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体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 文献
[]刘 翔 平 . 校 心 理 学 的服 务模 式 【] 1 学 J北京
师范大 学学报 ( 文社会科 学版)9 9 人 19
的有心 理障碍 ,98 6 . %有 心 理 问 题 。 目前 ,
心 理 健 康 不 良 已成 为 大 学 生 辍 学 的 主要 原 因。 此 , 对学生进 行身体锻炼 的同时 , 因 在 应特 别注重对学生心理 健康的教 育。
3加强对学生 心理 素质的培养
( )4 -4 . 5 : 6 7 3 1体育 运 动能 促进 身体 发 展 , . 为心 理健 康 发 展 提 供 坚 定 的 物 质 基 础 【】宋 尚 桂 . 我 国学 校 心 理 教 育 工 作 的思 2 对
导 和 启发 , 他 们 通 过体 育锻 炼 , 自 己的 使 为
心理 打 下 良好 的 物 质 基础 。
市 5 名 大 学 生 中 , 有 1 % 以 上的 学 生 分 有 自 己 的 知 心 朋 友 , 客 观 评 价 他 人 和 自 万 约 6 能 别患 有 恐 怖 症 、 虑症 、 病 症 、 焦 疑 强迫 症 、 抑 己 , 人 之 喜 , 人 之 优 。 人之 长 , 己之 喜 优 取 补
一
良好 的 人 际 关 系是 大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的
个 重 要 标 志 , 是 维 护 心 理 健 康 的 重 要 以 , 学 校 体 育 教 育 过 程 中 , 充 分 加 强 体 也 在 应 条 件 。 学 习 生 活 中 , 现 为 乐 意 与 同 学 和 育 课 和 学 生 的 群 体 活 动 , 配 以 教 师 的 指 在 表 并 老 师 交 往 , 有稳 定而 广泛 的人 际关 系 , 既 又
谈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
谈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摘要:体育与健康的课程价值是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新时期的人才不但要有超强的工作能力、强健的身体素质,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首先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挖掘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体育;心理健康;成功作为一名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我深切地感受到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魄,而是着眼于学生生命成长和体育学科本体的一套体系化的结构。
那么,针对当前学生的情况,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体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挖掘路径。
一、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分析万事万物都是有因果关系的。
只有找到病根才能治病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孩子的不健康心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缺乏自信此类型的孩子主要是因为孩子身体某一缺陷的影响或者从事运动过程中的失利存在阴影,致使其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运动或运动成绩不理想,怕别人笑话而导致的自信心缺乏。
2.性格孤僻,不合群这一类型的孩子主要由于家庭不和谐。
这种性格的孩子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课堂参与不积极,不愿和别人交流,神经木讷。
3.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他人交流合作此类型的孩子一般在家中娇生惯养,事事以自我为中心。
以上分析的几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都是体育教学中最为常见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善于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问题。
虽然小学生的这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都是浅层的,但处理不当将会导致越积越厚,造成心理障碍的发生。
二、解决不健康心理的方法1.排除畏难情绪,体验成功感觉体育课是大多数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也是以身体参与为主的一门学科。
课堂中多数同学能积极主动地按老师要求完成动作练习,但也存在个别发育迟缓、肥胖或性格内向的学生产生不自信,从而不敢或不能正确完成。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与否 . 总要 直 接 间接 地 表 现 在 行 为 上 。 此 , 理 的行 为 因 合
理 不 健 康则 会 导 致 身 体 异 常 甚 至 患 病 。因此 , 们 要使 学 生 在 校 期 间 , 就 是 健 康 心 理 的 体 现 。 我
通 过 实 施 必 要 的心 理 健 康 教 育 , 时 发 现 问 题 解 决 问题 . 针 对 问 题 以上 标 准 , 视 为 一 个统 一 的有 机 整 体 , 间 有 互 相 依 存 , 相 影 响 的 及 并 应 其 互 关 系 。学 生 可 针 对 有 缺 陷 的方 面 , 教 师 的 正 确 引导 下 , 强 自身 修 在 加 进 行 合 理 的 心理 治 疗 , 而 保 障 学 生 能 全 面 的得 到健 康 发 展 。 从
此 , 对 学 生进 行 身 体 锻 炼 的 同 时 , 特 别 注 重 对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的教 同 。 以 , 有 的 心 理 水平 往 往 不 能 满 足 所 学 习 的 运 动项 目的需 要 。 在 应 所 原 例
育 如. 短跑 要 求 较 短 的反 应 潜 伏 期 、 良好 的运 动距 离 知 觉 和 运 动 速 度 知
良者 有 增 多 趋 势 。 从 我 院对 4 0名 学 生 进 行 的心 理 健 康 调 查 结 果 来 供 坚 实 的物 质 基 础 。 这 是 心 理 发展 的重 要 条 件 。 0 2 体 育 运 动 的 新 需 要 与 原 有心 理 水 平 的 矛盾 , 为 推动 心 理 发 展 ) 成 看 。 院 学 生 1% 的有 心 理 障 碍 ,98 我 8 6: %有 心 理 问 题 。 目前 , 理健 康 不 心 良 已成 为 大 学 生辍 学 的 主要 原 因 。 北 京 市 1 大 学 的 调查 , 据 6所 因心 理 的一 种 动 力 体 育 运 动 与 日常 自然 的 身 体运 动 相 比 , 论 内容 和 形式 都 不 尽 相 无 疾 病 休 学 、 学 人 数分 别 占 因病 休 学 、 学 人 数 的 3 .%和 6 . 。 因 退 退 79 44 %
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时代需要。
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呢?1. 优化体育教学情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1.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互帮合作快乐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
互相帮助、探讨学习,使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也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1.2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拼搏奋发进取精神。
教学中运用游戏,能够使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奋勇拼搏。
如集体跳长绳游戏比赛,接力跑游戏等集体游戏活动。
通过对游戏规则的了解和参与游戏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夺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同时让学生在比赛中也体验到胜利的喜悦。
1.3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心。
体育活动中以小团体为主的练习活动,可以缩短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相互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
在活动中,教师应经常注意学生的活动,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
