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防菌防治植物病害——生防菌的种类
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5年第20期张彩凤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生存环境,对植物病害的防治也开始找寻更加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技术。
生物防治因其环境兼容性好、不易引起抗性和防效持久稳定等优势,逐渐成为替代化学防治的主要方法,寻找生防菌资源,开发研究新型生防微生物是生物防治的研究重心,而芽孢杆菌尤其是枯草芽孢杆菌作为有益生防菌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1 枯草芽孢杆菌研究现状生防微生物中细菌种类和数量众多,其中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种优良的生防菌株。
它是种好氧或兼性厌氧的产芽孢的G+杆状细菌,其生理特征丰富多样,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极易分离培养,并且能够产生抗逆性的休眠体——芽孢,从而可以适应恶劣的环境,存活期长。
其在防治植物病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作物生长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作用;并且不会污染环境和危害人类的健康,是较为理想的生防微生物。
它是土壤和植物体表、根际重要的微生物种群。
目前,该菌已经在小麦、黄瓜、玉米和水稻等多种作物上显出很好防治病害的效果。
2 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抗菌物质枯草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属中的主要抗菌蛋白生产菌,该种菌能够产生70多种抗菌物质,包括肽类、脂肽类、氨基酸类和核酸类等多种化合物:如非核糖体途径合成的抗生素(bacolysin)和脂肽类抗生素表面活性素(surfactin);伊枯草菌素(fengycin和iturins)核糖体途径合成的肽类抗生素枯草菌素和类羊毛硫抗生素等。
G.Zheng从枯草芽孢杆菌分离到一种分子量3.4KDa的细菌素,其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hmurium)、蜡样芽胞杆菌(B.cereus)、单核李斯特杆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有潜力的抗生物质添加到食品中。
刘颖等人从枯草芽孢杆菌TG-26中分离得到了抗真菌小肽LP-1,经试验测定分子量为1057.3Da,其对番茄蔫萎座镰孢霉(Fusarium oxysporum f.lycopersici)和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mdermatum)等植物病原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生防菌对植物真菌病害作用整理

生防菌对植物真菌病害的作用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目录摘要 (3)1植物真菌病害 (3)2生防菌的种类及生防机制 (3)2.1 生防菌的种类 (3)2.2 生防菌的生防机制 (4)2.2.1 竞争作用 (4)2.2.2 拮抗作用 (5)2.2.3 诱导抗性作用 (5)2.2.4 促生作用 (6)3 生防菌的筛选与鉴定 (7)3.1 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 (7)3.2 芽孢杆菌的分类鉴定 (7)参考文献: (8)生防菌对植物真菌病害的作用摘要:真菌病害是造成作物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作物病害的80%由病原真菌引起,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其进行生物防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可用于生物防治的微生物有真菌、细菌、放线菌、病原菌弱致病菌等。
生防菌的生防机制各不相同,主要有竞争作用、拮抗作用、诱导作物抗性和促进作物生长,间接提高作物抗性等作用,许多生防微生物还可通过几种不同机制之间的联合来发挥功能。
本文还对生防菌的分离与分类鉴定进行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真菌病害,生物防治,生防机制,木霉菌,芽孢杆菌,放线菌1植物真菌病害植物病害一直是农作物优质高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据估计, 全球主要农作物的平均损失约占总产量的10 %~15 %, 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
在植物病害中,70 %~80 %的病害是病原真菌侵染所引致的。
植物真菌病害不仅直接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与品质降低, 而且部分病原真菌在侵染农作物过程中, 可分泌产生多种对人畜有害的毒素与代谢物, 对农产品的安全性构成极大威胁。
此外, 重大农作物真菌病害的控制往往依赖化学防治, 杀菌剂的使用不仅增大生产成本, 而且其反复施用不可避免地带来环境污染与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1]。
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开发可替代传统化学药剂控制植物病害的新方法。
其中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进行生物防治,被公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选择。
2生防菌的种类及生防机制2.1 生防菌的种类生防菌的种类繁多,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有真菌、细菌、放线菌、病毒等。
植物病害的识别与诊断

植物病害的识别与诊断作者:杨静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10期[摘要] 植物病害是威胁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危害之一。
植物病害的防治工作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的和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植物病害的防治是维护植物正常生长,减少植物病害的损失的主要途径。
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植物病害识别与诊断工作。
