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化学难题精选
(完整版)初三化学难题
![(完整版)初三化学难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447d4b5f0e7cd1842536b4.png)
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废烧碱(含少量Na2CO3、NaCl、MgCl2、CaCl2等)制Na2CO3·10H2O。
【制取流程】【相关资料】①Na2CO3+H2O+CO2=2NaHCO3②2NaHCO3Na2CO3+H2O+CO2↑③在NaH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2NaHCO3+BaCl2=BaCO3↓+2NaCl+ H2O+CO2↑④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晶体如下图所示:【问题讨论】(1)滤渣主要成分为Mg(OH)2和,产生Mg(OH)2的化学方程式。
(2)操作Ⅰ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
(3)取少量溶液B,加入BaCl2溶液,充分混合,若观察到(填现象),则溶液B中含NaHCO3。
(4)结晶后,过滤时的温度须低于℃。
(5)“母液”不能沿流程中虚线路径循环使用,原因是(选填序号)。
①“母液”不含Na2CO3②“母液”多次循环后,NaCl含量增加【组成确定】(6)取少量的粗产品,加水溶解,加足量(选取数字序号,下同),充分搅拌,再加少量,无沉淀,证明其中不含NaCl。
①AgNO3溶液②稀盐酸③稀硝酸(7)兴趣小组同学取32.8g干燥粗产品,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查阅资料1:Na2CO3?10H2O加热至32℃,开始分解失水,充分加热可以完全失水;NaHCO350℃时开始分解,270℃完全分解,Na2CO3受热不分解查阅资料2:Ba(OH)2溶液能吸收CO2,Ba(OH)2+CO2=BaCO3↓+H2O①实验前先要,再装入粗产品,装置A的作用是。
②粗产品加热至270℃,据(填装置编号及现象),可知粗产品中含。
试题分析:(1)由废烧碱的成分可知滤渣主要成分为Mg(OH)2和CaCO3;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2)过滤法得到滤渣和溶液,故操作Ⅰ过滤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3)依据题给的相关资料可知碳酸氢钠与氯化钡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碳酸钠不能,故有气泡产生,证明溶液B中含NaHCO3;(4)结晶得到Na2CO3·10H2O,依据题给的资料可知,高于32℃晶体会分解,故过滤时的温度须低于32℃;(5)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钠均可溶于水,结晶后的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碳酸钠是目标成分,氯化钠是杂质,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浓度大时蒸发会结晶析出,使得到的晶体不纯,故选②;(6)证明碳酸钠中是否含氯化钠,应先加入过量稀硝酸排除碳酸钠的干扰,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没有氯化钠;(7)①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保装置不漏气,使称得的数据准确;实验中要称量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故碱石灰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使实验数据准确;②因为碳酸钠受热不分解、Na2CO3·10H2O分解产生水蒸气、碳酸氢钠分解能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进入E装置中,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E装置变浑浊证明粗产品中含碳酸氢钠; C.D增重的m1是两个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E增重的m2是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9:22,故m1:m2>9:22;由m2=1.1g。
初三化学最难练习题
![初三化学最难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44065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d.png)
初三化学最难练习题初三化学是中学学习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化学练习题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三化学中,有一些练习题被认为是最难的,需要学生付出额外的努力来攻克。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三化学最难的练习题,并给出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题目:铁与食盐水的反应产生什么气体?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解题思路:铁与食盐水的反应是一种双替换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2NaCl + Fe -> FeCl2 + H2↑解题方法:这是一道常见的化学反应题目,考察学生对双替换反应及气体生成反应的理解。
学生需要了解铁与食盐水反应的基本原理,并能正确写出反应方程式。
二、离子化学2. 题目:下列离子中,哪个离子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检验氯离子的存在?A. Br-B. SO42-C. Cl-D. NO3-解题思路:此题考察学生对离子化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对检验氯离子的实验室常用离子的了解。
