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合集下载

油藏描述整理

油藏描述整理

油藏描述:

就是综合利用一切能够反映地下油气藏非均质、动态演化特性的资料和信息,运用所有可行和有效的方法技术和手段,研究油气藏的构造面貌、储集体形态、储集体性能、储集体宏观微观空间分布、流体性质及演化、剩余油形成与分布,揭示油气藏各种特征在开发过程中的动态演化及油气水在地下储集体中的运动规律,阐明开发过程中油气藏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和演化机理,建立储集体宏观、微观、渗流参数的动态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预测模型,为油气藏数值模拟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为油气藏管理提供科学保障。该项技术不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种资料的作用,充分发挥各种技术手段的先进性,为预测油气藏的产能、计算油气储量提供依据,而且为改善油气藏开发效果、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决策依据。

1.地层对比:

根据不同的层组划分和对比标志产生了不同的地层划分对比方法。

1)岩石学方法

以岩石或岩性特征作为地层划分对比标志的一系列方法,其划分单元为岩石地层单元。(要点:沉积环境及成岩作用,寻找相标志。例如,砂泥岩的颜色、成分、结构、沉积构造、胶结类型等及火山灰层、鲡粒层、煤层、蒸发岩层等部分特殊的岩层。)

陆相碎屑岩储层划分与对比模式——需要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原则。

陆相碎屑岩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应遵循粗细结合、等时对比的原则。

粗细结合:就是在地层划分与对比时首先将大级别的层系划分清楚并准确对比,识别区分出标准层并详细研究标准层的垂向分布和横向展布,在大层系及标准层控制下进一步划分和对比砂层组、时间单元及韵律层。

等时对比:就是从成因角度研究和分析地层的空间分布,寻找等时界面并通过等时界面研究地层单元的对应关系和空间分布。

8.油藏描述

8.油藏描述

二、提高油藏描述实效的对策
针对以上分析影响油藏描述效果的两方面原因,我们认为需从两方面采取对策。
但这些都是建立在个别露头或剖面,个别井点基础上的研究。特别是在露头区则 往往只能用类比的方法,借鉴各种模式来推断和描述油藏三维特征。因而满足不 了降低勘探风险和提高开发效益的要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以物探为主体的描述
此阶段物探油藏描述技术主要包括:构造解释技术,地震地层学技术,地震岩 性学技术,地震烃类检测技术。
3. 以测井为主体的描述
继70年代斯仑贝谢公司提出的以测井为主体的油藏描述技术,又于1985年将三维 地震及VSP(Vertical Seismic Profile)资料引入油藏描述的井间相关对比研 究中。
研究现状: (1)1992年油藏描述研究内容及方法为: ①关键井研究; ②测井资料标准化; ③单井综合测井评价; ④多井处理研究,井间地层对比; ⑤渗透率及单井动态模拟研究; ⑥储层参数集总及储集层绘图。
1.油藏描述的目的 是对油藏各种特征(三个要素:圈闭、储层、流体)进行三维定量描 述和预测,为提高油藏产量和采收率提供可靠的依据。
2.油藏描述的任务 ⑴构造精细描述 ⑵储层沉积相描述 ⑶储层成岩作用和储层物性描述 ⑷油气层描述 ⑸油气储量评估
三. 油藏描述发展现状
现代油藏管理包括以下6个方面: (1)资料采集; (2)油藏描述; (3)驱替机理; (4)油藏模拟; (5)动态预测; (6)开发战略。

油藏动态描述技术课件

油藏动态描述技术课件

S1 3 S 2 3.1 S3 3.4 S 4 0 .889 S 5 0 .99
•《油藏动态描述技术》
目录
一、试井描述油藏非均质性的基础 二、基于试井的一体化油藏动态描述技术
•《油藏动态描述技术》
二、基于试井的一体化油藏 动态描述技术
油藏描述技术的发展: (1)以测井为主体的油藏描述 (2)多学科协同油藏描述发展阶段 (3)多学科一体化描述技术阶段
•《油藏动态描述技术》
数学模型
考虑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的定解问题为:
初始条件 内边界条件
外边界条件
•《油藏动态描述技术》
应用实例—低渗透油田的分析结果
•《油藏动态描述技术》
一、试井描述油藏非均质性的基础
▪1、油藏非均质性的试井评价 ▪2、断层特性的试井评价 ▪3、井污染的试井评价 4、多井系统中的试井评价 5、多层合采井的试井评价
论文发表:SPE 27421
•《油藏动态描述技术》
•《油藏动态描述技术》
1、压力导数 图分析 斜率 m 1 0 .0 0 7 1 M P ah 截距b=0.1783 。
流动系数 K h 2 .1 7 9 8m 2m m P a .s
单井注采比IPR=3.2369 2、修正的MDH图分析 半对数直线段斜率m=0.4042 MPa/cycle
其中“油气藏监测信息网络应用软件平台”获得2006年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资助

