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接入网技术基础第一章 接入网的概念

合集下载

第二部分:宽带接入技术方式

第二部分:宽带接入技术方式

第二部分宽带接入技术目录第一章接入网概述 (2)一、通信网概述 (2)二、接入网的定义和界定 (2)第二章网络基础知识介绍 (4)一、 Ipv4地址 (4)二、 VLAN概述 (5)三、QinQ技术 (5)第三章 xDSL接入技术 (6)一、 xDSL技术综述 (6)二、 ADSL/ADSL2+技术 (6)三、 VDSL技术 (8)四、 xDSL设备简介 (10)第四章 LAN接入技术 (18)一、 LAN接入概述 (18)二、小区LAN组网模式 (18)第五章 PON接入技术 (19)一、PON的定义 (19)二、EPON技术概述 (20)三、GPON技术概述 (22)四、FTTX技术 (23)五、PON设备简介 (25)第一章 接入网概述一、 通信网概述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Node )和连接节点的传输链路(Link)组成,以实现两个或多个规定点之间信息传输的通信体系。

主要由用户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设备构成。

通信网按拓扑结构可分为总线结构、环型结构、星型结构、树型结构、网状结构、全连通结构。

通信网按功能性质又可分为业务网、支撑网与传送网。

本手册所介绍的接入网属于传送网的一部分。

二、 接入网的定义和界定(一)接入网的概念接入网(AN ,Access Network )位于电信网的末端,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

国际电信联盟(ITU-T )在1995年7月通过的G.902建议中将接入网定义为: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 )和用户网络接口(UNI )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组成的,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由管理接口(Q3)进行配置和管理。

(a)总线结构 (b)环型结构(c)星型结构(e)网状结构(d)树型结构(f)全连通结构(二)接入网的界定接入网所覆盖的范围由三个接口来界定,如下图所示,接入网通过用户网络接口(UNI)连接用户终端,通过业务节点接口(SNI)与业务节点(SN)相连,通过Q3接口连接到电信管理网(TMN)。

接入网

接入网

V5接口的协议结构
AN
网 络 层
LE
PSTN 控制 BCC 链路 保护 协议 协议 协议 控制 协议
Q.920 /Q.921
PSTN 控制 BCC 链路 保护 协议 协议 协议 控制 协议

BCC协议
BCC协议:用来在LE控制下分配承载通路。 业务所需要的多时隙连接,应在V5.2接口内 的一个2M链路上提供。
功能说明

保护协议
支持在适合的物理C通道之间切换逻辑C通 路,以达到协议保护的目的。

定时
提供比特传输、字节定位和帧同步所必需 的定时信息。
常见V5基本概念
通信路径(C路径) 一种信息,为下类信息类型的一种: ——运载控制协议的第二层数据链路 ——运载链路控制协议的第二层数据链路 ——运载PSTN信令的第二层数据链路 ——运载保护协议的每个第二层数据链路 ——运载BCC协议的第二层数据链路 ——来自一个或多个用户端口的所有ISDN D通路信令 数据 ——来自一个或多个用户端口的所有ISDN分组数据 ——来自一个或多个用户端口的所有ISDN帧中继数据
接入网
学习接入网概念及其所使用的原理 和技术
接入网概述

什么是接入网 1. 传统用户接入网 我们可以将接入网看作本地交换机 到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部分,主要完成 交叉连接、复用和传输功能,一般不含 有交换功能。 其位置如下图所示:
交换机
交接箱
主干 系统
分线盒
用户终端
配线系统
引入 线
接入网
接入网在电信网中的位置

铜缆接入
目前使用的主要是铜缆网。已经出现了新的技术, 包括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高速数字用户线 (HDSL)等新技术。

宽带接入网技术基础第一章 接入网的概念

宽带接入网技术基础第一章 接入网的概念

1.2.1电信网接入网标准
电信接入网定义的解释: ➢ 接入网组成
接入网是由线缆装置、传输设备等实体构成的一个实施系 统。
➢ 接入网目的
接入网为电信业务提供所需的传送承载能力。 电信业务是在SNI和每一与之关联的UNI之间提供的。
➢ 接入网可经由Q3接口由电信管理网进行配置和管理
Q3:电信管理网(TMN)的系统管理接口。
宽带接入网技术基础
第一章 接入网的概念
第一章 接入网的概念
1 从位置关系理解接入网 2 接入网的标准 3 总结
1.1从位置关系理解接入网
1.1从位置关系理解接入网
➢接入网的俗称 Last mail(最后一英里) 从网络指向用户方向,最后一公里 First mail(最初一英里) 从用户指向网络方向,最初一公里 注意:“一公里”是一种形象的称呼,并非实际 距离为一公里。
用 户 R P IP接 入 网 R P
驻 地 网
(IPA N )
IP核 心 网 R P IP接 入 网R P 用 户
(IPC N )
(IPA N )
驻 地 网
1.2.2 IP接入网标准
IP接入网定义的解释: ➢ 是IP用户和IP服务提供者之间提供接入能力的实体组成 ➢ 由这些实体提供承载IP业务的能力 ➢ 定义中的IP服务提供者是一种逻辑实体
可能是一个服务器群组 可能是一个服务器 甚至可能是一个提供IP服务的进程 ➢ IP用户可以动态选择不同的IP服务提供者
1.2.2 IP接入网标准
IP接入网的三大功能
去管理口 RP
➢ 运送功能
IP接入网系统管理
承载并传送IP业务
RP
CPN
➢ 接入功能
IP接入功能 IP接入网运送功能