如可以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
2. 课堂教法灵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2.1理论学习法。
体育理论课一直是学校的薄弱环节,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给予重视。
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以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它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
2.2激励表扬法。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快乐,这对于具有强迫症和抑郁症的学生,能够起到较好的缓解与调节作用,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适当,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要充分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定出不同的期望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体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体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在体育课堂上,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
通过体育运动,学生可以学会情绪管理、压力应对、团队合
作以及自尊自信的培养。
因此,本教案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帮助学生认
识和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学习相关的技能。
接下来,我们将具体介绍几个可以在体育课上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活动一:情绪接力跑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需要分组进行接力跑。
每个队员在跑步前后都需要分享自己的情绪状态。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运动对情绪的积极影响,并通过分享和交流,增强彼此
之间的情感联系。
活动二:信任背摔
这是一个经典的团队合作游戏,要求学生背对着队友倒下,由队友接住。
这个活动不仅锻
炼了学生的信任感,还强化了团队协作的精神。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体验到信任与
被信任的感觉,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活动三:目标设定与反思
在体育课的开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定个人的小目标,比如提高某项运动技能或者增强
体能。
在课程结束时,学生需要进行反思,评估自己是否达到了目标,并思考如何在下一
次做得更好。
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建立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能力。
最后,教师应该在课程中不断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例如,
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可以教授他们一些简单的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技巧。
同时,教师
还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浅谈体育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的目标之一,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我们体育一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从学科角度讲,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
学校体育课程中蕴涵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见体育教学对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极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中学体育课程的价值。
另外,现代学校体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增强他们体质,而且还要通过体育运动将健康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健体、审美、生活、创造,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
2.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2.1 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情绪情绪是人的某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体验,而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标志是情绪状态。
学生生活在学校这个关系错综复杂的小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比如说中学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竞争而产生焦虑反应,体育锻炼可以转移学生不愉快的情绪和行为,使学生摆脱烦恼和痛苦,也可使学生的焦虑降低。
2.2 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需要克服身心疲劳,消除消极情绪,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一定程度的肌肉紧张等,这都是对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的严峻考验,也是学生培养和形成坚强意志品质的过程。
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克服各种困难的积极情绪,坚持参加体育活动,这样时间久了,从锻炼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就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去。
2.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目前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对家庭有强烈的依赖心理。
面对集体生活,很多孩子表现出束手无策,不善于与人交往,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既需要交往与合作,又存在相互竞争的现象,大多数体育项目只能在与他人发生联系的条件下方可进行,在体育活动环境中,学生可以以更直接、生动、集中的方式接触,体验近似于社会上所能遭遇到的各种情景,比如竟、冲突、分享、合作、共处、避让、包容、角色转换等,学生在常期的体育活动中适应了相互之间的竞争,理解了交往与合作的重要性,因而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活。
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导言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情感和意志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本文将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能力。
体育教学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运动训练和比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勇气。
2.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体育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情境,它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挫折、合作的快乐、努力的胜利,这些体验都会对学生的情感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其情感更加丰富,自信更加坚定。