油藏描述

油藏描述

油藏描述也称储集层描述,源自英文Reservoir Description。油藏描述是一项油气田综合研究与评价的技术体系。它以地质学、构造学、沉积学、地震地层学以及油层物理学、渗流力学、数学地质学等相关学科为理论指导,综合应用地质、地震、测井、试油、试采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油藏储层和流体的各种特征参数进行三维空间的定量描述和表征,建立三维油藏地质模型,为制定和优化开发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油藏描述是研究油藏储层和流体的各种参数在三维空间中的特征及分布状态的技术体系。对油藏描述概念进行理解:①要以与研究油藏地质有关学科的最新理论为基础②要以计算机及自动成图技术为手段,这是与传统油藏研究的主要区别③综合运用地质、物探、测井、试油试采等各项资料

油藏描述发展历程 1.以测井为主体的油藏描述(1970-1980)。油藏描述技术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由斯仑贝谢公司最早提出。它是以测井服务为目的,以“油藏描述讲座”形式向世界各地推出油藏描述技术服务。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在文献出现“油藏描述”。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关键井研究;②测井资料归一化;③渗透率分析;④参数集总与绘图。

2.多学科协同油藏描述(1980-1990)。1985年将三维地震资料及VSP(垂直地震)资料引入油藏描述的测井井间相关研究中。斯伦贝谢公司油藏描述强调以测井为主体的模式化的技术,多学科的协同研究及最终的储层三维模型。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地质油藏描述技术;②测井油藏描述技术;③地震油藏描述技术;

④油藏工程油藏描述技术。

1.1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

1.1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
(3)沉积(微)相
① 阐明油田沉积物源及其方向、沉积体系、
沉积相模式;
② 编制出典型的沉积相剖面、沉积相平面图
或沉积微相平面图;
③ 建立沉积相三维立体模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
(4) 成岩作用
成岩作用研究主要应用显微薄片、铸体片、
阴极射线、扫描电镜和结合其他资料阐明油田储
测井资料:常规测井、倾角、RFT或FMT(重复地层测试) ; 试井资料:流体性质、储集类型、驱动类型、产能;
地震资料:高精度、VSP;
分析化验:粒度、薄片、胶结物、储集性能参数等; 可选资料:其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井、油藏工
程和数学地质等获得的资料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4)勘探阶段油藏描述的数据库
基础资料:探井、评价井、开发井和测井、地震
研究内容:构造方面油气水系统 储层描述:沉积相、地层对比、参数数据库等储层静态模 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4)管理调整阶段 油田投入开发后,即进入管理调整阶段。 主要任务:动态监测、调整注采关系、预测开采动态 基础资料:大量静态和动态资料 研究内容:静态模型向动态模型发展 揭示剩余油分布规律 监测开发动态

油藏描述概念总结

油藏描述概念总结

一名词解释

1. 储层表征(ReservoirCharacterization ):定量地确定储层的性质、识别地质信息及空间变化的过程。

2. 油藏地质模型是将油藏各种地质特征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及分布定量表述出来的地质模型。是油气藏类型、几何形态、规模、油藏内部结构、储层参数及流体分布的高度概括。

3•储层静态模型针对某一具体油田(或开发区)的一个(或)一套储层,将其储层特征在三维空间上的变化和分布如实地加以描述而建立的地质模型。

4•储层参数分布模型储层参数(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在三维空间变化和分布的表征模型。

5.确定性建模确定性建模对井间未知区给出确定性的预测结果,即试图从已知确定性资料的控制点如井 点出发,推测出点间确定的、唯一的、真实的储层参数。

从上式可以看出,胶结率反映了胶结作用降低砂体原始孔隙体积的百分数,亦即反映了胶结作用的强度。7•油层组油层组为岩性、电性和物性、地震反射结构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砂层组的组合,是一相对的“不等时同亚相”沉积复合体。

&储能参数储能参数(h 、炉、S )

eo

1. 油藏描述:油藏描述(ReservoirDescription ),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为指导,用地质、地震、测井及计算机手段,定性分析和定量描述油藏在三度空间特征的一种综合研究方法体系。

