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油藏描述大作业
油藏描述第一部分不同勘探开发阶段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油藏描述,简称RDS技术服务(Reservoir Description Service),它是对油藏各种特征进行三维空间的定量描述和表征以至预测。
油藏描述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地质,地震,测井和试油试采等信息,最大限度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油藏进行定性定量描述及评价的一项综合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油藏描述的最终成果是建立反映油藏圈闭几何形态及其边界条件、储集特征和渗流特征、流体性质及分布特征的三维或四维油藏地质模型。
不同的勘探开发阶段,由于研究任务不同,资料信息类别及占有程度不同,所研究的内容及最终成果也各有所异。
一、勘探阶段油藏描述技术:勘探阶段油藏描述是指从圈闭预探获得工业性油气流到探明储量过程中所进行的综合性油藏勘探和评价。
具体可包括勘探早期阶段及油藏勘探评价阶段。
进行下列内容的描述与表征:(1)地层格架(模型)。
建立地层层序及综合剖面,划分生、储、盖组合,确定含油层系。
(2)构造格架(模型)。
确定圈闭类型及高点、主断层、断裂系统的分布及性质、圈闭面积及闭合高度。
(3)储层格架(模型)。
储集体类型及分布、储集岩岩性及厚度、储集物性参数变化趋势及规律。
(4)地化格架(模型)。
烃源岩性质及分布、油藏类型及流体性质、流体分布及含油气面积。
最终建立研究区油藏的概念模型,计算未开发探明储量。
选择先导开发实验区为开发方案准备必要的基础。
该阶段油藏描述的主要任务是描述油气藏的形态和规模,揭示油气藏内部结构和油气分布状况,准确确定油藏概念模型,指导勘探部署,提高勘探程度,以尽可能少的探井控制和探明更多的油气地质储量,并为开发可行性评价提供地质依据。
具体内容为:(1)圈闭描述:层位标定,编制油组(或油气层)顶面圈闭形态图,圈闭特征描述与圈闭发育史分析,圈闭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根据地震、地质、测井、测试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圈闭和断层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1.1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
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三、油藏描述的任务 1. 阐明油藏的构造面貌. 2. 沉积相和微相的类型与展布规律. 3. 储集体的几何形态和大小. 4. 储层参数分布和非均质性及微观特征. 5. 油藏内流体性质和分布规律. 6. 建立油藏地质模型(包括静态模型和预测模 型),计算石油储量和进行油藏综合评价。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
(3)沉积(微)相
① 阐明油田沉积物源及其方向、沉积体系、
沉积相模式;
② 编制出典型的沉积相剖面、沉积相平面图
或沉积微相平面图;
③ 建立沉积相三维立体模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
(4) 成岩作用
成岩作用研究主要应用显微薄片、铸体片、
阴极射线、扫描电镜和结合其他资料阐明油田储
(1)油藏评价阶段 (2)开发设计阶段 (3)方案实施阶段 (4)管理调整阶段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1)油藏评价阶段
油藏一经发现工业油气流之后即进入油藏评价阶段。
主要任务:提高勘探程度,提交探明储量 资料基础:少量探井、评价井和地震
研究内容:圈闭形态 、 油气水系统、流体性质、储层分布
主要任务:编制油田开发方案和钻开发井的工程实施方案
基础资料:探井、评价井、少数开发井和地震 研究内容:构造方面 油气水研究 储层描述:相、四性、对比、分布、评价
建立油藏和储层地质模型
第一章 绪论
油藏描述
两项措施:新井精细挖潜 、老井综合治理 (主要措施:补孔改层 挖掘层间剩余油、 堵水调剖 挖掘油层内部生产潜力、注采调配 改善水驱效果、压裂酸化 改善低渗透油 田开发效果)
一个提高:对开发效果进行预测并经济评价。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根据挖潜措施和 方案进行数值模拟预测,预测出增加的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的提高程度,并进行经济评 价。根据开发效果预测和经济评价结果,确定可实施的措施和方案。
精细油藏描述的基本程序、技术和方法
精细油藏描述的基本程序是:建立地层、构造、储层、流体、油藏五个模型,应用地 质综合分析、水淹层测井解释、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油藏工程综合分析四项技术,搞 清剩余油在层间、层内、平面三个分布,提出新井精细挖潜和老井综合治理两项措施, 做好开发效果预测及经济评价,达到提高采收率、提高经济可采储量。
三、储层地质模型
(1)储层地质模型及分级 (2)沉积相的分尺度描述 (3)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分尺度描述 (4)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结构 (5)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 四、流体模型
•描述内容 •描述方法 五、油藏地质模型及储量计算
•储量计算 •油藏地质模型 •油藏评价
油藏描述
----Reservoir Description
亮点、暗点、平点、.AVO油气检测层、.间速度差DIVA分析、道 积分技术在烃检测中的应用、FUZZY综合判别在油气预测中应用
(四) 、 4D地震技术
(五) 、裂缝地震检测技术
第二讲:油藏描述的基本内容
