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六经证治概要
《伤寒论》六经辨证简介
《伤寒论》六经辨证简介伤寒论六经辨证由东汉张仲景所创的一种独特的辨证方法,它将疾病按照不同的病位和病因分为六个体系,分别是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
一、太阳病主要脉证有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
由于患者的体质有强弱之别,故太阳病有表虚、表实之分。
表虚证为正气虚,卫气受邪所伤,卫气不固,以自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表实证属邪气盛,卫气受寒邪抑制,以无汗,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太阳病以汗法为其常法,表虚证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方麻黄汤。
太阳里证,蓄水者,治宜化气行水,方选五苓散;蓄血者,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抵当汤等。
二、阳明病阳明主里热实证。
根据体质差异和病变部位的不同,一般把阳明病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两大类。
甚者出现循衣摸床、微喘直视、目睛不和等危重证情。
阳明实证,治宜攻下,方以承气汤为首选。
三、少阳病主要脉证有往来寒热,胸胁痞满,神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或薄黄,脉弦等。
三、太阴病太阴主里虚寒湿。
主要由脾阳素虚,或内有寒湿,复感外邪,致脾虚不运,寒湿内停所引起。
太阴病的主要表现包括腹满而吐、下利、食不下、腹痛等。
太阴病的特点是脾阳虚衰,升降功能不好,同时还有寒湿之邪不解。
太阴病的治疗方法包括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脾胃,用理中汤或四逆汤治疗中焦虚寒等。
太阴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寒凉食物,同时也要注意保暖。
五、少阴病少阴属心肾,为水火之脏,是人身的根本,心肾机能衰减,抗病力量薄弱,为少阴病变的特点。
少阴病是伤寒六经病之一,也是最危重的阶段,多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
少阴病是邪在心肾的病变,分寒化热化二种。
六、厥阴病它是病变的较后阶段,此时正气和病邪相争于内,病变的表现极为错综复杂。
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而挟胃,故其病变多显示肝、胆和胃的证候。
其临床表现主要有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饮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
六经辨证讲稿
六经辨证讲稿六经辨证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
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
太阳病证治一、临床表现《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
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
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
二、病理机制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
(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屑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
2.太阳腑证:分为二型(1)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2)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人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人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
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三、治则方药1.太阳经证治法(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
(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六经辩证原理及临证
六经辩证原理及临证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六经辩证原理及临证这档子事儿。
咱先说说这六经是啥呀,就好比是身体这个大天地里的六条大路。
太阳经就像那最外面的防线,要是邪气来袭,它就得先顶上。
