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热点大串讲
高三物理考前复习大串讲(1-3)
物理考前复习大串讲(1)――隐含条件的挖掘如何迅速识破高考命题中的隐含条件,选择物理过程遵循的物理规律,简洁高效地完成解题,集中体现了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平常解题中养成通过审题仔细分析推敲关键词语,从物理模型、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变化和临界状态中去寻找挖掘隐含条件的良好习惯.就命题中条件的隐含形式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1.隐含在题给的物理现象中.题设的条件中必然反映若干物理现象,这些现象本身就包含了解题所需的已知条件.深刻领会物理现象的含义、产生原因和条件是获取已知条件的关键.例:“宇航员在运行的宇宙飞船中”示意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通迅卫星”示意卫星运行角速度或周期与地球的相同,即同步,“导体处于平衡状态”示意物体是等势体,内部场强为零……2.隐含在物理模型的理想化条件中.在试题中常将理想化条件隐含在有关词语或题意中,需要运用理想模型去捕捉和挖掘.如质点和点电荷,都不计其形状和大小;轻质弹簧即不计其重;光滑表面即不计其摩擦;理想变压器即不计功率损耗等.3.隐含在临界状态中:当物体由一种运动(或现象、性质)转变成另一种运动(或现象、性质)时,包含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隐含着物体的临界状态及其临界条件,需通过分析、推理来挖掘.4.隐含在题设附图中:许多物理试题的部分条件常隐含于题设图形中及图形的几何性质中,需考生通过观察、分析予以挖掘和发现.5.隐含于常识中:许多物理试题某些条件由于是人们的常识而没有在题中给出,造成所求量与条件之间一种比较隐蔽的关系,需考生据题意多角度分析,展开联想,深刻挖掘,根据一些常识,提取或假设适当的条件和数据,以弥补题中已知条件中的不足进而达到解题目的. 例题1.在真空中速度v =6.4×107m/s 的电子束连续地射入两平行极板之间,极板长度L =8.0×10-2 m,间距d =0.50×10-2 m,两极板上加50 Hz 的交流电压U =U 0sin ωt ,如果所加电压的最大值U 0超过某一值U c 时,将开始出现以下现象:电子束有时能通过两极板,有时间断不能通过,求U c 的大小.(m e =9.0×10-31 kg,e =1.6×10-19 C) 命题意图:考查挖掘理想化条件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B 级要求.错解分析:没有通过分析解得电子束通过极板的时间,并与电压周期比较,挖掘t ﹤﹤T 的条件,将电场理想化处理,使问题求解更为复杂、易错.解题方法与技巧:该题既有物体本身理想化,又有所处条件的理想化.(1)首先,电子可被理想化为点电荷;(2)从“两极板不带电时,电子束将沿两极板之间中线通过”可知:电子束间相互作用可忽略,电子重力可忽略;(3)由于电子通过极板时间为:t =v L =72104.6100.8⨯⨯-=1.2×10-9 s,而交流电周期:T =f 1=501 s=10-2 s 可见t <<T ,因此,电子通过极板区的正弦交变电场在t 时间内可理想化为匀强电场.(这是一个隐含条件,也是解题关键)则有:t =vL ① 由运动学公式:2d =21at 2 ② 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 a =m F =md eU c③ 联立①②③可得:U c =222eL d mv =91 V物理考前复习大串讲(2)――物理状态及物理过程的分析成功的高考命题具有立意高、情境新、设问巧的特点.尽管"立意"是考题的灵魂,但是复杂新颖的情境设置同样是命题者苦心经营的重要环节,考生能否从复杂的物理情景中,对物理状态和过程作出清晰明了的认识和分析是重点的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物理过程,即物理现象变化发展过程,它与某一段时间相对应.状态则与物理过程中的某个时刻相对应.任何一个物理过程均有初末两个状态及无数个中间状态.物体的状态通常用状态参量描述.一个物理问题的求解,很重要的环节即是对题目中包含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的分析,只有对物理过程的本质作深刻的透析,才能发现其遵循的规律,才能选择相应的物理公式、规律去求解某状态下的未知状态参量或某过程中未知过程量,达到对问题的求解目的.一般说,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可能是只讨论某一确定状态下各参量间关系;有些复杂问题往往包含几个或多个连续复杂的过程,这就要求考生树立善于将复杂过程隔离分为若干个不同阶段来处理的意识,对每个阶段初末状态及每个过程遵循的不同物理规律作深入的分析,同时要注意两相邻阶段中间状态,或某过程中临界状态的分析.所有这些如果都分析清楚了,一般说来问题的解决思路也就明确了.例题:质量为m 的钢板与直立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下端固定在地上.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如图所示.一物块从钢板正上方距离为3x0的A 处自由落下,打在钢板上并立刻与钢板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已知物块质量为m 时,它们恰能回到O 点.若物块质量为2m ,仍从A 处自由落下,则物块与钢板回到O 点时,还具有向上的速度.求物块向上运动到达的最高点与O 点的距离.命题意图: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知识为依托,考查考生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及运用动量观点、能量观点综合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错解分析:考生不能将该复杂的物理过程化阶段逐层分析,对不同阶段物体状态及运动规律透析不到位,导致错误.解题方法与技巧:(1)物体下落与钢板碰撞过程.由自由落体运动知识,知碰前物体的速度为v 0=06gx ,设碰后速度为v 1,因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故物体与钢板系统动量守恒.mv 0=2mv 1 ∴v 1=20v =06gx /2(2)弹簧开始压缩到又伸长至O 点的过程.刚碰完弹簧开始压缩时的弹簧的弹性势能令为Ep ,当它们一起回到O 点时,弹簧无形变,弹性势能为零.由机械能守恒,有Ep +212mv 12=2mg x0所以Ep =21mg x0(3)当物体质量为2m 时,由自由落体知识及动量守恒定律,有v 0′=06gx 和2mv 0′=3mv 2,解得v 2=3206gx ,其中v 2为物体与钢板碰后的共同速度. 刚碰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 ′,它们回到O 点时,弹性势能为零,但它们仍继续向上运动,设此时速度为v,则有Ep ′+21(3m )v 22=3mg x0+21(3m )v 2.又因与钢板碰撞的两次过程中,弹簧的初始压缩量都是x 0,故有Ep ′=Ep ,从而由以上求得:v =0gx(4)物体回到O 点后继续上升过程.当质量为2m 的物块与钢板一起回到O 点时,弹簧的弹力为零,物块与钢板只受到重力作用,加速度为g,一过O 点,钢板受到弹簧向下的拉力作用,加速度大于g .由于物块与钢板不粘连,物块不可能受到钢板的拉力,其加速度仍为g,故在O 点物块与钢板分离,分离后,物块以速度v 竖直上抛,因此,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g v 22=20x .物理考前复习大串讲(3)――物理模型的建立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新课标高考中更加突出对考生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查,大量实践应用型、信息给予型、估算型命题频繁出现于卷面,由此,如何于实际情景中构建物理模型借助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则成了一个重要环节.所谓“建模,”就是将带有实际色彩的物理对象或物理过程通过抽象、理想化、简化和类比等方法转化成理想的物理模型.理想化模型就是为便于对实际物理问题进行研究而建立的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而能力立意又常以问题立意为切入点,千变万化的物理命题都是根据一定的物理模型,结合某些物理关系,给出一定的条件,提出需要求的物理量的.而我们解题的过程,就是将题目隐含的物理模型还原,求结果的过程.运用物理模型解题的基本程序如下:(1)通过审题,摄取题目信息.(2)弄清题给信息的诸因素中什么是起主要因素.(3)在寻找与已有信息(某种知识、方法、模型)的相似、相近或联系,通过类比联想或抽象概括,或逻辑推理,或原型启发,建立起新的物理模型,将新情景问题“难题”转化为常规命题.(4)选择相关的物理规律求解.上述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如下:特别注意:从理想模型向实际问题转变。
高三物理小章节知识点串讲
