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12套)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对比阅读

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对比阅读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对比阅读】(一)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管宁割席①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②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③出看。

宁割席④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①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②轩冕:轩,车子。

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

冕,帽子。

古代大夫以上的官乘轩服冕,此处指贵官。

③废书:放下书。

④席:坐席。

古人席地而坐。

1. 解释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含义。

(1)陈太丘与友期.行(2)华捉而掷去.之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3.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

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请你结合原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4. 《管宁割席》中,管宁身上具有什么优秀的品质?(请你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答案】1. (1)期:约定(2)去:离开2. (1)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舍弃我)离开了。

(2)管宁像往常一样的读书,华歆丢下书出去看。

3. “方正”一词指的是品格、性情好,文章这里指的是有礼貌,守信用的好品格。

文章当中陈元方面对父亲友人失礼失信后,依然礼貌地用“君”这一敬词来称呼对方,指出对方的错误可以看出元方是个有礼方正之人。

第一,元方懂得“信”的重要;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4. 不慕名利(不慕荣华、专注读书、热爱学习均可以给分,但品质高尚不给。

)【乙文翻译】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

《世说新语》二则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共6篇)(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乙】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

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

”父不从,作舆③,捐祖于野。

谷随,收舆归。

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④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选自《太平御览》)【注】①原谷:人名。

②捐:抛弃。

③舆:手推的小车。

④凶:不吉利。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门外戏.______ ②元方入门不顾.______ ③谏.父曰______④是.负义也______(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___A.捐祖于野皆以美于徐公B.下车引之欲捐之C.乃载祖归养去后乃至D.尊君在不父不从,作舆(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汝何以收此凶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请你举出一种并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甲文中的元方和乙文中的原谷身上分别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怎样的传统美德?除此之外,你的身上还具有哪些让别人感动的中华传统美德呢?请简述一例。

《陈太丘与友期行》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12套)

《陈太丘与友期行》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12套)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乙)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贼③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⑤而敢独止⑥?”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

郡并获全⑦。

——《世说新语》(注释)①苟巨伯:汉桓帝时人。

②值:遇到。

③胡贼:胡人入侵的军队。

④败:毁坏,舍弃。

⑤男子:这里表示轻蔑的称呼。

⑥止:停留。

⑦全:保全。

7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与友期.行______(2)下车引.之______(3)子可去.______7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73.两篇文章都写到了朋友之间的交往,请分别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从中懂得的交友之道。

【答案】71.(1)约定(2)牵,拉(3)离开72.(1)陈太丘便舍弃友人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

(2)朋友身体有病,不忍离开他,宁愿用我的生命代替友人的生命。

73.从甲文陈太丘与朋友约定时间出行能够得出做人交友要讲求诚信的道理,从乙文朋友有病哪怕大敌当前也不愿舍弃他可以得出交友应有情有义。

古文阅读(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8~32题(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4)下车引文()
29.“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
君:
尊君:
家君:
30.“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31.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
32.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
答案:
28.(4分)(1)约定(2)才(3)丢下、舍弃(4)拉29.(3分)君:对对方的敬称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30.(1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31.(2分)聪明、机智的孩子。

评价略,言之有理即可。

32.(2分)为人处理,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求统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含答案)精选复习过程

《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含答案)精选复习过程

《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含答案)精选《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精选一、基础知识题1.解释句中画线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行: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乃: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去:D.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惭:引:顾:2.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6.《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对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

陈元方进入家门后不顾友人。

B.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

元方进门后不再看他。

C.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以(表示好感)。

陈元方进入家门后没有回头看(他)一眼。

D.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

《陈太丘与友期》《画蛇添足》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画蛇添足》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画蛇添足》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7分)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8.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亡:失去、失掉B.去后乃至乃:才C.友人惭惭:感到惭愧 D. 遂饮其酒遂:终于19.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期/日中,过中/不至。

B. 未若/柳絮/因风起。

C.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D.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0.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的表现,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的表现。