阳明经呢,就像是个大力士,能把邪气狠狠地往外推。
少阳经呀,就像是个机灵鬼,能巧妙地应对各种状况。
那太阴经呢,是身体的大后方,得好好守护着。
少阴经像是个敏感的家伙,稍有风吹草动就有反应。
厥阴经呢,就像是最后的堡垒啦。
你想想看,这身体要是出了问题,不就跟咱走在路上遇到状况一样嘛。
比如说,感冒了,哎呀,这邪气是不是就顺着太阳经攻进来啦。
这时候咱就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啦。
要是头疼、发热、恶寒,那很可能就是太阳经出问题了呀。
再比如,有的人阳明经比较旺,邪气一来,它就直接把邪气往外推,那可能就会发高烧、口渴、大汗淋漓呀。
这就像是一场激烈的战斗,身体的各个经络都在努力作战呢。
那在临证的时候呢,咱就得仔细观察,像个侦探一样,看看邪气到底跑到哪条经上去了。
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用药、来调理。
这可不能马虎呀,就像打仗得有策略一样。
你说要是判断错了,那不就像是走错了路,找不到敌人在哪儿了嘛。
所以呀,这六经辩证可太重要啦,就像是给咱指明了方向。
咱中医的智慧那可真是博大精深呀,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东西,那可不是吹的。
通过六经辩证,咱就能更准确地了解身体的状况,更好地帮助人们恢复健康。
你看那些中医大师们,他们为啥能药到病除呀,不就是因为他们对六经辩证原理吃得透透的嘛。
他们就像是武林高手,对身体这个江湖了如指掌。
咱普通人也得了解了解呀,这样对自己的身体也能有个更好的把握。
别总是一不舒服就只知道吃药,咱得知道这药是为啥吃的,吃对了没有。
总之呢,六经辩证原理及临证就像是打开身体奥秘的钥匙,咱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生活更美好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咱得认真对待呀!你说是不是呢?。
六经辨证的理论定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条经脉
六经辨证的理论定义: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條經脈中医对病证进行分析归纳,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从而为施治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
主要用于外感病的 辨证分析,据感邪时间长短、病邪轻重、正气强弱等情况,将外感病大致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揭示了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 病机变化及传变规律。
六经辨证也可用于外感兼内伤以及内伤杂病的辨证。
六经辨证为汉代张仲景所创立,论述见于他所撰著的《伤寒论》。
该辨证 方法是在《内经》中《素问·热论》关于外感疾病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脏腑、经脉病机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临床特点,加以命名并发展而来的。
它把疾病过程分为阴 阳两类,即三阳和三阴。
三阳病证即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
三阴病证即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
凡邪盛正气未衰,多属三阳病证,治疗当以祛邪 为主;凡正气虚衰,多属三阴病证,治疗当以扶正为主。
六经病证中,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即少阳为邪气由阳入阴之枢),太阴、少阴、厥阴统 属于里。
不仅如此,六经病证又是经络、脏腑病机变化的反映,其中太阳、阳明、少阳病证以六腑病变为基础,太阴、少阴、厥阴病证则以五脏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 六经病证实际上基本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临床上当结合脏腑辨证、经络辨证、〖HTK〗八纲辨证运用。
但由于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分析外感病邪侵袭人 体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此与也针对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尚有不同。
太阳病证 太阳主一身之表,统摄营卫,而人体卫气具有抗 御病邪侵袭的功能。
外邪始袭人体,则正邪相争于表,导致营卫失调,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表证,治当解表。
但由于患者体质有强弱不同,病 邪性质和感邪轻重有所差异,故太阳病证尚须进一步辨别是太阳中风(表虚),还是太阳伤寒(表实),主要凭据恶风或恶寒,脉浮缓或浮紧,尤其是有汗或无汗加 以区别。
六经提纲诀!(真正的六经辨证提纲)