解题方法:正确答案是A. Br-。
在实验室中,常用银离子(Ag+)溶液来检验氯离子的存在。
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而溴离子(Br-)、硫酸根离子(SO42-)、硝酸根离子(NO3-)与银离子没有反应。
三、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算3. 题目:已知一化学方程式如下:Ca(NO3)2 + Na2SO4 -> CaSO4 + NaNO3请问:反应前后的离子是否改变了?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学生对离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转化情况的理解。
解题方法:根据给出的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得知反应前后的离子没有改变。
Ca(NO3)2中的Ca2+和NO3-与Na2SO4中的Na+和SO42-发生双替换反应,生成的产物CaSO4和NaNO3保持了原有离子的数量和种类。
四、摩尔与化学计算4. 题目:当苯酚(C6H6O)完全燃烧时,生成5摩尔CO2。
请计算反应生成的5摩尔CO2所需的苯酚摩尔数。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学生对化学计算的能力,需要计算反应中物质的摩尔比例。
初中化学难题类型题
![初中化学难题类型题](https://img.taocdn.com/s3/m/36d413d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d.png)
初中化学难题类型题《那些让人头疼又有趣的初中化学难题类型题》我呀,在初中化学的学习海洋里可是畅游了好一阵子了。
化学这门课就像一个神秘的魔法世界,有时候那些难题就像小怪兽一样冒出来,可把我折腾得够呛,但也特别有趣。
一、化学方程式相关的难题化学方程式那可是化学的核心呀。
有一类题特别难,就是给你一个反应的描述,让你写出化学方程式。
比如说,“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这听起来就有点懵。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炼铁就是用一氧化碳去还原氧化铁。
这就像一场战争,一氧化碳就像勇敢的小战士,要去把氧化铁里的氧夺走。
一氧化碳(CO)和氧化铁(Fe₂O₃)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Fe)和二氧化碳(CO₂)。
化学方程式就是3CO + Fe₂O₃高温2Fe + 3CO₂。
这中间还得注意配平呢,配平就像是给战士们排兵布阵,要保证两边的原子个数一样多。
我就记得有一次我写错了,写成了CO + Fe₂O₳高温Fe + CO₂,老师就问我:“你这一氧化碳一个人就想把氧化铁里的氧全抢走呀,它哪有那么大本事?”我当时就特别不好意思。
还有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难题。
比如告诉你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反应后生成了多少其他物质,让你求参加反应的另一种物质的质量。
这就像你知道了一群士兵打完仗后的战果,要去推断另一个部队派出了多少兵力。
我有个同学就老在这出错,他说:“哎呀,这就像一团乱麻,我根本不知道从哪下手。
”其实只要按照化学方程式的比例关系去算就好了。
二、物质鉴别类难题物质鉴别就像一场侦探游戏。
有这么一道题,给你三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让你用一种试剂鉴别出来。
这可不容易啊。
我当时就想啊,这就好比在三个长得差不多的人里找出真正的好人、坏人和普通人。
我一开始毫无头绪,后来老师提醒说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
这时候我才恍然大悟。
把紫色石蕊试液分别加到三种溶液里,氯化钠溶液里它不变色,就像一个淡定的旁观者;氢氧化钠溶液里它会变成蓝色,就像突然变得兴奋起来;稀盐酸里会变成红色,就像生气了一样。
九年级化学试卷难题及答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试卷难题及答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8c534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a.png)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 下列哪种物质是纯净物?
A. 水 B. 空气 C. 食盐 D. 河水
2. 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哪种物质来检验二氧化碳?
A. 火焰 B. 澄清石灰水 C. 酚酞 D.燃烧 B. 融化 C. 汽化 D. 吸附
4. 简答题:考察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如质量守恒定律、氧化反应等。
5. 应用题: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如计算化学反应产物的质量、溶液的浓度等。
6. 分析题:考察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分析能力,如酸雨对环境的影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等。
7. 实践操作题:考察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如区分硬水和软水的实验、滴定法测定溶液浓度等。
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解释什么是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 解释什么是溶液的浓度。
3. 解释什么是酸碱指示剂。
4. 解释什么是催化剂。
5. 解释什么是电解质。
十、思考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为什么金属在空气中会生锈?
2. 为什么燃烧需要氧气?
3. 为什么酸和碱反应会盐和水?
