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近红外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光谱分析技术一直是化学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中,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药物化学、分析化学、材料科学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的概念、原理、应用以及市场前景等相关内容。
一、概念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是一种光谱分析技术,可以测定物质分子的结构、浓度、光学性质等信息。
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测物质暴露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线的作用下,通过检测样品对这些光线的吸收或散射来获取相关信息。
二、原理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原理是基于分子在不同波长的光线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吸收和散射现象。
通常情况下,紫外光波长范围为200-400 nm,可见光波长范围为400-700 nm,近红外光波长范围为700-2500 nm。
在这些波长范围内,传播的光线会被物质分子所吸收或散射,如若测得光的吸收或散射谱,则可以通过分析数据来获得物质分子的信息。
三、应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化学、分析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具体应用包括药物品质控制、食品质量检测、化妆品生产、纺织品生产等多个方面。
在医学研究方面,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也常常用来检测患者体内的成分或诊断疾病。
四、市场前景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在分析检测方面的市场前景不断拓展。
特别是在制药行业,该技术已成为常规检测手段之一,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在医学研究方面,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也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未来的市场前景也非常广阔。
总之,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作为一种重要的光谱分析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中。
未来随着仪器设备的升级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该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必将不断扩展和壮大。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

组成的系统测试获得。K(λ)通常用已知光谱功率分布的标准辐射体(如 • 2856K 标准 A 光源)对测量系统定标得到。假设用标准光源 S 定标,定标时测
原理,通过电机将光栅转动到相应波长位置后停止,然后进行采样, 将波段范围内每一个波长位置下的光谱能量记录下来再进行计算,此 方法 的优点在于精确定位,测量稳定,精度很高,缺点是测量速度较 慢。而 SSA 规格 的仪器采用的是远方专有的 Sync-Skan(扫采同 步技术): • 采用高速电机扫描和 高速 A/D 采样同步技术,通过 CPU 的固定间隔 的脉冲信号同时控制电机和 A/D, 通过电机步进推动光栅转动,从而 获得每一个波长位置下的光谱能量数据后再进 行计算的方法。采用此 方法实现了在仪器测量的各种技术指标的精度不改变的情 况下,很好 的解决了基本型所采用的 Static(静态采样技术)速度慢的缺点,
荧光粉测试系统
• 荧光粉测试系统的组成 测试荧光粉(如灯用稀土三基色粉 或卤粉)时,必须使用一个荧光粉激发装置, 荧光粉测试系统 = 基本系统 + 荧光粉激发装置 为了使荧 光粉的相关色温,色品坐标以及相对亮度等参数达到最理 想状态,
• 优化荧光粉的配比十分重要,但是荧光粉的配比过程涉及 到复杂的光度学,色度 学理论和计算,没有计算机辅助,要完 成这一工作,即便是最有经验的工程师也是 颇费精力的, 设 计了一套专门与 紫外-可见-近红外 光谱分析系统配套使用 智能配粉软件,使用这一软件可以使初步接触配粉 的人员 迅速掌握荧光粉的最佳配比。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JJG178

一.光的基本常识无线电披是电磁波光、X射线、Y射线也都是电磁波它们的区别仅在于频率或被民有很大差别。
光波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要高很多光波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的波长短很多而X射线和y tr线的频率则更高波长则更短.为了对各种电磁波有个全面的了解人们按照被民或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这就是电磁波谱。
下面是电磁波i曾: 交流电: 波民可达数千公里如果需要还可以制造出波长更长的。
总之理论上无上限〉由于辐射强度随频率的减小而急剧下降因此波民为几百千米005米〉的低频电磁波强度很弱通常不为人们注意. 无钱电披z 长波波长在几公里至儿十公里-100KHz 中波〈被约在3公里至约50米100KHz-6阳z 短波〈被长约在50米至约10米: 6附Iz-30MHz 徽波波长范围约10米至l毫米??30MHz-30GHz 无线电广播和通信使用中波和短波.电视、雷达、孚机使用微波。
红外线: 30GHz40THz 波长约O. 75微米至1毫米。
l毫米1000微米?? 6微米以上卫称远红外 1. 5微米以下卫称近红外. 近年来一方面由于超短波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无线电波的范围不断朝波长更短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红外技术的发展红外线的范围不断朝被长更长的方向扩展目日前超短波和红外线的分界已不存在其范围有一定的王叠可见光: 40THz-80THz 波长约800至400纳米通常是780至380纠米人眼可见的光。
