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发展简史
力学的发展历程
力学的发展历程
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学科,它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力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不断的探索,逐渐形成为了现代力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
古代力学的发展
古代力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其中最重要的代表是亚里士多德和阿
基米德。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然哲学的基本原理,他认为物体的运动是由四种元素(地、水、火、气)的组合和相互作用所决定的。而阿基米德则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了浮力定律和杠杆原理,为后来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力学的发展
中世纪时期,欧洲的科学发展受到了宗教和哲学的束缚,力学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伽利略·伽利莱的浮现改变了这一局面。伽利略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了自
由落体定律和斜面上物体滑动的规律,揭示了运动的规律性。他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的力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近代力学的发展
17世纪,牛顿的力学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近代力学的开始。牛顿的三大定律(惯性定律、运动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以及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了力学研究的基石。牛顿力学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对物体的运动和力的研究提供了完整而系统的理论框架。
19世纪末,随着电磁学的发展,力学理论逐渐融入到电磁学中,形成为了电动力学和电磁场理论。同时,热力学的发展也对力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了物体的热力学性质和热力学过程。
20世纪,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浮现进一步推动了力学理论的发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改变了人们对时空观念的认识,提出了质能等价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量子力学的浮现则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奇妙规律,对力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力学的发展历程
力学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力学的起源
古代力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被认为是
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浮力定律》和《杠杆原理》等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力学原理,为后来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牛顿力学的奠基
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这些定律成为了力学研究的基础,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三、拉格朗日力学的发展
18世纪末,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提出了一种新的力学体系,称为拉格朗日力学。与牛顿力学相比,拉格朗日力学更加简洁和优雅,通过引入广义坐标和拉格朗日方程,可以更方便地描述复杂系统的运动。拉格朗日力学在理论物理学和工程力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哈密顿力学的发展
19世纪初,爱尔兰数学家哈密顿提出了一种与拉格朗日力学相对应的力学体系,称为哈密顿力学。哈密顿力学通过引入广义动量和哈密顿方程,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力学描述方法。哈密顿力学在量子力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理论物理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五、相对论力学的诞生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推翻了牛顿力学的观念。相对论力学在描述高速运动和强引力场中的物理现象时,比牛顿力学更加准确和完整。相对论力学的发展对于宇宙学、粒子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六、量子力学的兴起
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诞生引起了科学界的革命。量子力学描述了微观世界中的粒子行为,与经典力学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量子力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原子、分子和基本粒子的行为,为材料科学、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结构力学
手算怕繁、电算怕乱
§13.1.1 矩阵位移法的基本思路
◆ 基本原理与传统的位移法相同:
1. 以结点位移为基本未知量;
2. 基本环节: (1)离散化:整个结构分解为若干个单元(在杆件结 构中,通常取一根杆件为一个单元); (2)单元分析:分析单元的杆端力和杆端位移及荷载 之间的关系; (3)整体分析:利用结构的变形协调条件和平衡条件 将各单元集合成整体结构,得到求解基本未知量的矩 阵位移法的基本方程 。
i j
i j
对号入座 先定位后累加
§13.4.3 单元集成法的实施
先定位后累加 边定位边累加
§13.4.4 整体刚度矩阵的性质
(1)整体刚度系数的意义
[K]中的元素Kij为整体刚度系数,它表示当第j
个结点位移分量j=l(其他结点位移分量为零)
时所产生的第i个结点力Fi。
(2) [K] 是对称矩阵、稀疏矩阵和带状矩阵.