本文对植物病害的识别与诊断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 植物病害病原识别诊断防治方法一、植物病害的特点(一)侵染性病害的特点一是寄生植物病害特点:其寄生物一般可以在患病植物体上或根际发现,如寄生藻、独脚金、菟丝子等;二是线虫病害特点:线虫一般寄生在植物根部的表面、根内、茎或籽粒中。
线虫病的病状有:茎(芽、叶)坏死、虫瘿、胞囊、根结、植株矮化、枯黄、缺肥状;三是真菌病害的特点:病部是大多数真菌病害产生病征的地方,或稍微进行保湿培养,就可以生出子实体来;四是细菌病害:初期半透明,有油渍状或水渍状边缘,在病斑上可以发现有菌脓外溢,斑点、萎蔫、肿瘤、腐烂大多数是细菌病害的特征;五是菌原体病害特点:植株矮缩、枝叶枯黄、叶片普遍较小、丛枝或扁枝、少数出现花变绿现象。
在电镜下才能看到菌原体,注射四环素后,可以有效消除病症。
(二)非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一般看不到任何病征。
病发时,若发现往往是面积同一品种同时发生相同症状,且没有传染扩散的现象,一般可认为是非浸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有三个要点:一是病害一般为大面积同时发生,具有突发性,发病时间很短,只有几天,大多是由于三废污染、或空气污染、气象因素等造成的;二是病害一般只发生在同一只品种,因为遗传性障碍而导致生长不宜或系统性病症;三是有明显的灼伤、枯斑,且大多集中在植物的某一部位,主要是因为农药化肥使用不当造成的。
二、植物病害的病原分析在植物病害中,大部分的病害是因为真菌引起的。
真菌引发的病害具有种类多、危害性大的特点。
真菌病害的主要症状是腐烂、坏死、萎蔫、畸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病斑上常见有粉状、颗粒状物、霉状物等病征,这是识别是否属于真菌病害的重要标志。
植病生防资料

名解1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广义: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是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一种乃至多种生物因素,以削弱或减少病原物的接种体数量与活动,或者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从而达到减轻病害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狭义:狭义的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植物病害的各种措施。
2生防制剂(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又称生物源农药,一般是指直接利用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用来防治病害、虫害、杂草等的制剂,其中也包括保护生物活体的保护剂、辅助剂和增效剂,以及模拟某些杀虫毒素和抗生素等人工合成的制剂。
3定殖:指微生物在宿主体内一定的生境或解剖位置落脚成活的状态4重寄生现象:指一种寄生物被另一种寄生物寄生的现象,后者称为重寄生物5交互保护:同一病原物的弱致病力株系先侵入寄主后减轻强致病力株系对寄主的致病力,从而使寄主植物受到保护。
6诱发抗性:在某些生物或化学物质等信号的刺激后诱导植物产生对一定病原物的抗性。
7抗生作用:可产生拮抗性物质,如木霉素(倍半萜烯),不饱和的单碱酸,多肽物质,乙醛,对多种真菌和革兰氏阴,阳性细菌又广泛性的拮抗作用。
8诱导抗性:弱致病系或非致病系→对强致病系的抗性9交互抗性10竞争:营养,空间,有毒物质积累填空1植物抗性诱导因子:生物:病原生物,非病原生物非生物:某些化学物质2生防真菌、细菌作用机制:真菌:竞争;抑制;重寄生;捕食;刺激植物生长和诱导抗性。
细菌:代谢产生抗生素(放线菌为主);竞争:占领侵染点;溶菌;重寄生;诱发植物抗性;固氮。
3用于防治各种病害拮抗性细菌真菌有:生防细菌、放线菌芽孢杆菌和假单孢杆菌低等藻类菌;高等子囊菌;担子菌4影响植物生防作用的因素:微生物寄主植物病原物非生物因素病原物浸染类型:无效侵染腐生阶段,休眠期交叉保护介体植物源农药类型:利用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或者分离的到的活性成分加工成的农药制剂。
印楝除虫菊鱼藤苦皮藤、雷公藤番荔枝万寿菊、猪毛蒿微生物农药类型:细菌杀虫剂杀虫抗生素真菌杀虫剂病毒杀虫剂原生动物杀虫剂微生物杀线虫剂简答1生防作用机制,从哪些途径提高生防效果?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是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一种乃至多种生物因素,以削弱或减少病原物的接种体数量与活动,或者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从而达到减轻病害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 细菌性病害的生物防治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Bacterial stalk rot
2.胡萝卜软腐欧氏菌(E. carotovora)
欧文氏菌属(Erwinia)的胡萝卜软腐 欧氏菌(E. carotovora)俗称大白菜软腐 病菌和泛菌属(Pantoea)可引起植物块 根、块茎和根茎的软腐病是全世界分布的。
马铃薯和大白菜软腐病在凡有这些作 物生长的地方都有发生,部分欧文氏菌属 (Erwinia)细菌的一些种类常引起萎蔫症 状。
2. 芽孢杆菌
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因其易培养、易 保存、有效期长等特性,较之其它生防菌更受到 商家和生产上广泛的应用。用芽孢杆菌B130制 成的泥炭制剂对生姜青枯病在小区试验中取得了 100%的防病效果,增产34.87%~48.15%。
用芽孢杆菌(Bacillus spp. )B33和B36菌 株防治香蕉、茄子和番茄青枯病,分别取得了温 室试验50%、61%和95%,田间试验50%、49% 和36%的防效,同时植株鲜重和生物产值也得到 提高。
生化变种1(不能氧化3种双糖和3种乙醇),
生化变种2(只能氧化3种双糖,不能氧化3种 乙醇),
生化变种3(能氧化3种双糖和3三种乙醇),
生化变种4(只能氧化3种乙醇,不能氧化3种 双糖)。
生理小种和生化变种的关系是这样的:
生理小种1号中包含生化变种1、3和4。 生理小种2号中包含生化变种1和3。生理小 种3号中包含生化变种2。生理小种4号中包 含生化变种4。但是,从桑树分离的一些菌 株与以往确定菌系毒力不同,其对几种代 表行茄科植物的致病力很弱或不致病,而 且它们具有氧化3种双糖和甘露醇的能力, 因而鉴定为一种新菌系,命名为小种5号和 生化变种5号。
青枯菌的致病机理:
青枯菌通常可从植物根部或茎部的伤口侵入, 引起发病。也能从没有受伤的次生根的根冠部位 侵入。植物生长时在次生根的根冠和主根的表皮 间形成鞘,青枯菌能穿过这层鞘,侵入皮层细胞 间隙生长,破坏细胞间中胶层,使细胞壁分离, 变形,形成空腔,继而侵染,木质部薄壁组织使 导管附近的小细胞受刺激形成侵填体,并移入侵 填体,侵填体破裂后继被释放进入导管,并在导 管内大量繁殖和快速传播扩张,从而引起植株萎 蔫死亡。
