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复习教案专题复习2—弹簧类问题分析
高中物理弹簧压缩问题教案
高中物理弹簧压缩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弹簧在受力下的压缩变形特点。
2. 掌握计算弹簧的压缩量和弹力恢复力的方法。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弹簧受力下的压缩变形特点。
2. 弹簧的压缩量和弹力恢复力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弹簧受力下的变形特点的理解。
2. 弹簧的压缩量和弹力恢复力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内容:
1. 弹簧的压缩变形及其原理。
2. 弹簧的压缩量计算公式。
3. 弹簧的弹力恢复力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弹簧,引发学生对弹簧压缩问题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教学:介绍弹簧在受力下的变形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压缩变形的原理以及与受力大小的关系。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弹簧压缩量和弹力恢复力的计算练习,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4. 拓展: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形状和材质的弹簧在受力下的变形差异,并思考其影响因素。
5. 实践:设计实验,让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受力下的弹簧压缩量和弹力恢复力,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弹簧在受力下的变形特点,掌握压缩量和弹力恢复力的计算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和实际应用案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弹簧压缩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中物理弹簧的问题教案
高中物理弹簧的问题教案
主题:弹簧
教学目标:
1. 了解弹簧的基本原理和性质;
2. 掌握弹簧的弹性系数和胡克定律的概念;
3. 能够解决与弹簧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装置:弹簧、重物、测力计等。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弹簧的应用场景,如弹性床垫、弹簧测力计等,引起学生对弹簧的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弹簧的基本原理和性质,包括弹性系数、弹簧的工作原理等。
3. 实验演示:进行弹簧实验演示,让学生通过实验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并理解胡克定律。
4. 问题讨论:提出一些与弹簧相关的问题,并让学生尝试解答,加深对弹簧的理解。
5. 拓展延伸:讲解弹簧在不同物理场景下的应用,如弹簧振子、弹簧势能等。
6. 总结复习: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弹簧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问题解答来深化对弹簧的认识。
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弹簧问题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弹簧问题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弹簧问题高考动向弹簧问题能较好的培育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发学生的智力,借助弹簧问题,还能够将整个力学科学知识和方法有机地融合出来系统出来,因此弹簧问题就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历年全国以及各地的中考命题中以弹簧为情景的选择题、计算题等经常出现,较好的实地考察了学生对静力学问题、动力学问题、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问题、振动问题、功能关系问题等知识点的认知,实地考察了对于一些关键方法和思想的运用。
知识升华一、弹簧的弹力1、弹簧弹力的大小弹簧弹力的大小由胡克定律给出,胡克定律的内容是: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数学表达形式是:f=kx其中k是一个比例系数,叫弹簧的劲度系数。
说明:①弹力就是一个变力,其大小随着弹性应力的大小而变化,还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②弹簧具备测量功能,利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弯曲(或放大)跟外力成正比这一性质可以做成弹簧秤。
2、弹簧劲度系数弹簧的力学性质用劲度系数描绘,劲度系数的定义因弹簧形式的相同而相同,以下主要探讨螺旋式弹簧的劲度系数。
(1)定义: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产生的弹力f(也可认为大小等于弹簧受到的外力)和弹簧的形变量(伸长量或者压缩量)x的比值,也就是胡克定律中的比例系数k。
(2)劲度系数的决定因素:劲度系数的大小由弹簧的尺寸和绕制弹簧的材料决定。
弹簧的直径越大、弹簧越长越密、绕制弹簧的金属丝越软越细时,劲度系数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如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串联起来,其劲度系数只是一根弹簧劲度系数的一半,这是因为弹簧的长度变大的缘故;若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并联起来,其劲度系数是一根弹簧劲度系数的两倍,这是相当于弹簧丝变粗所导致;二、轻质弹簧的一些特性轻质弹簧:所谓轻质弹簧就是不考量弹簧本身的质量和重力的弹簧,就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由于它不须要考量自身的质量和重力对于运动的影响,因此运用这个模型能够为分析解决问题提供更多非常大的便利。
高中物理弹簧问题
高中物理弹簧问题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弹簧的定义与性质
2.高中物理中弹簧问题的种类
3.弹簧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4.弹簧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正文
高中物理弹簧问题涉及到对弹簧的理解、弹簧的性质、弹簧问题的种类以及弹簧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高中物理弹簧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弹簧的定义与性质。
