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血小板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血小板合理应用PPT课件
![血小板合理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e689dd76c66137ee0619e2.png)
① PLT<20×109/L,伴有无法控制的危及生命的出血; ② 脾切除治疗的术前或术中有严重出血者。
每天输1U,至出血停止或PLT升至30~40×109/L为止。 输注前可先输入免疫球蛋白(0.4g/kg) 。
-
16
血小板输注禁忌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本病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一、输注指征
1.预防性血小板输注:70% (prophylactic platelet transfusion)
2. 治疗性血小板输注:30% (therapeutic platelet transfusion)
-
11
预防性血小板(PLT)输注的标准
1、PLT<20×109/L,并伴感染、发热、脾肿大、 DIC等血小板消耗或破坏因素,或病情不稳定, 血小板迅速降低时,应立即预防性输注;
血小板的合理应用
-
1
血液能分离成哪些成分
全血
红细胞
白细胞 富小板血浆
浓 缩 红 细 胞
添 加 剂 红 细
洗 涤 红 细 胞
冰 冻
少 白
辐 照
红细红
细 胞
胞 红
细 胞
细
浓 缩 白 细 胞
胞
胞
-
浓 缩
新普 鲜遍 冰冰
血 冻冻
小 血血
板 浆浆
冷沉淀 蛋白制品
2
发展趋势
制备方法日益完善(高浓度、低白细胞污染); 长期保存:液态、冰冻; 特殊制剂:洗涤、去白细胞、辐照、晶体盐、
冰冻保存:基层血站常用。
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血小板保护剂。
-
9
血小板临床应用
![血小板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4e04cc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c.png)
❖ 2、CCI(校正的血小板计数增加指数;
Corrected count index)
❖ CCI=
血小板绝 (对 19 0/增 L)体 加表 数(m 面 2) 积 输入血小 (1板 1 0)1 总数
中国人体表面积计算法: 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
0.0128×体重(kg)-
8
图7 血小板结构示意图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图8 血小板超微结构模式图
10
二、血小板功能
❖ (一)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 (二)粘附、聚集、释放形成血小板血栓止血; ❖ (三)促凝功能。
11
VIII:C vW f
Fbg
图9 血小板功能机制示意图
12
三、血小板制备
血小板制剂
单采血小板 浓缩血小板
13
❖ (一) 常用的血小板制剂的种类
47
❖ (二) 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apheresis platelets leukocytes reduced ) 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质量控制项目和要求 按照表1执行。
48
(三) 浓缩血小板(platelets ) 1、 概念 : 采集后置于室温保存和运输的全血于 采集后6h内,或采集后置于20℃ 一24℃保存和运 输的全血于24h内,在室温条件下将血小板分离出 来,并悬浮于一定量血浆内的成分血。
23
❖ 2、治疗性血小板输注: 如果慢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输注血小板是
为了控制由于血小板减少和/或血小板功能 障碍导致的活动性出血,则被认为是“治疗 性”的。
24
❖ 3、《江苏省临床合理、科学用血考核评价标 准(试行)》关于血小板输注要求:
❖ ①外科输血: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 不输注;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注;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 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如术中 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 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集量浓缩血小板的制备
![集量浓缩血小板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ce32987427284b73f2425020.png)
目前 国 外 汇 集 法 制 备 的集 量 血 小 板 多 由 4~6份 同 型 白膜 ( 份 白膜 含 血 浆 3 l 右 ) 集 而 成 , 集 后 集 量 血 小 板 量 每 0m 左 汇 汇 达 25 0 42 0 . ×1”~ . ×1“的 范 围 内 。 本 实 验 方 法 血 小 板 质 量 , 除 血小板计 数较对照组偏低外 , 白细 胞 污 染 量 及 红 细 胞 混 入 量 均 优 于对 照 组 , 达 到 单 采 血 小 板 ( 袋 ) 家 质 量 标 准 ; 小 板 可 每 国 血
板 损 失 情 况 见 表 2 。
表 1 本 实 验 集 量 浓 缩 血 小 板 质 量 及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情 况
11 材料 .
