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EPDM共混物光稳定性研究

合集下载

剪切作用对PP_EPDM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剪切作用对PP_EPDM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剪切作用对PP/EPDM共混物性能的影响杨 其 黄亚江 毛益民 曾邦禄 王鹏驹(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 610065) 摘要 研究了聚丙烯/(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PP/EPDM)共混物动态硫化过程中,剪切作用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通过改变密炼机转子转速,得到了一系列PP/EPDM共混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小角激光散射技术对试样进行微观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转子转速对应于不同形态结构;剪切作用有一最佳值,对应于EPDM增韧PP的效果最佳;剪切作用对其拉伸强度影响不大。

关键词 聚丙烯 (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 剪切 动态硫化 力学性能 动态硫化聚丙烯(PP)/(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EPDM)共混物是增韧PP最成功的范例,具有韧性好、质量轻、价格低、综合性能优良及易成型加工等优点[1~3]。

所谓“动态硫化”是指在PP与EPDM共混过程中加入硫化剂,在高温、高剪切作用下完成硫化。

在动态硫化过程中,EPDM中的二烯上的双键被化学交联剂打开,形成具有反应活性的EPDM链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再进行链增长反应,形成交联的EPDM,并在高温、高剪切作用下不断地被剪碎、拉断,形成较小的颗粒分散于PP连续相中[4,5]。

PP/EPDM共混物的动态硫化是一个集物理熔融共混、化学引发交联和剪切细化分散为一体的复杂过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除取决于组成、组分性能和化学交联体系外,还与加工工艺有关[6]。

但现有的研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组分配比、组分的相互影响、硫化体系、第三组分(如填料等)等方面[7~10],而研究工艺条件却很少见[11~13]。

对聚合物共混物而言,在聚合物组分选定之后,其在加工中形成并保留(冻结)在制品中的相结构将决定着制品的使用性能。

剪切是影响聚合物共混物相结构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展剪切条件下聚合物熔体(流体)相结构形态及其对制品性能影响的研究,掌握其变化和控制规律及其对制品性能影响的关系,是实现高分子材料性能设计、充分发挥材料潜在性能的必要条件,也是开发新的成型方法和理论的基础[14,15]。

高流动性高韧性PP共混体系的研究

高流动性高韧性PP共混体系的研究

材 料高流动性高韧性PP共混体系的研究吕英斌 杨军忠(洛阳石化总厂研究所,洛阳471012)摘 要本文采用三元乙丙胶(EPDM)和增韧母料对PP进行共混增韧改性,同时采用降温母料提高体系的流动性,还探讨了LDPE、LLDPE、H DPE和马来酸酐接枝物等对体系性能的影响。

运用扫描电镜(SE M)和偏光显微镜对共混物的微观结构和结晶状况进行了观察与分析,探讨了微观结构、结晶情况与共混物力学性能以及流动性间的关系。

关键词:聚丙烯 高流动性 增韧 共混0 前言随着聚丙烯应用领域的逐渐扩大,用户对材料的性能要求日益提高。

为提高加工效率及产品的质量,一般加工厂家都要求聚丙烯专用料除具有较高的韧性外,还要兼具较高的流动性。

以高流动性、高韧性PP共混体系为研究目标,考察了三元乙丙橡胶、增韧剂、降温母料等对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增韧剂的加入,极大地改善了乙丙胶与PP的相容性,微观结构明显细化,材料的冲击强度显著提高,流动性也很好。

结果得到的高流动性、高韧性PP改性材料可用于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中。

1 实验部分111 主要原料聚丙烯(PP),牌号F2401,洛阳石化总厂;三元乙丙橡胶(EPDM),进口(注:为颗收稿日期:1999-06-04粒状);增韧母料,自制;LDPE,牌号1C7A,北京燕山石化总厂;LLDPE,牌号LL0209AA,盘锦天然气化工厂;H DPE,牌号DM D7006A,齐鲁石化公司;马来酸酐-苯乙烯接枝物(MS),自制。

112 主要仪器和设备双螺杆挤出机,成都科强机械厂产;螺杆式注塑机,CWI2160型,台湾产;毛细管流变仪,Rheomex252型,德国Haake公司产;密炼机,Rheomix600型,德国Haake公司产;悬臂梁冲击试验机,美国Atalas公司产;熔体流动速率仪,美国Atalas公司产;万能电子试验机,英国Instron公司产; 113 测试标准悬臂梁冲击试验按G B1843—80测试;拉伸性能试验按G B/T1040—92测试;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按G B3682—83测第13卷第11期1999年11月中 国 塑 料CHINA P LASTICSV ol13 N o11N ov1999试;114 实验步骤其他助剂降温母料EPDMPP 混合挤出造粒制样性能测试图1 实验步骤2 结果与讨论211 三元乙丙橡胶对共混物的影响按照表1所示的配方体系研究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 )在降温母料的存在下对PP 的流动性、韧性的影响。

EPDM_PP热塑性弹性体的新进展

EPDM_PP热塑性弹性体的新进展

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新进展X肖汉文黄世强刘少波(湖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武汉430062)摘要综合介绍了动态全硫化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丙烯(PP)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硫化体系、结构、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应用和市场前景。

关键词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丙烯(PP)热塑性弹性体(TPEs)具有传统橡胶的性质,又能用热塑性塑料加工设备进行加工。

EPDM/PP TPEs由于在原料、性能及产品价格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其发展较快。

它的发展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1)EPDM和PP共混形成简单的共混物,在早期文献中,简单共混物称为热塑性聚烯烃(T PO);(2) EPDM和PP经动态硫化后形成的EPDM/ PP的硫化胶(TPVs),在以前有些文献中,也将硫化胶称为弹性体合金(EAs)。

简单共混物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自动态硫化技术发明以来,EPDM/PP TPEs取得了更广泛的应用和更大的发展。

动态硫化技术首先由W.K.Fisher在1972年提出[1,2],他通过控制硫化剂用量制备了动态部分硫化的EPDM/PP TPEs,1975年A.Y.Coran,B.Das and R.P.Patel[3]将EPDM相完全硫化得到了动态全硫化EPDM/PP TPEs,这样得到的EPDM/PP TPEs的综合性能有较大的改善, S.Abdou-Sabet和M.A.Fath[4]于1977年使用酚醛树脂硫化剂,采用动态全硫化的方法制备了这类TPEs,这类TPEs综合性能大为改善。

本文以此技术为基础,从5个大的方面对这类TPEs进行综合评述。

1EPD M/PP TPEs的制备制备这类TPEs的成败关键是形态结构和橡胶相粒径的控制方法和手段。

A.Y. Coran[]5,张中岳[6]和耿海萍[7]等人作过系统的研究。

EPDM和PP在硫化之前先熔融混合,熔融温度必须高于PP的熔点,待EPDM 和PP熔融混合均匀后,加入硫化剂进行动态硫化,在这一过程中,对熔体剪切应该是强而持续有力的,这对此类TPEs理想的形态结构和橡胶相粒径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动态硫化EPDM_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

动态硫化EPDM_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

动态硫化EPDM/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郭红革 潘炯玺 郭红炜 王凤敏 段予忠(青岛化工学院 266042) 摘要 研究了EPDM/PP共混比、不同牌号PP、硫化体系、混炼方式和软化剂用量对动态硫化EPDM/PP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当EPDM/PP共混比为65/35,经一步混炼法制出的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大于8M Pa,扯断伸长率达400%,撕裂强度为40kN·m-1,屈挠寿命大于10万次,邵尔A型硬度为70~80度。

