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初中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初中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生物的世界中,植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基础生产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和生存必需的氧气。
这一系列的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重要的生理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植物的“能量工厂”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为植物自身提供了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能量和有机物,也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了能量基础。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主要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在光反应阶段,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分子分解为氢和氧,同时生成ATP和NADPH。
在暗反应阶段,植物利用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还原为葡萄糖。
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不仅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同时也是地球上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它为生物提供了能量和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呼吸作用:植物的“能量释放器”呼吸作用是植物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为植物提供了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能量,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能量来源。
呼吸作用的过程呼吸作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糖解、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在糖解阶段,植物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能量。
在三羧酸循环阶段,植物将丙酮酸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在电子传递链阶段,植物利用能量生成ATP。
呼吸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为植物提供了生长、发育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同时,它也是其他生物的能量来源。
此外,呼吸作用还能释放出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植物生命中起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
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和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原料,而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和二氧化碳则为光合作用提供动力。
二者共同维持了植物生命的正常进行。
教育启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教学。
例析论证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总复习中的应用 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为例
基本内容
3、影响因素:此外,要让学生了解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各种因素,如 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浓度等。通过实验和分析数据,让学生掌握这些因 素对植物生长和能量转化的影响。
基本内容
4、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植物生命活动产生重要影 响。例如,光合作用为植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而呼吸作用则为植物提供能量 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同时,这两个过程还与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等密切相关。
1、问题提出: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提出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的 问题,如“为什么绿色植物需要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如何进行的?”、 “植物如何进行呼吸?”等。
三、论证式教学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应用
2、实证研究: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收集等实证研究方法,探究问题的 答案。例如,学生可以观察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生长情况,以理解光合作用的 重要性。
基本内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初中生物学教学的 重要目标。探究性教学作为一种以探究为手段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次演 示以“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为例,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探究性教学 实践。
基本内容
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为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论述:
1、概念和作用: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了解它们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地位。
基本内容
2、过程分析:其次,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和相 互关系。例如,光合作用需要光能驱动,而呼吸作用则需要氧气参与。同时,光 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进行,但它们是相互对立的过程。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内容。
绿色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来源之本。
本节内容较为抽象,因此,教材设计了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以及探究活动,通过对现象的感官认识增强学生的理性认知,进而逐步理解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总过程。
〖学情分析〗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已大体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并且已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如变量的控制、对照实验的设置等,为本节课开展的实验、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学生对实验原理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并不了解,很多实验器材是学生第一次见到,因此,需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进行指导和演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2、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3、列举光合作用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提高探究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情感目标:1、认同绿色植物能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并制造淀粉这一过程;2、增强爱护植被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分组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2、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3、光合作用的过程;4、保护环境教育;教学难点: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2、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教法学法〗教法:以联系生活实际为原则,以掌握知识为前提,采用分组实验、演示实验、探究活动、讲授、小组合作讨论、直观演示法、多媒体教学、问题导学法、情景教学法。
1、从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2、运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等手段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3、通过分组实验、演示实验、探究活动等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现象分析,使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5、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摘下实验叶片,去掉遮 光的纸片。
⑶ 将 实 验 把实验叶片放入盛有酒 叶 片 进 行 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 脱色处理 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
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 变成黄白色。
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 叶片放到培养皿里。
⑷ 滴加碘 液看叶片 是否变蓝
用滴管向叶片滴加碘液 后,稍停片刻,用清水 冲掉碘液,观察叶片的 颜色变化。
