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DIC
【病理生理学】DIC
四.微循环障碍
休克晚期微循环
五、其它
用药不当:
抑制纤溶 系统
6-氨基己酸、PAMBA大量使用
第四节
DIC时机体的 功能代谢变化
血栓
出血
一.凝血功能障碍出血 (最早、最常见)
DIC患者出血部位分布(%)
部位
百分率(%) 部位
皮肤紫癜或出血点 63
咯血
胃肠道出血
50
粘膜出血
伤口面出血
46
阴道出血
内皮细胞TF表达
不同脏器组织因子的活性
组织
肝脏 肌肉 脑 肺 胎盘
TF(U/mg)
10 20 50 50 2000
(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使凝血、抗凝调控失调
缺氧 酸中毒 内毒素 抗原-抗体复合物
正常内皮细胞(电镜扫描)
受损的内皮细胞表面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后……
正常时抗凝
• 抗血小板作用(PGI2, NO,ADP酶) • 抗凝作用(TFPI,TM,AT-Ⅲ,肝素样物质) • 纤溶作用(tPA,uPA)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凝血凝酶血原(II) 凝血酶(I抗Ia)凝
纤维蛋白原(I) 纤维蛋白(Ia)
二.DIC的发病机制
凝凝血血
抗抗凝凝
(一)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组织损伤: 脑、肺等TF丰富 产科并发症:胎盘早剥、宫内死胎(胎盘TF最丰富) 癌细胞:生成释放TF类物质 感染性疾病:内毒素、外毒素、IL-1,TNF
正常时抗凝
• 抗血小板作用(PGI2, NO,ADP酶) • 抗凝作用(TFPI,TM,AT-Ⅲ,肝素样物质) • 纤溶作用(tPA,uPA)
损伤后促凝
• 分泌组织因子 • 上述抗凝物质合成减少 • ……
第十四章 DIC(病理生理学)
FDP
(X,Y)
PLn A, B, C
可溶性复合物
鱼精蛋白
游离单体(FM)
多聚体凝块
(Fbn)
35
DD test:
Fbg Ⅱa
FM
PLn 原发性纤溶
A,B,C,X,Y,D,E
FDP(D单体)
XⅢa
Fbn
继发性纤溶 PLn
A,B,C,X,Y,D,E
FDP(D二聚体)
36
3.4.2 DIC的分型
按发生快慢分型 按代偿情况分型 (按发生范围分型)
时性升高
恢复期DIC
39
3.5 DIC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最突出的表现是出血与微血栓形成
3.5.1 出血
出血的机制
1. 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 2. 继发性纤溶亢进 3. FDP 的形成 4. 血管壁损伤
40
FDP的作用:
抑制凝血酶 抑制血小板聚集 X,Y 片段与纤维蛋白单体
形成可溶性复合物
41
3.5.2 休克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Coagulation and 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
1
2
2004
3
一、正常机体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 Normal 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
homeostasis
4
1.凝血系统
内源性凝血系统:FⅫ 外源性凝血系统:TF(FⅢ)
妇产科疾病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宫 内死胎滞留、感染性流产、刮宫术、剖宫产术、葡 萄胎、绒癌、卵巢癌、子宫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病理产科位居DIC第三位原因,DIC是产科大出血 及产妇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病理生理学课件-DIC(病理生理学)
DIC发病机制
大量TF入血 Ⅶa-TF复合物 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凝血酶增加 广泛微血栓形成
DIC
➢血管内皮损伤,激活Ⅻ,启动内凝系统
缺氧、酸中毒
严重感染、内 毒素、抗原抗
血管内皮损伤
体复合物等 抗凝血功能
激活Ⅻ
(+)
激肽系统 补体系统
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血管内皮细胞
PGI2 NO
ADPnase
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耗 继发纤溶蛋白溶解功能增强
出血\休克\器官功能 障碍\溶血性贫血
➢分型(自学)
•按DIC发生快慢分型
急性型、亚急性型及慢性型
•按DIC的代偿情况分型
代偿型、失代偿型及过度过偿型
DIC概念
致病因子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 大量促凝物质入血
凝血酶增加,广泛微血栓形成
•关键: 凝血酶增加
20
肝脏
10
内 源 性 凝
K
P
胶 HK K
原
Ⅻ
Ⅻa
Ⅺ
Ⅺa
Ⅻa
TF Ⅹa
Ⅶa Ⅶ
Ca2+ 选择通路
外 源 性 凝
血 系
Ca2+
血
Ⅸ
Ⅸa
Ⅸ 传统通路
系
统
Ⅷa PL+Ca2+
统
Ⅹ
凝血酶原 激活物
Ⅹa Ⅴa
PL+Ca2+
Ⅹ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单体
ⅩⅢ Ca2+
稳定的纤维蛋白
➢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外凝系统
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耗 继发纤溶蛋白溶解功能增强
dic名词解释病理生理学
dic名词解释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过程中发生的生理变化的学科。
它结合了病理学和生理学的知识,探究疾病如何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生理变化,探究病因与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可以揭示疾病的发病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 疾病的生理功能改变:研究疾病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包括代谢、呼吸、循环、免疫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了解疾病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3. 疾病的诊断与监测:研究疾病对生理指标的影响,探索通过监测机体的生理变化来诊断和监测疾病的方法。