植物病害生防菌的主要类群

植物病害生防菌的主要类群、筛选策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yzx/info_1830.html来源:/ 更新时间:2013-03-08 阅览1754次植物病害生防细菌的筛选策略综述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瓜类和蔬菜保护地的重茬种植现象十分普遍,导致多种病害加剧发生,植物病害检测仪进行病害检测统计,发现以瓜类枯萎病、辣椒疫病等土传病害尤为严重。
由于此类病原菌存活于土壤之中,一般化学农药难以奏效,生产中频繁使用高毒农药防治,从而加重了土壤农药的残留。
另外,由于长期的化学防治,目前病原菌对现有杀菌剂的抗药性问题十分严重,对当前农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出于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需求,亟待开发新的、环境友好的高效微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源于自然,环境相容性好,且具防效高、作用谱广、对人畜低毒等特点,在病虫害综合治理中,是一类理想的可替代或部分替代化学农药的植保产品。
大力发展生物农药及其相关产业符合当前我国农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从发展方向上属于国家优先支持和鼓励发展的领域。
而微生物农药因其资源丰富、可再生性强,易于规模化工业生产,在生物农药中占有重要地位,代表着植物保护的方向,未来有望得到迅速发展,在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生防微生物是微生物农药生产的源头,一方面既可利用其活体直接用作农药,又可分离提取其活性代谢产物加工成一定的农药剂型;另一方面,农药的合成经过几十年的结构筛选已几乎遍及可想象的化学类型,化学农药的开发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而微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经受环境压力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了其代谢产物的多样性,为新颖独特的化学结构的发现和新农药的创制提供了更多的机率,因而生防微生物资源的发掘利用也是开发创制新农药的重要途径。
1生防菌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害生防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
生防真菌研究较多的有木霉、粘帚霉、拟青霉等。
第三章 主要生防微生物类群

第三章主要生防微生物类群(生防细菌、放线菌、真菌)一、生防细菌Maarten 等(1997)报道常见的对植物病害有生防作用的细菌多集中在以下几个属: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包括荧光假单胞菌,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欧文氏杆菌属(Erwinia),伯克氏杆菌属(Burkholderia),芽胞杆菌属(Bacillus)等。
(一)荧光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属于假单胞杆菌属,是植物根际有益微生物中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类革兰氏阴性菌,其营养需要相对简单、能够利用根分泌物中大部分营养迅速在植物根基定殖。
同时因其中一些菌株具有促生和生防作用,使其成为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之一。
近来年,国内外利用荧光假单胞菌防治土传病害的研究和应用都取得很大的进展(表1)。
表1 目前在美国上市的荧光性假单胞菌类PGPRTable 1-1 Pseudomonas products for disease control in USA marketPGPR 产品名防治对象应用作物制造/销售厂家荧光假单胞菌BlightBanA506 霜冻、解淀粉欧文氏菌杏、苹果、蓝莓、樱桃、桃、李、马铃薯、草莓、番茄Plant HealthTechnologies荧光假单胞菌Conquer Pseudomonastolassii蘑菇Mauri Food荧光假单胞菌菌株NCIB2089 Victus Pseudomonastolassii蘑菇Sylvan丁香假单胞菌ESC-10 Bio-save100Bio-save-1000Botrytis cinereaPenicilliumspp.,Mucorpyroformis,Geotrchum candidum果类(Bio-save100)柑桔(Bio-save100)SpawnLaboratoryEcoScienceCorp.丁香假单胞菌ESC-11 Bio-save110 同上梨果类EcoScienceCorp.1 荧光假单胞菌的生防机制荧光假单胞菌作为PGPR与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
生防菌对植物真菌病害的作用

生防菌对植物真菌病害的作用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目录摘要 (3)1 植物真菌病害 (3)2 生防菌的种类及生防机制 (3)2.1 生防菌的种类 (3)2.2 生防菌的生防机制 (4)2.2.1 竞争作用 (4)2.2.2 拮抗作用 (5)2.2.3 诱导抗性作用 (5)2.2.4 促生作用 (6)3 生防菌的筛选与鉴定 (7)3.1 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 (7)3.2 芽孢杆菌的分类鉴定 (7)参考文献: (8)生防菌对植物真菌病害的作用摘要:真菌病害是造成作物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作物病害的80%由病原真菌引起,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其进行生物防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可用于生物防治的微生物有真菌、细菌、放线菌、病原菌弱致病菌等。
生防菌的生防机制各不相同,主要有竞争作用、拮抗作用、诱导作物抗性和促进作物生长,间接提高作物抗性等作用,许多生防微生物还可通过几种不同机制之间的联合来发挥功能。
本文还对生防菌的分离与分类鉴定进行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真菌病害,生物防治,生防机制,木霉菌,芽孢杆菌,放线菌1 植物真菌病害植物病害一直是农作物优质高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据估计, 全球主要农作物的平均损失约占总产量的10 %~15 %, 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
