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这么简单吗?——由一道开放题引发的思考
钻研教材是永恒的主题 ——由一道“搭配问题”练习题引发的思考
钻研教材是永恒的主题——由一道“搭配问题”练习题引发的思考作者:金卫东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3年第7期浙江象山丹城第四小学(315700)金卫东教学“搭配问题”(即“两件上衣和三条裤子有几种不同的穿法”)时,我先让学生利用学具卡片摆一摆、连一连,再用图形或符号等进行抽象的提炼概括,最后让学生相互间交流讨论,使学生充分地感知组合类题目的特点,进行知识的建构。
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普遍掌握了用乘法解决搭配问题的规律,于是我出示相应的题目给学生练习。
题目:新学期开学,小英买了3个不同颜色的书封包新书,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对于这道题的解答,学生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下:算式:3×3=9(种)很明显,这部分学生认为每一种书都有三种选择,如数学书可选蓝色书封,也可以选黄色书封,还可以选绿色书封,所以三种书就共有9(3×3)种搭配方法。
这种想法与例题中上衣和裤子的搭配方法不谋而合。
可就在作业快要批改完时,有学生出现不同的解法,他们没有用连线表示,而是列简单算式为2×3=6(种)。
对于这个答案我很快认为是错误的,但一学生用具体的排列写出了他的解题思路,即在三种书封的图片下摆出:1.数学、语文、英语;2.数学、英语、语文;3.语文、数学、英语;4.语文、英语、数学;5.英语、数学、语文;6.英语、语文、数学。
这是利用排列的方法解决问题,把可能的搭配方法全都罗列出来了,确实只有这6种搭配方法,这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困惑。
如果这种方法是对的,那么上面9种搭配方法错在哪里呢?如果9种搭配方法是对的,那么只有6种的搭配方法又该如何解释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重新阅读例1(即上衣和裤子的搭配问题),对该练习题仔细研究思考后,我确定书封包新书这题的正确答案是6种搭配方法,即学生用排列法摆出书封包书的搭配方法是正确的,原来例题与该题有本质上的区别。
例题的搭配是从两件上衣中选一件去和三条裤子中的某一条组成一种选择,这样以上衣为标准,每件上衣就有三种搭配选择(以裤子为标准亦然)。
考试反思总结1000字(精选5篇)
考试反思总结1000字(精选5篇)考试反思总结1000字(篇1)海浪不回避礁石的撞击,才得以壮观,人生不拒绝遗憾的存在,才得以乐观。
这两句话我很喜欢,正和我这次考试一样,这次考试不是完美的,但现实中没有全是完美的,正如第一句现实生活中没有完美的人生,这次的失利不代表失败,一次的失败不代表永久的失败,这次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
只要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这次的失败不是给下次的成功有了经验吗,有了失败才有成功,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嘛。
而回到到前面说,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哪能不经历点风风雨雨,"不经历风雨怎样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句话说的不也就是吗。
然后这次考试考完了就过去了,不要再去想,只要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就是最好的,也能够说是一种进步,明白了哪里错还要去填补这快空缺,补得严严实实,缝不可透。
第二句名句也是说不经历点挫折失败,然后哪能有成功胜利。
虽然刚才一向都在安慰自己,但是我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情感,豆大的眼珠总是在眼圈晃动,这回考试辜负了太多人的希望,就不用一一再提,我真的自己也很不甘心,很悲哀,辜负了你们,对不起,真的对不起,辜负了你们的一片苦苦希望,爸爸妈妈。
我的全家人。
好友。
y友。
老师。
都对我们寄予了很高的希望,但是我却……虽然老师对我的成绩十分满意,可就是让我数学再努努力,而我的其他家人好友们都对我的成绩难以置信,怎样才考这么点,怎样别的时候不失礼,非要在这个时候失礼,这是多么重要的一次考试,但是我还是希望过去就过去了,不要再提了,提也只能让我更悲哀。
这次考试是普遍的没考好,可大姨对我说,不要把普遍当作理由,我会记住的,深深地记住。
爸爸也对我说,第一名只有一个。
难道不是吗,虽然是普遍没考好,但也有考好的呀,我还是要象他们奋进,需要的则还是努力,假期里好好弥补自己的不足,再一步地提高提高,我相信,只要有我的努力,就必须会有我的成功,只要我努力了,我能行。
还学生还学生“会飞的翅膀”——由一道数学习题的误判引发的思考
助已有的长度测量经验和决定角的大小的三要素,初步形成角的测量方法,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之后,让学生测量开口方向向左的∠3,此时,学生在摆动中发现已有的0°刻度线在测量∠3时,就不太方便,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需要有方向相反的另一条0°刻度线。
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就会明白量角器上之所以有两个0°刻度线是为了便于量开口不同角而产生的,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量角器制作方法的合理性。
片段三:在量角器图上描角,感知量角的方法和本质师:拿出你的作业纸,请在这些量角器图(图略)上分别描出20°、35°、90°和135°的角。
(教师请学生展示,说说描角的方法。
然后引导学生比较用不同方向的0°刻度线描角的方法)师:你还能在量角器上找出哪些角?(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突出描角的方法)师:你知道右边量角器上描出的角(图略)是多少度吗?生:90°减去20°是70°。
师:角的两条边都没有与0°刻度线对齐,怎么也能知道它的度数呢?生:就像用直尺量长度一样,可以不从刻度0开始,但要减一下。
