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鉴别诊断研究进展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鉴别诊断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95bb50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2.png)
中国乡村医药克罗恩病与肠结核鉴别诊断研究进展陈银鹏 张秉强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属于炎症性肠病的一种。
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常继发于肺结核,也可原发于肠道而无肺部损害,诊断多依赖于内镜或手术活检。
两者在许多方面相似,鉴别诊断困难,临床存在较高误诊率,一旦误诊可造成严重后果。
本综述就两者的鉴别诊断研究进展进行介绍,以供临床诊疗借鉴。
1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诊断标准1.1 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无诊断金标准,故诊断时需全面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多种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密切随访。
目前,克罗恩病诊断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① 非连续性或节段性改变;② 卵石样外观或纵行溃疡;③ 全壁性炎性反应改变;④ 非干酪性肉芽肿;⑤ 裂沟、瘘管;⑥ 肛周病变。
当具有①、②、③者为疑诊;再加上④、⑤、⑥三者之一可确诊;具备第④项者,只要加上①、②、③三者之二亦可确诊。
1.2 肠结核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疑诊肠结核:① 中青年患者患肠外结核,如肺结核;② 有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便秘等;右下腹压痛、腹块体征或原因不明的肠梗阻且伴有结核毒血症状(如发热、盗汗等);③ X线钡剂检查提示跳跃征、溃疡、肠管变形和肠腔狭窄等征象;④ 结肠镜检查提示病变主要位于回盲部,包括回盲部炎症、溃疡、炎症息肉或肠腔狭窄等;⑤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或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
肠结核诊断要求符合以下标准之一:① 肠壁或肠系膜淋巴结发现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② 病变组织病理检查找到结核分枝杆菌;③ 病变组织取材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④ 病变组织取材动物接种后出现结核样改变。
实际在临床工作中,通过达到以上标准而获取诊断较困难,故对高度怀疑肠结核的病例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效,可临床诊断肠结核,有效定义为诊断性抗结核治疗2~6周症状明显改善,2~3个月肠镜检查提示病变明显好转。
作者单位:40000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通信作者:张秉强,2 克罗恩与肠结核鉴别诊断要点2.1 临床表现 两者的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处,且患者疾病表现多不典型,单纯通过临床表现来鉴别二者并不可靠。
克罗恩病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2bc3d606f242336c1fb95e65.png)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起源于小肠 黏膜下的淋巴滤泡,较常见,大多数肠 道淋巴瘤是全身性淋巴瘤的一种局部表 现。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可较长时间 内局限在小肠,部分患者肿瘤可呈多灶性 分布,此时与克罗恩病鉴别有一定困难。 如X线检查见一肠段内广泛侵蚀、呈较大 的指压痕或充盈缺损,超声或CT检查肠 壁明显增厚、腹腔淋巴结肿大,有利于小 肠恶性淋巴瘤诊断。小肠恶性淋巴瘤一 般进展较快。双气囊小肠镜下活检或必 要时手术探查可获病理确诊。
克罗恩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6个诊断要点: 1、非连续性或节段性病变 2、铺路石样表现和纵行溃疡 3、全壁性炎症病变 4、非干酪样肉芽肿 5、裂沟、瘘管 6、肛门门部病变,(排除肠结核、阿 米巴痢疾、耶尔森菌感染等慢性肠道 感染,排除肠道淋巴瘤、憩室炎、缺 血性肠炎以及白塞病等) 按下列标准诊断: 具有要点的1、2、3 者为疑诊,再加上4、5、6中任何一项 可确诊;具有第4点者,只要加。上1、 2、3中任何两项可确诊。
段
壁层次
回盲部和邻 近右侧结肠
肠壁全层
溃疡形状 纵行溃疡
粘液脓血便 多无
里急后重 常无
腹痛部位
其他
右下腹或脐 肠腔狭窄多
周
为偏心性
溃疡性结肠 直肠及乙状 黏膜层及黏 多发性浅溃
炎
结肠
液下层
疡
常有
常有
左下腹
肠腔狭窄多 为中心性
肠结核
回盲部和邻 浅表层或深
近右侧结肠
层
环形溃疡
多无
小肠恶性淋 早期局限于
巴瘤
小肠
全层
无
常无
急性阑尾炎 回盲部
全层
无
常无
常无 常无 常无
右下腹
患者多有结 合病史
克罗恩病内科诊断与治疗
![克罗恩病内科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413f533f61fb7360a4c659e.png)
克罗恩病内科诊断与治疗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一种病变可累及胃肠道的各个部位,而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的结肠为主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多呈节段性或跳跃式、非对称性分布。
本病病程多迁延,有终身复发倾向,不易根治。
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30岁成年人多见,但接近60岁时发病率略有升高,男女患病率近似。
【临床表现】本病呈慢性发病,起病大多隐匿、缓渐,从发病至确诊往往需致月至数年,有终身复发倾向,表现为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少数病人急性起病,酷似急性阑尾炎或急性肠梗阻。
1.症状(1)腹泻:腹泻的特点与病变累及的部位有关。
若累及小肠,病变较广泛,大便量较多,且可能出现脂肪泻,粪便多为糊状,一般无脓血和黏液,腹泻先是间歇发作,病程后期可转为持续性,若病变涉及下段结肠或肛门直肠者,可有黏液血便及里急后重。
(2)腹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间歇性发作,常为痉挛性阵痛伴腹鸣。
进餐后加重,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
腹痛亦可由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引起,此时伴有肠梗阻症状。
全腹剧痛和腹肌紧张,可能系病变段急性穿孔所致。
(3)恶心、呕吐:肠痉挛可引起反射性呕吐,亦可由肠梗阻引起。
(4)便血:便鲜血少,量一般不多。
(5)瘘管形成:是本病特征之一,内瘘是指通向其他肠段、膀胱、阴道、输尿管、肠系膜、腹膜后等处,肠外瘘或通向膀胱、阴道,其内瘘可见粪便与气体排出。
(6)肛门直肠周围病变:可有直肠出血、肛周痛、肛门直肠周围瘘管、肛旁脓肿及肛裂等,结肠Crohn病常见肛门直肠周围病变,我国Crohn病肛瘘发病率低,有时这些病变可为本病的首发或突出的临床表现。
(7)全身表现:发热为最常见症状,一般为中度发热或低热,常间歇性出现,少数呈弛张高热伴毒血症。
一少部分病人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甚至较长时间不明原因发热之后才出现消化道症状。
发热与肠道炎症活动及肠瘘通向的组织与器官因粪便污染导致继发性感染有关。
多数病人可见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维生素缺乏等。
克罗恩病诊断和治疗要点
![克罗恩病诊断和治疗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ffb2b8c77da26925c5b045.png)
胃肠病学2007年第12卷第5期近年来克罗恩病(CD)的发病率在我国似有增高的趋势,其诊断和治疗均有一定难度,需临床医师有足够的认识。
一、C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多数CD患者发病时症状较隐匿,病程进展较缓慢,无特异的临床表现,亦缺乏特异的血清学指标,加上小肠部位检查较困难以及医师对此疾病的认识不足,常常延误诊断达数月甚至数年。
因此C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均较为困难。
CD的常见症状有腹痛、腹泻、发热、便血、腹块、肠瘘、肛门疾病等,因此对于反复发作的进食后腹痛、大便习惯改变和间歇性或持续性腹泻患者应怀疑本病,如出现肛门疾病和CD的肠外表现或儿童生长发育受影响,则更应怀疑有CD。
对疑诊患者应选择胃镜、结肠镜、胶囊内镜、小肠镜等检查。
小肠造影检查对小肠病变的诊断很重要,发现多发的节段性炎症伴僵硬狭窄、肠壁增厚、裂隙状溃疡、瘘管、假息肉形成和鹅卵石改变将有助于诊断。
CT和B超检查能了解肠壁病变和肠外并发症。
为排除肠结核还应行胸部X线片检查和结核菌素试验。
为了解CD的活动程度,还应行全血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检查。
消化科医师应熟悉CD的内镜下特点。
早期CD肠黏膜可见散在的白色、浅表、小圆形溃疡,形似阿弗他溃疡。
进展期可见:①形态不规则的深大、纵行溃疡,溃疡周围黏膜球状或颗粒样增生性隆起,有的呈铺路石样隆起,称为卵石征;②当病变段肠壁肌肥厚以及广泛纤维化后,肠壁显示僵硬、肠段环形狭窄,出现梗阻症状;③多节段肠段的跳跃性病变,可涉及小肠和结肠,病变肠段之间的黏膜正常。
具有上述改变的全部或者两项,才能有把握诊断CD。
病理检查对确诊CD很重要,一旦检出非干酪样肉芽肿,即可诊断。
我院近年内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见本期267~269页)显示,CD患者中发现肉芽组织的仅占29.3%(12/41),其余的仅为淋巴组织增生、黏膜组织慢性炎,因此很难仅仅通过内镜活检病理检查作出CD诊断。
CD的诊断标准[1]:①非连续性或区域性病变;②卵石征表现或纵行溃疡;③全层炎症性病变(肿块或狭窄);④类肉瘤样非干酪性肉芽肿;⑤裂沟或瘘孔;⑥肛门部难治性溃疡和肛裂。
克罗恩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
![克罗恩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931a92c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7d.png)
克罗恩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炎症性肠病(IBD)目前对其病因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是具体发病原因尚有待进一步分析。
由于IBD具有进展性,并且可引起全身性症状,因此加强对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我国自2006年成立IBD协作组以来,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不断对IBD标准化诊治指南进行讨论,丰富其诊治意见,使其更具科学性,同时兼具普及性。
结合循证医学相关要求,针对IBD的诊断和治疗,广泛寻找支持依据。
2020年5月,国内专家对IBD的诊断和治疗提出共识意见,以IBD中的克罗恩病为例,对其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进行如下分析。