4. 为什么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5. 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水可以通过电解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五、应用题答案
1. 产物质量为100克。
2. 铜的质量分数为40%。
3. 氢气体积为0.112升。
4. 氢离子浓度为1×10^-5摩/升。
5. 溶液的质量分数为9.09%。
六、分析题答案
1.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酸雨会导致土壤酸化,水源污染,损害植物和建筑物。
初中化学试题难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试题难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5ea04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a.png)
初中化学试题难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A. 氢(H)B. 钠(Na)C. 氧(O)D. 氟(F)答案:B2. 根据化学方程式 \(2H_2 + O_2 \xrightarrow{点燃} 2H_2O\),若要生成36克水,需要氧气的质量是多少?A. 16克B. 32克C. 64克D. 128克答案:B3. 以下哪个物质不是酸?A. 硫酸(H₂SO₄)B. 盐酸(HCl)C. 硝酸(HNO₃)D. 氢氧化钠(NaOH)答案:D二、填空题4.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碳酸钙:__________- 氧化铁:__________答案:CaCO₃;Fe₂O₃5.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如,如果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如果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 化学方程式:\(CaCO_3 \xrightarrow{高温} CaO + CO_2\)- 已知:碳酸钙的质量为100克- 求:生成氧化钙的质量答案:56克三、简答题6. 解释为什么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答案: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是因为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即生锈。
7. 什么是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特点是什么?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进行,且速率相等,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点是动态平衡,即使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反应仍在进行;平衡位置可以因条件改变而移动。
四、实验题8. 描述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实验步骤,并说明注意事项。
答案: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实验步骤包括: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氯酸钾和催化剂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后放入试管;将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并将导管的另一端通入水中;加热试管;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
注意事项包括:加热时要用外焰;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导致试管炸裂。
(完整)初中化学难题集萃
![(完整)初中化学难题集萃](https://img.taocdn.com/s3/m/af683c4ef61fb7360a4c656f.png)
化学难题集萃(一)化学式计算难题的几种方法在化学中考及竞赛中,经常会出现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具有一定难度的试题,这些试题往往会成为同学们答题的“拦路虎”。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介绍几种对付这一“拦路虎”的方法。
一、观察法例1.已知由CuS、CuSO3、CuSO4 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3xB.1-2xC.1-xD. 无法计算分析:通过对混合物中各成分化学式的观察可以看出,三种化合物中Cu、S 的原子个数比固定为1:1,质量比固定为2:1(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硫的两倍)。
由于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因此,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x,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 x -2x=1-3x 。
符合题意的选项为A。
二、整体法例2.已知在NaHS 、MgSO 4 和NaHSO 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硫a%,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分析:由于Na 和H 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等于Mg 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可以从质量角度将“ NaH”视为一个与Mg 等效的整体。
根据Mg 、S质量比为24:32 以及硫的质量分数为a%,可得出混合物中Mg(Na、H)的质量分数为3a/4%,氧的质量分数为1-a%-3a/4%=1-1.75a% 。
三、转化法例3.已知FeO、Fe2O3、Fe3O4 组成的混合物中,铁与氧的质量比为21:8,则混合物中FeO、Fe2O3、Fe3O4 三种物质的质量比可能是()A. 9:20:5B. 9:20:33C. 2:5:3D. 5:6:3 分析本题已知的是混合物中铁、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要求的是混合物中三种物质的质量比,然而单纯从质量关系的角度出发,却很难找到一条顺畅的答题思路。
如果能抓住已知条件,将质量比转化为原子个数比,问题的解答就会由“疑无路”进入“又一村”的境界:由铁与氧的质量比为21:8,可得出混合物中铁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1/56:8/16=3 :4。
由于混合物的成分之一Fe3O4 中的铁氧原子数比与这一比值一致,因此,混合物中Fe3O4 的质量无论多少,都不会影响混合物中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4。
九年级化学试卷难题及答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试卷难题及答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42f28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2.png)
九年级化学试卷难题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淡蓝色火焰?A. 碳B. 氢气C. 氧气D. 氮气2. 下列哪种物质可以用来中和酸性土壤?A. 石灰B. 硫酸C. 碳酸氢钠D. 盐酸3. 下列哪种气体在空气中含量最多?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4. 下列哪种化合物是电解质?A. 糖B. 醋酸C. 蔗糖D. 乙醇5. 下列哪种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燃烧B. 置换C. 酸碱中和D. 沉淀反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酸雨主要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引起。
()2. 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始终成立。
()3.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活动性高于铁。
()4. 碘酒可以用来检测淀粉的存在。