3.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体育教学不仅是个体的训练和锻炼,更是一种集体活动。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需要和同伴合作、竞争,这就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伴关系,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1.增强团队意识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团队项目中,每个成员都要尽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要考虑团队整体的利益,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意识。
这种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更好地适应社会。
2.增强自我认知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运动项目,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不足,通过体验失败和成功,增强自我认知能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还表现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上。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运动活动释放压力,减轻焦虑,缓解紧张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初中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是密切的。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各类体育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
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这两者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
首先,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
体育运动可以使学生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在体育课上,学生们可以通过运动来释放自己的情绪,舒缓紧张的学习状态。
体育运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更加积极向上,充满自信。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同样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增强他们对体育的积极性。
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加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运动中能够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团体项目的开展。
总之,初中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教育则能够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借助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只有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上下功夫,才能真正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引起 学生心理障碍 的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导致 家长 、学校的过度保 护 ,学生缺乏应对 难及 心理承受力等锻炼 。因此 出现心理问题 ,
严重 影响他们的学 习、生活和成长 。 。
”指导 思想 的 自觉 性 ,充 分发 挥体 育修 心养性 的特 殊作 用 ,
助 学生 开发 心理潜 能 , 透 以认 知 、个 性心理 、心理 品质 、 绪 渗 情
学以致 用 ,学习的 目的就是为了运用 。在写作 中 ,可以在指导学生
应 人 与人 之间 、 与_会 环境 之 间的相 互关 系 。具体 来 说 ,心理 人 { 十
健康 至少 应包括 两层 含义 : 一是 无心理 疾 病 , 二 是指具 有一 其 其 种 积极 发展 的心理 状 态。体 育教 学 中开展 心理 缝康 教育 是指 体育 教 学活 动 中要遵循 一 定的 心理 健康教 育要 求 ,提高贯 彻 “ 康第 健
情 感 、 理适应 为 主的教 育 ,指 导 与帮助学 生排 除心 理 扰 、 心 克 眼心理 障碍 。 中学 时期 ,是人 生的黄 金时 期 ,又是 青春 叛逆 朗 。
南于外 界 的影响 和个 人 自身的 特殊性 , 孩子很 容易 出现 一些 心理 问题 ,表 现 为 :思想 落后 、意 志薄弱 、不 服管教 、 我 封 闭 、 暴 力倾 向 、缺 乏 同情心 和 消极对 抗 、沉迷 网吧等 等。 。 在休 育教 学 中 ,加强学 生 的心理 健康 教 育 , 是长期 研 究和探 索 的一个 课 应
的个性 参 卜, 习就 失 去了意 义 。因此 ,在体 育教学 中应 打好这 j学 种基 础 , 为学生 终身 发展 奠定 良好 的心理 基础 。
2 广 泛性
题 。躯体 的健康 是外 在 的表现 ,而心 灵的健 康 与否 ,用 眼睛 是看 不 见 的 ,这 就要求 我们 应 史加重 视 。
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1. 引言1.1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压力增加,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日益增加。
而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承担着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责任。
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更好地调节和控制情绪。
在体育运动中,学生可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和压力,如果缺乏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就容易受到情绪影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有一定的毅力和自信才能坚持不懈。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和培养,学生可以更加坚定自信地面对挑战,提高自己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1.2 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学习压力和生活挑战。
在这样的环境下,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身心健康。
通过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学生可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同时还可以增强心理抗压能力,提升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动力。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们需要不断地挑战自己,克服困难。
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们通过不断地训练和比赛,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在体育领域取得成功,也会对其他方面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管理压力。
在现代社会,学生们面临着种种压力,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些压力,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体育与艺术56 3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李 妍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和躯体方面,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
如何在初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如何疏导学生不良的心理是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事情。