高三物理小章节知识点串讲在高三的物理学习中,掌握各个小章节的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对一些重要的物理知识点进行串讲,帮助同学们全面复习,提高解题能力。
一、力和运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等。
其中,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包括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惯性定律指出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外力作用于其上。
动量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与所受外力的关系,即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动量的变化率。
作用-反作用定律表明,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将多个力按照其大小和方向相加得到一个合力的过程。
而力的分解则是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这些力之和等于原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可以通过向量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向量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解析法、三角法等方式进行求解。
掌握好向量运算和力的合成与分解对于解题是非常重要的。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描述系统中机械能守恒的原理。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根据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计算得到。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的不同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等。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当只有重力做功或只有弹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四、电路基础知识电流是描述电子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单位为安培(A)。
电压是电流的驱动力,单位为伏特(V)。
电阻是阻碍电流通过的性质,单位为欧姆(Ω)。
欧姆定律是电路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路中常见的两种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中是相等的,而电压则分担在各个电阻上。
而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分担在各个支路中,而电压是相等的。
五、光学知识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
高考物理复习 考前大串讲(基础知识+查漏补缺)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含解析)
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网络】【知识清单】一、理想实验法的魅力(1)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如图甲所示,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如果第二个斜面倾斜角度减小,如图乙,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角度,如图丙,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2)伽利略的思想方法伽利略用“实验+科学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二、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①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是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加之高度的抽象思维概括总结出来的.②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牛顿第一定律确定了力的含义.③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看着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况,牛顿第一定律是定性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物理思想,而不是进行定量计算和求解的具体方法,是一条独立的基本规律.但牛顿第一定律为牛顿第二定律提供了建立的基础.明确了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惯性.三、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四、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2.表达式:F=ma.3.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2)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4.牛顿第二定律的“五”性五、力学单位制1.基本单位:所选定的基本物理量的单位.物理学中有七个物理量的单位被选定为基本单位,在力学中选长度、质量、和时间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为基本单位2.导出单位:根据物理公式中其他物理量和基本物理量的关系推导出的物理量的单位.3.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4.国际单位制(SI)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和相应的基本单位.六、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特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总结为“三同、三异、三无关”3.表达式:F=-F′【查漏补缺】一、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是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加之高度的抽象思维概括总结出来的.2.明确了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吐血整理丨高考物理知识点梳理及串讲
吐血整理丨高考物理知识点梳理及串讲————————————————————————————————作者:————————————————————————————————日期:高中物理知识盘点串讲力和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
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高考物理考前必读 知识点串联
概率波、物质波、不确定关系
h p
x p
h 4
原子、原子核
原子结构
电子的发现:汤姆生;电子电荷量的确定:密立根
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玻尔理论:能量量子化,能级跃迁hν=Em-En 大量原子从量子数为n的能级向基态跃迁,可能辐射 光谱线的条数为N=n(n-1)/2 天然衰变:α衰变
机械振动、机械波
机械振动 A、f、T 机械波 λ 、 f、 v
v f
横波、纵波
简谐运动特征:
1.受力特征F=-kx 2.机械能守恒 3.典型模型 ①弹簧振子 ②单摆
T 2 l g
受迫振动
f振=f驱 共振:振幅最大 f驱=f固
波的特有现象
①波的干涉:频率相同两列波叠加,有的区 域振动总是加强,有的区域振动总是减弱 ②衍射:明显衍射条件l障碍物≈波长
Mm mg GM gR 2 2 R
忽略地球自转, G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人造 卫星
a
G
Mm m v2 4 2 m 2 r m 2 r r2 r T
G Mm m v2 GM v1 gR R2 R R
GM GM GM r3 ,v , , T 2 r2 r r3 GM
曲线、圆周
特点:(1)F合与v不共线(2)变速运动(3)速度沿轨迹切向
平抛运动 (1)匀变速曲线运动 (2)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量 相同;动量变化量相同 (3)可分解为水平的匀速直 线运动和竖直的自由落体运动 圆周运动 x 2r 2 (1)v ,