B. 甲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C.“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D. 乙文说明那些不顾客观需要,自作聪明而凭主观设想,做些脱离实际的事,不但徒劳无益,反而弄巧成拙,把事情办糟。

2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①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②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答案:三、古诗文阅读(27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18. D 19. D 20. C21、(1)(有)一个人先将蛇画成,取(拿)过酒来将要喝。

《陈太丘与友期行》精选题(含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精选题(含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精选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共16分)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5分)(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5)尊君在不.()2、翻译句子。

(4分)(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你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约定(2)才(3)丢下、舍弃(4)拉(5)同“否”2、(1)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精编】部编语文七上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在最后)1

【精编】部编语文七上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在最后)1

部编语文七上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在最后)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和《王冕读书》完成下面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乙】《王冕读书》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①,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②复如初。

母日:“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④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⑤若不见。

(《王冕读书》)【注释】①已:止,罢。

②已而:过后。

③曷:何,怎么,为什么。

④依:投靠。

⑤恬:安然。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相委而去() (2)辄默记()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太丘舍去冕因去 B.元方入门不顾窃入学舍C.未若柳絮因风起冕因去 D.下车引之父怒挞之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甲】文主要表现元方的特点。

【乙】文主要表现王冕的品质。

5.两篇文章同是刻画儿童形象的,但写法却不尽相同,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二、阅读《诫子书》和《诫兄子严敦书》完成下面问题。

