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解剖
肝脏胆道系统解剖
![肝脏胆道系统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3b0d9c0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3.png)
右后叶上段
右前叶
右后叶下段
左内叶
左外叶上段 左外叶下段
右后叶下段
右前叶
左内叶
左外叶下段
右后叶上段
尾状叶右段
左外叶上段 尾状叶右段
肝脏 外科 分叶
临床大夫操作手法
1. 体位 常用2个 少用2个 2. 探头部位及声束扫查切面 剑突下纵切+横切 右肋缘下斜切+纵切 肋间斜切 3. 注意:系统性、交叉性、连续性及注意声路"死角"、易漏区、复杂区
均值 11.11 11.32 10.67 5.77 6.16 12.15
95%范围 8.88-13.34cm 9.52-13.12cm 8.38-12.96cm 4.14-7.4cm 4.02-8.3cm 9.97-14.33cm
肝静脉左支 肝静脉中支 肝静脉右支 门静脉肝门部 肝外胆管 胆囊大小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肝脏胆道系统解剖
肝 脏 的 位 置
肝脏的外形:前面观 楔形 膈面、脏面 肝角、前后左右四缘
肝的韧带
• (1)镰状韧带falciform ligament of liver • (2)冠状韧带coronar yligament • (3)三角韧带triangular ligament • (4)肝胃韧带h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togastric ligament • (5)肝十二指肠韧带hcpatoduodenal ligament
膈下腹膜外间隙:是肝裸区与膈之间的间隙,不属于腹膜腔,肝脓肿常经此间隙穿通膈流入胸腔。
肝脏脏 面观
第一肝门
肝脏失状切面
肝脏分叶与分段
膈面观 分为左叶、右叶 • 脏面观 分为左叶、右叶、方叶和尾状叶 • Glisson系统之间存在有明显的裂隙划分肝叶和肝段。
肝脏的解剖ppt课件
![肝脏的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5a296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3.png)
储存功能
肝脏可以储存铁、维生素等物 质,以备不时之需。
02 肝脏的解剖结构
肝脏的表面结构
01
02
03
04
肝脏位于腹腔内,紧靠胸骨后 方。
肝脏表面被一层致密结缔组织 覆盖,称为“肝包膜”。
肝包膜上有许多韧带和脂肪组 织,将肝脏与周围器官连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肝脏分为左、右两叶,中间由 “肝裂”分隔。
肝脏的内部结构
常见肝脏疾病的防治
肝炎
休息、饮食调整、药物治疗、 抗病毒治疗
肝硬化
病因治疗、抗纤维化治疗、预 防并发症
脂肪肝
戒酒、减肥、调整饮食、药物 治疗
肝癌
手术切除、放化疗、免疫治疗 、基因治疗
肝脏手术及术后护理
手术类型
肝部分切除术、肝移植术、射频消融 术等
术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饮食调整、预防感染 、定期复查
肝脏的主要血管包 括“门静脉”、“ 肝动脉”和“下腔 静脉”。
肝动脉为肝脏提供 氧气和营养。
“胆管”负责将胆 汁从肝脏输送到胆 囊和胆道。
03 肝脏的组织结构
肝小叶
肝小叶是肝脏的基本功能单位 ,呈多边形或类圆形,直径约 1-2mm。
肝小叶由中央静脉、肝细胞、 胆小管和Disse间隙组成。
肝小叶周边由结缔组织形成的 界膜包围,保护肝小叶不受损 害。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对肝脏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为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 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肝脏疾病的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肝脏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肝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策略需要加强。
肝脏疾病的治疗方法需要更加有效和安全。
肝脏疾病的预后评估和康复治疗需要进一步完善。
正常肝脏解剖和组织结构(共44张PPT)
![正常肝脏解剖和组织结构(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343dac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3.png)
窦内皮细胞:为有孔内皮,细胞扁而薄,腔面可见少量微 绒毛,局部细胞因有窗孔而成筛状
肝内巨噬细胞〔枯否细胞,kupffer 细胞〕:是定居肝内的 巨噬细胞,位于血窦内或血窦璧上,来源于
