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合集下载

初三历史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初三历史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租地农场
1.出现背景:垦殖运动使得耕地面积扩大,货币地租流行,自由劳动力增加,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

2.出现原因:(1)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

(2)一些领主不善于经营,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3)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

3.建立:一些富裕的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4.特点:采用新的雇佣劳动的经营方式,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手工工场
1、种类: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2、特点:雇佣工人,集中劳动、分工合作,产品面向市场。

影响: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界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社会结构的变化
1.农村: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城市中:市民阶层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需要的政治力量。

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新的手工业经营方式有什么特点?
租地农场的特点:领主或富裕农民把土地逐渐集中;雇用农民耕种,把产品推向市场;生产组织方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新的手工业经营方式的特点:手工工场由分散转向集中;劳动效率高;工人与雇主形成雇佣关系,产品适应市场的需求;生产组织方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知识梳理】部编版九上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知识梳理】部编版九上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的生产和经验方式土地关系变化:背景:11世纪,欧洲农村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垦殖者成为新开发地区的主人,他们按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

自治:垦殖者们开发的地方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自由:随着法律的规范,劳役量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

影响:西欧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农民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土地经营方式变化:趋势:土地集中经营成为一种趋势。

表现:14世纪中叶后,领主出租直领地,靠租金生活,一些富裕的农民靠承租和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和购买佃户的土地,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经营方式:雇佣少地或者无地的农民耕种。

影响:将产品推向市场,将剩余的产品销往更远的地方。

手工业发展变化:背景:一方面手工业者脱离农业,另一方面手工业更多的为市场而生产。

表现:13世纪,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农村出现了手工工场。

后来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特点:商人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

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农村社会结构变化:时间:13、14世纪。

原因: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者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

表现:富裕的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

特点:富裕的农民、骑士、乡绅控制了乡村行政事物,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市民阶级:地位提升: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市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提升过程:商人巨贾将巨大的利润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还与贵族联姻或者成为官员,提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的所需政治力量。

第5单元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5单元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排水、施肥、改良土壤等措施。工业革命用先进的 设备武装了农业,播种机、收割机、打谷机应运而 生。在农业革新的高潮中,1793 年成立了农业委员 会。1838 年成立了皇家农业协会。国王乔治三世还 为《农业年鉴》撰稿,署名为“农夫乔治”。按照 马克思的统计,19 世纪初英国全国总资本中有一半 来自土地。
A.西欧城市的发展 B.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基督教的兴起 D.西欧庄园的发展
4.中世纪被称作欧洲历史的“黑暗时代”,传 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但是,中世纪晚期欧洲有了新变化,主要表现有
(B) A.租地农场和庄园的出现 B.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 C.庄园和大学的兴起 D.手工工场和庄园的出现
6.“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 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 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投放到市 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B )
A.基督教的传播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厂制度的确立
7.13 世纪,欧洲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的原 因不包括( D )
材料二 我们已经看到,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 是在同一个资本同时雇用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 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 才开始的。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 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 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 义生产的起点。
(1)两则材料中的“农场主”与“从事劳动的农 民”、“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 系?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富农经济是中国近代农业资本主义的 主要成分。这些富农一般雇佣 2 到 5 名长工,农忙 时雇些短工。因为有余钱,他们一般还放高利贷或 经营商业。还有一些富农是佃富农,租地主土地雇 工耕种,类似西方租地农场主;一些城市商人、资 本家也租地主土地种植果树或其他经济作物,资本 主义性质更为典型,但是规模不大,一般数十亩,