软化剂用量在30份以内为宜。

关键词 EPDM,PP,热塑性弹性体,动态硫化 热塑性弹性体(TPE)具有与硫化橡胶相似的使用性能,即硫化过程中生成交联结构。

将硫化橡胶重新加热到原来成型温度,不能使之软化或热塑性流动。

相反,TPE加热到成型温度可以再次软化,废品和边角料可以重新成型加工和多次反复利用,与传统的橡胶硫化工艺相比,TPE适用的热塑性成型工艺速度快、周期短、效率高,所需设备投资也比较少,可用真空成型、吹塑成型等传统橡胶不能使用的方法加工。

共混型TPE的发展在共混技术上经历了简单机械共混、部分动态硫化共混和完全动态硫化共混3个阶段[1]。

采用简单机械共混难以获得理想的改性效果。

共混型TPE 的发展方向是动态硫化共混,它已成为结晶型聚烯烃塑料与橡胶共混制备TPE的有效手段之一,这类产品也得到了广泛的工业应用。

EPDM应用广泛,成本低,合成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臭氧性等性能,但加工性能较差[2]。

为此人们通过EPDM 和PP共混来进行改性。

PP是一种通用塑料, 作者简介 郭红革,女,28岁。

讲师。

1996年毕业于青岛化工学院橡胶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

已发表论文5篇。

具有密度低,耐腐蚀性、耐热性和耐磨性好等优异性能,然而也存在脆性大、着色性和耐候性差等缺点。

以EPDM为主的并用胶料,既有高耐热PP与高抗冲击EPDM结合的性能,又适于注射成型,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EPDM-PP共混物老化性能的研究.

EPDM-PP共混物老化性能的研究.

EPDM/PP共混物老化性能的研究赵永仙Ξ任巍王晓军(青岛化工学院,266042研究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改性聚丙烯共混物的性能,探讨了不同含量的EPDM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的影响,还探讨了不同品种、不同含量的抗氧剂对共混物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经EPDM改性的PP,拉伸强度降低,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提高,耐热性、熔点随EPDM含量增加而降低,熔体粘度增大,假塑性增强,添加抗氧剂大大提高了共混物的耐老化能力,主辅抗氧剂并用效果更好。

获得了能在高温下长期工作的改性PP共混物。

关键词:EPDM共混物抗氧剂耐老化为了提高PP的使用价值,制备EPDM/PP共混物已有较长的历史,对其性质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1〕,但对其综合性能,特别是抗氧剂的品种和用量对老化前后性能的影响报道较少。

为了提高聚丙烯的韧性和耐老化性,提高使用档次和扩大使用范围,我们进行了耐老化性等多项研究。

制得了力学性能,耐热性,耐老化性能较好的改性PP材料,可以广泛的用作耐高温的工业材料,如油泵电缆、高温管道、密封材料等。

1实验部分111原材料PP,M I=2.5,北京燕山石化公司;EPDM,日本三井公司;抗氧剂,1010,1076,264,DSTP;112仪器和设备XRZ熔体指数仪,长春第二材料实验厂;XCT-40冲击实验机,承德材料实验机厂;维卡软化点实验机,承德材料实验机厂;SR-1差示扫描量热器,北京光学仪器厂;热老化箱,国产;SK-160B双辊筒炼胶机,上海橡胶机械厂;XXL-100A型拉力实验机,广州材料实验机厂;QLB-025吨平板硫化机,上海第一橡胶机械厂。

113试样制备按配方准确称量配料,在双辊上混炼,再在平板硫化机上模压,然后经机加工,制得试样。

1.4性能测试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按G B1042-92进行;冲击强度按G B1043-7进行;维卡软化温度按G B1633-79进行;熔体指数按G B133682-83进行;老化实验按G B7141-86进行。

聚丙烯共混改性研究综述

聚丙烯共混改性研究综述
21 年 1 01 2月
贵 州 化

・l ・ 9
第 3 第 6期 6卷
G i o C e i l ds y u hu hm c l ut z an r
聚丙烯共贵州 贵阳 500 ) 509
摘 要: 介绍聚丙烯增韧改性 的原 因和主要 方法 , 重点探讨 了当前共 混改性 中较 常见 的 P / P P / P M、 P E R、P E D
冲击性能及其他各项力学性能均优于二元体系。本 文主要介绍几种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对 P 共混增 P
韧改性 研究 。
1 1 PP . /EPR、 /EPDM PP
由于 E R与 P P P都含有丙基 , 根据相似相容性 原理 , 它们之间应具有较好的相容性。E R属于橡 P 胶类 , 具有高 弹性 和 良好 的低 温性 能 ( 脆化 温度可 达
伸强度 、 屈服伸长率、 拉伸断裂强度 、 断裂伸长率 、 邵 氏硬 度 、 曲弹性 模量 、 变 维卡软 化温 度及 脆化 温度 均 有不 同程度 下 降 J 因 而 常用 E D 代 替 E R来 。 PM P 改善其耐老化性能。 P P与三元 乙丙橡胶 ( P M) E D 共混, 制成的共混

更大 , 为结构件材料 , 作 存在许多不足 , 限制 了 P 应 P 用领域 的进一步拓展。目前 , 管我 国 P 尽 P产 量较 大, 但高性能的 P 却不多 , P 需求量较大 的高性能 P P
6c 以下) 0I = 。两者的共混既能分为两相 , 又有一定
依然依靠进 口。因此 , 国来讲 , 对我 提高 P P的韧性 , 可节约大量资金 , 产生可观 的经济效益 …。
提高共混物的冲击韧性 , 但共混物 的刚性都会 有不 同程度的降低 , 相对而言,O P E的降幅相对较小。许

PP/EPDM共混体系增韧技术研究进展

PP/EPDM共混体系增韧技术研究进展
关键词 : 乙烯 /丙烯 /二烯 烃共 聚物 ; 中图分 类号 : T Q3 2 5 . 1 + 4
P晶增韧 以及 刚性 粒子增韧等方面对 P P / E P D M 共混体
系的 增 韧技 术 进 行 综 述 , 展 望了 P P增 韧 改 性 研 究的 发 展 趋 势 。
P; 刚性粒子 ; 增韧 文章编号 : 1 0 0 1 — 3 5 3 9 ( 2 0 1 3 ) 0 6 - 0 1 0 7 ・ 0 5
Ab s t r a c t: To u g h e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PP/EP DM b l e n d s we r e d i s c u s s e d f r o m t h e a s p e c t s o f e t h y l e n e - p r o p y l e n e — d i e n e
橡胶改性 刚性 聚合 物抗断裂性能 的应用研究 , 自此橡胶增韧
塑料随之蓬勃发展起来 …。聚丙烯 ( P P) 是一种半晶聚合物 ,
具有优 良的力学 和耐热性能 , 同时具 有优 良的电绝缘性能 和
韧 转变”进行 了研究 , 发现 随着 E P DM 含 量的增 加 , 共 混物
的弯曲弹性模量 降低 , 熔体流动速 率 ( MF R ) 减小, 其 中动态
( C o l l e g e o f C h e mi s t r y a n d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E n v i r o r m a e n t - F r i e n d l y P o l y me i r c Ma t e i r a l s o f An h u i P r o v i n c e , A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y , He f e i 2 3 0 6 0 1 , C h i n a )

EPDM_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现状_于莉

EPDM_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现状_于莉

EPDM/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现状于 莉1,汪文俊2,程新建1,王艳飞1,肖卫东1(1.湖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2.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 摘要:综述EPDM/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微观相态结构、性能影响因素以及在汽车行业、建筑业、密封制品、减震制品及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