位置上平衡,
1 P1 2 P2
, K PJ 或 K P
即矩阵位移法基本方程
更一般矩阵位移法基本方程为 K P P 为结点荷载列阵, 为结点位移列阵。 二、等效结点荷载 结构受非结点荷载作用,计算分两步:
(3)按先处理法计算连续梁时 ,[K] 是可逆
矩阵。
§13.5 刚架的整体刚度矩阵
力学简史)
力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科学史的一个分支,它记述和研究人类从自然现象和生产活动中认识和应用物体机械规律的历史。力学发展在历史年代顺序上和学科逻辑顺序上大体相同,这种发展反映出人类认识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过程。牛顿定律的建立是力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经典力学从此奠定基础并根据学科自身的逻辑规律发展着。在近代和现代,力学随着研究内容的深入和研究领域的扩大逐渐形成各个分支,近年来又出现了跨分支、跨学科综合研究的趋势。
力学的发展是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过程。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牛顿运动定律建立以前力学研究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1、古代,从远古到公元5世纪,对平衡和运动有初步的了解;
2、中世纪,从6世纪到16世纪,这个时期对力、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认
识已有发展,为牛顿运动定律的建立作了准备。
牛顿运动定律的建立和从此以后力学研究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1、从17世纪初到18世纪末,经典力学的建立和完善化;
2、19世纪,力学各主要分支的建立;
3、从1900年到1960年,近代力学,它和工程技术特别是航空、航天技术密切联系;
4、1960年以后,现代力学,力学同计算技术和自然科学其他学科广泛结合。
19世纪,欧洲主要国家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代替了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大机器生产对力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客观现实促进了力学在工程技术和应用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又竭力实现力学体系的完善化,把力学同当时蓬勃发展的数学理论广泛结合,促使力学原理的应用范围从质点系、刚体扩大到可变固体和流体.弹性固体和粘性流体的基本方程同时诞生,标志着数学弹性力学和水动力学两分支的建立,也标志着力学开始从物理学中分离出来.
力学的发展历程
力学的发展历程
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它是自古以来人类对自然界运动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产物,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为了现代力学的体系。下面将详细介绍力学的发展历程。
1. 古代力学:古代力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数学家,如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等,对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天体运动的理论,阿基米德研究了浮力和杠杆原理等。这些古代力学的思想为后来的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 牛顿力学的诞生: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在力学领域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他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这些定律为解释物体运动和力的作用提供了准确而简洁的数学描述,成为了现代力学的基石。
3. 分析力学的兴起: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科学家拉格朗日和哈密顿等人提出了分析力学的理论体系。分析力学通过建立广义坐标和拉格朗日方程,将力学问题转化为求解变分问题,从而简化了力学问题的求解过程。这一理论体系不仅为力学研究提供了更加灵便和通用的方法,还推动了数学物理学的发展。
4. 相对论力学的发展: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对经典力学进行了革命性的改进。狭义相对论揭示了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论性动力学,广义相对论则描述了引力的几何本质和时空的弯曲。相对论力学在解释高速运动和强引力场下的物体运动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对现代天体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力学发展史
力学发展历史
力学是一门独立的基础科学,主要研究能量与力的关系。它一直贯穿于人类的整个生命史,它起源于自然万象。
在阅读了相关的史料以后,我认为力学的发展史可以用五个阶段简单的概括,分别为:(1)原始力学阶段(2)朦胧力学阶段(3)完整力学阶段(4)理论力学的形成阶段(5)近代力学发展阶段
(1)原始力学阶段所谓原始力学阶段,主要就是指人类只是简单的使用力学,对力学有一个浅显的认识,但并没有力学的概念.在这个阶段,人类对力的应用只是建立在经验上,这些经验来源于人类对自然现象长期的观察和以及生产劳动中。
朦胧力学阶段顾名思义,在这个阶段,人类对力学的认识有了发展,对力学有一个概念性的认识,但研究性质的东西还是很少.这个阶段伽利略奠定理论力学的基础这段时间。15世纪后半期,欧洲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力学开始迅速发展起来。这一时期有哥伦布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因此地球、太阳和行星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便提到科学家的面前,从而推动了动力学的发展。
这一时期对力学有巨大贡献的还有达·芬奇、斯蒂文、哥白尼.布鲁诺等。总的来说,在这一时期,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均已被提出来了,可以说发展得比较完整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在此时期内受到生产的推动也开始萌芽.