2. 储层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是比静态模型精度更高的储层地质模型,它具有对控制点间及以外地区的储层参数能作一定精度的内插和外推预测的功能。

3. 有效厚度夹层是指在工业油流的储层中达不到有效厚度标准的各类岩层。

油藏描述

油藏描述
三个分布 :剩余油的层间分布、平面分布、层内分布
两项措施:新井精细挖潜 、老井综合治理 (主要措施:补孔改层 挖掘层间剩余油、 堵水调剖 挖掘油层内部生产潜力、注采调配 改善水驱效果、压裂酸化 改善低渗透油 田开发效果)
一个提高:对开发效果进行预测并经济评价。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根据挖潜措施和 方案进行数值模拟预测,预测出增加的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的提高程度,并进行经济评 价。根据开发效果预测和经济评价结果,确定可实施的措施和方案。
(一)、储层横向预测
层位标定(合成地震记录、VSP);岩性识别(根据地震剖面的反射 特征、层速度、AVO、一维正演模型);薄层砂体厚度预测(定性 分析法、调谐厚度法、频率分析法)
(二)、储层参数的地震预测
层速度预测孔隙度;利用振幅信息预测孔隙度;利用声阻抗资料 预测孔隙度;测井约束反演技术
(三)、地震油气预测
精细油藏描述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五个模型:地层模型、构造模型 、储层模型 、流体模型、油藏模型
四项技术 :地质综合分析技术、水淹层测井解释技术 、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油藏 工程综合分析技术(动态资料统计分析方法 、测井资料统计分析方法 、取芯检查井资 料统计分析方法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方法 、油藏工程方法 ) 。
第一讲:油藏描述概述
.什么是油藏 .油藏描述概述 .油藏描述的阶段性 .油藏描述的层次性 .油藏描述的流程 .油藏描述的发展与新技术

油田动态分析基本知识

油田动态分析基本知识

.布好评价井,取得 各种开发参数
.确定开发方式和井 网部署
落实探明储量 确定油藏基本骨 架 确定油藏类型、
以区域背景和地震资料为基础 的油藏基本骨架确定技术
.以藏层沉积学为基础,应用地 质知识库的砂体空间分布预测 技术
.预测生产历史和生 产规模
流体性质和分布 建立概念地质模
. 以确定储层骨架空间分布为重 点的随机建模技术
任务
油藏描述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微构造研究 .水淹层测井解释技术,剩余油
精 细 沉 积 微 分布动态监测技术,高压密闭取
.增加可采储量
相研究
心技术
维持油田经济有效地 生产
流动单元划 分与对比
.微地质界面研究 .细分沉积微相研究技术
.确定挖潜、提高采收 率措施
层内及微观 非均质性
.储层物性动态变化空间分布规 律研究技术
油井动态分析包括:分析压力、产量、含水变化,搞清见水 层位,来水方向及井下技术状况,判断工作制度是否合理及 生产是否正常等。
注水井动态分析包括:分析井口压力、注水量及吸水能力变 化,判断井下故障等。
二、动态分析
生产动态分析主要指标 注水状况分析:注水量、吸水能力 油层压力状况:油层压力分布,以及油层压力与注水量、注 采比之间的关系 含水率变化:含水与注采比、采油速度合理界限 油井生产能力:采油指数、采液指数变化,油井利用率、时 率、递减率(综合递减率、自然递减率)、措施效果。

油藏描述资料

油藏描述资料

油藏描述资料

(2010-03-28 15:59:54)转载标签:油藏储层地质模型地层层序杂谈分类:专业领域

油藏描述,简称RDS技术服务(ReservoirDescriptionService),就是对油藏各种特征进行三维空间的定量描述和表征以至预测。其最终成果是建立反映油藏圈闭几何形态及其边界条件,储集及渗流特征、流体性质及分布特征的三维或四维油藏地质模型。

油藏描述是在七十年代末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项优化全油田多学科相关信息来研究与定量表征、评价油气藏的新技术。

国内外最早提出油藏描述的是斯伦贝谢公司,当时,他们认为油藏描述技术服务(或油藏研究)以测井为主,并把油藏描述分为:(1)油田地质构造与储集体几何形态的研究;(2)关键井研究;(3)油田测井资料标准化;(4)测井相分析;(5)油田参数转换与渗透率的研究;(6)井与井间的地层对比;(7)单井综合测井地层评价;(8)储集层参数的汇总与作图;(9)计算油田的油气地质储量;(10)单井动态模拟;(11)测井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等11个研究内容,核心是测井油藏描述,至1985年斯论贝谢公司才将三维地震资料及VSP(垂直地震)资料引入油藏描述的测井井间相关的研究中,但它所强调的仍是以测井为主体模式的技术,多学科的协同研究及最终的储层三维模型。

