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

合集下载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

实验⼀细胞和组织的显微观察

⼀、实验⽬的

(⼀)正确使⽤显微镜。

(⼆)掌握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理解其形态。

(三)掌握上⽪组织、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了解上⽪组织的分布及功能特点,了解结缔组织的分类。

(四)掌握⾻骼肌、肌原纤维的结构,掌握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实验原理

利⽤显微镜观察不同的细胞与组织结构。

三、实验器材

细胞结构模型、细胞组织切⽚、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

(⼀)学习显微镜的⼀般构造

(⼆)显微镜的使⽤⽅法

1.对光 2.装⽚ 3.使⽤低倍镜 4.使⽤⾼倍镜 5.使⽤油镜

(三)观察细胞类型、细胞的形态结构

(四)观察四种组织的结构特点

五、注意事项

(⼀)使⽤显微镜

携取:⼀⼿握镜臂,另⼀⼿托住镜座。放置:镜台向前,镜臂向后,置于⼯作台偏左侧。保护:使⽤时,勿使灰尘、湿⽓、⽔滴、药品等沾染显微镜的任何部位;

(⼆)观察切⽚

六、实验作业

(⼀)绘制在细胞切⾯模型上看到的细胞结构部分并注明其结构特点。

(⼆)从疏松结缔组织⽚观察中,说明结缔组织结构特点。

(三)在⾻骼肌纤维纵切⽚观察中,绘制⼀根肌原纤维结构图,并标注明带、暗带、H带。

实验⼆运动器官形态结构的观察

⼀、实验⽬的

(⼀)掌握⼈体全⾝⾻的组成及特点。

(⼆)掌握⼈体上肢⾻、下肢⾻、躯⼲⾻和头颅⾻的组成及各⾻的名称。

(三)结合教学内容,掌握全⾝各⾻的结构特点以及各⾻的主要⾻性标志。

(四)了解⼈体⾻连结的类型和关节的分类,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五)观察肩、肘、桡腕关节模型,观察髋、膝、踝关节模型,掌握其组成结构特点。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田春兰执笔人:王凯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体育学院

课程名称:运动解剖学

课程编号: 142305

英文名称:Sports Anatomy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52学时理论学时:41学时实验学时:11学时

学分:4学分

开设专业:体育舞蹈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观察标本、模型、活体结构和分析体育动作的基本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毕业后从事体育活动和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掌握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和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掌握人体环节运动规律及体育锻炼的解剖学依据。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绪论

1.教学基本要求

主要阐述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分科,人体解剖学的地位与作用,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以及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2.教学具体内容

(一)、人体解剖学及运动解剖学概念及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二)、正常人体形态结构、机构和发展规律与体育运动关;系的内容。

(三)、运动解剖学研究内容

(四)、运动解剖学研究方法。

(五)、运动解剖学发展概况及其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

(六)、标准解剖学姿势、基本切面与基本轴、解剖学方位术语。

第一篇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

第一章细胞与细胞间质

1.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介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细胞间质的概念及组成;重点阐述细胞膜和某些细胞器的结构。

2.教学具体内容

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细胞间质的概念及组成;细胞膜和某些细胞器的结构。

运动系统实验操作规程解剖

运动系统实验操作规程解剖

运动系统实验操作规程解剖

运动系统实验操作规程解剖

实验室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制定的标准规范。在进行运动系统实验的操作过程中,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实验操作规程解剖,以供参考:

一、实验前准备

1. 确认实验室内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如安全门、急救箱等。

2. 佩戴实验服、塑料手套和实验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3. 检查实验用具的完整性和清洁度,如显微镜、解剖刀等。

