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神经外科手术入路设计

合集下载

(重点)神经外科手术入路设计

(重点)神经外科手术入路设计
2)位于面神经和前庭神经区域的病变, 应显露出横窦与乙状窦,根据病变决定是 否打开枕大池。

中垂直线:经下颌骨髁
颅内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
大脑纵裂:相当于矢状线 位置。
中央沟:在前垂直线和上 横线的交点与后垂直线和 矢状线交点的连线上,相 当于后垂直线与中垂直线 之间的一段,此段的下端 在颞下颌关节的上方5~ 5.5 cm处。
顶枕沟:从人字点上方约 1.25cm处向外侧引一条 长1.25~2.25 cm的线, 此线即为顶枕沟的体表投 影。
向两侧延伸的弓形骨峰,其深面为横窦。

颅缝和脑沟、回的定位关系

去掉颅骨的脑侧面沟回的定位关系
二、颅内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
主要标志线:
下横线:自眶下缘至外 耳门上缘的连线。
上横线:自眶上缘向后 画一与下横线相平行的 线。
矢状线:眉间至枕外隆 凸的连线。
前垂直线:经颧弓中点 做与上、下横线相垂直 的线。

Mayfield头架
1)避免放置在覆盖于气房的骨质和菲 薄的骨质,如颞骨鳞部;
2)避免放置在颞肌或枕下区肌群内,因 不能良好受力而无法提供足够的稳定性;
3)固定脚不应放置于横窦和矢状窦上、 已存在的分流设备或以往的颅骨缺损处;
4)、固定脚应距离头皮切口至少 2~3cm,以保证充分暴露术野; 5)、3个固定脚应放置在不同的三维平面

神经外科手术的体位与入路

神经外科手术的体位与入路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潘剑威
神经外科常用手术体位 与手术入路
手术体位
患者体位是整个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适的体位对控制患者的静脉回流和颅内压、
预防术者的疲劳具有重要的作用
手术体位的摆放原则
舒适安全 固定牢靠 暴露充分 保证呼吸、循环通畅 避免损伤
体位摆放的术者要求
颞下和岩骨入路: 90°
额底入路
• 仰卧位胸部抬高 15°,伸展颈部 以加术者的视野
• 取正中头位;于 发际内,从一侧 颧弓至对侧颧弓, 冠状切皮。
• 前颅底中部和鞍 旁区的肿瘤
经蝶入路
• 鞍区及鞍旁肿瘤的切 除;大多数垂体腺瘤 可以采用此入路
• 患者取仰卧位,头部 放于头垫上,颈部保 持中位
翼点入路
• 利用额颞发际内的 弧形切口,额颞骨瓣, 通过切除蝶骨嵴和 分开侧裂,暴露深部 基底池和鞍区结构。
仰卧头侧位,三点头 架固定,头部向对侧 肩部旋转30°~45°, 颈部轻前屈使颏部接 近对侧锁骨,额骨颧突 位于视野最高点。
体位的摆放突出颧部, 而顶部偏低, 可借助脑 部的重力作用,方便 颅底的暴露。
THANKS!
• 弧形乳突后切 口-探查后颅 窝外侧的病变
小脑幕下病变的切口
枕下 乙状窦后入路
• 侧斜位位,胸 部抬高15°, 头在中间位保 持屈曲;头的 转角为0°