(2)完整力学阶段完整力学阶段这一时期应该是由伽利略奠定动力学基础起至牛顿完成力学这门科学的完整体系止。伟大的意大利学者伽利略的工作,开阔了力学发展史上的新时代。他的著作对于动力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证明了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很多非常重要的性质,从而奠定了运动学的科学基础。他在比萨斜塔的实验打破了亚里士多德这一所谓的不可置疑的权威。这一时期还有德国的开普勒的开普勒三大定律,它比较好的描述了行星绕日运动的规律,成为后来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基础。牛顿的出现,给动力学的完整性写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建立了经典的完善的动力学体系。
力学的发展历程
力学的发展历程
引言概述:
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力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本文将介绍力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分为五个部份,分别是:古代力学的奠基、经典力学的建立、相对论力学的提出、量子力学的发展以及现代力学的前沿。
一、古代力学的奠基
1.1 古代力学的起源
古代力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然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力的概念和物体运动的原因。他认为物体的运动是由于物体本身的特性,比如分量决定了物体的下落速度。
1.2 古代力学的发展
在亚里士多德的基础上,古代力学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阿基米德的力学原理的提出。阿基米德的力学原理是基于浮力和杠杆原理,他通过实验和观察推导出了浮力和物体平衡的关系,为后来的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3 古代力学的局限性
尽管古代力学做出了一些重要的贡献,但它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古代力学没有涉及到速度、加速度等概念,也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因此,古代力学的研究成果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被超越。
二、经典力学的建立
2.1 牛顿力学的提出
17世纪,牛顿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即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这些定律为力学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可以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2.2 牛顿力学的应用
牛顿力学的提出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它还被广泛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牛顿力学可以解释天体运动、机械运动以及其他各种物体的运动情况。这使得经典力学成为物理学的基石,对后来的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力学的发展历程
力学的发展历程
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受力情况的科学领域,它是自古以来人们对物体运动规
律的探索和总结的结果。力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进程,逐渐形成为了现代力学的基础。
古代力学的发展
古代力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古埃及人通过对建造和工程
的实践经验,开始研究物体的平衡和稳定性。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数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套关于物体运动和力的理论,他认为物体的运动是由于外力的作用,而这些外力是由于物体的本质属性而产生的。
中世纪的欧洲,力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相对停滞的时期。受到宗教和哲学观念
的影响,人们对自然界的研究受到了限制。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关注力学的研究。
近代力学的奠基
17世纪,伽利略·伽利莱和艾萨克·牛顿的贡献使得力学迈入了一个斩新的阶段。伽利略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了关于自由落体和斜面上物体运动的定律,奠定了力学实验方法的基础。牛顿则通过他的三大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框架,提出了质点力学和刚体力学的数学描述,为后来的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8世纪,欧拉、拉格朗日和哈密顿等数学家的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力学的发展。欧拉提出了欧拉方程,用于描述刚体的运动。拉格朗日和哈密顿则发展了变分原理和哈密顿力学,为力学的数学形式化提供了新的方法。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力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热力学的发展使得力学与能量的关系更加密切,同时,电磁力学的浮现为力学的电磁学分支打下了基础。
现代力学的发展
20世纪,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力学的面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揭示了高速运动物体的特殊规律,量子力学则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奇妙现象。这些新的理论使得力学的研究再也不局限于经典力学,而是涉及到更广泛的领域。
工程力学的发展与展望
工程力学的发展与展望
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和变形规律的学科,也是工程学的基础
知识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工程领域的日益复杂化,工程力学在过去的几十年
