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发育
发育生物学8—17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神经系统发育1、神经胚形成答:神经胚形成:胚胎由原肠胚预定外胚层细胞形成神经管的过程。
神经胚:正在进行神经管形成的胚胎。
2、初级神经胚形成和次级神经胚形成答:初级神经胚形成:由脊索中胚层诱导上面覆盖的外胚层细胞分裂,内陷并与表皮质脱离形成中空的神经管。
次级神经胚形成:外胚层细胞下陷进入胚胎形成实心细胞索,接着在细胞索中心产生空洞形成中空的神经管。
3、什么叫神经板,神经褶,神经沟答:神经板:外胚层中线处细胞形状发生改变,细胞纵向变长加厚,形成神经板。
神经褶:神经板形成后不久,边缘加厚,并向上翘起形成神经褶。
神经沟:神经褶形成后在神经板中央出现的U型沟。
4、无脑畸形和脊髓裂与哪些基因有关,如何避免答:无脑畸形和脊髓裂均为人类胚胎的神经管闭合缺陷症。
人的后端神经管区域在27天时如不能合拢,则产生脊髓裂;若前端神经管区域不能合成,则胚儿前脑发育被停止,产生致死的无脑畸形。
它们与pax3、sonic hedghog和openbrain等基因有关。
约50%神经管缺陷可由孕妇补充叶酸加以避免。
5、斑马鱼的神经管如何形成答:斑马鱼的神经管如何形成:鸟类,哺乳类,两栖类动物胚胎的后端神经管及鱼类的全部神经管形成均采用次级神经胚形成的方式,所以斑马鱼的神经管形成也如此。
6、三个原始脑泡的发育命运答:前脑发育成为前端的端脑和后面的间脑,端脑最终形成大脑两半球,间脑形成丘脑和下丘脑区域及视觉感受区。
中脑腔最终形成大脑导水管。
菱脑再发育成前面的后脑和后面的髓脑,后脑形成小脑,髓脑形成延髓。
7、菱脑节答:菱脑节:在神经管闭合后,后脑前后轴逐渐被划分为8节,成为菱脑节,每个菱脑节是一个发育单位,节内细胞可交换而节间不能交换(其是临时性结构,到发育后期逐渐消失,但部分由后脑产生的结构如颜面神经节仍保持分节性结构)。
8、脊髓背腹区域细胞的发育命运各与哪些因子有关答:脊髓背部区域依次产生6种中间神经元(dI1-dI6),腹部则形成运动神经元和4种腹侧神经元(V0-V3)。
神经科学中的神经发育与神经再生知识点
神经科学中的神经发育与神经再生知识点神经发育和神经再生是神经科学研究中两个重要的主题。
神经发育涉及神经元的形成和连接,而神经再生则探讨了神经元的再生和修复过程。
本文将重点介绍神经科学中的神经发育和神经再生的知识点。
一、神经发育神经发育是指胚胎中的神经系统形成、发展和定位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神经元的产生、迁移、分化和突触的形成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
1. 神经元产生和迁移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元在神经上皮中产生,并通过迁移形成神经系统。
神经干细胞是产生神经元的起始细胞,它们通过分裂和分化生成早期神经前体细胞,然后这些细胞通过迁移和定位最终形成成熟的神经元。
2. 神经元的分化和形态塑造一旦神经元迁移到目标位置,它们开始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神经元。
分化过程包括细胞核的改变、轴突和树突的生长以及突触的形成。
这些步骤是神经元形态塑造的关键,对于神经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
3. 突触的形成和重塑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关键结构。
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突触的形成和重塑起着重要作用。
突触形成的过程涉及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包括突触结构的稳定和突触传递效能的增强。
二、神经再生神经再生是指受损的神经系统通过自身修复和再生过程恢复功能。
在成年人中,神经再生的能力相对较弱,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再生潜能。
以下是神经再生的知识点:1. 神经损伤与再生神经损伤可能是由于创伤、疾病或神经系统变性引起的。
在损伤后,神经元和神经突触会发生退变和再生。
再生的过程包括轴突的再生、突触的恢复以及新的连接的建立。
神经再生的能力取决于损伤的程度和周围环境的支持。
2. 神经营养因子与再生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对神经再生起关键作用的分子信号。
它们通过调节细胞存活、轴突生长和突触形成等过程促进神经再生。
它们的应用被认为是促进神经再生的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法。
3. 神经干细胞与再生神经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它们具有潜在的再生神经元和修复损伤神经系统的能力。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疾病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疾病神经系统是人体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它负责接收和传递信息,调节身体各个部位的功能。
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十分复杂,其中包括大量的细胞分化、连接形成和神经元迁移。
然而,神经系统的发育也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异常,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一、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神经系统的发育始于受精卵的形成,随后经历着胚胎期、胚胎期和胚胎期三个阶段。
在胚胎期,最早形成的是脊索,随后发育为脊柱,并在其周围形成神经系统的骨框架。
同时,神经胚盘形成,并分化为神经外胚层、中胚层和神经内胚层。
这些胚层最终分化为脊髓、脑干和大脑。
在胚幼期,神经系统的大部分细胞形成,并开始迁移和连接形成。
神经元通过神经管的顶端向周围迁移,形成各个脑区的神经元分布。
同时,神经元迁移过程中的紊乱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在胚儿期,神经系统进一步发育,形成了完整的骨骼和躯体结构。
同时,神经细胞的分化和连接继续进行,形成了成熟的神经网络。
二、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引起的疾病1. 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异常可能导致先天性脑发育异常。
这些异常包括脊髓裂、脑积水、脑分裂症等。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例如运动功能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等。
2. 神经元迁移障碍相关疾病神经元迁移过程中的紊乱可能导致神经元分布异常,引发一些与神经元迁移有关的疾病。
例如大脑皮层异位症和癫痫等疾病。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在认知、行为和运动等方面出现异常。
3. 神经管闭合障碍相关疾病神经管闭合过程中的异常可能导致神经管闭合障碍相关的疾病。
例如脊髓脊膜膨出和神经管闭合不全等。
4. 外界环境因素导致的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外界环境的因素也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
