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三篇)
![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86f0ba6137ee06eef91800.png)
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三篇)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篇一:推心置腹汉平帝的大司马王莽篡夺汉朝政权以后,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声势的是赤眉军和绿林军。
公元23年,农民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与王莽的42万大军展开决战,其中一个叫刘秀的将领十分活跃。
在这一战役中,王莽被打得惨败,几乎全军覆没。
不久,农民军就攻进了京城,杀死了王莽。
皇族刘玄被尊为天子,刘秀因立了大功,被封为萧王。
刘秀是一个很有城府的人,并不甘心让刘玄做皇帝。
刘秀在黄河以北一边与反对刘玄的零散农民军作战,一边扩充自己的势力。
公元24年,刘秀在魏州和蒲阳大败赤眉军,收编了投降的部队,封降军的主帅为列侯,其他带兵的军官也都任命了官职。
可是这些投降的官兵很不放心,担心将来被刘秀消灭。
刘秀看出他们的心病,便采取了一项出人意料的措施:下令每位降将仍旧回旧部,统率原来所属的兵马;他自己则只带很少的随从,到各投降部队去巡视,并不对他们加以戒备,以表示对他们的绝对放心。
这些投降的官兵见刘秀把他们当作自己人,立刻解除了心中的疑虑,互相议论说:“萧王把自己的心都掏出来了,放在别人的腹中,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难道还不该为他赴汤蹈火吗?”所以,官兵对刘秀十分服从。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里的原话是:“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报死乎!”后人根据这段历史,将“推赤心置人腹中”句概括为“推心置腹”的成语。
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篇二:得意忘形阮籍,又名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县)人,是魏晋交替时期的一位着名诗人。
他很小的时候父亲便死了。
虽然家境清苦,但他勤学好学,后来终于成为当时着名的诗人。
阮籍本来很有抱负,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但他对执政的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是又不敢明白地表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只得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
此外,他还以写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
如:在非常着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中,阮籍就用迂回含蓄的语言来表达了忧国和避世的心情。
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8篇
![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749a0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a.png)
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8篇【篇一】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以卵击石有一年,墨子前往北方的齐国。
途中遇见一个叫“曰”的人,对墨子说:“您不能往北走啊,今天天帝在北边杀黑龙,你的皮肢很黑,去北方是不吉利的呀!”墨子说:“我不相信你的话!”说完,他继续朝北走去。
但不久,他又回来了,因为北边的淄水泛滥,无法渡过河去;名叫“曰”的那人得意地对墨子说:“怎么样?我说你不能往北走嘛!遇到麻烦了吧?”墨子微微一笑,说:“淄水泛滥,南北两方的行人全都受阻隔。
行人中有皮肤黑的,也有皮肤白的,怎么都过不去呀?”“曰”听后支吾着说不出话来。
墨子又说:“假如天帝在东方杀了青龙,在南方杀了赤龙,在西方杀了白龙,再在中央杀了黄龙,岂不是让天下的人都动弹不得了吗?所以,你的谎言是抵挡不过我的道理的,就像拿鸡蛋去碰石头,把普天下的鸡蛋全碰光了,石头还是毁坏不了。
”“曰”听了羞傀地走了。
【篇二】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门庭若市一天早晨,他穿好朝服.戴好帽子,对着镜子端详一番,然后问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较起来,谁长得英浚“你英俊极了,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呢?”妻子说。
徐公是齐国出名的美男子,邹忌听了妻子的活,并不太敢相信自己真的比徐公英俊,于是他又去问他的爱妾,爱妾回答说:“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第二天,邹忌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邹忌又问了客人,客人说:“徐公哪有你这样俊美呢?”过了几天,正巧徐公到邹忌家来拜访,邹忌便乘机仔细地打量徐公,拿他和自己比较。
结果,他发现自己实在没有徐公漂亮。
于是,他对齐威王说:“我本来不如徐公漂亮,但妻、妾、客人都说我比他漂亮,这是因为妻偏护我,妾畏惧我,客人有事求我,所以他们都恭维我,不说真话。
而我们齐国地方这么大,宫中上下,谁不偏护你,满朝文武,谁不畏惧你,全国百姓谁不希望得到你的关怀,看来恭维你的人一定更多,你一定被蒙蔽得非常严重了!”邹忌又劝谏说:“现在齐国地方千里,城池众多,大王接触的人也比我多得多,所受的蒙蔽也一定更多。