(完整版)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入路

(完整版)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入路

(2)颞区
层次:覆盖于此区的软组织,由浅 入深分为五层,依次为:
• 皮肤 • 浅筋膜 • 颞筋膜 • 颞肌 • 颅骨外膜
二、颅脑重要骨性标志
1、鼻额点 为鼻根中央的凹陷处,相 当于额骨鼻突与鼻骨的相 接处。
2、眉间 位于鼻额点上方约2cm处, 在两眉之间。
3、额结节 位于眉弓上方约5cm的最 突出部,其深面正对额中 回。
定,头顶部向地面后伸10°~15°.
4、切口:双侧额部冠状切口,从一侧耳屏前方 到
另一侧耳屏前方。
冠状入路切口
(二)额颞切口:
1、用于翼点入路或改良(扩大)翼点入路
2、适应证: 1)所有位于前循环的动脉瘤; 2)基底动脉分叉部较高的基底动脉瘤和小脑上 动脉瘤; 3)额叶和前颞叶动、静脉畸形; 4)额颞叶病变; 5)鞍区和鞍上病变。
左侧蝶骨嵴脑膜瘤
2)、颅底以上部位的颅内病变可通过: a 利用解剖标志做到较精确定位; b 利用CT或MRI进行测量:
镰旁脑膜瘤
3、注意皮瓣血运:
长度不应超过基底宽度的1.5倍至2倍; 皮瓣基底部有一定宽度且朝向供血动脉处 皮瓣应包括一组动静脉
4、避开主要功能区:
尽量减少对运动、感觉、语言等重要功 能区的损伤
额结节
眉弓 眉间 鼻额点
4、冠矢点 又称额顶点,为冠状 缝矢状缝相交点,位于鼻额点 与枕处粗隆连线的前、中1/3交 界处,距眉间约13cm,是新生 儿的前囱所在处。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切口和入路ppt课件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切口和入路ppt课件

冠状切口右(左)额开颅额下入路
操作要点
若要将额部骨膜辨向颅内翻转,以修补前颅底的骨质缺损, 常使冠状切口位置高一些,扩大修补瓣面积,并使腱膜下组 织尽可能多地保留于骨膜辨上,以尽可能将眶上和滑车上动 脉保留于骨膜上。 骨窗下缘尽量接近前颅窝底,骨瓣下缘骨孔的下缘应位于眶 上缘上方,通常要求高于眶上缘5mm左右,使骨窗下缘与眶 顶相平,一般不会损伤眶上孔结构。
早期的神经外科手术切口主要有两种:
瓣状(马蹄形)切口:多用于幕上手术 直切口:多用于幕下手术
切口
冠状切口 额部马蹄形切口
额颞切口 额颞顶切口
入路
右(左)额开颅额下入路 额部经纵裂入路 双额开颅额下入路 扩大经额入路
经额叶皮质-侧脑室(室间孔)入路 经胼胝体-室间孔入路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
皮肤切口设计原则
避免切口损害容貌 有利于病变的显露 充分考虑皮瓣的神经血管支配 头皮瓣的长度不应超过基底宽度的1.5~2倍
早期的神经外科注重手术切口的设计,而较少关心手 术过程中的入路问题。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应用,神经 解剖的发展以及神经影像技术的进步,现代神经外科对手术 入路的描述逐渐精细,手术切口更加灵活。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切口和入路
正确地选择手术入路,合理地设计皮 肤切口是实施成功神经外科手术的先决条件。
手术入路的最优化原则
在手术入路的选择过程中,应该把各种入路的特点和 病变的大小、血供来源、周围结构受累情况、术前神经功能 缺损程度及术者的实践经验等因素结合起来,加以分析比较, 选择一种对病人来说最可行、最有效的手术入路,使之能很 好地显露病变区域,又能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设计培训课件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设计培训课件
扩张。颅后窝开颅术若 沿枕外隆凸作正中切口 时,注意勿伤及枕骨导 血管和窦汇,以免导致大出血。
11、上项线superior nuchal line:是由枕 外隆凸向两侧延伸的弓形骨峰,其深面为横 窦。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颅缝和脑沟、回的定位关系
三、颅顶部的血管——耳前组动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滑车上动、静脉supratrochlear a. & v.:距正中线约2cm。滑车 上动脉是眼动脉的终支之一, 与滑车上神经伴行,绕额切迹 至额部。
▪ 眶上动、静脉supraorbital a. & v.:距正中线约2.5 cm。眶上动 脉系眼动脉的分支,和眶上神 经伴行,在眼眶内于上睑提肌 和眶上壁之间前行,至眶上孔 (切迹)处绕过眶上缘到达额部。 上述两组动脉和神经的伴行情 况,常是滑车上动脉在滑车上 神经的内侧,眶上动脉在眶上 神经的外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颅顶部的血管——耳后组动脉
▪ 枕动脉与对侧同名动脉、 颞浅动脉和耳后动脉的吻 合丰富,吻合点的外径有 60%以上为0.3~0.6 mm, 故枕区头皮也可作为游离 皮瓣移植的供区。枕静脉 汇入颈外静脉。枕动脉在 枕大神经外侧,两者并有 一定的距离。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翼点入路解析(经典)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翼点入路解析(经典)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翼点入路解析(经典)