指出EPDM/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要获得进一步的应用,尚需在生产设备、化学改性、控制PP的降解、新型EPDM/PP的阻燃剂方面作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EPDM;PP;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动态硫化 中图分类号:TQ330.4;TQ32511+4;TQ334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890X(2003)1020625205 PP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其物理性能优异、耐应力开裂性能和耐磨性好,并有较好的耐热性、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电性能以及优异的加工性能,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EPDM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橡胶,它的分子链上没有不饱和键,因此与其它橡胶相比,具有更好的耐老化、耐介质性能和更优异的物理性能,但其强度不高。

将PP与EPDM按一定比例共混,所得的共混物兼具二者优点,保持了EPDM的高弹性,克服了EPDM塑炼时的粘辊性,有很好的抗疲劳性能、良好的耐磨性能和耐介质性能、很高的撕裂强度以及优异的耐臭氧和耐候性能。

热塑性弹性体(TPE)是一种兼有塑料和橡胶特性,在常温下显示橡胶弹性,在高温下又能塑化成型的高分子材料,因此又称作第3代橡胶。

TPE大致可分为嵌段共聚物和机械共聚物两大类,尽管化学合成的嵌段共聚TPE有许多优点,但与传统的硫化胶相比,存在热稳定性差、压缩变形大、密度大及价格昂贵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而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除具有嵌段共聚TPE基本特征外,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成本低及性能可调范围宽等优点[1]。

EPDM/PP是开发最早的、比较成熟的一种TPE,国内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该体系的研究,迄今方兴未艾。

PP_EPDM共混物热氧稳定性研究

PP_EPDM共混物热氧稳定性研究

1 实验部分
1 . 1 主要原料与设备 聚丙烯 ( PP, F401 , 兰港石化 ); 乙烯 丙烯 二烯三 元共聚物 ( EPDM, Nordel IP 3745 , 乙烯, 丙烯和乙叉 降冰片烯三者质量比为 70 : 30 . 5 : 0 .5 , 门尼粘度为 45 , 美国杜邦公司 ); 抗氧剂 K1010 、 K168(市售 ) ; 紫外光 吸收剂 UV 531(市售 )。 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 TSSJ 25 , 化工部晨光塑料机 械研究所 ); 塑料成型精密注射机 ( PS40E5 ASE, 日本 日精树脂 株式会社 ); 岛津台 式精密 万能 试验机 ( AGS J , 日本岛津公司 ); S M 5900LV, 扫描电子显微 镜 (日本 JEOL 公司 ); TG( Q600 , 美国 TA 公司 )。
2 结果与讨论
2 . 1 EPDM 含量对 PP /EPDM 老化后力学性能的 影响 不同含量 EPDM 的 PP /EPDM 共混物老化后的
力学性能如图 1 所示, 结果表面: 在老化初期, PP 和 PP /EPDM 共混物的拉伸强度随着老化时间的增长呈 逐渐上升的趋势, PP 的拉伸强度变化更为明显; 在老 化中期, PP /EPDM 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下降趋势逐渐 趋于平缓; 在老化后期, PP /EPDM 共混物的拉伸强度 迅速下降。而在整个老化期间, PP /EPDM 共混物断 裂伸长率都呈下降趋势。
[ 8]
混物老化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如图 2 所示。在整个 PP /EPDM 共混 物 的 老化 过 程中, 随 着主 抗 氧 剂 K1010和辅抗氧剂 K168的加入, 改善了 PP /EPDM 共 混物的拉伸强度, 同时断裂伸长率的下降幅度变小, 表明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的加入改善了 PP /EPDM 共混物的耐热氧老化性能。 这是由于主抗氧剂 K1010 为酚类抗氧剂, 当抗 氧剂 K1010分子和游离基相遇时, 可以将电子转移给 游离基, 从而使活性游离基终止, 达到防老化的目的; 而辅抗氧剂 K168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 能分解在热 氧老化过程中产生的大分子氢过氧化物, 使其生成稳 定的非活性产物, 终止其链式反应。实验结果表明, 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的加入, 较好的保持了材料的力 学性能, 改善了 PP /EPDM 共混物的耐热氧老化性 能, 延缓了 PP /EPDM 共混物的老化。 K1010和 K168 并用, 具有协同效应, 效果更好。