血液单核细胞 肝内的大颗粒淋巴细胞:曾被认为是肝内散在的内分泌细
胞,称为“pit〞细胞,证实具有NK细胞活性和
外表标记的大颗粒淋巴细胞
黄疸
中央静脉
• 位于肝小叶长轴的中央,周围成放射状排列的肝血窦汇入其中,
• 直径45μm,由内皮细胞围成,内皮外少量结缔组织,无平滑肌
• 肝血窦开口于中央静脉,开口处的内皮细胞具有收缩功能 • 假设干个小叶中央静脉集合成小叶下静脉
门管区
• 相邻肝小叶的三角形或不规那么性的结缔组织小区,
• 有三种管道分支: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
•
不易鉴别。电镜下胞质内含许多大脂滴。
•
功能:贮存维生素A、合成胶原
胆小管
相邻肝细胞间局部质膜凹陷形成槽并相互对接、封闭而成的微 细的小管,在肝板内连接成网状管道。胆管直径0.5~1μm。
胆小管(ATP酶染色)
胆小管〔EM〕
胆小管壁之肝细胞膜形成微绒毛突入管腔, 形成胆小管的相邻肝细胞之间紧密连接、桥粒, 以防止胆汁通过肝细胞间溢入窦周间隙。当胆小 管正常结构破坏——胆汁溢入窦周间隙——入血——
•特点:最大的消化腺〔最大腺体〕
肝脏位置
• 肝大局部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小局部达左季肋区 • 肝大局部被肋所掩盖,仅在腹上区 的左、右肋弓之间有小局部露于剑突 下
• 在呼吸时肝可随膈肌上下移动, 平静呼吸时肝的上下移动范围为 2~3cm
肝脏形态
• 肝脏由于血液丰富,固活体肝 呈现棕红色,质地柔软而脆弱
肝脏的8个标准切面声像图示范
![肝脏的8个标准切面声像图示范](https://img.taocdn.com/s3/m/0f22283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4.png)
VS
详细描述
此切面声像图能够清晰地显示肝脏右叶的 冠状面形态,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肝脏右叶 的宽度、厚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等信息,评估肝脏右叶的健康状况。同时 ,此切面声像图还可以观察到肝脏右叶内 的血管、胆管等结构,有助于发现病变和 异常情况。
肝脏左叶切面声像图
总结词
观察肝脏左叶的横切面形态,了解肝脏左叶 的横径和厚度。
详细描述
此切面声像图能够清晰地显示肝动脉的走向和分布,医 生可以通过观察肝动脉的通畅情况、血流速度等信息, 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同时,此切面声像图还可以观察 到肝动脉内的狭窄、闭塞等病变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 和治疗相关疾病。
肝静脉门静脉同时显示切面声像图
总结词
同时观察肝静脉和门静脉的走向和分布,了解两者通畅情况和相互关系。
详细描述
此切面声像图能够清晰地显示肝静脉的走向 和分布,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肝静脉的通畅情 况、血流速度等信息,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 。同时,此切面声像图还可以观察到肝静脉 内的血栓、狭窄等病变情况,有助于早期发
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门静脉切面声像图
要点一
总结词
观察门静脉的走向和分布,了解门静脉的通畅情况。
肝脏周围有胆囊、胰腺、 十二指肠等器官环绕。
肝脏内部由门静脉、肝 动脉、胆管等管道系统 组成。
肝脏的生理功能
01
02
03
04
代谢功能
肝脏是人体内主要的代谢器官 ,参与蛋白质、脂肪、糖类的
代谢和转化。
解毒功能
肝脏能够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 毒或低毒物质,通过胆汁或尿
液排出体外。
造血功能
在胚胎期和新生儿期,肝脏有 造血功能,能够生成红细胞和
04
解剖肝脏知识点总结
![解剖肝脏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647926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12.png)
解剖肝脏知识点总结一、肝脏的解剖结构人体的肝脏位于腹腔内,紧邻膈脏,并位于胃部的下方。
肝脏重约1.2-1.6千克,占据了腹腔的右上部,是体内最大的实质性腺体。
肝脏可分为左右两叶,右叶较大,左叶较小。
在肝脏的大体解剖上,可以将肝脏分为以下几个解剖单位:1. 肝叶:肝脏共有四个叶,包括左叶、右叶、枕叶和尾叶。
左右叶分别位于膈上和膈下,而枕叶和尾叶则位于后侧。
每个肝叶都包含了多个小叶,这些小叶之间被结缔组织分隔开,形成肝小叶。
2. 肝小叶:肝小叶是肝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每个肝小叶内含有一个中央动脉、门静脉和胆管。
它们是肝脏内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的重要场所。
3. 胆管系统:肝脏内的胆管由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构成,在肝脏内部形成了具有分支明显的管状结构。