在植物病害中,70 %~80 %的病害是病原真菌侵染所引致的。
植物真菌病害不仅直接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与品质降低, 而且部分病原真菌在侵染农作物过程中, 可分泌产生多种对人畜有害的毒素与代谢物, 对农产品的安全性构成极大威胁。
此外, 重大农作物真菌病害的控制往往依赖化学防治, 杀菌剂的使用不仅增大生产成本, 而且其反复施用不可避免地带来环境污染与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1]。
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开发可替代传统化学药剂控制植物病害的新方法。
其中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进行生物防治,被公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选择。
2 生防菌的种类及生防机制2.1 生防菌的种类生防菌的种类繁多,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有真菌、细菌、放线菌、病毒等。
生防菌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生防菌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探讨土壤生态系统是生物、环境和土壤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平衡系统。
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们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扮演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在土壤中具有多种功能,其中一项最重要的任务是控制土传病原体的生长。
生防菌是一种可用于控制土传病害的微生物。
他们可以起到生物农药的作用,有效地控制土传病害的发生。
因此,生防菌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防菌是指一种可以抑制土传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
他们具有广泛的抗生素生产和对一系列植病原的抗性,能够降低植物发生病害的风险。
生防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控制植物病害。
首先,他们可以在土壤中和已感染的植物根部上形成一个生物屏障,阻止病原体的生长入侵。
其次,他们可以与一些有益的微生物来协同工作,形成生态平衡,使得土壤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最重要的是,生防菌的应用能够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率,从而减少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生防菌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应用不仅能控制植物病害,还能对植物生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他们可以在植物根际形成丰富的生物菌群,为植物提供有机酸、植物生长素、氨气等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刺激植物的生长。
此外,生防菌还可以吸附和利用土壤中的少量营养元素,增加土壤肥力。
因此,生防菌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
生防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很多挑战。
首先,由于生防菌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生防菌适应性和作用机制不同,因此选择正确的菌株对于控制特定的植物病害至关重要。
其次,生防菌在环境中的存活和繁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土壤pH值等。
生防菌的管理和应用需要针对不同的生物和土壤环境制定方法和方案。
最后,生防菌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需要大量经费和人力物力的投入,技术难度较大,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支持。
总之,生防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土传病害防治方法,具有控制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的双重作用。
生防菌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需要综合考虑其选择菌株、调节生态平衡、管理应用等方面的挑战。
生防菌剂概念(一)

生防菌剂概念(一)生防菌剂概念简述什么是生防菌剂?生防菌剂是一种广泛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微生物产品,主要用于控制或预防植物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它们通过干扰病原菌的生长、破坏细胞结构或激活植物的自身防御机制来保护作物免受病害的侵害。
生防菌剂的工作原理生防菌剂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发挥作用,具体取决于产品的成分和使用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防菌剂的工作原理:1.竞争性排除:一些生防菌剂中含有有益微生物,它们可以与病原菌竞争水分、养分和生长空间,从而降低病原菌的生长速率。
2.产生抗生素:某些生防菌剂中的微生物可以产生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3.激活植物免疫系统:一些生防菌剂可以通过激活植物的免疫系统来增强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力。
4.改变环境条件:生防菌剂中的化学物质可以改变植物表面或土壤的化学环境,使其对病原菌不利,从而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生防菌剂的优势和应用生防菌剂相较于传统农药具有许多优势,包括:•对人类、动物和环境的影响较小,具有较低的毒性。
•可以与其他农业实践(如有机农业)相兼容。
•可在不同的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下使用。