接入网概述

接入网概述

第一章接入网概述⏹ 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1.2 接入网的分类⏹ 1.3 接入网提供的综合接入业务1.1.1接入网的定义与定界1.接入网的定义电信网将全网划分为:公用电信网、用户驻地网(CPN)。

通常电信网指公用电信网部分。

公用电信网又可划分为三部分:长途网(长途端局以上部分)中继网(即长途端局与市话局之间以及市话局之间的部分)接入网(即端局至用户之间的部分)按照ITU-T G.902的定义,接入网(AN)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所组成的,它是一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2.接入网的定界接入网所覆盖的范围可由三个接口来定界:SNI、UNI与管理的Q3接口。

业务节点(SN)是提供业务的实体,可提供规定业务的业务节点有本地交换机、租用线业务节点或特定配置的点播电视和广播电视业务节点等。

业务节点(SN)是提供业务的实体,诸如:本地交换机或者广播电视业务节点等。

接入网与用户间的UNI接口能够支持目前网络所能提供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但接入网的发展不应限制在现有的业务和接入类型。

1.1.2 接入网的功能结构1、通用协议参考模型G.803的分层模型将网络划分为:电路层(CL)传输通道层(TP)传输介质层(TM)电路层(CL):面向公用交换业务的,按照提供业务的不同可以区分不同的电路层。

它可以是承载交换业务的交换机和提供租用线业务的交叉连接设备传输通道层(TP):为电路层节点(如交换机)提供透明的通道。

通道的建立由交叉连接设备负责。

传输介质层(TM):面向跨越线路系统的点到点的传输诸如光缆。

根据接入网框架结构和体制要求,接入网的重要特征可归纳为如下四点:(1)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

(2)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除了一些用户信令格式转换外,信令和业务处理的功能依然在业务节点中。

第1章 接入网概述

第1章 接入网概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接入网的定义与定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接入技术的宽带化 近年来,固网运营商来自话音、纯宽带业务收入的增幅 在不断下降,不能适应竞争和需求的变化,因此,需要 从纯数据、话音的单业务运营模式向应用、视频、语音、 数据相结合的多业务运营模式迈进。 接入技术的多样化 电信网宽带化首当其冲的就是接入网的宽带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按传输的信号形式分类
接入网按照传输信号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数字接入网和 模拟接入网。 数字接入网:接入网中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如HDSL、
光纤接入网和以太网接入等。 模拟接入网:接入网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如ADSL。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二 接入网技术分类
➢ 按传输媒介分类 ➢ 按传输的信号形式分类 ➢按接入业务的速率分类
接入网负责将电信业务透明地传送到用户,即用户通 过接入网的传输,能灵活地接入不同的电信业务节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接入网的定义与定界
国际电信联盟(ITU-T)对接入网的定义如下: 接入网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用户网络接口(UNI)
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组成,为供给电信业务而提供 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经由管理接口(Q3) 配置和管理。 按照服务范围、网络拓扑和接入逻辑,也有人把现代 通信网划分为:核心网(骨干网)、接入网、用户驻 地网。 • 核心网(Core Network)由现有的和未来的宽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接入网的定义与定界
• 高速骨干传输网和大型中心交换节点构成。 • 接入网(Access Network)泛指用户网络接口
(UNI)与业务节点接口(SNI)间实现传送承载 功能的实体网络。 • 用户驻地网(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一般是 指用户终端至用户网络接口所包含的机线设备(通 常在一个楼房内),由完成通信和控制功能的用户 驻地布线系统组成,以使用户终端可以灵活方便地 进入接入网。

5、接入网概述

5、接入网概述

第一章接入网的概念1接入网(AN Access Network)是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电信网的最低层是电信网向用户提供业务服务的窗口其在通信网中的位置,可看作市话端局或远端模块(RSU)与用户之间的部分,主要完成交叉连接、复用和传输功能,一般不含交换功能。

用户接入网覆盖从交换机的交换端口至用户终端之间的所有设备和传输媒介通常包括用户线系统和复用设备还可以包括数字交叉连接设备远端交换模块和用户/网络接口设备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 Service Node Interface)和用户网络接口(UNI User Network Interface)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例如线路设备和传输设施)组成为给电信业务提供所需的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通过管理接口(Q3)实现接入网的配置和管理原则上对接入网可以实现的用户网络接口(UNI)和业务节点接口(SNI)的类型和数量没有限制接入网是由UNI SNI 和Q3 接口界定的AN 通过这些接口连接到其它网络实体显而易见用户终端通过用户网络接口(UNI)连接到接入网接入网通过业务节点接口(SNI)连接到业务接点(SN)接入网(AN)和业务节点(SN)通过Q3 接口连接到电信管理网接入网的特点:1、业务量密度低 2、缺乏规模经济,成本高。

3、成本差异大 4、成本与业务量无关 5、运行环境恶劣6、技术变化慢宽带业务需求有5类:1、点播电视(VOD)或准点播电视(NVOD),又称影视点播业务2、交互式图象游戏3、交互式图象业务4、远程教育5、多媒体库中长期的业务需求有以下几类:1、广播电视。