例如母体吸烟、饮酒、药物使用等,都可能增加儿童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
总结: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一个高度复杂和有序的过程,遭受异常干扰可能导致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了解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以及各种异常情况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
神经系统发育认识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
神经系统发育认识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神经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组织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和协调身体各个部分的活动。
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胚胎期和婴幼儿期的各个阶段。
本文将从受精卵到婴幼儿期来认识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
1. 受精卵阶段在受精卵阶段,被精子和卵子合并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随后开始经历细胞分裂和增殖,逐渐形成一个多细胞胚胎。
在这个阶段,胚胎中已经存在了未来神经系统的前体细胞。
2. 胚胎期在胚胎期,受精卵继续发育成为一个胚胎。
最先形成的是胚胎的外胚层和内胚层。
外胚层随后分化出神经外胚层,它将成为未来的神经系统。
内胚层则形成了胚胎的内部器官。
神经外胚层继续发展,在早期形成了神经板。
随着神经板的形成,神经系统的发育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
3. 神经管的形成神经板逐渐向内凹陷,形成神经沟。
随着神经沟的深化和融合,神经沟最终形成了神经管。
神经管是一个重要的结构,它是未来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神经管内部的细胞开始分化成为神经细胞和脊髓。
4. 神经细胞分化随着神经细胞的分化,神经管内部形成了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
最先形成的是脑部,然后是脊髓。
脑部进一步分化成为大脑、小脑和脑干等不同的区域。
这些区域将成为人体各种功能的控制中心。
5. 神经细胞迁移和连接随着神经细胞的分化,它们不断地迁移和连接形成特定的神经回路和连接。
这个过程被称为神经细胞迁移和轴突导向。
神经细胞通过长长的轴突与其他神经细胞或组织相连,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6. 神经元的成熟和突触形成在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神经元不断成熟并形成突触。
突触是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点,它们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突触的形成和发展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过程。
7. 婴幼儿期在婴幼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还在继续。
大脑的皮层细胞继续增加,并与其他神经细胞建立更多的连接。
这个阶段对于神经系统的功能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涉及到多个阶段和复杂的生理过程。
神经系统发育过程
神经系统发育过程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人类早期生命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它对一个人的智力、认知和行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神经系统发育的过程,并分析其中的关键阶段和重要因素。
1. 胚胎期:在胚胎期,神经系统最早开始发育。
从受精卵到胚胎的形成,神经器官的基础结构开始形成。
最初,神经板形成于胚胎的背部,然后沿着背中央形成神经管。
神经管发展成脑和脊髓,成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
2. 胚胎早期:在胚胎早期,神经细胞的分化和迁移过程开始。
神经细胞开始从神经管的内部向外侧迁移,并逐渐聚集成不同区域的脑部和脊髓。
同时,神经细胞开始形成突触,连接起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3. 胚胎后期:在胚胎后期,神经系统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
脑部继续发育,分化出不同的脑区,如大脑、小脑和脑干。
同时,神经细胞的轴突和树突继续生长,形成更多的突触连接。
4. 婴儿期:在婴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进一步完善。
大脑皮层的表面开始产生大量的褶皱,增加其表面积。
这些褶皱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让更多的神经元相互连接,促进认知和感知能力的发展。
5. 幼儿期:在幼儿期,神经系统继续发育,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复杂和稳定。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传导、突触可塑性和髓鞘形成等过程实现了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6. 青春期和成年期:青春期和成年期是神经系统快速发展和成熟的阶段。
大脑皮层的褶皱继续增加,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不断巩固和优化。
这个阶段是认知能力、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关键时期。
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1. 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和相关疾病。
2. 胚胎环境:胚胎期间的营养供应、母体荷尔蒙水平和外部环境等因素都会对神经系统的发育产生影响。
3. 婴幼儿抚育:早期的关爱和刺激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婴幼儿期的充分抚育和早期教育有助于促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4. 刺激和环境影响:适度的刺激和富有挑战性的环境有助于神经系统发育。
神经系统发育
神经系统发育神经系统是人体最复杂的系统之一,起着协调和控制身体各部分功能的重要作用。
在胚胎阶段,神经系统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发育过程,从最初的神经导管到最终的神经系统结构。
本文将讨论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以及与发育障碍相关的因素。
1. 神经发育的早期阶段在受精卵形成后,胚胎开始分化成不同的细胞层。
神经外胚层是发育神经系统的起点。
神经外胚层中的细胞形成了神经板,随后形成了神经管。
神经管的闭合是神经系统形成的关键步骤,它将发展成大脑和脊髓。