六经提纲诀!(真正的六经辨证提纲)一、太阳纲:太阳病,是个表证,它的基本病机是风寒束表。
太阳病的特定脉象:浮脉。
再细分,可以分为太阳伤寒的浮紧脉、太阳中风的浮缓脉两类。
并且,单一的太阳病,脉象应该不见虚象。
太阳病没有特定的舌象,也就是说,还是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原因应该是太阳病得病时间短,病位在表浅的肌肤腠理,尚未影响到舌色、舌苔。
见到这样的舌、脉,我们可以按表证常见症状来问诊。
有无恶风寒,有无发热,有汗无汗。
并了解恶寒发热的规律。
有无头脑颈项疼痛,有无肢体疼痛。
有无鼻塞流涕。
有流涕的,还需了解涕的稀薄、稠厚,与颜色,以区别寒热多寡。
有无咳喘,有无吐痰。
有痰时,需要了解痰的稀薄、稠厚,与颜色。
饮食情况、二便情况再结合望诊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单一太阳病,病人应该不会呈现明显的虚弱之象)。
假如病人饮食、二便无明显异常,精神状态也不显得虚弱,我们就可以根据“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判断为表证中的阳性的太阳病,再根据脉紧与脉缓、有汗与无汗来细分为伤寒证或者中风证。
也许有人会心想:病哪有这么简单的让你来判断。
首先我们不能否认单一太阳病出现的概率。
其次,所谓知常达变。
明白了单一的太阳病,而后才能进一步明白与其合并系属的更为复杂的病情。
单一太阳病的基础方,是太阳伤寒的麻黄汤,和太阳中风的桂枝汤。
太阳病,它的病机是体表被风寒所束,用药上以辛温发散为主,治疗法则上采用汗法。
汗法祛除体表风寒,势必要耗损机体津液,因此还要佐以甘滋养津液的药来帮助机体恢复正气。
附:太阳纲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呕逆——风寒束表发热恶风寒、头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逆,脉浮紧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项强、有汗、鼻鸣干呕,脉浮弱二、少阴纲:少阴病,它的基本病机是真阳不足。
少阴病的特定脉象:微细脉(心跳无力)。
少阴病分少阴表证、和少阴本证两大类。
少阴表证的脉象,可以细分为少阴伤寒的微细浮紧脉,少阴中风的微细浮缓脉两类。
少阴本证的脉象,是微细沉弱脉。
《中医诊断学》:六经辩证
《中医诊断学》:六经辩证六经辨证,始见于《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
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
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
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一、六经病证的分类六经病证是外邪侵犯人体,作用于六经,致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及其气化功能失常,从而产生病理变化,出现一系列证候。
经络脏腑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六经之间可以相互传变。
六经病证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经络而脏腑,由阳经入阴经。
病邪的轻重、体质强弱,以及治疗恰当与否,都是决定传变的主要因素。
如病人体质衰弱,或医治不当,虽阳证亦可转入三阴;反之,如病护理较好,医治适宜,正气得复,虽阴证亦可转出三阳。
因而针对临床上出现的各种证候,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来确定何经为病,进而明确该病证的病因病机,确立相应的治法,列出一定的方药,这正是六经病证分类的意义所在。
(一)太阳病证太阳病证,是指邪自外入或病由内发,致使太阳经脉及其所属脏腑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临床证候。
太阳,是阳气旺盛之经,主一身之表,簇摄营卫,为一身之藩篱,包括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
外邪侵袭人体,大多从太阳而入,卫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调而发病;病由内发者,系在一定条件下,疾病由阴转阳,或由表出里。
六经病证治纲要
六经病证治纲要六经病证治纲要VS太阳病证治纲要(一)主要内容:1.性质:表病、热病。
2.证候提纲:脉浮,头项强痛,恶寒。
3.病机:外邪侵入肌表,营卫失调。
4.病变脏器:膀胱、三焦。
5.病情特征:恶寒。
6.热型:发热恶寒。
7.治则:解肌、发汗。
(二)证型:1.经病主证:(1)表虚的中风证,即桂枝汤证:由于卫失外固,营血内弱,证见头项强痛,发热,恶风,自汗,脉浮缓,治主解肌祛风。
(2)表实的伤寒证,即麻黄汤证:由于卫气被遏,营血内郁,证见头项强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治主发表散寒。
2.经病兼证:(1)表里同病:表实里热大青龙汤证:证见发热、恶寒、无汗、烦躁,治主重解表,兼清里热。
表寒里饮小青龙汤证:证见干呕,发热而咳,治主重温里,兼解表实。
