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教案

合集下载

历史教案《虎门销烟》范文

历史教案《虎门销烟》范文

历史教案《虎门销烟》范文历史《虎门销烟》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

2.掌握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

4.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

5.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危害及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包含鸦片战争条约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方法1.归纳法。

像鸦片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

2.讲述法。

对鸦片战争的过程等内容,可以用讲述法来解决。

3.分析法。

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可用此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炮子谣》(节选)清•陈澧“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_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呜呼!太平无事吃鸦片,有事何必怕炮怕火箭?”同学们,这首《炮子谣》里讲的是鸦片输入中国后,民众吸食,造成体质下降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恶劣影响,一个主题便是鸦片之害甚于_武器炮和火箭。

那么,鸦片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的?其目的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中国政府态度如何?等等。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板书]第一节鸦片战争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看后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2.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 [学生看书]……[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英国是世界上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虎门销烟》教学实录(优秀模板16套)

《虎门销烟》教学实录(优秀模板16套)

《虎门销烟》教学实录(优秀模板16套)《虎门销烟》教学实录1《虎门销烟》教学深思这堂课的成功的地方就在于,我是一直充满激情的去上课的,孩子们的朗读也颇有水准,整堂课的氛围一直不错,对于文本细节的理解也比较到位。

《虎门销烟》是一篇历史题材的文章。

历史事件离学生们的生活比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我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创设情景将学生带回到当时的场景中,让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当时的情景,这样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所以我假设孩子们和广州老百姓一起,作为销烟的见证者,一起观看销烟,效果不错,达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

但还是有些遗憾产生的。

我想,如果未有前期铺垫,学生们是不会很快入境,但是,大量的铺垫的话,30分钟又远远不够。

最后我决定重心放在销烟时和销烟后去讲,前边两段选择回忆导入。

可这样一来,整篇文章便有些断开的感觉,衔接的不是很好,影响了文本的整体效果。

显得过渡不自然。

一堂课应当是一个整体。

课堂设计的每个环节之间应当是环环相扣,紧凑而一体。

这就需要有一个很好的过渡。

生涩的过渡会割裂两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因此,过渡一定要自然,要做到水到渠成。

这样才能让课堂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另外我对课堂的预设不够。

孩子们回答问题时冷场了一下,虽然我用了一句话:“看,你激动的都说不出话来了。

”掩饰过去,但自己知道,孩子是因为理解的不到位才未有回答出来的。

每节课都是不可复制的。

课堂的生成性是很大的。

因此教案当中必须对教学设计和学生的表现做多种预设。

这样才能够保证遇到特殊情况或是偶发事件能够不慌不忙,沉着应对。

还有,我对学生的评价缺乏针对性。

课堂评价是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好的评价能让学生感受成功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也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机智与随机应变的能力。

评价语注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表现,做到细、准、精。

要做到因材施评。

只要有了针对性,评价的百般化自然就有了。

总之,这堂课结束了,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教训,发扬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修养的。

《虎门销烟》教案

《虎门销烟》教案

《虎门销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虎门销烟事件。

(2)运用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珍惜和平、反对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虎门销烟的背景(1)林则徐禁烟令的颁布(2)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2. 虎门销烟的过程(1)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决心(2)虎门销烟的实施及成果3. 虎门销烟的意义(1)打击鸦片贸易,捍卫国家主权(2)民族精神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虎门销烟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教学难点:(1)虎门销烟事件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2)如何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提炼信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近代史》2. 辅助材料:虎门销烟相关图片、史料、视频等。

3. 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白板、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虎门销烟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简要介绍虎门销烟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虎门销烟的过程。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指导。

3. 史料分析(1)展示虎门销烟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2)讨论虎门销烟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 课堂小结(2)强调虎门销烟对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5. 课后作业(2)选择一个与虎门销烟相关的话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六、教学拓展1. 虎门销烟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引导学生了解虎门销烟事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2)分析虎门销烟事件对后世的反响和启示。

2. 虎门销烟与民族精神(1)探讨虎门销烟事件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2)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为民族复兴努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8虎门销烟(附教案)