2. 神经系统的器官形成随着神经管的形成,胚胎开始出现各种神经系统的器官。
大脑最先形成,紧随其后的是脊髓和周围神经。
这些器官的发育涉及到细胞迁移、细胞分化和神经元生长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
3. 神经元的生成和迁移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们负责传递和处理神经信号。
在神经系统发育的过程中,神经元的生成和迁移至关重要。
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神经干细胞形成了神经前体细胞,然后这些细胞迁移到合适的位置,最终发展成不同类型的神经元。
4. 突触形成和连接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是神经系统功能完善的关键。
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神经突触逐渐形成和连接,这使得神经元能够相互通信和协调工作。
突触的形成依赖于神经元之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的信号,这些信号可以通过分子信号传导和细胞黏附分子实现。
5. 环境因素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除了基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对神经系统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母体健康状况、饮食、药物和毒素暴露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例如,孕期酒精暴露可能导致胎儿脑损伤和认知障碍。
6. 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异常会导致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脊髓裂和脑积水是较常见的神经系统发育畸形例子。
此外,自闭症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 等神经行为障碍也与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关。
总结: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涉及到不同组织和细胞的协调和互动。
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任何异常都可能对个体的神经功能和行为产生长期影响。
发育生物学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的发育
最新编辑ppt
42
神经嵴细胞的起 源与迁移
最新编辑ppt
43
小鼠躯干部神经嵴细胞的迁移
最新编辑ppt
44
HKN-1染色示鸡胚 躯干部神经嵴细胞 通过体节的前部向 腹侧迁移。
这些这些细胞迁移到边缘层内形成中间层细胞迁移到边缘层内形成中间层并开始分化形成一个类似大脑皮层板的始分化形成一个类似大脑皮层板的小脑小脑板cerebellarplatecerebellarplate最后一些仍然具有分裂能力的成神经细胞最后一些仍然具有分裂能力的成神经细胞群体从第四脑室壁的增生层群体从第四脑室壁的增生层rhombicliprhombiclip迁移到直接位于软膜下的区迁移到直接位于软膜下的区域形成一个次级增生层域形成一个次级增生层外颗粒层外颗粒层externalgranulelayerexternalgranulelayer
最新编辑ppt
17
大脑皮层中神经元沿着 神经胶质细胞的突起迁 移,并保持与神经胶质 细胞的紧密联系。
最新编辑ppt
18
大脑皮层(cortex)神经元细胞体与神经胶质 细胞紧密连接处的电镜照片。
最新编辑ppt
19
在小脑(cerebellum)皮层中,神经细胞是沿着伯格 曼胶质细胞(Bergamann glia)迁移的。
这些细胞迁移到边缘层内形成中间层并开 始分化,形成一个类似大脑皮层板的小脑 板(cerebellar plate)
最新编辑ppt
33
最后,一些仍然具有分裂能力的成神经细胞 群体从第四脑室壁的增生层——菱唇 (rhombic lip)迁移到直接位于软膜下的区 域,形成一个次级增生层——外颗粒层 (external granule layer)。外颗粒层中的细 胞通过发育中的小脑皮层,经过浦肯野细胞 层,再向内移动到它们在内颗粒层(internal granule layer)的最终位置。颗粒细胞是脊椎 动物小脑中最后形成的神经元。
神经生物学中的神经发育过程
神经生物学中的神经发育过程神经发育是指神经系统从胚胎发育到成熟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生物学过程。
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的产生、迁移、轴突的生长与突触形成等一系列关键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神经发育过程的主要内容,从细胞水平到分子水平探讨神经系统的形成与发育。
一、神经发育的细胞水平1. 神经前体细胞分化在神经发育的早期阶段,胚胎的神经外胚层经历神经前体细胞的形成。
神经前体细胞是一类早期多能干细胞,它们具备产生多种神经细胞的潜能。
2. 神经细胞的迁移神经前体细胞通过迁移的方式向目标区域移动,形成具有功能的神经细胞群。
迁移过程中,细胞表面的分子信号和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3. 神经轴突的生长神经轴突是神经细胞中负责传递信号的延长。
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神经轴突会逐渐生长并寻找到正确的连接目标。
这一过程受到分子信号、胞外环境和神经元内部机制的调控。
4. 突触的形成突触是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号的特殊连接点。
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突触的形成涉及到前突触和后突触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受体的识别。
二、神经发育的分子水平1. 生长因子与神经发育生长因子是调控神经发育的重要分子信号。
例如,神经营养因子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存活和轴突的生长,调节神经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增殖和分化。
2. 基因调控与神经发育基因调控在神经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转录因子的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受到调控,从而影响神经细胞的命运决定和轴突的生长。
3. 环境因素对神经发育的影响环境因素对神经发育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供给、氧气浓度以及胚胎周围环境的化学信号都会对神经发育产生影响。
结语:神经生物学中的神经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层面的交互作用。
细胞水平上,神经前体细胞的分化、神经细胞的迁移、轴突的生长和突触的形成都是神经发育的关键事件。
而在分子水平上,生长因子、基因调控以及环境因素等都在神经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功能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类复杂的生物系统之一,它具有重要的发育和功能特点。
