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凋亡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癌症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癌症的研究进展提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被当今的妇科专家称为“良性癌症”,这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侵蚀性行为,其病灶可散在于整个盆腔,造成广泛的盆腔粘连。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上皮性卵巢癌的关系已有报道,然而它与其他癌症的相关性研究依然未有显著进展。
本文就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癌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及预防有关癌症提供参考。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癌症;卵巢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妇科疾病,影响全球1.9亿妇女。
虽然子宫内膜异位性病变被认为是良性炎症病变,但具有肿瘤样特征,如局部浸润和抗凋亡,有研究报道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患癌症的风险升高。
尽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疾病,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它代表肿瘤过程的初始阶段的观点。
非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很可能是一种从良性疾病到癌症的过渡形式。
[1]子宫内膜异位症表现为子宫腔外同时存在子宫内膜腺细胞和间质细胞,其特征是子宫内膜细胞异位着床,增殖和迁移水平升高。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绝经前妇女发病的主要原因,尽管有广泛的研究,但这种疾病的复杂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癌症也有共同特征包括:避免细胞凋亡的能力、成体干细胞样失调、新生血管形成、进展过程、远处植入等。
这种相当复杂的疾病对许多妇女的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因为目前的治疗方法都不能治愈。
且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与几种类型的癌症相关。
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似乎更容易发展为某些类型的癌症,如卵巢癌、甲状腺癌和黑色素瘤等。
1.卵巢癌Ovarian cancer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EMs) 是子宫内膜样上皮和间质在子宫外生长的一种良性疾病,最常见于卵巢,可以导致慢性盆腔疼痛、痛经、性交困难和不孕,其特性与浸润性癌相似,如侵袭性、黏附性和转移潜能,可增加卵巢癌的发生风险。
,与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女性相比,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患上皮性卵巢癌的风险似乎增加了2-3倍。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理的临床研究进展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Vol.45No.3Feb.2021332•综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理的临床研究进展田苑天津市和平区妇产科医院妇产科,天津320041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于育龄女性中较为多发,其具有复发率高、侵袭性强等特点,对女性身心健康具有严重影响。
该病病因复杂,多认为是由子宫内膜种植、体腔上皮化生、遗传等因素共同参与所致,而明确其病因对临床预防与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现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理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病理;临床研究进展doi10.3969/j.issn4004-5775.4021.43.442学科分类代码322.3110中图分类号R751.32文献标识码B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Etiology and Pathology of Endometriosis/TIAN Yuan//Tianjin Heping District Obstetrics and Gynecalogy Hospihi,Tianjin,300041,ChinaAbstrcct Endometriosis is more common in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recurrence rate and strong invasion which has a serious impnei o wom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4The eholoey of the disease is complex.Ii is be-lieveb thai it is ceusee by eebometriat implantanon,coelomatous metaplasia,hereeity and other factors.The article reviews the clin-icet research prooress of etiolooy and patholoyy of eedometriosis S oreer t。
临床研究用人间充质干细胞质量评价
临床研究用人间充质干细胞质量评价一、引言人间充质干细胞(MSCs)由于其多向分化潜能、免疫调节特性以及易于体外培养等特点,被广泛用于临床研究。
在众多疾病的治疗中,MSCs 都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然而,要确保其在临床研究中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对MSCs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和评价。
本文将探讨如何评价临床研究用MSCs的质量。
二、MSCs的质量评价标准1、细胞的纯度和活性:这是MSCs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
纯度是指MSCs中目标细胞的比例,而活性则是指MSCs的增殖能力和分化能力。
2、细胞的遗传稳定性:通过基因测序等方法,可以检测MSCs是否存在基因突变,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
3、细胞的免疫调节特性:MSCs具有免疫调节特性,可以通过抑制免疫反应来降低排斥反应的风险。
因此,评价MSCs的免疫调节特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4、细胞的来源和生产过程:MSCs的来源和生产过程也会对其质量产生影响。
