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断陷湖盆有机质富集和烃源岩形成机制——以二连盆地下白垩统
二连盆地东北部下白垩统烃源岩有机相与生烃特征
二连盆地东北部下白垩统烃源岩有机相与生烃特征程志强;王飞宇;江涛;任利兵;吴子强;谢红【摘要】巴音都兰凹陷与乌里雅斯太凹陷位于二连盆地东北端,相距仅30 km,但两凹陷烃源岩有机相类型存在较大差异:巴音都兰凹陷烃源岩主体为C相,初始氢指数为400~800 mg/g,平均为600 mg/g,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主要为腐泥组,形成于水体分层的微咸水-淡水还原环境;乌里雅斯太凹陷烃源岩为D/E相,初始氢指数为200~400 mg/g,平均为333 mg/g,烃源岩形成于淡水偏氧化沉积环境,有机显微组分主体为腐泥组、壳质组和镜质组混合型.烃源岩有机相决定生油特征,两凹陷烃源岩在生烃特征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巴音都兰凹陷原油具有较高含硫量与总胶质量,原油API为15°~30°;而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原油API为35°~45°,原油油质较轻.烃源岩有机相差别也造成生烃门限差异: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烃源岩主体成熟度比巴音都兰凹陷烃源岩成熟度高;巴音都兰凹陷生烃门限深度为1 500~1 600 m,而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生烃门限深度为1 900~2 000 m,比二连盆地其他富油凹陷的生烃门限更深.D/E相烃源岩与典型C相烃源岩(以层状藻和结构藻为主)具有不同的生烃特征,D/E相烃源岩生排烃温度更高,同时排出原油以轻质油为主.【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8(039)004【总页数】9页(P384-392)【关键词】二连盆地;下白垩统;烃源岩;有机相;生烃特征;湖相烃源岩【作者】程志强;王飞宇;江涛;任利兵;吴子强;谢红【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第二录井公司,河北任丘0625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11有机质的母质类型决定其生烃量的大小和所生烃类性质,既使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和成熟度相近,生烃母质不同的烃源岩其生烃量和烃类性质也会有显著差异。
二连盆地下白垩统沉积相及含油性
⼆连盆地下⽩垩统沉积相及含油性第33卷 第2期1998年4⽉SC IEN T I A GEOLO G I CA S I N I CAV o l .33N o.2A p r .,1998 张⽂朝,男,1951年10⽉⽣,⾼级⼯程师,从事⽯油地质及沉积相研究。
1996211211收稿,1997208225改回,沈丽璞编辑。
⼆连盆地下⽩垩统沉积相及含油性张 ⽂ 朝(华北⽯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任丘 062552)摘 要 根据⼤量钻井剖⾯、地震剖⾯、岩芯观察、野外出露剖⾯和岩⽯分析资料,研究了⼆连盆地近30个凹陷的下⽩垩统沉积相,并以勘探程度较⾼的阿南、吉尔嘎朗图等7个凹陷为重点,恢复了早⽩垩世的岩相古地理环境,总结了下⽩垩统的沉积特征、主要沉积体系和油⽓分布规律,并指出今后的油⽓勘探⽅向。
关键词 ⼆连盆地 沉积特征 砂体成因 沉积相 油⽓分布1 引⾔⼆连盆地是我国⼗⼤含油⽓盆地之⼀,其⼤地构造位置处于亚洲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缝合带上,东西分别与⼤兴安岭隆起和索伦⼭隆起为界,南北挟持在温都尔庙隆起和巴彦宝⼒格隆起之间。
东西长约1000km ,南北宽20—40km ,⾯积约10万km 2,是⼀个发育在海西褶皱基底上的中新⽣代断陷盆地,盆内发育五坳⼀隆,凸凹相间共有49个凹陷,约515万km 2(图1)。
下⽩垩统⾃下⽽上发育有阿尔善组、腾格尔组、都红⽊组和赛汉塔拉组(叶得泉等,1990),主要产油层是腾格尔组、阿尔善组和古⽣界。
⽬前,已在阿南等10个凹陷发现了近20个油藏,展现了⼆连盆地⼴阔的找油前景。
研究结果表明,⼆连盆地不是⼀个统⼀的⼤盆地,⽽是由许多具有相似发育史的、分散的⼩湖盆构成的盆地群。
它的沉积特征、演化历史、储集性能、构造活动特点,以及含油性等⽅⾯独具特⾊,即不同于中国东部第三纪断陷盆地,更不同于中⽣代⼤型坳陷式含油⽓盆地,⽽与蒙古2兴安早⽩垩世盆地具有近的沉积构造性质和⽯油地质条件。
因此,深⼊研究⼆连盆地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对⼆连盆地乃⾄东北裂⾕盆地的油⽓⽥勘探和沉积学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油气运移富集规律
万方数据·8·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9年箕状断陷湖盆。
由于受断裂活动的影响,凹陷内下白垩统各组段地层的沉积特征变化较大,阿尔善组主要为扇三角洲和湖相泥岩沉积;腾一段为断陷湖盆发育全盛期,主要为巨厚的湖相泥岩沉积,仅在赛四构造带发育了来自东部陡坡带的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砂岩体;腾二段为断陷湖盆震荡沉降期,西部缓坡带主要发育大型的扇三角洲沉积,陡坡带则主要发育以近岸水下扇、小型扇三角洲等沉积类型的砂岩体;赛汉组为湖盆消亡期沉积,主要以扇三角洲和河流相沉积为主。
受同沉积断裂的影响,凹陷东部的赛东洼槽内的阿尔善组、腾一段以及腾二段下部湖相泥岩达到生烃门限,为成熟烃源岩,最厚超过1000m。
凹陷内不同的构造带围绕成熟烃源岩的分布区域,通过断层、骨架砂岩、不整合面等油气运移通道,形成了以基底潜山、侏罗系、阿尔善组、腾一段、腾二段等为主要勘探目的层和以构造、岩性等油气藏为主的勘探格局。
油气主运移通道分析油气总是沿着阻力最小、分力最大的主通道进行渗透运移,其通道也是逐渐由发散到汇聚,位于主运移通道附近或内部且与主运移通道沟通的各类圈闭才是油气藏形成的主要场所…。
油气主要沿切割烃源岩的油源断层和不同级别的生长断层进行垂向运移,其次沿骨架砂岩、不整合面等进行侧向运移。
主运移通道是圈闭能否充满油气并形成油气藏的关键因素[2.3】。
赛汉塔拉凹陷三维区块的主要运移通道包括断层、骨架砂体、不整合面等,但这些运移通道多以组合形式出现。
骨架砂岩运移通道是油气侧向运移的主要通道。
骨架砂岩主要由三角洲、扇三角洲湖底扇、滨浅湖席状砂、近岸水下扇等渗透性良好的沉积砂岩体组成,发育在成熟烃源岩中的这类砂岩体可以直接通过骨架砂岩进行运移和成藏。
不整合面运移通道是油气侧向远距离运移的主要通道。
下伏地层遭受剥蚀后,与上覆地层之间存在一个高孔、高渗的界面,使得油气能够快速沿此界面进行远距离运移。
断层型运移通道是因幕式断裂活动期断裂开启,使深部的油气在地震泵的抽吸作用和浮力作用下快速在断层面和断裂破碎带内向上运移H剖。
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凹陷下白垩统云质岩致密油储层特征与成因
W e i We i 1 ' 2 , Z h u X i a o m i n , Z h u S h i f a , H e Mi n g w e i , W u J i a n p i n g 3 , Wa n g M i n g w e i , L i i S i h a n 4
一
石形成 。后期 盆内烃源岩的生排烃作用 ,使云质岩 晶间孔及微裂缝 中储集油气 ,为致密油储集提供有利场所 。 关键词 :云质岩 ;白云石成 因;致密油 ;下 白垩统 ;额仁淖尔 凹陷;二连盆地
中图分类号 :T E l 1 2 . 2 3
文献标识码 :A
Ch ar a c t er i s t i c s a n d or i g i n o f t h e L o we r Cr e t a c e o u s do l o mi t i c t i g h t o i J r es er v oi r
Ab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u nd e r s t a n d t h e or i g i n o f d o l o mi ic t t i g h t o i l r e s e r v o i r of he t Lo we r Cr e t a c e o u s Ar s h n a F o r ma t i o n i n t h e Er e no a r s a g, t he Er l i a n Ba s i n, o n he t b a s i s o f s e di me n t a r y s t r u c t ur e a nd vo l c a n i c a c t i v i t y na a l y s i s , he t c o r e o b s e va r t i o n ,t h i n s e c t i o n i d e n t i ic f a t i o n a n d p h ys i c a l me r c u r y a n a l y s i s a s we l l a s g e o c h e mi c a l a n a l y s i s s u c h a s c a r bo n a n d o x yg e n i s o t o pe we r e e mp l o ye d t o s y s t e ma t i c ll a y i n v e s t i g a t e
信息化分析二连盆地巴彦花群富火山碎屑物质储集层的成岩特征
信息化分析二连盆地巴彦花群富火山碎屑物质储集层的成岩特征摘要成岩作用的概念早在十九世纪就由国外学者提出。
近年来,人们试图找出一个成岩作用规律,建立一个成岩作用模式,来预测有利次生孔隙发育带,以使更有效地寻找隐蔽油气藏。
因受各油气区的构造、沉积、岩性和后期经历的地质事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很难建立一个成岩作用模式。
因此各油气区的成岩特征也各不相同,本文就二连盆地巴彦花群富火山碎屑物质储集层的成岩特征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二连盆地巴彦花群富;火山碎屑物质;储集层;成岩特征1 二连盆地沉积特征我国含油气盆地,尤其是小型山间盆地中的中生界储集层中,含有较多的火山碎屑物质,其成岩作用独具特点。
二连盆地是一个典型的、以富含火山碎屑物质作为超级含油气盆地。
二连盆地实际上是一个盆地群,它是由许多发育在海西褶皱基底之上,以下白垩系巴彦花群生油、含油层系为主体沉积的一群中小规模的断陷型湖盆组合而成的。
二连盆地是一个晚中生代断陷盆地,经历了三次成湖期,具有分割性强、凹陷多、湖盆小和发育时间段的特征。
受古地形的制约,其碎屑沉积物具有多物源、近物源、小水系、粗碎屑、成分杂的特性。
2 二连盆地巴彦花群的成岩特征二连盆地巴彦花群,因经历的构造运动活跃、沉积作用快速、火山活动频繁,加之地层时代老、埋藏浅、古地温高、地下水充分、岩石物质成分杂而不稳定,其成岩作用独具特色。
总的特点是成岩现象丰富,以压实作用、杂基充填作用、化学溶解作用为主,压溶作用和胶结、交代作用较弱、次生储集空间不是碳酸盐的早期胶结后再溶解的产物,而是硅酸盐的直接溶蚀、溶解所形成的。
2.1 机械压实作用影响储集物性明显沉积物有效埋藏后,由于受上覆沉积物和水体的静压,孔隙水不断排出。
为达到新的力平衡,颗粒发生重新排列,小颗粒充填于大颗粒之间,软组分物质挤入孔隙之中,使岩石逐渐变致密,孔隙度降低,渗透率变差。