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涉及多个阶段和关键因素,对人体的正常功能发挥起到关键性作用。
本文将探讨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以及其功能特点。
一、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胚胎期和婴儿期。
1. 胚胎期:神经系统的形成始于胚胎期,当胚胎处于早期阶段时,神经元的形成开始于胚胎的外层细胞,称为神经管。
这个管状结构逐渐发展成为大脑和脊髓。
同时,感觉器官和周围神经也开始形成。
2. 婴儿期:在婴儿期,神经元的生长和连接进一步发展。
神经细胞通过轴突和树突建立联系,形成神经元网络。
同时,髓鞘的形成也是婴儿期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部分。
髓鞘是由格尔氏细胞产生的一种脂质层,它包裹在神经纤维周围,增加了神经冲动传递的速度和效率。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在人体的功能发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涉及到感知、控制和调节身体各种生理过程的能力。
1. 感知:神经系统是人体感知外界环境的窗口,通过感觉器官接收来自各种刺激的信息。
比如,眼睛负责接收光信号,耳朵接收声音信号,皮肤接收触觉信号等等。
这些感觉信息通过神经元传递到大脑,被处理和解读。
2. 控制:神经系统控制人体的运动和行为。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控制中枢,通过与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连接,向身体的各个部分发送指令,控制肌肉的收缩和身体的各种动作。
例如,当人们决定举起手臂时,大脑会向相关的肌肉发送指令,使其产生相应动作。
3. 调节:神经系统还负责调节人体的内部环境。
自主神经系统是一个独立于我们意识控制的部分,它负责调节心率、呼吸、消化和代谢等自主功能。
例如,当我们处于紧张或兴奋状态时,自主神经系统会加速心率和呼吸,让身体进入适应性状态。
总结起来,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功能密不可分。
通过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的形成和连接建立,以及髓鞘的形成,神经系统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并在人体内部实现感知、控制和调节的功能。
《神经系统发育》课件
目 录
• 神经系统概述 • 神经系统发育的过程 • 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因素 • 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 如何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 总结与展望
01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总结词
神经系统的组成
详细描述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 和脊髓,负责处理和协调身体的各种活动;周围神经系统则是由神经元组成的 网络,负责传递信息,控制身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VS
详细描述
多动症患者难以集中注意力,行为活动过 多,且常常表现出冲动行为。病因可能与 遗传、环境因素有关。治疗和康复训练对 于多动症患者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提 高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和生活质量。
05
如何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庭氛围
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 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神经系统
神经环路机制
深入探究神经环路的形成、功能和调 控机制,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 疗提供新思路。
神经系统的应用前景
神经康复工程
脑机接口
利用神经调控和神经刺激技术,开发新型 的神经康复设备和方法,提高神经系统疾 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研究和发展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人脑与计 算机或其他设备的直接信息交流,为残障 人士提供更便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新生儿和婴儿的语言和认知能力也开 始发展,开始能够理解和使用简单的 语言。
运动能力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的运动能力逐 渐增强,开始能够爬行、坐立和行走 。
学龄前期和学龄期
社交能力发展
学龄前期的儿童开始对社交产生 兴趣,与同龄儿童和成人建立关
系。
学习能力发展
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塑性
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塑性在人类生命的初期,人体的神经系统正经历着快速的发育和塑性过程。
这一过程对于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塑性的机制以及其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一、神经系统的发育神经系统的发育始于受精卵的形成,并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神经上皮的形成、神经管的闭合、脑部结构的形成等。
在受精卵形成后,最早形成的是胚胎的内胚层。
内胚层中的上皮细胞不断分裂和扩增,逐渐形成了一个称为神经上皮的胚胎组织。
神经上皮是神经系统发育的起源,它会进一步发展为神经管。
神经管是一个长而薄的结构,最终会分化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前脑、中脑、后脑和脊髓等组织。
这些组织的形成与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以及突触连接的建立等过程密切相关。
二、神经系统的塑性神经系统的塑性指的是神经元和突触结构的可塑性,即它们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形态和功能。
1. 突触可塑性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连接点。
突触的可塑性包括突触的形态可塑性和突触传递效果的可塑性。
突触的形态可塑性指的是在学习和记忆等过程中,突触的形态会发生改变。
这种形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突触前端增大、突触后端增大以及突触之间连接的增强。
突触传递效果的可塑性指的是突触传递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强度进行调节。
这种可塑性在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神经元可塑性神经元的可塑性主要包括轴突生长、树突形态的变化和突触的重新组织等。
轴突生长是神经元发育的重要过程,它使得神经元能够与其他神经元建立更多的连接。