(2)邪郁肌表:邪郁不透的桂枝麻黄各半汤证:由于病久风寒两郁,邪正俱微,证见形如疟,热多寒少,日二三度发,面热,身痒,治主两解风寒小发汗。
汗出不彻的桂枝二麻黄一汤证:由于汗后风重寒轻,表邪不甚,证见形如疟,日再发,治主重解肌微开表(即两解风寒微发汗)。
表郁里热的桂枝二越婢一汤证:由于表未解,风寒两郁,兼有里热,证见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烦渴,治主微发汗兼清里热。
(3)邪客经腧:表虚的桂枝加葛根汤证:由于风邪客于经腧,证见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治主祛风兼和经脉。
表实的葛根汤证:由于寒邪客于经腧,证见项背强几几,无汗,恶寒,治主散寒兼和经脉。
(二)禁汗证:1.桂枝禁忌证有:表实者,酒客中风者,服桂枝汤吐者,太阳病汗吐下温针仍不解者,约为表实、内热、邪陷,禁用。
2.麻黄禁忌证有:咽喉干燥者,淋家病者,疮家病者,衄家病者,亡血家病者,汗家病者,病人有寒者,尺中脉微者,尺中脉迟者,约为津伤、血虚、中寒、阳虚,禁用。
(一)蓄水证:1.病机:为表未解,邪传膀胱气分,热与水结。
2.症状:脉浮,发热,烦渴,少腹满,以小便不利为特征。
3.证型:(1)蓄水本证:由于水停津不上承,以渴而能消水的消渴为特征。
第五节 六经辩证
六经辨证,始见于《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
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
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
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一、六经病证的分类六经病证是外邪侵犯人体,作用于六经,致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及其气化功能失常,从而产生病理变化,出现一系列证候。
经络脏腑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六经之间可以相互传变。
六经病证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经络而脏腑,由阳经入阴经。
病邪的轻重、体质强弱,以及治疗恰当与否,都是决定传变的主要因素。
如病人体质衰弱,或医治不当,虽阳证亦可转入三阴;反之,如病护理较好,医治适宜,正气得复,虽阴证亦可转出三阳。
因而针对临床上出现的各种证候,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来确定何经为病,进而明确该病证的病因病机,确立相应的治法,列出一定的方药,这正是六经病证分类的意义所在。
(-)太阳病证太阳病证,是指邪自外入或病由内发,致使太阳经脉及其所属脏腑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临床证候。
太阳,是阳气旺盛之经,主一身之表,簇摄营卫,为一身之藩篱,包括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
外邪侵袭人体,大多从太阳而入,卫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调而发病;病由内发者,系在一定条件下,疾病由阴转阳,或由表出里。
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1、六经辨证的概念: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具有普遍性的症候,从病理上加以概括,并以阴阳为纲,分为两大类病证,并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变特点,在阴阳两纲的基础上,又分为六个证型;即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合称为三阳证;太阴证、少阴证、厥阴证,合称为三阴证。
2、六经辨证的意义:六经辨证主要适用于外感病辨证。
通过六经分证,可以了解正邪盛衰及病势的进退缓急情况,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3、六经病证候:分三阳经证和三阴经证。
4、六经病证的传变规律:合病、并病、传经与直中。
一、六经病证(一) 太阳病证[临床表现]主脉主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证型有二种:太阳中风证:发热恶风,有汗,脉浮缓。
太阳伤寒证: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
[证候分析]太阳病为正邪亢奋,交争肌表所致。
太阳中风主要病机,风邪伤卫,营卫失调所致。
阳气浮越,则发热,营阴失守;则汗出,汗出肌腠疏松,故恶风。
此属表虚证(与太阳伤寒表实相对而言)。
太阳伤寒主要病机:寒邪袭表,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致。
寒邪伤阳则恶寒,阳气被郁则发热;寒为阴邪,凝涩营卫,故见诸痛;寒主收引,闭塞皮毛,故无汗;外寒内舍于肺,肺气失宣,故作喘;寒邪盛实,故脉紧。
此证属太阳伤寒表实证。
(二) 阳明病证[临床表现]阳明经证:身大热、汗大出、大渴引饮、面赤心烦、舌苔黄燥、脉洪大。