l微米1000 纳米。
可见光又细致划分为- 红750-630纳米:橙630-600纳米黄600-570纳米:绿570-490纳米青490-460 纳米蓝460-430纳米:紫430-380纳米紫外线: 80THz--3200THz 可见紫色光以外的一段电磁辐射波长约在10至400纳米施固.又可细致划分为: 真空紫外10--200纳米:短波紫外线200-290纳米中波紫外29←-320纳米伏波紫外320-400纳米. 这些被产生的原因和光波类似常常在放电时发出.由于它的能量和一般化学反应所牵涉的能量大小相当因此紫外光的化学效应最强X射线: 披长约在0.01埃至10纳米. l纳米10埃?? 伦琴射线ex射线〉是电原子的内层电子由一个能态跳至另一个能态时或电子在原子核电场内减速时所发出的随着X射线技术的发展它的被民范围也不断朝着两个方向扩展。
紫外可见近红外汇总

3.蛋白质定量 测量 280nm吸光度
4.细菌细胞密度 测定600nm处吸光度
5.甲醛测量
测定410nm处吸光度、
6.免疫蛋白的测定 测定340nm处吸光度
光谱仪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 上,当光子和某一物质中吸收辐射的物质分子相碰撞时, 就发生吸收,测量其吸光度值的大小可反映某种物质存 在的量的多少。光的吸收程度与浓度有一定的比例关 系,这就是著名的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的定量分析基础是朗伯-比尔 (Lambert-Beer)定律。即物质在一定浓度 的吸光度与 它的吸收介质的厚度呈正比,其数学表示式如下:
织物 积分球附件
紫外辐射通过织物的透过性或者阻挡性能 AATCC 1832004
测试范围:评定制作防紫外线辐射纺织品的织物阻碍或 者透过紫外线辐射的能力。
波长范围:280-400nm
积分球附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的应用
1.核算浓度
测量 260nm 吸光度
2.核算纯度
测量260nm/280nm吸光度
波长重复性:
透过率精度: 杂散光: 光谱带宽:
内容
190nm-2800nm
±0.5nm(UV/VIS) ±4nm(NIR) ±0.3nm(UV/VIS);±2nm (NIR) 0.3%T;
≤0.1%T(220nm)
紫 外 可 见 : 0.2nm 、 0.5nm 、 1.0nm 、1.5nm、2.0nm、4.0nm 近红0.4-16.0nm(自动、手动)
射比特性要求 测定方法:
波长范围:280nm-780nm
化妆品 透射测量
白色油紫外吸光度测定法GB11081-89 测定范围:化妆、医用及食品及白色油 测定方法: 样品用二甲基亚砜萃取,测定范围260-350nm ,石英
紫外可见近红外在化工领域的应用

紫外可见近红外在化工领域的应用一、紫外可见近红外的基本原理紫外可见近红外是指波长范围在200至1100纳米之间的光谱范围,它包括紫外光、可见光和近红外光。
这一光谱范围对于化工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能够提供许多化学物质的光学信息。
二、紫外可见近红外在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1.催化剂的活性测试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用于催化剂的活性测试。
通过测量催化剂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吸收、散射或发射光谱,可以评估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2.催化剂的表征和监测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还可以用于催化剂的表征和监测。
通过测量催化剂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光谱特征,可以了解催化剂的结构、组分和表面性质,从而为催化剂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信息。
三、紫外可见近红外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1.反应物和产物的监测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和产物。
通过测量反应物和产物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光谱特征,可以实时跟踪反应物的消耗和产物的生成。
2.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还可以用于测定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通过分析反应物和产物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吸收光谱,可以得到反应速率常数、反应活化能等重要参数,从而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四、紫外可见近红外在化学传感器研究中的应用1.化学物质的检测和分析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用于化学物质的检测和分析。
通过测量化学物质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吸收、散射或发射光谱,可以实现对化学物质的快速、准确的检测和分析。
2.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领域。
通过开发基于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化学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环境污染物和食品添加剂的快速、实时监测,为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提供重要支持。
五、紫外可见近红外在药物分析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1.药物成分的检测和分析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用于药物成分的检测和分析。
