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病例讨论记录模板
术前讨论记录格式
一、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格式讨论时间:(年月日时分)地点:(医办室护办室)主持人:(主持人姓名)(副主任、主任)医师:参加讨论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经治医师:(填写报告病历者姓名)(住院、主治、副主任、主任)医师报告病历。
报告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于(年月日时分)入院。
病历摘要:(简要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及目前情况)。
讨论目的:分段发言:(按专业技术职务由底到高顺序,记录每位医师的发言内容。
)(填写医师姓名)(实习、住院、主治、副主任、主任)医师发言:(填写医师姓名)(实习、住院、主治、副主任、主任)医师发言:(填写主持人姓名)(副主任、主任)医师综合发言:综合意见:(按主持人发言意见整理。
)记录者签名:(手写签名)主持人签名:(手写签名)参加讨论者签名:(手写签名)二、术前讨论记录格式讨论时间:(年月日时分)地点:(医办室护办室)主持人:(主持人姓名)(副主任、主任)医师:参加讨论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经治医师:(填写报告病历者姓名)(住院、主治、副主任、主任)医师报告病历。
报告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于(年月日时分)入院。
病例摘要:(简要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入院诊断、手术指征、手术方案,术前准备情况、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分段发言:(按专业技术职务由底到高顺序,记录每位医师的发言内容。
)(填写医师姓名)(实习、住院、主治、副主任、主任)医师发言:(填写医师姓名)(实习、住院、主治、副主任、主任)医师发言:(填写主持人姓名)(副主任、主任)医师综合发言:综合意见:(按主持人发言意见整理。
)记录者签名:(手写签名)主持人签名:(手写签名)参加讨论者签名:(手写签名)三、死亡讨论记录格式讨论时间:(年月日时分)地点:(医办室护办室)主持人:(主持人姓名)(副主任、主任)医师:参加讨论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经治医师:(填写报告病历者姓名)(住院、主治、副主任、主任)医师报告病历。
术前讨论记录本
术前讨论制度1、凡重大、疑难、新开展、诊断未确定的探查手术及二级以上择期手术,均需进行术前讨论。
二级以上急诊手术无条件进行常规术前讨论时,应由主管医师召集至少一名三年以上的主治医师参加讨论,由职称最高者担任主持人,讨论结果向科主任汇报。
2、二级手术的术前讨论在医疗组内进行,由医疗组长主持,参加人员为医疗组成员,必要时通知护士长、责任护士参加。
3、三级以上手术、新开展手术、重大手术、疑难手术、外请专家进行的手术、诊断未确定的探查手术的术前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全科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参加。
主持人根据需要确定其他应参加讨论的人员,如麻醉医师、医技专业、其它临床人员、管理人员等。
4、讨论前,主管医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病历、影像学资料、各种辅助检查报告及查房用具等,同时将病情提前通知参加讨论的人员,疑难病例应提前一天请相关专业会诊。
5、术前讨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术前病情评估的重点范围、手术风险评估、术前准备情况、术前诊断、手术指征、拟施手术及拟施麻醉方案、手术风险与利弊、手术中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对策、是否需分次完成手术、手术后观察注意事项及护理要求、手术后治疗措施、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参加手术和麻醉的人员等。
6、主管医师在术前讨论会上,应首先就上述内容筒明扼要地提出初步意见,然后逐一讨论研究。
参加讨论人员应认真检查患者,详细分析病情及辅诊资料,提出各自意见。
7、主持人应在最后就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决定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者和参加手术人员以及其他事项,指定相关人员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如为重大手术,应安排专人提前填写《手术报告审批单》。
《手术报告审批单》一式两份,一份保存于病历中,一份上报医务部备案。
8、术前讨论结束后,主管医师应根据《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认真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
9、非急诊手术的术前讨论应在手术前1—3天内完成。
术前讨论结束后五天内实施手术的,手术医师应在手术前一日对患者病情进行重新评估,将评估结果报科主任,由科主任确定是否重新进行术前讨论。
术前讨论记录
2016年02月23日,15:00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主持人:赵继琼主治医师参加人员:魏小留(妇科)副主任医师,蒋禹祥(外科)主治医师,张发德(内科)副主任医师,毕艳云(麻醉科)主治医师,赵丽娟(妇科)助理医师。