8虎门销烟(附教案)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 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 分外壮丽 分外壮丽。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 男男女女 老老少少 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 水泄不通 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礼台 彩旗林立 身着 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 朝服 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 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 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 什么?
(虎门销烟的经过)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 礼台。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 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一声令下 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 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 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 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 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 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 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我 站 在 林 则 徐 塑 像 前
„„
中国人民是不 可欺侮的!
(附教案)
8 、虎门销烟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绿线内的 7 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 1 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 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 内容,认识 虎门销烟的 伟大意义 ,培养学生 爱祖国、 御外侮的精 神和拒绝 毒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 三、教学难点: 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四、教具学具: 小黑板 教学课件 五、教学时间: 2 课时
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 值得纪念 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伟大壮举 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 △ 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 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 是不可欺侮的!
“壮”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 :
A、健壮有力 B、伟大、有气魄

虎门销烟教案优秀13篇

虎门销烟教案优秀13篇

虎门销烟教案优秀13篇《虎门销烟》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8个生字,掌握10个生字,会组词。

3、学习文中描写场面的段落,进行片段描写。

4、充分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扫除文字障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历史背景及销烟的意义。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介绍历史背景及鸦片的危害(出示鸦片给国家、民众带来危害的画面及文字)2、释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音,并组词。

2、理解词义赞不绝口欢呼雀跃垂手恭听水泄不通沸腾3、再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三、朗读课文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2、学习文中描写场面的段落,进行片段描写。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都知道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光隧道。

回到一qi2年前的广州城,去亲自感受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观场景吧。

二、对照阅读:品味人物心情(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1、广州城因为什么而沸腾?划出表现广州城热闹的句子。

2、当外国商人见到销烟以后,他们有什么反应?板书:百姓外国商人开心喜悦狼狈不堪大长中国人志气灭外国侵略者威风3、指导朗读。

三、重点阅读,体会壮观气势。

(一)体会人气壮观(出示画面)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①表现前来观看销烟人数之多的词。

②描绘人们热烈庆祝销烟喜悦心情的词、句子。

(二)体会场景壮观。

学生自由读第4、5自然段,划出句子,找出重点词。

(出示画面)1、表现销烟池规模宏大的句子:2、描写销烟时的场景:①找出销烟的具体过程的句子:②销烟时的情景:③围观群众的表现:④销烟的数量:3、指导朗读。

四、总结:在国难当头之际,林则徐坚决反对外敌,虎门销烟之举,销毁的不仅仅是鸦片,更是东亚病夫的形象,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为中华民族扬威,令国人扬眉吐气。

《虎门销烟》教案

《虎门销烟》教案

虎门销烟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虎门销烟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影响;•掌握相关历史背景知识,理解虎门销烟事件对中国现代历史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批判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虎门销烟事件的背景介绍;2.虎门销烟事件的经过;3.虎门销烟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介绍虎门销烟事件的背景。

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虎门销烟事件的了解和探索欲望。

步骤二:知识讲解•通过课堂讲解,详细介绍虎门销烟事件的经过。

包括事件的起因、参与者的背景、事件的具体过程等。

步骤三:讨论与分析•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围绕虎门销烟事件展开讨论,分享各自对事件的理解和看法。

•整合总结: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整合各组的观点和结论,进行讨论和深入分析。

步骤四:扩展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虎门销烟事件对中国现代历史的影响和意义,并通过案例、文献等扩展材料,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

步骤五:综合评价•布置综合评价任务,包括写作、发言、小组合作等形式,对学生对虎门销烟事件的理解和思考进行综合评价。

四、教学资源•虎门销烟事件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虎门销烟事件的背景资料和相关文献。

五、教学评价•学生小组的讨论和汇报的活跃程度;•学生综合评价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对虎门销烟事件的理解和思考的深度。

六、教学延伸虎门销烟事件是中国近代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之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课堂讲解的基础,进一步深入了解此事件的相关内容,并展开写作或研究项目,以提升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虎门销烟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虎门销烟教案

虎门销烟教案

虎门销烟教案虎门销烟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影响的抗议事件,发生在1841年,期间中国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予英国,并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