从颗粒接触关系上看,机械压实作用由浅至深为点接触(腾二段)→点-线接触(腾一段上)→线接触(腾一段下和阿尔善组),呈逐渐加深的线性变化,物性逐渐变差。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白垩系腾格尔组致密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文章编号:1001-6112(2021)01-0064-1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doi:10.11781/sysydz202101064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白垩系腾格尔组致密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付小东1,张天付1,吴健平2,王小芳1,周进高1,江㊀涛2,李㊀彬2,李长新2(1.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杭州㊀310023;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㊀062552)摘要: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白垩系腾格尔组一段下亚段广泛发育一套与火山活动相关的 特殊岩性 致密储层,是致密油勘探的主要目的层㊂基于岩石薄片观察和储层物性系统分析,结合扫描电镜㊁压汞㊁CT扫描和核磁共振等分析,对该层段不同岩性致密储层特征和 甜点 发育主控因素进行综合研究㊂结果表明:腾一下亚段主要发育凝灰质岩㊁砂岩㊁白云岩和泥岩四大岩类,凝灰质岩和砂岩是致密油储层发育的有利岩性㊂储层中主要发育溶蚀孔㊁晶间微孔㊁残余粒间孔㊁泄水孔和微裂缝等5类储集空间,其中凝灰岩中以脱玻化晶间孔和溶蚀孔占主导,砂岩中以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最有利㊂储层孔隙结构可划分为3类4亚类,薄层凝灰岩和溶孔发育的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较好,沉凝灰岩与白云岩孔隙结构较差㊂不同类型储层含油非均质性强,含油量受储层岩性㊁孔渗条件和孔隙结构控制㊂凝灰质岩致密储层 甜点 发育主要受火山碎屑沉积方式㊁脱玻化作用和溶蚀作用控制,砂岩类储层 甜点 发育主要受沉积微相㊁岩石结构和溶蚀作用共同控制㊂关键词:致密油储层;地质特征;主控因素;阿南凹陷;二连盆地中图分类号:TE122.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CharacteristicsandmaincontrollingfactorsoftightoilreservoirsinCretaceousTenggerFormation,A nanSag,ErlianBasinFUXiaodong1,ZHANGTianfu1,WUJianping2,WANGXiaofang1,ZHOUJingao1,JIANGTao2,LIBing2,LIChangxin2(1.PetroChinaHangzhouResearchInstituteofGeology,Hangzhou,Zhejiang310023,China;2.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ResearchInstituteofHuabeiOilfieldCompany,PetroChina,Renqiu,Hebei062552,China)Abstract:Asetof speciallithology tightreservoirsrelatedtovolcanicactivitydevelopedwidelyinthelowersubmemberofthefirstmemberofCretaceousTenggerFormation(K1bt1x)intheA nanSag,ErlianBasin,whichisthemaintargetfortightoilexploration.Basedonsectionobservation,physicalpropertyanalysis,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SEM),mercuryintrusionporosimetry,CTscanningandnuclearmagneticresonance(NMR),thecharacteristicsandmaincontrollingfactorsof sweetspots oftightoilreservoirswithdifferentlithologiesintheK1bt1xwerestudied.Tuffaceousrocks,sandstones,dolomitesandmudstonesdevelopedintheK1bt1x,andtuffaceousrocksandsandstonesarethefavorablelithologiesforthedevelopmentoftightoilreservoirs.Thereservoirspaceconsistsofdissolvedpores,intercrystallinemicropores,residualintergranularpores,drainageporesandmicrofractures.Themainreservoirspaceoftuffincludesdevitrifiedintercrystallineporesanddissolutionpores,whereasthatofsandstoneincludesresidualintergranularporesanddissolutionpores.Thereservoirporestructurescanbedividedinto3typesand4subtypes.Thethin⁃layeredtuffandfinesandstonewithsolutionporeshavebetterporestructures,butthesedimentarytuffanddolomitehavepoorporestructures.Thereservoirhasastrongoilcontentheterogeneitycontrolledbyreservoirlithology,porosityandpermeability.Thedevelopmentof sweetspots intuffaceoustightreservoirsismainlycontrolledbythevolcaniclasticdeposi⁃tion,devitrificationanddissolution,whilethedevelopmentof sweetspots insandstonereservoirsismainlycontrolledbysedimentarymicrofacies,rockstructureanddissolution.Keywords:tightoilreservoir;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maincontrollingfactor;A nanSag;ErlianBasin收稿日期:2020-04-16;修订日期:2020-12-24㊂作者简介:付小东(1980 ),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地质研究㊂E⁃mail:fuxd_hz@petrochina.com.cn㊂通信作者:王小芳(1980 ),女,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沉积储层研究㊂E⁃mail:wangxf_hz@petrochina.com.cn㊂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2014E-35)资助㊂㊀第43卷第1期2021年1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PETROLEUMGEOLOGY&EXPERIMENT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43,No.1Jan.,2021㊀㊀阿南凹陷位于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东部,勘探面积约2750km2,是在古生界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早白垩世断陷湖盆,可进一步划分为善南洼槽㊁哈南洼槽㊁阿南背斜带㊁哈南背斜㊁善南斜坡和哈南斜坡带等次级构造单元(图1a)㊂湖盆演化大致经历了三叠纪拱升期㊁早中侏罗世初始张裂期㊁晚侏罗世褶断期㊁早白垩世阿尔善 腾格尔裂陷期和赛汉塔拉萎缩衰亡期等5个阶段[1]㊂下白垩统自下而上发育阿尔善组㊁腾格尔组和赛汉塔拉组㊂阿南凹陷是二连盆地中最富油的凹陷之一,阿二段和腾一段是主力生油层;古生界凝灰岩,阿三㊁阿四段砂砾岩和腾一段上部砂岩为主要产油层,现已发现包括背斜类砂岩油气藏㊁背斜类熔岩台地油气藏㊁砾岩体油气藏㊁古潜山凝灰岩油气藏㊁断鼻层状油气藏等多种类型油气藏[2]㊂随着含油气盆地常规油气田(藏)发现难度不断增加,致密油气㊁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已成为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接替力量[3-6]㊂我国陆相致密油气储层类型多样,以牵引流和重力流形成的细粒碎屑岩和生物成因碳酸盐岩为主[3,7-9],同时也发育湖相混积岩和与火山活动相关的火山碎屑沉积岩等特殊岩性致密储层[10-19]㊂国外已发现多个致密凝灰岩油气藏,如印度尼西亚的Jati⁃barang油气田[20]㊁格鲁吉亚的Samgori油田[21]㊁日本秋田盆地和新泻盆地的凝灰岩油气藏[22]㊂近年来国内火山碎屑沉积岩型致密油勘探日益受到重视,已在多个盆地发现该类型油气藏或有利储层[10-18]㊂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发育凝灰岩㊁沉凝灰岩和凝灰质白云岩夹层致密油储层[10-12],并已发现工业油流[10];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条湖组和石炭系哈尔加乌组发育沉凝灰岩致密储集层,形成源储一体的致密油藏成藏组合[13-16];酒泉盆地青西坳陷下白垩统下沟组发育沉凝灰质碳酸盐岩和扇三角洲相沉凝灰质砂砾岩岩性油气藏[13]㊂二连盆地阿南凹陷腾格尔组一段下亚段(K1bt1x,简称腾一下亚段)广泛发育一套与火山活动相关的 特殊岩性 地层,区域厚度30 160m[17],发育凝灰岩㊁沉凝灰岩㊁云岩和致密砂岩等多种岩性的致密油储层(图1b)㊂腾一下亚段致密油储层累计厚度大㊁分布范围较广,源储配置良好,是该凹陷致密油勘探的主要目的层,近年来相继钻探的阿密1㊁阿密2等多口探井均见到不同程度的含油显示,部分钻井获得工业油流[17],展示了致密油良好的勘探前景㊂腾一下亚段致密油储层岩性多样㊁孔隙结构复杂,含油非均质性强,给致密油 甜点 分布预测带来了挑战㊂针对腾一下亚段不同岩性致密油储层,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㊁储层物性系统分析,结合核磁共振㊁激光共聚焦㊁场发射电镜㊁CT扫描和恒速压汞等分析技术,多尺度㊁多方位综合研究了致密油储层的地质特征,探讨了储层非均质性含油和储层 甜点 发育的主控因素,为该凹陷致密油分布预测提供了依据㊂1㊀致密油储层地质特征1.1㊀储层岩石学特征腾一下亚段主要发育凝灰质岩㊁砂岩㊁云岩和泥页岩四大岩类,其在纵向上可划分为2套岩性组合(图1b)㊂下部岩性组合以砂岩为主,夹凝灰质泥岩和云质泥岩,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上部岩性组合以凝灰质岩㊁泥页岩为主,夹白云岩,以半深湖 深湖沉积为主,伴随有湖底扇沉积㊂1.1.1㊀凝灰质岩类腾一下亚段凝灰质岩可划分为凝灰岩㊁沉凝灰岩2个亚类,测井曲线总体表现为高自然伽马㊁较高电阻率㊂凝灰岩多呈薄层状发育于泥页岩段中,纵向上发育层数多,单层厚度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少数层段可达数米,与上下泥岩常呈突变式接触,由火山灰经风力搬运至湖盆区空落沉积形成㊂部分凝灰岩段可见滑塌㊁揉皱变形构造,可能与沉积时构造活动较强烈,发育同沉积构造,或者是沉积后发生重力滑动,出现滑塌㊁浊流等再沉积作用有关㊂碎屑颗粒主要由岩屑㊁晶屑和火山尘组成,具有典型的凝灰结构(图2a-c)㊂岩屑以中酸性凝灰岩岩屑为主,晶屑主要为长石和石英,火山尘以长英质为主㊂凝灰岩中长英质矿物含量在60% 90%,碳酸盐矿物主要在5% 25%;黏土矿物含量低,基本在10%以下,主要为绿泥石㊁绿蒙混层,多为火山碎屑蚀变形成㊂沉凝灰岩中火山碎屑主要经水携搬运至湖盆区,并与正常陆源碎屑不同比例混合沉积形成,与上下凝灰质泥岩呈过渡接触,岩心上与泥岩较难区分,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黏土矿物的含量[7]㊂沉凝灰岩中凝灰质镜下多呈现为较均一状(图2d-e)或较明显的纹层状㊁透镜状等(图2f)㊂火山碎屑中的岩屑㊁晶屑等常蚀变而形成白云石与方解石斑状集合体(图2e)㊂矿物含量分析显示其长英质矿物含量变化大,主要在40% 85%,黏土矿物含量较凝灰岩略高,主要在5% 25%,碳酸盐矿物含量多分布在5% 50%㊂㊃56㊃㊀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付小东,等.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白垩系腾格尔组致密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㊀图1㊀二连盆地阿南凹陷区域构造(a)与腾一下亚段地层综合柱状图(b)Fig.1㊀Regionaltectonicmap(a)andcompositestratigraphicsectionofthelowersubmemberoffirstmemberofCretaceousTenggerFormation(b),A nanSag,ErlianBasin㊃66㊃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http:ʊwww.sysydz.net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3卷㊀㊀图2㊀二连盆地阿南凹陷腾一下亚段致密储层岩石学特征a.