部编版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

部编版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
城市化进程:西欧城市化进 程加速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社会福利:西欧社会福利制 度完善保障人民生活水平
教育水平:西欧教育水平普 遍较高人才储备丰富
经济增长: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增长 社会进步: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政治稳定: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助于欧洲的政治稳定 文化交流: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了欧洲的文化交流
中世纪时期:城市自治开始萌芽市民争取 自治权
12世纪:城市自治权得到广泛认可市民参 与城市管理
13世纪:城市自治达到顶峰市民享有选举 权和司法权
14世纪:城市自治受到挑战市民与贵族、 国王的矛盾加剧
15世纪:城市自治逐渐衰落市民权利受到 限制
现代时期:城市自治重新兴起市民参与城 市规划和管理
社会阶层:中产阶级崛起社 会阶层分化明显
政治中心:城市 是政治权力的中 心有许多政府机 构和官员
城市规模:中世纪城市规模较小人口数量有限 城市功能:中世纪城市主要作为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 城市布局:中世纪城市布局紧凑街道狭窄建筑密集 城市经济:中世纪城市经济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农业为辅
中世纪时期:领主拥有土地和权力 佃户需要向领主缴纳租金和劳役
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西欧国家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 西欧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影响 西欧国家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实践对全球产生示范作用
经济发展:西欧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如注重科技创新、加强教育投入等。
社会福利:西欧的社会福利制度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如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 医疗保障水平等。
环境保护:西欧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如推广可再生能源、加强环 境监管等。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商人
农民
农村中的手工工场是如何由分散逐渐走向集中的?
商人
提供生产原料 统一生产工具 统一生产地点
工人
出卖劳动力
彻底的雇佣关系形成
形成集中的手工工场
体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出现的意义
农村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 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 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农副产品 富余
城市需求 增加
更多的农产品 得以进入城市
经济发展
农业的繁荣,推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其中手工业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2、手工业发展变化——手工业资本主义化
①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 ②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劳动 ③农村开始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
15世纪,英国许多城市郊区的农民,在自己家中接受呢绒商 人的订货,有的将羊毛去污梳理,有的纺线,有的染色,有的 织呢,而羊毛商人则收集成品投放市场。
富裕 农民
承租、购买 领主土地
转租、购买 其他佃户土地
将土地 集中起来
建立 租地农场
③租地农场的特征:
1、为市场而生产,农产品销往市场。 2、集中规模生产的雇佣劳动经营。
租地农场有资本主义性质——雇主、雇工 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剥削关系。
租地农场越来越多 农场规模越来越大 农产品的数量也随之增长...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1、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
①传统贵族走向没落
②新生阶级力量崛起。
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 地,以新的生产方式控制生产、交换等环节,他们 还控制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 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2、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
①市民阶层的出现: 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 4.11世纪,欧洲农村的新主人是( )
A.领主 B.庄园主 C.骑士 D.垦殖者
5.下列关于中世纪欧洲商人与雇佣工人的关系说


D
①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 ②商人向雇佣工人
具 ③工人完全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④商人与工人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
2、手工业
手工业市场化
小作坊生产 13世纪,得到发展。 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从事手工生产。
雇工和雇主之间形成了雇佣关系
商人
提供生产原料 统一生产工具 统一生产地点
出卖劳动力
集中的手工工场形成
工人
资本
雇工分 步提高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生产方式:雇佣生产 经营方式:租地农场
实质是资本主义
关系,说明了早期资 萌芽的产生。
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
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
A.基督教的传播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厂制度的确立
继续努力
再见
意义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 展,推动了农业和手 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
1、农村——
原因:贵族不能经
,以偿还债务或 、、
变化:以新的经营
等环节,还控制
影响:富裕的农民、
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
2、城市——市民阶层
城市居民:手工业者、商人
权利与保护:享 予的权利,受到 特许状和城市法
提升地位: 如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这反映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 租地农场主=后来的农业资本家;雇佣与被雇 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九上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九上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
材料研读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 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 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 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 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 和契约关系。
这反映了欧洲—农—村马资克本思主义萌芽的情况。
租地农场主就是后来的农业资本家。他们和 农业租工地人农之场间主是交一纳种给雇土佣地与所被有雇者佣的、地剥租削,与 被是剥农削业的工关人系所。创农造业的开剩始余出价现值资的本一主部义分生,产 方因式此。,租地农场主与土地所有者一起瓜分 剩余价值,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租地农场 主实质是按照契约规定向土地所有者缴纳 地租的农业资本家。