()5. 分子间的吸引力叫做分子间作用力。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
2. 在实验室中,常用______来吸收有害气体。
3. 金属与酸反应会______和______。
4. 热胀冷缩现象是由于物质中的______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5. 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请举例说明。
3. 简述水的电解实验现象及结论。
4. 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5. 简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计算下列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质量比:2H2 + O2 → 2H2O。
2. 如果有20g的硫酸和30g的氢氧化钠进行反应,请计算的硫酸钠的质量。
3. 在实验室中,有0.1mol/L的盐酸溶液100mL,请计算其中所含的氯化氢的质量。
4. 如果将10g的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能置换出多少克的银?5. 在一定条件下,10g的氢气与氧气反应水,请计算水的质量。
初中化学难题集萃
![初中化学难题集萃](https://img.taocdn.com/s3/m/1c7fd5560b1c59eef8c7b482.png)
化学难题集萃(一)化学式计算难题的几种方法在化学中考及竞赛中,经常会出现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具有一定难度的试题,这些试题往往会成为同学们答题的 ―拦路虎 ‖。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介绍几种对付这一 ―拦路虎 ‖的方法。
一、观察法例 1.已知由 CuS 、 CuSO 3、 CuSO 4 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 ,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3xB.1-2xC.1-xD.无法计算分析:通过对混合物中各成分化学式的观察可以看出,三种化合物中Cu 、S 的原子个数比固定为 1:1,质量比固定 为 2:1(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硫的两倍) 。
由于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x ,因此,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x ,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 x -2x=1-3x 。
符合题意的选项为 A 。
二、整体法例 2.已知在 NaHS 、 MgSO 4 和 NaHSO 3 组成的混合物中含硫a%,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分析:由于Na 和 H 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等于 Mg 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可以从质量角度将― NaH ‖视为一个与 Mg 等效的整体。
根据 Mg 、 S 质量比为 24: 32 以及硫的质量分数为 a%,可得出混合物中 Mg ( Na 、 H )的质量分数为 3a/4%,氧的质量分数为 1-a%-3a/4%=1-1.75a% 。
三、转化法 例 3.已知 FeO 、Fe 2O 3、 Fe 3 O 4 组成的混合物中,铁与氧的质量比为则混合物中 FeO 、 Fe 2O 3、Fe 3O 4 三种物质的质量比可能是A. 9 :20: 5B. 9: 20: 33C. 2: 5:3D. 5: 6:321: 8,( ) 分析 本题已知的是混合物中铁、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要求的是混合物中三种物质的质量比,然而单纯从质量关系的角度出发,却很难找到一条顺畅的答题思路。
如果能抓住已知条件,将质量比转化为原子个数比,问题的解答就会由―疑无路 ‖进入 ―又一村 ‖的境界:由铁与氧的质量比为21:8,可得出 混合物中铁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1/56: 8/16=3 : 4。
初中化学较难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较难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393a0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1.png)
初中化学较难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A2.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物质是:A. 氧化铁B. 四氧化三铁C. 三氧化二铁D. 铁的氧化物答案:B3. 以下哪个实验操作是正确的?A. 直接闻药品的气味B. 将药品直接倒入下水道C. 用嘴吹灭酒精灯D.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时,试管口朝向自己答案:无正确选项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是:A. 元素种类B. 原子种类C. 原子数目D. 物质的总质量答案:D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蒸馏水C. 空气D. 纯碱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2克氢气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以生成______克水。
答案:182.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答案:13.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______。
答案:不能4.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 + 2HCl → CuCl2 +H2O,其中氧化铜是______剂,盐酸是______剂。
答案:氧化;还原5.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有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等,其中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 2H2O + O2↑,该反应中过氧化氢是______剂。
答案:氧化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答案:水是生命之源,因为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是所有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没有水,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无法进行,生命活动也就无法维持。
2. 为什么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答案: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因为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即铁锈。
在潮湿的空气中,铁表面会形成一层水膜,水膜中的氧气与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这就是铁生锈的过程。
中考化学真题难题解析答案
![中考化学真题难题解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41803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b.png)
中考化学真题难题解析答案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生必修的学科之一。
在中考中,化学的题目往往是让学生感到困惑的难题。
在解析这些难题的答案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中考化学的知识点。
化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溶液的酸碱性、金属与非金属的相关性质等。