弹簧是一种具有弹性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外力去掉后能够恢复原状。
弹簧的主要性质有弹性、弹力、变形等。
在高中物理中,弹簧问题主要涉及到轻弹簧问题、质量不可忽略的弹簧问题、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问题以及弹簧长度的变化问题等。
对于轻弹簧问题,我们需要掌握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与所受的弹力成正比的胡克定律。
在解决质量不可忽略的弹簧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物体的质量对弹簧形变的影响,同时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弹力。
对于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问题,我们需要注意在弹簧的形变过程中,弹力是连续变化的,不会突然发生变化。
在解决弹簧长度的变化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弹簧的长度变化与所受的弹力之间的关系。
在解决高中物理弹簧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等物理定律,同时注意隔离法和整体法的运用。
此外,我们还需要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解决高中物理弹簧问题。
高中物理弹簧问题不仅在学术研究中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实际生活中
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机械设备中,弹簧被广泛用作弹性元件,能够对机械设备的运动起到缓冲和调节的作用。
高中物理弹簧问题
高中物理弹簧问题(原创实用版)目录1.弹簧问题的背景和概述2.弹簧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3.弹簧问题的典型例题解析4.弹簧问题的注意事项和误区点拨5.弹簧问题在中高考中的应用和意义正文高中物理弹簧问题是物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对弹簧的理解和应用。
弹簧是一种具有弹性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形变,当外力去除后能恢复原状。
弹簧问题在中高考中频繁出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在解决弹簧问题时,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和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和受力分析:在解决弹簧问题时,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分析物体受到的各种外力,如重力、弹力、推力等。
2.运用胡克定律:胡克定律是弹簧问题的核心,它描述了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在解题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胡克定律,根据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求出弹力。
3.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在求解弹簧问题时,常常需要运用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列方程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4.注意临界情况:在弹簧问题中,有时会出现临界情况,如物体的分离、弹簧的断裂等。
在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些临界情况,避免出现不合理的答案。
5.灵活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在解决弹簧问题时,可以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进行求解。
在解决弹簧问题时,还需注意以下事项和误区:1.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成正比,而不是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2.注意弹簧的压缩和拉伸:在解题过程中,要分清弹簧是处于压缩状态还是拉伸状态,避免出现错误的答案。
3.弹簧问题的功能关系:在解决弹簧问题时,要注意功与能的关系,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进行求解。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高中物理弹簧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弹簧问题可以出现在各种题型中,如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
高考二轮物理复习专题:弹簧问题(附答案)
专题弹簧类问题(附参考答案)高考动向弹簧问题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借助于弹簧问题,还能将整个力学知识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起来,因此弹簧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历年全国以及各地的高考命题中以弹簧为情景的选择题、计算题等经常出现,很好的考察了学生对静力学问题、动力学问题、能量守恒问题、功能关系问题等知识点的理解,考察了对于一些重要方法和思想的运用。
弹簧弹力的特点:弹簧弹力的大小可根据胡克定律计算(在弹性限度内),即F=kx,其中x是弹簧的形变量(与原长相比的伸长量或缩短量,不是弹簧的实际长度)。
高中研究的弹簧都是轻弹簧(不计弹簧自身的质量,也不会有动能和加速度)。
不论弹簧处于何种运动状态(静止、匀速或变速),轻弹簧两端所受的弹力一定等大反向。
弹簧的弹力属于接触力,弹簧两端必须都与其它物体接触才可能有弹力。
如果弹簧的一端和其它物体脱离接触,或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突然被剪断,那么弹簧两端的弹力都将立即变为零。
在弹簧两端都保持与其它物体接触的条件下,弹簧弹力的大小F=kx与形变量x成正比。
由于形变量的改变需要一定时间,因此这种情况下,弹力的大小不会突然改变,即弹簧弹力大小的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一点与绳不同,高中物理研究中,是不考虑绳的形变的,因此绳两端所受弹力的改变可以是瞬时的。
)一、与物体平衡相关的弹簧例.如图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A.m1g/k1B.m2g/k2C.m1g/k2D.m2g/k2此题是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与胡克定律的综合题.题中空间距离的变化,要通过弹簧形变量的计算求出.注意缓慢上提,说明整个系统处于一动态平衡过程,直至m1离开上面的弹簧.开始时,下面的弹簧被压缩,比原长短(m1 + m2)g/k2,而m l刚离开上面的弹簧,下面的弹簧仍被压缩,比原长短m2g/k2,因而m2移动△x=(m1 + m2)·g/k2 -m2g/k2=m l g/k2.参考答案:C此题若求m l移动的距离又当如何求解?二、与分离问题相关的弹簧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被弹簧弹出,这两个物体在什么位置恰好分开?这属于临界问题。
