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三大因素

合集下载

董田林在线解答:诱发深静脉血栓的三大因素

董田林在线解答:诱发深静脉血栓的三大因素

董田林在线解答:诱发深静脉血栓的三大因素

深静脉血栓是现在较为多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深静脉血栓在日常生活中发病率极高,疾病在生活中怎么进行良好的预防手段,完全取决于了解疾病常识的程度有多少,重视它的程度有多深,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了解深静脉血栓的常识非常有必要。

一、血液高凝状态:血液组成成份改变而处于高凝状态,是酿成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为数众多的因素,而最常见且与血栓形成关系最密切的,首推各种大型手术。除手术外,许多因素都可以增加血液的凝固程度。严重脱水时血液浓缩,血细胞相对地增多;脾发除术后血小板在第9-12天显著增加。这些都可以增加血液的凝固度。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常常伴有内毒素性毒血症,酿成局部和全身性施瓦茨瓜和休克,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各种部位的癌肿,避孕药,容易发生血栓形成。妊娠妇女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增加,促凝血成份增多,来自胎盘中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抑制增加,因而处于高凝和抗凝功能削弱状态。

二、静脉壁损伤:凡足以酿成静脉壁损伤者,均有利于凝血致活酶的形成和小血小板集聚,促使血栓形成,常见的可归纳为如下数种: 1、化学性损伤经浅静脉注射有激惹性的溶液后,容易引起条索状血栓性浅静脉炎, 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作,均可诱致静脉血栓形成。反复穿刺静脉或静脉内留置塑料输液导管,常可并发血栓性静脉炎。股骨颈骨折损伤股总静脉、