通过研究疾病的病理生理特征,可以开发出有效的诊断方法和监测指标。
总之,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研究疾病的生理变化,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病理生理学--DIC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碎片
图 DIC时红细胞挂在纤维蛋白丝上 (扫描电镜图,左2000,右5200 )
讲授内容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分期和分型 功能代谢变化----临床表现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的防治
1.防治原发病 2 改善微循环 3.建立新的凝血纤溶间的动态平衡
肿瘤性疾病
产科疾病
各种恶性肿瘤 ,如急性白血病、胰腺癌、结肠 癌等
流产、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子宫破裂、剖腹产
手术等 创伤及手术 严重软组织损伤、挤压综合征、大面积烧伤、 大手术、器官移植术等
(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1、原因:感染、缺血、缺氧、酸中毒及高热等 2、机制:
激活FⅫ,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分期和分型 功能代谢变化----临床表现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DIC的临床表现
DIC
出血
休克
器官功 能障碍
贫血
一、出血 (一)表现:
出血常为DIC患者最初的表现。如皮肤 瘀斑,紫癜,呕血,黑便,咯血、血尿、牙 龈出血、鼻出血及阴道出血等。
接触激活: 致病因素 →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内膜下胶原暴露 →与FⅫ结合→构型改变 →丝氨酸残基暴露 →Ⅻ因 子激活。
DIC的发病机制
(一) 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创伤,烧伤,大手术,产科意外 肿瘤组织坏死,白血病放化疗
(三)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①血小板
胶原 凝血酶 ADP TXA2 PAF
DIC
(三)脏器功能障碍
DIC→微血管内微血栓→缺血性器官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考纲:九、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病因和机制2.影响因素3.功能与代谢改变一、定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使凝血酶增多,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高凝状态),继而因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低凝状态),机体出现以止、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
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等,是一种危重的综合征。
二、病因三、发病机制(一)DIC的发生1.组织损伤——组织因子(TF)释放,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启动凝血过程。
富含TF的组织有前列腺、肝、脑、肺、胰等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3.血细胞破坏(1)红细胞大量破坏(2)白细胞的破坏或激活(3)血小板被激活4.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大量胰蛋白酶入血、蛇毒,如锯鳞蝰蛇毒、肿瘤细胞、羊水……组织损伤后导致DIC的机制主要是A.PC——蛋白酶C——抗凝物质B.AT- Ⅲ——抗凝血酶Ⅲ——抗凝物质C.肝素——抗凝物质D.TFPI——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凝物质E.TF——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正确答案』E引起DIC的常见原因不包括A.恶性肿瘤B.严重创伤C.严重感染D.异型输血E.蛇咬伤中毒『正确答案』E(二)DIC的发展发生机制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高凝期凝血系统激活→凝血酶↑→微血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时间↓·血小板粘附性↑消耗性低凝期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因消耗而减少血液处于低凝状态,有出血表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继发纤溶亢进期纤溶系统激活→产生大量纤溶酶;→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形成明显出血·FDP↑·凝血酶时间↑·3P试验(+)DIC时,血液凝固性表现为A.凝固性增高B.凝固性降低C.凝固性先增高后降低D.凝固性先降低后增高E.凝固性无变化『正确答案』C急性DIC过程中,各种凝血因子均减少,其中减少最为明显的是A.纤维蛋白原B.凝血酶原C.Ca2+D.FⅫE.FⅤ『正确答案』A四、影响因素——DIC诱因(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二)肝功能严重障碍(三)血液高凝状态(四)微循环障碍(五)医源性因素(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生理作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具有吞噬功能,也可清除纤溶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等。