肝内胆管将内分泌的胆汁收集并向门静脉的外前支排放,而肝外胆管将胆汁传输到胆囊和十二指肠内。
4. 血液供应:肝脏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门静脉和肝动脉。
门静脉携带着丰富的氧合及非氧合的血液,而肝动脉则运输了高浓度的氧合血。
这两种血液通过肝窦中流,与肝细胞发生交换,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营养物质。
5. 肝脏的神经支配:肝脏内含有丰富的神经支配,主要由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支配。
这些神经纤维可以影响肝脏内的血管张力和腺体分泌功能,对肝脏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以上就是肝脏的解剖结构,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固体器官之一,具有相当复杂的结构。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肝脏的功能。
二、肝脏的功能1. 构造代谢功能:肝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代谢场所,其中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
在蛋白质代谢方面,肝脏不仅合成了多种体内细胞的蛋白质,还能够分解蛋白质产生氮代谢物,逐渐转变成要予以消化吸收的氨。
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方面,肝脏能够进行了多种糖合成,同时还能用作糖原贮存,并参与血糖的调节。
而在脂肪代谢方面,肝脏则可以合成脂肪和胆固醇。
2. 净化功能:肝脏具有净化作用,它能够通过分泌胆汁和与肾脏共同合作来排除代谢废物和外源性毒物。
系统解剖学肝脏
![系统解剖学肝脏](https://img.taocdn.com/s3/m/71a1ad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d.png)
03 肝脏的功能
代谢功能
蛋白质代谢
肝脏是蛋白质代谢的主 要场所,合成血浆蛋白、 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
等。
糖代谢
肝脏维持血糖的稳定, 通过糖原合成和分解调
节血糖水平。
脂肪代谢
肝脏参与脂肪的合成、 分解和运输,维持血脂
的正常水平。
维生素代谢
肝脏在维生素的吸收、 储存和代谢中发挥重要 作用,如维生素A、D、
胆汁的生成
肝脏是胆汁的主要生成器官,能 够合成和分泌胆汁酸和胆盐,形 成胆汁。
胆汁的排出
肝脏通过胆管将胆汁排入胆囊, 储存并浓缩胆汁,在进食时通过 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肠道,帮助 消化脂肪。
肝脏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免疫细胞的产生
肝脏是免疫细胞的重要来源,能够产生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 疫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
脂肪代谢
肝细胞能够合成和分泌脂蛋白,参与 脂肪的消化、吸收和转运,同时调节 血脂水平。
蛋白质代谢
肝细胞能够合成和分泌多种蛋白质, 如白蛋白、凝血因子等,参与蛋白质 的合成和分解。
维生素和激素代谢
肝细胞能够合成和分泌多种维生素和 激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性激 素等,参与机体的代谢调节。
胆汁的生成与排
肝硬化治疗
肝硬化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晚期可能出 现门脉高压、肝功能衰竭等症状,如腹水 、黄疸、出血倾向等。
肝硬化的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如抗病 毒、戒酒等)、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肝癌
肝癌病因
肝癌的主要病因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 黄曲霉素污染等。
A 肝癌定义
肝癌是指肝脏的恶性肿瘤,可分为 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
E等。
解毒功能
药物代谢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 官,通过药物代谢将药物 分解成无毒或低毒物质。
肝脏解剖学与生理学知识点
![肝脏解剖学与生理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0542a7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1.png)
肝脏解剖学与生理学知识点
一、解剖学知识点
