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质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及其对剩余油的控制_以渤海海域P油田为例

合集下载

精细油藏描述中剩余油研究进展

精细油藏描述中剩余油研究进展

精细油藏描述中剩余油研究进展摘要:剩余油表征一直是油田开发中后期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内容。

目前我国的石油工业发展较快,石油资源的地位仍然无法取代。

加强石油油藏等相关研究,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剩余油;精细油藏;油藏工程1剩余油研究的重点内容1.1储层中剩余油类型和分布规律刻画董冬等研究了河流相储层中的剩余油类型划分和分布规律特征。

窦松江等以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为例,研究了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其配套挖潜措施。

剩余油的类型主要包括宏观剩余油和微观剩余油,其中宏观剩余油主要指油藏规模剩余油的发育特征,而微观剩余油主要指剩余油在孔隙结构中的分布规律。

1.2剩余油形成和分布模式表征及控制因素分析王志高等以辽河油田曙二区大凌河油藏为例,进行了稠油剩余油形成分布模式及控制因素分析。

该项研究主要综合地质和开发特征,通过剩余油成因和分布位置特征,对剩余油进行分类描述及预测。

1.3层序地层学划分、构造精细解释、储层构型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流动单元分类等在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

汪益宁等研究了高精度构造模型在密井网储层预测及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胡望水等以白音查干凹陷锡林好来地区腾格尔组为例,分析了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陈程等以吉林扶余油田S17-19区块为例,研究了点砂坝内部水流优势通道分布模式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1.4储层剩余油分布特征预测尹太举等以马场油田为例,对复杂断块区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进行了预测。

研究认为剩余油预测包括井点剩余油预测和井间剩余油预测2方面。

1.5三次采油措施后剩余油分布特征描述宋考平等分析了聚合物驱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降低了流度比,在宏观上起到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聚合物溶液黏弹性加大了其与油膜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微观驱油效率;不同水淹程度产生不同特征的剩余油,盲端状剩余油受聚合物驱影响最大;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受不可及孔隙体积倍数影响,主要以簇状形式存在。

辫状河储层内部构型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

辫状河储层内部构型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
A b s t r a c t :T a k i n g S e d i me n t a r y U n i t P I 3 i n D a q i n g S a b e i D e v e l o p m e n t Z o n e a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i n g o b j e c t , t w o s u p e r
2 0 1 5年 8月
大 庆石 油地 质与 开发
Pe t r o l e u m Ge o l o g y a nd Oi l f i e l d De v e l o p me n t i n Da q i n g
Au g .,2 01 5
第3 4卷第 4期
Vo 1 . 3 4 NO . 4
F I NE CHARACTERI ZATI oN oF THE I NTERNAL CONF I GURATI oNS FoR
THE BRAI DED RI VER RES ERVo I RS AND REM AI NED oI L
YU Hu a n
( N o . 3 O i l P r o d u c t i o n P l a n t o fD a q i n g O i l i f e l d C o . L t d . ,D a q i n g 1 6 3 1 1 3 ,C h i n a )
o f t h e m i c r o — s t r u c t u r e s 。 i n j e c t i o n — p r o d u c t i o n i m p e r f e c t p a r t s , e d g e s o f t h e b r a i d e d c h a n n e l s ; t h e l o n g i t u d i n a l l y r e —

近岸水下扇多级次储层构型特征及剩余油分布——以Bongor盆地X油田下白垩统油层为例

近岸水下扇多级次储层构型特征及剩余油分布——以Bongor盆地X油田下白垩统油层为例

近岸水下扇多级次储层构型特征及剩余油分布——以Bongor盆地X油田下白垩统油层为例冯烁;刘倩;彭子霄;付超;李苏磊;刘明慷【期刊名称】《东北石油大学学报》【年(卷),期】2022(46)2【摘要】陆相断陷湖盆近岸水下扇沉积体内部厚层砂体结构复杂,剩余油分布规律认识不清。

以Bongor盆地X油田下白垩统油层为例,根据岩心观察、密井网测录井、生产动态等资料,分析研究区下白垩统典型厚层近岸水下扇沉积序列,研究不同级次下的储层构型及其对沉积体内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结果表明:研究区可识别泥质沉积面、冲刷/侵蚀面两类界面,近岸水下扇构型单元划分为7个级次(一级~七级),识别分支水道、席状砂、分支水道间和末端水道4种四级构型单元,复合分支水道为五级构型单元。

储层内剩余油分布受四级、五级构型单元平面展布特征控制,具有构型界面夹层垂向控油和分支水道砂体横向控油两类模式,构型单元平面连通性及界面阻隔是控制油水连通的主要因素。

该结果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层开采后期剩余油挖潜提供指导。

【总页数】16页(P58-71)【作者】冯烁;刘倩;彭子霄;付超;李苏磊;刘明慷【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21【相关文献】1.近岸水下扇储层构型及剩余油分布模式——以柴达木盆地七个泉油田E31油藏为例2.近岸水下扇扇中厚砂体储层构型及对剩余油控制——以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古近系核桃园组三段四砂组2小层为例3.基于储层构型的三角洲前缘剩余油分布规律——以渤海湾盆地S油田东营组二段下亚段Ⅰ油组为例4.扇三角洲厚储层构型解剖及在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以珠江口盆地文昌B油田为例5.致密砂岩储层微观水驱油实验及剩余油分布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吴起油田L1区长7储层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辫状河储层构型的应用研究

辫状河储层构型的应用研究

辫状河储层构型的应用研究近年来,辫状河储层构型成为油气勘探勘查领域中令人关注的研究话题,因为它有助于深入了解岩性控制下油藏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将从辫状河储层构型的定义、分类、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出发,综合阐述辫状河储层构型在油气勘查领域的应用。

1、辫状河储层构型的定义辫状河储层构型是指依托碎屑岩砂岩体内明显的水动力建造的储层,具有不规则的巧妙细节。

水动力通过平流等机制影响河系,改变河流轨迹,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储层构型,即辫状河储层构型。

2、辫状河储层构型的分类根据沉积河系的形态和类型,将辫状河储层构型分为曲移河构型、缓存河构型和排列河构型三大类。

(1)曲移河构型:曲移河构型由曲移河型和斜坡河型组成,它们以多条短曲移河谷和斜坡河两类曲移河系统为主要沉积形态,它们具有较多的辫状河渠,但没有主河流。

(2)缓存河构型:缓存河构型是河系系列缓存河流形成的构型,它们缓慢地沿流域的细分地形排列,包括横移河流、多左右分支、交叉河流等沉积河系及其所形成的辫状性河流储层。