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本人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体育教学心理健康不良心理 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和躯体方面,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
如何在初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如何疏导学生不良的心理是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事情。
体育新课程设置了心理健康领域目标,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本人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体育课上学生不良心理状况及成因在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主要有:害怕心理;逆反心理;依赖心理;焦虑心理;孤独心理;自责心理;过敏心理;冲动心理;反感心理;异性心理。
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生理和心理、体质和学习成绩以及不良个性心理等方面的缺陷。
如有的学生身材矮小、肥胖,体弱或有某些方面的残疾等,他们在练习中因怕做不好动作被别的同学讥笑而产生对运动的恐惧感,导致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或自抱自弃,从而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有些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基础差,或者学习动作时接受、掌握动作的能力差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在平常学习时,与那些身体素质好、成绩好的学生比较时,总觉得自己即使再努力也技不如人,无法赶上其它学生,从而在练习时放不开思想包袱,显得胆小、怯懦、缩手缩脚,结果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从而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虚荣心强,爱出风头。
喜欢在课堂上引起教师和其它学生的注意,爱表现自己。
遇到一些自己力不从心的动作时,知道自己完不成,也要为了“面子”硬撑着去做,结果失败。
久而久之,这种挫折失败的阴影会使其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
以后,既使对自己能做的练习,也不敢表现自己,怕万一失败而被其它同学讥笑,被人看不起,等等。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
而小学阶段是儿童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往往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身体锻炼和技能培养上,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心理健康问题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意识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研究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逐渐增强。
而小学阶段是儿童性格和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促进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通过体育锻炼,学生可以增强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培养学会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通过体育课堂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建立师生之间信任和尊重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身心素质,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2000字】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分析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了解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心理健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分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讨如何有效地将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融入体育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评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验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总结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摘要:学校体育应树立终生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仅要培养健康体魄,还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需要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更需要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心理环境不仅对课堂教学活动效果产生影响,更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影响。
如今的中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运动时间减少,运动技能更是普遍的呈逐年下降趋势。
本文就如何进行心理教育以及在教学中要注意发现并帮助学生克服与消除心理障碍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心理品质心理障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体育的健身和健美功能,却往往忽视了其健心功能,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注重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塑造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判断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中学生需要得到适时的、理性的指导和帮助。
我在多年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体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现代人格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蕴含了丰富而又积极的教育功能,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于体育教学之中,才更符合我国现代教育的要求。
1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1.1建设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是前提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在体育课上,教师不仅在传授技术技能的同时也在通过自己的言行创设影响着课堂的心理环境,而这种课堂心理环境反过来又成为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背景和手段。
因此,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优秀的气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在课余时间应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心理学素养。
教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在教学中能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
相反,教师情绪失控,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冷漠和教学气氛紧张。