师:也就是说,只要能反映出这个角中包含几个度量单位就可以了。
思考:常规教学,老师往往过于重视如何让学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过于关注“二合一看”和“里外圈”的使用。
本节课,设置让学生在量角器图上描出指定大小的角,并通过交流描角的不同方法(如,使用不同的0°刻度线,描出角的位置也不同),使学生自觉沟通了角的测量与长度和面积测量的本质,即只看要度量的角中包含几个1°角即可,可以不关注内外刻度线。
这种生成的资源,更好地诠释了角的大小本质与长度和面积一样,就是相同计量单位累加的过程,也回应了课中让学生经历量角器的形成过程和量角器的结构原理。
(作者单位:安徽蚌埠市禹会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L一、缘起在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后,我补充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画一画、算一算、比一比。
数学初一论文(5篇)
数学初一论文(5篇)数学初一论文(5篇)数学初一论文范文第1篇受中国应试教育的制约,在初一的数学教学中教学方式多为"一刀切',导致优秀的同学吃不饱,困难的同学吃不下,且往往不重视强化同学的参加意识,不太注意过程性评价。
每节课中很少检查同学的把握状况,这样简单打击同学的乐观性,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
因此,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必需注意"分层次辅导'的教学方式,调动同学的参加意识,在学问的血丝上,把一个数学学问的学习分成几个过程,并对每一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让同学慢慢从"我学'变成"我要学',实现原有学问与学校数学的自如连接。
例如在学习ax+b=0(a0)的方程时,把它分成a为正整数、a为负整数、a为分数或小数的几个学习过程,并分别编写测试题,称之为分层测试卡。
依据课堂教学进度,每节课编一张分层测试卡,并分层给分,每层100分。
对合格部分赐予鼓舞,不合格部分当天进行补习及补测,通过这种"分层次辅导'的教学方法,关心同学实现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实现同学原有学问结构与学校数学的连接自如。
二、依据初一同学认知特点,注意课堂问题的规律性,培育同学正确的数学思维老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需符合初一同学思维的形式与规律,符合其身心进展规律和认知水平,依据初一同学的认知特点设计课堂提问。
如,在教授有理数的肯定值时,举例小明的家在学校西边3Km处,小丽的加在学校东边2Km处,并提问同学"能建立数轴恰当表示他们的位置吗?'在同学建立数轴恰当地表示除了位置时,接着提问同学"假如他们步行的速度相同,谁先到学校?为什么?'让同学经过争论,并听取同学的发言,并总结归纳有效信息。
在此基础上得出: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肯定值。
这样通过层层设问,较强的规律性能够激发同学的思索,符合初一同学的思维水平和认知水平,有利于学习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
开放性试题题型特点及解题规律
淡妆浓抹总相宜-----“开放性试题”题型特点及解题规律杨市刘岭中学张弘“开放性试题”主要是指这样一类试题:命题者不提供统一的“标准答案”,就题干中提出的某一问题、某一观点或某一现象,考生是赞成还是反对,肯定还是否定,可以敞开思想,各抒己见,言之成理,文从字顺即可。
它是允许、倡导并鼓励多元而不唯一的一种测试题型。
这种试题可谓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试题”。
开放性试题形式多样,灵活自由,积累、运用、阅读、写作中都能渗透进去,但概括起来,开放性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重视文学知识积累这类题目主要是些客观题,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诗词名句,名言警句等文学积累,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和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这类题大多数是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例如:(1)写出一个有关“友情”的古诗句。
(2009年山西省中考试题第6题)(2)作者说读书人能和写书人跨越时空进行交流,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曾与哪位写书人进行过心灵的交流,获得了什么有益的启示。
(2009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试题第25题)(3)阅读材料中的古诗、古语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写在下面横线上。
2009年3月13日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中外记者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提问时,有三处引用或改编了古诗、古语。
它们分别是“取火莫若取燧,汲水莫若凿井”,“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200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试题第7题)启示:解答这类题,要注意四个结合:⑴识记与理解相结合;⑵课内积累与课外拓展相结合;⑶诗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⑷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相结合。
二、重视情感价值体验这类题考查学生的道德修养,情感体验,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这类题目的设计往往与阅读题结合在一起。