这一系列的让步引发了华南地区的民众不满和抗议,其中虎门就成为了最有代表性的地方之一。

这次事件对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虎门销烟事件的背景、起因、经过和影响。

2. 能力目标:通过对虎门销烟事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1. 虎门销烟事件的背景和起因。

2. 虎门销烟事件的经过和影响。

3. 虎门销烟事件对于中国近代史的意义。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虎门销烟事件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分析虎门销烟事件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和意义。

五、教学方法和学情分析1.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导引法、讨论法。

2.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近代史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不一,以及对于实际的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不同。

因此,在讲授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虎门销烟事件的图片,让学生对于这一历史事件起到一个初步了解。

2. 学习:讲解虎门销烟事件的背景和起因,明确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以及开放通商口岸的原因和背景。

同时,通过问题导引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增强他们对于这一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3. 合作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比如清政府代表、华南民众、官员、商人等),并模拟虎门销烟事件的过程进行讨论和互动,加深学生对于事件经过和影响的了解。

4. 总结复习: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互动,总结整理出虎门销烟事件的经过和影响,并帮助学生理解这一事件对于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

《虎门销烟》教案

《虎门销烟》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虎门销烟》。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

(3)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民族尊严的爱国情怀。

(3)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2. 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

3.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人物形象。

2. 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 自觉抵制的意识。

1. 课文《虎门销烟》文本。

2. 与虎门销烟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等。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虎门销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人物形象。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分析虎门销烟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 情感教育:(1)教师讲述林则徐英勇事迹,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自觉抵制,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

6.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口头作文练习。

7. 总结反馈:(1)教师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8. 布置作业:(1)课后背诵课文《虎门销烟》。

六、教学延伸:1. 课内外结合:(1)教师推荐与虎门销烟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

小学课文《虎门销烟》精品教案

小学课文《虎门销烟》精品教案

小学课文《虎门销烟》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

难点: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课前准备阅读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上的智斗义律作业设计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中心写一段话.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出示挂图,这幅图上的人物是谁?你了解他吗?师补充简介林则徐。

2、板题、解题介绍虎门的地理位置、鸦片的危害,理解“销烟”。

3、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二、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词。

出示,指名领读师生提醒注意:寨渣 (翘舌音)轰 (后鼻音)讯盐斤 (前鼻音)2、出示讨论:(1)“喝啊,叫啊”的“啊”读轻声;“身着朝服”中的“着”读“ ”,“朝”读“ ”“倒下去”的“倒”读“ ”“分外”的“分”读“ ”“一担担”的“担”读“ ”;“应邀”的“应”读“ ”(2)长句子的朗读礼台下,| 一侧 | 是身着朝服的 | 文武官员, | 另一侧 | 是应邀前来观看的 | 外国商人。

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议。

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大致经过怎样?四、质疑,适时解答部分疑问。

五、指导写字。

1、“讯、轰、侮”按笔顺描红2、“寨、轰、抛”结构要均匀,笔画要紧凑,范写3、学生描红、临写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填空“讯”共_______画,第四画是_______,第五画是_______。

“轰”共_______画,第六画是_______。

“顿”共_______画,第四画是_______。

二、在正确读音下面画“_______”分( )外应( )邀朝( )服倒( )水身( )着三、组词寨( )汛( )销( )壮( )侮( )赛( )讯( )消( )状( )海( )塞( )迅( )稍( )装( )梅(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虎门销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虎门销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虎门销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大意,了解林则徐销烟的原因及意义。

1.3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林则徐的生平事迹。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林则徐的民族英雄形象,培养爱国情感。

3.2理解的危害,增强抵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林则徐的民族英雄形象。

2.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

三、教学难点1.体会林则徐面对时的坚定决心。

2.理解的危害,培养抵制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词卡片3.相关资料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林则徐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其为国家、民族作出的贡献。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林则徐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文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情的表达。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语气、节奏等问题。

(三)课文讲解1.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四)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认读。

2.学生书写生字词,教师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

(二)课文讲解1.教师继续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三)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四)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林则徐的民族英雄形象,培养爱国情感。