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这种经生营产特直接点面—向—市场面,向由市“商场人直接支
配生产”,手工业者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
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很快,
《毛纺工场》卡瓦洛里 其他部门也出现了这种资本与劳动的分离。
商人成了全部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而工 人则只需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赚取工资
他们之间也变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2.“14世纪以后,由于城市和商品货币关 系的发展,以及农奴的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直至获得自由。庄园制日趋解体。”根据 这段材料,可以判断下列哪项不是庄园衰 败的原因 ( ) A.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商品货币关系的渗透 C.农民的起义和反抗不断 D.农奴的依附关系松弛
3.15世纪时,一个领主的生活来源是 ()
后来,商人不 仅向工人提供原料 、还提供统一的生 产工具,工人成为 完全出卖劳动力的 雇佣劳动者,与雇 主形成彻底的雇佣 关系。工人需要在 同一个地点集中劳 动,于是形成了集 中的手工工场。
手 工工 场
手工工场促进了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因手 工工场而富裕的商人形成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失 去土地的农民进入手工工场劳动,他们又形成了 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工人阶级的前身。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探究结论 11世纪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欧洲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不断发展,租地农场、手工工场等新的生产组织形式逐渐出现, 富裕农民和城市市民阶层逐渐成为新的政治力量,促使西欧社会 结构发生改变,社会整体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堂小结
【问题展示1】 材料说明了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哪一现象?依据材 料,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答案】 现象:庄园经济逐渐瓦解。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建立租地农场,他们提供 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 将产品推向市场。 【问题展示2】 材料中的租地农场主和农民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早期庄园和租地农场生产出来的产品的用途有什么不同?
第五单元 步入进代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 发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知|识|目|标|我|明|确 ①了解租地农场、手工工场出现的背景、建立的过程及其特 点,认识其对中世纪欧洲发展的影响。 ②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产生的原因,以及他们对西欧社 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农民也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3)土地兼并: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 经营活动,____土_地__集__中___成为一种趋势。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租地农场 ①领主___出_租____直领地,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②富裕农民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___租__地_农__场____,雇用少地或无 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___市__场_____。 (2)手工工场 ①手工作坊:手工业者开办手工作坊,随着____分__工_细__化___,小型 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 、行业性分工扩大, 西欧岀现了种类繁多的手工行业 (2)、地区性分工扩大, 西欧出现了许多手工业中心和为市场需 求提供特色商品的地区
14 世纪英国的纺织女工
社会分工扩大对当时西欧产生怎样的影响?
加强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 进一步促进了西欧经 济的发展, 为西欧资本主义的萌芽提供了物质 基础。
特 雇佣 1、新的生产关系: 点 分工合作 2、新的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性质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概括租地农场与封建庄园经济的区别
材料一: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的最早,也最典型。在租地农场, 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 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 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到16世纪末,英国已出现一个 “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层,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 工之间彼此签订契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据统计,16世 纪,英国贵族从他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 在市场经营所卖得的收入比是1:10。

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
(一)手工工场的出现
约在 14 世纪末, 最早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 城市岀现了手工工场。16 世纪, 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在西欧各国流行, 英国成为手工工场最兴盛的地区。
阅读材料,概括手工工场的特点
材料一: 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 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 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 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 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c )
A.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 B.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C.手工业者开设的作坊规模比较大 D. 工场内盛行劳动分工、 简单协作, 采用了新的 生产方式。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共24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共24张ppt)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麦加之所以成为伊斯兰教的圣
地,是因为
A ( )
A.那是穆罕默德最初传教的地方
B.那是穆罕默德病逝的地方
C.那是穆罕默德最早建立政教合一
国家的地方
D.那是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
3、下列关于中世纪欧洲商人与雇佣工人
D ①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反映了市民阶层政治地位的提高、政治权利的 扩大。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 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 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
D 些新的变化,表现在 ( )
①各地纷纷开展了垦殖运动 ②垦殖者成为新开垦地区的新主人 ③庄园逐渐衰落 ④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手工业者和商人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是城市居民。 他们的法律地位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 市保护法的保护。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城市中,手工业者和商人享有新 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材料二: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 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 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农奴和领主之间的关系变化:
农奴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越来越弱,农奴的人身自 由大大增强。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 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 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 身束缚的机会。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手工业
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 面他们不再仅仅为自己生活而生产,更 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劳动。手工业者开 办作坊,家人、帮工和学徒一起生产, 规模比较小。