t T t t
2
在合外力突然消失或者合外力 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时, 将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此
高考物理复习 考前大串讲(基础知识+查漏补缺)专题11 电磁感应(含解析)
专题11 电磁感应考点内容要求说明考情分析电磁感应现象Ⅰ1.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只限于l垂直于B、v的情况。
2.在电磁感应现象里,不要求判断内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
3.不要求用自感系数计算自感电动势。
题型:本章单独考查以选择题为主,涉及功能关系的综合题以计算题为主。
形式:感应电流的产生、判断、图象,电磁感应与磁场、电路、力学综合。
策略:重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掌握力电知识综合的处理方法。
磁通量Ⅰ楞次定律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Ⅱ自感、涡流Ⅰ【基础知识梳理】一、电磁感应现象1.磁通量(1)概念: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面积S和B的乘积。
(2)公式:Φ=BS。
(3)单位:1 Wb=1_T·m2。
(4)物理意义:相当于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的条数。
2.电磁感应现象(1)电磁感应现象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电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的现象。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条件: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②特【典例】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内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3)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实质电磁感应现象的实质是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回路闭合则产生感应电流;如果回路不闭合,则只产生感应电动势,而不产生感应电流。
(4)能量转化发生电磁感应现象时,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二、楞次定律1.楞次定律(1)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一切回路磁通量变化的情况。
(3)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2.右手定则(1)内容①磁感线穿入右手手心。
②大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
③其余四指指向感应电流的方向。
(2)适用范围:适用于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
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感应电动势(1)概念: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
(2)产生条件: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与电路是否闭合无关。
(3)方向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断。
高考物理热点知识点
高考物理热点知识点近年来,高考的要求逐渐提高,物理成为许多学生头疼的科目。
考试中,高考物理的热点知识点经常成为考生的难点。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高考物理的热点知识点。
一、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高考物理中的一个热点知识点。
衍射现象指的是光通过小孔或绕过物体发生弯曲现象。
在物理中,有三种经常出现的衍射现象,即菲涅耳衍射、菲涅耳—托利密大衍射和菲涅耳—托利密小衍射。
菲涅耳衍射是指当光通过一个狭缝或通过一个较大的光源前的狭缝时,光会发生衍射现象。
这种衍射现象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观察,也可以应用于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中。
菲涅耳—托利密大衍射和菲涅耳—托利密小衍射则是指光通过一个较大的圆形或方形孔洞时,发生的衍射现象。
这是因为圆形或方形孔洞的尺寸接近光的波长,使得光在传播过程中产生衍射现象。
二、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是高考物理中另一个重要的热点知识点。
根据安培定律,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磁场,而磁场与电流也会相互作用。
这个现象在电动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电磁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会感应出电场,进而产生感应电流。
这一原理用于变压器中,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来实现电压的变换,从而满足不同的电力需求。
此外,洛伦兹力定律也是磁场与电流相互作用的重要法则。
根据洛伦兹力定律,当导体中带有电流时,导体上的电子会在磁场的作用下受到力的作用。
这一现象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机和发电机中,实现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三、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是高考物理中的热点知识点。
声音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通过振动物体产生的声音经过空气或其他介质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折射、反射、衍射和干涉等现象。
声音通过空气传播时,会受到介质密度、压强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条件下的声速也会有所差异。
此外,不同材质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对声音的传播也有不同的影响。
声音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建筑物的设计中,通过合理的反射和折射措施,可以实现良好的音效效果。
物理高中知识串讲教案及反思
物理高中知识串讲教案及反思
主题:热力学
一、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1. 温度: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热运动速度的大小。
2. 热量:能量的一种形式,是热量传递的形式。
3. 热平衡:当两个物体达到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处于热平衡状态。
4. 内能:系统的所有微观粒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5.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量的增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减。
二、热力学过程:
1. 等温过程:系统温度不变,内能增加等于吸收的热量。
2. 绝热过程:系统不与外界交换热量,内能增加等于做功。
3. 等压过程:系统在保持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热变化。
4. 等体过程:体积不变,内能增加等于吸收的热量。
三、热力学定律的应用:
1. 卡诺定理:任何工作在两个温度之间的热机效率都不可能高于卡诺热机效率。
2. 热力学循环:卡诺循环是具有最高效率的循环过程。
四、热力学中的公式:
1. Q = mcΔθ
2. ΔU = Q - W
3. η = 1 - Tc/Th
反思范本:
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学生能否理解和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2. 知识串讲的层次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谨?