一、地层格架模型 1、地层划分对比的分级 油藏描述的首要工作是进行油藏地层格架描述。通过这项 工作,建立油藏的各级地层格架,明确油藏描述的各级尺度。 在正确的尺度下,描述油藏的各部分,最终建立正确的油藏 地质模型。 根据划分对比的规模可以分为:盆地地层划分对比、油田 地层划分对比及油藏地层划分对比。 盆地地层划分对比是在含油气盆地范围内的对比,一般是 “组”的规模对比;油田地层划分对比一般是在含油气洼陷 内的对比,一般是“段”的规模对比;油藏地层划分对比则 是在一个具体的油藏范围内的对比,一般是“砂层组或小层” 规模的划分对比。 地层划分对比一般是在高层次划分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的, 即:高级别的划分对比控制低级别的地层划分对比。由此可 见,要想做好油藏地层划分对比(小层划分对比),就要做 好盆地级及油田级的地层划分对比。
油藏描述实验2011
《油藏描述》实习指导书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2011年10月一、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油藏描述的基本方法与技术,学会应用石油地质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开展油藏描述工作。
二、实验原理(一)油藏描述的内容与任务油藏描述依据石油地质学各学科知识(沉积学、岩石学、石油地质学、测井地质学、油藏工程等),应用钻井、录井、测井、岩心及流体分析化验、油井产量等多项地质资料,开展油藏定性及定量描述、表征和预测。
油藏描述的目标是查清油气田油气分布规律和主要控制因素。
主要研究内容及任务:1)地层特征描述;2)构造特征描述;3)沉积相特征描述;4)储层特征描述;5)油气水层解释;6)油藏特征描述;7)地质储量计算;8)建立油气藏地质模型。
(二)油藏描述流程1、地层特征描述据古生物资料、地层对比标志层及地层沉积旋回特征,进行单井地层划分,在单井地层划分的基础上,依据古生物、标志层以及沉积旋回变化规律,开展地层横向追踪与对比,建立等时地层对比格架,明确地层的空间分布规律。
2、构造特征描述依据全区地层划分与对比结果,确定局部构造特征,明确构造高点及凹陷位置。
3、沉积相特征描述依据录井岩屑及岩心资料,确定地层的岩石及沉积相类型;根据归位岩心资料应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建立岩相及沉积相的测井相标准;依据测井相标准,划分单井岩相及沉积相,并开展多井沉积相对比及平面沉积相分布研究,明确沉积相空间分布规律。
4、储层特征描述在单井岩相划分的基础上,开展储层砂体(砂岩+粉砂岩)的分布特征研究,明确由骨架砂体构成的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依据储层岩心分析数据,开展储层岩性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储层成岩作用、储层分类与评价、储层非均质特征研究,明确储层的微观特征及储层类型。
5、油气水层解释根据储层“四性”关系研究成果确定有效厚度的岩性、物性、含油性以及电性下限标准;依据岩心含油产状及油气产层的产能资料,建立研究区油、气、水、干层的测井解释标准图版;应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建立储层孔隙度解释模型;应用岩电实验结果建立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根据有效厚度下限标准及测井解释标准图版,开展多井测井解释,划分有效厚度层段,计算有效厚度段的孔隙度与含油饱和度;确定平均有效厚度、有效厚度段的平均孔隙度与平均含油饱和度,明确油气层段的电性特征,明确油气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
油田动态分析基本知识
二、动态分析
1.油田动态分析及主要内容 2.油藏分类 3.开发阶段划分 4.主要生产技术指标计算(或确定)方法
二、动态分析
地理位置
海上油藏
油
藏
陆上油藏
(原油性质)
稠油油藏
类
型
稀油油藏
划
(岩性特征)
特殊岩性油藏
7类
分
砂岩油藏
(储层物性)
低渗透油藏
中高渗油藏
能否形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效驱替
井网
整装油藏 复杂断块油藏
数之比。开井数是指当月连续生产时间不小于24h的油井井数。
综合递减率:老井在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度 自然递减率:老井在未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度
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定义
(3)注水井生产动态指标 注水量:单井日注水量是指井口计量的日注水量,开发单元和阶段时间的
注水量用单井日注水量进行累加得出。
油田动态分析基本知识
一、油藏工程方案
1. 油藏评价部署方案(油藏评价)
“油田开发概念设计”,主要根据评价目标区的地质特征和已 有的初步认识,在落实勘探提交的控制储量的基础上,提 出油井产能、开发方式以及生产规模。
开发阶 段
主要任务
油藏描述的主要 内容和任务
油藏描述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开发准 备阶段
评价和设计
因此油藏类型的划分顺序为:
海上油藏→稠油油藏→特殊岩性油藏→低渗透砂岩油藏→整装砂岩油 藏→复杂断块砂岩油藏→极复杂断块砂岩油藏
二、动态分析
1.油田动态分析及主要内容 2.油藏分类 3.开发阶段划分 4.主要生产技术指标计算(或确定)方法
二、动态分析
“开发阶段”有关: 资料信息、油藏描述、油藏地质模型、油藏动态 监测内容、原油采收率等。 一般划分(按原油产量) 产能建设上产阶段(开发初期) 产量相对稳产阶段(开发中期或开发调整阶段) 产量递减阶段(开发后期)
油藏构造描述课件
油藏构造描述
油藏构造描述
油藏构造描述
(五) 编绘构造发育剖面图
构造发育剖面图是反映某地区各沉积阶段古构 造形态的一系列剖面图。
这一系列构造剖面图从老到新,反映出该地区 构造形态和断层在各时期的变化过程也就是发育史。
这种图件对研究地区构造的形成、断层的发生、 断层的活动和结束时期及与油气聚集的关系等都是 很有用的研究图件。
