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1)

合集下载

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的合力为零,物体
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还可以理解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要么保
持原来的状态(包括速度为零的状态),要么不受力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2、质点的惯性系和非惯性系的判断方法,非惯性系的例子。

3、坐标系的选取和表示。

二、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又称运动定律,明确了力的概念,即:当物体受到外力(总的力)作用时,会产生加速度,且加速度的大小与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
力的方向相同。

用公式表达 F=ma。

2、等效力:将多个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合成为一力。

3、重力和重力的计算。

4、弹力和弹力的计算。

5、摩擦力和摩擦力的计算。

三、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作用-反作用定律,明确了力的相互作用联系。

指出“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之间的作用力与受力物体方向相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四、应用
1、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力的应用情况。

2、受力物体的运动情况。

综上所述,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揭示了物体的运动规律,对我们认
识和描述物体的运动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物体的运动情况,更好地指导实际应用。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的物理通性有哪些?(1)金属在常温下的状态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2)金属的颜色、光泽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少数金属是特殊颜色如铜是紫红色,金是金黄色。

(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4)延展性延性:拉成细丝的性质。

展性:压成薄片的性质。

2.化学通性有哪些?(1)化合态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2)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3)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4)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5)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单质3.金属钠的性质有哪些?(1)物理性质有哪些?钠银白色、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化学性质有哪些?①很活泼,常温下:4Na + O2=2Na2O★(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②加热条件下:2Na+O2 Na2O2★(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10H2O(结晶)―→Na2CO3(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

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O3)。

③钠与水的反应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知识拓展:a: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单质?不能,2Na + 2H2O = 2NaOH + H2↑2NaOH+CuSO4=Cu(OH)2↓+Na2SO4实验现象: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b:将钠放入盐酸中,钠将先和H2O反应,还是先和HCl反应?2Na+2HCl=2NaCl+H2↑钠与酸反应时,如酸过量则钠只与酸反应,如酸不足量则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一、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钠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4Na + O_{2}=2Na_{2}O,氧化钠为白色固体。

- 加热时:2Na+O_{2}{}{=!=!=}Na_{2}O_{2},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

- 铝与氧气反应- 在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4Al + 3O_{2}=2Al_{2}O_{3}。

这层薄膜可以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2.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 化学方程式:2Na + 2H_{2}O = 2NaOH+H_{2}↑。

- 现象:“浮(钠的密度比水小)、熔(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游(有气体生成)、响(反应剧烈)、红(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 铁与水蒸气反应- 化学方程式:3Fe + 4H_{2}O(g){高温}{=!=!=}Fe_{3}O_{4}+4H_{2}。

3.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化学方程式:2Al+2NaOH + 2H_{2}O=2NaAlO_{2}+3H_{2}↑。

(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1. 氧化物-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氧化钠(Na_{2}O)- 属于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Na_{2}O + H_{2}O = 2NaOH;与酸反应:Na_{2}O+2HCl = 2NaCl + H_{2}O。

- 过氧化钠(Na_{2}O_{2})- 与水反应:2Na_{2}O_{2}+2H_{2}O = 4NaOH+O_{2}↑。

- 与二氧化碳反应:2Na_{2}O_{2}+2CO_{2}=2Na_{2}CO_{3}+O_{2},因此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 氧化铝(Al_{2}O_{3})-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Al_{2}O_{3}+6HCl = 2AlCl_{3}+3H_{2}O,又能与碱反应:Al_{2}O_{3}+2NaOH = 2NaAlO_{2}+H_{2}O。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知识点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知识点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汇报者:小白兔的胡萝卜hiahபைடு நூலகம்a
一、细胞膜的成分及制备: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边界是细胞膜。 (一)细胞膜的成分 1、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另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2、细胞膜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脂质(含量最丰富的是磷脂,动物细胞膜还含有少 量的胆固醇)。 (二)磷脂分子及其性质 1、组成磷脂分子的元素有:C,H,O,N,P 2、磷脂分子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极性头部有亲水性,非极性尾部有拍水性。 (三)与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有关的是蛋白质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生物膜的探索历程: 1、19世纪末,欧文顿根据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提出膜是 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1925年,荷兰科学家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 的两层。 4、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推测脂质两边各覆盖着蛋白质。 5、1959年,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6、1970年,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7、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 所接受。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一)基本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 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
可以运动的。 3、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可以和脂质结合形 成糖脂。 (二)结构特点:流动性 1、原因: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2、表现: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细胞融合、胞吞、胞吐及载体对相应物质的 转运等。 3、影响因素:主要受温度影响,适当温度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升高,膜的 流动性增强,但温度高出一定范围,则导致膜的破坏。 (三)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1、表现:植物根对矿物元素的选择性吸收,神经细胞对钾离子的吸收和对 钠离子的排出,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小肠的吸收等。 2、原因:遗传性决定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从而也决定了选择性。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主要包含以下知识点:
1. 物体的运动: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等。

2.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与时间的比值,加速度是速度改变的速率。

3.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的速度只有在外力作用下才会改变,否则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5. 牛顿第三定律(反作用定律):任何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均相等、方向相反。

6. 弹力:一种恢复形变的力,当物体发生形变后会产生弹力使物体恢复原状。

7. 引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地球的质量有关。

8. 摩擦力:物体在运动或相对运动中由于接触面间的不规则形状而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9. 平衡:物体的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10. 斜面上的物体:斜面上物体的平衡条件和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11. 弹簧的力和位能:弹簧的伸长或缩短会产生弹力和弹性势能。

12. 物体的动能和功: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功是外力对物体做的功。

以上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力与运动本章主要介绍了力和运动的概念,并对力的性质、受力分析、力的合成和分解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还介绍了平衡力和力矩的相关知识。