1.克罗恩病诊断1.1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克罗恩病以慢性起病为主,可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泻,主要位置为右下腹、脐周,反复发作,病情严重时患者出现梗阻、肠瘘、肛门病变,同时合并高热、发育迟缓、贫血等全身性症状。
(2)影像学检查:目前,推荐采用胃肠钡剂造影检查方法,如有需要,可为患者联合钡剂灌肠进行辅助检查。
两种检查可发现狭窄、裂隙状溃疡,同时可观察到鹅卵石样改变。
同时CT、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患者存在腹腔脓肿、盆腔脓肿,且肠壁有增厚表现。
(3)肠镜检查:专家共识意见中指出,对克罗恩病患者开展结肠镜检查,应保证镜体深入到末段回肠位置,进而对病变情况进行明确。
肠镜检查可观察到克罗恩病患者出现黏膜炎症,主要特征为节段性、非对称性,或有鹅卵石样改变。
如果患者合并上消化道症状,建议配合胃镜检查。
而采用超声内镜进行检查和诊断,则能够对病变范围进行确定,同时明确组织损伤深度,可及时发现腹腔内脓肿表现。
1.2诊断内容(1)病情程度:对于克罗恩病患者,其活动度、严重度均能反映出患者的病情程度,建议将两者合并使用,作为判断患者病情程度的参考依据。
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可将患者病情程度分为三个等级:①轻度:存在腹部压痛、包块与梗阻,但无全身性症状表现;②重度:腹痛、腹泻等症状明显,合并全身性症状,同时伴有其他并发症;③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克罗恩病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
![克罗恩病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a914d5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e.png)
克罗恩病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罗恩病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以下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克罗恩病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同时可伴有肠梗阻、腹部压痛、腹块、肠瘘、发热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会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2.实验室检查克罗恩病的实验室检查可能显示贫血、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加快等炎症反应指标异常。
此外,还可能存在血清抗核抗体和抗内皮细胞抗体阳性等自身免疫指标异常。
3.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克罗恩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内镜下,克罗恩病的病变可能表现为纵行溃疡、鹅卵石征、裂隙溃疡、非干酪性肉芽肿等特征性改变。
这些特征性改变有助于医生对克罗恩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4.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也是克罗恩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影像学检查中,克罗恩病的病变可能表现为肠道狭窄、肠壁增厚、肠黏膜皱襞粗乱等特征性改变。
这些特征性改变有助于医生对克罗恩病进行诊断和病情评估。
5.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克罗恩病诊断的“金标准”。
在组织病理学检查中,克罗恩病的病变可能表现为裂隙状溃疡、非干酪性肉芽肿、黏膜下层淋巴细胞增生等特征性改变。
这些特征性改变有助于医生对克罗恩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克罗恩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如果您的医生考虑您可能患有克罗恩病,他们可能会建议进行这些检查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明确诊断。
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1dccbe7667ec102de2bd89d1.png)
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指病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 s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
炎症指征的基本特征是肿胀、红斑、黏液样或脓性渗出、轻度或重度上皮破坏、纤细或粗大颗粒状黏膜变形、假息肉形成、回缩和狭窄。
病因和发病机制:(1)环境因素。
(2)遗传因素。
(3)感染因素。
(4)免疫因素。
一、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又称克隆病、局限性肠炎、肉芽肿性回肠炎等。
是病因不明的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疾病,与溃疡性结肠炎同属炎症性肠病。
病变特点为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的溃疡性病变,可发生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而以回盲部最常见,大约40%病例有结肠受累,血性腹泻的比例也最高。
1、临床特点:(1)起病隐晦,呈慢性过程,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患者常以腹痛、腹泻就诊。
(2)腹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常为痉挛性阵痛伴腹鸣,进餐后加重,排便排气后可缓解。
(3)腹泻多呈糊状,脓血或黏液便少见。
(4)可在右下腹或脐周扪及较固定的肿块。
(5)部分患者可见肠瘘、肠梗阻、肛周瘘管等并发症。
2、内镜下特点:(1)病变主要位于右半结肠,以回盲部多见。
早期溃疡呈阿弗他样或裂隙状,病变呈跳跃式,病变之间的黏膜基本正常;(2)病程发展出现纵行溃疡。
溃疡不连续、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底深,多被厚苔或污苔,非对称样肠壁受累;(3)因为黏膜下层高度充血水肿而使黏膜隆起,呈鹅卵石样改变,卵石之间常为溃疡;(4)并发瘘管形成是进展期克罗恩病的一个特征性表现;(5)肠狭窄:典型者为末端回肠的管型狭窄,狭窄处肠壁弥漫性增厚,犹如消防水管;(6)急性期后多发炎性息肉和明显的瘢痕形成。
3、诊断要点:(1)克罗恩病的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内镜、影像学、组织活检所见进行综合分析,因本病无特征性,单纯依赖某一项检查容易造成误诊。
克罗恩病(CD)的诊断
![克罗恩病(CD)的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3ee1b4a96f1aff00bfd51e60.png)
肿形成 固定的腹块提示粘连,多已有内瘘形成
瘘管形成
CD特征性表现 炎症累及肠壁全层并穿透至肠外组织或器官而成 内瘘:通向其他肠段、肠系膜、膀胱、输尿管、阴道、
腹膜后等 外瘘:通向腹壁或肛周皮肤
临床表现 内镜 病理组织学 影像学 实验室指标 遗传易感基因及蛋白质生物标志
临床表现
克罗恩病临床表现
消化系统表现
全身表现
肠外表现
消化系统表现
腹痛 腹泻 腹部包块 瘘管形成 肛门周围病变
消化系统表现
腹痛
常见,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 间歇性发作,常为痉挛性阵痛伴腹鸣,多于进餐后加重,
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 出现持续性腹痛和明显压痛,提示炎症波及腹膜或腹腔
内脓肿形成 全腹剧痛和腹肌紧张,提示病变肠段急性穿孔
腹泻
CD最常见的症状, 85%的CD患者在急性期出现大便次 数增多
粪便多为糊状,一般无黏液和脓血 当病变累及下段结肠或肛门直肠者,可有黏液血便及里
急后重
腹部包块
鉴别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 肠结核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 白塞病 其他:血吸虫病、阿米巴肠炎、其他感染性肠炎(耶
尔森菌、空肠弯曲菌、艰难梭菌等感染)、贝赫切特 病、药物性肠病(如NSAIDs)、嗜酸性粒细胞性肠 炎、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胶原性结肠炎、各种 肠道恶性肿瘤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肠梗阻等
影像学检查
钡剂造影:胃/小肠钡剂造影、钡灌肠 小肠或大肠粘膜皱襞粗乱、裂隙状、带状或纵行溃疡、 鹅卵石症、假息肉、多发性狭窄、瘘管等 病变呈节段性分布 跳跃征 线样征 肠袢分离 不能很好地显示肠壁的受累程度及肠外并发症
中国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克罗恩病( CD )诊断解读
![中国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克罗恩病( CD )诊断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b6f1d05eefdc8d376ee327f.png)
• 表浅性黏膜溃疡 • 黏膜病变 • 杯状细胞减少,隐窝脓肿 形成
• 病变呈跳跃式分布
• 裂隙状黏膜溃疡 • 全肠壁病变 • 非干酪样肉芽肿
一、诊断标准
• CD缺乏诊断的金标准,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影像学和病理 组织学进行综合分析并随访观察。
• 腹泻、腹痛、体重减轻是克罗恩病的常见症状。如伴肠外表现或(及) 肛周病变高度疑为本病。肛周脓肿和肛周瘘管可为少部分CD患者的 首诊表现,应予注意。
鉴别仍有困难者,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治疗数周内(2~4周)症状明显改善, 并于2~3个月后肠镜复查病变痊愈或明显好转,支持肠结核,可继续完成正规抗 结核疗程。
四、诊断步骤
• 病史和体检; • 常规实验室检查; • 内镜及影像学检查; • 排除肠结核相关检查;
五、诊断举例
克罗恩病 (回结肠型、狭窄型+肛瘘、活动期中度)
注:各项得分乘以规定的权重,求得分值,8项分值之和为总分。 CDAI<150为缓解期,>150为活动期;150~220之间为轻度、 220~450为中度、>450为重度。
三、鉴别诊断
• 与CD鉴别最困难的疾病是肠结核。 • 肠道白塞(Behcet)病系统表现不典型者鉴别亦会相当困难。 • 对结肠炎症性肠病一时难以区分UC与CD,即仅有结肠病变,但内镜 及活检缺乏UC或CD的特征,临床可诊断为IBD类型待定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unclassified,IBDU)。而未定型 结肠炎(indeterminate colitis,IC)指结肠切除术后病理检查仍然 无法区分UC和CD者。
注:<4分为缓解期;5-8分为中度活动期;9分以上为重度活动期
。CD活动性评分 Best C NhomakorabeaAI计算法
克罗恩病的病理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的病理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abb12c5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9.png)
・746・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July2020,Vol.32,No.7险分层的方法,目前已被纳入2020NCCN指南。