3. 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是否具有启发性,能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热力学知识?
4. 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和表现如何,是否存在需要进一步强化的地方?
5.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讨论、互动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热力学知识。
高考物理复习 考前大串讲(基础知识+查漏补缺)专题05 万有引力与航天(含解析)
专题05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络】【知识清单】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定律是在丹麦天文学家弟谷的大量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概括出的,给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内容图示备注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公共焦点上行星运动的轨道必有近日点和远日点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针对同一运行天体在运行过程中的相等时间段。
行星靠近太阳时速度增大,远离太阳时速度减小,近日点速度最大,远日点速度最小。
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表达式a 3T2=k .③也适于用卫星绕行星的运动②通常椭圆轨道近似处理为圆轨道①K 值只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二、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平方成反比.2.表达式:F =Gm 1m 2r 2式中r 表示两质点间的距离,M 、m 表示两质点的质量,G 为引力常量:G =6.67×10-11N·m 2/kg 2.①两质点间的引力3.适用条件 ②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 说明:(1)对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各量的意义一定要准确理解,尤其是距离r 的取值,一定要搞清它是两质点之间的距离.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用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式中的r 是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2)不能将公式中r 作纯数学处理而违背物理事实,如认为r→0时,引力F→∞,这是错误的,因为当物体间的距离r→0时,物体不可以视为质点,所以公式F =Gm 1m 2r2就不能直接应用计算.(3)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遵循牛顿第三定律,因此谈不上质量大的物体对质量小的物体的引力大于质量小的物体对质量大的物体的引力,更谈不上相互作用的一对物体间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注意:万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的运动与天体运动统一起来,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规律之一,式中引力恒量G 的物理意义是:G 在数值上等于质量均为1千克的两个质点相距1米时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三、引力常量自牛顿发表万有引力定律以来,人们试图在实验中测出引力的大小,其目的在于给“万有引力定律”进行鉴别和检验。
吐血整理丨高考物理知识点梳理及串讲
高中物理知识盘点串讲力和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
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
岭凯学校高三物理热点大串讲之科技
岩帖州罗帜市岭凯学校热点1 科技热点回忆5月,宇航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在火星北极偏远,开始挖掘土壤、取样并探测分析周围环境。
探测结果进一步支持了火星是一个曾经拥有水的,过去还可能孕育着生命体。
近来,我国事业开展速度却十分惊人。
,首次载人飞行;,第二次载人飞行;,第三次载人飞行。
人数由1人逐次增至3人。
在9月25日的太空飞行中,中国宇航员完成了太空漫步。
家们曾认为宇宙中除太阳系之外还有许多拥有行星围绕的恒星系,整个宇宙充满着行星和恒星,在11月份,家又首次在可见光和紫外线下观测到几颗太阳系外行星。
热点串讲热点类型一:根据飞船信息,分析计算飞船其他圆周运动参量【创1】:时间9月27日16时34分,在发射升空43个小时后,神舟七号接到开舱指令,中国员开始了中国人第一次舱外活动.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
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公里。
这意味着,翟志刚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
地球半径R 取6400Km ,地球外表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1)试估算飞船离地面的高度。
〔结果保存两位有效数字)(2)试估算飞船在轨道上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
〔结果保存两位有效数字〕【精析】员在舱外活动时,与飞船保持相同的运动状态--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员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自身受到的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由题中所给信息可知员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因此可计算出他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从而确飞船离地面的高度。
飞船的向心加速度同样由万有引力产生,故确了圆周运动半径后即可根据向心力公式确飞船的向心加速度。
解答:(1)由题意可知,翟志刚走的速度s m t s v /108.73560191016.936⨯=+⨯⨯==,他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即:hR v m h R Mm G +=+22)( 由地球外表物体所受万有引力与重力近似相,即:mg RMm G =2 解两式得:m R vgR h 522104.3⨯≈-= (2)飞船所受万有引力提供飞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所以有:热点类型二:神奇的伴飞小卫星【创2】在员完成任务准备返回地球时,与返回舱别离,此时,与神七相距100公里至200公里的伴飞小卫星,将开始其观测、“追赶〞、绕飞的三步:第一步是由其携带的导航位系统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地面飞控中心,通过地面接收系统,测量伴飞小卫星与轨道舱的相对距离;第二步是由地面飞控中心发送操作信号,控制伴飞小卫星向轨道舱“追〞去,“追〞的动力为液氨推进剂,因此能够以较快速度接近轨道舱;第三步是通过变轨调姿,绕着轨道舱飞行。
高考物理复习 考前大串讲(基础知识+查漏补缺)专题08
专题08 静电场④分【基础知识梳理】一、物质的电结构、点电荷、电荷守恒1.物质的电结构(1)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的正电荷数与电子的负电荷数相等。
(2)金属中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
2.电荷(1)种类:自然界中的电荷有两种,分别是正电荷和负电荷。
(2)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电荷量①概念:电荷的多少。
②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
3.点电荷、元电荷 (1)点电荷①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
②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