(M.Sneider(1990)所指的油藏描述是有关油层和水层系统(包括遮挡流体流动)的岩石、孔隙和流体在三维空间的分布及其连续性的一种综合概念,其目的是在一系列开发方案下确定原油采收率和开采速度,以便选择最佳方案,从概念上讲,“Reservoir”所指的应是油藏,而不仅仅是储层,是油藏工程中的一种综合概念,完整的油藏描述系统应该是涉及构成油藏的全部条件。

1[1][1].1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1[1][1].1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8)流体性质 根据实验室测试资料,阐明储层中流体性质主 要是油气水性质。 ① 原 油:阐明原油密度、粘度、胶质和沥青质在 油田中的变化,并编出相应图件。 ② 天然气:阐明天然气的相对密度、组成,特别是 非烃成分如H2S、CO2、N2的含量。 ③ 油层水:阐明油层水阴、阳离子类型、含量、水 型、矿化度及PH值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3. 开发设计阶段 经过评价阶段的钻评估井落实一定的探明储量,通过开 发可行性研究被确认具开发价值后即可进入开发设计阶段。 主要任务: 进行先导试验、划分开发层系、确定开发方式、提交开 发井位、确定采油速度 基础资料: 开发试验数据、试验井组数据 主要研究内容: 油藏顶面形态、层组划分对比、储层沉积亚相研究、建 立储层概念模型、油水系统划分、储量计算

3. 流 (二) 动态

流体(油气水)性质 渗流特征(润湿性、毛管力、渗透率)
能量与驱动 油层伤害 油气水流动规律
4. 流体运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1)地层 ① 地层研究的目的是搞清研究区的地层层序; ② 通过地层(小层、油层)对比,作出对比图,建

油藏描述绪论

油藏描述绪论

概述
主要参考资料
1、陆相油藏描述 张一伟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7年 2、油藏描述 裘怿楠、陈子琪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年 3、油藏描述技术 勘探阶段 王捷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年 4、现代油藏描述技术 王志章、石占中著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年 5、现代油藏描述新方法 沈平平著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3年
二00八年三月
油藏描述的精度与勘探的程度、资料的丰富程 度及精度等因素有关。
概述
九、未来油藏描述的发展趋势
①宏观研究规模更大,微观研究更深更细,向理论化和系统化 方向发展; ②从定性向定量和预测方向发展; ③从单学科向多学科协同综合方向发展; ④将地质统计学技术、地质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人工智能及 专家系统、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等新技术有选择地应用 在油藏描述中; ⑤油藏描述的功能越来越多,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
四、油藏描述研究内容
储层性质
储层分布、 厚度变化及 储层特征参 数的空间变 化
某某气田长兴组气藏孔隙度分布模型
概述
四、油藏描述研究内容
某某气田长兴组渗透率分布模型
概述
四、油藏描述研究内容
某某气田长兴组气藏饱和度分布模型
概述
四、油藏描述研究内容
某某气田长兴组孔隙度分布模型
概述
四、油藏描述研究内容
概述

油藏描述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

油藏描述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

储层四性特征
测井解释模型
储层参数解释
地 化 模 型
油水层识别及评价
研究流程图
地层厚度预测 储层厚度预测
储层相模型
储层物性模型 储层物性预测 储层含油性预测
油气分布模型
研究流程图
油藏概念地质模型 未开发探明储 量 计 算 先导开发试验区选择
开发早期阶段油藏描述流程图
勘探与开发数据库
三维地震数据库
目标处理
地质信息库 油层精细划分对比
测井数据库
测井资料数据标准化 测井相分析
测试信息库
精细构造解释
沉积微相研究
测井解释模型
测井约束反演 储层成岩相研究 多井数字处理
油 藏 动 态 分 析
储层结构预测
储层裂缝分析
有效厚度研究
研究流程图
储层非均质性
流体类型
储层流动单元
流体性质
储层敏感性
流体非均质分布
研究流程图
一、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可容空间 构造作用 海(湖)平面变化 气候 沉积物供给
体系域的划分
等时单元级次
层 序 地 层 学 特 征
台 北 凹 陷 侏 罗 系 沉 积 层 序 发 育 特 征 图
台北凹陷层序II(三间房组)地层叠置模式
测井约束反演
二、储层岩石物理相
储层岩石物理相: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新方法及新技术的研究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新方法及新技术的研究