以三维地震资料为主,结合钻井资料的研究方法 2.开发阶段:
以钻井资料为主,参考地震资料的研究方法
油藏构造描述
收集研究工作 所需全部资料
准备工作
编制标准井位底图
了解区域地层 发育状况
地层对比
建立该区标准 柱状全剖面
过井地震剖面解释 构造发育剖面分析
油藏剖面图 组合断层
断面图分析
平面断层组合
分析地层关系 油、气、水关系
│ │ │ │ │ │ │ │ │度│ │度│ │ │ │度│底│高│量│ │ │
│││││││││││││││││││││
│ │ │ │ │m │m │ │in│m │in│m │in│mm│m │m │m │m │ │度│度│m
─┼─┼─┼─┼─┼─┼─┼─┼─┼─┼─┼─┼─┼─┼─┼─┼─┼─┼─┼─┼─┼─
油藏构造描述
返回
表2 原始井斜数据表
┌──┬──┬────┬───┬───┐
│序号│井深│斜度 │方位角│水平距│
│ │(m) │(度分) │(度分)│ (m) │
│││
│
│
│
├──┼──┼────┼───┼───┤
│││
│
│
│
├──┼──┼────┼───┼───┤
油藏描述
油藏描述概论1、油藏描述概念油藏描述源自英文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一词。
早在1979年,斯仑贝谢公司就已针对油藏描述这一课题设计出了一些软件。
油藏描述,简言之,就是对油藏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价。
它是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地质、地震、测井和试油试采等信息,最大限度地运用计算机手段,对油藏进行定性、定量描述和评价的一项综合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其任务在于阐述油藏的构造面貌、沉积相和微相的类型和展布,储集体的几何形态和大小、储层参数分布和非均质性及其微观特征、油藏内流体性质和分布,乃至建立油藏地质模型、计算石油储量和进行油藏综合评价。
为实现上述任务,应最大限度地使用计算机手段,并自动绘制反映油藏特征的各种图件,充分揭示它在三维空间的变化规律,为进行油藏数值模拟,合理选择开发方案,改善开发效果,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从分可靠的依据。
2、油藏描述技术发展史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斯仑贝谢公司首先研究了油藏描述软件系统,并在阿尔及利亚等地区进行了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其他的许多石油公司、软件公司,也先后开展了油藏描述技术软件系统的研究。
80年代初,油藏描述的基本方法是以测井资料为主,对关键井测试分行、油田测井资料数据标准化处理。
油田参数转化、单井综合测井评价、参数集总、计算网格值与作图、单井动态模拟及其成果质量控制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①强调研究测井与地质资料在深度上的准确性和一致性;②综合常规测井、地层倾角与地震、地质资料,准确的描述油藏构造及其储集层的几何形态;③全油藏测井资料数据的标准化,将各种非地层因素和误差的影响减到最小程度;④用最新技术从测井资料中提取反映地质特征的大量有效信息,对非井剖面做测井相分析,用岩心资料鉴别测井相的岩相类型;⑤选择合适于全油田的测井解释模型、解释方法和解释参数,用岩心资料检验测井数字处理的储层参数的有效性;⑥用测井、岩心和生产测试资料建立油田转换关系,计算渗透率和评价测井项目不全的井,用生产测试资料检验单井动态模拟的效果;⑦用最新的计算机绘图技术,绘制各种等值图、栅栏图,详细描述油气藏,广泛采用数据库技术。
(完整版)油藏工程技术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是功不可没的。
如今,石油的开采逐渐遇到了越来越多的瓶颈,这也给油藏工程的研究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在油藏工程的研究过程中,已经将众多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到了其中.有储层精细描述技术、储层自动识别技术、多学科油藏描述技术、剩余油综合描述技术、油藏数值描述技术以及油田开发规划方案优化技术。
本文主要以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多学科油藏描述技术为主,介绍它们的应用和发展。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主要内容精细油藏描述是指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对油田挖潜和提高采收率,以搞清剩余油分布特征、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为目标所进行的油藏多学科综合研究[1 ] 。
其主要任务是以剩余油分布研究为核心,充分利用各种静态和动态资料,研究油藏范围内井间储集层参数和油藏参数的三维分布,以及水驱过程中储集层参数和流体性质及其分布的动态变化,建立精细的油藏属性定量模型,并通过对水驱油规律、剩余油形成机制及其分布规律的深入研究,建立剩余油分布模型,为下一步调整挖潜及三次采油提供准确的地质依据[2 ] 。
发展前景精细油藏描述研究是全球油田开发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自油藏地质师和工程师们集中地质、地球物理和油藏工程等多学科多专业联合攻关以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从此油藏描述研究的发展方向,可以用“精细化"来形象地概括。
“精”就是要定量化和提高精确度;“细”是描述的内容和尺寸愈来愈细,也就是分辨率要求愈来愈高.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推动下,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开始了由定性到定量、由宏观向微观、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历程。