(2)元电荷:把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用e 表示,e =1.60×10-19C 。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 ,或者等于e 的整数倍。
4.电荷守恒定律(1)内容: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失,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2)物体的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接触带电感应起电――→实质电子转移,电荷重新分配,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二、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F =kq 1q 2r2,式中k =9.0×109 N·m 2/C 2,叫静电力常量。
3.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三、电场和电场强度 1.静电场(1)定义:存在于电荷周围,能传递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场强度(1)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 与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
(2)定义式:E =F q。
单位:N/C 或V/m 。
高考物理重点知识串讲 (1)
栏目索引
2.(2017上海单科,6,3分)一碗水置于火车车厢内的水平桌面上。当火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时, 水面形状接近于图 ( )
答案 A 当火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时,碗内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向右运动,则
只有图A所示的情形符合要求,故A正确。
一题多解 “微元体”的选取 由于液体内任一部分所受合力水平向左,故可在液体内部任意位置取一个立方体,则右侧面处 的压强必大于左侧面处的压强,由液体的压强公式p=ρgh可知,液体内同一水平线上各点从左 到右距液面高度依次增大,故A正确。
答案 20 m/s(或72 km/h)
栏目索引
解析 设路面干燥时,汽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0,安全距
离为s,反应时间为t0,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0mg=ma0 ①
2 v0 s=v0t0+ 2a0
②
式中,m和v0分别为汽车的质量和刹车前的速度。
2 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依题意有μ= μ0 ③ 5
教师专用题组
1.(2016江苏单科,9,4分)(多选)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 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 )
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B.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 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
与运动的关系,看似简单,实为多数考生知识相对模糊的考点,同时对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要求
较高,故本题为较难题。
栏目索引
2.(2015海南单科,9,5分)(多选)如图,升降机内有一固定斜面,斜面上放一物块。开始时,升降机 做匀速运动,物块相对于斜面匀速下滑。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 ( A.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减小 B.物块与斜面间的正压力增大 C.物块相对于斜面减速下滑 D.物块相对于斜面匀速下滑 答案 BD 当升降机匀速运动,物块相对于斜面匀速下滑时有:mg sin θ=μmg cos θ,则μ=tan θ (θ为斜面倾角),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设加速度为a;物块处于超重状态,超重ma。物块“重 力”变为G'=mg+ma,支持力变为N'=(mg+ma)cos θ>mg cos θ,B对。“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G下'=(mg+ma)sin θ,沿斜面的摩擦力变为f'=μN'=μ(mg+ma)cos θ>μmg cos θ,A错误。f'=μ(mg+ma) )源自A.斜面的倾角 B.物块的质量
高考物理重点知识串讲 (3)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d
(
cd 耗的功率P= 减小,原线圈输入功率减小,故U1不变时I1减小,B正确。由Uab∶Ucd= 2 n1∶n2可
U2 R
知Ucd与负载的阻值无关,C错误。将二极管短路时R两端电压为正弦式交变电压,其有效值Ucd'
U 2m cd = ,故此时R消耗的功率P'= 为原来的2倍,原线圈中的电流也变为原来的2倍,故D正确。 2
U '2 R
易错点拨 经二极管的作用,使得c、d两端不再是正弦交流电,其有效值与峰值的关系不再是
2 N
2
评析 本题考查感应电动势及其相关知识,通过比较的方式对交流电的产生、感应电动势的 产生及有效值等知识进行考查,难度中等,考生需要对导线框转动过程进行细致周全的分析,能 力要求较高。
栏目索引
考点二
变压器、电能的输送
3.(2016课标Ⅰ,16,6分)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R1、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3 Ω、 1 Ω和4 Ω,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断开时,电 流表的示数为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 )
栏目索引
1 2 答案 A 设原线圈中电流为I,由 = 知副线圈中的电流I2=3I,由题意知副线圈中电阻两端
I I2
n n1
的电压U=3IR,则原线圈回路中R两端的电压UR=IR= ,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3U,由闭合电路 中电压关系可知U1+UR=220 V,即 +3U=220 V,U=66 V,原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P1=I2R,
高考物理百题串讲1
高考物理百题串讲1高考物理百题串讲(一)高中物理作为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运动和力、功和能、场和路、力学和电学实验。
运动和力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相互作用、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和航天等内容,是高中物理中占篇幅最大的部分。
高考对运动和力的考查每年每份试卷都有4~6个题,分值占总分的30~40%。
高考对运动和力考查频率最高的知识点主要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运动图像、受力分析、物体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规律、圆周运动规律、万有引力和航天等。