小学三年级必考成语故事大全
![小学三年级必考成语故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8cac07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d.png)
小学三年级必考成语故事大全成语通过简简单单四个字,展现了中国民族的历史风貌,古代人的精神世界。
同时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的产品和隗宝。
学习成语故事,了解故事背后的含义,更加有利于掌握成语,和学习成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大全,希望能帮到大家。
【1、太公钓鱼】商朝末年,纣(zhòu)王荒淫(yín)无度,残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艰苦。
大臣姜子牙不能忍受纣王的胡作非为,就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诸侯姬(jī)昌的管辖范围,姬昌胸怀大志,很爱惜人才。
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边钓鱼。
他的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离水面有三尺高。
他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你快点上钩吧!”有人好意地告诉他这样钓不到鱼,姜子牙只是笑着说:“鱼儿自己会上钩的。
”人们嘲笑他,他也不理会。
结果这件事传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个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请。
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还继续钓鱼,嘴里念着:“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米来捣乱!”士兵只好回去报告。
于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请,姜子牙看见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里又念着:“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来捣乱!”大臣也只好回去报告。
最后,姬昌就准备了丰厚的礼品,亲自拜访姜子牙。
姜子牙看出他的确是一心想要寻找贤能的人,就答应辅佐(zuǒ)他。
姬昌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就封他为太公。
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结束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中国历年代最久的周朝。
【2、千金一笑】西周末期,周幽王即位后,根本不理朝政,整天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
周朝有个诸侯国叫褒(bāo)国,其国君见天子如此荒唐,就来规劝,幽王根本不听,反而把褒国国君关进大牢。
褒国国君的儿子洪德见父亲被关,非常焦急,就与母亲商量如何营救。
他们听说幽王非常喜欢美女,就用重金买下一年轻漂亮的少女,取名“褒姒(sì)”,教给她宫中礼仪,然后送给幽王。
幽王见了大喜,于是下令放了褒国国君。
三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6篇
![三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54fae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c.png)
三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6篇【篇一】三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成语】:鸿鹄之志【解释】: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
比喻远大志向。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有个叫陈涉的人,是当时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陈涉小时候家里很穷,经常被人雇佣耕田。
一天,他在耕作休息时,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越想越是气愤,就对一块休息的人说: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富裕了,一定不会忘记你们的。
同伴听了他的话,都讥笑他是异想天开,白日作梦。
他不禁叹息说:唉,燕雀怎能理解鸿鹄的远大志向呢!鸿鹄:天鹅。
这个成语比喻有远大志向。
字典查询:【篇二】三年级小学生读的成语故事【成语】:爱屋及乌【解释】: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
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相关的人或物。
【成语故事】:商朝末年,纣王穷奢极欲,残暴无道,西方诸侯国的首领姬昌决心*商朝统治,积极练兵备战,准备东进,可惜他没有实现愿望就逝世了。
姬昌死后,他儿子姬发继位称王,世称周武王。
周武王在军师姜尚(太公)及弟弟姬曰(周公)、姬奭(召公)的辅佐下,联合诸侯,出兵讨伐纣王。
双方在牧野交兵。
这时纣王已经失尽人心,军队纷纷倒戈,终于大败。
商朝都城朝歌很快被周军攻克。
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纣王死后,武王心中并不安宁,感到天下还没有安定。