1. 肝脏位置:肝脏位于腹腔右上方,属于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
2. 肝脏重量:成人肝脏重约1.2-1.5千克,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器官。
3. 肝脏结构:肝脏由左右两叶组成,呈楔形,下缘较厚,上缘较薄。
4. 肝脏皮质:肝脏表面光滑,颜色红褐。
5. 肝脏组织:肝脏组织由肝细胞、胆管和血管组成,肝细胞为主要
功能细胞。
6. 肝脏血液供应:肝脏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包括动脉和门静脉。
7. 肝脏淋巴循环:肝脏有发达的淋巴循环系统,起清除和输送淋巴
液的作用。
8. 肝脏神经供应:肝脏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
二、生理学知识点
1. 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合成蛋白质、转运分泌、排泄代谢产物、解毒和储存功能。
2. 肝脏合成功能:肝脏合成蛋白质、脂肪、糖类等重要生理物质。
3. 肝脏转运分泌:肝脏有分泌胆汁的功能,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
4. 肝脏排泄代谢产物:肝脏通过尿液和胆汁排泄代谢废物,如尿素、胆红素等。
5. 肝脏解毒功能: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帮助排除体内毒素。
6. 肝脏储存功能:肝脏可储存大量糖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保持
体内平衡。
7. 肝脏生理学变化:肝脏在饮食、运动、药物等不同功能条件下呈
现不同生理学特点。
总结:
肝脏作为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既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又承担多种
生理功能。
了解肝脏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点,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肝
脏的作用和重要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更全面地认识肝脏
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
正常肝脏CT解剖图
![正常肝脏CT解剖图](https://img.taocdn.com/s3/m/58284e4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f.png)
通过CT检查评估供肝的大小、形态、血管 和胆道情况,确保供肝的质量和可用性。
受体评估
了解受体的肝脏病变情况,预测受体对移植 手术的耐受性和预后。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解毒、代谢、合成和分泌等 。
CT解剖图是了解肝脏形态和结构的重要手段,通过CT图像可以清晰地观察肝脏的轮 廓、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肝静脉
肝静脉是肝脏的输出血管,负责将肝脏的血液输送回心脏。在CT图像上,肝静脉 表现为低密度影。
肝动脉和门静脉
肝动脉
肝动脉是肝脏的营养血管,负责将富 含氧和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至肝脏。 在CT图像上,肝动脉表现为高密度影 。
门静脉
门静脉是肝脏的主要输入血管,负责 将消化道的血液输送至肝脏。在CT图 像上,门静脉表现为中等密度影。
VS
详细描述
肝癌在CT图像上通常表现为低密度肿块 ,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密度较低。在增强扫 描时,这些肿块通常强化不均匀,即部分 区域增强明显,部分区域增强不明显。这 种不均匀强化是肝癌的一个重要特征。
其他病变
要点一
总结词
其他病变包括血色素沉着症、肝血管瘤等,每种病变都有 其独特的CT表现。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鉴别诊断
通过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密度和增强表现,鉴别肝脏良恶性肿瘤,如肝细胞癌、胆 管细胞癌、血管瘤等。
肝脏手术前的评估
手术可行性评估
通过CT检查评估肝脏的质地、病灶位置和 范围,以确定手术切除的可行性。
预测手术效果
根据肝脏的功能和储备情况,预测手术后肝 功能代偿能力和恢复情况。
肝脏移植的评估
正常肝脏CT解剖图
肝脏的解剖
![肝脏的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c047404de87101f69e319548.png)
膈淋巴结;一部分沿门静脉致肝门部淋巴结。 2、神经分布 主要由左右迷走神经,腹腔神经丛,右膈神经的部分纤维
参与肝神经分布 。
.