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及其属支,均可并发血栓形成。施行直接涉及静脉的手术,如深静脉瓣膜修复术、静脉段移植术或静脉转流术后,亦可并发血栓形成。 3、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可因静脉周围的感染灶所引起,典型的例子如化脓性乳突炎可并发横窦血栓形成;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等。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抗凝、等药物治疗。 血栓可向上延伸至下腔静脉,向下可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成为混合型。 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10-14天,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20-30cm,以防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 症状与血栓形成的时间一致。
如患肢高度肿胀、皮肤苍白或呈暗紫色、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说明有发生股青肿或股白肿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师紧急处 理。 中心型:也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周围型:也称小腿静脉丛血栓形成。 应注意包扎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应在每日晨起床前进行,若 患者已起床,则应嘱其重新卧床,抬高患者10分钟,使静脉血排空,然后 在包扎,弹力袜大小必须适合患者腿部周径,包扎弹
手术过程中的长时间仰卧,长期肢体制动或偏瘫引起 腘窝部的静脉血淤滞。全麻、感染或其他增加下肢静 脉容量和减少静脉回流的因素都可以引起静脉淤滞。 内膜损伤、局部因素包括血管的直接损伤。大手术后 ,由于手术的打击,血液粘稠度增高。
另外,解剖因素也是下肢DVT的重要原因,左髂总静 脉被夹在右髂总动脉和骶骨峡之间,容易使左髂总动 脉长期处于前后壁接触状态,不但使左髂总静脉血流 受阻,还可形成静脉管腔内粘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多形成左侧的主要原因。
痛和轻度肿胀,活动受限。症状与血栓形成的时间一 5、注意患肢温度、皮温及肿胀程度。
膝关节屈曲15度,使髂股静脉呈松弛不受压状态,并可缓解腘静脉牵拉,避免膝下垫枕,以免影响小腿静脉回流。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护理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护理2
1.疼痛
一般首发症状 轻度、中度肿胀一般无明显疼痛,重度时才有。 疼痛性质:弥漫性、定位不清楚的胀痛。 有时在疼痛部位皮肤下面可触及压痛性、条索样异物
二、临床表现
2.肿胀 ➢ 最主要的或是唯一的症状
➢ 除少数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而表现为双下肢肿胀外, 绝大多数为单侧下肢肿胀
➢ 肿胀的程度依静脉闭塞的程度和范围而定 ➢ 肿胀同时伴组织张力升高
,2005,8(21):21 8.李素玲.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血栓消融器消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
护理.现代护理杂志,2002,8(8):210
Thank You !
(2) 非 手 术 治 疗
祛聚疗法:
主要作用:扩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降低黏稠度 ,又能防止血小板聚集,常作为辅助疗法。
常用药物: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低分子右旋 糖酐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
四、观 察 及 护 理
(1) 护 理 评 估
(2) 护理诊断/问题
(3)护 理 目 标
(4) 护 理 措 施
(4) 护 理 措 施
1.心理护理
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病人的恐惧与焦虑情 绪。
(4) 护 理 措 施
2.体位
急性发病后10-14天内绝对卧床休息,包括在床 上大小便,患肢禁止热敷、按摩,以免血栓脱落。 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膝关节微屈,下 垫宽大软枕。10-14天后可下床活动。行足背伸屈 运动,每日数十次,每次3-5分钟,以促进静脉回 流。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常规护理
▪ 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颜色的变化:如患肢周径不断 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颜色加深,温度升高说明 出现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置。
▪ 抬高患肢,早期活动 ▪ 戒烟酒 ▪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原发病 ▪ 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屏气用力。
常规护理
▪ 避免碰撞伤肢:在护理过程中嘱患者注意安全,严 防再次碰撞伤。
预防
▪ 机械预防 可采用气动压迫或使用分级压力袜等。气动压迫是 对套在肢体末端的袖套充气和放气来促进血液流动和深静脉 回流至心脏。分级压力袜是通过外部压力作用于静脉管壁, 来增加血液流速和促进血液回流,它能提供不同程度的外部 压力。许多学者认为,联合应用分级弹力袜和低分子量肝素 的效果最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心理护理 ▪ 常规护理 ▪ 患肢护理 ▪ 注意出血倾向 ▪ 特殊护理 ▪ 溶栓的护理 ▪ 恢复期的护理
护理
心理护理
▪ 精神紧张、有恐惧心理患者的护理: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 寒”。要主动关心患者病情变化,使其消除 思想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忧郁型患者的护理:护士反复进行开导安慰, 说明忧则气郁,思则气结,而人体以气机调 畅为贵,气行则血行,气机郁结,则易致瘀 血阻滞,脉络不通,不利治疗。
治疗
▪ 手术治疗 静脉切开取栓
▪ 药物治疗 静脉溶栓加抗凝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2017.12.16
下肢深静脉血栓
• 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腔内由液体转化为固体,阻塞静脉管腔, 引起静脉回流障碍,静脉壁呈炎性改变,远心端静脉高压,导致 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如未及时治疗,可能 导致肺栓塞及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病因和病理
• 19世纪中期,Virchow提出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为: • 1.静脉损伤:损伤造成血管内皮脱落及内膜下层胶原裸漏,或静脉内皮及 其功能损害,引起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物质释放,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同时静脉壁电荷改变,导致血小板聚集黏附,形成血栓。 • 2.血流缓慢:常见外因有:久病卧床,术中术后以及肢体制动状态机久坐 不动等。此时因静脉血流缓慢,在瓣窦内形成涡流,是瓣膜局部缺氧, 引起白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白细胞黏附及迁移,促成血栓形成。 • 3.血液高凝状态:常见于妊娠,产后或术后,创伤,长期服用避孕药,肿 瘤组织裂解产物等,使血小板数增高,凝血因子含量增加而抗凝因子活 性降低,导致血管内异常凝结形成血栓。
3)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临床表现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髂 窝,小腿肌层都可有压痛,常伴有体温升高和脉率加速(股白肿)。如病程继续进展,肢体极度肿胀, 对下肢动脉造成压迫以及动脉痉挛,导致下肢动脉血供障碍,出现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进 而小腿和足背往往出现水泡,皮肤温度明显降低并呈青紫色(股青肿),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静脉 行坏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疾病护理常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疾病护理常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疾病护理常规

一、定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

二、临床表现

1、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周围型

1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是原发于小腿肌肉静脉丛的血栓形成,常见于手术后、长期卧床和外伤所引起;因病变范围小,未累及下肢主干静脉,症状表现往往不明显,病人仅有轻微小腿胀痛、肿胀;

2腘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腘静脉及其以下主干静脉的血栓形成,临床上并不少见;无任何发病诱因,病人突然出现小腿剧烈胀痛,难以忍受不能行走;小腿广泛肿胀,紧硬饱满,呈弥漫光亮,压痛明显,拒按,手不可触及;全身反应不明显,可有低热;

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中央型发病急剧,突然发生髂凹部、大腿内侧股三角区明显胀痛,或下肢广泛性胀痛,随后迅速出现整个下肢广泛性明显肿胀、粗肿,同时伴有下肢浅静脉怒张、曲张;由于皮肤毛细血管细小静脉扩张,皮肤上出现广泛蓝色微细的网络网络瘀血;因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在股三角区常可扪及股静脉呈硬索条状,有压痛;整个下肢饱满紧韧感,尤其是小腿更明显,压痛,Homans征阳性;血栓向远侧逆行扩展而累及全下肢,发生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有轻度全身反应,发热不超过℃;