核心考点一:运动图像【核心考点解读】运动图像是高考常考试题,几乎每年的高考试题都涉及运动图像预测题1.质量m= 1kg的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0-8s内的平均速度方向与1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2 1 2 4 6 8 t/s -1 -2 v/m.s-1 B.物体在0-2s内的速度变化比2-4s内的速度变化快 0 C.物体在2-4s内合外力做的功为零 D.物体在2s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预测题2. 物体在x轴上做直线运动,则上下两图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图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v表示物体的速度,x表示物体的位移,C、D图中曲线为抛物线)预测题3.某质点做直线运动,运动速率的倒数1/v与位移x的关系如题图所示,关于质点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1/v �Cx图线斜率等于质点运动加速度 C.四边形AA′B′B面积可表示质点运动时间 D.四边形BB′C′C面积可表示质点运动时间核心考点二: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核心考点解读】: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也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预测题1..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A.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20m/s B.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m/s C.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是20m D.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50m图2预测题2. 在地面上将一金属小球竖直向上抛出,上升一定高度后再落回原处,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如下图所示图象能正确反映小球的速度v、加速度a、位移x和动能Ek 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取向上为正方向)核心考点三: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核心考点解读】: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是研究运动学的基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主要包括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和速度位移加速度关系式等,是高考考查重点。
高考物理重点知识串讲 (11)
②若已知天体半径R,则天体的平均密度ρ= = 4
3
M V
M R
3
= 2
3 r 3 ; GT R 3
③若天体的卫星在天体表面附近环绕天体运动,可认为其轨道半径r等于天体半径R,则天体密
线构成的等边三角形与赤道圆相切,如图所示,此时卫星轨道半径r=2R,T=2π
(6.6 R )3 1 2R 2π =24 h,所以T= T 0= · ×24 h≈4 h,B正确。 GM 6.6 R 3.3
(2 R )3 ,又因为T0= GM
3
3
8 ,选项C正确。 1
栏目索引
7.(2017课标Ⅲ,14,6分)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
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
A.周期变大 C.动能变大 B.速率变大 D.向心加速度变大
(
3 GT
)
g g g
0 0
A. 2 C. 2
3 GT
B. 2
3 GT
g
0
3 GT
g g g
0 0
D. 2
g
答案 B
M ( g0 g )T 2 Mm Mm 4 2 在地球两极处,G ,则ρ= 4 = 2 R,故R= 2 2 =mg0,在赤道处,G 2 -mg=m T 4 3 R R R 3
于T0/4,选项A错误,C正确;从Q到N阶段,只受太阳的引力,故机械能守恒,选项B错误;从M到N阶
高考物理复习 考前大串讲(基础知识+查漏补缺)专题10 磁场(含解析)
专题10 磁场【基础知识梳理】一、磁场、磁感应强度 1.磁场(1) 基本性质:磁场对处于其中的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有磁场力的作用。
(2) 方向:小磁针的N 极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2.磁感应强度3.磁感应强度与电场强度的区别二、 磁感线 1.磁感线(1)定义: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这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一致。
(2)磁感线的特点①磁感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而人为假设的曲线,并不是客观存在于磁场中的真实曲线。
②磁感线在磁体(螺线管)外部由N 极到S 极,内部由S极到N 极,是闭合曲线。
③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较密的地方磁场较强,磁感线较疏的地方磁场较弱。
④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一致。
⑤磁感线不能相交,也不能相切。
2.几种常见的磁场(1)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的磁场(如图所示)(2)常见电流的磁场3.磁场的叠加:磁感应强度为矢量,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4.地磁场的特点(1)磁感线由地理南极发出指向地理北极(地球内部相反)。
(2)地磁场的水平分量总是由地理南极指向地理北极。
(3)北半球具有竖直向下的磁场分量,南半球具有竖直向上的磁场分量。
(4)赤道平面距地面相等高度的各点,磁场强弱相同,方向水平向北。
三、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安培力1.安培力的方向(1)左手定则:伸出左手,让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2)两平行的通电直导线间的安培力:同向电流互相吸引,异向电流互相排斥。
2.安培力的大小(1)当B⊥L时,安培力最大,F=BIL。
(2)当B∥L时,安培力等于零。
注意:F=BIL中的L是有效长度,即垂直磁感应强度方向的长度。
如图甲所示,直角形折线abc中通入电流I,ab=bc=L,折线所在平面与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垂直,abc受安培力等效于ac(通有a→c的电流I)所受的安培力,即F=BI·2L,方向为在纸面内垂直于ac斜向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热点大串讲第一讲运动1.考生易混淆的超重和失重问题(1)超重不是重力的增加,失重也不是重力的减少.在发生超重和失重时,只是视重的改变,而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变.(2)超重和失重现象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即速度方向无关,只取决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3)在完全失重状态下,平常由重力产生的一切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2.对于平抛运动,考生应注意不能混淆速度和位移的矢量分解图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任一位置处,根据运动的独立作用原理,速度可以分解,位移也可以分解.要注意这两个矢量图的区别与联系,不能混淆.在速度矢量图中,设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tanα=vy/v0=2y/x.在位移矢量图中,设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tanβ=y/x,因此有tanα=vy/v0=2y/x=2tanβ.3.考生应注意近地卫星与赤道上的物体的区别近地卫星离开地面运行,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也可以近似视为重力提供向心力.而赤道上的物体在地球上随地球自转做圆周运动,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与对物体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4.考生应注意r在不同公式中的含义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GMm/r2中的r指的是两个质点间的距离,在实际问题中,只有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定律才适用,此时r指的是两物体间的距离.定律也适用于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此时r指的是这两个球心间的距离.