Silva模式分为A、B、C三种,A模式的主要特征为无淋巴血管浸润,腺体与间质分界清楚,无分离腺体,形态类似原位腺癌,A模式100%为I期肿瘤,没有淋巴结转移。
C模式的特征为更广泛的淋巴血管浸润,弥漫毁损性间质浸润,C模式中17%为II和III期肿瘤,淋巴结转移率为24%O B模式介于两者之间,定义为有淋巴血管浸润,局灶性毁损性间质浸润。
如果肿瘤中存在混合型浸润模式,以最高模式定义。
三种模式中C模式预后最差,具有较高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最近有文献报道,C模式还可以进一步分层,其中C模式伴有脉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病例预后更差。
另外不同的C型浸润模式也具有不同的预后,其中弥漫毁损性浸润,微乳头结构,以及弥漫毁损和融合性浸润混合的模式预后差,但以上结果还需要更多病例的验证。
研究证实所有NHPVA的浸润模式为C模式,因此在NHPVA中Silva分型没有意义,Silva模式仅适用于HPVA,主要应用于外科切除标本、锥切或Leep标本。
对于活检标本,其判断Silva浸润模式与切除标本的一致性仅为37.5%,因此不推荐对活检标本进行浸润模式的评判。
另外,在对A模式进行评价时必须排除水平播散至子宫、输卵管,甚至卵巢的宫颈腺癌。
Silva浸润模式除预测宫颈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外,可能与宫颈腺癌分子学的改变有关。
Hodgson研究发现A模式(20%)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明显低于B模式(83%)和C模式(56%),B和C模式中常见突变为PIK3CA、KRAS、MET及RBI,A模式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类型,应用浸润模式可以选择是否需要基因检测,以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5小结宫颈腺癌是一组杂合性肿瘤,主要分为HPVA 和NHPVA两组,伴随HPV疫苗的使用,HPVA的发病率可能下降,而NHPVA可能不下降,但二者在常规的细胞学检查中不易辨认,可能存在漏诊的风险,同时NHPAV组中各种类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分子机制值得更多的探讨。
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c0f723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3.png)
CD、淋巴瘤与白塞 一般情况
• 克罗恩病中位数为33.5岁,(8-69岁);肠道淋巴瘤
中位数为43.0岁,(17-73岁,)(P =0.004)
• IL中位数年龄明显高于CD近10岁 • 克罗恩病中位数为36.0个月(半个月-25年);肠道淋
巴瘤中位数为4.0个月(1天-15年)(P =0.000) • IL的中位数病程明显短于CD(4.0 vs 36.0, P =0.000)
• 两病好发部位相似,60%80%累及回盲部和 末端回肠,30-50%累及结肠。主要X线表现为: 肠管狭窄、变形、溃疡形成和充盈缺损。
• TB:肺部常有结核病灶;肠管狭窄多为向心 性,肠道短缩更明显;溃疡多为环形;回盲瓣 病变更多见。
• CD:肠管不对称狭窄;溃疡多为纵行并位于 肠系膜侧;多部位受累;内外窦道和瘘管形成 更多见;吻合口病变高达70%以上。
TB和CD在病理学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 肠壁的肉芽肿、溃疡、慢性非特异性炎 症等。但两者也有很多差别。
溃疡
•TB:多为环行溃疡,边缘清晰,周围粘膜 炎性反应重,
•CD:裂隙状深溃疡比较特异;周围粘膜炎 症反应轻。
UC、 Crohn’s Disease (CD) 与TB的鉴别诊断
UC
X线特点
Fistulae
影像学(CT)
• 肠壁的变化:CD肠壁增厚更为明显;
• 肠系膜淋巴结:TB中病变淋巴结常大于 15 mm,约1/3有中心坏死。而在CD病 中,若淋巴结超过〈10 mm。
影像学(结肠镜)
• TB:溃疡常呈环形,回盲瓣和/或盲肠受 累多考虑结核。
• CD:单纯累及回肠多见于CD,溃疡常 呈纵行,可见铺路石征。
克罗恩病(教学及宣教)
![克罗恩病(教学及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91406a6ae53a580217fcfe4c.png)
克罗恩病疾病概述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
病变多见于末段回肠和邻近结肠,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
临床表现: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全身表现以及肠外损害。
发病年龄多在15~30岁,有终生复发倾向。
我国发病率不高,但非罕见。
克罗恩病临床表现1.症状1.消化系统表现(1)腹痛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呈痉挛性疼痛,间歇性发作,伴肠鸣,餐后加重,便后缓解。
如果腹痛持续,压痛明显,提示炎症波及腹膜或腹腔内,形成脓肿。
全腹剧痛和腹肌紧张可能是病变肠段急性穿孔所致。
(2)腹泻由病变肠段炎症渗出、蠕动增加及继发性吸收不良引起。
开始为间歇发作,后期为持续性糊状便,无脓血或黏液。
病变涉及结肠下段或直肠者,可有黏液血便及里急后重感。
(3)腹部包块以右下腹与脐周为多见,是由肠粘连、肠壁与肠系膜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内瘘或局部脓肿形成所致。
(4)瘘管形成是Crohn病临床特征之一。
由透壁性炎性病变穿透肠壁全层至肠外组织或器官,形成瘘管。
内瘘可通向其他肠段、肠系膜、膀胱、输尿管、阴道腹膜后等处。
外瘘则通向腹壁或肛周皮肤。
(5)肛门直肠周围病变少数病人有肛门、直肠周围瘘管、脓肿形成,肛裂等病变。
2.全身表现(1)发热发热系由于肠道炎症活动或继发感染引起,常为间歇性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少数呈弛张热,可伴毒血症。
(2)营养障碍因食欲减退、慢性腹泻及慢性消耗疾病所致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维生素缺乏、缺钙、骨质疏松等症。
(3)急性发作期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3.肠外表现部分病人有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杵状指、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口腔黏膜溃疡、慢性肝炎、小胆管周围炎、硬化性胆管炎等,偶见淀粉样变性或血栓栓塞性疾病。
2.体征慢性病容,精神状态差,重者呈消瘦贫血貌。
轻者仅有右下腹或脐周轻压痛,重者常有全腹明显压痛。
部分病例可触及腹块,以右下腹和脐周多见。
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8ebb1d0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b.png)
㊃专题㊃通信作者:吴小平,E m a i l :w x p2006@126.c o m 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张春霞1,吴小平2(1.长沙市第三医院消化科,湖南长沙410015;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科,湖南长沙410011) 摘 要:临床上大多C D 的肠镜不典型,与其他疾病的肠镜表现互相重叠,其鉴别诊断极为困难㊂其中C D 与肠结核(I T B )的鉴别尤为困难又特别重要,因二者的治疗完全不同㊂C D 与I T B 有相同的好发部位和临床表现,有各自的典型肠镜表现,但不典型的病变内镜几乎无法区别时,则主要依靠病理和肠外表现等综合分析㊂另一个容易误诊为C D 的是肠淋巴瘤,误诊最主要原因是一次活检病理往往不能发现淋巴瘤,这与活检取材及病理阅片经验有关㊂所以,多次多部位活检及仔细病理阅片(必要时免疫组织化学㊁基因重排或原位杂交)是避免淋巴瘤误诊漏诊的关键㊂此外,发现病变不符合典型C D 表现时还应想到肠白塞病㊁非甾体类消炎药所致药物性肠病及其他少见原因肠病的可能,通过反复活检病理㊁结合各自的临床特点大都可以予以鉴别㊂关键词:C r o h n 病;诊断;诊断,鉴别中图分类号:R 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6)08-0817-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6.08.002D i f f e r e n t i a l d i a gn o s i s o fC r o h nd i s e a s e Z h a n g C h u n x i a 1,W uX i a o p i n g2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t h eT h i r d H o s p i t a l o f C h a n g s h a ,C h a n g s h a 410015,C h i n a ;2.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t h eS e c o n dX i a n g y a H o s p i t a l o f C e n t r a lS o u t h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s h a 410011,C h i n a C o r r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W uX i a o p i n g ,E m a i l :w x p2006@126.c o m A B S T R A C T :I nm o s t c a s e s ,i t i s v e r y d i f f i c u l t f o r c l i n i c i a n t od i a g n o s i sC r o h nd i s e a s e (C D )b e c a u s e t h e a t y pi c a l o r o v e r l a p p e d c o l o n o s c o p i c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w i t ho t h e r d i s e a s e s .E s p e c i a l l y ,i t i sa g r e a t c h a l l e n g e t od i s t i n gu i s hC Df r o m i n t e s t i n 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I T B )i n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b e c a u s et h et w od i s e a s e ss h a r et h es a m e l o c a t i o n ,c o n f u s i n g l y s i m i l a r c l i n i c a l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a n ds o m e t i m e ss i m i l a re n d o s c o p i cf e a t u r e s .T h e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C Da n dI T B m a i n l yr e l i e so n 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p a t h o l o g y a n d e x t r a i n t e s t i n a l 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i f t h e l e s i o n i s a t y pi c a l e n d o s c o p i c a l l y .A n o t h e rm i s d i a g n o s e ds i t u a t i o no fC Di s i n t e s t i n a l l y m p h