高考物理弹簧类问题专题复习
高考物理弹簧类问题专题复习《弹簧问题专题》教案一、学习目标轻弹簧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该模型是以轻弹簧为载体,设置复杂的物理情景,可以考查力的概念、物体的平衡、牛顿定律的应用、能的转化与守恒,以及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高考命题中时常出现这类问题,也是高考的难点之一。
二、有关弹簧题目类型1、平衡类问题2、突变类问题3、简谐运动型弹簧问题4、功能关系型弹簧问题5、碰撞型弹簧问题6、综合类弹簧问题三、知能演练1、平衡类问题例1.(1999年,全国)如图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A.m1g/k1B.m2g/k2C.m1g/k2D.m2g/k2解析:我们把看成一个系统,当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整个系统受重力和弹力,即当上面木块离开弹簧时,受重力和弹力,则【例2】、(2012 浙江)14、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
细绳的一端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示数为4.9N。
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取g=9.8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B.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N,方向沿斜面向上C.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N,方向沿斜面向下D.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练习1、(2010山东卷)1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地面,在空中),力与水平方向成角。
则所受支持力N和摩擦力正确的是ACA.B.C. D.F2、在水平地面上放一个竖直轻弹簧,弹簧上端与一个质量为2.0kg的木板相连。
若在木板上再作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使木板缓慢向下移动0.1米,力F作功2.5J,此时木板再次处于平衡,力F的大小为50N,如图所示,则木板下移0.1米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增加了多少?解:由于木板压缩弹簧,木板克服弹力做了多少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就增加了多少,即:(木板克服弹力做功,就是弹力对木块做负功),W弹=-mgx-W F=-4.5J所以弹性势能增加4.5焦耳点评:弹力是变力,缓慢下移,F也是变力,所以弹力功2、突变类问题例1、一个轻弹簧一端B固定,另一端C与细绳的一端共同拉住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绳的另一端A也固定,如图所示,且AC、BC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求(1)烧断细绳瞬间,小球的加速度(2)在C处弹簧与小球脱开瞬间,小球的加速度解:(1)若烧断细绳的瞬间,小球的所受合力与原来AC绳拉力TAC 方向等大、反向,即加速度a1方向为AC绳的反向,原来断绳前,把三个力画到一个三角形内部,由正弦定理知:mg/sin(180°-θ1-θ2)=T AC/sinθ2,解得T AC=mgsinθ2/sin(180°-θ1-θ2)=mgsinθ2/sin(θ1+θ2),故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1=T AC/m=gsinθ2/sin(θ1+θ2)或者: F×cosθ1+F BC×cosθ2=mgACF AC×sinθ1=F BC×sinθ2解之得F AC=mgsinθ2/sin(θ1+θ2)=gsinθ2/sin(θ1+θ2),方向AC延长线方则瞬间加速度大小a1向。
专题受力分析之弹簧问题
弹簧类问题的几种模型及其处理方法学生对弹簧类问题感到头疼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弹簧不断发生形变,导致物体的受力随之不断变化,加速度不断变化,从而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较复杂.其次,这些复杂的运动过程中间所包含的隐含条件很难挖掘。
还有,学生们很难找到这些复杂的物理过程所对应的物理模型以及处理方法。
根据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特点和知识的考查,就弹簧类问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进行分析。
一、弹簧类命题突破要点1.弹簧的弹力是一种由形变而决定大小和方向的力。
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时,首先要注意弹力的大小与方向时刻要与当时的形变相对应,在题目中一般应从弹簧的形变分析入手,先确定弹簧原长位置、现长位置、平衡位置等,找出形变量x与物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几何关系,分析形变所对应的弹力大小、方向,结合物体受其他力的情况来分析物体运动状态.2.因软质弹簧的形变发生改变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在瞬间内形变量可以认为不变,因此,在分析瞬时变化时,可以认为弹力大小不变,即弹簧的弹力不突变。
3.在求弹簧的弹力做功时,因该变力为线性变化,可以先求平均力,再用功的定义进行计算,也可据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求解.同时要注意弹力做功的特点:弹力做功等于弹性势能增量的负值.弹性势能的公式,高考不作定量要求,可作定性讨论,因此在求弹力的功或弹性势能的改变时,一般以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角度来求解.二、弹簧类问题的几种模型1.平衡类问题例1.如图1所示,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质量为m1、m2的物块拴接,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上端与物块m2拴接,下端压在桌面上(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施力将m1缓慢竖直上提,直到下面那个弹簧的下端刚脱离桌面。
在此过程中,m2的重力势能增加了______,m1的重力势能增加了________。
例2.如上图2所示,A物体重2N,B物体重4N,中间用弹簧连接,弹力大小为2N,此时吊A物体的绳的拉力为T,B对地的压力为F,则T、F的数值可能是A.7N,0 B.4N,2N C.1N,6N D.0,6N平衡类问题总结:这类问题一般把受力分析、胡克定律、弹簧形变的特点综合起来,考查学生对弹簧模型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只要学生静力学基础知识扎实,学习习惯较好,这类问题一般都会迎刃而解,此类问题相对较简单。
