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郊区化的经验与教训(一)
国外大城市郊区化的演变及启示
国外大城市郊区化的演变及启示
一个城市的发展始终受到向心力与离心力的推动,这两种力量的对比与转换导致了城市发展出现的阶段性。郊区化(suburbanization)就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郊区化浪潮,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新现象,也是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产物。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上海、沈阳等大城市相继出现了郊区化现象,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就中外郊区化进行了对比分析,但没有系统地总结国外郊区化发展的相关经验和教训。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经济的规模化发展,将来会有更多的大城市继续向郊区化阶段推进。所以,总结国外大城市郊区化发展的相关经验和教训,为我国郊区化的顺利发展提供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外大城市郊区化的发展过程
根据国外大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现实来看,其郊区化发展是城市工业大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市民环境意识增强等综合因素的结果。一般而言,国外大城市郊区化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主要过程。首先是人口居住郊区化——“卧城”发展阶段。西方国家工业化后期出现了“大城市病”,导致了一些富有阶层迁往郊区居住,他们白天到市中心区上班,晚上回郊区休息居住,这种郊区特有的居住功能被形象地称之为“卧城”,这是大城市郊区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次是工商业郊区化——半独立卫星城阶段。这是20世纪中叶,郊区提供大面积廉价的土地供迁出企业扩建或新建以及灵活、快速、安全的汽车运输迅速发展的结果。随着中心市区那些难以承受高昂地价和环境成本的工厂企业的外迁,促使与它们有联系的小厂也跟着外迁,从而掀起了工业郊区化浪潮。紧随其后的是市中心商业以超级市场或购物中心的形式向郊区和居民地带延伸其服务范围。随着中心城区工商业的郊区化,郊区“卧城”的规模、功能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郊区逐渐成为中产阶级工作、生活和居住的重要场所,但与中心城区仍具有紧密的联系和依赖关系。所以,原来功能比较单一的“卧城”开始演变为半独立性的卫星城镇。最后是服务业和办公场所郊区化——边缘城市阶段。这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零售、旅馆、科技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性行业大规模向郊区扩张,交通通讯和网络技术超速发展以及高级住宅和办公楼郊区化发展的结果。半独立性的郊区卫星城镇高度产业化,城市功能多元化趋势明显增强,逐步演变成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边缘城市”,成为城市扩散进程中新的集聚中心和边缘经济增长极,双向吸纳着中心城区和农村居民来此就业居住。这一阶段属于城市郊区化的成熟阶段。
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动因初探_孙群郎[1]
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动因初探¹
孙群郎
内容提要 1970 年, 美国率先成为一个郊区化的国家, 这与美国现代技术进步、 经济发展、联邦政策以及美国的社会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交通、通讯和能源技术的 改进, 为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的迁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而经济结构的变化, 比如企业 规模、部门和地区结构的变化, 使经济活动在郊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效益; 30 年代 大危机以来, 联邦政府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和解决住宅问题, 执行了一系列推动郊区 化的政策, 其中包括住宅抵押保险制度、住宅补贴制度和社区评估制度等; 二战以来, 黑人和少数民族在中心城的集中, 加剧了美国城市种族矛盾, 进一步推动了白人中产 阶级的郊区化。
º 陈宝森: 5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 ) ) ) 从罗斯福到里根6 ,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452 页。 » 美国商业部人口普查局: 5美国历史统计 ) ) ) 从殖民地时 代至 1970 年6 ( U . 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Bureau of t he
郊区化视角下的美国城市群发展及其启示
摘 要:20世纪下半叶世界城市化转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郊区化浪潮下的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美国城市群发展具有典型性,本文客观分析美国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21世纪初,中国城市化进入了转型阶段,中国大城市正向都市区方向演进,众多城市群正在形成之中,但中国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棘手的问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美国;城市群发展;郊区化;启示