晶屑岩屑凝灰岩,凝灰结构,阿密2井,1545.97m,正交偏光;b.岩屑凝灰岩,火山尘胶结,阿密2井,1561.92m,单偏光;c.含灰晶屑凝灰岩,方解石㊁白云石交代凝灰质,阿密2井,1568.35m,正交偏光;d.含灰沉凝灰岩,示底构造,阿43井,2067.78m,单偏光;e.灰化㊁云化沉凝灰岩,自形晶白云石去云化,阿密2井,1566.8m,正交偏光;f.沉凝灰岩,泄水孔被白云石半充填,阿43井,2054.8m,单偏光;g.含内碎屑泥晶云岩,阿密2井,1578.17m,单偏光;h.长石岩屑细砂岩,方解石连晶胶结,阿密2井,1595.23m,正交偏光;i.长石岩屑中粗砂岩,方解石胶结,阿密2井,1602.58m,正交偏光;j.凝灰质泥岩,阿密2井,2056.07m,单偏光;k.凝灰岩,阿密2井,1565.22m,荧光薄片;l.样品同e,荧光薄片;m.长石岩屑细砂岩,阿密2井,1591.52m,荧光薄片;n.样品同g,荧光薄片;o.样品同j,荧光薄片Fig.2㊀Rocktypesand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oftightreservoirsinlowersubmemberoffirstmemberofCretaceousTenggerFormation,A nanSag,ErlianBasin1.1.2㊀砂岩类腾一下亚段砂岩按颗粒结构可分为粉砂岩㊁细砂岩㊁中 粗砂岩等类型,其中粉砂岩分布最广泛㊂砂岩类储层在测井响应上主要表现为相对低的自然伽马和电阻率㊂碎屑颗粒主要为岩屑和长石,其次为石英和火山灰,少量的碳酸盐岩碎屑,按照碎屑成分分类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图2h-i)㊂岩屑以中酸性火山熔岩和凝灰岩为主,长石主要为斜长石㊂胶结物包括碳酸盐矿物㊁凝灰质和黏土矿物等类型,以方解石胶结为主㊂胶结类型包括连晶胶结㊁压嵌型胶结㊁石英㊁长石次生加大㊁薄膜型胶结和凝块型胶结等多种类型㊂1.1.3㊀白云岩类二连盆地各凹陷下白垩统广泛发育一套含白云石地层,为一套受机械沉积作用㊁化学沉积作用和火山活动共同影响而沉积的混积岩[23]㊂阿南凹陷腾一下亚段的白云石主要有3种结构类型:泥晶结构㊁微晶结构㊁中 细晶斑状结构㊂泥晶结构的白云石多呈富集状(图2g)或纹层状,主要出现在碳酸盐岩㊁云质泥岩中㊂微晶结构白云石常呈他形 半自形,以他形为主,晶粒呈分散状或紧密堆积状(图2e),多出现在凝灰岩㊁沉凝灰岩和含云质砂岩中㊂中 细晶斑状结构白云石主要出现在沉凝灰岩和凝灰质泥岩中,晶形呈半自形 自形或斑状,阴极发光下呈现出明显环带结构,常见去云化现象(图2e)㊂腾一下亚段云岩类矿物成分复杂,白云石含量主要在50% 70%,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白云岩,多为凝灰质云岩或泥质云岩,测井曲线上表现为较高的自然伽马和电阻率,纵向上主要发育在腾一下亚段上部岩性组合,单层和累计厚度都较小㊂1.1.4㊀泥岩类泥岩是腾一下亚段上组合重要岩性类型,根据矿物组分可划分为凝灰质泥岩㊁云质泥岩和灰质泥岩等㊂在岩心尺度上泥岩与沉凝灰岩常呈渐变接触关系,宏观沉积特征较接近,但二者在微观结构和地化特征方面仍存在一定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3点:一是泥岩在镜下可观察到较明显的水平层理(图2j);二是泥岩中黏土矿物含量相对于沉凝灰岩略高,主要分布在5% 50%;三是泥岩更富有机质,总有机碳含量主要分布在1.0% 4.0%,沥青 A 含量分布在0.23% 0.89%,平均达0.53%,岩石热解生烃潜力(S1+S2)在0.23 26.90mg/g,平均达10.38mg/g,是凹陷内主要的烃源层段㊂1.2㊀储层物性条件腾一下亚段储层物性条件总体较差,基质空气㊃76㊃㊀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付小东,等.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白垩系腾格尔组致密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㊀渗透率中值小于2ˑ10-3μm2,根据行业标准 SY/T6943 2013致密油地质评价方法 ,属于致密油储层范畴㊂在总体致密的背景下,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强,不同岩性㊁同一岩性孔隙度㊁渗透率变化大(图1b)㊂凝灰岩孔隙度介于2% 20%,平均为10.3%,渗透率多小于0.5ˑ10-3μm2,总体表现为低 中等孔隙度㊁特低渗透率的特点㊂沉凝灰岩孔隙度基本在10.0%以下,平均为2.75%,渗透率基本小于0.1ˑ10-3μm2㊂砂岩类储层孔隙度主要在2%20%,平均为5.7%,渗透率基本小于1ˑ10-3μm2㊂白云岩孔隙度多在5.0%以下,平均为2.06%,渗透率低于1ˑ10-3μm2;泥质岩孔隙度平均仅1.79%,渗透率主要在0.1ˑ10-3μm2以下㊂四大岩类中凝灰质岩和砂岩类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其中薄层凝灰岩和细砂岩㊁中粗砂岩是最有利的岩性;大部分沉凝灰岩㊁粉砂岩和白云岩物性条件差;泥页岩类物性条件最差,根据致密油和页岩油的概念[3],泥页岩中所含滞留油应属页岩油范畴,因此以下对泥岩类储层不作具体论述㊂1.3㊀储集空间类型腾一下亚段致密油储层主要发育溶蚀孔㊁晶间孔(脱玻化晶间孔㊁白云石晶间孔)㊁粒间孔㊁泄水孔和微裂缝等5类储集空间(图3),不同岩性优势孔隙类型有差异㊂凝灰岩主要发育晶屑㊁岩屑㊁火山玻璃等碎屑溶蚀形成的次生溶孔(图3a),以及火山玻璃脱玻化形成的脱玻化晶间孔(图3b-c)㊂沉凝灰岩显孔不发育,显微镜下仅在斑状碳酸盐矿物集合体中见少量晶间孔㊁晶间或晶内溶孔(图3d),以及被碳酸盐矿物㊁黄铁矿不完全充填的泄水孔,方沸石㊁白云石充填物可见后期被溶蚀现象(图3e);场发射电镜下见大量粒间微孔和火山玻璃脱玻化㊁灰化/云化形成的晶间微孔(图3f)㊂白云岩在偏光显微镜和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皆难见到孔隙,但在场发射电镜下则可见到大量纳米级的晶间或粒间微孔(图3g),以及溶蚀微孔㊂砂岩类致密储层中细砂岩和中粗砂岩显孔图3㊀二连盆地阿南凹陷腾一下亚段致密储层主要孔隙空间类型a.含晶屑凝灰岩,溶蚀孔发育,阿密2井,1568.50m,激光共聚焦;b.样品同a,脱玻化晶间孔,氩离子抛光 场发射电镜;c.岩屑凝灰岩,脱玻化晶间孔发育,阿密2井,1561.92m,氩离子抛光 场发射电镜;d.沉凝灰岩,斑状方解石/白云石晶间孔㊁晶间溶孔,阿密2井,1566.80m;e.沉凝灰岩,泄水孔被方解石㊁方沸石充填,方沸石发生溶蚀,阿43井,2054.80m,铸体薄片;f.灰化沉凝灰岩,粒间㊁晶间微孔发育,阿密2井,1584.66m,氩离子抛光 场发射电镜;g.泥晶白云岩,晶间微孔发育,阿密2井,1578.17m,氩离子抛光 场发射电镜;h.长石岩屑细砂岩,粒间溶孔㊁粒内溶孔发育,阿密2井,1591.60m,铸体薄片;i.长石岩屑中粗砂岩,残余粒间孔㊁粒间溶孔㊁岩屑粒内溶孔发育,阿密2井,1603.51m,铸体薄片Fig.3㊀PorespacetypesoftightoilreservoirinlowersubmemberoffirstmemberofCretaceousTenggerFormation,A nanSag,ErlianBasin㊃86㊃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http:ʊwww.sysydz.net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3卷㊀㊀发育,主要有次生溶孔和残余粒间孔两类(图3h-i)㊂溶蚀孔包括粒间扩溶孔和长石㊁岩屑粒内溶孔;粒内溶孔以长石溶蚀最为常见,呈斑点状㊁蜂窝状㊁条纹状和长条状,部分长石溶蚀后尚见长石残晶,有的颗粒则大部分或完全溶蚀而形成铸模孔㊂残余粒间孔主要见于中 粗砂岩,部分方解石胶结物后期发生溶蚀形成粒间溶孔(图3l)㊂粉砂岩中次生溶孔较少,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粒间微孔㊂腾一下亚段致密储层孔隙度㊁渗透率之间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总体上属于孔隙型储层㊂岩心观察少见裂缝,薄片统计仅约20%的样品发育微裂缝,薄片下可观察到的裂缝条数少,仅1 2条(图2g,n)㊂微裂缝根据充填情况可分为充填型和半充填 未充填型两类㊂半充填 未充填型微裂缝约占总裂缝数的40%;充填型微裂缝约占60%,裂缝充填物包括方解石/白云石㊁石英以及黄铁矿等㊂1.4㊀储层孔隙结构储集层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态㊁大小㊁分布及其相互连通性,孔隙结构对致密储层渗流能力㊁含油性㊁致密油的有效动用具有明显控制作用㊂场发射电镜㊁CT扫描㊁恒速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已成为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表征的主要技术手段,可对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进行多尺度㊁多维度的量化表征㊂1.4.1㊀凝灰岩孔隙结构凝灰岩纳米级孔隙和微米级孔隙都十分发育,微米级孔隙主要为次生溶孔,孔隙直径1 300μm;纳米级微孔主要为脱玻化晶间微孔和火山灰/尘粒间微孔㊂核磁共振T2谱表现出较明显的双峰特征,右峰高于左峰(图4a),表明微米级孔隙对储集能力起主要贡献㊂压汞分析表明凝灰岩进汞饱和度高,单位体积岩样有效孔隙㊁喉道个数多㊁体积较大,但退汞率较低,排驱压力较高(图5a,表1)㊂高压压汞喉道直径均值介于0.25 0.76μm,恒速压汞有效喉道直径均值介于3.60 7.36μm,喉道较细小,孔喉比大(表1),表现为中大孔㊁微细喉特图4㊀二连盆地阿南凹陷腾一下亚段致密储层核磁共振T2谱峰分布特征Fig.4㊀T2spectrumofNMRoftightoilreservoirinlowersubmemberoffirstmemberofCretaceousTenggerFormation,A nanSag,ErlianBasin图5㊀二连盆地阿南凹陷腾一下亚段致密储层压汞曲线特征Fig.5㊀Mercury⁃injectioncurvesoftightreservoirsinlowersubmemberoffirstmemberofCretaceousTenggerFormation,A nanSag,ErlianBasin㊃96㊃㊀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付小东,等.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白垩系腾格尔组致密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㊀表1㊀二连盆地阿南凹陷腾一下亚段致密储层恒速压汞孔隙结构参数Table1㊀PorestructureparametersofconstantratemercuryinjectionoftightreservoirsinlowersubmemberoffirstmemberofCretaceousTenggerFormation,A nanSag,ErlianBasin岩性深度/m最终进汞饱和度/%总进汞喉道进汞孔隙进汞单位体积岩样有效喉道体积/cm3单位体积岩样有效孔隙体积/cm3单位体积岩样有效孔隙喉道个数/个有效孔喉半径比加权平均值凝灰岩1546.046.4720.7525.720.0120.0151209419.18凝灰岩1565.478.5952.1526.440.0630.0326383332.92凝灰岩1568.681.6948.1133.580.0810.0568178192.18云质沉凝灰岩1558.137.6326.7910.840.0040.00228923.47凝灰质云岩1578.24.201.282.920.0010.0028717.50粉砂质云岩1555.510.953.327.630.0010.00314919.25凝灰质粉砂岩1580.47.673.414.260.0020.00217617.82长石岩屑细砂岩1591.870.9446.6124.330.0940.049953287.29凝灰质粉细砂岩1597.431.9816.1115.870.0280.0273210287.16长石岩屑粗砂岩1602.866.4945.2921.200.0750.035662391.23征㊂饱和水岩心离心前后核磁共振T2谱左峰变化不大,基本处于重叠状态,右峰则差异明显(图4a),表明微小孔隙连通性差,而微米级中 大孔隙连通性好㊂1.4.2㊀沉凝灰岩孔隙结构沉凝灰岩以纳米级孔隙为主,孔隙直径主要分布在10 500nm,仅发育少量微米级中大孔隙㊂饱和水岩心核磁共振T2谱主要为单峰型,集中在0.1 10ms,离心前后谱峰变化较小(图4b)㊂高压压汞毛管压力曲线表现为进汞饱和度低,退汞率低,排驱压力高(图5b);恒速压汞单位体积岩石有效孔隙和喉道体积小㊁个数少(表1)㊂上述特征表明沉凝灰岩储层总体上孔喉细小,连通性差㊂1.4.3㊀砂岩类孔隙结构砂岩类储层孔隙结构受岩石颗粒组构和溶孔发育程度影响,细砂岩㊁中粗 