DIC 病理生理学(二)
DIC 病理生理学(二)
DIC 病理生理学是一种严重的出血性疾病,其病理生理学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血小板减少:DIC 病理生理学的特点之一就是血小板减少,这是由于血小板被过度消耗和破坏所致。
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出血倾向,严重时会导致内脏出血。
2. 凝血酶形成:DIC 病理生理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凝血酶形成。
当机体遭受到严重的创伤或感染时,会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凝血酶的形成。
凝血酶会使血液凝固,形成血栓,导致血管阻塞。
3. 纤维蛋白溶解:DIC 病理生理学的第三个特点是纤维蛋白溶解。
当机体遭受到严重的创伤或感染时,会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导致纤维蛋白溶解。
纤维蛋白溶解会使血管壁变薄,导致出血。
4. 微循环障碍:DIC 病理生理学的第四个特点是微循环障碍。
当机体遭受到严重的创伤或感染时,会导致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障碍会使血液流动不畅,导致组织缺氧,加重病情。
5. 炎症反应:DIC 病理生理学的最后一个特点是炎症反应。
当机体遭受到严重的创伤或感染时,会激活炎症反应,导致体内炎症因子的释放。
炎症反应会加重病情,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综上所述,DIC 病理生理学是一种严重的出血性疾病,其病理生理学特点主要表现在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溶解、微循环障碍和炎症反应等方面。
了解这些特点对于诊断和治疗 DIC 病理生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DIC(病理生理)
血液高凝状态
原发性高凝状态 见于遗传性ATⅢ、PC缺乏症等; 继发性高凝状态 见于恶性肿瘤、白血病等。 妊娠后期或老年 生理性高凝状态。 酸中毒 可使EC受损,肝素抗凝活性减弱,凝血活性和血小板 聚集性增高,是严重缺氧(如循环功能障碍)时引起血 液高凝状态的重要原因。
微循环障碍
休克等原因引起微循环障碍 时,微循环内血流缓慢,血 液粘度增高,血流淤滞。红 细胞聚集,血小板粘附聚集。 加之在原始动因(如菌血症 与内毒素血症)或严重缺氧、 酸中毒和炎症介质作用下使 EC受损均有利于DIC的发生。
严重肝功能疾病
血液高凝状态
微循环障碍
机体纤溶系统功能降低
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受损
清除促凝物质,如内毒素、含TF的细胞碎 片、Ag-Ab复合物。
吞噬清除活化了的 凝血因子、纤维蛋 白、纤维蛋白单体、 FDP和红、白细胞 碎片等。
见于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 反复感染或严重肝病
严重肝功能疾病
引起肝病的病因:肝炎病毒、Ag-Ab复合 物和某些药物等可引起凝血系统激活。 急性肝坏死时可释放大量TF和溶酶体酶 (抗)凝血因子很多 在肝脏产生和灭活, 严重肝病患者,维持 机体凝血、抗凝的平 衡能力低。
Fibrin
(一)组织损伤,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不同的人体组织中组织因子的含量 组织
肝 肌肉 脑 肺 胎盘 蜕膜
含 量 (μ/mg)
10 20 50 50 2,000 2,000
Tissue Factor
②
XII
XI
XIIa XIa
IX
外 源 性 凝 血 系 统
TF VIIa
X PLT
IXa PLT VIIIa
dic形成机制
DIC形成机制
DIC是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是一种病理性凝血过程,主要表现为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和消耗性凝血因子的大量消耗。
DIC形成机制复杂,一般认为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的内层,对血管的稳定性和正常的血液流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时,会释放出一些细胞因子和凝血因子,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凝血的发生。
2.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包括炎症细胞的激活、炎症介质的释放等。
炎症反应可以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血小板的聚集,从而促进DIC的发生。
3. 肿瘤坏死因子(TNF):TNF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可以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血小板的聚集,从而促进DIC的发生。
4. 血液凝固系统的失衡:DIC的发生与血液凝固系统的失衡密切相关。
当机体受到某些刺激时,凝血系统会被激活,产生大量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但是,如果凝血系统的平衡被打破,会导致大量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管内血栓和消耗性凝血因子的大量消耗,从而
引起DIC。
DIC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了解DIC的形成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DIC具有重要的意义。
病理生理学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是指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
微血栓形成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