而向心力公式F=mv2/r中的r,对于椭圆轨道指的是曲率半径,对于圆轨道指的是圆半径,开普勒第三定律r3/T2=k中的r指的是椭圆轨道的半长轴.可见,同一个r在不同公式中的含义不同,要注意它们的区别.第二讲能量1.掌握一个有用且易错的结论:摩擦生热Q=f·Δs摩擦力属于“耗散力”,做功与路径有关,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动时,发热产生的内能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相对路程的乘积,即Q=f·Δs.在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总是负值,其绝对值恰好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相对路程的乘积,也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2.理清两个易混、易错的问题(1)错误地认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的功总是大小相等、符号相反”.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具体例子, A、B为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带同种电荷的绝缘小球,同时无初速度地释放后在相互作用的斥力作用下分开,则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做正功.两球质量相等时,位移的大小相等,做功数值相等.两球质量不相等时,位移的大小不相等,做功数值也不相等.若按住A球不动,只释放B球,则A对B的作用力做正功,B 对A的反作用力不做功.所以,单纯根据作用力的做功情况不能确定反作用力的做功情况.(2)忽视细绳绷紧瞬间的机械能损失.细绳是力学中的一个理想化模型,它的质量和伸长量往往忽略不计,在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细绳对物体施加的力会发生突变,且作用时间极短,所以细绳由松弛变为绷紧的瞬间,往往会使沿绳方向的速度发生突变.由于物体的速度发生突变,物体的动能必有损失,求解时,通常在细绳绷紧瞬间,将运动过程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但前一阶段的末速度不等于后一阶段的初速度,由于能量的损失,速度要变小.第三讲场1.考生不易理解的三个概念——电场强度、电势、电容(1)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但E的大小、方向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与放不放检验电荷以及放入的检验电荷的正负、电荷量的多少均无关.既不能认为E与F成正比,也不能认为E与q成反比.同理,电势也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是客观存在的,与放不放检验电荷以及放入的检验电荷的正负、电荷量的多少均无关.电势的正负符号表示大小,即正值大于负值.对电容的理解也是如此,电容由电容器本身决定,与电容器是否接入电路无关,即与电容器是否带电(电容器带电荷量)和两极板间电势差无关.(2)要区别场强的定义式E=F/q与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E=kQ/r2,前者适用于任何电场,其中E与F、q无关;而后者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形成的电场,E由Q和r 决定.(3)场强与电势无直接关系,场强大(或小)的地方电势不一定大(或小),零电势点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取,而场强是否为零则由电场本身决定.2.考生不易区分的电场线、电场强度、电势、等势面的相互关系(1)电场线与场强的关系:电场线越密的地方表示电场强度越大,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2)电场线与电势的关系: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3)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等差等势面也越密,电场线与该处的等势面垂直.(4)电场强度与等势面的关系:电场强度方向与通过该处的等势面垂直且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表示电场强度越大.3.考生应注意的一个重点——安培力将通电直导线垂直磁场方向放入匀强磁场中,其所受安培力大小为F=IL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既跟磁场方向垂直,又跟电流方向垂直,即F⊥B、F⊥I,安培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注意:安培力公式F=ILB中的L为通电导线的有效长度.若导线长度大于匀强磁场的区域,则导线的有效长度等于导线在磁场中的长度;若导线是弯曲的,则导线的有效长度等于其两端点的连线距离;若导线是闭合的,则导线的有效长度等于零,匀强磁场对闭合导线各部分作用力的合力为零.4.考生不易掌握的一个难点——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1)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本质是力学问题①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和重力场共存的复合场中的运动,其受力情况和运动图景比较复杂,但其本质是力学问题,应按力学的基本思路,运用力学的基本规律研究和解决此类问题.②分析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受力时,要注意各力的特点.如带电粒子无论运动与否,在重力场中所受重力及在匀强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均为恒力,它们做的功只与始末位置(在重力场中的高度差或在电场中的电势差)有关,而与运动路径无关.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只有运动(且速度不与磁场平行)时才会受到洛伦兹力,力的大小随速度大小的变化而变化,方向始终与速度垂直,故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2)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的基本模型有:①匀速直线运动.自由的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的直线运动通常都是匀速直线运动,除非粒子沿磁场方向飞入不受洛伦兹力作用.因为重力、电场力均为恒力,若两者的合力不能与洛伦兹力平衡,则带电粒子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将会改变,不能维持直线运动.②匀速圆周运动.自由的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必定满足电场力和重力平衡,则当粒子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使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③较复杂的曲线运动.在复合场中,若带电粒子所受合外力不断变化且与粒子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带电粒子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此类问题,通常用能量观点分析解决,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若有轨道约束,或匀强电场或匀强磁场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时,粒子的运动更复杂,则应视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正确分析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受力情况并判断其运动的性质及轨迹是解题的关键,在分析其受力及描述其轨迹时,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并善于把空间图形转化为最佳平面视图.当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做多过程运动时,关键是掌握基本运动的特点和寻找过程的衔接点.第四讲路1.考生易错的电路中的电容器问题如果电容器与电路中某个电阻并联,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等于该电阻两端的电压.