例如:(1)读了《为我唱首歌吧》,请简要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重庆市2009中考试题第18题)这是一道主观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能围绕文本,结合文章“处事乐观、坚强、不怕困难和挫折”的主题,谈出自己的感受即可。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1昨天妈妈去监考,给我带回来三道数学题,都是初一的。
我一看,妈妈带这个回来不会是让我做吧,这可是初一的题目呀!妈妈走过来说:“这三道题目你来试试看,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做的。
”我便开始了思考,第一第二道题目我做得还比较顺利,可是第三道题目就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了,题目是这样的:小明和小莉都是1999年10月份生的,而且都是星期三,小明比小莉早出生,他们俩出生日期的天数加起来等于22,请问小莉的生日是几号?这道选择题的答案有四个:A、15 B、16 C、17 D、18,我想:他们都是星期三出生的,那么他们生日要么相差7天,要么相差14天,我把思路和妈妈说了,妈妈鼓励我再想想,我又看到了另一个条件:他们俩出生日期的天数加起来等于22,我就用这个条件在答案上一个一个试,试到最后一个时,我发现18-14=4,18=4=22,这个答案不就是小莉的生日吗?我运用了排除法把这道题解决了。
后来妈妈告诉我,还可以用设小明为A,小莉为B,通过运算:A+B=22,14+A=B,这样算出来A=4,B=18,答案也算出来了。
通过这次解题,我发现有的题目不止一种算法,甚至不止一种答案,只要开动脑筋,就一定会一个不漏地找出来的,我对数学更加感兴趣了。
一道数学题引发的思考2在七年级“数学报”第一期上,刊登了这样一道怪题:以前,美国举行了一次“全美数学能力测验”,有83万中学生参加,其中有这样一道题:有个三棱锥和一个正四棱锥,他们的棱长都相得,问他们重叠一个侧面后,还露出几个面?标准答案是七个面,因为两锥分开时有4+5=9(个)面。
当他重叠一个面后,有两个面被遮住了,所以标答案是七个面。
可是一位十七岁的中学生丹尼尔的回答却是五个面,阅卷者当然判他错。
丹尼尔为了证明自己的结论是对的,回家后做了个模型,当他把这个模型交给老师时,老师不得不承认丹尼尔的结论也是对的。
从上面似乎可以得知,有两个标准答案:一是原来的标准答案七个。
构造数量积,巧解向量题——由一道课本习题所想到的
构造数量积,巧解向量题——由一道课本习题所想到的
俞飞;张启兆
【期刊名称】《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
【年(卷),期】2022()2
【摘要】题目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已知a,b,c是三个非零向量,若a·c=b·c,则a=b。
容易判断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由a·c=b·c,可得a·c-b·c=0,即(a-b)·c=0,所以(a-b)⊥c,故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其逆命题:若a=b,则a·c=b·c是正确的。
利用这个正确结论,在解向量问题中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举例说明。
【总页数】1页(P4-4)
【关键词】非零向量;数量积;解向量;逆命题;巧解;课本习题;向量题;正确结论
【作者】俞飞;张启兆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构造向量法,巧解课本习题
2.构造向量的数量积解动态线性规划问题——由一道高考试题引发的思考
3.由课本上一道习题谈求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方法
4.由课本上一道习题谈求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方法
5.从一道课本习题看向量的数量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由一道小学一年级数学减法题引发的思考
我 们现在把这 两个算式进 行一下 比较 。首先 我 表述方 式对低 年级的学生来说 更具备优 势 。既然这
们来看 1 一 )5 这种列式是符 合题意 的顺 向思维 样 ,我们 老师们 为何 不试着转 变 自己思维 的定势和 2 ( =, 的直接 体现 , 比较 符合孩子 的思维特点 , 在解答 的过 习惯 , 真正 以学 生为本 呢?在低 年级数学教 学 中 , 在
3
司
2
。
分数就 大 ; 当两个分 数 的分 子相 同时 , 分母 大 的那个
分 反 小在 织 生 固 习 , 了 较 两 个 分 数 的 大 小 吗 ? 数 而 。组 学 巩 练 时设 比 争 计
师: 你们 的猜 想都有道理 , 在你 能比较 每组 中 现
4 o
一 下 。
程 中他 们 也 可 能会 有 多种 思 维过 程 :① 有 些 会 用 解决 问题 的时候 ,如果孩子们 能列 出像 这样带括号
1— = 2 5 7的方 法来计 算 ; 有些会 想 5 7 1 ② + = 2的方法来 ( 其实也 就是 高年 级 的求 未知数 ) 的算式 , 们教 师 我
给他判对 呢?这样也 为今后学 计算 ; ③有些可能会用凑数 的方法来计 算。这正是我 是不是应该给予肯定 ,
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摘要: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中及其重要的能力,也是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初中阶段正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
要想在课堂中自然渗透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一题多解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一题多解,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探讨多种思路,在解题过程中的关键点想方设法做出变式,使学生触类旁通,提高其思维的敏捷性。