Abstract: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ization i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galopolises under suburbanization tide.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megalopolises are typical.This paper objectively analyz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megalopolises,and study their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Chinese urbanization has entered a transformation stage.The megalopolises in China's are evolving towards metropolitan areas. Many megalopolises are forming. However, there are many very serious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galopolises in China,which needs to draw on the valuable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美国的郊区化历程以及后郊区的特征
美 国的 郊 区化 历 程 以及 后 郊 区Leabharlann Baidu的特 征
马 栋
(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江 苏 南京 2 0 9 ) 1 0 3
摘
同景 呈
要的借鉴意义 。
黎
杉矶发生这种 重大的空 间变革 究其更深层的原因不是 因为小
汽车 的出现 ,而是 因为郊区化理念及其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
种模式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展 ,郊区也在扩展。在中国郊 区 化发展的背景 、 推动力和形态都与美国的郊区化 发展 区别很 大, 纵然如此 , 研究美 国的郊区化也对我国的城 市发 展有 重 经典 的现代大都市的特征是高楼林立 , 高密 度和喧 嚣动 荡 。而郊 区化是城 市的要素转移或分散到郊区的过程 , 消除
关系 ,他们想要强调的是空地 的计 划性 和景观维度 。 自二战以来 ,郊 区形态 、功 能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变化 。
民的共同记忆 。中心和 边缘 的混合 ,郊区对城市 中心 区的入 侵 ( 如最先在郊 区出现 的购物 中心在城市 中心蓬勃发展 ) 使
美国的一些城市开始意识到大都市以空旷的形式存在本 身所
的城 市中心随着商业 、工业和服务业的撤 离开 始败 落 , 了 成
美国城市郊区化
许多美国人都住在城市的郊区,而并不住在市中心。郊区的住宅,生活条件往往更为优越,吸引大批中产阶级前往居祝对美国城市的这种郊区化趋势,?各种评论。本文介绍了这种郊区化发展的起源。私营建筑公司在其中发挥了创造潮流的作用。
莱维顿(Levittown)在美国是一个著名的词,指的是莱维特父子建造的郊区城镇。这种城镇的发展,引起了美国城市化格局的重大转变,大大促进了美国城市的郊区化。
二战结束以后,大批美国大兵返回国内。这批人可为数不少,超过1600万,而且大多是年轻力壮之辈。在战场上厮杀了几年以后,他们回到家乡,该建设自己的小日子了。他们要结婚生子,要拥有自己的家、自己的住房。1946年一年就出生了新生儿340万——这就是所谓的战后“婴儿潮”。?么满足这突然爆发的对住房的大量需求呢?这成为了摆在美国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时的美国,在住宅供应方面有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数量严重短缺。1930年代以来的经济危机及随后的世界大战,使得可用于建造住宅的资源数量大大减少。房地产商或者破产,或者转行,新屋建造数量很少。那些退伍的大兵,拿着为数不多的退伍金,想要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中购买住宅,基本上是痴心妄想。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得不暂时和父母挤在一起居祝
这时,美苏之间的冷战也正愈演愈烈。在这种背景下,能否为人民提供足够多足够好的住房,就非常重?,具有制度竞赛的意义。杜鲁门总统宣称:“在证明我们的民主体制可以为我们的人民提供像样的住房以前,我们怎么能指望在欧洲推广民主呢?”而所谓“像样的住房”,在美国人看来,就是独立的带院落的住房。这种住房区别于苏联那种集中居住的公寓式住宅。美国人讽刺那种集中式的住宅是“巢穴”。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_国际政治论文.doc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特点_国际政治
论文
人口减少了10%,每个城市的内层郊区丧失人口在3-10万之间。(注:Kenneth
T.Jackson,Crabgrass
Frontier:The
Suburb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p.234.)那些宅地宽敞、环境优雅的中上阶层的郊区进一步向着外层郊区扩展。
二、就业的郊区化进程
自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来,城市日益成为美国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主要依托。但随着美国人口的大举郊迁,美国经济活动的重心也从城市向郊区偏移,制造业、商业、服务业乃至企业的办事机构纷纷到郊区安家落户。最先向郊区转移的经济活动是制造业,然后是商业、服务业和企业办事机构等。随着经济活动的郊区化,中心城的功能和地位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1.制造业的郊区化
随着美国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工业企业的集中出现了许多不经济因素,如地价的上涨、税收的加重、设施的老化、环境的污染、交通的拥挤,加之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美国经济向后工业经济的转变等,使工业生产在内城的聚集受到了限制,而汽车运输的发展则为工业向郊区的扩散创造了条件。所以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美国制造业以更快的速度由中心城向郊区转移,工业卫星城和工业园区普遍建立起来。
早在19世纪末,传统工业就已在郊区建立了众多的卫星城,