树突的形态变化可以增加或减少与其他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数目,从而调节信息的传递效率。
此外,在发育和学习等过程中,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也会发生变化。
某些突触可能会被消除,而其他突触则会被形成。
这种神经元的重新组织过程可以增强或削弱特定神经回路的功能。
三、神经系统发育和塑性的重要作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塑性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塑性决定了人体早期的感知和运动功能的正常发展。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演化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演化神经系统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重要器官,它负责传递信号并控制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
神经系统的形态和功能随着动物的演化而逐渐发生改变,这种演化也会对神经系统发育造成影响。
一、神经系统的发育神经系统发育包括胚胎期的神经系统形成以及婴儿期和儿童期的神经系统发展。
在胚胎期,神经系统首先形成了神经组织原始板,然后分化为神经管和神经嵴。
神经管最终发育为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神经嵴发育为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节和神经纤维。
在婴儿期和儿童期,神经系统继续发育,包括脑和神经功能的成熟和发展、神经通路的建立和强化等。
这也是人类认知、情感和行为的重要发育阶段。
二、神经系统的演化神经系统的演化是动物进化的重要方面,它的发展与动物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密切相关。
演化过程中,神经系统也逐渐发生了改变。
最简单的神经系统出现在水螅类动物身上。
它们拥有一个简单的神经元网,控制基本生理功能如消化和呼吸。
在无脊椎动物中,神经系统逐渐发展为更加复杂的结构,控制着生物体的感知和运动。
昆虫和软体动物掌握了更加复杂和高度精确的行动,如飞翔和捕食猎物。
在脊椎动物中,神经系统继续演化,成为一个复杂的、高度分化的系统。
大脑形成,控制动物的注意力、记忆和行为。
大脑皮层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动物对环境的感知和智能行为的控制。
三、神经系统发育与演化的关系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演化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神经系统的演化为它的发育奠定了基础,而神经系统的发育又进一步扩展和拓宽了其功能。
此外,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演化受到许多相似的外部和内部影响,如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人类的神经系统发育中,遗传因素和外部环境都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产生影响。
儿童的脑部结构和大小受到遗传基因的控制,但儿童的生活方式、教育和经验也对神经系统的发育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也延伸到了神经系统的演化方面,如某些物种的神经演化加速或减缓,也会受到资环境变化的影响。
总之,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演化是生物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我们身体和智力的基础。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变化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变化神经系统是人体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它控制着我们的感觉、思维和行为。
神经系统在胎儿时期就开始发育,而成年后又会经历许多变化。
本文将探讨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变化,以期加深读者对这一主题的了解。
一、胎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从受精卵开始,胎儿的神经系统就开始发育。
在全胚期,胚胎体内的外胚层细胞会发育成为神经板,这是神经系统形成的基础。
此后,神经板会在头部和躯干的两端分化成为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
在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是两个重要的细胞类型。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的主要功能单元,它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所有的身体行为。
神经胶质细胞则在神经系统中起着支持和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它们与神经元一起构成了神经系统。
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加,并在分化和迁移的过程中形成神经元网络和神经胶质网。
这些网络和网格构成了复杂的神经系统,使得人体可以进行各种复杂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二、儿童期神经系统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神经系统会经历许多变化。
例如,在儿童早期,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密度会逐渐增加,这是因为神经元在这个阶段会不断生长和分裂,而神经胶质细胞则负责支持和滋养这些神经元。
此外,在儿童期,神经系统的分化和组织也会经历诸多变化。
例如,儿童的前额叶皮层,这是人体最高级的思维中心之一,会逐渐发育和壮大。
这使得儿童能够执行越来越复杂的任务,例如学习语言和理解抽象概念。
然而,儿童期神经系统变化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由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变化需要长时间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许多问题和挑战。
例如,如果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不良或受到创伤,就可能出现学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问题等问题。
三、成年期神经系统的变化当人体成熟成年后,神经系统仍然会经历诸多变化。
例如,在成年早期,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密度会逐渐下降,这是因为神经元的生长和分裂开始减缓,而老化和死亡的速率却开始加快。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衰老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衰老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着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衰老直接关系着人体的生理与心理健康。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以及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衰老现象。