本文从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例分析如何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逻辑思维;一题多解自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课堂结构和考试侧重点也变得和以前有所不同,变得更加丰富灵活了。
课堂不仅仅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
考试也从着重考察知识,变成着重考察能力。
毕竟以后随着学生毕业走向社会,也许当初所学知识早已遗忘,但通过各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却会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未来。
数学学科尤其如此,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知识之间有很强的连续性,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是在不断拓展思维,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
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数学这门课,把一些思维方法和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
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数学学科中相当重要的能力,也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中学数学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能够将逻辑、抽象、直观的成分很好地融为一体。
所谓逻辑思维是指有效地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假设等形式,来对某一问题进行思考。
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不少的内容都是借助这样一种模式来进行呈现的,如几何证明、作图、函数等。
那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为了巩固所学的新知识点,目前大部分老师往往都是前半节课讲知识,后半节课讲例题做练习。
因此,在例题的讲解中去下功夫,指导学生去寻找正确的思维方向。
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培养显然很有帮助。
一题多解就是一种很好的训练逻辑思维的方法。
现在很多学生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老师上课刚讲完的题,上课听得懂,下课却不知道如何写了,这就归结于学生只听懂了题目的表面意思,而不懂其深层含义。
破解校园场地开放谜题-toldtold世道推理谜题
破解校园场地开放谜题|toldtold世道推理谜题整个暑期,在北京丰台区第七十一中学,竟然看不到一个学生的身影。
尽管校园里足球场、篮球场、跑道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但在整个假期,孩子们根本没有机会在这里享受运动的快乐。
“各中小学放假都不关门,把活动的场地留给学生”,早在六七年前,北京市的教育部门就向社会做出这样的承诺,但时至现在,把学校的操场“还”给孩子们,仍是一个待解的难题。
开放为何如此之难在8月8日全民健身日时,北京市体育局公布了一组数字,目前北京市88所大学体育设施全部对外开放;1502所中小学校(不含中专、职高、技工等学校),具备开放条件的989所中已向社会开放646所,占具备开放条件中小学校总数的65.3%。
这是一组应该让人感到欣慰的数字,不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具有硬件条件的学校并未以“开放的姿态”迎来健身者,而且即使本校学生的健身需要,很多学校都难以满足。
北京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处长颜纳新说:“其实我们更看重的是学校场馆向青少年开放,至少对本校学生开放,让他们在节假日有一个锻炼身体的地方。
”一位汇文中学的老师表示,暑假里,除了本校体育特长生在校内场馆训练之外,操场、足球场和篮球场一律不对外开放,对本校生也不例外,收费的羽毛球馆和游泳馆对社会开放。
而在《北京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名录》上,汇文中学的名字却赫然在列,其开放时间为寒暑假、双休日法定假日,开放项目为田径、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健身。
北京第五十七中学的一位老师表示,周末和寒暑假期间学校场地不对学生开放,原因很简单,放假期间学校没有老师看管来校运动的学生,如果学生出现安全问题,责任如何划分难以界定。
这位老师坦言,现在北京市中学校园场地假期对学生开放的例子不多,大多数学校都只是在上课期间对学生开放。
颜纳新说:“学校的体育设施开放,光靠体育局一家的力量难以推动,离不开教育系统和财政系统的支持,其中,校长的态度和认识更是至关重要。
一道练习题引发的思考
储 备是 不 相 符 的 。
2 程改 革 之 前 . 题 被 称 为 “ 用 题 ” “ 用 题 ”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 课 上 应 .应 在 中一 直 占据 着 重 要 的 地 位 : 程 改 革 以后 , 课 程 标 准 》 消 了 应 用 题 课 《 取
【 实践 】 年 重 教 这道 题 , 生 又说 这 一 今 学
道 题不 能 做 师: 为什 么 不 能做 ? 生 : 个 数 的 平 方 等 于 2 这 个 数 找 一 、
不 出。
基础 通 过 解答 这 样 的题 目 . 的 旨在 使 学 生初 步体 会 这 一思 想 方 法 , 为
生 : 的。 真 果 真 . 字 一 改 全 班 大 多数 同学 都 会 数
做 。 说 , 察 t &解 题 的 过 程 , 发 现 了 我 观 2 - 你 什 么 . 来 的题 目真 的不 能 做 吗 ? 生 观 原 学 察 思 考讨 论 。不 一 会 儿 , 多学 生 都 恍 然 好 大 悟 : 来 不 用 先 求 出 半 径 , 方 形 的 面 原 正 积直 接 乘 31 . 4就 行 了 。让 几个 学 生 解 释
1 × = 4( ) …6棵 大 白菜 可 换 5 835 根 … 4根 胡 萝 b 解 法 二 为倍 数 法 :