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活动二】演示实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光合作用 还能产生氧气 问题引领: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光合作用除了能够制造有机物以 外,还能产生什么? 1.教师课件展示海尔蒙特的实验。 2.教师视频播放两个演示实验。 3.师生总结:光合作用以水和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光合作用除了能够 制造有机物以外,还能产生氧气。 【活动三】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公式 通过活动一和活动二,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公式。
2. 教师点拨总结。 【活动二】本单元知识梳理 小组合作,完成本单元知识的归纳总结,以概念图形式呈现。
1.设计概念图进行归纳比较
评价方法:范例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
评价要点:①能积极参与,有良好的合作意识
②能正确完成概念图,准确区分动植物体结构层次
的异同
评价要 点
2.小组合作完成单元知识概念图 评价方法:课外评价(教师批阅,课上展示交流) 评价要点: ①能积极参与,在合作中能提出有意义的建
专题问 题设计
1.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有何作用? 2.什么是碳-氧平衡? 3.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中有何作用?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 多媒体课件
资源
常规资 实验“测定种子中的有机物”的材料用具
源
教学支 生物实验室
初一生物光合作用教案
初一生物光合作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章“植物的生活”,第三节“光合作用”。
详细内容包括:光合作用的定义、公式、条件及场所,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光合作用的定义、公式、条件及场所,了解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合作用的定义、公式、条件及场所。
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光合作用实验装置。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公式。
(2)分析光合作用的条件及场所。
(3)阐述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结合课本例题,讲解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点。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光合作用的定义、公式。
2. 光合作用的条件及场所。
3. 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合作用的定义、公式。
(2)列举光合作用的条件及场所。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答案:(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公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2)条件:光、二氧化碳、水、适宜的温度和pH值。
场所:叶绿体。
(3)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①制造有机物,为生物提供食物来源;②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③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光合作用的知识。
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7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有机物通过叶脉中的 筛管 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氧气通过叶片的
气孔 散失到空气中。
19
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概念、表达式、实质、意义
(三)光合作用的实质 1、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 2、物质变化: 无机物→有机物 。(制造有机物) 3、能量变化: 光 能→化学能 。(储存能量)
(四)光合作用的意义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 食物来源 。因此,绿色植物是 生态系统中的 生产者 。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 ,产生 氧气 ,维 持了生物圈中的 碳—氧 平衡。
三、训练与提高
4.番薯根长得肥大,其中所含的大量淀粉是由( D ) A.叶制造后由导管运输来的 B.番薯根自身合成的 C.番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D.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概念、表达式、实质、意义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 ,利用 光能 ,把 二氧化碳 和
6、(2021广东)如图表示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现
对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枝条上两个果实A、B的长势是( A )
A.A长B不长
B.B长A不长
C.AB一样长
D.AB均不长
31
易错点拨
1. 植物在光下的三大生理活动示意图:
(1)若④是二氧化碳,①是氧气,则图中表示的是 光合作用;③是从导管运输的水;②是制造的 有机物,从筛管运出。
②产生氧气 ④产生有机物 B. ②③ D. ②④
( B )1.(2021·苏州)我国政府提出 2060 年前实现碳 中 和 ,即 通 植 树 造 林 、节 能 减 排 等 形式,使碳净排放量降 为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初中生物必过知识点:光合作用
初中生物必过知识点: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1、各组成部分的特性:(1)表皮:为叶片表面的一层初生保护组织,分为上、下表皮,表皮细胞扁平,排列紧密,外壁有一层角质层,保护叶片不受病菌侵害,防止水分散失,通常不含叶绿体;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开闭。
(2)叶肉:为表皮内的同化薄壁组织,通常有下列两种。
栅栏组织:细胞通常1至数层,长圆柱状,垂直于表皮细胞,并紧密排列呈栅状,内含较多的叶绿体。
海绵组织:细胞形状多不规则,内含较少的叶绿体,位于栅栏组织下方,层次不清,排列疏松,状如海绵。
(3)叶脉:为贯穿于叶肉间的维管束。
2、特别提醒:(1)叶片上面的绿色比下面的深,这是因为接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比接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含叶绿体多。
(2)栅栏组织比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所以自然落下的树叶大都正面向下。
(3)从气孔进出叶片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
(4)一般陆生植物叶的下表皮上的气孔比上表皮多。
(5)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的最大区别是:保卫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探究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目的: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探究实验:用具: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盆栽天竺葵。
步骤:(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个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专题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 比较高大。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 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 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 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种子植物
▲种子的结构
▲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 公式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 氧平衡。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部位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的活细胞
区别 条件 原料
光 二氧化碳,水
有光无光均可 有机物,氧
▲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植株生长需要的营 养物质:氮、磷、钾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花的结构(课本102)
▲传粉和受精(课本103-104)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 中果皮区别)
子房壁----果皮(与生活
花的结构
柱头 雌蕊 花柱
子房
花药 雄蕊 花丝 花瓣 萼片 花托
▲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 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 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 的环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 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 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 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 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 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3.3第3节 光合作用的场所》PPT课件 (2)
叶正面靠近栅栏组织,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叶背面靠近海绵组织,细胞含
较少的叶绿体。
﹛上表皮:颜色深
表皮:
下表皮:粗糙
紧密、无 色透明
上表整齐、叶绿体较多
海绵组织: 疏松、叶绿体较少
栅栏组 织 海绵组织
下表皮
叶脉
角质层
思维拓展:
叶片中所有的细胞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吗?