紫外 可见 近红外分光光度计18页PPT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紫外 可见 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谢谢你的阅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结构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结构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UV-Vis-NIR光谱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光学分析领域的仪器,用于测量材料在紫外(UV)、可见(Vis)、近红外(NIR)区域的光谱特性。
下面是UV-Vis-NIR光谱仪的一般结构和组成部分:1.光源:光谱仪通常配备了一个光源,用于产生光束以照射样品。
光源一般采用氘灯或钨灯,来提供紫外和可见光谱范围的光线,同时一些仪器也配备了近红外光源。
2.光学系统:光谱仪的光学系统包括多个光学元件,如反射镜、光栅、滤光片等。
这些元件用于分散和选择不同波长的光,使其通过样品和到达检测器。
光栅是一种常见的光分散元件,用于将光按波长进行分光处理。
3.样品室:样品室是放置样品的装置,以接收光线进行测量。
样品室通常是一个透明的容器,内部装有样品架或样品池。
在紫外可见光谱仪中,样品室通常是光密封的,以防止外界光线的干扰。
4.检测器:用于测量样品室中经过的光线的强度的检测器位于样品室的另一侧。
常用的检测器包括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和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它们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近红外光谱仪通常配备更敏感的探测器,如InGaAs探测器。
5.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部分:光谱仪配备了相应的电路和软件,用于信号放大、滤波、数据记录和分析。
它可以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处理和展示,在计算机上生成光谱图像,并提供相关的分析结果。
这些部分组合在一起,构成了UV-Vis-NIR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它们协同工作,使光谱仪能够测量不同波长范围内的光谱特性,应用于物质分析、化学研究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检定规程及标准_JJG689-199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

MV_RR_CNG_0163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1.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说明编号JJG689-1990名称(中文)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英文)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UV-VIS-NIR Spectrophotometer归口单位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起草单位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主要起草人杨如君(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批准日期1990年6月8日实施日期1990年10月1日替代规程号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固定式、可移动式、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以下简称仪器) 的检定。
主要技术要求1 外观2 波长准确度与波长重复性3 分辨率或最小光谱带宽4 杂散辐射率5 透射比准确度与透射比重复性6 基线平直度7 漂移8 噪声9 绝缘电阻是否分级 否 检定周期(年) 1附录数目 6出版单位中国计量出版社检定用标准物质相关技术文件备注2.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摘要 一概述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以下简称仪器),是依据物质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区吸收光谱的特性及朗伯-比尔定律的原理对物质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的仪器。
朗伯-比尔 (Lambert-Beer) 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A=1gφ0/φtr=-lgτ=εbC (1) 式中:A——物质的吸光度;φ0——入射辐射(光)通量(W);φtr——透射辐射(光)通量(W);τ——物质的透射比;ε——物质的摩尔吸收系数(L/cm·mol);b——光路长度(cm 或mm);C——物质的摩尔浓度(mol/L);本类仪器主要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和显示系统等5部分组成。
二检定项目和技术要求1 外观1.1 仪器应具有铭牌,并注明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制造厂名及电源电压。
1.2 仪器应具有使用说明书。
新制造的仪器应具有出厂检验合格证;已检定过的仪器应附有上一次的检定证书。
uv-vis-nir原理

UV-Vis-NIR(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吸收和反射光谱的仪器。
它基于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和反射特性,通过测量样品在紫外、可见和近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吸收和反射光强来分析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UV-Vis-NIR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基于比尔-朗伯定律,该定律描述了光通过物质时的吸收行为。
根据该定律,物质吸收的强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与光程长度成正比,与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成正比。