砂岩粒间孔大多发生扩溶,同时在长石㊁岩屑内还发育大量粒内溶孔,孔隙直径主要分布在10nm 400μm㊂岩心离心前核磁共振T2谱峰表现为双峰型或偏右的单峰型,说明同时发育微小孔隙和中大孔隙;离心后右峰消失,左峰也有较明显变化(图4e)㊂高压压汞毛管压力曲线表现为高进汞饱和度,低排驱压力(图5c),喉道直径均值基本在2μm以上;恒速压汞显示单位体积岩样有效孔隙和喉道体积大㊁个数多(表1)㊂泥质粉砂岩㊁粉砂岩次生溶孔不发育,岩心离心前核磁共振T2谱表现为单峰型,主峰集中在0.1 10s,表明主要发育纳米级的微小孔隙,离心前后谱峰形态变化较小(图4c-d)㊂高压压汞毛管压力曲线表现为低进汞饱和度,较高的排驱压力,喉道直径均值小于0.1μm;恒速压汞显示单位体积岩样有效孔隙和喉道体积小,个数少(表1)㊂总体上,细砂岩㊁中粗砂岩喉道较粗,流体运移顺畅㊁孔隙间连通性好;粉砂岩喉道较细小,孔隙连通性差㊂1.4.4㊀白云岩孔隙结构白云岩类储层场发射电镜下观察到的孔隙直径多在10 500nm(图2g);岩心离心前核磁共振T2谱表现为单峰型,主峰集中在0.1 10ms,离心后T2谱峰无明显变化(图4f)㊂高压压汞毛管压力曲线表现为低进汞饱和度,高排驱压力,喉道直径均值在0.1μm以下(图5d);恒速压汞表明单位体积岩石有效孔隙和喉道体积小㊁个数少(表1)㊂上述特征表明白云岩类储层孔隙㊁喉道细小,连通性很差㊂1.4.5㊀孔隙结构类型根据孔隙形态㊁孔径大小和连通性,腾一下亚段致密储层总体上可划分为4类孔隙结构类型(表2)㊂①中小孔 微细喉连通型孔隙结构:岩性主要为凝灰岩和溶孔发育的细砂岩,该类储层孔隙结构较好,中大孔和微小孔皆较发育,连通性较好,可动流体饱和度较高,是较有利的一类孔隙结构类型;②中大孔 细喉连通型孔隙结构:岩性主要为溶孔发育的细砂岩和中 粗砂岩,该类储层中大孔十分发育,喉道直径较大,孔隙连通性好,可动流体饱和度高,孔喉特征与常规储层相似,是孔隙结构最好的一类储层;③孤立显孔 微细喉型孔隙结构:岩性主要为发育斑状方解石/白云石的沉凝灰岩,以纳米级微小孔为主,少量显孔呈孤立状分布,喉道细小,进汞饱和度低㊁连通性差㊁可动流体饱和度低;④微细孔喉型:岩性包括多数的粉砂岩㊁云岩和沉凝灰岩,该类储层基本为纳米级孔喉,进汞饱和度很低㊁排驱压力很高,孔隙连通性很差㊂㊃07㊃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http:ʊwww.sysydz.net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3卷㊀㊀表2㊀二连盆地阿南凹陷腾一下亚段致密储层孔隙结构特征Table2㊀PorestructurecharacteristicsoftightreservoirsinlowersubmemberoffirstmemberofCretaceousTenggerFormation,A nanSag,ErlianBasin2㊀致密储层含油性特征2.1㊀不同储层含油量差异腾一下亚段岩心含油产状统计和荧光薄片分析表明其含油非均质性强,含油级别包括油浸㊁油斑㊁油迹㊁荧光和不含油等多个级别(图6b-c);达到油浸和油斑显示级别的储层段主要为凝灰岩和细砂岩㊁中粗砂岩,以及部分溶孔较发育的沉凝灰岩;多数沉凝灰岩㊁粉砂岩㊁白云岩和泥岩为油迹或荧光显示㊂储层岩石热解气态烃量(S0)与游离烃量(S1)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储层含油量相对高低,腾一下亚段不同岩性致密储层热解游离烃含量差别明显(图6a)㊂凝灰岩储层S0+S1最高,分布在0.2114.02mg/g,平均高达5.46mg/g,游离烃与热解生烃潜量比值高,平均为46.55%;凝灰岩储层中原油源自上下紧临的富有机质泥岩段,主要赋存于脱玻化晶间微孔和粒间㊁粒内溶孔中(图2k)㊂沉凝灰岩含油性较凝灰岩差,其S0+S1分布在0.057.74mg/g,平均为0.74mg/g(图6a);原油分布不均,多见于晶型较好的斑状方解石/白云石晶间孔㊁晶间溶孔内(图2l)㊂砂岩类储层游离烃含量变化大,S0+S1在0.02 13.75mg/g之间变化,平均为1.07mg/g;岩石结构和物性较好的细砂岩和中粗砂岩中原油分布较均一,主要赋存于残余粒间孔㊁粒间溶孔㊁岩屑和长石粒内溶蚀孔中(图2m)㊂云岩类储层游离烃量S0+S1在0.08 5.07mg/g,平均为1.73mg/g,略高于砂岩类储层;但云岩类储层游离烃与总生烃潜量之比平均仅19.31%,这是因为白云岩主要是泥质白云岩,自身含一定量的有机质,热解烃S2较高(平均为8.73mg/g)㊂白云岩储层中原油含量较少,主要分布于各类纳米级基质微孔中,分布不均一,部分内碎屑颗粒内原油相对富集(图2n)㊂富有机质泥岩中滞留油含量较高,游离烃量S0+S1在0.22 5.75mg/g,平均为2.47mg/g,仅次于凝灰岩储层,泥岩中滞留原油多呈分散状或沿富有机质纹层条带状分布(图2o)㊂2.2㊀储层差异化含油控制因素腾一下亚段致密储层含油性明显受岩性控制,薄层凝灰岩㊁溶孔发育的细砂岩和中粗砂岩含油性最好,为油斑㊁油浸级别,统计的27个凝灰岩样品48%为油斑或油浸显示;部分溶孔和泄水孔发育的㊃17㊃㊀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付小东,等.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白垩系腾格尔组致密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㊀图6㊀二连盆地阿南凹陷腾一下亚段致密储层含油性与储层物性关系Fig.6㊀RelationshipbetweenoilcontentandphysicalpropertiesoftightreservoirsinlowersubmemberoffirstmemberofCretaceousTenggerFormation,A nanSag,ErlianBasin沉凝灰岩含油性也较好,达到油斑显示;多数沉凝灰岩㊁粉砂岩和云岩则为油迹㊁荧光显示㊂含油性也明显受孔渗条件控制,达到油斑或油浸显示的凝灰质岩和砂岩储层孔隙度基本在4.0%以上,渗透率多大于0.01ˑ10-3μm2(图6b-c);前人研究表明,腾一下亚段凝灰岩㊁沉凝灰岩在当前工业技术条件下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在4.0%左右,渗透率下限约0.008ˑ10-3μm2,而砂岩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约在5.0%,渗透率下限在0.05ˑ10-3μm2左右[24]㊂就单一含油级别而言,同一岩类储层孔隙度㊁渗透率分布范围较广,如油斑显示的储层孔隙度既可低至4.0%左右,也可高达20%,部分凝灰岩虽然孔隙度较高,但含油性较差,表明致密储层含油级别除受物性条件控制外,还受孔隙结构㊁源储配置㊁排烃压差等因素的影响㊂致密储层发育纳米 微米多尺度的复杂孔喉系统,储层孔隙结构直接影响原油充注的难易程度,进而控制了原油在微观尺度上的非均质分布㊂达到油浸㊁油斑显示的储层压汞进汞饱和度高㊁孔喉半径较大;油迹㊁荧光/不含油样品进汞饱和度较低,毛管半径较小(图6d)㊂孔隙结构对凝灰岩储层含油性影响尤为明显,阿47井在2078 2084m井段钻遇数米厚的凝灰岩,孔隙度多在10%以上,阿密2井1568.2 1568.3m井段厚约10cm的晶屑凝灰岩孔隙度高达22.6%,上述凝灰岩段上下紧邻高有机碳含量泥岩,源储配置好,但主要为纳米级孔喉,孔隙结构差,原油难以充注,仅为油迹显示㊂3㊀致密储层 甜点 发育主控因素与分布物性条件㊁孔隙结构及含油性综合分析表明,腾一下亚段四大类岩性中凝灰质岩和砂岩是致密油储层的两类有利岩性㊂但同一岩类储层物性条件和含油性也存在明显的非均质性,明确致密储层 甜点 发育主控因素,对致密油勘探具有重要意义㊂以下重点针对凝灰质岩和砂岩两类有利岩性,分析储层 甜点 发育的主制因素㊂3.1㊀沉积相带控储腾一下亚段不同沉积微相的砂岩物性差异明显㊂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岩物性条件最好,碎屑颗粒较粗㊁结构成熟度较好,高孔高渗砂岩基本属于该微相㊂其次为重力流沉积的湖底扇砂岩,该类砂岩储层常见滑塌㊁搅动构造,岩屑组分由于经过二次搬运改造,易被酸性流体溶蚀形成孔隙,从而改善储集条件㊂分支砂坝㊁水下分流河道间和楔状砂等微相主要为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储层物性变差㊂凝灰质岩储层物性条件与沉积环境和沉积方㊃27㊃石㊀油㊀实㊀验㊀地㊀质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http:ʊwww.sysydz.net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3卷㊀㊀。
小型断陷湖盆有机质富集和烃源岩形成机制——以二连盆地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一段为例
小型断陷湖盆有机质富集和烃源岩形成机制——以二连盆地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一段为例丁修建;柳广弟;赵龙梅;高登宽;张凯;匡大庆【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7(038)006【摘要】为明确小型断陷湖盆烃源岩形成机理,开展了烃源岩形成、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综合有机质供给、保存和稀释对烃源岩形成的影响,建立了小型断陷湖盆烃源岩形成的3种模式:边界断层活动强、沉积速率大的湖盆,有机质供给量大,保存条件差,烃源岩形成主要受有机质供给控制,主要发育于有机质供给量大的深洼带;边界断层活动弱、沉积速率小的湖盆,有机质供给量小,有机质保存条件好,烃源岩形成主要受有机质保存条件控制,主要发育于还原程度强的缓坡带;边界断层活动强度和沉积速率居中的湖盆,有机质供给量较大,保存条件较好,烃源岩形成受沉积速率、有机质供给和保存的综合控制,在深洼带和近洼缓坡带均有发育.【总页数】8页(P650-657)【作者】丁修建;柳广弟;赵龙梅;高登宽;张凯;匡大庆【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95;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000;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北京10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1;TE122.1【相关文献】1.箕状断陷湖盆湖底扇特征及油气勘探——以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腾格尔组二段为例 [J], 陈广坡;王天奇;李林波;李书民;李娟2.不同类型断陷湖盆岩性-地层油气藏油气富集规律——以冀中坳陷和二连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对比为例 [J], 赵文智;方杰3.小型断陷湖盆下生上储式油成藏规律研究——以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大磨拐河组为例 [J], 付广;韩娜4.断陷湖盆层序地层研究和计算机模拟——以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断陷为例 [J], 林畅松5.小型断陷湖盆有效烃源岩分布特征与分布模式——以二连盆地下白垩统为例 [J], 赵贤正;柳广弟;金凤鸣;黄志龙;卢学军;孙明亮;丁修建;陈哲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С
第 6期
石
油
学
报
Vo 1 . 3 6 No . 6
2 0 1 5年 6月
A CT A PETR O LEI SI NI CA
J u n e
2 0 1 5
文章编号 : 0 2 5 3 — 2 6 9 7 ( 2 0 1 5 ) 0 6 — 0 6 4 1 — 1 2 D OI : 1 0 . 7 6 2 3 / s y X b 2 O 1 5 0 6 0 ¨ 0 1
s o ur c e r o c k i n s ma l l f a ul t e d l a c us t r i ne ba s i n ha v e be e n s t ud i e d. Lowe r l i mi t o f t he or ga n i c ma t t e r a bu nda n c e pa r a me t e r s o f e f f e c t i ve
小 型 断 陷湖 盆 有效 烃 源岩 分 布 特 征 与 分 布模 式
以二 连 盆地 下 白垩 统 为例
赵 贤 正 柳 广 弟 金 凤 呜 黄 志龙 。 卢 学军 孙 明 亮 丁修 建 陈哲 龙
( 1 .中 国石 油 华 北 油 田公 司 河 北任 丘 0 6 2 5 5 2
型 断 陷 湖 盆 有 效 烃 源 岩 分 布 特 征 明显 不 同 于 大 型 湖 盆 有 效 烃 源 岩 主 要 分 布 在 深 湖 一 半 深 湖 区 的特 征 , 其 有 效 烃 源 岩 的分 布 有 3种