(3)排列河构型:排列河构型是由排列河流型和斜坡河流型组成,它们以多段排列河谷和斜坡河两类排列河系统为主要沉积形态,河流系统的横弯曲长度为数十米至几公里,具有明显的主河流流程及较多的辫状河渠。

3、辫状河储层构型的特征辫状河储层构型各种类型的储层共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包括合理的分层结构、便于沉积的滑动侧边线及其冲积特征、耦合时期沉积活动等。

合理的分层结构:辫状河储层构型经历过拉拔强烈的水动力,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分层结构,诸如上中下、河流底泥沙层、砂层、重砂层、细砂层等,这有助于油气的封闭和流动。

便于沉积的滑动侧边线以及其冲积特征:滑动侧边线又称河谷侧边线,它的存在使河流的变形更有效,并在河流底部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台,从而使得沉积物有足够的位置和空间来发育河流沉积构造。

耦合时期沉积活动:油气的封闭和流动,特别是辫状河储层构型的形成,往往是由水动力活动及相关活动耦合同步发育的,耦合时期沉积活动尤其是辫状河储层构型形成的沉积变形活动,对油气的封闭和流动起着重要作用。

海上油田河流相复合砂体构型级次解析

海上油田河流相复合砂体构型级次解析
HuGuangYi1,2 WangHaiFeng1,2 FanTingEn1,2 GaoYuFei1,2 ChenFei1,2 XiaoDaKun1,2 ZhangXianWen1,2
1StateKeyLaboratoryofOffshoreOilExploitation, Beijing 100028, China 2CNOOCResearchInstituteCo., Ltd., Beijing 100028, China
海上油田河流相复合砂体构型级次解析
胡光义 1,2 王海峰 1,2 范廷恩 1,2 高玉飞1,2 陈 飞 1,2 肖大坤 1,2 张显文1,2
1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8 2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8
摘 要 在现有的碎屑沉积地质体构型分级方案基础上,充分考虑自然界中河流沉积演化规律以及海上油
Abstract Basedontheexistinghierarchicalschemeofarchitecturalunitsinclasticdeposits,taking accountoftheevolutionlawofnaturalriversedimentation, thedatabaseandeconomicdevelopmentscale ofoffshoreoilfields,andfollowingtheprincipleandbasisofthegeologicalbodiesclassification, anar chitecturehierarchyoffluvialcompoundsandbodyinoffshoreoilfieldisestablished.Inthispaper, the basiccharacteristicsof13gradearchitectureunitsoffluvialcompoundsandbodyaresystematicallyde scribedfrom theaspectsofgeologicalgenesis,maincontrolfactors,spacetimescale,etc., andthecor

河流和三角洲储层剩余油分布模式——以渤海湾盆地胜坨油田为例

河流和三角洲储层剩余油分布模式——以渤海湾盆地胜坨油田为例

V oI29. . No. 2 A pr 2 7 .. 00
河 流 和 三 角洲储 层 剩 余 油 分布 模 式
以渤 海 湾 盆 地 胜 坨 油 田为 例
黄 石 岩
(. 国 石 油 化工 股 份 有 限公 司 油 田事 业 部 ,£ 1中 j京 1 0 2 ;. 国科 学 院 地 质 与 地 球 物 理 研 究 所 , 京 0092 中 北 10 2 ) 00 9
OF TH E BOH AI BAY BAS N I AS AN EXA M PLE
H u ng Sh y n , a ia
( . l n sDe eo me tBu iesUnt I 1 Oi a d Ga v lp n sn s i,S NOPEC,Bej n 0 0 9 h n iig 1 0 2 ,C ia;
中图分类号 : 37 TE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DI TRI S BUTI oN oDE M oF REM AI NG L NI o

TAKI NG TH E SH ENGTU O LFI OI ELD
Ab t a t s r c :The p p r s u e c a s a d d s rbuton ofma r nd m ir e i i li l i la d a e t did me h nim n i ti i c o a c o r ma n ng oi n fuv a n d la r s r o r,a d bu l s rb i o e ofm a r nd mir e i i i. The p pe ut f wa d et e e v i n it dit i uton m d c o a c o r ma n ng o l a r p or r t a he r ma n ng o l n fuv a n e t e e v i nrc d ma nl n ma gi a i s h tt e i i i l i la d d la r s r o r e ihe i y i r n f ce ,he e bo f ul , i r a ut a t r n d ou nd pa t u on r ld by we 1 The p a s rbu i f r mani g o l s ma nl o ou d we ge ta r nc t ole l. l ne dit i ton o e i n i i y c n— i tole e i ntmi r a is,f u t a d s nd dit i to r ld by s d me c of c e a l n a s rbu i n.Th nt ra r d s rbu i n o e i i l e i e lye it i to fr ma n ng oi i anl o r le e tc lhe e o net . The r m ani i e rc e n up i stv hy h sm i y c nt o l d by v r ia t r ge iy e i ng o l n i h d i sde ofpo ii e r t m r s r o roffu i lwh l n d e e v i l v a ie i ownsd e a i e r t m e e v r o e t .M ir e ani g o lha i e i e ofn g tv hy h r s r oi fd la co rm i n i s fv s p y s,s h a e wo k,s e kl ha e t pe uc s n t r p c e,a t c d, rc e a o u e o i an t r t a he t ikl nd c nf s fo l d wa e .

2014-孙天建-砂质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方法——以苏丹穆格莱特盆地Hegli油田为例

2014-孙天建-砂质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方法——以苏丹穆格莱特盆地Hegli油田为例

mo d e l s wi t h mu d s t o n e ,s e mi — mu d s t o n e ,a n d s a n d b o d i e s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h e s c a l e s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1 u n i t s a t d i f f e r e n t h i e r a r c h i c a ll e v —
s i n g l e b r a i d e d c h a n n e l b e l t ,s i n g l e s a n d b o d y ,a n d s i n g l e a c c r e t i o n o f c h a n n e l b a r . Th e t a r g e t b r a i d e d c h a n n e l s a r e f i l l e d i n t h r e e
Wi t h t h e c o n s t r a i n t o f t h e s c a l e f o r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0 n o f d i f f e r e n t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u n i t s ,a t h r e e — d i me n s i o n a l g e o l o g i c a l mo d e l i s b u i l t u s i n g f a c i e s — - c o n t r o l a n d ma n - c o mp u t e r i n t e r a c t i o n me t h o d t o a c c u r a t e l y d e l i n e a t e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p a t t e r n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U — _ n i t s i n s a n d y b r a i d e d — r i v e r r e s e r v o i r s .