阳明腑证: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脐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或腹中矢气频转,甚者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边尖起芒刺,甚至焦黑燥裂。
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证候分析]阳明经证主要病机,邪热弥漫全身,充斥阳明经脉,但尚未与肠中糟粕互结成燥屎,腑气尚通之证。
邪热内盛,则发热面赤;热盛津伤,故汗出口渴;热扰神志不宁,故心烦。
舌、脉均为里实热之证。
阳明腑证主要病机,邪热传里,与肠中糟粕相搏,形成燥屎内结,腑气不行之证。
邪热传里,津液大伤,里热炽盛,故燥屎阻结于内而变生诸症;阳明经气旺于日晡,腑中实热,弥漫于经,则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邪热与糟粕结而不通,充斥肠间,则脐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燥矢内结,结而不通,气从下失,故腹中矢气频转;邪热炽盛上蒸而熏灼心宫,则谵语,狂乱,不得眠;热盛而津劫故舌苔干燥,起芒刺,甚或焦黑燥裂;燥热内结于肠,脉道壅滞而邪热迫急,故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倪海厦谈六经辨证论治,值得细细阅读
倪海厦谈六经辨证论治,值得细细阅读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辨证纲领,书中除将将一些病证的表现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种类型厥阴等六种类型,中医应该怎样用六经来辨证论治呢?如何治疗感冒,中医认为有两大原因会致病:第一种是所谓的「内因」,内发的病,也就是六经辨证。
所谓内因,就是喜、怒、忧、思、悲、恐。
过喜也会致病,像古时候范进中举,因为太高兴了,所以得了失心疯。
疯疯癫癫的,结果只好找了一个范进最怕的老丈人,河东狮吼,平时范进看到他就会手脚发抖,结果他大声一叫,当场就把范进吓醒了,病就好了。
所以喜太过也不行。
过怒,过忧,过思,过悲,过恐都不好。
过喜会伤害到心脏,过怒会伤肝,过忧会伤肺,所以诸位如果有咳嗽,再遇到过于忧虑的事情,咳嗽会加重,百日不会好。
过思,思念很严重,比如说男女朋友,两地相思,思念得很严重,则会伤到脾脏,脾主胃口,所以味觉就没有了,吃东西如同嚼蜡。
下次问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有没有犯相思,只要看吃东西有没有胃口,就知道有没有骗人了。
悲和忧是相同的,会伤害肺脏。
再来说恐,有很多年纪大的人,很怕孤单,小孩不在身边,所以很恐惧,恐能伤肾,每天有被害妄想症,以为有人要害他,胡思乱想,肾脏一旦受伤害,肾脏管头发,肾脏管脑的记忆,肾脏管听力,肾脏管骨骼。
于是就得老人痴呆症,脑部收缩,很多骨骼疏松症,掉头发,听力的问题,都是因为恐而造成的。
但是思能胜恐,恐惧的人,给他喜乐,比方说生日的时候给他庆祝,让他有很多喜乐,喜能胜忧。
所以这五种情治是互为互补的,喜会伤心,怒会伤肝,忧会伤肺,思会伤脾,恐会伤肾;但是思能胜恐,恐能胜喜,喜能胜忧,忧能胜怒,怒能胜思。
所以诸位了解人的七情六欲及五种情志的关系之后,就可以自己调整以减少由内因所产生的病症。
第二种是所谓的「外感」,外感的病,也就是风寒暑湿燥热。
因为气候的变化所产生的疾病。
风寒暑湿燥热进入人体所发生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一步一步产生的,不是一次进来的。
中医对六经用药的理解
中医对六经用药的理解六经,是中医根据病因、病症表现和药物作用而对疾病进行分类和归纳的一种方法。
在六经分类下,中医对疾病的用药有着独特的理解。
下面分别对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和厥阴经的用药进行阐述。
1.太阳经用药太阳经主要与体表防御机制有关,当人体感受到外部邪气时,太阳经首先会受到影响。
对于太阳经的用药,中医强调发散解表的原则,常用药物包括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
这些药物能够刺激皮肤、血管和呼吸道,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去除病邪。
2.阳明经用药阳明经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等器官相关联。
当病邪侵入阳明经时,病人可能会出现高热、口渴、便秘等症状。
针对阳明经的病证,中医常用石膏、知母、大黄、芒硝等寒凉药物,以清热泻火、通腑泄热。
3.少阳经用药少阳经与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有关。
病邪侵入少阳经时,病人可能会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症状。
中医认为柴胡、黄芩是少阳经的代表药物,二者能够和解少阳,调和肝胆脾胃的功能,从而调和体内环境。
4.太阴经用药太阴经主要与脾胃功能有关。