高中物理轻质弹簧问题全解析
高中物理轻质弹簧问题全解析一、弹簧的弹力1、弹簧弹力的大小弹簧弹力的大小由胡克定律给出,胡克定律的内容是: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数学表达形式是:F=kx 其中k是一个比例系数,叫弹簧的劲度系数。
说明:①弹力是一个变力,其大小随着弹性形变的大小而变化,还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②弹簧具有测量功能,利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或压缩)跟外力成正比这一性质可制成弹簧秤。
2、弹簧劲度系数弹簧的力学性质用劲度系数描写,劲度系数的定义因弹簧形式的不同而不同,以下主要讨论螺旋式弹簧的劲度系数。
(1)定义: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产生的弹力F(也可认为大小等于弹簧受到的外力)和弹簧的形变量(伸长量或者压缩量)x的比值,也就是胡克定律中的比例系数k。
(2)劲度系数的决定因素:劲度系数的大小由弹簧的尺寸和绕制弹簧的材料决定。
弹簧的直径越大、弹簧越长越密、绕制弹簧的金属丝越软越细时,劲度系数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如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串联起来,其劲度系数只是一根弹簧劲度系数的一半,这是因为弹簧的长度变大的缘故;若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并联起来,其劲度系数是一根弹簧劲度系数的两倍,这是相当于弹簧丝变粗所导致;二、轻质弹簧的一些特性轻质弹簧:所谓轻质弹簧就是不考虑弹簧本身的质量和重力的弹簧,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由于它不需要考虑自身的质量和重力对于运动的影响,因此运用这个模型能为分析解决问题提供很大的方便。
性质1、轻弹簧在力的作用下无论是平衡状态还是加速运动状态,各个部分受到的力大小是相同的。
其伸长量等于弹簧任意位置受到的力和劲度系数的比值。
如图1和2中相同的轻弹簧,其端点受到相同大小的力时,无论弹簧是处于静止、匀速还是加速运动状态,各个弹簧的伸长量都是相同的。
性质2、两端与物体相连的轻质弹簧上的弹力不能在瞬间变化——弹簧缓变特性;有一端不与物体相连的轻弹簧上的弹力能够在瞬间变化为零。
如在图1、2、3、4、中撤出任何一个力的瞬间,弹簧的长度不会变化,弹力的大小也不会变化;但是在图5中撤出力F的瞬时,弹簧恢复原长,弹力变为零。
高中物理弹簧例题讲解教案
高中物理弹簧例题讲解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弹簧的基本性质和力学原理。
2. 能够运用弹簧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掌握弹簧系列并联原理。
二、教学过程:
1. 引入
通过展示一个弹簧并进行压缩和拉伸的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弹簧的基本性质和力学原理。
2. 理论讲解
弹簧的劲度系数公式:F=kx
其中,F为弹簧的弹力,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变形量。
3. 解题示范
例题1:已知一根劲度系数为200N/m的弹簧,当受力100N时,弹簧的变形量是多少?
解:根据公式F=kx,代入已知数据可得x=100/200=0.5m。
4. 练习讲解
例题2:有两根劲度系数分别为100N/m和200N/m的弹簧相互串联,求合并后的劲度系数。
解:根据串联弹簧的原理,合并后的劲度系数为1/(1/100+1/200)=66.67N/m。
5. 实践应用
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实验,测量不同弹簧的劲度系数并计算合并后的劲度系数。
6. 总结回顾
总结弹簧的基本性质和原理,并复习例题的解法。
三、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题。
2. 思考弹簧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下自己的观点。
四、拓展延伸
探究弹簧的形变对劲度系数的影响,并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弹簧的性质和原理,并能够熟练运用弹簧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高中物理二轮复习之《常见弹簧类问题分析》习题课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二轮复习之《常见弹簧类问题分析》习题课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用力的平衡处理弹簧类平衡问题;2.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弹簧类瞬变问题;3.用功能关系或动量守恒处理弹簧类有关能量、碰撞、压缩等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2.归纳弹簧类问题的几种典型情况的处理方法,并通过针对训练加以应用、体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例题的认真听讲,总结处理典型题目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针对训练内化处理问题的方法,树立学习的信心;2.通过知识、方法网络的形成,增强自我效能感。
【教学重点】1.理解物体所受弹簧弹力不能突变;2.结合常见的运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振动、功能关系等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解决综合性的弹簧类问题。
【教学方法】讲、练、议结合【教具】投影仪【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二、典例分析1.如图所示,在重力场中,将一只轻质弹簧的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木板,木板下面再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
当剪掉m后发现:当木板的速率再次为零时,弹簧恰好能恢复到原长,(不考虑剪断后m、M间的相互作用)则M与m之间的关系必定为 ( )A.M>mB.M=mC.M<mD.不能确定2.(2001年上海卷) 如图所示,一升降机在箱底装有若干个弹簧,设在某次事故中,升降机吊索在空中断裂,忽略摩擦力,则升降机在从弹簧下端触地后直到最低点的一段运动过程中( )A.升降机的速度不断减小B.升降机的加速度不断变大C.先是弹力做的负功小于重力做的正功,然后是弹力做的负功大于重力做的正功D.到最低点时,升降机加速度的值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的值3.(2010年福建卷)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
高中物理弹簧问题分类全解析