模式 , 即深 洼 型 、 近 洼 缓 坡 型 和 深 洼~ 缓 坡 型 。 边 界 断 层 规 模 大 、 活动性强的小 型断 陷湖盆一般 深洼 带宽度 与盆地宽度 比值 大, 有 效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深洼带 ; 边 界 断层 规模 小 、 活 动 性 弱 的小 型 断 陷湖 盆 深 洼 带 宽 度 与盆 地 宽 度 比值 小 , 有 效 烃 源 岩 主 要分 布 于 近 洼缓坡带 ; 边 界 断 层 规模 中等 、 活 动 性 适 中 的小 型 断 陷湖 盆 深 洼 带 宽 度 与盆 地 宽 度 比值 居 中 , 有 效 烃 源 岩 在 深 洼 带 和 近 洼 缓 坡 带 均 有 分 布 。 小 型 断 陷 湖 盆 凹陷 结 构 和 形 成 机 制 的 差 异 控 制 了湖 盆 的 沉 积 速 率 、 古 生 产 力 和 水 体 氧 化一 还原 条件, 决 定 了有 效 烃 源 岩 的
二连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及砂体分布垂向序列
二连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及砂体分布垂向序列方杰;赵文智;苗顺德【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勘探》【年(卷),期】2006(011)004【摘要】二连盆地是在海西期地槽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早白垩世断陷湖泊群,具有湖盆湖侵规模较小、气候条件干燥、湖水咸化、沉积旋回单一、多物源、近物源和粗碎屑等沉积特征,以及发育岩性地层油气藏为主的油气分布特点.本文通过对巴音都兰、乌里雅斯太、吉尔嘎朗图和赛汉塔拉等凹陷层序地层分析,建立了二连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地层综合剖面,并总结了三级层序框架内砂体分布的垂向序列.主要的结论为:其一,受三期幕式活动影响,断陷形成了3个大的沉积旋回和3个区域不整合面,构成了下白垩统3个二级层序;其二,受断陷内翘倾和块断等构造活动的控制,以及三级气候旋回和物源供给因素的影响,下白垩统划分出6个三级层序;其三,在单断断陷湖盆中,湖泊阶段的早、晚期由于凹陷边界断层活动较弱,断面较缓,陡坡可以发育扇三角洲,在湖泊阶段的中期主要为水下扇砂砾岩体,并在洼槽区发育浊积扇.在整个湖泊阶段,缓坡的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砂体交替出现.【总页数】4页(P42-45)【作者】方杰;赵文智;苗顺德【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3【相关文献】1.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研究 [J], 许书堂;马维民;王德仁;靳广兴;李继东;杨玉娥2.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阿尔善组—都红木组层序地层 [J], 高红灿;郑荣才;肖斌;刘云;栾艳春;刘虹利3.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层序地层及聚煤特征 [J], 王帅;邵龙义;闫志明;孙钦平;王东东;鲁静;孙斌4.内蒙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及有利成藏条件 [J], 尹志军;田世清;杨志彬;姜燕;高丽;涂先俊;闫耀成;张凤红5.二连盆地脑木根凹陷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层序地层与聚煤特征 [J], 杜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类型断陷湖盆岩性-地层油气藏油气富集规律——以冀中坳陷和二连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对比为例
不同类型断陷湖盆岩性-地层油气藏油气富集规律——以冀中坳陷和二连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对比为例赵文智;方杰【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07(034)002【摘要】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是潮湿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大型断陷湖盆,二连盆地则是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小型断陷湖盆群.二者尽管构造演化特点相似,但湖盆规模、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差异很大,导致成藏条件和油气分布、富集规律不同.对比冀中坳陷和二连盆地近几年发现的岩性-地层油气藏,总结归纳出5方面油气藏分布与富集特征:①断陷湖盆大小决定凹陷油气资源及岩性-地层油气藏的规模.②成熟烃源岩厚度控制岩性-地层油气藏纵向分布范围.③主洼槽(生油中心)控制岩性地层油气藏平面分布形态,例如,冀中坳陷岩性油气藏沿主洼槽带周缘呈"槽缘多环型"分布形态,二连盆地岩性油气藏在主洼槽内呈"槽内半环型"分布形态.④断陷湖盆地质结构决定油气运移主方向及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格局.⑤断陷湖盆成藏组合控制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富集程度.图5参11【总页数】6页(P129-134)【作者】赵文智;方杰【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部,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研究所,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3【相关文献】1.断陷盆地前积地震相及其岩性地层油气藏发育规律——以彰武断陷九佛堂组为例[J], 吕栋;戴胜群;李斐;宋燕2.陆相压性浅水湖盆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 [J], 沈武显;樊太亮;宫雪;毛治国;牛新生3."岩性地层油气藏富集规律与勘探技术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 [J], 袁选俊4.断陷湖盆缓坡带岩性地层油藏模式及勘探实践——以冀中坳陷文安斜坡和蠡县斜坡为例 [J], 田建章;李先平;崔永谦;周从安;辛玮江;吴晓龙;赵伟森5.“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控制因素与富集规律研究”课题攻关取得重大进展 [J], 邹才能;袁选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连盆地下白垩统腾格尔组物源分析及沉积特征
二连盆地下白垩统腾格尔组物源分析及沉积特征
马水祥
【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
【年(卷),期】2011(037)023
【摘要】二连盆地下白垩统发育是一套典型的湖底扇沉积,其由补给水道、内扇、中扇和外扇4个部分组成,主要发育有补给水道,内扇主沟道和沟堤,中扇辫状沟道、沟道间和外扇席状浊积砂等微相类型.湖底扇单个扇体规模不大,但往往多期次发育、成群分布,垂向上相互叠置、横向上叠加连片,规模可观.足够的可容纳空间和持续的物源补给是形成厚层湖底扇的2个重要条件,同沉积断裂的下降盘和坡折带是湖底
扇发育的有利部位.湖底扇砂砾岩体具有毗临生油洼槽、易于形成岩性圈闭、易于
油气聚集等优越条件,对岩性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133-134)
【作者】马水祥
【作者单位】中原石油勘探局测井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2
【相关文献】
1.热水沉积岩岩石学特征:以内蒙古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为例[J], 钟大康;杨喆;孙海涛;张硕
2.内蒙古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达尔其地区下白垩统腾格尔组物源分析及沉积特征
[J], 张志萍;林春明;李艳丽;岳信东;张霞;徐深谋;漆滨汶
3.内蒙古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热水沉积过程中矿物沉淀顺序及其控制因素 [J], 钟大康;苏琛;杨喆;贾晓兰
4.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滑塌-浊流沉积特征——以达49井为例 [J], 高红灿;郑荣才;肖斌;刘云;郑玲;栾艳春;刘虹利
5.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早白垩世腾格尔组沉积特征及物源探讨 [J], 林春明;张志萍;李艳丽;岳信东;徐深谋;张霞;漆滨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连盆地布日敦凹陷下白垩统隐蔽圈闭预测的开题报告
二连盆地布日敦凹陷下白垩统隐蔽圈闭预测的开题报告
一、背景
二连盆地布日敦凹陷位于中国内蒙古东北部,是一个以沉积盆地为主的地区。
该区域
富含不同沉积岩层,其中白垩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包含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然而,由于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加上油气勘探技术的限制,使得许多油气资源无法被
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因此,研究白垩系油气资源的分布和隐蔽圈闭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二连盆地布日敦凹陷下白垩统岩性特征、构造演化和沉积相特征,预测该区域可能形成的隐蔽圈闭,提供有关该区域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
1. 布日敦凹陷下白垩统地层属于何种类型、岩性特征及储层特征;
2. 构造演化特征的分析,包括古构造、构造剖面特征;
3. 沉积相特征的分析,包括古地貌、地层划分、沉积相特征等;
4. 圈闭分类及圈闭特征分析;
5. 圈闭预测方法的研究,包括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测井解释和地震剖面解释等。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1. 对已知的岩石样本进行岩相、孔隙度和孔隙结构等分析;
2. 对已有的地震资料进行解释,分析地质构造演化;
3. 根据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勘探,分析沉积相特征;
4.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聚类分析、遥感分析等方法对地震、测井资料进行处理;
5. 采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技术对储层压力、温度及成藏时限进行分析。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为布日敦凹陷下白垩系隐蔽圈闭资源的勘探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
在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连盆地宝勒根陶海凹陷下白垩统成岩作用研究
二连盆地宝勒根陶海凹陷下白垩统成岩作用研究高海仁;李云【摘要】宝勒根陶海凹陷位于二连盆地腾格尔坳陷南部,是伸向温都尔庙隆起方向的一个狭长的单断箕状凹陷.下白垩统地层自上而下包括赛汉组、腾格尔组(包括腾二段、腾一段)、阿尔善组(包括阿四段、阿三段、阿二段).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主要有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泥质杂基的重结晶转化作用、溶解作用和构造作用等,其中最显著的成岩作用是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解作用.成岩阶段以井深800m为界划分为早成岩阶段B期和晚成岩阶段A期两个阶段.【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2(000)017【总页数】3页(P132-134)【关键词】二连盆地;宝勒根陶海凹陷;成岩作用【作者】高海仁;李云【作者单位】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陕西延安716000;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陕西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2宝勒根陶海凹陷构造上隶属二连盆地腾格尔坳陷南部,是伸向温都尔庙隆起方向的一个狭长的单断箕状凹陷(图1)。