病例讨论纪要:赵丽娟助理医师:患者王培兰,女,29岁,农民,因发现子宫肌瘤4年余,月经量增多半年入院,查体:体温: 36.8℃, 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体重:51㎏。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查体合作,自动体位,神志清楚,精神可,正常面容,步入病房。
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率78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触之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脊柱四肢无畸形,各关节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妇科情况:外阴:经产型,阴毛呈女性分布,大小阴唇无红肿及破溃。
阴道:通畅,分泌物多,有异味。
宫颈:居中,糜烂II°,触之无出血,无抬举痛,各穹窿空虚。
子宫:前位,子宫增大(8.5X7X6cm),质中,表面光滑,活动欠佳,无压痛。
附件:双附件触及不清。
辅助检查:妇科彩超示:子宫后壁稍强回声声像(考虑:子肌瘤声像5.0X4.54cm);电子阴道镜示:宫颈糜烂II°;白带常规示:白细胞++,阴道杆菌+,清洁度II°;心电图示:正常窦性心律;尿HCG:阴性;ABO血型:O型,RH 血型:阳性,血分析示:LYM56.7%, GRN36.6%,HGB92g/L, HCT30%, MCU61.7f1, MCH18.9pg, MCHC306.7g/L,RDWSD25.5f1;凝血四项、HIV、HCV、TP、HBsAg、尿分析检查结果未见异常;TCT检查示:细胞学未见异常,上腹部、泌尿系彩超示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正位片示:心肺未见明确异常。
魏小留副主任医师:从临床角度分析,子宫肌瘤未向宫颈突出,考虑“肌壁间肌瘤”或“粘膜下肌瘤”,考虑患者年轻,决定手术方式选择经腹子宫肌瘤剔除,如无法剔除,则选择子宫次全切除,给予保留宫颈,如果术中见子宫肌瘤坐落于宫颈下段,手术方式选择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做好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前准备,术前阴道灌洗,宫颈涂甲紫溶液,备血(悬浮红细胞3U,新鲜冰冻血浆300ml。
术前讨论记录
术前讨论记录时间:2019年09月18日16时19分地点:泌尿外科医生办公室参加人:XX主任医师 XX副主任医师 XX福主治医师 XX主治医师 XX主治医师护士长XX 责任护士XX主持人:XX主任医师内容:22床患者方家金术前讨论会病例报告:XX医师患者XX,男,67岁,农民,住院号XX;于2019年09月16日08时10分因"间断排尿困难半年余"入院,已住院2天。
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排尿次数多,并伴突然排尿中断。
无血尿、发热等,患者曾在当地医院口服药物治疗(具体用药及剂量不详),效果欠佳。
今患者自觉排尿困难加重,影响生活。
为求治疗,遂入我院行彩超示:1.右肾囊肿 2.膀胱结石 3.膀胱息室 4.前列腺增大。
CT示:1.膀胱多发结石;2.前列腺增大伴钙化灶。
门诊以"1.膀胱结石 2.前列腺增生"收住我科,发病以来、患者神志清、精神一般、大便正常,体重未减轻。
T:36.4℃P:88次/分 R:21次/分 BP:116/87mmHg 双肾区无叩痛,双侧输尿管走形区无压痛,膀胱区无压痛。
前列腺触诊:前列腺鸭蛋大小、质地韧、中央沟浅在,无触痛、肛门括约肌可。
病例讨论:XX医师发言:患者老年男性,症状明显,彩超示:1.右肾囊肿 2.膀胱结石 3.膀胱息室 4.前列腺增大。
CT示:1.膀胱多发结石;2.前列腺增大伴钙化灶。
患者1.前列腺增生 2.膀胱结石诊断明确,已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尽早行手术治疗,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病情、需要限期手术治疗。
XX医师发言:患者诊断1.前列腺增生 2.膀胱结石诊断明确、患者亦有排尿困难症状、手术适应症明显、积极向患者家属沟通,并术前准备。
XX医师发言:患者老年男性、结合目前症状及辅助检查,患者诊断:1、前列腺增生 2、膀胱结石、患者排尿困难症状明显,需限期手术处理、建议患者行手术治疗,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患者及家属要求行手术治疗并同意目前诊疗方案,同意明日手术治疗。
术前讨论病历讨论记录
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讨论病情时,应避免在无关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谈论患者的病 情和隐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暴露和侵犯。
讨论结果的保密
保密义务
参加术前讨论的医护人员有义务对讨论结果保密,不得随意泄露患者的病情 、诊断、治疗方案等信息。
手术方式
讨论手术的方式、步骤、难点及应 对措施。
术后康复计划
讨论患者的术后康复计划,包括疼 痛管理、护理要求、康复锻炼等。
术前讨论的内容
病史和体征
影像学资料
讨论患者的病史、体征及检查结果,分析患 者的病情及手术适应症。
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确定病变部位、范 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手术方案
风险评估
讨论手术方案,包括手术入路、止血方法、 术后的护理及康复计划。
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讨论
总结词
病情危重、死亡率高