砂体叠置关系与剩余油分布规律

砂体叠置关系与剩余油分布规律

砂体叠置关系与剩余油分布规律杜殿发;郭乔乔;郑洋;张根凯;张雪【摘要】针对不同砂体叠置类型下水驱流线及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明确的问题,以孤东油田七区西区块的地质条件为基础建立概念模型,利用流线数值模拟方法,对储层内部砂体叠置构型进行深入分析,模拟不同空间叠置类型下的油水渗流状态,观察流线的分布及变化,剖析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砂体叠置对流线分布、剩余油的驱替有重要影响作用,剩余油分布呈现叠置区域上部高于下部,边缘区域高于中心区域的规律.流线趋向于保持在原砂体内渗流,泥岩及叠置面的存在改变了流线的方向,造成泥岩、泥岩附近和叠置交界面处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区.该研究对认识层内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提高流线驱替效率及油藏开发后期的方案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期刊名称】《特种油气藏》【年(卷),期】2018(025)004【总页数】5页(P62-66)【关键词】砂体叠置;数值模拟;剩余油分布;流线分布;孤东油田【作者】杜殿发;郭乔乔;郑洋;张根凯;张雪【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 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 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青岛 2665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10 引言中国大多数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日趋分散,开发难度不断增大。

砂体间的叠置关系直接控制注水开发油田的水淹特征,常规的储层研究已无法满足油田生产的需要,需对砂体间的接触关系展开精细研究[1]。

胡光义等[2]对海上油田河流相复合砂体的叠置样式展开研究,封从军等[3]对三角洲前缘复合水下分流河道的单砂体进行识别,以上研究只局限于砂体叠置类型的描述与划分,对不同砂体叠置关系下的剩余油分布研究仅停留在定性层面上,未曾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不同砂体叠置构型下的流线与剩余油分布展开集中研究。

砂质辫状河储层构型对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

砂质辫状河储层构型对流体运动的控制作用
Abstract:Duetothecomplexproblemsinfluidmigrationandremainingoildistributioninthelatedevelopment stage,thesandybraidedriverreservoiroftheGuantaooilgroupintheBohaiQoilfieldistakentoestablishamech anism modelaccordingtothefall-siltseamdistributionpatterns.Thenumericalsimulationandreservoirengineering methodsareusedtoquantitativelystudytheeffectsofreservoirconfigurationonfluidmigrationfromthelateraland longitudinaldirectionsandfinallyobtainthecontrolcoefficientexpressionofsandybraidedriverreservoirconfigura tion.Researchindicatesthatthelateraleffectofsandybraidedriverreservoirconfigurationincreaseswiththefall- siltseam thickness,lateralwidth,frequencyandstratumdip-angle.Whenthesiltseamthicknessexceeds10mand thelongitudinalpermeabilityislessthan100mD,thefall-siltseam showsastrongeffectonlongitudinalfluidmi gration,whichcompletelysuppressesthebottom-aquiferenergyandthereisnopotentialforliquidextraction. Whenthefall-siltseamthicknessoftheGuantaooilgroupislessthan1mandthelongitudinalpermeabilityisgrea terthan100mD,thereislittleeffectoffall-siltseamonoilproduction,whichcannotsuppressbottom-aquiferen ergyandusuallyresultsinbottom-aquiferconing.Thisresearchisofgreatsignificanceforremainingoildistribution patternsandproductionenhancement,whichcouldalsoprovidecertainguidanceforthecomprehensiveadjustment inthelatedevelopmentstage. Keywords:braidedriver;reservoirconfiguration;modernsedimentation;fall-siltseam;controleffect;reservoir numericalsimulation;BohaiOilfield

砂岩储层描述技术在渤海河流相油田中的应用

砂岩储层描述技术在渤海河流相油田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 于娅 (1986-) , 女, 大学本科, 物探助理工程师, 2008 年 6 月毕业于长江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目前从事专业为物 探解释。
0 引言
渤海油田的河流相砂岩储层的储量占到了整 个渤海探明储量的 60%,是渤海油田增储上产的主 力勘探、开发层位。河流相沉积砂体作为油气聚 集的主要场所,受区域地质背景、构造作用、沉 积环境以及成藏模式的影响,砂体在平面上呈弯 曲的长条状、宽窄相间的带状、树枝状等。在实 际生产中,井间储层横向变化大,纵向上油气水 间互,常见邻井对比认为是一套砂体,实际上却 不连通,表现为“一砂一藏”的特点。河流相油 田的油气藏类型以岩性、岩性-构造油气藏为主 (图 1) 。构造破碎,断块面积小,砂体被断层分隔 复杂化,砂体与油源断层接触关系各不相同。并 且海上探井井距较大,勘探和开发的难度较大。 为了更好的把握储层空间展布,为油藏评价奠定 基础,我们开展了储层精细描述工作,并成功的 运用于油田勘探开发的各个阶段。
30
第 38 卷 第 5 期 2017 年 10 月
国 外 测 井 技 术 WORLD WELL LOGGING TECHNOLOG㊃ 基础科学 ㊃
砂岩储层描述技术在渤海河流相油田中的应用
于娅 吕振宇 蔡少武 刘腾 徐嘉亮
(中海石油 (中国) 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摘 要: 河流相储层是在渤海海域广泛发育的储集类型, 河流相油田具有单砂体厚度薄, 井间储层 横向变化快, 纵向上油气水间互, 平面上连通性差等特点。为了更好的把握储层空间展布, 为油田 的勘探开发奠定基础, 渤海开展了定量描述砂体展布的储层描述技术, 该技术在油田的勘探开发 中作用日益凸显, 主要表现在能很大程度的解决海上探井比较少, 井控程度低, 取芯少等情况下的 储层横向展布问题, 能够合理的确定新近系河流相探井井位布署等工作, 提高钻探的成功率。定 量的描述已钻遇的含油砂体, 并总结出如何寻找潜力砂体的经验。随着越来越多的河流相油田投 入开发阶段, 砂描技术的可靠性也得到了证实。目前该技术在渤海海域的河流相油田的勘探和开 发阶段都得到很好的应用。 关键词: 砂体描述技术河流相储层潜力砂体