2、事务业务。

3、目标型广告。

用户接入网可分为五个功能组用户端口功能(UPF) 1. 与UNI 功能的终端相连接2. A/D 转换3. 信令转换4. UNI 的激活/激活5. UNI 承载通路/能力的处理6. UNI 的测试7. 控制功能业务端口功能(SPF) 1. 与SNI 功能的终端相连接2. 承载要求即时受理和操作要求映射进核心功能3. 特殊SNI 所需的协议映射4. SNI 测试5. SPF 维护6. 受理功能7. 控制功能核心功能(CF) 1. 接入的承载处理2. 承载通路集中3. 信令与分组信息的复用4. 对ATM 传送承载的电路模拟5. 管理功能6. 控制功能传送功能(TF) 1. 复用功能2. 业务疏导和配置的交叉连接功能3. 管理功能4. 物理媒质功能AN系统管理功能(SMF)接入网系统受理功能(AN-SMF) 1. 配置和控制2. 指配协调3. 故障检测和指示4. 使用信息和性能数据收集5. 安全控制6. 对UPF 及经SNI 的SN 的即时管理及操作要求的协调7. 资源管理用户接入网与交换网相比可概括为如下几个主要的特点:业务量密度低、接入网的成本高、接入网的成本差异大、接入网的成本与业务量的大小无关、接入网设备的运行环境差、接入网的投资比例低技术发展缓慢归纳起来主要的接入技术可分为基于对绞线铜缆的传统接入网技术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用户接入网技术无线接入网技术和光纤接入网技术等四种类型接入网的最终发展目标是接入网的光纤化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光纤到家即FTTH 但由于成本和目前用户业务需求的限制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一步到位实现FTTH 这一最终目标而都是采用多种方式实现光纤用户接入网技术通常可把光纤接入网技术分为两个阶段即采用混合光纤/对绞线铜缆接入网技术的初级阶段和采用纯光纤接入网技术的高级阶段前者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光纤接入网技术根据光网络单元ONU 所处的位置不同又可分为FTTC 光纤到路边FTTR 光纤到远端FTTB 光纤到大楼FTTO光纤到办公室FTTH 光纤到家庭等后者即为光纤到家是用户接入网发展的最终目标混合光纤/对绞线铜缆接入网技术即FTTC 光纤到路边是目前应用最多最广的光纤接入网技术用户网络接口(UNI)通过分配一个用户端口可与一个SNI 取得固定关联这与用户端口功能及其要求的操作和控制功能所需的承载能力有关在ITU T 建议中所定义的UNI 在接入网中用于支持当前所提供的接入类型和业务也就是说用户网络接口要能支持各种类型的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 ISDN 按需业务永久租用业务及其它业务类型连接到接入网鉴于ITU T 对于PSDN 没有统一的关于UNI 的信令协议方面的建议于是需要采用有关PSTN UNI 的国家标准一个以上的业务节点(SN)可通过单个UNI 接入(即UNI 采用ATM)这称为共享UNI 在这种情况下单个UNI 可以支持多个逻辑接入其中每一个逻辑接入都通过另一个SNI 与不同的SN 相连接单个用户网络接口的用户端口功能(UPF)要求能在UNI 中支持每个逻辑接入(见图2-1)接入网系统管理功能(AN-SMF)应对UNI 的传输媒质层进行监控并且配合相对应的SN协调逻辑UPF 的操作控制要求UNI 的类型有模拟电话接口N ISDN 接口B ISDN 接口等目前常用的是Z 接口和T 接口业务节点接口SNI业务节点接口是用户接入网和一个业务节点(SN)之间的接口业务节点接口要能支持更多的SN 像租用线业务节点视频和音频业务节点等以便连接到接入网满足用户对多种信息的需求SNI 使不同的用户业务能与交换机连接SNI 的类型有对交换机的模拟接口(Z接口)数字接口(V 接口)对节点机的各种数据接口及对宽带业务的各种接口等管理接口(Q3)Q3 是用户接入网及其业务节点(SN)与通信管理网(TMN)之间的接口通过Q3接入网能与TMN 进行通信这样就能将用户接入网的管理纳入到TMN 的整体之中关于用户端口功能(SPF)的管理不同网元(例如AN 和SN)的协调是必要的以形成用户所预约的接入和接入承载能力因此需要标准化的Q3管理接口通过Q3 接口TMN 可对用户接入网实施操作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分配功能接入网的管理资源配置和重新分配检测定位和报告接入网的故障位置监视和报告接入网的性能(比特误码率等)进行保密控制和资源管理等V5 接口本地交换机通常以Z 接口连接模拟用户线随着光纤和数字用户传输系统的引入如继续使用Z 接口接入将增加A/D 变换次数这样既带来传输损伤又很不经济另外数据业务的发展要求从TE(用户终端)至LE(本地交换机)之间实现透明的数字连接这些都要求交换机提供数字用户线的接入能力为此开发了本地交换机用户侧的数字接口统称为V 接口早期所开发的V1V4 接口ITU T 没有形成国际标准化的接口为了适应在AN 范围内有多种传输媒介多种接入配置和业务希望有标准化的V 接口能同时支持多种类型的用户接入1994 年ITU T 通过了新型的V5 接口的规范制定了V5.1和V5.2 接口的建议G.964 和G.965V5 接口可支持利用各种不同传输媒质的接入类型和业务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用户终端设备都应具有标准的用户网络接口UNI 交换机都应具备V5接口以便各厂商的设备可在接口上互通V5 接口建立在交换终端(ET)接口基础上是一种标准化的完全开放的接口用于交换设备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配合V5.1 接口由一个2048kbit/s 链路组成用于支持下列接入类型模拟电话接入基于64kbit/s 的ISDN 基本接入和用于半永久连接的不加带外信令信息的其他模拟接入和数字接入这些接入类型都具有分配的承载通路即用户端口与V5.1 接口内承载通路有固定的对应关系在AN 内无集线功能V5.1 接口使用一个时隙传送公共信道信令其他时隙传送话音信号V5.1 接口具有复用功能在AN 和LE 之间的V5.1 接口的数目不受限制V5.2 接口根据需要可以由1~16 个2048kbit/s 链路构成除能支持V5.1 接口所支持的接入类型外还可支持ISDN 一次群速率接入(即30B D 或支持H0 H12 和n 64kbit/s 业务)这些接入类型都具有灵活的基于呼叫的承载通路分配并且在AN 内和V5.2 接口上具有集线功能V5 接口具有重要的分配功能分配通过AN 或LE 的Q3 接口完成当Q3 具有核实和改变一参数的功能时就认为该参数被分配属于同一个用户的不同用户端口可以分配给同一V5 接口或不同的V5 接口备用的2048kbit/s 链路可以分配给同一个V5 接口或不同的V5 接口V5.1 接口可以通过分配而升级为V5.2 接口即使用V5.1 或V5.2 标准中所规定的有关控制协议的措施而升级为V5.2 接口V5.1 接口和V5.2 接口的主要区别如表2-2 所示表2-2 V5.1 接口和V5.2 接口的主要区别V5.1 接口 V5.2 接口只有一条E1 链路按需要可以有1 16 条E1 链路无BCC 协议无用户集线功能E1 时有承载通路连接(BCC)协议支持用户集线隙与用户终端直接一一对应功能E1 承载通路与用户终端动态分配连接不支持ISDN PRA 设备接入支持ISDN PRA 设备接入无保护协议无故障链路切换保护功能有保护协议有故障链路切换保护功能无链路控制协议只对单链路进行链路有链路控制协议可对多链路进行管理管理接入网技术按照接入信息的类型来分可分为话音接入网技术窄带业务接入网技术宽带业务接入网技术按照接入方式来分大致可分为1. 基于对绞线铜缆的传统接入网技术2.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接入网技术3. 光纤/对绞线铜缆混合接入网技术(这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FTTC FTTB通常把3 4 两种方式合为一种统称为光纤接入网技术有时也称为用户光纤环路(FITL Fiber In the Loop)按照通信技术中传统的分类方法可分为有线接入网技术和无线接入网技术其中有线接入网技术包括基于对绞线铜缆的传统接入网技术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接入网技术光纤接入网技术有线接入网技术1. 用户线对增容系统用户线对增容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使现有对绞线铜缆的容量加倍即同一线对上最少可以再挂接一电话机该电话机具有独立的用户号两者可以同时通话互不干扰但是由于受对绞线铜缆传输特性的限制这种系统的扩容系数不高而系统成本相对偏高这种系统主要用于住宅用户对企事业用户来说其容量太低因而较少使用。