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研究姓名:金自游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指导教师:张隐西20051201I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研究摘 要本论文采用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Si69作为硫化剂制备三元乙丙橡胶EPDM /聚丙烯PP热塑性弹性体增韧PP/EPDM 共混物以及EPDM/PP/炭黑CB 复合体系研究了这三种共混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首先选择合适的促进体系解决Si69硫化三元乙丙橡胶时硫化速率和硫化程度低的问题并制备力学性能良好的EPDM/PP 热塑性弹性体不加促进剂混炼温度能显著影响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加促进剂时混炼温度的影响不明显Si69的最佳用量为 6 phr 共混物的凝胶含量能达到90%以上随橡胶含量增加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硬度和永久形变降低共混物中EPDM 和PP 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没有受到显著影响共混物具有良好的重复加工性能动态硫化可以进一步降低分散相的颗粒尺寸相态结构是一种典型的“海-岛”结构动态硫化EPDM 增韧PP 共混物具有高的缺口冲击强度熔融指数随EPDM 含量增大而减小动态硫化能进一步降低基体层厚度动态硫化物的临界基体层厚度约为0.3m 简单共混物的临界基体层厚度约为0.2m 只有共混物的基体层厚度达到了临界基体层厚度才会发生脆韧转变IIEPDM/CB 复合体系的逾渗阈值约为50 phr CB 动态硫化EPDM/PP/CB 复合体系橡塑比为60/40的逾渗阈值约为18 phr CB 简单共混和动态硫化EPDM/PP/CB 复合体系橡塑比为20/80的逾渗阈值都为12 phr CB 左右炭黑在简单共混EPDM/PP/CB 复合体系中的分布是不均匀分布在动态硫化EPDM/PP/CB 复合体系中炭黑分布在EPDM 与PP 两相界面处和PP 基体中混料顺序工艺方法和硫化剂类型能影响复合体系的导电性能采用EPDM 动态硫化增韧PP/CB 复合体系能解决PP/CB复合体系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过低的问题关键词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炭黑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动态硫化导电STUDY 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POLYPROPYLENE BLENDSABSTRACTThe preparati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ree types of blends based on 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 (EPDM) / polypropylene (PP)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toughening PP/EPDM blends and EPDM/PP/Carbon Black (CB) composites using bis- (3-(triethoxisilyl)propyl) tetrasulfide (Si69) as curing agent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Firstly, the problems, which were low curing rate and degree by Si69 as curing agent used in EPDM, were solved through the appropriate accelerators. And EPDM/PP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whose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good was prepared. If there were no accelerator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lends were determined by mixing temperature. When accelerators were used, the effect of mixing temperatur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lends was not in evidence. The optimal amount of Si69 was 6 phr and the gel content of blends could reach over 90%. With the content of rubber increasing, tensile strength, elongation at break, tear strength, hardness and permanent set all decreased, and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EPDM and PP was not affected remarkably. It was found that this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had a good reprocessing property and dynamic vulcanization could further reduce the particle size of dispersed phase compared with non-dynamic vulcanization.Dynamically vulcanized EPDM toughening PP blends had high notched izod impact strength. The melt flow rate decreased obviously with the increase of EPDM content. Dynamic vulcanization could further reduce the matrix ligament thickness.The critical matrix ligament thickness of dynamic vulcanizate was about 0.3m and the critical matrix ligament thickness of non-dynamically vulcanized blends was about 0.2 m. Their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all occurred on each critical matrix ligament thickness.IIIThe percolation threshold of EPDM/CB composite was about 50 phr CB. The percolation threshold of dynamically vulcanized EPDM/PP/CB composite (EPDM/PP = 60/40) was about 18 phr CB. The percolation threshold of non-dynamically vulcanized and dynamically vulcanized EPDM/PP/CB composite (EPDM/PP = 20/80) was about 12 phr CB respectively. The nonuniform CB distribution in the non-dynamically vulcanized EPDM/PP/CB composite was studied.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found that CB was dispersed in the PP matrix and the interface between EPDM and PP in the dynamically vulcanized EPDM/PP/CB composite. Mixing sequences, process methods and the types of curing agent could also affect the conductive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The problems, which is very low notched izod impact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of PP/CB composite, could be solved through dynamically vulcanized EPDM toughening PP/CB composite.KEYWORDS: 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 polypropylene, carbon black, bis- (3-(triethoxisilyl)propyl) tetrasulfide, dynamic vulcanization, conductiveIV本文使用的主要缩写词及符号TPV 热塑性硫化胶 (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EPDM 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PP 聚丙烯 (polypropylene)TPE 热塑性弹性体 (thermoplastic elastomer)CB 炭黑 (carbon black)Si69 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bis-(3-(triethoxisilyl)propyl) tetrasulfide)SEM 扫面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DMTA 动态力学分析(dynamical mechanical thermal analysis) tan损耗因子 (loss factor)Tg玻璃化转变温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E’储能模量 (storage modulus)MFI 熔融指数(melt flow index)d w重均颗粒直径(weight-average particle size)τ基体层厚度(matrix ligament thickness)V11 前 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聚合物材料的性能要求日益提高虽然合成聚合物已成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类重要材料但是仅仅依靠合成新的聚合物已不能满足所要求的性能因此人们在继续研制和开发新型高分子聚合物的同时着重研究已有聚合物的共混改性这是制备性能优良或性价比高的聚合物材料的有效途径 1.1 聚合物共混聚合物共混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混合物聚合物共混物中聚合物组分之间主要是物理结合因此聚合物共混物与共聚高分子是有区别的但是在聚合物共混物中不同聚合物大分子之间难免有少量化学键存在例如在强剪切力作用下的熔融混炼过程中可能由于剪切作用使得大分子断裂产生大分子自由基从而形成少量嵌段或接枝共聚物此外近年来为强化参与共混聚合物组分之间的界面粘接而采用的反应增容措施也必然在组分之间引入化学键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受聚合物组分之间的热力学相容性实施共混的方法和工艺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以相容性代表热力学相互溶解而混溶性则以是否能获得比较均匀和稳定的形态结构的共混体系为判据而不论共混体系是否热力学相互溶解因此即使热力学不相容的共混体系依靠外界条件实现了强制的良好的分散混合得到了力学性能优良的聚合物共混物就可谓之混溶性好聚合物共混物有多种类型但一般是指塑料与塑料的共混物以及在塑料中掺混橡胶根据橡塑共混的比例以及具体的制备工艺可将橡塑共混物分为三大类型将大量橡胶通过动态硫化技术分散于少量塑料组成的连续相中可以制备动态硫化型热塑性弹性体由于这种新型热塑性弹性体中的橡胶组分已被硫化交联有人称之为热塑性硫化橡胶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 简称为TPV 将少量的塑料分散于橡胶连续相中通过静态硫化技术可以制备塑料增强的橡胶对于在塑料中掺混少量橡胶的共混体系由于在冲击性能上获得很大提高通称为橡胶增韧塑料2制备聚合物共混物的主要方法有机械共混法共溶剂法乳液共混法各种互穿网络聚合物由于经济原因和工艺操作方便的优势机械共混法使用得最为广泛 聚合物共混改性的主要目的和效果有(1)综合均衡聚合物组分的性能取长补短消除各单一聚合物组分性能上的弱点获得综合性能较为理想的聚合物材料例如聚碳酸酯与聚对苯二甲丁二醇酯的共混 (2)使用少量的某一聚合物可以作为另一种聚合物的改性剂改性效果显著例如在聚苯乙烯聚氯乙稀等脆性塑料中掺入少量橡胶类物质提高它们的冲击强度 (3)聚合物加工性能可以通过共混得以改善例如难以加工的聚酰亚胺与熔融流动性良好的聚苯硫醚共混后可以方便地注射成型 (4)聚合物共混可以满足一些特殊的需要制备一系列具有崭新性能的新型聚合物材料例如为制备耐燃高分子材料可与含卤素等耐燃聚合物共混 (5)对某些性能卓越但价格昂贵的工程塑料可以通过共混在不影响使用要求条件下降低原材料成本例如聚碳酸酯聚酰胺聚苯醚等与聚烯烃的共混目前聚合物共混研究已成为高分子材料科学及工程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随着各种互穿网络IPN 技术动态硫化技术反应挤出技术分子复合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等共混技术的发展聚合物共混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1.1 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及相容性判据聚合物共混物由于技术上和经济上的优势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聚合物共混物可分为相容和不相容两大类[1-3]相容性聚合物共混物以单相存在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其性能通常可根据共混物中各组分的重量分数来预测不相容聚合物共混物是相分离的它的性能依赖于共混物中各组分的性能也依赖于共混物的形态和相间的界面性能因此其性能不易预测 根据热力学相容的必要条件是混合自由能mS T H G m m ∆−∆=∆0 (1-1) m G∆m H∆m S ∆分别为混合体系的自由能变化晗变熵变由于大部分聚合物分子量都很大所以混合熵变几乎为零这样在高分子量的范围内共混时的焓变必须为一负值才能满足相容的条件也即是说混合放热是高分子量的聚合物/3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所必需的条件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又取决于材料的分子结构分子量分子链取向结晶性分子排列大分子相互作用力以及集聚状态等因素[4-5]共混过程中相容的难易还受到浸润和接触程度的影响即表面张力是否接近表面张力越接近则扩散容易[6]1.1.2 