现状目前国内外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①井间储集层分布及精细储集层地质模型; ②开发过程中储集层性质的动态变化特征; ③开发过程中流体性质的动态变化特征;④剩余油分布特征,关键问题是建立精细储集层地质模型,确定剩余油分布特征。
1。
2 国内外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水平由于国内外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发展的历史过程不同,所需解决的具体问题也各有侧重,故形成的研究技术也各有特点。
油藏描述
油藏描述读书报告油藏描述源自英文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一词。
早在1979年,斯仑贝谢公司就已针对油藏描述这一课题设计出了一些软件。
油藏描述,简言之,就是对油藏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价。
它是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地质、地震、测井和试油试采等信息,最大限度地运用计算机手段,对油藏进行定性、定量描述和评价的一项综合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其任务在于阐述油藏的构造面貌、沉积相和微相的类型和展布,储集体的几何形态和大小、储层参数分布和非均质性及其微观特征、油藏内流体性质和分布,乃至建立油藏地质模型、计算石油储量和进行油藏综合评价。
为实现上述任务,应最大限度地使用计算机手段,并自动绘制反映油藏特征的各种图件,充分揭示它在三维空间的变化规律,为进行油藏数值模拟,合理选择开发方案,改善开发效果,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从分可靠的依据。
1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油藏描述就是对油藏各种特征空间进行三维空间的定量描述和表征及其预测。
从其发展过程及所能解决的问题,油藏描述可分为对油气田的静态描述和动态描述两个阶段。
静态描述是油藏描述的基础,动态描述则是静态描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1 静态描述静态描述主要包括:对油田地质构造、储集层几何形态的研究,岩相和沉积环境的研究,储集层参数的空间分布与油气地质储量计算等,具体有以下几方面任务:综合运用测井资料、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地质资料等研究和确定油田地质构造(包括对断层情况的分析研究)及储集层几何形态;确定井剖面地层的岩相,研究油田及盆地的沉积相;准确的计算储集层的基本参数,并研究它们的空间分布,编制等厚度图、等空隙度图、等渗透率图、等含有饱和度图等;计算油气地质储量;研究岩石的力学性质、预测地层压力等。
1.2 动态描述动态描述主要是研究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油气藏基本动态参数的变化规律,确定产液剖面和注入剖面,进一步修正与完善对油气藏的静态描述,主要完成以下任务:研究油气田的开发过程中,油气藏基本参数的变化规律,估计油气压力、相对渗透率、油气饱和度,确定生产井的产液剖面、注入井的吸水剖面、监视油气边界的移动,对油气田进行动态描述;进行单井或整个油藏的动态模拟,为制定最佳开发方案、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依据。
1[1][1].1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立典型对比剖面;
③ 编制地质构造剖面图; ④ 划分油水界面,建立油水剖面图、油藏构造剖 面图、 地层栅状图或油层栅状图; ⑤ 划分出开发层组和开发层系。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2)构造 ① 构造研究的目的是将油田构造(形态、幅度、产状、 闭合高度、闭合面积)和断层(性质、断距、产状、 封闭情况)特征搞清楚。 ② 在勘探阶段概略描述时,主要依靠地球物理(主要 是地震)和少数钻井、测井资料; 在开发阶段详细或精细描述时,则主要依靠钻井、 测井资料,参考部分地震与试油、试采资料。 ③ 绘出构造等高线图、构造横剖面图、构造发育史图。 为了使构造具立体感,还可以绘制立体构造图。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4.方案实施阶段 根据开发方案设计,钻成第一期开发井网(或基础井网) 后,即进入方案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 制定射孔原则、确定注采井网、编制配产方案、预测开 发动态、修正开发指标 基础资料: 基础井网测井 主要研究内容: 砂层组顶面构造、小层划分对比、小层沉积微相研究、 建立储层静态模型、流体性质与分布、储量复算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9)渗流特征
此处的渗流特征是一种静态特征,即储 层岩石与地层流体(油、气、水)接触后, 它的界面性质、渗流特性,如润湿性、毛细 管压力与相渗透率、驱油效率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10)能量与驱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油藏描述绪论
××构造描述
概述
一、油藏描述的概念
石油大学刘泽容等人:
油藏描述是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储层地质学 和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地质、地震、 测井、试油及试采等信息,最大限度地应用计算机手 段,对油(气)藏特征及属性等进行定性、定量的描 述。
概述
三、油藏描述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7O年代中期,以Schlumbnger公司为代表,是以测井资
料为基础,通过关键井处理,结合所有的测井、岩心、生 产测试等资料而得出对全油田的模拟,从而得到储层模型 。