o m a ,b e c a u s e i t i s q u i t ed i f f i c u l t t o m a k ea c o n c l u s i o n t o l y m p h o m av i aas i n g eb i o p s yp a t h o l o g y ,w h i c hi sr e l a t e dt ot h eb i o p s y s p e c i m e n sa n de x pe r i e n c e sof p a t h o l og i s t s .Th e r e f o r e ,m u l ti p l e s i t e s b i o p s y a n d c a r e f u l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 (i f n e c e s s a r y,i mm u n o h i s t o c h e m i s t r y ,g e n er e a r r a n g e m e n to ri ns i t uh y b r i d i z a t i o n )s e r v et h ek e y t oa v o i dt h e m i s d i a gn o s i sa n d m i s s e dd i a g n o s i s o f l y m p h o m a .I na d d i t i o n ,t h ea t y p i c a l l e s i o n so fC Ds h o u l da l s ob er u l e do u to f i n t e s t i n a lB e h c e t d i s e a s e ,n o n s t e r o i d a l a n t i i n f l a mm a t o r y d r u g s (N S A I D s )r e l a t e de n t e r o p a t h y a n do t h e rr a r ec a u s e so fe n t e r o p a t h i e s t h r o u g ha c o m b i n a t i o no f r e p e a t e db i o p s yp a t h o l o g y a n d s pe c if i c 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K E Y W O R D S :C r o h nd i s e a s e ;d i ag n o s i s ;d i a gn o s i s ,d i f f e r e n t i al 吴小平,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科教授㊂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炎症性肠病(I B D )学组副组长,海峡两岸医学交流协会消化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科技新闻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医学会理事,原湖南省消化学会主任委员㊂‘中华消化杂志“㊁‘胃肠病学杂志“㊁‘国际消化病杂志“㊁‘中南大学学报“㊁‘中国实用内科杂志“㊁‘胃肠病与肝病杂志“㊁‘中国医师杂志“㊁‘临床内科杂志“㊁‘G U T 中文版“㊁‘J C C 中文版“等多种杂志编委㊂ 克罗恩病(C D )为病因不明的肠道慢性肉芽肿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但C D 诊断缺乏金标准,临床误诊率高㊂肠结核(I T B )㊁原发性肠道淋巴瘤(P I L )㊁肠白塞病(B D )均可出现腹痛㊁腹泻㊁便血等与C D 类似的临床症状及相近的内镜下表现,不易辨别㊂但不同的疾病预后完全不同㊂因此,及时㊁准确的对疾病进行鉴别,有利于疾病的下一步诊断,并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㊂本文将对C D 易误诊的临床疾病进行综述㊂1 C D 与I T BC D 与I T B 二者在我国都是较为常见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㊂典型I T B 和典型C D 均少见,而大多情况下因二者的好发部位和临床表现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肠镜下表现也不典型,故其鉴别诊断相㊃718㊃‘临床荟萃“ 2016年8月5日第31卷第8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A u gu s t 5,2016,V o l 31,N o .8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当困难㊂往往二者的胃肠道症状相似甚至雷同,均可出现腹痛㊁腹泻㊁腹部包块等,临床易误诊㊂若患者合并肺结核,则考虑I T B可能,若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 r i m a r y s c l e r o s i n g c h o l a n a g i t i s,P S C),则更倾向于C D的诊断㊂相对I T B,C D肠外表现的发生率更高,如外周关节病变㊁口腔溃疡㊂I T B与C D 的单个肠外表现发生率分为14.3%㊁38.3%(P< 0.01),多个肠外表现的发生率1.5%㊁6.9%(P<0.01)[1]㊂C D与I T B实验室检查敏感度及特异度较低㊂干扰素释放试验对于I T B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㊂其敏感度为0.54~1(平均0.74;95%可信区间: 0.68~0.80),而特异度为0.63~0.98(平均0.87; 95%可信区间:0.82~0.90)㊂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 l a t e l e t-t o-l y m p h o c y t e r a t i o,P L R)为5.98(95%可信区间:3.79~9.43),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 e u t r o p h i l-t o l y m p h o c y t er a t i o,N L R)为0.28(95%可信区间:0.18~0.43),诊断优势比(D O R)为26.21(95%可信区间:14.15~48.57)[2]㊂抗酿酒酵母菌抗体(A S C A)诊断C D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33%(95%可信区间为27%~38%)㊁83% (95%的可信区间为77%~88%),曲线下面积(A U C)为0.58[3]㊂C D的内镜表现大多不典型,均好发部位为回盲部㊂I T B多表现为扩张的回盲瓣㊁环形溃疡,疤痕,假性息肉(P<0.01)㊂相对于I T B,跳跃性病变在C D的患者中发生率更高(66%v s17%),C D的回盲瓣大多表现为狭窄,而结肠黏膜结节多见于结核病患者(49%v s24.5%)[4]㊂肠镜下黏膜活检病理对鉴别二者及其重要㊂病理找到T B杆菌或典型的干酪性坏死性肉芽肿可以确诊为I T B,但阳性率低㊂单凭病理虽不能确诊C D,但某些病理特征(如节段性病变或不同部位的不均衡炎症㊁非干酪性肉芽肿㊁裂隙状溃疡等)对于诊断C D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样阳性率很低㊂目前C D和I T B的病理阳性率低的原因除了病理医师的认知局限外,更大因素是肠镜医生活检取材质量不达标以及病理医师因工作量太大而无法规范性阅片问题㊂所以提高病理诊断水平大有潜力可挖㊂C T是诊断C D必不可少的工具,可用于疾病的定位㊁评价肠系膜的炎症及肠外表现㊂C T小肠造影(C T E)诊断C D的5个主要标准:小肠受累程度㊁小肠壁厚㊁临近系膜淋巴结肿大㊁腹膜变化(腹部增厚㊁腹水㊁梳状征㊁纤维脂肪增生等)㊂研究发现,中度的肠壁增厚㊁不对称分布㊁梳状征对于准确预测C D有重要意义㊂其中梳状征最有意义(敏感度74.1%,特异度90.9%,阳性预测值97.6%,阴性预测值41.7%,准确度76.9%)[5]㊂2C D与P I LP I L是起源于肠黏膜下淋巴组织的结外型淋巴瘤,其中绝大部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㊂发病率低,因遗传背景及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㊂国内外研究发现,P I L误诊为C D的病例较多,但也有不少有关C D并发P I L的文献报道[6]㊂认为胃肠道的慢性炎症可导致免疫下调,从而导致P I L 的发生㊂一项m e t a分析显示,C D患者使用T P患P I L的风险增加50%[6]㊂但韩国对23587例C D和2332例P L T研究发现,仅有15例患者最终诊断为C D和P I L[7]㊂C D及P I L均可表现为腹痛㊁腹泻㊁腹部包块等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㊂C D患者肠梗阻发生率高,肛周病变多见于C D,肠淋巴瘤少见㊂淋巴瘤为非炎性的恶性淋巴细胞增殖,无纤维化,因而肠壁增厚明显(表现为肿块)而狭窄不明显㊂若患者合并肝脾肿大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则需警惕肠淋巴瘤可能[8]㊂对于排除干扰因素反复高热的患者,要高度怀疑淋巴瘤㊂C D镜下呈节段性与不对称性分布㊁可见纵行或阿弗他溃疡,溃疡周围黏膜正常或增生呈鹅卵石样改变,可伴有肠腔狭窄㊁瘘管形成和肛门直肠损害㊂P I L内镜下表现为肠壁增厚,肠壁正常结构层次消失,弥漫性低回声,部分患者可有肠外肿大淋巴结,可分为肿块型㊁溃疡型㊁弥漫型㊂P I L在内镜下早期表现为多形性㊁不规则浅溃疡,进一步发展为裂隙状㊁深沟样㊁大片状溃疡,溃疡周围黏膜堤状隆起,溃疡穿透时形成内瘘与C D内镜下形态相似[9],临床上需谨慎鉴别㊂病理活检是诊断P I L与C D的金标准㊂C D为透壁性炎症,病检可表现为裂隙溃疡㊁上皮结节形成,跳跃性改变,但因活检受限,阳性率较低㊂由于P I L病变位于黏膜下,较晚侵犯黏膜,病变表面多坏死组织,内镜下取材浅㊁小,活检阳性率约26%㊂因此,要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必须掌握正确的活检方法,在溃疡底部的结节增生处,溃疡边缘突出部位㊁肿块和巨大皱襞基底部取材,多次㊁多块以及尽可能大的活检标本,必要时采用 挖掘 式多部位活检㊂3C D与B DB D是一种全身性㊁慢性的血管炎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㊁反复生殖器溃疡㊁眼睛病变㊁皮肤病变,合并肠道溃疡时称为肠B D㊂C D与B D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多样性的㊃818㊃‘临床荟萃“2016年8月5日第31卷第8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A u g u s t5,2016,V o l31,N o.