因此,通过测量样品吸收的光强,可以推断出样品中物质的浓度。
UV-Vis-NIR光谱仪通过将样品暴露在一束连续的光源下,然后测量样品吸收或反射的光强来工作。
光源通常是一束白光,它包含了紫外、可见和近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各种波长。
样品与光源相互作用后,光通过样品并进入光谱仪的检测器。
检测器测量样品吸收或反射的光强,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UV-Vis-NIR光谱仪通常使用光栅或干涉仪作为波长选择器。
光栅通过将光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束,然后选择特定波长的光束进入检测器。
干涉仪则通过干涉光束的方式选择特定波长的光束。
选择器将特定波长的光束传递给检测器,其他波长的光束被滤除。
最后,通过分析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吸收或反射光强,可以绘制出UV-Vis-NIR光谱图。
这些光谱图可以用于确定样品的化学成分、浓度、结构等信息。
现代仪器分析-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ppt课件

NMR 微波分光
电磁波可分为高频、
中频及低频区。高频对 应放射线(g射线,C 射线),涉及原子核, 内层电子;而中等频率 指紫外-可见光,近红 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光 ,涉及外层电子能级的 跃迁,振动及转动。低 频指电波(微波,无线 电波),涉及转动,电 子自旋,核自旋等。
XPS
X射线荧光分析
- 10 -
能级跃迁:
电子能级间跃迁的同时, 总伴随有振动和转动能级间 的跃迁。即电子光谱中总包 含有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间 跃迁产生的若干谱线而呈现 宽谱带(带状光谱)。
- 11 -
带状分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原因:---宏观表现
电子跃迁可以从基态激发到激发态的任一振动、转动能 级上。故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吸收光谱包含了大量谱线 ,并由于这些谱线的重叠而成为连续的吸收带。
-9-
分子的各能级:
转动能级间的能量差:0.005~0.05 eV,跃迁产生吸收 光谱位于远红外区(远红外光谱或分子转动光谱);
振动能级的能量差:0.05~1 eV,跃迁产生的吸收光谱 位于红外区(红外光谱或分子振动光谱);
电子能级的能量差较大,约为1~20 eV。电子跃迁产生 的吸收光谱在紫外-可见光区(紫外-可见光谱或分子的 电子光谱)。
3.1 电子跃迁与分子吸收光谱
物质分子内部三种运动形式: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 ;原子核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相对振动;分子本身绕其 重心的转动。
分子具有三种不同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 级。
三种能级都是量子化的,且各自具有相应的能量。 分子的内能:电子能量Ee 、振动能量Ev 、转动能量Er。
.— .— . . .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法
1
2
3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新旧版本比较

至 io , 0 % 测量其 他吸 收池透射 比值 。
旧规程则 需在 70 m处蒸 馏水 、 0/ 0n 4 n 4 n处用 ( 铬 量 含
() 4 透射 比示值 误差 与重 复性 紫外 光 区 : 规 程 波 长 测 量 点 在 25 27 33 新 3 、5 、 1 、 30m, 用紫 外光 区透 射 比标 准 滤光 片 , 5n 使 紫外 分 光光 度
2 o 器分 类 、 级 的变更 仪 分
准溶 液 ) 比较 旧规 程 , 加 了紫外光 区透 射 比滤光 片 。 。 增
4 3 杂散光标准物质 : . 新规程使用 :1截止滤光片 , () 使 用 波长分别 为 20 30 4 0m, 2 ,6 ,2 r 半高 波长 分别 为第 3 21 . 9卷第 9期
去除 了 旧规程 中亚 甲基 蓝 、 二澳 甲烷二种 化学试剂 。
5 检 定项 目、 法 的区别 方
10 0 %适应 于所有 仪器 。
() 谱带宽 , 旧规程相 同 。 5光 新
() 6 基线 平直 度 , 新规 程 仪 器 的 扫描 范 围为 : 长 下 波
镜型 、 、 、 A B C级 , 显然 已与时 代发展 不适 应 。
新 规程将 波长范 围分 为三段 : A段 (9 r 10 m~3 0m) i 4n 、
了 , 代 替 的规 程 有 四个 :J18—19 ( 见 分 光 光 度 被 J 7 G 96 可
、
J 35— 19 《 光 束 紫 外 、 见 分 光 光 度 计 》 J 7 G 96 单 可 、
统一 、 表述 准确 。
规 程基本 相 同 , 规程 略有删 减 。 新 4 1 波长标准物质 : . 新规程使用标准干涉 、 、 谱饵 镨钕 、 氧化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原理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原理引言: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光谱仪器,用于测量样品在紫外、可见和近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吸收、透射或反射特性。
本文将介绍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范围:紫外光谱范围通常定义为200-400纳米,可见光谱范围为400-800纳米,而近红外光谱范围为800-2500纳米。
这三个光谱范围对应的波长范围不同,因此需要使用不同的光学元件和探测器来进行光谱测量。
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基于分光技术和光电检测技术。
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光源产生光束: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使用特定的光源,如氘灯、钨灯或者激光器,产生所需波长范围的光束。
2. 光束通过样品:样品可以是溶液、气体或固体样品。
光束穿过样品时,样品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其吸收程度与样品的浓度或含量有关。