以测井资料为主的早期油藏描述不考虑井与井之间地 质体的相关性,往往造成预测和描述的失误。
图2-19
××地区××层地震储层预测图
第二阶段:
概述
概述
第三阶段: 90年代至今,油藏描述技术是以建立具有预
测功能模型、改善开发效果为目的,主要依靠 比较统计学、地质统计学、井间地震及随机建 模技术。
第三阶段:
概述
××储层的属性模型
第三阶段:
概述
某某油组孔隙度模型
某某油组渗透率模型
概述
四、油藏描述研究内容
油藏描述
Revervior Description
西南石油大学资环院 蔡正旗
绪论
1.油藏描述的概念 2.油藏描述的目的及任务 3.油藏描述发展历史和现状 4.油藏描述主要研究内容 5.油藏描述与传统地质综合研究的区别 6.油藏描述的特色 7.油藏描述的精度
概述
一、油藏描述的概念
油藏描述是上 世纪70年代从国 外引进的。
概述
主要参考资料
1、陆相油藏描述 张一伟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7年 2、油藏描述 裘怿楠、陈子琪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年 3、油藏描述技术 勘探阶段 王捷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年 4、现代油藏描述技术 王志章、石占中著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年 5、现代油藏描述新方法 沈平平著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3年
油藏描述
概念题地层划分:把一个地区的地层整理出新老顺序、划分出不同等级的阶段、确定其时代,就是地层的划分。
地质年代表:按时代早晚顺序表示地史时期的相对地质年代和同位素年龄值的表格,称为地质年代表。
指相化石:能够指示生物生活环境特征的化石称为"指相化石"。
平面非均质性:指同一储层在不同位置的储层岩性,物性,流体性质的变化,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注入剂的平面波及程度。
水敏:指当与储层不配伍的外来流体进入储层后,引起黏土矿物膨胀,分散,迁移,堵塞,从而导致储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盐敏:指外来流体小于某一含盐浓度时,发生黏土矿物膨胀,堵塞孔隙,从而导致储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夹层密度:指剖面中夹层总厚度占所统计的砂岩剖面(包括夹层))总厚度的比例,用百分数表示。
分层系数:指被描述层系内砂层的层数,以平均单井钻遇砂层层数表示。
有效厚度系数:为有效厚度与砂层厚度的比值。
成岩系数:反映岩石受成岩作用改造后,对储层性能的影响程度。
其与孔隙度,渗透率呈正相关。
天然热释光:当岩石或矿物加热,其温度未达到400℃时的发光现象,称为天然热释光。
人工热释光:经γ射线照射激活后再度出现加热发光现象,称为人工热释光。
相序:指从一相逐渐过渡到另外一种相的一系列相的关系或相的有序组合。
地层层序律:沉积岩是按先后顺序一层层的依次沉积下来的,因此正常的地层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这是确定地层新老顺序的一般规律,称为地层层序律。
随机函数:(略)变异函数:以向量h相隔的两点X,X+h处的两个区域化变量Z(x)和Z(x+h)两点之差的方差之半定义为Z(x)的变异函数。
结构成熟度:指碎屑物质在风化,搬运和沉积作用的改造下接近终极结构特征的程度,其主要标志是杂基含量,分选性和磨圆度。
沉积相:沉积相是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特征的总和。
压力系统:指在油气田的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上,流体压力能相互传递和相互影响的范围,又称水动力系统。
油藏描述整理
油藏描述整理油藏描述:就是综合利⽤⼀切能够反映地下油⽓藏⾮均质、动态演化特性的资料和信息,运⽤所有可⾏和有效的⽅法技术和⼿段,研究油⽓藏的构造⾯貌、储集体形态、储集体性能、储集体宏观微观空间分布、流体性质及演化、剩余油形成与分布,揭⽰油⽓藏各种特征在开发过程中的动态演化及油⽓⽔在地下储集体中的运动规律,阐明开发过程中油⽓藏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和演化机理,建⽴储集体宏观、微观、渗流参数的动态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预测模型,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为油⽓藏管理提供科学保障。
该项技术不仅最⼤限度地发挥了各种资料的作⽤,充分发挥各种技术⼿段的先进性,为预测油⽓藏的产能、计算油⽓储量提供依据,⽽且为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油⽓采收率提供决策依据。
1.地层对⽐:根据不同的层组划分和对⽐标志产⽣了不同的地层划分对⽐⽅法。
1)岩⽯学⽅法以岩⽯或岩性特征作为地层划分对⽐标志的⼀系列⽅法,其划分单元为岩⽯地层单元。
(要点:沉积环境及成岩作⽤,寻找相标志。
例如,砂泥岩的颜⾊、成分、结构、沉积构造、胶结类型等及⽕⼭灰层、鲡粒层、煤层、蒸发岩层等部分特殊的岩层。
)陆相碎屑岩储层划分与对⽐模式——需要地层精细划分与对⽐原则。
陆相碎屑岩地层精细划分与对⽐应遵循粗细结合、等时对⽐的原则。
粗细结合:就是在地层划分与对⽐时⾸先将⼤级别的层系划分清楚并准确对⽐,识别区分出标准层并详细研究标准层的垂向分布和横向展布,在⼤层系及标准层控制下进⼀步划分和对⽐砂层组、时间单元及韵律层。
等时对⽐:就是从成因⾓度研究和分析地层的空间分布,寻找等时界⾯并通过等时界⾯研究地层单元的对应关系和空间分布。
模式:在标准层控制下建⽴地层对⽐模式有助于陆相碎屑岩地层精细刘⼀⽐,⽬前在地层对⽐中经常使⽤的模式主要有等⾼程对⽐模式、叠置砂体对⽐模式、相变对⽐模式等。
2.油藏构造:3.储集体沉积相:相标志单井连井平⾯4.地质建模⽬前的建模⽅法主要表现在两个⽅⾯: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前者是对井间未知区给出确定性的预测结果,后者是对未知区应⽤随机模拟的⽅法,给出多种可能的、等概率的预测结果。