河流相储层构型及其对油水分布的控制

河流相储层构型及其对油水分布的控制

(1)微观非均质性严重的储层内部; (2)大尺度沉积旋回的上部; (3) 夹层和滞留区的附近。
2、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原油性质、水 动力学特征和开发方式等。以孤岛油田为例,其河流相储层的特殊之处在于,沉 积微相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原油粘度较高以及多层合采等,这些因素均对剩 余油的分布产生了较大影响。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孤岛油田河流相储层结构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在沉积 旋回的影响下,储层厚度呈现出明显的韵律性变化;同时,储层内部也存在着层 内非均质性,这使得油田开发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储层动态变化。
1、剩余油分布特征阐述
根据大量的生产数据和模拟实验,我们发现孤岛油田河流相储层剩余油主要 分布在以下三个区域:
单一河道识别
单一河道的识别主要从河道起源、流经区域和河谷形态三个方面进行判断。
1、河道起源:单一河道一般起源于上游山区或丘陵地带,由水流冲刷侵蚀 作用形成。在河流相储层中,通过分析地层沉积特征和岩石学特征可以确定河道 起源的位置。
2、流经区域:单一河道在发育过程中,会流经不同的地理环境,如平原、 丘陵、沼泽等。根据不同区域的地貌特征和沉积特征可以判断河道的流经区域。
一、河流相储层概述
河流相储层是指在河流作用下形成的储层,主要分布在河流流域内的河床、 河漫滩、阶地等部位。河流相储层具有独特的特征,如颗粒较粗、分选性好、层 理发育等。这些特征决定了河流相储层的储集性能和流体流动性,是研究油水分 布的重要基础。
二、河流相储层构型对油水分布 的影响
河流相储层的构型是指其内部结构和形态特征,主要包括层理、层面构造、 砂体展布等。这些构型特征对油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渤海垦利10-4油田沙三上段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储层预测

渤海垦利10-4油田沙三上段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储层预测

收稿日期:2019-03-07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3-006-002);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重大专项(YXKY-2018-TJ-04)。 作者简介:赵汉卿(1989-),硕士,开发地质工程师,主要从事沉积学及开发地质学方面的研究。
6
第 15 卷 第 2 期
赵汉卿,等:渤海垦利 10-4 油田沙三上段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储层预测
表 1 垦利 10-4 油田沙三上段沉积微相类型
相 亚相
微相
岩性 砂岩厚度/m 韵律性
沉积构造
测井形态
水下分流河道 中、细砂岩
辫状河 前 三角洲 缘
河口坝 粉、细砂岩
水下分流间湾 泥岩
2~6 5~15 0~0.5
正韵律 槽状交错层理,冲刷面 箱型、钟型
反韵律
波状、块状层理
箱型、漏斗型

块状层理
平直型
“北断南超”箕状盆地[1-5](图 1),垦利 10-4 油田位 于莱州湾凹陷的南部缓坡带,北侧紧邻莱州湾凹 陷中心,垦利 10-4 构造为受东西向大型滑脱断裂 控制的似花状构造,油田为依附于边界断层形成 的断块、半背斜构造,成藏位置非常有利。 1.2 区域沉积背景 垦利 10-4 油田物源来自西南方向的垦东凸 起,沉积范围受西侧边界断裂控制,推进至凹陷, 主要沉积环境为近源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 系[6-8(] 图 2)。沙三上段为垦利 10-4 油田的主要含 油层位,油田范围内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亚相和滨浅湖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可细 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水下分流间湾等 3 种 沉积微相。
图 1 垦利 10-4 油田区域位置图
图 2 垦利 10-4 油田沉积模式图
油层

委内瑞拉MPE-3区块Morichal段超重油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

委内瑞拉MPE-3区块Morichal段超重油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

摘要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对原油的依赖程度加大,海外区块成为勘探开发的重要产区。

委内瑞拉盆地东南部的奥里诺科重油带是目前世界上储量最大但开发程度最低的石油富集带,MPE3区块自2006年投入开发,截至目前水平井冷采采收率仅为2.5%,大量剩余油滞留地下,对于超重油油藏剩余油问题认识不清楚,开展其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研究势在必行。

论文在辫状河储层构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超重油油藏动态分析、基于储层构型模型的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开展了超重油油藏剩余油主控因素和分布规律研究。

论文取得以下研究认识:(1)委内瑞拉超重油油藏流体在开发过程中表现出“泡沫油”特征,生产驱动力包括生产压差和油气重力分异造成的驱动力,在初期水平井冷采开发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采油速度以及较低的生产气油比特点,水平井冷采标定采收率为9.62%。

(2)利用分区相对渗透率曲线、泡沫油机理化学方程等提高了超重油油藏数值模拟精度,基于油藏数值模拟研究认为,地下流体的渗流规律受储层砂体内部结构以及油气重力分异作用控制。

纵向来看,超重油油藏油层下部、构型界面位置、储层非均质程度强的水平井间区域剩余油较为富集;平面上的剩余油富集区呈条带状分布,不发生平面的扩散,主要集中在水平井排间、断层不耦合的主力砂体区域;剩余油在单砂体内的富集主要分布于心滩砂体、泛滥平原、辫状河道砂体等不同类型砂体接触带。

(3)指出储层内部结构是影响研究区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不同级次的储层构型界面影响油气重力分异作用,遮挡形成剩余油的富集。

不同成因类型的构型界面、构型单元构成储层的非均质性,影响剩余油的富集。

水平井的特征参数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工程因素,包括有水平井在油层中的位置、水平井排间距。