【甲】《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須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換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或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诫子书》【乙】《诫兄子严敦书》吾欲汝曹①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共10篇)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共10篇)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共10篇)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一):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文章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简介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也是志人小说.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此文《陈太丘与友期》为方正.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编辑本段《陈太丘与友期》简介《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题目是编者(刘义庆和一批文人)加的.《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刘义庆(403~444)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世说新语》原为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三十六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曾指出:“《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作一部名士底教科书.”编辑本段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约定时间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来,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没多久友人才到.元方当时年龄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友人就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答道:“他等了您很久您也没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简直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我自己就离去了.”元方说:“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的手以示道歉,但是元方径直走向家门,没有再回头看友人.编辑本段注释陈太丘(104—187):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 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今义为日期,行,出行.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至:到舍去:不再等候而走了.舍,丢下;去,离开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戏:玩耍,游戏.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假字,不通“否”意为否. 君:您. 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这里指表示歉意的动作. 顾:回头看. 信:诚信,信用. 与:和时年:这年(那时).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委,丢下,舍弃. 而,表转折. 君: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 惭:惭愧. 礼:礼貌. 引之:拉住. 不:不,“不”通“否”. 已去:已经离开. 哉:助词,语气词,并无实际意义,. 曰:说则:就是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两则编辑本段剖析课文1. 对于故事结尾的“元方入门不顾”这句话,你如何看待故事结尾有争议,可以自由解答. ①观点一(元方不失礼):元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义.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可以理解为元方并非“无礼”.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对子骂父的人,其品行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并且元方那时才7岁,还很幼小,完全不存在失不失礼. ②观点二(元方失礼):可以理解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何况对于长辈,是应该持以尊重之态的,怎么能够如此不讲礼节对方知错后,怎能“入门不顾”2.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①交代陈元方与来客对话的背景的句子是: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说明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的朋友②友人发怒的原因是: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③对话的地点是:门外编辑本段文章鉴赏该文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陈太丘之友:急躁,无信,无礼,知错能改元方:聪慧明理,有胆识,正直,爱憎分明这是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陈太丘依照约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一点也不姑息.七岁儿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这父子二人身上体现的是古人崇尚的做人要以诚信为本的观念.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说:“诚信是天下的关键.”孔子也说:“做了个人,却不讲信实,不晓得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犁(Lí),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辄(yuè),如何能走呢”正因为诚信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根本,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所以,古代有许多“不重千金重一诺”的美谈,有许多以生命兑现诺言的故事,而鄙视不讲信誉的品行.像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我反省,反而责怪别人,他被友人抛弃,受到儿童蔑视,实在是咎由自取. 这个故事给人们的又一个启示是要有时间观念.《淮南子·原道训》写道:“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是生命的尺度.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自己浪费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时间是速度和效率的要素之一.[2] 文章记述陈元方与来客的对话.表现了陈元方的聪慧,懂得为人之道,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丧失朋友,失去友谊. 道理:通过元方的言行举止,让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 通过友人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了知错就改.而友人又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告诉我们信用的重要性. 通过陈太丘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内容】这则短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陈太丘和一个朋友约定正午一起外出.朋友过了正午还没到,陈太丘就一个人走了.他走了之后,朋友才到.这时陈太丘七岁的儿子陈元方正在家门口玩耍.朋友从陈元方那里得知陈太丘走了,非常生气,骂陈太丘不是君子.陈元方据理反驳了父亲的这个朋友,认为他不守信还骂人,是无信无礼之人.朋友听后觉得很惭愧.编辑本段编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继于叔父临川王刘道规,袭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时,转散骑常侍、秘书监,徙度支尚书,迁丹阳尹,加辅国将军.后任尚书左仆射,加中书令,出为荆州刺史,再转任南兖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后因疾还京,卒年四十一,谥康王.他爱好文学,“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由于他熟悉两晋士大夫的言行,又参阅了有关论述,加上手下才学之士的帮助,终于编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轶事小说——《世说新语》.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分类记载汉末到东晋期间士大夫阶层的一些言谈和轶事.南朝梁刘峻(字孝标)为这部书作注,引书多至近四百种,又增加了许多材料. 所记故事都不长,但是写得生动,往往三言两语,也能让读者看到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一些人物的精神面貌.全书语言精练,辞意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影响很大,此外,还有《幽明录》等志怪小说.原籍南朝宋国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且十分被看重. [一]京尹时期(15-30岁)刘义庆15岁一路来平步青云,其中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的典籍,对《世说新语》的编撰奠定良好的基础,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副宰相],位极人臣,但他的伯父刘裕首开篡杀之风,使得宗室间互相残杀.因此刘义庆也惧有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职. [二]荆州时期(30-37岁)刘义庆担任荆州刺史,颇有政绩.荆州地广兵强,是长江上游的重镇,在此过了8年安定的生活. [三]江南时期(37-42岁)刘义庆担任江州刺史与南兖州刺史,38岁开始编撰《世说新语》,与当时的文人、僧人往来频繁.于41岁病逝于京师.刘义庆是个“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的人,称得上是文人政治家.一生虽历任要职,但政绩却乏善可陈,除了本身个性不热衷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卷入刘宋皇室的权力斗争. 刘义庆(403—约443),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原籍南宋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且十分被看重.顾.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二):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这些文字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描写运用的表达方法是2.文中”君“”尊君“”家君“表达意思是什么3.找出文中点明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的句子4.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从中看出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1正面描写2记叙3君: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4诚信5陈元方:聪慧,懂得为人之道,明白事理、落落大方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三): 《陈太丘与友期》与《后汉书*郭及传》的文言文比较阅读的答案【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乙〕郭亻及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亻及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亻及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亻及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亻及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亻及传》,略有改动)【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相委而去杂然而前陈者B.计日告之传一乡秀才观之C.遂止于野亭骈死于槽枥之间D.其为人若此安陵君其许寡人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13.文段理解.(5分)(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3分)(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参考答案:10.A 11.C 12.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13.(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2)答案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四):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与“下车引之”用法相同的是()A.物外之趣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D.良愕然,欲殴之2.客人为何怒骂陈太丘可以看出客人是怎样的人3.短文表现了元方的那些品质B因为陈太丘丢下自己走了,看出客人无信无礼元方聪明,懂礼节,并且胆子很大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五): 陈太丘与友期练习题答案!1:本文可以分几个层次,写出每层含义.2:你喜欢元方这个孩子么为什么取材自:2.喜欢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不喜欢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1.3个层次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六):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求速度!1.元方是如何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表现了他的什么特点2.作者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试举例说明.1、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表现了元方聪明、机智的特点.2、语言、神态描写.如,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君)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君)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抓住“信”和“礼”进行反驳.首先指出“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是没有礼貌.针锋相对,言简意赅,不失身份,由此可以看出,陈元方是个聪敏,机智,善辩的孩子,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七):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各题.《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分别是什么含义你能写出下列文言文称谓的意思吗家父()家母()家君( ) 令尊()令堂()令郎()根据课文内容,请在括号内补出所省略的成分.()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家父(我父亲)家母(我母亲)家君(你父亲 ) 令尊(你父亲)令堂(你母亲)令郎(你儿子)根据课文内容,请在括号内补出所省略的成分.(你)日中不至,则是(你 )无信;对子骂(他的)父,则是(你)无礼.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八):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相关练习答案1.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人的回答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2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父亲的友人3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了,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4古代像陈元方这样的聪颖机智儿童有很多,请你举出几个实例5,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哪个更好为什么虽然没有悬赏财富,但我从心里感谢你!1、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2、无信无理3、第一种意见]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第二种意见]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4、一王冕四岁作画;二曹植七岁作诗;三甘罗十二岁做宰相;四司马光砸缸.5、第一种意见:“撒盐空中”好.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第二种意见:“柳絮因风起”一句好.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希望这些能帮助你.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九):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说说文中的元方和友人分别是怎样的人参考答案:元方:正直,机智,率真,明白事理,坚持原则陈太丘之友:急躁,无信,无礼,不善自省,责备他人,但知错能改愿对你有所帮助!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十): 有关《陈太丘与友期行》的题目及答案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7.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重点写的是哪两个人的活动这两个人各有什么特点18.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下述一些内容.答:故事的起因:故事的发展: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19.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别指出于下:对:①②错:20.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参考答案:17.(3分)陈元方、友人;陈元方:不卑不亢、倔强任性;友人:误时无礼、错而能改.18.(2分)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发展:友人日中不至乃去;高潮:元方据理驳斥友人;结局:友人惭而致歉.19.(3分)对:①耐心说明;②据理反驳;错:入门不顾.20.(2分)略陈太丘与友期阅读训练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题第 11 页共 11 页。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陈太丘与友期行》《王冕读书》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乙】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①,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②复如初。