里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将对工程力学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工程力学概念最初见诸于古希腊时期,但是直到近代以前,工程力学一直处于实证阶段。17世纪,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的力学研究奠定了工程力学的基础。18世纪和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工程力学开始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中。20世纪初,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等分支学科逐渐形成,工程力学开始多元化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工程力学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工程力学的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得到了极大的改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等数值方法在工程力学分析中的应用广泛化,大大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和
效率。
工程力学在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拓展。随着材料科学、电子技术、光学等学
科的发展,工程力学开始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形成新的研究领域。力学与材料科学的结合,推动了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研发;力学与电子技术的结合,推动了微电子器件的发展等。
工程力学在应对新兴问题和挑战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地震工程的发展帮助人们更好
地理解地震力对建筑物和结构的影响,为抗震建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风力发电和太阳
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也离不开工程力学的支持。
在未来的发展中,工程力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工程力学在数据分析和预测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对大量结构数据的分析,可
力学的发展历程
力学的发展历程
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规律。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史。本文将详细介绍力学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中的重要里程碑。
1. 古代力学的起源
古代力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力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出了“自然运动”和“强制运动”的概念,认为物体的运动是由自然的趋势和外力的作用所决定的。这些思想为后来的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 牛顿力学的奠基
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奠定了现代力学的基础。他的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说明了任何作用力都会有一个等大反向的反作用力。牛顿力学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3. 波动力学的发展
19世纪初,法国物理学家让-巴蒂斯特·垂纳和奥古斯丁·菲涅耳等人对波动力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提出了波动的传播理论和干涉、衍射等现象的解释,为光学和声学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波动力学的发展丰富了力学的内容,拓宽了研究领域。
4. 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革命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彻底改变了牛顿力学的观念。狭义相对论指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物体的质量随速度增加而增加。这一理论在宏观
和微观尺度上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量子力学的发展也对力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量子力学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提出了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原理等重要概念。
力学的发展历程
力学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力学的发展
古代力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
的著作《物理学》中提出了一些力学的基本概念。他认为物体的运动是由于四种元素(地、水、火、气)的作用,而且认为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外力的推动才干发生。然而,亚里士多德的力学观念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二、近代力学的奠基
近代力学的奠基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牛顿在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
原理》中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这些定律为力学的研究
提供了基本框架,使得人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和预测物体的运动。
三、力学的分支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力学逐渐形成为了多个分支学科,如静力学、动力学、
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静力学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力学性质,动力学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力学性质,弹性力学研究物体在受力后的形变和恢复过程,流体力学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等。
四、相对论力学的诞生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理论,引领了力学的新发展。相对论力学与经典力学有所不同,它将时间和空间视为统一的整体,并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关系