2.学生发表自己对抵制的看法,增强抵制的意识。

2.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拓展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林则徐的事迹,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反思1.在讲解课文时,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虎门销烟》教案三篇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虎门销烟》教案三篇

【导语】《虎门销烟》⼀课记叙了1839年6⽉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提⽰了虎门销烟的伟⼤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民爱国御侮的⽃争精神,是⼀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正确认读本课⼗四个⽣字,读准三个多⾳字的读⾳,会写⽥字格⾥的九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

3、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品质。

教学准备: 师⽣共同搜集林则徐的资料和鸦⽚的危害,活观看《林则徐》这部电影。

教学过程: 第⼀课时 ⼀、揭⽰课题,根据课题质疑。

师:读了题⽬,你们有什么疑问? (预设:) *是谁销烟?在什么时间? *为什么要销毁鸦⽚? *为什么要在虎门销烟? *鸦⽚是怎样被销毁的? ⼆、检查读课⽂,纠正字⾳。

三、检查认读重点词语,理解词语。

1、多⾳字: 钦差罪恶不禁禁烟蒙蒙亮切开⼀担兴奋钻来钻去倒进 2、有关数字的词组: 五⼗多千⽶五⼗⽶见⽅⼆⼗三天⼆百多万⽄ 3、重点理解: 描写⼈多的词语—— 沸腾拥⼈流如潮⼈多拥挤涌 描写林则徐的词语—— 端坐严正铿锵有⼒掷地有声 四、解决问题 (⼀)是谁虎门销烟?在什么时间? (⼆)林则徐为什么要销毁鸦⽚?(指导学习第五段) ⽣汇报:“看着眼前的⼀切……就这样装进了敌⼈罪恶的腰包!” 师:你们知道“东亚病夫”是怎们回事吗? (“东亚病夫”是外国⼈对我们中国⼈的贬称。

清朝末年,中国⼈吸⾷鸦⽚,⾝体瘦弱,所以,所以遭洋⼈轻视;其意思,也接近于⽼百姓所说的鸦⽚烟⿁。

) 师:那么吸⾷鸦⽚到底对⼈体有什么危害呢? (长期吸⾷鸦⽚,可以使⼈丧失免疫⼒。

体制严重衰弱,精神颓废,寿命也会缩短。

过量吸⾷鸦⽚,还可以引起急性中毒,导致死亡。

) 师: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吸⾷的鸦⽚是哪来的吗?(教师叙述英国⼈把鸦⽚输⼊中国的⽬的。

)(指导朗读) (三)为什么要在虎门销烟?(指导学习第三段) 1、结合课外资料:⼴州是外国烟贩⼦的贩毒中⼼。

《虎门销烟》教案(精选8篇)

《虎门销烟》教案(精选8篇)

《虎门销烟》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虎门销烟》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虎门销烟》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悔的精神。

5、增强诊断矫治意识,提高自我诊断矫治能力。

教学过程:一、整体初读,基础性诊断1、揭题。

2、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3、学生质疑。

(1)请学生提出读书遇到的不懂的问题。

(学生质疑,以学定教)(2)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3)交代学法:带着这些问题,边读边思考,深入学习课文。

二、精读品位,引导探究,理解性诊断1、学习第一节。

(1)自由读课文,思考: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2)读书汇报交流、小结。

2、细读第六节。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2)读书汇报交流(注意理解“壮举”“嚣张”“气焰”)3、研读第二节。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

(相机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3)再读课文,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场面的壮观。

思考:A、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B、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C、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观看?(1)汇报交流,师生评价。

(2)小结方法:回顾我们这几小节的学习,我们采用了“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下面我们还用这个方法学习下文。

三、自读领悟,自主性诊断与矫治1、品读三至五节,感受硝烟的经过。

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要运用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研读硝烟过程。

思考:分几步硝烟的?硝烟过程中人们的心情怎样?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感情朗读,做到读中悟情,读中悟理)2、再读第六节和第一节。

三年级语文上册虎门销烟教案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虎门销烟教案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虎门销烟》教案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虎门销烟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历史事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