DIC的原因和发病机制1组织因子释放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3血细胞大量破坏4其他促凝物质进入血液1红细胞破坏←血型不符输血、疟疾、PNH--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症①释放大量ADP,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 膜磷脂浓缩凝聚大量凝血因子凝血2白细胞的破坏和激活。
原因:内毒素刺激,白血病治疗。
机制:释放TF样物质,启动外凝系统3血小板激活。
原因:内毒素、免疫复合物、内皮受损。
机制:激活、粘附、聚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蛋白酶激活凝血酶原蛇毒激活凝血酶原,促进DIC发生肿瘤细胞分泌促凝物质激活FⅩ羊水含有组织因子样物质抗原抗体复合物活化FⅫ、血小板DIC时机体功能、代谢变化1出血2器官功能障碍3休克4贫血皮肤瘀斑,紫癜。
呕血,黑便咯血,血尿,鼻出血和阴道出血出血机制(一)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二)纤溶系统激活(三)FDP、FgDP形成。
FDP: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原(Fbg)和纤维蛋白(Fbn)产生的片段,通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FgDP)。
功能:妨碍纤维蛋白单体聚合,抗凝血酶,降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加重出血倾向。
微血管内微血栓大量形成→器官缺血、缺氧→组织坏死→功能衰竭肾上腺---沃弗综合征DIC时,红细胞粘着、悬挂在纤维蛋白性微血栓网上,随血流冲击破裂而导致引起的贫血,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形态特殊的红细胞,称裂体细胞,是诊断DIC的重要参考指标。
DIC-PPT病理生理学
出血 休克 多器官功能障碍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出血
出现早、发生率高 出血特点: 多发性 不易用原发病解释 常伴有休克、栓塞、溶血等表现 一般止血药效果不佳
表现: 皮肤淤斑、紫癜、采血部位出血,内脏出血、粘膜出血等
机制
DIC发生发展
凝血因子、 继发性纤溶活化 血管壁损伤
心脏泵功能 障碍
有效 循环血量↓
休克
血管床 容积↑
DIC
出血
激肽、补体活化
广泛微血栓形成
血管通透性↑ 外周血管扩张 组织缺血缺氧
血容量↓
血管床容积↑ 心脏泵功能↓
有效循环血量↓ 休克
器官功能障碍
微血栓形成、出血 循环血量减少、休克 器官血流灌注不足 器官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
器官功能障碍
肾内微血栓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e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概念
DIC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一种由不同原因引起 的以全身性血管内凝血系统活化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因促凝物质暴露或产 生增多,内源性抗凝因子及纤溶不足,导致广泛微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同时 或相继发生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并可伴有纤溶亢进,导致多部位出血、 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及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DIC的发展过程
高凝期
凝血反应激活,凝血酶产生,血小板大量活化,血液高凝,纤溶活性绝对或 相对低下,微循环中大量微血栓
消耗性低凝期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而减少,继发性纤溶系统激活,血液凝固性, 出血
继发性纤溶亢进期(DIC后期)
医学dic名词解释
医学dic名词解释DIC,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常见、复杂的凝血病理过程,其发病机制涉及凝血、纤溶、炎症和血管功能失调等多个方面。
DIC的特征是在全身性血栓形成的同时,伴有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和血小板减少。
DIC常见于其他疾病的并发症中,如严重感染、创伤、癌症等,特别是在严重感染中发生率较高。
DIC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是血栓在血管内形成,同时纤溶功能亢进。
血栓在血管内形成导致机体微循环障碍,特别是毛细血管内形成小血栓时,容易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和器官功能损害。
纤溶功能亢进使纤维蛋白溶解过多,导致机体出现广泛纤溶症状,如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等。
DIC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出血、栓塞和器官功能障碍。
出血主要包括皮肤、黏膜、内脏器官等多种部位的明显或隐性出血。
栓塞可导致肺栓塞、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器官功能障碍常见于伴发DIC的严重感染患者,如肾脏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等。
DIC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助于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DIC,并可进一步明确病情严重程度。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凝血功能指标和纤溶功能指标的检测。
常用的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等。
DIC的治疗要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综合治疗。
一般而言,治疗DIC的原则是纠正病因、控制炎症、抑制凝血、调节纤溶等。