E=mc²。相对论力学在描述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规律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量子力学的兴起
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兴起对力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量子力学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它引入了不确定性原理,即海森堡不确定关系,认为在测量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时,无法同时精确确定它们的值。量子力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
力学的发展历程
力学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力学的起源
古代力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古希腊的哲学家、数学家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一些关于物体运动的基本观点,如自然物体的本性是静止的,运动是由外力驱动的等。此外,古希腊的数学家阿基米德也对力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出了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为后来的力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近代力学的奠基者
近代力学的奠基者是英国物理学家伽利略·伽利雷和德国物理学家伊萨克·牛顿。伽利略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了“落体运动的规律”和“惯性定律”,即物体在没有外
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牛顿在伽利略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方法建立了经典力学的数学体系,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开创了现代力学的新纪元。
三、经典力学的发展
在牛顿的基础上,欧洲的物理学家们对经典力学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法国物
理学家拉格朗日和哈密顿分别提出了拉格朗日力学和哈密顿力学,为力学的数学形式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些新的数学方法不仅简化了力学问题的求解过程,还为力学的应用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可能性。
四、相对论力学的诞生
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从而引发了相对论力学的诞生。相对论力学与经典力学相比,对于高速运动和强引力场下的物体具有更准确的描述能力。相对论力学的核心概念是时空的弯曲和质量能量的等价性,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宇宙的演化和黑洞等天体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五、量子力学的兴起
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量子力学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其核心概念是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原理。量子力学的发展为原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在现代科技中产生了广泛的应用,如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等。
力学的发展历程
力学的发展历程
引言概述:
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自古以来,人们对力学的研究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精神。本文将从古代力学的起源开始,概述力学的发展历程,并详细阐述力学的五个重要方面。
正文内容:
1. 古代力学的起源
1.1 古代力学的奠基人
古代力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其中最重要的奠基人是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力的分类和运动规律,奠定了力学的基本概念。而阿基米德则通过研究浮力和杠杆原理,为后来的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1.2 古代力学的发展
在古代,力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天文学和机械学方面。古希腊的天文学家通过观察星体的运动,提出了地心说和日心说的理论,从而推动了力学的发展。同时,古代的机械学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研究,探索了杠杆、滑轮和斜面等简单机械原理,为后来的力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2. 古典力学的兴起
2.1 牛顿的三大定律
古典力学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牛顿提出了三大力学定律,即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这些定律不仅统一了天体力学和机械学,还为后来的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2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除了三大定律,牛顿还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这一定律不仅解释了行星运动的规律,还为后来的天体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2.3 拉格朗日力学和哈密顿力学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拉格朗日和哈密顿分别提出了拉格朗日力学和哈密顿力学,这两种力学方法更加简洁和优雅,为力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 相对论力学的诞生
结构力学回顾与展望
结构力学回顾与展望
武际可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100871)
结构工程是人类文明的脊梁。