他召见姜太公,问道:“进了殷都,对旧王朝的士众应该怎么处置呢?”“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同他屋上的乌鸦也喜爱;如果不喜欢那个人,就连带厌恶他家的墙壁篱笆。
这意思很明白:杀尽全部敌对分子,一个也不留下。
大王你看怎么样?”太公说。
武王认为不能这样。
这时召公上前说:“我听说过:有罪的,要杀;无罪的,让他们活。
理应把有罪的人都杀死,不让他们留下残余力量。
大王你看怎么样?”武王认为也不行。
这时周公上前说道:“我看理应让各人都回到自己的家里,各自耕种自己的田地。
君王不偏爱自己旧时朋友和亲属,用仁政来感化普天下的人。
”武王听了非常高兴,心中豁然开朗,觉得天下能够从此安定了。
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三篇)
![小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a8abf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1.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三篇)》,希望帮助到您。
⼩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篇⼀:推⼼置腹 汉平帝的⼤司马王莽篡夺汉朝政权以后,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声势的是⾚眉军和绿林军。
公元23年,农民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与王莽的42万⼤军展开决战,其中⼀个叫刘秀的将领⼗分活跃。
在这⼀战役中,王莽被打得惨败,⼏乎全军覆没。
不久,农民军就攻进了京城,杀死了王莽。
皇族刘⽞被尊为天⼦,刘秀因⽴了⼤功,被封为萧王。
刘秀是⼀个很有城府的⼈,并不⽢⼼让刘⽞做皇帝。
刘秀在黄河以北⼀边与反对刘⽞的零散农民军作战,⼀边扩充⾃⼰的势⼒。
公元24年,刘秀在魏州和蒲阳⼤败⾚眉军,收编了投降的部队,封降军的主帅为列侯,其他带兵的军官也都任命了官职。
可是这些投降的官兵很不放⼼,担⼼将来被刘秀消灭。
刘秀看出他们的⼼病,便采取了⼀项出⼈意料的措施:下令每位降将仍旧回旧部,统率原来所属的兵马;他⾃⼰则只带很少的随从,到各投降部队去巡视,并不对他们加以戒备,以表⽰对他们的绝对放⼼。
这些投降的官兵见刘秀把他们当作⾃⼰⼈,⽴刻解除了⼼中的疑虑,互相议论说:“萧王把⾃⼰的⼼都掏出来了,放在别⼈的腹中,我们还有什么可担⼼的?难道还不该为他赴汤蹈⽕吗?”所以,官兵对刘秀⼗分服从。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的原话是:“萧王推⾚⼼置⼈腹中,安得不报死乎!” 后⼈根据这段历史,将“推⾚⼼置⼈腹中”句概括为“推⼼置腹”的成语。
⼩学三年级四字成语故事篇⼆:得意忘形 阮籍,⼜名嗣宗,陈留尉⽒(今河南尉县)⼈,是魏晋交替时期的⼀位着名诗⼈。
他很⼩的时候⽗亲便死了。
虽然家境清苦,但他勤学好学,后来终于成为当时着名的诗⼈。
阮籍本来很有抱负,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但他对执政的司马⽒集团怀有不满,但是⼜不敢明⽩地表⽰⾃⼰的见解和主张,只得采取不涉是⾮、明哲保⾝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不⾔。
(齐全)小学三年级语文成语故事
![(齐全)小学三年级语文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7cd446383c4bb4cf7ecd1b1.png)
(齐全)小学三年级语文成语故事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
三年级经典成语故事大全
![三年级经典成语故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13f7a060b4c2e3f57276354.png)
三年级经典成语故事大全战国时,七国之中秦国最为强大。
其他六国想联合起来共同与秦国抗衡。
秦王的策略是各个击破,就派张仪去分化六国。
张仪对魏王说:“魏国无法与接壤的五国都相处得一样好,搞不好就会四面受敌,国家四分五裂,不如与秦国修好。
”魏王被说服了,与秦国结了盟。
提示形容不完整或不团结。
【一鸣惊人】春秋时,楚庄王当国君的前三年,只知享乐,不管国事。
申无畏出了个谜语让他猜:“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笑着说:“这只鸟,要么不飞不鸣,要飞就直冲云霄,一叫就让人震惊。
”从此,他励精图治,成为霸主。
提示比喻一个平常默默无闻的人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一日千里】北宋年间,洛阳镇守钱惟演在城里修了一座驿舍,特请本城文豪谢希深、尹师鲁和后起之秀欧阳修,各做一篇文章。
尹的文章用字最少,而且洗练生动。
欧阳修暗暗赞扬,当晚便去向他虚心请教。
事后又把自己的文章重新改了一遍。
尹师鲁看后,感慨地说:“欧阳修进步真快,简直像一日前进一千里一样。
”提示原来形容马跑得很快。
现在形容进步快或发展迅速。
【对症下药】三国时有个名医华佗给两个发烧头疼的人看病,用了不同的药。
两人觉得惊奇,为什么同样的症状,却用药不同?华佗对他们说:“你的病是由内部伤食而引起的,他的病则是外感风寒受了凉而引起的。
”服药后,他俩的病果然很快便好了。
注释症:病症提示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关措施。
也作“对症用药”。
【风吹草动】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他逃到昭关。
因为楚军在关口盘查很严,他出不了关。
因为着急和忧愁,一夜之间他的须发全都变白了。
靠着相貌短时间内的巨大变化,他混出了昭关。
逃亡的路上,他经常在芦苇和草丛里穿行,因为精神高度紧张,稍有风吹草动,他就抓紧躲起来。
提示比喻一点点动静或轻微的动荡。
三年级小学生简短成语故事5篇