在中考中,化学题目的命题也是围绕这些知识点展开的。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难题来解析答案,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 下面有关元素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镁与氧化氢反应生成氢氧化镁B. 非金属元素与氧化氢反应会生成氧化物或酸C. 氧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一般是1-D. 氧在水中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这是一道关于元素氧的选择题。
正确答案是B。
非金属元素与氧化氢反应会生成氧化物或酸,这是因为氧化氢是氢氧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结合后会生成相应的氧化物或酸。
2. 下列元素中,不在主族元素的是()A. NaB. MgC. AlD. ZnE. N这是一道选择题,答案是D。
Zn是过渡金属,不在主族元素。
3. 在发酵食品中,下列有关发酵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发酵过程是通过酵母菌的呼吸而进行的B.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C. 发酵是通过酵母菌的分裂而进行的D. 发酵过程中生成的乳酸是一种氧化酸这是一道关于发酵过程的选择题,正确答案是B。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这是因为酵母菌在进行酵母分解食物时产生二氧化碳。
4. 下列有关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酸盐是由酸和金属元素反应生成的B. 碱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一般都是盐C. 硫酸盐是由硫酸和金属元素反应生成的D. 硝酸盐是由硝酸和金属元素反应生成的这是一道关于盐的选择题,正确答案是B。
碱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一般都是碱,而不是盐。
通过对这几道难题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化学知识的掌握对解答中考难题至关重要。
掌握好元素周期表、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以及酸碱性等概念,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解答化学题目。
初三化学难题汇总含答案
![初三化学难题汇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2f62bbf705cc1754270947.png)
初三化学难题汇总含答案一、选择题1.家庭常用的生粉和去污粉都是白色粉状固体,外观极为相似。
生粉主要成分是淀粉,去污粉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和极细的沙子。
下列可以用来区别它们的物品是A.食用油B.酱油C.白醋D.碘酒2.某化学活动小组提出了以下四条设想,你认为将来合理而且可行的是A.在工业上采用过滤的方法淡化海水来解决我国的淡水危机B.让塑料制品完全“走出”我们的生活,来解决“白色污染”C.用高梁、薯类等制取酒精代替汽油作为内燃机的燃料D.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方法获得大量氢能源3、某同学利用一黑色粉末(含氧化铜、碳粉、铁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做如下探究:将a g黑色粉末加入到盛有50 g该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质量为(49.8+a)g。
他对实验的推理正确的是A.反应后不可能得到红色固体B.黑色粉末中含有铁粉,加入黑色粉末质量一定为5.6 gC.若反应后黑色粉末无剩余,则黑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碳粉D.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低于19.6%4、下列实验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区别氨气和氯化氢气体B.用锌粒和浓盐酸两种试剂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C.用高锰酸钾溶液检测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气体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浓硝酸并微热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5、2007年3月26日,央视《生活315》披露了“胡师傅无烟不粘健康紫砂锅”的真相,引起了全国亿万观众的关注。
据检测这种锅所使用的材料是铝合金而不是锰钛合金,所谓的紫砂只是一种紫砂颜色的涂料。
其实紫砂主要成分是氧化硅和氧化铁,紫砂是: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有机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6.在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中,装有足量质量相等且同样的稀盐酸,在两只试管上方各罩一个完全相同的气球,两个气球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金属A和B。
现同时提起两只气球,使其中的金属迅速与稀盐酸接触反应。
实验发现:开始时,甲气球迅速鼓起,而乙气球鼓起较慢;反应结束时,甲气球鼓起比的体积比乙气球的大。
中考化学难题精选+答案
![中考化学难题精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a8dd214431b90d6c85c7e6.png)
选择题1、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
然后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固体,向右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镁,均恰好完全反应,天平发生偏转。
则下列各项操作中,能使天平重新达到平衡的是()。
A.将游码向右移动4.2gB.向右盘烧杯中再加入4g稀盐酸C.在右盘上放4.8g镁 D.在左盘上放7.2g碳酸钠固体2、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发生偏转的是()A.1.8g铝粉和1.8g 铁粉 B.4.2g碳酸镁和2g硝酸银C.5.6g铁粉和5.6g 锌粉 D.10g碳酸钙和5.6g氧化钙3、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X。
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X反应前质量/g4.6 8 0 0 0反应后质量/g0 0 4.4 5.4 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m的值为2.8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增加氧气的量可以减少X的生成 D.物质X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4、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
现取2.3 g 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 CO 2和2.7 g H 2O 。
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C 、H 元素 ②一定不含O 元素 ③可能含O 元素 ④一定含O 元素 ⑤分子中C 、H 的原子个数比为2:5 ⑥分子中C 、H 、O 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5、某钢样品的含碳量为0.24%(其他杂质元素不考虑),若碳元素主要以Fe 2C和Fe 3C 的形式存在,则该钢样品中Fe 2C 和Fe 3C 的质量分数(ω)范围是(相对分子质量:Fe 2C :124,Fe 3C :180)( )。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18道化学反应相关的压轴题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18道化学反应相关的压轴题](https://img.taocdn.com/s3/m/4da49b1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3.png)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18道化学反应相关的压轴题1. 氧化还原反应问题:铁青石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什么颜色的物质?回答:铁青石被氧气氧化后会变成红棕色的铁(III)氧化物。