例如,来自患者的自身MSCs可能比来自捐献者的MSCs更适合用于治疗。
同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如无菌操作、细胞培养基的质量等,也会影响MSCs的质量。
三、MSCs质量评价的方法1、细胞形态观察:通过观察MSCs的形态,可以初步判断其是否具有正常的形态学特征。
2、生长曲线测定:通过绘制MSCs的生长曲线,可以评估其增殖能力。
3、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通过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可以确定MSCs 的纯度和活性。
4、染色体核型分析: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评估MSCs的遗传稳定性。
5、免疫调节特性检测:通过检测MSCs对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可以评估其免疫调节特性。
6、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通过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可以确保MSCs的生产过程符合质量标准。
四、结论人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其质量评价是关键环节。
通过对MSCs的纯度、活性、遗传稳定性、免疫调节特性以及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等多方面的评价,可以确保其满足临床研究的需求。
蛋白组学分析
“蛋白组学分析”资料合集目录一、卵巢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蛋白组学分析及GRP二、基于iTRAQ技术炎症刺激下成骨细胞分化相关蛋白组学分析及药靶蛋白Elp2功能初步研究三、子宫内膜异位症差异蛋白组学分析四、卵巢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蛋白组学分析及GRP五、麦胚球蛋白组学分析及其对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研究六、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提取、鉴定和蛋白组学分析卵巢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蛋白组学分析及GRP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卵巢癌早期诊断的蛋白质标志物。
其中,GRP (Glycosylation-Related Protein)是一种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其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和作用备受关注。
蛋白质组学是研究蛋白质表达、修饰和功能的学科,对于发现新的疾病标志物具有重要作用。
在卵巢癌的研究中,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对肿瘤组织或血清中的蛋白质进行全面分析,筛选出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
其中,GRP是一种与糖基化相关的蛋白质,其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有关。
GRP是一类糖基化相关的蛋白质,参与了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黏附和肿瘤转移等过程。
在卵巢癌中,GRP的表达水平可能会发生变化,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转移。
研究表明,GRP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期和病理分级呈正相关,提示GRP可能成为卵巢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之一。
目前,针对GRP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
例如,有研究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卵巢癌患者血清中GRP的含量,并与健康人群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卵巢癌患者血清中GRP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提示GRP可以作为卵巢癌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标志物。
还有研究发现,通过检测卵巢癌组织中GRP的表达水平,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和复发风险。
虽然GRP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
补肾祛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三 烯酮04m &g 次倜 ;中西 结合 组 :补 肾祛瘀 汤 1 d . g ,2 次/,孕三
烯酮 2 倜 ,给 药剂量 同上 两组 ;连 续给 药2 后观 察结 果 。 次 8d 1 . 取材 方法 :取 材前 2 予 己烯雌 酚02m / .3 2 4h . g只灌 胃以促 使子 宫 内膜 膨大 ,便 于 取材 。末 次 给药 2 后 于 无菌 状态 下 眼球取 血 4h 1 ,随后 颈 椎脱 臼处 死 大 鼠迅 速 剖腹 采集 异位 内膜及 在位 内 . ml 5 膜 置于4 %的多 聚 甲醛 固定 待 测 。 1 . 观察 指 标及 测定 方 法 :T F:采用 双抗 体 夹 心E A 检 .4 2 N IS 法 I 测大 鼠外 周 血清 中T 表 达 。S ri n NF uvv :免疫 组化 法榆  ̄ Srii i uvvn
治疗 组 当 中是高 表达 的 。与正 常组 相 比 ,模 型组 大 鼠异位 内膜 中 srii蛋 白的表 达是 显 著 上调 的 ,与 模 型组 大 鼠相 比 ,各 个 治 uvvn 疗 组 大 鼠异位 内膜 中srii 白的表 达 明显下 降 ( <00 ), uvvn 蛋 J .1 P
【 关键词】 补肾祛瘀汤 ;子宫内膜异位症;T . NF d;s v i 白;大鼠 u in rv 蛋
E 虽 是 一 种 良性 疾 病 ,但 是 具 有病 变广 泛 、形态 多 样 、 MS 极 具 侵润 性 、易形 成严 重粘 连 、易 复发 等特 点 ,且在 细胞 增殖 、
I . 实验 分组 及 给药方 法 :造模 成功 后 按组进 行 给药 实验 :正 .2 2
瘀 汤组 )、西药组 ( 孕三 烯酮 组 )、中西结 合组 ( 肾祛瘀 汤加 补
孕 三烯 酮组 ),1只/ ,体重 25 5 ,由大连 大学 实验 动物 0 组 2 ~2 0 g 中心 提供 , 自然光 照 ,常 规饲 养 。主要 药 品和试 剂 :己烯 雌 酚 : 合肥 久联 制药 有 限公 司 ;孕三 烯酮 胶囊 :北 京紫 竹 药业有 限公 司 生 产 ;T F 试 剂盒 、srii ̄疫 组 化试 剂 盒 :上 海锐 聪 生物 N. uvvn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行IVF疗效分析及长效GnRHa对其FET效果评估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行IVF疗效分析及长效GnRHa对其FET效果评估摘要】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行IVF治疗效果分析以及FET前采取长效GnRHa降调节预处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方法:选取从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4例EMS不孕患者作为观察组(A组),同期选取82例输卵管不孕患者为对照组(B组)。