4. 熟悉实验操作步骤和相关实验指导书。

二、操作规程

1. 洗净实验用具并进行消毒处理,如显微镜片、刀具等。

2. 准备实验标本,如骨骼、肌肉组织等。

3. 进行解剖操作前,先将实验标本进行冷冻保鲜或放置在4℃冰箱中保存,以保证标本的新鲜度。

4. 细心观察和描述实验标本,包括颜色、形态、质地等特征。

5. 根据实验要求,采集所需组织标本。

6. 使用解剖刀或剪刀等工具进行切割、开窗等操作。切割过程中要注意手指的位置,避免意外伤害。

7. 在解剖操作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适当的仪器设备。

8. 在解剖操作中,应保持实验标本的湿润,可使用生理盐水等保湿剂。

9. 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及时清理产生的废弃物和异味等。

三、实验后处理

1. 使用无菌棉球或纱布进行伤口包扎,防止感染和出血。

2. 清理和整理实验用具,如清洗显微镜片、刀具等,并进行消毒处理。

3. 根据实验室规定的回收、处理或分类要求,分别进行垃圾的投放。

4. 整理实验记录和结果,准备实验报告。

四、安全注意事项

1.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避免摔倒和磕碰等事故发生。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细胞和组织的显微观察

一、实验目的

(一)正确使用显微镜。

(二)掌握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理解其形态。

(三)掌握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了解上皮组织的分布及功能特点,了解结缔组织的分类。

(四)掌握骨骼肌、肌原纤维的结构,掌握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二、实验原理

利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的细胞与组织结构。

三、实验器材

细胞结构模型、细胞组织切片、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

(一)学习显微镜的一般构造(图3-1)

显微镜是进行细胞、组织研究和实验的重要

仪器之一。显微镜可分为普通光学显微镜和精密度很

高的电子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又可分为单目镜、

双目镜等多种类型。在实验课中,双目镜常用于示教,

学生实验多用单目镜。现重点介绍普通单目镜的一般

构造。

1.镜筒:镜筒装接目镜。

2.旋转盘:接于镜筒下方,嵌装物镜,可以旋转。

3.镜台:放置玻片的平台,中央有一圆孔,光线可通过此孔,两侧装有压片夹或推进器。

4.光圈:位于集光器上方,可任意开闭,以调节光线强弱。

5.集光器:由几片透镜组成,用以聚集光线,可上下移动,以调节光度。

6.副镜台调节器:转动时可使副镜台上下移动,以调节亮度。

7.反光镜:为集光器下方的圆镜,有平凹两面。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光线弱时使用。平面镜只有反射作用,光线强时使用。此镜片可向各方向转动,收集光源。

8.目镜:嵌于镜筒之顶端,刻有5×或l0×或15×等字样,表示该目镜的放大倍数。

9.物镜:嵌于旋转盘下,分低倍、高倍和油镜3种,上面均刻有放大倍数,如l0×或40×或100×等。低倍镜放大约10倍,镜头较短。高倍镜放大约40倍,镜头较长。油镜放大约90~100倍,镜头最长,有红线或黑线作标记,用时在镜头与玻片之间要加香柏油。

《运动解剖学》课程实验课教案

《运动解剖学》课程实验课教案

三、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
1.实验方法:
⑴课前,学生必须做好预习。 ⑵课上,要以学生自己动手观察为主,教师注重启发示范、引导学生学会 观察标本或模型。观察标本与模型要与活体、体育动作相结合。
2.实验步骤:
⑴观察心脏的外形,仔细观察心脏表面的三条沟:冠状沟、前后室间沟 及其内的左右冠状动脉和伴行的静脉。 ⑵打开心脏,观察右心房的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右心室 的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左心房的四个肺静脉口,左心室的二尖瓣和主动 脉瓣。 ⑶观察血管神经模型或整尸上的主动脉及其分支,主动脉弓的三大分支。 ⑷观察头部的颞浅动脉,并结合活体在外耳门前方处可触摸到搏动点。 ⑸观察肱动脉的行程,桡动脉的部位,并结合活体触摸其动脉搏动。 ⑹观察股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行程,并结合活体触摸动脉搏动。 ⑺观察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属支。 ⑻观察下腔静脉及其主要属支,特别是门静脉组成及其属支。
三、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
1. 实验方法: ⑴上课要求学生做好预习。 ⑵课上,要以学生自己动手观察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学 会观察标本或模型。观察标本与模型要与活体、体育 动作相结合。
2.实验步骤:
⑴观察不同类型的骨连接。 ⑵观察关节构成。 ⑶观察分析关节类型,分析不同类型关节运动形式,并 分析比较。
四、实验课后作业:
二、实验材料:
1.标本: 肌肉形状、手腱鞘、大腿横切面、肌节;动作分析造型标本。 2.模型: 肌肉整尸一具、大、小肌肉人;动作分析图片或录象。