第一章 接入网技术基础

第一章 接入网技术基础

1.有线窄带接入
1) PSTN拨号接入技术 PSTN拨号接入是指利用普通电话Modem在PSTN的普通 电话线上进行数据信号传送的技术。当上网用户发送数据时, 利用Modem 将个人计算机发出的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 通过电话线发送出去;当上网用户接收数据信号时,利用 Modem将经电话线送来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提供给 个人计算机。PSTN用户拨号接入的基本配置是1对电话相线、 1台电脑和1个Modem。PSTN拨号接入技术简单、投资少、 周期短、可用性强,但这种接入方式的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 不能同时进行,且最高速率只能达56 kb/s。
第一章 接入网基础
V5接口包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1接口和V5.2接口。每个V5.1接口只提
供1条2.048 Mb/s链路,固定时隙分配,不支持一次群速度
接入,无集线和切换保护功能。每个V5.2接口最多可提供16
条2.048 Mb/s链路,动态时隙分配,支持一次群和租用线业 务,配置数量为偶数,有集线和切换保护功能。
第一章 接入网基础
2) ISDN拨号接入
ISDN拨号接入与PSTN拨号接入类似,其基本配置为1
对电话相线、1台电脑和1个网络终端(NT)。ISDN用户通过
电话线连接到交换机的数字用户模块,在电话线上传输的是 数字信号。ISDN接入在1对电话线上最多可连接8个终端, 可同时为用户提供电话、数据业务和传真业务,速率一般可 达到128 kb/s。
1.2.2 接入网的结构
1.功能结构
接入网有5个基本功能,包括用户接口功能(UPF)、业务
接口功能(SPF)、核心功能(CF)、传送功能(TF)和接入网系 统管理功能(AN-SMF)。各种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如图1-3所 示。

1-宽带接入概述

1-宽带接入概述

传输通道层定义了通道层接入点之间信息的传递方式,支持一个或多个电路层网络,为其提供传
送服务。 (3)传输介质层(TM) 传输介质层可进一步分为段层和物理介质层,段层是关于在段层接入点之间进行信息传送的功能
层,能支持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层,如SDH通道、PDH通道等。物理介质层是关于具体传输介
质的功能层,如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及无线电等,以支持段层网络。 每一层网络包含三个基本功能:适配、终结和交叉连接。在电路层之上有接入承载处理功能AF, 加上层管理和系统管理,形成了一个立体模型。
技术可选择性大,有多种传输技术
接入网的功能组
接入网有五个功能模块,分别为用户接口功能模块(UPF)、业务接口功能
模块(SPF)、核心功能模块(CF)、传送功能模块(TF)和接入系统管
理功能模块(AN-SMF)
Q3
接入网系统管理功能组(AN-SMF) 核心 功能 CF 核心 功能 CF
用户口 功能 UNI
接入网的定界