⒈适用范围:⑴同侧和对侧的前颅窝;⑵同侧的眶区;⑶鞍区、鞍旁、海绵窦、斜坡和斜坡后区;⑷同侧的中颅窝和颞区的内底;⑸整个Willis环,包括同侧的MCA区、ICA、PcoA、AcoA、AchoA、A1、A2近端、基底远端、P1、SCA、P2近端和对侧ICA、A1、ICA 分叉处、M1近端,鞘内的眼动脉部分。⒉体位:病人仰卧位,头偏向对侧30度颈部伸向下,使颧弓位于最高点。⒊皮肤切口:由于颞肌和筋膜的关系,翼点处的软组织解剖比其他颅盖处复杂。帽状腱膜覆盖整个区域,并有颞浅动脉位于其外层的皮下组织中,帽状腱膜首先从蔬松结缔组织、深部骨膜及颞肌浅筋膜之间到眶缘4公分以内分开,直到其余结缔组织附着处组成覆盖于颞肌前四分之一的一个平面。在帽状腱膜深层是覆盖骨膜和和颞肌浅筋膜的一层松散结缔组织,在骨膜表面较厚约1毫米,在颞肌浅筋膜表面只有0.5毫米。皮肤和帽状腱膜组成外层皮瓣,骨膜和颞肌浅筋膜、颞肌作为内层皮瓣,此层在关闭硬脑膜时可作为移植来源。⒋肌肉剥离:现已公认游离骨瓣是最好的,据此对颞肌的牵拉法一直在研究,理想的是将颞肌牵开开颅部位而不损伤面神经的颞支(支配额肌),从帽状腱膜下分离并间隔反折颞肌和筋膜有30%机会损伤面神经颞支。颞肌浅筋膜的前四分之一分开形成两个重叠的筋膜层,较浅层(上层)只含脂肪、面神经颞支和大的颞部静脉,深层(下层)覆盖颞肌含有颞深动脉和静脉,颞浅筋膜的深、浅层在颞线的前部以弓形相连,在颞肌浅筋膜下有一较细层覆盖整个颞肌,不论在哪儿切开都能维持颞肌的形状,颞肌深筋膜位于颞肌下且薄,将颞肌与下面的颅骨分开。在上述解剖学发现,目前颞肌的牵开是通过颞浅筋膜的筋膜间途径进行,分开颞浅筋膜两层的平面可以通过有少量脂肪暴露来鉴别,上层的切开在其弓形处,从其与颞下线相连接处到其与颧弓相连处并与下层分开,沿皮肤和结缔组织间隙反折,这可以保护在浅层的面神经的额枝。分离至颞浅筋膜在颧弓和额骨颧突外侧面的附着点。分离结束后,可以看到镰刀形的颞肌前四分之一被筋膜的下层和不同数量的脂肪所覆盖。颞肌筋膜的下层在颧弓和额骨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设计-头皮颅骨解剖知识【最终版】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设计-头皮颅骨解剖知识【最终版】
颅盖骨: 在胚胎发育时期是膜内化骨,出生时尚未完全骨化. 在某些部位仍保留膜性结构,如前囟和后囟等处. 各骨均属扁骨。额骨-枕骨-顶骨. 两侧前方小部分--蝶骨大翼;后方大部分--颞骨鳞部. 发生颅内压增高时,在小儿骨缝可稍分离. 成人颅盖各骨--锯齿形颅缝--相接合,将颅骨牢固联结成一个整体,
枕动脉 与对侧枕动脉、颞浅动脉、耳后动脉-吻合丰富,吻合点外径0.3-0.6mm 枕区头皮--可作为游离皮瓣移植的供区。 枕静脉汇入颈外静脉。 枕动脉--枕大神经外侧,两者有一定距离。
颅顶的血管:
三、颅顶部的血管
皆自周围部--颅顶:呈辐射状走行.
开颅手术-皮瓣:瓣蒂应在下方.
枕动、静脉 occipital: 粗大--起自颈外动脉--沿二腹肌后腹下缘--向后行--经颞骨乳突的枕动
脉沟至项部--最后止于上项线处. 在枕大神经的外侧--穿出斜方肌和深筋膜,分布于枕部皮肤。 枕动脉--外径>1.1mm. 在枕外隆凸下方2-3cm,距中线3-4cm处. 枕动脉位置恒定,主干--分支管径均较粗大. 椎-基底动脉缺血时,枕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吻合.
前支:向上前行经过翼点(上横线与前垂直线的交点),再向上后-走向颅顶. 后支:经过(上横线与中垂直线的交点),斜向上后-走向人字点. 脑膜中动脉的分支有时有变异。 探查前支:示指与中指-颧弓上,拇指-颧骨额突和额骨颧突,两者交角处. 探查后支:外耳门上方2.5cm.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设计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设计