现代油藏精细描述新方法及新技术的研究

通过在三维空间对各油藏参数进行定量描述,建立起反映油藏的构造、沉积、成岩、流体等特征的地质模型的整个过程叫做油藏描述。油藏描述的新方法使其由传统的油藏地质研究转入多学科一体化综合的系统研究,使我国油藏研究由定性和半定量逐步走向了定量化。文章主要论述了油藏描述最重要的两种新技术:地质建模技术和开发地震技术。

标签:油藏描述;新技术;新方法;地质建模技术;开发地震技术

1 概述

现今油田开采区域已从易开采区进入难开采区,油田环境从普通石油地质环境转为高含水、储采严重不平衡的复杂地质环境,石油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同时陆相储层复杂的中国油田环境,让中国油田开发难度进一步加大。传统油藏描述的技术手段已经不能适用于日益复杂的石油地质环境,现代油田开发迫切需要更加精准有效的油藏描述方法,在石油科技进步与油田产量增长的今天,现代油藏精细描述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油藏描述是指基于地质、测井、地震、生产测试等信息,通过分析油藏的几何尺寸、储层性态、流体性质等油田属性,研究石油空间分布规律的技术手段。油藏描述通过建立数值模型、结合综合评价对石油储量进行计算,可以提高油田开发水平、优化开采方案,是一项有效提高油田勘探水平、提升油田效益的支柱技术。通过油藏描述,储集体的空间几何形态,油田的构造、沉积、成岩、流体、油藏模式等都能比较直观的展现出来;同时通过油藏描述,勘察阶段的油井位置信息、开发过程的石油聚集信息也可以更为准确把握,对石油采集方案的确定和优化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油藏描述

油藏描述

概念题

地层划分:把一个地区的地层整理出新老顺序、划分出不同等级的阶段、确定其时代,就是地层的划分。

地质年代表:按时代早晚顺序表示地史时期的相对地质年代和同位素年龄值的表格,称为地质年代表。

指相化石:能够指示生物生活环境特征的化石称为"指相化石"。

平面非均质性:指同一储层在不同位置的储层岩性,物性,流体性质的变化,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注入剂的平面波及程度。

水敏:指当与储层不配伍的外来流体进入储层后,引起黏土矿物膨胀,分散,迁移,堵塞,从而导致储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盐敏:指外来流体小于某一含盐浓度时,发生黏土矿物膨胀,堵塞孔隙,从而导致储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夹层密度:指剖面中夹层总厚度占所统计的砂岩剖面(包括夹层))总厚度的比例,用百分数表示。

分层系数:指被描述层系内砂层的层数,以平均单井钻遇砂层层数表示。

有效厚度系数:为有效厚度与砂层厚度的比值。

成岩系数:反映岩石受成岩作用改造后,对储层性能的影响程度。其与孔隙度,渗透率呈正相关。

天然热释光:当岩石或矿物加热,其温度未达到400℃时的发光现象,称为天然热释光。

人工热释光:经γ射线照射激活后再度出现加热发光现象,称为人工热释光。

相序:指从一相逐渐过渡到另外一种相的一系列相的关系或相的有序组合。

地层层序律:沉积岩是按先后顺序一层层的依次沉积下来的,因此正常的地层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这是确定地层新老顺序的一般规律,称为地层层序律。

随机函数:(略)

变异函数:以向量h相隔的两点X,X+h处的两个区域化变量Z(x)和Z(x+h)两点之差的方差之半定义为Z(x)的变异函数。

油藏描述

油藏描述

绪论

1.油藏描述的概念: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地震,地质,测井和试油试采等信息,最大限度的运用计算机手段,对油藏进行定性定量的描述及评论的一项综合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2.油藏研究的特色:

○1油藏描述的综合性,定量化和广泛使用计算机手段是其最突出的特色。

○2采用多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是其另一特色。

○3从定性描述到定量描述。

3.油藏描述采用的方法和技术:

○1油藏地质研究方法技术○2地震解释与预测技术

○3测井解释与评价技术○4油藏描述计算机技术

4.油藏描述的分类

按描述成果的属性:静态油藏描述,动态油藏描述

按勘探开发阶段:勘探阶段油藏描述,开发阶段油藏描述

第一章油藏地质研究

1.地层对比的分类

按研究范围分:世界地层对比,大区域地层对比,区域地层对比,油层地层对比

2.地层对比的主要方法:

岩石地层学方法,生物地层学方法,层序地层学方法,地球物理法,同位素年龄测定法,某些矿物的热释光

3.标志层概念及常见的标志层

标志层概念:地层剖面中岩性特征突出,分布较稳定且变化不大的岩层,为某一特定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的特殊沉积。

常见标志层:

碎屑岩中夹有的致密薄层灰岩,稳定泥岩,油页岩或化石层;

碳酸盐剖面中石膏夹层或泥岩夹层;

冲击沉积中的煤层,古土壤层,火山灰等;

含有特殊矿物的地层;

上下层段间某种特征(地层水矿化度,放射性物质含量)的差异。

4.沉积旋回概念及成因

概念:指纵向剖面上一套岩层按一定生成顺序有规律的交替重复。

成因:主要是地壳周期性的升降。

5.标准化石概念:在一个地层单位中,选择少许特有的生物化石,这种化石只在该段地层中出现,上下邻居中不存在,它们是特定地质时代的产物,这些化石叫做标准化石。

油藏描述 第一章 概述

油藏描述 第一章 概述

构造研究精度
模型 类型 概念 地质 模型
模型网格 精度 视地震和 钻井资料 多少而定
顶面或标准层1:2.5万 构造图
二、各阶段油藏描述的任务
油藏描述 阶 资料特点 段 二维地震资 早 料为主 期 钻井资料少 动态资料缺 钻井资料、 中 动态资料多 期 有测试和监 测资料 精度要求
油藏描述任务
确定油藏的骨架(构造、地层、 沉积相等); 搞清主力储层储集特征及分布; 明确油藏类型和油气水系统的 分布; 建立地质概念模型。
一、基础地质
3.沉积(微)相分析 ① 阐明物源及方向、沉积体系、沉积相模式;
② 编制出典型的沉积相(微相)剖面、平面图;
③ 建立沉积相三维立体模型。
一、基础地质
4.成岩作用研究
① 阐明油田储层成岩作用;
② 进行成岩阶段划分。
二、储层
1.储层孔隙结构 ① 储层岩石孔隙特征研究; ② 储层岩石填隙物特征研究; ③ 岩石的孔隙结构研究。
5.储层裂缝的精细表征技术
6.精细油藏地质建模技术 7.开发地震研究技术
高分辨率地震反演; 多信息地震属性分析; 基于井震信息的定量储层模拟
油藏描述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产生了许多
新技术新方法,主要有:
1.复杂断块区的综合地质再认识 2.微构造研究技术 3.层次界面及流动单元研究技术 4.细分沉积微相研究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两态
四部分
1. 基础地质
12项
地层(地层划分、层序与对比) 构造(构造形态、断层特征) 沉积(沉积相与微相) 成岩(成岩序列和成岩期) 储层孔隙结构(孔隙及类型) 储层物性(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 储层非均质性
(一) 静态
2. 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6)储层物性 储层物性主要有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 研究方法有: ① 岩心的常规实验测试,由于油田不能钻很多取芯 井,而且岩芯收获率也不能达100%,因此是很 局限的; ② 根据常规的实验测试与测井资料结合起来,建立 起具一定精度的数学模型,然后对油田进行纵向 与横向研究,有时甚至在三维空间进行研究,从 而阐明储层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的变化。
可从三方面对油藏描述概念进行理解:
①要以与研究油藏地质有关学科的最新理论为
基础
②要以计算机及自动成图技术为手段,这是与
传统油藏研究的主要区别
③综合运用地质、物探、测井、试油试采等各
项资料
三、油藏描述的任务 1. 阐明油藏的构造面貌. 2. 沉积相和微相的类型与展布规律. 3. 储集体的几何形态和大小. 4. 储层参数分布和非均质性及微观特征. 5. 油藏内流体性质和分布规律. 6. 建立油藏地质模型(包括静态模型和预测模 型),计算石油储量和进行油藏综合评价。
通过实验室的高压物性资料及试油、试采资料, 阐明油田能量特征与大小,此外还要确定出油田驱 动类型,为油田开发和改造提供依据。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11)油层伤害
油田自打井以来,就有外来流体侵入。尤其
在油田开发阶段,由于外来流体一般不与油田油
层中流体配伍,这就出现油层伤害。对油层伤害
术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 目前,这项技术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获得了显著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对油气田勘探和开发起着 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实践表明,油藏描述技术研究
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什么是油藏描述
油藏描述也称为储集层描述,源自英文 Reservoir Description一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7)储层非均质性 储层非均质性质研究有以下内容: ① 储集体在三维空间展布 (面积、厚度、横向连续性、纵向连通程度等) ② 油藏储层的宏观展布特征 (包括层厚、分布和夹层、含油性、连续性等) ③ 主要物性参数——渗透率的非均质性
④ 编制相应的图件。
勘探综合数据库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4)勘探阶段油藏描述的内容 圈闭描述:层位标定、圈闭顶面形态、圈闭与油气关系
沉积描述:地层分布、相模式、单井相、地震相
储集体描述:油气水系统、储集参数、横向分布 盖层描述:岩性、厚度、连续性,与储层的关系
油气分布:油气藏类型、油气边界、油气水性质、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三、油藏描述手段和方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两态
(一) 静态
(二) 动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两态
四部分
1. 基础地质
(一) 静态
2. 储