4 0m 采 血 四 联 袋 ( 0 l 山东 威 高集 团 生 物 制 品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B cm nJ B型 离 心 机 ( 国 ) :ek a - 6 美 ,r=2 m;S D 2 1 5c T C 0A 无 菌 导 管 连接 器 ( t )B cm ncut C T .i- 血 细 胞 计 E本 ;ek a on r .5 df eA f2 数仪 ( 国 )P 美 ;F型 白 细 胞 过 滤 器 ( 京 双 威 生 物 制 品 有 限 公 南
完 成 后 热 合 下 含有 血 小 板 的 袋 子 , 即 为 制 备 的 集 量 浓 缩 血 小 此 板制剂 。 124 血 小 板 计 数 及 红 细 胞 混 入 量 的检 测 : 制 备 的 集 量 浓 .. 将 缩 血 小 板 混 匀 后 取 样 , B cm ncut 血 细 胞 计 数 仪 说 明 书 按 ek a on r e 提 供 的方 法 进 行 检 测 。 I25 白细 胞 污 染 量 的 检 测 : 经 过 滤 血 小 板 的 白 细 胞 污 染 .. 未
浓缩血小板的制备白膜法、富浆法
![浓缩血小板的制备白膜法、富浆法](https://img.taocdn.com/s3/m/7757b45a77232f60ddcca14c.png)
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PC)的制备Ⅰ.富含血小板血浆(PRP)法分离制备血小板法(富浆法)先将全血经轻离心,分离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之后将富含血小板血浆重离心,移去上层血浆,下层沉淀即为浓缩血小板。
在第二次重离心制备浓缩血小板前,可将第一次轻离心获得的富含血小板血浆进行白细胞过滤处理。
具体操作如下:1.采血2.轻离心成分分离制得红细胞、富含血小板血浆。
建议离心条件:温度:22℃±2℃,加速:9 r/min,减速:3 r/min,200ml袋离心力为478g,400ml袋离心力为850g,离心时间为8分钟。
(贺利氏离心机)轻离心,使红细胞(RBC)、白细胞(WBC)沉淀,上层血浆的大部分血小板(PLT)尚未沉淀,分离此血浆即为富含血小板血浆,约含全血中70%的PLT(根据调节离心机的离心力和时间有所不同)。
3.重离心富含血小板血浆。
第二次离心:温度:22℃±2℃,加速:9 r/min,减速:3 r/min,离心力2988g,离心时间为10分钟。
浓缩血小板1个单位留浆20-25ml,2个单位留浆30-45ml。
4.挤去上层贫血小板血浆, 再回部分贫血小板血浆置血小板内, 形成血小板悬液,静置1.5-2h;8h内制备必须完毕。
5.血小板悬液振荡保存,等待检测报告,不合格剔除。
6.根据需求选择合格血小板悬液进行汇集过滤。
7.开放式6h内输完。
8.密闭式振荡保存(无菌接驳,血小板贮存袋,细菌监测)。
富浆法的特点:PRP-PC质量不稳定,WBC残留量高,输洼安全性差,反复输注常会诱发血小板输注无效。
Ⅱ.白膜(BC)法分离制备血小板法全血首先经重离心后分离白膜层,将白膜层再经轻离心后,去除红细胞和白细胞,即得浓缩血小板。
具体操作如下:1.采血2.成分分离并制备白膜得少白红细胞(白细胞去除率约85 %)、血浆、白膜。
建议离心条件:温度:22℃±2℃,400ml袋离心力转速2515转/2100g,离心时间为14分钟。
机采血小板的制备及临床应用2例报告
![机采血小板的制备及临床应用2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d8f8e1e009581b6bd9ebae.png)
易发 生凝 集 , 以在制 备 和保 存过 程 中很多 因 所 素都 可 影 响 血 小 板 的 数 量 和 功 能 , 如 离 心 例 力 、 存温 度 、 保 血袋 质 量 、 凝剂 的类 型 等等 。 抗
维普资讯
青 海 医 药 杂 志 2 2年 第 3 00 2卷 第 4期
37
机采血小板的制备及临床应用2 例报告
西 安 市 中 血 站 ( 10 1 牛 东升 70 6 ) 昊 中秋 王 菊使
在 当今 的 临床 治 疗 中 ,成 分 输血 已成 为 不 可缺少 的 重 要 部 分 ,是 输 血 领 域 的 一 场革 命 。随着 血 液 分 离技 术 的进 步 ,高质 量 的 血
液 成 分 不 断 推 向 临 床 。 由 于 临 床 医 生 对 成 分
2 ℃ =2 , 荡 频 率 保 持 在 一 定 的 范 围 内 , 0 " 震 C 同
时使用 的血 袋表 面 光 滑 , 气 性 能好 , 通 能更 好 的进行氧气 交换 和代 谢 , 制备 的血小 板 可保 存
3天 ~ 5天 。
输 血 的认 识 日渐 加深 , 血小 板 已成 为 经常用 的
一
1 4 血 小 板 输 注 的 疗 效 . 由 于 许 多 原 困 可 影 响 血 小 板 输 注 的 效
种血 液成 分 。为临 床提供 大量 的 、 格 的血 合
小 板 , 为血 站义 不容 辞 的任务 。 成
1 血 小 板 的 制 备 和 保 存
离 机 所 提 拱 的 浓 缩 血 小 板 悬 液 , 疗 困 血 小 板 治
血小板的制备与临床应用进展
![血小板的制备与临床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3931d0f16fc700abb68fcb2.png)
[ I 】郝 伟. 精神病学[ M】 . 6 版.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9 : 1 0 5 . 1 1 2 . 【 2 】 沈 渔 邮. 精 神病学 [ M】 . 5 版. 北 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2 0 0 9 :
5 4 5 — 5 9 1 .