这是工业郊区化的最早表现形式。进入20世纪以后,郊区工业园区的发展成为工业郊区化的另一种主要形式,到1940年美国的郊区工业园区增加到35个。战惑,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工业园区在郊区大批地涌现出来。到70年代初,美国的工业园区达2500个以上。1972年,仅芝加哥大都市区的工业园区多达356个。(注:R.J.Johnston,The
后郊区时代美国都市区空间马赛克结构的形成与管治
后郊区时代美国都市区空间马赛克结构的形成与管治关于后郊区时代美国都市区空间马赛克结构的形成与管治
一、引言
二、后郊区时代美国都市区空间马赛克结构的形成
1.后郊区时代的背景
2.都市区空间马赛克结构的定义与特点
3.后郊区时代美国都市区空间马赛克结构的形成原因
三、空间马赛克结构管治的挑战与对策
1.扩大合作范围,强化地区整合
2.整合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3.加强规划管控,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四、案例分析
1.纽约市的后郊区化引发的社会问题
2.华盛顿特区的金融业集群带来的空间结构调整
3.芝加哥都市区的郊区化现象及其管治的探索
4.洛杉矶都市区人口流动的影响及其管理方法
5.休斯敦都市区的规划建设与对空间马赛克结构的调整
五、结论
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美国都市区出现了一种新的空间结构特征——空间马赛克结构(mosaic spatial structure)。该结构在地理上表现为
城市空间多元化,社区文化单一化,地区融合并不明显。本文将从后郊区时代背景下阐述美国都市区空间马赛克结构的形成,分析与探讨其带来的管治挑战与对策,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加以解读。
后郊区时代美国都市区空间马赛克结构的形成
1.后郊区时代的背景
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从城市中心开始向郊区扩张。20
世纪60年代,自上世纪末起的城市郊区化过程急剧加速,城
市中心区的疾病和拥堵、公共秩序恶化、社会矛盾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引发了政策制定者、规划专家和城市管理者的共同关注,于是美国政府开始推动顶层设计,共同探索适应这一背景的城市发展理念,诞生了所谓的“后郊区时代”。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原因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原因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是指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城市中心迁移
到城市周围的地区,形成了现代城市的郊区。郊区化现象很普遍,观察全球的城市都有这
种趋势,但美国的郊区化现象是最为显著的一个。
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在战后经济条件的支持下,人们想要获得更多的空
间和住房条件。由于土地资源丰富,房屋造价低廉,贷款利率低,人们能够以比城市更低
的价格购买到更大的房屋。这种条件将低收入家庭和普通家庭一起吸引到了郊区。
其次,美国的城市交通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美国的城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
了大规模的汽车拥堵问题。由于公共交通缺乏投资,城市中心拥挤不堪,道路状况不佳,
人们越来越难以在城市中心生活和工作。许多人选择居住在离市中心更远的地区,在乡村
或郊区的聚落中找到更为宽敞、便捷且经济实惠的住房。
还有一些因素也推动了美国城市的郊区化。其中包括城市中心威胁安全的犯罪率上升,社交娱乐设施的空缺,道路和公共设施的荒芜以及城市疏散计划的安排。这些因素都迫使
人们转向离城市更远的地区,以寻找新的居住区和生活方式。
在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一直支持着郊区化的趋势。政
府通过修建新的郊区公路,鼓励了个人汽车所有权的发展。城市以外的土地开发商和发展
商协助将农业和野地或已有一些聚落的人工交通往返频繁的区域营造成了住宅社区,推动
了美国城市的郊区化。
虽然美国的城市郊区化现象已经很普遍,但是它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城市与
郊区之间的距离,往返时间较长、交通成本较高。新建住宅对于基础设施和资源的需求也
美国郊区化的经验与教训(一)
美国郊区化的经验与教训(一)
内容提要:二战后美国城市化进入了郊区化阶段。人口、工厂、商店及各种机构从城市中心迁移出去,在城市外围的郊区重新定址。郊区化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郊区取代城市成为经济增长的中心,美国社会经济重心也由城市移往郊区,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郊区化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教训深刻,值得后发展的国家认真汲取。
关键词:郊区化,经验,教训
二战后,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入了郊区化阶段,郊区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吸引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大城市的郊区化现象日益突出,出现了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郊区化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1.城市化到郊区化的转变
工业化之后,城市社会日益繁荣。城市高楼林立、商店鳞次栉比,窗明几净,尤其是博物馆似的百货商店商品琳琅满目,象征着城市社会的富裕。在城市聚集经济影响之下,制造业、服务业大规模地向城市聚集,提供了众多的经济机会,导致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地向城市流动。社会流动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但人口及机构大量集中也带来了众多的城市问题,即现代“城市病”。
19世纪晚期起,美国城市病日趋严重。城市空气与水源污染是这一时期公众最为关心的事。美国工业心脏钢铁城市匹兹堡素有“烟城”之称,市区无数烟囱吐出滚滚的浓烟,天空雾气沉沉。中西部的城市工厂则把废料直接排入河里,使清澈透明的俄亥俄河变成了黑色的河。此外,城市拥挤、贫民窟蔓延、交通拥塞、犯罪猖獗、土地价格高涨等问题也趋于恶化。
美国郊区化
美国郊区化
第一章战后美国郊区化的发展及其特征.