人教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教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租地农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富余的农产品和畜产品涌向市场。欧洲 各城市通过海路运输进行商品贸易,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租地农场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 的繁荣。
读材料,思考:手工业出现了什么新的形式?
……科学上的许多新的发明和发现,使陈旧的生产技术很快被新的技术 所取代。……科学发明和技术进步,提出了新的需求,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 新的生产部门的出现。……与此同时,少数生产条件较好的手工业者富裕起 来,发展为手工业主,再积聚较多的资金,并突破行会的限制,扩大生产规 模,雇用较多的工人进行生产,逐渐成了企业资本家。
在土地上耕 种,依据劳 动量从租地 农场主处获 得劳动报酬
租地农场采用的是新的生产方式。
(契约 关系) (雇佣 关系)
封建主出租自营地——订契约——收租金
富裕农民承租自营地——订契约——交租金
农奴变为农民:被租地农场主雇佣,成为 农业工人。
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 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
庄园领主的生活日益奢侈 王室横征暴敛 战争消耗日益增加
庄园领主对货币的需求逐渐 超过对劳役的需求。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 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 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 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 身束缚的机会。
领主 达成 协议
农奴
随着农奴对领主的依附关系逐渐松弛,农奴在 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自由,可以为提升自己的生活质 量而劳作。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 本主义化,欧洲社会开始近代 化的转型。
13—14世纪
15—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 的产生和发展,使世界开始连 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逐 步确立起来。
14—17世纪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市民中上层分子所掌握的财富十分可观,经 济上他们是国王和大封建主依靠的对象。政治上 他们操纵城市的政局,左右城市的政治倾向,并 且以出席等级会议、担任国王官吏。
城市市民阶层
一些大商人刻意模仿贵族的生活方式,并
上 用经商赚来的钱置办田产,改穿骑士服装,为
国王当差,从国王那里讨得贵族的封号。

法国大商人兼银行家雅克・科厄尔从不仅
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 整体面貌。
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伴随生产方式的变 革,欧洲社会结构的变 化,欧洲社会阶层新旧 更迭。农村富裕农民、 城市市民阶层开始登上 历史舞台——
农村富裕农民
13、14世纪,欧 洲农村大多数贵族将 地产抵押或变卖;富 裕农民、骑士、乡绅 通过各种手段集中土 地,以新的经营方式 掌握生产、交换等环 节,还控制乡村行政 事务,成为农村中富 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大 垦 荒时 代
10世纪中叶到13世纪中叶的300年间,西欧 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大垦殖运动。在物质利益 的驱动下,贵族、教会、农民等各个阶层、集 团都积极加入到了这场运动之中。
垦殖运动
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
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新垦 区的治理模式没有人身依附关系,不需要交纳捐 税,他们只需缴纳一笔资金,尽可以获得耕地和 获得房屋的居住权。
工工场。
会阶层,即工人阶级的前身。
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
毛 纺 织 业
《毛纺工场》卡瓦洛里
毛纺织业是最早出现社会分工的部门,在意
大原利料许采剥多购削自和治产方城品式市销— 里售,两—商个雇人环投节佣资,关开雇系用办一作些坊行,会控手制

第13 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3 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3 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厂和租地农场的出现, 初步的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政治: 封君封臣 制度
衰落瓦解
经济: 封 建庄园制
• 思想: 基督教
476年
1500年
本课梳理
土地关系的变化:庄园制度--租地农场 新的
西 经济
生产

和经经ຫໍສະໝຸດ 变化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作坊--手工工场 营方
谢 谢


和 社 会
社会结构
富裕农民 骑士等
的 发
变化
市民阶层

农村中富有生 新
气阶级力量


成为强化王权 级
政治力量 力

资 本 主 义 化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农民
农奴和领主 间关系变化
垦殖运动 农奴购劳役豁免权缴迁徙税
成为具有独立司法行政自治权地区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庄园瓦解
转让
封 建
领主 通 联姻 过 继承
土地 集中
出租直营地 土
依靠土地 租金生活

买卖
地 租地

集 农场
不适应 新的生 产方式
农民 农奴
富裕农民
其他佃
转租、购买 户地产
雇佣

资本主义性质
农业工人(雇佣)
的租地农场
比较思维
产生背景 流行时间 人员组成 剥削方式 产品归属
规模
租地农场主 受雇农民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西欧庄园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 9世纪开始
规模
手工作坊 规模小
手工工场 规模大