高中物理弹簧问题分类全解析弹簧问题,嘿,真的是个有趣的物理话题啊!想想看,弹簧就像那调皮的小孩,松松的、紧紧的,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课堂上,弹簧都不知不觉地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世界。
你知道吗?它们不仅仅是玩具的组成部分,还是许多机械装置的关键。
比如说,汽车的悬挂系统,弹簧可真是大功臣。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它,车子在路上颠簸得像过山车,那可就没法儿坐了。
哈哈,谁还敢坐这种车?弹簧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最常见的就是我们说的那种线圈弹簧,形状像个小螺旋,真是可爱。
还有一些叫做压缩弹簧,顾名思义,就是能被压缩的那种,它们的工作原理很简单,越压越紧,一放手就弹回来了。
你试过在家里压一个弹簧吗?那种瞬间释放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个秘密武器,噗的一声,弹回原位,简直乐不可支。
然后还有拉伸弹簧,嘿,别小看它,它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拉得越远,力气越大,就像拉着一个孩子玩绳子,越拉越紧,最后一放手,哇,真是飞得老高!这也是物理学上的胡克定律在作怪,简单来说,就是弹簧的拉力和伸长的距离成正比,真是简单明了。
你能想象吗?这个定律让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见到弹簧的身影,简直是无处不在。
弹簧问题的解题技巧也很重要,首先要搞明白弹簧的性质。
通常来说,弹簧的劲儿是通过常数来体现的,这个常数我们叫做弹簧常数。
用符号k表示,越大的k,弹簧就越硬。
想象一下,软弹簧就像是温柔的拥抱,而硬弹簧就像是强硬的推搡,各有各的用处,真是好玩得很。
算力的时候,别忘了单位的换算,搞清楚千克和牛顿的关系,不然到时候就尴尬了。
在考试中,弹簧的问题常常是个老大难,有时候一看题就傻眼了,心想这是什么鬼,但其实仔细一读,就能发现其中的乐趣。
比如说,考你求一个静止物体的平衡状态,听起来复杂,其实只需要分析各个力的平衡,列出方程,嘿,简单得很!就像平衡木上的小孩,站得稳稳的,哪里都不动,所有的力都在默默地较劲。
再说说能量,弹簧也能存储能量哦,像个小能量库。
高中物理热学弹簧问题教案
高中物理热学弹簧问题教案
课题:热学弹簧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弹簧的弹性变形和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2. 掌握热学弹簧问题的计算方法;
3. 提高学生的物理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热学弹簧问题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弹簧在温度变化下的弹性变形。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弹簧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发表看法并展开讨论。
2. 提出问题(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弹簧问题:一根长为1m的弹簧,原长为0.9m,弹性系数为500N/m。
现将其加热使温度升高,弹簧伸长0.02m,求加热前的温度。
3. 计算过程(2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根据热学弹簧问题的计算方法进行求解。
学生可以利用弹簧的刚度系数和温度变化的关系,构建方程并求解。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实验方法验证计算结果。
4. 实际应用(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热学弹簧问题的应用场景,例如热电偶、弹簧测温器等,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5.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让学生有所准备。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热学弹簧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相应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加丰富的案例和实验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中物理弹簧技巧讲解教案
高中物理弹簧技巧讲解教案
学科:物理
年级:高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弹簧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掌握计算弹簧的力学性质;
3. 能够应用弹簧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1. 弹簧的定义和分类;
2. 弹簧的受力分析;
3. 弹簧的弹性系数计算;
4. 弹簧的应用场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或现象引入弹簧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概念讲解(15分钟)
1. 弹簧的定义和分类:简单介绍弹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式;
2. 弹簧的受力分析:讲解弹簧受力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三、计算演练(20分钟)
1. 弹簧的弹性系数计算:通过公式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
2. 实例演练:让学生通过实例练习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
四、实验操作(20分钟)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测量不同弹簧的弹性系数,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应用拓展(15分钟)
讨论弹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秤、弹簧减震器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和应用。
六、总结反思(10分钟)
总结弹簧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回顾学生对弹簧的掌握情况,并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学工具:
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等;
2. 讲解PPT;
3. 实验记录表。
评价方式:
1. 学生参与度;
2. 实验记录表;
3. 课堂练习成绩。
拓展延伸:
1. 研究不同形状和材质的弹簧的力学性质;
2. 探究弹簧的应力和应变关系;
3. 设计更复杂的弹簧实验,深入探讨弹簧的性质和应用。
物理高中力学弹簧教案人教版
物理高中力学弹簧教案人教版
1. 了解弹簧的基本性质和力学原理
2. 掌握弹簧的拉伸和压缩的力学公式
3. 能够解决弹簧在力学系统中的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