三、颅顶部的血管——耳后组动 脉
枕动、静脉 a. & v.: 枕动脉粗大,起自颈 外动脉,沿二腹肌后 腹下缘向后行,经颞 骨乳突的枕动脉沟至 项部,最后于上项线 处,在枕大神经的外 侧穿出斜方肌和深筋 膜,分布于枕部皮肤。
三、颅顶部的血管——耳后组动 脉
枕动脉与对侧同名动 脉、颞浅动脉和耳后 动脉的吻合丰富,吻 合点的外径有60%以上 为0.3~0.6 ,故枕区 头皮也可作为游离皮 瓣移植的供区。枕静 脉汇入颈外静脉。枕 动脉在枕大神经外侧,
(一)额顶枕区
境界: 前为眶上缘 后为枕外隆凸和上项线 两侧借上颞线与颞区分
界。
层次:覆盖于此区的 软组织,由浅入深分 为五层,依次为:
皮肤
浅筋膜
帽状腱膜及颅顶肌(枕 额肌)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颅 骨 外 膜 其中,浅部三层紧密 连接,难以将其各自 分开,因此,常将此 三层合称"头皮"。深 部两层连接疏松,较
三、颅顶部的血管——耳后组动 脉
耳后动、静脉 a. & v.: 耳后动脉细小,在腮腺 深面起自颈外动脉,沿 二腹肌后腹上缘行向后 上方,经耳廓后面上行, 分布于耳廓外侧面及其 后上方皮肤。由于该动 脉口径细,不适合作颅 内、外吻合术的供血动 脉,但其与颞浅动脉及 枕动脉之间吻合较多, 是耳后区代蒂游离皮瓣 的轴血管,也是全额瓣 的补充血管。耳后静脉 汇入颈外静脉。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ppt课件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ppt课件

9
2019/9/4
10
2019/9/4
11
2019/9/4
12
2019/9/4
13
2019/9/4
14
2019/9/4
15
2019/9/4
16
2019/9/4
17
2019/9/4
18
2019/9/4
19
2019/9/4
20
2019/9/4
21
2019/9/4
22
2019/9/4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2019/9/4
168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2019/9/4
169
2019/9/4
170
2019/9/4
一、脑出血手术入路 1、2. 颞叶入路: 适合治疗
内、外囊出血。 3. 皮层入路。 4. 后颅窝旁正中切口: 适
合于治疗小脑出血。 5. 后颅窝正中入路: 适于
治疗桥脑、丘脑出血、小脑 蚓部出血。 6.幕下正中入路: 适于治疗 桥脑、丘脑出血。
1
2019/9/4
132
2019/9/4
133
2019/9/4
134
2019/9/4

神经外科常见锁孔手术入路步骤(一)

神经外科常见锁孔手术入路步骤(一)

神经外科常见锁孔手术入路步骤(一)