肝脏分段 之Couinand分段
以肝中静脉将肝脏分为左右两叶,以肝左静脉将左半肝分为左肝内、外侧段; 肝右静脉分右叶为右肝前、后段;这四个段又以门静脉左右支主干的横线分
.
肝脏血管 之动脉
肝固有动脉是肝总动脉发出胃十二指肠后的直接延续,近肝门处分为左右肝动 脉进入肝脏,肝内动脉走行弯曲、盘绕。 肝右动脉分出①胆囊动脉;②右前叶动脉;③右后叶动脉;④右尾状叶动脉。 肝左叶动脉分出①左内叶动脉;②左外叶动脉;③左尾状叶动脉。 肝固有动脉约40%分出肝中动脉。 肝固有动脉正常占51%-75.7%,变异占21.3%-49%。 肝固有动脉还可源于肠系膜 上动脉,主动脉、胃右动脉和其它内脏动脉分支。
.
肝脏血管 之门静脉
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
.
肝脏血管 之肝静脉 第二肝门位于肝脏的膈面顶部,是肝左、中、右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多 被肝组织覆盖,不易直接见到肝静脉主干。肝静脉主干在肝实质内的范围 约为距肝上下腔静脉2CM的范围内。 肝右静脉 肝左静脉 肝中静脉
.
肝脏的淋巴引流和神经分布
.
肝脏形态 之裸区
肝膈面后部没有腹膜被覆的部分称为裸区 裸区左侧部分有一宽沟,称为腔静脉沟 内有下腔静脉走行
.
肝脏形态 之脏面
肝下面凹凸不平,邻近一些腹腔器官,称脏面 中部有“H”形的3条沟 其中横行的沟称为肝门
左侧纵沟前部称为肝圆韧带裂,有肝 圆韧带通过,由于胎儿是脐静脉闭锁而成,后 部为静脉韧带裂,有静脉韧带通过,由于胎儿 的静脉导管闭锁而成
肝脏解剖ppt课件
![肝脏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1d4bb6b9d528ea81c7798d.png)
3
4
肝的韧带
肝上面有镰状韧带,前下缘于脐切迹处有肝圆韧带;镰状韧带向后上方 延伸并向左、右伸展称冠状韧带,冠状韧带又向左、右伸展形成左、右 三角韧带。还有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均由腹膜形成。
5
• 肝裸区:在右冠状韧带上、下叶之间,有一部分肝面没有 腹膜覆盖,称肝裸区。裸区的左侧部分有一较宽的沟称腔 静脉沟,有下腔静脉通过。
6
在肝的脏面有肝胃韧带 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前 者亦称小网膜;后者向 上直达肝门横沟,内含 门静脉、胆管和肝动脉 等,另外在右侧肝的脏 面还有肝结肠韧带和肝 肾韧带。
7
膈下间隙
膈下间隙介于膈与横结肠及其系膜之间,被肝分成肝上下间隙, 肝上间隙借镰状韧带和左三角韧带分为右肝上间隙,肝上前间 隙和左肝上后间隙,肝下间隙以肝圆韧带区分为右肝下间隙和 左肝下间隙,后者又被小网膜和胃分成左肝下前下后间隙和左 肝下后间隙。此外还有膈下腹膜外间隙,居膈与肝裸区之间。 其中任何一个间隙发生脓肿,均称膈下脓肿,以右肝上下脓肿 最为多见。
12