![三年级小学生简短成语故事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32772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1c.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素材。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三年级⼩学⽣简短成语故事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三年级⼩学⽣简短成语故事 司徒投经 五代时候。
后汉司徒诩升了礼部侍郎。
有⼀次、到吴越国做使⾂去。
从海道⾥。
⾛到了渤澥的海⾯⾥。
看到⽔的颜⾊像墨⼀样的⿊。
⾈⼦说。
这个下⾯就是龙王的⽔晶宫呵。
司徒诩听了。
就烧了⼀炷⾹、⽴了⼀个愿说。
我回来的时候。
船到了这⾥。
⼀定送龙王⼀部⾦篆的佛经。
算是我的菲敬。
后来司徒诩回来了。
⼜经过那个地⽅。
就把⼀部佛经。
丢在海⾥。
过了⼀忽⼉。
就听见和尚撞钟敲⿎、念着经佛的声⾳。
和丝⽵乐器吹弹的声⾳。
在船底下响了起来。
⾈⼦说。
这是龙王来迎接佛经了。
这时候、同船的有⼀百多个⼈。
都听见了。
⼤家都觉得⾮常奇怪。
2.三年级⼩学⽣简短成语故事 ⼨⽊岑楼 有⼀位任国的⼈向孟⼦的学⽣屋庐⼦问礼与⾷哪个重要的问题,屋庐⼦随⼝答道“礼重要”。
任⼈⼜问道:“娶妻与礼哪个重要?”屋庐⼦答道:“还是礼重要。
” 随后,这位任⼈便⼀本正经地说道:“要是按着那些礼节去找吃的,恐怕就要挨饿、甚⾄饿死;如果不按着那些礼节去找吃的,可能就会有吃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难道还要按着礼节去⾏事吗?再有,假如按照亲迎礼,就得不到妻⼦;要是不⾏亲迎礼,就能得到妻⼦,还⼀定要⾏亲迎礼吗?” 这⼀问,屋庐⼦没有答出来。
第⼆天,便去邹国,转告了⽼师孟⼦。
孟⼦听后,说道:“回答这个问题有什么困难的?如果不揣度基地的⾼低是否⼀致,那么⼀⼨长的⼩⽊头也可能⽐顶端的⾼楼还要⾼。
说⾦⼦⽐⽻⽑重,但是,岂能说三钱多重的⾦⼦也⽐⼀车的⽻⽑还要重?拿吃的重要与礼的细节相⽐较,何⽌于吃的重要?拿娶妻的重要与礼的细节相⽐较,何⽌于娶妻重要?你去这样回答他:‘扭折了⾃⼰哥哥的胳膊⽽夺取了他的⾷品,⾃⼰便有了吃的;⽽不扭折,便得不着吃的,那么他会去扭折吗?越过东邻的墙去搂抱⼈家的⼥⼦,便得到了妻⼦;⽽不去搂抱,便得不着妻⼦,那么他会去搂抱吗?” 后⼈⽤“⼨⽊岑楼”成语来⽐喻差距悬殊。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8篇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58d42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47.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成语故事8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专⼼致志: 古代,有⼀个名叫秋的下围棋的⼈,棋艺精湛。
有两个学⽣跟他学下棋。
⼀个学⽣⾮常专⼼,集中精⼒听从教师的指导。
另⼀个学⽣认为学下棋很容易,⼈虽坐在那⾥,⼼却飞⾛了,所以秋讲的知识他点也没有听进去。
结果虽然这两个学⽣在⼀起学习,⼜是同⼀个传授,⼀个成了棋艺⾼超的名⼿,另⼀个却没有学到什么本事。
【篇⼆】⼩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众志成城: 周朝末年,周景王即位以后,为了个⼈⾏乐,下令把全国的好铜收集起来,铸造两⼝⼤钟。
单穆公劝谏说:“⼤王,你两年前铸⼤钱废⼩钱,使百姓受到很⼤损失,现在⼜要造⼤钟,这不仅劳民伤财,⽽且⽤⼤钟配乐,声⾳也不会和谐的。
”但周景王仍不听,下令继续铸造。
过了⼀年,两⼝⼤钟铸成了,⼀⼝叫“⽆射”’⼀⼝叫“⼤神”。
⼀个敲钟的⼈为了奉承景王,馅媚他说:“新铸的⼤钟,声⾳⾮常好听。
”于是,周景王就命他敲击,他听了后,对司乐官州鸠说:“你听,这钟声多和谐呀!”州鸠深知景王铸钟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便回答说:“这算不得和谐。
如果⼤王铸钟,天下的⽼百姓都为这件事⾼兴,那才算得上和谐。
可是,您为了造钟,弄得民穷财尽,⽼百姓⼈⼈怨恨,所以我不知道这钟好在什么地⽅。
俗话说:‘众志成城,众⼝铄⾦。
⼤家万众⼀⼼,什么事情都能办成;相反,如果⼤家都反对,就是⾦⼦,也会在⼤家⼝中消熔。
【篇三】⼩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汗流浃背: 汉⼤将军霍光,是汉武帝的托孤重⾂,辅佐⼋岁即位的汉昭帝执政,威势很重。
霍光⾝边有个叫杨敞的⼈,⾏事谨⼩慎微,颇受霍光赏识,升⾄丞相职位,封为安平候。
其实,杨敞为⼈懦弱⽆能,胆⼩怕事,根本不是当丞相的材料。
公元前74年,年仅廿⼀岁的汉昭帝驾崩于未央宫,霍光与众⾂商议,选了汉武帝的孙⼦昌⾢王刘贺作继承⼈。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68bb7d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b.png)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节日作文、动物作文、植物作文、事件作文、自然作文、情感作文、话题作文、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holiday essays, animal essays, plant essays, event essays, nature essays, emotional essays, topic essay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post viewing reflec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三年级成语故事(精选17篇)
![三年级成语故事(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02032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8.png)