(2)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勇于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虎门销烟历史背景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虎门销烟的场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展示虎门销烟的场景。

2. 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 课文文本: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虎门销烟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

(2)简要介绍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历史事件。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字词可以借助卡片进行学习。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4.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深入剖析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2)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及用法。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造句练习。

四年级《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四年级《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虎门销烟》这段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内容。

2.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虎门销烟》这段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内容。

2.相关词汇和人物的介绍。

3.集体朗读《虎门销烟》相关部分。

4.分组进行角色表演。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向学生介绍《虎门销烟》这段历史事件,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学习(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虎门销烟》这段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内容。

2.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了解该事件中的相关词汇和人物的介绍。

3.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能力。

Step 3:朗读(20分钟)1.教师将《虎门销烟》的相关部分分发给学生。

2.学生们利用课本或配发的材料,进行集体朗读《虎门销烟》相关部分。

3.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矫正和改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Step 4:角色表演(3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角色。

2.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所分配的角色,进行角色表演,并让学生试图通过表演还原当时的情景。

3.教师和学生互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历史事件,并讨论其中的原因和结果。

Step 5:总结(10分钟)1.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所学的知识点,回顾《虎门销烟》这段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内容。

2.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个人思考和观点交流,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评价学生在集体朗读和角色表演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3.听取学生的个人观点和意见,评估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研究相关历史事件。

2.通过读书、观影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兴趣。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全国中小学教案评比《虎门销烟》

全国中小学教案评比《虎门销烟》

全国中小学教案评比《虎门销烟》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虎门销烟事件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道德观念。

1.2 教学内容虎门销烟事件的发生背景。

虎门销烟事件的过程和影响。

虎门销烟事件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虎门销烟事件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虎门销烟事件的意义和启示。

案例分析法:分析虎门销烟事件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2.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纸质教材:提供相关的文本资料和阅读材料。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导入环节利用虎门销烟事件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引导学生思考虎门销烟事件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3.2 讲授环节讲解虎门销烟事件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引导学生关注虎门销烟事件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3.3 讨论环节将学生分成小组,提供相关的讨论题目和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

3.4 案例分析环节提供虎门销烟事件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利用测试或考试的方式,评估学生对虎门销烟事件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2 教学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给予解答和反馈。

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和案例分析报告,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虎门销烟事件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

引导学生思考虎门销烟事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5.2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历史遗址或博物馆,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体验。

引导学生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6.1 教学资源历史文献:包括《林则徐传》、《鸦片战争演义》等,用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虎门销烟教案初中历史

虎门销烟教案初中历史

虎门销烟教案初中历史
教学目标:
1. 了解虎门销烟事件的背景和起因。

2. 理解虎门销烟事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3. 能够分析虎门销烟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虎门销烟事件的过程和影响。

难点:对虎门销烟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虎门销烟事件的背景和基本情况,引导学生思考这一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学习任务(30分钟)
1.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虎门销烟事件的起因和过程。

2. 学生分组讨论虎门销烟事件的影响,分析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三、讲解与讨论(15分钟)
教师讲解虎门销烟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对于该事件的看法。

四、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虎门销烟事件的了解和思考。

五、延伸活动(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自主查阅更多关于虎门销烟事件的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层含义和影响。

教学资源:
1. 相关历史教科书和资料。

2. 电子设备和网络资源。

评价方式:
1.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讨论参与情况。

2. 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二年级虎门销烟教案

二年级虎门销烟教案

二年级虎门销烟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帮助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树立远离毒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讲述虎门销烟的过程和林则徐的英勇事迹。

(2)引导学生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

2、难点(1)如何让二年级的学生理解鸦片对中国的危害。

(2)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

2、图片展示法:展示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引导他们思考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现代禁毒的图片或视频,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禁毒吗?”(2)引出今天的主题——虎门销烟。

2、讲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1)在清朝时期,英国等西方国家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

(2)解释鸦片是什么,以及它对人们身体和精神的危害。

(3)讲述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严重的后果,比如白银外流、人民身体虚弱、社会动荡等。