母日:“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④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⑤若不见。

(《王冕读书》)【注释】①已:止,罢。

②已而:过后。

③曷:何,怎么,为什么。

④依:投靠。

⑤恬:安然。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相委而去() (2)辄默记()1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太丘舍去 B.元方入门不顾 C.未若柳絮因风起 D.下车引之冕因去窃入学舍冕因去父怒挞之1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5.【甲】文主要表现元方的特点。

【乙】文主要表现王冕的品质。

16.两篇文章同是刻画儿童形象的,但写法却不尽相同,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答案:12.委:舍弃。

辄:就,便。

13. C14.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拉他,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15.【甲】明白事理、聪明机智、能言善辩【乙】勤奋好学16.言之成理即可。

《陈太丘与友期》对比阅读(附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对比阅读(附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课内外对比阅读一、 2008年来宾市(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 期日中, 过中不至 , 太丘舍去 ,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 , 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 , 已去。

”友人便怒 : “非人哉 ! 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

” 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 , 则是无信 ; 对子骂父 , 则是无礼。

” 友人惭 , 下车引之 , 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 , 饮酒乐 , 天雨。

文侯将出 , 左右曰: “今日饮酒乐 ,天又雨 , 公将焉之。

”文侯曰 : “吾与虞人期猎 , 虽乐, 岂可不一会期哉 ?” 乃往 , 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注释】①虞人 : 侍卫。

②焉之 : 到哪里。

1.解释加点词语解释(4 分)A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B 去后乃至乃:C 天又雨 , 公将焉之雨:D 是日, 饮酒乐是:2.翻译下面句子。

(4 分)①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 , 则是无信。

②虽乐 , 岂可不一会期哉3.(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4 分)一.1. 约定才下雨这2.(4 分)(1)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