第一节战后美国的郊区化与大都市的横向扩张
第二节美国城市郊区化的特征
第二章美国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交通方式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带动
第三节核心家庭模式对郊区化的推动.
第四节联邦政府对郊区化的推动.
第三章美国城市郊区化的负面效应
第一节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二节对郊区居民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的影响
第一章战后美国郊区化的发展及其特征
第一节战后美国的郊区化与大都市的横向扩张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随着小汽车的逐步应用和推广,居民开始离开中心城区到郊区居住,美国开始了现代郊区化进程。但在那个年代,居民往郊区移动的规模较小,购物、商业、办公区主要仍位于中心城区。
二战后是美国现代郊区化的新阶段,此时,美国不仅出现了居民移居郊区的高潮,而且经济活动也开始向郊区转移,在郊区形成了工业园区、办公园区、混合园区、就业长廊等不同类型的就业功能区。由此,美国城市逐步实现了就业的郊区化,改变了大都市区的空间布局,使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由单中心逐渐转变为多中心。
二战后,美国有大量退伍军人需要住房。从欧洲、太平洋或是从美国本土的军事基地专业复员的美国大兵,人数达到1600万。迅速壮大的中产阶级也对住房产生很大的需求。人们在大萧条和二战期间积累起来的住宅需求于战后迸发出来,年轻人要组建家庭,现有的家庭要搬进新居,住宅需求急剧膨胀。据粗略估计,美国当时迫切需要500万套住房。
由于联邦政府政策、美国家庭对住房的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国选择在郊区大规模建设住房。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莱维特父子公司建设的郊区城镇莱维敦(Levittown)。莱维敦建造了3个,共有14万套住房,成为美国战后住房郊区化的代表,深受移居郊区的白人中产欢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回顾及展望
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回顾及展望
摘要:本文回顾了美国自殖民地时期以来的城市化和郊区化历史过程。美国的城市化和重大社会经济变革主要发生在19世纪,而美国的郊区化则始于20世纪,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得到加速发展。尽管中美两国之间存在许多差异,但是中国迟早也将经历先城市化,后郊区化的过程。在未来中国的大都市地区,在城市化和郊区化两种力量的相互影响下,一个由便利交通和通讯基础结构设施支撑的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必将最终形成。
关键词:城市化郊区化工业化移民都市区
1引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又是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在1776年宣布独立以后,美国经历了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20世纪的后工业革命。美国城市化水平由1790年的5%提高到现在的75%以上。美国的城市发展从小到大,由集中到分散,最终形成了以都市区为核心的巨型城市带。美国的城市化过程同美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其他因素息息相关。尽管如此,美国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其他国家的城市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本文首先回顾美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过程,接着集中讨论影响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的主要因素。最后,文章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前景进行初步的展望。
2美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过程
2.1美国城市化概况美国是世界上面积第4大的国家,总面积为938万平方公里,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和中国。美国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国家,从1776年宣布独立至今仅有226年的历史。但是,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1996年不变价格计算)为$32,653美元。1910年以后,美国人口普查局用2,500人口作为界定是否为城市地区(UrbanPlace)的标志,200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更要求城市地区符合以下2项要求:第一,核心普查区内的每平方英里人口密度大于1,000人;非核心普查区内的每平方英里人口密度大于500人。根据这一标准,美国的城市化速度很快。1790年时美国是一个农业国家,13个独立州的总人口仅为390万人,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5%。但在2000年时,全国的总人口高达2.81亿多人,城市人口的比例高达75%以上。
国外大城市郊区化的演变及启示
国外大城市郊区化的演变及启示