详细描述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疾病。在讨论中,应 重点探讨患者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关注手术适应症和术后并 发症的预防,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提高手术效果
通过术前讨论,医生可以对手术方案进行评估 和优化,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康复速度。
3
降低医疗风险
术前讨论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医疗风险,并采 取措施加以预防和应对,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率。
术前讨论的范围
手术适应症
讨论患者的病情是否适合进行手术 治疗,以及手术的预期效果。
手术禁忌症
讨论患者的病情是否具有手术禁忌 症,如急性感染、休克等。
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术前病例讨论记录模板
术前病例讨论记录模板
术前病例讨论记录模板
患者基本信息
- 姓名:
- 年龄:
- 性别:
- 职业:
- 住址:
主诉
(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不适)
现病史
(患者目前的疾病史,包括发病时间、持续时间、临床表现等)
既往史
(患者过去的健康情况,包括手术史、药物过敏史、传染病史等)
家族史
(患者家族中是否有类似或相关的疾病,有无遗传倾向等)
体格检查
(医生对患者进行的全面身体检查,包括生命体征、头颈部、胸部、心血管系统、腹部、泌尿生殖系统等方面)
实验室检查结果
(医生对患者进行的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等)
影像学检查结果
(医生对患者进行的各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如X光片、CT扫描、MRI 等)
诊断与治疗计划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医生对患者进行的诊断和治疗计划,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麻醉方式等)
术前准备
(医生对患者进行的各种术前准备工作,如禁食、排便、洗浴等)
围手术期护理
(医生对患者进行的各种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如体位维持、呼吸道管理、镇痛管理等)
并发症与处理
(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案)
随访与复查
(手术后患者的随访和复查计划,包括时间和内容)
总结与反思
(医生对本次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术前病例讨论
术前病例讨论质控
术前病例讨论是手术科室对即将接受手术治疗病例的一种会诊形式,目的是进一步明确诊断、手术指征、手术方案、评估手术风险、围术期应注意的事项,保障患者围手术期安全。
范围:病情较重、手术难度较大(三、四级手术),需要审批的重大手术、非计划再次手术、科室认为需讨论的其他手术。
我科需术前讨论患者已无术前讨论文书遗漏,为常规工作内容,讨论时间、文书格式已无明显缺陷,本次主要从讨论内容上予以质控,包括:临床诊断、手术适应症、手术风险评估、手术利弊、手术方案、术前准备、麻醉与输血选择、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以及防范措施、术后注意事项及护理要求、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确定手术时间、手术医师及助手等。
调取在院需术前病例讨论患者病历,质控讨论内容如下表:
术前病例讨论内容质控标准唐爱玉刘绪泉刘新龙耿秀芬临床诊断
手术适应症
手术风险评估
手术利弊X
手术方案
术前准备
麻醉与输血准备
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X X 术后注意事项及护理要求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X
确定手术时间
手术医师及助手X X X X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手术医师及助手未明确写出。
这种缺陷普遍,虽然手术医师及助手都心知肚明,但仍然需要明确记录在术前讨论记录上。
2.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简单,不能体现出我们对疾病诊治的临床思维及应变措施。
把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较全面的思考一遍,可大大降低医疗风险,减少意外及纠纷的发生。
3.思想上不重视术前讨论,意识松懈,需主动学习术前讨论制度,进一步在实质内容上予以提高,保障围手术期患者医疗安全,一并提高自己的临床医疗水平。
2018-10-21。
术前讨论记录
术前讨论记录讨论时间:2015年02月11日讨论地点:二楼医生办公室参加人员:毛栓锁主任医师、妙鹏主任医师、赵勃住院医师及全体医护人员患者姓名:张玉梅性别:女年龄:70岁住院号:13657术前诊断:左侧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拟行手术名称:左侧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发言记录:赵勃住院医师:(报告病史及术前准备情况)患者张玉梅女性70岁,以“摔伤致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3小时”收住院。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左下肢血运及皮肤感觉正常。