2018 部编版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018 部编版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3、具体表现 • (1)法王腓力二世在市民的支持 下,获得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 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国控制之下, 奠定了强化王权的基础。 • (2)13、14世纪,英国、法国等 国的市民阶级作为第三等级,出席 国王召开的会议,并提出自己的政 治主张。
西 欧 经 济 和 社 会 的 发 展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进
入中世纪,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封 建庄园经济。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正 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 度和庄园制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
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对欧洲以后的
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欧洲印刷工厂
学习目标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思考
11世纪以后,农奴和领主之间的关系发 生了怎样的变化?
农奴和领主关系的变化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 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自己劳动力的自 由支配; 又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 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农奴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越来越弱, 农奴的人身自由大大增强。
(二)土地经营方式变化
1、趋势: • 土地集中经营成为一种趋势。 2、表现• 14世纪中叶后,领主出租直领地,靠租 金生活,一些富裕的农民靠承租和购买 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和购买佃户的土 地,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3、经营方式 •雇佣少地或者无地的农民耕种。 4、影响 •将产品推向市场,将剩余的产 品销往更远的地方。
谢谢! 再见!
英国的租地农场产生得最早也最典型。在 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 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 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 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到16 世纪末,英国已出现一个“资本主义租地农 场主”阶级,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 工之间彼此签订契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全 部产品。16世纪,英国贵族从他的土地所得 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 入的比例的比是1:10。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手工业者开办作坊,家人,帮工 和学徒一起生产,规模比较小。
13世纪,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 坊得到发展。
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为商人从事手 工生产。
商人
提供生产原料 统一生产工具 统一生产地点
工人 资本主义化
出卖劳动力
集中的 手工工场 形成
雇工分工合作,进一 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1.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 2.缴纳迁徙税==》摆脱领主人身束缚
结果: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农村土地关系的变化
三、土地集中
背景:
小块土地起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 活动,再加一些领主不善于经营
土地集中方式: 转让、联姻、继承、买卖

租地农场的出现说明了中世纪晚期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这反映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 他们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 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一: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变化二:自由劳动力的增加 变化三:租地农场的出现
变化根本原因: 生产力发展
土地关系的变化
欧洲农村发生的变化产生的影响:
合作探究
材料一 在城市中,手工业者和商人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 的权利。 材料二 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 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1)材料一中,手工业者和商人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叫什么?他 们的法律地位受到什么的保护?
城市居民;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反映了市民阶层政治地位的提高、政治权利的扩大
城市: 手工工场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农业: 租地农场的出现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背景?
11世纪前后的西欧社 会相对趋于稳定,人口持 续增长。1050年--1350年 间欧洲人口增长了3倍。
随着人口的大幅度增 长,原有的庄园所拥有的 土地己不足以供所有人使 用,庄园中出现许多无地 或少地的人,流浪汉增加。
手工业发展进步的过程?
随着分工细化, 小型手工作坊 得到发展。
分散的手工 工场
集中的手工 工场
材料:15世纪,英有国何许区多别城?市郊区的农民,在自己 家中接受呢绒商人的订货,有的将羊毛去污梳理, 有的纺线,有的染色,有的织呢,而羊毛商人则收 集成品投放市场。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2、手工业: 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
庄园的衰落和瓦解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庄地租劳形役式地:租→货币地租
1.购买劳役豁免权 园
2.缴纳迁徙税

形解成自由劳动力
农奴解放的途径多种多样,有的是被封
建主释放的,但更多的是农奴出钱赎得自由, 或者逃亡而争得自由。土地被佃户或接受工 资的劳工所耕种,这些劳动力自由寻找工作。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5.手工工场的出现被喻为工业文明的曙光,这是因为