4 Ol _ 4 1 8 .
[ 1 3 ] 邢红英, 杨
允, 陈晓红 , 等. 老年抑郁症致病 的多 因素分析 [ J 】 . 中
医临床研究, 2 0 1 l , 3 ( 5 ) : l 1 7 . 【 l 4 】 张盛宇 , 李 霞. 老年抑郁症 患病危险 因素研究进展 【 J ] . 内科理论
[ 1 l 】 朱 万水. 尼莫 地平合并 氟西汀治 疗脑卒 中后抑郁 的疗效 观察 [ J 】 .
中国医药导报, 2 0 1 0 , 7 ( 3 ) : 6 3 — 6 4 .
[ 1 2 】 沈 渔 酃. 精 神病 学[  ̄ q . 5 版. 北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2 0 0 9 :
9 2 — 9 3 .
[ 4 】 于 欣. 老年精神 医学新进展 [ M】 . 北京: 中华 医学 电子音像 出版 [ 1 8 】 卢 锦秀. 心理干预在 老年抑郁症 患者疗效 的影 响【 J ] . 中国健 康心 社, 2 0 1 1 : 2 6 — 3 3 . 理学杂志, 2 0 0 9 , 1 7 ( 7 ) : 7 7 8 - 7 7 9 . [ 5 】 卜 力, 李 岭, 李 占江. 老年抑郁 症的临床 特点[ J ] . 首都 医科 大 【 1 9 】 周 志英 . 认 知疗法对老年抑郁症 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J 】 . 全科护理, 学学报, 2 0 0 6 , 3 ( 2 7 ) : 4 1 0 . [ 6 ]罗 红, 任 荣, 胡道艳 , 等. 老年抑郁 症及 防护策略【 J ] . 护理实践
去白细胞混合浓缩血小板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去白细胞混合浓缩血小板的制备和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5c27d9eea45177232f60a291.png)
去白细胞混合浓缩血小板的制备和质量控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去白细胞混合浓缩血小板的制备、质量控制、标识、标签、储存、运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去白细胞混合浓缩血小板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8467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9 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WS/T 203-2001 输血医学常用术语WS 399 血液储存要求WS/T 400 血液运输要求WS/T 550 全血及成分血质量监测指南3 术语和定义WS/T 203-2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制备血小板的起始全血whole blood qualified for platelet concentrates preparation符合制备浓缩血小板成分血质量要求的全血。
3.2浓缩血小板 platelet concentrates以单人份全血制备、质量达到规定要求的血小板悬液。
3.3白膜层 buffy coat layer全血经重离心后,自上而下分成明显可见的血浆部分和细胞部分,在上层血浆与下层红细胞之间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灰白色细胞混合层,其主要包括比重在1.030~1.092之间的血小板、淋巴细胞、早幼粒细胞、单核细胞、网织红细胞、粒细胞、晚幼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有形细胞成分。
3.4白膜 buffy coat将白膜层单独分离制备而成的成分血。
3.5白膜法 buffy coat method重离心全血,分离含适量血浆的白膜,再经轻离心分离出浓缩血小板的制备方法。
3.6富血小板血浆法 platelet-rich plasma method轻离心全血,自上而下分成富含血小板血浆和红细胞两部分,留取富含血小板血浆,重离心分出上层血浆,获得下层浓缩血小板的制备方法。
白膜法少白细胞浓缩血小板的制备及质量分析
![白膜法少白细胞浓缩血小板的制备及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9af1204b73f242336c5ff5.png)
Pr p r to n ai ay i fLe c r d c d e a a in a d Qu lt An lsso u o e u e y
mai bodcl sprtrAf r h i g rgt no ut ot , escn l e ti g t nw sd n . Th ht t lo el e aao. t eds ge ai fb tycas t eo dmi cnr u ai a o e ② c et a o h d f o ew i e
c l i h lt ltc n c n r t s we e fl a e y wh t e l i e ,h n t e c l o n swe e t s e . s ls I 0 p a ee e l n t e p a e e o c e t a e r i r t d b i c l fl r t e h e l u t r e t d Re u t n 1 l t l t t e t c