专科情况:左髋关节压痛(+),左髋关节活动受限,左足跟叩击痛(+),左髋关节假关节活动(+),局部皮肤肿胀、无破溃,皮温正常,左下肢呈外旋屈曲,可及骨擦音及骨擦感,双下肢等长,左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X线片回报示:左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折端向下堪插,错位并可见骨碎片影,余未见异常。
入院后各项检查回报正常。
积极行术前准备,择期手术治疗。
妙鹏主任医师:根据病史、查体以及X线片回报,目前诊断明确,患者年龄不大,现应考虑保髋关节,向患者及家属讲明需行左侧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术后可能出现问题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特别强调术后可能出现骨不连及股骨头缺血坏死可能,如果出现必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继续积极行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待家属签定手术同意书后再行手术治疗+。
毛栓锁主任医师:刚才各位就该病例的诊断、治疗方案进行了认真讨论,诊断已经明确,同意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完善必要的术前检查及患者及家属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后立即手术治疗。
现将该手术有关事项总结如下:1.拟行手术名称、方式和路径:左侧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左髋前、外侧切口入骨折部位后螺钉固定。
2.拟行麻醉方法:腰麻。
3.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预防和处理措施:1)术中严格无菌操作;2)麻醉意外:术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做好抢救准备;3)出血:术中可能出现血管损伤或骨折断端及肌层出血过多,必要时钳夹血管后结扎,术中备血,防止术中失血过多危及生命。
术前讨论记录示例[范文]
术前讨论记录示例[范文]第一篇:术前讨论记录示例[范文]2010-03-12,11:00讨论时间:2010-03-12,09:00讨论地点:胃肠外科医师办公室主持人:李XX主任医师参加人员:刘XX主任医师、郭XX主任医师、靖XX副主任医师、李XX主治医师、王XX住院医师、朱XX进修医师。
讨论内容:王XX住院医师:汇报病例(略)。
李XX主治医师:患者中年女性,病史较为典型,肛诊可触及直肠质硬肿物,影像学检查发现直肠占位,结肠镜发现距肛门8~12cm直肠见一肿物,占据1/3管腔,表面糜烂,溃疡形成,质脆,病理示直肠腺癌,诊断明确,患者也未发现手术禁忌症。
根据肿瘤距肛缘的位置,手术保留肛门的可能性较大,目前患者已进行充分的手术前准备,手术方式拟行低位直肠前切除术。
靖XX副主任医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明显降低局部复发率。
近年来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较好保留患者的泌尿功能和性功能。
该患者术前检查显示无明显肿瘤外侵及淋巴结转移征象,且距肛缘5cm以内的肿瘤在临床上才会有显著的侧方淋巴结转移,因此,术中行扩大的盆腔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可能性较小。
患者肿瘤距肛缘约7cm,需应用双吻合器技术行低位直肠前切除手术,但因肿瘤位置较低,行低位直肠前切除手术后,其吻合口漏的几率增大,需向家属讲明。
刘XX主任医师:同意以上医师的意见,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手术原则是切除直肠和完整的直肠系膜组织,术中应于直视下用电刀在骶前筋膜的脏层与壁层之间的锐性游离,注意保证两层筋膜间的完整性,可有效减少出血,获得良好清晰的术野,并较好的保护盆腔自助神经。
关于扩大的盆腔侧方淋巴结清扫术理论上可彻底清除侧方淋巴结的转移通路,降低局部复发率,但是临床上并未获得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
郭XX主任医师:同意以上医师的意见,自Heald提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以来,已成为直肠癌手术治疗的金标准,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局部复发率。
术中注意保护盆腔自主神经,避免泌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必要时可行直肠成形术改善患者排便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手术室护理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手术室护理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英文回答:During my experience in the operating room, I have encountered various cases that required careful nursing. One memorable case involved a patient who underwent a complex cardiac surgery.The patient, a middle-aged man, was admitted to the operating room for a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 procedure. As the