说 . 道 题 不 能 做 . 有 的说 是 不 是 数 字 这 也
出错 了 。遇 到 这 种 情 况 , 以前 的 教 法 是 我 按 部 就班 地 来 : 正方 形 的 面积 是 怎 么 得 到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作文题目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作文题目示例文章篇一:《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哎呀!同学们,你们说这‘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到底是啥意思呀?”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好奇地问小伙伴们。
“这还不简单?大家都讨厌的,咱就得去瞧瞧到底咋回事;大家都喜欢的,也得去考察考察呗!”急性子的小明抢着说道。
“可真的就这么简单吗?”我皱着眉头,疑惑地反问。
“我觉得吧,就像选班长。
要是大多数同学都不喜欢某个想当班长的人,那老师是不是得去了解了解原因?说不定是有误会呢!反过来,要是大家都特别喜欢一个人当班长,老师也得好好考察考察,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有那个能力,能一直做得好。
”细心的小红认真地分析着。
“对呀对呀!”我兴奋地拍了一下手,“就像我们班上次选班长,好多人都支持小刚,可老师还是仔细观察了他一段时间,才最后决定让他当班长的。
”“还有还有!”小亮也凑了过来,“就像买东西。
如果大家都说某个玩具不好玩,那咱们是不是得自己去看看,说不定对咱们来说好玩呢?要是大家都抢着买一个新出的漫画书,咱们也不能盲目跟风,得看看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
”我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那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肯定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说,大家都觉得某个明星特别好,可我们不能光听别人说,得自己去观察观察,看看他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优秀,有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可不是嘛!”小刚接过话头,“就像有些网红餐厅,好多人都说好吃,排着长队去。
可有的人去了之后觉得也就那样。
所以不能别人说啥就是啥,得自己亲自去感受。
”“那要是遇到大家都讨厌的人或者事呢?”我歪着头问。
“那也不能跟着一起讨厌,得去弄清楚到底为什么大家讨厌。
说不定那个人是被误会了,那件事有我们不知道的内情。
”小明一脸严肃地说。
“嗯嗯,就像我们不能因为别人说榴莲臭,就觉得它一定不好吃。
只有自己尝了,才知道喜不喜欢。
”我深有感触地说。
想想看,要是我们总是跟着大家的想法走,那我们自己的脑子不就成了摆设啦?我们得有自己的判断,自己去观察、去思考。
【三年级】由一道家庭作业题感悟到的
【三年级】由一道家庭作业题感悟到的一道家庭作业题让我有了很深的感悟,让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态度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天晚上,我拿到了一道数学题的家庭作业:小明有10个苹果,他每天吃掉一半再多吃一个,问他吃完苹果需要几天?一开始我觉得这道题很简单,但是仔细一算,发现十分复杂。
我想了一会儿,猜测了两天、三天、四天,答案都不对。
看着纸上乱七八糟的算式,我有些烦躁了,怎么这么简单的一道题我都算不出来呢?回家后,我对着眼前的题目愣愣地坐着。
妈妈看出了我的困惑,走过来轻轻地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我犹豫了一下,然后把题目的困扰告诉了妈妈。
妈妈轻轻笑了笑,说:“数学题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算出来的,有时候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
如果这道题很简单就能算出来,那也没什么让人开心的了,对吧?不如我们一起来想一想,看看能不能找到解题的方法。
”妈妈的话让我豁然开朗,我想起老师在课堂上说过的:“学习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决定和妈妈一起来研究这道题。
我们先假设答案是5天,然后算一算。
第一天,小明吃掉了5个苹果,还剩下5个。
第二天,他又吃掉了2个苹果,还剩下3个。
第三天,他又吃掉了1个苹果,还剩下2个。
第四天,他又吃掉了1个苹果,还剩下1个。
第五天,他吃掉最后一个苹果。
果然,答案是对的。
我们发现,小明每天吃掉的苹果数都是以1的方式减少的,而且剩下的苹果数也是递减的。
于是我们推断,小明吃完苹果需要5天。
终于找到了答案,我兴奋地告诉妈妈,并把这次困惑的经历和思考的过程告诉了她。
妈妈赞许地看着我,说:“学习的过程就是这样,有时候会遇到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不怕失败,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道题,我懂得了解题的重要性和态度的影响。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困难的问题,若是急于求解或者没有耐心,就很难找到正确的方法。
解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有时候需要我们花费很长时间去思考和尝试。
对一道数学题的解答思路的数学日记
对一道数学题的解答思路的数学日记篇一:《数学日记:解开难题的奇妙之旅》X 月X 日星期X 天气X今天的数学课,可真是让我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头脑风暴!上课铃一响,数学老师就像往常一样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道数学题。