《运动解剖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运动解剖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运动解剖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一、实验教学目的和性质

《运动解剖学实验》课属于形态观察为主,并通过与体育技术动作的联系,达到在运动锻炼、体育训练中应用解剖学知识,并为学习人体科学其它相关课程和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奠定解剖学基础。该课程主要观察分析人体基本组织、人体各大系统器官形态结构与功能。

基本要求:重视实验课教学,做好实验准备、并严格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表达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运动解剖学实验课主要采取的是学生亲自动手观察的方法,使学生切实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实验严把预习、实验、实验报告3个环节。每6人为一实验小组,每项实验以小班为单位,约20人。

三、课程学时

本实验课实验总学时为24学时。

四、实验成绩的考核方法

实验课的成绩为100分,考试采用笔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给出。其中笔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实验课出勤、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实验态度、实验能力等情况确定。

凡是符合下列任何一条者,实验课成绩记为不及格:

1、实验课缺勤三分之一以上者。

2、实验报告缺少三分之一及以上者。

3、实验不认真,敷衍了事,且屡教不改者。

4、实验课成绩不及格的学生,须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系(部、院)领导批准后,随下一届重修相应的实验课,参加考试。实验课重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

五、大纲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本科社会体育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使用。

七、实验内容简介

实验一观察细胞和组织切片

论运动解剖学实验教改对策

论运动解剖学实验教改对策

论运动解剖学实验教改对策

运动解剖学是运动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通过对人体运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揭示人体运动的规律和机制。而运动解剖学实验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至

关重要的环节。现有的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验内容老套、实验设备

简陋、实验数据分析能力差等,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下面是我对运动解剖学实验教改的一

些建议:

更新实验内容。传统的运动解剖学实验以有限的实验项目为主,很少关注到最新的研

究成果。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新的实验项目,如动作分析、运动生物力学等来补充传统实验

项目。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提高他们对运动解剖学的理解和兴趣。

改进实验设备。当前的运动解剖学实验设备普遍简陋,并不能满足实验需求。需要对

实验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可以引进一些先进的测量设备和软件,如运动捕捉系统、电动

力测量仪等,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增加一些可视化工具,如实时显示器、

视频监控等,方便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数据。

加强实验指导。实验指导是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一些教师在

实验指导中缺乏耐心和耐心,只注重过程,而忽视了对实验结果的深入分析。我们应该加

强实验指导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实施能力。要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与科

研工作,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指导中加入一些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培养学生的实验数据分析能力。目前许多学生在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中存在困难。

我们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进行

论文写作或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也可以开设一些专门的实验数

论运动解剖学实验教改对策

论运动解剖学实验教改对策

论运动解剖学实验教改对策

运动解剖学是体育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的是人体在运动中的结构和功能变化。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是运动解剖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

运动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设备不足、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指导不清等,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有必要进行运动解剖学实验教改,并提出下面的对策。

完善实验设备。实验设备是教学的基础,只有提供充足、先进的设备,才能保证实验

教学的顺利进行。学校应投入资金,购置先进的运动解剖学实验设备,如人体模型、生理

数据采集仪器等,以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

行和教学效果。

丰富实验内容。目前,运动解剖学的实验内容较为单一,主要以骨骼结构和肌肉功能

的观察为主。可以通过添加新的实验内容,如运动损伤的模拟实验、电生理实验等,来增

加实验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要注重实验内容的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将实验结果应用到实际

运动中,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改进实验指导。实验指导是实验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只有指导得当,学生才能正确地

进行实验,并获得有效的实验结果。应加强实验指导教师的培训,提高其解剖学和实验技

能水平,以确保他们能够准确、清晰地向学生介绍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还可以通过配备

实验教辅材料、提供实验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知识和技能。

加强实验教学评价。实验教学评价是对实验教学效果进行量化、客观评价的手段。可

以通过实验报告、实验成绩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结果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

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基础实验课自主评价研究

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基础实验课自主评价研究

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基础实验课自主评价研究

体育教育专业的运动解剖基础实验课是培养学生运动解剖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课

程之一。针对这门课程的自主评价研究,旨在探讨学生对该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和自身学习