下面将对该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效应,是使物体发生形态变化、速度变化或者方向变化的原因。

2. 力的性质:- 力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力可以相互叠加,即合力;- 力还可以分解成多个力的合力。

3. 受力分析:- 绘制力的示意图,标明力的方向和大小;- 建立坐标系,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 列出受力方程,求解未知量。

4.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若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上,其合力等于这些力的矢量和;- 分解力:将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使其合力等于原力。

5. 平衡力:- 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但它仍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即为力的合力为零;- 平衡力的特点:合力为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6.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

1N表示当力的大小为1N时,1kg质量的物体受到的加速度为1m/s²。

7. 力矩:- 力对物体的转动效应,称为力矩;- 力矩的大小: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力臂是力作用点到转轴的垂直距离;- 力矩的方向:力矩的符号决定了转动方向。

8. 平衡条件:- 对于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平衡:合力为零,合力矩为零;- 对于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合力垂直于斜面,合力矩为零。

9. 动力学基本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为零;-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凡是对物体施加作用力的物体,物体必然对其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10. 弹力:- 弹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当物体发生形状变化时,弹力产生; - 弹簧的弹力:弹簧的弹力与形变程度成正比。

总结:力与运动是物理学中非常基础和重要的概念。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要点-1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要点-1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学问要点高中大家学习了很多物理学问,这些物理学问比较琐碎,因此在课下要准时的进行稳固复习,这样才能牢固把握学习过的物理学问,以下是学习啦我为您整理的关于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学问要点解析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弹力对重力和弹力高考中一般从力的产生条件、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其性质特征的角度立意命题,对弹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的推断是最近几年高考的热点,有关弹簧问题的综合设计,由于既能考查相关弹力的特点规律,又能够将静力学学问、动力学学问甚至能量学问综合起来考查同学的综合应用学问的力量,所以在高考中消灭的几率较大.二、摩擦力这部分学问难度中等、也有难题,在平常的练习中、阶段性考试中会单独消灭,选择、填空、计算等等出题形式多种多样,在高考中不会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的,但是会做为题目的一个隐含条件考查。