当病邪侵入太阴经时,病人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中医对太阴经的用药多以温中健脾为主,常用药物包括桂枝汤、四君子汤等,这些药物能够温补脾胃、祛湿止泻,从而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
5.少阴经用药少阴经主要与心肾系统有关。
当病邪侵入少阴经时,病人可能会出现心悸、失眠、盗汗等症状。
中医对少阴经的用药强调补益心肾,常用药物包括地黄、山药、山茱萸等,这些药物能够滋补肾阴、养血安神,从而改善病人的整体机能。
6.厥阴经用药厥阴经与肝胆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有关。
当病邪侵入厥阴经时,病人可能会出现抽搐、痉挛、胸闷等症状。
中医对厥阴经的用药强调平肝熄风、舒筋活络的原则,常用药物包括芍药、甘草、当归等,这些药物能够舒缓神经系统、活血化瘀、调和气血,从而改善病人的症状。
总结来说,中医对六经用药的理解是建立在病症分类基础上的经验总结。
伤寒论:六经辨证纲要,经典总结,值得收藏。
伤寒论:六经辨证纲要,经典总结,值得收藏。
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病。
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
太阳病证治临床表现《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
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
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
病理机制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1) 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
(2) 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3) 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属表证,所以均有“ 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
2.太阳腑证:分为二型(1) 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2) 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入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
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入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
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治则方药1.太阳经证治法(1) 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
(2) 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常见病六经辨证治疗
常见病六经辨证治疗(从感冒说起)中医认为致病原因有二:一内因,二外因。
1 内因:疾病从内而生。
内伤七情五脏伤。
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
喜则伤心,怒则伤肝,忧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忧思气结,喜则气消,怒则气上。
2 外感:百病皆因风而起,风就是水火是寒热而引起的外感的病,也就是风寒暑湿燥热六气太过不及。
气候的变化而人体正气不足(水火盈亏)不能适应所产生的疾病。
风寒暑湿燥火进入人体所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经过六经传变。
3 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3.1 太阳病:太阳病首先是体表肌肤上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太阳经所过的地方所现出来的证状,包括太阳伤风,太阳伤寒,及太阳温病等。
太阳伤风:所谓太阳伤风,是伤于风,因为吹到风而感冒,风为阳邪,其性开泄,症状是汗出、项强、头痛、发烧。
这时候就用桂枝汤剂来治疗。
桂枝汤——桂枝10 生白芍6 生甘草9 生姜3片大枣3枚(掰开)。
小儿分三次服用。
大人分一至两次服用。
素体虚弱再值伤风就会出现汗多如雨,全身乏力,头昏、心慌、肢节疼痛等症,这时就要用桂枝加附子汤来治疗。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10 生白芍6 生甘草9 生姜3片大枣3枚(掰开) 川淡附子(或黑附子)9小儿分三至四次服用,每三小时服一次。
大人分一至两次服用。
太阳伤寒:太阳伤寒,伤于寒症,冬春之际,天气太冷,或者空调风扇下工作,得到感冒是因为伤于寒,病人会全身恶寒,怕冷,全身没有汗,高热,身痛,骨节痛,咳嗽,这时用麻黄汤剂来治疗。