我的妈呀!我一看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和符号,脑袋都大了一圈,这道题就像一只张牙舞爪的大怪兽,仿佛在对我说:“哼,小样儿,你能把我拿下?”题目是这样的:一辆汽车从A 地开往B 地,先是以每小时60 千米的速度行驶了3 小时,后来又以每小时80 千米的速度行驶了2 小时,求A、B 两地之间的距离。
我一开始抓耳挠腮,这可咋整啊?我瞅瞅同桌,他也是一脸迷茫,我俩对视一眼,好像在说:“这题也太难了吧!”这时候,学霸小明可坐不住了,他自信满满地举起手说:“老师,这题我会!”老师笑着让他来讲。
小明站起来,清了清嗓子说:“这道题其实很简单啦!就像我们走路一样,先走了一段,又走了一段,把两段加起来就是总路程嘛。
汽车先以每小时60 千米的速度走了3 小时,那这一段的路程就是60×3=180 千米。
后来又以每小时80 千米的速度走了2 小时,这一段就是80×2=160 千米。
把这两段加起来,180 + 160 = 340 千米,这不就是A、B 两地的距离嘛!”我一听,恍然大悟,哎呀,原来这么简单,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这就好比是在黑暗中迷路,突然有人给你点亮了一盏明灯!老师看着我们,笑着问:“大家都明白了吗?”好多同学都点头,可我还是有点不太确定,就小声问旁边的小红:“你真懂了?”小红白了我一眼说:“当然懂啦,你咋这么笨!”我心里那个郁闷呀,哼,我就不信我搞不明白!我又自己在本子上算了一遍,还真算出了同样的结果。
我高兴得差点叫出声来,这感觉就像在沙漠里走了好久好久,终于找到了水源一样!通过这道题,我明白了遇到难题不能害怕,要像勇敢的战士一样,勇往直前,寻找解题的方法。
只要认真思考,多想想类比的例子,就一定能战胜难题这个大怪兽!所以啊,数学其实也没那么可怕,只要我们用心去学,就一定能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篇二:《对一道数学题的解答思路》嘿呀!今天可真是让我又兴奋又头疼的一天,就因为一道超级难搞的数学题。
一年级数学人民币计算题或换算题
一年级数学人民币计算题或换算题示例文章篇一:哎呀,我的妈呀!一说到一年级的数学人民币计算题和换算题,我这小脑瓜就开始转呀转。
你想想,人民币多重要啊!咱们去买好吃的糖果、好玩的玩具,都得用到它。
那一年级的这些题,可真是让我们又爱又恨呢!就说那简单的1 元等于几角吧。
哼,这还不简单?1 元不就是10 角嘛!可有时候,它会变得复杂起来。
比如说,5 元8 角加上3 元5 角,这可就得好好想想啦!我记得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题:“小明有2 张20 元,3 张10 元,5 张5 元,他一共有多少钱?”哎呀,我当时就蒙了,这得怎么算呀?我看看左边的同桌,他皱着眉头,好像也被难住了。
我又瞅瞅右边的同桌,她咬着铅笔头,一脸苦相。
我心里想:“难道大家都不会吗?”这时候,老师看着我们一个个愁眉苦脸的样子,笑着说:“孩子们,别着急,咱们一步一步来。
先算2 张20 元是多少呀?”我们齐声回答:“40 元!”老师又问:“那3 张10 元呢?”“30 元!”我们声音更大了。
老师接着说:“那5 张5 元呢?”“25 元!”这下,答案不就出来了嘛,40 元+ 30 元+ 25 元= 95 元。
哇,原来这么简单呀!还有那种换算题,比如说70 角等于几元?我就想啊,10 角是1 元,那70 角不就是7 元嘛!可有时候,我也会粗心算错,把70 角当成7 元10 角,哎呀,真是太糊涂啦!一年级的数学人民币计算题和换算题,就像一个个小怪兽,有时候很容易打败,有时候又特别难对付。
不过没关系,只要我们多练习,多思考,就一定能把这些小怪兽统统打败!你们说是不是呀?我觉得呀,这些题虽然有时候让人头疼,但只要认真学,就能变得很简单,还能帮我们在生活中更聪明地花钱呢!示例文章篇二:《有趣的人民币世界》嘿,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在一年级的数学里,有一个超级有趣的部分,那就是人民币的计算题和换算题!我还记得刚开始学的时候,我可迷糊啦!什么1 元等于10 角,1 角又等于10 分,哎呀,我的小脑袋瓜都快转不过来了!就像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题:“5 元8 角加上3 元2 角等于多少?”我瞪着题目,心里想:“这可怎么算呀?”我先是把元加元,5 元加上 3 元,那不就是8 元嘛!然后角加角,8 角加上2 角,正好是10 角。
考试后的反思
考试后的反思考试后的反思15篇考试后的反思1当我回到家,我甚至不敢告诉我的父母我的成绩。
我不得不在房间里反省自己。
是因为我觉得每次考试都很优秀,所以我很自豪吗?是因为考试前没人复习吗?是因为我的学习态度不好吗?不,它不是。
经过我的反思,我明白了在考试之前,我们应该培养我们的精力,平静地练习深呼吸。
在考试中,我们应该稳定我们的情绪,检查问题的意义,并学会避免沉重。
如果你遇到困难,不要先写,先写你能写的,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我们应该学会熟练地运用推理,用公式推理的方法来做,这样我们就不会轻易出错。
考试结束后,千万不要和别人答题,要用定位和联想记忆法来做,最高分可以达到98分,最低分是80分。
是的,如果我做了我被要求做的,我就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如果我努力学习,我将来会悲伤吗?不,我不能。
我决定从头再来。
我不会放弃。
经过这样的思考,我明白了最好的荣誉是通过努力获得的。
考试后的反思2每月的考试很差。
我对每月的考试很有信心,但是我没有达到。
突然从天上重重地摔到地上。
这真的很痛苦和悲伤。
我总是很难理解为什么我这么坏。
也许我不努力工作,我没有很好的记忆力。
在童话《灰姑娘》中,灰姑娘穿着一双闪闪发光的玻璃鞋。
王子跟着灰姑娘,留下了一只玻璃鞋。
他找到了玻璃鞋的主人,灰姑娘。
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想是在考试的时候。
每个女孩,甚至每个人都是灰姑娘,都有一双明亮的玻璃鞋。
但是他们不明白。
考试,就像一个英俊的王子,正在等待和寻找他心目中的人,并会亲自为她穿上鞋子。
所以我希望每个人都努力工作。
尽快找到自己的玻璃鞋,做一个快乐的人。
梅花不受寒怎么能有香味?附言每个人都要经历挫折和痛苦。
不要认为自己是个例外。
因为只有在暴风雨过后,他们才会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不要害怕艰苦的工作,只有艰苦的工作。
从来没有后悔过。
来吧! 考试后的反思3今天就要发期中考试卷子了,只见语文老师拿着一沓子试卷走了过来,我心里忐忑不安,想着自己会考什么样呢?试卷下来了,我看了看我的分数,103分,不是我的理想成绩。
数学题不会做,看完答案又觉得很简单,思路打不开,该怎么办?