凹陷长55km,宽7~15km,面积约540km 2,呈北东向展布,向西南方向逐渐转为近南北向,基底最大埋藏深度可达3500m。
该凹陷由南北两个洼槽组成,其中北洼槽面积为460km 2,南洼槽面积为80km 2,北洼槽是油气勘探的重点,根据不同区带的沉积构造特点,可将北洼槽划分为东部陡带、中央洼槽带、西部斜坡内带和斜坡外带共四个次级构造带,目前发现油气藏的泓丰、三立、鑫垠、物华、斌丽区块位于北洼槽中央洼槽带和西部斜坡内带两个构造带本区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第三系、早白垩系赛汉组、腾格尔组(包括腾二段、腾一段)、阿尔善组(包括阿四段、阿三段、阿二段)及侏罗系。
2.1 成岩作用宝勒根陶海凹陷早白垩系碎屑岩储层所经历的成岩作用主要有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泥质杂基的重结晶转化作用、溶解作用和构造作用等。
雅布赖盆地小湖次凹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雅布赖盆地小湖次凹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南红丽;刘又源【期刊名称】《内江科技》【年(卷),期】2017(038)002【总页数】2页(P99-100)【作者】南红丽;刘又源【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对雅布赖盆地小湖次凹侏罗系重要探井岩心和岩屑样品进行系统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雅布赖盆地小湖次凹侏罗系新河组下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为较好-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较好,以Ⅱ1型和Ⅱ2型为主,且存在一定数量的Ⅰ型,发育有大量的湖相优质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具有很大的油气生成能力;沙枣河组和新河组上段有机质丰度低、有机质类型差、热演化程度低,基本不具备油气生成能力;青土井组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有机质丰度较高,但有机质类型较差,具有一定的油气生成能力。
新河组上段是雅布赖盆地小湖次凹的主力烃源岩层段。
雅布赖盆地是在阿拉善地块之上发育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面积约为1.5×104km2。
盆地中部的小湖次凹是主要的沉积凹陷,自下而上发育中侏罗统青土井组(J2q)、中侏罗统新河组下段()、中侏罗统新河组上段()、上侏罗统沙枣河组(J3s)、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多口钻井在此地区的中侏罗统新河组发现良好的油气显示,为目前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
研究表明,侏罗系青土井组(J2q)沉积时期,湖盆扩张,气候温暖潮湿,常发育薄煤层,而新河组(J2x)沉积时期湖泊范围明显增大,为湖盆主断陷期,半深水—深水环境广泛分布[1-3],为半深湖—深湖相的烃源岩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以往的研究表明,青土井组和新河组湖相泥岩是雅布赖盆地重要的烃源岩[4],但限于勘探形势和样品条件,对小湖次凹侏罗系烃源岩缺乏系统的地球化学评价。
为此,本文通过对雅布赖盆地小湖次凹侏罗系9口重要探井烃源岩样品的密集采样和有机地球化学系统分析,揭示了小湖次凹侏罗系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期为客观评价雅布赖盆地小湖次凹油气资源潜力提供理论依据。
二连盆地砂岩体形成和分布的多元控制特征分析_刘震
2007年4月地 质 科 学CH I N ESE JOURNAL OF GE OLOGY 42(2):319—334二连盆地砂岩体形成和分布的多元控制特征分析刘 震1 郝 琦1 赵贤正2 张以明2 杨德相2(1.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河北任丘 062552)摘 要 二连盆地砂体形成和分布受多种因素控制,主要包括构造带类型、同沉积断层、沉积体系域、坡折带类型和沉积相类型。
不同构造带类型发育不同沉积体系的砂体,同一构造带不同类型构造上发育的砂体类型也不同。
陡坡带与缓坡带边界断层的断层面产状和断层组合控制着物源注入方向。
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分别发育不同沉积体系的砂体。
二连盆地不同类型的坡折带上发育不同沉积相类型和不同形态的砂体;不同类型沉积相对砂体的特征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据此,本文提出了“多元控砂”概念,并认为“多元控砂”可以概括二连盆地岩性圈闭形成和分布的复杂性。
关键词 “多元控砂” 控制因素 砂体类型 岩性圈闭 二连盆地中图分类号:P5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63-5020(2007)02-0319-16 刘 震,男,1963年2月生,教授,石油地质学专业。
2005-11-28收稿,2006-05-26改回。
①李 阳.2005.陆相断陷盆地储层沉积学研究新进展.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 引 言随着中国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隐蔽油气藏(费宝生,2002;王焕弟等,2004;郝芳等,2005)在油气勘探中占据的地位日益重要,找寻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有利储集砂体必然成为隐蔽油气藏勘探研究的重要环节。
陆相断陷盆地所发育的砂体类型多且规模不等,砂体岩性物性变化快,故而研究砂体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盆地的构造运动、古气候变迁、古物源是砂体形成与分布的盆地外部控制因素(李丕龙,2003;贾承造等,2004)。
内蒙古二连盆地阿南凹陷腾格尔组一段下部特殊岩性段储集性能
内蒙古二连盆地阿南凹陷腾格尔组一段下部特殊岩性段储集性能孙振孟;钱铮;陆现彩;郭琴;徐金覃;史原鹏;胡文瑄【期刊名称】《地质通报》【年(卷),期】2017(036)004【摘要】二连盆地阿南凹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程度较高,但岩性油藏的勘探尚未取得突破.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一段下部的特殊岩性段是潜在的油藏储集层.通过岩矿鉴定、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研究了该层段的岩石学特征和储集性能.结果表明,该岩性段由深灰色云质泥岩、灰色泥质云岩、钙质沉凝灰岩、钙质细砂岩构成,夹有薄层灰绿色块状凝灰岩,钙质胶结和泥质胶结为主要胶结类型.对凝灰岩和沉凝灰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发现,受成岩流体的影响,钙质沉凝灰岩中硅酸盐矿物和火山碎屑的溶蚀现象较普遍,导致更显著的重稀土元素亏损和粒间孔、溶蚀孔发育,这些次生孔隙和微裂缝能提供油气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Although A'nan depression has been well prospected in past years,no lithologic reservoir has been discovered.The special lithologic section of the Tengger Formation is the potential reservoir strata.Based on lithologic characterization,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and electron probe measurement,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reservoir properties of the special lithologic section.The lithologic section is mainly composed of gray dolomiticmudstone,argillaceous dolomite,calcareous sedimentary stuff and calcareous fine sandstone intercalated with gray green massive tuff.The calcareous cementation and clayey cementation are the main types ofcementation.The tuff and sedimentary tuff elemental geochemical analysis shows that,with the alteration of diagenesis fluid,the silicate and sedimentary tuff dissolved significantly,which led to abundant secondary pores and strong depletion of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These secondary pores and intergranular pores together with micro-fracture constitute the main potential reservoir space and the migration paths of the hydrocarbon.【总页数】10页(P644-653)【作者】孙振孟;钱铮;陆现彩;郭琴;徐金覃;史原鹏;胡文瑄【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河北任丘062552;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北京奥能恒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8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河北任丘062552;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相关文献】1.小型断陷湖盆有机质富集和烃源岩形成机制——以二连盆地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一段为例 [J], 丁修建;柳广弟;赵龙梅;高登宽;张凯;匡大庆2.热水沉积岩岩石学特征:以内蒙古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为例[J], 钟大康;杨喆;孙海涛;张硕3.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腾一段、阿尔善组坡折带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J], 马奎样;尤丽铭4.内蒙古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热水沉积过程中矿物沉淀顺序及其控制因素 [J], 钟大康;苏琛;杨喆;贾晓兰5.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白垩系腾格尔组致密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J], 付小东;张天付;吴健平;王小芳;周进高;江涛;李彬;李长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湖相白云岩成因