3、讲述虎门销烟的过程(1)介绍林则徐这位民族英雄,强调他坚决禁烟的决心。

(2)详细描述虎门销烟的具体场景,如如何收缴鸦片、如何销毁鸦片等。

(3)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细节,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紧张和壮观。

4、分析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1)让学生思考虎门销烟对中国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理解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伟大壮举,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敌的坚强意志。

5、联系现实,进行禁毒教育(1)让学生讨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为什么还要禁毒。

(2)强调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3)鼓励学生积极宣传禁毒知识,远离毒品。

6、总结(1)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包括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再次强调爱国主义情感和远离毒品的重要性。

7、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给家人讲讲虎门销烟的故事。

(2)画一幅关于虎门销烟或者禁毒的图画。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形式来讲述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组词:
消()除()侮()
销()徐()海()请Biblioteka 家做在自备本上。校对答案。
二:练习:
1.复述课文
A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意思说清楚的?
(指名答:板书: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销烟开始——百姓欢呼——销烟结果——伟大意义)
B同桌练习复述。
听清楚他们的朗读有没有错误。
(师生评议,纠正错误的朗读)
2.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这篇课文的生字。
看谁记得最快。都记住了吗?谁认为哪个字最容易错,需要提醒大家的?
书空泄、毁、寨。同桌互相抽查。
1.看拼音,写词语。
Xiāo yān hǔmén yán bāqīwǔshuǐxièbùtōng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入: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我们这里有一些他们的照片,我们来看一看,你认识的就说一下他的名字。
2、提问:有谁知道他的一些事吗?
简介
3、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林则徐做过的一件了不起的事,虎门销烟。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板书设计
2.7虎门销烟
值得纪念伟大意义
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下令禁烟销毁鸦片
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
教学后记
二、精读课文
1、请同学们想一想,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
(值得纪念)(不同寻常的日子、发生重大事件的日子)
(伟大壮举)(伟大的举动)
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小三角”)“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一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这是一个“伟大壮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用适当的词语填空
()的日子()的工人挤得( )
装点得()()盐巴 ( )的气味
()的海滩()池内 ( )的大海
2、判断搭配是否恰当
壮烈——死亡( )
展示——成果( )
悲惨——命运( )
侥幸——心情( )
反应——迟疑( )
3、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首先我们来看看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
c、再读。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教师的活动及教法
学生的活动及学法
设计意图
1、补充资料:
林则徐:今福建福州人,1838年12月道光皇帝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惩办鸦片贩子,迫使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20200余箱,在虎门当众销毁。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由于林则徐备战认真,英军在广东未能得逞,于是北上占定海犯大沽,清政府将英军的侵略归罪于林则徐,林被革职,1850年病死于广东潮州。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不愧是一位民族英雄。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读第二自然段)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事件之“壮”。
出示: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
(3)、指导朗读
a、先让学生自读感悟。
b、指名学生读,评论。观看录象。场面壮观,礼台上下庄重、肃立。
C指名上台复述。(师生共同评议)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四、指导写字: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4、介绍虎门的位置及鸦片的危害。
(查字典理解“销烟”的意思。)
5、读了课题后,你现在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一起来听课文录音,思考一下几个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
交流。(指名答)
2、自读课文
三、逐段朗读课文
1.这篇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指名答)请6位同学分段朗读,其他同学请仔细
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毒性很大,上瘾就不易戒除,使人体日衰,意志萎靡,当兵的失去战斗力,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力,最后摧残生命。
2、《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引导学生自学《我又有一个新想法》、《智慧火花本》。这两篇课文都揭示多动脑筋,勇于创新的道理,通过文章后的“读一读想一想”侧重启发学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体现的创新精神。
时间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教学
内容
27虎门销烟
教学
重点
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教学
难点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 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 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自读自悟




知识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
三、小结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加上了“半”这个字,这个字直到1949年10月1日才真正去掉,在这么多年中,虽然这个半字未能去掉,但是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侵略者的抵抗,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小刀会等等,从虎门销烟这一段屈辱的历史开始到结束,中国人民都未曾屈服过,所以说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虎门销烟这一伟大的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