同时,样品也可以发生散射或反射现象。
3. 光束进入光栅或棱镜:光栅或棱镜用于将光束分散成不同波长的光束。
光栅的原理是利用其规则的凹槽结构,使不同波长的光束以不同的角度折射;而棱镜则是通过光的色散特性将不同波长的光束分离。
4. 探测器测量光强:分散后的光束通过进入探测器,如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等,探测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电信号的幅度与光束的强度有关。
5. 数据处理和显示:通过数据处理和显示系统对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样品吸收、透射或反射的光谱曲线。
该光谱曲线可以用于分析样品的化学成分、浓度、物理性质等信息。
三、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应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化学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可以用于测定物质的吸收光谱,从而确定其化学组成和浓度。
例如,可以通过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光谱,来确定样品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2. 生物医学研究:紫外可见光谱可以用于分析生物体内的化学物质和生物分子。
JJG 689-1990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J G 8 - 1 9 J 6 9 9 0
紫外 、可见 、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U 一VI V S一N R eto h tmee I S cr p oo tr p
19 一0 9 0 6一0 8发 布
19 一 1 一0 9 0 0 1实 施
国 家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5 00 C 7 00
士 2. 0 士 4. 8
士0. 5 士0. 5
1. 0 2. 5
1 00 0 2 00 5
士 8. 0 士 10. 0
士 2. 0 士 2. 0
4. 0
10 . 1. 0
5. 0
3 分 辨率或最小光 谱带宽 3 1 分 辨率应符合表 2的规定 。 .
表 2
仪 器 级 别
: %) /(
、
. 月
S eto h tmee pcrp oo tr
本检定规程经国家技术监督局于 19 90年 0 0 6月 8日批准,并 自19 90
年 1 月 0 起 施行 。 0 1日
归 口单 位 : 国家标 准物质 研究 中心 起草 单 位 : 国家标 准物质研 究 中心
本 规程 技术 条文 由起 草单 位负 责解 释
1. 天平: 11 称量20 分度值 01 o 0g , .m g
1 . 兆欧表 :5 0 12 0 Va 1 . 挡光板 :1 m x1 m x mm 的不透 光矩形块 。 13 2 m m 5 2 4 1 . 衰减片 (/0 ; /0 ) 14 . 10 1 10 0 1 0 1 标 准物质 ‘及化学 试剂 2 1 . 低 压汞灯 ;氧化钦玻璃 ( 21 厚度 2- . m ;苯 ( -2 5 m) 二级 ) , 4 ;1 2 一三氯苯 ( , 三 级) 。
jjgl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解读

JJGL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解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分光光度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其准确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此,国家制定了JJGL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以确保分光光度计的性能和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规程中明确规定了分光光度计的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主要检定项目包括波长准确度、波长重复性、吸光度准确度、吸光度重复性、杂散光和光谱带宽等。
这些项目涵盖了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性能指标,对于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规程中,对于各项指标的检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例如,对于波长准确度的检定,采用了标准物质进行比较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波长误差;对于吸光度准确度的检定,则通过用标准溶液进行测量,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计算误差。
这些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有效地评估分光光度计的性能。
此外,规程还对检定周期和检定条件进行了规定。
检定周期一般为不超过一年,以确保仪器的性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检定条件则要求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进行,排除环境因素对检定结果的影响。
总之,JJGL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的制定,为分光光度计的性能评估提供了依据。
通过严格遵守规程进行检定,可以确保分光光度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科研、生产等领域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在800nm处变波长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在800nm处变波长1. 引言1.1 概述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对于光谱的分析和测量十分重要。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作为一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重要的技术特点。