电信管理网(TMN)
UNI
用 户 终 端
Q3
Q3
接入网 AN
SNI
业务 节点 SN

接入网所覆盖的范围由三个接口 来界定,用户侧通过用户网络接 口(UNI)连接用户终端;网络 侧通过业务节点接口(SNI)与 业务节点(SN)相连;管理侧通 过Q3接口连接到电信管理网( TMN) 用户网络接口 UNI User Network Interface 分为:独立UNI和共享UNI 业务节点接口 SNI Service Node Interface 主要有2种:Z接口,V5接口 维护管理接口 Q3

接入网由其接口定界

接入网与干线网的比较
接入网 结构 容量 业务 管理 技术 干线网

接入网

接入网

1.什么是接入网?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所组成的,它是一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接入网可经由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

2.什么是宽带接入网?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至少应达到512Kbps才能称之为宽带3.什么是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用无线通信系统全部或部分替代传统的本地环路,所以,无线接入网又称为无线本地环路(WLL)或无线用户系统(WSS)。

4.接入技术的分类?5.常用接入技术有哪些?接入技术有:普通Modem,窄带ISDN,xDSL,Cable Modem,APON,EPON,GPON,副载波调制,蓝牙,WiFi,WiMAX,CDMA.WCDMA,TD-SCDMA等6.G.902对电信接入网的定义是什么?定义为: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所组成的,它是一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接入网可经由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

7.Y.1231对IP接入网的定义是什么?定义为:IP接入网是由网络实体组成的一个实现,为IP用户和IP业务提供者之间的IP业务提供所需要的接入能力。

“IP用户”和“IP服务提供者”都是逻辑实体,它们终止IP层、IP相关功能和可能的低层功能。

8.接入网的拓扑结构有哪些?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网孔型(要画图)9.在电信管理网中共有四种接口,接口是Qx,Q3,X,F10.V5接口可以分为那两种形式?V5接口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V5.1和V5.2。

V5.1接口用一条2.048Mbps链路连接交换机和用户接入网,它具有复用功能,除了可以支持模拟电话接入外,也可以支持ISDN基本接入,还可以支持专线业务等;V5.2接口最多可以连接16条2Mbps链路,具有集线功能,可以支持ISDN基群接入。

宽带接入网技术课件:接入网基础

宽带接入网技术课件:接入网基础
(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如 线路与传输设施)所组成的,为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 能力的实施系统,如图1-2所示。
ITU-T G .902定义的接入网有三类接口,即UNI、SNI和 Q3管理接口。由此三个接口对接入网进行了定界。原则上, 接入网对其所支持的UNI和SNI的类型和数目并不限制。接 入网不解释信令。管理方面经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相连。
接入网基础
图1-1 电信网的基本组成
接入网基础 接入网负责将电信业务透明地传送到用户,具体而言,
接入网即为本地交换机与用户之间的连接部分,通常包括用 户线传输系统、复用设备、交叉连接设备或用户/网络终端 设备。
接入网基础
1.2 接 入 网 概 述
1.2.1 接入网的定义 在ITU-T G .902中,接入网的定义是由业务节点接口
接入网基础 3) 核心功能(CF) 核心功能处于UPF和SPF之间,承担各个用户接口承载
通路或业务接口承载通路的要求与公用承载通路相适配。核 心功能可以分布在整个接入网内,具体功能有:① 接入承 载通路处理功能;② 承载通路的集中功能;③ 信令和分组 信息的复用功能;④ ATM传送承载通路的电路模拟功能; ⑤ 管理和控制功能。
接入网基础
2) 光纤接入网拓扑结构 光纤接入网所采用的拓扑结构应考虑光纤的特点,其复 用系数大,成本较低,以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为其基 本拓扑结构。在实际工作中,还可采用网型、双星型、双环 型、环型/星型等结构。 3) HFC接入网拓扑结构 HFC接入网是指基于有线电视(CATV)的接入网,所采 用的拓扑结构以树型为主。 4) 无线接入网拓扑结构 无线接入网的拓扑结构通常分为两类:无中心拓扑结构 和有中心拓扑结构。

接入网基础知识 PPT课件

接入网基础知识 PPT课件
接入网基础
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1.2 接入网的分类 1.3 接入网提供的接入业务
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1.接入网的定义
从整个电信网的角度,可以将全网划 分为公用电信网和用户驻地网两大块, 公用电信网又可划分为三部分,即:长 途网、中继网和接入网。
按照ITU-T 的定义,接入网(AN)是 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 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所 组成的,它是一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 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3.接入网的主要功能
用户口功能(UPF) 业务口功能(SPF) 核心功能(CF) 传送功能(TF) AN系统管理功能(SMF)
图1 接入网功能结构
1) 用户口功能(UPF)
终结UNI功能 A/D转换和信令转换 UNI的激活/去激活 处理UNI承载通路/容量 UNI的测试和UPF的维护 管理和控制功能
2) 业务口功能(SPF)
终结SNI功能 将承载通路的需要和即时的管理以及操作 需要映射进核心功能 特定SNI所需要的协议映射 SNI的测试和SPF的维护 管理和控制功能
3) 核心功能(CF)
接入承载通路处理 承载通路集中 信令和分组信息复用 ATM传送承载通路的电路模拟 管理和控制功能
4) 传送功能(TF)
复用功能 交叉连接功能(包括疏导和配置) 管理功能 物理媒介功能
5) AN系统管理功能
配置和控制 指配协调 故障检测和指示 用户信息和性能数据收集 安全控制 协调UPF和SN的即时管理和操作功能 资源管理
4. 接入网的拓扑结构
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组成网络的物理 的或逻辑的布局形状和结构构成。