不是的,含叶绿体的细胞 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表皮 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第三章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场所
藕是莲的地下茎,是蔬菜中的佳品,莲的叶叫荷叶,就 会影响藕的产量.在其他生长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为什 么过量采摘荷叶会影响藕的产量呢?叶在植物生长中 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
一、植物叶片的结构
(一)看:观察下面的叶片,思考并回答:
1、你能如何区分叶片的正面和背面吗? 2、叶片的正面和背面哪面颜色要深;叶片的正面和背面哪面 要光滑点,哪面要粗糙些?
下表皮:粗糙
紧密、无 色透明
上表皮
叶片
﹛ 叶肉
栅栏组织: 整齐、叶绿体较多
海绵组织: 疏松、叶绿体较少
栅栏组 织
海绵组织
﹛ 叶脉 导管: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 运输有机物
叶脉
气孔
下表皮 角质层
二氧化碳+水 光能 淀粉(贮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1、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
5、根据下图请同学们找出叶脉和气孔。想想叶脉和气孔有什 么作用?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
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释放的氧气都是通过
气孔进出的。
﹛上表皮:颜色深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活动 5 开拓创新 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调动学生的思考。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知识 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有成就感: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还有 哪些疑问?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问题?知识汇总,质疑,评价。以小 组的形式进行。质疑中的问题提出,由大家一起解决。最后注重生生 互评,量化打分。
评价要点
可评价要素: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教师观察与学生互评结合) 评价要点:实验的探究过程。 2.学法指导:实验法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教师与学生互评, 学生同位互评, 小组内互评) 评价要点: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现象,能较好 理解实验每一步中的目的。 3. 理解认知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教师和学生评价) 评价要点: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结论 4.拓展活动 评价方法:课外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
生活的大气层中,氧气只占 21%,按照现有的消耗速度只能维持 3000 年,可是,许多年过去了,而大气中的氧含量并没有减少,这是为什 么呢? 用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 学生猜测问题的答案,教师抓住学生的猜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会产 生氧气”提出问题: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吗?我们应如何证明 我们的假设呢?导入新课。 活动 2、实验探究 1、投影小资料:氧气的性质――无色、无味,常温下呈气体状态, 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但能助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恢复燃烧)。 在教师启发下,请同学们参考教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设计。训 练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大胆创新和勇于实践。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的可行性,尽量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巧妙的设计实 验。 请学生总结自己的设计思路: (1)将天竺葵的部分枝叶装入密闭的广口瓶中,照光一段时间后, 检验气体成分的变化。 (2)将一株健壮的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同时放在一个玻璃瓶中密闭照 光;另将一只生长状况相同的小白鼠单独放在一个玻璃瓶中密闭照 光,看哪一只先死。 (3)将适量的金鱼藻,放在水中,照光,收集产生的气体,检验是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1. 教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有机物并储存能量,不但满足了绿色植物本身生活的需要,而且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有机物和能量。
并且所有生物对于有机物和能量的利用都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因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2. 学情分析: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已经有了认识,但往往意识不到植物的呼吸作用,甚至将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混淆。
在课堂中注意时时以动物的呼吸作用作为参照,组织一系列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有关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精神;通过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有关应用,关注现实生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A 、学生能够理解有机物中含有能量。
B 、学生通过实验推出呼吸作用的过程,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C 、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并知道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 2 )难点:A 、学生理解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学生能灵活运用实验原理,独立设计、开展探究实验。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1 )通过联系之前学过的知识,说出有机物可以构成植物体。
( 2 )能够解释出有机物中含有能量。
( 3 )能分析和解释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4 )分析出呼吸作用的意义。
( 5 )分析出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2. 能力目标:( 1 )能模仿教师完成有关呼吸作用的实验,增强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 2 )能灵活运用实验原理,独立设计、进行探究实验。
( 3 )通过实验概述呼吸作用的过程,并用语言进行解释。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 2 )在实践中大胆思考、勇于创新。
( 3 )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1. 准备燃烧种子测能量变化的实验。
光合作用初中生物教案初一生物光合作用教案
光合作用初中生物教案初一生物光合作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第三节“光合作用”。
具体内容包括:光合作用的定义、公式、过程、条件和场所,以及光合作用在生物圈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公式、过程、条件和场所。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认识到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
重点:光合作用的定义、公式、条件、场所及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绿色植物叶片、碘液、酒精、小刀、镊子、滴管、透明的玻璃瓶、光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让学生思考植物生长的秘密,引入课题。
2. 新课讲解: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公式: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3)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暗反应。
(4)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叶绿体、二氧化碳、水。