1概述

锁孔手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手术计划,尽管和大开颅手术相比,锁孔手术的操作技术要求简单些,但至少在初期阶段,比大开颅手术更费精神。为此,我们主要选择那些简单的入路来练习锁孔手术,并强调使用内镜来观察这些区域,而以前只能通过要求更高、又要耗时磨好颅底才能到达。直觉就是:入路步骤越少,发生错误或并发症的机会越少;修补越简单,开、关颅的时间越短。另外,医生使用最惯用的入路时手术做得最好。与其为了暴露一个特殊病变,使用少用又不熟悉的入路,还不如坚持简单和熟悉的原则,掌握一套熟悉的手术入路,这样最后对病人可能更有利。

本文提供我们通常使用的锁孔入路的技术描述,概述了这些入路的基本步骤,并提出一些注意事项。应该指出,特别是当内镜发挥出全部潜力时,这些入路的应用潜力很大。

2基本的凸面锁孔入路

图6.1:a,b 图示为基本凸面锁孔入路的基本特征。切口短直(a),骨瓣最大利用皮肤切口,十字切开硬脑膜(b) ,并用缝线牵开保持不遮

挡视野。

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常用的锁孔入路,所有的神经外科医生都熟悉它们的基本概念和步骤;然而,大多数神经外科医生还没有接受过正式训练去如何选择最好的开颅部位。假设您要手术治疗没有累及或极少累及表面的病变,那么到达深部病变的主要入路是经皮质入路,或经过脑沟或裂隙,用来暴露它们的骨瓣就是基本凸面入路。基本的凸面锁孔入路的骨瓣约2厘米×1.5厘米,在短、直皮肤切口下(约3.5厘米)。这个皮瓣的类型和大小,跟许多外科医生做的包裹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手术、或开放脑组织活检术类似。如果还没习惯开这么小的骨瓣来完成大的脑部手术,一开始可能看上去很奇怪。然而,只要你有正确的计划,和使用本书描述的锁孔开颅技术,就会有足够多的空间让你安全、容易到达脑深部病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 Image
切口设计
一、切口设计原则
§1、最佳途径: § 将病变包括在内 § 离病变距离最近 § 利用自然解剖间隙 § 尽量减少对神经、血管和 § 脑组织的损伤
2、病变精确定位
§ 1)、颅底病变或靠近颅底病变可利用 CT、MRI显示的解剖标志做到较精确定位 ;
§
§3、注意皮瓣血运:
§ 长度不应超过基底宽度的1.5 § 倍至2倍; § 皮瓣基底部有一定宽度 § 且朝向供血动脉处 § 皮瓣应包括一组动静脉
§中央前回:位于中央沟投 影线的前1.5 cm的范围内 。左中央前回的前下方为 运动性语言中枢,其投影 位于前垂直线与上横线相 交点的稍上方。
No Image
§中央后回:位于 中央沟投影线的 后1.5 cm的范围 内。
§大脑下缘:自鼻 根上方约1.25 cm处开始向外, 沿眶上缘向后, 经颧弓上缘、外 耳门上缘至枕外 隆凸的连线上。
§ 7)、尽量考虑美容,在发际内固定。
§神经导航的应用
§ 定位精确,皮瓣小,损伤小,但费时 、费力、费钱。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 1、适应症: § 1)桥小脑角肿瘤; § 2)三叉神经痛; § 3)面肌痉挛;
§ 2、体位:可采用坐位、侧俯卧位、侧 卧位。无论选哪一种体位,都要用 Mayfield头架固定头部。侧俯卧位、侧卧 位头顶部稍向下屈曲,同侧肩部下拉,使 肩与头距离加大。
§ 2)、最大限度发挥重力作用以减少脑 的人为牵拉;
§ 3)、考虑所有体位对脑灌注压和脑血 液的影响。研究显示头位抬高20°~30° 时,在降低颅内压的同时而不影响脑灌注 压和脑血流量。
Mayfield头架固定脚放置遵循原 则:
No Image
§
Mayfield头架
§ 1)避免放置在覆盖于气房的骨质和菲 薄的骨质,如颞骨鳞部;
§4、避开主要功能区: §
§ 尽量减少对运动、感觉、语言等重要 功能区的损伤
§5、切口损伤少:
§
§ 尽量减少切口线的长度,减