对于具体的病因,如感染、创伤等,需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对于炎症反应亢进和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可应用抗炎症药物及输注血小板。
对于纤溶功能亢进的患者,可应用纤溶抑制剂进行控制。
总之,DIC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凝血病理过程,其发病机制涉及凝血、纤溶、炎症和血管功能失调等多个方面。
对于DIC 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综合治疗,以达到控制病情和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病理生理学_dic
五、DIC的分期
分期 高凝期 消耗型低凝 期
凝血状态 凝血酶增多,微血栓形成 凝血因子,血小板因消耗 而减少;纤溶系统激活
表现 血液高凝状态 血液低凝 出血 出血明显
继发性纤溶 亢进期
纤溶系统活跃 纤溶酶大量产生,FDP形成
表2 DIC各期特点及实验室指标变化
凝血功能 纤溶 血栓 出血 高凝期 消耗性 低凝期 (高凝)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微循环障碍
休克导致微循环障碍
巨大血管瘤时微血管血流缓
慢,出现涡流 低血容量时,肝肾抗凝和纤 溶功能受损
血液快速流动
血液快速流动
血液快速流动
血液快速流动
血液快速流动
轴流 边 流
血液流动缓慢
轴流
边 流
血液流动缓慢
轴流
边 流
血液流动缓慢
轴流
边 流
血液流动缓慢
轴流
病因很多,主要有四大病因
感染性疾病
恶性肿瘤 产科意外 创伤及手术
感染性疾病
病因
细菌感染、败血症 病毒性肝炎 流行性出血热 病毒性心肌炎
细菌感染、败血症
病因
大肠杆菌的菌毛
病毒性肝炎
流行性出血热
病毒性心肌炎
恶性肿瘤
消化系统 胰腺癌、结肠癌、食管癌、胆囊癌、肝癌、胃癌 血液系统 白血病 病因 泌尿系统 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 女性生殖系统 绒毛膜上皮癌、卵巢癌、 子宫颈癌、恶性葡萄胎
图示微血栓内 的血小板
这张图看起来像是红 血球粘在了粘性网上 ,形成血液凝块。位 于中间的那个细胞是 白血球。
(二)DIC发病机制
促凝物质释放入血
转移瘤细胞、 羊水及其它颗 粒物质等 胰蛋白酶及锯 鳞蝰蛇毒等
病理生理学—DIC
纤溶系统:负责溶解血栓维持血液流动 纤溶酶原激活物(t-P):激活纤溶酶原促进血栓溶解 纤溶酶原抑制剂(PI-1):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减少血栓溶解 DIC时纤溶系统失衡导致血栓形成和出血风险增加
炎症反应:机体对损伤或感染的反应 失调原因:过度炎症反应或炎症反应不足 影响:导致组织损伤、器官功能障碍 治疗:抗炎药物、免疫调节剂等
汇报人:
,
汇报人:
CONTENTS
添加目录标题
DIC的病理生 理机制
DIC的病理表 现
DIC的生理功 能变化
DIC的病理生 理学诊断与治 疗
PRT ONE
PRT TWO
凝血因子消耗:DIC过程中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纤溶系统激活:DIC过程中纤溶系统被激活导致纤维蛋白溶解形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微血栓形成:DIC过程中微血栓形成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出血倾向:DIC过程中出血倾向增加导致出血症状
病理生理学改变:影 响疾病的发生、发展 和转归
PRT FOUR
凝血因子消耗:DIC过程中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导致凝血功能下降 血小板减少:DIC过程中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导致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下降 纤维蛋白溶解:DIC过程中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增加导致纤维蛋白溶解凝血功能下降 抗凝物质增多:DIC过程中抗凝物质增多导致凝血功能下降
DIC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系统。 DIC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凝血系统、纤溶系统、血管系统等多个方面。 DIC的病理生理机制与多种疾病有关如感染、创伤、肿瘤等。 DIC的病理生理机制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其机制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PRT THREE
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凝血因子消耗: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纤维蛋白溶解:导致纤维蛋白溶解和出血 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氧和代谢紊乱
病理生理学 - DIC
药物:尿激酶、链激酶
(6)纤溶抑制剂
①6-氨基己酸
② 抑肽酶
(7)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新鲜全血、成分输血
3、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血小板在DIC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胶原、凝血酶、ADP、PAF、TXA2等→血小板表面相应 受体→G蛋白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血小板内产生cAMP 、IP3、DG等第二信使→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 物激活→ GPⅡb/Ⅲa可作为纤维蛋白原受体→纤维蛋白原 在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搭桥使血小板聚集并活化→活化的 血小板暴露出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丝氨酸等带负电荷磷脂 →①为凝血因子的活化提供磷脂表面,②活化的血小板伸 出伪足插入纤维蛋白网,靠肌动蛋白收缩,加固凝血块, ③通过网罗钙离子使磷脂酶A2活化,分解膜磷脂产生 TXA2等加速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促进血小板活化。