(5)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讨光合作用的过程。
4. 例题讲解:讲解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光合作用的定义2. 光合作用的公式3. 光合作用的过程4. 光合作用的条件与场所5. 光合作用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合作用的定义、公式、过程、条件、场所。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生物圈的意义。
2. 答案: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公式为:6CO2 + 6H2O + 光能→C6H12O6 + 6O2。
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
条件为光、叶绿体、二氧化碳、水。
场所为叶绿体。
(2)光合作用为生物圈提供氧气,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是生物圈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
初中生物_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1、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探究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3、举例说出光合作用原理和呼吸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基于以上课程标准,特提出以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2、阐明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实质3、能够尝试着描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加强知识的巩固,在练习中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初步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基本观点。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三、复习重点: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3、训练重点,夯实基础,培养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提高。
四、复习难点:在练习中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流程(一、)目标导入,任务明确出示复习目标,明确任务,学生有的放矢。
(二、)探究学习,步步深入。
提出问题,指导方法,自主探究。
自读课本55-56页实验。
学生观看幻灯片图片,分析实验步骤,让学生说出每个步骤中的详细做法,帮助学生分析现象,得结论。
在掌握了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分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总结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学以致用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学生总结教师点拨:光合作用效率受条件、原料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要合理密植,合理灌溉的原则,联系农村实际怎样通风。
知识点(二)呼吸作用由学生分析实验总结现象,得结论,然后进行知识拓展:若将萌发的种子换成植物,怎样处理?为什么?使学生参与活动,领悟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知识点(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小组讨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比较表,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课标要求1、掌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过程、生理作用和意义2、识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3、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4、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5、呼吸作用与温度、水分的关系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二、知识疏理(一)教材解读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是个重点,经常考)①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让叶片内的有机物运走消耗干净;②用黑纸片将叶的一部分遮住后再移到阳光下的目的:进行对照;③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让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最后叶片变成黄白色;④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变蓝。
说明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光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叶绿体3.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场所①原料:二氧化碳+水②条件:光能③产物:有机物+氧④场所:叶绿体中4.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制造的有机物为自身提供营养物质,也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
②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所必需的最终能量来源。
③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碳——氧平衡)。
5.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
种植农作物时,应该合理密植。
6.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①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②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7、呼吸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及场所呼吸作用——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场所: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8、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供给植物各种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发出去。
9、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说课稿)
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不能只依照传统教案方法,照猫画虎式地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实验的步骤和方案,还要使学生理解每一个实验步骤的设计原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因此,本节课,我试图把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
由传统的教师讲步骤,变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
使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的方法。
学情分析: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它对生物圈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而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只有真正理解了光合作用的实质,才能真切体会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增强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自觉性。
而保护环境、珍爱生命正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应抓住光合作用这一知识点对学生进行保护绿色植物的教育。
知识与技、能够按照实验步骤完成绿叶在光下制案教目标:造淀粉1的实验
2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增强科学探究能力
2、在小组合作做实验的过程中增强合作与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在理解光合作用意义的基础上,增强保护绿色植物的自觉性
2、
度学态科事形成实求是的教案流程
导入:
师:(出示小树由小长大的动画,启发学生思考:)一棵小树能够变成参天大树,构建它自身的物质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师:植物植根在土壤中,构建它的营养是从土壤中来的吗?