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是决定其性能的最基本的因素之一因此了解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是非常必要的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主要取决于聚合物组分的组成特性共混方法及共混的工艺条件聚合物共混物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组成对于热力学相容的共混体系有可能形成均相的形态结构反之则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这种多相形态结构最为普遍也最为复杂为简单起见我们主要讨论双组分的情况由两种聚合物共混物构成的两相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结构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单相连续结构即一个相是连续的而另一个相是分散的两相共连续结构两相互锁或交错结构以及两相互穿网络结构IPN一般来说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可在一定的组成范围内发生相的逆转原来是分散相的组分变成连续相而原来是连续相的组分变成了分散相假设聚合物共混物组分1及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φ及2φ则存在如下的经验关系式有[7]2112ηφηφ=A(1-2)式中1η和2η分别是组分1及2的粘度当A<1时组分1为连续相当A>1时组分2为连续相当A=1时即在相逆转的组成范围内组分1及2常可形成两相交错互锁的共连续相结构两组分的相态随体系共混比及粘度比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量较多的组分和粘度小的组分易构成连续相例如PS 聚苯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HDPE 高密度聚乙烯PS/PB 聚丁二烯等共混物的相逆转都和此经验式相吻合应当注意A 值常与剪切应力有关所以相逆转的组成也受混合加工方法及工艺条件的影响同一种聚合物共混物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产物的形态结构会迥然不同同一种制备方法由于具体工艺条件不同形态结构也会不同很多情况下两种聚合物的共混是在熔融状态下在挤出机和密炼机中进行的典型的流动是剪切流动剪切应力对聚合物熔体珠滴变形和破碎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同时聚合物共混物在流动过程中可4诱发的形态结构有流动包埋结构即粘度小的组分包埋粘度大的组分形成微丝状或微片状结构以及由于剪切诱发的聚结而形成的层状结构在混合和加工过程中除剪切流动影响外共混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对形态结构影响也较大1.1.3 聚合物共混物的界面层两种聚合物的共混物中存在三种区域结构两种聚合物各自的相和两相之间的界面层界面层也称过渡区在此区域发生两相的粘合和两种聚合物分子链段之间的相互扩散界面层的结构特别是两种聚合物之间的粘合强度对共混物的性质特别是力学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增加两相聚合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无疑有利于大分子链段之间的相互扩散提高两相之间的粘合力因此在共混过程中保证两相之间的高度分散适当减小相畴尺寸是非常重要的为增加两相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分散程度可采用高效率的共混机械如双螺杆挤出机和密炼机另一种方法是采用IPN 技术第三种也是当前最可行的方法是加入增容剂1.2 动态硫化EPDM/PP 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 TPE 是一种兼有塑料和橡胶特性在常温下显示橡胶弹性在高温下能塑化成型具有优越加工性并可重复加工的高分子材料被称为第三代橡胶动态硫化是指橡胶和塑料在熔融共混时加入橡胶硫化剂橡胶在交联的同时受到剪切力的作用制得细小的硫化橡胶颗粒分散于塑料中的共混物用动态硫化的方法制备热塑性弹性体不需要合成新聚合物而只需要将现有聚合物进行共混因此节约了开发新型聚合物品种的巨额资金投入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1.2.1 发展历史最初提出动态硫化概念的是1958年由Gessler 提出的CIIR/PP 混合体系的美国专利[8]1972年Fisher [9]制得了部份交联的EPDM/PP 热塑性弹性体同年Uniroyal 公司在Fisher 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推出了牌号为TPR 的产品实现了工业化生产1975年至1985年Coran 等人[10~12]对橡塑共混全动态硫化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首次制得了综合性能较好的动态硫化EPDM/PP 热塑性弹性体1977年Abdou 等[13]使用酚醛树脂硫化剂采用全动态硫化方法对EPDM/PP 共混体系进行了研究美国Monsanto 公司[14]于1981年工业化生产EPDM/PP TPV 商品名为Santoprene荷兰5DSM 公司[15]于1987年推出了EPDM/PP TPV日本也实现了该产品的工业化生产目前国外学者在这方面仍在继续深入研究[16~31]研究重点趋向于开发低硬度品级新型制备工艺加工方法以及扩大生产规模和拓展应用范围等[32]我国于1982年开始进行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33]1985年及1992年殷敬华[34]和朱玉俊[35]分别制备了动态硫化EPDM/PP 热塑性弹性体并申请了专利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36~49]本课题组利用动态硫化技术成功地制备了多种热塑性弹性体其中包括高密度聚乙烯HDPE /氯化丁基橡胶CIIR 聚氯乙稀PVC /丁腈橡胶NBRPVC/丁苯橡胶SBR 聚氨酯TPU /NBR PP/EPDM PP/NBR NBR/聚甲醛POM尼龙PA /EPDM 等TPV[44,50~56]动态硫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仅用于制造热塑性弹性体当以塑料为主时与橡胶共混增韧塑料时动态硫化可进一步提高增韧塑料的性能[57]1.2.2 EPDM/PP TPV 的制备和形态结构动态硫化技术是橡胶和塑料进行熔融共混然后添加硫化剂和其他配合剂在共混中橡胶被完全交联后以分散相分布在塑料中为了使配合剂能在橡胶共混物中均匀分散以充分发挥每种配合剂的作用可预先将一些配合剂与橡胶在常温下制成母胶再在高温密炼机中与树脂共混进行动态硫化[58]对于制备橡胶组分含量较高的热塑性弹性体来说往往橡胶相不易分散使橡胶相颗粒达不到应有的细度而影响材料的性能这时可采用二阶段共混法[50]即首先在橡塑比比较小的情况下进行共混使生成互锁结构然后再补加剩余橡胶进行二次动态硫化共混这可使橡胶相粒径降低从而改善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这类以橡胶为主的共混物在未动态硫化之前共混组分含量高的橡胶倾向于形成连续相随着橡胶相硫化程度的提高橡胶的粘度随之增大此时虽然树脂含量低但粘度小因而导致粘度成为决定相态的主要因素[59~60]粘度大的橡胶在混合器的高温高剪切应力作用下在硫化同时被粉碎成颗粒由连续相过渡为分散相树脂则转变为连续相TPV 的微观结构形成过程图1-1可简单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61]1 熔融分散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交联之前橡胶相液滴的破碎和聚集过程2 动态交联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在低的交联状态下伴随着液滴的破碎同时发生了橡胶颗粒结块3随着交联的继续进行增加了两相间的表面张力并导致结块的交联橡胶6破碎4剪切力的作用和橡胶颗粒的所缩由于高度交联导致表面能的减少导致大的橡胶颗粒结块的破碎最后得到橡胶颗粒在热塑性基体中的均匀分散图1-1 TPV 微观结构的形成过程 Figure1-1 Microstructural development for TPV1.2.3 硫化体系动态硫化的关键之一是硫化体系的选择常用于EPDM 的硫化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PP 和EPDM 双方都起作用化学反应的硫化剂另一种是对EPDM 有选择性地起作用的硫化剂前者主要是有机过氧化物后者主要包括酚醛树脂系化合物硫磺系化合物过氧化物在硫化EPDM 的同时引起PP 降解[62]采用适当的助交联剂特别是在EPDM 中采用更有效的第三单体可以大大降低过氧化物的用量减弱过氧化物对PP 的降解作用酚醛树脂仅对双键起作用对PP 影响较小制得的TPV 既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又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在EPDM/PP TPV 的工业化生产中得到了应用硫磺硫化体系加工性能不好以后的研究表明由于多硫键间的交换反应硫磺硫化的橡胶颗粒在高温下因这种反应发生聚集颗粒增大使加工性能恶化硫化体系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在熔融共混温度下既能使橡胶充分硫化又不产生硫化返原或树脂降解外还应考虑橡胶相的硫化速率与分散程度的匹配即应保证在橡胶充分混匀后才开始硫化1.2.4 TPV 的性能极其影响因素影响动态硫化EPDM/PP 共混物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橡胶相和塑料相的选择和用7量比橡胶相的交联密度橡胶相颗粒的大小橡塑界面的相互作用等一种性能好的TPV 在合理选择橡塑品种和用量比的基础上必需有小的橡胶相颗粒高的交联密度以及强的界面作用一般来说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中橡胶颗粒的粒径大小只有小于10m 时才能得到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弹性体Coran [63]等人研究了动态硫化EPDM/PP 热塑性弹性体中橡胶粒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如图1-2所示从图中可看出热塑性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橡胶颗粒的粒径大小相关橡胶颗粒的粒径越小力学性能越好因此控制热塑性弹性体中橡胶相的粒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简单橡塑共混物不同的是热塑性弹性体中硫化后橡胶颗粒不易聚集形态结构较为稳定即使多次重复加工形态结构几乎没有变化力学性能变化不大这是热塑性弹性体的重要优点图 1-2 硫化橡胶颗粒大小对热塑性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Figure1-2 Effect of rubber particle siz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s1.3 聚丙烯共混改性聚丙烯PP是产量仅次于聚乙烯聚氯乙稀而位于第三位的通用大品种塑料具有价格低原料广高透明度无毒力学性能好耐化学腐蚀电性能优异等良好的综合性能是目前用量最大的通用塑料之一PP 的缺点是具有较大的成型收缩率低温易脆裂耐磨性不足热变形温度不高耐候性差等需要通过填充共混等技术改善其性能共混改性是指用其他塑料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与PP 共混以PP为主体的高聚物共混改性的主要作用有1改进低温冲击性将PP 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乙丙橡胶EPR聚丁二烯BR 丁基橡胶IIR 聚异丁烯PIB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体EV A 等共混可以提高PP的冲击强度尤其是提高PP 的低温冲击强度2改进透明性将PP 和低密度聚乙烯共混可以改进PP 的透明性3改进着色性将PP 和聚酰胺聚氨酯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酯聚酯聚偏二氯乙烯未固化环氧树脂等共混可以改进PP 的着色性4改进抗静电性PP 具有高度绝缘性因此易带静电加入抗静电剂的PP塑料成型的效果并不明显如在PP 中混入聚乙烯醇则具有良好的抗静电作用1.4 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增韧PP的机理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与聚合物共混增韧是目前研究较多增韧效果也最为明显的一类方法常见的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增韧PP 的体系有PP/EPDM PP/EPRPP/BR PP/SBS 等采用EPDM EPR BR SBS 等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对PP进行增韧改性可以使PP 的冲击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但在耐候性热稳定性加工性能等方面仍存在缺陷最近美国Dow公司生产的聚烯烃弹性体( TPE) 是一种饱和的乙辛烯共聚物比EPDM EPR SBS 等材料在改性加工性价格等方面更具优烯-势特别是对PP 的增韧改性效果更明显在汽车保险杠挡板等部件上得到了普[64]遍应用老化等速度和温度加工过程中的热历程及退火其一是作为应力集中中心诱发大量银纹和剪切带其二是中发挥两个重要作用控制银纹的发展并使银纹及时终止而不致于发展成破坏性裂纹银纹剪切带理论的特点是既考虑了橡胶颗粒的作用, 又考虑了树脂连续相的影响1988年美国Du Pont公司在研究EPDM增韧改性PA66的过程中提出了Wu氏增韧理论[67]这一理论提出了临界基体层厚度普适判据的概念对热塑性聚合物基体进行了科学分类并建立了塑料增韧的脆韧转变模型将传统的增韧理论由定性分析推向了定量分析的高度他们认为只有当体系中基体层厚度小于临界值时才有增韧的可能与之相反如果89基体层厚度大于临界值材料表现为脆性它是决定共混物能否脆韧转变的特性参数适用于通过增加基体变形能力增韧的聚合物共混物1.5 炭黑与EPDM/PP TPV 复合根据材料的表面电阻率或体积电阻率的大小可以将其大致分为绝缘性抗静电性静电消除性导电性材料四类一般地认为绝缘性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大于1012·cm 抗静电材料的体积电阻率范围为1091012·cm 静电消除性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在105109·cm 导电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小于105·cm 其中抗静电性静电消除性和导电性材料都是具有静电放电防护功能的材料对于许多应用于静电放电防护环境中的物品来说材料最佳的电阻值在106109·cm的范围炭黑Carbon Black 是天然的半导体材料其体积电阻率约为0.1·cm 导电性能持久稳定添加后可以大幅度调节高分子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国内外已开发了较多导电性能良好的导电炭黑如荷兰Akzo 公司的Ketjenblack EC 系列美国Cabot 公司的V-XC 72和Black Pearl 系列德国Degussa 公司的Printex XE 系列四川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的SL 系列将炭黑与TPV 复合拓宽了TPV 的运用TPV 导电性能的研究国内外报道很少田洪池等[68]研究了炭黑用量橡胶用量加压热处理对CB/TPV 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影响同时发现CB/TPV 复合材料具有随温度升高电阻下降的特点H.H.Le等[69]研究了炭黑填充的TPV PP/rubber 的导电性能发现橡胶相的类型和用量交联剂和增容剂的浓度工艺参数如混炼时间混炼温度对TPV 的导电性能有显著影响 1.5.1 逾渗现象对于炭黑填充复合型导电和抗静电聚合物的研究最初多为在单一的聚合物基体中添加不同含量或不同种类的炭黑CB 然后测量得到的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或电导率这些研究都得到了类似的体积电阻率与炭黑含量的关系曲线如图1-3所示当炭黑含量较低时材料的电阻率基本不变或变化很小仍是绝缘性的随着炭黑含量的增加电阻率缓慢下降当炭黑含量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复合体系的体积电阻率突然急剧减小炭黑含量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电阻率的大幅度下降出现绝缘性到导电性的突变形成一段陡峭的曲线而超过此值后曲线的变化又趋于平缓炭黑含量对体积电阻率的影响变得很小最后几乎接近恒定值这一临界值。