体验的评价,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提供参考。

通过对运动解剖基础实验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

度和对解剖知识的理解程度。针对实验内容的问题,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的考试来评

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通过实验报告来评价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能力。通过

这些评价手段,可以了解学生对运动解剖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是否能将所学知识应

用于实际解剖实验中。

通过对运动解剖基础实验课的自主评价研究,还可以探讨学生对该课程的需求和期望。通过问卷调查或面对面的访谈,可以了解学生对该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是否满意,以及他

们对该课程的期望和建议。这些评价结果对于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提高课程质

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解剖学实验大纲

人体解剖学实验大纲

附件1:实验教学大纲装订封面

2011年咸阳师范学院

实验教学大纲修订汇编学院(系)主管领导签字:

体育系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附件2:

实验教学大纲修订汇总表

填报学院(系):XX学院(系)(公章)填报日期:2011年月日

填表人:院(系)分管领导: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

课程编码: 11001000

制定单位:基础理论教研室

执笔者:孙晓娟侯娜

审按时刻: 2011年11 月 10日

审定:体育系教学工作委员会

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基础上,重点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阻碍,探讨人体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动作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运动解剖学隶属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骨干课程、基础课程和先导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人体各系统器官的要紧形态结构特点,把握运动解剖学实验观看的大体方式,提高学生观看与分析、归纳与总结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相关课程学习及科学指导体育教学与训练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本实验课的大体理论

运动解剖学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结构,生长发育所产生的阻碍,并联系体育专业特点对体育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在运动锻炼、体育训练中应用解剖学知识,使学生学以致用,效劳于体育事业。

三、大体要求

1. 重视实验课教学,做好实验预备、并严格要求学生认真观看,认真操作。重视培育学生的观看、

思维、自学、表达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会运用本学科知识,分析体育技术动作、辨别其合理性。把握进展肌肉力量和柔韧素养练习的

《运动解剖学》实验讲解

《运动解剖学》实验讲解

《运动解剖学》实验讲解

《运动解剖学》实验

实验一:上肢骨观察[实验内容]观察上肢骨

[实验目的]

1、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形态分类和骨的表面形态结构。

2、掌握上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实验材料]

1、人体上肢骨和人体骨架标本。

2、分离的上肢骨。

一、观察串连的上肢骨标本

(一)对照教科书辩认上肢骨的组成、名称和块数。

(二)辩认每块上肢骨后,再在自己身上扪触辩认。

二、观察分离的上肢骨

(一)上肢带骨

l、锁骨:

(1)位置

(2)定位和区分左右侧

(3)表面结构

(4)主要体表标志(以下同)

2、肩胛骨

(二)自由上肢骨

1、上臂骨:

2、前臂骨: A、尺骨;B:桡骨:

3、手骨A:腕骨:B:掌骨C:指骨

思考题:

1.上肢骨包括由包括哪些骨骼?各有多少块?

2.叙述肩胛骨、肱骨、前臂骨主要体表标志。

实验二:下肢骨观察

[实验内容]:观察下肢骨

[实验目的]

1、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形态分类和骨的表面形态结构。

2、掌握下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实验材料]

1、人体串连的下肢骨和人体骨架标本。

2、分离的下肢骨。

3、关节干标本和湿标本。

[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观察串连的下肢骨标本

(一)对照教科书辩认下肢骨的组成、名称和块数。

(二)辩认每块下肢骨后,再在自己身上扪触辩认。

二、观察分离的下肢骨

(一)下肢带骨髋骨:

(二)自由下肢骨

1、大腿骨:

2、膝盖骨:

3、小腿骨:A、腓骨:(同上);B、胫骨:(同上)

4、足骨:A、跗骨:共7块;B、跖骨:C、趾骨:

思考题

1.下肢骨由哪些骨骼组成?各有多少块?