14 4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第2 6卷
第 4期
2l 0 1年 7月
JMo a dL bMe Vo. 6 No 4 Jl. 0 1 d. I2 . . 。uy 2 1
白膜法少 白细胞浓 缩血小板 的制备及质量分析
党
摘 要: 目的
娥, 陈
晨, 张
蕾, 刘 晶, 贾 登 , 士杰 , 穆 张献 清
Pl tnc nt a e y Bu f a s M t d
DANG C E, HEN e Z Ch n, HANG iLI Jn JA n M U h — e Z Le , U ig,I De g, S i i , HANG a — i g j Xin qn
浓缩血小板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浓缩血小板的应用现状与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e0cd30cf12d2af90242e6f0.png)
表 3 欧盟 14 个国家血小板的应用情况
奥地利 比利时 丹麦 英国 芬兰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荷兰 挪威 葡萄牙 苏格兰 西班牙 瑞典
A PD ( ×103)
33 53 24 220 31 197 303 135 49 20 34 28 185 33
单采 PC ( %) 67 60 4 40 2 88 64 50 12 33 4 40 20 41
中国输血杂志 2007 年 2 月第 20 卷第 1 期 Chin J Blood Transf usion , Feburary ,2007 ,Vol . 20 ,No . 1
·75 ·
·综 述 ·
浓缩血小板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赵凤绵1 张爱红1 梁晓虎1 王毅1 常缨1 彭慧花1 李雅静1 牛宏伟1 张俊兰1 刘俊平2 (1. 河北省血液中心 ,河北石家庄 050071 ; 2. 河北省胸科医院)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76 ·
中国输血杂志 2007 年 2 月第 20 卷第 1 期 Chin J Blood Transf usion , Feburary ,2007 ,Vol . 20 ,No . 1
1 汇集 BC2PC 的起源及发展
1. 1 由单一血单位的 BC 制备单袋 PC 和由数袋 PC 混合的 汇集 PC 1970 - 1980 年公认的制备 PC 的标准方法是 PRP 法 ,即将全血轻离心 , 将上层 PRP 与红细胞 ( RBC) 分 离 , PRP 再重离心而获得 PC ,如果操作技术娴熟 ,可以使血小 板的平均产量达到 (0. 9 - 1. 0) ×1011 ,40 年来北美一直沿用 这种方法 。1980 年 欧 洲 的 观 念 开 始 改 变 , 他 们 认 为 去 除 PRP 的 RBC 中含有大量白细胞 ( WBC) ,形成有害的颗粒聚 集体 ,能够引起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J anetzko 等[1] 发 现 500ml 血液大约有 60ml 的 BC ,其中含 RBC 30ml ,血浆 30ml ,2/ 3 的 WBC 和大量的血小板 。荷兰 Prins[2] 也报道 BC 可以取代 PRP 作为 PC 的来源 ,1996 年国际输血协会 (t he Biomedical Excellence for Safer Transf usio n ,B EST) 工 作组报道 ,欧洲改用 BC 法从全血中制备 PC ,即将全血重离 心后分离出 BC ,BC 再轻离心分离出上层血浆[3] 。因为单一 血单位用 BC 法制备的 PC 中血小板含量少 ,当患者需要输 注多个单位的 PC 时 ,需要将数袋 PC 混合成 1 袋后再发放 , 这种汇集 PC 以 100 %血浆作介质 。 1. 2 由多个血单位的 BC 汇集再加入不同的血小板添加液 ( PAS) 制备的 PAS 汇集 BC2PC 1990 年 ,研制了多种 PAS , 如 : PlasmaL yte A 、PAS2 Ⅱ、PAS2 Ⅲ、PAS2 ⅢM (改进的 PAS2 Ⅲ) 、Compo sol 等 ,PAS2 Ⅱ、PAS2 Ⅲ、PAS2 ⅢM , Compo sol 都 是在 PlasmaL yte A 处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结果 ,每种成 分在处方中的作用已经被研究[4 ,5] 。1989 年 , Bertolini 等[6] 报道了一种制备 PC 的方法 ,即将献血当天分离的 7 袋 BC 在 22 ℃保存 ,第 2 天用一种合成的 PAS 将这些 BC 汇集在 一起 (2/ 3 体积的 PlasmaL yte A 和 1/ 3 体积的血浆) ,汇集的 BC 轻离心 、分离出富含血小板的上清液并经过白细胞过滤 器过滤去除 WBC ,转移到保存袋内 ,制备成相当于 1 个治疗 量单采 PC 的 PAS 汇集 BC2PC。欧盟第 9 版的“血液成分制 备 、使用和质量保证指南”和“英国第 6 版的输血服务指南” 中对血浆或 PAS 汇集 BC2PC 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要求作了
血小板临床应用新进展