三年级成语故事(精选17篇)三年级成语故事(精选17篇)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成语故事(精选1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成语故事篇1守株待兔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成语寓言故事,可是在农夫饿死前,神仙曾来过这里。
农夫快饿死之前,是非常后悔的,恨不得回到过去,将这件事的结果告诉好逸恶劳的自己,让他继续种庄稼,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免得遭受饥饿。
神仙看到农夫迷途知返,心软了,决定再给农夫一次机会,于是下凡,给了农夫一家人一颗仙丹,让农夫在春天来临之际,去播撒种子,一定有一个好收成,说完之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农夫非常的高兴,自己可以得到重新获救的机会。
可是,农夫并没有吸取之前的教训,认为有了丹药,自己的好运就会来了,于是又放弃了种庄稼,继续在那棵树下等兔子。
回到家之后,妻子劝他,不能这样下去了,好运是不会再来的,只要踏踏实实种地,才是正途,农夫仍然不听劝说,一意孤行,并且大言不惭的说,有神仙保佑,不会饿死的,就算饿死,神仙会再一次来就我们的。
妻子无奈,只有随他去了。
结果可想而知,农夫在树桩旁一天又一天的等下去,始终没有等到兔子的到来。
到了收庄稼的季节,别人都满载而归,而农夫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人家,后悔不已。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不劳而获的事情是不可能总降临在你的身上,知道自己错了,一定要及时改正,不要到了无法弥补的时候才后悔,这样的话,你终究什么也得不到。
三年级成语故事篇2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
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
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
可是到底给谁好呢,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
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
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
小学三年级读的成语故事7篇
![小学三年级读的成语故事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a5f57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d.png)
小学三年级读的成语故事7篇1.小学三年级读的成语故事势如破竹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
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
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
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
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
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
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
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
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
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
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
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
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2.小学三年级读的成语故事火树银花睿宗是唐代君主中最会享乐的一位皇帝,虽然他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但不管什么佳节,他总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铺张一番,供他的游玩。
他每年逢正月元宵的夜晚,一定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号为火树。
后来诗人苏味道就拿这个做题目,写了一首诗,描绘它的情形。
他的元夕诗约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把当时热闹的情况,毫无隐瞒的描写出来,好像活跃在我们读者的眼前。
这句成语是形容灯火盛的地方,望上去好像是火树银花的样子。
小学三年级读的成语故事5篇
![小学三年级读的成语故事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dd144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13.png)
小学三年级读的成语故事5篇【篇一】小学三年级读的成语故事伯乐相马:伯乐本来的名字叫孙阳, 他是春秋秦穆公时的人, 很会辨别马匹的好坏, 是的相马师, 所以人们叫他伯乐(天上星宿名称, 传闻专管天马)。
有一次, 伯乐经过虞阪, 眼睛一亮, 看见一匹千里马;但是这匹马却被人当成劣马, 用来拉车。
伯乐觉得十分的痛心, 不禁泪如雨下。
这匹马彷佛也知道伯乐很同情它, 也口吐白沫, 连连嘶叫起来。
伯乐有一个朋友名叫方九皋, 也很会相马。
有一次, 他找来了一匹骏马, 告诉秦穆公说这是黄色的雌马。
秦穆公牵来一看, 却是一匹栗色的雄马, 不禁大失所望。