水平井井间及排间的地层压力分布、水平井网与断层的不耦合也是影响研究区剩余油的重要因素,造成剩余油的局部富集。

关键词:超重油油藏;水平井;辫状河储层构型;油藏数值模拟;剩余油Study on the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in the Morichal Section of the Super Heavy Oil Reservoirs in MPE3 Block, VenezuelaChen Lijiong (Geological Resource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Directed by Prof. Lin ChengyanAssociate Prof. Ren Lihua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has increased the dependence on crude oil, which makes the oversea blocks become the important production areas fo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Orinoco heavy oil belt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the Venezuela Basin is currently the world’s largest and least developed petroleum enrichment zone. The MPE3 block has been operating since 2006. Up to now, the horizontal well recovery rate is only 2.5%, and a large amount of remaining oil remains underground. The remaining oil problem in the ultra-heavy oil reservoir is unclear. It is imperative to carry out research on its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ect of horizontal well. Based on the study of braided river reservoir architecture, dynamic analysis of super-heavy oil reservoirs and reservoir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paper studies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remaining oil in super-heavy oil reservoirs and obtains the following understanding:(1) The fluids of Venezuelan super heavy oil reservoir exhibit “foamy oi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driving force for production includes the force caused by the producing pressure and the gravitat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oil and gas. In the early stage, the development effect of horizontal wells was relatively good with the high oil recovery rate and the lower gas-oil production ratio. The horizontal well cold recovery rate is calibrated by 9.62%.(2) The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 of the zones and chemical equation of the foamy oil were us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super-heavy oil reservoir. Itis considered that the seepage law of underground fluids is controlled by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sand body of the reservoir and the gravitat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oil and gas. Longitudinally, the remaining oil which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reservoir, place of architecture interface and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is relatively rich; the remaining oil rich-area on the plane is distributed in strips including the area of main sand body, horizontal wells and faults that are not coupled. The accumulation of remaining oil in the single sand body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ontact zones of different sand bodies such as braided bar, flood plains, and braided channel sand bodies.(3)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reservoir is the main geological factor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in the study area. Different levels of reservoir interface affect the gravity differentiation of oil and gas, and lead to the accumulation of remaining oil. The interfaces and architecture units of different genetic types constitute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reservoir and affect the enrichment of remaining oil.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horizontal wells are the main engineering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including the location of horizontal wells in reservoirs and the spacing between horizontal wells. The distribution of formation pressure between horizontal wells and rows, and the uncoupling of horizontal well patterns and faults are also important factors in controlling the remaining oil in the study area, which result in local enrichment of the remaining oil. Keywords: Super heavy oil reservoir; Horizontal well; Braided river reservoir architecture; Reservoir numerical simulation; Remaining oil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2 研究现状 (1)1.2.1 超重油水平井冷采开发研究现状 (1)1.2.2 超重油渗流特征研究现状 (3)1.2.3 超重油油藏剩余油研究现状 (4)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6)1.3.1 超重油油藏剩余油动态分析 (6)1.3.2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6)1.3.3 超重油油藏剩余油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7)1.3.4 超重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7)1.4 技术路线 (7)第二章研究区概况 (9)2.1 构造特征 (9)2.2 地层特征 (10)2.3 沉积与储层特征 (11)2.4 油田开发概况 (13)第三章超重油油藏剩余油动态分析 (15)3.1 超重油油藏特征 (15)3.1.1 静态特征参数 (15)3.1.2 水平井初期生产特征 (18)3.2 超重油油藏水平井冷采开发特征 (22)3.3 超重油油藏开发规律分析 (26)3.4 水平井冷采影响因素分析 (29)3.5 超重油油藏冷采采收率分析 (32)第四章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34)4.1 数模模型建立 (34)4.2 历史拟合方法 (36)4.3 历史拟合及动态预测 (37)4.3.1 提高油藏数值模拟精度的方法 (37)4.3.2 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 (39)第五章超重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 (42)5.1 超重油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 (42)5.1.1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42)5.1.2 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 (44)5.1.3 单砂体剩余油分布规律 (45)5.2 超重油油藏剩余油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45)5.2.1 储层构型对剩余油的影响作用 (45)5.2.1.1 不同级次构型界面对剩余油的影响作用 (46)5.2.1.2 不同级次构型单元对剩余油的影响作用 (50)5.2.2 储层非均质对剩余油的影响作用 (53)5.2.2.1平面非均质对剩余油的影响作用 (53)5.2.2.2层间非均质对剩余油的影响作用 (54)5.2.2.3层内非均质对剩余油的影响作用 (57)5.2.3 水平井特征对剩余油的影响作用 (59)5.2.3.1 水平井段长度 (59)5.2.3.2 水平井井距 (60)5.2.3.3 水平井在油层中的位置 (61)5.2.4 地层压力对剩余油的影响作用 (63)5.2.5 断层对剩余油的影响作用 (64)第六章结论和认识 (66)参考文献 (67)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2)致谢 (7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位论文第一章前言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超重油油藏具较高的资源潜力且占全球剩余石油资源比重较大(>70%),全球含超重油盆地数量多、原始储量大(共计192个,地质储量为4884×108t)。

冷冻制片荧光分析法在分析聚驱后剩余油赋存状态中的应用

冷冻制片荧光分析法在分析聚驱后剩余油赋存状态中的应用

石油地质与工程2022年1月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第36卷第1期文章编号:1673–8217(2022)01–0068–05冷冻制片荧光分析法在分析聚驱后剩余油赋存状态中的应用张西龙(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摘要:针对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及分布特征,建立了一套剩余油冷冻制片荧光分析方法,定性和定量地描述了自由态、半束缚态和束缚态三种类型微观剩余油的赋存状态和空间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新研发的剩余油冷冻制片荧光分析法与普通荧光显微照相相比,保持了油水分布的初始状态,避免了颗粒上下遮挡和荧光干扰,可以清晰区分油水界面。

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图像分析,求解含油面积、含水面积,以及聚驱后剩余油饱和度和微观剩余油类型及含量。

聚驱后微观剩余油呈现出整体分散、局部富集的分布模式,分布特征规律性较明显,随着水洗程度由弱水洗变化到强水洗,自由态剩余油含量所占比例逐渐减少。

关键词:聚驱后;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分布特征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Application of frozen slice fluorescence analysis in analyzing the occurrence state ofremaining oil after polymer floodingZHANG Xilong(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Daqing Oilfield Co., Ltd., PetroChina, Daqing, Heilongjiang 163712,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occurrence state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 remaining oil after polymer flooding in Daqing oilfield, a set of fluorescence analysis method of frozen slice on remaining oi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occurrence stat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ound, semi-bound and free micro remaining oil are determin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ordinary fluorescence micrograph, the newly developed fluorescence analysis method of frozen slice on remaining oil maintains the initial state of oil-water distribution, avoids the upper and lower shielding of particles and fluorescence interference, and can clearly distinguish the oil-water interface.The remaining oil saturation, oil-bearing area, water bearing area and the cont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remaining oil can be solved by computer image analysis method.After polymer flooding, the micro remaining oil presents a distribution mode of overall dispersion and local enrichment,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have obvious regularity.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washing degree, the percentage of movable free remaining oil gradually decreases .Key words: after polymer flooding; micro remaining oil; occurrence stat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大庆油田主力开发层系已经进入聚驱开发后期,采出程度高达60%,仍有近40%的剩余油滞留地下,迫切需要开展聚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1]。