本文将探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在800nm处变波长的意义以及其可能带来的实验效果评估与讨论。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简介部分旨在提供读者对该仪器设备的基本了解;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在800nm处变波长的意义部分将详细阐述改变波长的原因、实验设计与过程描述以及数据分析与结果展示;实验效果评估与讨论部分将对该变波长操作进行具体效果表现评价,并进行优缺点对比分析,最后给出潜在改进措施建议;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发现并展望了未来该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推广。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在800nm处变波长进行研究,探索其在光谱分析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通过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效果评估,旨在提供对于该技术的全面了解,并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希望能够促进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在800nm处变波长技术的发展,并为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支持和指导。
2.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简介2.1 定义与原理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是一种用于分析和测量物质的电磁辐射的仪器。
它可以检测和记录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反射或透射光谱。
该仪器利用了分子或原子吸收特定波长下能级跃迁所产生的现象,通过衡量被测试样品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强度来推断样品中存在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原理基于一系列核心技术,包括光源、单色器(温度稳定得到保证)、样品室、检测器和数据处理软件等。
在工作过程中,光源会发射连续谱线,经过选择性调整后进入样品室,在这里通过对样品进行照射或透射,并根据被样品吸收或散射的不同波长来获得探测信号。
光学材料的光学吸收谱分析技术

光学材料的光学吸收谱分析技术光学材料是指能够对光进行传导、放大、调制以及控制等操作的材料。
在研究和应用光学材料时,分析其光学性质尤为重要,其中之一就是光学吸收谱分析技术。
通过对光学吸收谱的研究,可以了解材料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进而揭示其结构、性质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光学吸收谱分析技术。
一、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是一种常用的光学吸收谱分析技术。
该技术通过测量材料对紫外、可见、近红外光的吸收情况,获取材料在不同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强度。
在实验中,常用的设备是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通过该技术,可以分析光学材料在可见光波段的吸收特性,如颜色、透明度等,以及在近红外波段的各种跃迁能级。
这些信息对于材料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是一种利用红外光学吸收技术分析光学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材料对红外辐射的吸收情况,研究材料的振动模式、化学键以及分子结构等信息。
在实验中,常用的设备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通过该技术,可以获得材料在红外波段的吸收谱,进而分析材料的组成和结构信息。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材料科学、化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拉曼光谱拉曼光谱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光学吸收谱分析技术。
该技术基于拉曼散射效应,通过测量材料对激光光源激发后的拉曼散射光谱,了解材料的分子振动模式、晶体结构等信息。
在实验中,常用的设备是拉曼光谱仪。
通过该技术,可以对光学材料进行非接触、非破坏性的分析,对于材料的组成、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四、电子能谱电子能谱是一种用于分析材料内部电子结构的光学吸收谱分析技术。
该技术通过测量材料对电子入射的吸收和散射,获得材料内部电子能级结构的信息。
在实验中,常用的设备是电子能谱仪。
通过该技术,可以研究材料的能带结构、价带和导带等关键电子性质,有助于理解材料的导电性、光电性等方面的特性。
总结光学材料的光学吸收谱分析技术是研究和应用光学材料的重要手段。
染料(颜料)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研究及应用

染料(颜料)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
研究及应用
染料(颜料)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研究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了解染料在不同波长下的反射特性。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定染料的化学组成、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而指导染料的应用和改进。