A.手工工场比手工作坊的规模大
C
B.西欧各国君主大力发展工商业
C.随着手工工场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
D.工人之间分工合作
6.“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
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
城市法的保护;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早期资产阶级) 1、农村——富裕农民
如何崛起?(p63)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出现
1、农业—土地关系的变化
(1)首先是土地面积的不断扩大;
11世纪后,欧洲农村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 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 逐渐扩大,有的垦殖是领主组织,多数是农 民自发开垦,垦殖者成为这些地区的新主人, 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同时仿效自 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和行政自治权的 地区
4、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出现的意义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 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 会的整体面貌。
二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社会结构的变化
1 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富裕农民
13、14世纪欧洲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指的是那些 人? 富裕的农民、骑士、乡绅——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2、租地农场的出现
原因 ①是庄园制度下的小块 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 生产经营活动。
② 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③ 一些领主不善经营。
探讨1、租地农场的特征:
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有两个突出的特征:
1、一定规模的雇佣劳动经营。 租地农场有了雇主、雇工的不同,便产生了资 本主义性质的剥削关系。 2、为市场而生产。
反映了市民阶层政治地位的提高、政治权利的扩大
市民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有什么作用?
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 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 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结:(数字助记)
1、一种新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两种新的生产经营活动: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3、两个新的社会阶层: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3、下列关于中世纪欧洲商人与雇佣工人的
D 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境导入,生成问题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 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都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欧洲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一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一)租地农场的建立 1、租地农场出现的背景: ⑴垦殖运动的发展(垦殖者?) ⑵庄园的衰落和瓦解(表现?) ⑶富裕农民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转租、购 买其他佃户土地建立租地农场
思考
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里用自 己的生产工具为商人从事手工生产。这反 映出当时农村手工工场呈现一种什么状态? 后来商人提供原料、统一生产工具配备手 工工场又有什么变化?
分散
集中
欧洲印刷工场
2、手工工场的特点(形式)
工人与雇主之间 形成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
二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一)、富裕农民
有的富裕农民原先是某庄国的庄头,负责替领主管理庄园 生产和其他事务。他们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丰富的农业生 产经验。由于农业发展、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农民向领 主缴纳货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在 财富普遍积累的基础上,一批富裕农民脱颖而出。他们是土 地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法兰西,他们占有的土地达到总面积 的1/5,有的地区甚至达到1/3。
D
B
世界历史
古 代 史
原始社会:距今二三百万年
奴隶社会:古希腊、罗马(西、东)
封建社会:西罗马帝国灭亡 ----15世纪(中世纪)
近代史:资本主义社会
德意志 西罗马帝国 法兰克王国 法兰西 意大利
封君
西 欧 封 建 制 度
土 地
封臣
庄园
领主
自由的农民
农奴
佃户
不由的农奴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材料反映了农村什么的变化?
反映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这些富裕的 农民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二) 、 市民阶级的出现
材料一 在城市中,手工业者和商人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 的权利。 材料二 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 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1)材料一中,手工业者和商人有了一个新的 身份叫什么?
3、下列关于中世纪欧洲商人与雇佣工人的关系说 法正确的是( ) ①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 ②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生产工具 ③工人完全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④商人与工人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 的关系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①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
D
4、13、14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 出现了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这一阶级力量不包括 ( ) A.富裕的农民 B.骑士 C.乡绅 D.贵族 5、在欧洲中世纪末期,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都成为______,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 ) A.城市公民 B.城市居民 C.城市劳动者 D. 城市建设者
课堂练习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表 现在( ) ①各地纷纷开展了垦殖运动 ②垦殖者成为新开垦地区的新主人 ③庄园逐渐衰落 ④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①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
D
2、下列关于中世纪晚期手离农业 B.手工业者更多是为适应市场而劳动 C.手工业者开设的作坊规模比较大 D.手工工场逐渐由分散走向集中
思考
农奴和领主关系的变化
11世纪以后,农奴和领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 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 配; 又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 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农奴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越来越弱,农 奴的人身自由大大增强。
思考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 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成了他们 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 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 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 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城市居民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反映了市民阶层政治地位的提高、 政治权利的扩大
课堂小结
西欧 经济 和社 会的 发展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垦殖运动的发展 庄园的衰落和瓦解 租地农场的出现 手工工场由分散到集中 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出现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富裕农民成为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市民阶层的形成
这反映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 芽的情况。 租地农场主就是后来的农业资 本家。他们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 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2.租地农场的特点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 将产品推向市场。 (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
(二)、 手工工场的变化
1、手工工场的发展背景: ⑴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 ⑵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劳动。 ⑶小型手工作坊发展。 农村手工 工场分散。 后来逐渐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