麻黄汤——麻黄10 桂枝10 杏仁6 生甘草9 小儿分三次服用,大人分一至两次服用。
太阳伤寒少阴虚寒病人会全身恶寒重,怕冷,全身没有汗,低热或无热、咳嗽、身痛、小便清长,甚至大便稀溏或大便秘结,这时用麻附辛合四逆汤加生姜来治疗。
麻附辛合四逆汤加生姜麻黄6川淡附子(或黑附子)7细辛3干姜9生甘草9生姜3片六付水煎服,小儿分三次服用。
大人加倍量分两次服用。
带你学会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简单好学
带你学会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简单好学中医对病证进行分析归纳,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从而为施治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
主要用于外感病的辨证分析,据感邪时间长短、病邪轻重、正气强弱等情况,将外感病大致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揭示了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病机变化及传变规律。
六经辨证也可用于外感兼内伤以及内伤杂病的辨证。
六经辨证为汉代张仲景所创立,论述见于他所撰著的《伤寒论》。
该辨证方法是在《内经》中《素问·热论》关于外感疾病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脏腑、经脉病机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临床特点,加以命名并发展而来的。
它把疾病过程分为阴阳两类,即三阳和三阴。
三阳病证即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
三阴病证即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
凡邪盛正气未衰,多属三阳病证,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凡正气虚衰,多属三阴病证,治疗当以扶正为主。
六经病证中,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即少阳为邪气由阳入阴之枢),太阴、少阴、厥阴统属于里。
不仅如此,六经病证又是经络、脏腑病机变化的反映,其中太阳、阳明、少阳病证以六腑病变为基础,太阴、少阴、厥阴病证则以五脏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六经病证实际上基本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临床上当结合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运用。
但由于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分析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此与也针对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尚有不同。
太阳病证太阳主一身之表,统摄营卫,而人体卫气具有抗御病邪侵袭的功能。
外邪始袭人体,则正邪相争于表,导致营卫失调,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表证,治当解表。
但由于患者体质有强弱不同,病邪性质和感邪轻重有所差异,故太阳病证尚须进一步辨别是太阳中风(表虚),还是太阳伤寒(表实),主要凭据恶风或恶寒,脉浮缓或浮紧,尤其是有汗或无汗加以区别。
表虚证有汗,主要是由于患者伤于风邪,卫表受伤,腠理疏松,卫不护营,营阴外泄而汗出,治宜疏风解表、调和营卫,代表方为桂枝汤。
医宗必读六经证治
医宗必读六经证治足太阳膀胱,此经从头项贯腰脊,故头痛恶寒,发热脊强。
然风与寒常相因,寒则伤营,恶寒头痛,脉浮紧而无汗,用麻黄汤开发腠理以散寒,得汗而愈;风则伤卫,恶风头痛,脉浮缓而有汗,用桂枝汤充塞腠理以散风,止汗而愈。
若夫风寒兼受,营卫俱伤,用大青龙汤。
此三汤者,冬月天寒腠密,非辛温不能发散,故宜用也。
若春温夏热之证,皆用羌活冲和汤辛凉解之。
传至阳明,则目痛鼻干不眠,以葛根汤升麻汤治之。
然此经有在经在腑之别:如目痛鼻干,微恶寒,身热脉浮洪,病在经也;潮热自汗,讝语发渴,大便闭,揭去衣被,手扬足掷,发斑发黄,狂乱恶热,脉沉数,病在腑也。
传至少阳,则寒热而呕,胷痛胁痛,口苦耳聋,此为半表半里之经,表证多者小柴胡汤,里证急者大柴胡汤。
过此不已,则传阳明之腑,表证悉罢,名为入里,恶热讝语,口燥咽干,不大便,脉沉实。
如痞满燥实,四证皆具,三焦俱伤,宜大承气汤;但见痞燥实三证,邪在中焦,宜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恐伤上焦之气也;但见痞实二证,邪在上焦,宜小承气汤,不用芒硝,恐伤下焦之血也。
小腹急,大便黑,小便不利,如狂喜忘,蓄血证也,宜桃仁承气汤。
传至三阴,四肢厥冷,腹痛吐泻,口吐冷涎,畏寒战栗,面如刀割,引衣蜷卧,脉见迟软,急宜温之,轻者理中汤,重者四逆汤。
或初病起不发热,便见寒证者,名为直中阴经,亦以二汤主之。
以上各经治法,一见表证即与汗之,一见里证即与下之,一见虚寒即与温补,但当以脉证为据,不可以日数为拘也。