内蒙古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湖相白云岩成因郭强;钟大康;张放东;刘新刚;范凌霄;李君军【期刊名称】《古地理学报》【年(卷),期】2012(14)1【摘要】In the Early Cretaceous, there was a set of lacustrine dolostones in the Baiyinchagan Sag with the strong rift extension and high geothermal anomaly. The dolostones were rich in special minerals including ankerite, natrolite, clay sized feldspar ( albite, potash feldspar) etc., and were only developed in semi-deep-deep lacustrine facies. The dolostone is controlled by NE-trending synsedimentary faults and distributed mainly in downthrown side of fault zone in northern steep slope zone and southern ramp zone adjacent to the central part in this sag. The lacustrine dolostone is mainly composed of ankerite and paragenetic minerals (natrolite, feldspar, barite, sjogrenite, etc.). Its tex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micrite, microcrystalline and fine-medium grained porphyritic texture ( multivariate mineral assemblage). The dolostone also has obvious rock fabric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thermal sedimentation, including lamellar structure, hydrothermal clastic texture, starrily structure, contemporaneous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net vein structure. Based on the above preliminary analyses, we think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lacustrine dolostone is the sedimentation with deep hydrothermal fluids participation, namely hydrothermal sedimentary dolostone.%早白垩世,白音查干凹陷处于强裂陷伸展环境,并具有高地热异常.在此背景下,该凹陷发育一套仅限于深湖-半深湖相的、富含铁白云石、钠沸石和泥级长石(钠长石、钾长石)等特殊矿物成分的白云岩.该套湖相白云岩受北东向同沉积断裂控制,主要分布于凹陷北部陡坡带和湖盆中央断裂带的下降盘处,沿断裂呈线性展布.白云岩中的白云石多以铁白云石为主,并与钠沸石、长石、重晶石、水镁铁石等低温热液矿物共生,其结构可分为泥晶结构、微晶结构和中-细晶斑块状结构(多元矿物组合)3种.此外,白云岩的岩石组构还具有明显热水沉积特征,包括纹层状构造、热水碎屑结构、星散状构造、同生塑性变形、网脉状构造.综合以上初步分析,认为研究区湖相白云岩为深部热液参与并发生沉积作用形成的,即热水沉积白云岩.【总页数】10页(P59-68)【作者】郭强;钟大康;张放东;刘新刚;范凌霄;李君军【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1【相关文献】1.内蒙古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热水沉积白云岩的发现及其地质与矿产意义 [J],钟大康;姜振昌;郭强;孙海涛;杨喆2.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下白垩统湖相云质岩成因研究 [J], 王会来;高先志;杨德相;李浩;张志遥;王旭;张丽3.热水沉积岩岩石学特征:以内蒙古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为例[J], 钟大康;杨喆;孙海涛;张硕4.内蒙古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达尔其地区下白垩统腾格尔组物源分析及沉积特征[J], 张志萍;林春明;李艳丽;岳信东;张霞;徐深谋;漆滨汶5.内蒙古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热水沉积过程中矿物沉淀顺序及其控制因素 [J], 钟大康;苏琛;杨喆;贾晓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连盆地烃源岩层内云质岩油气成藏研究
二连盆地烃源岩层内云质岩油气成藏研究王会来;高先志;杨德相;李浩;张志遥;王旭【摘要】二连盆地下白垩统发育一套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矿物组成的混合沉积物,近年来在其中发现大量油气显示。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岩石热解等方法,综合研究了云质岩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和成藏主控因素等。
研究认为,云质岩储集层孔隙度高、渗透率低,属于低渗透-致密储集层,溶蚀作用或构造作用产生铸模孔和构造溶蚀缝,形成云质岩的“甜点”区;高碳酸盐含量烃源岩和低渗透-致密储集层呈互层式展布,烃源岩成熟度低,生烃超压不发育,与优质烃源岩(TOC>2%)相邻储集层溶蚀孔隙发育,从而降低油气充注阻力,最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A set of mixed clastic-carbonate deposits are developed in the Lower Cretaceous Erlian Basin, and abundant hydrocarbon shows exist in the dolomitic rocks. According to core observation,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physical analysis and rock thermolysis, the dolomitic rocks is a kind of low permeable-tight reservoir with high porosity and low permeability, which has developed “sweet points” with mold holes and structural corroded fissures generated by dissolution or tectonism. It is concluded that source rocks with high carbonate content are located near the low permeable-tight dolomitic rock reservoirs and lack hydrocarbon-generating abnormal high pressure due to the lower maturity;nevertheless, the high-quality dolomite mudstone (TOC>2%) is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dissolution pores in the adjacent reservoir and the reduction of oil filling resistance, providing good conditions for oil accumulation of the proximal source type.【期刊名称】《地球学报》【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8页(P723-730)【关键词】云质岩;源内成藏;低渗透-致密储集层;溶蚀作用;下白垩统;二连盆地【作者】王会来;高先志;杨德相;李浩;张志遥;王旭【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 062550;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245;TE122.2二连盆地下白垩统巴彦花群阿尔善组和腾一段是该盆地两套主力烃源层, 厚度大, 厚度多在250~800 m之间, 有机质丰度高, 有机质类型以II型为主, 为油藏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连裂谷系下白垩统烃源岩成油模式
二连裂谷系下白垩统烃源岩成油模式
方杰;郑宪;张宏
【期刊名称】《石油学报》
【年(卷),期】1998(19)4
【摘要】二连裂谷系是由50多个断陷组成,它们在相同的区域构造作用下,既有相似断陷演化史和相似构造发展史,又有独立的沉积单元和明显的外在可分性,各个断陷生油气潜力和油气富集程度相差极其悬殊。
文中用裂谷盆地形成及演化的观点系统分析了断陷群的油气生成规律,总结出下白垩统的成油模式,指明二连裂谷系的勘探方向。
【总页数】6页(P35-40)
【关键词】下白垩统;烃源岩;油气生成;二连裂谷系
【作者】方杰;郑宪;张宏
【作者单位】华北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1
【相关文献】
1.二连盆地东北部下白垩统烃源岩有机相与生烃特征 [J], 程志强;王飞宇;江涛;任利兵;吴子强;谢红
2.二连裂谷系下白垩统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特征 [J], 方杰;侯凤香
3.二连盆地阿尔凹陷下白垩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J], 卢学军;高平;丁
修建;陈哲龙;柳广弟
4.二连盆地呼仁布其凹陷南洼下白垩统烃源岩分布特征与油源分析 [J], 山鑫杰; 王飞宇; 刘念; 冯伟平; 江涛; 杜喜; 程志强; 李思嘉; 李月
5.小型断陷湖盆有效烃源岩分布特征与分布模式——以二连盆地下白垩统为例 [J], 赵贤正;柳广弟;金凤鸣;黄志龙;卢学军;孙明亮;丁修建;陈哲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酒西盆地青西凹陷窟窿山构造下白垩统湖相烃源岩干酪根地球化学特征
酒西盆地青西凹陷窟窿山构造下白垩统湖相烃源岩干酪根地球化学特征马素萍;张晓宝;夏燕青;马立元;桑延元【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年(卷),期】2009(31)2【摘要】酒西盆地青西凹陷沉积了一套以湖相泥岩和湖相碳酸盐岩为主的烃源岩层系,为了确定该湖相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及其生烃潜力,对下白垩统下沟组和中沟组湖相烃源岩干酪根显微组分、元素和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
分析结果表明,干酪根显微组分以镜质组和丝质组为主,壳质组和腐泥组含量普遍较低;干酪根具有相对较低的H/C原子比(0.57~1.29,大部分样品小于1.0)和较低的O/C原子比(0.05~0.14);碳同位素组成偏重(-27.6‰~-20.9‰);各种参数均表明采自青南次凹窟窿山背斜构造的样品干酪根类型为对生油不利的Ⅲ型且热演化已经入成熟阶段。