对滑动摩擦力问题的分析与考查趋向于与其他学问的综合,这类题中一般具有多体、多力的特点,要运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解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选取合适的争辩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建立正确的方程,然后进行解题.三、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的基础,它贯穿于力学、电磁学等各部分.正确地对争辩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若受力分析出错,则"满盘皆输'.受力分析单独考查的也有,但更多的是结合其他学问解决综合性问题. 平衡类问题不仅仅涉及力学内容,在电磁学中常涉及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或复合场中的平衡,通电导体棒在磁场中平衡,但分析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一样的.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课后训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基础夯实1.春天,河边的湿地很松软,人在湿地上行走时简洁下陷,在人下陷时( )A.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就是他受的重力B.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大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C.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等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D.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小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答案:C解析:人下陷时,是由于人的重力大于湿地对人的支持力,但湿地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湿地的压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2.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大路上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汽车能拉着拖车向前运动是由于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B.汽车先对拖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拖车对汽车的拉力C.匀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等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加速前进时,汽车向前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D.拖车加速前进时,是由于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汽车加速是由于地面对汽车向前的作用力大于拖车对它的拉力答案:D解析:汽车对拖车的拉力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者确定等大、反向、分别作用在拖车和汽车上,故A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转变、同时消逝,故B错;不管汽车匀速运动还是加速运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相等,故C错;拖车加速前进是由于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包括其他阻力),汽车能加速前进是由于地面对汽车向前的作用力大于拖车对它向后的拉力,故D对.3.甲、乙两人发生口角,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受伤,法院判决甲应支付乙医疗费.甲狡辩说:我打了乙一拳,依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乙对我也有相同大小的作用力,所以乙并没有吃亏.那么这一大事判决的依据应为( )A.甲打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作用力,判决甲付给乙医疗费B.甲打乙的力大小等于乙对甲的作用力,但拳头的承受力量大于胸口的承受力量,所以乙受伤而甲未受伤,甲又主动打乙,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疗费C.甲打乙的力大小等于乙对甲的作用力,甲的拳和乙的胸口受伤的程度不同,甲轻而乙重,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疗费D.由于是甲用拳打乙的胸口,所以甲对乙的力远大于乙胸对甲拳的作用力,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疗费答案:B解析:此题的创新之处在于由物理原理上升到了法院审理.甲打乙的胸口时,从物理角度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但是从生理角度看,由于甲的拳头与乙的胸口承受外力的限度不同,所以甲的拳头与乙的胸口的苦痛感受和受伤情形不同.此外,从法理角度看,是甲主动出手伤人的,甲是施暴者,乙是受害人.对A,甲打乙的力与乙对甲的反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故A选项错误;对B,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从物理的角度、从生理的角度、从法理的角度,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故B选项正确;对C,甲打乙的力与乙对甲的反作用力当然大小相等,甲的拳头与乙的胸口的受伤程度也轻重不同,但法理上的判决依据是看谁是受害人,谁是施暴者,故C选项错误;对D,甲对乙的力与乙对甲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不行能"远大于',故D选项错误.4.下面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只有物体相互接触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确定是同性质的力答案:D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选项A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消灭,与所处的状态无关,选项B错误;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选项C错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力,选项D正确.5.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应用,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在安静的水面上,静止着一只小船,船上有一人,人从静止开头从小船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时,船向相反方向运动B.汽车行驶时,通过排气筒向后排出燃气,从而获得向前的反作用力即动力C.如下图,农田浇灌用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转向D.软体动物乌贼在水中经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乌贼就会向相反方向游去答案:B解析:人从一小船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时,要受到船给人的摩擦力,方向与人行走的方向相同,依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小船也有一个摩擦力,其方向与人行走的方向相反,因此船将在这个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变运动状态,而向人行走的相反方向运动,所以选项A正确.汽车行驶时,通过排气筒向后排出燃气,虽然燃气对排气筒有反作用力但到底很小,并不是汽车动力的来源,因此选项B错误.农业浇灌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在水的反作用力的推动下会自动旋转,大大增加了喷水的面积,选项C正确.乌贼通过身体侧面的孔和前面的特殊漏斗,把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乌贼就获得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从而向排水的相反方向游去,选项D正确.6.跳高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运动员的弹力B.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的重力C.地面对运动员的弹力大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D.地面对运动员的弹力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答案:D解析: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运动员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A、C错误,选项D正确;运动员之所以能够跳起,是由于地面支持力大于自身重力,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选项B错误.7.(多项选择)如下图,一个物体浮在液面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受到一对平衡力重力G与浮力F的作用B.浮力F的反作用力作用于液体C.浮力F的反作用力作用于物体D.重力G的反作用力与浮力F的反作用力也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B解析:物体共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即重力G和浮力F,浮力F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水的压力.所以A、B、C三个选项中A、B对,C错.针对D选项,重力G的反作用力与浮力F的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这两个力不行能是一对平衡力,故D选项是错误的.故正确选项为A、B.8.(多项选择)2021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放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放射升空,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关于卫星与火箭上天的情形,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B.火箭尾部喷出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火箭飞出大气层后,虽然没有了空气,但仍可通过喷气获得前进的动力答案:AD解析: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四周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供应的,因此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应选项B、C错误,选项A、D正确.9.(多项选择)重物A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如下图.关于这几个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F1的反作用力是F2B.F1的施力者是天花板C.F3与F2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F1与G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D解析:F1和F2分别是弹簧拉物体的力和物体拉弹簧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A正确;F1的施力者是弹簧,选项B错误;F2和F3是弹簧受到的一对平衡力,选项C错误;F1与G是A物体所受的一对平衡力,选项D正确.力量提升10.(多项选择)如下图,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一个环.箱和杆的质量为m1,环的质量为m2.已知环沿着杆匀速下滑,环与杆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此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为( )A.m1gB.(m1+m2)gC.(m1+m2)g-fD.m1g+f答案:BD解析:以箱子为争辩对象,分析受力状况:箱子受到重力m1g、地面的支持力FN和环对箱子向下的滑动摩擦力f,依据平衡条件有FN=m1g+f,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地面对面的压力FN=m1g+f.11.在天花板上用竖直悬绳吊一重力为G的电风扇,电风扇静止时受几个力作用?这几个力有什么关系呢?答案:见解析:解析:找一个力的反作用力,就看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哪个物体,反作用力确定作用在这个物体上;找一个力的平衡力,就看这个力的受力物体,其平衡力必在同一受力物体上.对静止的电风扇受力分析如下图,电风扇受两个力:重力G、悬绳拉力F,电风扇受到的重力G和悬绳拉力F正好是一对平衡力.12.一根不行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下图.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 kg,吊椅的质量为15 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以速度v=0.5 m/s上升时,试求:(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答案:(1)400 N,方向竖直向下(2)250 N,方向竖直向下解析:(1)设运动员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则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绳子对运动员竖直向上的拉力也为F,则绳对吊椅竖直向上的拉力也为F.选取运动员和吊椅整体为争辩对象,则有2F-(m0+m)g=0,所以F== N=400 N,方向竖直向下.(2)设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为FN,以运动员为争辩对象,则F+FN-m0g=0所以FN=m0g-F=6510 N-400 N=250 N依据牛顿第三定律知,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为250 N,方向竖直向下.。

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章:相互作用——简明实用笔记(知识要点)

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章:相互作用——简明实用笔记(知识要点)

第三章:相互作用一、力1.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有力就一定有“施力”和“受力”两个物体,互为,二者缺一不可。

2.性质:①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同时存在②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③同时性④瞬时性⑤矢量性:(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行定(不在于方向例I,Φ)⑥独立性: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产生效果,好像其它力不存在一样。

用牛顿第二定律表示时,则有合力产生的加速度等于几个分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积累引起一些变化)⑦积累性:时间积累I=ΔP 空间积累W=ΔEK3.力的作用效果: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描述单位图示示意图)测量:测力计单位:N注:同一题中选同一标度5. 力的分类:(注:效果不同的力,性质可能相同;性质不同的力,效果可能相同)①按性质分:重力(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核力……②按效果分: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推力、浮力……③按作用方式分:场力(非接触力)、接触力。

④研究对象分:内力外力(方法:整体、隔离)注:按现代物理学理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分四类:长程相互作用有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短程相互作用有强相互作用(距离增大强相互作用急剧减小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m,超出就不存在了,存在于相邻的核子之间)和弱相互作用(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倍)。

宏观物体间只存在前两种相互作用。

宏观物体间只存在前两种相互作用。

二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严格的说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说明:①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②重力的施力物体就是地球.注意: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一化学必修一(一)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通性1.金属的存在(1)金属元素的存在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如Al、Fe等,极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如Au。

在地壳中的含量较多的为O、Si、Al、Fe、Ca。

2.金属单质的物理通性①状态: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唯一呈液态的是汞。

②色泽:除Cu、Au外,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③三性: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3.单质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的反应常温下,镁在空气中跟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能够阻止内部金属继续被氧化。