事后, 穆公对伯乐说:「方九皋连雄马、雌马, 以及毛色都分不清楚了, 怎么可能看得出马的好坏呢?」伯乐不以为然, 他认为方九皋看重马的内在精神, 而不重外形。
穆公听了, 再牵出马仔细的察看, 果然是天下的马。
人们常把具有赏识人才的眼力的人比做伯乐, 而把有用的人才比做千里马, 这就是伯乐相马的故事。
【篇二】小学三年级读的成语故事大逆不道:秦朝灭亡以后, 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
有—天项羽在阵前向刘邦喊话, 要与他决一雌雄。
刘邦回答说:“我开始与你都受命于楚怀王, 约定先定关中的为王。
但是我先定关中后你却负约, 让我到巴蜀去当汉王。
这是你第一条罪状。
你在去救援赵军途中, 杀死上将军宋义, 自称上将军, 这是你第二条罪状。
你违抗怀王命令, 擅自劫持各诸侯的兵马人员, 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
”接着, 刘邦又揭露项羽烧毁秦宫、掘开秦皇坟墓, 搜刮财物, 杀死投降的秦王子婴, 活埋二十万秦国百姓, 杀害义帝等罪状。
在讲到第十条罪状时, 刘邦说:“你作为臣子而杀死君王, 又杀害已经投降的人, 为政不平, 对订立的约定不讲信义, 为天下所不容, 属于重大的叛逆。
你犯下如此十条大罪, 我兴仁义之兵来讨你这个逆贼, 你还有什么面目向我挑战!”项羽听了刘邦的话, 气得浑身发抖, 命令弓箭手向刘邦放箭。
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5篇(精选)
![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5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b0412b0e518964bce847ce6.png)
1.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辨日炎凉释义:古代传说中辩论太阳离地远近的故事。
后以之形容儿童的聪明早慧。
孔子到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孩子争辩不已,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但是到正午的时离人远。
”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像车篷般大,到了正午看起来就像盘子一样,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而近的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很清凉,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越近感觉越热而越远感觉越凉的道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呢?”2.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负重致远【释义】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典故】东汉末,襄阳大名士庞德公有个很有才学的侄儿,名叫庞统。
那时候,隐居在隆中的诸葛亮常去拜访庞德公,和庞统也成了好朋友。
庞德公非常赞赏他俩的才能,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
在庞德公的眼中,他俩都是当世俊杰。
周瑜任南郡太守时,庞统在他手下任功曹。
不久周瑜病死,庞统送葬到吴郡。
吴郡很多文人早就听说庞统的名声,所以等他将要西归南郡去的时候,大家都去看望他。
连当时非常有名的文人陆绩、顾劭、全琮等也去了。
大家在昌门聚会话别,谈古论今,非常欢畅。
谈论间,众名士请庞统评论一下在座人员。
庞统先评江东学者陆绩,他说:“陆先生像是一匹跑不动但脚力强劲的马,有超逸的才能。
”众名士听了,都说他评到了点上。
接着,庞统又评顾劭。
他说:“顾先生好比是一头跑得很慢的耐劳的牛,但能够背负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有人请他评评自己,他颇为自负地说:“为帝王出谋划策,治理天下,我还是可以胜任的。
”3.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洛阳纸贵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
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5篇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573c3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6.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成语故事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五⼗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百姓。
孟⼦,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
孟⼦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
梁惠王对孟⼦说:“我费⼼尽⼒治国,⼜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喻吧!双⽅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场厮杀。
厮杀结果,打败的⼀⽅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
假如⼀个兵⼠跑得慢,只跑了五⼗步,却去嘲笑跑了⼀百步的兵⼠是‘贪⽣怕死’。
” 孟⼦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即说:“当然不对!”孟⼦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
这与五⼗步同样道理。