如何在体育课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体育课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1.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有机体,人脑是人体的一部分。
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
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2.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
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
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
又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
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偷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
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
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
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3.体育运动会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
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
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
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3.体育运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
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
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
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重要 作用 , 识到体育在心理健康 教育 中的重要作 用只 认 是前提 , 掌握相应知识才能更好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
( ) 育评价模式 必须改变 三 体
病、 自卑感 强 的学 生等 。 新课 标下 的学校 体育按照三级
课程 管理的要求 ,规定 了心理 健康 学习领 域各 水平 的 学 习 目标 ,同时确定 了依 据学 习 目标 选择 教学 内容 的 原则 。不 同地 区 、学校 的教师 在制订 具体 的课程 方案 时 , 以依 据心 理健 康 的教 育 目标 , 可 从本 地 、 校及 学 本
体 育活 动促 进学 生 心理 健康 , 既是现 代 学校 体育 功 能
的体 现 ,同时也 拓展 了中学 心理健 康 教育 的空 间 , 以
便让更 多 的学 生有更 多 的机会 接受 心理 健康 教育 。 ( ) 强 了 中学 心理 健 康教 育的 针 对性 二 加
就 中学 当前所 开展 的 心理 健康 教 育形 式 而 言 , 不 论 是 开设 心理 辅导 教育 选修 课还 是 进行 专题 讲 座 , 所 针对 的都是 中学生 常见 的一些 心理 问题 ,无法 根据 不 同类 型 的中学生进 行 因材施教 ,如不 同性别 、体弱 多
教学 中往往会 以牺牲诸 如心理健康 目标等为 代价 , 这种 价值取 向对于体育教学似 乎是 天经地义 。再 者 , 实施体
质健康 标准不可避免带有应试 色彩 , 也许又会成 为各类 评估 活动的新一轮指标 。因此 , 未来的学校体 育改革 在
中 ,在定性评 价与定量评价之 间存在 一个权衡 问题 , 必 须保 证心理健 康这一标 志性 目标从 制度 上得 以按质 完
康 的影 响 , 有着 不 可低估 的作用 。 因此 , 各级 领导 和体 育工 作者应 该重 视学 校体 育 的健心 功能 。 学校 体 育有 条件 ,也有 能力 为 改善 中学 生 心理健 康 提供 服 务 , 应 成 为学 生心 理健 康教 育链条 上 的一个 重要 环节 。 过 通
论学校体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前 . 理 健 康 不 良 已成 为 中 专 生 辍 学 的主 要 原 往 . 有稳定 而广泛 的人 际关 系 . 心 既 又有 自己的
因。在 我市 6所 中专的调查表 明. 因心理疾病 知心朋友 . 能客观评 价他人 和 自己 , 喜人之喜 , 休学 、 退学的人数分别 占因病休学和退学人数 忧 人 之 忧 . 人 之 长 , 己之 短 。 取 补
鹤 壁
工 Hale Waihona Puke 贸 学 校 周 凯
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 中. 应充分让 学生了
况 、 理 水 平 有 正 确 的 认 识 . 而 能 进 行 自 我 心 从
①人格结构要素无明显的缺陷与偏差。
同一性混乱。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 自己
行为 。
解 心理健 康 的标 准 .使学生 对 自己的身体 状 ②具 有清醒而正确的 自我意识 , 不会产生 自我 评 价和调整 。结合 中专生 的实际情况 。 心理健 人格 的核心 .并以此有效地支配 自己的心理和 康 主要表现在 : 1 . 正常的认识能力 。 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 、 任务而转移且 善于分配 的注意力等。 认识能力 首先表现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所 以, 正常与否可 参考其学 习方 法和学 习效 果 但 是. 能认为学习不 好的人其认识能力都不正 不 常. 因为这 同经验和基础知识有关 。
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 、充满 希望 的乐观状态 。 地发 展 .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 的物质基础 . 这 如果经 常笼 罩于消极情 绪中 ,忧愁 、焦虑 、 苦 是心理发 展的重要条件 。为此 . 只靠每周两节 闷、 恐惧 、 伤而不能 自拔 , 悲 闷闷不乐 , 动无 体 育课是远远 不够 的 笔者在 体育 教学过 程 行 力. 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中, 非常注重“ 两操一课” 活动( 即早操 、 间操 、 课 3 一个心理健康 的中专生 . . 应有 明确 合理 体育课 )每天带学生 出操 。这样 , . 不但能培养
初中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体育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运动技能,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体育心态,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首先,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积极心态的良好途径。
体育运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活力,使他们在运动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建立积极的心态。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鼓励学生克服挑战,增强自信心和毅力。
其次,体育教学是塑造学生健康心态的重要平台。
通过体育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友谊,学会尊重对手和接受失败。
这些品质有助于学生建立健康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此外,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竞争的重要途径。
适度的竞争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斗志,但过度的竞争则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竞争,树立健康的竞争观念,培养学生的心理平衡和抗压能力。