1. 弹簧的弹性系数和弹簧力的计算
2. 弹簧的拉伸和压缩的力学公式推导
3. 弹簧在力学系统中的应用问题解决
教学难点:
1. 弹簧在力学系统中的应用问题解决
2. 弹簧力的计算和推导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弹簧实验器材
3. 弹簧力学公式推导讲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实例引入弹簧力学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二、弹簧的基本性质和力学原理(10分钟)
1. 介绍弹簧的弹性系数和弹簧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讲解弹簧的拉伸和压缩的力学公式推导
三、弹簧力的计算(10分钟)
1. 给出若干实例让学生练习计算弹簧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弹簧在力学系统中的应用(15分钟)
1. 讲解弹簧在不同力学系统中的应用,如弹簧振子、弹簧测力计等
2. 给出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拓展知识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弹簧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高中物理弹簧的应用教案
高中物理弹簧的应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弹簧的弹性力特性和胡克定律。
2. 掌握测量弹簧常数的实验方法。
3. 学会利用弹簧进行力的平衡分析。
4. 了解弹簧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内容1. 弹簧的基础知识- 弹簧的定义和种类- 弹性力和塑性力的区别- 胡克定律的介绍:\(F = kx\),其中(F\)是弹力,(k\)是弹簧常数,(x\)是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
2. 实验探究:测量弹簧常数-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给定弹簧的弹簧常数。
- 实验材料:弹簧、秤、砝码、尺子、支架等。
- 实验步骤:- 将弹簧垂直挂在支架上。
- 在弹簧下挂不同质量的砝码,记录每次弹簧的伸长量。
- 根据胡克定律,通过数据拟合计算出弹簧常数。
3. 理论分析:弹簧的力的平衡- 分析弹簧受力情况,绘制力的分解图。
- 应用力的平衡条件,解决弹簧与其他物体组成的系统的平衡问题。
4. 弹簧的应用实例- 生活中的弹簧应用:汽车减震器、钟表发条、玩具跳跳球等。
- 科技领域的弹簧应用:机械工程中的缓冲装置、电子设备中的复位机构等。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
-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动画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 通过实验报告和理论测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 对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进行评价,鼓励积极参与。
教学反思- 结束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对教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 思考如何更有效地结合理论与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 考虑引入更多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增强学习的现实意义。
高中物理弹簧模型教案
高中物理弹簧模型教案
课时: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弹簧模型解决物理问题。
教学重点:弹簧的力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弹簧系数和弹簧的能量问题。
教学资源:教科书、课件、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了解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提问:你们平时见过弹簧吗?弹簧有什么特点?
二、讲解(15分钟)
1. 弹簧的力:介绍弹簧的拉伸和压缩力,以及弹簧系数的概念。
2. 计算方法:解释如何计算弹簧的拉伸和压缩力,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计算练习。
三、实验演示(15分钟)
1. 准备实验器材,演示弹簧的力的变化和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四、练习(10分钟)
1. 班内分组讨论,解决弹簧相关问题,加深理解和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题的解答,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五、总结(5分钟)
1. 整理弹簧模型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2. 引导学生思考弹簧的应用和相关现象。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今天所学知识。
2.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弹簧模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和练习让学
生理解和应用弹簧知识。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簧类系列问题[P3.] 复习精要轻弹簧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以轻质弹簧为载体,设置复杂的物理情景,考查力的概念,物体的平衡,牛顿定律的应用及能的转化与守恒,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此类命题几乎每年高考卷面均有所见,,引起足够重视.(一)弹簧类问题的分类1、弹簧的瞬时问题弹簧的两端都有其他物体或力的约束时,使其发生形变时,弹力不能由某一值突变为零或由零突变为某一值。
2、弹簧的平衡问题这类题常以单一的问题出现,涉及到的知识是胡克定律,一般用f=kx或△f=k•△x来求解。
3、弹簧的非平衡问题这类题主要指弹簧在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力、加速度、速度、功能和合外力等其它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情况。
4、弹力做功与动量、能量的综合问题在弹力做功的过程中弹力是个变力,并与动量、能量联系,一般以综合题出现。
有机地将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功能关系和能量转化结合在一起。
分析解决这类问题时,要细致分析弹簧的动态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等知识解题。
