,这使得我开始重新思考“教师”这一词语的意义。
仔细想来,支月英老师其实并没有多么地特殊,她只是把“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终身学习”这五项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做好而已。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心得范文5篇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心得范文5篇《一生只为一事来》讲述了支月英在偏远大山深处的艰苦条件下,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初心,为大山里三代孩子带来重大命运变革的感人故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心得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情,有多不容易?根据“感动中国”人物支月英原型改编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讲的就是她驻守山区38年、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
昨天,该片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首映礼,影片主创和人物原型支月英的到来,让现场变成了一次向教育工作者的集体致敬,无论是台上嘉宾还是台下观众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该片由张亚海执导,穆婷婷、谭凯、巩汉林、王姬主演,将于9月9日教师节前夕全国公映。
作为一部献礼“新中国第35个教师节”的作品,影片原型人物支月英是一位支教38年的乡村女教师,她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以及央视“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称号。
影片选在北师大首映,既是为了向即将步入教师行列的学生们传播“一生只为一事来”的奉献精神,也是为了向所有教育工作者致敬。
在歌手米粒和小演员宋心钰一起演唱影片主题曲《若说》之后,支月英登台亮相,将首映礼气氛推向高潮。
支月英语带哽咽地说:“党和国家给我太多荣誉了,它属于奉献在乡村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群体。
”她表示,电影内容都是真实的,之前一直不敢看,怕勾起很多回忆,但现在她觉得,这些都是“金色的回忆”。
当被问及拍摄收获和感悟时,饰演支月英的演员穆婷婷透露,她第一天去剧组时就对山里生活、支教老师和当地孩子有了崭新的认识。
“我去支老师的学校看,发现她对孩子们就像妈妈一样,不仅管学习,还要管生活,一个孩子发烧了,她还要带他看医生。
难以想象这些年她面临的困难!”她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感动更多人,关注山村儿童的教育问题。
观众所熟知的演员王姬在片中饰演支月英的母亲。
当被问及如果自己遇到和片中一样的情况会怎样面对时,王姬表示:“我女儿选择的职业也不是我喜欢的,但只要她愿意,我都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一生只为一事来》乡村支教电影观后感悟体会10篇《一生只为一事来》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讲述了支月英的真实生活,影片在支月英第一班学生董大山的回忆中徐徐展开:1980年,19岁的支月英只身一人走进深山,站上了泥洋小学的讲台。
关于观看《一生只为一事来》电影的观后感悟,橙子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悟【1】总有一些人们让我们由衷感动,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温暖心肺。
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就为我们挖掘了一批榜样人物。
这些榜样人物虽然平凡普通,但却提供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指引。
他们身上的勇敢、善良、担当、坚强,让13亿人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丽的光辉。
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就深刻诠释了执着和奉献。
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就曾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两代人。