TF是由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跨膜糖蛋白,人体大 多数组织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均可合成,正常人体血 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不表达,但在感染 、炎症等情况下可诱导表达。
组织损伤→TF入血→与Ⅶ因子结合→TF+Ⅶa复合物→ →Ⅹ因子(Ⅸ)因子活化→凝血酶原活化
2、内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
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启动因子是Ⅻ因子。 Ⅻ因子与带负电荷的表面接触后被活化。 Ⅻ因子与带负电荷的物质接触后,其精氨酸残基的胍基 立体构型发生改变,使通常情况下被掩盖的丝氨酸残基 暴露, Ⅻ因子被活化并表现出丝氨酸蛋白酶活性。 各种原因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内皮下胶原纤维暴 露,是表面接触活化Ⅻ因子的最经典方式。 羊水、转移的癌细胞、细菌、病毒及其它异物颗粒均 可通过表面接触活化Ⅻ因子。
② 潘生丁(双嘧达莫) (2)抗凝治疗 ①肝素 ②华法林:干扰维生素K在肝脏合成凝血因子。 ③抗凝血酶: ④蛋白C(PC): ⑤加贝脂(脉酸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蛋白酶抑 制剂 (3)降低血液粘度的物质 低分子右旋糖苷(剂量为:6%的右旋糖苷40溶液每 次500ml,每日1-2次静脉滴注。
dic指标
dic指标
DIC指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血液凝血功能监测领域的指标,它是凝血
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两个海绵体外凝血时间
测定结果的总和。
DIC指标是病理生理过程中凝血与纤溶紊乱的综合体现,常用于评估重症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的程度和预后等情况。
DIC指标异常与众多严重疾病密切关联,例如感染性休克、多发性创伤、心肺复苏等引起机体脏器灌注障碍的疾病。
这些疾病往往会触发机体
的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紊乱,导致DIC指标的异常。
DIC指标的异常通常
会伴随着血栓形成、微循环障碍、血小板减少等一系列严重病理生理反应,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除了在临床中评估重症患者的凝血功能紊乱情况,DIC指标还常用于
监测某些病因不明的出血病例。
此时,医生会通过检测DIC指标的变化来
判断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当DIC指标升高时,意味着机体纤维蛋白溶
解系统的激活程度较高,出现了大量的血小板减少和微血栓形成,从而导
致出血症状加重。
总之,DIC指标是一种重要而广泛应用的检测手段,它可以帮助医生
及时发现和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紊乱情况,指导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监测疗效。
因此,对于临床医生来说,熟练掌握DIC指标的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对于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生理学-DIC
二、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
(一)血液凝固
1、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2、凝血酶原 凝血酶
3、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 启动因子 启动方式
—————————————————— 内凝系统
传统通路 XII 选择通路 TF
接触激活(固相激活) 酶性激活(液相激活)
以肾脏、皮肤、大脑、垂体、肺、肾 上腺、消化道黏膜和睾丸较常受损。
华-佛氏综合征(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Waterhouse- Friderichsen syndrome 席汉氏综合征(垂体功能不全) Sheehan syndrome
(四)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
外凝系统 TF 组织损伤 ——————————————————
抗凝血机制:
清除活化的凝血因子、促凝物质
抗凝血物质:抗凝血酶III 肝素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血栓调节蛋白 蛋白C
纤维蛋白溶解反应
(二)纤维蛋白溶解
1、 纤溶酶原激活物形成
2、 纤溶酶原 纤溶酶
3、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降解产物
外周血涂片特点: 裂体细胞
(Schistocyte)
溶血机制:
(异特常别蛋白是严血急重症性肝等早病幼、粒恶细性胞肿性瘤白血病) 妇产科疾病:感染流产、并死胎发滞DI留C、多妊见娠,毒血症、
羊水栓塞产、科胎意盘外早并剥等发急性DIC 创伤及手术:严重软组病织情损通伤、常挤十压分伤凶综险合。征、
大面积烧伤、大手术等
DIC分型
按发生快慢:急性型 亚急性型 慢性型
按代偿状况:代偿型 失代偿型 过度代偿型
病理生理学8-DIC
3、微循环受阻,红细胞从内皮细胞间 隙挤压到血管外。
RBC悬挂在纤维蛋白丝上 (扫描电镜, 左2000,右5200)
微 血 管 病 性 溶 血 性 贫 血
四、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防治原发病
2、改善微循环
3、建立新的凝血纤溶间的动态平衡
三、DIC功能和代谢变化 (一)出血
不明原因的多部位的严重出血倾向是 DIC的特征性表现及重要诊断依据之 一。发生率达80~90%。
DIC出血(腹主动脉瘤)
组织损伤 组织因子 凝血酶形成
凝血物质消耗
内皮损伤 Ⅻ因子
纤溶酶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形成