宽带接入网技术

宽带接入网技术

3 光纤接入网技术
3.2.3 光网络单元(ONU)
3 光纤接入网技术
3.2.4 适配器(AF)
AF为ONU和用户侧设备提供适配功能。其具体物理实现可以包含 在ONU内,也可以完全独立。当ONU与AF在物理上相互独立时, AF还要完成在最后一段引入线上的业务传送任务。
3 光纤接入网技术
3.1.4 PON网络的应用类型
目前,网络中PON的因应用主要以Ethernet PON简称“EPON”为主。 河北省目前以FTTB的建设模式为主,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采用 EPON+DSL或EPON+LAN的方式,实现用户接入。
以下我们根据ONU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分别介绍应用类型。
3 光纤接入网技术
3.1.4 光纤接入网的应用类型 1. 光纤到路边(FTTC)
3 光纤接入网技术
2. 光纤到大楼(FTTB) FTTB也可以看作是FTTC的衍生类型,不同之处是ONU直接放在楼内 (通常为居民住宅公寓或小型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楼),再经过多对双绞 线将业务分送给各个用户。
3. 光纤到户(FTTH)或办公室(FTTO)
2 传统接入网技术
2.2.2 VDSL系统构成 使用VDSL系统,普通电话线不需要改动,而数字信号经馈线光纤由网 络侧的收发单元送往双绞线给远端。
2 传统接入网技术
2.2.3 VDSL的应用
1. 视频业务 通过视频点播业务功能,用户可以在线收看影视,收听音乐,同时还可 以进行网上游戏。 2. 数据业务 通过高速数据接入业务功能,用户可以快速地浏览Internet上的信息,收 发电子邮件,通过上传、下载文件和视频功能实现远程医疗、教学、办 公和视频会议等。 3. 全服务网络 由于VDSL支持高比特速率,因此,被认为是全业务网络的接入机制。这 类网络将服务于用户的所有通信要求,包括语音、视频、数据应用。这 种全包含的网络技术将代替今天的电话系统和有线电视,并且还会增加 更多的功能,如视频电话等。

接入网基础知识

接入网基础知识
光纤接入技术
利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具有高带宽、 低损耗、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是未 来宽带接入的主要发展方向。
无线接入技术
Wi-Fi技术
利用无线电波传输数据,具有移动性强、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传输距离短,需 要布设大量接入点。
4G/5G移动通信技术
利用电磁波传输数据,具有高速移动、大容量等优点,但需要大规模投资建设 基站。
接入网功能
传输功能
接入网负责传输用户生成的数据、 语音和视频等多种业务,确保数 据安全、可靠地传输到目的地。
汇聚功能
接入网可以将多个用户的数据进 行汇聚,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 可靠性。
接入控制功能
接入网负责对接入用户进行认证、 授权和管理,确保用户只能访问 其授权使用的业务。
接入网分类
有线接入网
光纤接入技术
PON技术
无源光网络技术,利用光信号在光纤 中传输数据,具有高带宽、抗干扰能 力强等优点,是当前主流的光纤接入 技术。
AON技术
有源光网络技术,利用有源光器件进 行数据传输,具有灵活扩展、易于管 理等优点,但成本较高。
混合接入技术
HFC技术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技术,结合了光纤和同轴电缆的优点,具 有传输容量大、覆盖范围广等优点,常用于有线电视网络的 宽带化改造。
详细描述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接入网不再仅仅 局限于传统的宽带接入,而是逐渐与这些技术融合, 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网络服务。
智能化发展
总结词
接入网正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网络管理和维护 的效率。
详细描述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接入网的管理和维 护变得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故障自动诊断、流量自动 调度等功能,提高了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接入网 概述

接入网 概述
用户终端: 一台设备或 一个网络
核心网 交换网 传输网
2.业务接入种类
• (1)公网接入业务种类 • 音频、视频、数据 • 通俗叫法:电话、电视、互联网 • 用户:千家万户、各单位
2.业务接入种类
• (2)高铁接入业务种类
• 办公电话、客票、公安、 CTC、数字调度通信、电力 监控、动环监控、视频业务、 基站、应急、防灾等。
三、接入网发展—4.下一代接入网的发展
• IPTV
三、接入网发展—4.下一代接入网的发展
• IPTV
R
三、接入网发展—4.下一代接入网的发展
三、接入网发展—4.下一代接入网的发展
•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 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 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 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 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 种服务。
• SDH接口:包括STM-1、STM-4接口。
• ATM155接口。
3.接入网接口: ---- (2)SNI接口业务节点接口 SNI接口是业务节点接口,不同的业务需要不同的接口
• 以太网接口:包括GE、POS、和10GE接口等;
• TDM电路接口:包括E1、E3。 • SDH接口:包括STM-16、STM-64接口; • ATM155/622接口 • 语音业务支持的接口:V5.2、H.248/MGCP/SIP
接入网 有线
纯双绞线
H D S L A D S L V D S L
光纤/双绞线 光纤/同轴电缆
纯光纤网
F T T C
F T T B
H F C
F T T H
F T T O
F T T D