2. 酸碱中和反应问题:硝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回答:硝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
3. 气体生成反应问题:碳酸氢铵分解的产物有哪些?回答:碳酸氢铵分解的产物有氨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4. 氧化反应问题:乙醇被氧气氧化生成什么物质?回答:乙醇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和水。
5. 还原反应问题:氯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什么气体?回答:氯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盐酸气体。
6. 酸碱反应问题:硫酸反应生成什么气体?回答: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7. 双替换反应问题:氯化银和氯化钠发生双替换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回答:氯化银和氯化钠发生双替换反应生成氯化银和氯化钠。
8. 分解反应问题:过氧化氢分解的产物有哪些?回答:过氧化氢分解的产物有氧气和水。
9. 同素异形体问题:红磷和白磷是同素异形体吗?回答:是的,红磷和白磷是同素异形体。
10. 合成反应问题:硫酸和钙氢氧化物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回答:硫酸和钙氢氧化物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
11. 单替换反应问题:铜和盐酸发生单替换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回答:铜和盐酸发生单替换反应生成铜(II)氯化物和氢气。
12. 高温下的分解反应问题: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什么物质?回答: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无水碳酸钙。
13. 含氧物质的燃烧反应问题:甲烷燃烧生成什么物质?回答: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4. 物质颜色的变化反应问题:溴水与碘酸钾溶液反应会发生什么颜色的变化?回答:溴水与碘酸钾溶液反应会发生从棕色到深红色的颜色变化。
15. 不可逆反应问题: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回答: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会生成水。
16. 溶液浓度变化的反应问题:碱和酸反应会导致溶液的什么性质发生变化?回答:碱和酸反应会导致溶液酸碱性质的变化。
九年级化学试卷难题及答案【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试卷难题及答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3f1c2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f.png)
九年级化学试卷难题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淡蓝色火焰?A. 碳B. 硫磺C. 铁丝D. 木炭2. 下列哪种物质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气体?A. 铜片B. 锌粒C. 碳酸钙D. 烧碱3. 下列哪种溶液呈碱性?A. 醋酸B. 氨水C. 硫酸D. 盐酸4. 下列哪种气体在空气中不能燃烧?A. 氢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甲烷5. 下列哪种化合物在水中溶解时会使溶液温度显著降低?A. 氯化钠B. 硫酸铵C. 氢氧化钠D. 碳酸钠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酸性溶液的pH值大于7。
()2. 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3.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二氧化碳气体。
()4. 硫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刺激性气味。
()5. 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会盐和水。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在实验室中,通常用________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2.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可以和________反应氢气。
3. 氯化钠的化学式是________。
4. 碱性溶液能使________变蓝。
5. 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是通过________方法溶解在水中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 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请举例说明。
3. 简述燃烧的条件。
4. 什么是溶液?请举例说明。
5. 简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有10g的盐酸溶液,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求溶质的质量。
2. 20g的水中加入5g的食盐,充分溶解后,求溶液的质量分数。
3. 实验室需要制取500mL的0.1mol/L的盐酸溶液,如果使用的是质量分数为37%的盐酸,求需要盐酸的体积。
4. 在一定温度下,某溶液的pH值为3,求该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5. 10g的硫酸铜溶解在100g的水中,求溶液的质量分数。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并解释燃烧反应中氧气的作用。
化学中考15题十字相乘法
![化学中考15题十字相乘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54da3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8.png)
化学中考15题十字相乘法化学中考15题十字相乘法近年来,十字相乘法在化学中考试中备受关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解决许多难题。
下面将介绍15个常见的化学中考难题,以及如何通过十字相乘法解决它们。
1. 如何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这是一个基本问题,考生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换算出物质量。
使用十字相乘法,可以快速计算摩尔数,从而计算物质量。
2. 如何计算摩尔质量?考生需要将分子质量化为摩尔质量,这可以通过对分子质量除以摩尔数来实现。
十字相乘法可以帮助计算出摩尔数。
3. 如何计算液体中含有的溶质质量?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溶液浓度、体积和溶质摩尔质量来计算。
使用十字相乘法,我们可以从摩尔质量转换为质量,快速计算出液体中含有的溶质质量。
4. 如何计算酸碱反应中的物质质量?在酸碱反应中,通常需要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
使用十字相乘法,可以快速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从而计算物质量。
5. 如何根据溶液浓度计算分子数?考生需要根据溶液的浓度来计算分子数。
使用十字相乘法,可以从摩尔数转换为分子数,并快速计算出分子数。
6. 如何计算化学反应速率?考生需要计算出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反应物质的摩尔数。
十字相乘法可以帮助计算并转换摩尔数为速率常数,从而计算出反应速率。
7. 如何计算酸硫酸钠反应生成氢气的摩尔数?在酸硫酸钠反应中,生成的氢气摩尔数可以根据产生的气体体积和气体分压计算得出。
使用十字相乘法,可以将液体体积和气体分压转换为气体的摩尔数。
8. 如何计算氢氧化钠和氯化银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在这个问题中,考生需要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并快速进行质量转换。