油藏描述
绪论1.油藏描述的概念: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地震,地质,测井和试油试采等信息,最大限度的运用计算机手段,对油藏进行定性定量的描述及评论的一项综合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2.油藏研究的特色:○1油藏描述的综合性,定量化和广泛使用计算机手段是其最突出的特色。
○2采用多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是其另一特色。
○3从定性描述到定量描述。
3.油藏描述采用的方法和技术:○1油藏地质研究方法技术○2地震解释与预测技术○3测井解释与评价技术○4油藏描述计算机技术4.油藏描述的分类按描述成果的属性:静态油藏描述,动态油藏描述按勘探开发阶段:勘探阶段油藏描述,开发阶段油藏描述第一章油藏地质研究1.地层对比的分类按研究范围分:世界地层对比,大区域地层对比,区域地层对比,油层地层对比2.地层对比的主要方法:岩石地层学方法,生物地层学方法,层序地层学方法,地球物理法,同位素年龄测定法,某些矿物的热释光3.标志层概念及常见的标志层标志层概念:地层剖面中岩性特征突出,分布较稳定且变化不大的岩层,为某一特定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的特殊沉积。
常见标志层:碎屑岩中夹有的致密薄层灰岩,稳定泥岩,油页岩或化石层;碳酸盐剖面中石膏夹层或泥岩夹层;冲击沉积中的煤层,古土壤层,火山灰等;含有特殊矿物的地层;上下层段间某种特征(地层水矿化度,放射性物质含量)的差异。
4.沉积旋回概念及成因概念:指纵向剖面上一套岩层按一定生成顺序有规律的交替重复。
成因:主要是地壳周期性的升降。
5.标准化石概念:在一个地层单位中,选择少许特有的生物化石,这种化石只在该段地层中出现,上下邻居中不存在,它们是特定地质时代的产物,这些化石叫做标准化石。
6.隔层,夹层概念及特点隔层:是指稳定分布于两个渗透岩层中间的不渗透岩层。
隔层的特点是封隔性好,平面分布较稳定,具一定厚度(泥岩一般需3M以上)夹层:是指夹在连续油层(或渗透层)内部的非有效油层(或非储层)。
《油藏描述》课件
研究的方法有: 标志层直方图平移法 趋势面法 变异函数分析法。
第三节 关键井研究
一、关键井的选择及数据准备
关键井研究的目的:确定井剖面的矿物成分和 岩相,确定适合于全油田的测井解释模型、解 释方法与解释参数,建立全油田统一的刻度标 准和油田转换关系等。这是多井解释中极重要 的一部分。
建立与时间相一致的层序关系
反映地层等时性的地层记录:
古生物 岩层的接触关系 岩层中特殊矿物及的地层对比
依据:
沉积成层原理:不同时期因 沉积环境及物源供应的差异而 导致岩性的垂向差异性。 同一时期同一沉积环境内 沉积特征(岩性)的相似性、 岩性变化的顺序性和连续性。
以岩性作为主要分层依据 以每一层主要出现的岩性命名 主要用于化石少、岩性变化大和井数多的地区
一、区域地层层序
生物演化特性
生物演化具有前进性
单细胞—多细胞 菌藻植物 水生—陆生 蕨类植物 变温—恒温 裸子植物 卵生—胎生 被子植物
生物演化具有不可逆性
一旦灭绝 绝不再现
生物演化具有阶段性
第三节 关键井研究
二、研究“四性”关系的方法
1、岩性、物性、含油性关系研究
(1)分析各类岩石的含油性与物性 (2)岩性对物性的控制作用 (3)含油性与物性、岩性的关系
第三节 关键井研究
二、研究“四性”关系的方法
2、确定渗透层与隔层的截取值 有效层:指具有工业油(气)流的岩层。 渗透层:包括有效层及虽无工业油(气)流 而具有汲水能力的岩层。渗透层作为有效层的 扩展,可以参加储层砂体连续性的统计分析。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和方法夏朝晖余国清石宁冯英吴淑华 (中原石油勘探局) 摘要现代油藏描述的突出特点是其整体性、综合性、预测性、阶段性、先进性和早入性。
而精细描述和预测是油田不断深入开发的必然要求,与早中期的油藏描述相比,它不仅表现在精细程度高、基本单元小(流动单元)、预测性强等特点,而且正在形成一套油藏精细描述的技术地质知识库建立和应用,地质统计学尤其随机模拟技术、动态、集成化的油藏模型建立技术,开发地震技术中的地震反演(储层横向预测)技术,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与可视化技术、四维地震、井间地震等技术,多功能综合性一体化三维油藏描述软件等技术方法最具代表性,并使油藏精细描述成为可能。
关键词油藏描述油藏精细描述层次界面分析法流动单元地质知识库地质统计学尤其随机摸拟技术动态集成化的油藏模型建立技术开发地震前言进入二十一世纪末世界各国的油田开发尤其是我国的油田开发正面临着从易开发区向难开发区和边远区、从部分高含水向全面进入高含水和高采出程度、从储采基本平衡向严重不平衡过渡、开采难度迅速增大等严峻形势,加之中国陆相储层的复杂性,使我们对油藏的开发和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而这时仅靠传统的油藏描述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油田开发的要求,人们迫切需要更加精细、有效的油藏描述技术和方法,因此 90 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1 / 9术的进步和生产实践的需要,油藏描述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与以前的油藏描述或开发地质研究相比,现代油藏描述表现出了六大特点:整体性、综合性、预测性、阶段性、先进性、早入性对油藏进行精细描述是现代油藏描述发展的必然,是进一步开发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基础和关键。
油藏描述概念总结
一 名词解释1.储层表征(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定量地确定储层的性质、识别地质信息及空间变化的过程。
2.油藏地质模型是将油藏各种地质特征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及分布定量表述出来的地质模型。
是油气藏类型、几何形态、规模、油藏内部结构、储层参数及流体分布的高度概括。