circulating nurse, it was my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the smooth flow of the surgery and provide support to the surgical team.Before the surgery, I prepared the operating room by checking the equipment and supplies needed for the procedure. I also verified the patient's identity and surgical site to prevent any errors. Once the patient was in the operating room, I assisted the anesthesiologist in preparing the patient for anesthesia.Throughout the surgery, I closely monitored thepatient's vital signs, such as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and oxygen saturation. I communicated with the surgical team to ensure they had the necessary instruments and supplies. In case of any emergencies, I was prepared to assist with resuscitation efforts.One particular challenge during this case was the patient's unstable blood pressure. Despite the administration of blood pressure medications, the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remained high. I immediately informed the surgeon and anesthesiologist, who decided to adjust the anesthesia and provide additional medications. This prompt action helped stabilize the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and prevent any complications.In addition to the technical aspects of nursing, I also provided emotional support to the patient and his family. I reassured them about the progress of the surgery and answered any questions they had. Maintaining a calm and comforting demeanor helped alleviate their anxiety duringthis stressful time.中文回答:在手术室的经验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病例需要仔细的护理。
术前讨论查检表
记录内容是否符合规范;
讨论记录
1、全科(病区)讨论的术前讨论内容以《术前讨论记录》的形式记录于病历中,并由术者审核签字确认,术前讨论记录的内容格式参照《山东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20版)》的要求。
2、手术组讨论、医师团队讨论病例将术前讨论的结论记录于病历中,书写《术前讨论结论记录》,由术者审核并签字确认,术前讨论的结论要点包括:临床诊断、手术指征、拟行术式、麻醉方式、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应对措施、特殊的术前准备内容及术中、术后应当充分注意的事项等;
2、具体参照上述要点。
科室:检查日期:检查人员:
讨论范围及时限
1、除以紧急抢救生命为目的的急诊手术外,所有住院患者手术必须实施术前讨论,包括日间手术、在医学影像下的介入诊疗、内镜下的手术等高危有创操作或手术,术者必须参加。
2、术前讨论结论的记录须在术前72小时内完成
1.住院患者手术是否按要求进行讨论;
2.讨论是否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主持人及参加人员
讨论内容
1、患者术前病情及承受能力评估(包括但不限于生理、心理和家庭、社会因素)。
2、患者临床诊断、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情况。
3、麻醉方式、手术方案、手术风险评估、手术利弊、替代手术方案、术中术后并发症、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术中根据情况改变术式的流程、手术是否需要分次实施;并确定手术时间、术者及助手。
1、手术组讨论:是指计划参与该手术的医师及相关成员参加的术前讨论。
2、医师团队讨论:是指医疗机构授权的医疗组全体成员(包括主诊医师带组的全体成员,主任医师带组的全体成员等)参加的术前讨论。
3、病区内讨论:是指在由同一科室的两个或以上医师团队组成的病房管理相对区域内所有医疗团队参加的讨论。
病例讨论记录格式范文
病例讨论记录格式范文病例讨论记录格式范文病例讨论记录(一)对临床上病清危重或诊断、治疗有困难的病人应组织病例讨论。
(二骗例讨论应另开专页书写,标题居中。
(三脑例讨论记录内容:1.病例讨论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姓名及职务)及主持人。
2.经治医师对病清的介绍。
3.参加讨论医师发表的意见。