凝血因子降解
出血
DIC出血的机制
(二)休克
组织损伤 脑、肺、胎盘等组织因子最丰富
急性早幼粒 胞浆颗粒释放组织因子 白血病 癌细胞 一些癌细胞胞膜表达组织因子 感染性疾病 内毒素外毒素激活单核细胞表达组 织因子 产科并发症 胎盘释放组织因子
2. 血管内皮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内皮下胶原纤维 暴露,激活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 凝血系统。
组织损伤 组织因子 凝血酶形成
凝血物质消耗
内皮损伤 Ⅻ因子
纤溶酶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形成
凝血因子降解
出血
DIC出血的机制
3. 血细胞大量破坏
1、 异型输血等急性溶血时,RBC大量 破坏可释放出ADP和红细胞素易发DIC 。
2、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被内毒素或 放化疗诱导表达组织因子。
3、 血小板的激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其他促凝物质的作用
㈠ 高凝期
凝血系统被激活→凝血酶含量↑ → 血 液处于高凝状态→ 大量微血栓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概念:由于某些致病因子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
DIC的特征:广泛微血栓形成、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的特征:先高凝后低凝
临床表现: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溶血性贫血
一、DIC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引起DIC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性疾病。
DIC可以由单一因素或同时由多种原因引起。
其始动环节是凝血系统激活引起广泛微血栓形成。
(一)、DIC常见原因:
感染性疾病革兰氏阴性或阳性菌感染、败血症等;
病毒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等
肿瘤性疾病肝癌、白血病、子宫癌、胃癌等
妇产科疾病流产、妊娠中毒症、子宫破裂等
创伤及手术严重软组织创伤、大面积烧伤等
1、凝血系统
凝血过程三个阶段:
内凝途径/外凝途径-→凝血活酶形成(Ⅹa、Ⅴ、PL、Ca2+)-→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生成
●凝血活酶形成的作用:
●反馈性加速凝血酶原向凝血酶的转化;
●诱导血小板的不可逆聚集;
●激活Ⅻ、ⅩIII;
●激活纤溶酶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
(1)内源性凝血系统:血管内皮损伤-→接触胶原-→各种凝血因子
(2)外源性凝血系统:组织损伤-→组织因子-→各种凝血因子
共同途径是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2、抗凝血系统
(1)体液抗凝: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凝血酶Ⅲ,蛋白C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2)细胞抗凝:单核巨噬细胞,肝细胞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纤溶酶具有广泛的丝氨酸水解酶活性,能水解凝血终产物纤维蛋白生成可溶性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也能水解纤维蛋白原和其他多种凝血因子、血浆蛋白与组织蛋白。
(二)DIC的发生机制
1.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凝血系统
组织损伤(创伤、产科意外等)、肿瘤组织坏死、白血病细胞破坏
可释放大量组织因子(TF)入血+Ca2++F Ⅶ
凝血酶原激活物
凝血酶
促进DIC发生
常见于:
1).产科意外:约占DIC病例的8.6~20%
见于: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宫内死胎等。
其中羊水栓塞最为常见。
2).外科手术及外伤:约占12.7~15%
见于:胃、肠、肾脏、胆道等手术,大面积烧伤,挤压综合征
3).肿瘤组织大量破坏:约占20-28.3%
多发生于癌肿晚期,临床表现以慢性型为主。
可见于前列腺、肺、肾、乳腺、胰腺、胆道等癌肿,以广泛转移者诱发DIC。
4).感染性疾病
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启动凝血系统:缺氧、酸中毒
3.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1)、血小板的激活
1)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Ib)与假血友病因子(vWF)结合(粘附)。
2)胶原、ADP、凝血酶等可激活血小板,释放ADP、凝血酶敏感蛋白等又进一步激活血小板。
3)活化的血小板可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被激活。
4)GPⅡb/Ⅲa作为血小板膜上的纤维蛋白原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聚集)。
5)活化血小板表面出现带负电荷磷脂并通过Ca2+与含有γ-羧基谷氨酸的凝血因子(凝血酶原、Ⅹ、Ⅸ、Ⅶ)结合,凝血酶增多。
(2)、红细胞的大量破坏:异型输血、疟疾
(3)、白细胞破坏或激活: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放疗或化疗
4.促凝物质进入血液
1)、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大量胰蛋白酶入血,激活凝血酶原。
2)、斑蝰蛇毒:含有两种促凝物质(Ⅴ、Ⅹ)
3)、锯麟蝰蛇毒:激活凝血酶原。
4)、羊水栓塞、转移瘤细胞等:激活凝血因子Ⅻ。
二、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1、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具有吞噬、清除凝血酶等促凝物质功能。