•可以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植物病害管理策略。
在农业生产中,生防菌剂广泛应用于种植水果、蔬菜、谷物和花卉等作物,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此外,生防菌剂也被用于保护林木和园艺植物免受病害的侵害。
生防菌剂的发展趋势随着对环境友好农药和可持续农业的需求增加,生防菌剂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正不断扩大。
未来,预计会有更多的生防菌剂产品投入市场,并不断改进其效果和范围。
此外,随着对农产品安全和品质的关注增加,生防菌剂的研究也将更加重视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确保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注意:本文仅对生防菌剂的概念进行简要描述,并未深入讨论具体的产品或品牌。
功能型微生物菌剂的种类与功能

功能型微生物菌剂的种类与功能功能型微生物菌剂(简称菌剂)是指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应用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强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
主要由土壤中常见的细菌、放线菌、真菌三大类经过分离筛选获得的功能微生物构成。
常见微生物菌剂的特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活化土壤解磷解钾、改良土壤,促进作物生根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作物免疫抗病害。
胶冻样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抗逆性,环境适应性强,具有高效解磷功能,为植物提供养分,能改善土壤板结等问题。
地衣芽孢杆菌:具有解磷、解钾,分泌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功能性酶,产生拮抗病原菌的活性物质。
巨大芽孢杆菌:繁殖速度快,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降解土壤有机磷的功效,可以分解大分子有机物质。
假单胞菌:能在低温条件下迅速生长繁殖,分泌吲哚乙酸,赤霉素等次级代谢物,菌株对作物有促生作用。
哈茨木霉:防治疫病、灰霉病、纹枯病、立枯病等多种土传病害,能分泌赤霉素促进作物生长。
淡紫紫孢菌:防治根结线虫,促进植物生长,分泌多种功能酶,降解残留农药。
酿酒酵母:分泌各类促生长物质,改良土壤、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减少病害,提升地温,分解大分子有机质。
目前用于水溶性肥料的功能型微生物菌剂主要包括:固氮菌剂、溶磷菌剂、解钾菌剂、生防菌剂、促生菌剂与复合微生物菌剂等。
固氮菌剂:自然界中已发现多种固氮菌,在农业应用中已经制成多种固氮菌剂产品。
能固氮的微生物有50多个属100多种,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
根据固氮特性分为自生固氮体系、共生固氮体系、联合固氮体系三类。
自生固氮体系能独立固氮,如:圆褐固氮菌、棕色固氮菌、肺炎克氏杆菌等。
自生固氮菌在自由状态下将从空气中吸收氮气,繁殖后代,并将微生物残体供给作物,让作物得到氮素。
固氮效率低,固氮量少,但在增加土壤有机氮化合物作用巨大。
共生固氮微生物必须与相应的植物建立共生体系才能固氮,是自然界固氮效率最高的一个体系,约占生物固氮量的50%。
一株防治植物病害的生防细菌菌株[发明专利]
![一株防治植物病害的生防细菌菌株[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14d7c09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c.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11]公开号CN 101177671A[43]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21]申请号200710190998.6[22]申请日2007.12.05[21]申请号200710190998.6[71]申请人南京农业大学地址210095江苏省南京市卫岗1号南京农业大学科技处钱宝英[72]发明人刘凤权 钱国良 姜英华 韩冰 胡白石 [51]Int.CI.C12N 1/20 (2006.01)A01N 63/02 (2006.01)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3 页[54]发明名称一株防治植物病害的生防细菌菌株[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株防治植物病害的生防菌株及其菌剂,属于生物防治领域。
所用菌株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经鉴定为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菌株代号为OH11。
菌株OH11无鞭毛但有滑移性,能产生包括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蛋白酶等多种胞外水解酶,能有效抑制真菌、细菌的生长。
菌株OH11对油菜菌核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的抑菌圈直径都大于22.0mm;对马铃薯环腐病菌的拮抗作用较强,抑菌圈直径达到50mm。
将OH11菌种接种入种子罐,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将种子液接入生产罐培养,生产罐所用培养基与种子罐培养基相同。
液体发酵采用通氧深层发酵和分批补料工艺,溶氧量为15%-20%,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72h,初始pH值7.5。
发酵完成后培养液出罐直接用塑料包装桶或包装瓶分装成液体剂型或采用泥炭吸附用包装袋分装成固体剂型。
生防菌株OH11可有效地防治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线虫等病害,总体防治效果在50%-70%。
温室盆栽试验中,OH11对辣椒疫病和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3.6%和86.4%。
菌株OH11具有抗菌谱广、活性高、对环境安全等特性,在农药污染严重的今天,产酶溶杆菌及其菌剂将是一种很好的替代品。
生防木霉菌防治番茄灰霉病

• 3、为了更好地去理解微环境对木霉菌在土壤和植物根围 的生存和增值的影响,这需要计算机化的模型的发展;
• 4、在分子和生物化学水平上研究木霉菌的生防机制,使 用这些信息来预测木霉菌的生防能力;
生防木霉菌防治番茄灰霉病
• 5、研究木霉菌和其他生防因子的相互作用,可以对多种 疾病的进行综合治理;