第一阶段:A,B组行IVF治疗,对比其Gn 总量、Gn天数、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与卵裂率,同时均行全胚胎冷冻。
第二阶段:A组患者予GnRHa3.75mg降调节治疗1~3周期,激素替代周期行FET,对比其与B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
结果:第一阶段A组Gn总量和天数高于B组,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均低于B组,卵裂率无明显差异。
第二阶段A组妊娠率低于B组,两组胚胎种植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无明显差异。
结论:EMS患者较差的卵巢反应性和子宫内膜状态影响IVF-ET结局,通过长效GnRHa治疗后可提高妊娠率。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中图分类号】R71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5-0141-03在育龄妇女中,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率在14%左右,合并不孕患者占40%左右[1-2]。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及药物治疗成功的减轻了EMS患者的非生殖症状,但是生育力并没有显著的提高[3-4],关于EMS不孕治疗的临床策略及有效性还有许多争议。
IVF-ET技术的发展为EMS不孕的妇女带来了新希望。
但对比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EMS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满意,妊娠率仅20%左右,仅为因输卵管因素的一半[5]。
本文回顾性研究了EMS不孕患者在IVF刺激周期的治疗效果,并对FET前采取长效GnRHa降调节预处理能否提高妊娠率进行评估,旨在探讨EMS对IVF-ET治疗结局影响,同时为提高EMS不孕患者IVF-ET成功率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间充质干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王鑫瑶1,杨惠2,李冰冰2△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妇科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间充质干细胞是来源于中胚层的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可分化为多种组织和器官。
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可从细胞增殖分化、异位迁移、血管生成、炎症反应及纤维化形成等方面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在疾病的进展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间充质干细胞为阐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或可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潜在方法。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间质干细胞;细胞运动;炎症;发病机制中图分类号:R711.71文献标志码:A DOI :10.11958/20231271Research progres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endometriosisWANG Xinyao 1,YANG Hui 2,LI Bingbing 2△1Medical College ,2Colleg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f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Jining 2720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Abstract:Endometriosis is a common chronic gynecological disease,and its pathogenesis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Mesenchymal stem cells are a kind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with multi-directional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 derived from mesoderm,which can differentiate into a variety of tissues and organs.Endometri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menstrual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an participat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ndometriosis from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ectopic migration,angiogenesis,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fibrosis formation,and play a certain role in progression of the disease.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ovide new ideas for elucidating the pathogenesis of endometriosis,and may also become a potential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Key words:endometriosis;mesenchymal stem cells;cell movement;inflammation;pathogenesis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104920);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ZR2021QH129);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2021Q066);山东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鲁卫涵[2022]331号)作者单位:1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邮编272000),2中西医结合学院作者简介:王鑫瑶(2002),女,本科在读,主要从事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相关研究。