一个城市的发展始终受到向心力与离心力的推动,这两种力量的对比与转换导致了城市发展出现的阶段性。郊区化(suburbanization)就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郊区化浪潮,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新现象,也是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产物。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上海、沈阳等大城市相继出现了郊区化现象,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就中外郊区化进行了对比分析,但没有系统地总结国外郊区化发展的相关经验和教训。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经济的规模化发展,将来会有更多的大城市继续向郊区化阶段推进。所以,总结国外大城市郊区化发展的相关经验和教训,为我国郊区化的顺利发展提供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外大城市郊区化的发展过程
根据国外大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现实来看,其郊区化发展是城市工业大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市民环境意识增强等综合因素的结果。一般而言,国外大城市郊区化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主要过程。首先是人口居住郊区化——“卧城”发展阶段。西方国家工业化后期出现了“大城市病”,导致了一些富有阶层迁往郊区居住,他们白天到市中心区上班,晚上回郊区休息居住,这种郊区特有的居住功能被形象地称之为“卧城”,这是大城市郊区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次是工商业郊区化——半独立卫星城阶段。这是20世纪中叶,郊区提供大面积廉价的土地供迁出企业扩建或新建以及灵活、快速、安全的汽车运输迅速发展的结果。随着中心市区那些难以承受高昂地价和环境成本的工厂企业的外迁,促使与它们有联系的小厂也跟着外迁,从而掀起了工业郊区化浪潮。紧随其后的是市中心商业以超级市场或购物中心的形式向郊区和居民地带延伸其服务范围。随着中心城区工商业的郊区化,郊区“卧城”的规模、功能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郊区逐渐成为中产阶级工作、生活和居住的重要场所,但与中心城区仍具有紧密的联系和依赖关系。所以,原来功能比较单一的“卧城”开始演变为半独立性的卫星城镇。最后是服务业和办公场所郊区化——边缘城市阶段。这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零售、旅馆、科技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性行业大规模向郊区扩张,交通通讯和网络技术超速发展以及高级住宅和办公楼郊区化发展的结果。半独立性的郊区卫星城镇高度产业化,城市功能多元化趋势明显增强,逐步演变成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边缘城市”,成为城市扩散进程中新的集聚中心和边缘经济增长极,双向吸纳着中心城区和农村居民来此就业居住。这一阶段属于城市郊区化的成熟阶段。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下的美国乡村发展与振兴
摘 要:工业化后,美国人口及资源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城市成为经济的中心而日益繁荣,广袤无垠的农村地区富有活力的人口及资源大量流失,经济呆滞与衰退,大量农场被抛弃,无数的村庄荒无人烟,众多小镇消失,乡村衰败触目惊心,城乡冲突异常激烈。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将公共资源优先配置在大城市之外的地区,引导社会资源流向郊区及乡村。在郊区及乡村基础设施等引导下城市资源、生产要素等向外分散,进而推动郊区、非都市区发展,实现了乡村的振兴,对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美国;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乡村振兴
Abstract: After the industrialization, American people and resources moved from the countryside to the cities,so cities become economic centers and are increasingly prosperous. The vast rural areas lost their vital population and resources, and its economy was sluggish and decline, and a lot of farmland was abandoned,and a large number of villages were deserted,numerous small towns were disappear. The decline of the countryside was alarming,and conflict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ere very fierce.After World War II, the federal government of US initiatively allocated the public resources to the region out of the big cities, which led social resource move into suburban area and country.Under the guidance of suburban and rural infrastructure, urban resources and production elements are dispersed outward,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uburban and non-metropolitan areas, thus achiev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having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原因