中午时您没来 , 就是不讲信用。

(2 分)(2)现在即使很乐观, 难道不可以相见完成约定吗 ?(2 分)3.(4 分)为人一定要讲诚信。

(2 分)谈感受(2 分。

能围绕诚信谈感想并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得满分 , 其余酌情给分。

)二.(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 期日中 , 过中不至 , 太丘舍去 ,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 , 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 , 已去。

”友人便怒 : “非人哉 ! 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 , 则是无信 ; 对子骂父 , 则是无礼。

” 友人惭 ,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05 《陈太丘与友期行》比较阅读-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

05 《陈太丘与友期行》比较阅读-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考点)梳理与能力训练

05 《陈太丘与友期行》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①。

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萆②,饭落釜中。

太丘问:“炊何不馏③?”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草,饭今成麋④。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

”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⑤言无遗失。

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选自《世说新语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注释】①元方、季方是陈太丘的两个儿子。

②著萆(bì):放竹萆。

萆,同“箅”,蒸饭器具,使米不漏至锅底水中。

③馏:蒸饭。

④糜:粥。

⑤易夺:改正补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尊君在不.( )(4)元方入门不顾.( )2.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朗读节奏。

(划两处)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4.【甲】文用“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人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侧面表现了元方的“方正”。

【乙】文从陈太丘两个儿子的角度看,对元方、季方的描写是,表现了他们的好学;从陈太丘的角度看,对元方、季方的描写,如“乃俱窃听,炊忘著萆”是侧面描写,表现了陈太丘与宾客。

【答案】1.约定才不,同“否” 回头看 2.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 3.您和我父亲约定中午见面。

中午您没来,这就是没有信誉。

4.惭愧后悔,知错能改俱委而窃听论议内容的精妙,学识的高深【解析】1.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古诗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8~32题(12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车引文()29.“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君:尊君:家君:30.“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31.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32.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答案:28.(4分)(1)约定(2)才(3)丢下、舍弃(4)拉29.(3分)君:对对方的敬称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30.(1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31.(2分)聪明、机智的孩子。

评价略,言之有理即可。

32.(2分)为人处理,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求统一)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答案《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2分)《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4、解释加点的词(4分)(1)太丘舍去去:______________(2)尊君在不不:______________(3)下车引之引:____________(4)陈太丘与友期行期:____________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文中第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元方入门不顾”一句的.意思是元方奋不顾身的进去了。

C.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7、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离开,通否、拉,约定14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15B16提示:做人要明礼诚信;做人要有宽容别人的胸怀。

陈太丘与友期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一)【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1、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相委而.去/遇故人而.止之食B.则是无信/非信不可C.故人至.暮不来/过中不至.D.下车引之./起之.不食而俟者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出自《世说新语》,该书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断句为“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C.【甲】文中“尊君”是对自己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别人父亲的称呼。

D.【乙】文中“待公而食”的“公”是旧时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都说明了守信是为人之道。

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

B.【乙】文中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

C.【甲】文中“元方入门不顾”一句既表现出元方维护父亲的尊严,又展现了他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D.【甲】文不能很好地体现出陈元方品行正直、不卑不亢的特点。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答案:1、D (A均表顺承、B均为动词,守信、C均为动词,到)2、D (A刘义庆组织编写、B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C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3、D乙译文: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

陈太丘与友期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陈太丘与友期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的作品,也作《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世讲新语》。

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说诚信,为人要方正。

并且称赞了陈元方维护爸爸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陈太丘与友期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供大伙儿参考借鉴,希翼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别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咨询元方:尊君在别?答曰:待君久别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别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别顾。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相委而去(2)入门别顾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过中别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小题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从和两点反驳。

(2分)
【小题4】从故事主人公的言谈中,你觉得元方是一具怎么样的人?(2分)答案
【小题1】(1)委:丢下、舍弃(2)顾:回头看(每空1分)
【小题2】过了正午后(友人)仍没有到达,太丘就别再等候走了,离开往后(友人)才到。