4主持人所作的总结(四)病例讨论示病例讨论时间:20**年n月25日,上午9时。
地点:保健科办公室。
参加人员:保健科张某某主任、消化科林某某主任、普外科刘某某主任、放射科马某某副主任、保健科王某某医师、肖某医师。
主持人:张某某主任。
王某某医师:报告病例如下(可省略不记)。
患者王某某,男,63岁,师职离休干部。
因间歇性左上腹疼痛进行性加重2月余,剧痛向腰部放射2天,于2朋1年10月24日入院。
()查体:体温38℃,血压150/75mmhg,左上腹压痛向背部放射,无反跳痛。
按急性胰腺炎给予禁食、抑制胰腺分泌、抗生素等对症治疗,腹痛曾有所减轻。
10月27日下午腹痛加重,继续按胰腺炎治疗1月余,腹痛日渐加重,并出现慢胜消耗性病容和阻塞胜黄疽。
曾作内镜、ct、B超检查,除发现胆囊结石、肝内胆管扩张外,无其他阳性发现。
张某某主任:患者腹痛2月余入院,按急性胰腺炎治疗1月余无效,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目前出现黄疽、恶病质,治疗效果不佳,特请各位主任一起讨论诊断和治疗问题。
马某某副主任:从ct扫描片看,1998年即有胆囊结石,胆囊不大;今年n月7日ct扫描见胆囊结石仍在,胰腺水肿,不能排除胰腺癌;昨日ct示肝内胆管扩张,结石较前减少,胰腺缩小,无明显包块。
有无腹部肿瘤,从ct片上看无法断定。
林某某主任:虽然目前各种检查结果无法证实肿瘤的存在,但从临床特点分析,有胆囊结石史3年多,从无症状发作,而此次发作是先出现上腹痛,继而进行性加重并向腰背部放射,夜间较白天重,而后又出现阻塞性黄疽、漫性消耗病容,用急性胰腺炎或结石梗阻胜黄疽难以解释,应考虑肿瘤的问题,但胰腺炎与肿瘤有时也很难鉴别。
骨科术前讨论记录(总) 模板
骨科术前讨论记录(总)模板2008年2月04日术前讨论记录讨论时间:2008年2月04日 8:30-9:00 A.M讨论地点:骨科7病区医生办公室参加人员:郭开今主任医师,王信山主任医师,蒋百川副主任医师,虞堂云副主任医师,戴善和副主任医师,施晓明副主任医师,杨建东副主任医师,王强主治医师,胡翰生主治医师,方永超主治医师,任春鹏医师,王鸿医师,张志强医师主持人:郭开今主任医师朱作茂七 0722 C 54865 记录人:王鸿医师讨论内容:王鸿医师:汇报病史(略)。
王强医师:患者男性,84岁,患者于2008-01-28上午11时左右,因路滑摔倒跌伤,伤后出现右髋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明确,有明确手术指征,患者家属要求手术。
拟于近日手术治疗。
患者有高血压病,冠心病,房早室早,已请心内科会诊处理,麻醉科同意麻醉,请各位专家就手术方式及需注意事项发表意见。
虞堂云副主任医师:患者“右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明确,有明确手术内固定指证,因患者年龄偏大,基础病较多,建议行DHS内固定。
术后注意下肢深静脉血栓、脂肪栓塞等并发症。
密切观察病情,并向患者家属详细交代手术风险。
施晓明副主任医师:患者目前诊断明确,有手术指证,但是需向患者交代手术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暂时不可下床活动,防止内固定松动脱落断裂变形等。
王信山主任医师:患者诊断明确,进行手术内固定指征明确。
由于患者高龄,进行手术前需要同患方充分沟通,交代手术风险及术后可能并发症,尤其如麻醉意外,感染,出血,围手术期猝死可能,内固定松动、脱落、折断,双下肢不等长,髋痛,活动受限,髋部血管神经损伤, DVT,脑梗塞,心脏意外等可能。
取得患方理解后进行手术。
建议选用DHS内固定。
郭开今主任医师:患者诊断明确,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指征正确。
交代患者及家属病情后,患者及家属同意使用国产DHS内固定,拟定于近期手术,有关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问题已向患方充分交代,取得理解。
术前讨论、病历讨论记录
避免了过去很多医院只对病危患者下发通知书, 对病重患者不发通知书,以至于病重患者死亡后 ,家属因不知病情重、对死亡无思想准备而与院 方发生纠纷的事情。事实上,从家属的知情同意 和病情预后角度看,病重完全应该告知家属,以 确保和谐的医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
术前诊断:中医:癥瘕―气滞血瘀;
西医:子宫肌瘤
手术指征:
1、病史:发现盆腔包块一年余
h
7
2、妇检:外阴已婚经产式,阴道通畅,宫颈光滑, 宫体前位,形态不规则,子宫如孕4-月大小, 无压痛, 双侧附件区无压痛, 未及明显包块。
3、辅助检查:妇科B超示:子宫不规则增大,子宫 肌瘤
手术名称及方式:经腹行子宫次全切术
h
17
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 ,目前诊断及病情危重情况,患方签名、 医师签名并填写日期。一式两份,一份交 患方保存,另一份归病历中保存。
h
18
打印病历内容及要求
打印病历:是指应用字处理软件编辑生成并打 印的病历(如Word文档、WPS文档等)。打印 病历应当按照本规定的内容录入并及时打印,由 相应医务人员手写签名。
h
34
体检:体温38.8oC、心率100次/分、呼吸25次/分、 血压98/62 mmHg。痛苦面容,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心率稍快,肺呼吸音增粗,心肺其他情况未发现异常。 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肠鸣音亢进,移 动性浊音阴性,闭孔肌试验及腰大肌试验可疑阳性。
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内脓血样分泌物,臭 秽,宫颈充血,举痛及摆痛明显,子宫后倾,大小正 常,有压痛,活动度差,子宫右后下方可扪及边界不 清包块,触痛明显。
发病时间:流产后 发病的可能诱因:流产、饮食 临床症状:发热、腹痛、恶心、呕吐、阴道少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