“支姐姐”到“支妈妈”,变的是称呼,但不变的却是执着和奉献。
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更是展现了筑梦路上炎黄儿女的精气神。
也不仅仅是支月英,不仅仅是评选出来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无数炎黄儿女为了心中的梦想,也正在日以继日善行义举,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融入工作、生活、学习中。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故事,都浸润着满满的真善美,都散发着暖暖的正能量。
就以此次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十位榜样人物来说,其大都来自基层、出自平凡,却做出了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不平凡事情。
他们的事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他们的精神可敬佩、可亲近、可学习,可谓13亿多人民群众学习的“精神富矿”。
凡人善举,小善大爱。
将镜头笔端对准平民百姓,挖掘平凡人群中的不平凡故事,筑梦中国将更有力。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最美乡村教师代表支月英的感人事迹,让我们在寒冷冬日里更有暖意。
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如盏盏明灯,点亮千家万户。
这些榜样人物也激励着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把榜样力量化作精神动力,付诸工作实践,作出自身努力,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悟【2】《一生只为一事来》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停留于道德升华,也没有走向俗滥的教育苦情戏,而以那纵贯一生的生命回望穿越时空,并从中开掘出并非止于教师职业的价值追问。
这种连接历史与未来、沟通展望和回眸的时空张力,使得支月英的故事不只是道德意义下的清贫坚守和无私奉献,而是哲学意义下的人生成全与未来开启。
命运总在未知里神秘蜿蜒,生命的价值却在回眸里更加清晰。
世间职业千万种,有哪一种职业会如此深刻地关切着个体与民族的命运?又有哪一种能听见历史与未来在群山之巅苍茫应答?在我看来,支月英之于泥洋村,就像是每个人心中的“那一条路”。
她在,学校就在,那种通往世界和未来的可能性就在,成全生命的庄严性就在。
影片中,土生土长的“大山姐姐”以结婚的方式改变命运,下山之后便不再回头。
正如她父亲所说,“心中装着一条下山的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
作为女性,她以爱情和婚姻的方式去逃离大山的闭塞,这是人性之本然,无人可以对此作出道德的褒贬。
因为,她所怀抱的,不过是最起码的文明期待。
在城市出生、长大的支月英,当她以支教的方式抵达泥洋,生活的选择让她看见了一条“上山的路”。
凭什么她会让花朵一样的年华绽放在大山深处?她生命里那种超越苦难的笃定、执念和信仰来自哪里?我以为,正是无数苦难的生命境遇和超越苦难的深切期许,轰然开启了她关于生命价值的幽微思索,那是一种很可能被城市繁华所遮蔽的思索烛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最大价值在于其自我实现。
环视人间百态,金钱、权势、地位以及种种繁华与荣耀,永远在诱惑蝇营狗苟、利令智昏。
人们与世界所建立的联系,大多取决于功利的深浅,而一时一事的得失计较又时时拘囿着人生的格局。
人们习惯于共时性的横向比照,而缺乏历时性的纵向思索,而所谓“人生价值”,亦多流于言辞,而非信仰的抉择。
对支月英来说,泥洋村就是她生命的舞台,就是她足以安顿此生的全部世界。
在那里,她被需要,被尊重,被唤发,而不是被排斥,被压抑,被漠视。
相对于祖祖辈辈的泥洋村人来说,她是一个“外来者”。
与那些散落在山前溪畔的人家并没有血缘情感,但是,她又与每个家庭的祖祖辈辈的希望相连,与脚下那片土地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相连。
多年后,做了公司老总的学生大山回到了泥洋村。
其时,学生眼里那个亭亭玉立、眼眸清亮的“支姐姐”早被山居生活暗淡了青春的光泽,而一饮一食的简陋和粗糙,将她塑造得更像一个泥洋大妈。
然而,那只是生活的表象。
她像一棵树,将根深深埋进了泥洋的大地,而所吐露的芬芳却被一代一代山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带向了四面八方。
那芬芳,而是支撑支老师熬过山村暗夜的力量,是她“一生只为一事”的生命选择。