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点燃=====2MgO。

镁还可以和氮气点燃,反应方程式为:3Mg+N2点燃=====Mg3N2。

(2)与酸的反应Fe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H+===Fe2++H2↑。

(3)与盐溶液的反应Cu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Ag+===Cu2++2Ag。

归纳总结金属的通性(1)金属化学性质特点(2)金属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其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是失去电子个数的多少。

活学活用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2)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总是作还原剂()(3)钠原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1个电子,而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所以铝比钠活泼()(4)金属在加热条件下均易与O2反应()答案(1)√(2)√(3)×(4)×解析(3)错误,金属的活泼性与原子失去电子个数无关,与失电子能力有关,钠比铝易失电子,钠比铝活泼;(4)错误,Au、Pt等金属不与O2反应。

二钠与氧气的反应按表中要求完成实验,并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其原因解释填入表中。

[归纳总结]钠与氧气的反应(1)钠的性质及其保存钠是一种硬度小、熔点低的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 1 -第三章知识点整理3.1重力1.力(1)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2)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性质:①物质性: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有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②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A 对B 作用的同时B 也对A 也有作用,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的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③同时性: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④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

(4)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如何来表示一个力? ①力的图示:精确表示(大小、方向、作用点) ②力的示意图:粗略表示(方向、作用点) 作力的图示步骤: ① 选取合适的标度;② 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确定; ③ 在线段的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注意:画同一物体受多个力的图示时,表示各力的标度应统一。

2.重力(1)概念:是由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特点:①重力不等于地球的吸引力,它只是地球吸引力的一部分。

②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③重力是非接触力④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无关。

(3)重力的大小和方向①大小:G=mg (g 为重力加速度)同一物体在赤道上重力最小;在两极最大。

②方向: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①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质量分布、形状。

②重心位置的确定: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几何中心;薄板型物体:悬挂法。

注意: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重心也不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3.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3.2弹力1. 概念: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由于要恢复原状, 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这种力称为弹力。

★2.产生条件:弹性形变、直接接触 ★3.弹力的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①面面接触:弹力垂直接触面②点面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而垂直接触面③点点接触:弹力通过接触点垂直于切面而指向圆心注意:弹力方向是从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画在受力物体身上。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一、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D x x f y ∈=,把使0)(=x f 成立的实数x 叫做函数))((D x x f y ∈=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x f y =的零点就是方程0)(=x f 实数根,亦即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方程0)(=x f 有实数根⇔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函数)(x f y =有零点.3、函数零点的求法:○1 (代数法)求方程0)(=x f 的实数根; ○2 (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x f y =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4、基本初等函数的零点:①正比例函数(0)y kx k =≠仅有一个零点。

②反比例函数(0)k y k x=≠没有零点。

③一次函数(0)y kx b k =+≠仅有一个零点。

④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 (1)△>0,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2)△=0,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相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3)△<0,方程20(0)ax bx c a ++=≠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⑤指数函数(0,1)x y a a a =>≠且没有零点。

⑥对数函数log (0,1)a y x a a =>≠且仅有一个零点1.⑦幂函数y x α=,当0n >时,仅有一个零点0,当0n ≤时,没有零点。

5、非基本初等函数(不行干脆求出零点的较困难的函数),函数先把()f x 转化成()0f x =,再把困难的函数拆分成两个我们常见的函数12,y y (基本初等函数),这另个函数图像的交点个数就是函数()f x 零点的个数。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的物理通性有哪些?(1)金属在常温下的状态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2)金属的颜色、光泽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少数金属是特殊颜色如铜是紫红色,金是金黄色。

(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4)延展性延性:拉成细丝的性质。

展性:压成薄片的性质。

2.化学通性有哪些?(1)化合态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2)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3)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4)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5)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单质3.金属钠的性质有哪些?(1)物理性质有哪些?钠银白色、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化学性质有哪些?①很活泼,常温下:4Na+O2=2Na2O(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②加热条件下:2Na+O2Na2O2(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10H2O(结晶)―→Na2CO3(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

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O3)。

③钠与水的反应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知识拓展:a: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单质?不能,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实验现象: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b:将钠放入盐酸中,钠将先和H2O反应,还是先和HCl反应?2Na+2HCl=2NaCl+H2↑钠与酸反应时,如酸过量则钠只与酸反应,如酸不足量则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答案] (1)C (2)C
26
(2015·高考全国卷Ⅰ)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 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 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 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2)题。
38
解析:本题组以坐标图的形式展示了三条河的径流量随季节的变化。甲河从 5 月到 9 月河流处于汛期,为夏汛,是南方地区的河流。乙河冬季河流断流,且流量与气温 相关,可判断为西北地区的河流。丙河则明显看出有春、夏两个汛期,为东北地区 的河流。 答案:(1)D (2)C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蓄
11
[解析]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2)的信息:由水系图可看出,
(1)的信息:根据图例可以看出 甲地附近有众多湖泊湿地,湖
11 月至次年 1 月径流量最小, 泊对河流径流有一定调节作
径流量小,河流搬运能力就弱。 用,可以削峰补枯。
[答案] (1)A (2)D
27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28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在种植土层上部铺设树皮覆盖 层,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因此起到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D 项正确。第(2)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组成种植土层和砂层的颗粒物质较小,雨水下渗需要的时间较长, 因此对下渗雨水的净化作用较强,B 项正确。 答案:(1)D (2)B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  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一、重力基础概念即:重力定义、图示、符号、计算公式、重心等(详见课本P51—53)。