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溃疡形态㊁数量及分布,肠道表现类似,临床上容易误诊㊂两者发病年龄均较轻㊂均有非特异度的胃肠道症状(腹痛㊁腹泻㊁便血等)㊂协和医院对50例B D 和219例C D研究发现,肠B D中女性患者发病率较C D高(P=0.010)㊂B D消化道出血和发热更多见(P=0.022㊁0.048),而腹泻㊁肠梗阻㊁肛周病变(肛周脓肿㊁瘘管㊁肛裂)则C D更多见㊂多因素研究发现,腹泻㊁肠外表现为两个独立危险因素[10]㊂B D的口腔溃疡形态多样,可表现为小阿弗他溃疡㊁大阿弗它溃疡㊁和疱疹样溃疡㊁大多<10mm,复发性,1~2周愈合,不留疤痕,可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发生在软腭及口咽部为肠B D特发部位㊂CD 的溃疡为多样性,可表现为阿弗他溃疡㊁不规则溃疡㊁长条线样或裂沟样深溃疡,活检可有非干酪样肉芽肿[11]㊂但部分患者在疾病全程均无口腔溃疡表现㊂约80%B D患者有复发性外阴溃疡症状,C D 患者则无此症状㊂B D的皮肤病变较C D更常见,如假性毛囊炎㊁痤疮样毛囊样㊁浅表栓塞性静脉炎㊂而C D罕有以上表现㊂B D内镜下表现为肠道溃疡,多发生于肠系膜附着的对侧,呈圆形㊁小而深的溃疡,回盲部最多见,单独累及直肠者少见㊂典型肠道病变累及回盲部溃疡常较大而深,形态不规则,半数以上累及回盲瓣全周㊂一项94例B D研究资料发现有96%患者存在回盲瓣病变,其中67%表现为单个溃疡,广泛结肠累及者少,见于4%B D患者[12]㊂相较C D而言,BD 内镜下常有典型特征:圆形溃疡;局灶单个或多个溃疡;溃疡数少于6个;少见阿弗他溃疡;罕见卵石征㊂B D的病理表现为黏膜层非特异度炎症,腺体破坏,多量炎细胞浸润及肉芽组织增生,其本质为血管炎㊂C D活检可表现为黏膜层水肿,黏膜下层明显增厚,大量淋巴细胞聚集,可见非干酪样性肉芽肿㊂4其他缺血性肠病为突发腹痛㊁腹泻㊁便血,多发生于脾曲为中心的左半结肠,患者多有高血压㊁冠心病病史,可有D-二聚体㊁D-乳酸升高[13]㊂内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黏膜下出血㊁血管网消失㊂出血结节是其特征性表现,由黏膜下出血或水肿形成,其表面光滑,质脆易出血,多为一过性,可在数天内消失㊂需与C D所致的腹痛㊁便血鉴别㊂非甾体类消炎药(N S A I D s)可以引起小肠出血㊁蛋白丢失性肠病㊁回肠吸收功能障碍㊁肠通透性升高及结肠出血㊁穿孔等,称为N S A I D s相关性肠病㊂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㊁排便习惯改变,体质量下降,穿孔时会有急性腹膜炎的征象㊂N S A I D s治疗的患者中,肠镜检查在47%的患者中发现患有空肠或回肠溃疡[14]㊂服用N S A I D s会导致结肠溃疡和糜烂的形成,多数的溃疡出现在盲肠和右半结肠,一般与小肠溃疡伴随出现,溃疡可以呈边界清晰的半月状或者是环肠腔状,并可以导致出血和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15]㊂患者多有明确的用药病史,较易鉴别㊂综上所述,C D在临床上容易与I T B㊁P I L㊁B D等疾病混淆,误诊率高㊂临床上需仔细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结合病史㊁临床诊断㊁内镜下表现㊁病理等综合判断,减少误诊率㊂研究特异度的检查及鉴别方法则是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㊂参考文献:[1] D u t t aA K,S a h u MK,G a n g a d h a r a nS K,e t a l.D i s t i n g u i s h i n gC r o h n sd i s e a s ef r o m i n t e s t i n a lt u b e r c u l o s i s-a p r o s p e c t i v es t u d y[J].T r o p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11,32(3):204-209.[2] C h e n W,F a nJ H,L u o W,e t a l.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o f i n t e r f e r o n-g a mm a r e l e a s e a s s a y s f o r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n g i n t e s t i n 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f r o m C r o h n s d i s e a s e:a m e t a-a n a l y s i s[J].W o r l d 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13,19(44):8133-8140.[3] N g S C,H i r a iHW,T s o iK K,e ta l.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 w i t hm e t a-a n a l y s i s:a c c u r a c y o f i n t e r f e r o n-g a mm ar e l e a s i n g a s s a ya n da n t i-S a c c h a r o m y c e sc e r e v i s i a ea n t ib o d y i n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n gi n t e s t i n 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f r o m C r o h n sd i s e a s e i n A s i a n s[J].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H e p a t o l,2014,29(9):1664-1670.[4] M a k h a r i a G K,S r i v a s t a v a S,D a s P,e t a l.C l i n i c a l,e n d o s c o p i c,a n dh i s t o l o g i c a ld i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 C r o h n'sd i se a s ea n di n t e s t i n 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J].A m J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10,105(3):642-651.[5] P a r k Y H,C h u n g W S,L i m J S,e ta l.D i a g n o s t i c r o l e o fc o m p u t ed t o m o g r a p h i ce n t e r o g r a p h y d if f e r e n t i a t i ng c r oh nd i se a s ef r o m i n t e s t i n 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J].J C o m p u t A s s i s tT o m o g r,2013,37(5):834-839.[6] K a n d i e lA,F r a s e rA G,K o r e l i t zB I,e t a l.I n c r e a s e dr i s ko fl y m p h o m a a m o n g i n f l a mm a t o r y b o w e l d i s e a s e p a t i e n t s t r e a t e dw i t ha z a t h i o p r i n e a n d6-m e r c a p t o p u r i n e[J].G u t,2005,54(8):1121-1125.[7] H o l u b a r S D,D o z o i s E J,L o f t u s E V J r,e t a l.P r i m a r yi n t e s t i n a ll y m p h o m a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i n f l a mm a t o r y b o w e ld i se a s e:ad e s c r i p t i v es e r i e sf r o mt h e p r e b i o l og i cth e r a p y e r a[J].I n f l a mm B o w e lD i s,2011,17(7):1557-1563. [8]冯珍,徐肇敏,吕瑛.原发性肠淋巴瘤与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J].胃肠病学,2007,12(5):267-269.[9]杨俊文,姚时春,马升高,等.误诊为C r o h n病的肠道T细胞淋巴瘤一例临床分析[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8,38(2): 175-176.[10]J iL i,P a n L i,J i n g B a i,e ta l.D i s c r i m i n a t i n g p o t e n t i a lo fe x t r a i n t e s t i n a l s y s t e m i c m a n if e s t a t i o n s a n d c o l o n o s c o p i cf e a t u r e s i nC h i n e s e p a t i e n t sw i t h i n t e s t i n a l B e he t'sd i s e a s e a n dC r o h n's d i s e a s e[J].C h i n M e dJ(E n g l),2015,128(2):233-238.[11] H a r t y S,F l e m i n g P,R o w l a n dM,e t a l.A p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 o ft h e o r a l㊁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o f C r o h n's d i s e a s e[J].C l i n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H e p a t o l,2005,3(9):886-889.(下转第823页)㊃918㊃‘临床荟萃“2016年8月5日第31卷第8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A u g u s t5,2016,V o l31,N o.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 F o r d A C ,A c h k a r J P ,K h a n K J ,e t a l .E f f i c a c y of 5-a m i n o s a l i c y l a t e si n u l c e r a t i v ec o l i t i s :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 -a n a l y s i s [J ].A m J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2011,106(4):601-616.[3] M a s o o d i M ,P e a r l D S ,E i d e n M ,e t a l .A l t e r e d c o l o n i c m u c o s a lP o l y u n s a t u r a t e d F a t t y A c i d (P U F A )d e r i v e dl i p i d m e d i a t o r s i n u l c e r a t i v ec o l i t i s :n e wi n s i g h ti n t or e l a t i o n s h i pw i t hd i s e a s e a c t i v i t y a n d p a t h o p h y s i o l o g y [J ].P L o S O n e ,2013,8(10):e 76532.[4] L a u r i t s e nK ,L a u r s e nL S ,B u k h a v eK ,e t a l .E f f e c t s o f t o pi c a l 5-a m i n o s a l i c y l i c a c i d a n d p r e d n i s o l o n e o n p r o s t a gl a n d i nE 2a n d l e u k o t r i e n eB 4l e v e l s d e t e r m i n e d b y e q u i l i b r i u mi nv i v o d i a l y s i s o f r e c t u mi n r e l a p s i n g 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 [J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1986,91(4):837-844.[5] R o u s s e a u x C ,E l -J a m a l N ,F u m e r y M ,e t a l .T h e 5-a m i n o s a l i c y l i c a c i d a n t i n e o p l a s t i c e f f e c ti n t h ei n t e s t i n ei s m e d i a t e db y P P A R γ[J ].C a r c i n o ge n e s i s ,2013,34(11):2580-2586.