郭志强教授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
郭志强教授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张家蔚,薛晓鸥,李 军,朱玉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可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和生殖健康。
首都国医名师郭志强教授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的中医理论,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是阳气亏虚,不能推动冲任气血,导致瘀血阻滞冲任胞宫。
治疗以扶阳抑阴为基本原则,提倡分期论治,非经期以补为主,温肾助阳,经期当泻,温阳活血化瘀,提倡内服与外治并用,自创化瘀宁坤灌肠液以及中药外敷等特色疗法温经散寒,止痛消癥,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十分注重生活调摄,使阳气充盛畅达,瘀血无由生聚。
[关键词] 阳化气,阴成形;子宫内膜异位症;扶阳抑阴;名医经验;郭志强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3.13.012[中图分类号] R711.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3)13-1815-05[通信作者] 薛晓鸥,E -mail :pro_xue@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4100,2018YFC1704106);郭志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项目(JB027);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郭志强名家研究室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种植在子宫体外的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渐进性加重性痛经、难治性不孕,且极易复发等特点。
育龄期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为10%,其中25%~35%的女性患有不孕症,39%~59%的女性患有盆腔疼痛,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和生殖健康[1-3]。
西医多采用手术、药物等方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且易复发。
中医药在缓解症状、辅助妊娠、抑制复发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癥瘕”等范畴,现代医家多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病机是血瘀,治疗多以活血化瘀为主[4]。
补肾活血方对大鼠子宫内膜细胞病理形态学及凋亡的影响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 26 卷 第 6 期 2012 年 11 月
·97·
司备用器械。 1. 4 模型制备 参照文献[2]方法。28 只大鼠常规 适应性喂养 2 周后,每日定时作阴道涂片检查,选择 动情周期 4 ~ 5 d 的,并连续有 2 个正常动情周期的 大鼠,在第 3 个动情周期开始造模。造模前先予大 鼠每天肌注苯甲酸雌二醇,每日以 0. 1 μl / g 体质量 给药,共 给 药 2 d。造 模 时 以 2% 戊 巴 比 妥 钠 ( 40 mg / kg) 对大鼠进行麻醉,等麻醉满意后,将大鼠固 定于手术台上,腹部剪毛,碘伏消毒,在无菌条件下 开腹,取下腹正中切口长约 1. 5 cm,进入腹腔后分 离并结扎一侧子宫,取中间段 2 cm,纵形剪开宫腔, 剥离子宫内膜,将剥离的子宫内膜缝合于腹膜壁层, 术毕,关腹,待大鼠清醒后放回笼中饲养,术后注射 庆大霉 素,每 日 以 0. 1 μl / g 体 质 量 给 药,共 给 药 3 d,正常清洁饲养。造模后的第 3 周,再次剖腹检 查,见移植的子宫内膜体积增大,呈透明的结节状或 囊状,内有液体积聚,表面有结缔组织覆盖及血管形 成,并与大网、肠管、腹壁广泛粘连,取少许内膜组织 作病理检测,观 察 有 子 宫 内 膜 腺 体 或 上 皮、间 质 细 胞,证实造模成功。 1. 5 动物分组及给药 在造模后的第 3 周,将造模 成功的 24 只大鼠称重后随机分为 4 组,即模型组、 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及西药组,每组 6 只。 模型组给予 0. 9% NaCl 溶液灌胃,连续灌胃共 4 周; 中药低剂量组给予补肾活血中药,每日以 55 g / kg 体质量给药,连续灌胃 4 周; 中药高剂量组给予补肾 活血中药,每日以 110 g / kg 体质量给药,连续灌胃 共 4 周; 西药组给予抑那通,以 0. 47 μg / g 体质量给 药,皮下注射 1 次[3]。药物干预期间,有 4 只大鼠死 亡,死亡原因为腹腔出血和感染。
Sirt1基因的研究进展
Sirt1基因的研究进展Sirtuin 1(Sirt1)是一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NAD+依赖性脱乙酰酶,它在许多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能量代谢、细胞凋亡和衰老等。
近年来,Sirt1基因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在衰老、疾病发生发展方面。
本文将综述Sirt1基因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Sirt1基因位于染色体10q31,全长195 kb,包含19个外显子和18个内含子。
Sirt1在多种组织中表达,如大脑、心脏、肝脏和骨骼肌等。
其表达受到多种因子的调控,如营养物质、应激和激素等。
Sirt1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调节细胞周期、抗炎、抗氧化和抗凋亡等。
研究Sirt1基因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文献调研、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及处理等。
文献调研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Sirt1基因的背景、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实验设计包括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和人类临床试验等,旨在探讨Sirt1基因在各种生物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数据收集和处理包括统计和分析实验结果,以阐明Sirt1基因与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
