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肾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痛风性肾病常伴有的肾外表现中,以痛风性关节炎最为多见,但也有一部分老年患者中可能关节疼痛等肾外表现并不突出,这就更需要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鉴别。

以下几点可供参考:(1)痛风肾病起病隐匿,病程长而肾损害相对较轻,肾功能损害进展缓慢是本病特征之一。

(2)血尿酸升高与肌酐、尿素氮不成比例,血尿酸/血肌酐>
2.5,而原发性肾小球病变比值较此值为底。

(3)原发性肾小球病变,多有大量蛋白尿,肾小球功能受损先于且重于肾小管功能受损;而痛风肾病则早期以肾小管功能障碍、浓缩功能减退为主。

(4)原发肾小球病变所致肾功能不全,虽可有尿酸升高,但缺乏典型痛风临床表现。

慢性肾衰即使尿酸浓度较高,也很少发生关节病变。

(5)肾活检可助于鉴别。

2.痛风病名首见于丹溪《格致余论》。

4.降低血尿酸为治疗痛风性肾病的关键,别嘌呤醇为首选药物,此外,碱化尿液、多饮水(使尿量每日2-3L)、低嘌呤食物(少吃肉类、内脏、虾类、豆制品、海鲜、烟酒)也不容忽视。

5. 尿酸内源性占80% , 外源性占20% , 尿酸的排泄1/3 由胃肠道排出,2/3 从肾排出。

故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加以解决。

6.痛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 而且与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十分强调注意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的目的既要增强尿酸的排泄, 又要减少尿酸的形成。

主张在饮食中应减少嘌呤的含量: 每日饮食中的嘌呤含量应低于150mg 左右。

忌用高嘌呤饮食, 如动物内脏、脑髓、家禽等肉类以及菜花、菠菜、豆类、龙须菜、蘑菇等。

可用面包、各种饼干、面粉、麦片、藕粉、玉米、果汁、胡萝卜、黄瓜、南瓜、山芋、番茄等含嘌呤较低的饮食。

蛋白摄取过多时可使尿酸形成增加, 故也要适当限制。

采用碱性食物, 少吃或忌食酸性食品(如醋、杨梅、山羊肉)。

多饮水, 少吃盐, 对心、肾功能正常的患者
应大量饮水, 每天约2000m l~3000m l, 以稀释血液中的尿酸浓度, 并增加尿酸盐的排出。

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宜选用清热利湿的饮食, 如绿豆薏米汤、金银花露, 也可常食百合汤、百合粥、蒸慈菇片等。

因百合、山慈菇主要成份含有秋水仙碱, 对痛风有治疗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