2.叙述髋骨、大腿骨、小腿骨主要体表标志。

实验三:躯干骨和颅骨观察

运动解剖学实验

运动解剖学实验

心脏壁层结构
观察性试验项目一
人体骨(形态)观察
通过对人体骨架串制模型、人体散骨标本和 相关挂图的对照观察,掌握人体各部骨的组成、 基本形态结构、常见的骨性标志及活体体表上可 以触摸到的骨性标志。
实验内容

1.上肢骨的组成、形态观察 2.上肢骨的组成、形态观察 3.中轴骨的组成、形态观察
(一)解剖观察新鲜的猪喉和气管。 (二)解剖观察猪肺。 (三)对照观察人体呼吸系统组成挂图 及器官模型。
实验步骤
(一)新鲜离体猪喉的解剖观察 1、喉的外形、甲状软骨,俯视观察室襞的形态。 2、纵向剖开喉,观察喉腔内的室襞、声襞。 3、观察喉的软骨。 (二)猪气管、支气管的解剖观察: 1、观察气管、支气管外形,“C”型软骨及其缺口 处的封闭情况。 2、剖开观察内壁、粘膜、粘液。
综合性试验项目一
骨的解剖观察
通过对猪腿骨的解剖观察,掌握骨的大体 构造;通过对骨组织和骨发生模型的观察,了 解骨的微细构造及生长发育特点
实验内容


(一)解剖新鲜猪腿骨。 观察骨的骨表形态、大体构造; (二)对照、观察骨板、骨组织放大模型。 (三)观察骨发生模型。
实验步骤
(一)解剖观察新鲜猪腿骨
实验步骤
(一)新鲜离体猪胃的解剖观察 1、识别胃的分部及形状: 胃大弯,胃小弯; 贲门、幽门; 胃底、胃体。 2、将猪胃进行纵剖和横剖,观察胃壁构造: 胃贲门括约肌和幽门括约肌; 胃壁肌层三层肌纤维走向; 胃内膜的形态(胃区、胃小凹、粘液)。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

基本面向:适用于专科体育保健与康复、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专业

教学时数:32学时(讲课26学时,实验6学时)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概况

《运动解剖学》是体育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正常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的知识,掌握与体育运动联系最为密切的运动系统各器官形态结构的特点、关节的机械运动规律、运动的主要肌群、以及发展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等素质的基本原理。探讨体育运动对人体各器官的影响和对外部特征的影响。重视运动技术的解剖学分析方法,为分析人体动作,发展力量和柔韧性等运动训练方案制订,为运动技术诊断、运动损伤预防和运动选材等方面,为学习《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课程及各项运动技术课教学、训练提供必要的解剖学知识。并使学生从中获得相当的医学常识,丰富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开拓创造性思维。为将来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及体育科学研究工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中学《生物》、《生理卫生》等。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有《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测

量与评价》、《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多增加案例,既要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和基础性,又要增加生动性和实用性。应重视实验课,按本纲要的要求制订实验教学大纲,选用实验指导书,购置必要的实验设备,完善实验条件、加强实验教学,保证实验课的质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表达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

目录

前言

实验一细胞和组织

实验二运动系统概述

实验三上肢骨及其连结

实验四下肢骨及其连结

实验五中轴骨及其连结

实验六上肢肌

实验七下肢肌

实验八躯干肌

实验九发展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练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实验十关节运动幅度测量

实验十一内脏

实验十二脉管系

实验十三感觉器官

实验十四脑、脊髓和神经

实验十五传导路

前言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九门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以普通高等学校教材《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为蓝本改编而成。

实验指导共安排了15个实验,每个试验包括实验内容、目的与要求、材料与器具、步骤与方法、作业等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识记能力和自学能力。有关现场肌肉的力量与伸展性练习实验以及关节运动幅度测量实验为新增内容,这些实验内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肌肉功能的理解。

实验一细胞和组织

[实验内容]

1(观察细胞

2(观察单层柱状上皮。

3(观察致密结缔组织。

4(观察骨组织。

5(观察骨骼肌组织。

6(观察神经组织。

[实验目的]

1(镜下观察蝾螈肝(或其它动物肝)切片,用指针指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1

2(镜下观察小肠切片,用指针找到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

3(镜下观察长骨横磨片,用指针找到哈佛氏管、哈佛氏骨板和骨陷窝。

4. 镜下观察跟腱纵切片,用指针找到胶原纤维和腱细胞。

5. 镜下观察骨骼肌纵横切片,用指针找到肌纤维和肌细胞核。

6. 镜下观察脊髓横切片,用指针找到神经原纤维、尼氏体和轴突。

[实验要求]