• 6、拮抗木霉菌株厚垣孢子产生机制, 用厚垣孢子替代分 生孢子, 延长木霉菌活体制剂有效期。
• 7、考虑木霉菌作为生防制剂的经济因素,例如:成本和 效益的比率,发展和投资的分配,登记的所需要的时间和 投资,来自化学农药的经济效益的竞争,毒物学方面和种 植者的可接受性,等等。
生防木霉菌防治番茄灰霉病
木霉菌的应用
(1)制剂与加工 总起来看,木霉菌的制剂与加工技术研 究较少,木霉菌的大量培养技术尚处于模仿阶段,一般采 用液体或半固体生产方法,以得到大量的菌丝、厚垣孢子 或分生孢子。有关木霉菌菌剂的载体也有一些研究工作, 如麸皮等营养性物质,旨在刺激木霉菌在土壤中的增殖。 其他剂型与加工技术也正在发展之中,有的已取得成功, 如以色列的Richodex可湿性粉剂以及我国的1.5亿/克木霉 菌可湿性粉剂。
尽管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报道木霉菌对植物真菌病害具 有良好的防病效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许多 问题。例如: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安全问题、生防菌 剂的有效期短、田间防效不稳定等。
生防木霉菌防治番茄灰霉病
• 在木霉菌作为生防均投入使用之时,研究的重点应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 1、适用基因操作来增强木霉菌的对植物病害的控制能力, 适应多变的外界环境条件,并增强其对杀虫剂的忍耐力;
生防菌的杀虫机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生防菌的杀虫机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生防菌是一类可以抑制和控制害虫生长和繁殖的微生物。
它们通过一系列的机制来对抗害虫,从而达到生物防治害虫的效果。
相比化学农药,生防菌具有环境友好、低毒性、长效性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在农业生产中,害虫是一大难题,它们会给农作物带来严重的损害。
而化学农药在控制害虫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比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逐渐产生等。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替代品来控制害虫的滋生。
生防菌作为一种可行的选择,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它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杀死或抑制害虫的生长。
其中一种机制是通过产生抗虫物质来抵抗害虫。
生防菌通过合成并释放出一些具有杀菌或诱杀害虫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比如一些毒素、酶类物质等,从而阻碍害虫的生理过程,抑制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另外,生防菌还能通过与害虫互作来控制害虫。
有些生防菌会寄生在害虫体内,由于生防菌的存在和生活活动,害虫的生理代谢被干扰,从而削弱了害虫的抵抗力,使害虫易受环境条件和其他生物的影响,最终导致害虫的死亡。
除此之外,生防菌还可以通过竞争资源、阻断害虫的饮食渠道、产生生物膜等多种机制来对抗害虫。
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形成了生防菌的综合杀虫机理。
总之,生防菌通过抑制害虫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实现了对害虫的有效控制。
它们不仅可以替代化学农药来保护农作物,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较小的危害。
随着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增加,生防菌必将在农业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介绍生防菌的杀虫机理的重要性,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通过引言部分,读者可以对整篇文章的内容有个整体的了解。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生防菌的定义和生防菌的杀虫机理两个小节。
在2.1小节中,将详细介绍生防菌的定义,包括对生防菌的特点和作用进行解释。
生防菌防治植物病害——生防菌的种类

生防菌防治植物病害——生防菌的种类生防菌的种类前言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保障食品安全,我国农业农村部将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和农药使用量负增长,为实现这一目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发现更为高效的农药,减少亩用量;二是使用更为科学的施药手段,提高农药利用率;三是科学正确的田间管理,减少病虫害发生;四是使用生物防治的手段代替传统农药。
前三种方式是人们十分熟知并研究较多的领域,第四种方法目前取得的成就较少,但它是十分有效的农药减量增效途径,是未来农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生物防治中的生防菌。
生防菌的概念在自然界中,植物与其生长环境中的微生物关系密切,植物的生理活动影响着其体内及周围微生物的分布,而这些微生物也可以通过生命活动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共生、寄生、竞争、偏生等关系。
而使用生防菌防治植物病害就利用了植物与微生物及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用一种或多种有益微生物即生防菌来降低病原微生物数量或降低病原微生物致病活性,从而达到减少植物病害发生和促进植物健康生长的目的。
生防菌防治植物病害因绿色安全、不易产生抗性、选择性强等特点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至今已经分离筛选到许多对各种植物病害具有不同程度防治效果的各类生防菌,其中一些己经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
生防菌的种类随着研究者对生物防治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被发现,而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生防细菌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链霉菌、巴氏杆菌和促进植物生长菌等,生防真菌主要有木霉、盾壳霉、毛壳菌、青霉菌、厚壁孢子轮枝菌及菌根真菌等。