3. 流 (二) 动态

4. 流体运动
计 算 机 技 术 的 发 展
人机对话交互式工作站技术、 彩色图形显示技术、 网络技术、 数据库技术、 专家系统…
基 础 理 论 的 发 展
模糊数学、 分形、 系统论、 信息论、 控制论、 预测论…


“七五”期间油藏描述技术开始引进到我国。
1992年国家储量委员会提出“今后申报新油气探明
储量,必须采用油藏描述技术”,使得油藏描述技
பைடு நூலகம்
必须很好地进行研究,并提出可行的保护措施。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12)油、气、水流动规律
油田投入开发后,就要研究油、气、水 流动规律,提出合理开发油田的有关措施。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一个油田从发现到开发结束,油田勘探开发工作总是逐步 推进的,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多次反复。在采取各种开 发措施中加深认识油藏,在逐步加深认识油藏的基础上进一步 深化勘探开发措施。这样就在油田勘探开发的过程中自然形成 渐次深化的阶段。每个阶段具有的资料基础不同,所要解决的 任务不同,因而油藏描述的重点内容和精度也有所不同。 按油田处于勘探开发的阶段油藏描述可划分为: 1.勘探阶段油藏描述 2.油藏评价阶段油藏描述 3.开发设计阶段油藏描述 开发阶段 4.方案实施阶段油藏描述 5.管理调整阶段油藏描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2) 勘探阶段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 必备资料: 地质背景:区域地质,构造、沉积体系、油气生成、运移;
录井资料:岩心、岩屑、气测、荧光、热解色谱等;
测井资料:常规测井、倾角、RFT或FMT(重复地层测试) ; 试井资料:流体性质、储集类型、驱动类型、产能;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9)渗流特征
此处的渗流特征是一种静态特征,即储 层岩石与地层流体(油、气、水)接触后, 它的界面性质、渗流特性,如润湿性、毛细 管压力与相渗透率、驱油效率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10)能量与驱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4.方案实施阶段 根据开发方案设计,钻成第一期开发井网(或基础井网) 后,即进入方案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 制定射孔原则、确定注采井网、编制配产方案、预测开 发动态、修正开发指标 基础资料: 基础井网测井 主要研究内容: 砂层组顶面构造、小层划分对比、小层沉积微相研究、 建立储层静态模型、流体性质与分布、储量复算
立典型对比剖面;
③ 编制地质构造剖面图; ④ 划分油水界面,建立油水剖面图、油藏构造剖 面图、 地层栅状图或油层栅状图; ⑤ 划分出开发层组和开发层系。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2)构造 ① 构造研究的目的是将油田构造(形态、幅度、产状、 闭合高度、闭合面积)和断层(性质、断距、产状、 封闭情况)特征搞清楚。 ② 在勘探阶段概略描述时,主要依靠地球物理(主要 是地震)和少数钻井、测井资料; 在开发阶段详细或精细描述时,则主要依靠钻井、 测井资料,参考部分地震与试油、试采资料。 ③ 绘出构造等高线图、构造横剖面图、构造发育史图。 为了使构造具立体感,还可以绘制立体构造图。
各种参数汇总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2. 油藏评价阶段 油藏一经发现工业油气流之后即进入油藏评价阶段。 主要任务: 预测可采储量、估算生产规模、开展经济评价、提出开 发方案 资料基础: 探井评价井资料、地震资料 主要研究内容: 油藏顶面形态、层组划分对比、储层沉积亚相研究、建 立储层概念模型、油水系统划分、储量计算
地震资料:高精度、VSP;
分析化验:粒度、薄片、胶结物、储集性能参数等; 可选资料:其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井、油藏工
程和数学地质等获得的资料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3)勘探阶段油藏描述的数据库
地震数据库 单井岩性库 测井数据库 测试数据库
分析化验数据库
油藏描述是一项油气田综合研究与评价的技术。 它以地质学、构造学、沉积学、地震地层学以及油层 物理学、渗流力学、数学地质学为理论指导,综合应 用地质、地震、测井、试油、试采等手段,最大限度 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油藏特征、参数(岩性、连通 性、厚度、孔隙度、渗透率…)进行定性、定量描述 及评价。它为制定和优化开发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成岩作用研究主要应用显微薄片、铸体片、
阴极射线、扫描电镜和结合其他资料阐明油田储
层成岩作用、成岩顺序、成岩阶段和成岩相,特 别是有利于储集油气的成岩期。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5)储层孔隙结构 ① 储层岩石孔隙特征: 应用显微镜、阴极射线、扫 描电镜对储层岩石、矿物和孔隙特征进行深入、 细致的研究。 ② 储层岩石填隙物特征: 应用X-衍射线、扫描电镜、 电子探针和物理、化学测试来阐明油田储层孔隙 填隙物(杂基与胶结物)类型、数量、产状。 ③ 岩石的孔隙结构: 主要通过压汞资料和图象分析 进行研究,主要阐明岩石孔喉大小、分布特征和 有关参数,以及孔、喉比值与孔、喉连通情况。
本课要求
•不许旷课,累计三次者取消考试资格;
•上课不许迟到;
•上课要用心,认真记笔记。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第二节 油藏描述的思路 第三节 油藏描述所需的基础资料
一、油藏描述发展历程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各种勘探技 术的发展,油藏描述的内容逐渐丰富。