运动解剖学实验报告

运动解剖学实验报告
P285
12
实验七:心血管系统的形态结构及位 置观察
目的和要求: 熟悉心脏的位置及形态,掌握心的结构,了解心营养
血管的配布。 根据肺循环和体循环的特点,弄清心房、心室及出入
心脏的大血管之间的联系。 掌握全身主要动、静脉血管的行程。 了解全身主要动脉的分支和分布范围;了解全身主要
静脉的属支和收集范围。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用具: 胸腔模型、心脏模型,人体骨骼附动脉血管和神经模
本体感觉传导路和锥体系传导路。
2
实验一:细胞及组织的细微结构的观 察
目的及要求: 1、练习正确使用显微镜。通过显微镜的观
察,了解细胞及各基本组织; 2、了解上皮、结缔、肌肉和神经组织的分
布,掌握细胞和四大组织的结构特点。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及用具: 显微镜,细胞、细胞膜和基本组织的模型;
骨磨片、骨骼肌纤维切片和挂图。
运动解剖学实验报告运动解剖学实验报告运动解剖学实验报告运动解剖学实验内容安排实验一
运动解剖学实验报告
运动解剖学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细胞及组织的细微结构的观察 实验二:四肢骨的形态结构观察 实验三:中轴骨的形态结构观察 实验四:人体主要关节类型和结构的观察 实验五:人体主要肌肉位置、形态和起止点的观察 实验六:内脏器官形态结构及位置观察 实验七:心血管系统的形态结构及位置观察 实验八: 脊髓、脑的位置、外形和内部结构的观察 实验九: 观察躯干和四肢的一般感觉传导路,意识性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汇总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汇总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上肢骨

(一)实验内容

观察上肢各骨的位置、形态和主要表面结构特征。

(二)实验目的

1.掌握上肢各骨的位置和形态。

2.认识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和桡骨的主要表面结构特征。

3.能够在活体上触摸到上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三)实验要求

1.课前,学生必须做好预习。

2.课上,要以学生自己动手观察为主,教师注重启发、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标本或模型。

3.观察标本或模型要与活体、动作相结合。

(四)实验材料

人体全身骨骼标本或模型,分离的上肢骨标本或模型。

实验二下肢骨

(一)实验内容

观察下肢各骨的位置、形态和主要表面结构特征。

(二)实验目的

1.掌握下肢各骨的位置和形态。

2.认识髋骨、股骨、胫骨、腓骨、距骨和跟骨的主要表面结构特征。

3.能在活体上触摸到下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三)实验要求

1.课前,学生必须做好预习。

2.课上,要以学生自己动手观察为主,教师注重启发、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标本或模型。

3.观察标本或模型要与活体、动作相结合。

(四)实验材料

人体全身骨骼标本或模型,分离的下肢骨标本或模型。

实验三躯干骨

(一)实验内容

观察躯干各骨的位置、形态和主要表面结构特征。

(二)实验目的

1.掌握躯干各骨的位置和形态。

2.认识椎骨、胸骨、肋骨的主要表面结构特征。

3.能在活体上触摸到躯干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三)实验要求

1.课前,学生必须做好预习。

2.课上,要以学生自己动手观察为主,教师注重启发、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标本或模型。

3.观察标本或模型要与活体、动作相结合。

(四)实验材料

人体全身骨骼标本或模型,分离的躯干骨标本或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上肢骨

(一)实验内容

观察上肢各骨的位置、形态和主要表面结构特征。

(二)实验目的

1.掌握上肢各骨的位置和形态。

2.认识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和桡骨的主要表面结构特征。

3.能够在活体上触摸到上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三)实验要求

1.课前,学生必须做好预习。

2.课上,要以学生自己动手观察为主,教师注重启发、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标本或模型。