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原因
二战以来,美国城市人口以空前的速度向郊区转移,到70年代郊区人口已经分别超过了中心城和乡村人口,这是继1920年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另一次历史性的变化。美国不仅在人口方面成为一个郊区化的国家,而且其经济活动的重心也在日益向郊区转移。本文试图对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的进程及其动因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美国城市郊区化的原因
美国之所以成为一个郊区化的国家,既是社会的技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联邦城市政策的产物,同时也与美国的社会特征有密切的关系。
1、科技进步为郊区化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有三项技术的变革对城市的发展演变具有重大的影响,即交通、通讯和能源技术。
1956年美国国会通过《联邦援建公路法》,计划在全国铺设万英里的州际
高速公路,其中有5000英里是位于城市地区的环城公路和辐射状公路,便利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流动。与此同时,汽车也开始普及起来,到1978年美国拥有汽车亿辆,平均每人拥有一辆汽车。(注:褚葆一主编:《当代美国经济》,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年,第90页。)由于汽车和公路的发展,美国的郊区
化进程也以空前的速度展开。1971年美国城市史学家约翰·B.雷(John )评
价道:“当代郊区是汽车的产物,如果没有汽车,郊区就不可能存在。”(注:Kenneth ,Crabgrass Frontier:The Suburb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通讯技术对于人口与机构的分布也有重大的影响。在工业化初期,由于通讯技术落后,人口和工业不得不向城市聚集,同时,的经营部门也不能与生产部门分离,工厂的郊区化受到了很大限制。的发明和使用打破了这种局限。1920年,美国
美国郊区化
美国郊区化
第一章战后美国郊区化的发展及其特征.
第一节战后美国的郊区化与大都市的横向扩张
第二节美国城市郊区化的特征
第二章美国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交通方式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带动
第三节核心家庭模式对郊区化的推动.
第四节联邦政府对郊区化的推动.
第三章美国城市郊区化的负面效应
第一节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二节对郊区居民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的影响
第一章战后美国郊区化的发展及其特征
第一节战后美国的郊区化与大都市的横向扩张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随着小汽车的逐步应用和推广,居民开始离开中心城区到郊区居住,美国开始了现代郊区化进程。但在那个年代,居民往郊区移动的规模较小,购物、商业、办公区主要仍位于中心城区。
二战后是美国现代郊区化的新阶段,此时,美国不仅出现了居民移居郊区的高潮,而且经济活动也开始向郊区转移,在郊区形成了工业园区、办公园区、混合园区、就业长廊等不同类型的就业功能区。由此,美国城市逐步实现了就业的郊区化,改变了大都市区的空间布局,使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由单中心逐渐转变为多中心。
二战后,美国有大量退伍军人需要住房。从欧洲、太平洋或是从美国本土的军事基地专业复员的美国大兵,人数达到1600万。迅速壮大的中产阶级也对住房产生很大的需求。人们在大萧条和二战期间积累起来的住宅需求于战后迸发出来,年轻人要组建家庭,现有的家庭要搬进新居,住宅需求急剧膨胀。据粗略估计,美国当时迫切需要500万套住房。由于联邦政府政策、美国家庭对住房的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国选择在郊区大规模建设住房。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莱维特父子公司建设的郊区城镇莱维敦(Levittown)。莱维敦建造了3个,共有14万套住房,成为美国战后住房郊区化的代表,深受移居郊区的白人中产欢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美国史作业: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初探
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初探
摘要:战后,美国的郊区化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并达到高潮,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郊区化国家。美国的郊区化现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术界掀起了研究美国郊区化的热潮,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美国;城市;郊区化