2024年PPEPDM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4年PPEPDM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PPEPDM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前言 (4)一、PPEPDM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一)、产品规划 (4)(二)、建设规模 (5)二、原辅材料供应 (7)(一)、PPEPDM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 (7)(二)、PPEPDM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 (8)三、土建工程方案 (9)(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 (9)(二)、PPEPDM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 (10)(三)、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 (11)(四)、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12)(五)、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14)四、PPEPDM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15)(一)、行业背景分析 (15)(二)、产业发展分析 (16)五、PPEPDM项目概论 (18)(一)、PPEPDM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18)(二)、PPEPDM项目概况 (18)(三)、PPEPDM项目评价 (19)(四)、主要经济指标 (19)六、劳动安全生产分析 (19)(一)、设计依据 (19)(二)、主要防范措施 (21)(三)、劳动安全预期效果评价 (22)七、风险评估 (23)(一)、PPEPDM项目风险分析 (23)(二)、PPEPDM项目风险对策 (24)八、组织架构分析 (25)(一)、人力资源配置 (25)(二)、员工技能培训 (26)九、实施计划 (27)(一)、建设周期 (27)(二)、建设进度 (27)(三)、进度安排注意事项 (28)(四)、人力资源配置和员工培训 (28)(五)、PPEPDM项目实施保障 (29)十、供应链管理 (29)(一)、供应链战略规划 (29)(二)、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31)(三)、物流与库存管理 (32)(四)、供应链风险管理 (33)(五)、供应链协同与信息共享 (34)十一、团队建设与领导力发展 (36)(一)、高效团队建设原则 (36)(二)、团队文化与价值观塑造 (37)(三)、领导力发展计划 (39)(四)、团队沟通与协作机制 (40)(五)、领导力在变革中的作用 (41)十二、人力资源管理 (42)(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42)(二)、人员招聘与选拔 (44)(三)、员工培训与发展 (45)(四)、绩效管理与激励 (46)(五)、职业规划与晋升 (47)(六)、员工关系与团队建设 (48)十三、制度建设与员工手册 (50)(一)、公司制度建设 (50)(二)、员工手册编制 (52)(三)、制度宣导与培训 (53)(四)、制度执行与监督 (55)(五)、制度优化与更新 (56)十四、公司治理与法律合规 (57)(一)、公司治理结构 (57)(二)、董事会运作与决策 (59)(三)、内部控制与审计 (60)(四)、法律法规合规体系 (62)(五)、企业社会责任与道德经营 (63)十五、招聘与人才发展 (65)(一)、人才需求分析 (65)(二)、招聘计划与流程 (66)(三)、员工培训与发展 (67)(四)、绩效考核与激励 (68)(五)、人才流动与留存 (69)前言本项目投资分析及可行性报告是为了规范PPEPDM项目的实施步骤和计划而编写的。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在PP材料中的应用-2综述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在PP材料中的应用-2综述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在PP材料中的应用1 光稳定剂简介光对高分子材料的降解,严格说是光与氧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有芳香结构的,主链上含有不饱和基团的仲、叔碳原子上有活泼氢的高分子化合物,对光氧降解是非常敏感的。