渤海河流相油田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研究

渤海河流相油田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研究

渤海河流相油田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研究马栋;赵汉卿;杨明;何芬;余元洲【摘要】渤海河流相油田具有储层厚度薄,砂体横向连通性差,分布不稳定,边底水较发育的特点,储层剩余油的形成原因和分布复杂.渤海A油田明下段V油组1708砂体为典型曲流河沉积,是依托单砂体水平井开发的构造-岩性油气藏.投产后,平面水驱不均,层内矛盾突出,东北一侧自喷高产且不含水,西南部产量相对较低且含水快速突破到80%以上.结合地震、测井、钻井等静态资料和生产动态、数值模拟等动态资料综合分析认为,A9井自喷主要是高部位平面上边部能量供给,A12H井自喷受平面上边部能量供给和顶部气层的双重影响;而结合砂体纵向韵律性认为A15H井和A16H井是由于边水突破形成次生底水,平面上和垂向上储层非均质性差异导致该砂体南北侧出现明显层内矛盾.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该砂体的剩余油形成及分布规律.【期刊名称】《复杂油气藏》【年(卷),期】2018(011)004【总页数】5页(P46-50)【关键词】渤海油田;曲流河沉积;层内矛盾;剩余油【作者】马栋;赵汉卿;杨明;何芬;余元洲【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9;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9;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9;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9;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27渤海河流相油田具有储层厚度薄,砂体横向连通性差,分布不稳定,边底水较发育的特点,储层剩余油的形成原因和分布复杂。

特别是主要依托水平井开发的油田,难以深入认识砂体垂向结构和动静态矛盾。

通过新增过路井,分析砂岩展布和储层结构,并结合地震、测井、钻井和生产动态、数值模拟等动静态资料,分析水驱平面矛盾和层间矛盾的原因,查清影响开发效果的动静态因素,阐述储层剩余油形成与分布机理,为后续开发治理奠定基础。

辫状河储层单砂体刻画及剩余油分布

辫状河储层单砂体刻画及剩余油分布

辫状河储层单砂体刻画及剩余油分布
李俊飞
【期刊名称】《复杂油气藏》
【年(卷),期】2021(14)4
【摘要】针对辫状河储层非均质性强和剩余油预测难的问题,以渤海湾盆地L油田馆陶组为例,综合应用野外露头、现代沉积和密井网等资料,对辫状河储层单砂体进行定量刻画,并分析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研究表明:研究区辫状河单砂体的平面接触样式分别为砂质接触、半泥质接触和泥质接触。

心滩坝宽度250~750 m,长度600~1750 m,辫状河道宽度100~250 m。

砂质接触的砂体连通性好,剩余油不富集;半泥质接触和泥质接触的砂体连通性较差或者不连通,在心滩坝单砂体侧翼和辫状河道富集剩余油。

该研究为油田中后期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

【总页数】5页(P65-68)
【作者】李俊飞
【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27
【相关文献】
1.基于三维模型的低渗透非均质储层单砂体全缝长压裂改造与剩余油挖潜
2.基于扇三角洲储层单砂体的剩余油定量描述——以南堡凹陷柳赞油田北区Es33油藏为例
3.河道砂体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4.扶余油田扶余组曲流河储层单
砂体构型刻画及剩余油控制因素5.渤海A油田明化镇组下段河-坝砂体储层构型及剩余油分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辫状河三角洲单砂体刻画与剩余油研究共84页

辫状河三角洲单砂体刻画与剩余油研究共84页

谢谢!
84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Nhomakorabea▪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辫状河三角洲单砂体刻画与剩余油研 究
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浅水粗粒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微相特征与油气产能的关系_以焉耆盆地宝浪油田为例

浅水粗粒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微相特征与油气产能的关系_以焉耆盆地宝浪油田为例
第26 卷第4 期 2 004年12月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
Vol . 2 6 No . 4 Dec. 2 0 0 4
浅水粗粒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微相特征与油气产能的关系
以焉耆盆地宝浪油田为例
谢辉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河南石油勘探局地质录井公司, 河南 南阳 473132)
成, 在垂向沉积层序上, 可以直接发育于 其他各种 微相之上, 主要由河道底部滞留沉积和多期叠覆的 心滩沉积、漫流沉积组成( 图 2) 。发育块状层理、平 行层理、交 错层理, 单个沉 积序列的厚度 为 1~ 10 m, 粒度累计概率曲 线以二段式、三 段式为主, C M 图主要由PQ 和 QR 段组成。单期分流河道砂 体以垂向加积为主, 内部结构与曲流河点砂坝侧积 有明显不同。由于其占整个储层的 90% 以上, 为更 详细地研 究分流河道砂 体, 根据 砂体的岩石相 组 合、冲刷程度、水流能量大小的变化规律, 将( 水下)
表 1 正常河流三角洲 与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微相对比
Table 1 Comparison table of microf acies between
common delta and shallow- water braided river delta
正常河流三角洲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
亚相
主要微相
亚相
主要微相
( 3) 进 积河道: 该类河 道不太 发育, 厚度 也较 小, 主要发育在正常河道层序的底部, 为河道进积 过程中, 不同规模水道连续加积的产物。从沉积粒 序上看, 每期沉积由正粒序组成, 但总体显示为反 粒序, 单次沉积只有几到几十厘米, 砂体厚度一般 在 1~ 6 m, 表明沉积构造一般发育块状层理、平行 层理、交错层理、波状层理。测井曲线为中 高幅度 的齿状复合漏斗形。 3. 2 决口水道( 扇) 微相

河控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构型精细分析

河控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构型精细分析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4月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Vol.40 No.2 181 文章编号:1000-0747(2013)02-0181-07 DOI: 10.11698/PED.2013.02.06河控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层构型精细分析——以扶余油田探51区块为例赵小庆1, 2,鲍志东1, 2,刘宗飞1,赵华1, 2,柴秋会1, 2(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30-005-01;2011ZX05004-004-007)摘要:基于“模式拟合、动态验证”的研究思路,结合密井网区10口取心井、257口井测井资料及近10年的生产动态资料,对松辽盆地扶余油田探51区块泉四段扶余油层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储集层进行分析,探究水下分流河道储集层内部构型单元的空间展布特征及识别标志。