对病人的创伤
§ 避免切口损伤容貌,尽量位于发际内
§6、注意体位:
§ 设计切口前,摆好病人体位,总的 原则:利于脑保护,便于术者操作。
§
§ 注意:
§ 1)、避免过度扭曲颈部以避免静脉瘀 血;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设计
乙状窦后入路
头皮、颅骨解剖知识
一、颅脑重要骨性标志
§1、鼻额点 为鼻根中央的凹陷 §处,相当于额骨鼻突与鼻骨的 §相接处。 §2、眉间 位于鼻额点上方约 §2cm处,在两眉之间。 §3、额结节 位于眉弓上方约5cm §的最突出部,其深面正对额中回。
§4、冠矢点 又称额顶点,为冠状缝 §矢状缝相交点,位于鼻额点 §与枕处粗隆连线的前、 §中1/3交界处,距眉间 §约13cm,是新生儿的前 §囱所在处。 §5、顶枕点 为人字缝与 §矢状缝相交点,位于枕 §外粗隆上方约6cm,是新 §生儿的后囱所在处。
§ 2)位于面神经和前庭神经区域的病变 ,应显露出横窦与乙状窦,根据病变决定 是否打开枕大池。
§
§6、矢状线 从枕处粗隆至鼻额点引一直线, 称为矢状线,相当于大脑镰和上矢状窦所在 部位。大脑纵裂沿此线
§ 将大脑分为左、右两
§ 半球。
§7、顶结节 耳廓尖上方5cm处顶骨外面的隆 凸部,其下方2cm适对大脑外侧沟后支的末端 。
Pterion
§8、翼点pterion:位颧弓中点上方约3.8 cm处 ,为额、顶、蝶、颞四骨相汇合处,多数呈 "H"型,少数呈"N"型。翼点内面有脑膜中动脉 前支经过,此处遭受暴力打击时,骨折碎片可 伤及此动脉,形成硬膜外血肿。
§ 2)避免放置在颞肌或枕下区肌群内,因 不能良好受力而无法提供足够的稳定性;
§ 3)固定脚不应放置于横窦和矢状窦上、 已存在的分流设备或以往的颅骨缺损处;
§ 4)、固定脚应距离头皮切口至少 §2~3cm,以保证充分暴露术野; § 5)、3个固定脚应放置在不同的三维平面
上;
§ 6)、固定脚压力应适中,应避免过紧穿 透内板;
§ 3、切口:皮肤切口呈直线形。
§
§乙状窦后入 路切口
No Image
§
乙状窦后入路所见到的结构
§ 1. 三叉神经 2. 面听神经 3. 后组颅神经
No Image
§ 乙状窦后入 路浅层所见 结构
No Image
§乙状窦后入 路深层所见 结构
§ 注意:
§ 1)位于三叉神经和小脑幕的病变,开 颅应显露出现横窦与乙状窦的交汇区,不 需要打开枕大池。
向两侧延伸的弓形骨峰,其深面为横窦。
§ 颅缝和脑沟、回的定位关系
§ 去掉颅骨的脑侧面沟回的定位关系
二、颅内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
§主要标志线:
§下横线:自眶下缘至外 耳门上缘的连线。
§上横线:自眶上缘向后 画一与下横线相平行的 线。
No
§矢状线:眉间至枕外隆 凸的连线。
Image
§前垂直线:经颧弓中点 做与上、下横线相垂直 的线。
§9、枕外隆凸external occipital protuberance:位 于枕骨外面中部的隆起,其内面为窦汇。枕外隆 凸的
§ 下方有枕骨导血管。颅 § 内压增高时此导血管常 § 扩张。颅后窝开颅术若 § 沿枕外隆凸作正中切口 § 时,注意勿伤及枕骨导 § 血管和窦汇,以免导致大出血。 §10、上项线superior nuchal line:是由枕外隆凸
§中垂直线:经下颌骨髁
颅内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
§大脑纵裂:相当于矢状线 位置。
§中央沟:在前垂直线和上 横线的交点与后垂直线和 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线交点的连线上,相 当于后垂直线与中垂直线 之间的一段,此段的下端 在颞下颌关节的上方5~ 5.5 cm处。
No Image
§顶枕沟:从人字点上方约 1.25cm处向外侧引一条 长1.25~2.25 cm的线, 此线即为顶枕沟的体表投 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