使用十字相乘法,可以轻松计算氢氧化钠和氯化银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
9. 如何计算碳酸铵分解产生的氨气的体积?在分解问题中,考生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氨气的摩尔数。
使用十字相乘法,可以快速将摩尔数转换为气体体积,从而计算出产生的氨气的体积。
10. 如何计算硝酸铜溶液的浓度?在这个问题中,考生需要根据溶液的体积和稀释倍数计算出浓度。
初中化学难题精选
![初中化学难题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4b70ede240c844769eaeee5.png)
初中化学难题精选----By chenhappy20111.据资料表明:高铁酸钾(K2FeO 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灭藻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
它能与与水发生缓慢反应生成红褐色的固体和使余烬的木条复燃,形成的溶液呈碱性。
试完成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 NH4HCO3;NH4HCO3+NaCl 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填字母标号)。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2)某探究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②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3)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
(4)“纯碱中常常会混有少量的氯化钠”。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一包纯碱(只考虑含氯化钠)为研究对象,探究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
甲方案Ⅰ设计思路:根据样品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钙的质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Ⅱ操作步骤:称取13.25g纯碱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搅拌。
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白色沉淀10.00gⅢ数据处理: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1、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
然后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固体,向右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镁,均恰好完全反应,天平发生偏转。
则下列各项操作中,能使天平重新达到平衡的是()。
A.将游码向右移动4.2gB.向右盘烧杯中再加入4g稀盐酸C.在右盘上放4.8g镁 D.在左盘上放7.2g碳酸钠固体答案:B2、(2017·青岛)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发生偏转的是()A.1.8g铝粉和1.8g 铁粉 B.4.2g碳酸镁和2g硝酸银C.5.6g铁粉和5.6g 锌粉 D.10g碳酸钙和5.6g氧化钙答案:A、D3、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反应后质0 0 4.4 5.4 m量/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m的值为2.8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增加氧气的量可以减少X的生成D.物质X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答案:A、C4、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
现取2.8 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 CO2和2.7 g H2O。
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2:5 ⑥分子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⑤B.①④⑥C.①③⑤D.①④⑤答案:B5、某钢样品的含碳量为0.24%(其他杂质元素不考虑),若碳元素主要以Fe2C和Fe3C的形式存在,则该钢样品中Fe2C和Fe3C的质量分数(ω)范围是(相对分子质量:Fe2C:124,Fe3C:180)()。
A.0.03%<ω<2%B. 0.48%<ω<0.72%C. 2.24%<ω<3.36%D. 2.48%<ω<3.6%答案:D6、某固体样品中除了含有在高温不分解,也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的物质外,还可能含有CaCO3、CaO中的一种或两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固体的成分,称量样品m1 g,经高温充分煅烧并在干燥的保护气中冷却,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 g。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答案:C、D7、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
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C.从M→N:先将M降温再将其升温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答案:D8、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在化学反应aA+bB = 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 若取xg A和x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C. 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 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答案:B9.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知其内含水7.62%、K2CO3 2.38%、KOH 90%,若将此样品Wg加入到98g20%的稀硫酸中,过量的酸再用20g10%的KOH溶液中和,恰好完全反应。
蒸干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质量是()。
A.30.8g B.34.8g C.30.8~34.8之间D.无法计算答案:B10、有一种不纯的K2CO3固体,可能含有Na2CO3、MgCO3、CuSO4、NaCl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3.8g,加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气体4.4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样品中一定没有CuSO4B.NaCl不与盐酸反应,样品中一定没有NaClC.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D.Na2CO3和MgCO3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样品中一定有Na2CO3和MgCO3答案:A、C11、在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中,根据现象判断出漏气的是 ( )。