二、重点摘要1、重力属于性质力中的场力,即物体并不互相接触,跟距离有关系。

2、重力方向:指向地心(竖直向下)。

3、g—重力加速度 g单位:m/s² m/s²—加速度。

4、、g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纬度的升高而升高。

例:在南北极,g=10 N/kg 在赤道,g=9.8 N/kg 。

第二节弹力一、弹力基础概念1、弹力定义:当物体发生形变,使物体变回原来状态的力叫做弹力。

2、弹力的形变分为:弹性形变、弹塑性形变、塑性形变。

3、弹力的大小:由外力决定。

4、弹力的方向:点、面、曲面。

5、弹力的作用点:接触面上。

注意:有弹力一定有接触面,有接触面不一定有弹力。

6、更多基础概念(详见课本P54—56)。

二、重点摘要1、胡克定律:F = k·△x (F—弹力;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注意:胡克定律只能应用在常值物体。

2、弹力的受力分析:弹力与面接触:画出的力的方向与接触点垂直;弹力与曲面接触:画出的力的方向指向圆心。

2、在做受力分析时,杆上的力在任意方向上,所以不可先画出来。

第三节摩擦力一、摩擦力基础概念1、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属于动摩擦力;滚动摩擦本质是既属于静摩擦力又属于动摩擦力。

3、动摩擦力产生的前提:有弹力,有正压力(正压力:垂直于接触面的弹力,符号—Fn)。

4、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相对运动有关,方向与其运动方向相反,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5、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和正压力有关,表面越粗糙,μ越大。

(用Fn表示)公式即:f动 = μ· Fn 。

(μ是比例常数,叫做动摩擦因数)6、静摩擦力产生的前提:有正压力,有接触面,有相对运动趋势(使物体产生静摩擦力的外力),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反。

7、在作受力分析时,不要先把静摩擦力画出来,应先通过计算,若再没有计算静摩擦力前,各个力已经平衡,则无摩擦力,若反之,则有摩擦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运动和力》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的重要章节,主要介绍了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定律。

下面是第三章的主要知识点:
1. 运动的描述和分析: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图像的描述和分析方法。

2. 运动的种类和特征: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等。

3. 力的概念和分类:力是导致物体发生运动、变形和产生变化的原因,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重力和弹力等不同类型的力。

4.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将保持运动状态,或静止不动。

5. 牛顿第二定律-作用力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到作用力的影响,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6.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定律: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力的作用必然伴随着相等而相反的反作用力。