可汗头痛项强,肢节腰背俱强,身疼拘急,恶寒发热,无汗脉浮数或浮紧,皆可汗。
若汗后不解,仍发热脉浮,须再汗之。
不可汗无表证者不可汗。
脉沉不可汗。
尺脉迟不可汗。
脉微弱者,虽恶寒不可汗。
咽中闭塞者不可汗。
诸动气者不可汗。
淋家不可汗。
亡血虚家不可汗。
厥者不可汗。
汗家不可重汗。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弦冒心下痞,不可汗。
脉弦细,头痛而热,属少阳,不可汗。
可吐病在膈上者可吐。
汗下后,虚烦懊憹者可吐。
不可吐脉虚者不可吐。
六经辨证概要
六经辨证概要六经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纲领。
由东汉。
张仲景在《素问。
热论》的基础上,根据伤寒病的证候特点和传变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一种辨证方法。
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
六经辨证,就是以六经所系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为基础,将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候,综合归纳为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等六类证候,用来阐述外感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并指导临床治疗。
六经辨证中,贯穿着八纲辨证的精神。
它将外感病的演变情况,根据证候的属性,以阴阳为总纲分为两大类证,即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和少阳病证,合称为三阳病证;医学教育网整理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合称为三阴病证。
凡正盛邪实,抗病力强,病势亢奋,表现为热、为实的,多属三阳病证;凡正气虚衰,病邪未除,抗病力衰减,病势虚衰,表现为寒、为虚的,多属三阴病证。
伤寒病的发生,是人体感受风寒等外邪,始从皮毛、肌腠,渐循经络,由表入里,进而传至脏腑。
因此,当其病邪浅在肤表经络,则表现为表证;若寒邪入里化热,则转为里实热证;在正虚阳衰的情况下,寒邪多易侵犯三阴经,出现一系列阳虚里寒的病理变化。
六经病证的临床表现,均以经络、脏腑病变为其病理基础,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所以六经辨证的应用,不限于外感时病,也可用于内伤杂病。
但由于其重点在于分析外感风寒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而其对内伤杂病的辨证不具有广泛性,不能等同于脏腑辨证。
一、辨六经病证(—)太阳病证太阳主表,为诸经之藩篱,太阳经脉循行于项背,统摄营卫之气。
太阳之腑为膀胱,贮藏水液,经气化而排出则为小便。
风寒侵袭人体,多先伤及体表,正邪抗争于肤表浅层所表现的证候,即为太阳经证,经证有中风、伤寒之分,是外感风寒而致病的初起阶段;若太阳经证不愈,病邪可循经入腑,而出现太阳腑证,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
1.太阳经证指风寒之邪侵犯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和,以恶寒、脉浮、头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伤寒论》六经病证基本治则1——治病求本,本于阴阳
《伤寒论》六经病证基本治则1——治病求本,本于阴阳
《伤寒论》继承与发扬了《黄帝内经》治病求本,本于阴阳的精神,对每一病证,均遵照审证求因的原则,辨其病因之阴阳,病性之阴阳,病位之阴阳,然后按照病因、病性、病位的阴阳属性确定其相应的治则治法,并遵照治则治法选取恰当的方药,最终达到五脏六腑、十四经脉、表里三焦,气血津液,流畅通达,阴阳平秘和谐的最佳状态。
比如病分阴阳,“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脉分阴阳,“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判断预后,“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证分阴阳,“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论病机,“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
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恶寒也……尺脉弱,名日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实则《伤寒论》的病证治则治法,都是围绕着阴阳而展开,三阳病中,以祛邪存津液为主,即是阳病治阴;在阴病中,以扶正温阳为主,即是阴病治阳。
397法,113方,都是为了调整人体阴阳气血的通达调畅,阴平阳秘,阴阳和谐而设,故“治病求本,本于阴阳”,为仲景治疗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