生:是!
师:为此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师:用彩图展示海尔蒙特的实验。
生:(一致认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不是从土壤中得来的。
1 / 4
师:经过很多科学家近300年的研究终于得出结论:绿色植物能够由小长大是因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出示课题)。
师: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呢?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又需要哪些条件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镜头一: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
探点一:怎样设计对照实验?(选叶遮光)
师:(创设探索情境)一棵小树生长在大树妈妈的身体下面,太阳晒不着它。
它感觉很舒服。
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大树妈妈的怀抱,十几年过去了,同龄的小树都长成了参天大树,它却依然那么矮小,这说明什么?生: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师:你能给植物设计一个有光和无光的条件,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吗?
生:把一盆植物放在阳光下,另一盆植物放在床底下。
生:把一盆植物放在阳光下,另一盆植物用黑色塑料袋套起来。
……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师一一给予肯定和鼓励。
(因为鼓励的语言最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是两盆植物,设计对照实验的目的是保证实验只有一个变量,你能想出
更好的实验方法吗?
生:把一盆植物的一些叶片用黑色塑料袋套起来。
另一些放在阳光下。
生:把一片叶的一部分用黑纸遮盖起来,另一部分见光。
最后一名同学话音刚落,全体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个方法变量最少,非常巧妙。
在同学们敬佩的目光中,这位同学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这样就得出了实验的第二个步骤:选叶遮光。
探点二如何检验叶片中产生了淀粉?(酒精脱色、滴加碘液)
师:(出示已选叶遮光的天竺葵,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我们的假设,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哪部分会产生有机物呢?。
:部见分生光师:如何检验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呢?(提示学生回忆玉M种子的胚乳遇碘变蓝,证明了什么?)
生:(顿悟)用滴加碘液的方法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2 / 4
师:把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直接滴加碘液可以吗?
生:不可以,因为直接滴加,碘液根本渗不进去。
师:(教师一愣,因为这个回答是教师事先没有预料到的)。
刚才,这个同学说得很有道理,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
)还然茫是(有。
点生:
?们想乳是一想颜胚同学:玉色什M么的师:。
白色:生是黄师:黄白色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变蓝是很容易观察的,在绿色的叶片上面,变蓝容易观察吗?
生:应该把绿色去掉再滴加碘液。
?色掉师样:去怎绿呢生:议论纷纷。
有的说放在锅里煮一煮。
有的说把它摘下来时间长了就变黄了……(因为学生化学知识有限,没有人能够想到酒精。
但教师对他们方法要给予肯定,并指出不足。
比如,我们在锅里面烫过青菜之后,它几乎还是绿颜色的,所以热水烫的方法是不可行的。
)
师:在做实验时,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现象就会得到答案。
(把酒精脱色这一实验设计难探点三点,放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既可以增加学生实验的兴趣,又会使问题迎刃而解)如何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去掉(暗处理)
师:这盆天竺葵一直放在阳光下,在用黑纸遮盖之前,整个叶片中是否有淀粉呢?
生:有。
?呢淀粉去把叶面片里原来掉的:师如何生: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或者说用黑色塑料袋遮住光。
教师和学生一起来总结实验过程:暗处理选叶遮光照光酒精脱色
清水漂洗滴加碘液(出示幻灯片,以图示的形式简洁地呈现实现步骤)
师:强调注意事项:酒精容易燃烧,所以要隔水加热,遇到着火时应该怎么处理等等。
(虽然新教材强调学生的探究过程,但规范的实验操作,尤其是实验的安全问题同样不能缺少。
)
镜头二:学生做实验(过程略)(教师出示测试卷目和学生一起来总结实验
实验步骤设置这一步骤的目的
除去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暗处理设置对照实验部分遮光
脱去叶绿素,使显色容易观察酒精脱色
验证淀粉的存在滴加碘液
3 / 4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