[P5.] (二)弹簧问题的处理办法1.弹簧的弹力是一种由形变而决定大小和方向的力.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时,要注意弹力的大小与方向时刻要与当时的形变相对应.在题目中一般应从弹簧的形变分析入手,先确定弹簧原长位置,现长位置,找出形变量x与物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几何关系,分析形变所对应的弹力大小、方向,以此来分析计算物体运动状态的可能变化.2.因弹簧(尤其是软质弹簧)其形变发生改变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在瞬间内形变量可以认为不变.因此,在分析瞬时变化时,可以认为弹力大小不变,即弹簧的弹力不突变.3.在求弹簧的弹力做功时,因该变力为线性变化,可以先求平均力,再用功的定义进行计算,也可据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求解.同时要注意弹力做功的特点:W k =-(½kx 22-½kx 12),弹力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增量的负值.弹性势能的公式E p =½kx 2,高考不作定量要求,可作定性讨论.因此,在求弹力的功或弹性势能的改变时,一般以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角度来求解.[P7.] 例1.(2001年上海)如图(A )所示,一质量为m 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l 1、l 2的两根细线上,l 1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l 2水平 拉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现将l 2(1)下面是某同学对该题的一种解法:解:设l 1线上拉力为T 1,l 2线上拉力为T 2,重力为mg 持平衡:T 1cos θ=mg ,T 1sin θ=T 2, T 2=mg tan θ 剪断线的瞬间,T 2突然消失,物体即在T 2反方向获得加速度.因为mg tan θ=ma ,所以加速度a =g tan θ,方向在T 2反方向 ,你认为这个结果正确吗?请对该解法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答:(1)结果不正确.因为l 2被剪断的瞬间,l 1上张力的大小发生了突变,此瞬间T 1=mg cos θ, a = g sin θ(2)若将图A 中的细线l 1改为长度相同、质量不计的轻弹簧,如图(B )所示,其他条件不变,求解的步骤与(1)完全相同,即a =g tan θ结果正确吗?请说明理由.答:(2)结果正确,因为l 2被剪断的瞬间、弹簧l 1发生突变、T 1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P9.]例2、(2005年全国理综III 卷)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 、B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 为一固定挡板。
系统处一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 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 使之向上运动,求物块B 刚要离开C 时物块A 的加速度a 和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 的位移d ,重力加速度为g 。
解:令x 1表示未加F 时弹簧的压缩量,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 令x 2表示B 刚要离开C 时弹簧的伸长量,a 表示此时A 的加速度,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mgsinθ=kx 1 ①k x 2=m B gsin θ ②F -m A gsin θ-k x 2=m A a ③得 A B A m sin g )m m (F a θ+-= C θ AB由题意 d=x 1+x 2 ⑤由①②⑤式可得ksin g )m m (d B A θ+= [P10.] 例3、如图示,倾角30°的光滑斜面上,并排放着质量分别是m A =10kg 和m B =2kg 的A 、B 两物块,一个劲度系数k=400N/m 物块B 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挡板相连,现对A 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使物块A 作匀加速运动,已知力 F 在前0.2s 内为变力,0.2s 后为恒力,g 取10m/s 2 , 求F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 F min = (m A + m B ) a = 60NF max = m A g sin α + m B a = 100N[P12.] 例4. A 、B 两木块叠放在竖直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已知木块A 、B 质量分别为0.42 kg 和0.40 kg ,弹簧的劲度系数k =100 N/m ,若在木块A 上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 ,使A 由静止开始以0.5 m/s 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g =10 m/s 2).(1)使木块A 竖直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力F的最大值(2)若木块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直到A 、B 分离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了0.248 J ,求这一过程F 对木块做的功.解: 当F =0(即不加竖直向上F 力时),设A 、B 叠放在弹簧上处于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 ,有kx =(m A +m B )g,, x =(m A +m B )g /k 对A 施加F 力,分析A 、B 受力如图对A F+N-m A g=m A a ②对B kx ′-N-m B g=m B a ′ ③可知,当N ≠0时,AB 有共同加速度a = a ′,由②式知欲使A 匀加速运动,随N 减小F 增大.当N=0时,F 取得了最大值F m ,即F m =m A (g+a )=4.41 N又当N=0时,A 、B 开始分离,由③式知此时,弹簧压缩量kx ′= m B (a +g), x ′=m B (a +g)/k④ AB 共同速度 v 2=2a (x ′-x ) ⑤由题知,此过程弹性势能减少了W P =E P =0.248 J设F 力功WF ,对这一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原理B AW F +E P -(m A +m B )g (x ′-x )=1/2(m A +m B )v 2⑥联立①④⑤⑥,且注意到E P =0.248J,可知W F =9.64×10-2J[P15.] 例5. (2005年全国卷Ⅰ)24. 如图,质量为1m 的物体A 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2m 的物体B 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A 、B 都处于静止状态。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 ,另一端连一轻挂钩。