一、神经系统的发育1. 胚胎期在受精卵将形成胚胎阶段,神经系统的最早发育可追溯到胚胎的第三周。
当中胚层细胞开始逐渐分化并形成神经胚,最终发育成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与外周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髓神经)。
这个过程中许多基本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开始形成。
2. 幼儿期在幼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进入高峰期。
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开始增多,并通过丰富的突触连接进行信息传递。
这一时期对于知觉、运动控制和认知功能的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神经系统还在继续建立新的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并逐渐成熟。
3. 青春期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期。
在这个阶段,神经系统经历结构和功能上的重大改变。
大脑皮层的变化使得思维能力、情绪控制和抽象思维等高级认知功能得以发展。
二、神经系统的衰老1. 失去神经元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逐渐衰老,神经元的数量和质量会减少。
这是因为神经元的死亡速度加快,而新的神经元生成速度减缓。
这导致了大脑皮层的变薄和连接的减少。
2. 神经递质的改变神经递质是神经元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能力会逐渐减弱。
这会影响到神经系统的功能,如学习记忆能力、情绪控制和协调运动等。
3. 心理与认知功能下降随着神经系统衰老,人们的心理与认知功能会受到影响。
老年人更容易忘记事物、集中注意力困难,并且思考和决策的速度变慢。
这是因为大脑的处理速度和灵活性减弱,神经网络的连接强度减退。
4.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衰老还会增加患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病)的风险。
这些疾病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的严重受损,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延缓神经系统衰老的方法1. 运动与锻炼适量的体育运动和锻炼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改善神经元的活力。
神经系统的发育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
神经系统的发育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它不仅控制着我们的身体活动与行为,同时也是情感、思维和感知的重要载体。
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织的发育和功能异常会导致多种神经系统疾病。
因此,了解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病理生理学是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发育生物学1.神经系统的建立神经系统的建立始于受精卵形成后的第3周,随着原始神经管的形成,初步的脑和脊髓开始形成。
在17-28天的早期胚胎期,原始神经管开始分化为三个主要脑室:前脑、中脑和后脑。
这些脑室内涵着脑脊液中的多种物质,是大脑的主要构成部分。
2.神经细胞的生成和移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的两种主要类型。
神经元是信息传输的基本单位,而胶质细胞则支持和维护神经元的正常体系。
在早期胚胎发育的阶段,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主要从神经管的上皮细胞发展而来。
神经元的细胞体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细胞体则开始向神经管的内侧移动。
3.神经元突触的形成在神经管形成后,神经元的产生持续到胎儿期。
而在该阶段,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刺激和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突触连接可以对人类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学1.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而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根、神经丛和支配各个组织和器官的周围神经。
这些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对于健康至关重要。
2.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是预防和治疗的基础。
主要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癫痫、头痛、神经肌肉疾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等。
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和多发性硬化症是目前尚未有有效治疗方法的难治性疾病。
3.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对神经元和神经递质的药物干预。
手术治疗则针对不同的神经系统疾病制定不同方案。
康复治疗则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等不同形式的康复。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发育
2、头部和胸部神经嵴细胞
头部神经嵴细胞: 向背侧方向移动,分化为面部软骨、 头部神经嵴细胞 向背侧方向移动,分化为面部软骨、骨、头部神经元胶质 细胞、肌肉等。 细胞、肌肉等。 心神经嵴(cardiac neural crest) : 部分后脑后部的神经嵴细胞产生主动脉 部分后脑后部的神经嵴细胞产生主动脉 心神经嵴 内皮细胞和产生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隔膜. 内皮细胞和产生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隔膜
三、神经嵴及其衍生物
发生部位: 神经管闭合处 闭合处的神经管细胞和与神经管相接的外 发生部位 神经管闭合处的神经管细胞和与神经管相接的外 表层细胞,它们间质细胞化而成为神经嵴细胞。 表层细胞,它们间质细胞化而成为神经嵴细胞。 特点: 具有迁移性。 特点 具有迁移性。 分化命运: 分化命运: Pluripotentiality cell: 可产生多种特定类型的 细胞,因发生的部位和迁移目的地不同而不同。可分化为感觉、 细胞,因发生的部位和迁移目的地不同而不同。可分化为感觉、交 感及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肾上腺髓质细胞; 感及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肾上腺髓质细胞;表皮 中的色素细胞;头骨软骨和结缔组织等。 中的色素细胞;头骨软骨和结缔组织等。