(补全省略1分,扣住重点字词去和乃,其他意思通顺即可。

(1分)
【小题3】无信无礼
【小题4】示例:表现了他的聪明明理。

(可从聪明、有胆量、个性直率、知道礼识义等方面任选两点回答)
第1页/共1页。

《陈太丘与友期》试题汇编(附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试题汇编(附答案)

导语: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巩固课堂知识,拓展课外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下面是《陈太丘与友期》试题汇编(附答案),欢迎过来了解!(一)〔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伩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

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0.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相委而去杂然而前陈者B.计日告之传一乡秀才观之C.遂止于野亭骈死于槽枥之间D.其为人若此安陵君其许寡人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文:13.文段理解。

(5分)(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

(3分)(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参考答案:10.A11.C12.那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通用15篇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通用15篇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通用1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过中不至()(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3)去后乃至()(4)元方入门不顾()2.翻译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友人下车引之,想表达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元方为什么入门不顾?你认为他的做法合适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过了(2)丢下(3)才(4)回头看2.(1)(您)过了正午还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2)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住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进了自家的大门。

(意对即可)3.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4.这是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

友人无信无礼,尤其对子骂父的行为更是太失礼了,这样做合适。

(不合适。

友人有改过的表示,可以接受他的歉意;对长辈要尊重。

)(言之有理即可)《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2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与友期行》《王恭从会稽还》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王恭从会稽还》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①。

见其坐六尺簟②,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

”恭无言。

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

既无余席,便坐荐上③。

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④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注释:①王恭:字孝伯,为人清廉。

会稽:郡名,郡治在今浙江省绍兴县。

王大:王恭的同族叔父辈。

②簟:竹席。

③荐:草席。

④丈人:古时晚辈对长辈的尊称。

2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相委.而去:______(2)期.行:______(3)大去.后:______(4)对.曰:______27.翻译下列句子。

尊君在不?28.对“可以一领及我”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A.可以一条(坐席)跟我的相比吗?B.可以拿一条(坐席)给我吗?C.可以让我拿一条(坐席)吗?D.可以让我欣赏一下吗?29.用原文..回答问题:(甲)文中元方指责友人的理由是①______和②______。

友人“下车引之”是因为③______。

(乙)恭无言的原因是④______。

30.成语“身无长物”出自于(乙)文,根据文章内容,这个成语的意思应该是:。

【答案】26.(1)丢下,舍弃(2)约定(3)离开(4)回答27.你父亲在吗?28.B29.无信无礼惭无余席30.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贫穷。

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陈太丘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试题】1.下面句子中加短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则是无信 / 是进亦忧,退亦忧B、太丘舍去 / 屋舍俨然C.相委而去 /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D、下车引之 /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翻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确的一项是()A、(友人)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屋子,离开后朋友才到。

B、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来到。

C、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待就出发了,离开家后朋友才到。

D、(朋友)犯了错无法按时到来,陈太丘只好丢下朋友一个人出发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待了故事的起因。

B.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2009年广西玉林市、防城港市中考语文试题)【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也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此文《陈太丘与友人期》为方正。

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注释】陈太丘,汉朝的陈寔,字伸弓,曾做太丘长。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

(他们)约定在正午动身,过了正午朋友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离开之后朋友到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乙)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贼③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⑤而敢独止⑥?”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

郡并获全⑦。

——《世说新语》(注释)①苟巨伯:汉桓帝时人。

②值:遇到。

③胡贼:胡人入侵的军队。

④败:毁坏,舍弃。

⑤男子:这里表示轻蔑的称呼。

⑥止:停留。

⑦全:保全。

7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与友期.行______(2)下车引.之______(3)子可去.______7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73.两篇文章都写到了朋友之间的交往,请分别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从中懂得的交友之道。

【答案】71.(1)约定(2)牵,拉(3)离开72.(1)陈太丘便舍弃友人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