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单河道砂体宽度为300~500 m,其识别标志分别为:河道间沉积、邻井砂体高程差异、河道砂体厚度差异、相邻砂体的“厚—薄—厚”组合;单河道砂体内部4级构型界面的倾角为0°~2°。

明确了水下分流河道储集层中单河道砂体及单河道砂体内部增生体的测井响应特征及识别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目的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三维构型模型,为全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解剖提供了定量、可靠的地质模式。

图11表1参25关键词:河控三角洲;扶余油田;储集层构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隔层;夹层中图分类号:TE122.1 文献标识码:AAn in-depth analysis of reservoir architecture of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 bodies in a river dominated delta: A case study of T51 Block, Fuyu Oilfield Zhao Xiaoqing1,2, Bao Zhidong1,2, Liu Zongfei1, Zhao Hua1,2, Chai Qiuhui1,2(1. College of Geo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Resource and Prospect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China) Abstract: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model fitting, dynamic validation”, and based on the data of 10 coring wells, 257 logging wells, and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in the dense spacing area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the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 reservoir in K1q4 of T51 Block, Fuyu Oilfield, Songliao Basin, was analyzed to examin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dentification marks of the architectures within the reservoi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ingle channel sand body is 300–500 m wide and can be identified by such marks as inter-channel sediments, sand elevation difference between wells, difference of channel sand thickness, and “thick-thin-thick”sands association; the dip angle of the fourth-order interface is 0°–2°. Besides, the logging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single channel sand bodies and their interior accreted bodies were defined for the reservoir. A 3D architecture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the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reservoir in the study area, providing a quantitative and reliable geological model for analysis of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s in the whole area.Key words:river dominated delta; Fuyu Oilfield; reservoir architecture;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 barrier; interlayer0 引言储集层构型亦称为储集层建筑结构,是指不同级次储集层构成单元的形态、规模、方向及其叠置关系[1]。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0550(2016)02-0375-11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2.016收稿日期:2015-03-07;收修改稿日期:2015-07-14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1ZX05023-006-002)[Foundation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 ,No.2011ZX05023-006-002]砂质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及其对剩余油的控制———以渤海海域P 油田为例徐中波1申春生1陈玉琨2康凯1罗宪波1何新容1李林1张博文1(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2.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14)摘要砂质辫状河内部不同级次的构型模式,特别是心滩坝及其内部夹层的构型特征尤为重要,直接控制了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富集与分布。

采取现代地质调查与地下地质解剖相结合的思路,以渤海海域P 油田为例,分别从辫流带、心滩坝及心滩坝内部夹层三个级次,探讨了砂质辫状河构型特征及其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

结果表明砂质辫状河道具有三种充填样式,且以砂质充填为主,心滩坝与辫状河道呈“宽坝窄河道”的分布样式;坝内落淤层具有穹窿式和水平式两种分布样式。

此外,从5级至3级构型单元逐步细分,通过三种识别标志划分单一辫流带,平均宽厚比约178;心滩坝辫状河道宽度与心滩坝宽度比约为1ʒ3.8,心滩坝宽度与长度比约为1ʒ2.2;心滩坝内部单期落淤层近水平分布,多期之间互相平行,一般2 4个。

不同级次储层构型要素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存在差异性。

对于辫流带级次,层间隔层直接控制剩余油分布;心滩坝级次泥质半充填河道底部砂体连通,侧翼上部水淹程度较低,剩余油富集;受落淤层和物性界面的影响,心滩坝内部剩余油主要呈“分段式”富集在落淤层下方垂积体的顶部和水驱较弱的边部。

该成果在油田老区综合调整方案和新区开发方案设计上得到了应用,也在调整井部署,尤其是水平井挖潜剩余油等方面,提供了地质依据。

关键词辫状河储层构型现代沉积露头砂体叠置样式剩余油第一作者简介徐中波男1984年生硕士油气储层地质E-mail :xuzhb2@cnooc.com.cn中图分类号P618.13文献标识码A0引言储层构型研究的核心主要是研究储层的沉积微相及其在空间上的展布[1-2]。

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对地下储层构型做了大量探索性的工作[3-8]。

目前,砂质辫状河储层也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构型模式、定量关系以及地下储层构型表征方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和认识,但由于受辫状河沉积作用的多样性、地下储层的复杂性等因素影响,对砂质辫状河储层构型定量模式的研究多集中在辫流带级次的规模方面,但对心滩坝级次成因单元的定量规模关系研究较少,关于砂质辫状河砂体内部隔夹层的模式研究也较为局限[9-14]。

此外,与曲流河研究精度相比,辫状河心滩坝砂体内部不同泥质夹层所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尚不确定[15-17]。

渤海海域P 油田是河流相储层为主的大型整装油田,其主力区块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层间、平面、层内矛盾突出,剩余油预测及稳产难度越来越大。

以P 油田主力区块为例,按照层次分析、模式拟合、动静结合的思路,从辫流带、心滩坝及心滩坝内部夹层三个级次进行了构型解剖,建立了砂质辫状河心滩坝及其内部构型要素的定性、定量分布模式,重点对研究区目的层心滩坝和辫状河道的展布进行了预测,进而分析不同级次渗流屏障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1研究区概况P 油田位于渤海中南部海域渤南低凸起中段的东北端(图1)。

该油田为一断裂背斜构造,受两组南北向走滑断层控制且内部受NE 或EW 向次生断层复杂化,断裂系统发育;以辫状河沉积为主,砂地比约30%,主力含油层系为馆陶组,油藏埋深910 1400m ,纵向连续含油,无底水天然能量,油藏类型为岩性—构造油气藏,属于海上大型复杂河流相水驱开发油田(图2)。

第34卷第2期2016年4月沉积学报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Vol.34No.2Apr.2016图1研究区构造位置图Fig.1The location map of structure zone in the studyarea图2研究区馆陶组地层综合柱状图Fig.2Comprehensive stratigraphic column in the study areaP 油田于2003年初投产,已开发12年,钻井密度达到29口/km 2,井距150 300m ,侧钻井资料较为丰富,部分井已侧钻6次,井距小于100m ,目前综合含水率已达70%,但采出程度仅为12%,剩余油仍有很大潜力。