在神经科学方面,Sirt1基因通过调节神经元凋亡和突触可塑性参与认知和记忆功能。
在心血管疾病方面,Sirt1基因通过调节心肌细胞凋亡和自噬,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在糖尿病方面,Sirt1基因通过调节胰岛素分泌和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
在炎症反应方面,Sirt1基因通过抑制NF-kB和MAPK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
Sirt1基因在衰老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关于Sirt1基因的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未来研究方向应包括深入研究Sirt1基因的上游调控机制、探究Sirt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功能差异以及开展针对Sirt1基因的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等。
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多学科资源,将有助于推动Sirt1基因的研究进展。
白桦脂酸通过SIRT1-FoxO1信号通路抑制自噬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疾病,其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个因素和信号通路。
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改变中的意义
机 图像分 析系统分析各 组子宫内膜腺 上皮细 胞 中免疫 组化 的平 均灰度值 。在 图像 分析 中 , 用灰度 值 表示 图像 的 吸光率 。免 常 疫 组化的强弱与灰度值呈正 比关系 。
5 .统计学分析 : 应用 S S 20软 件包 进 行数据 的统计 分 P S1.
析 ,sps8平均灰度值采用单 因素方 差分 析 。 问 比较用 q检 C aae 组
响 E 形 成和发 展的重要 因素之一 。 Ms
【 摘要 】 目的
【 关键词 】 子宫 内膜异位症 ; 半胱 氨酸天冬氨酸蛋 白酶 ; 免疫组织化学
子宫 内膜 异位 症 (n o e i i, Ms 发病 机制 尚未完 全明 e dm to s E ) rs 确 . 研 究 证 明 和 细 胞 凋 亡 密 切 相 关 。 目前 , 内 对 于 有 国
H O 抑制 内源性过氧 化物酶 活性 ; 波热 抗 原修 复 : 度保持 :: 微 温 在9 9 2~ 8℃并持续 1 i ; 温冷 却 3 n 滴加 一抗 ( I 5m n 室 0mi, 按 :
注 : 殖 期 、 泌 期 三 组 之 间 两 两 比较 。 增 分 P均 <00 .5
(第三版)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指南解读 精品课件 2022年
4.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的敏感性因内异症的病灶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和深部内异症的诊断,超声检查敏感。
(1)超声检查: 首选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于不适合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者(如无性生活史),可考虑腹 部超声或经直肠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与患者的症状、病史和(或)妇科检查结果联合时能提高 诊断准确率。对于位于宫骶韧带、直肠-乙状结肠的内异症病灶,经阴道和经直肠超声检查同等作为 一线检查手段,两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似。
3.体征
通过妇科检查(双合诊、三合诊)了解盆腔情况,内异症的 典型体征为子宫后倾固定、附件可扪及活动度欠佳的囊性肿 块,阴道后穹隆、直肠子宫陷凹、宫骶韧带痛性结节、阴道 后穹隆紫蓝色结节。妇科检查的结果受医师的经验及技巧影 响极大,但对诊断内异症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深部浸润型内 异症病灶多位于后盆腔,因此三合诊显得尤为必要,阴道后 穹隆、阴道直肠隔痛性结节可考虑DIE(证据等级: Ⅲ级)。 三合诊不适用于无性生活的患者,对于早期、比较表浅的病 灶也无法作出诊断。
反向添加方案: ①雌孕激素方案: 雌孕激素连续联合用药。雌激素可以选择: 戊酸雌二醇0.5~1.0 mg/d, 或每天释放25~50μg 的雌二醇贴片,或雌二醇凝胶1.25g/d经皮涂抹;孕激素多采用地屈孕酮5 mg/d 或 醋酸甲羟孕酮2~4 mg/d。也可采用复方制剂雌二醇屈螺酮片,1片/d。②连续应用替勃龙,推荐 1.25~2.5mg/d。反向添加的注意事项: ①何时开始反向添加尚无定论。②应用反向添加可以延长GnRHa使用时间。治疗剂量应个体化,有条件者应监测雌激素水平。 (5)GnRH-a 与联合调节: 3 个月内的GnRH-a短期应用,只为缓解症状的需要,也可以采用植物药, 如黑升麻异丙醇萃取物、升麻乙醇萃取物,每天2次,每次1片。 (6)GnRH-a与序贯治疗: GnRH-a在长期管理中还可以与其他药物序贯使用,不仅可以维持治疗,还能 减轻后续药物治疗初期的副作用。例如,不规则出血是孕激素应用初期的常见问题,GnRH-a短期预处理 可强效萎缩子宫内膜,可以减少孕激素治疗初期的不规则出血。证据显示,GnRH-a预处理可以降低 LNG-IUS的脱落率,延长续用。
【课题申报】妇科医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调控机制
妇科医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调控机制课题申报书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妇科医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调控机制》妇科常见疾病之一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异位生长到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如卵巢、输卵管、肠壁等,导致病变组织的剥脱和出血。
该疾病常伴随着严重的疼痛、月经不调、不孕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尤其是免疫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仍然有待深入。
免疫调控机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并发自身免疫炎症反应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伴随特征之一,免疫细胞的异常增加和功能异常会促进病变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目前的研究表明,T细胞亚群的失衡、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以及免疫调节细胞的异常活化等都可能涉及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但其中的具体机制尚未阐明。