![血小板临床应用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90864dc26fff705cc170a32.png)
注的全过程:即在血小板的采集、离心、存储、运输、输注过程
中尽可能都保持该温度范围内。特别是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不可 与其他血液成分混装。
(二)冰冻保存:基层血站常用
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血小板保护剂
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一、输注指征 1.预防性血小板输注:70% (prophylactic platelet transfusion) 2. 治疗性血小板输注:30% (therapeutic platelet transfusion)
我国规定一个治疗剂量的机采血小板含量≥2.5×1011(美国 3.0×1011 ),供成年病人一次输注。
五、 浓缩血小板的保存 (一)液态保存
用透气性能好的塑料袋采集血小板,于22±2 C°的条件下震荡保存。 应有人定时监控并记录温度。因为该温度条件有利于细菌的生长 繁殖,故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在血小板产品发 放时也应严格进行外观检查。该保存条件应贯穿血小板制备和输
血 小板 配 型
可
能
几乎不可能
易发生,且出 现早 1~3 差 天
出 现 迟 5~7 天 好
来
成
源
本
不易
低廉
易
昂贵
四、血小板单位的概念
血液和血液成分的单位标准,不同国家各不相同, 如美国450±50ml全血称为1 单位,由1单位全血中制备所得的血
液成分称为1单位血液成分。手工血小板的含量不一致、不准确。
Circulating inhibitory complexes (drugs, etc.) removed by pheresis
TTP治疗
Whole blood and plasma transfusions
prp的制备方法
![prp的制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a05eb3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60.png)
prp的制备方法PRP(富血小板血浆)是一种通过浓缩血液中富含血小板的治疗方法。
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具有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的能力,因此在医学和美容领域被广泛应用。
下面是PRP的制备方法的详细介绍。
1.采集血液样本:首先,医生会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
一般来说,采集的血量为10-20毫升。
这可以通过常规采血器或专门的PRP采集器进行。
采血时,医生会遵循标准的无菌操作程序,以确保采集到的血液样本是干净的。
2.分离血小板:采集到的血液样本会被放入离心机中,以进行离心分离。
离心的速度和时间会根据离心机和相关的PRP制备方法而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离心的速度为1500-2000转/分钟,时间为10-15分钟。
这样可以将血液样本分离成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三个组分。
3.收集PRP:离心分离后,医生会收集富含血小板的血浆。
这是通过移除红细胞和血浆上层的方式实现的。
有多种方法可以进行这一步骤,如使用注射器或专门的PRP集收设备。
医生会尽量收集尽可能多的血小板,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4.濃縮PRP:在收集PRP后,有时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浓缩。
这可以通过再次进行离心分离来实现,或者使用特殊的PRP浓缩系统。
这一步骤可以提高PRP中富含血小板的浓度,从而使其更加有效。
5.活化PRP:有时,医生会在PRP制备完毕后对其进行活化。
这可以通过添加促进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的活化物质来实现。
常用的活化方法包括钙盐和血小板活化因子。
这一步骤可以进一步提高PRP的治疗效果。
在制备PRP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确保PRP的纯度和安全性。
此外,不同的PRP制备方法可能略有差异,具体的步骤和参数可能会因医疗机构、设备和治疗目的而有所不同。
总结起来,PRP的制备方法包括采集血液样本,离心分离血小板,收集富含血小板的血浆,浓缩PRP和活化PRP。
PRP的制备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并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微调。
PRP的制备方法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可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浓缩血小板的成分和用途