光氧降解的结果,发生断链和交联,并形成羰基、羧基、氢过氧化物和烃基等含氧的官能团,同时带来外观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

光稳定剂,可有效提高高分子材料制品的耐光、耐氧老化性能,延长其户外使用寿命。

常用的高分子光稳定剂包括光屏蔽剂、紫外吸收剂、猝灭剂、和自由基捕获剂。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Hindered-amine Light Stablizer,简称HALS)属于自由基捕获剂,是一类具有空间位阻的有机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基团如下图所示:HALS无毒、无色、原料易得,合成简便,与许多树脂都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特别适用于纤维、薄膜和薄带等制品。

HALS因其特有的结构,具有分解氢过氧化物、猝灭激发态氧、捕获自由基、且有效基团可循环再利用,是当今性能最优异的光稳定剂,也是国内外用量最大的光稳定剂。

可有效提高聚合物的抗紫外线、抗γ辐射线的性能,其光稳定性效果是传统吸收型光稳定剂的2-4倍,且不随制品的厚度而改变。

2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作用机理受阻胺22,66一四甲基呱吮醇(TMP)、12,2,6,6-五甲基呱吮醇(PM P)、商品名为Tinuvin 一70的癸二酸双(2,2,6,6一四甲基呱咤)醇一〔4 〕n 等都是新型的性能优良的光氧化稳定剂。

不同类型的HALS 作用机理也不同。

TMP 型受阻胺光稳定剂的光稳定机理主要包括捕获活性自由基,分解烷基过氧化氢(ROOH)以及碎灭单线态氧和激发态分子三种作用。

PMP 的光稳定作用与TMP 基本上相同,在光氧化稳定过程中,都产生了氮氧游离基(NO ·),并且氮氧游离基浓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最大值,但PMP 积累的速度及达到的浓度极大值比TMP 的要低。

其历程的差别是PMP 在光稳定过程中首先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中间体,此后中间体转化为氮氧游离基,而TMP 可直接被光氧化成氮氧自由基而不经过任何稳定的中间产物。

碳纳米管增韧热塑性PPEPDM及热固性EpoxyCTBN不相容共混物的研究

碳纳米管增韧热塑性PPEPDM及热固性EpoxyCTBN不相容共混物的研究

碳纳米管增韧热塑性PP/EPDM及热固性Epoxy/CTBN不相容共混物的研究共混是一种获得新型高分子材料简便、有效且廉价的方式。

但是绝大多数高分子是热力学不相容的,在载荷作用下,裂纹易在两相界面处引发与扩展,从而导致材料失效。

因而,改善界面粘结强度是制备具有优异断裂韧性共混材料的关键。

通常,改善两相界面粘结力最常用的的方法是引入增容剂,但增容剂的合成复杂,研发周期较长、成本高等不足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推广。

众所周知,脆-韧转变是弹性体增韧高分子常见的现象,并且共混物的脆韧-转变行为主要与基体、弹性体自身的性质、两相间的界面粘结强度以及弹性体粒子间的距离有关。

近年来,研究人员将无机纳米粒子引入到不相容共混物中发现,纳米粒子不仅能够表现出增容的作用,而且还能诱导不相容共混体系微观形貌的变化,进而影响共混体系的脆韧-转变行为。

在众多的无机纳米粒子中,一维的碳纳米管(Caobon nanotubes,CNTs)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被认为是高分子理想的增强增韧材料,且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将CNTs引入到某些共混体系中能够大幅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其增韧机理主要在于CNTs能够诱导共混体系的微观形貌发生改变、CNTs在体系中形成网络结构以及CNTs桥联两相界面的作用等。

然而,尽管CNTs的引入能够实现对不相容共混体系的增韧,但对于诱导共混物脆韧-转变行为的研究稍显不足。

本文以深入探索CNTs诱导不相容共混体系的脆-韧转变行为为目的,通过向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proplylene-diene-misch-polymere,EPDM)不相容共混体系引入CNTs,研究了CNTs对共混物微观结构和形态的调控机制,揭示CNTs对共混物脆-韧转变行为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控基体的结晶行为,研究了在不同基体晶粒尺寸下,CNTs对于共混体系增韧效率以及脆韧转变行为的影响机制;论文的最后,还将CNTs引入到环氧树脂(Epoxy)/端羧基丁腈橡胶(Carboxyl terminated butadiene rubber,CTBN)不相容共混体系,探讨了CNTs在热固性共混体系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增韧机理。

DSC法对动态硫化PP_EPDM中PP_EPDM共交联结构的研究

DSC法对动态硫化PP_EPDM中PP_EPDM共交联结构的研究
V T g( A) , ( e ) , 21 76 U 111 66 PP 191 32 图 1 动态硫化与简单共混 PP/ EPDM 动态力学曲线比较
V ) 动态硫化法 U ) 简单共混法
成的共混体系具 有增容剂 作用的 原理, 图 1V 曲线的这种较大幅度的 T g 的偏移 , 很有 可能是 PP - EPDM 共交联物 质的增容作用所 为。 2 . 2. 3 形态结构特征
第 13 卷第 7 期 1999 年 7 月




CHINA PLASTICS
Vol113 No 7 Jul 1999


DSC 法对动态硫化 PP/ EPDM 中 PP - EPDM 共交联结构的研究
吴 唯
( 华东理工大 学石油化工学院 , 上海 201512)


根据共交联 PP 分子与正常 PP 分子在结晶与熔融特征及其对外因素响应上的差 异, 采用 DSC 分析方法 , 研究了动态硫化 PP/ EPDM 中 PP - EPDM 共交联结构 。结果显 示在动态硫化 PP -EPDM 的熔融 DSC 曲线上约 150 e 处出现一新的熔融峰 , 改变结晶 速率或 DSC 测试程序, 可发现形成这一新峰的化学结构具有强烈的结晶滞后性 , 而 简单共混 PP/ EPDM 的 DSC 曲线上始终未出现类似新峰。 结合化学反应理论、 DMA 试验以及 SEM 结构观察, 证明该新峰即为 PP - EPDM 共交联分子的结晶熔融峰, 由此 证实动态硫化 PP/ EPDM 中确实存在 PP 与 EPDM 的共交联反应。 关键词 : 差示扫描量热法 共交联 动态硫化 聚丙烯 三元乙丙橡胶
尽管种种迹象显示动态硫化后体系中
有该 共 交 联 结 构存 在 , 但 由 于 EPDM 与 PP

PPPA11EPDM-g-MAH三元复合材料的研究

PPPA11EPDM-g-MAH三元复合材料的研究

聚丙烯(PP)作为通用热塑性塑料,力学性能优良,但也存在低温脆性、成型收缩率大、易老化等缺点。

而尼龙11(PA11)具有优异的耐寒和耐磨性。

PP/PA11共混物综合了PP及PA11的性能,可以提高PP的冲击性、耐磨性,改善制品尺寸的稳定性及加工性能。

但因二者极性的差异使得相容性很差,需要加入增容剂改善其相容性。

有研究者以南京塑泰EPDM-g-MAH作为增容增韧剂,制备了PP/PA11/EPDM-g-MAH共混物。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毛细管流变仪、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流变行为及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

力学性能及形态结构研究表明:当共混配比为PP/PA11/EPDM-g-MAH =80/10/10时,共混物的常温冲击强度和低温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值9.44KJ/m2、3.4 KJ/m2,较纯PP(2.03 KJ/m2)有很大提高;而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变化不大。

SEM 分析显示,PP/PA11共混物为热力学不相容的“海岛型”两相结构,EPDM-g-MAH的加入大大提高了PP/PA11的相容性,使两相界面粘结程度明显增强,当EPDM-g-MAH含量达到10%时,形成了以PA11为核、EPDM-g-MAH为壳的核-壳结构。