答案:D12、下列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C13、如图13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 和Al 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 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 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B .X 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 表示反应所用时间C .X 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 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D .X 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 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弹簧夹橡胶管上下移动两端液面水平,弹簧夹液面高度不变弹簧夹水柱 A B C D答案:C14、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B.铁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C.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D.镁一定过量,锌、铁可能反应完答案:C15、下图表示Fe、Zn、Mg、Al分别跟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质量(m)与所用的金属质量(M)之间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答案:D16、将27g铝粉、56g铁粉分别与同体积、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反应情况如图5所示。
下列叙述与曲线图相符的是()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B.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C.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D.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答案:D17、在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图一定不正确的是答案:D推断题1、框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中属于盐的是H、C、M、N,属于氧化物的是F、G;胃液中含有适量的A,可帮助消化;C是家庭中重要的调味品之—;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C物质是由(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A与镁条反应能(选填“放出”、“吸收”)热量。
(3)写出D的俗名:;写出化学式:B N(4)写出G→M的化学方程式:答案:2、小梅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时能生产盐,于是她构建了下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
借助网络图回答:(1)写出用酸和碱生产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2)请你把图中①②处补充完整,要求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①;②。
(3)根据网络图可制备物质。
例如,某回收含铜电缆废料的工厂有下列制铜的方案:①写出下列步骤中的化学方程式:步骤Ⅲ:。
步骤V:。
②上述方案中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步骤是。
答案:(1) (2)酸+盐金属+盐(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 ①②步骤Ⅰ和步骤Ⅴ3、合金A由四种单质组成,已知:①合金A中不含K、Ca、Na;②气体B可燃;③气体G为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产物之一,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合金A由哪些单质组成(用化学式表示):(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答案:Fe、Cu、C、Mg 2Al+3FeCl2=3Fe+2AlCl3 CuO+H2SO4=CuSO4+H2O4、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该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观察到:①A装置内未见有浑浊出现;②D装置内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最终收集到一定量干燥气体(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①可知原混合气体中肯定不含;(2)由②可知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3)最终收集到的气体是;(4)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则该气体的成分为:答案:(1)二氧化碳(2)甲烷(3)氮气(4)甲烷和氮气5、已知A、B、C三种固体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难溶于水,B是一种氧化物,可作干燥剂。
D、E、F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E是常见的固体单质,D、F通常状况下为气体。
X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与另一种元素原子个数比为2∶1。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产物已略去)。
(1)写出E、X物质的化学式:E ;X 。
(2)写出C→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若分离由D和F组成的混合气体,如采用上图装置,则a中应盛有(填写试剂名称,下同),b中应盛有。
答案:(1)C CaC2 (2)Ca(OH)2 + CO2= CaCO3↓+ H2O (3)浓NaOH溶液稀H2SO46、物质A-J有下图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
A、B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C、D、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I是金属。
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2,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
试回答:⑴上述转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填序号);⑵A、J、H的化学式为A 、J 、H ;⑶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⑴①②⑵H2O2 MgO Mg3N2⑶2H2O2H2↑+O2↑工业生产、生活应用类1、(10苏州).用作牙膏摩擦剂的轻质碳酸钙可以用矿石A来制备,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2种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a.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如下反应:CO2+Ca(OH)2===CaCO3↓+H2O,CaCO3+ H2O + CO2===Ca(HCO3)2;b.碳酸氢钙微溶于水,微热易分解:微热Ca(HCO3)2===== CaCO3↓+H2O+ CO2↑;c.生石灰与水充分反应后可得到颗粒非常细小的熟石灰浆。
试填空。
(1)小王主张用流程①、②、④和操作Ⅱ的设计,认为其工艺简单。
请写出反应①和④的化学方程式:①;④;操作Ⅱ包括等工序。
(2)制轻质碳酸钙时,D为(选填“悬浊液”或“溶液”或“乳浊液”),理由是:.(3)小李认为流程①、②、③和操作I比小王的主张更好,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操作I包括搅拌和微热等工序。
答案:2. (10分)硫酸铜晶体常用作农业和渔业的杀虫剂、杀菌剂。
以下是由废铜料(含铁)生产硫酸铜晶体的流程。
(1) B的化学式为,操作a的名称是。
(2)②的反应基本类型为;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③。
(3)已知:Cu+2H2SO4 (浓) CuSO4+ SO2↑+2H2O。
从环保和经济的角度分析,对比途径I、Ⅱ,途径I的优点有:不产生有害气体和。
答案:(1) CuO (1分) 过滤 (1分)(2) 化合反应(1分) Fe+H2SO4 === FeSO4+H2↑(3分)CuO+ H2SO4=== CuSO4+H2O (3分)(3) 硫酸的利用率高 (1分) (合理答案均给分)3、(南京09)28.(13分)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