![浓缩血小板的成分和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91c5c49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2.png)
浓缩血小板的成分和用途《浓缩血小板的成分和用途》浓缩血小板是一种重要的血液制品,由人体血液中富含的血小板组成。
血小板是一种细小的细胞片段,负责促进血液凝固并参与止血过程。
浓缩血小板通常通过血液制品的制备过程中获得,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医疗资源。
浓缩血小板的主要成分是血小板自身。
在血液中,血小板是继红细胞和白细胞之后的第三种主要成分,占据血液细胞成分的一小部分。
根据制备方法的不同,浓缩血小板可以仅包含血小板本身,也可以加入一定的血浆成分以稀释和保存血小板。
浓缩血小板有多种用途。
首先,它常被用于血友病等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的治疗。
这些患者由于缺乏凝血因子的正常功能,容易出血。
血小板可以提供额外的凝血能力,帮助减缓或止血。
其次,浓缩血小板在外科手术中用于止血。
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有大量出血,血小板的注射可以快速恢复患者的凝血功能并控制出血。
此外,浓缩血小板还可以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功能障碍症。
除此之外,浓缩血小板还被应用于美容及复原领域。
由于血小板富含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生长和修复,因此被用于治疗面部皮肤缺陷、疤痕修复和减少皱纹。
这种方法通常被称为“血小板富集疗法”或“血小板丰富血浆注射术”。
然而,尽管浓缩血小板具有诸多用途,但是它并非适用于所有人。
由于血小板的来源和加工流程的限制,某些人群可能无法获得或使用浓缩血小板。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如感染、过敏反应和血栓形成等。
总之,浓缩血小板是一种重要的血液制品,其主要成分是血小板自身。
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治疗凝血因子缺乏、外科手术止血、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和血小板功能障碍症,以及在美容和复原领域中的使用。
然而,在使用浓缩血小板时需要谨慎,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浓缩血小板生长因子cgf制作流程
![浓缩血小板生长因子cgf制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713803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3.png)
浓缩血小板生长因子cgf制作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浓缩血小板生长因子CGF制作流程概述浓缩血小板生长因子(CGF)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美容和医疗领域的生物活性物质,它能够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
血液成分是如何制备的呢
![血液成分是如何制备的呢](https://img.taocdn.com/s3/m/f1cece2ce009581b6ad9eb55.png)
血液成分是如何制备的呢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说“输血”,其实,临床上在为病人输血的时候,常常使用的都是血库中的“血”,其实,血库中的“血”并不是我们献出去的全血,而是经过分离、提纯过后的血液成分,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有疑惑了——血液成分是如何制备出来的呢?接下来笔者就来为大家大致讲解一下血液成分的制备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初步了解血液成分的制备。
1、浓缩红细胞的制备浓缩红细胞是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制备它所用的方式也是非常经典,一般来说,我们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血浆分离出来,并依据血浆移出量的不同,让红细胞比容保持在70%-90%之间,70%的红细胞是最佳的,也是最方便进行输注的。
浓缩红细胞的制备方法如下:(1)离心法:离心法是非常经典的制备方法,首先,我们采集全血时应该使用二联塑料血袋,并将采集到全血的血袋与转移袋一同夹持,使血袋上部鼓起并直立在离心杯中,成对的离心杯放入离心机,盖好外盖并调节好离心时间和温度(一般为5kg离心7分钟,温度为4摄氏度±2摄氏度,如果离心机性能较差,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和延长离心的时间),这样这可以使红细胞快速下沉。
血浆挤压器的两个夹板中间放上血袋,并把分浆管与血袋之间的堵头取掉,血浆就会流向转移袋,将封口热合,并将转移袋与血袋之间连接的分浆管切断,即可得到血袋中的浓缩红细胞。