3.储层静态模型 针对某一具体油田(或开发区)的一个(或)一套储层,将其储层特征在三维空间上的变化和分布如实地加以描述而建立的地质模型。
4.储层参数分布模型储层参数(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在三维空间变化和分布的表征模型。
5.确定性建模 确定性建模对井间未知区给出确定性的预测结果,即试图从已知确定性资料的控制点如井点出发,推测出点间确定的、唯一的、真实的储层参数。
6.胶结率 胶结率= 从上式可以看出,胶结率反映了胶结作用降低砂体原始孔隙体积的百分数,亦即反映了胶结作用的强度。
7.油层组 油层组为岩性、电性和物性、地震反射结构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砂层组的组合,是一相对的“不等时同亚相”沉积复合体。
8. 储能参数 储能参数(h e 、φ、S o )1.油藏描述: 油藏描述(Reservoir Description ),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为指导,用地质、地震、测井及计算机手段,定性分析和定量描述油藏在三度空间特征的一种综合研究方法体系。
2.储层预测模型 预测模型是比静态模型精度更高的储层地质模型,它具有对控制点间及以外地区的储层参数能作一定精度的内插和外推预测的功能。
3.有效厚度夹层 是指在工业油流的储层中达不到有效厚度标准的各类岩层。
4.流体单元模型 流体单元模型是由许多流动单元块体(指根据影响流体在岩石中流动的地质参数在储层中进一步划分的纵横向连续的储集带,在该带中,影响流体流动的地质参数在各处都相似,并且岩层特点在各处也相似)镶嵌组合而成的模型,属于离散模型的范畴。
5.随机建模 是指以已知的信息为基础,以随机函数为理论,应用随机模拟方法,产生一组等概率储层模型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3. 开发设计阶段 经过评价阶段的钻评估井落实一定的探明储量,通过开 发可行性研究被确认具开发价值后即可进入开发设计阶段。 主要任务: 进行先导试验、划分开发层系、确定开发方式、提交开 发井位、确定采油速度 基础资料: 开发试验数据、试验井组数据 主要研究内容: 油藏顶面形态、层组划分对比、储层沉积亚相研究、建 立储层概念模型、油水系统划分、储量计算
勘探综合数据库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4)勘探阶段油藏描述的内容 圈闭描述:层位标定、圈闭顶面形态、圈闭与油气关系
沉积描述:地层分布、相模式、单井相、地震相
储集体描述:油气水系统、储集参数、横向分布 盖层描述:岩性、厚度、连续性,与储层的关系
油气分布:油气藏类型、油气边界、油气水性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8)流体性质 根据实验室测试资料,阐明储层中流体性质主 要是油气水性质。 ① 原 油:阐明原油密度、粘度、胶质和沥青质在 油田中的变化,并编出相应图件。 ② 天然气:阐明天然气的相对密度、组成,特别是 非烃成分如H2S、CO2、N2的含量。 ③ 油层水:阐明油层水阴、阳离子类型、含量、水 型、矿化度及PH值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1.勘探阶段油藏描述 从发现油气藏到探明储量过程中使用的综合性 勘探评价方法。描述三维空间油气藏形态,储层分 布、岩性和物性变化及储集层中油气的分布。 (1) 勘探阶段油藏描述的目的
建立含油气地质体模型,描述油气藏形态,揭
示油气藏内部结构和油气分布,指导勘探部署。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7)储层非均质性 储层非均质性质研究有以下内容: ① 储集体在三维空间展布 (面积、厚度、横向连续性、纵向连通程度等) ② 油藏储层的宏观展布特征 (包括层厚、分布和夹层、含油性、连续性等) ③ 主要物性参数——渗透率的非均质性
④ 编制相应的图件。
• 自1990年起油藏描述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90年开始,油藏描述技术的发展具有两大特点: 1.油藏描述技术手段的多样性。 多种信息、多种学科相互渗透; 多层次交互检验,全面反映地下油气藏情况。 2.油藏描述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 对新兴的前沿科学技术的吸收和发展,使油藏描 述技术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新颖性。
地震资料:高精度、VSP;
分析化验:粒度、薄片、胶结物、储集性能参数等; 可选资料:其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井、油藏工
程和数学地质等获得的资料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3)勘探阶段油藏描述的数据库
地震数据库 单井岩性库 测井数据库 测试数据库
分析化验数据库
油藏描述是一项油气田综合研究与评价的技术。 它以地质学、构造学、沉积学、地震地层学以及油层 物理学、渗流力学、数学地质学为理论指导,综合应 用地质、地震、测井、试油、试采等手段,最大限度 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油藏特征、参数(岩性、连通 性、厚度、孔隙度、渗透率…)进行定性、定量描述 及评价。它为制定和优化开发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立典型对比剖面;
③ 编制地质构造剖面图; ④ 划分油水界面,建立油水剖面图、油藏构造剖 面图、 地层栅状图或油层栅状图; ⑤ 划分出开发层组和开发层系。