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 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
为3m 的物体C 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 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
若将C 另一个质量为)(21m m +的物体D 放,则这次B 刚离地时D 答:k m m g m m m v )2()(2312211++=[P18.]例6.(2004年广西卷17).(16分)图中,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滑块B 相连,B 静止在水平导轨上,弹簧处在原长状态。
另一质量与B 相同滑块A ,从导轨上的P 点以某一初速度向B 滑行,当A 滑过距离1l 时,与B 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 、B 紧贴在一起运动,但互不粘连。
已知最后A 恰好返回出发点P 并停止。
滑块A 和B 与导轨的滑动摩擦因数都为μ,运动过程中弹簧最大形变量为2l ,求A 从P 出发时的初速度0v 。
解:令A 、B 质量皆为m ,A 刚接触B 时速度为1v 由功能关系,有121202121mgl mv mv μ=- ① A 、B 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令碰后A 、B 共同运动的速度为.2v 有212mv mv = ②碰后A 、B 先一起向左运动,接着A 、B 一起被弹回,在弹簧恢复到原长时,设A 、B 的共同速度为3v ,在这过程中,弹簧势能始末两态都为零,利用功能关系,有)2()2()2(21)2(2122322l g m v m v m μ=- ③ 此后A 、B 开始分离,A 单独向右滑到P 点停下,由功能关系有12321mgl mv μ= ④ 由以上各式,解得 )1610(210l l g v +=μ ⑤[P20.] 07年1月苏州市教学调研测试17.(15分)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球间有压缩的轻短弹簧处于锁定状态,放置在水平面上竖直光滑的发射管内2(两球的大小尺寸和弹簧尺寸都可忽略,它们整体视为质点),解除锁定时,A 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现让两球包括锁定的弹簧从水平面出发,沿光滑的半径为R 的半圆槽从左侧由静止开始下滑,滑至最低点时,瞬间解除锁定.求:(1)两球运动到最低点弹簧锁定解除前所受轨道的弹力;(2)A 球离开圆槽后.....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解:(1)(6分)A 、B 系统由水平位置滑到轨道最低点时速度为v 0,根据机械守恒定律2mgR =122m v 02 ① 设轨道对小球的弹力为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022v F mg m R-= ② 得 F =6mg ③(2) (9分)解除锁定后弹簧将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A 、B 的机械能,则弹性势能为E P =mgH ④解除锁定后A 、B 的速度分别为v A 、 v B ,解除锁定过程中动量守恒02B A mv mv mv =+ ⑤系统机械能守恒12 2mv 02+E P =12 m v A 2+12m v B 2 ⑥ 联立上述各式得A v = ⑦正号舍去 A v ⑧设球Amg (h+R )= 12m v A 2 ⑨整理后得 2H h = ⑩ [P23.] 06年广东汕头市二模17 .(16分)如图示,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 的小滑块连接,开始时滑块静止在水平导轨的O 点,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导轨的OA 段是粗糙的,其余部分都是光滑的.有一质量为m 的子弹以大小为v 的速度水平向右射入滑块,并很快停留在滑块中.之后,滑块先向右滑行并越过A 点,然后再向左滑行,最后恰好停在出发点O 处.(1)求滑块滑行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2)滑块停在O 点后,另一质量也为m 的子弹以另一速度水平向右射入滑块并很快停留在滑块中,此后滑块滑行过程先后有两次经过O 点.求第二颗子弹入射前的速度u 的大小在什么范围内?解: (1)设OA 段的长度为l ,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设第一颗子弹射入滑块后滑块的速度为v 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 v =(M+m)v 1 ①滑块向右滑行至最右端时,弹簧弹性势能达到最大,设为E P ,由功能关系得 1/2∙(M+m)v 12 = μ(M+m) ∙ g l +E P ②滑块由最右端向左滑行至O 点,由功能关系得E P =μ(M+m)g l ③ 解得)m M (v m E P +=422 ④ (2)设第二颗子弹射入滑块后滑块的速度为v 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u=(M+2m)v 2 ⑤若滑块第一次返回O 点时就停下,则滑块的运动情况与前面的情况相同 1/2∙ (M+2m)v 22=μ(M+2m)g ∙ 2 l ⑥ 解得v mM m M u ++=2 ⑦ 若滑块第一次返回O 点后继续向左滑行,再向右滑行,且重复第一次滑行过程,最后停在O 点,则1/2∙ (M+2m)v 22 =μ(M+2m)g ∙ 4l ⑧ 解得v mM m M u 22++= ⑨ 第二颗子弹入射前的速度u 的大小在以下范围内v mM m M u v m M m M 222++<<++ ⑩ [P26.]例7、 如图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B 连接着轻质弹簧,处于静止状态,质量为2m 的小球A 以初速度v 0向右运动,接着逐渐压缩弹簧并使B 运动,过了一段时间A 与弹簧分离.(1)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多大?(2)若开始时在B 球的右侧某位置固定一块挡板,在A 球与弹簧未分离前使B 球与挡板发生碰撞,并在碰后立即将挡板撤走,设B 球与挡板的碰撞时间极短,碰后B弹性势能达到第(1)问中E P 的2.5倍,必须使在速度多大时与挡板发生碰撞? 解: (1)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AB 两球的速度相等设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2mv 0=3m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E P =1/2×2mv 02 -1/2×3mv 2 = mv 02 / 3 (2)画出碰撞前后的几个过程图 由甲乙图 2mv 0=2mv 1 +mv 2 由丙丁图 2mv 1- mv 2 =3mV 由甲丁图,机械能守恒定律(碰撞过程不做功)1/2×2mv 02 =1/2×3mV 2 +2.5E P解得v 1=0.75v 0 v 2=0.5v 0 V=v 0/3 [P28.]例8. 在原子物理中,研究核子与核子关联的最有效途经是“双电荷交换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