7. 弹力和摩擦力:物体接触面上的力在特定情况下会产生弹力和摩擦力,影响物体的运动。

8.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9. 动能和功:动能是物体运动的能量,功是力对物体做功的结果,能量守恒定律是表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基本定律。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运动和力》的知识点概述,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血红蛋白和无机盐等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鸟类,两栖类的不能做为实验材料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本实验只是通过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来理解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原理,不能直接观察和获得细胞膜.若想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得在试管中离心和过滤二、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①脂质50%:以磷脂为主,是细胞膜的骨架,含两层;②蛋白质40%:细胞膜功能的体现者,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功能越复杂;③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叫糖被,和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血型决定等有直接联系;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粘滞性下降,使得癌细胞易分散和转移三、细胞膜的结构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基本结构镶、嵌、贯穿——蛋白质分子外侧——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3、细胞膜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控制具有相对性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和数量.....取决于载体蛋白....的种类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三种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紧密相关四、细胞壁植物:纤维素和果胶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在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的前提下出去细胞壁原核生物:肽聚糖结构特点:不具有选择透过性.作用:支持和保护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重点内容,需要会看细胞结构示意图⒈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细胞质细胞质基质:胶状物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器: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差速离心法一.细胞质基质定义: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功能:1.细胞质基质中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2.为新陈代谢提供所需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成分:水、无机离子、脂类、糖类、氨基酸、核苷酸等,还有很多种酶.二、细胞器结构和功能一双层膜1.线粒体分布:动植物细胞中,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含量较多.线粒体的数量与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弱有关一般在细胞代谢旺盛的部位比较集中注意:蛔虫的体细胞内不含线粒体形态:呈颗粒状或短杆状结构:外膜:使线粒体与周围的细胞质分开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意义:增大膜面积有利于生化反应地进行基质:含少量DNA、核糖体和有关酶功能: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的中心2.叶绿体——植物和藻类细胞特有1分布: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细胞.主要是叶肉细胞,植物的根尖细胞不含叶绿体2形态: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比线粒体稍大3结构线粒体和叶绿体比较表线粒体叶绿体分布动植物细胞中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形态椭球形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观察可以对活的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染色.线粒体+健那绿→蓝绿色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可直接用高倍显微镜来观察结双层外膜与周围的细胞质基质分开双层膜基粒基质内膜外膜透明,有利于透由类囊体重叠而成,膜上液态,含少量DNA、核糖体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叶绿体内质网:①分布:动植物细胞;②结构: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③类型: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④作用:能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是细胞内蛋白质运输的通道高尔基体:单层膜,由扁平囊和囊泡构成其中扁平囊是判断高尔基体的依据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和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液泡:①分布:主要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②结构:单层膜液泡膜,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含有色素,无机盐,糖类,蛋白质等;③功能:调节植物细胞的内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维持细胞形态;和细胞的吸水失水相关溶酶体:细胞内的“消化车间”;①分布:动植物细胞;②结构:单层膜,内含多种水解酶③功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三无膜结构核糖体:细胞内生产蛋白质的机器①分布:动植物细胞;②存在状态:游离于细胞质基质,附着于粗面内质网和外层核膜上,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③结构:不具膜,呈颗粒状;④功能: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中心体:①分布: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②结构:不具膜结构,由两组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③功能:和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四细胞亚显微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点归纳1、从形态上来讲,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结构形式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核仁,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液泡. 真核细胞中细胞器的质量大小: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2、从结构上分类:各种细胞器膜的化学成分与细胞膜相同,都含有蛋白质和脂类分子.膜的结构与细胞膜基本相同,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器的膜和细胞膜可称为生物膜.具有膜结构的是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等.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核膜,线粒体,叶绿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细胞内各种膜结构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密切联系的.没有膜结构的是细胞壁,中心体,核糖体.3、从生物类型上分:动、植物细胞一般均有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低等植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特有的细胞器是液泡,叶绿体. 低等动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液泡.原核细胞中具有的细胞器:核糖体;根尖分生区没有的细胞器:叶绿体、中心体、液泡.以下各条是从细胞器所含有的成分上分的5、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含rRNA.6、含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有色体类胡萝卜素等,液泡花青素等.以下各条是从细胞器功能上分的8、能产生水的细胞结构有线粒体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核糖体脱水缩合,叶绿体暗反应 ,细胞核DNA复制.高尔基体多糖合成9、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供能,核糖体合成载体蛋白.10、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或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光能转换:光能一电能一活跃的化学能一稳定的化学能,线粒体化能转换:稳定的化学能一活跃的化学能.产生ATP的场所: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另外,在能量代谢水平高的细胞中,线粒体含量多,动物细胞中线粒体比植物细胞多.蛔虫和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无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需氧型细菌等原核生物体内虽然无线粒体,但细胞膜上存在着有氧呼吸链,也能进行有氧呼吸.蓝藻属原核生物,无叶绿体,有光合片层结构,也能进行光合作用.高等植物的根细胞无叶绿体和中心体.11、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或有相对独立的遗传系统的半自主性细胞器是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染色体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行为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12、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间期蛋白质合成,中心体由它发出的星射线构成纺锤体,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线粒体供能.13、将质膜与核膜连成一体的细胞器:内质网.14、与脂类及多糖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内质网三.生物膜系统:1.概念:由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细胞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生物膜在结构上的2.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3.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既有明确分工,又是紧密联系的:如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①分泌蛋白:抗体、蛋白质类激素、胞外酶消化酶等分泌到细胞外②过程: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胞外合成肽链加工、运输加工为成熟蛋白质以上过程由线粒体提供能量4、作用:①使细胞具有稳定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②为各种酶提供大量附着位点,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场所③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核膜定义:指包被细胞核的双层膜有选择透性,外层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核孔:内外膜在一些位点上融合形成的环状开口,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细胞的通道和信息交流的通道.1.细胞核结构染色质:细胞核中或粗或细的长丝,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携带着细胞的遗传信息.在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物质.核仁:细胞核中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由某些染色体的片段构成.与rRNA的合成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能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核基质:细胞核内的液体部分.2.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区别和联系关系: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3.细胞核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4.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⑴从结构上看:①细胞核与细胞质可以通过核孔相互沟通;②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相互连接构成细胞完整的“生物膜系统”.⑵从功能上看:细胞各部分结构和功能虽不相同,但它们是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⑶从调控上看: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因此,细胞的整个生命活动主要是DNA调控和决定的,使细胞形成一个高度有序的整体调控系统.⑷从与外界环境关系上看:细胞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每一细胞都要与相邻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而与外界环境相接触的细胞都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因此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形成一个统一整体.⑸从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看1细胞核不能脱离细胞质而独立生存,这是因为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均由细胞质提供.2无核的细胞质也不能长期生存,这是由细胞核的功能决定的,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其寿命较短,含细胞质少的精子寿命也很短.细胞核与细胞质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说明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正常的生命活动.细胞的整体性是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⒓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涉及的细胞器和细胞结构:①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初步加工,转运通道→高尔基体加工组装→细胞膜通过外排作用行成分泌蛋白;线粒体供能;②其中: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从高尔基体到细胞膜均通过囊泡来进行转移.19.三、生物膜系统1、概念:细胞膜、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共同组成的生物膜系统2、作用:使细胞具有稳定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为各种酶提供大量附着位点,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场所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能产生水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能产生ATP 的结构: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高等植物根.中无中心体、无叶绿体 体内寄生动物无线粒体,如蛔虫进行无氧呼吸总结归纳如下:2、高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3、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4、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核糖体6、含有DNA 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含有RNA 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核糖体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1、按有无 膜结构含7、与细胞增殖有关的细胞器:中心体8、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液泡、叶绿体9、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10.能够自我复制:线粒体、叶绿体11.与有丝分裂有关:中心体12.与能量转换有关:线粒体、叶绿体19.细胞器的协调配合:如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①分泌蛋白:抗体、蛋白质类激素、胞外酶消化酶等分泌到细胞外②过程: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胞外合成肽链加工、运输加工为成熟蛋白质以上过程由线粒体提供能量核膜定义:指包被细胞核的双层膜有选择透性,外层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核孔:内外膜在一些位点上融合形成的环状开口,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细胞的通道和信息交流的通道.细胞核结构染色质:细胞核中或粗或细的长丝,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携带着细胞的遗传信息.在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物质.核仁:细胞核中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由某些染色体的片段构成.与rRNA的合成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能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核基质:细胞核内的液体部分.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区别和联系关系: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一同时期的两种形态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⑴从结构上看:①细胞核与细胞质可以通过核孔相互沟通;②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相互连接构成细胞完整的“生物膜系统”.⑵从功能上看:细胞各部分结构和功能虽不相同,但它们是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⑶从调控上看: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因此,细胞的整个生命活动主要是DNA调控和决定的,使细胞形成一个高度有序的整体调控系统.⑷从与外界环境关系上看:细胞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每一细胞都要与相邻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而与外界环境相接触的细胞都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因此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形成一个统一整体.⑸从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看1细胞核不能脱离细胞质而独立生存,这是因为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均由细胞质提供.2无核的细胞质也不能长期生存,这是由细胞核的功能决定的,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其寿命较短,含细胞质少的精子寿命也很短.细胞核与细胞质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说明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正常的生命活动.细胞的整体性是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