另外,应该知道电容器充电时,随着电容器内部电场的建立,充电电流会越来越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电势差)越来越大.当电容器充电过程结束时,电容器所在的支路电流为零.2.考生应注意的动态电路的有关问题电路中局部的变化会引起整个电路电流、电压、电功率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局”是电路问题的一个特点.处理这类问题的常规思维过程是:首先对电路进行分析;其次从阻值变化的那部分入手,由串、并联规律判断电路总电阻变化情况(若只有有效工作的一个电阻阻值变化,则电路总电阻一定与该电阻变化规律相同);再次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判断电路总电流、路端电压变化情况;最后根据电路特点和电路中电压、电流分配原则判断各部分电流、电压、电功率的变化情况.3.考生易错的非纯电阻电路问题非纯电阻电路是电流做功将电能主要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但还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此时电功大于电热.以电动机为例,电动机工作时所消耗的电能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一小部分转化为热能.因此,对于电动机电路问题可用以下公式求解.电流做功时所消耗的总能量W总=UIt;工作时所产生的热能Q=W热=I2Rt;所转化的机械能W 机=W总-W热=UIt-I2Rt;电流做功的功率P总=UI;其发热功率P热=I2R;转化的机械能功率P机=P总-P 热=UI-I2R.4.考生应注意的电路故障问题分析电路的故障问题有:(1)给定可能故障现象,确定检查方法;(2)给定测量值,分析推断故障;(3)根据故障,分析推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等几种情况.分析的关键在于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分析电路的故障所在,画出等效电路,再利用电路规律来求解,通常情况下,电压表有读数表明电压表与电源连接完好,电流表有读数表明电流表所在支路无断路.5.考生易漏掉的非线性电路的求解问题非线性电路包括含二极管电路和含白炽灯电路,由于这类元件的伏安特性不再是线性的,所以求解这类问题难度较大.对这类问题的分析要用到图线相交法.要注意理解图像交点的物理意义.6.考生易混淆的几大规律(1)安培定则,又称右手螺旋定则,用于根据电流(磁场)方向,判断磁场(电流)方向.(2)左手定则,用于根据电流方向和磁场的方向,判断导体的受力方向;或根据粒子运动方向和磁场的方向,判断运动粒子的受力方向.(3)右手定则,用于根据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4)楞次定律,用于根据磁通量的变化,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5)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用于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一定要理解记忆几大定律的表述,对于楞次定律还要注意掌握常用的几种等效推论.7.考生不易掌握的一个难点——感应电路中的“杆+导轨”模型问题(1)全面掌握相关知识:由于“杆+导轨”模型题目涉及的问题很多,如力学问题、电路问题、图像问题及能量问题等,同学们要顺利解题需全面理解相关知识,常用的基本规律有电学中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左手定则、右手定则、欧姆定律及力学中的运动学规律、动力学规律、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等.(2)抓住解题的切入点: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过程分析、能量分析.(3)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平时应用研究性的思路考虑问题,可做一些不同类型、不同变化点组合的题目,注意不断地总结,并可主动变换题设条件进行研究学习,在高考时碰到自己研究过的不同变化点组合的题目就不会感到陌生了.8.考生易混淆的交流电“四值”的运用问题交流电的瞬时值、最大值、平均值、有效值有不同用途,同学们要掌握它们的求解方法和用途.交变电流在一个周期内能达到的最大数值称为最大值或峰值,在研究电容器是否被击穿时,要用到最大值;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定义的,在计算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如电热、电功或确定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的读数和保险丝的熔断电流时,要用有效值;在计算电荷量时,要用平均值;交变电流在某一时刻的数值称为瞬时值,不同时刻,瞬时值一般不同,计算电路中与某一时刻有关的问题时要用交变电流的瞬时值.9.考生易分析不清的输电线路与变压器电路的问题(1)正确理解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等效电路,尤其是副线圈的电路,它是解决变压器电路的关键.(2)正确理解电压比、电流比公式,尤其是电流比公式.电流比对于多个副线圈不能使用,这时求电流关系只能根据能量守恒来求,即P输入=P输出 .(3)正确理解变压器中的因果关系: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决定了输出电压;输出功率决定了输入功率,即只有有功率输出,才会有功率输入;输出电流决定了输入电流 . (4)理想变压器只能改变交流的电流和电压,却无法改变其功率和频率.(5)解决远距离输电问题时,要注意所用公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画好输电线路的示意图,找出相应的物理量.第五讲实验1.考生易错的一个热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及纸带分析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使用时,一般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每隔0.02 s打一次点,试题中给的各点常常是取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不一定是0.02 s .2.考生应注意是否满足实验条件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中,只有满足砝码和砝码盘(或砂和砂桶)的质量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的条件,才能认为砝码和砝码盘(或砂和砂桶)的重力等于绳的拉力.3.考生应注意动能改变量与势能改变量是否相等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部分学生不计算动能的增加量,直接认为动能的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但是,实验中由于摩擦力的影响,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增加的动能,只是在相差很小时,我们才能认为机械能守恒.4.考生易漏的改装电压表问题用伏安法测电阻,若只给两块电流表而没给电压表时,需要把一块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来使用,所给的两块电流表一般情况是一块内阻是大约值,一块内阻是准确值,只能把内阻是准确值的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5.考生不易掌握的如何确定被测电阻是大电阻还是小电阻(1)已知被测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大约内阻值时,采用比较法:若RV/Rx>Rx/RA,则Rx是小电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若RV/Rx<Rx/RA,则Rx是大电阻,采用电流表内接法.(2)三者电阻值都不知道时,采用试探法:分别接成电流表外接法和内接法,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相对值)的大小.若电压表示数变化(相对值)大,则是小电阻;若电流表示数变化(相对值)大,则是大电阻.各地《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大都已出台,敬请关注即将上市的《试题调研》专辑“解读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将为你详细解读高考命题方向,让你的高考复习不再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