最后,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体育运动有益于释放学生的压力和情绪,调节学生的身心状态,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商。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身心和情感体验,关心学生的内心感受,提供适合学生的体育活动和情感支持。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育心态,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谈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行为、 表情 、 意志 等外在表 现是其 心理状 态 的真实反 映 , 只要 教 师细心观 薄 弱的脆 弱品质 。体育运动在培养学生意志 力方面有着得人独 厚的条件。 察, 很容 易发现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在学生运动 的动作过程 中很 容易看 体育活动一般具有艰苦 、 疲劳 、 激烈、 紧张对抗 以及竞争性强等 特点。学生 出其存在 的心 理 缺陷 , 比如, 在篮 球比赛 过程 中, 的同学想 传球又 想投 在参加体育运动时 , 有 既要经受风吹 日晒 , 又要承 受皮肉之苦和失败 的打击 ,
随着现代人们物 质生 活水 平的 提高 , 多学生从 小受 优越 条件 的影 许
出的 各 种情 绪是 心 理体 活 动 过 程 中 的 响 , 少艰苦环境 的锻炼 , 乏吃苦耐 劳 的精神 , 成了怕 苦怕 累、 学 缺 缺 养 意志力
动 的 刺激 性 、 泄 性 和 冒险 性 , 它 成 为 宣 泄 情 感 、 化 心 灵 的最 佳 途 径 之 等 , 帮助 遇 事 紧张 、 挥 失 常 的 人 调 节 心 态 , 着 、 静 地 应 付 各 种 临 场 宣 使 净 能 发 沉 冷
中国嘞
矧圃
舅 蕾 譬 毒
浅 谈 学 校 体 育 教 学 中 的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 冯 笑玲
( 广东省佛山市体育运动学校 )
【 摘要】学校体育作 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窗 口, 学生的健康教 育起 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通过体 育的教 学与训 练 , 对 不仅 能锻 炼 出健康 的身 体, 更能解决各种心理健康 问题 , 而使 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 从
意义上来说 , 学校体育教育成 了学生心理健康 与否 的检测表。
二 、 育 锻 炼 能 使 紧 张 的情 绪 和 抑 郁 的心 情 得 以宣 泄 体
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创设成功体验 ,树立 自信心 。体育教师应 当根 据学生的实际能 力 ,有针对性地对他 们提 出 目标 。学生经 常体验 到成功和 自己 能力的提高 ,就会激 发和 坚持参加体育活动 的内部动机 。3 . 培
养 学 生 的 自我 控 制 、 自我 调 节 能 力 。现 在 的学 生 受 家 庭 溺 爱 ,
( 1 )增 强 学 生 主 体 意 识 ,发 展 学 生创 造 性 思 维 。主 体 意 识 有
⑤孤 独心理 ;⑥ 自责心理;⑦过敏心理;⑧冲动心理 ;⑨ 反感心
理;⑩异性心理。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生理和心理 、体质和学习
成 绩 以及 不 良个性 心 理 等 方面 的缺 陷 。通 过 广泛 细 致 深入 的心 理
无疑是吸 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在教 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 良 好
的课 堂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互助合作 学习的 习惯。
3 . 更新教学观念 首先是主体观 ,学生是学 习的主体 ,其 内部蕴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着主动发展 的动力 ,教学的 目的在于开发 学生 的潜力 ,促进学生的发展 和成长 。其次是发展性的教学 目标观 ,现代体育教学着眼于人的终身发 展 ,即要培 养学生 的终身体 育习惯。 4 . 提 高教育技能。实施课 堂心理教育 , 教 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 育 技能 。通过观察 、谈话等形式,迅速 了解 学生 的身心发展、兴趣 特长、 内心世界等;运用现代教 学思想,根据 学生的身心 、个性特点,设计教
调查,参照学生生理健康的实际 ,教师才能有效地确定具体教育 目标 ,如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谐 的人际关系 ;培养健康的 学习心理 ;发展稳定的情绪 ,提商隋绪 自控 力等 。
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课题
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课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越来越高,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了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已经成为了研究和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就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课题展开探讨,从不同角度分析其意义、现状以及可行的融合途径。
一、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意义1.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能够使学生在运动中得到释放,促进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克服一些心理问题,缓解压力,提高学习和生活的幸福感。
2. 推动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使得教育教学方法可以更灵活地运用于相应的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3. 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通过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他们面对挑战和压力时的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现状1. 教育体制下的调整随着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教育体制下也在不断进行调整,一些学校开始在课程设置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育课程也逐渐向健康发展倾斜。
2. 课程实践的探索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探索将体育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践措施,形成了一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经验。
3. 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一些地方涌现出一些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示范学校,这些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师资培训上较为成熟,在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三、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可行途径1. 加强师资培训为了使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能够更好地实施,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师资培训,提高他们在该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
2. 设立相关的课程可以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在体育课程中融入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使得学生在运动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校体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李莉
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05期
摘要: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
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能全面的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属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据天津市的统计,在该市5万名大学生中,约有16%以上的学生分别患有恐怖症、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