此功能障碍或吞噬大量坏死组织等时可引起DIC(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
2、肝功能严重障碍
许多活化的凝血因子是在肝脏灭活的,而且肝脏又是抗凝物质合成的主要场所。
因此肝功能严重障碍可促进发生DIC。
3、血液高凝状态
妊娠3周开始孕妇血液中血小板及凝血因子逐渐增多,纤溶系统功能低下,妊娠末期最明显,故产科意外时易发生DIC。
酸中毒是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
(原因:微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的聚集性加强。
)
4、微循环障碍(休克晚期)
血液瘀滞,红细胞聚集,血小板粘附、聚集。
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和分型
分期: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1、高凝期
由于凝血系统被激活,所以多数患者血中凝血酶含量增多,导致微血栓的形成,此时的表现以血液高凝状态为主。
2、消耗性低凝期
由于凝血系统被激活和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因消耗而减少,此时常伴有继发纤溶。
所以有出血的表现。
3、继发性纤溶亢进
在凝血酶及因子XIIa的作用下,纤溶酶原活化素(激活物)被激活,从而使大量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此时又有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形成,它们均有很强的纤溶和(或)抗凝作用,所以此期出血十分明显。
四、DIC的功能代谢变化
出血、器官功能障碍、休克、贫血
(一)出血
出血是DIC患者最初的、最常见的临床现,也是诊断的一项重要依据。
特点:
1)发生率高;
2)出血原因不能用原发病解释;
3)出血形式多种多样;
4)普通止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出血的表现
⏹皮肤:出现瘀斑和紫癜
⏹消化道出血:呕血和黑便
⏹呼吸道:咯血
⏹泌尿生殖道:血尿、阴道出血
⏹黏膜:牙龈和鼻出血等
出血的机制
1 、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
在DI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耗,凝血物质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
2、纤溶系统激活
激活机制:
①继发于凝血因子Ⅻ的激活;
②子宫、肺、前列腺等组织坏死时释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激活纤溶系统;
③应激时,肾上腺素使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多;
④缺氧等原因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多。
纤溶酶的作用:
降解纤维蛋白(原)产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水解凝血因子Ⅴ、Ⅷ、Ⅻa和凝血酶。
3、FDP的形成
FDP和FgDP分别是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产生的具有抗凝作用可溶性多肽碎片。
作用:
1)、妨碍纤维蛋白单体聚合
2)、抗凝血酶
3)、多数碎片与血小板膜结合,降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释放功能
4.微血管壁的损伤
DI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原始病因和继发性引起的缺氧、酸中毒、细胞因
子和自由基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可导致微小血管管壁损伤。
(二)器官功能障碍
微血管中形成的微血栓,可阻塞相应部位的微循环血流,严重时可造成实质脏器的局灶性坏死,严重或持续过久的坏死性病变可成为受累脏器功能衰竭的原因。
累及肾上腺时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坏死,导致华-佛综合征;累及垂体发生坏死可致席汉综合征。
(三)休克
DIC,特别是急性DIC,常伴有休克。
重度及晚期休克又可促进DIC的形成,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DIC引起休克的机制
1、微血管内大量微血栓形成回心血量减少;广泛出血使血容量减少;心肌损伤使心输出量减少。
2、DIC形成过程中产生大量血管活性物质,如激肽、补体成分、组胺等是微血管平滑肌舒张、通透性增加外周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
3、FDP的作用:某些成分可增强组胺和激肽的作用。
4、心功能降低:心、肺微血栓;缺血缺氧引起酸中毒;
(四)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性质:溶血性贫血
特征:外周血涂片可见某些形态特殊的红细胞,如盔形、星形和新月型、多角形、小球形等,统称为红细胞碎片。
DIC引起溶血性贫血机制
DIC时纤维蛋白丝在微血管腔内形成细网,当血流中的红细胞流过网孔时可粘着、滞留或挂在纤维蛋白丝上,由于血流不断冲击可引起红细胞发生形态改变或破裂。
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脆性增加。
DIC防治原则
一、防治原发病
二、改善微循环 1.扩容 2.解痉 3.纠酸 4.抗血小板聚集
三、重建凝血、纤溶的动态平衡
1.抗凝疗法
⑴肝素①指征:能迅速除去病因的DIC
②原则:宜早不宜晚
③剂量:遵循个体化原则
④慎用范围:DIC晚期继发纤亢、肝肾功能不全
⑵AT- Ⅲ
在肝素治疗开始后即刻用AT- Ⅲ,但在DIC后期伴继发纤亢时应慎用或不用。
2.DIC恢复期:酌情输新鲜血、或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
患者,女,29岁。
因胎盘早期剥离急诊入院。
妊娠8个多月,昏迷,牙关紧闭,手足强直;眼球结膜有出血斑,身体多处有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血尿;血压10.64/6.65kPa(80/50mmHg),脉搏95次/分、细速;尿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