数学题不会做,看完答案又觉得很简单,思路打不开,该怎么办?展开全文“很简单”,就是根本不懂。
“思维打不开”,就是根本没思路。
这类学生,往往是浮躁学生,大概率是数学比较差的学生,甚至最基本的数学思想都未掌握。
“七练三做一想”,练习七道题目,真正潜心做出三道题目,至少两三个小时想出一道题目,是学好数学的基本路子。
一个高考分数极高的学生,从小学开始,积累了:练习了7000道题目,真正做出了3000道题目,每道题目平均想一个小时的想了300到1000道题目,是一个通常的物质基础(天赋越高者,数量越少,但也不会少太多。
)苦练出真功!千锤百炼考高分!数学题目真正能看懂的学生,极少。
大数学家欧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能看懂数学题目的人,历史上的大数学家里面,真正能“秒懂”者,我觉得都:少之又少。
“秒懂”是不可能的!为啥?对于数学非常好的学生,看到一道题目的详细解题过程,知道自己会做这道题目,他就不会再看了,因为会做的题目再看,是最愚蠢的方法。
对于数学非常好的学生,只做一件事情,就是不停的做不会做的题目,自然就能考高分了,看题是最愚蠢的方法了。
但是,这类学生不大可能考最高分的。
你要想考全班第一,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就是对于能看懂的题目,再联系其他题目进行思考,找出类似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从方法的角度,这就是“多题一解”、“一题多解”,我曾认识一个同学只做课本上的典型例题,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因为他用的就是从一道典型题目,形成知识体系、形成解题技巧体系,进而简化解题技巧体系。
从思维的角度,你看一道题目的详细解题过程后,马上想到几十个表面上没有任何联系,但实际上还是有“自己”的联系的联系,这个“自己”的联系的联系,我称之为思维钩子,通过不断的积累思维钩子,你仅仅使用“看题”这种方法,就可以从数学很好,成为数学最好。
那么大数学家们是怎样的呢?大数学家欧拉如果看到一个数学题目,他觉得很有意思,他就会想其根本的原理,他会根据这道题目,创造出一整套数学理论,来解释之。
写自己思考出一道题的作文
写自己思考出一道题的作文篇一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着报纸,突然,我看到上面有一道思考题。
咦,这道思考题真难。
好,越是难的题目,我越是喜欢做。
我就看着题目思考起来。
这一道题目真是难,我想了好半天可还是没有想出一点解题的办法来。
而且,连进入这一道题目的路径都没有一点。
唉,我就这么认输了吗?不可能!于是,我继续思考着。
就在我专心思考的时候,小王和小李来叫我和他们一起去玩。
我立刻回答:“好,只是你们要等我一会儿,让我把这一道难题想出来再和你们一起去玩。
”他们两个人一起说:“好,我们就等你一会儿吧。
”时间在慢慢地过去了。
可是,我还没有想出来。
我紧皱着双眉,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他们看到以后就对我说:“是什么题目把你难倒了?让我们一起来帮你想想吧!”“好,谢谢你们了!”说着,我把手上的报纸放在了桌子上。
他们把头凑了过来一起看起了题目来了。
他们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觉得这一道题目确实很难。
但是已经说出要帮我想,所以也就不好意思逃开了。
我看到他们两个人也皱起了双眉,很快陷入了沉思中了。
我们大家一起想啊想,想了十分钟又十分钟,还是在想。
“好,我有一点头绪了,你们看是不是这样做就能够解出这一道题目了。
”他们听着我说的话觉得有一些道理。
于是,我就顺着思路做了起来。
可是,我做了不久就卡住做不下去了。
于是,我又动起了脑筋来。
他们两个人也帮我出主意。
经过三个人的同心协力,分析思考终于把这一道题目做出来了。
其实这一道题目非常简单,这怪自己开始没有用比例方法解。
好了,现在题目做出了,我就高兴地跟着他们一起出去愉快地玩了。
篇二一次我在沐浴中,冲洗着自己的头发,将头发一绺一绺的放到后边儿去,忽然想起了这件事:有一次我怀着高兴的心情去上舞蹈班,一路上我蹦蹦跳跳的,对世界的所有东西都充满好奇心,我走进电梯,到了舞蹈室,就发现一个和我同龄的女孩,正背着个大书包,我非常惊奇,“诶,你怎么背这个书包啊?”“ 上午我去上补习班了呀”当时我高兴的心情瞬间失散,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报兴趣班?报兴趣班?暑假里每天都去?那要多累!家长,你们就不同情同情我们小孩子,爸爸,你带我去上舞蹈班是因为要给我挑好气质的,如今我气质根本没那么大,为什么要报?美术就算了,但是,我语数英都补诶?我知道,有些孩子的想法是和我一样的,他们想要自由,我也想,整天被家长和老师管教着的我们,总有一天,会忍受不住这样的压力,孩子们能自由,是孩子们一直渴望着的,你们夺走了他们的自由,孩子们就会觉得,生在这个世界上没什么必要,还不如去天堂,我认为只要孩子每天开开心心的,平平安安的,就很好啦,没必要要让成绩很好,你们家长只不过是想要让你成绩好,长大以后给他们养老费而已,不给他,他们说你没良心,给他,他反而变得更加贪婪,养活我们,他们就像照顾托儿一样,有时,你不听话,那他们,就会变成一个比什么都可怕的怪物,怪物打你的时候,你就会恨他,那爸爸妈妈呢?这也不是一样的吗?父母打你的时候,那时你也肯定会恨他们的,父母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黑衣人,放心,有时他们会好,但有时,他们也会,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 何新 生事 物被接受 都需要一个 不断完善 、 不
断 调 整 的过 程 , 中 间 出 现 问题 、 现 困 难 是 正 常 这 出 的。 于小学低年级学 生而言 , 受一种 新的题型 , 对 接 也 需 要 有 一 个 过 程 。从 与 郝 老 师 的 交 流 中 看 出 , 学
生 是 第一 次 接 触 这 种 有 多余 条 件 的实 际 问题 。 此 , 因
一
,
…
课 诊 堂 斯
真的
口 王 强 国
萆吗 ?