【总页数】4页(P233-236)【关键词】下白垩统;湖相烃源岩;干酪根;酒西盆地;青西凹陷【作者】马素萍;张晓宝;夏燕青;马立元;桑延元【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玉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13【相关文献】1.酒泉盆地青西凹陷下沟组湖相热水沉积岩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J], 文华国;郑荣才;Hairuo Qing;吴国;夏佩芬;陈浩如;廖一2.湖相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分类及其岩石学特征——以酒西盆地为例 [J], 涂建琪;陈建平;张大江;程克明;陈建军;杨智明3.甘肃酒西盆地青西凹陷下白垩统下沟组湖相喷流岩物质组分与结构构造 [J], 郑荣才;文华国;李云;常海亮4.酒西盆地红柳峡地区下白垩统烃源岩孢粉相与沉积古环境特征 [J], 马博;吉利明;张明震;金培红;苑伯超;龙礼文5.酒西盆地青西凹陷下沟组湖相喷流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郑荣才;文华国;高红灿;柯光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8卷第6期新疆石油地质Vol.38,No.62017年12月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 Dec.2017收稿日期:2017-06-12修订日期:2017-09-06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06-00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3DM016)作者简介:丁修建(1986-),男,山东台儿庄人,讲师,石油地质,(Tel )17086262286(E-mail )dingxj129@Organic Matter Enrichment and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Forming Mechanism in Small⁃Scale Faulted Lacustrine Basins:A Case from the First Member of Lower Cretaceous TengerFormation in Erlian BasinDING Xiujian 1,LIU Guangdi 2,ZHAO Longmei 3,GAO Dengkuan 4,ZHANG Kai 5,KUANG Daqing 6(1.School of Geo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Qingdao 266580,Shandong,China;2.College of Geo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3.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China United Coalbed Methane Corporation Ltd.,Beijing 100095,China;4.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Tarim Oilfield Company,PetroChina,Korla,Xinjiang 841000,China;5.Produc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Daqing Oilfield Company Limited,PetroChina,Daqing,Heilongjiang 163000,China;6.China Petroleum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Beijing 100028,China)Abstract:To recognize forming mechanism of source rocks in small⁃scale faulted lacustrine basins,the paper studies formation,distribu⁃tion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urce rocks,and establishes 3source rock formation patterns in small⁃scale faulted lacustrine ba⁃sins by integrating the influences of organic matter supply,preservation and dilution on source rock forming.In a lacustrine basin with ac⁃tive boundary fault and high depositional rate,organic matter supply is sufficient but its preservation condition is poor,the source rock is mainly constrained by the organic matter supply and is mainly developed in deep depressions with abundant organic matter supply;in a la⁃custrine basin with inactive boundary fault and low depositional rate,the organic matter supply is of small quantity and its preservation con⁃dition is good,the source rock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organic matter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and is mostly distributed in gentle slopes with high reduction degree;in a lacustrine basin with moderate⁃active boundary fault and moderate depositional rate,the organic matter supply is of large quantity and its preservation condition is relatively good,the source rock is controlled by depositional rate,organic matter supply and preservation,and is developed in both deep depressions and near⁃depression gentle slopes.Keywords:Erlian basin;small⁃scale faulted basin;source rock,diagenesis pattern;sedimentary environment;depositional rate;terrigenousorganic matter;paleo⁃productivity文章编号:1001-3873(2017)06-0650-08DOI :10.7657/XJPG20170604小型断陷湖盆有机质富集和烃源岩形成机制——以二连盆地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一段为例丁修建1,柳广弟2,赵龙梅3,高登宽4,张凯5,匡大庆6(1.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2.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3.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95;4.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5.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000;6.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北京100028)摘要:为明确小型断陷湖盆烃源岩形成机理,开展了烃源岩形成、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综合有机质供给、保存和稀释对烃源岩形成的影响,建立了小型断陷湖盆烃源岩形成的3种模式:边界断层活动强、沉积速率大的湖盆,有机质供给量大,保存条件差,烃源岩形成主要受有机质供给控制,主要发育于有机质供给量大的深洼带;边界断层活动弱、沉积速率小的湖盆,有机质供给量小,有机质保存条件好,烃源岩形成主要受有机质保存条件控制,主要发育于还原程度强的缓坡带;边界断层活动强度和沉积速率居中的湖盆,有机质供给量较大,保存条件较好,烃源岩形成受沉积速率、有机质供给和保存的综合控制,在深洼带和近洼缓坡带均有发育。
关键词:二连盆地;小型断陷湖盆;烃源岩;成岩模式;沉积环境;沉积速率;陆源有机质;古生产力中图分类号:TE112.1;TE122.1文献标识码:A沉积盆地是油气形成与赋存的基本地质单元,根据其规模,可以分为大型盆地、中型盆地和小型盆地。
其中大型盆地面积大于10000km 2(如松辽盆地),中型盆地面积为5000~10000km 2(如吐哈盆地),小型盆地面积小于5000km 2(如开鲁盆地)[1]。
油气勘探主要集中于大中型沉积盆地内,小型盆地一直未受到重视,勘探程度低。
截止到2007年,全国仅92个小型盆地做过地震工作,仅69个盆地有钻探,其第38卷第6期丁修建,等:小型断陷湖盆有机质富集和烃源岩形成机制余大多数均属于勘探空白区。
小型断陷湖盆规模小,但是数量多,资源量可观,如中国西北地区就多达60多个,面积总和为70×104km 2,相当于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面积之和[2]。
中国第三次资源评价认为,小型盆地总资源量为94.4×108t ,占陆上盆地总资源量的14%.此外,小型湖盆资源丰度也可能较高,如云南省西南部景谷盆地,面积仅88km 2,预测石油资源量可达2359×104t.小型断陷湖盆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烃源岩形成不同于大型湖盆,因此,开展小型湖盆烃源岩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3]。
1二连盆地地质概况1.1凹陷分布二连盆地是由许多大小不同的小型断陷湖盆构成的非统一大湖盆,面积约10×104km 2,是中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4-5]。
盆地内共有53个凹陷,面积大于2000km 2的仅9个,多数面积小于1000km 2,各凹陷有着明显的边界和独立的沉积体系,应属于小型断陷湖盆[1,6],为了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比,沿袭前人习惯,仍称之为凹陷。
本文研究对象为阿尔、乌里雅斯太等8个凹陷(图1)。
1.2地层及其沉积特征巴彦花群是二连盆地下白垩统主要的湖相沉积地层,由下到上分别为阿尔善组、腾格尔组和赛汉塔拉组[7-8](图2)。
腾格尔组自下而上分为腾一段(K 1t 1)和腾二段(K 1t 2),其中腾一段以灰色泥岩与粉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为主[9-10],是主要的烃源岩层,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层。
腾一段沉积时期,气候炎热潮湿,发生了湖侵,具有物源多且近、湖水面积小、沉积相带窄等特点[1]。
图1二连盆地凹陷分布与典型地质剖面示意1.3小型断陷湖盆特征构造成因的湖泊规模一般受控于构造强度,统计结果表明,面积小于5000km 2的现代湖泊最大水深一般均小于30m [11]。
二连盆地53个凹陷,其腾一段主要为扇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基本不发育半深湖相[1],反映了水体浅的特征。
小型断陷湖盆的长度和宽度小,陆源碎屑由隆起区直接进入湖泊,搬运距离短,具有近物源、多物源的特征[1]。
大型湖盆水体较··6512017年新疆石油地质图2二连盆地中生界综合剖面灰绿色或砖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灰白色砂岩及泥质灰岩,灰白色砂砾岩、粗砂岩夹中细粒砂岩及绿色薄层砂质泥岩灰白、浅灰色砂砾岩、砂岩夹灰、深灰色泥岩;灰、灰绿、棕红色泥岩和页岩,页岩层理发育,见煤层灰、深灰、灰绿色泥岩,夹砂岩,底部碳酸盐岩较发育灰绿、紫红色砾岩、砾状砂岩夹灰、深灰色泥岩及碳酸盐岩和凝灰质砂砾岩、玄武岩,局部地区夹碳质泥岩灰色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典型红色类磨拉石建造,砾岩或砂砾岩占主导地位,具下细、中粗、上细的特征泥岩占绝对优势的红色岩层,厚度巨大以普遍含煤为特征,下部煤层集中发育灰、灰白、浅灰色砂砾岩为主,夹深灰色白云质或钙质泥岩灰、灰白色砂岩、砂砾岩和砾岩为主,夹灰绿色、灰色、棕红色泥岩,普遍夹煤层、碳质泥岩深,分层带以下水体安静,为强还原环境[12];小型断陷湖盆水体较浅,一般不分层,水体偏氧化环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