1、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是人类发现最早的细菌之一,是芽孢杆菌科的模式生物。
枯草芽孢杆菌作为生防菌的研究也有较长的历史,迄今为止在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中国等地均有相应的产品问世。
如我国的百抗、麦丰宁、亚宝等。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主要为竞争和产生抗生素拮抗,枯草芽孢杆菌与一些植物病原菌具有相同的生态位点,可通过竞争生态位点起到生防作用;同时枯草芽孢杆菌可产生多种有抑菌活性的代谢产物如枯草菌素、伊枯草菌素等,可抑制或杀死病原菌。
生防菌对植物真菌病害作用整理

生防菌对植物真菌病害作用整理生防菌对植物真菌病害的作用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目录摘要 (3)1植物真菌病害 (3)2生防菌的种类及生防机制 (3)2.1 生防菌的种类 (3)2.2 生防菌的生防机制 (4)2.2.1 竞争作用 (4)2.2.2 拮抗作用 (5)2.2.3 诱导抗性作用 (5)2.2.4 促生作用 (6)3 生防菌的筛选与鉴定 (7)3.1 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 (7)3.2 芽孢杆菌的分类鉴定 (7)参考文献: (8)生防菌对植物真菌病害的作用摘要:真菌病害是造成作物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作物病害的80%由病原真菌引起,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其进行生物防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可用于生物防治的微生物有真菌、细菌、放线菌、病原菌弱致病菌等。
生防菌的生防机制各不相同,主要有竞争作用、拮抗作用、诱导作物抗性和促进作物生长,间接提高作物抗性等作用,许多生防微生物还可通过几种不同机制之间的联合来发挥功能。
本文还对生防菌的分离与分类鉴定进行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真菌病害,生物防治,生防机制,木霉菌,芽孢杆菌,放线菌1植物真菌病害植物病害一直是农作物优质高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据估计, 全球主要农作物的平均损失约占总产量的10 %~15 %, 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
在植物病害中,70 %~80 %的病害是病原真菌侵染所引致的。
植物真菌病害不仅直接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与品质降低, 而且部分病原真菌在侵染农作物过程中, 可分泌产生多种对人畜有害的毒素与代谢物, 对农产品的安全性构成极大威胁。
此外, 重大农作物真菌病害的控制往往依赖化学防治, 杀菌剂的使用不仅增大生产成本, 而且其反复施用不可避免地带来环境污染与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1]。
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开发可替代传统化学药剂控制植物病害的新方法。
其中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进行生物防治,被公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选择。
益生芽孢杆菌在防治植物真菌性病害中的应用

益生芽孢杆菌在防治植物真菌性病害中的应用所谓益生芽孢杆菌是指那些对动、植物不但无害,反而有利于增进它们健康生长的芽孢杆菌(能产生芽孢杆菌的微生物)。
自从化学农药问世以来,由于长期连续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生态条件亦遭受严重破坏,不少致病菌和害虫已对农药产生了耐药性,而且农药残毒也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所以人类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研究生物防治(简称生防)农药。
我国生防农药的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目前已有50多种已登记的品种。
主要品种有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病毒类农药和真菌类农药等。
由于它们的有效活性成分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对环境无污染,能防治多种农业病原菌和害虫,所以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当今,人们对研究需氧芽孢杆菌的生防作用尤为重视,因为芽孢杆菌分布广泛,在土壤、水体以及植物根际、体表等环境中广泛存在,还是植物常见的内生细菌。
绝大多数需氧芽孢杆菌的菌株对人和动物是无害的,所以首选它作为生防微生物。
一、芽孢杆菌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的作用由于利用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最早是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因此在此着重介绍一下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防作用。
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格斯塔弗森(Gustafson)公司便大量生产枯草芽孢杆菌剂,随后国际上便有多家公司相继推出枯草芽孢杆菌剂。
我国已登记注册的枯草芽孢杆菌杀菌剂有近10种。
例如江苏农科院植保所的“纹曲宁”可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云南农大和中国农大等的“百抗”能防治水稻纹枯病、多种经济作物的土传病害等。
它们对多种病原菌和水稻白叶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可达50%~81%,其中“百抗”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率已达70%以上。
芽孢杆菌对植物多种病害之所以具有防治效果,主要是在以下3个方面起作用:1. 竞争作用竞争作用是生防微生物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竞争作用包括营养竞争和位点竞争,其中营养竞争只在少数菌株中发现,例如枯草芽孢杆菌中有些菌株能与植物病原菌竞争铁元素,从而抑制病原菌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防菌的种类
前言