宽带接入技术-第1章 概述

宽带接入技术-第1章 概述
的模拟2线音频接口,提供普通电话业务或 模似租用线业务。
②数字接口,即V5接口,它又包含 V5.1接口、V 5.2接口、V 5.3以及支 持宽带ISDN业务的接入VB5接口(包括 VB5.1和VB5.2)。
3、维护管理接口(Q3)
· 维护管理接口是电信管理网(TMN)与 电信网各部分的标准接口。
1.1.3 接入网的特点
(3)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网
· 在接入网中混合采用光纤和同轴电缆。
(4)以太网接入技术
· 以太网接入也称为FTTX+LAN接入, 它是指光纤加交换式以太网的方式实现用 户高速接入互联网。
2、无线接入网
· 无线接入网是指从业务节点接口到用 户终端部分全部或部分采用无线方式,即 利用卫星、微波及超短波等传输手段向用 户提供各种电信业务的接入系统。
1.4 接入网支持的接入业务类型
1.4.1 按照业务本身的特性分类
· 接入网支持的接入业务若按照业务本身 的特性分有话音类业务、数据类业务、图像 通信类业务和多媒体业务。
1.4.2 按照业务的速率分类
· 接入网支持的接入业务若按照传输速 率分有窄带业务和宽带业务。
1.5 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 近年来,各种宽带业务不断涌现,而 且业务也从纯数据、话音的单业务运营模 式向语音、视频、数据相结合的多业务运 营模式迈进。
1.3 接入网的分类
1.3.1 按照接入网的传输媒介 分类
· 根据所采用的传输媒介分,接入网可 以分为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
1、有线接入网
· 有线接入网又分为铜线接入网、光纤 接入网和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网。
(1)铜线接入网
· 铜线接入网采用双绞铜线作为传输介 质,具体又包括高速率数字用户线(HDSL) 技术、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 ADSL2、ADSL2+及VDSL(VDSL2)。

第1章 接入网概述

第1章 接入网概述

目录第1章接入网概述..................................................................................................................1-11.1 接入网的定界和定义..........................................................................................................1-11.1.1 接入网在电信网中的位置.........................................................................................1-11.1.2 接入网定义..............................................................................................................1-11.2 接入网的功能模型..............................................................................................................1-21.2.1 用户端口功能...........................................................................................................1-31.2.2 业务端口功能...........................................................................................................1-31.2.3 核心功能..................................................................................................................1-41.2.4 传送功能..................................................................................................................1-41.2.5 AN系统管理功能.....................................................................................................1-41.3 接入网技术及发展..............................................................................................................1-51.3.1 xDSL接入技术........................................................................................................1-51.3.2 光纤接入技术...........................................................................................................1-71.3.3 混合接入网技术.......................................................................................................1-71.3.4 无线接入网技术.......................................................................................................1-81.3.5 IP接入技术..............................................................................................................1-8第1章 接入网概述1.1 接入网的定界和定义1.1.1 接入网在电信网中的位置网络的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已成为电信网发展的方向。

宽带接入网技术知识项目式模块一接入网基础

宽带接入网技术知识项目式模块一接入网基础
宽带接入网技术知识项目 式模块一接入网基础
• 接入网概述 • 接入网架构与技术原理 • 接入网设备与系统 • 接入网业务与增值服务 • 接入网安全与优化
01
接入网概述
接入网的定义与功能
接入网定义
接入网是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负责将用户设备连接到核心网 ,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语音 和视频等多种业务。
接入网系统拓扑
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树型、环 型和网状型,不同的拓扑结构适用 于不同的网络规模和业务需求。
接入网系统配置与部署
接入网系统配置
根据网络规模和业务需求,选择合适 的设备类型和数量,配置设备的参数 以满足实际需求。
接入网系统部署
接入网系统优化
根据网络性能监测结果,对系统进行 优化调整,包括设备参数调整、网络 结构优化等,以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 体验。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 接入网将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 域深度融合,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将成为接入网业 务发展的重要课题,需要加强技术研 发和安全防护措施。
05
接入网安全与优化
接入网安全问题
非法入侵与攻击
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 恶意攻击,确保网络安全。
数据泄露风险
ADSL接入技术原理
ADSL定义
ADSL工作原理
ADSL的特点
ADSL是一种基于双绞铜线的宽 带接入技术,利用数字信号处 理技术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ADSL通过在普通电话线上叠加 高频信号,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在用户端,ADSL Modem 将高频信号还原为数据信号, 提供给用户设备使用。在局端 ,ADSL Modem将数据信号 调制为高频信号,通过线路传 送到用户端。
接入网的技术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一公里”是一种形象的称呼,并非实际
距离为一公里。
1.2 接入网的标准
电信网接入网标准
IP接入网标准
1.2.1电信网接入网标准
1995年11月2日,国际电联发布了接入网的第一个总
体标准——ITU-T G.902建议书。 ITU-T在G.902建议书中接入网的定义: 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 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包括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组成, 为传送电信业务而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可经由Q3接口配置和管理。