”【篇⼆】⼩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倾箱倒箧: 晋朝时候,太尉郗[xī]鉴很喜爱他的⼥⼉,他听说司徒王道的⼉⼦和侄⼦们都很好,就叫⼈前去做媒。
媒⼈把意思和王道⼀说,王道就请他到东厢房去看哪⼀个少年可以。
这⼈看过以后,回去对郗鉴说:“王家的⼏位少年都很好,听说我要替你选⼥婿,个个都装得⼀本正经的极⼒表现⾃⼰,只有⼀个⼈露着肚⼦睡在东边的床上吃东西,好象不知道这回事⼀样。
” 郗鉴听后,说:“这正是我的好⼥婿啊!”后来,他⼜亲⾃去看,果然满意,便把⼥⼉嫁给了这个少年。
这位少年便是王道的侄⼦,后来有名的⼤书法家王羲之。
郗⽒和王羲之结婚后,有⼀次回娘家,对他的两个弟弟说:王家的⼈看见谢安和谢万来,⽴刻把筐⼦、柜⼦⾥收藏的⾷物都拿出来招待。
但是看到你们来却平平淡淡,不冷不热,今后你们就没有必要再去了。
【篇三】⼩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先发制⼈: 秦朝未年,为了反抗*,各地⼈民纷纷起义。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五篇)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ae325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a.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成语故事(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抱负的⼈。
可他⼩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孩⼦。
进⼊青年时代,他意识到⾃⼰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有长进。
他曾⼏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卧,同被⽽眠,⽽且还有着共同的远⼤理想:建功⽴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次,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好⽂章,⼜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才武略。
【篇⼆】⼩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越⼈与狗: 越国有⼀个⼈出外经商,在返家途中遇见⼀条狗。
这条狗跑到越⼈⾯前,摇⾸摆尾地对越⼈说着⼈话:“我很擅长捕猎野物,只要你对我好,我愿意将猎获的东西与你平分。
” 越⼈见有这等找上门来的好事,不要⽩不要,于是,很⾼兴地把狗带回了家中。
狗在越⼈家中受着很好的待遇。
每天,狗吃着⽤精⽶做的饭和肥⾁做的菜,越⼈⽤款待客⼈的礼节款待这条狗,指望狗将来会好好回报⾃⼰。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6篇
![小学三年级成语故事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4e764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8.png)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千年以来⼈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简意赅。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成语故事6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契⽽不舍 荀⼦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他认为⼤⾃然的运⾏有它⾃⼰的规律,⼈可以制服天,发挥⼈的才能,促使万物增长变化。
荀⼦写过⼀篇《劝学》的⽂章来劝导和⿎励⼈们坚持不懈地认真学习,其中许多议论精辟透彻,富有启发性。
青,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但它却⽐蓝草的颜⾊更青。
冰,是由⽔结成的,却⽐⽔要寒冷。
这是他⽤来⽐喻学习只会⽐为学习时有所益。
荀⼦⼜写道:不⼀步⼀步地⾛,不会到千⾥之远;不是⼀条条⼩何的⽔回合起来,不会成为海。
这是他⽤来⽐喻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深的学问和渊博的知识,是⼀点⼀滴积累起来的。
荀⼦⼜⽤镂刻⾦⽯来⽐喻学习要持之以恒。
他写道:刻⼀下就停下来,烂⽊头也刻不断; 不断地刻下去,即使是坚硬的⾦属和⽯头,也可以把它们刻穿。
所以,⼈们要⽤锲⽽不舍的精神来学习,就⼀定能取得成功。
2.⼩学三年级成语故事 千变万化 据传说,周穆王有⼋匹骏马,⽇⾏千⾥,深受宠爱。
他⾮常喜欢游玩,曾经接受西王母的邀请,参加过瑶池盛会。
⼀天,周穆王从昆⼭返回合⼭,途中听说有个叫偃师的⼈,⼿艺精巧,制作的动物能叫会跑。
他有些不⼤相信,⽴即召见偃师,问:“听说你能造出各种精巧的玩意,拿出⼀件,让我看看。
” 第⼆天,偃师带上⽊头雕成的假⼈拜见穆王。
穆王看这些假⼈的五官齐全,眉⽑胡⼦像真⼈⼀模⼀样,觉得很吃惊。
穆王问偃师:“你雕的这些⼈都能动吗?" 偃师说:“不但能动,⽽且能唱歌,跳舞。
就像真⼈⼀样。
” 穆王说:“让他们表演起来,我看⽐真⼈差多少。
” 偃师⽤⿎声指挥⽊头⼈开始动作。
⽊头⼈按着⿎声的节奏,别开阵势,进⾏攻守,但见⽊头⼈⼿执⼑枪剑棍攻杀、防守,进退有序,⼀会排成⼀字长蛇阵,忽然⼜变成⼗⾯埋伏,继⽽化作九宫⼋封阵、六花阵、七星阵、⼋门阵,阵势千变万化,把穆王看得眼花缭乱,⾮常⾼兴。
有关成语故事手抄报三年级内容
![有关成语故事手抄报三年级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9855e4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4.png)
有关成语故事手抄报三年级内容
以下是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成语故事:
1.亡羊补牢
从前,有一个牧羊人,养了一群羊。
一天早上,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洞,夜里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
邻居劝他赶紧把羊圈修好,他却不肯,说:“羊都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结果第二天,又少了一只羊。
他想:“说不定是昨天狼又来了,把羊叼走了。
”他赶紧把羊圈修好,从此狼再也没进来过。
这就是“亡羊补牢”的故事。
2.画蛇添足
从前,有个人要办酒席,为了显示自己有文化,就在黑板上画了一条蛇,说:“大家看,这是我最拿手的画蛇添足!”结果因为多画了四条腿,反而让蛇不能爬了。
这就是“画蛇添足”的故事。
3.井底之蛙
从前,有一只青蛙住在井底。
它认为井里就是整个世界,自己是最聪明的。
有一天,一只海龟来到井边,告诉它大海有多么辽阔、多么美丽。
青蛙听后非
常惊奇,于是跳出井口一看究竟。
它看到了大海的辽阔和美丽,再也没敢回到井里去。
这就是“井底之蛙”的故事。
4.叶公好龙
从前有一位姓叶的人非常喜欢龙,他的衣服、酒器、居室都有龙的图案和装饰。
有一天他梦见龙来拜访他,他非常高兴。
可是醒来后发现原来是一场梦,他感到非常失落和失望。
这就是“叶公好龙”的故事。
以上这些成语故事都是非常经典和有趣的,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和学习。
在制作手抄报时,可以挑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故事进行讲述和绘制。
例如在标题栏写上成语的名称和意思,在正文部分绘制相关的插图和解释,最后在底部写上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导语:通过成语故事,可以让学生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三年级成语故事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有机可乘:有机会可以利用,指有空子可以钻。
(机:机会。
乘:趁。
)举例:我们不能随便的宽容,随便宽容会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有始有终:有开头也有收尾。
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举例:一个人无论求学或做事都要有始有终,不可半途而废。
有口难言:有话不便说或不敢说。
举例:如果这事你不主持公道,那我就有口难言了。
有恃无恐:因为有依靠而不害怕,没有顾忌.多含贬义。
举例:那些有枪在手的保甲们却表现出有恃无恐,满不在乎的样子,继续催租逼债。
气象万千: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气象:情景。
)
举例:这庄严秀丽、气象万千的长江真是美极了。
风云变幻:象风云那样变化不定。
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举例:立身于风云变幻的世界上,我们遇事要独立思考,不能随波逐流。
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举例:山顶上云雾笼罩,看上去若隐若现。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腾云驾雾:乘着云,驾着雾。
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举例:这简直不是马,是一条腾云驾雾的白龙!一条白龙。
飘飘欲仙: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多指人的感受轻松爽快。
亦形容诗文、书法等的情致轻快飘逸。
(欲:将要。
飘飞上升)
举例:“快乐”一词还不足以表达我的心情,我是乐不可支、飘飘欲仙了。
白云苍狗: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
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苍:灰白色。
)
举例:国际形势如白云苍狗,变幻莫测。
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
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瞬:一眨眼;息:呼吸。
)
举例:时代瞬息万变,一味墨守成规,终将被淘汰。
有求必应
有求必应:只要有人请求帮助,就一定答应。
举例:110报警台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到老百姓有求必应。
有志竟成:指只要意志坚定,事情一定能够办成。
举例: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说的就是有志竟成的道理。
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茂盛。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风华:风采和才华。
茂:旺盛。
)
举例:我们还年轻,正处在风华正茂的时代,应多学点东西,不
要浪费了青春。
出类拔萃:人的品德才能出众,高出同类之上。
(出:超出。
类:同类。
拔:高出。
萃:指聚在一起的人或物。
)
举例:他是个天才,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很出类拔萃。
才思敏捷:形容人思维敏捷,才华出众。
举例:她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令人佩服!
后生可畏:年轻人是新生力量,很可能超过前人,因而值得敬畏。
举例:小小年纪竟创造出这样奇迹,真是后生可畏啊!
文思如泉:行文思路像泉水奔涌那样迅速、丰富、流畅。
举例:灵感一来,简直是文思如泉,一口气洋洋洒洒的足足写了好几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