据北京市16所大学的调查,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二、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标准有一理性认识
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表现在:
1.正常的认识能力
正常的认识能力如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考力和既稳定又能随任务而转移且善于分配的注意力等。
认识能力首先表现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所以,正常与否可参考其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
但是,不能认为学习不好的人其认识能力都不正常,因为这里同经验和基础知识有关。
2.乐观的情绪状态
就情绪的整体而言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反应适度心理健康的人积极情绪如愉快、满意、高兴、欣慰、欢乐等占优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
如果经常笼罩于消极情绪中,忧愁、焦虑、苦闷、恐惧、悲伤而不能自拔,闷闷不乐,行动无力,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同样,情绪稳定和反应适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3.优良的意志品质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有明确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
其行为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和毅力。
自制和坚韧能表现出其心理健康的程度。
克
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不受有害刺激诱惑,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坏习惯,戒除不良嗜好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做的到。
4.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乐意与同学和老师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能客观评价他人和自己,喜人之喜,优人之优。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5.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可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
所谓健全人格,是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
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包括:
①人格结构要素无明显的缺陷与偏差。
②具有清醒而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会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④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持征。
如果一个大学生无端怀疑别的同学在讥笑他,不管别人怎样的解释,他总是固执己见,就是人格上的一种偏执,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6)合理的行为
心理健康与否,总要直接间接地表现在行为上。
因此,合理的行为就是健康心理的体现。
以上标准,应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间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
学生可针对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加强自身修养,以期达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三、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的作用
1.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有机体,人脑是人体的一部分。
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
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2.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
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偷快、同情等
多样的感情。
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
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3.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
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
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
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4.体育运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
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
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
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四、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学校体育教育应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1.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因而造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
各级领导、组织必须慎重对待并加以研究,以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并使他们能保持健康的发展。
2.在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的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活动目前在社会上已有开展,有些高校也已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但是尚不普及,这就使得许多学生有问题只能闷在心里,长此下去,就极容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
我院曾尝试性的举办了两次心理健康讲座,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效果很好。
3.采取有效方式,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从根本上促进和发展其心理健康。
高校的大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已经或正在形成,此时对他们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对于他们形成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积极作用。
同时,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能支配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而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4.加强体育课和丰富各种课外文娱活动,使学生有健康的身体,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
由于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所以,在
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心理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