第一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2)构造 ① 构造研究的目的是将油田构造(形态、幅度、产状、 闭合高度、闭合面积)和断层(性质、断距、产状、 封闭情况)特征搞清楚。 ② 在勘探阶段概略描述时,主要依靠地球物理(主要 是地震)和少数钻井、测井资料; 在开发阶段详细或精细描述时,则主要依靠钻井、 测井资料,参考部分地震与试油、试采资料。 ③ 绘出构造等高线图、构造横剖面图、构造发育史图。 为了使构造具立体感,还可以绘制立体构造图。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6)储层物性 储层物性主要有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 研究方法有: ① 岩心的常规实验测试,由于油田不能钻很多取芯 井,而且岩芯收获率也不能达100%,因此是很 局限的; ② 根据常规的实验测试与测井资料结合起来,建立 起具一定精度的数学模型,然后对油田进行纵向 与横向研究,有时甚至在三维空间进行研究,从 而阐明储层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的变化。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2) 勘探阶段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 必备资料: 地质背景:区域地质,构造、沉积体系、油气生成、运移;
录井资料:岩心、岩屑、气测、荧光、热解色谱等;
测井资料:常规测井、倾角、RFT或FMT(重复地层测试) ; 试井资料:流体性质、储集类型、驱动类型、产能;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3)沉积(微)相
① 阐明油田沉积物源及其方向、沉积体系、
沉积相模式;
② 编制出典型的沉积相剖面、沉积相平面图
或沉积微相平面图;
③ 建立沉积相三维立体模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4) 成岩作用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三、油藏描述手段和方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两态
(一) 静态
(二) 动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两态
四部分
1. 基础地质
(一) 静态
2. 储
层
3. 流 (二) 动态
体
4. 流体运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两态
四部分
1. 基础地质
12项
地层(地层划分、层序与对比) 构造(构造形态、断层特征) 沉积(沉积相与微相) 成岩(成岩序列和成岩期) 储层孔隙结构(孔隙及类型) 储层物性(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 储层非均质性
(一) 静态
2. 储
本课要求
•不许旷课,累计三次者取消考试资格;
•上课不许迟到;
•上课要用心,认真记笔记。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第二节 油藏描述的思路 第三节 油藏描述所需的基础资料
一、油藏描述发展历程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各种勘探技 术的发展,油藏描述的内容逐渐丰富。
层
3. 流 (二) 动态
体
流体(油气水)性质 渗流特征(润湿性、毛管力、渗透率)
能量与驱动 油层伤害 油气水流动规律
4. 流体运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1)地层 ① 地层研究的目的是搞清研究区的地层层序; ② 通过地层(小层、油层)对比,作出对比图,建
可从三方面对油藏描述概念进行理解:
①要以与研究油藏地质有关学科的最新理论为
基础
②要以计算机及自动成图技术为手段,这是与
传统油藏研究的主要区别
③综合运用地质、物探、测井、试油试采等各
项资料
三、油藏描述的任务 1. 阐明油藏的构造面貌. 2. 沉积相和微相的类型与展布规律. 3. 储集体的几何形态和大小. 4. 储层参数分布和非均质性及微观特征. 5. 油藏内流体性质和分布规律. 6. 建立油藏地质模型(包括静态模型和预测模 型),计算石油储量和进行油藏综合评价。
术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 目前,这项技术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获得了显著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对油气田勘探和开发起着 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实践表明,油藏描述技术研究
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什么是油藏描述
油藏描述也称为储集层描述,源自英文 Reservoir Description一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4.方案实施阶段 根据开发方案设计,钻成第一期开发井网(或基础井网) 后,即进入方案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 制定射孔原则、确定注采井网、编制配产方案、预测开 发动态、修正开发指标 基础资料: 基础井网测井 主要研究内容: 砂层组顶面构造、小层划分对比、小层沉积微相研究、 建立储层静态模型、流体性质与分布、储量复算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9)渗流特征
此处的渗流特征是一种静态特征,即储 层岩石与地层流体(油、气、水)接触后, 它的界面性质、渗流特性,如润湿性、毛细 管压力与相渗透率、驱油效率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10)能量与驱动
各种参数汇总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2. 油藏评价阶段 油藏一经发现工业油气流之后即进入油藏评价阶段。 主要任务: 预测可采储量、估算生产规模、开展经济评价、提出开 发方案 资料基础: 探井评价井资料、地震资料 主要研究内容: 油藏顶面形态、层组划分对比、储层沉积亚相研究、建 立储层概念模型、油水系统划分、储量计算
必须很好地进行研究,并提出可行的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