3、股青肿的症状股青肿是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混合型的严重类型,整个下肢深静脉系统广泛血栓形成而完全阻塞,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严重障碍,同时引起肢体动脉痉挛,出现下肢血液循环障碍肢体瘀血和缺血同时并存;但临床上很罕见;股青肿发病急骤,患肢剧烈胀

痛,整个下肢广泛性严重肿胀,呈青紫色,伴有瘀斑、水泡、肢体发凉,股动脉搏动减弱,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消失;而且全身反应严重,发热39℃以上;由于大量的血浆、组织液贮留在患肢,引起;同时,可以发生静脉性肢体坏疽,并发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危重,导致死亡;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全解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全解
A. 依据血栓形成时间分为: B. 急性期,即2周以内; C. 亚急性期,即2周至6个月以内; D. 慢性期,即6个月以后。
B. 依据急性期血栓形成的解剖部位分为: C. 中心型,即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D. 四周型,包括股静脉血栓形成及小腿深静脉
血栓形成; E. 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髂股静脉血栓
绝大多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继发于小腿深静脉血栓; 但有时原发于髂股静脉或髂静脉; 产后妇女、骨盆骨折、盆腔手术和晚期癌肿病人易
发生; 病变发生在左侧下肢深静脉较右侧明显多。
1) 髂动静脉的解剖关系 2) 走行从骨盆左侧横行呈平斜角 3) 左髂总静脉前方受压于搏动强的右髂总动脉 4) 前方受压于生理型前凸的腰骶椎
三大发病因素往往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其 中某一因素可能起主导作用,形成不同的发 病成因,像血流变缓,增加了血液的凝固度, 血小板积存增多,以致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 聚拢,纤维蛋白沉积,最终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 血液凝块形成
1. 静脉内的缓慢湍流诱导 血液淤滞、促进凝血。
2. 纤维蛋白聚合加固血液凝块。
下肢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 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
其临床特点为患肢局部肿痛、皮下可扪及有压痛的 条索状物或ຫໍສະໝຸດ Baidu有病变远端浅表静脉曲张等静脉回流 受阻现象。偶可因血栓脱落而造成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
1 促进血液循环
通过锻炼、提脚、按摩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 使用抗凝剂
抗凝剂可以减少血液凝结和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3 保持水分摄入
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以改善血液流动,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
活动
尽量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经 常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 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指的是深层静脉内形成的血栓,可能导致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定义和概述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在深层静脉内形成的血栓,多发生在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可能引发肺栓塞等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
1 血液凝固异常
血液中凝血因子的异常增 多或减少,增加了血栓形 成的风险。
2 血流淤滞
血管内的血液流动减慢或 阻塞,使得血栓更容易形 成。
3 血管内膜损伤
血管内膜遭受ຫໍສະໝຸດ Baidu伤,血小 板的粘附和活化增加,促 使血栓的生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手术或严重外伤
手术或外伤会加速血液凝固和血流淤滞,增加 血栓形成的风险。
孕期
孕期血液凝固功能增强,同时子宫压迫会引起 下肢血流淤滞,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穿着松散舒适的衣物
避免穿着紧身或束缚的衣物, 防止下肢血流阻塞。

静脉血栓最常见原因有哪些

静脉血栓最常见原因有哪些

静脉血栓最常见原因有哪些

静脉血栓是指静脉内血液凝固,形成血栓的疾病。静脉血栓最常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体内继发性高凝状态: 继发性高凝状态是指由于机体内的某些疾病导致凝血

系统的失衡,使血液易于凝结。这些疾病包括遗传性或临床获得性凝血系统疾病,如遗传性或获得性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III等凝血蛋白缺乏或抗凝药物使

用不当。

2. 静脉内皮损伤: 静脉内皮损伤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促发因素。损伤包括外伤、手术、导管通路、动脉硬化性斑块等。损伤后,血液在损伤部位发生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激活和炎症反应,最终导致血栓形成。