[6] D e n g X ,To l s t a n o v a G ,K h o m e n k o T ,e ta l .M e s a l a m i n e r e s t o r e s a n g i o g e n i c b a l a n c e i n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 b y r e d u c i n g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e n d o s t a t i n a n d a n g i o s t a t i n :n o v e l m o l e c u l a rm e c h a n i s mf o r t h e r a pe u t i c a c t i o n o fm e s a l a m i n e [J ].JP h a r m a c o l E x p Th e r ,2009,331(3):1071-1078.[7] T u r s iA ,B r a n d i m a r t eG ,E l i s e iW ,e t a l .E f f e c t o fm e s a l a z i n eo n e p i t h e l i a l c e l l pr o l i f e r a t i o n i n c o l o n i c d i v e r t i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J ].D i g Li v e rD i s ,2008,40(9):737-742.[8] D 'I n c àR ,P a c c a gn e l l a M ,C a r d i n R ,e ta l .5-A S A c o l o n i c m u c o s a l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r e s u l t i n g f r o md i f f e r e n t p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f o r m u l a t i o n s i nu l c e r a t i v ec o l i t i s [J ].W o r l d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2013,19(34):5665-5670.[9] F e a g a n B G ,M a c d o n a l d J K.O r a l5-a m i n o s a l i c yl i c a c i df o r m a i n t e n a n c eo fr e m i s s i o ni n u l c e r a t i v ec o l i t i s [J ].C o c h r a n e D a t a b a s eS ys tR e v ,2012,10:C D 000544.[10] W a n g Y ,P a r k e rC E ,F e a g a nB G ,e t a l .O r a l 5-a m i n o s a l i c yl i c a c i df o r m a i n t e n a n c e o fr e m i s s i o ni n u l c e r a t i v ec o l i t i s [J ].C o c h r a n eD a t a b a s eS ys tR e v ,2016,(5):C D 000544.[11] K r u i sW ,L e i f e l dL ,M o r g e n s t e r n J ,e t a l .T h e e f f e c t o f t h i r d -p a r t y r e p o r t i n g o n a d o p t i o n o f e v i d e n c e -b a s e d m e s a l a z i n e r e g i m e n s i nu l c e r a t i v ec o l i t i s :a no b s e r v a t i o n a ls t u d y [J ].J C r o h n sC o l i t i s ,2013,7(4):e 125-132.[12] L i c h t e n s t e i nG R ,G o r d o n G L ,Z a k k oS ,e ta l .L o n g -T e r m B e n e f i to f M e s a l a m i n e G r a n u l e sf o rP a t i e n t s W h o A c h i e v e d C o r t i c o s t e r o i d -I n d u c e d 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 R e m i s s i o n [J ].D i g D i s S c i ,2016,61(1):221-229.[13] G o r d o n G L ,Z a k k o S ,M u r t h y U ,e t a l .O n c e -d a i l y M e s a l a m i n e F o r m u l a t i o n f o r M a i n t e n a n c e o f R e m i s s i o n i nU l c e r a t i v eC o l i t i s :A R a n d o m i z e d ,P l a c e b o -c o n t r o l l e d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 [J ].JC l i n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2016,50(4):318-325.[14] B r e s s l e r B ,M a r s h a l l J K ,B e r n s t e i nC N ,e t a l .C l i n i c a l pr a c t i c e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 m e d i c a l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n o n h o s pi t a l i z e d 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 :t h e T o r o n t o c o n s e n s u s [J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2015,148(5):1035-1058.e 3.[15] H a n a u e r S B ,S t r öm b e r g U.Or a lP e n t a s a i nt h e t r e a t m e n to f a c t i v e C r o h n 's d i s e a s e :A m e t a -a n a l y s i s o f d o u b l e -b l i n d ,p l a c e b o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 s [J ].C l i n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H e p a t o l ,2004,2(5):379-388.[16] R u e mm e l e F M ,V e r e s G ,K o l h o K L ,e t a l .C o n s e n s u sg u i d e l i n e s o f E C C O /E S P G H A No n t h em e d i c a lm a n a ge m e n t of pe d i a t r i cC r o h n 'sd i s e a s e [J ].JC r o h n sC o l i t i s ,2014,8(10):1179-1207.[17] M o w a tC ,C o l e A ,W i n d s o r A ,e ta l .G u i d e l i n e sf o rt h em a n a g e m e n t o f i n f l a mm a t o r y bo w e l d i s e a s e i n a d u l t s [J ].G u t ,2011,60(5):571-607.[18] D i g n a s sA ,V a n A s s c h e G ,L i n d s a y JO ,e ta l .T h es e c o n d E u r o p e a n e v i d e n c e -b a s e d C o n s e n s u s o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o fC r o h n 'sd i s e a s e :C u r r e n tm a n a ge m e n t [J ].J C r o h n sC o l i t i s ,2010,4(1):28-62.[19] F o r d A C ,K h a n K J ,T a l l e y N J ,e ta l .5-a m i n o s a l i c yl a t e s p r e v e n tr e l a p s e o f C r o h n 's d i s e a s ea f t e rs u r g i c a l l y in d u c e d r e m i s s i o n :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 -a n a l y s i s [J ].A m J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2011,106(3):413-420.[20] 杨莉芝,林思思,李永渝.5-氨基水杨酸对炎症性肠病瘤变预防作用的m e t a 分析报告[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4,30(10):1813-1819.[21] L o p e z A ,P e y r i n -B i r o u l e t L .5-A m i n o s a l i c y l i c a c i d a n d c h e m o p r e v e n t i o n :d o e s i tw o r k ?[J ].D i g D i s ,2013,31(2):248-253.[22] Z h a oL N ,L i J Y ,Y u T ,e ta l .5-A m i n o s a l i c yl a t e sr e d u c et h e r i s ko f c o l o r e c t a ln e o p l a s i a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u l c e r a t i v ec o l i t i s :a nu p d a t e dm e t a -a n a l y s i s [J ].P L o SO n e ,2014,9(4):e 94208.[23] W a n g Y ,P a r k e rC E ,B h a n j iT ,e ta l .O r a l5-a m i n o s a l i c yl i c a c i d f o r i n d u c t i o n o f r e m i s s i o n i n 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 [J ].C o c h r a n eD a t a b a s eS ys tR e v ,2016,4:C D 000543.[24] O u a k a a -K c h a o u A ,G a r g o u r i D ,K o c h l e f A ,e t a l .A c u t e p a n c r e a t i t i s s e c o n d a r y t o l o n g -t e r m 5-a m i n o s a l i c y l i c a c i d t h e r a p y i na p a t i e n tw i t hu l c e r a t i v ec o l i t i s :ac a s e -r e p o r t [J ].T u n i sM e d ,2014,92(6):423.