正中裂:又称主门裂Cantlie线,内有肝中静脉走行,分肝为左右半 肝,直接分开相邻的左内叶与右前叶。正中裂在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左 壁至胆囊切迹中点的连线;在肝脏面,经胆囊窝中份,越横沟入腔静 脉沟。 背裂:位于尾状叶前方,将尾状叶与左内叶与右前叶分开。它上起肝 左、中、右静脉出肝处,下至第一肝门,在肝上级形成一弧形线。 左叶间裂:又称脐裂,内有左叶间静脉和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走行, 分开左内叶和左外叶,左叶间裂在肝膈面为肝镰状韧带附着线左侧 1cm范围内与下腔静脉左壁的连线;于脏面,为肝圆韧带裂和静脉韧 带裂。 左段间裂:又称左门裂,内有肝左静脉走行,将左外叶分为左外上段 (2段)和左外下段(3段)。左段间裂在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左壁至 肝左缘上、中1/3交点的连线,转至脏面止于左纵沟中点稍后上方处。 右叶间裂:又称右门裂,内有肝右静脉走行,分开右前叶和右后叶。 右叶间裂在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右壁纸胆囊切迹中点右侧的肝下缘外, 中1/3交点的连线,专职脏面,连于肝门右端。 右段间裂:又称横裂,在脏面为肝门右端至肝右缘中点的连线,转至 膈面,连于正中裂。此裂相当于肝门静脉右支主干平面,分别将S8 与S5,S7与S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二 肝 门
第 一 肝 门
肝外管道及对应位置
叶
叶( 左 半 肝 左 叶 左 左内叶(Ⅳ) ( 叶 右 半 肝 ( 叶 ( ) ) ( ) ) ( ) ) 左 ( )
Glisson系统
肝裂:
在Glisson系 统或肝门静脉 系统腐蚀铸型 中,肝的叶间 和段间存在的 缺少Glisson 系统分布的裂 隙。
肝门静脉:左支一般分为横部、角、矢状部和囊部;
右支比较粗,比较短
左外上支
左支 左外下支
左内支
右前支
右支
右后支
肝固有动脉和肝管
肝固有动脉和肝管与肝门静脉伴行,共同被血管周围的纤维囊 肝固有动脉和肝管与肝门静脉伴行,共同被血管周围的纤维囊 所包裹,但因Glisson系统中门静脉管径粗,位置恒定,成 所包裹,但因Glisson系统中门静脉管径粗,位置恒定,成 为分叶和分段的基础。
☺
肝的淋巴及神经:
淋巴分为浅组与深组:前者位于肝实质表面的浆膜下,形成 淋巴管网,可分为膈面和脏面两部分;后者在肝内形成升降两 干。 无论浅深组淋巴管,均有注入纵隔后淋巴结者,因此,肝炎 或膈下感染常可引起纵隔炎或脓胸。
神经来自左右迷走神经,腹腔神经丛和右膈神经。前两者形 成肝丛围绕肝固有动脉和肝门静脉,经肝门入肝;后者为肝的 传入神经,其作用还不十分清楚,但肝疾患常能引起右肩放射 性疼痛。
叶动脉
左
肝 固 有 动 脉 (
右
支
段 叶动脉 段 动脉 动脉
叶动脉
肝 管 )
支
叶动脉
肝静脉:分为左、中、右静脉和肝右后静脉及尾状叶静脉,注入下腔静脉。
特点:1、无静脉瓣,壁薄,且被固定与肝实质内,不易收缩,故在肝切面或肝破裂时 出血较多,易造成空气栓塞; 2、变异多,致使肝段的大小亦多有变化,其变异是肝非规则性切除的解剖学 基础。
实习二十八 肝及肝内管道解剖
位置与毗邻:
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 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体表投影:
第一点: 右锁骨中线与第五肋相交处; 第二点: 右腋中线与第十肋下1、5cm 相交处; 第三点: 左第六肋软骨距正中线处左 侧5cm; 其中,二、三点连线是临床触诊 肝下缘的部位,约在剑突下2-3 厘米
肝的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