(2)自然沉降法:自然沉降法的核心就是“自然沉降”,在沉降时,我们需要把血袋挂在温度为4摄氏度±2摄氏度的冰箱中,让红细胞自然沉降,时间为一到三天,或是直接将血袋倾斜七到八十度角,立在该温度下的冰箱中,要用的时候,就使用一次性分浆器将血浆分离出来,这样我们就获得了浓缩红细胞。
2、洗涤红细胞的制备洗涤红细胞指的就是洗涤过的红细胞,这种红细胞除了血小板和白细胞量有所降低以外,血浆蛋白也残留得很少,大约仅为原总蛋白的百分之一甚至更低,一般使用生理盐水,经过三到六次的洗涤,方可得到洗涤红细胞。
血小板制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血小板制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20460390740be1e650e9a45.png)
Transfusion Response: Platelet Kinetics
• circulating life span 8-10 days
循环池 60%-70%
脾脏 30%-40%
Normal Platelet Counts 10%-12% loss/day
- 80% senescence - 20% endothelial integrity est. 7 x 109 per day
• 改良法:以6%处理后,去除含有二甲亚砜 上清液,再−80°C冰冻保存,融化于0.9% 生理盐水中可使血小板回收率达到 94 ± 2 %,血小板微粒达7%。30位志愿者 的血小板其体内存活期为7天
• SDPs在5-7天内使用,美国FDA规定需进行 细菌学检测。如果配以进行病原体灭活处 理,甚至可保存达8天
Platelet Concentrates
Biggest Issues for Transfusion Service 1.Increasing Need 2.Availability
• Short storage time (5 days) • Sensitivity to low donations – Apheresis = donor recruitment – “Pooled platelets”: 4-6 whole blood / pool
• 国内:手工汇集浓缩血小板的制备,多采 用北美模式,即采用血浆作为稀释剂保存 血小板
• 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和控制以及临床效果 的评价
• 对汇集的浓缩血小板是否采用白细胞过滤 进行处理
• 对细菌污染和保存等,影响了该项目在国 内的开展
2 血小板制剂的保存和输注方式
• 血小板制剂的常规保存方式为 22℃振摇 冰冻保存方式
浓缩血小板悬液的三种制备方式比较
![浓缩血小板悬液的三种制备方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4aa0ca5bc77da26924c5b049.png)
浓缩血小板悬液的三种制备方式比较杨世明张勇萍杨枨林费红毅【关键词】制备方式关键词:制备方式;检测比较;血小板悬液0引言浓缩血小板悬液(PC)在白血病、再障等血小板减少的出血及外科手术中均有显著的止血作用,而PC中血小板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又是阻碍临床输注成效的重要因素.为探讨PC的最正确制备方式和条件,咱们对二次离心法、白膜回浆法和机械单采法三种方式制备的PC细胞参数进行了检测比较.1材料和方式供血者选择按国家卫生部规定标准,对献血员进行体魄检查和ALT,HAV,HBV,HCV,HIV及RPR等化验检测均合格,5d内未服阿斯匹林等阻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静脉血管良好,血小板计数在150×109・L-1以上者.器材设备图门产LSG-04R型大容量低温离心机,超净台,分浆夹,F-800型血细胞分析仪(日本产),CPD保养液三联血袋,规格为400mL.制备方式①二次离心法:搜集全血400mL按文献[1]规程进行分离制备;②白膜回浆法:搜集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的全血400mL,置低温离心机,在22℃以3500r・min-1离心10min,在超净台内分出血浆至1号袋,保留80~100mL血浆,白膜层分至2号袋,静置30~40min后,在22℃以1400r・min-1离心6min后,将白膜层以上部份分出约60mL呈浑浊状的血浆,即为白膜回浆法制备的1U浓缩血小板悬液;③机械单采法:由西安市中心血站制备.检测方式及指标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均用F-800型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定.血小板回收率=(PC中血小板数/制备前血小板总数)×100%;PC中血小板数=血小板计数/L÷1000×容量(mL). 2结果用F-800型血细胞分析仪,对三种不同方式制备的浓缩血小板悬液细胞参数检测,结果见表1.表1三种方式制备浓缩血小板悬液的检测结果(略)3讨论二次离心法制备浓缩血小板悬液的优势是简单易行,缺点是PC中血小板数量少,而WBC含量较多.PC中混入过量的WBC无益于血小板的贮存,另外血小板的贮存质量也与制备进程中血小板的损伤程度有关.PC中混入过量的WBC可使患者产生白细胞凝集素或HLA抗体而阻碍输注成效,一样以为PC中WBC<106才能有效地避免同种免疫,本文二次离心法制备的PC中WBC计数达×109・L-1,输注后仍有产生免疫的可能.