外套层细胞分化出轴突和树突,并伸至边缘层; 外套层细胞分化出轴突和树突,并伸至边缘层;最终细胞体位于外套 中间层)构成灰质, 层(中间层)构成灰质,而含有轴树突的边缘层构成白质
引导突起
迁移的神 经元
辐射胶质 细胞突起
大脑皮层中神经细 胞的迁移是通过贴 附在辐射状排列的 神经胶质细胞的突 起上进行的。 起上进行的。 最初形成的神经管 上皮细胞分裂产生 两类细胞: 两类细胞:能够继 续分裂的上皮细胞; 续分裂的上皮细胞; 失去再分裂能力的 神经细胞, 神经细胞,它们沿 放射状分布的胶质 细胞向外迁移。 细胞向外迁移。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成熟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成熟神经系统是人体中最为复杂和精密的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信息、协调各种生理功能,并对环境刺激做出响应。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成熟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本文将探讨神经系统发育的几个关键阶段以及成熟后的功能。
一、胚胎期的神经系统发育在胚胎期,神经系统的最初形成始于胚胎的中胚层。
胚胎向前发展,形成神经胚,神经胚进一步分化形成神经鱼。
头部的神经鱼最终发展成大脑和脊髓。
大脑分为脑干、小脑和大脑半球。
脑干负责基本的生理功能,如呼吸和心跳。
小脑协调肌肉运动。
而大脑半球则负责感知、思维和决策等高级智能活动。
二、婴儿期的神经系统发育在婴儿期,神经系统继续发育并逐渐成熟。
最显著的发展是神经元和突触的形成。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们负责传输信息。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连,形成神经元网络。
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整合,以建立稳定的神经回路。
同时,婴儿期还是大脑皮层功能发展的关键时期。
大脑皮层是负责高级认知功能的区域,包括感觉、运动、记忆和语言等。
在婴儿期,大脑皮层的六个层次的神经细胞逐渐发展,并建立起复杂的神经环路。
这个过程是一个持续漫长的过程,到了青少年时期才基本成熟。
三、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的神经系统发育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神经系统的发育进一步完善。
神经元和突触的形成继续增加,神经元网络的连接不断增强和调整。
这一阶段的关键任务是神经系统和外界环境的互动。
神经系统通过感知环境刺激、接受学习和经验,并进行适应和调整。
此外,儿童期和青少年期还涉及到脑功能的重塑和特化。
脑功能区域在这一阶段继续巩固和优化,逐渐形成专门的功能区域,如听觉皮层、运动皮层和语言中枢等。
这种特化有助于提高大脑对特定任务的处理效率。
四、成人期的神经系统成熟到了成人期,神经系统基本上达到了成熟状态。
神经元和突触的生长基本停止,但仍然可以通过学习和经验进行调整和改善。
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对个体的身体和认知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神经系统发育
神经系统发育:揭开生命奇迹的奥秘神经系统,作为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其发育过程充满了无数奇迹。
从胚胎时期开始,神经系统便悄然启动了它的成长之旅,逐步构建起一个精密而有序的神经网络。
让我们一起探索神经系统发育的奇妙历程。
神经系统发育:生命的细语,智慧的萌芽在这个精细而复杂的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发育可以分为几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一场细胞间的精心协调和相互作用。
胚胎早期,神经系统的基础框架——神经管,开始形成。
这个管状结构日后将分化成为大脑和脊髓。
在这一时期,神经干细胞不断增殖,它们像是生命的画师,一笔一划地描绘出神经系统的蓝图。
这些干细胞有着惊人的分化能力,它们将逐步转变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了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
随着胚胎的成长,神经元开始向外延伸出细长的突起——轴突和树突。
这些突起如同交织的电网,它们相互连接,形成初步的神经网络。
在这一阶段,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建立的,这些微小的间隙是信息传递的关键节点,它们预示着未来思维和感知的诞生。
婴儿出生后,神经系统的发育并未停止。
实际上,这是一个更为活跃的时期。
婴儿的大脑以惊人的速度吸收外界信息,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神经连接形成。
这种动态的调整和优化,使得婴儿能够学习语言、掌握技能,逐渐适应这个世界。
神经系统的发育不仅仅是一连串生物学事件的堆砌,它更是生命进程中一段壮丽的交响乐。
每一个神经元的选择性连接,每一次突触的形成,都是这首交响乐中的音符,共同编织出人类智慧的璀璨星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见证了从无知到认知,从简单反射到复杂思考的蜕变,这是自然界赋予生命的最伟大礼物。
神经系统发育:成长的奇迹,心灵的塑造在这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伴随着一个不可见却至关重要的方面——功能的成熟。
这些功能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连接,更是一种心灵的塑造。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神经系统经历着一系列微妙的调整。
这些调整不仅包括神经元数量的增加,还包括神经网络效率的提升和功能的专门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入神经的调节和功能活动的影响
N-Cadherin, TAG1,F11,L1/G4: 聚集分子
轴突生长的吸引和排斥作用
第四节
突触的生长的发育
一 树突的发育与分化
一 树突的发育与分化
一 树突的发育与分化
树突的发育: 时间:与传入神经的生长和突触连接的形成同时 or. 先于传入神经
一 树突的发育与分化
Exp. 体外培养:可以形成树突 破坏传入神经:树突发育正常or 不正常 传入神经变化:树突分布的范围改变
二 局部地域有序投射 (topographically ordered projection)
特异性: 起初可能不精确,但最后的连接精确; 可能偏离正常路线,但最终投射正常。
二 局部地域有序投射 (topographically ordered projection)
形成机制: • 化学亲和性假说
神经嵴细胞的迁移部位
头部神经嵴细胞的迁移
头部神经嵴细胞的迁移路线
鸡胚的躯干部神经嵴细胞的迁移
2. 神经嵴细胞的多能性 表现:
周围神经系统:
内分泌和类分泌
色素细胞
外胚层间质 结缔组织
神经嵴细胞多能性实验(生长因子干预):
小
结
神经胚形成:
神经管的形成:受分子调控的过程
大脑的组织生成