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保障食品安全,我国农业农村部将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和农药使用量负增长,为实现这一目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发现更为高效的农药,减少亩用量;二是使用更为科学的施药手段,提高农药利用率;三是科学正确的田间管理,减少病虫害发生;四是使用生物防治的手段代替传统农药。
前三种方式是人们十分熟知并研究较多的领域,第四种方法目前取得的成就较少,但它是十分有效的农药减量增效途径,是未来农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生物防治中的生防菌。
生防菌的概念
在自然界中,植物与其生长环境中的微生物关系密切,植物的生理活动影响着其体内及周围微生物的分布,而这些微生物也可以通过生命活动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共生、寄生、竞争、偏生等关系。
而使用生防菌防治植物病害就利用了植物与微生物及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用一种或多种有益微生物即生防菌来降低病原微生物数量或降低病原微生物致病活性,从而达到减少植物病害发生和促进植物健康生长的目的。
生防菌防治植物病害因绿色安全、不易产生抗性、选择性强等特点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至今已经分离筛选到许多对各种植物病害具有不同程度防治效果的各类生防菌,其中一些己经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
生防菌的种类
随着研究者对生物防治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被发现,而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生防细菌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链霉菌、巴氏杆菌和促进植物生长菌等,生防真菌主要有木霉、盾壳霉、毛壳菌、青霉菌、厚壁孢子轮枝菌及菌根真菌等。
1、芽孢杆菌属
枯草芽孢杆菌是人类发现最早的细菌之一,是芽孢杆菌科的模式生物。
枯草芽孢杆菌作为生防菌的研究也有较长的历史,迄今为止在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中国等地均有相应的产品问世。
如我国的百抗、麦丰宁、亚宝等。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主要为竞争和产生抗生素拮抗,枯草芽孢杆菌与一些植物病原菌具有相同的生态位点,可通过竞争生态位点起到生防作用;同时枯草芽孢杆菌可产生多种有抑菌活性的代谢产物如枯草菌素、伊枯草菌素等,可抑制或杀死病原菌。
2、假单胞菌
假单胞菌属中用于生防的菌多为荧光假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他们可产生多种具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的次级代谢产物,如硝吡咯菌素、吩嗪-1-羧酸等,还可产生一些挥发性的抑菌物质如HCN、NH3等,这些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褐斑病菌、串珠霉菌、黑霉丝囊霉菌、终极腐霉等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假单胞菌还可通过营养竞争尤其是铁元素的竞争及诱导抗性等方式起到抑制病原菌生长的作用。
假单胞属这种多种生防机制联合作用,起到了调节植物根系微生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促进植物生长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假单胞菌为植物促生菌,其营养简单、繁殖迅速、根际定殖能力强,是最具生防潜力的生防菌之一。
3、木霉
木霉常见于土壤中,对多种植物病害有良好的生防效果,多用于土传病的防治,如猝倒病、棉花枯黄萎病、纹枯病、小麦全蚀病、立枯病、各种蔬菜的苗期病害等,木霉菌应用于植物地上部分病害的生物防治也在研究当中。
木霉菌的生防机制主要为重寄生和分泌抑菌物质,木霉菌作为死体营养寄生菌可寄生于病原菌中达到抑制或杀死病原菌的效果,同时木霉菌可分泌多种抗生物质如木霉菌素、胶霉毒素、绿木霉素、绿啶、抗菌肽等抑制病原菌。
4、盾壳霉
盾壳霉是病原真菌核盘菌的主要拮抗真菌之一,主要用于防治多种菌核病,盾壳霉主要通过重寄生的机制达到抑制菌核形成的效果,也有报道称盾壳霉能产生抑制核盘菌生长的代谢产物。
目前已有国家实现了盾壳霉的商品化应用,如俄罗斯研制出一种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盾壳霉制剂C o n i o t h y r i n,而匈牙利研制的KONI盾壳霉制剂可破坏土壤中的活菌核及休眠菌核,德国研制的C o n i t a n s R制剂可有效防治大田作物及蔬菜的菌核病。
5、毛壳菌
毛壳菌的生防作用在1954被首次报道,研究至今,已发现毛壳菌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能有效降低由这些病原菌引发的植物病害的发病率,如谷物秧苗的枯萎病、辣椒疫病、番茄枯萎病、苹果斑点病同时对立枯病丝核菌以及葡萄孢属病原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目前发现的具有生防作用的多为球毛壳和角毛壳,它们的生防机制多为竞争和抗生素拮抗,如用球毛壳处理南瓜属种子,毛壳菌在种子表面快速繁殖形成一层厚厚的菌丝,可有效降低土壤病原菌侵染的机会;而同时毛壳菌可产生丰富多样的活性代谢产物。
6、其他
目前除研究较多的芽孢杆菌、木霉、盾壳霉、毛壳菌、假单胞菌外,还不断有不同种属的有生防潜力的菌株被发现,如淡色生赤壳菌,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 ochroleuca),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子囊菌纲(Ascomycet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生赤壳科(Bionectriacea e),生赤壳属(Bionectria),其可产生多种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同时对一些常见的植物病害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如何海波[31]等分离得到淡色生赤壳菌YLZ42菌株对甜瓜疫霉和苹果炭疽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而陈秀玲[32]等从吉林市郊草炭土分离出一株淡色生赤壳菌,该菌株对番茄灰霉病、番茄叶霉病、番茄绵疫病、番茄黄萎病、番茄枯萎病、杨树烂皮病杨树枯萎病、黑穗醋栗叶斑病的病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