因此,深入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调控机制对于阐明病因、发展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旨在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调控机制,包括T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免疫调节细胞的异常功能,以及炎症介质等在病变组织原位定植和复发中的作用等方面,并探讨相关机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联,为该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此外,本课题的研究结果还有助于拓展免疫调控机制在其他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为妇科领域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课题主要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调控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免疫细胞的表达和分布特点: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方法,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异位组织中免疫细胞的变化,如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等的活跃度和数量的变化,以及其分布情况。
2.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液中免疫细胞亚群的失衡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等技术手段,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液中T细胞亚群的比例、功能变化以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联。
3. 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多重荧光定量PCR等方法,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变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和分泌情况,如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的水平变化。
达那唑抑制SKM-1细胞活性并促使细胞凋亡
育 48h,培养基含 0、10、20 和 40μmol/L 达那唑。
MTT 实验结果显示,与 0μmol/L 组比较,用达
48 h 后收集细胞并用 70% 冷乙醇在 4℃条件下固定 那唑分别处理 24、48 或 72h 后,SKM-1 细胞活力均
24h。随后在含有 100mmol/L RNase A 和 400mmol/L 降低,达那唑浓度越高,细胞活力越低(图 1)。
本研究中,我们主要通过 MTT 法研究了达那唑 对 MDS 细胞 SKM-1 细胞活力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 胞实验研究了达那唑对 SKM-1 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 的影响,最后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研究了达那唑
2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第 30 卷
处理后肿瘤坏对 TUNEL 阳性细胞计数。TUNEL 阳性细胞
2 细胞培养
膜后室温孵育 HRP 标记的抗羊或抗鼠二抗 1h,ECL
SKM-1 细胞培养在添加 10%胎牛血清、100U/ 化学发光显影。胶片扫描后,Quantity One 软件分析
ml 青霉素和 100μg/ml 链霉素的 DMEM 培养基中, 条带光密度(OD)值,目的蛋白相对水平 = 目的蛋
40μmol/L 达那唑处理 SKM-1 细胞后,通过 MTT 法检测细胞活性,通过流式细胞实验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通过 TUNEL
染色法检测 TUNEL 阳性细胞比例,通过 Western blot 检测 TRAIL 介导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达那唑可呈
浓度依赖性地抑制 SKM-1 细胞活力,降低 S 期中细胞比率,提高细胞凋亡比率。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达那唑可使 Cleaved
第 30 卷第 1 期 2021 年 2 月
地诺孕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年3月第21卷第6期•33•地诺孕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疗效分析王清芬1甄静1王军平2#(1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新乡453002;2河南省沁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沁阳454550)摘要:目的:探讨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各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
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地诺孕素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血清学指标水平。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V0.05);治疗后两组性激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治疗后雌二醇、孕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V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基质金属蛋白酶-2、半乳糖凝集素-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V0.05)。
结论:地诺孕素可有效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各血清学指标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地诺孕素;桂枝茯苓胶囊;性激素;血清抗原中图分类号:R711.71文献标识码:B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妇产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主要为子宫内膜组织向子宫肌层以外部位生长及浸润所致,一般为良性病变,临床上常表现为痛经、慢性盆腔疼痛、不孕等,不利于妇女的生殖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o目前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一般采用手术和药物治疗,但手术创伤性较大,且难以完全清除病灶,易损伤卵巢功能,不易为患者所接受。
药物治疗安全性高,服用方便,且不影响卵巢功能,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式。