1.2.1电信网接入网标准
2.用户网络接口(UNI)位于接入网的用户侧,是用
户和接入网之间的接口。用户终端通过UNI连接到AN。
用户网络接口主要有传统的模拟电话Z接口、E1接口、 以太网接口等。
1.2.1电信网接入网标准
3.维护管理接口Q3是接入网与电信管理网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Network,TMN)的接
去管理口 RP RP
CPN
IP接入网
RP
IP核心网
G.902与Y.1231比较

定义上: G.902定义SNI与对应UNI之间的承载电信业务能力的 实体 Y.1231定义IP用户与IP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承载IP业 务能力的实体
1.2.1电信网接入网标准
电信接入网定义的解释: 接入网组成
接入网是由线缆装置、传输设备等实体构成的一个实施系 统。
接入网目的
接入网为电信业务提供所需的传送承载能力。 电信业务是在SNI和每一与之关联的UNI之间提供的。
接入网可经由Q3接口由电信管理网进行配置和管理
Q3:电信管理网(TMN)的系统管理接口。
用户 驻地网 RP IP 接入网 (IP AN) RP IP 核心网 (IP CN) RP IP 接入网 (IP AN) RP 用户 驻地网
1.2.2 IP接入网标准
IP接入网定义的解释: 是IP用户和IP服务提供者之间提供接入能力的实体组成 由这些实体提供承载IP业务的能力 定义中的IP服务提供者是一种逻辑实体 可能是一个服务器群组 可能是一个服务器 甚至可能是一个提供IP服务的进程 IP用户可以动态选择不同的IP服务提供者
接入网
核心网
接入网通俗理解是将用户连接到核心网的网络 用户可以只是一台设备,也可以是多台设备组成的网
络(驻地网CPN)
用户通过接入网使用核心网的业务
1.1从位置关系理解接入网
接入网的俗称
Last mail(最后一英里) 从网络指向用户方向,最后一公里 First mail(最初一英里) 从用户指向网络方向,最初一公里
宽带接入网技术基础1 从位置关系理解接入网 接入网的标准 总结
2
3
1.1从位置关系理解接入网
1.1从位置关系理解接入网
接入网技术的发展进程
英国电信1975年首次提出接入网概念 1979年ITU-T开始着手制定接入网的标准 1995年11月,第1个接入网的标准G.902出台
口。Q3接口是电信管理网与各被管理部分连接的标准接口。 电信管理网(TMN)是收集、处理、传送和存储有关 电信网操作维护和管理信息的一种综合手段,可以提供一 系列管理功能,对电信网实施管理控制。
1.2.2 IP接入网标准
引入IP接入网的原因
1.2.2 IP接入网标准
2000年11月由ITU-T通过Y.1231建议,给出了IP接入网的
接入网不解释用户信令
接入网主要完成复用、连接和运送功能,不含交换功能, 独立于交换机。
1.2.1电信网接入网标准

G.902定义的接入网范围由三个接口定界: 用户网络接口 UNI:User Network Interface 业务节点接口 SNI:Service Node Interface 电信管理接口: Q3
电信管理网(TMN) Q3 接入网
业务节点 SNI
UNI 用户终端
1.2.1电信网接入网标准
1.业务节点接口(SNI)是接入网(AN)和一个业务 节点(SN)之间的接口,位于接入网的业务侧。 业务节点(SN)是指能独立提供某种业务的实体。

业务节点接口分为模拟接口(Z接口)和数字接口(V
接口)两大类。 Z接口对应于UNI的模拟2线音频接口,可提供普通电 话业务。 V接口经历了V1接口到V5接口的发展, 其中V5接口是 标准化的开放型数字接口,包括V5.1和V5.2。

基于电信网的接入网 接入网首次作为一个独立的网络出现 基于IP网的接入网
2000年11月,第2个接入网的标准Y.1231出台

符合Internet迅猛发展的潮流
揭开了IP接入网迅速发展的序幕
1.1从位置关系理解接入网
什么是接入网呢? 接入网英文单词缩写为AN(Access Network)
1.2.2 IP接入网标准
IP接入网的三大功能 IP接入网系统管理 运送功能 IP接入功能 承载并传送IP业务 CPN RP IP接入网运送功能 接入功能 IP接入网 对用户接入进行控制和管理(AAA) AAA:认证、授权和结算的简写
RP 去管理口
IP服务提 供商1 IP服务提 供商2 IP服务提 供商3
总体框架结构。 用户驻地网 CPN位于用户驻地、可以 IP接入网定义: IP服务提供商的网络, IP 接入网是由网络实体组成提供所需接 是小型办公网络,也可以是家庭网络 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 入能力的一个实施系统,用于在一个“ IP用户”和一个 IP服务提供商。 可能是运营网络或非运营网络 “IP服务者”之间提供IP业务所需的承载能力。 (注:“IP用户”也称“IP使用者”,“IP服务者”也称 “IP服务提供者(ISP)”)
RP
IP核心网
认证(通过口令和用户名实施身份认证,即鉴权) 授权(认证通过,准许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访问) 结算(记录用户使用的资源及通信流量,进行记账)

系统管理功能 系统配置、监控、管理
1.2.2 IP接入网标准
IP接入网由统一的参考点(RP)界定 一种抽象、逻辑接口 在Y.1231标准中未作具体定义 适用所有IP接入网 在具体的接入技术中,由专门的协议描述R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