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由磷脂
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和细胞识别功能。

3. 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细胞质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
胞质区域,包括细胞器、细胞骨架和细胞液等,参与细胞
的代谢和生命活动。

4.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
染色体和核仁,参与细胞的遗传和调控。

5. 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长的基本方式,
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6. 遗传物质DNA: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由核苷酸组成,携带着生物的遗传信息。

7. DNA的复制:DNA复制是细胞分裂前的重要过程,保证
新生细胞获得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信息。

8. 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参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其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

9. 酶的作用:酶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速度,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

10. 细胞的能量供应:细胞通过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途径获取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进行。

以上是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的主要知识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

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生物必修一第三章主要内容如下:一、细胞的分裂1. 细胞的分裂方式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丝分裂是有两个阶段,包括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中期。

减数分裂是有生殖细胞参与的分裂过程,包括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二。

2. 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丝分裂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前期是做好分裂准备,细胞进行生长和DNA 复制;有丝分裂后期是细胞收缩、染色质缩成染色体、核膜消失;有丝分裂中期是核分裂,包括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在纺锤体上排列、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分裂。

3. 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是有生殖细胞参与的分裂过程,包括减数分裂一和减数分裂二。

减数分裂一是一组染色体分离成两组,减数分裂二是每组染色体分离成四个。

二、遗传和变异1.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即性状的遗传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等位基因随机分配给子代;随机分配的等位基因组合成为基因型;基因型决定表型。

还有渐进遗传、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等遗传规律。

2.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核酸的一种,由核苷酸构成。

包括有五个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鸟腺嘧啶和胸嘧啶)、糖(脱氧核糖)和磷酸。

DNA具有存储遗传信息、复制自身、转录成RNA和控制遗传信息表达等功能。

3. 染色体和基因染色体是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是细胞遗传物质的载体,其中包含有基因。

基因是DNA分子中确定一个或多个特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

三、基因变异和进化1.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正常基因突然发生变化,包括染色体突变和基因点突变。

染色体突变是指染色体的结构或数量发生改变,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推移四种形式。

基因点突变是指基因的信息序列发生改变,包括点突变、插入和缺失等形式。

2. 自然选择和适应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有利性状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从而使得这些有利性状逐渐在种群中增加。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1.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游离态和化合态。

(1)钠镁铝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钠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钠,镁元素的存在形式有菱镁矿,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有铝土矿。

(2)铁元素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态的铁矿石。

2.金属单质的用途:(1)利用钠元素的特征焰色(黄色)制高压钠灯,高压钠灯的透雾力强,可以做航标灯;利用钠单质的熔点低,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利用钠单质制备过氧化钠,利用钠单质还原熔融态的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

(2)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用来做照明弹。

(3)利用铝的良好导电性,做导线。

利用铝块和铝粉的颜色都是银白色,铝粉制成银粉(白色涂料)。

3.金属化合物的用途:(1)过氧化钠做漂白剂,过氧化钠做水下作业、坑道下作业的供氧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做食品添加剂;氯化钠做为制备单质钠和氯气的原料,氯化钠做为制备氢氧化钠、氢气、氯气的原料。

(2)氧化镁的熔点高,做耐高温的材料:耐火管、耐火用埸、耐高温的实验仪器。

(3)明矶做净水剂。

4.金属的分类:(1)根据冶金工业标准分类:铁(铭、镒)为黑色金属,其余金属(钠镁铝等) 为有色金属。

(2)根据密度分类: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是重金属:如铁、铜、铅、领,密度小于4.5g/cm3的金属是轻金属:如钠、镁、铝。

5.氧化物的分类:二元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并且氧元素呈负二价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3)非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

(4)氧化物(根据氧化物是否与碱或酸反应生成盐)分为成盐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CO、NO)o(5)成盐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分为高价态的金属氧化物(M1I2O7)和非金属氧化物(CO2)o(7)碱性氧化物只能是金属氧化物(CaO)o(8)两性氧化物只能是金属氧化物(A12O3 > ZnO)o6.金属氢氧化物的分类:碱性氢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1知识·能力聚焦1 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圈的概念地球上的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图表解读】——水圈的构成(见教材图3.1)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 53%。

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包括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其水量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3.47%在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体,全球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10,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

如下图所示:【图表解读】——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见教材图3.2)(1)图3.2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大气降水、高山冰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等水体。

(2)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有互补关系。

当河流处于汛期时,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河流水补给湖泊水;当河流处于枯水期时,河流水位低于湖泊水位,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在洪水期对河流经常起着调节作用。

如下图所示。

【温馨提示】如果说20世纪是“石油的世纪”,那么2 1世纪则是“水的世纪”:地球虽是“水的行星”,但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的地下水,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而且时空分布不均。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的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及比较。

最重要的类型,使陆地充,水资源携带水量最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补充给陆地水体的水量3创新·思维拓展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在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水汽蒸发、大气输送、凝结降水、径流输送)中,人类活动主要通过改变下垫面的特点,进而对径流输送施加影响。

如修水库调节径流量的季节分配;跨流域调水,调节径流量的空间分布。

在实际生活中,人类活动(如水利措施和农林措施)对水循环可产生如下有利影响:(1)水利措施中修筑水库、塘坝等可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