(2)朋友身体有病,不忍离开他,宁愿用我的生命代替友人的生命。

73.从甲文陈太丘与朋友约定时间出行能够得出做人交友要讲求诚信的道理,从乙文朋友有病哪怕大敌当前也不愿舍弃他可以得出交友应有情有义。

古文阅读(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选自宋濂《龙门子凝道记》)(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3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2)下车引.之。

_________(3)故人来,方.与之食。

_____________3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32.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①_______。

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②________例子,乙文选取的是③_________的正面例子。

【答案】30.离开、离去拉,牵拉才31.(1)过了中午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舍弃友人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

(2)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

32.做人要守信、反面、吴起“为信若此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①。

见其坐六尺簟②,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

”恭无言。

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

既无余席,便坐荐上③。

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④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注释:①王恭:字孝伯,为人清廉。

会稽:郡名,郡治在今浙江省绍兴县。

王大:王恭的同族叔父辈。

②簟:竹席。

③荐:草席。

④丈人:古时晚辈对长辈的尊称。

2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相委.而去:______(2)期.行:______(3)大去.后:______(4)对.曰:______27.翻译下列句子。

尊君在不?28.对“可以一领及我”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A.可以一条(坐席)跟我的相比吗?B.可以拿一条(坐席)给我吗?C.可以让我拿一条(坐席)吗?D.可以让我欣赏一下吗?29.用原文..回答问题:(甲)文中元方指责友人的理由是①______和②______。

友人“下车引之”是因为③______。

(乙)恭无言的原因是④______。

30.成语“身无长物”出自于(乙)文,根据文章内容,这个成语的意思应该是:。

【答案】26.(1)丢下,舍弃(2)约定(3)离开(4)回答27.你父亲在吗?28.B29.无信无礼惭无余席30.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贫穷。

文言文阅读(甲)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

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

②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13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尊君在不.(_____)(2)元方入门不顾.(_____)(3)值.胡贼攻郡(_____)(4)不忍委.之(_____)1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136.(乙)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你认为他这样做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34.(1)同“否”(2)回头看(3)恰好,正遇上(4)舍弃,丢下135.(1)陈太丘丢下朋友先走(离开)了,他走(离开)后,友人才到。

(补出省略成分)(2)毁弃了道义来求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所干的吗!136.【乙】文表现了荀巨伯道义至上,诚信第一的高贵品质,这种品格很值得赞扬。

(如自己有不同看法,只要能讲出道理即可,希望能积极思考,另辟蹊径谈看法,但不可悖理)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后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注释)①虞(yǘ)人:侍卫。

②焉之:到哪里。

54.下面各组加点字解释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岂.可不一会期哉(怎么,难道)B.去后乃.至(才)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是.日,饮酒乐(这)D.太丘舍去.(去……地方)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55.解释加点词语解释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魏文侯与虞人期.猎(______________)56.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②天又雨,公将焉之。

57.请用“/”给文中划浪线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58.(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答案】54.B55.丢下,舍弃约定56.(1)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

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

(2)天又下雨,您要到哪里去呢?57.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58.为人一定要讲诚信。

谈感受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乙)季札①之初使,北过徐君②。

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

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③,未献。

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④树而去。

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

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注释)①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

②徐君:徐国国君。

③上国:古指中原发达国家。

④冢:坟墓。

97.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A.元方/时年七岁B.待君久/不至C.季札/心知之D.系之徐君冢树/而去9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2)系之徐君冢树而去.(________)9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友人惭,下车引之。

(2)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100.陈太丘与友期和季札挂剑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______的传统美德;(甲)文中的元方是一个______的孩子。

【答案】97. B98.(1)约定(2)离开99.(1)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元方。

(2)我当初心里已经答应要把这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徐君死了而违背自己的初衷呢!”100.诚实守信(信守承诺)明礼知义、聪明机智、直爽率真、落落大方等【解析】97.B.至待君\久不至。

98.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去”:距离。

“期”:约定。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9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引”:拉。

“岂”:怎么。

“哉”:语气词,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