由一 道 开放 题 引发 的 思考
一
、
缘 起
生 , 他 们 说 说 自 己是 怎 么想 的。 让
不久前 , 了一节一年 级的数学课 , 题是“ 听 课 简 单 应 用 题 ”在 课 的结 尾 部 分 , 者 出 示 这 样 一 道 多 。 教 余 条件 的 开 放 题 : 上 有 8 鸟 , 走 了 3 , 飞 走 树 只 飞 只 又
到 了吗 ? “ 有 !学 生 的 回 答 引 起 听 课 教 师 的暗 笑 。 ”没 ”
边 口述 :本 作 业 本 , 拿 走 3 , 拿 走 2 , 共 8 先 本 又 本 一
拿 走 多 少 本 作 业 本? 果 不 少 学 生 很 快 口答 :+ = 结 3 25 ( ) 本 。
方 面 也 会 让 学 生 产 生 一 种 惰 性 , 们 往 往 会 省 略 他
题 目 的 分 析 过 程 , 直 接 根 据 所 要 求 的 问 题 确 定 而 解 题 方 法 。 外 , 学 中 , 们 时 常 会 提 醒 学 生 看 此 教 我
教 月 小 版 0. 数 8 学 刊 学 2 18 学 1— 7 1,
掌握 。 种熟 练一 方面会 提高 学生 的解题速 度 , 这 另
一
“ 于 这 样 的 习题 今 后 有 什 么 打 算 7 对 ” “ 是 要 多练 习 , 生接 触 多 了 , 该 会 好 些 ! 还 学 应 ” 接 着 , 者 又 访 谈 了 几 位 回 答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学 笔
定 难 度 的 , 管 经 过 教 师 的 讲 解 , 些 学 生 还 是 尽 有
终 于 有 学 生 回答 :3 2 5 只 )… … “+ = ( ”
二 、跟 进
难 以理 解 。 析 其 原 因主 要 有 以 下 三方 面 : 分
( ) 受 新生 事物 的 必 然 一 接
为 什 么 看 似 简 单 的 问 题 , 生 就 是 不 能 正 确 解 学
三 、剖 析
“ 飞 走 了3 , 们 想 到 了吗 ? “ 有 … … ” 方 努 先 R 你 ”没 多
力, 学生就是摆脱 不了“ ” 8 的束缚。 最后 , 教者只得将
条 件 之 一 “ 上 有 8 乌 ” 住 , 让 学 生 读题 、 考 , 树 只 挡 再 思
一
从 调 查 中可 以 看 出 , 这 一 道 题 的 解 答 , 有 对 是
虹
w
清 题 目中 的 数 据 , 在 客 观 上 也 使 学 生 不 敢 越 雷 这 池半步 {
( )习 题 呈现 方式 的 缺 陷 三
一
综 合 与 分 析 这 两 种 方 法 。 合 法是 从 习题 的 已 知 条 综
件 出发 , 助条 件之 间的联系 , 借 经过逐步 的逻辑推
儿 童 相 比变 化 较 大 , 其 思 维 仍 停 留 在 以 形 象 思 维 但 为 主 的 阶 段 。 们 认 识 题 目 中 的每 个 字 , 能 顺 利 他 也
最终使问题得解。 其思路可概 括为 : “ 从 未知 ” 需 找“
答 呢7 带着这个疑问 , 笔者进行 了一 番调 查与访谈 。
首 先 , 者 与 上课 的 郝 老 师 交 流 。 笔 “ 老 师 , 样 的 习题 , 前 学 生 有 接 触 吗 ? 郝 这 以 ”
“ 有 , 天第一次安排 ! 没 今 ” “ 生 表 现得 不 够 理 想 , 因在 哪 呢? 学 原 ”
“ 学 生 跳 一 跳 , 顺 带 考 察 我 们 班 学 生 的 数 让 也
学 水平 如 何 ? ”
小 学 生 初学 的 应 用题 都 是 简 单 的 加 、 法 一 步 减 计 算 的 应 用 题 。 些 应 用 题 题 型 结 构 简 单 , 述 的 这 叙 方 式 比 较 单 一 。 过 一 定 量 的 练 习 , 生 容 易 熟 练 经 学
最后 , 者建 议郝 老师 , 同一年 级 的另一 个 笔 在
班 进 行 教 学 时 , 变这 道 题 的呈 现 方 式 , 边 操 作 , 改 一
一
3 只 )个别学 生回答 :+ + = 3 只 )情急 之下 , ( , 83 2 1( 。 教
者 边 读 题 边 引 导 学 生 想 象 :树 上 有 8 乌 , 学 们 看 “ 只 同
学 生甲 : 因为 求 飞 走 的只 数 , 以 用减 法 l 所
学生 乙 : 为求一 共飞走 的只数 , 以我用 8 因 所 +
3 2 1( ) += 3只 。
了2 , 只 一共飞走了几 只乌? 教者读题两遍 , 然后学生
口答 , 结 果 出人 意 料 , 生 的答 案 几 乎 都 是 8 3 2 可 学 ——=
从 这个 角度 讲 , 生 出现 失 误 是 有 其客 观 原 因 的。 学
( )前 期 学 习 经验 的 , 来 以 为 一定 有 几 个 学 生 本 能 正确 解 答 的 , 想 到 这 样 ! 没 ” “ 初设 计 这 道 题 时 , 出 于什 么 目的? 当 是 ”
理 , 后 达 到 需 求 问题 , 最 其思 路 可 概括 为 : “ 知 ” 从 已
年 级 的 学 生 虽 然 在 能 力 与 习 惯 上 与 学 龄 前
看“ 可知 ” 逐步推 向 “ , 未知 ”分 析法是从 习题的 问 :
题 出 发 , 过 对 解 决 问题 所 需 条 件 的 寻 求 与分 析 ,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