(2)农林措施中“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j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量,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湖泊防洪抗旱的能力,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此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是对水循环有利的影响措施;反之,则会造成恶劣的后果。

承压水潜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 知识·能力聚焦1.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分类。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按性质,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

(2)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

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另外受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

【图表解读】——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见教材图3.6)盛行风——东北信风、东南信风、中纬盛行西风以及极地东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的分布决定了洋流的模式。

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附】风带与洋流的关系【图表解读】——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见教材图3.5)①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分别呈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流动。

盛行风与洋流有内在联系。

中低纬度海区南、北半球盛行风向不同(在信风带北半球为东北信风,而南半球为东南信风;在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而南半球为西北风),促使海水运动的方向虽然相同(信风吹拂形成的南、北赤道暖流都是自东向西流,西风吹动形成的西风漂流都是自西向东流),但大洋环流的方向恰好相反。

②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在南极大陆外围,南纬40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

③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季风的影响,洋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冬季盛行东北风,海水向西流,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盛行西南风,海水向东流,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寒暖各异。

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影响很大。

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案例分析】——北大西洋暖流和秘鲁寒流的气候效应暖流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换时,失热降温,洋面和它上空的大气受热增湿,如墨西哥湾暖流,我国东南的“黑潮”。

寒流则相反,如拉布拉多寒流,秘鲁寒流等。

(3)洋流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趋利避害。

顺风顺流,避雾避冰,节能省时,安全高效。

(4)洋流对近海污染物质的影响——“双刃剑”。

既能加快净化速度,又会扩大污染范围【阅读导引】——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①厄瓜多尔至秘鲁附近几千公里的东赤道太平洋海域;赤道逆流(暖流)。

②秘鲁沿岸多出现暴雨洪涝,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则出现旷日持久的干旱天气,同时引发山区森林大火,大片原始森林被毁。

③到学校图书馆或互联网搜集相关信息。

④根据我国众多专家学者研究,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造成的气候异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发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常年减少。

其次,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

我国北方地区易出现干旱、高温。

再次,我国南方地区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近百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的洪涝,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次年。

最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拉尼娜现象正好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

【拓展阅读】——波浪和潮汐波浪是海水运动的一种形式,当海水受到外界各种力(风、气压、海啸等)的作用,使水质点离开平衡位置,同时又因重力、表面张力等使之恢复到原来位置的一种运动,它的周期较短。

在风力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

风速越大,波浪规模越大,能量越大。

大浪对沿岸陆地有强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海浪对海岸破坏作用的很好写照。

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海水涨落两次。

'占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

钱塘潮的成因首先与三角形的杭州湾地形有关,潮水涌人三角形海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增大。

其次,每当夏秋季节,夏季风即东南季风盛行,受风浪影响,进一步加剧了潮势。

钱塘潮的出现,也离不开天体引潮力的影响,当朔、望日时,日、地、月三者成一条直线,潮差较大。

此外海水的异常运动形式还有因台风(或飓风)引起的风暴潮,因地震引起的海啸等。

2 方法·技巧平台3. 判断洋流流向的常用方法(1)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

(2)洋流性质法: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3)洋流概念法:由高纬向低纬流的是寒流,由低纬向高纬流的或水温高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暖流。

(4)特定环境法:密度流的流向取决于表层海水海区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

4.寒暖流的判读方式(1)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

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则该海域在北半球,如甲图;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变小,则该海域在南半球,如乙图。

(2)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

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高,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低,则该洋流为寒流,如右图。

(3)海水等温线凸出的方向为洋流的流向。

3 创新·思维拓展5. 洋流的分布规律受风带、海陆位置、地转偏向力、季风环流等因素的影响,世界洋流呈现如下的分布规图示北顺南逆,北逆南无,夏顺冬逆。

夏季有寒流流经、西风漂流为风海流、寒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流为补偿流、寒流,呈逆时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 知识·能力聚焦1. 水资源及其生命(1)水资源的概念。

①广义的水资源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②狭义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③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如下图:(2)水资源的分布①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降水量。

②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③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拓展阅读】——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水循环活跃不活跃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大小,降水量大,河川径流量则大,其他环节的量也增大,水循环就活跃。

例如我国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量大,水循环异常活跃。

(从水循环角度)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各年径流总量的和的平均值。

【图表解读】——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见教材图3. 10)a.注意图中三个量的关系:径流量=降水量一蒸发量;b.径流量的大小是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c.各大洲按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o(从世界范围看)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1)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社会关系图解。

(2)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与人类社会关系图解。

【图表解读】——水资源利用的进步(见教材图3. 11)通过三幅图说明人类利用水资源不同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2000多年前,罗马人引用地表水发展农业生产;第二阶段,是在1 870年,来到美国大平原的移民利用风车抽取地下水,灌溉农田,发展种植业;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海水淡化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

【图表解读】——以色列的海水淡化工厂分布和以色列的农田滴灌(见教材图3. 12和教材图3.13)①以色列海水淡化的有利条件:a.国土南北狭长,面临地中海.b.海水淡化技术先进。

②以色列海水淡化工厂的分布规律是:主要分布在国土南部。

③海水淡化工厂分布在南部的原因是:a.南部气候比北部干旱,北部年降水量是70mm,南部只有20mm,甚至常年无雨;b.北部有约旦河水和戈兰高地上的地下水作灌溉水源。

在以色列的农田里看不到纵横交错的沟渠,而是稠密如网的管道,把水和肥料通过滴管直接送到植物的根部附近,这不仅极大地减少了渗漏蒸发、节约了水资源,而且避免了因灌溉不当而造成的土地盐碱化问题。

3.合理利用水资源(1)水资源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