桂枝茯苓胶囊消肿止痛、改善循环作用显著,地诺孕 素孕激素活性极高,但单独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欠佳氏本研究探讨地诺孕素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黄文倩1,2,吴绿1,2,朱虹31 南昌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南昌330006;2 南昌市第一医院妇产科3 江西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科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症状是痛经和不孕,严重影响女性健康。
EMs的药物治疗以激素类为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EMs相关新靶点的发现,新型免疫药物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新型免疫药物能有效调节与EMs形成机制有关的免疫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干扰素(IFN)、可溶性蛋白酶类等,而新型靶向药物可以从血管生成、细胞迁移、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信号转导等方面进行调控,既弥补了激素类药物对激素受体缺乏或敏感性低的EMs患者疗效不佳的缺憾,又能替代或减少激素药物的长期使用,是免疫及靶向治疗药物特有的优势。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白细胞介素;免疫调节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半乳糖凝集素抑制剂免疫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11.025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11-0097-04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但其组织侵袭和远处转移的生物学行为却与恶性肿瘤类似。
目前EMs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有口服避孕药、雄激素合成剂、孕激素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但不良反应较多,而新型非激素治疗药物的开发一直鲜有突破。
随着EMs相关新靶点的发现,免疫及靶向治疗药物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本研究对EMs的免疫和靶向治疗进行总结,为EMs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1 EMs的免疫治疗EM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免疫细胞浸润、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分泌增加为特征。
在EMs 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免疫因子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EMs的免疫因子主要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干扰素(IFN)、可溶性蛋白酶类等,其在EMs中的表达有着不同程度的升高或下降,调节上述免疫因子表达可成为治疗EMs的突破口。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HE4、YKL-40、Syndecan-1水平变化及意义
山东医药2021年第61卷第4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HE4、YKL-40、Syndecan-1水平变化及意义袁卿1,姜婷2,闫蔷11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上海201204;2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附睾分泌蛋白4(HE4)、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及可溶性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水平变化及意义。
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4例(观察组)、体检健康者100例(对照组),采集两组空腹外周静脉血并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E4、YKL-40及Syndecan-1。
对比两组及不同分期、不同痛经程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以上指标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血清HE4、YKL-40及Syndecan-1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
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HE4、YKL-40及Syndecan-1水平低于Ⅲ、Ⅳ期患者(P 均<0.05),Ⅲ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HE4、YKL-40及Syndecan-1水平低于Ⅳ期患者(P均<0.05)。
轻度痛经患者血清HE4、YKL-40及Syndecan-1水平低于中度痛经、重度痛经患者(P均<0.05),中度痛经患者血清HE4、YKL-40及Syndecan-1水平低于重度痛经患者(P均<0.05)。
血清HE4、YKL-40及Syndecan-1和EMS分期、痛经程度之间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24、0.797、0.912、0.856、0.948、0.786,P均<0.05)。
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HE4、YKL-40、Syndecan-1水平升高,且三者水平变化可反映患者的分期及痛经程度。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附睾分泌蛋白4;甲壳质酶蛋白40;可溶性多配体蛋白聚糖1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1.04.011中图分类号:R711.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21)04-0044-03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活性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形成的良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痛经、盆腔粘连、腹盆腔疼痛等,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的不孕率可高达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