一、研究沿革
首开美国城市史研究先河的是以社会学家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1916年,帕克发表《城市;对于开展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首次阐明城市社会学的性质、研究目的和方法。受其影响,许多学者纷纷转向城市史研究,并于1925年出版了成果汇编《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由此奠定了美国城市社会史的基础。
历史学家涉足城市史研究较晚,直至20世纪韧,其研究的侧重点还主要是美国内政、外交、军事等同题。虽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著名美国史家约翰麦克马斯特和爱德华钱宁早已提及城市研究的重要性,但在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30年代,“边疆学派”的创始人特纳首先提出有必要用城市来重新解释美国历史,并着手搜集资料,准备撰写“美国历史上城市的重要性”一文,可借最终未能完稿城市史研究之所以能在史学界获得学术地位,首先应归功于老施莱辛格等人的努力 1933年,老施莱辛格出版《美国城市的兴起》一书,强调城市在19世纪后半期工业化中的关键作用,首次提出美国历史的“城市解释”;随后他又发表了“美国历史上的城市”一文,指出城市文明对美国生活产生的影响不亚于“边疆”,从而开创了史学界研究城市史的先河,被公认为史学界城市史研究的鼻祖。
20世纪前30年的研究成果,为美国城市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50年代,城市个案研究蓬勃兴起,“城市传记”成为城市史家主要的写作形式。此时的成果最突出地体现在殖民地时期的城市与城镇、西部城市和南部城市三大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郊区化的经验与教训(一)
内容提要:二战后美国城市化进入了郊区化阶段。人口、工厂、商店及各种机构从城市中心迁移出去,在城市外围的郊区重新定址。郊区化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郊区取代城市成为经济增长的中心,美国社会经济重心也由城市移往郊区,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郊区化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教训深刻,值得后发展的国家认真汲取。
关键词:郊区化,经验,教训
二战后,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入了郊区化阶段,郊区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吸引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大城市的郊区化现象日益突出,出现了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郊区化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1.城市化到郊区化的转变
工业化之后,城市社会日益繁荣。城市高楼林立、商店鳞次栉比,窗明几净,尤其是博物馆似的百货商店商品琳琅满目,象征着城市社会的富裕。在城市聚集经济影响之下,制造业、服务业大规模地向城市聚集,提供了众多的经济机会,导致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地向城市流动。社会流动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但人口及机构大量集中也带来了众多的城市问题,即现代“城市病”。
19世纪晚期起,美国城市病日趋严重。城市空气与水源污染是这一时期公众最为关心的事。美国工业心脏钢铁城市匹兹堡素有“烟城”之称,市区无数烟囱吐出滚滚的浓烟,天空雾气沉沉。中西部的城市工厂则把废料直接排入河里,使清澈透明的俄亥俄河变成了黑色的河。此外,城市拥挤、贫民窟蔓延、交通拥塞、犯罪猖獗、土地价格高涨等问题也趋于恶化。
日趋严重的城市问题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城市环境恶化导致各种疾病对人体的侵袭;城市环境嘈杂,居民心理压力增加;犯罪猖獗,居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居民离心力增加。交通拥挤、地价高涨、劳动力价格上涨,城区制造业成本增加,甚至出现聚集的不经济,迫使工厂向生产成本低廉的地区转移。
二战后,出现了技术与交通的一系列革命,政府不失时机地推动郊区化的进程。战后,流水作业逐渐在美国工厂中普及。过去产品采取垂直式的组装,在城区狭窄的楼房内进行,流水作业一改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产品从零件到部件再到成品的整个工艺在一个巨大平面上完成。而且这一时期美国企业趋于大型化,庞大的控股公司大量出现,这类公司可以自成体系,不必聚集于城市核心地区。在此背景下,厂商就转向郊区寻找宽阔而廉价的土地。
流水作业的广泛使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1945年,美国登记的私人小汽车为2550万辆,到1960年美国五分之四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1]。汽车的普及对郊区化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此新的交通技术条件之下,美国各级政府不失时机地采取积极的公共政策。二战后的交通发展中,政府由过去的间接扶持转到大规模的介入。1956年,国会通过了《联邦援助公路法》,从此开始了大规模的援助公路建设。该法案还建立了联邦公路信用基金(FederalHighwayTrustFund),征收汽油、车辆、轮胎等消费税资助公路建设2]。1983年,联邦政府用于公路建设的费用累积为5000亿美元。美国各地建立了庞大的公路与道路网,到1995年,美国已拥有1300万英里的道路3]。