考察了PP/PA11/EPDM-g-MAH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

研究表明:PP及其复合材料均为假塑性流体,表现出切力变稀现象。

在不同温度下,材料的非牛顿指数为0.4~0.6,复合材料的n值均较纯PP的有所减小,这说明EPDM-g-MAH/PA11的加入使体系的非牛顿性增强;在给定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下,其表观粘度随着相容剂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相容剂EPDM-g-MAH含量为8%、PA11含量为10%时,熔体的表观粘度在达到最大值。

采用DSC研究了PP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

等温结晶研究结果显示,Avrami方程可以很好的描述材料的等温结晶过程,由于PA11的异相成核作用,使得材料的结晶速率和平衡熔点较PP的有所升高;从PP 及其复合材料的偏光显微镜照片可以看到,PA11的加入,使得聚丙烯的球晶生长完整。

epdm-nbr共混弹性体的相容性和热稳定性

epdm-nbr共混弹性体的相容性和热稳定性

epdm-nbr共混弹性体的相容性和热稳定性EPDM-NBR共混弹性体的相容性和热稳定性是取决于它们的组份比例。

在了解EPDM和NBR材料的性能特征是基础上,对EPDM-NBR共混弹性体的
相容性和热稳定性有下面几点进一步的考虑:
1.EPDM和NBR材料的混合比例。

如果EPDM和NBR材料混合比例很高,则其混合物的综合性能会受到两者的折中影响;如果比例偏低,则其性能
会被两者其中一种材料的性能特征主导。

因此,在混合比例的选择上要综
合考虑到应用的要求和两种材料的性能特征。

2.EPDM和NBR材料本身的热稳定性。

该材料在相邻温度范围内受到
两材料热稳定性影响最大。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EPDM和NBR材料的热稳
定性,合理选择最佳的混合比例,使该混合体的热稳定性发挥最佳效果。

3.共混体的结构密度和成型工艺参数。

在优化EPDM-NBR共混弹性体
的相容性和热稳定性时,除了考虑材料的混合比例外,也要注意控制结构
密度和成型工艺参数,以及使用与应用要求相符的加工技术。

EPDM共混物的相形态-流变-泡孔结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EPDM共混物的相形态-流变-泡孔结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PP/EPDM共混物的相形态-流变-泡孔结构关系研究
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PP/EPDM共混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的高分子材料。

由于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该材料已成为现代工业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

然而,PP/EPDM共混物在加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泡孔现象,严重影响其性能和品质。

因此,深入研究PP/EPDM共混物的相形态、流变性能和泡孔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于优化材料的加工工艺和改善产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揭示PP/EPDM共混物的相形态、流变性能和泡孔结构之间的关系,探究影响泡孔发生的主要因素,为优化材料的加工工艺和改善产品品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相形态分析: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研究PP/EPDM共混物的相结构形态和分布规律。

2.流变性能测试:使用旋转流变仪考察PP/EPDM共混物的流动性能和黏弹性质。

3.泡孔结构观察:采用显微镜等工具观察PP/EPDM共混物的内部泡孔结构,并通过热分析、水分析等技术对泡孔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

四、预期结果与意义
通过对PP/EPDM共混物的相形态、流变性能和泡孔结构进行研究,我们预期能够揭示不同相结构和配比对泡孔形成和分布的影响,为优化材料的配方提供理论指导。

同时,本研究可为PP/EPDM共混物的加工工
艺和产品品质改善提供重要的实践依据,对于推动该材料的应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o eeo P l e Si n n . h t eK yt b o P l e t a n . Scu nU i  ̄ t ,C eg u6 0 6 ,C ia C l g f o m r c.ad E g , eS t e a .f o r e l E g , i a n e i l y r a r y Ma r s m i h v y h n d 10 5 h ) n
D 、S M和力学性能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E D MA E P M能在一定程 度上提高 P P的光稳定性 ,抗氧剂和紫外 吸收剂 的加入
又 能进 一 步 提 高 P 及 其 共 混 物 的光 稳 定 性 。 P
关键词 :聚丙烯 ;乙烯 一丙烯 一二烯三元共 聚物 ;共 混物 ;光 稳定 性
Ab ta t Th h t sa i t fP sr c : e p oo tb l y o P/E i PDM ln s su id b a s o V ra it n, e p cal h b e d wa td e y me n fU i dai r o s e ily t e
f c fdfe e tIa Sfa t n fE e to i r n / S r ci s o PDh tsa i t fP l o a d te e cs o nixd n n a s r e n t eP oo tbl y o P/ i E PDM ln swee su id. Th h g s o h u f c co tu t e a d p o ete fPP PDM ln s smpe be d r td e e c a e ft e sra e mirsr cur rp riso /E n n be d a ls b f r d atrUV eo e a f n e n r h r trz d b sn ih p e s r a i ay r e mee , g wee c aa eie yu ig hg rs u ec pl r h o tr DMA, EM d me h n c l S n a ca -
to i a ta d UV b o b ra dn ixd n n a sr e d ig. t ep oo t ii P a d P h h tsa l y o P P/EP b t f n DM ln sc ud b u te mp o e b e d o l e frh ri rv d. Ke wo d : P y rs P; Etye e p o ln — in r oy r B e d; P oo t i t h ln — rpye e de e Tep lme ; ln h tsa l y b i
聚 丙 烯 (P P )是 一 种 性 能 优 良 的通 用 树 脂 ,但 其脆 性高 、耐 低温 性差 ,因而 限制 了应 用 。与 E D PM
共混是 改善 P P这 方 面 性 能 的 主 要方 法l- _ 3。虽 然 目 1J 前对 P / P M共 混 物 的老 化 有 一定 的研 究 ,但 主要 PED 是局 限于助 剂 和无 机 填 料 对 其老 化 性 能 的影 响 一 7, J 以及 对 P / P M共 混 物 的热 氧 老 化 性 的研 究 l ; 而 PE D _ 8 ED P M对 P P的光 老化稳 定性 影 响 的报 道 目前 还 没 有 。
i l r e i sn .T er u sso e P M cudipoep o s blyo Pt acr i et t c o re t t g h e h hw dE D ol m rv ht t i f ean x n.Wi . ap p tse i s oa i t P o t e ta hn
同 向 双螺 杆 挤 出机 :TS. ,晨 光 塑 料 机 械 研 SJ 5 2 究 所 ;塑料 成 型精 密 注射 机 :Pd E A E, 日本 日精 SO 5 S 树脂 株式 会 社 ;岛 津 台式 精 密 万 能 试 验 机 :A SJ G .,
(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 学与工程 学院 ,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0 6 ) 10 5 摘要 :通过紫外光加速老化的方法对 P/ P M共混 物的耐光 老化 性能进行 了研究 ,主要考 察了 E D P ED P M质量分数 、 抗氧剂和紫外光吸 收剂 对其 光稳 定 性 的影 响。经 过对 光 老化 前 后 的样 品表 面微 观结 构 及其 性 能进 行 毛 细管 流 变、
维普资讯
塑 料 工 业

第3 6卷第 7 期
20 08年 7 月
2 ・ 0
CI 皿NA PLAsⅡCS I , NDUSI 1 RY
P / P M 共 混 物 光 稳定 性 研 究 PE D
刘小 林 ,冯彦龙 ,刘宏敏 ,黄亚江 ,杨 其 ,李 光宪
中 图分 类 号 : 2 . I 5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57 (08 7 00 4 0 5 70 20 )0 —02 —0
S u y O Ph ts a i t t d H o o t b l y i
/ DM e d EP Bln
LU Xa一n E G Y nl g I ogm n ,H A G Y -ag A G Q ,L un-i I i 1 ,F N a— n ,LU H n- ig U N aj n ,Y N i I agx n oi o i G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