[25] A n d r e u -B a l l e s t e r J C ,G i l -B o r r ásR ,G a r c ía -B a l l e s t e r o sC ,e t a l .E p s t e i n -B a r rv i r u si sr e l a t e d w i t h 5-a m i n o s a l i c y l i ca c i d ,t o n s i l l e c t o m y ,a n d CD 19(+)c e l l si n C r o h n 'sd i s e a s e [J ].W o r l d 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2015,21(15):4666-4672.[26] L o f t u sE V ,K a n e S V ,B j o r k m a nD.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s h o r t -t e r m a d v e r s e e f f e c t s o f5-a m i n o s a l i c y l i ca c i d a g e n t s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u l c e r a t i v ec o l i t i s [J ].A l i m e n tP h a r m a c o lT h e r,2004,19(2):179-189.收稿日期:2016-07-14 编辑:﹏﹏﹏﹏﹏﹏﹏﹏﹏﹏﹏﹏﹏﹏﹏﹏﹏﹏﹏﹏﹏﹏﹏﹏﹏﹏﹏﹏﹏﹏﹏﹏﹏﹏﹏﹏﹏﹏﹏﹏﹏﹏﹏﹏﹏﹏﹏﹏﹏﹏姜恒丽(上接第819页)[12] L e eC R ,K i m WH ,C h o Y S ,e ta l .C o l o n o s c o p i cf i n d i n gs i n i n t e s t i n a l b e h c e t sd i s e a s e [J ].I n f l a mm B o w e lD i s ,2001,7(3):243-249.[13] 卢向东,张志广.血浆D -二聚体检测对缺血性肠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0,27(8):433-434.[14] O n oS ,K a t o M ,A s a k a M ,e ta l .D i a g n o s t i ci m a g i n g of N S A I Du l c e r s [J ].N i p po nR i n s h o ,2007,65(10):1792-1800.[15] M a t s u m o t o T ,N a k a m u r a S ,E s a k i M ,e ta l .E n d o s c o pi c f e a t u r e so fc h r o n i cn o n s p e c i f i c m u l t i pl e u l c e r so ft h es m a l l i n t e s t i n e :c o m p a r i s o n w i t h n o n s t e r o i d a l a n t i -i n f l a mm a t o r y d r u g -i n d u c e de n t e r o p a t h y [J ].D i g D i sS c i ,2006,51(8):1357-1363.收稿日期:2016- 编辑:张卫国㊃328㊃‘临床荟萃“ 2016年8月5日第31卷第8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A u gu s t 5,2016,V o l 31,N o .8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克罗恩病病理
![克罗恩病病理](https://img.taocdn.com/s3/m/b5ac51a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a.png)
04 癌变
克罗恩病患者的结肠癌发病风险 较普通人群高,需定期行结肠镜 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癌变。
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措施
预防
积极控制原发病,减少复发;合理饮食,避免诱发因素;保 持良好心态,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治疗措施
肠梗阻可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腹腔内脓肿需行穿刺引 流或手术治疗;急性穿孔或大量便血需紧急手术治疗;癌变 需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免疫异常与自身免疫反应
01
0203免疫细源自异常克罗恩病患者体内免疫细 胞如T细胞、巨噬细胞等 出现异常,导致免疫功能 紊乱。
自身免疫反应
患者体内可能出现针对自 身肠道组织的免疫反应, 导致肠道炎症和损伤。
免疫调节失衡
免疫调节机制失衡,使得 炎症反应无法得到有效控 制,导致肠道炎症持续存 在。
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
02 病理生理学基础
肠道炎症反应
肠道黏膜损伤
克罗恩病患者的肠道黏膜常出现溃疡 、糜烂等损伤,导致肠道炎症反应持 续存在。
炎症细胞浸润
在肠道炎症反应过程中,大量炎症细 胞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浸润到 肠道组织中,释放炎症介质,加重肠 道炎症。
肠道通透性增加
肠道黏膜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导致肠 道通透性增加,使得肠道内的细菌、 毒素等易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性 炎症反应。
活检技巧
在内镜检查时,医生需准确选取病 变组织进行活检,以提高诊断准确 率。同时,应注意避免活检导致穿 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05 鉴别诊断与并发症处理 策略
类似疾病鉴别要点
溃疡性结肠炎
肠结核
小肠恶性淋巴瘤
与克罗恩病同属于炎症性肠病,但溃 疡性结肠炎主要影响结肠和直肠,病 变连续且表浅,而克罗恩病病变呈节 段性或不连续性,可累及消化道任何 部位。
克罗恩病的临床检验诊断
![克罗恩病的临床检验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50f15accfc4ffe473268ab6b.png)
克罗恩病的临床检验诊断发表时间:2012-11-16T16:24:59.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刘晓丹常爱英[导读] 检测方法评价: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两者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敏感性更高。
刘晓丹常爱英(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山东威海 264200) 【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8-0251-02 克罗恩病(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于1932年首先由Crohn系统描述,曾称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
本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
CD在整个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
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以欧洲的白种人较为多见,美国的发病率为100/10万人,而国内较欧美少见。
近10年来临床上已较前增多。
男女间无显著差别。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在20~30岁和60~70岁是两个高峰发病年龄段。
1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与肠内病变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病程长短以及有无并发症有关。
典型病例多在青年期缓慢起病,病程在数月至数年以上。
活动和缓解交替出现,反复发作,渐进性进展。
1.1 肠道症状(1)腹痛:绝大多数均有腹痛,多为隐痛,阵发加重或反复发作。
右下腹多见,与回肠末端病变有关。
其次为脐周或全腹痛。
腹痛与肠黏膜炎症、浆膜受累、肠周脓肿、肠粘连、肠穿孔等有关。
少数首发症状以急腹症表现。
(2)腹泻:为常见症状。
多数每天大便2~6次,可以为水样或糊状,一般无黏液脓血。
如直肠受累,可有脓血及里急后重感。
(3)便血:与溃疡性结肠炎相比,便鲜血者少,量不多。
(4)腹块:部分病例出现腹块,以右下腹和脐周多见。
肠粘连、肠壁和肠系膜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内瘘及腹腔脓肿等均可引起腹块。
(5)肛门症状:偶有以肛门隐痛、肛周脓肿、肛瘘形成为首发症状。
(6)其他:有恶心、呕吐、纳差等。
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https://img.taocdn.com/s3/m/67752e023968011ca3009170.png)
病理:非干酪样肉芽肿
排除肠道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肿瘤
鉴别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 急性发作期:急性阑尾炎 慢性发作期:肠结核、肠道淋巴瘤
项目
克罗恩病
有腹泻,少脓血便 呈节段性 少见 多见 多见,偏心性 多见
溃疡性结肠炎
脓血便多见 病变呈连续性分布 绝大多数受累 少见 少见,中心性 罕见
Crohn病的内镜下表现
口疮样溃疡
鹅 卵 石 样 改 变
临床表现
腹痛:常位于右下腹或脐周,间歇性发作,常为 痉挛阵痛或腹鸣
腹泻:多为糊状,一般无肉眼脓血
腹部包块 瘘管形成:可与溃结鉴别
肛门周围病变
诊断
临床表现:右下腹痛、腹泻、腹部包块
内镜检查:节段性分布、纵行溃疡、炎性息肉 X线检查:鹅卵石征、多发狭窄、纵行溃疡等
治疗
轻中度CD:分次口服美沙拉嗪 3.2-4.0g/d 或 柳氮磺吡啶3-6g/d为首选。
中重度 CD :泼尼松 40-60mg/g 或布林奈德 9mg/d为首选
严重爆发性患者:给予胃肠外皮质类固醇。
爱是什么? 一个精灵坐在碧绿的枝叶间沉思。 风儿若有若无。 一只鸟儿飞过来,停在枝上,望着远处将要成熟的稻田。 精灵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问道:“你爱这稻谷吗?” “爱。” “为什么?” “它驱赶我的饥饿。” 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 “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 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 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 “请再回答我一个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 “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 “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 “不能。” “它能滋润你的干渴?” “不能。”爱是什么? 一个精灵坐在碧绿的枝叶间沉思。 风儿若有若无。 一只鸟儿飞过来,停在枝上,望着远处将要成熟的稻田。 精灵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问道:“你爱这稻谷吗?” “爱。” “为什么?” “它驱赶我的饥饿。” 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 “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 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 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 “请再回答我一个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 “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 “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 “不能。” “它能滋润你的干渴?” “不能。”