高速公路从城市核心地区向郊区广阔的空间放射,并深入到乡村腹地。高速公路网建立后,聚集经济影响向广阔的空间扩散,郊区、小城镇及公路沿线土地大幅度升值,有力地促进这些地区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美国城市空间结构由聚集走向分散,城市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大众郊区化时期。
二战后,美国中产阶级、富裕的蓝领工人大规模地从城市向郊区迁移,有力地推动战后美国郊区化的进程。1940年至1970年郊区人口增长275%,而城市人口仅增长50%4]。人口增长的差距使美国人口布局发生了变化,郊区在整个人口中的比例大幅度上升。1970年,郊
区人口超过了城市中心,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的地区。80年代,城市人口进一步向郊区分散,居住在郊区的人口超过一亿,占全美人口的44%。至此,美国完成了由城市国家向郊区国家的转变。
2.郊区化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战后的郊区化对美国社会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随着人口、制造业及传统服务业大规模向外迁移,郊区化对美国城乡地区产生了前所未有影响,极大地拓展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减轻了困扰着城市发展的现代“城市病”,并实现了城市产业升级与城乡社会一体化。今日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饱受“城市病”的蹂躏及城乡差距日益拉大的困扰,美国通过郊区化成功地解决了这一十分棘手的问题,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美国郊区化的效益表现如下:
第一,郊区化有力地拓展城市空间。城市空间大规模向外拓展,城市经济越过城市边界,向城市边缘、郊区乃至辽阔的农村扩散,把这些地区纳入城市强有力的影响之下。在城市空间向外拓展过程中,郊区获得量与质的发展,郊区城镇与城市中心竞争日益激烈,对整个大城市地区及辽阔区域的空间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战后,在城市化向外扩散过程中,具有城市性质的郊区次级中心形成。工业化之后,空间狭窄的城市成为社会经济的中心,城市边界之外的郊区成为其农业附庸。郊区化使人口及厂商从城市中心分散出去,然后在郊区重新汇集,形成郊区次级中心。郊区已改变了原有的城市农业附庸的地位,成为新的城市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影响空间极大地扩张。
郊区次级中心的形成及扩张,形成一种与传统的紧密型城市不同的多中心的分散型的现代大都市。二战前的美国城市功能集中,人口、制造业、商业等都聚集在城市中心附近的狭窄地区。当时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芝加哥等城市的面积不超过250平方英里。二战后,城市向外扩散,城市边界之外的郊区次级中心大量涌现,并最终形成城市地区多中心化的布局。新型城市的面积辽阔,大多超过5000平方英里,改变过去的以街区来衡量城市规模的方式,这种新型的城市面积则以快车道和高速公路形成的发展走廊来衡量。
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继续向外扩散,形成了郊区之外的多中心地带。这种多中心地带的增长具有特殊而独立的模式,作为完全城市化的县(fullurbanizedcounty)而出现5]。完全城市化的县境内并没用任何大的城市,也不受大城市的影响,但却像城市一样为居民提供工作及住宅。它们被视作是一种新的空间地带,具有城市特征及分散的形式。加利福尼亚州的奥伦治县,向100多万劳动力提供非农就业。城市化以这种新的方式在美国城市边界之外的县推进,这对于拓展城市化空间意义深远,同时也为现代农村地区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郊区次级中心的扩张,还推动大城市圈(有的学者称为集合城市)的形成。城市向外分散,郊区向四周蔓延,大城市地区间的郊区相互交错,城乡间差异已不明显。在此基础上,相邻几个大的城市地区构成了连绵数万平方英里而各地区差异不大的大城市圈(Megaloplis)。二战后,美国形成了三大城市圈:东北部(Boswash)、中西部(Chippitts)及加利福尼亚等大城市圈(Sansan)。东北大城市圈北起波士顿经中部的纽约直趋南方的华盛顿和里士满,南北长500英里,跨越十个州,总面积为5.3万平方英里,20世纪80年代人口大约为8000万,约占当时美国总人口的1/4。今日美国,庞大的经济、人口日益向10来个大大小小的城市群集中,这些城市群正向大城市圈方向发展。大城市圈的出现,使城市及城市化空间极大地拓展,加之大城市圈拥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各国都十分关注大城市圈的发展,我国“十一五”规划将大城市圈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
第二,郊区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制造业、传统服务业向郊区分散,使城市经济空间获得空前的拓展,郊区逐渐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体,并给城市中心产业升级带来了机遇。富裕的人口向郊区转移,制造业也从中心向边缘、郊区乃至非城市地区的小城镇迁移,使经济重心由城市中心转移到城市外围的郊区。二战后,大量制造业从城市中心移往郊区,形成郊区新的制造业中心。在特定郊区,政府组织及厂商有意识地让同类制造业聚集,形成了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