3.观察标本或模型要与活体、动作相结合。

(四)实验材料

人体全身骨骼标本或模型,分离的上肢骨标本或模型。

实验二下肢骨

(一)实验内容

观察下肢各骨的位置、形态和主要表面结构特征。

(二)实验目的

1.掌握下肢各骨的位置和形态。

2.认识髋骨、股骨、胫骨、腓骨、距骨和跟骨的主要表面结构特征。

3.能在活体上触摸到下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三)实验要求

1.课前,学生必须做好预习。

2.课上,要以学生自己动手观察为主,教师注重启发、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标本或模型。

3.观察标本或模型要与活体、动作相结合。

(四)实验材料

人体全身骨骼标本或模型,分离的下肢骨标本或模型。

实验三躯干骨

(一)实验内容

观察躯干各骨的位置、形态和主要表面结构特征。

(二)实验目的

1.掌握躯干各骨的位置和形态。

2.认识椎骨、胸骨、肋骨的主要表面结构特征。

3.能在活体上触摸到躯干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三)实验要求

1.课前,学生必须做好预习。

2.课上,要以学生自己动手观察为主,教师注重启发、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标本或模型。

3.观察标本或模型要与活体、动作相结合。

(四)实验材料

人体全身骨骼标本或模型,分离的躯干骨标本或模型。

实验四上肢骨连结

(一)实验内容

观察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二)实验目的

掌握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三)实验要求

1.课前,学生必须做好预习。

2.课上,要以学生自己动手观察为主,教师注重启发、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标本或模型。

3.观察标本或模型要与活体、动作相结合。

(四)实验材料

人体全身骨骼标本或模型,肩关节标本或模型,肘关节标本或模型,腕关节标本或模型。实验五下肢骨连结

(一)实验内容

1.观察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2.观察骨盆、足弓的组成、运动和功能。

(二)实验目的

1.掌握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2.掌握骨盆、足弓的组成、运动和功能。

(三)实验要求

1.课前,学生必须做好预习。

2.课上,要以学生自己动手观察为主,教师注重启发、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标本或模型。

3.观察标本或模型要与活体、动作相结合。

(四)实验材料

人体全身骨骼标本或模型,髋关节标本或模型,膝关节标本或模型,踝关节标本或模型。实验六躯干骨连结

(一)实验内容

1.观察椎间盘、前纵韧带以及后纵韧带的结构和功能。

2.观察脊柱、胸廓的组成、运动和功能。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椎间盘、前纵韧带以及后纵韧带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脊柱、胸廓的组成、运动和功能。

(三)实验要求

1.课前,学生必须做好预习。

2.课上,要以学生自己动手观察为主,教师注重启发、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标本或模型。

3.观察标本或模型要与活体、动作相结合。

(四)实验材料

人体全身骨骼标本或模型,椎间盘、前纵韧带以及后纵韧带瓶装标本;脊柱、胸廓模型。实验七上肢肌

(一)实验内容

1.观察三角肌、肱二头肌、肱肌和肱三头肌的形态、位置、起止点和功能。

2.观察上肢肌的体表肌性标志。

3.通过运动训练,发展上肢肌肉的力量和伸展性。

(二)实验目的

1.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肱肌和肱三头肌的形态、位置、起止点和功能。

2.了解发展上肢肌肉的力量和伸展性的方法。

3.熟悉上肢肌的体表肌性标志。

(三)实验要求

1.课前,学生必须做好预习。

2.课上,要以学生自己动手观察为主,教师注重启发、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标本或模型。

3.观察标本或模型要与活体、动作相结合。

(四)实验材料

全身肌肉标本或模型,上肢肌肉标本或模型。

实验八下肢肌

(一)实验内容

1.观察髂腰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以及小腿三头肌的形态、位置、起止点和功能。

2.观察下肢肌的体表肌性标志。

3.通过运动训练,发展下肢肌肉的力量和伸展性。

(二)实验目的

1.掌握髂腰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以及小腿三头肌的形态、位置、起止点和功能。

2.了解发展下肢肌肉的力量和伸展性的方法。

3.熟悉下肢肌的体表肌性标志。

(三)实验要求

1.课前,学生必须做好预习。

2.课上,要以学生自己动手观察为主,教师注重启发、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标本或模型。

3.观察标本或模型要与活体、动作相结合。

(四)实验材料

全身肌肉标本或模型,下肢肌肉标本或模型。

实验九躯干肌

(一)实验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