摘要 本文简要叙述结构力学的历史发展。并且对未来的结构力学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结构 结构力学 简史
§1 引言
结构工程是人类文明的脊梁。人类最早的结构大概是利用天然条件的巢居和穴居,后来发展为自己凿户建房而住。我国早在三千年之前的《周礼》这部书的《考工记》中就已经记载了各种建筑的形制。到了汉代在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中说:“于是详察其栋宇,观其结构。”出现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结构的专名词。
展,人类所建造的结构种类愈来愈多,愈来愈复杂。继房屋结构之后,又出现了道桥、
车船、水利、
机器、飞机、
火箭、兵器、化工设备、输电等各色各样的结构。
雅典女神庙,坐落于雅典卫城,建于438B.C.是古希腊建筑的典型例子。
随着结构种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结构的概念也在扩展。目前,所谓结构,是指凡是能够承受一定荷载的固体构件及其系统的人造物都统称为结构。从更广义的意义上说,凡是承受一定载荷的固体构件及其系统自然物,如植物的根、茎、叶、动物的骨骼、血管、地壳、
岩体等也可以看作结构。
结构的发展紧密地和结构材料与结构
力学有关。前者可以看作结构工程的硬件,
后者可以看作结构工程发展的软件。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使用钢、混
凝土为主要建筑材料之前,时间最长的是
以石、木、砖为建筑材料。具体来说,西
方多以石料作建筑材料,而我国和东方各
国多以砖、木为建筑材料。木结构不耐火,
也不耐腐蚀,所以我国存世古建筑历史很
长的不多。
1774年,英国工程师斯密顿
结构力学的发展简史
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开始制造各种器物,如弓箭、房屋、舟楫以及乐器等,这些都是简单的结构。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结构设计的规律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逐渐有了认识,并且积累了经验, 这表现在古代建筑的辉煌成就中,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赵州安济桥、北京故宫等等。 尽管在这些结构中隐含有力学的知识,但并没有形成一门学科。 就基本原理和方法而言,结构力学是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同时发展起来的。所以结构力学在发 展的初期是与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融合在一起的。到19世纪初,由于工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设计各种 大规模的工程结构,对于这些结构的设计,要作较精确的分析和计算。因此,工程结构的分析理论和 分析方法开始独立出来,到19世纪中叶,结构力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世纪中期出现了许多结构力学的计算理论和方法。法国的纳维于1826年提出了求解静不定结构 问题的一般方法。从19世纪30年代起,由于要在桥梁上通过火车,不仅需要考虑桥梁承受静载荷的问 题,还必须考虑承受动载荷的问题,又由于桥梁跨度的增长,出现了金属桁架结构。
20世纪中叶,电子计算机和有限元法的问世使得大型结构的复杂计算成为可能,从而将结构力学的 研究和应用水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元计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既年青又悠久的科技型企业。年青是因为她正处在战略重组 后的初创期,悠久是因为她秉承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在有限元和数值计算方面所开创的光荣 传统。元计算的目标是做强中国人自己的计算技术,做出中国人自己的CAE软件。
力学的发展历程
力学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力学的起源
古代力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早期的力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天文学和机械学领域。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和哲学家泰勒斯被认为是古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一种关于物体的平衡和运动的理论,被称为“泰勒斯定律”。
二、牛顿力学的诞生
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奠定了现代力学的基础。牛顿的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则给出了物体受力时的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即F=ma。牛顿的第三定律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拉格朗日力学的建立
18世纪末,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提出了一种新的力学体系,被称为拉格朗日力学。与牛顿力学相比,拉格朗日力学更加抽象和一般化,能够更好地描述复杂的力学系统。拉格朗日力学的核心是拉格朗日方程,通过定义一个称为“拉格朗日函数”的函数来描述系统的动力学行为。
四、哈密顿力学的发展
19世纪初,爱尔兰数学家威廉·哈密顿提出了一种与拉格朗日力学相对应的力学体系,被称为哈密顿力学。哈密顿力学通过定义一个称为“哈密顿函数”的函数来描述系统的动力学行为。与拉格朗日力学相比,哈密顿力学更加适用于描述有势能的系统,同时也更加方便进行数学推导。
五、相对论力学的诞生
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理论,对力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相对论力学修正了牛顿力学在高速和强引力场下的适用性。相对论力学中的质能关系E=mc²揭示了质量与能量之间的等价关系,引发了核能和宇宙学等领域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断裂和疲劳 结构断裂和疲劳理论是研究因工程结构内部不 可避免地存在裂纹,裂纹会在外载荷作用下扩展 而引起断裂破坏,也会在幅值较小的交变载荷作 用下扩展而引起疲劳破坏的学科。现在我们对断 裂和疲劳的研究历史还不长,还不完善,但断裂 和疲劳理论目前得发展很快。
三类结构形式
在结构力学对于各种工程结构的理论和实验 研究中,针对研究对象还形成了一些研究领域, 这方面主要有杆系结构理论、薄壁结构理论和 整体结构理论三大类。整体结构是用整体原材 料,经机械铣切或经化学腐蚀加工而成的结构, 它对某些边界条件问题特别适用,常用作变厚 度结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展,又涌现出 许多新型结构,比如20世纪中期出现的夹层结 构和复合材料结构。
结构力学的发展简史