大脑(cerebrum)组织有两个特征:①垂直方向上分层。② 水平方向上分区。 垂直方向上,从外套层出发的成神经细胞沿着胶质细胞的 长突起(glial process),穿过白质到达脑的外表层,在那里 形成第二区(second zone).这一层新的灰质称为新皮层 (neocortex),它最终又分成6层,依次为Ⅰ分子层、Ⅱ外颗 粒层、Ⅲ锥体细胞层、Ⅳ内颗粒层、Ⅴ神经节细胞层及Ⅵ多形 细胞层。
神经发育是神经科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 成部分,它是一门探索单个细胞如何发育成 一个能够执行各种高级功能的极其复杂的神 经网络,以及这个过程中存在什么奥秘、特 征和调控机制,从而揭示大脑这一自然界中 最神奇的产物是如何形成的学科。
神经发育的基本过程
诱导 增殖 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分化
神经胶质细胞发育
室管膜的发育
脑膜的发育
神经嵴的发育
神经胚发育概述 神经管的发育分化 神经嵴的迁移
小结
一.神经胚发育概述
神经系统的组织发生过程:
神经系统 神经管 神经胚 神经嵴 外胚层板 原肠胚外胚层
胚胎发育
胚胎发育: 定义:从受精卵到孵化或出生的过程。 过程: 受精卵 桑椹胚 囊胚 原肠胚 器官发生 神经轴胚期
囊胚和原肠胚形成图
胚胎表面的未来器官分别图谱(fate map)
囊胚期&原 肠胚初期 活体染色或 炭粒标记
原肠形成作用(Gastrulation): 囊胚的细胞经历急剧而复杂的形态变化, 和重新 排列。 结果: • 形成三个胚层 • 把相互作用的细胞排列在一起(esp. 脊索)
神经胚形成
细胞迁移
细胞系的联系及同类细胞的黏附
神经元建立联系
细胞群落建立联系 已建立联系的神经功能继续发育
概述
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再生: 神经细胞的发生和增殖 细胞分化 形成神经回路 神经活动 (正常) 修复和再生 (外伤&疾病) 细胞迁移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早期发育
神经管的形成 神经组织发生 神经元的迁移
二 局部地域有序投射 (topographically ordered projection)
形成机制: • 化学亲和性假说
形成机制: 体积不同实验: 压缩 扩大
形成机制: 发育期,连接的转变和重组
(生长方式)
三 突触
神经发育的可塑性
定义:在发育和再生期,神经系统具有变化和调整 的能力,称为可塑性。 包括: 轴突的过度增生和撤销 树突的过度增生和撤销 突触的连接和重排 突触的建立和消失
神经管与神经嵴:一个过程的两个结果
第二节
脑和脊髓的发育
神经管的分化(subdivision)
Subdivision & differentiation 三个观察层次: 解剖学:神经管不同部位膨大或收缩 组织学:细胞群以不同方式排列 细胞学:神经上皮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 质细胞
脑区的形成(解剖学角度) I 后部神经管形成之前 前脑泡 中脑泡
二 局部地域有序投射 (topographically ordered projection)
定义:轴突伸长到靶组织后,扩展并找到各自的靶位 点。 eg . 视网膜-顶盖系统(retinotectal system)& 视网 膜顶盖投射图(map of retinotectal projection)
神经管壁的分化图
1天前,神经管开始 从中间向两端,以拉 链的方式闭合。闭合 过程大约需要1周。
神经管正在愈合, 上部将发育成脑, 下部发育成脊髓。
神经管基本闭合,在脊柱底部可见小的开口。
心脏开始搏动
56天胚胎,器官已经形成。
前神经孔&无脑畸形
后神经孔&脊髓二裂
三.神经嵴的迁移
(一)神经管的形成
神经管的形成机制
微管与微丝的作用
皮层牵引假说
Schoenwolf &Smith 总结的模式
神经管形成所需的能量为其本身固有; 以形状变化为基础; 形状变化的力量来自细胞骨架; 集中伸展; 细胞分裂。
(二)神经管的细胞增殖
神经管细胞的增殖
柱状上皮
假复层上皮
神经细胞的迁移
方式:沿着辐射纤维迁移 辐射纤维:在神经系统层状结构的发育中,神经胶 质细胞伸出辐射状排列的突起,从室管膜一直伸 到软脑膜,神经元可以沿着此突起迁移。这些突 起称为*. 存在依据: 电镜观测 动物遗传学实验
(四)神经管的分化
神经管的分化(subdivision)
Subdivision & differentiation 三个观察层次: 解剖学:神经管不同部位膨大或收缩 组织学:细胞群以不同方式排列 细胞学:神经上皮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 质细胞
神经胚的发育-预定神经系统
预定神经外胚层的变化:
神经板
神经褶(神经沟) 神经管 (脑、脊髓)
脊索的作用: 确定了胚胎的中线; 发出诱导信号。 神经胚形成:位于脊索上方的预定神经外胚层形 成神经管的过程。 神经胚:经历了神经胚形成过程的胚胎。
神经胚的发育-早期形态发生
器官形成期(鸡胚)
后脑泡(菱脑泡)
前脑.中脑和菱脑
脑曲
端脑.间脑.中脑.末脑
端脑的发育
12周人胚脑矢状切面
将要出生的胎儿的脑
脑神经的形成 菱脑节:后脑发育成的一种分节模式,脑神经从不 同的节段长出。 Eg.鸡胚(偶节先长出) r2 V(三叉神经) r4 VII(面神经) r6 IX(舌咽神经)
大脑皮层的组织发生(内-外模式) 小脑皮层的组织发生 核团的组织发生(外-内模式)
(假复层上皮:又称为神经上皮或增殖上皮)
神经细胞的分化: 途径:
成神经元细胞
神经上皮细胞 成神经胶质细胞 时期:迁移之前。
神经元
神经胶质
(三)神经管细胞的迁移
神经管细胞的迁移
神经管细胞的迁移 结果:(由内向外) 室管膜层:增殖的细胞 外套层:迁移的细胞不断加入,而变厚 边缘层:细胞突起 室管膜层 外套层 中间层:外套层中的细胞分化,向外迁移形成 边缘层
脊髓的发育
神经管1
神经管2
神经管3
皮质与核团的形成(组织与细胞学角度) 延髓与脊髓 室管膜层: 外套层:灰质(界沟) 边缘层:白质
背侧灰质:感觉神经元 腹侧灰质:运动神经元
机制:脊索诱导作用
神经组织的分层
第三节
轴突的发育生长
轴突的发育和生长图示
轴突的形成
轴突生长的部位和数目由细胞本身的固有因子决定。 eg . 皮层锥体细胞
神经胚的发育-神经板期
神经胚的发育-神经褶期
神经胚的发育-神经管期
神经诱导 -神经诱导的普遍性
神经诱导 -初级胚胎诱导实验
神经诱导 -神经诱导的分子基础
神经胚形成过程中的神经诱导
神经诱导:在原肠胚中,原肠背部的脊索与其上方 的预定神经外胚层细胞相互作用,使外胚层发育 为神经组织。
二.神经管的发育和分化
轴突的伸长
细胞膜(顶端) 原生质(基部) 细胞骨架(基部)
轴突的生长锥
神经元的迁移和神经锥的长出
轴突的生长: 轴突生长的路径具有高度的精确性: 方向性 有序性
轴突的生长: 先驱神经纤维 路标细胞
轴突生长: 向化性
参与轴突生长的黏附分子
N-CAM:
N-Cadherin:
参与轴突生长的黏附分子 Integrin: 黏附介质
突触的消失和稳定
回路的重排:突触竞争
突触的构筑
参与突触形成的因子
小结
生长锥及其特点 向化性 局部地域有序投射
第五节
神经生长因子和 神经细胞凋亡
神经系统发育中的细胞凋亡 -靶组织
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 –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 – 神经营养因子假说
小脑的组织生成 小脑(cerebellum)与脊髓不同是的,在完成3层 结构后, 神经元的迁移并没有停止。其中一部分神经前体细胞 (neuronal precursor)进入边缘层集合在一起形成神经核团, 功能上起到在小脑外表层和大脑其他部分之间传递信息的作用。 另一部分来自原始神经上皮的神经前体细胞,也称为成神经细 胞(neuroblasts),则迁移到小脑的外表层,形成外颗粒层 (external granule layer)。这层外端的成神经细胞继续分化。 而内端那些已停止有丝分裂的成神经细胞则成为小脑皮层颗粒 神经元(granule neurons)的前体。这些颗粒神经元没有停止 在原处,它们又迁移返回到正在发育的白质中,形成内颗粒层 (internal granule layer)。同时浦肯野细胞分泌Shh,这会有 益于外颗粒层中颗粒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分化。