多年以后,我更愿意说支月英获得不是显赫的成功,而是一种真实的幸福。
支月英的幸福是什么?是她在职业的起点看见了价值的终极,是她凭着朴素的信念,在“最小的天地”里活出了“最大的自己”。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悟【3】《一生只为一事来》里的那条山路,仿佛是一个象征。
每个人的遇见、选择和故事,都像是一条洞开岁月的路。
“路”的意象,本身就带有一种时空穿越感。
于泥洋村而言,一条路在脚下,沟通着山里和山外;一条路在心里,连接着历史与未来。
于支月英而言,还有什么样的人生大事胜于这样一条“心路”?还有什么样的使命担当胜于千家万户的孩子的命运?教育的庄严和神圣,可能在时过境迁的岁月回眸中更能凸显。
面对生命中不可想象的生命蝶变和人生可能,教育的意义才在“温故”之后而“知新”。
当电影将闭塞、贫穷、破败、简陋的种种情境与细节一层层展开的时候,我的泪水不止一次盈满眼眶。
——为群山阻隔的泥洋村,更为自己的当年。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的小学条件会略胜泥洋村。
不过,一年级教室里确实也是在泥砖砌起的土墩上搭起一块块乌黑的旧木板,据说那曾是拦猪的木板。
那地方叫云湾。
校舍是当年贫下中农没收了那些大户家留下的祖宗家业。
营构有制,冬暖夏凉。
其外,白墙黑瓦,青树相拥。
其内则回廊转曲,天井四合。
特别是,学校有一个很大的礼堂,地上铺了小小的青砖,那是我们全校集会的地方。
当年我还有一篇题为《我为四化刻苦学习》的四年级作文以墨笔抄了,贴在礼堂的那个宣传栏里。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八十多岁的母亲依然还清晰地记得此事。
学校之于村庄,就是一束文化的亮光。
童年里,我们曾在校园里流连。
黄昏的时候,老师们在球场上打球,长发飘飘的年轻女老师蹲在冬天的花坛边洗头发,那种淡雅的芬芳仿佛还飘浮在空气里。
至今我还记得校长汤楚健先生穿着灰色棉袄站在廊下敲钟的样子,记得钟声的急促和同学们跑进教室的气喘吁吁;我还记得李茹曼老师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给我们讲汉语拼音,她写在黑板上的字真漂亮。
我还记得杨广雄老师教我们图画,他在黑板上画一个孩子坐在木盆里,并取名为《沐浴》,那是我平生第一次知道洗澡的文雅说法叫“沐浴”,还有帅气的屈正乐老师讲水笼头放水或注水之类的数学应用题……几十年过去,村小的老师们已是久违不遇。
坐在电影院的那一刻,关于他们的记忆却全都苏醒了。
他们,就是我走出故乡的那条“路”,那条开满了野花的“路”。
即使是今天依然在故乡谋食的同龄人,他们日后的生活里或许也遇到了种种自私与贪婪、愚昧和暴躁、怨愤及其脏污,有无数冷漠的灰色曾给过他们人生的奚落,然而,在学校的那些年,在大樟树下的那些日子,在铃声敲响的午后,他们都曾和我一起看见过文字里的光亮,看见过最纯的笑容。
在昔日少年的柔软内心,曾种下过美与善的种子。
那里有人间最浩荡的丰沛,最温暖的干净。
他们至少都曾被开示过。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悟【4】《一生只为一事来》里还有特别令我泪目的一个人物,就是那个叫如意的孩子。
她母亲有病,家境清苦,却偏偏又那么懂事,那么好学,那么渴求以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命运却并没有许她以春天。
她不得不默默接受它的安排,以那柔弱的肩膀独立担起生活的重压。
面对这种折断梦想的痛,支老师也不是万能的。
除了抚慰与激励,她能做什么呢?影片里有句让人瞬间泪奔的台词,说的正是如意离校前夕和支老师的彻夜谈心。
“那一夜的月亮很圆,圆得谁也舍不得哭”。
此后,如意像一个村姑一样结婚成家,甚至不得不在建筑工地上谋生。
生活的尖利,不断将这个女子内心的向往击成碎片。
心痛身累之余,支老师才是这个世界对她的温情。
那一行行、一页页的书信,陪伴着如意走过了漫长的青春,让她在坚忍中变得强大。
多年后,当如意与支老师在教室相见,她捧出那些给过她最大温暖的信件,泣不成声:她并没有埋怨过命运的不公,而只是感恩生命里与支老师的遇见。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悟【5】我想,在中国山村,在无数看不见的地方,在无数被人忽略的角落,像如意这样的故事,或许不计其数吧。
支老师以及无数支老师一样的山村教师,她们并不是让他们考入了大学改变了人生,而是给了每个故事以最大的生命成全,让他们在最美的年华或最需要光亮的时候,得到了爱与关怀。
因为学校与教师,无数被贫穷限制了想象的孩子,在受尽生活的磨难之后,依然含笑看见了通向未来的路。
一生到底为什么而来?或许有人不曾想过,或许有人不想回答,或许有人无从回答。
我们就这样不约而同地成了时间之流上的漂泊者。
可是,在人们一再强调教育的生命性时,这样的追问却意味着历史和未来的共生,起点与终点的相连。
在这样的提问里,分明立着一座高峰,它的名字叫哲学,生命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