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开始制造各种器物,如弓 箭、房屋、舟楫以及乐器等,这些都是简单的结 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结构设计的规律 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逐渐有了认识,并且积累 了经验,这表现在古代建筑的辉煌成就中,如埃 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赵州安济桥、北 京故宫等等。尽管在这些结构中隐含有力学的知 识,但并没有形成一门学科。
20世纪中叶,电子计算机和有限元法的问世使得大 型结构的复杂计算成为可能,从而将结构力学的研 究和应用水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结构力学的学科体系 一般对结构力学可根据其研究性质和对象的不同分 为结构静力学、结构动力学、结构稳定理论、结构 断裂、疲劳理论和杆系结构理论、薄壁结构理论和 整体结构理论等。
在固体力学领域中,材料力学为结构力学的发 展提供了必要的基本知识,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 又是结构力学的理论基础,另外结构力学还与其 它物理学科结合形成许多边缘学科,比如流体弹 性力学等。
结构力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迅速发 展的学科。新型工程材料和新型工程结构的大量 出现,向结构力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并提出新 的要求。计算机的发展,为结构力学提供了有力 的计算工具。另一方面,结构力学对数学及其他 学科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有限元法这一数学 方法的出现和发展就与结构力学的研究有密切关 系。
结构稳定理论
结构稳定理论是研究工程结构稳定性的分 支。现代工程中大量使用细长型和薄型结构, 如细杆、薄板和薄壳。它们受压时,会在内 部应力小于屈服极限的情况下发生失稳(皱 损或曲屈),即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从而 降低以至完全丧失承载能力。大变形还会影 响结构设计的其他要求,例如影响飞行器的 空气动力学性能。结构稳定理论中最重要的 内容是确定结构的失稳临界载荷。
生物结构的启发 观察自然界中的天然结构,如植物的根、茎和 叶,动物的骨骼,蛋类的外壳,鸟类的翅膀,可 以发现它们的强度和刚度不仅与材料有关,而且 和它们的造型有密切的关系,很多工程结构就是 受到天然结构的启发而创制出来的。结构设计不 仅要考虑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还要做到用料省、 重量轻.减轻重量对某些工程尤为重要,如减轻 飞机的重量就可以使飞机航程远、上升快、速度 大、能耗低。
结构力学的研究方法 结构力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工程结构的使用 分析、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计算三种。在结 构设计和研究中,这三方面往往是交替进行并 且是相辅相成的进行的。 使用分析就是在结构的使用过程中,对结构 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这是易行 而又可靠的一种研究手段。使用分析对结构的 评价和改进起着重要作用。新设计的结构也需 要通过使用来检验性能。
后来,在20~30年代,对复杂的静不定杆系 结构提出了一些简易计算方法,使一般的设 计人员都可以掌握和使用了。 到了20世纪2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蜂窝夹层 结构的设想。根据结构的“极限状态”这一 概念,学者们得出了弹性地基上粱、板及刚 架的设计计算新理论。对承受各种动载荷 (特别是地震作用)的结构的力学问题,也在 实验和理论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工作。随着结 构力学的发展,疲劳问题、断裂问题和复合 材料结构问题先后进入结构力学的研究领域。
工业革命的推动
就基本原理和方法而言,结构力学是与理论力学、 材料力学同时发展起来的。所以结构力学在发展的 初期是与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融合在一起的。到19 世纪初,由于工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设计各种大规 模的工程结构,对于这些结构的设计,要作较精确 的分析和计算。因此,工程结构的分析理论和分析 方法开始独立出来,到19世纪中叶,结构力学开始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实验研究能为鉴定结构提供重要依据,这也是 检验和发展结构力学理论和计算方法的主要手 段。实验研究分为三类:模型实验、真实结构 部件实验、真实结构实验。例如,飞机地面破 坏实验、飞行实验和汽车的碰撞实验等。 结构的力学实验通常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 和财力,因此只能有限度地进行,特别是在结 构设计的初期阶段,一般多依靠对结构部件进 行理论分析和计算。
基本理论建立后,在解决原有结构问题的同时, 还不断发展新型结构及其相应的理论。19世纪末 到20世纪初,学者们对船舶结构进行了大量的力 学研究,并研究了可动载荷下的粱的动力学理论 以及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方面的问题。 20世纪初,航空工程的发展促进了对薄壁结构和 加劲板壳的应力和变形分析,以及对稳定性问题 的研究。同时桥梁和建筑开始大量使用钢筋混凝 土材料,这就要求科学家们对钢架结构进行系统 的研究,在1914年德国的本迪克森创立了转角位 移法,用以解决刚架和连续粱等问题。
19世纪中出现了许多结构力学的计算理论和方 法。法国的纳维于1826年提出了求解静不定结构 问题的一般方法。从19世纪30年代起,由于要在 桥梁上通过火车,不仅需要考虑桥梁承受静载荷 的问题,还必须考虑承受动载荷的问题,又由于 桥梁跨度的增长,出现了金属桁架结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从1847年开始的数十年间,学者们应用图解法、 解析法等来研究静定桁架结构的受力分析,这奠 定了桁架理论的基础。1864年,英国的麦克斯韦 创立单位载荷法和位移互等定理,并用单位载荷 法求出桁架的位移,由此学者们终于得到了解静 不定问题的方法。
结构静力学 结构静力学是结构力学中首先发展起来的分支,它 主要研究工程结构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和应 力状态,以及结构优化问题。静载荷是指不随时间变 化的外加载荷,变化较慢的载荷,也可近似地看作静 载荷。结构静力学是结构力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基础。 结构动力学 结构动力学是研究工程结构在动载荷作用下的响应 和性能的分支学科。动载荷是指随时间而改变的载荷。 在动载荷作用下,结构内部的应力、应变及位移也必 然是时间的函数。由于涉及时间因素,结构动力学的 研究内容一般比结构静力学复杂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