研究区丰富的钻井资料和动态资料为开展本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辫状河储层层次构型研究地下储层构型研究主要依据地震和钻井等资料[18],但由于该油田现有地震资料的有效频带范围673沉积学报第34卷为10 70Hz,主频较低,约28Hz。

并且核心部位受浅层气影响而地震反射杂乱,难以应用地震切片对构型单元进行分辨和识别。

结合动、静态资料,通过大量的相似露头类比和现代河流沉积的统计分析,参考Maill构型理论的界面层次,依据“模式指导、层次约束、动静结合”的思路即在不同层次的模式指导下,依据河流沉积模式进行不同层次的井间构型分布预测,然后分多个层次进行了辫状河内部多级构型研究(重点是5、4、3级构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剩余油分布模式。

2.1露头与现代河流沉积类比2.1.1露头和现代沉积类比的适用性受沉积、构造、成岩等地质因素影响,露头和现代沉积的储层构型模式应用于地下储层构型分析前,应进行适用性分析。

通过采用两种手段进行适用性分析:(1)河型类比不同类型的辫状河具有不同的构型要素类型和空间组合关系,因此类比露头或现代河流沉积时,首先确定辫状河河型。

在辫状河河型分类方面,Miall (1985,1988,1996)划分出的16种河流类型中,把辫状河分为砾质辫状河和砂质辫状河。

砂质辫状河又分为深的终年砂质辫状河(South Saskachewan型)、浅的终年砂质辫状河(Platte型)、高能砂质辫状河以及漫流末端辫状河(Bjou Creek型),并总结了不同类型辫状河的沉积构型模式。

经过多年的研究,河流地质家和地貌学的专家们认识到河流的满岸水流深度决定了水流形成的沙丘高度,沙丘高度又决定了其形成的交错层层组的厚度,而河流满岸水流深度与河道带宽度之间存在统计关系。

因此,只需测出砂层交错层层组的厚度便可利用辫状河满岸水流深度与沙丘高度、砂层交错层层组厚度和河道宽度之间相互的统计公式求出河道带的宽度。

根据研究区3口取芯井的岩芯观察,馆陶组岩性主要为细、中细、含砾中粗粒岩屑长石砂岩,单层厚度2 5m,属于砂质辫状河相;交错层理系平均厚度为12 30cm,由Leclair经验公式计算出研究区馆陶组辫状河古水深为3 6m,属于深的终年砂质辫状河沉积[19-20]。

类比原型挑选的是河型一致的大同吴官屯辫状河露头和孟加拉Jamuna河的辫状河段。

(2)应用密井网资料抽稀验证适用性结合丰富的侧钻井资料,利用抽稀后的小井距井区的钻井资料验证露头构型模式和现代沉积构型要素的规模、尺寸等,对于相似的露头和现代沉积予以采用。

结果表明,大同吴官屯辫状河露头和孟加拉Jamuna河的构型模式和构型要素规模与研究区相符。

2.1.2类比适用露头的沉积露头类比研究是储层构型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山西省大同市云岗镇云冈石窟景区附近出露四条连续性好的辫状河砂体露头,露头区距大同市区约14 km,分别被称为石窟剖面、晋华宫剖面、铁路桥剖面和吴官屯剖面。

于兴河(2004)、吴胜和(2012)、陈玉琨(2012)等对云冈组四条剖面的层次界面、岩相类型、构型要素识别以及砂体叠置样式等进行过详细研究,并统计了辫状河道及各种类型坝的宽度、厚度数据。

依据上述研究区以及原型区的地质概况,进行了类比分析的工作,通过分析后的结果表明,露头区吴官屯剖面与研究区之间存在较好的可比性,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如下:(1)发育的气候条件相同,均属于相对较干旱的气候环境;(2)都发育典型深河型砂质辫状河储层。

研究区与原型区单一辫流带厚度近似。

P油田馆陶组单一期次砂体厚度平均约为5m,露头区单一期次砂体厚度平均约为5.1m,均属于中等深度的辫状河;依据Miall(1996)关于辫状河的分类标准均属于常年流水的深河型砂质辫状河。

(3)构型要素特征相似:垂向河道充填复合体之间发育稳定分布的泛滥平原泥岩;叠置砂体之间为连通、半连通和不连通接触样式;单期河道充填复合体内部表现为“宽坝窄河道”样式。

由此可见,吴官屯露头剖面原型模型与地下研究区沉积特征类似,可以用于指导地下储层的构型解剖。

根据露头剖面所划分出的9种岩相类型,结合对剖面的精细描述,在构型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对吴官屯剖面沉积构型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描述,归纳出以下6种构型要素的不同岩相组合类型,其主要特征描述如下(表1)。

在辫流带级次,吴官屯剖面自下而上共发育四期河流沉积,期次之间泛滥平原泥岩稳定分布,厚度0.2 1.3m。

砂体叠置形式为垂向不连通的层状孤立式。

单期河流沉积砂体目视平均厚度从下往上逐渐变小,泛滥平原泥岩厚度和分布范围逐渐增大。

在心滩坝级次,心滩坝级次构型要素主要包括心滩坝和辫773第2期徐中波等:砂质辫状河储层构型表征及其对剩余油的控制表1露头剖面岩相组合及构型要素特征Table 1Architecture elements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uguantun sandstone构型要素岩相组合几何特征沉积作用层次界面辫流带(BRB )任意组合顶平底凸的板状,宽度大于200m ,厚度约1 5m垂向加积、填积、侧向加积等五级界面限定的构型单元,侵蚀的基底砂质河道(SCH )Gm →St -ln →Sst →Fsc ;Sm →St -Sn →Fsc 顶平底凸的透镜状,宽度约12 30m ,厚度1.5 3m垂向加积、填积泥质河道(SMCH ;MCH )Fsc -Fp ;Sm →Fsc -Fp顶平底凸的透镜状,宽度约为12m ,厚度约为3m 填积四级界面限定的构型单元,侵蚀的基底常与顶面不平行砂坝(LB )Sm -Sp →Ssp 顶平顶凸的透镜状顺流加积、侧向加积垂向加积越岸沉积(OF )Fsc ;Fl席状,顶部常被侵蚀漫积四级、五级界面状河道。

根据岩相和砂体剖面形态,在各单一期次沉积砂体内部,可识别出心滩坝和辫状河道砂体,两者形态差异大,界面处存在清晰的岩相变化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