克罗恩病的病理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的病理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3c1bb85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5.png)
克罗恩病的病理鉴别诊断发布时间:2021-11-02T05:44:43.57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3期作者:李腾仙杨茂[导读]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性肉芽性疾病,至今尚未明确发病原因,有学者认为可能与遗传、免疫及感染相关。
李腾仙杨茂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贵阳 550001【摘要】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性肉芽性疾病,至今尚未明确发病原因,有学者认为可能与遗传、免疫及感染相关。
该疾病会累及小肠和结肠,通常难以治愈,有较高的复发概率,现阶段临床中没有单独一个指标可以明确诊断出克罗恩病,需结合组织学、内经外观、外科表现、放射学、血清学及患者临床症状综合判断,且该疾病与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急性阑尾炎等多种疾病具有相似性,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克罗恩病的病例鉴别诊断,以供参考。
【关键词】克罗恩病;病理;鉴别诊断克罗恩病的病理学基础是肠道粘膜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其组织学特征具有多样性,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肠系膜侧纵行溃疡,以及呈跳跃性、节段性分布的病变,在内镜下可以见到局灶或片状慢性炎症、局灶或片状隐窝结构、非干酪样肉芽肿、粘膜基底部浆细胞增多、幽门腺化生、淋巴滤泡增生等[1]。
目前临床诊断克罗恩病还缺乏最低形态学标准,故病理鉴别诊断对于临床综合诊断该疾病具有突出价值。
1.肠结核肠结核患者大多既往或当下有肠外结核病史,主要是由于巨噬细胞吞噬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巨噬细胞发生增生反应、聚集所形成的肉芽肿病变,其主要病理表现是干酪样肉芽肿,其位置多在粘膜下层,周围可见大量浸润细胞的炎症反应,部分还会伴有纤维化改变,因此,只要找到抗酸杆菌或是在显微镜下可见干酪样坏死便可确诊肠结核[2]。
肠结核在临床表现上很少会有腹腔脓肿、瘘管以及肛门周围病变,但克罗恩病会有。
克罗恩病的主要病理特征则是局灶性的慢性炎症与非干酪样肉芽肿,其肉芽肿一般较小,少且分散,临床大量病例分析发现,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病例能够在组织活检中见到肉芽肿,其数量与肠壁炎症、继发纤维组织增生三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炎症分布也不以肉芽肿为中心。
克罗恩病cte诊断标准
![克罗恩病cte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7c088b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b.png)
克罗恩病cte诊断标准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是一种慢性的消化系统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胃肠道。
诊断克罗恩病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对于克罗恩病的CTE(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标准,以下是一些参考信息:
1.肠道壁厚度:克罗恩病患者的肠道壁通常会增厚,CTE可以显示肠道壁的厚度。
正常情况下,肠道壁厚度小于3毫米,而在克罗恩病患者中,肠道壁厚度可能大于3毫米。
2.病变范围:克罗恩病可以影响整个胃肠道,从口腔到肛门。
CTE 可以显示肠道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3.炎症反应:克罗恩病患者的肠道壁会出现炎症反应,CTE可以显示肠壁的炎症程度。
炎症反应的表现为肠壁增厚、肠壁密度增加等。
4.溃疡和狭窄:克罗恩病患者可能出现肠道溃疡和狭窄,CTE可以显示这些病变。
溃疡表现为肠道壁的缺损,狭窄表现为肠道的狭窄或闭塞。
5.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克罗恩病患者可能出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CTE可以显示肠系膜淋巴结的大小和形态。
需要注意的是,CTE只是克罗恩病诊断的辅助手段之一,不能单凭CTE结果确诊克罗恩病。
诊断克罗恩病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粪便检查等)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如有疑虑,请咨询专业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邹选宁pp刘t 晓红 临床内科杂志 2005 8
影像学(结肠镜)
• TB:溃疡常呈环形,回盲瓣和/或盲肠受 累多考虑结核。
• CD:单纯累及回肠多见于CD,溃疡常 呈纵行,可见铺路石征。
邹宁 刘晓红 临床内科杂志 2005
• TB:多伴有肠外结核,出现腹水更提示 结核可能。
• CD:口腔溃疡、色素膜炎、关节痛、结 节红斑发生率约20%,这些表现在TB少 见。
邹宁 刘晓红 临床内科杂志 2005
精选ppt
6
影像学(X线)
• 两病好发部位相似,60%80%累及回盲部和 末端回肠,30-50%累及结肠。主要X线表现为: 肠管狭窄、变形、溃疡形成和充盈缺损。
• ASCA : anti-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ntibodies(抗酿酒酵母抗 体)其阳性可能提示小肠型CD;ASCA诊 断CD敏感性72%,特异性8• 目前尚无一个可以鉴别TB和CD的金标准, 需要从临床症状、影像学、病理等多方面 综合分析考虑,
巴瘤中位数为4.0个月(1天-15年)(P =0.000)
• IL的中位数病程明显短于CD(4.0 vs 36.0, P =0.000)
邹宁 吕红 钱家鸣 中华消化杂志 2006
精选ppt
15
白静 吕红 钱家鸣 带发表
CD、淋巴瘤与白塞
•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与原发 肠 道 淋 巴 瘤 ( Primary Intestinal Lymphoma,以下简称肠道淋巴瘤,PIL) 在大多情况下鉴别诊断并不难, 但当两者 均以回盲部溃疡为主要病变时,大大增加了 其诊断与鉴别难度。
精选ppt
9
TB的内镜特点
部位; 回肠末端, 回盲部,升结肠 表现; 多样性, 环形溃疡,可见瘢痕样溃疡
I; 结核结节, II; 结节顶端溃疡, III; 豆样溃疡, IV; ‘带形’ (A) or ‘椭形’ (B) 溃疡, V; 纵形溃疡, VI; 圆形溃疡 VII; 不规则形 溃疡, VIII; 巨大溃疡
精选ppt
10
病理
TB和CD在病理学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 肠壁的肉芽肿、溃疡、慢性非特异性炎 症等。但两者也有很多差别。
溃疡
•TB:多为环行溃疡,边缘清晰,周围粘膜 炎性反应重,
•CD:裂隙状深溃疡比较特异;周围粘膜炎
症反应轻。
精选ppt
11
UC、 Crohn’s Disease (CD) 与TB的鉴别诊断
CD 的鉴别诊断
精选ppt
1
前言
IBD 在中国呈上升的趋势
CD的诊断难于UC
CD 鉴别诊断: UC
TB
肠道淋巴瘤
白塞氏病
精选ppt
2
TB 与 CD
• 在肠道诸多炎症性病变中,肠结核(TB) 与克罗恩病(CD)是重要的两大疾病, 近年来均有增多趋势。其临床表现、影 像学、病理检查都十分相似。
• CD误诊为TB可高达65%; TB术前确诊 率38%,CD仅为18%。
• 单纯小肠病变,仍不要轻易否定结核
• 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应用激素后,警惕结 核复燃
精选ppt
14
CD、淋巴瘤与白塞 一般情况
• 克罗恩病中位数为33.5岁,(8-69岁);肠道淋巴瘤
中位数为43.0岁,(17-73岁,)(P =0.004)
• IL中位数年龄明显高于CD近10岁
• 克罗恩病中位数为36.0个月(半个月-25年);肠道淋
邹宁 刘晓红 临床内科杂志 2005
精选ppt
4
肠内表现
• 共同症状:腹痛、发热、大便改变、腹 部包块等
• 共同并发症:肠梗阻、出血、穿孔、瘘 管形成等
• 区别:CD中便血相对多见,肠道内外瘘 的形成及肛门直肠周围病变是其较为特 征性的表现
邹精宁选p刘pt 晓红 临床内科杂志 2005 5
肠外表现
邹精宁选p刘pt 晓红 临床内科杂志 2005 3
CD 与 TB 一般情况
• TB的中位数年龄38岁,CD32.5岁
• TB男:女约为1:4,CD男女比约为2:1
• CD的平均病程长于TB
• TB有结核中毒症状,并多有肠外结核表现; CD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活动期有发热、 纳差、贫血等非特异全身症状。
• 我们曾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1983年 2004年间住院患者CD90例和IL46例。
邹宁精选吕p红pt 钱家鸣 中华消化杂志 2006 16
结论
• 年龄:三者均好发于青壮年,但IL中位数
年龄明显高于CD近10岁(33.5 vs 43, P <0.005)
• TB:肺部常有结核病灶;肠管狭窄多为向心性, 肠道短缩更明显;溃疡多为环形;回盲瓣病变 更多见。
• CD:肠管不对称狭窄;溃疡多为纵行并位于 肠系膜侧;多部位受累;内外窦道和瘘管形成 更多见;吻合口病变高达70%以上。
邹精宁选p刘pt 晓红 临床内科杂志 2005 7
影像学(CT)
• 肠壁的变化:CD肠壁增厚更为明显; • 肠系膜淋巴结:TB中病变淋巴结常大于
UC
X线特点
Fistulae
±
Strictures
±
Intra-abdominal abscesses ±
Mesenteric inflammation
+
Atrophic area with ulcer scar +
内镜特点
Mucosal involvement
Continuous
Rectal involvement
(pouchitis)
CD
TB
++
+
++
++
++
++
+++
++
+
+++
Segmental
±
+++ +++ +++
±
Segmental
± ±
+ +++ +++
+
+
++
+ 12
++ (noncaseating+)+ (caseating)
其他检查
• TB-DNA PCR:TB标本中PCR阳性率为 64%,在有非干酪样肉芽肿的标本中可 达71% ;CD标本中PCR阳性率为0;
+++
Cobblestoning
±
Longitudinal ulcer
+
Terminal ileal involvement ±
‘Ring-’ or ‘Band-shaped’ ulcer±
病理学特点
Crypt abscesses Mucin depletion granulomas
+++ ++精+ 选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