3. 静脉血流慢速: 静脉血流慢速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长期卧床、长时间固定坐姿、长时间旅行、肿瘤压迫静脉等。血流慢速会使血液中形成血栓的凝血因子停留在静脉内,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4. 血液高凝状态: 一些疾病或药物使用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这些因素包括妊娠、卵巢肿瘤、肿瘤化疗、孕激素或雌激素使用、绝经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因素会改变血液中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平衡,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5. 年龄和性别: 年龄和性别也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年龄增长会导致血管壁逐渐衰老,更容易发生损伤。而女性在妊娠、分娩、服用口服避孕药等生理状态下,激素变化和循环动力学的改变会增加静脉血栓的风险。

6. 遗传因素: 静脉血栓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遗传因素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获得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III等凝血蛋白缺乏或突变可能导致血液易于凝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法医学鉴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法医学鉴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法医学鉴定

引言

在法医学领域中,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鉴定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

工作。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

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鉴

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法医学的角度出发,对于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的鉴定进行深入探讨。

一、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定义和特征

1.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定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在下肢深部静脉内形成血栓,通常发生在腿部的

深部静脉系统中。这种血栓形成常常是由于血液在静脉内凝结而形成,一般会出现在小腿、大腿等部位。

2.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特征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局部疼痛: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下肢疼痛,尤其是在行走或站立时

疼痛感会加重。

(2)肿胀:患处会出现肿胀,局部皮肤呈现红、紫色,并伴有触痛与压痛。

(3)发热:在血栓形成部位会出现发热症状,伴有皮肤红肿、发热等表现。

以上特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见表现,但需要通过法医学的方法对深静脉血栓进行鉴定。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法医学鉴定方法

1.法医学解剖学检验

通过尸体的解剖学检验,可以对深静脉血栓进行鉴定。解剖学检验主要包括对尸体下肢深部静脉系统的解剖,发现是否存在血栓的形成。

2.法医学临床检验

法医学临床检验是通过临床医学上的方法对深静脉血栓进行判断。包括通过超声检查、CT检查、肌电图检查等多种临床手段对深静脉血栓进行鉴定。

3.法医学病理学检验

病理学检验是通过对于病理标本的检查,来确定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通过对组织标本的镜检,可以明确血栓的形成情况和位置。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三大因素PPT课件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三大因素PPT课件
10
混合型
• 血栓弥漫于整条患肢深静脉系统,表现 为患肢明显肿胀、疼痛和压痛,沿股静 脉行程可扪及条索状肿块,病人行走较 困难。
11
股青肿
• 当血栓继续滋长、繁衍,不仅使整条患 肢深静脉系统全部处于阻塞状态,还引 起动脉强烈痉挛时,即形成股青肿。
• 表现为患肢剧烈疼痛,明显肿胀,皮肤 紫绀,足部动脉搏动消失,全身中毒反 应明显,体温多超过39℃ ,常出现肢体 坏疽。
• 1936年作为抗凝剂首次用于人类。
• 是一种多糖链混合物,分子量在5,000—30,000D
之间,经化学或酶促解聚后,可分解为分子量在
4,000—6,500D之间的化合物,即低分子肝素。
• UFH通过激活抗凝血酶Ⅲ(AT-Ⅲ)而发挥抗凝作
用,但这种作用是非特异性的,血浆蛋白可与AT-
Ⅲ竞争性结合UFH,从而减弱其抗凝活性,导致
UFH生物利用度下降。
19
普通肝素(UFH)
• 半衰期较短,约1小时 • 用药过量可致自发性出血,表现为黏膜出血(血
尿、消化道出血)、关节积血和伤口出血等,故 用药期间应监测出、凝血时间(BT、CT)或部 分凝血活酶时间(PTT),若CT>30分钟或 PTT>100秒均表明用药过量。 • 出血严重时可用硫酸鱼精蛋白静注中和,通常 1mg鱼精蛋白能中和100单位UFH。
• 开始时可予3mg,每天2次。2天后根据凝血酶原时 间(PT)或凝血酶原活性来确定维持量。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1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1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1
一、定义

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 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 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
二、病因分析
1946年,Virchow首先提出静脉血栓形 成的三大因素:
I. 血液成份的改变 II. 血流异常 III. 静脉壁损伤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及多种先进的检测 手段的验证, Virchow的理论得到了普遍公 认。
预防及基础治疗
一、预防 1)药物预防 2)机械物理方法
ຫໍສະໝຸດ Baidu
1)药物 ①肝素钠或肝素钙,首日5000U-10000U/d, 次日2500U/d或做雾化吸入; ②口服香豆素类等抗凝药,如华法林阿司匹 林等 2)理疗 ①间歇性腿部充气压迫疗法 ②阶梯压差性弹力袜 注意:伴下肢缺血者禁用
二、非手术疗法 1)一般处理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适当使用利尿剂、下 床活动时穿弹力袜。 2)抗凝①低分子肝素 4000/d iH ②华法林首次7.5mg/d逐渐减至2.5mg/d 3)溶栓 尿激酶10万U-50万U/d,疗程7~9天 4)降纤 DF-521 5U首次倍量qod或qd
ΙΙΙ血管壁损伤 1)生理 静脉内膜为一层扁平的内皮细 胞,内皮细胞表面有一层含有糖蛋 白、肝素等成分的覆盖物,具有良 好的抗凝作用,并能防止血小板的 黏附。 内皮的本身具有合成抗凝物质 、并分泌物质参与前列腺素的合成 。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