3. 流 (二) 动态

流体(油气水)性质 渗流特征(润湿性、毛管力、渗透率)
能量与驱动 油层伤害 油气水流动规律
4. 流体运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1)地层 ① 地层研究的目的是搞清研究区的地层层序; ② 通过地层(小层、油层)对比,作出对比图,建
压力、温度、产能 储量计算 综合评价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5)勘探阶段油藏描述的主要成果 文字描述:描述研究区及邻区地质概况 附图附表:典型地震剖面及油气层顶面形态 地质综合柱状图及层位标定图 四性(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关系图 关键井测井解释综合图 油气藏对比图及含油气面积图 储集参数等值线图 综合评价图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3)沉积(微)相
① 阐明油田沉积物源及其方向、沉积体系、
沉积相模式;
② 编制出典型的沉积相剖面、沉积相平面图
或沉积微相平面图;
③ 建立沉积相三维立体模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4) 成岩作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3. 开发设计阶段 经过评价阶段的钻评估井落实一定的探明储量,通过开 发可行性研究被确认具开发价值后即可进入开发设计阶段。 主要任务: 进行先导试验、划分开发层系、确定开发方式、提交开 发井位、确定采油速度 基础资料: 开发试验数据、试验井组数据 主要研究内容: 油藏顶面形态、层组划分对比、储层沉积亚相研究、建 立储层概念模型、油水系统划分、储量计算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一、油藏描述的内容
(8)流体性质 根据实验室测试资料,阐明储层中流体性质主 要是油气水性质。 ① 原 油:阐明原油密度、粘度、胶质和沥青质在 油田中的变化,并编出相应图件。 ② 天然气:阐明天然气的相对密度、组成,特别是 非烃成分如H2S、CO2、N2的含量。 ③ 油层水:阐明油层水阴、阳离子类型、含量、水 型、矿化度及PH值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二、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1.勘探阶段油藏描述 从发现油气藏到探明储量过程中使用的综合性 勘探评价方法。描述三维空间油气藏形态,储层分 布、岩性和物性变化及储集层中油气的分布。 (1) 勘探阶段油藏描述的目的
建立含油气地质体模型,描述油气藏形态,揭
示油气藏内部结构和油气分布,指导勘探部署。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
• 自1990年起油藏描述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90年开始,油藏描述技术的发展具有两大特点: 1.油藏描述技术手段的多样性。 多种信息、多种学科相互渗透; 多层次交互检验,全面反映地下油气藏情况。 2.油藏描述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 对新兴的前沿科学技术的吸收和发展,使油藏描 述技术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新颖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