机械单采法制备血小板的优势是能够取得高质量的血小板制品,可从单个供体搜集到浓度高、纯度好、体积小、无聚集的8~10个单位的血小板制品[2],但由于其设备昂贵,在基础医院目前还难以普及.最近几年来已采纳白膜回浆法制备PC,该法的优势是简便易行,血小板取得量较多,制备进程中血小板损伤小,最终PC中混入的WBC 数量较少,只要把握好离心条件,克服制备进程中的各类阻碍因素,可取得符合质量操纵标准的血小板数量,在无机械单采条件的单位能够利用白膜回浆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制品,以便取得较为中意的输注成效.参考文献:[1]肖星甫.输血技术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80-182.[2]何慧平.血细胞分离机搜集血小板的初步探讨[J].临床输血与查验,1999;1(2):30-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浓缩血小板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现代输血法进入了成分输血的新时代。
成分输血能够提高临床输血疗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并且还可以使血液综合利用,因此,它被视为临床输血中的一大重要进展。
当今,成分输血成为临床治疗中一种新的特殊方法。
其中,浓缩血小板可为骨髓移植病人提供血液保障,使他们能够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为骨髓移植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血小板的制备;临床应用
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技术目前主要有手工分离法和自动化的机器分离法。
前者需要多个供血者才能达到一个治疗量,后者只需要一个供血者即可达到治疗量,并且产品纯度高,质量好超浓缩,治疗效果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肝炎、梅毒、艾滋病等血液传染病的传播。
我们利用美国BAXTER公司CS3000PLUS的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10袋,与手工采集血小板对比,其特点总结见下表。
附表采集血小板方法比较
1 制备方法
应用美国BAXTER公司生产的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选择程序:①分离夹TNS-6; ②产品收集夹A-35; ③抗凝剂ACD-A; ④采用双臂式循环采血,分别穿刺双肘正中静脉,一侧采血,一侧回输; ⑤采用1次性全密闭式分离管道,采集过程中献血员血容量始终保持平衡;⑥全血与抗凝剂之比为9~11:1,离心速度为1600rpm,产品容量为190ML,血小板计数可达3.0~5.0×1011个。
浓缩血小板采集后,可以立即输注,也可以保存5天,保存时需放在22°C 振荡器上,保存期末PH值顺大于6.0。
2 质量标准
浓缩血小板的质量与供血者密切相关。
选择供血者,除了要符合国家卫生部献血员体检标准外,还要求献血员血小板计数为1.5×1011/L以上,且供血者前1周不得服用阿司匹林、消炎药、保太松、布洛芬、潘生丁及抗过敏药物。
以避免血小板功能遭到抑制,造成受血者输注无效。
供血者前一天避免进食高脂肪食物,以防出现脂肪血。
3 采集过程
血小板在采集过程中,供血者血小板计数越高,产量也高;采集时间长,处理全血量多,产量亦高,血流速度增加至≥50min时,产量也有所增高。
机采的每份浓缩血小板应采取作PH测定,血小板计数,白细胞,红细胞计数,以保证
其质量,另外,献血员献血小板间隔1个月左右,能够保证血小板质量,对献血员健康也无影响。
4 临床应用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是最晚被发现的细胞,正常人血循环中血小板数,目前认为保持在1.5~3.0×109/L,在血液循环中生存期为7~10天,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与止血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临床上,浓缩血小板主要适用于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 /L,伴有严重出血者,如:大量体外失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脾亢进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消耗性血小板减少症(如DLC、TTP);对DLC患者要与肝素合用;血小板产生不良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及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移植术中骨髓抑制期。
有些患者血小板计数虽然不低,但功能不正常,以致严重出血或需要手术,也可输注浓缩血小板。
血小板输注的疗效主要表现在临床上出血停止出血时间缩短,血循环中血小板计数增高及血小板在血循环内的存活时间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