日期:2006-10-25 16:52:36【关闭窗口】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较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据报道,美国每年有25万~50万人患深静脉血栓性疾病;英国患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者占人口的0.5%,其中大部分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国内深静脉血栓形成也呈逐年增多。自19世纪Virchow首先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血液高凝、血流滞缓和管壁损伤)以来,经近百年的验证,已被医学界所公认。本病好发于下肢,血栓形成后,血栓远端静脉高压,从而引起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或曲张等临床表现。严重者还可以影响动脉供血,并使静脉瓣膜受损,遗留永久性的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存质量。

本病属于中医“股肿”、“脉痹”、“淤血”、“淤血流注”、“肿胀”等范畴。中医对深静脉血栓形成认识久远。《千金备急要方》中说:“久劳、热气盛、为湿热所折,气结筋中”。“气血淤滞则痛,脉道阻塞则肿,久淤而生热。”《血证论》则认为“淤血流注,四肢疼痛肿胀,宜化去淤血,消利肿胀。”又说:“有淤血肿痛者,宜消淤血”,“淤血消散,则痛肿自除。”这说明中医学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有详细的了解。并提出了重要的治疗方法。对后世对本病的临床治疗有重大的影响。

病因

自19世纪中期(1846~1856年),魏尔啸(Virchow)首先提出了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血液高凝、血流滞缓和血管壁损伤)以来,就开始了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的探讨,经近百年的临床及多种先进检测手段的验证,已普遍被公认。有许多学者还提出了一些可能与本病有关的因素。

深静脉血栓诊治

深静脉血栓诊治

DVT的治疗
急性期治疗:
目的:预防PTE,减轻血栓后并发症,缓 解症状。积极治疗DVT,降低死亡率和致 残率
方法:主要是非手术疗法:溶栓、抗凝、 滤器置入以及其他介入治疗手段,偶需手 术治疗。
DVT的治疗
1. 一般治疗:卧床和抬高患肢,急性DVT需 卧床休息1~2周,使血栓紧粘附于静脉内 膜,减轻局部疼痛,促使炎症反应消退。
诊断
(5)电阻抗体积描记检查: 采用各种容积描记仪, 判断下肢静脉通畅度,以确定有无静脉血栓形 成。对有症状的近端DVT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 异性,对无症状的下肢静脉血栓敏感性低。
(6)静脉测压:站立位足背静脉正常压力一般为 130cmH2O,踝关节伸屈活动时,一般下降为 60cmH2O,回升时间超过20秒钟。主干静脉有血 栓形成时,站立位无论静息或活动时压力,均 明显升高。回升时间增快到10秒钟左右。
rt-PA:负荷量100mg,静点2小时,需同时使用 肝素。费用相对较高。
DVT的治疗
4. 介入治疗: 4-1,导管血栓溶解术:血管内注入溶栓药,还有将
导管进接插到血栓内注药。禁忌证较多,如活动 性或最近有内出血、高龄、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等。 仅对新鲜血栓(数天内)有效。
导管内注 入溶栓药
DVT的治疗
手术取出 静脉血栓
DVT的治疗
手术治疗 现多大隐静脉切开后用Fogarty带囊导管取栓, 手术简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三大因素

全球医院网2011-04-08我要评论我要订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形成的三大因素是: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具体介绍如下:一、静脉血流滞缓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它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二、血液高凝状态这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各种大型手术是引起高凝状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强;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两者的抑制剂水平均有升高,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脾切除术后由于血小板骤然增加,可增加血液凝固性,烧伤或严重脱水使血液浓缩,也可增加血液凝固性。三、静脉壁的损伤 1、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股骨颈骨折损伤股总静脉,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2、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3、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

以上便是关于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其中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是两个主要原因。单一因素尚不能独立致病,常常是两个或3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责任编辑:夏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