染料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研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样品制备:将染料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制备成一定浓度的样品。
2. 光谱扫描:使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光谱扫描,记录不同波长下的光谱数据。
3. 数据处理: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如去噪、基线校正、导数处理等,以获得更准确的光谱信息。
4. 数据分析:对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如计算吸收系数、消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等,以及进行谱峰归属和结构分析。
染料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研究在染料的应用和改进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染料的光谱研究,可以了解染料的光学性质和结构特征,为染料的合成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通过对染料的光谱分析,可以优化染料的结构和
性能,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比特性要求 测定方法:
波长范围:280nm-780nm
化妆品 透射测量
白色油紫外吸光度测定法GB11081-89 测定范围:化妆、医用及食品及白色油 测定方法: 样品用二甲基亚砜萃取,测定范围260-350nm ,石英
透过 水中叶绿素的
测试样品
水 测试方法: 测定750nm、664nm、647nm、630nm吸 光度
食物中碘的测定 ws 302-2008
测试样品:食物、蔬菜、水果、肉鱼禽等 测试方法:加入配好溶液测定 30分钟405nm处吸光度
茶叶m处吸
光度数值。配不同浓度样品测试。
反射测量
多光 谱减反射膜的规范 GB/T 26828-2011
太阳能材料 积分球附件
太阳透射比和太阳吸收比试验方法 GB/T 25968-2010 测试范围:太阳能应用材料与元件 测试方法:利用积分球附件 光谱范围: 300-2500nm 波长精度 紫外可见0.5nm近红外0.8nm 100%线平直度:1% ,5%波长>2000nm
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A = -lg(I/Io)= -lgT= klc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是根据物质的分子对紫外、
可见、近红外区辐射(光)的选择性吸收和朗伯-比尔 (Lambert-Beer)定律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鉴 别的仪器。
TP-720光路图
技术指标
名称
比色皿测定290nm处, 光谱带宽<1nm
食品 透射测量
味精中硫化钠的测定 上海地方标准 DB 312021-2013 检测方法: 以空白作为参比,在波长665nm处测定被测液体吸光
度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 定GB/T5009.33-2003
测定范围:地表水、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测定 测试方法: 220nm处的吸光度,275nm的吸光度
拓普仪器
内容介绍:
技术原理: 应用范围:
技术原理
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分子和原子结构、运动状态,
当物质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就会形成这种物质特定 的光谱,人们通过观察、比较和定量测量物质的光谱 平率和强度,获得物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等信息, 这是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光谱仪器是根据光的色散原理、衍射原理或者光学调
波长范围: 波长精度: 波长重复性: 透过率精度:
内容
190nm-2800nm ±0.5nm(UV/VIS) ±4nm(NIR) ±0.3nm(UV/VIS);±2nm (NIR) 0.3%T;
杂散光:
光谱带宽:
≤0.1%T(220nm)
紫 外 可 见 : 0.2nm 、 0.5nm 、 1.0nm 、1.5nm、2.0nm、4.0nm 近红0.4-16.0nm(自动、手动)
织物 积分球附件
紫外辐射通过织物的透过性或者阻挡性能 AATCC 1832004 测试范围:评定制作防紫外线辐射纺织品的织物阻碍或 者透过紫外线辐射的能力。 波长范围:280-400nm
积分球附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的应用
1.核算浓度
测量 260nm 吸光度 2.核算纯度 测量260nm/280nm吸光度 3.蛋白质定量 测量 280nm吸光度 4.细菌细胞密度 测定600nm处吸光度 5.甲醛测量 测定410nm处吸光度、 6.免疫蛋白的测定 测定340nm处吸光度
制原理,将不同频率的光按照一定的规律分解开,形 成光谱,在配合相应的机械、电子和计算机系统,检 测、接收光的频率以及强度并对其进行检定的仪器。
光谱仪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
上,当光子和某一物质中吸收辐射的物质分子相碰撞时, 就发生吸收,测量其吸光度值的大小可反映某种物质存 在的量的多少。光的吸收程度与浓度有一定的比例关 系,这就是著名的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的定量分析基础是朗伯-比尔 (Lambert-Beer)定律。即物质在一定浓度 的吸光度与 它的吸收介质的厚度呈正比,其数学表示式如下:
应用范围:
玻璃 建筑玻璃 汽车玻璃 眼镜镜片 光学镀膜 塑料 液体 食品 化工
主要用途
液体样品的定量和定性测量 化学反应的监控 薄膜的透过率 镜面反射的反射率测定
玻璃 透射测量 ——玻璃镀膜厚度
建筑玻璃:国标 GB/T 2680-1994
测定范围:建筑玻璃以及单层多层窗玻璃光学性能测
定 实验仪器
测试方法:反射附件
汽车玻璃
汽车贴膜 透射测量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7258-2012 前风窗玻璃及风窗以外玻璃用于驾驶人视区部位的可
见光透射比应大于等于70%,所有车窗玻璃不得张贴 镜面反光遮阳膜
眼镜 透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